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三网融合研究

2024-09-10

油田三网融合研究(精选12篇)

油田三网融合研究 篇1

摘要:本项目着眼于油田语音通信网、宽带局域网、数字电视网三网、以及基础传输网络融合改造, 符合行业发展趋势, 以及油田数字化建设长远规划方向, 结合油田三网现状和特点, 开展油田三网融合通信研究。

关键词:三网融合,NGN,软交换,PON

一、国内外发展现状与趋势

1.1国外:

美欧、日韩已推行了三网融合, 有统一的监管机构和较为成熟的法律。

1.2国内:

2010年1月, 国务院通过了《推进三网融合的总体方案》。国内各运营商相继开始建设自己的整体网络, 中国电信走在前列。

1.3石油行业:

国内各大油田如大庆、长庆、塔里木等都相继对自己的通信网络进行融合改造。

二、本油田现状

2.1语音通信网络:

目前本油田使用EWSD、C&c08两种数字程控交换设备。运行均超过15年, 宕机风险较高。

2.2信息网络:

本油田宽带局域网络由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组成。企业网和社区网实行物理分离。

2.3数字电视网络:

以HFC (光电混合网) 形式将电视信号送入楼栋。用户机顶盒支持节目的上行互动点播交流。

2.4传输通道:

以SDH光干线为传输通道。已实现光缆到楼栋, 双绞线到用户。

三、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3.1研究目标:

调研三网融合技术及本油田三网现状, 提出针对本油田三网融合的可实施性方案。

3.2主要研究内容。

以宽带局域网作为承载平台, 充分利用现有光缆资源, 采用PON技术改造传输网络。将语音、数字电视网络融合进去, 形成NGN网络, 由网管系统统一管理。

四、研究及方案设计

4.1软交换和NGN。

“NGN”, 又称为下一代网络。是在统一的网络平台上, 采用软交换技术解决语音交换业务, 以IP技术实现融合通信。统一管理各种电信业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

4.2 PON技术。

“PON”是无源光纤网络。“PON”系统结构主要由中心局的光线路终端 (OLT) 、包含无源光器件的光分配网 (ODN) 、用户端的光网络单元/光网络终端 (ONU/ONT) 以及网元管理系统 (EMS) 组成, 通常采用点到多点的树型拓扑结构。

4.3本油田三网融合方案构想。

本方案计划在H点和S点中心机房分别配置一套Soft3000和UMG8900核心设备, 2套Soft3000做成双归属 (负荷分担双归属) , 实现容灾, 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4.4接入层PON技术改造。

4.4.1 FTTH用户接入方式:

新建住宅采用FTTH用户接入方式解决楼内用户通信问题。MA5680T作为PON系统的OLT, 安装在中心机房。上行配置光模块采用GE出口, 上联软交换和信息网。下行配置EPBD务板, 每块业务板可提供8个PON业务接口。PON口输出后通过合波器将信号合在一起发送至分光器然后送入用户端。用户侧使用ONU进行接收。

4.4.2 FTTB用户接入方式:

旧住宅采用HTTB方式接入用户。将OLT放置在中心机房, 只将语音和网络信息送入OLT, 通过PON口直接送至用户楼栋MDU中, 通过双绞线将信号入户。电视信号依旧用原有设备传送, 只需在用户家中安放小型交换机向MDU回送上行数据。

结论

按照以上方案进行三网融合改造后, 可实现以下目标:逐步淘汰旧语音设备, 完成软交换体系构架建设;主干传输网全部更换为可靠性高的光缆, 极大地降低运维难度;淘汰小区网络汇聚层, 简化网络架构。系统核心平台过度成宽带IP技术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平台, 并平稳支持原有话音业务。

参考文献

[1]杨炼.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建设方案[M].人民邮电出版社.

油田三网融合研究 篇2

关于三网融合的研究报告

情况分析与前景展望

09行政管理

郝东英

200904333001

2010-11-30

一、前言

三网融合,是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的融合,其中互联网是核心。从实现方式上看,三网融合一种是指相同的服务和内容既可在广电网又可在电信网上被提供;另一种是广播电视网与电信网配合,从而实现业务融合,例如前者负责视频广播,后者承载互动功能。作为我国广播电视业发展的新方向,三网融合在人们的关注下逐步升温。为在了解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职业前景与未来传媒市场形成自己的认识。本文结合专业学习与相关材料的阅读,表达一些对此问题的看法。

二、摘要

不难发现,互联网的力量已经不能小觑。跳楼、着火等事件,第一时间不再是出现在报纸电视上,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微博,也可能是拥有众多网民的某个论坛或网络。当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互动式的传播形式可以更多的参与其中,更多的了解事件解决问题的时候,三网融合不仅可行而且必行。

三、研究方法

文献阅读反思研究

四、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一)三网融合推广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三网融合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提出已经有很多年了,但在目前对于我们来说仍只是多在理论阶段。这并不代表三网融合不能顺利施行,而是仍存在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和协商。如论如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三网融合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

首先,我国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互联网已顺利发展数年,形成大规模,铺网广普及程度高。21世纪互联网进入中国,在短短十年之内得到了极其迅猛发展。如今,网络深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之中,不可分离。而早在这之前,广播电视与电话已经普及数年之久。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已经分别拥有比较完备的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可以正常运作正常盈利,这是我们推行三网融合的最为基础的前提。

其次,互联网的逐渐壮大,使人们更多渴望互动式的媒介传播。拥有最多数量网民的中国,逐渐改变着传播的模式。人们不再满足于听新闻看新闻,或者单纯的与认识的人打打电话,更多的人选择将自己看到听到的突发事件第一时间与更多的人分享,陌生的人们可以依靠互联网络合作。经历过小月月、凤姐等人物在互联网上的火速蹿红,不难发现,互联网的力量已经不能小觑。跳楼、着火等事件第一时间不再是出现在报纸电视上,取而代之的可能是微博,也可能是拥有众多网民的某个论坛或网络。当人们逐渐意识到,这种互动式的传播形式可以更多的参与其中,更多的了解事件解决问题的时候,三网融合不仅可行而且必行。

有群众基础固然重要,但是除此之外,政策推动无疑是促成三网融合的最大动力之一。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会议提出,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和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2010年6月30日,在省(区、市)人民政府自愿申报的基础上,按照试点地区(城市)应具备的条件,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三网融合政策的提出,将会加快广电网和电信网大规模的网络建设,其中,广电网络的全面改造需要约2000亿元,电信运营商提升带宽、扩大覆盖共计支出约1000亿元。届时,在三网融合的网络建设投资中直接受益。2010年三网融合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充分利用三网融合有利条件,创新产业形态,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CMMB)、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的应用。

政府正式介入三网融合无疑会使之推行试点普及的速度加快。同时,三网融合的概念不再是人们的谈资也更不是想法而已,它已成为建设的一部分提上日程。与之有关的行业看到其中的发展弹性与利益,也会随之加入推动施行的行列。再加上之前提到的技术网络基础,群众基础,政策推动,三网融合的推行确实势在必行箭在弦上。

(二)三网融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现在看来,三网融合确实可行且必行,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推广普及三网融合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与挑战。

1、技术方面的问题

在全面推进有线电视网数字化、双向化、宽带化改造中,广电需要投入大笔的资金,预计需要在三千亿元左右。高造价使三网融合在短期之内不可能大众普及,即使在试点区域的应用也会非常有限。传播方式的改革不同于其他,一定程度上的普及是不可或缺的中重要方面。如何在短期之内降低造价,使融合的步伐加快,真正做到通过三网融合给我国传媒业带来新的面貌,使更多的人受益,技术上需要攻克难关,这里不必多言。

2、网络管理的问题

之前提到,我们已经分别拥有较为完善的广播电视网、电信网与互联网,但是只是“较为”完善。我们不得不承认,单独分析每一个我们现有的传媒网络,其中仍存在着一些不能忽略的问题。这一点互联网尤其严重,迅速的发展虽然令人欣慰但是带来的问题是需要时间解决的。从最基本的来谈,互联网安全问题便令人堪忧。三网融合之后如何保障用户的个人安全与隐私,如何约束管理用户的行为等等问题,需要在试点运行期间重点解决。保障用户的隐私权及其他人身权利,保护网络运行中的安全,维护网络治安,使三网融合后整体环境和谐有序各个网络运行流畅,尽可能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要做到这一切,试点期间的数据分析,相关法律法规的及时出台,有关部门从严尽早参与管理以及用户大众的配合自律都很重要。

3、机制方面的问题

按照总体方案要求,国家将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公司。而目前全国有14个省开始整合,有7个省没有开始,要组建一个全国性的有线电视公司,仍需要很长的周期进行整合协商。本身具有我国特色的传媒行业面临着重新洗牌组织管理的问题,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还是企业个人,都需要根据新的模式改革变化,创新产业的形

态。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表示:“纵观这种混媒状态促发了一种新的营销需求。因为传统的广告手段,有效控制信息,能够精准地去瞄准受众,因为它有完整的调查方式和研究方法,而且可以重复进行。但是今天受众成果碎片化和媒体的碎片化是并存的,这样让我们觉得传统的受众研究方法就必须发展,过去我们用低成本、小样本的调查得到很精确的数据,结果现在我们很怀疑这个数据。在这样一个流动性非常急剧的环境里,我们原来的方法就需要有一个调整。如果对广告业来讲,就是整个知识体系的基础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4、新闻工作者面临大众挑战

试想三网融合后传媒业的发展,不难想象,互动性将使更多的普通人加入到新闻传播的过程之中。这对整个传播领域无疑是有推进作用的,但就专业新闻工作者而言,除了专业设备的支持,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知识面临着挑战。怎样能使权威的声音以及民众的信任仍保留在自己手里,是个艰巨的任务。这也就要求专业人士以更加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并坚持新闻自由新闻真实,信息得到专业而有效的共享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同时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被融合时代所淘汰。

(三)三网融合中的机遇

三网融合中双方双向进入,凡符合条件的国有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以经营六类融合业务: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以及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音视频节目服务和IPTV传输服务、手机电视分发服务。电信企业要按照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落实相关职责任务,以促进三网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电信业应当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开展三网融合试验中,带动内容提供商、网络服务商、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等相关产业链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网融合同时可以使更多的创新元素加入其中,无论是从广告还是收视率的角度上来说,观众猎奇的心态以及新鲜的模式都提供了可观的商机与利益。此时,谁能抓住改革后的特点勇于创新,改组适宜的企业结构,配合政府相关政策,必能在三网融合后的广阔市场中抓得先机。

五、结论

三网融合互动界面设计应用与研究 篇3

关键词:三网融合;界面特征;人性化;设计评估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06-0000-01

Interactive Interface Design 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Shi Shuang

(Jilin College of the Art,Ani-com School,Changchun130012,China)

Abstract:The 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 for communications,

computer,television media can focus on a control platform,which gave rise to a richer information resource,but also the integration of an industry resource.Interface design of this opportunity to bring a new challenge,because the function of the three networks have different features,functionality,prominence,and therefore requires human interface design should follow the design ideas,feature-rich implement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The principle of feedback to complete the triple play interactive interface design.

Keywords:Integration of three networks;Interface features;

Humanization;Design assessment

一、三网融合中的用户界面特征

(一)界面更加丰富。三网络融合实际上给人们提供的就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服务,因此网融合后的界面功能应当为人们提供更加丰富的操作功能,更加简单的操作指示。界面所展示给用户的应当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图文形式的界面操作。这个界面应当由两种媒体出现,即文本、图像的静态媒体和动画、音频、视频等动态媒体,之所以可以采用这样丰富的界面形式,主要是计算机网络的接入,使得原有的界面设计能够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帮助实现动态化的界面功能。

(二)界面功能强大。三网融合带来的是人机交互的最大魅力就是人们通过对界面的操作可以实现其对信息表现形式的选择和控制,即三网络的功能切换。同时也可以提高信息表达和人们个性思维的结合,如:网络预约节目、预约信息等。在界面的顺序、符号、并行、信息联想等方面拓展了人们处理信息的能力。网融合后的所传递的是多媒体信息,这种多媒体信息远比单一媒体信息更加的丰富,因此需要界面的功能性更强。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支持有利与人们主动的开发媒体资源而不是被动的接受某种信息。

(三)界面人性化。三网结合所带来的信息的冗余是前所未有的,所以界面要能够体现出其强大的多功能性和人性化特征。网融合互动界面应当是丰富信息的表现形式,同时其互动的前提使之需要更加的人性化,即在界面形式、功能设计、提示和说明等方面都有着符合人们生理习惯的设计,这样才能在使用中获得较好的反馈效果,让人们通过界面内容和操作掌握网络融合的基本操控和实现网络化功能。

二、三网融合中的界面设计步骤

网融合的互动界面也应当遵循界面设计的基本步骤,这样才能保证符合人们的基本需求。具体的步骤如下:

1.对用户的调研,将需求具体化。然后建立界面的原型;2.对操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复杂程度进行层次化分解,将界面进行合理的分工,确定适用于用户的互动方式;3.环境分析,确定网融合后的所有软件和硬件环境,并为此设计相应的功能性需求;4.对项目进行评估,利用需求分析、任务分析等对界面开发所需要的成本进行汇总和分析,以此选择作为合理的双赢开发方式。5.根据网络融合的特性和客户需求对使用环境、对象、系统任务特征、成本和效益分析等因素确定界面设计的类型。6.进行具体的设计,将屏幕显示和布局设计进行分析并确定屏幕显示信息的内容、界面显示的次序、屏幕的总体布局、显示结构设计等内容。7.进行艺术性设计改进,即完善显示的内容,对之进行视觉效果的改进,包括为吸引用户注意而进行的色彩变化设计,如:采用动态的形状或者大小、颜色、亮度等特征对整个界面进行修饰,以提高界面的感官刺激性,提高界面的艺术效果。8.设计帮助和报错信息,安排帮助和报错信息的内容,设计查询方法,对帮助和出错的查询进行解答,同时设计帮助和出错的显示格式。9.原型设计在经过了初步的测试后,对整个界面设计进行整理然后将一个试运行的系统交给客户进行试用,通过试用反馈信息,并进一步完善设计细节。10.进行综合评估,利用客户反馈的意见和网络调查信息对界面进行整体评估,方法有:反馈、专家评议、软件测试等。

三、三网融合界面设计的评估

(一)评估的主要标准。对界面的评估主要来自于对界面是否人性化的评判,这一个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其实质就是人们常说的好不好用,即在操作中是否感到舒适和方便,并且表达的意思清晰明了,同时界面的艺术性也可以的到大众的认可,这就是一个人性化的标准,也应当是三网融合后的互动界面的设计标准。

具体的标准可以罗列为:1.人性设计:操作简单、容易学习、掌握时间短;界面美观、操作顺畅;反应速度快、相应时间合理;语言通俗易懂、语义清晰容易分辨。2.互动设计:用户在人机交互中自然;虚拟环境的真实化;界面的协调和适应性强。3.智能设计:对有效的信息可以进行推荐;对客户认为无效的信息进行屏蔽;在使用中可以根据个人的好恶进行调整和设定,并进行记忆。

(二)客户意见收集和反馈。界面设计完成后,应当进行必要的评估和测试。这时就需要通过客户服务的工作进行信息的整理和汇总。主要是利用客户服务人员对客户在界面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汇总,可以利用电话、邮件、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客户服务是获取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取得成功界面设计必不可少的方式。虽然客户服务的投入会带来一些成本的提高但是,从长远的角度看是值得的。优势是网融合的互动界面设计,由于是新的尝试领域,更应当重视对客户的服务,因为三网融合对客户来说就是一个新鲜的事务,对其界面的接触和操作当然就会会感到新鲜和陌生,因此一些操作会出现错误,这种错误实际上就是对界面产生的错误理解,也就是对界面设计的直接意见。因此,通过客服的信息搜集可以直接指导界面设计的改进。

参考文献:

[1]韦乐平.三网融合的四大挑战及对策建议[J].通信世界,2010,5

[2]柯岚.“三网融合”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广播电视信息,2010,1

吐哈油田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 篇4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0年1月13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 2015年在国内全面实现三网融合。

工信部制定了国家“三网融合”规划。由于三网融合目前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 工信部颁布相关政策, 力推国内“三网融合”步伐。

国内通信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 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 使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软交换技术是三网融合的基础。软交换技术是NGN新一代融合网络的核心控制层, 实现三网融合的必要条件是先期建设软交换语音通信网络。软交换具备开放式的网络架构和分层体系, 采用统一的IP协议实现信号传输, 接入方式灵活简便, 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低等优势。

一、融合解决方案

1.1方案主要内容。吐哈油田通信网络由语音固话通信网、数据业务网、数字电视网三网相互独立的分支体系构建, 共同承载了油田三网信息业务。

通过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 运用软交换技术对目前语音通信系统进行彻底改造。利用信息网作为承载网, 将语音网络融合进去, 形成NGN网络, 由网管系统统一管理。NGN网络组网结构简单, 设备集成度高且体积小、功耗低, 操作简单, 维护方便。

运用XPON技术采取FTTB方式实现CATV、IP、POTS的接入。充分利用油田现有光缆资源, 将电视网络融合其中, 对油田所有的用户接入层进行改造建设。

1.2以软交换技术建设核心层。NGN是以软交换为核心, 能够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 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 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软交换技术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 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 软交换不但实现了网络的融合,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业务的融合。

在中心机房建设核心控制设备ZXSS10 SS1B一套、中继网关TG MSG9000一套, Net Numen N31网管系统一套, AG MSG5200综合业务接入网关2台, 实现软交换平台的搭建, 灵活采用大局点AG、小局点IAD、新建楼栋EPON的接入模式, 为后期用户改造和油探区新建奠定基础。

吐哈油田数据网有企业网和社区网, 企业网和社区网实现逻辑分离, 我们选择油田企业网作为油田软交换的承载网络ZXSS10 SS1B软交换设备通过FE口连接到IP承载网, 在整个组网中处于核心地位, 完成话音的呼叫处理和对周边各种网关、终端、服务器的控制和接口。ZXSS10 SS1B内置媒体资源服务器, 为全网用户提供放音收号、录音通知、会议等媒体资源。中继网关TG MSG9000, 并可内置SG (信令网关) , 支持NO.7、NO.1、V5等协议, 网络接入互通方式灵活。

遵循软交换对承载网的安全要求, 配置两台汇聚交换机, 作为承载网冗余备份交换机。软交换设备通过链路双上行至2台汇聚交换机, 两台交换机之间启用VRRP协议, 实现链路1+1热备, 与软交换相关网段的网关落在汇聚交换机上。汇聚交换机与核心交换机实现口字型组网, 之间启用OSPF路由协议, 通过动态路由协议来保障网络高可靠性配置和软交换核心控制设备ZXSS1B配套的网管系统Net Numen N31, 作为软交换设备的管理平台。

Net Numen N31网管系统是一个综合的网络管理系统, 目前所管理的设备包括骨干层、汇接层、接入层的各种数据类设备。

基于管理的设备种类多样性, 系统统一采用SNMP管理协议与各种被管设备进行管理信息的交互, 同时辅以人机命令接口 (TELNET接口) 实现设备参数的远程指配功能ZXSS10软交换网络的集中控制设备是SS1b, 所有内部呼叫都在SS1b的控制下。SS1b记录每个呼叫, 被动或自动地送出CDR详细话单给计费系统。

S S 1 b向计费系统提供F T P接口支持定期计费, 提供RADIUS接口支持预付费业务和记账卡业务。通过这两个接口, 也支持与第三方计费系统间的连接。

1.3以EPON技术建设接入层

EPON系统由局侧的光线路终端 (OLT) 、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 (ONU) 和光分配网络 (ODN) 组成。ODN由光纤和一个或多个无源光分路器和相关无源光器件等组成, 在OLT和ONU间提供光传输通道。

用XPON技术采取FTTB方式实现CATV、IP、POTS的接入, 其中POTS采取VOIP技术解决, 而CATV光信号采取与XPON光信号WDM波分方式通过单纤方式传送至楼道, 然后接入独立的CATV铜缆系统入户。

EPON网络将实现数据、语音与CATV三网业务。方案中将OLT设备统一放置中心局, 分光器统一放置于小区通信机房, 在每栋楼下综合箱内放置若干数量的FTTB模式ONU及对应数量的WDM分波设备, WDM设备将1550nm CATV信号分出送往对应的CATV同轴分配网络, ONU通过五类线输送FE电信号至楼内每个用户, 在用户处连接IPBOX设备, 提供一路FE接口及一个POTS接口。

二、优势分析

吐哈油田通过三网融合的分层分布建设, 逐步将老旧的语音设备淘汰, 建立全新的语音系统。将为用户提供话音、视频、数据等多媒体综合业务, 采用开放、标准体系结构, 提供丰富业务的下一代网络。

将目前使用的价格昂贵且故障率高的主干电缆替换为价钱低廉、可靠性高的光缆, 极大地降低了运维难度。

通过PON技术对用户接入层改造完成后, OLT无源光网络可以将小区的网络汇聚层直接淘汰, 简化网络架构, 减少故障环节, 而且对吐哈油田早期投资建设的传输资源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浪费。

IP语音系统和大容量光传输系统的建设不仅为三网融合奠定了基础, 而且为油田在“十三五”期间新的产能区块的持续发展将奠定良好的通信保障和更强大的带宽保障。根据融合技术的发展和自建网络基础的情况, 未来油田实现光纤入户, “三网融合”将遍及油田生产区域和千家万户, 生产物联网覆盖所有吐哈油区, 促进油田整体信息化水平迈进中石油先进行列。

三、结束语

通过对吐哈油田目前三网运行状况和业界先进、主流技术进行研究, 设计编制有针对行的吐哈油田三网融合的可实施性方案, 完成对油田三网的融合建设。

未来, 我们可以用电视遥控器打电话, 在手机上看电视, 随需选择网络终端, 只要拉一条线、接入一张网, 甚至可能完全通过无线接入的方式就能搞通信、电视、上网等各种应用需求了。

参考文献

[1]杨炼, 王悦, 杨海燕, 黄军政, 等.三网融合的关键技术及建设方案[M].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1.

[2]黄俊.现代有线电视网络技术及应用[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9-1.

三网融合推广方案(全文) 篇5

一、工作目标

(一)三网融合全面推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将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扩大到全国范围,并实质性开展工作。

(二)网络承载和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宽带通信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一批核心技术,产品和业务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三)融合业务和网络产业加快发展。融合业务应用更加普及,网络信息资源、文化内容产品得到充分开发利用,适度竞争的网络产业格局基本形成。

(四)科学有效的监管体制机制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基本健全,职责清晰、协调顺畅、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新型监管体系基本形成。

(五)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更加健全,技术管理能力显著提升,国家安全意识进一步增强。

(六)信息消费快速增长。丰富信息消费内容、产品和服务,活跃信息消费市场,拓展信息消费渠道,推动信息消费持续稳定增长。

二、主要任务

(一)在全国范围推动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

1.确定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分期分批扩大至全国。各省(区、市)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以下称省级协调小组)结合当地实际确定本省(区、市)开展双向进入业务的地区,报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备案。(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2.开展双向进入业务许可审批。在全面做好试点地区双向进入工作的基础上,按照“成熟一个、许可一个”的原则,开展双向进入许可申报和审批工作。广电企业在符合电信监管有关规定并满足相关安全条件的前提下,可经营增值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的基础电信业务、基于有线电视网的互联网接入业务、互联网数据传送增值业务、国内网络电话(IP电话)业务,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还可基于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开展固定网的基础电信业务和增值电信业务。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在有关部门的监管下,可从事除时政类节目之外的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互联网视听节目信号传输、转播时政类新闻视听节目服务、除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以外的公共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传输、手机电视分发服务。国家和省级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按照相关政策要求和业务审批权限,受理广电、电信企业的申请,同步向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经营许可证。企业取得许可证后,即可依法开展相关业务。(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3.加快推动IPTV集成播控平台与IPTV传输系统对接。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切实加强和完善IPTV、手机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建设和管理,负责节目的统一集成和播出监控以及电子节目指南(EPG)、用户端、计费、版权等的管理,其中用户端、计费管理由合作方协商确定,可采取合作方“双认证、双计费”的管理方式。IPTV全部内容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IPTV集成播控平台集成后,经一个接口统一提供给电信企业的IPTV传输系统。电信企业可提供节目和EPG条目,经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审查后统一纳入集成播控平台的节目源和EPG。电信企业与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应积极配合、平等协商,做好IPTV传输系统与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对接,对接双方应明确责任,保证节目内容的正常提供和传输。在确保播出安全的前提下,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与电信企业可探索多种合资合作经营模式。(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4.加强行业监管。电信、广电行业主管部门要按照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广电、电信企业的监督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维护良好行业秩序。电信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电信监管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经营电信业务企业的网络互联互通、服务质量、普遍服务、设备入网、网络信息安全等管理;广电行业主管部门应按照广播电视管理有关政策法规要求,加强对从事广播电视业务企业的业务规划、业务准入、运营监管、内容安全、节目播放、服务质量、公共服务、设备入网、互联互通等管理。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要督促已获得许可的地区全面落实双向进入,推动相关企业实际进入和正常经营,丰富播出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电信和广电企业要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推动双向进入业务快速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负责)

(二)加快宽带网络建设改造和统筹规划。

1.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加快推动地面数字电视覆盖网和高清交互式电视网络设施建设,加快广播电视模数转换进程。采用超高速智能光纤传输交换和同轴电缆传输技术,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建设下一代广播电视宽带接入网,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海量下行宽带、室内多信息点分布的优势,满足不同用户接入带宽的需要。加快建设宽带网络骨干节点和数据中心,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全面支持互联网协议第6版(IPv6)。加快建设融合业务平台,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要加快全国有线电视网络互联互通平台建设,尽快实现全国一张网,带动各地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引导有线电视网络走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有线电视网络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作用,促进有线电视三网融合业务创新,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的服务品质和终端用户体验。(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参加)

2.加快推动电信宽带网络建设。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光纤网络建设,全面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城市新建区域以光纤到户模式为主建设光纤接入网,已建区域可采用多种方式加快“光进铜退”改造。扩大农村地区宽带网络覆盖范围,提高行政村通宽带、通光纤比例。加快互联网骨干节点升级,提升网络流量疏通能力,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加快业务应用平台建设,提高支持三网融合业务的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参加)

3.加强网络统筹规划和共建共享。继续做好电信传输网和广播电视传输网建设升级改造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共建共享合作模式,促进资源节约,推动实现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加强农村地区网络资源共建共享,努力缩小“数字鸿沟”。(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资委等参加)

(三)强化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管。

1.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文化改革发展重大工程的实施,推进国家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探索三网融合下党管媒体的有效途径,健全相关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确保播出内容和传输安全。完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重点加强对时政类新闻信息的管理,严格规范互联网信息内容采编播发管理,构筑清朗网络空间。(中央宣传部、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安部等负责)

按照属地化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谁审批谁监管、谁办网谁管网的原则,健全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保障工作协调机制。企业要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和行业网络安全相关政策要求,完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安全责任,制定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安全评测、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建立事前防范、事中阻断、事后追溯的信息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落实接入(含互联网网站、手机、有线电视)用户实名登记、域名信息登记、内外网地址对应关系留存管理制度,为有关部门依法履行职责提供技术支持,增强三网融合下防黑客攻击、防信息篡改、防节目插播、防网络瘫痪等能力。加强三网融合新技术、新应用上线前的安全评估,及时消除重大安全隐患。(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2.加强技术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设施,提高隐患发现、监测预警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按照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统筹规划建设网络信息安全、文化安全技术管理系统,加快提升现有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三网融合新闻信息监测管理系统的技术能力。加快地方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管理平台建设,积极研究适应三网融合新技术、新业务的安全技术管理手段,加强相关技术研究,提高安全技术管理能力。(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广电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系统要进一步提高搜索发现能力,在节目集成播控、传输分发、用户接收等环节部署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各类传输网络中视听节目播出情况,及时发现和查处违规视听节目和违法信息。(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等参加)

3.加强动态管理。强化日常监控,确保及时发现安全方面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采取措施妥善应对处理,及时、客观、准确报告网络安全重大事件。充分发挥国家三网融合安全评估小组的作用,对重大安全问题进行论证并协调解决。省级协调小组办公室下要成立安全评估小组,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协调解决安全问题。(中央宣传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四)切实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1.加快推进新兴业务发展。进一步探索把握新型业务的发展方向。鼓励广电、电信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增值服务企业充分利用三网融合的有利条件,以宽带网络建设、内容业务创新推广、用户普及应用为重点,通过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IPTV、手机电视、有线电视网宽带服务以及其他融合性业务,带动关键设备、软件、系统的产业化,推动三网融合与相关行业应用相结合,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强数字文化内容产品和服务开发,建设数字内容生产、转换、加工、投送平台,鼓励各类网络文化企业生产提供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信息内容产品。(中央宣传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2.促进三网融合关键信息技术产品研发制造。围绕光传输和光接入、下一代互联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等重点领域,支持高端光电器件、基于有线电视网的接入技术和关键设备、IPTV和数字电视智能机顶盒、互联网电视及配套应用、操作系统、多屏互动技术、内容传送系统、信息安全系统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加快更高速光纤接入、超高速大容量光传输和组网、新一代万维网等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加强三网融合安全技术、产品及管控手段研究,加强自主知识产权布局和标准制定工作。支持电信、广电运营单位与相关产品制造企业通过定制、集中采购等方式开展合作,带动智能终端产品竞争力提升。(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安全部、国资委、质检总局、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3.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基础电信运营企业与广电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内容供应商等的合作竞争机制,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和价格收费行为,加强资费监管,维护公平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电信、广电企业及其他内容服务、增值服务企业加强协作配合,创新产业形态和市场推广模式,鼓励创建三网融合相关产业联盟,凝聚相关产业及上下游资源共同推动产业链成熟与发展,促进创新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4.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标准体系。围绕三网融合产业发展和行业监管的需要,按照“急用先行、基础先立”的原则,加快制定适应三网融合要求的网络、业务、信息服务相关标准,优先制定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相关标准,尽快形成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组成的三网融合标准体系。企业开展相关业务应遵循统一标准,充分发挥标准在规范行业发展、保障市场秩序等方面的作用。(质检总局牵头,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参加)

三、保障措施

(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完善电信、广电行业管理法律法规,积极推进电信法、广播电视传输保障法立法工作,清理或修订相关政策规定,为广电、电信业务双向进入提供法律保障。(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负责)

(二)落实相关扶持政策。利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及相关产业发展专项等,支持三网融合共性关键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动业态创新。将三网融合业务应用纳入现代服务业范畴,大力开发信息资源,积极创新内容产品和业务形态。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宽带网络发展的长效机制。对三网融合相关产品开发、网络建设、业务应用及在农村地区的推广给予政策支持。(中央宣传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信办等负责)

(三)提高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水平。城乡规划建设应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预留所需的管线通道及场地、机房、电力设施等,各类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场所应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开放,并为网络的建设维护提供通行便利。(各地政府,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负责)

油田三网融合研究 篇6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商业业态变化分析

目前,三网融合实际上是一种业务上的相互融合。各个媒介通过网络整合衍生出了更加丰富的增值业务类型,拓展了行业业务提供的范围。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的最大的变化是,电视从单一业务变成全业务。新环境下,电视内容提供以电视屏幕与电脑屏幕、手机屏幕等为基础的互动、整合,出现高清视频类、全媒体信息类、网络娱乐类、网络教育类、家庭服务类等新兴业务。

特别是NGB的大力建设改变了广电业务类型。广电网原来的业务是以单向广播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窄带、简单交互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增值业务,而NGB可以提供高带宽、复杂交互的互动电视类、社区服务类、电子商务类、在线娱乐类、个人通讯类、医疗教育类、金融证券类业务,还可提供视音频、数据和语音等多种综合业务。数字电视、互动电视、高清电视和宽带互联网接入是NGB最重要的三网融合新业务。此外,手机电视、移动互联网、网络电话等新业务也将迎来大发展。

三网融合后,手机、电视、电脑屏幕互相融合,用手机可以看电视、上网,用电视可以上网、打电话,用电脑可以打电话、看电视。随需选择网络和终端,只要拉一条线或无线接入即完成通信、电视、上网等。只要有一个有效的终端即可实现网络通讯,随时随地地无障碍交流,媒介的便捷性将拓宽业务时间。

电信和广电企业合作探索三网融合后的新型业务。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与深圳广电集团双方建立了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在内容、技术、业务、市场、客户服务等多个方面开展广泛深入合作,计划提供“移动通信+宽带接入+无线上网+数字电视”的全业务方案。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盈利模式研究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部门的商业业态发生了变化,其盈利模式需要拓展探寻。有些城市,三网融合进展较快,网络整合程度较高,在业务展开方面也较早,但盈利模式还处于探寻阶段。90年代中期,广播电视网和通信网都想发展成综合业务网,采用简单延伸的方式进入对方领域的做法,并没有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三网融合试点阶段。在一些地区也陷入这种困境。一些地方在完成数字电视整体转换之后,发现所带来的增值业务市场前景并不乐观,业务空间无法拓展。另外,有线电视的公益性属性和长期保留5套模拟电视节目的政策对用户第一台机的接入率带来了很大影响,整个业务的发展而言,没有达到预期的盈利目标。青岛三网融合负责人也说,青岛下大力气进行网络整改,推行各种试行业务,但现在面临盈利模式问题。目前看,众多UGC门户其盈利模式也没有什么更新的突破,从网友推送到与专业媒体机构合作推出更为专业的视音频内容,其盈利模式也略显单一和后劲不足。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盈利是广电和电信企业的本能。在新业态的模式下,电视节目不再是按节目安排时间表来播放,而是按照观众的时间来播放,还可以在电脑、手机等各种屏幕来收看,因此在电视中插播广告的商业模式将被打破,三网融合背景下仅依靠单一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是不行的,新业态的广电需要建立全新的商业盈利模式。

现有广电网络是采用媒体广告+用户收费模式,互联网采用免费+媒体广告模式,而电信是采用用户收费模式。这其中,电信采用的用户收费模式是另外两大网络目前最为欠缺的盈利模式,因为现在广电网和互联网都缺少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渠道。可以预计,随着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盈利模式的相互拓展以及渗透是产业链各方进行整合时最为看重的关键点,一旦用户收费+媒体广告模式实现,未来三网融合的盈利空间将被极大提升。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网迎来多种新业务,需要探究新业务盈利模式:

合作分利的盈利模式,就是跨部门的合作,组成完整的产业链,在产业链环节上分利。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体业务交叉融合,联手赢得市场,合作互利。数年前数码视讯就推出了电视彩信业务,可以实现手机、电视的互联互通,是三网融合的早期尝试,但跨网运营涉及利益分配问题,因此当时难以大规模开展。在三网融合加速的今天,合作抢占市场,无疑是对双方都有利的模式。再如广电企业有丰富的节目资源,而电信运营商有优秀的市场化竞争能力,如果双方能优势互补,联手寻找合作其赢的商业盈利模式,才有望迎来跨平台、跨产业发展的更大机遇。

手机电视涉及广电和电信两大部门的利益,一方面,具备丰富内容资源的广电行业可以为移动通信网络提供极具诱惑力的视频内容,借助移动通信规范的计费渠道获得额外的增值收入;另一方面,电信行业不仅控制了终端,而且拥有蜂窝移动通信网络,能够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传输。因此,广电和电信部门的合作共赢被认为是技术成熟、成本低廉、利益共享和市场开发的唯一选择。广电系统在内容播放层面上向电信领域的开放,将迎来网络电视快速发展的新契机。上海网络电视用户突破了100万,网络电视作为商业价值的互动媒体平台的重要性日益凸现。

NGB的盈利模式在于拓宽业务类型。广电网原来的业务是以单向广播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基本业务,以窄带、简单交互的视音频服务和数据服务为增值业务,而NCB可以提供高带宽、复杂交互的互动电视类、社区服务类、电子商务类、在线娱乐类、个人通讯类、医疗教育类、金融证券类等业务,还可以提供由视音频、数据和语音等多种业务组合而成的综合业务。

三网融合背景下,数字电视具有巨大的市场盈利空间。依托商业业务模式的开展,拓展多种盈利模式。除媒体广告+用户收费模式外,还要开展跨媒体合作分利模式。发展广播电视节目收费空间,积极发展互动点播、卡拉OK、游戏对战、电视彩票、股票交易等多种增值业务;大力发展电视上网、电视通讯等盈利方式。媒体广告和用户固定收费外的盈利模式,在三网融合中愈加突出。

手机电视的盈利模式。首先是广电和电信合作式盈利。中广传播、中国移动共同启动CMMB手机电视业务,优势互补,共同分享市场利润。手机业务种类的开发,青岛移动G3手机播出7套电视节目和两套广播节目。增加用户消费量和消费时限,增加利润。开拓业务类型和消费时限两个盈利模式。

IPTV业务的盈利模式。IPTV业务的发展要有个性化的频道以及丰富的业务内容来吸引用户。这就需要产业链中的企业合理定位自己的业务,建立合理的价值分配体系和合理的盈利模式。广电可以通过把部分频道外包给专业的代理商或成立IPTV内容运营公司,同时与它们达成共赢的利润分配模式。在合作政策上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建立科学的激励和惩罚机制,更有效地推动IPTV业务的发展。

微视频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的市场环境和消费环境使得长视频的盈利充满坎坷。因此,进军微视频领域成为视频盈利模式的新探索。微视频盈利模式,让网站与用户通过手机以及个人电脑及时沟通和互动,实现即时上传和评论,并在同时投放广告,这确实是一种盈利模式创新。第一视频负责人张进军说,第一视频正发挥三网融合的优势,打造基于互联网、广播网和电视网这一三网融合的产业链。

依靠创新技术开拓新业务盈利模式。三网融合给广电带来不可思议的新业务。据报道,湖南有线大力开发增值业务综合平台,以多种新业务增加盈利。广电网改造后,用户年内或可通过电视机给父母发照片,用电视机写博客。这一平台将支持信息类、娱乐类等增值业务的接入,包括电视短信、彩信、公告、邮件、资讯、相册、游戏、博客等增值业务。海尔推出的U-home智能终端系统,是完全基于TCP/IP协议的智能化家庭网络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在下班途中就可以通过手机短信等方式开启家里的空调,或者提前打开家里的热水器。

三网融合后,更要注重内容选择。面向市场受众,积极主动选择观众关注的内容,改变传统的“电台播什么观众看什么”的传统。在中国的“内容产业”中,最能盈利的是网络游戏。以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消费市场扩容和以《喜羊羊与灰太狼》走红为代表的“国产动漫热”,都是新环境下“内容产业”的热点。三网融合后,体育内容和卡通内容的传播更受欢迎。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发展的启示

我国三网融合业务发展研究 篇7

一、欧美三网融合及我国信息市场现状

(一) 欧美三网融合现状

欧美信息产业发达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就启动了三网融合进程, 数十年来, 它们从制定融合准入政策、建设信息基础实施环境、到融合网络监管体系等都在为开展三网融合做积极准备。欧美三网融合发展如火如荼, 其最新发展可以通过下表示例企业业务构成来展示, 其中数据公开截止到2009年及2010年第三季度。由于各企业公布数据方式不同, 故三网业务收入数据及三网业务收入结构统计单位有异, 但是都从本质上反映了三网业务最新构成, 如下表1所示:欧美示例企业三网融合业务构成[2,3,4,5]。

由表1可知, 曾经各自以广电、互联网、电信为主的企业利用范围经济效应, 三网融合业务发展迅速。Comcast推出两两融合及Xfinity等, 电视、互联网、电话用户比例基本持平;Google现在每周有超过20亿次的视频广告业务, Gmail网络电话在刚推出的第一周内就有1000万次的使用量, 非网络搜索业务收入比重已经上升到34%;Verizon虽然以电话业务为主, 但是FiOS三重播放客户发展迅速, 用户比例已经上升到20%;Vodafone欧盟通过开展视频广告及互联网业务等, 其收入比重已经上升到了总收入的38%, 这些都显示了三网融合市场需求及其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二) 我国信息市场现状

我国由于历史原因不同的网络体系 (这里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普通互联网) 处于不同行政管辖范围, 其中广电总管辖的广播电视网络、电信管理局控制的电信网络以及工信部管理的互联网形成各自的网络业务体系, 下表2展示了中国网络市场基本构成。

由表2可以看出, 我国广播电视网络业务管制严格, 主要是为宣传政府政策、把握舆论导向、树立国家形象服务为主, 对非广电企业进入限制较多。中国电信业发展经过分分和和的发展历程, 从邮电部一家垄断到移动业务与有线业务分离, 从中国电信分为南北两部分到形成由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中国卫星通信等竞争格局, 再到现在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划分局面等, 不利于信息业务的互联互通。我国互联网络市场资本构成复杂, 由于投资者急于收回成本及投入产出关系, 企业会盲目扩散布局新业务参与市场竞争, 信息环境待完善。

二、我国三网融合需求

我国不同网络体系之间有基础设施差异, 通信设施中铜轴电缆与光纤并存、各网络通信元器件质量性能有异, 网络通信性能参差不齐, 再加上我国地域区域发展不平衡, 使得信息业务兼容性较差。我国3G实质上是语音、视频与互联网的平台融合, 3G业务拓宽了信息业务发展渠道, 对信息业务发展路径影响较大, 新型增值业务不断涌出, 对跨越网络平台的业务集成度要求越来越高, 若已有各网络体系之间不能实现良好的互联互通兼容, 则势必会影响多媒体业务的通信质量。三网统一业务融合可提升各网络体系之间的兼容性, 减少企业信息平台的转换成本, 减少各网络之间的协调成本, 我国信息市场需要三网体系之间的融合互通。

三网融合具有直接网络外部性特征, 随着某一网络体系业务种类增多, 该网络的用户数量会增加, 而潜在的客户会选择进入获得收益最大的网络范围, 故能给该网络带来正向收益。Verizon业务种类丰富, 信息业务竞争有力, 往往是新用户接入的选择对象, 给企业带来直接收益。三网融合也有间接网络外部性, 当某一网络企业新加入开展现有的信息业务时, 竞争对手往往会采取提升服质量、降低市场价格等竞争行为, 用户也获得收益。欧美推出互联网电话业务过程中, 引发了语音通信服务质量的提升和业务价格的降低, 给用户带来了间接收益。我国现有三种网络体系之间存在着市场业务的互补性, 开放各自网络市场业务准入许可就能获得企业和用户网络市场的外部性收益, 在欧美三网业务浸入我国市场的竞争压力下, 我国必须发展三网融合业务, 才能保持甚至增加现有的市场份额。

我国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业务目前分开经营, 用户分开买单, 从设备使用效率方面来看, 用户几乎不能同时使用三种不同的网络物理设备, 造成了物理资源浪费。2009年统计数据表明我国ARPU约占人均GDP的4%[6], 我国需要一种网络链接就能实现三种业务功能的信息集成环境, 能减少用户的网络使用成本。我国现有广电业务的特点是图文并茂, 但是缺乏互动性;语音业务突出了互动交流, 但是不能图文并茂;互联网业务特点是查询方便, 但是信息繁杂, 缺乏指导性。我国用户需要三种网络的业务融合, 在减少操作复杂性的同时, 能够综合不同网络体系的资源优势, 最大程度的利用信息网络价值。

三网融合是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 从欧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 网络融合业务提升了企业设备使用效率, 增加了企业规模经济效益, 也丰富了市场业务种类, 企业和用户都获得利益。欧美三网业务融合有条不紊, 我国已经融入开放的世界信息业务体系中, 要想确立在世界信息产业中的地位, 唯有三网业务融合创新, 才能提升网络体系价值, 掌握主动局面, 信息市场竞争中“赢者通吃”的法则更进一步增强了我国三网融合的紧迫感。

三、我国三网融合实施研究

欧美等国三网融合经历了数年的发展完善, 我国三网融合建设也需要渐进的过程, 需要不断积累完善。笔者认为, 我国三网融合开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实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提供信息传播保障;优化产业政策, 促进竞争公平公正;融合业务平台, 试点业务模式;融合现有各个网络管理部门, 完善网络监管体系。

(一) 建设信息环境

虽然三网融合主要是在应用层及业务层开展, 但是数字业务传输网络离不开物理信息基础设备的支撑, 目前我国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参差不齐, 这有地域发展经济水平差异、也有各网络拓扑结构不同的原因、造成各网络体系物理传输性能有差异, 容易给跨越网络范围业务融合带来障碍。

我国应在各网络体系中, 升级信息网络物理设备, 提升网络传输性能, 才能为网络业务融合打好基础, 保障三网业务开展。统筹规划构建高速大容量的同步数字系列 (SDH) 光纤通信传输系统就是可选择方案, 可以满足三网融合后信息业务数据传输对高速宽带的要求, 而且性能稳定, 光纤通信质优价廉、易于维护及增加网络拓扑新节点, 方便向各个小区用户提供信息网络接入服务。统筹升级网络设备的过程也是资源共享的过程, 能提高信息设备利用率和物理设备之间的协调性。

构建统一标准的业务平台也是三网融合发展可行之举。三网融合后信息业务种类增多, 功能多样化、针对不同用户群体的多元化、个性化、时时化网络服务使得用户定制点播的频率增加、随意性增强。我国目前无论是电信NGN、广电NGB、还是互联网CNGI均处于试点阶段, 网络业务流量瞬时性增加使得各网之间需求量不均衡, 三网融合业务以IP协议划分传输, 构建统一信息平台能发挥资源共享优势, 有效地解决网络传输瓶颈的问题。

(二) 优化融合政策

我国不断推出三网融合有关政策, 按照我国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城市) 名单内容, 以及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的相关决定, 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业, 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等, 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 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等[7]。在我国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发布的关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业务分类目录 (试行) 》 (2010) 通告中明确表示, 将容纳IP电视 (IPTV) 、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新媒体业务列入业务种类范围[8]。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做了稳步推进三网融合及鼓励开展信息业务的工作, 在《从事电信业务的跨地区增值电信企业名单》 (2009) 中, 明确支持互联网络企业参与增值电信业务中的Internet接入服务业务及信息服务业务[9]。

但是通过分析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我国作为管制体系相对开放、信息业务种类丰富的互联网, 却没有获得有条件的互联网公司可以进入广电领域的承诺, 这造成了行业/产业竞争政策的不对称, 不利于网络企业获得公平公正的竞争地位。从目前广电与电信双向进入的实质内容来看, 电信行业并没有向广电完全开放相关基础电信业务, 广电行业也没有向电信企业开放所谓的节目集成运营权, 这就导致广电网和电信网、互联网之间的业务准入不对称, 目前互联互通的三网融合政策还需调整完善。

我国在现有制定的三网融合发展政策中, 广电网络体系和电信网络体系优势略显明显, 但是互联网体系竞争优势较差, 我国信息市场急需三方统一公正对等的竞争环境。我国虽然在产业政策上已经进入了三网融合流程, 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要落实公平的竞争政策, 扫除各网络体系之间的业务准入优劣划分, 完善现有的行业/产业发展政策, 创造均衡规范的竞争环境, 为三网融合的和谐竞争做好导向。

(三) 试点业务模式

欧美三网融合业务从开展单项准入、双方互相准入到逐步推广广电、电信、互联网业务的完全相互准入, 有着发展完善的历程。我国信息市场业务互相准入政策有利于促使不同网络体系之间业务的互联互通, 可以从简单单向业务准入逐步过渡到双向业务准入, 还可以试行不同行业之间的业务两两准入, 为三网业务的最终融合做积累。

我国信息市场现有的三方网络交叉业务为三网融合业务开展提供了参考借鉴。三屏融合 (三屏融合指电视屏、电脑显示屏、手机屏的融合) 是信息业务集成跨越不同网络体系的传播, 其不管信息来源自互联网、电信网还是广电网, 均可以在用户信息终端融合显现, 即同一终端同一操作界面就可以实现三种不同业务的集成功能。我国可以在部分地区以三屏融合为接入点拓宽三屏融合业务种类, 升级试行三网融合业务, 逐级跳跃实现从三屏业务到三网融合的平滑过渡, 最终达到为三网融合试点积累经验的目的。信息增值业务领域发展空间较大, 企业也可以通过依附、捆绑现有业务的方式试行三网业务增值领域的应用, 利用市场需求的多元化, 增加客户对三网融合业务的依存感, 为三网融合积累经验。

企业跨越网络体系的并购、重组也是实施三网融合的途径之一。企业可以通过联盟、入股等方式成立新业务运营实体, 迅速布局新型网络业务, 并能糅合进自身特色, 扩大市场影响力和提升竞争实力。欧美信息企业融合联盟的例子举不胜举, Google收购YouTube就显著加快了从互联网业务到视频业务的发展, 我国广电网业务体系长期处于国家管制状态, 我国电信网络长期以语音业务为主, 开放环境下的市场业务竞争经验不足, 可以尝试通过收购、结盟、入股相关企业等方式来试点开展融合业务, 为日后大范围三网融合业务积累经验。

(四) 完善监管体系

我国目前的网络监管机构是按照国家行政管理机构职责来划分的, 然而三网融合业务传播会使用不同网络体系的物理设备, 会涉及不同网络界限的管制障碍, 因此将会遇到不同网络管制体系的约束, 融合现有各网络体系管理规范, 构建三网融合监管新体系是当务之急。

我国2010年新出台的三网融合政策就有对信息产业监管模式发展创新的要求, 我国政府应当统筹管理网络监管体制, 融合重组现有三个网络不同管制单位于一体, 杜绝网络边界模糊划分及管理条目的重复繁琐, 在法律法规体制框架内, 变管理为协调, 化执行为导向, 积极协调我国三网融合业务的开展。

三网融合业务持续发展创新, 网络监管体制也需要及时创新, 理想的监管体系尚待于成熟, 我国应及时跟踪借鉴欧美等信息产业先进的成功经验, 吸收其失败的经验教训, 倡导行业自律, 不断完善网络监管体制, 推动我国三网融合业务的实施。

四、展望

三网融合现状分析及问题研究 篇8

在我国, 三网融合早己是一个广为传颂的业界术语, 并已被赋予了专有的解释。从1997年至今, 我国政府对三网融合的表述已经有6次, 具体时间如下: (1) 1999年82号文件:即关于加强广播电视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电信部门不得从事广播电视业务, 广播电视部门不得从事通信务, 但允许上海可以实践三网融合。 (2) 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提出“促进电信、电视、计算机三网融合”。 (3) 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和完善宽带通信网, 稳步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建设;构建下一代互联网, 加快商业化应用;制定和完善网络标准, 促进互联百通和洛源共享。 (4) 2008年《关于鼓励数字电视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三网融合。 (5) 2009年《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实现广电和电信企业的双向进入, 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6) 201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技术功能趋向于一致, 业务范围趋于相同, 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之中, 相对于广电网和电信网, 互联网是一个“叠加寄生”网络, 既可以依靠电信网作为基础网络支持技术, 也可以以广电网作为基础支撑。因此, 关键是三网融合中的广电网和电信网的融合, 这2者都是基于互联网的融合, 最终会被广泛的网格和电信网络支持互联网的共同的基本。

1 三网发展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2010年初进入三网实质融合阶段, 经过近2年的实验工作, 三网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行政干预, 双向接入到墙的整体业务, 不良性的竞争, 共享难以实现和盈利模式的欠缺, 如何良性促进一体化的影响因素。这些因素都从三m+完美融合的监管限制, 也由于信息产业的艺术发展状况的局限性。突出产业利益的市场监管模式所引起的主导权之争严重阻碍着我国三网融合的推进。三网融合可以视为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多行业、多监管部门等方面的问题, 给广电、电信带来变革的影响也是一个系统工程。

1.1 电信网

至2012年, 我国移动电话用户为11.12亿户, 固定电话为2.78亿户, 有优质频谱资源紧缺, 双绞线接入带宽约为30MHz。基础业务为语音, 网络呈现高质量、高成本、高可靠性、复杂性局, 终端却是低智能, 有着严格和完善标准, 运营属于产权简单、丰富的大型电信级网络运营经验, 中等监管不掌握信息源。存在问题有业务增长较难, 双向线接入先天不足, 视频业务运营经验不足, 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1.2 广电网

2012年以来, 有线电视用户总数达到2亿多, 数字化用户也突破1亿, 广电网使用的是优质的频谱资源, 同轴电缆接入带宽为1GHz, 提供广播电视基本服务, 但网络渲染的低质量, 低成本, 可靠性低, 低复杂度, 智能, 标准宽松。产权复杂, 丰富的网络广播的经验, 严格的监督和控制的垄断部分程序集成的信息来源的权利, 存在的问题是分散的网络, 经营粗放, 成本高的双向转换, 操作经验的商业模式和盈利的双向沟通的缺乏。

1.3 互联网

从2012来, 已发展到5亿多个用户, 频谱和网络接入带宽与数据传输和交换的业务基础不同, 低质量, 低成本的网络, 可靠性低, 中度复杂终端属于高智能的。有着较严格和完善标准。产权明晰、丰富的业务应用运营经验。其管理较松散, 有较为丰富的信息源, 有可管理的潜在力量, 属可控的, 可靠的, 可扩展的能力弱, 探索新的商业盈利模式的需要和其他的问题。

2 影响三网融合发展的重要因素

(1) 政策。所指的是部分地区政府权力时有干涉到三网融合促进发展其中, 致使三网融合涉及变更后的产业政策迟迟难以行政审批通过, 在一系列的政策的出台缺乏支持性能的真正的突破, 如“三网融合促进整体计划”和“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问题”受阻等。 (2) 资金。广播电视运营商, 电信运营商有自己的收益, 为三网融合的网络建设, 运营资金属于国家和政府的内生因素, 在这方面需要注入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因此, 三网融合在融资、信用等, 这些资金来自外源性因素。 (3) 资源。广电和电信2个行业有不同的资源技术, 许可证, 基础设施, 内部市场和工业系统等各标准参差不一。 (4) 实施。越来越多的三网业务已制定和实施, 电信和广播电视部门得到三网融合的市场带来的经济扩张和利润的提高, 这些都是内生因素。用户的需求得到满足, 是外源性因素。从发展的因素分析, 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交织在一起, 共同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 三网融合发展模式可以被看作是混合的外源和内源发展模式的过程, 其实施的决策需由政府和工业控制的提升。

3 推进三网融合的应对措施

(1) 积极发展整体规划和三网融合试点, 有序的三网合一面临的问题, 制定相应的对策, 完善政策、法律和法规, 对三网融合的具体进行先试先行的探讨。 (2) 加强与相关通信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 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领导作用, 以获得专项资金支持, 提高产业链的其他方面完善工作, 共同做大做强的三重网业务市场。 (3) 发行广播业的基础设施运营商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或批准试验。启动电信公司以促进和加强指导网络, 三网合一, 使融合后的价格进行良性管制。 (4) 在确保文化和信息安全, 基于市场机制, 引导企业进行集成和支持的非政治电信计划生产的参与作用。引导企业提升自身的发展, 加强行业指导。 (5) 企业要放宽资源共享, 加强各方资源整合, 力争提升自我增值能力;切实地进入友好合作洽谈, 以充分能动性地去发挥行业自身优点, 对企业整合市场培训和发展的重点。 (6) 加强自身建设, 开展NGB网络示范项目, 利用好宽带的方式进行端口的对接, 实现真正的高端数据网络传送, 可恰当结合网络电视互动或其他附带的可增值服务。在政策允许下, 进一步提高业务的服务范围和产品的包装, 提高了业务集成度。

4 结语

随着三网融合的发展, 将有越来越多的行业资源和产业资源加入到这支队伍中来, 引入竞争机制, 合作是“集成”到一个新的产业链, 主体企业将优势资源为中心, 以保持行业的上游和下游的扩张, 从而引领三网合一的大势变化。同时, 创新产业形态, 如IPTV的形成, 移动电视、网络视频等新的产业链。三网融合产业重建导致当地市场需要, 调整政府指导和监督, 以确保其顺利发展, 而不降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黄瑞雄, 部顺宏.从SSK科学观的演进看STS的实践化转向[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5 (6) :49-54.

三网融合业务实现及相关技术研究 篇9

1.1 电信运营商在三网融合中推出的新业务

(1) IPTV

即交互式网络电视, 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 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 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新技术。目前, IPTV主要分高清 (8M以上) 和标清 (2M以上) 两类。主流的音视频编码方式为MPEG4和H.264, 接入认证方式主要有PPPoE和IPoE+DHCP, 接入终端主要为STB机顶盒。

(2) 手机电视

主要是通过移动网络、地面数字广播网和卫星网络在手机终端上提供视频类业务。基于电信运营商移动网络的手机电视业务, 主要是在移动网内部进行改造, 增加广播和多播信道, 业务非常灵活, 可满足个性化需要。

1.2 网络业务的特性

在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中, 目前依托IP网络承载的主要有固定语音、监控类、VPN、大客户专线等, 每类业务对IP网络都有特别的要求。

(1) 语音业务

1) 丢包率:数据包丢失会引起语音发生卡壳和跳跃现象, 但语音处理DSP芯片能修正30ms的语音丢失, 通常语音能忍受0.25%的丢包率;

2) 延迟:对语音来说, 可以忍受单向150ms的延迟;

3) 延迟抖动:NGN设备可以通过缓冲修复20—50ms的延迟抖动, 但如果延迟抖动超过30ms, 语音质量就会下降。

(2) 可视电话业务

要求一视频帧内所有数据包在帧间隔内到达, 音频与视频必须同步;

1) 丢包率小于1%;

2) 单向延迟小于150ms;

3) 延迟抖动小于30ms。

(3) IPTV业务

IPTV业务对网络时延、抖动及丢包率的要求如表1所示。

固定/移动语音、IPTV视频类、管理类业务对网络质量的要求相对较高, 需要网络提供高安全性和可控性。

1.3 多业务接入对硬件设备SR/BNG的要求

SR/BNG设备的选型必须满足如下要求:

(1) 多种业务接入

网络应面向目前的固定VoIP、可视电话及IPTV、VPN、管理类业务, 加之三网融合中固定、移动业务的融合也将完成, 因此应具备无线业务承载能力, 满足如时钟同步等要求。

(2) 业务传送的品质保障能力

多种高端业务部署在多业务承载网中, 对多业务承载网的QoS能力要求提高, 需满足每用户每业务的QoS保障能力, 同时具备层次化的QoS调度能力。

(3) 业务的安全性

多业务承载网应使用L2/L3VPN技术对各种业务进行隔离, 同时由于承载的业务较互联网业务重要许多, 故需考虑双机热备。

(4) 网络及设备的可扩展性

网络应具备持续扩容能力, 同时相应的网络设备应具备一定的扩展性, 满足后续更大单端口接入能力。

(5) 业务层的网络质量监测能力

设备应具备监测网络时延、抖动等指标的能力, 满足达到门限后将产生相应报警能力的要求。

2 三网融合中运营商网络建设的技术建议

2.1 IP承载模式建议

IPTV业务对网络架构影响最为深远, 需要网络支持组播以节省带宽, 需要网络具有快速的自愈能力以提供稳定的画面, 需要网络的大带宽以提供高品质的视频。因此, IPTV业务模式的选择关系到网络发展的成败。

IPTV的业务承载模式, 主要是指IPTV用户接入的认证方式。由于互联网业务上所使用的PPPOE模式限制了组播业务的效率, 不具备规模部署的能力, 所以, 目前业内的共识是采用IPoE这一认证和接入方式。由于没有了PPP包头, IPoE使得网关以下的网络设备能够参与组播复制, 每用户复制可推到离用户最近的接入设备执行, 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络的承载效率, 保证了网络的带宽。IPoE承载能够真正实现IPTV等组播业务的大规模部署。

三网融合下, 对网络各个业务的认证方式建议如下:

(1) 公众互联网业务

仍采用PPPoE认证, 由原有BRAS完成接入认证及转发, 并提供公网IP地址。

(2) VoIP、可视电话业务

采用DHCP认证, 由BNG设备完成接入认证及转发, 并提供私网IP地址。

(3) IPTV业务

采用DHCP认证, 由BNG设备完成接入认证及转发, 并提供私网IP地址。

2.2 IPoE认证

IPoE认证由终端设备的DHCP请求触发, 其后台仍采用RADIUS认证方式。DHCP消息中用MAC、Option82、Option60、Option61等字段对用户进行标识。

考虑到与现网互联网业务认证习惯的兼容, IPoE业务可使用DHCP option61+option60字段进行用户认证。

(1) IPoE认证具体方式建议

1) 将用户名 (可含口令) 作为option61、业务名称 (domain, 如IPTV) 作为option60, 二者共同作为认证信息;

2) 机顶盒/可视电话终端上配置option61标识用户名/口令 (可使用和宽带上网相同的用户名/口令) , option60标识业务名称;

3) 网关设备提取DHCP请求中的option 61和60信息, 组成option61@option60字段, 并转成Radius属性送给Radius进行认证;

4) 首次认证通过后, 使用NAS port id与用户账号进行绑定。

(2) SR的IPoE认证

SR IPo E接入认证流程遵循DSL论坛WT-146的推荐方案, 如图1所示。接入过程说明如下:

1) 用户终端发起DHCP Discover请求, 并通过家庭网关转发 (桥接模式) ;

2) SR收到DHCP Discover后暂时保留该请求, 转而向RADIUS服务器发送一个接入认证报文。其中, 将DHCP中的Option61和Option60字段合并成option61@option60, 作为用户名放在Radius消息中;

3) RADIUS服务器在用户数据库中检索该用户终端信息, 并为其下发指定的 (即事先申请的) 业务控制策略;

4) SR收到RADIUS响应信息后, 按照指定的业务控制策略创建用户接入点, 用于该业务终端的接入控制;

5) SR向设定的DHCP服务器转发先前收到的DHCP Discover请求;

6) DHCP服务器为该用户终端分配IP地址;

7) SR对分配的IP地址信息进行监听, 以阻止地址冒用和过期地址的继续使用;

8) 用户终端的地址续租可以再次触发RADIUS认证, 并在需要的情况下更新业务控制策略;

9) 对于已经建立的IPoE会话, RADIUS服务器可以通过CoA的方式, 对用户业务策略进行动态更新;

10) 在DHCP模式下, SR可开启DHCP Snooping功能, 根据DHCP lease state table就可获知用户MAC地址和其得到的合法IP地址, 并将这一MAC地址/合法IP地址的对应关系绑定通过filter自动地部署到相应的用户逻辑接口;

11) 当进入SR的包不匹配MAC和IP地址时, 包被丢弃, 并且丢弃计数器进行丢包统计, 以防止业务盗用即防止合法IP地址被盗用。

SR可以提供用户的在线时间。SR采用UC ARP实现SHCV (Subscriber-host connectivity check) 功能, 用来周期性地检测通过DHCP获得IP地址的主机是否掉线;提供与PPPo E类似的认证、Session维护、OAM功能。检测到用户掉线后, 可以触发用户掉线通知, 清除DHCP相关的信息。

2.3 VPN业务承载

通过L2 VPN, 可对传统专线业务进行迁移, 以进一步发挥数据网的作用。IPTV中的单播业务及VOIP话音业务, 都能通过L3 VPN进行承载, 由SR作为这些VPN的PE, 使之和其他业务隔离, 以提高安全性。

对于IPTV中的组播业务, 在组播源和SR之间也可使用NG-MVPN (L3 VPN的扩展) 或P2MP LSP进行承载, 使组播业务获得MPLS下的快速保护和安全隔离的保证。这是比较新的技术, 实施起来比简单的组播路由 (PIM) 要复杂一些。

2.4 VLAN划分建议

针对三网融合后的多业务场景, 推荐的接入VLAN划分方式是每用户每业务每VLAN。

使用QinQ, 内层VLAN标识用户和业务, 外层VLAN标识接入设备, 同时适用于PON直挂与交换机汇聚PON和DSLAM接入业务网关的场景。

对于一些路由型家庭网关, IPTV业务仍需使用桥接方式接入。通过路由方式接入的业务, 采用每用户每VLAN的规划, 用户业务需要通过终端的ToS标记进行区分。

建议采用每用户每业务每VLAN, 具体方式如下:

(1) 为每个用户的每个业务终端分配独立的单播VLAN;

(2) 为家庭网关分配4个VLAN (互联网、IPTV、可视电话、预留) ;

(3) SR根据VLAN ID区分不同用户的不同业务;

(4) QinQ方式汇聚用户VLAN到SR;

(5) 内层tag标识用户和业务, 外层tag标识ONU;

(6) 接入设备上提供公共组播VLAN接入SR, 并提供跨VLAN组播功能。公共组播VLAN ID可以全网统一;

(7) 依据每用户每业务分配一个VLAN, 可根据用户VLAN信息对用户业务进行唯一的识别。

注意, 选取一个VLAN ID号作为全网统一的公共组播VLAN ID。

2.5 QOS控制

QOS策略主要出于两个目的:一是提供对大客户或商业客户的差异化服务, 二是为IPTV及NGN/3G业务提供服务质量保证。对每个用户业务的QOS控制从BNG做起, 让BNG起到业务控制点的作用。层次化的Qo S控制, 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细化服务, 并有效控制网络带宽的合理分配。

SR支持多级业务调度, 可从各个层面对用户业务的Qo S进行精细化控制。如图2所示, 用户业务首先由业务接入点接入, 然后被送到相应的业务队列中, 每个队列可以分别设置CIR/PIR, 以及CBS/MBS和WRED。两个上网业务首先被送到上网业务调度器, 以控制上网业务的总带宽。同一用户下的所有业务队列将汇集到一个用户调度器, 以控制该用户可以使用的总带宽。然后, 所有来自同一接入设备的用户流量被送到一个调度器上, 以防止一个接入设备流量过大而影响其它接入设备上的用户。最后, 所有用户的流量经系统总调度器后, 通过交换矩阵从不同VPN接口中发送出去。

通过层次化QoS, 可以在控制用户总上行带宽的前提下, 对该用户所申请业务进行灵活配置。

SR可以实现对每个用户的层次化QOS控制, 即在控制每个用户的每个业务带宽的同时, 在上一级控制每个用户的总带宽, 在每用户的总带宽下实现其不同等级业务带宽的公平精确调度, 如图3所示。

SR支持每业务每VLAN, 将VLAN或QinQ映射到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 在一个SAP上可支持多个用户, 并为每个用户的每个转发等级分配一个队列 (由CIR/PIR参数进行控制) , 用户的不同应用可以分布到不同的SAP。

SR可以对用户的每个应用进行整形和速率限制, 还能对用户的总带宽进行限制, 因此可以实现以1Kbps为起步、1Kbps为步长的精准QoS控制。

这种层次化的调度支持大规模的部署, 并能实现对业务流量的可规划、对中继带宽可控的新模式。

2.6 组播业务部署

城域网中部署组播业务时, 建议采用如下组播协议:IGMP、PIM-SM、MSDP和MBGP。今后可采用基于MPLS的组播技术。

组管理协议IGMP部署在BNG上, 负责本地路由器到直接与它相连的子网的组播分组的发送, 并不关心路由器间或跨越中间网络的组播分组转发。终端用户通过IGMP协议通知路由器所希望加入的组播组, 路由器确定每个组播组内的用户所在的位置。

(1) 采用PIM在SR上部署的方式

接入设备将组播业务放置在一个VLAN中, 全网的接入设备对组播VLAN采用相同的VLAN ID号。

SR下联接入设备的端口采用IES (Internet Enchanced Service, IES接口可以为物理口, 也可以为逻辑口) 业务模式, 能支持多个IP interface。每个IP interface对应于一个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 每个SAP再对应一个QinQ VLAN。在SAP端口上启动IGMP, DSLAM上启动IGMP filter功能, 控制用户选看的频道。将组播组和组播源信息静态地写入IGMP的配置表中, 以便实现安全控制。SR的每个下联端口上对应其下每个接入设备, 需要配置一个SAP来对应接入设备上送的BTV VLAN, VLAN ID号仅本端口有效。

SR的上联端口启动PIM组播协议与核心节点互通。

(2) 采用MPLS部署组播的方式

IP多业务承载网的核心节点及SR设备均支持基于MPLS的组播技术时, 可采用MPLS承载组播流量。

采用基于MPLS的组播技术, 可以提高组播流量的安全性, 为组播流提供FRR的保护。目前最新的基于MPLS的组播技术有2个:P2MP LSP和NG-MVPN。SR支持这两种技术。

1) P2MP LSP

P2PM LSP技术可以使组播源在核心网络不启用组播协议 (如PIM) 的情况下, 向一个或多个组播接收者发送组播流。在网络中建立一个P2MP LSP组播树, 包含头端节点、分支节点和叶子节点。由头端节点注入的包在分支节点的数据平面进行复制, 再送往叶子节点。P2MP LSP可以是RSVP LSP (RFC4875) , 也可以是mLDP (draft-ietf-mpls-ldp-p2mp-07.txt) 。当采用RSVP LSP时, 组播树是根发起建立的;而采用mLDP时, 组播树是叶子发起建立的。

2) NG-MVPN

NG-MVPN (draft-ietf-l3vpn-2547bis-mcast) 替代并兼容Draft-Rosen MVPN, 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解决方案。Draft-Rosen对组播流仅支持GRE的承载方式, 而NG-MVPN可支持GRE和MPLS的承载方式。

NG-MVPN采用BGP实现成员的自动发现, PE-PE间采用BGP传送用户的组播路由, 可以利用P2MP LSP技术。而Draft-Rosen采用的是PIM, 要求PE和P运行PIM, P路由器至少为每个用户保存一个组播树, 不能利用P2MP LSP技术。

3 结束语

三网融合中, 电信运营商在网络部署过程中必须慎之又慎, 综合考虑文中提到的各方面因素, 并在推进时认真进行相关验证。只有这样, 才能建成可以进行全业务运营、可管控的新一代的多业务网络。

参考文献

[1]马绍文, 邓琦.宽带接入认证方式的选择.http://www.cnii.com.cn/qyzl/content/2009-07/17/content_502932.htm

[2]中国电信广州研究院.IPOE解决方案.2009年7月

国内外三网融合比较研究 篇10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网、下一代广播电视网 (NGB) 、下一中, 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 业务范围资源共享, 能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网融合的内涵是动态变化和不断发五个层次的融合。三网融合既不是间的相互替代, 而是在遵循自身客观代新型网络发展, 进而以一种全新的话等服务。总而言之, 在相当长的时可能完全相同, 三网融合应该是一中通过不断开放和相互资源共享, 形成。

2 国外三网融合发展状况

网融合”的禁令, 为三网融合提供了法律支持。美国三网融合实践的典型特点是国家颁布相应的法律法规, 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 通过公司并购以及联盟的形式来实现, 依靠新技术的发展来推广。

在亚洲, 日本是率先开始推进三网融合业务的国家。在日本, 通信和广电的统一管理机构是日本总务省, 通过设立信息通信政策局和综合通信基础局来具体实施和承担通信与广电的管理职能, 进行监管。在业务层面上, 日本三网融合最开始还仅限于电信网与互联网的两网融合。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宽带业务的推广, 广播电视与电信业务的融合才慢慢成为政府与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不能按上述基本概念划分和管制的多元化业务模式, 即很多新业务已不能区分是属于通信还是广电的管理范畴。急需在法律层面解决管制体系的问题, 制定适应当前业务发展的法律法规。

欧盟主要成员国完成广播电视与电信两大行业从非对称准入到对称准入的转变, 花费了10年多, 逐步推进。以英国为例, 从1997年起, 英国政府逐步取消了对公众电信运营商经营广播电视业务的限制;1999年, 英国的Video Network即推出了基于DSL的视频点播业务;从2001年开始, 电信运营商可以在全国范围经营广播电视业务;2003年英国《通信法》颁布实施, 并依法成立了融合的管制机构, 彻底打破了原来各领域中存在的保护和壁垒, 实施统一监管, 使技术和业务得到进一步融合。目前, 英国基本实现了有线电视与电信的双向进入。

国外的经验, 可以对我国的三网融合提供有益的借鉴:

(1) 统一的监管机构是组织实施保障, 允许相互进入的政策是三网融合的法律保障和制度基础。信息技术持续快速发展是基础, 体制政策是推进三网融合的必要条件和基本保障。

(2) 推进三网融合的物理基础是宽带基础设施, 是技术保障。

(3) 制定监管政策时候, 要考虑广电和电信的属性差异。即便是在三网融合背景下, 彼此独立的内在特性依然存在。

(4)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推动三网融合的发展。

3 三网融合的中国特色之路

回顾和总结中国三网融合的历程, “三网融合”从利益壁垒中的口号变为现实推动是逐步艰难地进展的, 完全离不开国家的媒体规制, 而其中背后所隐含的国家利益与行业利益构成了某种潜在的社会张力。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试点方案的通知》先后出台, 三网融合在政府推动下明确了时间表, 有了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推进我国三网融合的比较具体的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 (2010—2012年) , 主要任务是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 并逐步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第二个阶段 (2013—2015年) , 在前期基础上, 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全面开展三网融合, 进一步普及融合业务, 在宏观市场层面基本形成适度竞争的产业格局, 基本建立与此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新型监管体系。

在我国, 三网融合的主要任务有下列几个方面:

(1) 按照党管媒体的原则, 明确IP电视、手机电视在宣传部门指导下由广电 (集成播控) 、电信部门 (传输分发) , 明确分工合作, 划分责任, 共同为用户服务, 确保播出内容安全, 确保对节目源的控制。

(2) 在政府层面成立专门负责机构, 组建国家级有线电视网络公司, 遵照国家统一主导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 逐步形成参与三网融合的合格市场主体。

(3) 对广电、电信业务实施双向进入, 分业监管。这样就兼顾了三网融合和各网的内在特性。

(4) 把自主创新作为核心能力来培养, 构建创新发展机制。具体包括掌握核心技术并加强自主创新技术研发, 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业态。

(5) 提高安全监管能力,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机制, 确保网络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监控。

我国在推进三网融合试点工作的同时, 大胆在监管层面实现不断突破。

(1) 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统一的协调推进部门, 开展试点工作。在国家层面成立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办公室。在地方层面, 通过成立省级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的方法来实现, 由当地省、市党委政府组织宣传, 电信、广电、公安等相关部门参与。

(2) 《关于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明确了电信互联网运营商和广电运营商相互进入对方业务的双向准入业务的申请报批程序。

(3) 积极筹备成立全国统一的广播电视网络公司。2010年国发[2010]5号文提出成立全国统一的广播电视网络公司, 作为有线电视网络参与三网统合的市场主体, 负责对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的升级改造, 逐步实现全国有线电视网络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当前推进我国三网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下面几点: (1) 现有网络基础设施还无法完全满足开展三网融合业务的需求。 (2) 新一代网络体系架构的完成, 还需在技术上进行创新突破。 (3) 目前的管理体制, 对加快推进三网融合仍然造成一定程度的制约。 (4) 三网融合相关运营企业发展不均衡。 (5) 新的业务形式的不断涌现, 对监管提出新的挑战。

总之, 国内三网融合必定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现在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管理体制的进一步创新, 将逐步进入高级发展阶段。目前来讲, 随着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 试点的经验得到总结和推广, 我国正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道路。就长期而讲,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业务模式的出现, 加之政府管理体制的完善, 中国将进入以新一代高科技网络为唯一信息基础设施统一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语音、视频、数据等各种信息服务的网络融合高级阶段。

摘要:首先介绍了三网融合的深刻内涵和本质, 然后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最后明确指出了我国三网融合的战略意义, 以及中国特色的三网融合之路。

关键词:电信网,计算机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刘春学, 郭歌, 付凯.三网融合的技术及应用[J].广播电视信息, 2011 (4)

[2]罗小布.三网融合需要体现中国特色[J].中国数字电视, 2007 (12)

[3]徐国飞;沈连丰;陆雪萍;燕锋.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通信与广播电视, 2010 (Z1)

[4]张莉.中国三网如何真正融合——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J].新闻前哨, 2011 (3)

油田三网融合研究 篇11

关键词:三网融合;综合布线;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TN94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

1三网融合带来的意义

三网融合指计算机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经过技术的改造,通过提供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2010年1月13日,我国作出在5年内实行三网融合的决策,这意味着三网融合进入商业的应用已经是迫在眉捷的事,在这个形势背景下,与三网融合密切相关的网络技术会向新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的课程也需要更新专业知识、调整专业结构、培养专业的技能,使学生能有能力在新的行业领域内竞争。

根据有关专家统计,三网融合,经济上会带动六千至七千亿人民币的投资与消费,就业岗位也将增加20万个,与网络专业相关的就业岗位计有以下几个:综合布线工程师主要负责宽带网络建设工作的规划与施工;内容维护工程师主要负责网站与视频内容的运行及维护;技术支持工作师主要负责运营设备的维护及调试;网络管理工程师主要负责内容服务器的维护与管理;信息安全工程师主要保障运营及维护网络的安全。

目前很多通信、楼宇、网络专业相关的学校都开设有综合布线的相关课程,这意味着该项课程是学生日后就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此,在目前教学内容中,应该根据三网融合推动工作的不同阶段,加大布线课程的研究,修订教学内容,增加新的课程。

2三网融合下的教学新标准

综合布线工作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因此这门课程重点在于要培养专业操作的能力学生因此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还要将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学以致用。目前教学的新标准如下:

(1)理论要求:综合布线的结构;网络系统的结构;目前与网络布线相关的商品;布线的基本方法;布线的设计方法;布线需要达到的标准;学生必须要能掌握布线的设计到最后布线结束后验收的全部理论知识。

(2)实践要求:能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自己设计出中小型的布線图;熟悉布线的材料;能对布线材料作出预算;能对双绞线与光缆进行敷设和操作;管槽路由的设计安装、管理间的设计安装、设备网的设计安装、工作区的设计安装等一切与布线环境相关的安装操作;能依照设计方案与标准对工作进行测试验收。

3综合布线教学的新方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元则,它在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一个又一个实际的工作项目,它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能全部投入实际的运用,项目教学发在让学生在完成实际项目中发挥潜能,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得到增强。

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内容与组织教学都以项目为载体,改变以前以知识传授为体征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融于将要完成的工作任务中,让学生拥有一个职业化的学习环境,在实际情境中锻炼职业技能。

教师要完成项目教学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情境与实绩工作环境一致,这要求教学能走出课堂,给予能实际工作的环境;(2)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老师在项目教学法中要提出与学习最相关的实践项目,对知识点作一定程度的讲解,之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项目完成的方法;(3)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自己交流,学生之间可以项目的问题进行交流、辩论、完善,通过不断的交流和协作,能对项目中产生的问题了解得更深入;(4)项目直接决定学习的成绩,项目教学法不需要额外对教学课程进行测试,在对项目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在项目解决的过程和项目解决的结果里,只需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并记录学生的表现。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有三个特点:以由师生之间的关系,变成学生面对项目课题的关系,由理论为主的关系变为实践为主的关系,由课本为中心的关系变成项目为中心的关系。

把传统课堂教学改为项目教学,学生可以动手进行实践项目的完成,可以看到项目设计和解决的全过程,同时学生可以体验到什么是解决项目与项目的管理,在完成实践项目中完成教学任务。

举例来说,如果要对一个中等规划的小区进行综合布线工程的项目设计,要求学生做设计任务,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数个小组,每组4人或5人。教师先对学生讲授完成项目的必要理论知识,再提出项目的标准,大致设计的方法,再由学生完成设计的任务。学生要能用Word编绘出整个设计流程,能用AutoCAD画出设计图、能列出完成设计需要的材料事如神,最后可以举办模拟投票让学生展开竞争,最后教师对每个小组设计的作品总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巡回指导,对学生在进行项目设计的时候跟踪检查评价,等到这个项目完成,学生能全面、深刻的理解综合布线的系统知识,也能总结出工程项目设计的经验。在完成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学生既需要分析问题,也需要能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要完成一个项目,学生和学生之间必须要展开协作,多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养。

4综合布线教学的新模式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可以使用现示范教学、现场教学、实物教学多种模式并存的教学模式,比如让学生了解综上所述合布线系统的认识,涉及该项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带到曾经进行过网络布线的地方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了解网络布线的最终效果,能让学生了解实际的布线过程和布线的结果就是最好的示范教学。

多种模式的教学方法能比传统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比如,在教学过程种,可以播放多媒体,让光纤熔楼、网线制作、机柜安装等技术过程拍摄录相,动画可以播放电缆测试的过程,用多媒体与动画的演示来完成教学过程,于是学生从黑板与书本的知识,可以看到更直观、更具体的知识,通过多种方法的教学,学生能提高了解知识的兴趣,变得乐于学习。

5综合布线的考核模式革新

考核是了解学生学习进度的重要过程,也是教师调整自己教学方法的过程,这个过程在教学中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用传统方式进行考核,容易忽视学生对课堂知识实践掌握的程度,得到的结果不科学也不准确,那么可以把理论的课程成绩考核变为职业能力的考核,这个课程可以使用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结合的模式,要求学生把学到的知识直接运用到实践中重点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考试主要是参考学生平日里的操作,理论考试主要了解学生对关键理论知识的理解,理论考试用闭卷方式进行考试为主,可以进行学生技术的抽查。这门课程中,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成绩都占50%,可以设计为综合设计占20%,操作成绩占30%,理论与实操的期末考试占50%,以这样的比例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教师必须在平时严格对学生作业的标准,否则教学质量很难得到保证。

经过各种研究表明,多种考试方式比传统的考试方式更能体现出学生掌握的知识,也能了解学生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水平,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避免过去学生出现的高分低能现象。

6总结

要完成三网融合背景下工作过程的综合布线课程教学,在进行以上的改革之后,需要考虑更多的细节,比如要符合目前实际的工作任务以及未来需求的教学模式,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恰当的项目任务。

依照这种新模式进程课程教学,将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要让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工作的接轨变得更直接,要让学生理解相关课程的核心内容,然而学生完成这样的课程对未来的实践有更多帮助。

以目前综合布线相关专业的课程来看,现在教学还处在初级的阶段,随着三网融合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不能在教学上进行原地踏步,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教学改革是刻不容缓的,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找出最合适的教学方式,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余明辉.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与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陈红.项目驱动教学法在《通信网络与综合布线》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

[基金项目]三网融合背景下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布线课程改革研究,江西省教改课题,编号:JXJG-10-33-12。

基于三网融合的WiFi覆盖研究 篇12

1 Wo C覆盖的可行性

Wo C覆盖即将通过广电有线电视分配网接入的宽带信号在家庭 (或宾馆客房等) 端采用Wi Fi无线传输方式供用户使用, 同时保证原数字电视信号正常使用, 互不影响。如果是原Eo C[2] (宽带与有线数字电视的纯电缆覆盖) 的改造, 则还要满足工程改造维护方便、性价比高的特点。

1.1 典型的Eo C覆盖方案

图1中的混合信号包括有线电视和以太网两种, WDM为波分复用器, OUN为光网络单元, 将以太网 (电) 信号从光载波中分离出来。Eo C局端对以太网电信号进行调制并与光接收机输出的有线电视RF信号进行混合, Eo C终端完成Eo C局端的逆过程。

1.2 Wo C覆盖方案

图2是Wo C覆盖方案。从图中可知, 本方案与Eo C覆盖有着基本一致的结构。从ONU输出的以太网电信号经无线路由器调制成2.4 GHz Wi Fi信号, 与光接收机输出的有线电视信号在超G用户分配网络中混合分配后, 经各个Wo C终端输出。Wo C终端有2个接口:1) 无线接口。接上 (杆) 天线向室内覆盖Wi Fi无线信号, 供手机、Pad和笔记本电脑上网用;2) 有线电视接口, 供STB (机顶盒) 接收播放有线数字电视节目用。

1.3 Wo C覆盖工程探讨

图2的无线路由器与市面的通用无线路由器原理一样, 所不同的是其不设天线及天线接口, 并改“天线接口”为“F座”;超G用户分配网络所用的分支分配器 (无源) 与有线电视的分支分配器原理一样, 只是其工作频率扩展为3 GHz;Wo C终端为无源面板形式, 只进行信号分离、不进行信号处理。鉴于此, 如果欲将Eo C改造为Wo C, 只需如图2所示, 用无线路由器替代Eo C局端, 用超G用户分配网络 (由无源分支、分配器组合而成) 代替用户分配网络 (超G用户分配网络的输入端有两个用于信号混合的接口) , 用Wo C终端代替Eo C终端。就改造成本而言, 市售几十元一台的无线路由器应当比Eo C局端便宜, 超G用户分配网络比图1的 (有线电视) 用户分配网络价格略高, Wo C终端由于无源, 应该比有源的Eo C终端价格便宜。综上所述, 将Eo C改造为Wo C设备成本降低, 人力成本增加不多, 维护更方便 (Wo C终端面板无源是主要原因) 。

1.4 Wo C覆盖的品质

如果要在“设计”的每个居室都实现宽带的Wi Fi覆盖, 最简洁的办法是每户安装一台 (Wi Fi) 无线路由器。但相邻或相近家庭 (或住所) 的无线信号重叠干扰不可避免, 影响了宽带信号传输的稳定性。采用如图2所示的一台无线路由器通过有线电视分配网络入户 (与有线电视信号混合) , 衰减后的信号对相邻家庭 (或住所) 的干扰理论上可大大降低, 只要户内的边界信号强度不小于-75 d Bm, 即可基本保证Wo C的覆盖。

一般地, 一台普及型 (发射功率) 100 m W (Pt=40 d Bm) 的无线路由器, 其覆盖距离与周围的环境密切关联。实验表明, 其每“穿越”一堵墙, 信号强度要衰减15~25 d B。Wi Fi信号 (属于微波频段) 的无障碍传输损耗与距离密切相关, 其符合微波在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规律。一般地, 微波信号的视距传播损耗L空可表示为

式中:F为Wi Fi信号的发送频率, 单位MHz;D为无线路由器至接收点的距离, 单位km。

对于Wi Fi信号, 其G=2.4 GHz (5 GHz频率太高, 暂不考虑) , 故其无障碍传输的损耗为

实验表明, 当Wi Fi接收信号的强度超过-60 d Bm时, 相应的连接速率、吞吐量和延时等指标与通过网线接入相差无几, 故笔者将其 (-60 d Bm) 作为Wo C高品质覆盖的信号强度临界点。

假设工程用无线路由器安装于楼道 (或走廊) , 距离终端设备的 (直线) 距离为40 m, 无线路由器距离房间的终端隔两堵墙 (两堵墙对Wi Fi信号的衰减L墙取40 d B) , 则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为

式中:Pa为无线路由器天线的增益值, 取3 d B。

这个值仅能与网络连接, 由于远低于-60 d Bm高品质临界值, 故相关传输性能指标下降较为严重。

如果无线路由器安装的位置与其距离房间终端设备的直线距离均同上, 采用SY (W) V-75-5同轴电缆将无线路由器的输出通过如图2所示连至房间的Wo C面板, 在该面板的Wi Fi输出口安装与通用无线路由器相仿的杆天线 (仍设Pa=3 d B) , 则相同位置终端接收的信号强度为

式中:Lc为无线路由器至房间面板的电缆损耗;L分为超G分配网络的损耗

假定Lc=50 m (2.4 GHz信号经100 m SY (W) V-75-5同轴电缆后的损耗为50 d B) , 面板至终端的距离为10 m (很显然 (50 m+10 m) >40 m直线距离) , 超G分配网络采用8分配, 其对Wi Fi信号的损耗L分=15 d B, 则由式 (4) 得

此计算结果满足高品质覆盖的要求, 故相同直线距离 (隔二堵墙) 采用Wo C不仅可行, 而且指标较高。

1.5 Wo C传输业务的共存研究

Wo C覆盖由于用户分配网络进行了改动 (换用了更高带宽的分支分配器) , 故其对同时传送的有线电视信号确有影响。但有线电视信号强度下降在10 d BμV以内 (低频段可下降1 0d B) 。由于广电有线数字电视终端的门限电平一律大于40 d BμV, 而采用光纤到小区、光纤到楼技术后, 有线电视入户电平一般在55~65 d BμV之间 (广电行业标准:40~80 d BμV) 。改为Wo C后, 有线电视用户端信号仍大于45 d BμV, 不影响数字电视的解码;另外频率在110~750 MHz的 (广电有线) 数字电视对承载互联网信号的Wi Fi 2.4 GHz载波也无干扰。由此观之, 采用频分复用方式传输的Wo C各业务无相互影响的情况。

2 Wo C覆盖的应用

既然Wo C具有上述技术 (含运维) 和经济方面的可行性, 故其投入运营是没有障碍的, 目前其主要应用在有线数字电视“入驻”的宾馆、酒店、学生宿舍等。一般一台100 m W无线路由器覆盖8个房间, 一台200 m W (46 d Bm) 覆盖16个房间 (因为16分配器比8分配器要增加约6 d B损耗) , 旅客在房间可实现看数字电视、上网。这种情况有线电视运营商与宾馆/饭店/学校等可实现双赢, 有一定的市场空间和可持续增值空间。如位于北京王府井的五星级君悦酒店, 原本在走廊大规模集中安装Wi Fi设备给客房提供互联网无线覆盖。结果房间信号弱、不稳定, 同频干扰大, 网速很低, 随着用户的增加, 投诉越来越多。为解决此问题, 后将Wi Fi设备移至客房。虽然这样信号强度增加了, 但客户终端可同时接收到附近10个以上的Wi Fi信号, 同频干扰依旧严重, 客户投诉不减。为迎接北京奥运会, 该酒店按照本文的方案采用Wo C技术进行系统改造, 两周内完成400多个客房的Wi Fi覆盖改造, 确保了奥运期间在高入住率和高流动人群情况下客房的高信号强度、高稳定连接和大网速, 无一投诉。再如采用中空型设计的上海锦汇汤臣洲际大酒店、有3 000个Wi Fi接入点的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学生宿舍以及南京信息职业学院和内蒙古某电业大楼等。

对于个人用户, 笔者建议在高档公寓作为有线通宽带的补充, 提高宽带用户的粘性。

3 结论与体会

Wo C覆盖工程具有施工简单 (无需现场勘测和新增布线) /快捷、信号强 (覆盖均匀, 没有死角) 、网速高、管理简易 (拓补结构逻辑清晰) 、房间辐射低 (Wo C面板输出的Wi Fi信号强度衰减了“25+15=40 d B”:设从无线路由器至Wo C面板终端的电缆路由为50 m, 采用8分配器) 、系统基本无干扰 (避免了楼上、楼下和同层无线路由器的干扰) 等优势, 而且不用另外穿墙打洞, 充分做到了“一根线入户, 电视、宽带都搞定;大中小终端齐上阵”, 真正实现了多屏、多网的融合, 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周刚.湖北广电与奇虎360无线WiFi运营思路[J].电视技术, 2014, 38 (10) :1-3.

上一篇:开腹修补术下一篇:分布系统建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