世博会之中国馆掠影(精选4篇)
世博会之中国馆掠影 篇1
2016年6月16日,以“中国女鞋·成都力量”为主题的“第2届6.16成都女鞋全国秋冬订货会”在成都武侯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拉开序幕。150家实体鞋企,120家电商工厂,3 000余家采购商齐聚一堂,上演中国女鞋行业年度最为瞩目的行业盛会。
■一年多届女鞋订货会,“有根产业”逆势昂扬
据订货会组委会主任彭军介绍,本届订货会是继2015年成功举办首届6.16成都女鞋全国秋冬订货会后的第6次大型成都女鞋内销订货会。彭总说,鞋业是成都少有的“有根产业”,有历史,有根基,在历经多次爆发和沉寂之后,成都本土鞋业人依旧顽强地传承着数百年的制鞋文化,向国内外客户提供高品质女鞋。成都鞋业人的坚持获得了回报,在过去5次大型订货会的基础上,工厂联盟订货中心招商团队深入全国30余个一、二线城市,50余座鞋城邀约到超过3000家采购商前来订货。订货中心首创的集约集群式的交易中心,让全国鞋类贸易商和成都鞋企全年365天均能有效沟通交流,有力助推了女鞋这一“有根产业”逆势发展。
■传统行业触网转型,跨境电商成鞋业新蓝海
一年来,中国女鞋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根据“一平台、七中心”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新的营销渠道,吸引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入驻“中国女鞋之都”,为生产型企业和整个产业链发展提供服务。
当日下午,由阿里巴巴集团四川分公司与鞋都工厂联盟订货中心共同组织的“成都女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讨会”在鞋都召开,来自四川省商检、成都海关、成都市商务委、武侯区商务局等机构的领导、专家,与50余家鞋业及电商企业共话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未来,强力推动鞋业触网转型,并就全力打造“阿里巴巴中国女鞋之都跨境电商示范基地”达成广泛共识。
成都鞋企积极把握跨境电商发展新机遇,将在这一新蓝海里抢得先机,带动成都鞋业整体腾飞。
■活动亮点纷呈,四川“四美”打包呈现
记者发现,本届订货会与上届相比,内容更加丰富,活动亮点纷呈,一举将四川“四美”———美鞋、美女、美食和美景呈现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行业友人。
本届订货会恰逢周年之庆,为反馈新老客户,工厂联盟订货中心携部分鞋企隆重推出“订货送九寨黄龙游”等特色活动。并通过“中国女鞋·成都力量———6.16成都女鞋全国秋冬订货会周年庆典晚宴暨颁奖晚会”,向全行业展示成都女鞋全面升级后的品牌形象。时尚大咖的精彩演绎,向全国各地采购商展示了购途网go2.cn平台入驻工厂、达亨奴鞋业和凤华鞋业等优秀鞋企的2016秋冬新品,获得一致赞赏。
■年度最受欢迎成都品牌鞋企TOP10出炉
据悉,经过近一个月的投票评选,由全国各地采购商及普通网友选出了2015~2016年度最受欢迎成都鞋企品牌TO P10,鑫百合鞋业、凤华鞋业、雪雅丽鞋业、达亨奴鞋业、森莱美鞋业、洺媛鞋业、佛莱歌蔓鞋业、麒腾鞋业、众鑫格林菲尔鞋业、美奇尔鞋业等十家鞋企品牌名列榜中。这些品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成都女鞋新兴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正初步形成,并将带领成都女鞋闯出更广阔的市场。
世博会之中国馆掠影 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东方之冠,中国元素
历届的世界博览会都不可避免的留下了一些标志性场馆建筑, 1851年英国世界博览会为伦敦留下了精美的水晶宫;1889年法国世博会为巴黎留下了标志性的埃菲尔铁塔;1958年比利时世博会为布鲁塞尔留下了造型独特的原子球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 将在黄浦江畔的世博园里, 为世人留下一座什么样的中国建筑?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展示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核心内容是“和谐”。经过300余份设计方案筛选并深化、优化修改后、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中国馆被称为“东方之冠”, 表达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据各媒体报道介绍, 国家馆居中升起、层叠出挑, 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地区馆水平展开, 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 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 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 空间以南北向主轴统领, 形成壮观的城市空间序列, 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中国馆建筑具有建筑结构合理、建筑功能完善、交通组织便捷、景观设计典雅、中国元素丰富、节能环保技术等等特点。国家馆高63米, 形成城市雕塑, 体现中国馆的标志性;地方馆高14米, 形成建筑物稳定的基座, 构造城市公共活动空间。
设计运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梁柱结构塑造出标志性的斗冠形象, 寓意“东方之冠, 鼎盛中华”;地区馆外墙和内部装饰运用叠篆手法, 以地名点缀, 体现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景观设计亦体现中国文化意境。
国家馆和地区馆两部分的空间位置与取向, 分别体现了东方哲学“天”“地”关系的理解。国家馆为“天”, 富有雕塑感的造型主体———“东方之冠”高耸其间, 形成开扬屹立之势;地区馆为“地”, 如同基座般延展于国家馆之下, 形成浑厚依托之态。
总结各种媒体报道以及设计专业评论, 对中国馆建筑设计可以概括为几点:1.设计是最中国的体现,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2.设计是世博会主题的最好诠释。对此, 笔者从建筑设计外观、设计表达主题以及建筑设计所担当的文化表达等方面对“东方之冠”设计进行探讨。
首先, 一座建筑最重要展现出来的是外观, “东方之冠”的国家馆主体造型宛如华冠高耸, 天下粮仓, 可在雄浑有力之外, 怎么也掩饰不了头重脚轻的视觉压迫感, 仿佛一顶峨冠从天而降, 由于巨大的重力加速度而一头栽进地面, 以至于在地底埋进了大半部分体积。即便是地区馆在国家馆周边以一种臣服的姿态匍匐在地, 次第展开, 也不能减弱国家馆突兀的孤立感。
另外, 国家馆的大面积红色——称之为大气、沉稳的“故宫红”——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 设计上的想法是红色是最中国的元素。这是从色彩的传统文化层面上来考虑的, 但是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红色是强刺激的色彩, 除了在中国文化中的喜庆、热闹之外, 还引发人们联想到鲜血、暴力、不安全等等。从环境中的色彩来说, 这么大面积的饱和的红色, 大量出现在人流集中、声音嘈杂的展览环境中, 能够带给参观者什么样的感受是可想而知的。
最为重要的是, 此次上海世博会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馆的展示主题是“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核心内容是“和谐”。如果按照这样的主题来探讨“东方之冠”的设计, 总是能够品味出那么些不和谐的味道。“和谐”是亲和、交融、平等, 而整个中国馆不论从外观、布局到隐喻、象征, 都是在体现威武、高耸、雄踞的雕塑感, 体现盛世大国的开扬屹立之态。“和谐”的基调应该是带有母性温情的包容与宽厚, 而不是好似父权、王权的权威与炫耀。
在“东方之冠”的设计中, 设计团队的设计理念是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的总体意象中提炼出来的。总设计师何镜堂院士说:“国家馆主体造型雄浑有力, 宛如华冠高耸, 天下粮仓;地区馆平台基座汇聚人流, 寓意社泽神州, 富庶四方。国家馆和地区馆的整体布局, 隐喻天地交泰、万物咸亨, 展现了中国文化、东方哲学对理想人居社会环境的憧憬。”
具体到设计元素的采用上, 比如居中基本对称的建筑布局, 是典型的中国皇家建筑的布局方式;中国传统的斗拱造型的曲线设计被拉直, 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成为简约化的装饰线条, 这成为中国馆最典型的中国化符号。同时, 中国馆选择了容易被世界理解的中国元素——大气、沉稳的“故宫红”, 作为建筑物的主色调;而地区馆在建筑边界上引入江南园林的理念, 以现代园林空间软化建筑与城市的关系等。而“叠篆”则将篆文用在建筑表面, 内容可以是中国各省份的简称, 在表皮装饰上用了中国元素。
尤其是中国馆的空间组合秩序由“规”与“回”两部分组成, 它们都源于中国传统城市建筑的原型。“规”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仪式化空间。在象征自然本质的中心对称空间模式中引入人的步行, 从而使单个空间演变为有层次递进感的空间序列, 这正是故宫中空间秩序的由来。“回”源于传统中国建筑的非仪式化空间, 用人的视觉、听觉等多方面体验赋予看似无序的自然山水以结构性的秩序, 从而使自然空间升华为人文化的可把握的自然之精华, 这正是江南园林空间秩序之原由。中国馆方案将这两种模式融为一体, 在国家馆的中心对称空间和地区馆平坦延伸的空间之间引入了不同模式的人的活动。
何镜堂院士介绍说, 这个建筑本身融合了“天人合一”、“和谐共生”、“师法自然”等中国哲学思想, 不管喜欢与否, 一看就是中国的, 镇得住。而细细推究起来, 这里面的中国元素是一种大杂烩, 是一种简单而表面化的叠加。
中国传统文化分为士大夫文化和民俗文化, 这是中国传统的长期的阶层划分所决定的, 体现在建筑上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代表士大夫阶层的皇家、贵族的建筑, 其空间布局、装饰风格等与民居有着巨大的区别。同样在士大夫阶层的建筑里, 皇家建筑与私家建筑又有着很大的差别。“东方之冠”在布局上、主建筑与次建筑群的关系处理上, 包括外观色彩上明显是按照故宫等皇家建筑群格式来进行变化的, 这种体现皇权威严、讲究对称铺排、层层递进的建筑特点, 很注重皇权的象征意义。而私家建筑的代表江南园林, 是园林主人人格理想的反映。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体现。文人士大夫在园林中追求更真实的生命体验, 寄托了更多的审美情怀与社会理念。中国独特的地理条件和人文背景孕育出的山水观对中国造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人热衷在自然的山水间营造园林, 或是在都市的园林中构架自然的山水。传统的造园中要结合风水理论, 实际上就是分析园址内外的有利、不利因素, 这实质上是追求与环境的和谐共生。皇家宫殿建筑与私家园林的元素融合, 充其量只是表面上的装饰, 是概念的套用, 是简单的堆砌。
综合分析, “东方之冠”背后其实是在传达出这样的一种概念, 那就是展示雄厚国力, 体现中国特色, 打造形象舞台。这样的概念, 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含义, 很大程度上已经脱离了纯粹的设计本身。放眼周边, 充斥了太多的具有“意义”的建筑, 所谓的“象征意义”和“视觉需要”似乎已经成为建筑的使命, 就好象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一个甚至多个标志性的建筑一样, 纯粹的、最适合的建筑, 最简单最适合的设计已经在这个浮华喧嚣的世界中找不到容身之地。这个世界也没有了多少孕育最纯粹最简单最适宜设计的土壤。在我们看到“东方之冠”正在上海的土地上气势恢弘地高耸起来之时, 我们还是不能回避这样的思考, 更不能停止这样的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1]、《负建筑》 (日) 隈研吾著, 计丽屏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版
[2]、《设计中的设计》 (日) 原研哉著, 朱锷译,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版
[3]、《梦中的天地·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刘晓明、吴宇江编著, 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5月版
世博会之中国馆掠影 篇3
回溯日本近代,不得不先简述一下在日本近代启蒙思想“文明开化”指导下展开的“明治维新”运动。明治政府不仅在政治、经济上进行全面的西化和改革,在文化和思想意识方面也全盘进行西化,在建筑上一开始就表现为对西方建筑文化的全盘接受并全面模仿,其中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品就是由日本建筑师片山东熊(Tokuma katayama)设计并于1913年建成的赤坂离宫(图3),这是一座令西方人都赞叹不已的完全承袭了西方古典文化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20世纪30年代,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建筑设计运动以极强的生命力登上世界建筑的舞台,日本建筑师们敏锐地感受到这一趋势,便开始追随并全面模仿。在全面学习模仿的过程中,日本留学归来的建筑师同中国早年留学归来的建筑师一样,具有极高的民族主义热情,也曾为外来文化的入侵和民族文化的消失感到担忧,为此他们也探索设计了一些民族传统建筑元素和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折衷主义形式的建筑,如由建筑师渡边仁(Jin Watanabe)设计并于1938年建成的东京国立博物馆便是这种探索的产物(图4),但日本的主流建筑师们很快便意识到这种结合的局限性,于是他们继续关注国际现代建筑的最新发展动向,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全面模仿先进的西方现代建筑文化,而这种心无芥蒂的模仿反而使他们在建筑设计中自然地流露出日本传统文化精神。
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学习、模仿追随着时代的先进建筑文化,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借东京奥运会及70年代的大阪世博会之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几代人不懈努力学习的硕果,推出了一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丹下健三(KenzoTange),他被国际建筑界誉为让日本现代建筑走向国际舞台的第一人。他设计的东京奥运会的主场馆——东京代代木室内体育馆(图5)——摆脱了传统的结构和造型的束缚,采用高张力的缆索牵引主体结构的各个部位,从而托起面积达两万平方米的超大型建筑。该建筑无论从结构、科技含量到建筑形式都具有当时国际超前水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20世纪世界现代建筑遗产之一,丹下健三在建筑设计中始终追求着建筑的时代性,但作为一个日本建筑师,他的作品中又自然地流露出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如“新月”造型显现了日本古代神灶的形式和竖穴式居住的民族特色,但这种民族性显然不是刻意追求的结果。东京代代木室内体育馆是日本近现代建筑史上的分水岭,借助这一杰作,日本的建筑就此登上了世界建筑的舞台,日本建筑师的视野也不再局限于日本自身拥有的民族文化,而更注重追求世界建筑的时代性,不断创造出引领世界建筑发展方向的时代建筑文化,而在他们设计的作品中又自然地流露出日本的传统文化精神。自此以后,日本出现了大批世界级的建筑和建筑师,如黑川纪章(Kisho Kurokawa)、槙文彦(Fumihiko Maki)、安藤忠雄(Tadao Ando)等等,2010年普利策建筑奖由日本建筑师妹岛和世(Kazuyo Sejima)获得,这又一次证明了日本建筑设计水准依然维系在世界建筑设计的一个高端水准,以其设计的21世纪金泽美术馆为例(图6),该美术馆运用现代建筑设计要素,以简单的圆形平面、均质的内部空间、轻盈的建筑结构,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本质,同时不着笔墨地凸显了东方人内敛的文化气质。
通过对日本自近代以来建筑发展轨迹的简要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对于西方建筑文化,日本一开始就持全面接受的态度,但这并非妄自菲薄,盲目地否定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而是他们在主动地对外交流中,发现近现代西方建筑文化确实优于传统的东方建筑文化时所做的明智选择。因此他们不但全面学习、模仿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并且学习这种先进文化背后所蕴含的创新机制,经过全面学习、模仿、吸收、创造,最终实现了超越,日本的建筑终于走向了世界建筑设计界的前沿,但同时在他们的作品中又能自然地流露出日本的民族文化精神,创造了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建筑文化。
对照近现代中国建筑所历经的道路可知:中华民族面对外来文化时,特别是当时的统治阶层,一直缺少一种客观理性的包容态度,因害怕失去中国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始终以折衷主义的方式进行着中西文化的结合,无法像日本“明治维新”以后那样全面接受当时先进的西方文明。如晚清时期“洋务运动”的发起人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都认为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只是科学技术,思想文明还是应该延续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就使中国在接受当时先进的西方近代文明时一开始就打上了片面的烙印,体现在建筑上只能诞生些中西元素结合的建筑;民国时期,定都南京的国民政府又以中国本位的文化方针为基础,分别在南京、上海制定了“首都计划”和“大上海计划”,从而催生了一大批以复兴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中国固有之形式”的大型公共建筑,并由南京、上海蔓延至全国。如由董大酉设计并于1936年建成的上海市立博物馆便是这次风潮的产物(图7);新中国成立后,由于政治倾向的引导,完全忽视了世界建筑界正在进行的现代建筑运动,在建筑方针上提出了“社会主义内容,民族的形式,”最初由于外交上的亲苏政策,建筑上表现为移植苏联模式,与苏联关系破裂后,建筑形式又演变成追求“民族的形式”,并以此为指导思想设计建造了为庆祝中国建国十周年的“国庆十大工程”(图8),而后由于文化内乱,中国建筑更走上了一条非理性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后,与国际接轨成为时代的主旋律,但中国建筑界一时对外来建筑文化的优劣是非难以分辨,表现在建筑上要么粗劣地模仿,要么盲目地“崇洋媚外”,要么继续进行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折衷主义,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便再次沿用了这种思路,至今中国建筑始终无法真正实现与国际接轨。纵观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国的主流建筑始终表现为一种“复古”、“折衷”等中西建筑元素结合而成的折衷主义形式的建筑,用这种折衷的设计手法表现当代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文化精神肯定不会是中国建筑走向并领先世界建筑设计的成功途径。
同日本的近现代建筑发展历程相比,中国的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确实步履蹒跚。改革开放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阻滞,中国的建筑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建筑有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政府也将经济的增长点由加工制造业转向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产业,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建筑如何有效地缩短与世界建筑文化间的差距,并能于不远的将来引领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日本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关于建筑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结合问题,笔者有幸拜访并询问过已故的日本建筑大师丹下健三,他的回答是现代建筑应该追求当今世界的时代性,民族性的表现应该是建筑师自然流露的结果。而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仅以传统元素的结合体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建筑成就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中国当代建筑如果一味地以此种方式去表现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将无益于中国建筑的健康发展。希望本文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更多的有志之士关注并参与探讨中国建筑未来的正确发展方向,加快中国当代建筑文化的发展步伐,早日使中国建筑成为世界先进建筑文化中的一员并在不久的将来引领世界建筑的发展方向。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努力追求的话,这一天并不会太遥远。
参考文献
[1].《丹下健三—国外著名建筑师系列》马国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年3月
[2].《妹岛和世+西泽立卫的作品与思想》《大师系列》丛书编辑部编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年8月
[3].《世界现代建筑史》王受之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年12月
世博会之中国馆掠影 篇4
或许是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牌子还太少, 或许是小小的提示牌与庞大的世博项目反差太大, 总之, 两行字映入眼帘, 就有一种细微之处见精神的感动。
中国是第一个举办综合类世博会的发展中国家, 必须勤俭办博。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实践好这一主题, 更离不开勤俭。申博成功七年多来, 中国勤俭办博的点点滴滴, 正汇聚成一笔宝贵的世博精神遗产。
点滴一:
不追求“标志性建筑”“砍掉”豪华开幕式
如何办一届勤俭的世博会, 一直是对世博会组织者的一大考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世博会执委会主任俞正声多次强调, 筹办和举办世博会, 要在保证成功的前提下厉行勤俭, 不必要的项目不要搞。
当年, 为了吸引全球更多关注, 中国的申博方案中曾有一座醒目的“标志性建筑”, 即在世博园区的黄浦江上规划建设一座“花桥”。后经论证, “花桥”建设费用昂贵, 且实用性难以保证, 这一方案随即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世博会组织者进而明确提出, 不再追求建设“标志性建筑”, 不搞华而不实的形象工程, 而是更加注重世博园区建筑的整体空间效果及其高效利用, 把人类对未来城市发展的思考作为上海世博会最宝贵的遗产长久流传下去。即使上海世博会最终有“标志性建筑”形成, 也要让百姓和历史去评说。
随着筹博进入倒计时, 上海世博会组织者又“砍掉”了一个精彩程度可能不亚于北京奥运会的世博会开幕式方案。这一方案将宽阔的黄浦江两岸作为表演舞台, 可容纳几十万人露天观看, 场面非常壮观。但是, 豪华的开幕式并不是世博成功的必备条件, 而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正是勤俭办博原则的“试金石”。
据了解, 目前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方案仍处于高度保密中, 但脱离不开简朴、热烈的原则, 也更接近于近几届世博会的传统, 规模不会很大。
点滴二:
残砖烂瓦上台面粉煤灰砖挑大梁
今天, 走进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 第一眼就可看到一栋外墙由40多万块残砖烂瓦构筑而成的“新建筑”, 这就是作为世博会创新项目“城市最佳实践区”中的唯一乡村案例——宁波案例馆。
在浙东一些偏僻的村落, 近代历史上由于物质匮乏, 老百姓只有捡拾富贵人家丢弃不用的残砖烂瓦, 才能盖一两间简屋遮风避雨。久而久之, 用残砖烂瓦盖房, 成为一种独特的传统建筑工艺。但随着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 被称为“瓦爿”的残砖烂瓦被大量废弃, 成了难以处理的建筑垃圾。
实际上, 瓦爿里不仅蕴含着历史和文化, 还是一种可以循环利用的建材, 是应该被保护和传承的民族遗产。在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感召下, 宁波民间的能工巧匠和设计师携手, 将瓦爿“请”进世博会, 赋予其新的生命和光彩。
在上海世博会山西馆外, 一批刚刚由太原运来的建材包装上, 一行“加气混凝土砌块 (专供) ”的字样, 显示出其不寻常的经历。这些由火力发电厂和钢铁厂的工业废料——粉煤灰加工而成的新型建材, 重量轻, 保温隔热性能好, 作为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节能建材, 将挑起山西馆的建筑大梁, 而山西馆的展示主题正是“动力演绎时代”。
点滴三:
保留38万平方米旧建筑突破世博会历史定制
以往的世博会, 基本上选址在人烟较为稀少的城郊地区, 世博园区基本由临时性新建筑构成, 会后即拆除。而上海世博会选址于中心城区, 是将办博与改造利用老城区相结合的一次“特例”, 突破了世博会历史定
近年来, 在这片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不仅搬迁了1.8万多户居民的危棚简屋, 拆除了270多家企事业单位的陈旧设备和污染烟囱, 同时还保留了建筑面积达38万平方米的大批具有历史价值的近代建筑和厂房。
上海世博会浦西园区, 曾经坐落着几乎与世博会历史一样悠久的江南造船厂。作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 这里“最老资格”的一部分近代工业建筑已被改造成世博博物馆、企业展馆、办公楼、指挥部和仓储物流基地, 为办博再利用, 甚至将永久立足于这座城市。
在世博会浦东园区, 原宝钢集团一座钢花飞溅的巨型车间, 经过重新设计包装, 被命名为“宝钢大舞台”, 成为世博园区重要的演艺活动场所。一座曾经整日钢水流淌、热气蒸腾的中厚板厂, 已被改建成中南美洲联合馆, 成为11个国家共同的“家”。
国际展览局曾对上海世博会组织者保留、利用老建筑的举措表示不解, 双方甚至发生过激烈争论。但正是在这种不懈努力下, 上海重要的城市历史文脉得以保留, 国际展览局最终也被打动, 称赞此举勤俭、务实, 值得提倡。
点滴四:
从地下到地上勤俭皆有可为
今天徜徉世博园区, 依偎在黄浦江畔的一条总面积达23公顷的永久性滨江绿带格外赏心悦目, 这就是在原钢铁厂土地上建设的世博公园。鲜为人知的是, 在世博公园两米厚的覆土之下, 大量使用了近几年钢铁厂搬迁拆除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走进上海世博会行政中心, 无论是十几层的主办公楼, 还是参展者服务中心和食堂, 都是由昔日的一座纺织印染厂改建而成。在世博大厦, 几乎每一层的电梯间、会议室门口以及大规模的世博园区模型展示厅中, 都可看到一件件用废旧工业设备和零件打造的艺术品。
再细看世博园区规划图, 一条红线变得犬牙交错、曲曲折折。这是因为在世博园区周边, 一批建于上世纪7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居民楼, 从最初的规划红线内被“抠”了出来, 大约1万户居民因此免于搬迁。
【世博会之中国馆掠影】推荐阅读:
中国与世博会06-16
中国茶走进世博会07-07
上海世博会对中国的影响英语作文09-02
世博会07-14
上海世博会09-20
公司员工世博征文:精彩世博08-31
上海2010世博会10-17
聚焦上海世博会07-06
世博会后续利用07-08
世博会安保会议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