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超微粉

2024-05-22

通心络超微粉(精选3篇)

通心络超微粉 篇1

摘要:目的探讨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给予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通心络胶囊,3次/d,每次1.52g(4粒),1个疗程为4周,共3个疗程。治疗前和每个疗程结束后以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作为疗效评定。治疗前后查血尿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血压、症状变化、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4周后(HDS、MMSE得分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智能减退临床有明显疗效,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通心络胶囊,临床观察

痴呆是一种获得性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影响意识内容而非意识水平。智能障碍包括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不同程度受损,人格异常和认知能力降低,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患者日常生活、社交和工作能力明显减退。血管性痴呆是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综合征,我国所占比例较高,患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可由于脑动脉闭塞引起大面积皮质,梗死脑组织容积超过80~150m L临床即可出现痴呆,额叶、颞叶及边缘系统等部位血管源性病变更易导致痴呆,常见病理改变是多发性腔隙性病变或大面积梗死灶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等。近年有通心络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报道。我们选择了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于大学附属新华医院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5例,62例用通心络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3月于大连大学附属医院神经科住院病例125例,出院后继续进行该治疗。包括急性血管性痴呆、多发梗塞血管性痴呆、脑皮层下血管性痴呆、皮层和皮层下血管性痴呆。其中男63例,女62例。年龄56~80岁,平均(65.2±5.8)岁。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男32例,女30例,年龄55~80岁,平均(65.5±5.7)岁,受教育情况:大学5例,高中20例,初中22例,小学12例,文盲4例。对照组男32例,女31例,年龄56~78岁,平均(64.9±5.8)岁,受教育情况:大学5例,高中21例,初中22例,小学13例,文盲4例。各组年龄、受教育程度、痴呆程度均无明显差异。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的轻、中度临床诊断[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症状标准:(1)符合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2)认识缺陷分布不均,某些认识功能受损明显,另一些相对保存,如记忆明显受损,而判断、推理及信息处理可只受轻微损害,自知力可保持较好。(3)人格相对完整,但有些患者的人格改变明显,如自我中心、偏执、缺乏控制力、淡漠或易激惹。(4)至少有下列1项局灶性脑损伤的证据:脑卒中史,单侧肢体痉挛性瘫痪,伸跖反射阳性,或假性球麻痹。(5)病史、检查,或化验有脑血管病证据。病程标准: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及病程与脑血管疾病相关。在发病1~6个月内出现痴呆。排除标准:排除其他原因所致智能损害如严重心、肺、肾功能障碍者,重症糖尿病及精神病史者所致意识障碍,阿尔茨海默病,情感性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硬脑膜下出血,由感染、中毒、代谢等原因引起的痴呆。

1.3 方法

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血管性痴呆)给予常规控制血压、抗血小板、神经保护等常规治疗。治疗组6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通心络胶囊,3次/d,每次1.52g(4粒),1个疗程为4周,共3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8、12周后进行疗效判定。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记录治疗前后的变化,评定疗效。

1.4 主要观察指标

以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va's Dementias Scale,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得分为主要参考指标,疗效评定标准:根据1985年神经精神科会议制定标准,疗效分显效(治疗后5个量表评分平均提高5分以上)、有效(治疗后平均提高2~4分)、无效(治疗后平均提高0~1分)、恶化(治疗后平均降低>2分)。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学处理者。治疗前后疗效判定用t检验,两组间疗效比较采用分析χ2检验

2 结果

2.1 参与者125例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对照组63例。最终进入统计分析的病例数保持为治疗组62例,对照组62例无缺失值。

2.2 疗效情况,见表1~表3。

3 讨论

从临床治疗的结果分析,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后长谷川痴呆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得分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长谷川痴呆量表简单地反映了痴呆患者智能程度。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有显著性提高。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发病机制是由于脑之气络损伤。治疗应重在益气通络。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的具有活血通络、醒脑开窍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药物。应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其所含人参、水蛭、全蝎、土鳖虫、蜈蚣等,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对脑梗死有确切的治疗作用[2]。有研究发现,人参皂甙Rg I显著提高海马脑片细胞外电生理PS波幅,能促进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形成与巩固,证实人参有益智作用[3]。人参可以降低小鼠脑组织中Ach E的活力,从而相对提高脑内乙酰胆碱含量,是通过调节胆碱能神经递质的药理基础作用,从而达到改善记忆障碍,增强记忆的效果[4]。蝎毒有促进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的作用[5]。通心络通过降低血液黏度、降低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胆固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改善脑血流,从而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6]。可防止脑灌注损害,有利于脑组织代谢,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7]。经大量实验研究证实,它能降脂、抗凝、改善血流变,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栓形成,明显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对微血管有保护作用[8]。通心络通过以上作用为神经细胞的功能恢复提供有利条件,并为防止脑血管病的复发起到有效作用,进而对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达到积极作用。

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

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

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综上所述,通心络能显著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智能,不良反应少,是治疗血管性痴呆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草案[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2,35(4):246.

[2]吴以岭.中医络病学说与心脑血管疾病[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8.

[3]薛雨芳.人参皂甙RgI对大鼠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效应的试验研究[J].中医研究,1999,12(2):10-13.

[4]王建,郑军,徐治国.单味人参、定志小丸等对小鼠脑组织胆碱酯酶活力的影响[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4,17(4):37-39.

[5]李宁,王尊哲.蝎毒提取物对受损神经再生与修复过程的影响[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8):957-958.

[6]伍新付,李俊彪,张瑜,等.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及血液状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5):32-33.

[7]丁小君,徐严明,刘凌,等.通心络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及作用分析[J].华西医学,2003,18(4):494.

[8]吴青,吴相君,吴格.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7):1172-1177.

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分析 篇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心络胶囊是根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而成的中药复方制剂, 它具有通络活血、解痉止痛及益气养阴之功效。为了探讨该药的临床疗效, 我们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56例, 女44例, 年龄52~77岁, 平均65岁。全部患者均符合WHO制订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 都具有典型心绞痛, 和心电图缺血性ST-T改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长短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通心络胶囊每粒0.38 g, 3粒/次, 3次/d;对照组服用复方丹参片, 每次3片, 3次/d;两组疗程为 4周, 治疗期间停用其他活血化瘀药物、降血脂及抗凝等药物。

1.3 观察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定时观察下列指标:①心绞痛发作次数及发作间隔时间;②心电图ST-T改变;③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血脂、全血黏度、血浆度、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④观察重点为发生心脏事件, 如急性心肌梗死 (AMI) 、猝死;⑤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1.4 疗效判定

显效:心绞痛不再发作或每周<2次, 体力活动耐量增加, 心电图原有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恢复正常, 或ST-T有明显改善。有效:心绞痛次数减少50%以上, ST段压低较前改善。无效:心绞痛发作程度、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均无改善或发生AMI、猝死。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x¯±s表示, 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或配对t检验, 等级分类资料用秩和检验, 临床疗效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50例中显效29例、有效17例, 显效率58%, 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8例, 显效率32%, 总有效率68%。治疗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2.2 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比较

以用药前后各相应指标进行两组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特性分析, 治疗组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治疗后明显改善, 通心络组治疗前后对比及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经t检验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个别患者用药后出现胃部不适, 改为饭后服用, 症状消失;两组用药前后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无明显改变。

3讨论

通心络胶囊主要由人参、水蛭、土鳖虫、全蝎、蜈蚣、蝉蜕、赤芍、冰片等组成, 研究证实通心络胶囊具有降脂抗凝, 促进血流, 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解除血管痉挛, 防治心肌再灌注损伤等多方面有作用[1]。有研究证明内皮功能异常与多种血管疾病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有关内皮功能保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多项实验证明:通心络胶囊能调节内皮功能, 降低过高的ET分泌, 并能增加EDRF中一氧化氮 (NO) 的释放, 促进痉挛血管的扩张, 以及改善脂代谢紊乱, 具有保护与促进修复内皮功能的作用[2]。我们将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分别采用通心络胶囊和复方丹参片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表明, 治疗组50例中显效29例、有效17例, 显效率58%, 总有效率92%;对照组50例中显效16例、有效18例, 显效率32%, 总有效率68%。治疗组心绞痛发病明显下降, 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 。冠心病患者常伴有高血脂、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增高可使外周阻力增加, 血流缓慢, 心排血量减少, 心肌耗氧量增加, 加重心肌缺血、缺氧;血小板聚集性增高也是造成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进展、斑块表面的破裂与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通心络选用多种自然干燥的原虫入药, 具有降低血液流变学、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延长凝血时间可降低冠心病的危险性[3]。本文结果显示, 通心络对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高切值、全血低切值、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血小板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有显著效果。而且, 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因此, 我们认为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疗效显著, 安全, 患者耐受性好,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罗兴才, 粱小卫, 陈建国.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伴高脂血症疗效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7, 7 (4) :741.

[2]肖文良, 戴华, 姜志安, 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30 (5) :268.

通心络超微粉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

通心络胶囊 (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批号130934、131237、131243) 。

1.2 培养基与实验菌株

营养琼脂培养基 (批号:140210) 、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批号:130106) 、营养肉汤培养基 (批号:121008) 、改良马丁培养基 (批号:120502) 、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 (批号:121112) 、胆盐乳糖培养基 (批号:1401032) 、麦康凯琼脂培养基 (批号:130206) 、四硫磺酸钠亮绿培养基 (批号:1401263) 、曙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 (批号:130513) 、胆盐硫乳琼脂培养基 (批号:140220) 、p 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批号:1404252) , 均由北京三药科技开发公司提供。菌株包括大肠埃希菌[CMCC (B) 44102-24]、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 (B) 26003-2b]、乙型副伤寒沙门菌[50094-184]、枯草芽孢杆菌[CMCC (B) 63501-2a7]、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4a]、黑曲霉[CMCC (F) 98003]均由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提供。

1.3 仪器

电热恒温干燥箱 (SKG-02B) ;压力蒸汽灭菌器 (LMQ.C-3260J) ;生物安全柜BHC-1300ⅡA2;隔水式电热培养箱 (BG-270) ;生化培养箱 (SPX-150) ;电子天平 (YP202N) ;全自动菌落计数器 (RTAC-2) ;红外接种环灭菌器 (HM-3000C) ;隔水式电热培养箱 (BG-270) 。

2 方法与结果

2.1 菌液的制备

取经35℃培养18~24h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营养肉汤培养物各1ml, 分别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9, 约为 (50~100) cfu/ml的菌悬液备用。取经35℃培养18~24h的枯草芽孢杆菌营养肉汤培养物1ml, 分别加入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8, 约为 (50~100) cfu/ml的菌悬液备用。

取经27℃培养18~24h的白色念珠菌的改良马丁液体培养物1ml,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9, 约为50~100cfu/ml的菌悬液备用。

取黑曲霉的新鲜斜面培养物, 加0.9%无菌氯化钠溶液5ml, 将孢子洗脱, 用无菌脱脂棉过滤吸出孢子悬液, 至无菌试管内, 用0.9%无菌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5级, 制成含孢子数为50~100cfu/ml的孢子菌悬液, 备用。

2.2 供试液的制备

取通心络胶囊10g, 加p H7.0的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溶液至100ml, 45℃保温振摇溶解, 作为1∶10的供试液, 备用。

2.3 计数方法的验证[3]

2.3.1 常规法:

(1) 试验组:取2.2项下供试液1ml和试验菌1ml, 然后每皿加15~20ml营养琼脂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混合均匀, 放置凝固后, 置培养箱中培养, 计数; (2) 菌液组:取试验菌1ml, 然后每皿加15~20ml营养琼脂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混合均匀, 放置凝固后, 置培养箱中培养, 计数; (3) 供试品对照组:取2.2项下供试液1ml, 按平皿法测定其菌数; (4) 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1ml, 按菌液组同法操作; (5) 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

回收率数据的计算公式如下:

由表1可知, 三批样品的平行验证试验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70%, 所以本法不可用于供试品细菌、霉菌和酵母菌计数的检查。

2.3.2 培养基稀释法:

(1) 试验组:取1∶10供试液1ml按0.2ml/皿加入平皿后, 加入上述试验菌1ml, 然后每皿加15~20ml营养琼脂或玫瑰红钠琼脂培养基, 混合均匀, 放置凝固后, 置培养箱中培养, 计数。 (2) 菌液组:同平皿法计数验证;供试品对照组除不加菌液外, 其余同试验组。 (3) 稀释剂对照组:取稀释剂1ml按0.2ml/皿加入平皿后其余同试验组。 (4) 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 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上述3种菌的回收率均>70%, 因此可以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对该品种进行细菌、霉菌及酵母菌的测定。

2.4 控制菌检查方法验证

2.4.1 大肠埃希菌:

取2.2项下的供试液10ml及1ml大肠埃希菌加至100ml胆盐乳糖增菌液中, 35℃~37℃培养18~24h后,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控制菌检验方法检查。同法操作, 加1m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阴性对照。

2.4.2 大肠菌群:

取供试液1ml及1ml大肠埃希菌加至10ml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中, 35℃~37℃培养18~24h后,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控制菌检验方法检查。同法操作, 加1m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阴性对照。

2.4.3 沙门菌:

取供试品10g及1ml沙门菌加至200ml营养肉汤培养基中, 35℃~37℃培养18~24h后, 按中国药典2010年版控制菌检验方法检查。同法操作, 加1ml金黄色葡萄球菌作阴性对照。

2.4.4 检查结果:

见表3、4、5。

由表3、4、5可知, 控制菌检查均可以采用常规法测定。

3 讨论

通心络胶囊是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制剂, 其中任何成分具有抑菌作用均可影响微生物限度检查的准确性。据文献记载, 通心络胶囊无抑菌作用。厂家提供验证方法, 细菌采用1∶100供试液每皿0.5ml, 霉菌及酵母菌1∶10供试液每皿0.2ml。本实验证明采用培养基稀释法1∶10供试液每皿0.2ml可达到预期回收率。本实验选择6种实验菌株, 在验证实验过程中, 为避免有抑菌活性的供试液对实验菌株的抑制作用, 应注意操作环节对试验组回收率的影响, 将供试液和菌液分别注入平皿后, 要尽快倾注培养基。培养基稀释法可稀释药品中的抑菌成分, 减少其对细菌、真菌及酵母菌生长的影响, 但该法仅限于有弱抑菌作用的药品, 不适用于含强抑菌作用药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一部) [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2010:附录79-87.

[2] 卓小萍, 洪美华.14种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J].中国药师, 2008, 11 (12) :1473-1475.

上一篇:项目审核下一篇:应急发电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