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物形成(精选5篇)
沉积物形成 篇1
摘要:目的 评价超声对肾脏结石形成前尿钙沉积的诊断价值, 为防止肾结石提高参考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68例肾脏尿钙沉积、微小结石形成患者的声像图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 当超声诊断尿钙沉积、微小结石形成时, 嘱患者从饮食、用药等方面进行预防。结论 不论患者的结石属于哪一类和什么成分, B超在形成前期大多数可发现钙质沉着症 (尿钙沉积) , 经过严格饮食控制和合理用药, 大多数患者钙质沉着减轻、减少或消失。形成肾结石的为极少部分。超声对肾脏尿钙沉积的诊断具有快捷、简便、无创伤和相对准确的优势。
关键词:肾脏钙质沉着症 (尿钙沉积) ,结石,超声诊断,对比分析
肾脏钙质沉着症 (尿钙沉积) 是指肾窦部除正常高回声 (肾盏、肾盂、血管和脂肪等组织的回声) 外的钙盐沉积的强回声光点、光斑和微小光团 (直径﹤3 mm) [1]。如任其发展, 终将形成结石。是超声工作者根据肾脏结石形成前肾窦部声像图表现而做出的较早超声诊断。在预防肾结石形成和小结石成为大结石方面有较高的临床价值。肾结石对人体的伤害是不言而语的, 预防重于治疗[2]。因此, 对形成肾结石前的肾脏尿钙沉积和微小结石形成的检出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根据在形成肾结石前的声像图改变, 本文就我院近年来就诊检查的68例病例进行回顾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和住院患者, 大多为门诊患者, 超声检查均在二次或二次以上, 其中男45例, 女23例;当超声诊断肾脏钙质沉着症且无明显临床症状者, 经过严格饮食控制和合理用药, 3~6个月不等进行B超复查, 大多数患者钙质沉着减少或消失。极少数形成结石, 且有腰背部不适、胀痛及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正常者65例, 尿中带红细胞者3例, 合并感染、白细胞升高者1例。
1.2 方法
选用MEDISON-SA8000SE超声显像仪, 探头频率3.5MHz。患者根据需要采取不同体位进行不同方位的超声切面探查, 对于胃肠道气体较多者应从背部、侧腰部探查, 以便清楚地显示肾窦部[3]。对超声检查出有尿钙沉积的患者从饮食、用药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指导随访, 对被检出患者具体方法如下:多喝水, 水能稀释尿液, 并防止高浓度的盐类及矿物质聚积成结石;补充纤维素, 控制钙 (包括牛奶、干酪、奶油及其他乳制品) 的摄入量;对同时正在服用含钙量高的制酸剂的患者, 更换用无钙或低钙抗酸剂药物;限制摄入富含草酸盐的食物;多活动。不爱活动的患者使钙质容易瘀积在血液中, 运动会帮助钙质流向它所属的骨头;吃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如绿花椰菜、杏果、香瓜、南瓜、牛肝等;少吃盐;减少钙的吸收, 因为镁和钙一样, 皆可与草酸结合;注意蛋白质的摄取。
2结果
本组病例中超声发现有肾钙质沉着的患者, 大多数并无明显临床症状, 有极少数患者有轻微症状, 如腰部不适等。此阶段如让患者采取以上必要的预防措施后, 经3~6个月后复查, 并将二至三次检查前后声像图对比分析, 结果在68例肾脏钙质沉着症病例中52例钙质沉着消失或减少, 10例声像图无变化, 有6例患者形成肾脏微小结石, 1例为较大结石 (8 mm以上) 。鉴别诊断:位于肾皮质或肾包膜下的强回声多为钙化灶;结石则位于肾窦内或肾窦边缘;肾结核空洞并局部钙化的强回声常位于无回声或低回声区的边缘或外周;肾窦灶性纤维化可呈点状强回声, 而肾窦内钙质沉着和直径小于3 mm的结石也多无声影。实验室检查结果:尿常规检查正常者62例, 尿中带红细胞者6例, 合并感染、白细胞升高者1例, 合并输尿管结石的1例。
3讨论
诊断肾结石的方法有多种, 如B超、CT、MR及实验室检查等[4], 但对形成结石前的肾钙质沉着症和微小结石的诊断, 超声则具有快捷、简便、低价、无创伤和相对准确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应作为首选检查手段[5]。根据本组资料显示和患者声像图的改变, 笔者认为对形成肾结石前的肾脏钙质沉着症和微小结石形成的早期及时的诊断显得尤为重要, 对预防肾结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组资料显示和从以上几种易形成肾结石的因素及结石的不同成分来看, 要预防肾钙质沉着和结石的发生, 就必须改变单求一种营养和追求营养过剩的观念[6]。
B超在前期大多数可发现钙质沉着症 (尿钙沉积) , 经过严格饮食控制和合理用药, 大多数患者钙质沉着减轻、减少或消失。从68例患者的预防过程和结果来看, 如果在早期发现有肾脏钙质沉着时就进行饮食和用药等方面的控制, 是完全可以预防和减少结石形成和微小结石发展为较大结石的, 超声对肾脏结石形成前钙质沉积的较好的诊断价值,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莉萍, 夏晓辉, 敖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肾髓质钙质沉着症中的应用分析.医学临床研究.20l0, 27 (9) :1772-1773.
[2]黄颂敏.肾脏疾病鉴别诊断与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6:320.
[3]张素敏, 富玮, 富京山.超声显像在肾脏钙质沉积症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全科医学.2007, 7 (15) :1686-1687.
[4]陈九军.肾脏钙质沉积症的声像图特征.中原医刊, 2007, 34 (4) :53-54.
[5]李唤民.现代肾脏学.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 2004:534-549.
[6]韩秀婕, 郭发金.维生素D中毒肾钙质沉着的超声表现.中华现代影像学杂志.2005, 2 (7) :607-608.
沉积物形成 篇2
青岛即墨温泉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标识与沉积相研究
经野外取样和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即墨温泉喷流沉积物呈现元素的富集并形成Fe,Ba,Li,La,Ce,Sc等10种元素的正异常.喷流沉积物中的Fe/Ti,(Fe+Mn)/Ti及Al/(Al+Fe+Mn)比值分别为22.63,22.76和0.36~0.39,具有高铁低铝的.热水沉积地球化学标识特征,符合Bostrom K.的热水沉积的标识;越流沉积物呈现诸多元素的亏损与负异常;越流沉积的Fe/Ti,(Fe+Mn)/Ti及Al/(Al+Fe+Mn)比值仅为5.91,5.97和0.65,不具备热水沉积标识特征;通道-喷口沉积物呈现元素的富集并形成La,Ce,Sc,Sr元素的正异常.通道-喷口沉积中的Fe/Ti,(Fe+Mn)/Ti及Al/(Al+Fe+Mn)比值分别为17.14,17.26和0.42,与>20,>20±5,<0.35比值比较,基本具备热水沉积特征,符合Bostrom K的热水沉积的标识.根据上述地球化学标识特征,结合温泉沉积的沉积学、矿物学标识,将即墨温泉沉积物划分为喷流相沉积、越流相沉积和通道-喷口亚相沉积并阐述其 “盆下源”沉积模式.
作 者:栾光忠 张爱滨 高澜 刘海峰 纪国森 LUAN Guang-Zhong ZHANG Ai-Bin GAO Lan LIU Hai-Feng JI Guo-Sen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山东,青岛,266100刊 名: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年,卷(期):37(6)分类号:P591关键词:即墨温泉 地球化学标识 沉积相 沉积模式
沉积物形成 篇3
在动力学条件对失配位错形成影响的研究中,Sprague[1]和Kang[2]等模拟研究了沉积原子入射动能方面对薄膜生长的影响,他们发现随入射动能的增加,增原子的表面扩散能力增大,导致薄膜内部缺陷密度下降,结构趋于完整。这都说明沉积原子入射动能对薄膜生长和薄膜内部缺陷形成有显著的影响。这些研究工作,使人们关于沉积原子入射动能对薄膜结构和薄膜中位错形成影响的认识有所提高,但他们考察对象是大量入射沉积原子,对薄膜结构和薄膜中位错形成影响也是大量沉积原子累积起来的结果。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沉积原子入射动能对薄膜中失配位错形成的影响,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单个入射原子对外延铝簿膜中失配位错的诱发作用,阐述了不同的入射原子动能给失配位错形成带来的影响。
1 模拟方法
采用在预置了一定应变的铝衬底上设置同质外延层,这样的体系中外延晶体和衬底之间只有几何结构上的失配而无化学交互作用,有利于研究失配位错的形成。外延膜生长面为{111},模拟胞构建设置如图1所示。图中由下至上以不同的灰度分别表示固定层、恒温层和自由层[3,4]。
此文中模拟胞的尺寸设定为:18d110×30d112×nzd111(nz为整数,dhkl为(hkl)面间距)。在模拟过程中,入射原子从薄膜上方可以忽略原子间相互作用的位置垂直入射到薄膜表面中心的FCC位置上,入射动能分别为0.014eV、0.14eV、1.4eV、7 e V和10eV。在所有实验中,不同动能的沉积原子都是入射在相同的位置,以保证模拟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使产生的模拟结果有可比较性和可分析性。
2 模拟结果与讨论
我们用动能分别为0.014eV、0.14 e V、1.4eV、7eV和10eV的沉积原子入射到薄膜表面中心的FCC位置,然后将薄膜弛豫400ps,再观察体系的能量变情况。图2是失配度为fx=-0.06的外延铝薄膜在600K时,动能分别为0.014eV和0.14 e V的沉积原子入射到FCC位置上,体系的能量变化曲线。从图2可以看出,当沉积原子以很小的入射动能(0.014eV)沉积到薄膜表面时,体系的能量线基本呈水平状态,没有出现与失配位错相对应的能量下降,对其晶体结构进行原子分析发现外延铝膜的晶体结构自始至终都很完整,没有观察到失配位错结构。而当把沉积原子入射动能升高到0.14eV时,体系的能量线出现了一个明显的下降,下降大约60eV后就又保持水平状态。这说明入射动能足够大的单原子对外延薄膜中失配位错的形成有诱发作用。
图3示出了动能分别为0.14 e V、1.4eV、7eV和10eV的沉积原子入射到FCC位置上,外延薄膜的能量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动能为1.4eV的沉积原子入射到薄膜表面中心的FCC位置后,体系的能量在100ps附近也有一个下降过程;动能分别为7e V和10eV的沉积原子入射到薄膜表面后,两体系能量曲线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在60ps附近先后有个大约60eV的能量下降过程。这说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体系能量下降的时刻受动能变化的影响不大。
不同能量的沉积原子入射时薄膜中失配位错的形成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采用晶体结构观察分析法分析薄膜晶体的内部结构,再结合图3中体系的能量变化曲线,可以发现:对于以不同动能入射的沉积原子来说,对薄膜结构的影响程度有着显著的差异。沉积原子的入射动能为0.014eV时,外延薄膜中没有失配位错形成,当其动能增加到0.14eV、1.4eV、7eV和10eV后,失配位错也随之产生。
通过进一步观察还还可以看出:随着沉积原子入射动能的增大,外延铝薄膜的能量下降时刻越早,失配位错孕育时间越短,沉积原子对外延铝薄膜中失配位错形成的诱发作用越大。换而言之,沉积原子的动能越大,对基体结构完整性的影响也越大。这一结论与叶子燕等人研究团簇原子的平均动能对基体表面影响所得的结论是一致的[5]。但原子入射动能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失配位错的孕育时间基本上就不会再缩短而保持不变。当原子入射动能超过铝材料的溅射阈值时,根据溅射理论[6],溅射阈值Eth≈4U0,其中U0=3.36eV/atom为结合能,在入射粒子以高于此能量阈值入射的情况下,传递给基体原子的能量足以使其克服表面束缚势垒,产生溅射原子,此时入射载能粒子不再认为是沉积原子。
3 结论
本章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模拟考察了600K温度下,不同入射动能的原子沉积到失配度fx=-0.06的外延铝薄膜表面时,对薄膜内失配位错形成的影响。基于以上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和分析结果,我们提出:入射动能足够大的单原子对外延薄膜中失配位错的形成有诱发作用,且这种诱发作用随原子的入射动能增大而增大。原子在600K下入射到失配度fx=-0.06,15个原子层厚且表面光滑的外延铝薄膜时,入射动能只要大于等于0.14eV就可以诱发失配位错的形成。
摘要:本文运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详细研究了单个入射原子对外延铝簿膜中失配位错的诱发作用。模拟结果显示:入射动能足够大的单原子对外延薄膜中失配位错的形成有诱发作用。原子在600K下入射到失配度为-0.06,15个原子层厚且表面光滑的外延铝薄膜时,入射动能只要大于等于0.14eV就可以诱发失配位错的形成。
关键词:沉积原子,外延薄膜,失配位错,分子动力学
参考文献
[1]Gilmore C M,Sprague J A.Molecular-Dynamics Simulationof the Energetic Deposition of Ag Thin Films[J].PhysicalReview B,1991,44(16):8950-8956.
[2]Kang W J,Hwang J H.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ofEnergetic Aluminum Cluster Deposition[J].ComputationalMaterials Science,2002,23(1-4):105-114.
[3]周耐根,周浪.外延生长薄膜中失配位错条件形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物理学报,2005,54(7):3278-3283.
[4]潘华清,周耐根,潘展,周浪.FCC晶体外延薄膜中失配位错形成的动力学条件[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7,37(2):177-180.
[5]叶子燕,张庆瑜.低能Pt原子团簇沉积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2002,51:2798-2803.
沉积物形成 篇4
贵阳红枫湖沉积物汞污染现状初步研究
摘要:为了解红枫湖沉积物中的汞污染现状,对红枫湖进行了调查采样,汞污染特点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汞污染源.结果显示:红枫湖沉积物中汞含量为环境背景值的2.31~21.3倍,各监测点沉积物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汞污染表现为北湖污染高于南湖.湖泊沉积物中汞的含量较高,潜在生态危害严重.作 者:连国奇 黄先飞 胡继伟 秦樊鑫 彭全材 LIAN Guo-qi HUANG Xian-fei HU Ji-wei QIN Fan-xin PENG Quan-cai 作者单位:连国奇,LIAN Guo-qi(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贵州师范大学,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1)黄先飞,胡继伟,秦樊鑫,彭全材,HUANG Xian-fei,HU Ji-wei,QIN Fan-xin,PENG Quan-cai(贵州省山地环境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550001)
期 刊: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Journal: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年,卷(期):, 26(2) 分类号:X52 关键词:红枫湖 湖泊沉积物 汞污染沉积物形成 篇5
1. 构造沉降作用
构造作用是控制层序地层构成样式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对于陆相盆地来说, 构造作用被认为是形成陆相层序的一种主控因素, 它与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和沉积物供给量 (或沉积速率) 等因素一起影响着可容纳空间的变化。构造沉降作用具有旋回性、差异性、影响延续时间较长的特点。在大陆边缘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等效于相对海平面的变化。而在陆相盆地可容纳空间的变化, 尽管可能受周期性湖平面变化的影响, 但更主要是采控于构造沉降。显然, 构造作用和海平面是控制层序形成和演化的关键。
构造运动以板块相互碰撞产生的各种地质作用及由这些作用导致相应的平衡反应为特征。构造活动变形或直接与断层活动有关的变形作用产生高应变率、断裂、旋转和褶皱。这些构造事件产生三级幕式活动。一级构造事件起因于软流圈的热动力作用。热动力作用可以驱动板块, 使地壳和上地幔变形;二级构造事件以沉积盆地演变过程中沉降速率变化为特征, 可起因于板块构造体系的重新组织或局部热动力扰动;三级构造事件是褶皱、断层、底劈及岩浆活动。断层活动是平移、碰撞或扩张的板块边缘或岩体中密度差产生可容纳空间的一种表现形成。
构造运动对可容纳空间的增加与减小的影响最大, 该因素与气候条件一起控制了可容纳空间内沉积物的类型和数量。构造运动造成的地层特征由多种作用产生, 对于可容纳空间产生最深远的影响。构造作用对沉积记录的影响可分为三个不同级别: (1) 抬升和盆地演变; (2) 沉降速率变化; (3) 褶皱、断层、岩浆活动和底劈作用。
如位于西大西洋大陆边缘新泽西外海巴尔的摩峡谷海槽C O S T B-2井 (图1) 。图中表示早侏罗纪 (1 8 8 M a) 的总沉降曲线, 下侏罗系是COSBT-2井钻遇的最老地层。由于热或在大西洋北部和南部的断裂活动 (伴有岩浆侵入) , 在阿普第阶 (116—109Ma) 有一热扰动导致轻微的抬升, 该抬升活动后又恢复热冷却。该构造沉降曲线反映出断裂阶段沉降速率相对较高, 断裂阶段是一正常热冷却时期 (在大西洋阶开始后) 。
构造沉降曲线显示出三个二级构造事件:第一个构造事件从晚三叠纪到侏罗纪晚期 (230—158Ma) ;第二个从侏罗纪到晚阿普第阶 (158~10Ma) ;第三个从晚阿普第阶到现在 (109—0Ma) 。图1为构造沉降曲线与古海水深度变化的关系。有4个大海侵/海退旋回, 但构造沉降曲线上只见到3个。这是由于二级构造海平面升降影响或该井底部地层记录不清。阿尔布阶至现在和卡洛夫阶至阿普第阶末的海侵/海退旋回与阿普第阶热点和大西洋迅速扩张的热冷却相对应。两个前卡洛夫的海侵/海退旋回认为与大西洋缓慢扩张和迅速扩张之后的地壳扩张期相吻合。角度不整合 (表示构造抬升造成的侵蚀面) 的形成早于这些旋回边界。
2. 相对海 (湖) 平面周期性升降
层序地层学发展的早期阶段其理论的核心是海平面变化控制着不同级别的层序的发育。而海平面变化有两种形式, 即全球海平面变化 (或称绝对海平面变化) 和相对海平面变化。相对海平面周期性升降直接控制着可容纳空间的变化速率。
2.1 全球海平面变化
在地质记录中对全球海平面变化旋回共鉴别出五个级别, 包括大陆泛滥旋回 (一级) 、大海侵/海退旋回 (二级) 和4个周期层序旋回。
2.1.1 大陆泛滥旋回。
大陆泛滥旋回根据沉积物进入克拉通的主要时间和受抑制的时间来确定, 它们代表一级全球海平面旋回。地层记录中有两个显生宙大陆泛滥旋回, 第一个始于元古代最末期, 终于二叠纪最末期, 年轻的一个始于三叠纪初期, 持续至今。这两个大陆泛滥旋回在所有大陆上都可辨别, 故认为是全球性的, 其成因是大陆板块聚合和解体导致的构造海平面升降。
主要大陆板块在显生宙的海平面上升与大陆解体时间吻合, 而海平面下降与大陆填充时期吻合。一级全球海平面低位与超大陆存在时间相应。海平面高位时间与大陆最大解体时间对应。
二叠----三叠纪低位与板块聚合和泛超大陆的稳定有关, 晚元古代低位与板块聚合和泛非超大陆的稳定有关, 泛非超大陆可能在625—555 Ma前解体。前寒武纪放射性年龄显示出可能有第三个超大陆形成于1.8Ga左右, 在1.2Ga左右经历断裂作用, 因而元古代可能有三个一级的全球海平面旋回存在。如果是这样, 一级全球海平面旋回持续时间分别为259Ma、350Ma和600Ma。
2.1.2 大海侵/海退旋回。
二级大海侵/海退旋回 (5~50Ma) 可由长周期的全球海平面变化及构造沉降速率变化引起。这些变化认为是构造海平面升降引起。要鉴别海侵/海退旋回的构造海平面升降速率和沉降速率是困难的, 必须通过全球不同地区构造沉降分析与全球海平面升降曲线间的比较才能确定。
2.1.3 层序旋回。
根据旋回持续时间, 将三级至五级海平面旋回定义如下:三级旋回持续一至五百万年;四级旋回持续数十万年;五级旋回持续数万年。三级海平面升降漩回形成三级层序, 四级、五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则形成小层序或小层序组。
三级至五级全球海平面旋回可在层序旋回、体系域和周期式小层序上反映出来。这些四级和五级海平面升降旋回可能是由冰川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降。冰川海平面升降幅度小, 但频率比引起海侵/海退相旋回的构造海平面升降和沉降速率变化要高。
2.2 相对海平面变化
在一个地区根据观测资料所获的海平面变化曲线, 通常都是反映相对海平面变化。
一个地区或盆地相对海平面的变化是全球海平面变化和本地区或盆地构造沉降速率的综合影响。水体的深度是沉积物表面到海平面的距离, 它受全球海平面变化、构造作用和沉积物供给三种因素的联合控制。当沉积物堆积速率大于相对海平面的上升速率时, 即使此时的海平面在上升, 但水体的深度仍在减少。
3. 沉积物供给量
3.1 沉积物供给量对海相层序发育的影响
沉积物供给量主要受构造和气候的控制。沉积物补充量也与盆地的沉降有关, 许多沉积盆地的沉积物是由河流体系补给的。对于一个盆地不同部位来说, 如果具有相同的相对海平面变化速率, 但沉积物供给速度不同, 那么就会产生不同的古水深和岩相变化 (图2) 。
在快速沉积物注入处的堆积速率受限于可容空间增长的速率。在海平面相对下降期间, 可容空间消失, 原沉积处发生了侵蚀作用。
对于中等沉积物注入速率来说, 可容空间的增加速率大于沉积物供给, 发生海侵和水体的加深, 沉积了海相。随着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的降低, 开始发生了岸线海退, 直至海相沉积到海平面, 岸线又回到初始位置。随着可容空间减少和相对海平面的下降, 先前沉积的沉积物可能会遭到剥蚀, 在快速的沉积物注入处, 沉积物的供给速率总是大于可容空间的增长效率, 从而堆积了海岸平原或三角洲平原沉积物。
在沉积物注入速率较慢的部位, 沉积物可容空间大于沉积物的体积时, 岸线向陆迁移并随之发生海侵, 水体深度明显增加, 偏泥的海相地层的堆积向陆地方向迁移。
3.2 沉积物供给量对陆相层序发育的影响
沉积物供给对陆相层序形成过程的影响是与其他因素一起共同起作用的。一般而言, 当物源充足、沉积物供给速率较高的条件下, 常可形成进积式的准层序组;沉积物供给速率低且稳定的条件下, 可形成加积式的准层序组;沉积物供给速率减小并且在发生湖扩展的条件下, 可发生退积式的准层序组。
沉积物类型、物源特征及沉积环境等还直接控制着沉积体系的发育。陆相湖盆中沉积物供给条件与海相盆相比较具有多源、近源、快速供屑的特点;另外, 沉积物注入速率高可使盆地水域大规模缩小甚至消失殆尽。湖平面的升降控制了湖盆的水域范围及水体深度。当湖泊与海洋连通, 原来的湖泊就变成了海湾。湖平面就受海平面变化的间接影响。
4. 古气候
气候因素 (包括气温、降雨量、大气湿度和风的强度等) 对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沉积物类型的控制, 对于海相地层来说气候对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形成的影响与控制作用比较明显;但该因素对陆相层序的控制作用明显增强。
4.1 对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
气候决定了水的循环状况和水的盐度。热带海洋浅水比中纬度温带海洋具有更高的含盐饱和度, 这个差异影响碳酸盐岩沉积物。
气候还决定着层序中的沉积物类型。在干旱气候和水体环境较局限的环境下, 在陆棚上盆地、湖、潮上坪等环境会产生蒸发岩沉积物。若陆缘沉积物供源点邻近碳酸盐岩地, 那么气候的差异将会影响硅质碎屑沉积物供给的类型。
潮湿气候有利于河流、三角洲硅质碎屑沉积物的沉积, 而干旱气候则有利于风成硅质碎屑。这些在碳酸盐岩地层序列中出现的沉积物类型不仅反映了气候条件, 而且也反映了相对海平面的变化。
4.2 对陆相层序形成的控制作用
气候的变化对陆相层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 气候的变化会造成植被和降雨量的变化。若气候温暖潮湿, 则降雨量多, 植被发育, 母岩的风化作用较显著, 网状河流发育, 沉积物供源较多且湖平面易于上升, 利于陆相盆地层序的发育;反之, 气候干旱炎热, 降雨量少, 植被不发育, 辫状河系数较发育, 粗粒物源短距离供给, 湖平面易于下降, 不太利于层序的发育。
气候变化对形成陆相层序的直接影响是湖平面变化。气候影响了湖泊的蒸发量和注入量, 进而影响了湖平面的升降变化, 湖平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地层的重叠样式和沉积相的分布。
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周期性或旋回性和级次性, 与气候相关的三级、四级和五级周期控制或影响了层序的形成与发育。陆相层序的形成常受构造沉降和气候周期的双重驱动与控制。
在陆相环境中, 气候会通过影响环境水体蒸发量与供给量的平衡而控制着基准面的变化;气候对沉积物的类型和供给速率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但陆相湖盆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在水体深度上均无法与海相盆地相比, 气候因素对陆相层序的影响要比海相显著得多。气候影响下的海平面变化是层序形成的驱动机制。对于近海环境内非海相层序地层的发育而言, 这种影响更为显著。
参考文献
[1]任建业, 李思田等.伊舒地堑构造演化的沉积充填响应.地质科学.1999.34:196--203
[2]石广仁.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171
[3]裘亦楠.储层沉积学研究工作流程.石油勘探与开发.1990.17:85-90
[4]丘东洲.油气地层学研究的若干问题.新疆石油地质.1998.19:35-42
[5]王华, 肖军等, 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方法综述.地质科学情报.2002.21:15-22
[6]李思田.层序地层分析与海平面变化研究--进展与争论.地质科学情报.1992.11
[7]李思田等.大型陆相盆地层序地层学研究.地学前缘.1995.2:145-150
【沉积物形成】推荐阅读:
表层沉积物05-13
土壤和水系沉积物07-13
海岸沙丘的沉积构造及其形成原因的探讨-以秦皇岛市海岸风成沙丘为例09-08
南太湖沉积物悬浮的动力机制分析07-02
沉积静电07-15
蛋白沉积07-18
沉积规律10-17
混合沉积08-05
气相沉积08-14
沉积体系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