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文化的内涵(精选12篇)
紫砂文化的内涵 篇1
在人类社会的文化里一直存在着一种“老大文化”, 因为世袭制度出现之后, 做老大有着天生的优越感和命中注定的荣华富贵, 在世袭传承的社会里, 一个人的命运不外乎两种, 一种是你生在什么样的家族, 一种是你出生在什么时间。而出生在什么时间, 更是决定了社会各个阶层民众的命运。所以一秒钟的差别就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一秒钟的差别就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地位。因为只要你是老大, 你就可以继承父辈的一切——爵位、财产、权力这就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的“老大文化”缩影, 做老大就是命中注定的幸运。老二似乎永远不是那么幸运, 也不是那么幸福。
但是对于做品牌而言, 是做老大幸福还是做老二幸运呢?在以品牌竞争为主的21世纪, 产品竞争和技术竞争, 已经被品牌营销竞争取而代之,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做品牌已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 怎么做品牌更轻松、更容易成功呢?传统的品牌运作观念里, 似乎做品牌就要做标杆, 做品牌就要做老大, 做品牌就要做第一, 这样的品牌才算成功的品牌, 这样的品牌才是理想的品牌。
一般人都认为, 做老大好, 老大就意味着有领导权和号召力, 所以很多品牌经营者总是想方设法创造第一, 总是挖空心思树立标杆, 总是喜欢夸大其词, 总之, 要想尽一切办法突出自己的优势, 树立自己的老大地位, 以此图谋市场的号召力。但是, 并不是所有的老大都好当, 尤其在错综复杂的市场营销中, 老大往往是众人攻击的对象, 一不小心就会掉入别人的陷阱中;老大往往是各方监督的对象, 稍有不慎就会被人陷害;老大往往要承担市场引导的工作, 一个错误就可能成为死在沙滩上的前浪, 成为别人的案例。
老大并不好当, 因为后面有一群老二在追赶着, 所以做老大并不是那么舒坦, 看起来光彩照人, 其实苦不堪言。
就拿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来说吧, 百事可乐这个百年老二, 只要紧紧地跟随着可口可乐, 见招拆招, 出其不意, 攻其不备, 可口可乐就很难应付。可口可乐不仅要承担市场教育的工作, 而且还要时刻盯防着紧跟在其后的老二——百事可乐。百事可乐则往往以逸待劳地跟着老大一起走世界, 你去哪里我就跟去哪里, 你做什么我就跟你做什么, 要么对着和你干, 要么跟着和你干, 让你始终觉得喘不过气来, 就这样我就能够和你始终平分秋色, 在市场上不分高下, 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超过你。
在传统社会里, 老大代表着权威, 老二代表着无奈, 但是在品牌的世界里, 老大代表着现在, 老二代表着未来。未来注定要超越现在, 现在必定要成为过去。事实上, 在品牌运作中采取“老二法则”, 品牌运作会更容易成功, 品牌收益会更大。因为做老二同样有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 比如说后发制人的优势、少犯错误的优势、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优势、学习对手的优势、差异化出击的优势这些优势是任何老大所不能享受到的, 老大唯一能够享受到的, 是一点点市场宣传的虚名, 比起老二来, 老大的辛苦和挫折, 永远要比老二多。而老二也不需要太多的创新能力, 只要能够不断地学习老大, 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只要瞄准老大的缺点, 就能够将老大放倒在地上, 从而超越老大成为市场的霸主。
紫砂文化的内涵 篇2
中国耐材之窗网 2010年5月18日
美国兰德公司曾花20年时间跟踪了500家世界大公司,发现其中百年不衰的企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始终坚持四种价值观:
一是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
二是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
三是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
四是用户价值高于生产价值。
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是没有支撑力的,一个没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也是缺失了凝聚力。文化说起来太虚,而是从历史上我们能看到,凭借武力和强大的军事取得天下的秦、元,却是朝代最短的朝代,文弱的宋代因为文化的繁荣却也延续了很长时间,恰是那些文功武治的汉唐却长久和强盛。一个品牌亦然。
一个企业打造了一个品牌,并很快建立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文化,一些不离不弃的守望者深谙其品牌知名的过程来之不易,也能较为精准的理解它诠释它。但是,品牌文化,毕竟要以世界的、历史的、文化的、行业的以及四周相关的人与事为形成基础,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
品牌的文化内涵应该具有下面三点:引人入胜的故事、品牌理念的号召力,文化内涵的凝聚力。实质上也是品牌的文化价值和心理价值。有了完美视觉系统和形象系统的真功夫新生了,有了文化内涵的真功夫将会有走的更远和更好。
在品牌建立和管理过程中,品牌建设靠的就是5份素质、3份文化和2份长相。这个规律简单的说就是,品牌要用5份的气力提升自己的素质,3份的气力构筑自己的文化,2份的气力完善自己的形象”。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素质呢?品牌故事营销——芬奇的绘画,在画面的光环之下,还隐藏着别样的神奇,堪称品牌塑造的达芬奇密码。很多企业想对外“说”自己的品牌,往往无从说起,只能用钱砸!从本土品牌中找到几家,它们用故事作载体,收获了不俗的传播效果。
1、凤凰古城
相信很多人认识凤凰是从作家沈从文那篇《边城》开始的,小说中灵秀的山水、淳朴的民风,善良的翠翠和爷爷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种印象引发了游客前去旅游的潜在欲望,当游客在欲望推动下实际前往后,就形成了某种意义上一次完美的营销。而湘西也适时推出“为了你的到来,凤凰等了千年”的宣传标语,每个到达凤凰的游客在看到标语的瞬间,内心都会涌起一股浪漫的感动。
在凤凰品牌的形成过程中,在景区和游客之间搭起桥梁的是沈从文先生和他的那篇名作,而凤凰的发展脉络中也几乎每处都闪现着沈从文先生的影子,这就是景区品牌故事营销的一个好例子。
2、爱斐堡酒庄的故事
爱斐堡酒庄定位为“全球酒庄新领袖”,她的登场也吸引了众多领袖级人物的关注:开业典礼由著名主持人水均益主持;国内外专业协会的众多领导和权威专家与会:OIV副主席雷纳,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和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主任刘长友;王中军、江南春等知名企业家和葛优、冯巩、唐国强等著名影视明星也一同见证了爱斐堡的诞生。
2006年份爱斐堡期酒仅发售100桶,定价为每桶18万元,而成品酒上市时的定价将是每桶28.8万元。这批葡萄酒“期货”受到各界的追捧:作为欧洲最大的葡萄酒经销商之一,德国TXB公司现场订购了20桶期酒,计划未来销往欧洲市场。此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以及冯巩、葛优等知名人士也都欣然订购,结果100桶期酒在不到1个小时之间抢购一空,创下中国葡萄酒期酒销售首次也是最大一次的记录。
爱斐堡还推出了中国第一款葡萄酒不动产——“储酒领地”。这款产品包括一桶爱斐堡最高品质的葡萄酒产品,以及爱斐堡独立储酒位的长期使用权。在开业当天,王中军、江南春和唐国强等知名人士接过了象征“储酒领地”所有权的钥匙,成为“储酒领地”的第一批“领主”。
2、玛丽女王号的故事
玛丽女王号喜欢与人分享这样一则故事:美国新泽西州89岁老太比阿特丽丝.穆勒被人们称作“住在船上的太太”,因为从2000年起,她已经在豪华游轮上住了近9年,成了这艘船上惟一的“永久居民”。当然,从这一点也能看出中西方的文化差距,她们可以将邮轮旅游当作生活中的一部分。
其实,这样的案例很多了——天下湖泊数不清,惟有英国尼斯湖和新疆喀纳斯湖轰动一时,这主要得益于湖怪的故事。为了吸引更多游客,喀纳斯又把图瓦人的神秘信仰编进故事中。
这说明景区有无文化内涵始终是牵引市场的焦点,并越来越引起景区经营者兴趣。例如,北京温都水城把“平西王府”和自己捆绑在一起;珠海圆明新园以清宫故事作为主要卖点,梅溪牌坊则依靠华侨传奇故事打开了市场。
品牌故事的发展大约经历过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并不是严格递进式的,它们交错存在,只是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
一、关注钱袋的品牌故事。企业主要以像沃尔玛一样吆喝着“天天平价”的平价品牌,或比如河南洛阳栾川的几家景区以“10元门票、10元住宿、10元农家饭”获取消费者的注意,并形成不同口碑。
二、关注脑袋的品牌故事。这个过程中,品牌故事更加精细化和量化,而且经得起考量。品牌故事往往会清晰地用最容易接受的方式:故事向消费者说明来我们品牌性价比的优势。
三、关注心的品牌故事。蒂芙尼(Tiffany)和迪斯尼乐园都是直接关注消费者的心的品牌。这个过程中,品牌故事解决的是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并且负责向客户提供不同层面的情绪体验。
“敬”的文化内涵 篇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07-0197-01
摘要:
“敬”是孔子非常重视的,这是一种态度,孔子所称道的“敬”适用于所有人之间,是为人处世成功的妙道,更是个人修养的必要因素,敬与中庸之道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敬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一个方面,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部分。
关键词:孔子;敬;态度;修养
《说文?苟部》:“敬,肃也。”《玉篇?苟部》:“敬,恭也。”恭、敬词义相近,恭注重于外表,敬则关乎内心。在貌为恭,在心为敬。
敬是一种无形的物质,一种态度,孔子强调的敬在父母与子女之间表现在子女孝,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父母,更应是精神层面的虔敬的态度,即使父母去世,在祭祀的时候仍然应抱着犹如父母未逝时伺候的恭敬的方式展开祭祀的礼仪活动。《中庸》第十九章中孔子说:“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此外当子游问孝时,孔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孔子把敬甚至作为区别动物和人的一条标准。《礼记》的祭义篇中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孔子本身具有高度的孝的美德,他用他的敬爱父母的感情教育他的学生——孝的礼仪是必须的。
《大学》曰:“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在国家机构中,臣之于君,依然需要敬的态度,犹如子女对待父母。在《论语?公冶长》中,孔子对子产说,“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孝经》也说:“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故以孝事君则忠,以敬事长则顺。”(《孝经?士章》)天子与臣民的相互关系中,敬的态度可以成为一种衡量的尺度,孔子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论语?子路》),君主以臣民是否尊敬他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则可以使国家稳定繁荣,对国家的发展十分有利。在全社会中传播一种敬的态度,就像孟子说的:“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达成如张载所说的万物一体,把一切人当作自己的兄弟,人与人之间相互尊敬、关爱,那么社会的和谐、和睦会使每个人都内心充满温馨,个人内心舒适感增强。
孔子活动的春秋时代,“敬”的文化内涵从先前的恭敬有所扩大,不仅是下对上应具有的或个人对待他人的态度,还是为人处世的一种行为准则,解释为庄重认真,包括普通的臣民,也包括君王。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敬事,即是做事认真,也即认真做事。孔子又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认真办事的举止行为被孔子与他最推举的仁联系起来,给予了“敬”以高度的肯定,樊迟问仁,孔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秉持恭敬认真积极谨慎之心做事,是取得他人信任、令他人放心的必要条件,是使自己的主张得到推行的必要因素。只要能认真庄重做事,就会不犯错误,就能得到别人的友爱,孔子弟子司马牛不无担忧地说:“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对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子夏安慰司马牛的理由与愿望是希望司马牛能成为孔子称颂的君子,孔子教育子张的话是认真严肃做每一件事,即使蛮貊之地也能施行个人的主张,做事达到“敬”,人就能在为人处世方面比较成功,有更多的朋友与发展的机会。
孔子认为“敬”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方法,子路问君子,孔子曰:“修己以敬。”(《论语?宪问》)“修己以敬”,即是敬修,或曰修敬,要使自身达到孔子所说的“敬”,有了“敬”的因素,就迈出了个人的修养的第一步。宋代的程颐认识到“敬”的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说“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程氏遗书》卷十八)程颐认为,只是一个“敬”最重要,个人修养与学习知识分开而论。《大学》之目的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因此要达到善,我们一定要学会“敬”。朱熹所定义的“敬”是这样的:“敬是戒慎恐惧之义”(朱熹:《朱子语类》卷六十九);“身心收敛”,“不敢放縱”,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朱子语类》卷十二)。敬即保持庄重,剔除放浪不羁的妄想和妄为,达到的是一种自觉状态。孔子对颜渊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达到这种修养的功夫,其实贯穿一个基本精神,就是“敬”。《中庸》倡导“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尊德性”,即是敬。“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此慎独,即是修养,完完全全的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进而修养自己。这修养功夫,亦只是一个“敬”。《大学》认为,治理国家经由八个步骤,这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后人简称为“八条目”,个人修养高了,才能使治理国家伟业得以顺利实施。
孔子所说的“敬”有利于达成儒家所谓的善,缔造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稳重、谦逊的性格,“敬”合乎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礼教,《礼记?内则》说曾子曰:“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以其饮食忠养之,孝子之身终。身终也者,非终父母之身,终其身也。是故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至于犬马尽然,而况于人乎?”“敬”的态度是让我们按照上级的,长辈的意愿进行活动,不同意上级或长辈也不能当面强烈地指出,最多在上级或长辈愉悦时稍稍说明自己的观点意图,但千万不要企图说服和改变。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宪问》)敬重已在其位的人,尊重他们的决定,维护他们的统治,有利于封建统治。敬,教会我们庄重认真;敬,教会我们约束冲动、邪念;敬,教会我们保守、不走极端,于是敬教会我们中庸。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顾笔之于书,以授孟子。”(《中庸》)孔子感叹“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不偏于一方叫做中,不改变常规谓之庸,中华民族“敬”人,敬事,取向中庸的行事风格,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成了注重小我的修养,注重小我的社会,服从国家的统治,从一而终的文化。
我们尊敬君主、祖先,自然的伟大力量,古代我们敬畏不可知的自然,我们首先想到从祖先的经验中取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因为尊敬,我们保存并传递发扬古代的文化遗产,毫无疑问孔子的“敬”有利于人际的交往,社会的稳定,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意义,但“敬”的思想控制我们中华民族的创造性和进取心,我们不敢打破传统,不仅是舆论的力量,还有我们自身对“敬”文化的接受,20世纪的鲁迅是伟大的,他打开宥于传统桎梏的铁屋,他用辨证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传承下来各个部分,喊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愤怒的声音。我们的视野在扩大,我们的文化受到西方的影响越来越多元化,“敬”的文化涵义已经深植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但请辩证思考我们的文化传统。
参考文献
[1]朱熹. 四书集注.岳麓书社出版社1985.
[2]杨树达.论语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张立文.朱熹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1.
[4]任继愈.把儒教放在更广阔的视野里来观察——序李申著《中国儒教论》岳阳:云梦学刊2005年02期第7~9页.
[5]刘锡钧.儒家“诚”说的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天津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03期第8~12,45页.
大学文化的时代内涵 篇4
关键词:高等学校,大学文化,时代内涵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创新品格、价值取向和历史积淀。许多学者和高校试图更加清晰详细地描述和剖析大学文化, 发展出了诸多概念体系, 常用的就是把大学文化分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综观这些概念体系, 虽然分析思路不同, 但是却表达同一个意思:大学文化既包含和反映着学校师生对大学本身的总体认知、理想追求和实践探索, 又是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
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办学轨迹中, 我们不难发现, 文化对大学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的影响堪称广泛而深远。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人文相通, 博学与专精兼取, 教学与实践并重”的教育理念, 耶鲁大学“教育不是求职, 而是为了生活”的办学宗旨, 清华因“厚德载物”涵养而成的严谨求实, 北大因“兼容并包”孕育而成的自由开放, 厦大以“南方之强”自勉自策的文化自觉。风格各异的大学文化在岁月的沥炼中形成了独特的品质, 实现了文化育人的殊途同归。
一、大学文化体现历史传承性
大学的办学历史是大学精神的基因, 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世界各国的大学无不在体现办学历史上大做文章。
哈佛大学把本科生宿舍作为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 把现存历史最悠久建筑之一用作大一新生的宿舍。美国总统罗斯福曾住过的宿舍的门对面的墙上挂着罗斯福总统的画像。有的宿舍的墙壁上刻有曾经在此住过的学生姓名, 新生也可以通过网上查询获知本宿舍的“历史房客”, 宿舍已成为哈佛凝聚校友的一个重要纽带。
厦门大学对“爱国、革命、自强、科学”这四种精神的诠释和弘扬, 正是源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厦大以及后来者自强不息复兴厦大的那些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厦大内迁闽西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以王亚南校长和陈景润校友为代表的科学精神等所体现的学校优良传统, 潜移默化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厦大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
剑桥大学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培养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数以千计的著名的物理学教授;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所在的科学馆, 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才辈出, 对于后学者来说, 这些地方决不仅是学校建筑或科学研究的场所, 更是引领人生的炬坛。
二、大学文化体现育人价值观
育人价值观是大学精神层面的文化类型, 是大学办学最具有影响力的标尺。正是对育人价值观的极致追求, 才使得世界名校成为产生和汇聚世界文化精英和精髓的圣坛。
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育人价值观传承了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思想, 主张培养“全才”和“通才”, 注重批判性思维培养,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追求知识的内在价值。这些思想不仅使两所大学形成了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注重学识深博与学术自由、重视知识的内在价值的传统, 长期以来也成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办学理念。
南京大学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南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长远发展, 培育具有创造力、领导力和全球视野的领军人才。探索实施以“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为目标的“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 把本科四年大致划分为大类培养阶段、专业培养阶段和多元培养阶段。实现了从通识教育到专业教育, 再至学生多元发展的无缝对接, 使学生真正拥有学习的自主权和发展的主动权。
复旦大学从2012年9月开始全面启动本科生住宿书院建设。学生按不同学科大类和专业分到志德、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个书院, 并在书院中度过自己的四年学习生涯。住宿书院试行师生共建, 每个书院设一位由知名教授担任的院长, 并有专职的书院导师和院系的专业导师。每所书院如何建设、管理, 将由学生自主选择和决策。为了使来自不同学科的学生能够充分交流, 书院按照大类融合和学科交叉的原则安排住宿, 力求为学生提供除了课堂教育、专业教育之外的“第二课堂”。
三、大学文化体现办学时代性
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联系密切。大学文化只有把握时代脉搏、踏准时代节奏, 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 才能保持充沛活力和创造力。
哈佛大学370余年发展历史是固守最初的办学理念和不断适应环境变迁的过程。哈佛最早是按照英国大学的模式办学。到19世纪后期, 由于所处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 哈佛将英国大学的传统和德国大学的经验美国化, 创造出美国大学模式。
厦门大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师生网络生活中。开展“新青年说国学”传统文化网络沙龙等活动, 引导青年师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官方微信平台“故事忆厦吧”聚焦大学精神, 推出系列专题活动, 影响较为广泛。用“易班”等网络平台开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个人寻访、优秀集体创建活动, 推进以“感动同辈”、“感念师恩”为主题的先进典型宣传活动, 引导师生见贤思齐。
暨南大学呼应国家发展新常态的要求, 实施“宁静致远工程”, 摈弃急功近利的管理模式, 不盲目追求学术GDP, 从思想、制度、队伍、保障、协同创新等五大系统入手, 着力给专家学者创造潜心工作、静心问学、安心育人的氛围。
四、大学文化体现文化自信力
(一) 自觉弘扬传统文化。
大学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先进代表。文化传承和创新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 保存、研究、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传统文化是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也是大学体现文化自觉的重要表征。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在史学研究上优势突出, 与此相应的是两校培养的人才体现出较好的人文学养, 很多人成为国家管理和教育领域翘楚。以多国籍生源为特色的暨南大学是目前全国境外生最多的大学, 暨大十分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 每年的新生训练营都是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熏染。每年新生开学, 召集所有新生朗诵《暨南大学学子铭》, 围绕武术、书法、民族音乐和舞蹈等传统文化项目, 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 为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二) 善于坚守特质文化。
大学文化是大学立足世界的标识。千校一面、面面俱到、面目模糊, 是大学的失败, 更是文化的灾难。哈佛大学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耶鲁大学的求真务实精神, 使得两所高校能够在坚守学校传统中不断创新发展。两所学校的发展模式告诉我们, 大学文化既是学校自身发展的历史积淀, 又是在历史的传承中与时俱进的产物, 是文化基因和后天发展合力作用的结果。
五、大学文化体现文化影响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 大学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在政府决策咨询和社会文化引领方面越来越显示出优势和责任。近年来, 党中央审议并通过了一系列的文件, 把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提到了新的高度。
复旦大学是全国高校新型智库建设的先行者, 向国家和社会做了大量的文化输出, 展现了高校应有的文化影响力。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旗下的国际问题研究院拥有美国研究中心、亚太合作与治理研究中心等众多机构, 其推出的亚太问题专报, 为中央高层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
2014年, 苏州大学成立苏州东吴智库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院 (简称“东吴智库”) 。一方面, 东吴智库广泛聚集学校相关学科和优秀人才等优势资源, 召开“对话苏州发展”论坛, 努力做好政府决策方案的建言者, 提升对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另一方面, 东吴智库也力求做好“顶天”与“立地”双向反哺的承载者, 在《成果要报》、《行政改革内参》等高端平台上发表研究报告近200篇, 促进了学术大繁荣, 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影响。
除此之外, 在苏州大学还有一个师生团体展现出了学校应有的文化魅力。2011年, 苏州大学成立艺术教育中心, 坚持以文化育人引领高校艺术教育。自成立以来, 中心在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组织文化艺术大讲堂等方面成绩斐然。其指导的艺术团多次登上央视舞台, 并受邀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柬埔寨王家孔子学院等地参加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 艺术团更是受到国家汉办和中国孔子学院总部的委派, 赶赴美国进行为期14天的巡演, 为中国文化的世界传播作出了应有贡献。
行走在大学校园中, 亭台楼阁、鸟语花香、人文风貌, 你所能感受得到的都是这所学校的文化。近年来, 大学文化逐渐成为评判一所学校的重要内容。如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所说, 大学文化能够真正反映大学的价值, 是大学最重要的竞争力, 体现了学校的办学质量, 是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办学资源。学校办学的各项数据和指标固然重要, 但唯有大学文化才能显现出一所学校的整体价值。
教书育人是大学的重要使命, 文化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指引着高校大学文化建设的方向。“十三五”即将开篇, 新的历史时期, 大学文化也将表现出新的内涵和特质。这一切都植根于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 成长于一代代师生的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蔡劲松.大学文化的哲学视角及本质内涵[N].光明日报, 2008
[2]刘尧.感悟大学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1
[3]谷贤林.校园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江苏高教, 2005
[4]谷贤林.校园观念文化对一流大学人才培养的影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3
[5]陈骏.三三制:培育领军人才成长的土壤[N].中国教育报, 2013
[6]吴春燕, 陈征, 罗发龙.暨南大学:浸润中国风盛载华夏情[N].光明日报, 2014
[7]宋旭红.哈佛与耶鲁:大学特色生成与发展的两种不同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6
“和”的文化内涵 篇5
2013年10月14日
来源:人民论坛10月上(总第418期)
作者:张立文(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国学研究院院长、孔子研究院院长)
传统经典中的“和”
“和”的历史非常悠久。“和”在甲骨文中为“龢”,后来演变成了“咊”,这两个字形在《说文解字》、《康熙字典》中可以查到。“和”是一个形声字,从“口”,“禾”声。口是用来吃饭的,禾代表粮食。“和”的本意可以理解为:人人都有饭吃,天下就和平;如果没有饭,天下就乱了。我们说“民以食为天”也是同样的意思。
《说文解字》讲“声音相和”,我们现在也讲“唱和”“和声”,“和”有附和的意思,也有和谐的意思。
《周易·中孚卦》说:“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意思是有只鹤在山阴鸣叫,它的孩子应声附和;我有好酒,与你共同享用,这是周易里面最优美最有诗意的一句爻辞。《兑卦》初九爻辞为“和兑,吉”,“兑”是愉悦的意思,同性相遇,不是敌对而是和谐互助,所以大家都很愉悦,结果也是吉祥的。
《尚书·尧典》曰:“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帝尧能发扬大德,使家族亲密团结。家族亲密和睦了,又明察其他各族的政事。众族的政事辨明了,又协调万邦诸侯,天下民众也随着变化而友善和睦起来。“亲九族”就是首先把自己的宗族治理好,使之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平章百姓”就是继而把自己的国家治理好;进而使各国团结起来,这就是“协和万邦”。
《尚书》中,周公曾讲,家族不和要努力使之和睦;国家之间不和,也应力争使之和谐,这是天的意志。因为当时人们有“天命论”、“君权神授”的观念,君主要“敬德保民”、“以德配天”,否则将会失去统治资格,而国家之间的和谐正是天的意志。
从五经的记载来看,《诗经》里有“和羹”一词,指很美味的肉汁。《左传·昭公二十年》记载了齐景公和晏婴有一段对话,讲“和”与“同”的关系。齐景公曰:“和与同异乎?”晏子对曰:“异!和如羹焉,水火醯醢(xī hǎi)盐梅,以烹鱼肉,燀(chǎn)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
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肉加上酱醋盐等各种材料,适当调和才能成为美味的汤汁。从政治上说,如果君主认为某个方案是正确的,臣子应当指出其中问题,使之完善;如果君主认为某个方案不好,臣子应当指出其中合理的地方,改掉其中不好的方面。因为应该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使一个政策、方案得到完善,国家才能够治理好。如果唯唯诺诺,始终与君主一致,那就没有进步,“同”就像水加水,没有任何味道。
孔子“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也是这一思想的延续。“和”不排斥不同。正因为有矛盾有冲突,才能和谐、完备。
过去认为“和谐”就是没有冲突和矛盾,实际上是对中国“和同之辨”的一个误解。如果没有冲突、矛盾,讲“和”就没有意义了。孔子讲“礼之用,和为贵”,礼的目的是可以促进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不仅儒家强调“和”,老子也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为什么要讲“和”?当时春秋战国礼崩乐坏,诸侯国战争频繁,所以都期望和平、和谐。
《国语·郑语》史伯对郑桓公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涉及到天地万物从哪里来的问题。还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五行是相生相克的,例如水克火,看起来很矛盾、对立的事物,却正是产生新事物的基础。
《周易·系辞传》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阴阳相互融合,才能生成万物。这说明,当时思想认为,有冲突才有和谐,有和谐才能生万物。这是当时中国人一个基本的思想。
民间思想中的“和”
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思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而秦汉时期,国家的统一,让统治者对“同”产生更多偏好,强调思想要统一。秦朝以法家思想治理天下,对于儒家思想有不同看法,所以有焚书坑儒之事。为了治理的方便,秦朝要求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而汉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这种条件下,“和”的思想到了民间,变成了“草根文化”。民间对于“和”的追求一直不变,比如中国很多地方,男女结婚时都会供奉“和合二仙”的画像。“百年好合”,“好合”便是有男有女,家庭和谐。
关于“和合二仙”在民间有多种传说。
唐代对于“和”有个故事。一家四口,有兄弟二人。哥哥到边疆打仗,父母非常担心,挂念儿子在外是否安好,经常念叨,想起来也经常流泪。弟弟安慰父母,不要担心,他去看看
哥哥情况到底如何。于是他到边疆去,万里长途,一天就回来了,并带来了哥哥的平安信,于是被称为“万回哥哥”,以其象征家人之和合。自宋代开始祭祀作“和合”神。
除了“万回哥哥”,唐代还有关于“和合二圣”的传说
苏州有个寒山寺,因为张继的《枫桥夜泊》而很有名。相传当时有两个和尚,有一位为寒山,有一位叫拾得,关系很好。寒山是个诗僧,曾隐居在天台山寒岩,因名寒山。拾得在国清寺做厨子。寒山和尚经常穿着草鞋破衣服,显得有些癫狂,而拾得经常将寺院的饭菜给寒山吃。国清寺的丰干和尚见他俩如此要好,便让寒山进寺和拾得一起当国清寺的厨僧,自此后,他俩朝夕相处,更加亲密无间。寒山和拾得在佛学、文学上的造诣都很深,他俩常一起吟诗答对,后人曾将他们的诗汇编成《寒山子集》三卷。这两位唐代高僧,于唐代贞观年间由天台山至苏州妙利普明塔院任主持,此院遂改名为闻名中外的苏州寒山寺。至清代雍正十一年,皇帝正式封寒山为“和圣”,拾得为“合圣”,“和合二圣”从此名扬天下。姑苏城外寒山寺是和合二圣“终成正果”之处,其间的寒拾殿,至今供奉着寒山拾得精美的木雕金身雕像。
民间年画里面,经常是一个孩子手里拿着荷花,一个手里拿着盒子,盒子里飞出五只蝙蝠,谐音就是“和合”、“五福临门”,表达了民间对于“和”的认同,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祝福。
前几年台湾连战、宋楚瑜、郁慕明等人访问大陆,连战到北大演讲,郁慕明到人大演讲。当时送他们一个礼物,是请徐悲鸿儿子徐庆平画了一幅“和合二仙”的画,我题了“和合”二字。当时这幅画很受关注,两岸是兄弟,兄弟应当和合,不应当敌对。
“和”的当代意义
自古以来,中国人已经把“和”落实到生活中,成为中国人重要的信仰和思想观念,对中国人影响非常大。家庭内部有“家和万事兴”之说,人与人之间讲“和气致祥”,做生意讲“和气生财”,国家之间讲“和衷共济”。
尽管秦汉以后国家讲“同”比较多,但是在处理国家、民族关系中,非常强调“和”,主张民族和谐,所以很多公主嫁到少数民族地区,用“和亲”的方法化解冲突,对保障边疆人民生活的安宁,有重要意义。明代郑和下西洋,比美洲发现新大陆早好几百年。郑和到达的地方,并不是把那个地方变成我们的殖民地,都是传达和平的主张,而不是像之后的英国,称“日不落帝国”。郑和到西洋各地,不仅没有掠夺,还给他们很多东西,例如瓷器、丝绸等。清代,承德很多寺庙,如“外八庙”等都是主张民族和平。
新中国成立之后,“万隆会议”上我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我国处理国际事务的基本原则。我国奉行和平外交策略,主张国家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话、谈判来解决,而不是通过战争来解决。例如关于钓鱼岛问题,老一辈领导人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这就体现了和平与合作的意识。新中国处理国际争端,都是主张通过和平手段解决问题,这也是继承了几千年来和平外交的传统。主张和平,并不是我们的权宜之计,而是历来如此。国际上其他
国家领导人、政治家们如果有智慧的话,应当从中国的过去看现在,从现在看未来,中国过去主张和平,现在主张和平,未来也是主张和平的。我们只是保卫自己的领土,而不会侵占别人的领土,不会侵略扩张,也不会称霸。
国家有和平才会有发展,国家和平共处才会安宁。现在埃及、叙利亚**,人民无法安定地生活,也就难以发展经济。处理国内事务也是如此。“文革”十年**,无法发展经济,受害的是老百姓。改革开放之后强调安定团结,经济就快速发展。
和平,是实现中国梦的保证。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必须安定团结,这就是要“和”。现在我们国家正处在转型期,社会有很多矛盾、冲突、问题,如贫富不均等。这些问题不能通过对抗、暴力方式来解决,必须通过和谐的方式来解决。很多人采取对抗的办法,对国家不利,对自己也不利。
我们讲“和谐”并不回避矛盾。正因为有矛盾冲突,我们才需要“和”,“和”也是唯一的解决方法。我们要建设和谐社会,通过“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化解冲突。张载有句话叫“仇必和而解”,我们之间的矛盾冲突甚至仇恨,都可以通过“和”来化解。这也是中国几千年来经验的总结和体验。
人类在21世纪所共同面临的冲突,错综复杂,千头万绪。概括起来有五大冲突和危机:文明的冲突,互联网普及化,把世界联成一片。这不一定就会消除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以及种族之间的冲突,有可能使不同文明传统国家在某些方面冲突加剧;人与自然的冲突,造成了生态危机,人类以自我中心主义去征服自然,破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自然不堪人类的蹂躏而报复人类,人类所酿成的苦酒,最终都要由人类自己来喝掉;人与社会的冲突,现代国际社会南北贫富不均,东西发达与不发达失衡,地区性的战争和冲突不断,恐怖活动猖獗,直接威胁人民生命财富的安全和社会发展;人与人的冲突,人情淡薄,道德失落,行为失范,只讲私利,尔虞我诈,坑蒙拐骗,人与人关系紧张,道德危机深重;人的心灵的冲突,现代人际疏离,老小失养,孤寡无依,加之竞争激烈,生活紧迫,人际紧张,人的精神世界极度空虚和孤独。
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 篇6
摘 要:左江花山岩画,画面神秘,气势雄壮,色彩美丽。其规模场面之广,单位面积之大,物象数量之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以一个美术工作者的角度去研究左江花山岩画,力图了解其文化的内涵,艺术的外延,学以致用,进行美术创作探索。
关键词:左江花山岩画;民族美术;中国画
[本文系广西左江花山研究院科研项目,项目编号为:2014HSYB08]
一、 概述
左江花山岩画释意,花山是壮语“岜莱”的意译,即把山画花了,或者说是有画的山,这些山崖绝壁上的绘画分布在左江流域,跨度上百公里,故称之为左江花山岩画,也叫花山崖壁画,花山崖画。
左江花山岩画,内容为大规模朱红色人物、动物、器物,这些物象的位置有一定规律,一定秩序,平涂在山崖绝壁上(图1),其中人物最高约3米左右,小的则不到一尺。器物多为圆形,内有多条放射状线。动物多似狗形。画中人物有正有侧,大都双手高举过头,双腿半蹲,如蛙形。
这些岩画大多画在高高的绝壁之上,最高离水面约有130米,最低约有5米,这些绝壁大多上凸下凹,岩画画在向内凹处,山石颜色多为灰黄色,这些岩画大多朝南,江对面一般都会有一块较宽阔的坡岸或平地。
左江花山岩画分布在左江流域的五个县,有宁明、龙州、扶绥、大新、天等、凭祥和崇左市一个区,现发现近90个地点有花山岩画,有的一个地点有多处,共计近200处,每处又有多组,共计近300组,每组又有人物器物多个,共计约6000个物象。
总之左江花山岩画,规模大,场面大,单位面积大,物象数量多,分布密集,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为世界瞩目。
二、 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外延
左江花山岩画所画内容究竟要表达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么多人,这么宏大的场景在崖壁上?画面中这些舞状的人在干什么?绘画的色彩又为什么选择红色?
这些都应追寻到花山岩画的特定时代、特定的历史上来,这种特定的历史下产生的文化就是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
据现在公认的资料分析,左江花山岩画绘制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200年之间,此时北方是战国至东汉。那么左江流域此时的历史又如何呢?
“这一地区(左江流域),秦以前的历史建置不太明晰,但从出土的文物看,居于此地的瓯骆越人,大约从商周时代就已经同中原的王朝发生了关系。”“秦王朝统一岭南地区,设南海,桂林和象郡。左江大部分属象郡地,小部分属桂林郡地。”“秦末,南海郡龙川县,县令赵佗代理南海郡尉后……,建立南越国,自称为“南越武王”,左江流域一带为南越国的属地。”“至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平定了‘南越王国……左江流域属郁林郡地……”“东汉时期……左江流域仍属郁林郡……”(《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研究》广西民族出版社)
从以上历史脉络可以清楚地看出:左江花山岩画绘制时期,左江流域基本上属于北方王朝统治管辖,或属于北方王朝的附属国统治管辖。但是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北方王朝已经进入了封建王朝,左江流域可能还处于奴隶时代,或原始时代,不管是奴隶时代,还是原始时代,他们都不由自主地被历史的滚滚洪流带入了封建王朝,成为北方封建王朝的一部分。先进的文化冲击着左江流域先民的思想,本土文化中优秀传统文化又必须付出血的代价加以保护,在一次次战争冲突、交流、碰撞中,文化进行着融合,而这种融合又是伴随着战争与杀戮而进行的。这种战争包括本地部落之间的,也包括本地民族与北方王朝之间的,总之这个时代是血与火的时代,也是文化融合的时代。中国文化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文化体,有学者认为“龙凤呈祥”是北方文化(龙图腾)和南方文化(凤图腾)融合的产物。由此可以推测“龙”“凤”本身就是一个不同动物代表不同民族文化融合的远古图腾。
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左江流域先民特别需要一个神护佑族人,一个强大而有力的领袖,引领族人在战争中获得胜利,在和平中得到保护,这样的时期产生对神化的祖先进行图腾崇拜是合理的,其他地区的民族图腾崇拜也是如此产生的。
今天,这个充满血与火的历史早已成为往事,但代表着那个时代精神的左江花山岩画却被保留了下来,这些沉静、符号化的线条和轮廓可能有些僵化,但又可以看出它们的庄严、神秘,神秘中有几分稚拙,稚拙中又有几分可爱。这种美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称之为“崇高”,即“壮美”。
“想当年,它们都是火一般的炽热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志。它们是具有神力魔法的舞蹈,歌唱,咒语的凝冻化的代表。”李泽厚《美的历程》中曾这样描写远古图腾和原始歌舞
这正是左江花山岩画的文化内涵之所在,它是文化的沉淀,是左江花山岩画的魅力产生的原因。文化的内涵是内在的规律,如果具体的量化,或者外化,则必须以花山岩画这种艺术形式作为载体,自古文化都以诗歌、绘画、舞蹈等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左江花山岩画的外形美、造型美和色彩美等元素,则又可以由外而内,反映其文化内美。
左江花山岩画中的人物外形多以蹲式、舞状、蛙形为主,状如剪纸。这种蹲式给人以动感,大规模的人舞动着,使画面产生一种律感和节奏感,从而给观赏者一种不可言说的美感。岩画中人物的造型简练,概括,半写实半抽象,看上去却十分逼真,观众仿佛从画中可想象到原始歌舞的神秘、热烈、豪放……岩画本身的色彩是血红色的,红色本身有着特殊的意义和美感,在此不多论。但这种红色的画与灰黄色的背景结合在一起,另一种色彩搭配之美由此产生。
上述三点,不管是律动和节奏感,还是半抽象半写实的造型,都能给人一种感受的真实,或者画和背景产生的色彩和谐美,如此种种,都能让人联想到中国画的写意手法。
三、 左江花山岩画和中国画的联系
左江花山岩画的画法是平涂出人形,是平面的,如同红色剪纸,给人的感觉如同一个红色的影子,不知道是当时左江人的绘画技巧不高而选择了这种“影子画法”,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中国有关“影”的解读有很多,古人甚至认为影是人的魂,形不离影,影不离形。影子画法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省略掉真人的细节刻画。但是影又是真人的投射,所以又能传达真人的动态、特征,传达出真人的神韵。
中国画中关于形和影的画论不胜枚举,月夜竹影和树影,投影在墙壁或者窗纸上的故事屡讲屡新,有诗云:“问我何处得粉本,雨淋墙头月移壁。”
影是物体形的投影,物体是实的,影是虚的,物体是复杂的,影是简洁的。所以这种影子画法在中国画中扩展成“舍形而悦影”“离形得似”“不似之似”等画论,这些正是中国画的精神所在。“离形而得似的方法,正在于舍形而悦影。影子是虚,恰能传神,表达出生命里微妙的、难以模拟的真。这里恰是生命,是精神,是气韵,是动。”宗白华《美学漫画》论形与影
东晋顾恺之关于画人物“传神写照”的理论和花山岩画中这种影子画法精神上是相通的,出现的时间也较近。左江花山岩画中这种影子画法是以形的特征,传达出神的逼真。虽然形简练概括,甚至半抽象半写实,却神韵十足。这与中国画的这种不抽象不写实的意象画法是相通的。
还有一点与中国画相通的地方,就是大小对比手法。如花山岩画中王高大,王四周人小,离王越远人越小。用四周的小人烘托出王的高大神圣,这在中国人物画中是很普遍的手法。
总之,由中国画的画法和中国画论反观花山岩画,可以看出左江花山岩画与中国画文化内核是相通的,也可以说左江流域当时南北文化的融合已经达到文化内涵的融合。这和前面写到的左江流域古人在绘制左江花山岩画时期,一直是在北方王朝的管辖之下的历史是相符的。
四、 左江花山岩画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
研究左江花山岩画的目的是学以致用。我们如何传承左江花山岩画的美学精神,如何把左江花山岩画的元素融汇到美术创作中?左江流域画家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着。
艺术的本质在于创新,什么样的创新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新呢?“新”不是简单的外貌的新,如可乐瓶子在古代没有,我们画可乐瓶是创新吗?这些还只是外在的。
真正的创新在绘画方面,必须经历三个过程:其一,艺术源于生活,绘画也离不开生活,生活阅历丰富到什么程度,对生活的体悟到什么深度,都与绘画创作息息相关;其二,任何一门绘画发展到今天都有着完备的理论体系和技法体系,不去研究过去人的“经验大山”,想“自立山头”是很难的,必须站“传统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因此继承传统的多少,理解传统的深浅与绘画创作关系也十分密切;其三,个人对于绘画的悟性。个人对生活,对传统有没有“化功大法”,对生活和传统进行消化和转化也很重要。自古以来泥古不化的仿古画家与模拟自然真实的画家有很多,模拟自然真实的画家是对生活提炼加工不够,仿古画家则是对传统消化不够,这两类画家必须经历第三关,就是画家内心的创作加工过程。古人云:“师古人不若师造化,师造化不若师心自用。”“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说明创新的过程必须经历学习传统、学习自然、内心转化的三个过程。
具备上面三点是创新的必备条件,同时还得选择一个好的题材为作创作对象。范宽以终南山和华山为创作对象,荆浩以太行山为创作题材,黄公望以富春江为基地,沈周一辈子没出过吴中。广西画家黄格胜以少数民族山寨为题材,形成自己的风格。但凡大画家都有自己的创作题材、自己的写生创作基地以及自己生活的区域文化。可以说,画家是有地域性的,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基于此,我们左江流域的画家,是不是可以以左江花山岩画为创作题材,以左江流域的文化和人文环境为生活、写生、创作的基地,创作出属于左江流域特色的美术作品,完成本土画家美术创作的创新之路。
美术创作之路很艰辛,如女人生孩子,如有新意更可喜可贺。艺术创作充满变数,因此呈现出的作品也因人而异,各具面目,百花齐放。左江流域画家群在花山题材美术创作中各选取一个点进行突破,或者说各有侧重,张建东、陈智勇、刘应军等画家的花山题材美术作品,从左江花山岩画的色彩美方面入手;韦艺丰、何家福等画家的花山题材创作以左江花山岩画的影子手法为切入点,梁华强的花山题材美术创作从形、色以及构成元素着眼,张锦春的花山题材创作手法取法于左江花山岩画与中国画相通的写意精神,用传统水墨与花山岩画人物相融合,进行探索创作。附张锦春作品《血色花山》(图2),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
第一,尊重自然的真实,不描摹自然。画面有左江流域的地貌特征,左江悠悠,毛竹轻舞,渔舟唱晚,幽鸟相遂,古树高耸突兀,空亭待人,山色灰黄,人影如血,天蓝水清,白云自闲。
第二,以传统水墨技法为主,以其他手法为辅。画面总体感觉是一张全景式构图,画面分前、中、远景,构图法为高远法。前景有毛竹、古树、空亭,这些物体统一在一长长的坡岸上,中景前景被江分开,前景的树高大穿过江面与中景发生联系。中景是主体,即为有花山岩画的山体。中景是主景,面积大,占画面的三分之二,中景的山体上主要表现有岩画的“花山”,左江花山岩画中的血红色很美,很红,很正,我不愿意降低这么美的红色的纯度,因此背景的底色必须够重,墨色必须给足,这样才能镇得住红色,使画面和谐。在画山体时反复皴染,层层深厚,如同泼墨的夜山。画面的红色面积得小,但数量要多,要有一定的规模,才能产生气势。创作过程中充满矛盾。远景是山峰,更远是天空。天空我用传统的技法“借白为云”,蓝色染天空,留白即是白云,看上去还较现代。
在左江花山岩画元素借鉴方面,主要利用岩画中的红色美,红人的造型美,岩画中红人组合的规律美和秩序美。在画此画的过程中,为保持红色的纯正,画面重要位置,我利用红色宣纸剪出红人,再用胶水贴合在宣纸上,其他次要位置则以朱砂色画出红人,朱砂干后色略淡,正合适次要位置。红人的置阵布局很有意思,几经经营,增添了画面的神秘气氛,使整幅画看起来古而新。
参考文献:
[1]宗白华.美学漫话[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
[2]李泽厚.美学三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
[3]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4]覃圣敏,覃彩銮,卢敏飞,喻如玉.广西左江流域崖壁画考察与研究[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
张锦春,硕士,广西民族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山水画理论研究与中国山水画创作。
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及文化价值 篇7
关键词:校园文化,内涵,价值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内涵限定
笔者认为, 大学校园文化的主体不应仅指学生, 也包括教师和管理人员, 而且其存在的形态也不仅包括物质形态的文化, 还应包括精神形态的文化;其核心应是价值体系, 而且该价值体系的基本功能为学校成员提供了日常行为准则和共同意识等等。
从目前来讲, 虽然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问题已经广泛地受到重视, 而且许多大学都在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创建自己的大学校园文化, 但许多大学只是重视了“有意识的或自觉的”大学校园文化的建设, 却忽视了“自在的”经验性文化之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学者李继兵指出:在大学校园中, 既存在“自在的”、“经验性”文形态, 也存在“有意识的或自觉的”文化形态。
1. 经验性文化。
大学校园中的“经验性”文化主要是指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或活动图式, 是通过习俗化、常识化的交往方式以及生活中的行为示范等经验性的文化因素表征并体现出来的。从这一认识和理解上讲, 大学校园中的“经验性”文化, 既是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日常生活中的现实的和直接的感受及体验, 也是大学人的大学生活经验的历史的积淀, 是大学人自发地形成的满足其现实的大学校园生活需求的较为适宜的思维方式或活动图式的稳定化表征和体现。
2. 组织性和规范性文化。
关于大学校园中的组织性和规范性文化, 笔者首先是在区别大学文化中“自在的”“经验性文化”的意义上凸显校园中生活文化的“自觉性”, 体现校园文化中的有意的组织性和规范化部分;其次, 笔者是在有意剥离学科文化和院系文化的意义上, 单独探究校园中的“非自在”的、自觉的文化因素和存在形态。从校园中存在的“非自在”的、自觉的文化因素和形态意义上来讲, 大学校园中的“自觉”的、“非自在的”文化因素和形态至少有三: (1) 物态文化, 主要指图书资料、文化设施、文化科技活动展览以及学生自办的报刊等; (2) 方式文化, 即校内有关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运行方式、社会性团体活动以及营造或积极倡导的人际关系、行为准则及规范、消费方式等; (3) 精神文化, 这里所说的精神文化, 不是在自发自为的“自在的”意义上, 而是指通过校园舆论、认同意识、人格典范等形式或途径有意倡导或营造的师生共同享有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理想追求等。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文化价值
1. 大学校园中经验性文化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
大学校园中经验性文化所营造的生活化的文化氛围及内在的精神风貌和品格等, 现实地表征着大学校园文化所营造的“精神场域”, 大学校园文化所营造的这一“精神场域”, 已经成为大学中不可低估的教育力量。它对大学生的生活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修养、内在素质等方面发生着沉浸和熏陶功能。虽然这种功能在其形式上只是潜移默化地发生, 但其功能作用绝不可低估。
2. 大学校园中组织性、规范性文化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
其一, 大学办学的基本理念在大学校园中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 通过组织性、规范性的制度的确立以及教学管理活动等, 把大学的办学理念张扬并弥散于大学校园中, 营造出一种明确的目标指向。其二, 校风、校训在大学校园中所营造出的“精神场域”。无论是校风还是校训, 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着“自在性”的文化存在, 但更能够体现出校园文化的组织性、规范性, 在大学校园中营造着具有明确的和“自觉”的目标指向性的“精神场域”。如果在大学校园中形成“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风, 那么, 在大学校园就形成着反浮夸、焦躁、妄自菲薄以及懒惰、保守等的思想作风, 倡导和张扬一种踏实、务实、求真求是、开放民主、锐意创新等精神品性和文化性格。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多学科观点的高等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
爱国——企业文化的首要内涵 篇8
爱国,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是一种最伟大的感情, 也是强大的精神动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 就同外御强权、实业救国分不开。虽然在那个时代, 光靠实业救不了国, 但也毕竟是符合历史进步方向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后, 无数企业如雨后春笋茁壮成长, 标志着中国国力的增强, 也为中国广大人民提供了日益丰富的产品。企业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总体上密不可分。企业要发展, 期盼着国家兴旺、富强, 企业也以自己的努力为国家的兴旺、富强贡献着力量。事实上, 越是能紧紧把握国家民族的需要, 努力多做贡献的企业, 越是能得到更多的支持, 有更大的发展机会。
企业是劳动者的集合体。劳动者的素质是决定企业素质的基础。劳动者的所思所想, 劳动者的追求, 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企业的命运。企业在市场中竞争, 只有不断创新, 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了解世界科技和产品发展的先进水平, 了解中华民族科技创造的光辉历史, 了解近代以来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形成的差距, 以及由此形成的不等价竞争、别人对我们的封锁、打压, 激发为国增光、争气、争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免受欺凌的志气, 才能以更顽强的毅力去攻克科技的难关, 掌握和突破关键技术。企业的效益在于以尽可能低的物质消耗提供尽可能多和好的产品和服务。了解中国的国情, 知道中国无论是耕地、水、森林、草原和多种主要矿产的人均蕴藏量都远在世界平均水平之下, 实在是浪费不起, 13亿人要吃饭, 要不断改善生活, 是个严重的大问题, 自然会更加精打细算, 更加自觉地配合和执行各种严细管理的措施。企业和员工的收入水平归根到底都取决于员工的劳动生产率。看清我们和发达国家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仍有六七倍甚至上十倍之巨, 就更容易明确努力的方向, 更容易团结一心、发奋图强。同时, 回顾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回顾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活也不断改善的历史进程, 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自信, 必将有利于提高广大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劳动积极性。
浅析春节文化的智慧内涵 篇9
一.春节的来历及其意蕴解读
我国的春节, 起源于祭告天地之日元旦。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 万寿初今朝”。元旦之“元”, 指开始, 是第一的意思, “旦”, 象形字, “日”, 代表太阳, “一”, 代表地平线。“旦”即太阳从地平线冉冉升起, 象征一日的开始。人们把“元”和“旦”两字结合起来, 引申为新年开始的一天。
历史上, 元旦的日期历代不尽相同。秦朝以农历十月初一为元旦, 汉武帝刘彻时期, 规定正月初一为元旦, 一直沿至清末。民国元年, 我国将正月初一之元旦年节定为春节, 将阳历二月二日称为元旦, 实际是阳历新年节。一九四九年, 新中国仍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 将阳历元月一日定为元旦。可见, 元旦作为春节, 日期的变动调整, 体现了中华民族善于继承勇于变革的可贵品质。春节, 是中华先祖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 是中华民族满载美好未来憧憬、开启希望的节日。
二.扫尘祀灶及其文化意义
扫尘, 是迎接春节的重要民俗, 起源于古代人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 后来演变为年终的卫生大扫除。这一习俗, 在宋朝已经形成。从腊月二十四开始到除夕, 人们清扫屋宇, 除去旧年的尘埃, 喜迎春节。俗谚云:“腊月二十四, 掸尘扫房子。”民间有些地方在送灶神前扫尘, 说灶神画尘记人间之事, 欲以此禀报天帝, 为抹除灶神记录, 在送灶神前, 将烟尘掸去;有的地方在送灶神后扫除, 说灶神上天, 家中清扫毫无顾忌。天津宝坻在送灶前扫尘, 扫除前, 先祷告道:“土地奶奶躲躲, 扫了房子供果。”扫尘之风俗, 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爱好清洁、讲究卫生、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
祀灶之后, 诸神返抵天界, 直至新年才返回人间。从小年到除夕是神灵缺位的日子, 这段时间民俗称为“乱岁”, 民间婚嫁不须择日即可举行, 百无禁忌, 名曰“赶乱”。可见, 中华春节文化认同“天”, 强调顺应天时, 遵循大自然规律,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和人类社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天与人是同一的, 不仅有物质的自然的接连, 还有精神上的互通。
三.拜年文娱及其智慧内质
拜年送贺喜, 是年节期间广泛流行的习俗。初一天刚亮, 全家穿上新衣, 子女给长辈拜年, 相互拜年。之后, 左邻右舍、家族老少, 相互串门拜年。人们拜年, 就是希望当下及未来拥有和享有幸福的生活。
悬春联, 是我国人民过年节的传统习俗。清代《燕京岁时记》曰:“春联者, 即桃符也。”古时, 在大年初一, 人们把桃符钉在门的两侧, 以辟邪降幅, 作为“除旧更新”的象征。蜀后主孟昶有一年过年节, 在桃符上写了“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两句联语, 这就是我国最早的一幅春联。悬春联, 是人们以示寄托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追求美满生活的期盼。
放爆竹, 舞狮是春节期间重要的娱乐活动。爆竹也称爆仗、鞭炮, 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爆竹燃烧, 发出劈啪的炸声, 以此驱鬼除邪, 除旧迎新。燃放爆竹使节日活动更加绚丽多彩。过年, 我国人民广泛开展传统的舞狮活动。大年初一清早, 就有大锣大鼓伴奏的狮子舞挨家挨户拜年贺喜。有趣的是舞狮者每到一户时, 都要到中堂、普房、厨房及猪栏等处一边舞、一边唱, 歌颂一番, 以图吉祥如意。人们爱以舞狮来助兴, 希望狮子那威武、勇猛的形象驱魔辟邪, 带来和平安宁的好日子。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独创的一种文明, 其演进几千年来一脉相承,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深刻影响着普通百姓生产生活过程, 关乎人民群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创造, 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文化应用价值。
摘要: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是中华儿女求新奋进的一个文化符号。扫尘祭灶体现了炎黄子孙爱好清洁、追求健康的可贵品质, 拜年文娱寄托了华夏儿女对新的一年的美好愿望, 祈望未来拥有幸福生活。
《小竹楼记》的文化内涵 篇10
清人王符评曰:“竹楼, 韵事, 竹楼记, 韵文也。”《小竹楼记》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
一、贬官文化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中曾提到“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谪, 是中国古代的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王朝控制官吏、维护中央集权、制衡朝政、激发行政活力的手段。终宋一朝, 执掌过相权的高官很少有没经历过出入升降之变动者。像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以忠直诤亮之节操自励之士均遭受过贬谪厄运。诸多的迁客骚人, 也成就了中国古代的贬官文学”。本文正是北宋贬官文学中的精品。
王禹偁是文学家更是一位政治改革家, 纵观其一生, 他出身清寒但禀性刚直, 一生为革除弊政而不屈不挠地斗争, 屡遭贬谪。公元991年, 王禹偁被拜为左司谏, 知制诰 (给皇帝起草诏书) , 因替徐铉雪诬获罪, 贬商州团练副使。至道元年 (995) , 兼翰林学士, 因对太祖皇后宋氏丧礼一事直言无忌, 又触怒最高当权者, 贬滁州知州 (次年改知扬州) 。真宗即位, 复知制诰, 修《太祖实录》, 又因直书赵匡胤篡周而得天下, 得罪朝廷, 降为黄州知州。本文所说“四年之间, 奔走不暇”, 即指贬滁以来的经历。
对王禹偁而言, 黄州之贬无疑对他打击最大。但他没有自怨自艾、随波逐流。正如他在《三黜赋》中所说“屈于身而不屈于道, 虽百谪而无亏”。本文中作者并未直抒迁谪之慨, 而从一竹楼写起, 笔调看似平淡.“噫”字一石激起千重浪, 由此风生水起, 以下叙自己四年何所”流露了世事无凭的浩叹。
二、居室文化
居室, 是主人无言的名片。它常常代表了一个主人的品位和修养, 是文化人格和审美素质的双重体现。早在唐代的刘禹锡就有“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宋代欧阳修有“植从竹, 辟户于其南, 纳日月之光。设一几一榻, 架书数百卷, 朝夕居其中” (《非非堂记》) , 明代张岱有“方竹数竿, 潇潇洒洒……图书四壁, 充栋连床;鼎彝尊罍, 不移而具” (《不二斋》) ;清代戴明世有“山数峰, 田数顷, 水一溪, 瀑十丈……”无不体现着这一人生理想。而王禹偁笔下的竹楼何其简陋, 何其寒酸, 有何可记?这就不得不提到“竹”的象征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竹”与松、梅素称“岁寒三友”, 乃气节之象征。郑板桥说:“盖竹之体瘦劲孤高, 枝枝傲雪, 节节干霄, 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 不为俗屈。”王禹偁其人, 正如他在《滁州谢上表》中称:“粗有操守, 素非轻易, 心常知于止足, 性每疾于回邪。位非其人, 诱之以利而不往;事匪合道, 逼之以死而不随。”苏轼亦称他“以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耿然如秋霜夏日不可狎玩” (《王元之画像赞并序》) 。其孤高与正直, 不恰与竹交相辉映吗?
接下来, 作者描写了竹楼之中一年四季的生活情趣。“夏宜急雨, 有瀑布声;冬宜密雪, 有碎玉声。宜鼓琴, 琴调虚畅;宜咏诗, 诗韵清绝;宜围棋, 子声丁丁然;宜投壶, 矢声铮铮然, 皆竹楼之所助也。”有此竹楼, 雨雪琴棋也增添了一段神韵。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程颢《秋日偶成》) 。文章极力渲染谪居之乐, 把省工廉价的竹楼描绘得雅趣盎然, 表达了他持的情操志趣。
由此观之, 人之“雅”源于竹之“韵”。有此竹楼, 人与竹便须臾不可分。主人公入世而出世, 出世而入世, 随缘自适却不随波逐流, 奔走红尘却不失本心的虚明澄澈。古井无波, 烟尘不起, 真正实现了物我合一、宠辱偕忘。“小竹楼”成为主人公心灵深处的诗意栖居之所, 何陋之有呢?
三、隐逸文化
隐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现象。许多士大夫在遭贬之后都会笃信佛老, 人生态度转为随缘任运, 以求心灵的宁静。王禹偁也不例外。黄州, 在唐宋时期本来就是远离京城的穷乡僻壤, 作者又有意将小竹楼建在一个城墙坍塌、草木荒秽、人迹罕至的荒僻之地, 难道没有自我放逐之意吗?“楼”而以“竹”建, 作者对“竹”又如此津津乐道, 寒山诗中有“有工贪种竹, 无暇不栽松” (《五灯》卷16《含匡》) , “看罢青青竹, 和衣自在眠” (《五灯》卷16《清满》) , 堪称任运天真的隐士风范。“竹”因之暗含了隐逸色彩。此时的王禹偁几经政治风浪, 对波谲云诡的官场早已厌倦, 未尝不起归隐之念。
内涵丰富的苗族人名文化 篇11
用“金、木、水、火、土”来取名。贵州三穗南部苗族人民在给小孩取名时,常用“金、木、水、火、土”,这是当地人的习俗。至于何时起用,笔者尚未考究。但依笔者推测,大概是沿袭中国的五行观念吧!鲁迅先生在《故乡》一文中有这样一段精彩的记述:“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闰月出生的,五行缺土,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也许是这些缘故,三穗南部地区这个支系苗族人民在给出生小孩取名时,先是按小孩出生的年庚八字来排,然后用“金、木、水、火、土”来比较。若此孩子缺“水”,那么在取名时,必须在“水”字上考虑,换句话说,必须带上“水”字,可取名叫“水”或“水保”等,这就是当地人常说的,“五行”中缺什么补什么的缘故。据传,这样取名,小孩才“易养成人,长命富贵”。
由于用“金、木、水、火、土”来取名,所以导致了这个地区的苗族人在同一房族或同一个寨子中出现了同名同姓的现象。同名同姓便给这个地区辨别人名和呼叫人名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这里的苗族先民们便想出在小孩名后加上父亲名或加上寨子名和房族名等办法。在小孩名后加上这些名之后,人们呼叫起来就不会把张三喊成李四了。
在小孩名后加上父名。在小孩名字后面加上父亲名字,系指在同一房族中有几个小孩都是同一个名字,只有在小孩名后加上父亲的名字,才方便人们辨认和呼叫。这里以寨头为例来说明。寨头,原名“千家寨”,全寨有12房族,仅万氏房族就有4个,即欧弯、干龚扬、干柳现、丸摆。由于房族多、人多,而且同名同姓也多,这给人们辨认和呼叫带来诸多不便,怎么办呢?只好在小孩名后加上父亲名字。如万氏欧弯这一房族,现有148户,近700人,名叫“土生”者竟有10人以上——万土岩耶家有一人,万土计桥家有一人,万金林家有……为了辨认,人们在“土生”的后面加上父亲的名字(只加名末一字)“耶”字,这小孩就是“土生耶”了,这“土生耶”就是万土岩耶家的“土生”;在“土生”后面加上“桥”字,便为“土生桥”了,这“土生桥”就是万土计桥家的“土生”……小孩名后加上父亲名来呼叫,就便于人们辨认和呼叫了,从而解决了辨认和呼叫难的问题。
在小孩名后加上房族名。小孩名字后面加上房族名的现象是三穗南部苗族地区常有的事,因为同一个寨子中,不仅同一房族有同名,而且房族与房族之间也有同名,只是不同房族和不同姓氏而已。又如寨头万氏家族的四大房,即欧弯、干龚扬、干柳现、:丸摆,名叫“土保”的人就有几十、甚至上百人。为了辨认“土保”是哪一房族的小孩,于是就在小孩的名字后面加上房族的名字。给小孩名的后面加上房族名之后,人们就清楚这小孩是某房族的人了。如在“土保”后面加上“欧弯”二字,便成了“土保欧弯”,这小孩就是欧弯这一房族的“土保”;若在“土保”后面加上“干龚扬”三个字,便成了“土保干龚扬”,即此人是干龚扬房族的“土保”……
在小孩名后加上姓氏名。在同一寨子中,不但有房族之别,而且有姓氏之别,但是在这些房族和姓氏中,因同名的人较多,而且较为普遍,为方便人们辨认和呼叫,同样也在小孩名字的后面加上姓氏名,使其明了化。如前所述的寨头,在同一寨子里,同名的人不仅有几十个,而且上百人。同名的人这么多,自然给人们带来辨认不清的现象,所以不仅有在小孩名字后面加上父亲名和房族名的情况,同时也还要再给小孩名后加上姓氏,以便辨认。如寨头的吴姓房族和张姓房族,这两个姓氏中,名叫“木生”的人有几十人,这几十人中,除了加上父亲和房族的名之外,还有相当一部人辨认不出是谁,于是人们就在“木生”的后面加上“吴家”二字,这人便为“木生吴家”了。也就是说,这“木生”是吴家某户的小孩;同样,在“木生”的后面又加上“张家”二字,此人便叫“木生张家”了,即“木生”是张家某户的小孩。
至于在小孩名后加上寨名的做法,其方式与方法与上述三种情况相同,依照上述三种做法类推即可。
从以上在小孩名后加上父名、房族名、姓氏名可以看出,贵州三穗南部苗族这个支系的先民们,他们是按照苗族语言结构来做的,也就是说是这个地区苗族人的常用语言。然而,将这些语言结构与汉语语言结构进行比较,刚好是汉语语言结构的倒装句,或者说是偏正结构。可见,苗族的语言往往把定语放在后面,即定语置后。这里略举两例,如汉语中的“白菜”、“红萝卜”这两个词语,苗语将“白菜”说成“菜白”(苗语叫腰馊);把“红萝卜”叫“萝卜红”(苗族叫老蒡现)……这些苗族语言结构构成了这个地区苗族人的语言个性与特点。由此可见,苗族人名是在这个特殊的语言结构中产生的。
人名称呼。在小孩名后加上其他名之后又如何称呼呢?其称呼有两种,即背地称呼和相遇称呼。所谓背地称呼,如前所述那样,只是辨认此人是哪一家、哪一房、哪一姓氏的人罢了。除此之外,再无别的意义了。
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 篇12
一、积淀文本文化的厚度
《语文教育文化学》中说:“语文教材特别是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型教材文本都是人类优秀文化的结晶, 如果看不到它的文化内涵, 不能充分挖掘它的文化意蕴, 语文教材的功能和价值就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因此, 教师要站在文化的制高点, 以文化的目光审视文本, 透过语言文字看文化背景, 让文章的文化内涵得到酝酿, 随着教学的深入和环节的推进, 让学生充分吸收文化养分, 在文化的浸润中获得生命的成长。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世界遗产”。围绕这个主题, 选入了课文《长城》《颐和园》和《秦兵马俑》。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景观, 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长城》被列为这一单元课文的首篇, 引领学生开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
长城承载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中太多的东西, 而教材中的这篇文章显然过于单薄, 又由于重视长城建造结构的描写, 冲淡了其中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这就需要教师从文化的角度解读文本, 开阔学生的视野。
课前, 可布置学生搜集关于长城的故事、传说或图片 (这也是为完成课后选择题做准备) ;课堂上在同学间交流, 了解有关长城的文化。教师搜集有关长城的资料, 引导学生阅读歌颂赞美长城的诗文, 观看反映长城的影视片, 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体会作者赞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抒发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奠定感情基础。
还可从学生学完课文之后抒发自己的感受延伸到他人眼中的长城, 特别是外国人眼中的长城, 增强民族自豪感, 尊重多样文化:
设计者太伟大了, 长城不愧为世界奇迹!
———以色列前总理拉宾
长城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确实令人鼓舞。人们在上面爬坡都感到吃力, 可以想象当年建造长城时需要什么样的智慧和力量。
———美国前总统里根
还要引领学生走进现实生活, 响应保护长城的号召, 传承优秀的文化遗产。
从接下来的课文《颐和园》中感悟中国历代造园艺术之精粹, 透过《秦兵马俑》中的墓葬文化感悟中华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从“资料袋”中的29处中国“世界遗产”名单和精美图片中, 让学生增长见识, 激发探究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文字, 看图片, 查地图, 谈感受;还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图片或录像资料, 激发学生继续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欲望;或是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一些有关世界遗产的文章, 或是撰写“世界遗产”导游词, 从中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让学生阅读一篇课文, 记住一段历史, 感悟一种文化。让学生在感知内容、习得方法的同时, 凭借教材这个载体, 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获得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二、延伸文本文化的广度
语文课程不仅要重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培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还要注重文化选择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在多种文化的对话、交流中, 以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去吸收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营养。
《长征》是毛泽东主席挥毫写下的一首气势恢宏的七言律诗。诗歌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歌颂了红军在长征途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教师往往只作诗歌词句的讲解, 缺乏文化内涵的品味, 使学生认识肤浅、学得枯燥, 致使诗词的巨大价值不能得以显现。
《长征》一课的教学需要以教材为基点辐射课外相关的大量资料。教师可在讲课前几天就布置学生搜集长征的相关资料或观看相关影像, 从而做好知识经验和情感体验上的丰实铺垫。如, 搜集长征的时间、原因、经过的省份、路程、跨越的山水。引导学生结合查阅的资料 (如文字、图片、影视资料) , 特别是诗中提到的几个重要战役———“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强渡乌江天险、飞夺泸定桥”以及翻雪山、过草地, 通过广博的文化资源, 深化对诗中“寒”“暖”的理解, 深刻体会红军长征途中的“难”以及红军战士的“不怕难”, 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 及长征途中红军战士所表现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化作自己切身的感受。在课堂上播放“长征组歌”中的歌曲, 使学生情感达到高潮。引导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学语文, 体会每年有关部门举行纪念长征的活动、央视拍摄《重走长征》的意义, 使学生感悟到, 中国崛起是一次长征, 人生道路是一次长征, 学习是一次长征, 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历程同样是一次长征, 体会长征精神就在自己身边, 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长征文化的熏陶, 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还可以拓展学习毛泽东写的关于长征的其他诗词:《念奴娇昆仑》《十六字令三首》《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西江月井冈山》, 从这些诗词中了解长征的历程, 感悟长征精神, 体会学语文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向生活、了解世界、融入特定文化的过程, 进而激发学生诵读毛泽东诗词、了解长征的兴趣, 从丰富的阅读内容中汲取文本的精华。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下, 不同形式的文本文化资源的恰当插入、适当整合, 则是对文本原有文化内涵的丰富, 拓宽了教学资源, 延伸了文本文化的广度。
三、领悟文本文化的深度
读书如清水灌稻, 如春雨润花, 可见读书入境可知其意、悟其神。这种文化氛围的产生需要学生去揣摩隐含在文本中的言语智慧。语文课堂就是要把学生从声、光、色的世界中引进语言的殿堂, 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情况下, 进行语言的学习、推敲, 同时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 文本的价值才能得到体现, 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润泽。
《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 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教材选编这三首诗的目的, 是使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通过几首诗词的对比, 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感情的;同时, 积累古诗词, 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厚实文化积淀。
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 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 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慧眼, 要有解读文本文化的意识, 抓住三首诗不同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走进历史, 走进文化。这样, 学生不仅学习了几种不同的表达方法, 更主要的是从这几首诗中感受到了我国的思乡文化、边塞文化等等。
学习古诗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诗人、了解写作背景, 这样才能把文本读准、读透、读深。基于此, 学生可从《泊船瓜洲》读懂王安石感慨的是仕途多险、前途未测, 表达的是再次赴京之际, 对仕途没有足够信心之时, 所有的乡情仕意。从《秋思》中读懂盛唐绝句多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较少叙事成分;到了中唐, 叙事成分逐渐增多, 日常生活小事也往往成为绝句的常见题材, 风格也由盛唐的雄浑华丽、富于浪漫气息转向写实。从《长相思》读懂边塞军旅的孤寂思乡之情。还可开展思乡诗、边塞诗诵读活动。这样的语文学习, 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引向了文本的深处, 引向了文化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