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

2024-05-13

宜兴紫砂(精选9篇)

宜兴紫砂 篇1

北宋诗人梅尧臣 (1002-1060年) 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一诗云“小石冷泉留早味, 紫泥新品泛春华”, 被后人看作是宋代已有紫砂壶的史料依据, 而且赞同者还为数不少, 我虽不通文史, 但总有些许怀疑。唐代“茶仙”卢寺云:“天子须赏阳羡茶, 百草不敢先开花。”因此, 在宜兴很早就出现用丁山和蜀山的泥土制作饮茶的紫砂壶。明人周高起的《阳羡茗壶录》一书中记载, 明代嘉靖制紫砂器艺人龚春的出现, 把中国紫砂器推进到一个新的境界。龚春本名“供春”, 少时为吴颐山的伴僮, 当吴颐山在金沙寺读书时, 他就偷闲出来, 私访金沙和尚, 精淘细土, 勤于折捏制, 终成大家。龚春成为宜兴紫砂制作的一代宗师后, 他的作品被称为“供春壶”, 当时有“供春之壶, 胜于金玉”之美誉。

论紫砂的艺术性, 其造型艺术之美, 形制之多, 文化气息之丰富, 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目前, 紫砂茶壶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文形体三大类。这是历代紫砂艺人细心观察和研究各种物象的形态, 吸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艺术特点而创作的。中国砂器进入国际艺术品市场较迟, 买主较少。70年代中期宜兴曾向海外出口一大批名家创作的紫砂壶, 也是作为一般的工艺品, 价格低廉。不料从80年代中期起, 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 出现一股收藏紫砂壶的狂热。紫砂器市场极为火红, 价格狂飚, 原来仅值数千港元的名家壶, 一下子上升到几万、几十万元。

紫砂壶造型千姿百态, 方非一式, 圆不一相, 可说是一座壶艺造型的宝库。从形而言:有取材于自然。这主要指动物和植物的两个内容, 动物有飞禽, 游鱼, 走兽和人体;植物有树木, 藤草, 花卉和蔬果。这些都是壶艺造型的装饰和题材。从形而言:有借形改装, 也就是借古代陶瓷器, 青铜器, 漆器, 竹木器, 玉石器, 以及生产, 生活中的实用器具, 如包, 帽, 称砣, 乐器, 篮, 桶, 镜等实物之形改装成壶形。有几何形体, 运用点, 线, 面组合, 构成的壶体造型, 有正方, 长方, 扁方, 六方, 八方, 椎形, 菱形, 楞形, 悬胆, 张肩, 方圆组合等造型。壶体造型的自然伸缩, 其中又分整体的伸缩和局部的伸缩两种。自然的伸缩和造型的放大, 缩小的概念又有不同, 伸缩是指壶器皿造型的轮廓, 整体的或局部的向高度伸展, 或向扁平方向压缩和扩张而构成新的造型。还有根据抽象形, 线运动, 自然变幻的启示来构成造型, 如天上云的变幻, 烟的萦绕, 奇石, 山川, 水浪的波纹和花纹, 线纹走向, 纹乱线组合等等。这些都能给人以灵感。而得到造型的启发。其次造型有动人的神态, 紫砂壶形制取裁确定后, 以工艺艺术的手法表现其神态, 其中一个是采用写实的手法来表现, 一个是以变化的方法来处理。写实的力示形象的逼真, 变化经艺术手法的处置, 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 给人有浓郁的回味, 或给人以对称, 均衡的份量和安定的感觉, 或给人有动与静的感受。

另外, 一个造型有它的特有气度, 造型作品的气度, 是作者个性, 作者风格和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 有的古朴敦厚, 有的轻快明朗, 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 温润如君子, 豪迈如丈夫, 风流如词客, 丽娴如佳人, 葆光如隐士, 潇洒如少年, 短小如侏儒, 朴讷如仁人, 飘逸如神仙子, 廉洁如高士, 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 构成造型美, 给人以先入为主的印象。

在紫砂壶丰富的造型中有凹凸线、凹线、圆线、鳝肚线、碗口线、鲫背线、飞线、翻线、竹状线、云肩线、弄堂线、隐线、侧角线、阴角线、阳角线、方线等装饰和应用, 线条清晰造型的增加了美感。

紫砂壶的盖有截盖、压盖、嵌盖、虚盖、平盖、线盖, 增加实用功能和欣赏趣味。口盖直而紧, 直径通转, 壶身倾注无落帽忧, 说明工艺之严谨。紫砂壶的嘴有直嘴、一湾嘴、一湾半嘴、二湾嘴、三湾嘴, 嘴孔有独孔、多孔、球孔, 嘴胥出自然若生成者, 注水流畅, 理、趣都有理想效果。

摘要:论紫砂的艺术性, 其造型艺术之美, 形制之多, 文化气息之丰富, 是其它陶瓷品类无法相比的。目前, 紫砂茶壶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文形体三大类。

关键词:紫砂,艺术,制作

参考文献

[1]范俊龙.紫砂物语[M].东方出版, 2008.

[2]韩其楼.紫砂壶全书[M].华龄出版社, 1980.

[3]阳羡茗壶录[M].周高起.

宜兴紫砂工艺甲天下 篇2

从无锡驱车沿太湖南行六十四公里,便到了别有洞天的陶都宜兴。凡到这里游览的人,“宜兴不厌万回游”的观感便会油然而生。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经说过:“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他认为,一个旅游胜地,无非是以开朗豁达取胜,或者以深邃奥秘引人。陶都宜兴,可谓两者兼备:溪山寻幽则旷如也,洞穴探奇则奥如也。这里的自然风光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闻名于中外。

宜兴古称荆溪。它位于长江三角洲的太湖西岸,是江苏省最南边的一个县,与浙江、安徽两省接壤。境内既多山,又多水;山水相依,景色迷人。一面是叠嶂如云、婉蜒起伏的山峦;另一面是碧波荡漾、帆影悠然的太湖。潋滟的水光,苍翠的岚影,好象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丁蜀镇又地处宜兴最南端,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人文荟萃。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丁蜀镇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来到丁蜀我首先来到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这里使人处处感觉到宜兴人的聪明才智。那些巧夺天工的紫砂工艺品琳琅满目,那人啧啧称奇。据当地朋友介绍:该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博物馆外观为传统的中国古典建筑,因地制宜地采用了大量陶瓷作为建筑装饰材料,气势宏伟,美观大方,全馆占地约三万平方米,拥有三千平方米展厅及相应划分的古陶馆、精品馆和综合馆三大展区。全馆分设了古陶,名人名作、紫砂、精陶、美彩陶、均陶、青瓷、世界陶瓷、国内陶瓷等十六个展厅。内部陈列了宜兴五千年陶艺华章,集藏万件文化瑰宝,向人们展示了绚丽的火与土的艺术,启迪着陶瓷文化的升华。在这里能直观地感受到历代陶瓷艺术创造的伟大和艺术的光辉,陶瓷艺术发展的艺术特色和民族风格,了解到历代艺人卓越的设计意匠和创作方法并得到借鉴和启发。这里常年陈列的8000余件陶瓷产品,展示了当今灿烂的宜兴陶瓷文化和精湛的制陶艺术。通过各个历史时期的藏品在这里得到充分的反映,从新石器时期中期至今的7000多年的漫长岁月中,陶瓷是宜兴引以为豪的生命赞歌,无数的能工巧匠孕育了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

这里紫砂陶主要品种有壶、杯、瓶、鼎、碗、盘、碟等等,造型丰富多彩,尤以紫砂茶壶最为出色。其独有的实用性能与艺术鉴赏价值的高度和谐统一。北宋梅尧臣《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诗中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欧阳修也有“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情”的诗句,说明紫砂茶具在北宋已经兴起。

在古陶馆,分时期以资料为主陈列了宜兴区域内出土的汉代印文硬陶,两晋青瓷、宋代紫砂、明清堆花等古代陶瓷珍品,展现了制陶先民的聪明才智。珍藏着艺术家们稀世佳作的名人名作馆,以及被誉为五朵金花的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陶展厅仿佛置身于陶瓷艺术的海洋,那质朴的紫砂、端庄的均陶、典雅的青瓷、绚丽的精陶,别致的美陶,丰姿卓越,群芳争艳。

远在五千多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这里的先民就发明创造了陶器。从几何印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到精美的紫砂陶,制陶技术不断地改进。相传春秋时范蠡与西施曾在宜兴制陶。晋宋有精品可考。明清大放异彩,使宜兴陶器成为闻名于世界的产品。

改革开放后,丁蜀镇陶瓷产业迅猛发展,异彩纷呈。古朴典雅的紫砂、浑厚端庄的均陶、晶莹明润的青瓷、洁白清新的精陶、鲜艳夺目的美彩陶都是陶中极品,有“五朵金花”之盛誉。富丽堂皇的建筑陶、栩栩如生的工艺陶……个个丰姿绰约、群芳争艳,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紫砂陶,以其古朴凝重、沉静素雅的色泽和精美绝伦的的工艺,被誉为国之瑰宝、天下一绝,多次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成为众多收藏家收藏的珍品。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1997年香港回归、2008年北京奥运会等重大盛会制作的紫砂茶具已成为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珍贵收藏品。

以釉色丰富、风格独特、造型多姿、新颖实用而被誉为陶都“五朵金花”之一的彩陶,出自宜兴彩陶工艺厂。这个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彩陶厂声名远播,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宜兴彩陶工艺厂董事长兼总经理葛伯初告诉笔者,彩陶厂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形成陶酒瓶、日用陶、艺术陶等五大门类、上千个品种。为国酒茅台、泸州老窖、郎酒、西凤酒等国内百余家酒厂研制生产了陶酒瓶,使陶酒瓶成为酒类企业的首选包装和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时下,加快了陶酒瓶新品开发的步伐,在新材质、新釉色、新装饰,在贴花、烤花、釉水系列的酒瓶下工夫,开发一批适应规模名酒企业的中、高档个性化酒瓶,从造型、釉色、防伪功能、装饰手段上来提高陶酒瓶的文化品位,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彩陶。

来到宜兴丁蜀镇,必然要去挑选一把好紫砂壶,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去宜兴陶瓷商城,在那里可以淘淘货。紫砂壶透气性能好,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当我一走进陶瓷城立时便被一件件的艺术品看花了眼。这里商品和价格有序,按质量分价格,名家是按影响力分价格。有最贵的达到几十万元人民币,这种就是属于纯粹的收藏了。然后就是有紫砂职称的工艺师出售作品,价格基本是按照职称的高低同步走的。由大几百至十几万元人民币不等。还有一个分类就是大路货,几乎是没有名气的手艺人的产品,价格最为灵活,几十万元的也有,几十块的也有。从功效上来说,我想几十块的紫砂壶与几十万的紫砂壶一样,泡出的茶味道是一样的。关键是茶叶怎样,其次是水怎样,第三是品茶人的心境如何了。

在众多紫砂壶中,如何挑选到一把好壶,我是门外汉,后来听了店家的介绍才开始略略懂了一些。一把好的紫砂壶应在实用性、工艺性和鉴赏性三方面去选。紫砂壶是用于泡茶注茶的。所以,选购时不妨先就其实用的功能加以考量。优良的实用功能是指其容积和容量的恰当,壶把的便于端拿,壶嘴出水的流畅,让品茗沏茶得以得心应手。因此,选购紫砂壶应依据个人的饮茶习惯,考量壶的容量,壶嘴出水的顺畅,壶把执握的舒适等等。另外,紫砂壶能发出茶之色、香、味,并且既不夺香,又煮熟汤气。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有的知名的创作者他的作品会很有收藏价值,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二是欣赏镌刻的诗词书画及印款。欣赏一把紫砂壶,除讲究泥料、造型及制作技艺之外,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紫砂壶千娇百媚的样子,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买几个回去摆着玩也是很好的。

浅谈宜兴紫砂美 篇3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为容易却艰辛。”紫砂壶的制作是一门技艺, 而紫砂壶的创新又是一道艺术的历程。紫砂壶不同于其他艺术品, 它是实用的工艺美术品之一, 一件好的作品, 它必须有美好的形象构造、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实用功能。所以, 要创作一把好的紫砂壶, 首先要打好扎实的基本功。这包括紫砂的成型、泥土的选择及配制、壶体大小厚薄的掌握等等。

所谓传统工艺, 一般来说包含三个意思:一是历史悠久。二是采用天然材料, 它久盛不衰的主要原因, 来源于丁蜀地区蕴藏的得天独厚的资源———紫砂泥及一代代制作高手对紫砂艺术的不断追求。在紫砂陶产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紫砂壶, 它不仅造型别致, 而且具有独一无二的保健功能。三是手工操作, 不借助现代科技。当时很多传统工艺品的产生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生活需要, 功能效用为主要考虑因素。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口手相传, 制作技术也不断提高, 使之既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又具有了一定的艺术性, 成为独特的实用、鉴赏兼顾的作品, 而宜兴紫砂壶正是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因此紫砂壶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想要了解一件紫砂壶的内涵, 必须具备三个主要因素:美好的结构, 精湛的制作技巧和优良的使用功能。所谓形象结构, 是指壶的嘴。精湛的技艺, 是评审壶艺优劣的准则。优良的实用功能, 是指容积和重量的恰当, 壶扳的便于执握, 壶的周圆和缝, 壶嘴的出水流畅。

如果抽象地讲紫砂壶艺的审美, 可以总结为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形, 即形式的美, 是指作品的外轮廓, 也就是具象的面相;神即神韵, 一种能令人意会体验出精神美的韵味;气, 即气质, 壶艺所蕴涵的本质的美;态, 即形态, 作品的高、低、肥、瘦、刚、柔、方、圆的各种姿态。从这几个方面贯通一气, 才是一件真正的完美的好作品。但这里又要区分理和趣两个方面。若壶艺爱好者偏于理, 斤斤计较于壶的容积的宜大宜小, 嘴的宜曲宜直, 盖的宜昂宜平, 身段的或高或矮, 侧重于从沏茶名饮的方面为出发点, 那就只知理而无趣。一种艺术的欣赏应该在理亦在趣。当然, 作为一件实用工艺美术品, 它的适用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使用上的舒服感可以愉悦身心, 引起和谐的兴致。

如今宜兴紫砂壶的标准归纳起来, 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 后一字为功用标准, 分述如下:泥: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 紫砂泥的分子结构确有与其他泥不同的地方, 就是同样的紫砂泥, 其结构也不尽相同, 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 由于原材料不同, 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形:紫砂壶之形, 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 素有“方非一式, 圆不一相”之赞誉。工:点、线、面, 是构成紫砂壶形体的基本元素, 在紫砂壶成型过程中, 必须交待得清清楚楚, 犹如工笔绘画一样, 起笔落笔、转弯曲折、抑扬顿挫, 都必须交待清楚。面须光则光, 须毛则毛;线, 须直则直, 须曲则曲;点, 须方则方, 须圆则圆, 都不能有半点含糊。否则, 就不能算是一把好壶。按照紫砂壶成型工艺的特殊要求来说, 壶嘴与壶把要绝对在一直线上, 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这也是“工”的要求。款: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 或题诗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 (金石篆刻) 。紫砂壶的装饰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一部分, 它具有中国传统艺术“诗、书、画、印”四项为一体的显著特点。所以, 一把紫砂壶可看的地方除泥色、造型、制作工夫以外, 还有文学、书法、绘画、金石诸多方面, 能给赏壶人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紫砂茶具及紫砂工艺现今确为世人所共识, 公认为独具历史文化意味, 形与饰丰富多样, 能反映专业艺人的文化素养、艺术境界、制作技艺、水准高低的陶艺专业产品, 紫砂壶在所有壶类中是最上品的壶, 而我国江苏宜兴所产的宜兴紫砂壶闻名遐迩, 为众壶之首, 赢得了“世间茶具之王”的美誉。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向前推进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紫砂这个在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的古老文化, “简约其外, 隽永其中”的宜兴紫砂壶由于质材特异, 制工精良, 造型巧雅, 又融书画、篆刻、雕塑艺术为一体, 实为我国乃至世界茶具中的瑰宝。由于紫砂自古以来与其他多方面文化艺术结合, 极大地增进了紫砂壶的文化意识, 使之升华到有丰富的精神内涵, 人性本能追求真善美, 无论什么时间, 哪个空间, 评选一种工艺品, 人类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决择着。我们今天所制作的紫砂作品也不例外。

摘要:紫砂是世界艺苑中独树一帜的古老文化, “简约其外, 隽永其中”的宜兴紫砂壶由于质材特异, 制工精良, 造型巧雅, 又融书画、篆刻、雕塑艺术为一体, 实为我国乃世界茶具中的瑰宝。

关键词:紫砂,材质,工艺

参考文献

[1]陈传席.紫砂精壶品鉴[M].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

[2]黄怡嘉.当代紫砂紫砂名陶录[M].盈记唐人工艺出版社, 2006.

宜兴紫砂壶适合泡什么茶 篇4

四川读者王卉

答:砂壶泡茶,一般是壶音频率较高者,适宜配泡重香气的茶叶,如清茶;壶音稍低者较宜配泡重滋味的茶,如乌龙、铁观音。

容量在200ml以下的平矮紫砂壶最适合喝铁观音。因为茶壶可以在瞬间达到高温,正好满足了铁观音的冲泡要求。

普洱茶、红茶要求保温时间长,用较高深、窄长的250ml左右的紫砂壶饮普洱茶、红茶的最佳。

250ml左右的广口紫砂是泡绿茶的较好选择,因为绿茶不适宜长时间的高温浸泡,它要求茶具必须尽快散热。

紫砂壶一般以宜兴为好。宜兴紫砂壶的颜色有紫褐,朱红、泥黄三种。

一般紫砂壶是用于冲泡普洱茶和乌龙茶用。其原因是普洱茶和乌龙茶对冲泡的水温要求较高一般在95—100度,而且要持久高温方能产生其茶叶特点。而紫砂壶有较好的保温能力,可以使乌龙茶,普洱茶的香味不易散失,所以,一般在冲泡这两种茶的时候都要采用紫砂壶。

乌龙茶在选用紫砂壶时一般要选择肚扁,较小的紫褐色紫砂壶。而在冲泡普洱茶时一般是要使用肚大,容量较大的朱红色紫砂壶。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也可以根据自己个人喜好来选择。

在紫砂壶开壶时,一般如果是好的紫砂壶要先用细毛小刷将外壁和内壁刷洗干净,然后用茶水。如果要用于冲泡普洱茶就用普洱茶浸泡,如果用于冲泡乌龙茶可以用绿茶浸泡,不用选择太好的茶葉。浸泡三到五次直至没有了泥沙味为止,最好能一天换一次水,一两天换一次茶叶。

宜兴紫砂壶出口的思考 篇5

一、宜兴紫砂壶出口现状

1、宜兴紫砂壶出口增速放缓,出口市场趋于饱和

宜兴紫砂壶出口在过去几年中有一定程度的增长,从2009年的0.96亿元增长到2013年的4.95亿元。 但是在出口额增长过程中增速却不断放缓, 2010年的出口额增速高达109%,而到了2013年增速减少至23.75%。 由图1可直观看出,宜兴紫砂壶的出口量虽然逐年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不得不说宜兴紫砂壶在出口过程中存在着一定问题的。

2、市场占有率逐年下降

现根据近四年来同一时间段(每年的3月)我国紫砂壶在美国站点销售情况进行一个纵向比较。 因为单独取宜兴紫砂壶的数据十分难找,并且在网站销售的紫砂壶绝大多数来自于宜兴,这样我国紫砂壶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宜兴紫砂壶出口的现状。

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文献、企业内部资料及网站资料整。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文献及网站资料整理所得。

从上面表1和图2中可以看出,2010年3月总共销售出21件紫砂壶产品,中国卖家占了19件,占比为90.5%, 中国卖家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286美元,占了总销售额的91.9%,说明在2010年的时候中国在世界紫砂壶的市场占有率还是比较大的。 在2011年3月总共销售出26件紫砂壶产品, 中国卖家占了19件,占比为73.1%,中国卖家的销售总额达到了1847美元,占了总销售额的71.4%。 同期的销售数量和销售总额都比2011年有所减少,说明在2011年的时候中国在世界紫砂壶的市场占有率比2010年同期降低了17.4%。在2012年3月总共销售出6件紫砂壶产品, 中国卖家只有1件, 占比为16.7%,中国卖家的销售总额1087美元,占了总销售额的17.3%, 销售数量和销售总额的占比都比2012年又有所减少,说明2012年中国在世界紫砂壶的市场占有率比2011年同期又降低了很多。 2013年3月份总共销售出94件紫砂壶产品,而中国卖家只卖出了7件,占比为7.4%,销售总额为10764美元,中国的总额只有759美元,占比7.1%。 相比于前三年同一时期,中国的销售量和销售总额落入谷底,销售量占比 从2010年的90.5%到2011年的73.1%到2012年16.7%再到现在的7.4%,达到有史以来的最低值, 可见中国紫砂壶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逐年减少,出口情况不容乐观,也正反映出宜兴紫砂壶在出口贸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文献及网站资料整理所得。

二、宜兴紫砂壶出口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对不可再生的紫砂土资源无序开采

紫砂土是制作紫砂壶的主要原料,主要产于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是宜兴地区特有的、属于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 从古至今,已被开采的紫砂资源不计其数,致使现今的紫砂矿产面临枯竭。 1998年前紫砂土只有几十元、 几百元一吨, 到了2013年,泥料最差的要2000元一吨,好一点的就要5万元一吨。 随着紫砂壶价格的不断攀升,在利益的驱使下,大大小小的制造紫砂壶的私人老板纷纷过度开采、越界开采、越层开采和破坏性开采等。 这种不正常的开采破坏了大量的紫砂土层,导致紫砂土中上等的紫砂土大量减少。 如果不制止这种滥开采的现象,相信很快便会导致不可再生的紫砂土资源枯竭。 随着紫砂土越来越少,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紫砂壶生产成本逐渐提高,从而削弱了宜兴紫砂壶国际竞争力,出口量提高也将成了空中楼阁。

2、宜兴紫砂壶出口市场区域分布范围窄

宜兴紫砂壶的出口可以追溯到明朝,但是一直以来出口市场都没有完全打开,宜兴紫砂壶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 紫砂壶功能是用来泡茶,茶叶起源于我国,我国大多数人都有喝茶的习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喝茶也越来越讲究了,原先用普通茶杯泡茶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更多追求生活品质的人开始用紫砂壶泡茶,因此紫砂壶在国内的销量不断攀升。 由于中国茶叶和宜兴紫砂壶的品牌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加上外国喝茶的人本来就不多,用紫砂壶泡茶喝的人较少。 即便有部分外国人喝茶,他们喝得也不是单纯的茶,而是加入奶的茶,而奶茶是不适合用透气性强的宜兴紫砂壶泡的。 虽然如此,宜兴紫砂壶在国际上的宣传还是力度不够,只是在欧洲少数几个国家宣传过, 其他国家基本上没有进行宣传,导致国际上对紫砂壶不了解,甚至有的外国人根本就不知道有紫砂壶的存在,更谈不上扩大出口量了。

3、R&D经费支出不足

R&D经费支出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第一,技术人员培训支出不足。宜兴有十多万的紫砂壶从业人员, 其中只有部分紫砂壶从业人员经过不同程度的培训, 其余紫砂壶从业人员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 这些没有经过培训的紫砂壶从业人员生产出的紫砂壶参差不齐,有的依葫芦画瓢, 千篇一律没有创新点。有些中小企业为了节省成本, 招聘一些技术水平比较低的所谓人才, 制造出一些不伦不类、奇形怪状的紫砂壶。 第二、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宜兴生产紫砂壶的大部分都是一些小作坊,这些小作坊基本都是手工制作。 虽然手工制作的紫砂壶质量好、价格高,但是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要想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进行多元化的生产,就得放眼于未来,适应于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 而这些小作坊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去购买先进的生产线,因此要想在技术上取得进步, 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可谓难上加难。

4、制壶和经营一体,导致过分追求效益而影响紫砂壶的质量

紫砂壶是一个低成本高收益的产品,从而导致其他行业人员纷纷加入紫砂壶行列,出口竞争愈演愈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使得“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成为价格低廉、质量低档的代名词。 同时,宜兴生产紫砂壶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小作坊,制壶者又是紫砂壶的经营人员,在利益的驱使下,大部分制壶者无心钻研产品的质量和样式的改观,导致紫砂壶质量一直上不去,样式多年来千篇一律,没什么创新。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命力,没有创新,最终将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5、市场混杂,体量不足

紫砂壶在国际著名的拍卖公司都有拍卖台,但在廉价的市场、地摊上也大量出现。 由于政府监管不到位,使得紫砂壶市场渠道比较混杂,紫砂壶质量好坏难以辨认,给紫砂壶造假者提供了机会。 同时一般投资者很难具有紫砂壶的专业知识,有些紫砂壶爱好者、使用者和收藏者对其真假难辨,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这些情况使紫砂市场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就更别谈要“走出去”扩大出口量了。

三、应对措施

1、科学规划、合理开采不可再生的紫砂土资源

由于以前对紫砂矿的任意开采,导致了当地的紫砂储存量的急剧减少。 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宜兴紫砂土资源, 但是不少没有落到实处, 相关人员对紫砂土的任意开采仍没有停止。 所以政府应该制定更加严厉的措施打击违规开采紫砂土的人员,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建立长效管理办法和措施,加强协调管理,强化相关部门对矿山企业的综合管理,只有这样, 宜兴紫砂壶产业才会得到有序良性的发展, 出口量的增加也将会指日可待了。

2、加大宜兴紫砂壶在国际市场上的宣传力度,扩大国际市场区域分布

目前,对于宜兴紫砂壶的宣传仅局限于国内一些城市,国外的宣传少之又少,所以国际友人对于宜兴紫砂壶了解也很少。 鉴于此,企业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宜兴紫砂壶对外宣传力度:首先,可借助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块招牌,在国外举行的非物质文化交流会中, 组织专业的制壶大师参加交流,将中国的紫砂文化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当人们知道紫砂壶的诸多优点后,出口量自然而然就会增加。 其次,可借助现在比较盛行且发达的网络进行宣传。 最后,可以把宜兴紫砂壶作为国家元首馈赠的礼物,在政府元首之间交流互换礼物时将宜兴紫砂壶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国家的元首,这是让国际友人了解宜兴紫砂壶的又一途径。 通过各方面的大力宣传, 让国际友人更多地了解宜兴紫砂壶, 从而扩大宜兴紫砂壶的国际市场分布。

3、加大R&D经费投入

一方面,要加大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 宜兴十万多紫砂壶从业人员中绝大多数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严重影响宜兴紫砂壶产业的发展。 这方面可以效仿景德镇的做法,为了促进景德镇陶瓷业的发展,特别建了景德镇陶瓷学院,该学院连连为市场提供陶艺专业人才,为行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宜兴紫砂业要想长远立足于市场,也必须建立一个适合自己行业发展的培训机构。 另一方面,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科技创新是保证一个民族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宜兴紫砂企业可以考虑出资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紫砂壶的制作工艺,进而提高产品的质量。 虽然高端的紫砂壶仍然需要手工来制作,一把好壶制作时间在一个月左右,所以不可能有大规模的生产。 因此从消费者角度出发,茶壶、装饰品等低端的紫砂产品仍拥有很大的市场,所以企业应顺应国际现代市场化的需求,在制作工艺上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产品质量,避免因紫砂壶的粗制滥造而失信于顾客,使得企业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获得又快又好地发展。

4、政府加强监管、减轻税负

宜兴紫砂繁荣于当代的原因剖析 篇6

一、宜兴紫砂自身因素分析

1、具有最基本的实用功能

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民间手工艺品, 不少是由民间艺人在农耕闲暇时自娱自乐的创作所得, 这些创作品的用途各不相同, 有的用作宗教祭祀, 如贵州等地的傩面具;有的用作装饰, 如中国民间的剪纸艺术;有的用作休闲把玩, 如无锡的惠山泥人;而真正能够用做日常生活器具的, 其实并不多, 作为宜兴紫砂器的最大门类, 紫砂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从宋代开始, 随着饮茶方式的改变, 紫砂陶器登上了茶具的领头地位[1]。由于茶文化经久盛行, 中国人喝茶的日常习惯保留至今, 而紫砂壶作为喝茶的绝佳实用性器具, 一直没离开过人们的生活。正是出于这种日常生活的贴切需求, 宜兴紫砂得到了最基本的生存的保障。

2、具有多种因素构成的稳定的商品价值

民间手工艺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 是经济和文化的双南虎事件的社会影响, 讨论事件背后某些人的表现和政府作为, 形成了一股巨大的网络舆论, 促进对政府和官员的监督。网络论坛的这种监督作用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它的力量所在, 对于培养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也有着重要作用。

3、提高理性思维, 引导深度思考

如前文所述, “成员领袖”在角色确立过程中, 十分注重文章的质量和水平, 这也是他们与其他论坛成员的不同之处。

但是, 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成员领袖”多数属于网络知识分子, 受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知识水平、交际范围等条件的限制, 缺乏学术的理性和学者的谨慎, 此外, 加上网络本身缺乏深度思维的缺点, “成员领袖”的言论与传统主流舆论仍有相当的距离, 更多的属于平民草根文化, 缺乏理性思维和深度思考。

由此, 论坛管理人员, 例如版主, 可以发表专业性强、具有严密逻辑思维的文章, 为“成员领袖”作示范;也可以转载传统媒体中的精华作品, 使“成员领袖”的写作风格更靠近社会主流认知规范;此外, 还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教授和学者等社会精英阶层深入网络论坛, 从专业角度对社会时政或网络事件进行专业、深度分析, 以此来引导“成员领袖”的写作风格和规范。

4、加强言论监督, 防止商业利用

由于“成员领袖”的角色定位接近普通网民, 而且在网民中又有着较高的权威, 因而容易被一些商业机构利用, 为他们宣传商品, 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对此, 网络论坛的管理人员应该加强警惕, 对“成员领袖”的言论进行监督, 防止商业利用。

较之正式媒体的商业宣传, 网络论坛中的“成员领袖”与消重载体,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当今的民间手工艺已不仅仅满足于制作者自身的使用和审美的需要, 更需要进入商品流通领域, 进行交易, 谋求经济上的回报。因此, 民间工艺制作者就不得不主动去改进制作工艺, 激发创作思路, 改善销售和管理模式, 促使民间艺术品获得更高的商品价值, 这样才能给自己带来生活上的保障和创作的动力, 使民间艺术得以生存和发展。若不然, 就只能等着被当今社会巨大的经济浪潮冲毁而失去踪影。

被誉为图腾文化活化石的淮阳泥泥狗, 以其悠久的历史、生动的造型、富有含义的创作意图而享誉国内。但到了当今, 一个高科技信息化的市场经济的年代, 泥泥狗依旧保持传统老路, 陈旧的套路和低廉的价格, 使得好多具有好手艺的泥泥狗制作者家徒四壁, 缺乏吸引力来吸收年轻学徒, 使得该门手艺后继乏人[2]。

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 民间手工艺离不开商品化的市场交易来获取回报。手工艺者生产出来的紫砂器进入流通领域, 通过交换, 实现了价值, 就成为了紫砂商品[3]。是商品自然就有商品的价值, 从当前的经济实践来看, 商品的价值具有一定的特性, 例如劳动性、观赏性、稀缺性、增值性等, 民间工艺品在价值上也遵循这些特性, 而宜兴紫砂的成功, 就归功于具备了以上这些要素。宜兴紫砂在商品价值上自然是符合劳动性和观赏性的, 它是紫砂艺人精心创作的结晶;具有基本的日常生活使用功能, 其精巧的造型也满足了观赏的需要。除此之外, 一些大师和高级艺人所做的紫砂器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极具收藏价值的民间艺术品, 在收藏上所获取的经济回报十分惊人, 这种经济上的驱动力对紫砂器的传承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据《桃溪客语》记载:“阳羡茗壶, 自明季始盛, 上者与金玉同价。”可见, 在明朝时期, 一把制作上乘的紫砂壶就已经具备了收藏的价值。如今, 宜兴紫砂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其稀缺性上:一方面, 优秀的大师级别的艺人一生中能创作出的紫砂珍品毕竟有限, 而想获得者又众多, 供不应求;另一方面, 优质费者心理距离更近, 更具有传播动机的可信性。因此, 意见领袖的角色作用自然受到传者方面的重视, 生产商和销售商为达到营销目的, 可能利用虚拟社群来隐藏宣传者的商业身份, 使其作为意见领袖发挥效力。3因此, 管理人员在对论坛发帖进行管理时, 要时刻警惕这种现象, 营造良好的论坛环境;而对于没有商业动机的“成员领袖”来说, 也要在发帖时注意相关措辞, 避免被误解。

如今, 培养论坛“成员领袖”, 并利用他们引导网上舆论, 已经成为一些大型论坛的普遍做法。“成员领袖”以其特殊的角色扮演和身份认同, 为网络论坛的发展和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 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成员领袖”的双刃剑性质, 正确地加以规范引导, 促使其在营造健康负责的网络环境、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中发挥积极作用。

注释

1.宫承波齐立稳《试析网络社区中的角色扮演》, 新闻界, 2008年第2期, 164页

2.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 (下) 》,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年9月

3.王丽《虚拟社群中意见领袖的传播角色》, 新闻界, 2006年3月

袁晓雪、赵丽薇,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传播学2007级本科学生。

紫砂矿泥的藏量也在不断缩小。虽然当地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 如封山保护和遍寻他处替代原料, 但这些情况还是抬高了宜兴紫砂, 特别是精品紫砂的收藏价值。

二、宜兴紫砂的大环境因素分析

除了紫砂自身因素外, 再来分析下其兴盛于当代的外部因素, 首先来看大环境。在这里, 大环境指的是当今国内的社会环境和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

1、受惠于国家的一系列保护政策

宜兴紫砂在明清时期就已发展的比较成熟了, 可到了抗战时期, 却遭遇了一次低谷。当时, 宜兴紫砂行业大量技工流失, 制作工艺后继无人, 十分萧条。虽有程寿珍、冯桂林等名家名盛一时, 但皆恪守传统, 欠于创新, 因而波澜不惊[4]。新中国成立后, 一方面社会经济开始发展复苏, 带动了紫砂行业的兴旺;另一方面, 国家也逐步认识到民间艺术的重要性,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着力于保护民间工艺。2006年, 国家公布了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中, 宜兴紫砂制作工艺位列手工类首位。

另外, 国家还出台了民间工艺美术大师保护条例, 根据一、二、三等不同级别, 给予不同的经济补助。但前提是, 这些大师要培养徒弟。受益于这些措施, 目前宜兴直接从事紫砂制作的技艺人员有3万之多, 其中国家级大师、陶艺大师10名, 省大师、省名人41名, 高级工艺美术师85名, 工艺师160名, 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有1000余名。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 年轻人占了大多数, 他们是宜兴紫砂未来的希望[5]。这样一来, 手工艺的传承就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而诸如此类的政府条例还在不断出台, 宜兴紫砂的繁荣是离不开国家政策面上的支持的。

2、受惠于收藏热潮的助推作用

中国历史上共出现了六次大的收藏热,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 就是我国兴起的第六个收藏大热潮。近几年来, 国内所有的收藏品几乎都被炒过, 不少收藏家和试图踏进此领域的新人开始把眼光投向了原本不被人们看好的民间手工艺品, 紫砂壶作为上佳的藏品, 自然会被列入其中。1980年至今的40年里, 紫砂收藏的热潮从一开始的台湾、香港席卷到了大陆的沿海, 现在已经开始波及到了大陆内地的一些省份。一些精品紫砂壶的价格一路攀升, 方兴未艾。吉林省紫砂壶资深收藏名家陈艳清曾说过, 按目前国内的行情, 投资紫砂壶每年至少有30%的升值空间。在南方一些发达省份的城市里, 紫砂沙龙已粗具规模, 在这些沙龙中, 投资过千万的收藏者大有人在。这股收藏热潮对宜兴紫砂的传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宜兴紫砂的小环境因素分析

1、受惠于地方政府的关注

宜兴是驰名全国的“环保之乡”, 全市拥有环保企业1000多家。发展紫砂产业, 既不会像造纸企业那样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的污水, 也不像化工企业那样排放含有危险物质的化学烟雾和粉尘, 完全符合环保之乡的形象, 所以无锡和宜兴市政府对紫砂的产业的发展是举双手赞成的。

虽然国家对于民间手工艺的保护早已制定条例, 但民间手工艺种类繁多, 各有各得特殊性, 单纯运用国家法规来保护民间手工艺, 会发现一些细节很难把握。为此, 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对一个具体的民间手工艺出台地方性法规进行保护, 宜兴紫砂就是如此。2006年, 无锡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开会制定了《无锡市宜兴紫砂保护条例》, 并于同年经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从2007年4月1日起推广施行。该法规所列条例清晰, 指明了具体的执行单位和负责范围, 指出了应有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来保护紫砂工艺, 还列出了资金的来源。在条例中对紫砂从土料开采到制作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做了充分考虑, 较为全面。值得一提的是, 该法规在最后和还对奖惩措施作了说明, 对违反该法规的对象还列了具体的罚款金额, 使得该法规执行起来有据可循, 而不是一纸空洞的作秀文章, 该条例这国内其他的民间手工艺保护条例的制定应该是一个可借鉴的范本。

2、受惠于成熟产业链的效应

宜兴已有7000多年的制陶历史, 紫砂的发展史就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早在1954年, 宜兴就成立了紫砂生产的工厂, 进入90年代后, 宜兴紫砂行业进行了机制和体制上的创新, 形成了上百家股份制或者民营企业, 以及上千家个体作坊。目前, 宜兴全市从事紫砂及紫砂相关行业的人员众多。除了紫砂器方面, 其它与陶土有关的产品也十分兴盛。宜兴现有陶瓷企业近千家, 2005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达60亿元。产品主要有日用陶瓷、建筑陶瓷、艺术陶瓷、工业陶瓷及紫砂陶瓷五大类2000多种产品, 其中无铅釉下彩餐具、耐磨耐腐的工业陶瓷、美术陶瓷、纳米陶瓷材料、陶瓷机械等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高份额。

3、受惠于地方性的名片效应

如今一提到“宜兴”二字, 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出陶都的概念, 紫砂已经成为宜兴和无锡的一张城市名片。当今城市间的竞争越发激烈, 这种竞争演变到最后往往就会在传统文化竞争上体现出来。而宜兴则善于把握这种优势竞争力, 兴建了紫砂博物馆, 在各地举办紫砂巡回展, 还举办相关艺术节等等, 这些举措加大了紫砂工艺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 反过来, 紫砂工艺也给宜兴带来了名片效应, 提高了宜兴的知名度, 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客和投资经商的客户, 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宜兴紫砂能够繁荣于当代, 是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 这些因素从内到外, 从大环境因素到小环境因素, 涉及到了方方面面, 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 支撑起了宜兴紫砂手工艺的兴盛不衰。

民间手工艺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 提高自己在未来文化竞争中的地位, 各地都应该重视保护自己的民间艺术, 互相交流经验, 借鉴成功经验, 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财富。

摘要:宜兴紫砂制作工艺起始于宋元, 发展于明清, 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后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其繁荣于当代的原因值得剖析, 对国内其他民间工艺的传承能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宜兴紫砂,民间手工艺,传承

参考文献

[1]许红琴.宜兴紫砂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江南论坛, 2009 (8) :53-54

[2]左汉中.笔随阁花雨[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5:106-111

[3]胡付照.从商品学角度谈宜兴紫砂壶艺商品的发展[J]农业考古, 2007 (2) :61-63

[4]唐朝霞.在继承中固本在创新中发展—紫砂壶艺演进的思考[J]江苏陶瓷, 2002 (1) :43-44

宜兴紫砂 篇7

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宜兴拥有七千多年的制陶史, 紫砂文化独一无二, 享誉海内外。2011年初, 宜兴广电顺应国家文化体制改革, 依托当地紫砂优势, 筹建紫砂频道, 并将其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试水制播分离改革, 进一步推进宜兴广电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深入调研, 确定频道思路

从2011年1月开始筹办, 到2012年4月正式开播, 紫砂频道经过了16个月准备时间。期间先后到湖南长沙政法频道、山东寿光蔬菜频道、浙江义乌商贸频道等学习交流, 组织紫砂界人士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邀请湖南天择传媒、央视制作团队等到宜兴进行栏目策划、样片拍摄。经过前期调研, 初步形成两个方案。一是由天择传媒全程策划制作播出节目, 并选派制作团队常驻宜兴;二是面向全国招聘制片人, 或聘请央视制片, 由制片带领团队进行节目制作。两个方案, 可以说是完全的制播分离, 紫砂频道只需要购买节目。而这, 也是央视、许多卫视制播分离改革的主要方式。由于这种方式资金投入巨大, 节目内容难以把控, 经过各方论证, 最终确定, 走一条适合县级广电发展节奏的制播分离之路, 实行“一台两制”, 即紫砂频道作为独立部门, 人事、财务依然由台里统一分配管理, 但是栏目人员工资由部门进行量化考核, 实行台内分离。

2012年4月, 紫砂频道正式开播, 确定了《陶行天下》 (时长20分钟) 、《大师说器》 (人物访谈栏目, 时长1小时, 后改为45分钟) 、《新发现》 (寻宝探索类栏目, 时长20分钟左右, 今年5月, 节目撤销, 部分人员并入筹建中的新媒体中心) 。三个栏目同时拥有推广部 (负责活动策划, 2014年撤销) 。《陶都》杂志编辑部以节目名称开设专栏, 进行相关节目刊登, 负责设计制作《陶行天下》人物栏目画册光碟。频道成立之初, 确立了三个目标:打造紫砂信息发布的权威平台;打造传承紫砂技艺的专业平台;打造作品鉴赏收藏的交流平台。

二、竞争上岗, 加强专业培训

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 宜兴台打破了以往部门负责人由台领导直接聘任的制度, 转而向全台公开招聘、毛遂自荐。竞聘人员通过对频道的发展进行论述竞岗, 最后由台党委综合各项竞岗指数确定总监人员。在待遇方面, 总监实行年薪制, 第一年年薪14万元、第二年年薪16万元, 副总监第一年年薪10万元、第二年年薪12万元, 工资高于台内其他部门的正副职标准, 这在全国县级广电中算是较高的薪酬, 旨在激发频道管理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011年末, 宜兴广电举办主持人大赛, 为紫砂频道招聘主持人, 向全国公开招聘编导、记者, 经过初试、复试、专家论证, 从200多人中录取了来自湖南、湖北、浙江等地的40多名编导、记者、主持人。为了提高新招人员的知识专业性, 开设了紫砂培训班, 先后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秀棠、宜兴陶瓷行业协会专家学者进行紫砂知识讲座授课, 组织新招人员到宜兴紫砂工艺厂、陶瓷博物馆、紫砂矿料基地等参观学习, 分批选派人员跟随央视编导进行样片制作。经过一个月的学习培训, 最后通过专业知识考试及栏目策划方案征集, 根据各自优势, 确定了各个栏目组的编导、记者。

三、细化考核, 实行按劳分配

为了保证节目质量, 紫砂频道在考核方面制定了详细的考核办法, 总监、副总监由台里考核, 实行年薪制。栏目组经费根据节目播出量由台里核算, 制片人全权负责编导、记者考勤、考核。除编辑部人员, 其他人员都加入收视率考核。

制片人、编导、记者、摄像、主持人等收入由六部分组成, 即基本生活费、福利、节目制作费、创优奖励、月度考核、年度考核, 除基本生活费和福利发放固定以外, 其他全部纳入量化考核。其中, 推广部主任以收视率考核为主, 制片人以节目创优考核为主。月度收视率考核中, 总监占10%, 副总监占5%, 推广部主任占6%, 制片人占4%, 其他份额分解到各栏目部, 采编人员的考核与节目收视率挂钩。

紫砂频道考核打破了部门、中心人员的身份制约, 虽然有事业编制、企业编制、签约部聘、签约台聘之别, 但是薪酬待遇一视同仁, 制作经费跟着节目走, 实行量化考核, 同工同酬, 按劳分配, 多劳多得。2014年, 频道中收入最高的编导年收入9万多元, 最少的仅3万多元。

四、策划活动, 扩大频道影响

紫砂频道创办以来, 充分发挥专业频道优势, 有效开展各项活动、丰富节目内容, 逐步实现了线下活动与线上播出相互衔接, 电视栏目与平面宣传的相互结合, 有力地彰显了专业频道优势, 有效地弘扬了宜兴的陶瓷文化。

2013年, 紫砂频道依托两年举办一届的陶文化节, 邀请全国主要陶瓷产区电视台到宜兴采访, 报道、宣传陶文化节的盛况, 为促进宜兴陶瓷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举办《大师说器》光盘首发式和慈善捐赠活动, 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紫砂问道”专家论坛, 邀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顾绍培、清华美院教授王建平、杭州华夏紫砂收藏馆馆长李长平、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晓东进行访谈, 对评选出的紫砂壶十大经典器型进行交流研讨。对活动内容进行电台直播, 电视录播, 《陶都》杂志进行平面宣传, 多渠道、立体化促进了紫砂文化的传播, 彰显频道的专业优势和传播优势。

五、节目创优, 实现双赢发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 紫砂频道已经培养了一批紫砂节目制作的专业人才, 在节目策划、编辑摄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创作了大量品质过硬的紫砂专题片, 受到紫砂业内和外界媒体一致好评, 并成为当地紫砂行业的传媒品牌。其中, 《大师说器》栏目采访了许多紫砂界的国大师、省大师, 这些视频资料经过时间的洗礼弥足珍贵。

节目创优, 为版权交易带来了基础。2014年, 《大师说器》、《新发现》两档栏目分别被美国华人地区地方台和澳门地区地方台购买、播出。目前, 频道正在进一步寻求合作伙伴, 分别与江苏国际频道、上海文广互动电视有限公司、秒鸽传媒交易网等单位进行交流, 力求凭借现有制作能力和三年多的节目储备量, 探索新的合作模式。

六、媒体融合, 拓展发布平台

紫砂频道积极参与媒体融合发展, 依托独特的紫砂文化资源, 利用APP平台, 让频道节目走出宜兴。在今年纪念顾景舟大师诞辰一百周年之际, 与宜兴市陶协联手打造了“百年景舟”征文活动, 并在《顾景舟》电影拍摄期间, 争取到了媒体独家全程报道权, 在《陶都》杂志微信平台定期推送相关征文内容、电影花絮。将央视《记住乡愁》、《寻找最美花园》栏目中的宜兴内容在《陶都》杂志刊登, 首次尝试在杂志链接视频播放二维码, 实现平面与视频的互动。

七、总结经验, 突破发展瓶颈

紫砂频道已开办三年, 一个县级台的专业频道能够坚持三年已是不易。频道有力地宣传了宜兴紫砂文化, 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也形成了一定的品牌影响力。然而, 由于节目覆盖面的局限、经济创收渠道的单一, 紫砂频道发展显得力不从心, 诸多瓶颈逐渐显现。一是资金成本过大。三年来, 紫砂频道的投入超过了1500万元, 然而在创收方面, 始终未能打开有效的、可持续的渠道, 导致频道创收工作举步维艰, 带来了巨大的经营压力。二是播出平台有限。紫砂频道在节目覆盖方面, 主要以宜兴地区为主, 宜兴虽然是紫砂的发源地, 但是很多喜欢紫砂的藏家和壶友却在全国各地。对于当地来说, 节目的新鲜度较之开播之初明显下降, 观众也逐渐流失。三是节目创新不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 观众对节目的需求越来越大, 尤其是《陶行天下》人物栏目, 由于被拍摄群体越来越少, 势必带来节目品质下降。四是版权交易相对保守。近年来, 宜兴广电每年收购紫砂频道的节目时长达1万分钟左右, 可对外版权交易不容乐观。虽然实现了一定的节目交易, 但也是杯水车薪, 与节目制作成本相比远远不够。

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 她的名字叫宜兴。独特的资源优势, 三年的人才积淀, 让我们相信紫砂频道是一个有潜力的发展平台。在县级广电转型发展过程中, 专业频道不乏为一个突破口。

制播分离是广播电视核心业务的重大变革, 也是我国广播电视事业、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宜兴广电紫砂频道制播分离改革, 虽然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和问题, 但作为未来广播电视发展的一个方向, 我们将不断总结经验, 创新体制机制, 加大节目策划力度, 加强活动举办频率, 加快媒体融合步伐, 加速产业平台构建, 进一步探索制播分离改革, 深入推进制片人制, 突破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瓶颈, 彰显宜兴主流媒体的地位与作用, 让紫砂频道成为宜兴广电转型发展的亮点, 成为宜兴紫砂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 成为国内县级专业频道的传媒品牌。

摘要:制播分离被视为专业化生产的重要标志之一, 对于县级广电而言, 制播分离并非易事。宜兴广电对制播分离进行了大胆尝试, 依托当地紫砂资源优势, 筹建了宜兴紫砂频道。在频道运作过程中, 通过深入调研, 确定频道思路;通过竞争上岗, 加强频道专业人员培训;通过细化考核, 实行按劳分配;通过策划活动, 扩大频道影响力。

宜兴紫砂 篇8

关键词:宜兴,紫砂陶,化学组成

0 引言

宜兴向来以出产陶器闻名,富有“中国陶都”之美誉。在五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就已经出现了夹砂红陶、泥质红陶及灰陶。明末开始生产举世闻名的紫砂陶器,而紫砂器中的紫砂壶,不仅是一种艺术品,同时作为一种实用饮器,也广受青睐,被誉为最理想的中国茶具[1,2,3,4]。宜兴紫砂的制作技艺也因此入选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一直以来,尽管宜兴紫砂陶广受学者们的关注,但研究内容主要还是集中于宜兴紫砂陶的人文艺术价值,包括器物造型、色泽、形态等方面的鉴赏[5,6,7,8]。而对其技术内涵方面的研究却不多[9,10]。尤其是受各种客观条件制约(如缺乏系统的考古发掘),对历代宜兴紫砂陶科技研究就更为缺乏,不利于宜兴紫砂这一宝贵的人类文化遗产的充分发掘、综合保护和传承。

2006年7月,南京博物院在宜兴丁蜀镇蜀山西麓和南麓对蜀山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从明代晚期到民国等五个时代的紫砂样品。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紫砂陶器型种类多、年代明确,为宜兴紫砂器的深入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第一手资料。在南京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本文利用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仪测试分析了此次考古发掘出土的历代紫砂样品以及现代紫砂原料的元素组成,采用多元统计方法探讨了明、清及民国时期紫砂陶样品组成配方的演变规律,为宜兴紫砂的分期断代及科技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1 实验部分

1.1 样品

在南京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共采集了31件有代表性的不同时期(明晚mw、清初qc、清早qza、清中qzh和晚清民国wqmg)紫砂器标本(见图1)以及在历代紫砂器制作中普遍使用的紫砂原料标本,如底槽青、甲泥、红泥等。

1.2 实验方法

对五个不同时代相关紫砂样品进行切割、超声波清洗等相关前期处理,紫砂原料经粉碎、压片、素烧后,采用EDAX公司生产的EagleⅢ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析了相关标本的化学组成。仪器配置为侧窗铑靶,50 WX射线管,下照射式,入射X射线束斑直径为300μm,Si(Li)探测器。测试时X光管管压为50KV,管流为200μA,真空光路,死时间25%左右。定量分析采用校正曲线法,参考样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一套古陶瓷无损测试的13个专用系列标准参考物质。测试结果见表1~表4。

2 分析与讨论

2.1 紫砂泥料元素组成分析

从宜兴各泥料的化学组成总体来看(见表1、表2),他们有着一定的共性,即其中SiO2的含量大都在55~64%之间,Al2O3的含量在23~30%之间,并且各原料中Fe2O3含量也相对较高,其余各元素氧化物(Na2O、MgO、K2O、CaO、TiO2)的含量皆在一小范围内变动。

当然,各种泥料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例如,底槽青、黑墩头、青龙山降坡泥和芝麻段等原料中Si O2的含量较低,基本在60%以下。根据Al2O3含量的变化可将宜兴紫砂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有白麻子、黑墩头、芝麻段、青龙山降坡泥,其Al2O3含量在28.40~32.24%,此料一般用于与其他紫砂泥相互配制使用;第二类为本山甲泥、底槽青和红泥,其Al2O3含量在25.69~26.30%,它们是在紫砂器中使用较多、较广,可塑性较高、泥性质量较好的配料;而第三类为黑料、红麻子、本山绿泥,其Al2O3含量在21.09~24.02%,且石英含量最高,可塑性较差,烧成收缩率较大,一般都是调和搭配使用。此外,不同紫砂原料的TiO2和Fe2O3含量差异较大。Fe作为主要着色元素,对各种泥料烧制后呈色有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宜兴紫砂泥外观效果的多样性。

为了探讨历代宜兴紫砂陶所用的原料种类和配方,我们对紫砂陶和宜兴当地紫砂原料的元素组成进行了对比分析。从表1、表3可以看出,宜兴地区目前的紫砂原料Al2O3含量较高,一般在22%以上;相应地,SiO2含量较低,基本在64%以下。而明晚至晚清民国时期紫砂陶Al2O3的含量大多在21%以下,SiO2含量一般高于65%,最高者甚至达到76.39%。可见,紫砂陶和宜兴地区目前的紫砂原料Al2O3和SiO2的含量差异较大,根据表1、表3数据所做的箱式图(见图2)也直观地反映出了它们之间的差别。这应是由于宜兴紫砂泥料经数百年的开采使用,地层已有较大变化,由于风化程度不同,古代紫砂陶所用原料与现代原料的Al2O3和SiO2含量已有了较大的差异。

2历代宜兴紫砂陶器的元素组成特征

分析表明,明晚(1573A.D.~1644A.D.)、清初(1645A.D.~1722A.D.)、清早(1723A.D.~1796A.D.)、清中(1797A.D.~1840A.D.)、晚清民国(1841A.D.~1911A.D.)这五个不同时期的紫砂样品,化学组成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为其分期断代提供相应依据。总体来说,不同时期紫砂样品中Fe2O3的含量则随着年代的推移而逐渐增加,范围在4.72~7.36%区间内(见图3)。Fe2O3含量增加有助于提升紫砂样品的显色效果,同时在氧化气氛中,能与SiO2-Al2O3形成低共熔物,降低其烧结温度。

紫砂样本中的SiO2/Al2O3则呈现出先降低后增高的规律,即从明晚期到清中期逐渐降低,而晚清民国时期却大幅升高。通过计算SiO2、Al2O3、RxOy(其他氧化物)的摩尔数及其比值可较为直观地显示各个时期紫砂样品配方组成的演变规律(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晚清民国时期的紫砂陶样品与明晚期样品的SiO2/Al2O3和RxOy/SiO2都较为接近,靠近图4中的左上方,即SiO2/Al2O3较高而RxOy/SiO2偏低。而清早、中期紫砂陶样品在组成配比上较为接近,主要分布在图4中的右下方,其中清中期样本中的熔剂型氧化物含量相对较高,RxOy/SiO2在0.12左右。总体来说,除了晚清民国时期的紫砂陶样品外,历代紫砂陶的SiO2/Al2O3逐渐降低,由明代晚期平均6.53降至清中期平均5.52;而RxOy/SiO2呈现出逐步升高的规律。

尽管历代紫砂样本中的主次量元素组成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然而从表四中可以看出,其微量元素组成非常相似。对表2和表4中的微量元素做因子分析散点图(见图5),可以发现,从明晚期到晚清民国的宜兴紫砂标本以及各种紫砂原料,基本混在一起,难以区分。究其原因,应该与景德镇瓷业发展类似[11],即尽管原料种类、原始配方没有变化,但由于不同的矿物地层的风化程度不同,当原料矿经过长期的开采使用,尽管更能体现原料种类和来源的微量元素组成变化很小,但所取原料的部分主、次量元素含量(如SiO2、Al2O3等)则会产生较大的差异。

3 结论

(1)根据Al2O3含量的变化可将宜兴紫砂原料分为三类,第一类主要有白麻子、黑墩头、芝麻段、青龙山降坡泥,第二类为本山甲泥、底槽青和红泥,而第三类为黑料、红麻子、本山绿泥。总体来说,现代紫砂泥料在主、次量元素组成上与古代紫砂标本具有一定的差异。

(2)历代宜兴紫砂陶标本在化学组成上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出一定时代特征。如SiO2/Al2O3从明晚期到清中期逐渐降低,而至晚清民国时期则又大幅升高;而熔剂型元素RxOy含量的则从明晚期到清中期逐渐升高,晚清民国时期又有所降低;不同时期宜兴紫砂标本在微量元素上基本保持稳定。宜兴紫砂的相关化学组成特征可为其科技鉴定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陈顺珍,陈顺涛.简析紫砂发展史[J].江苏陶瓷,2007(6):12-15.

[2]徐秀棠.中国紫砂[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56.

[3]范建军,费寅媛.简述紫砂陶审美特征[J].江苏陶瓷,2006(12):39-41.

[4]江苏宜兴陶瓷公司.紫砂陶瓷造型[M].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78:12.

[5]王强,张玲燕.简述紫砂艺术与传统文化艺术的结合[J].江苏陶瓷,2007(6):4-7.

[6]钱祥芬.论紫砂艺术中的民族文化特色[J].江苏陶瓷,2008(4):23.

[7]杭间.中国工艺美学思想史[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4,12.

[8]谈汗人.无锡县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1.

[9]杨德渊.江苏省宜兴主要陶土砂矿物质成份和理化工艺性能及资源状况的探讨[J].江苏陶瓷,1986:56.

[10]韩人杰,叶龙耕,李台鸿等.宜兴紫砂陶的生产工艺特点和显微结构研究[M].北京:文汇出版社,1991:197.

浅谈宜兴紫砂壶的造型特点 篇9

关键词: 紫砂壶;造型;特点

1 引言

紫砂壶的造型丰富多彩,形态各异,其大小,对称、光滑、莹润,或者黄金分割率,“物化的本质力量”等等,既是一种审美的形式要素,同时又适合于对象,结构,功能的实用要求。

2 紫砂壶的造型特点

容水60~80 ml的小型水平壶,比较适合自斟自饮的饮茶方式,其造型玲珑纤巧,精致雅丽。这种小壶既具有品茗的实用价值,又具有楚楚可怜的审美价值。

用于展览的大壶,也可以成为美的一种形式,如:大号的紫砂供春壶,对径盈尺,可容45kg水,壶呈栗色;如:古金铁状,壶嘴和壶把,以树枝弯曲形态镶接,壶体朴雅古茂,酷肖百年“树瘿”,其涵有的审美价值是毋容置疑。

四方壶是历代制壶名家推崇的款式。无论俯视还是侧视,该壶的壶身,壶盖,壶底均为长方形,而壶把的长方形是竖直的虚空间,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之比,正好五比三,其比例是黄金分割的近似值,采用这种比例造型就比较容易产生美感。

自清明以来,紫砂壶的造型"方非一式,圆不一相"呈现争妍斗巧的局面。传统造型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属于几何型。基本由圆、方、锥、椭圆等几何形状变化而成;第二类是筋纹型。主要采用花果形态设计,其中,包括葵式、菱式、筋瓢等;第三类是自然仿生型。即仿动物形,仿植物形,仿使用器物或其他物状造型。现代造型加进了更多的个性色彩和文化意蕴,强调纯朴天真之自然表现,所谓“方圆不拘于规矩,施彩不拘于精斫”,手法简练,自然天成,有出人意外之趣旨。质言之,传统造型大都是“具象”,取之于生活,还原于生活,作品彰显自然美的效果;现在造型则归依“抽象”,追求形式美,着重处理好点线面的分布,使其按设计意念制作,从而达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和谐统一是紫砂壶造型的一大特色。这类作品非常讲究器形侧立面的线型和形体组合,同时,注意茶壶身简和嘴、把、盖等附件比例的和谐统一。

掇球壶属于典型的集合形类圆壶款式,是优秀的紫砂造型之一,也是运用圆球形处理造型的一个成功范例。它的壶底,壶盖和身筒,由小,中,大三个顺序排列的球体组成,其中“壶底”是完整的小球;“身筒”的大圆切去了上下个一小部分,作了壶口和壶底,所以这个圆球是基本完整的。还有那强壮有力的“大把手”所圈成的空间也接近圆形。这些圆又极富变化,有一种寓柔于刚的趣味。而这一切变化又是如此自然和谐,完全是为了突出茶壶的特异形态,寓灵巧于厚之中,丝毫没有为变化而变化的做作之嫌。

筋纹型类茶壶的造型特点,实际是在集合型类(主要是圆器)的壶身上,横向分成若干等分,组成若干纵向条纹,其形象依据是自然界中某些花果,如菱花,水仙,菊花的花瓣或者瓜类外形的筋纹式样。其筋纹与筋纹之间的形体处理必须疏密有度,尤其是上盖部分要严丝合缝,盖子从任何方向盖上去,每一条筋纹都必须从上至下流畅贯通,稍有差错都影响整个造型。所以,在这一类紫砂互的制作中,工艺技巧是很见高低的。

自然型类的茶壶,是以比较直接的模拟自然界的固有物或人造物作为其造型的基本形态,在这一类作品中,模拟客观形象的手法,又分为两中,一种是直接将某种对象的典型形态,演变成为壶的造型,像南瓜壶,梅段壶,"松竹梅"三友壶等。另一种是在几何型壶的身筒上,选择恰当的部位,用浮雕或透雕等形式,把某种典型形象附贴上去,并把这种形象的合理部分捏塑为嘴,把和的子,如报春壶,小型竹节等。

“日月同辉”壶是当代自然形类查户的代表作,按成语“日月同辉”之意构想设计。壶身,壶把分别由一轮红日与一弯明月构成;壶嘴,壶底则由不同形态的带状云彩组合;壶体上部饰以流云纹,产生动感。整个作品注重每个部位的点线面到三维空间视觉,其曲线流畅不拘,直线抑扬顿挫,来龙去脉交代的清清楚楚。壶的格调高雅,结构谨严,色泽凝重,形式壮观,具有内涵度很深的旗帜和天人合一的艺术震撼力。现代造型由作者的悟性而发,凭激情与感受创意立体。一般采用纯手工技法,有收有敛,写意传神,用平常新囊括自然物状,以陶艺创意,却保留传统法度,充分发挥紫砂“深沉,博大,纯朴”三大特色,并逐步形成自身鲜明的个性,确立起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

“星际”与“海风”茶具比喻北斗七星,壶,杯造型为扁圆形中见壶体,每块礁石的垂直面有水孔作为流;侧面饰以圆形壶把;顶部盖,的塑成兀立的海鸟,似在临风运眺浩渺无际的海洋,可谓意境深邃,匠心独具。

采用书法艺术塑造紫砂壶的整体造型是壶体造型的又一特色,如福字壶,禄字壶,寿字壶,将抽象的意念具体化,生动而又深刻的展示了人么向往福、禄、寿、喜的生活意念和精神追求。

3 结语

上一篇:多媒体情景模拟下一篇:地下配电房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