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诵读

2024-06-19

快乐诵读(共5篇)

快乐诵读 篇1

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基本的一项训练,在古代,人们就十分注重吟诵,古人就留下过不少关于诵读的名言名句,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这些都给现在的语文教学很大的启发。

一、感受节奏,激发诵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中说到:“教师应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首先,强化诵读需要从学生自身出发,那么首先得激发学生对于诵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而一些诵读作品的音韵美,节奏美,使儿童在诵读的过程中激发出强大的兴趣,在有些课堂上,学生的声音拖沓,毫无精神,老师不停地训斥也没有用,其实只是学生缺乏对诵读的兴趣,兴趣都没有,当然也就懒洋洋了。

我给我们班孩子推荐的第一首叫《数字歌》:

一二三,爬上山。四五六,拍皮球。七八九,翻跟头。十个手指头,就是两只手。

这也是对孩子刚升一年级时的美好祝愿。起初他们觉得朗朗上口,后来我在教学的时候让他们一边拍手一边读,一来节奏感提升了,二来孩子们在学习拼音的时候也在学习生字,激发兴趣的同时也在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尝试吟诵,积淀诵读古韵

我个人有吟诵情结,在大学的时候带过一个诗社,学了几年的吟唱,所以特别想把吟唱的这种魅力带给我的孩子们,在低年级的时候经常是我多吟诵,孩子们跟着我咿咿呀呀地诵起来,比如在教学张继的《枫桥夜泊》,由于诗人所写的是寒山寺,于是我用吴方言进行吟诵,我吟的第一个字时小朋友们在笑,渐渐的教室里面特别安静,仿佛都被我所感染了。于是我开始教学,“抬起手,伸出手指,跟我画!”平声就划水平线,仄声你就点一竖,或有力或轻柔,看字而定。

三、仿写练习,融入作品感情

本人在教学一年级下册的《鲜花和星星》时,用充分的朗读教学完之后,我让小朋友们进行仿写。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学完儿歌后,我先设计了学生较为熟悉的课文中的《春到梅花山》的图,并且由老师“扶着”来完成剩下的半首诗,然后提供草原羊群、白云图,引导学生小组讨论仿照教材编小诗,最后让学生自由说说,既巩固运用了语言积累,也锻炼了想象思维能力。这也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的举措。

小朋友的答案非常多,也很有趣,到后面举手地越来越多,小朋友学习的氛围一下子就高涨起来,放学排队的时候也在诵这首《鲜花和星星》,这个时候诵读有多有趣应该也不需要老师多说什么了!

四、加大诵读量,保证诵读时间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1~6年级学生诵读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7~9年级学生诵读80篇(段),合计240篇(段)。”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那么,教师的“讲”就要以学生为基础,而学生则是应该以诵读为基础,以多读熟读为基础。

对于保证诵读时间上面,学生大部分的诵读时间都在课堂上,而教师有时也会因为教学进度的限制没法保证诵读的时间,最后,这激发出来的兴趣就很难维持了。

五、评价多元,提高学生参与度

以往的诵读评价方式总是以教师为主,甚至教师不对学生的诵读水平作评价,带来的结果就是学生对诵读的兴趣越来越淡,所以教师可以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多角度的对学生进行诵读评价。先让学生自评,然后可以互评,最后教师不仅要对整个诵读的水平作评价,还要对学生的评价来作总结。

师生还可以进行互评,提供民主平台。当然,教师在诵读教学过程中要以鼓励,赞赏为主,虽然教师也要给予一定的指导,但是学生也需要教师的聆听和赏识,这样学生能在教师的评价中更有信心的参与到诵读活动中来,继续提高自己的诵读水平,同时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确保每位学生的发展。

也许,我们一个个教师,就像一个个农夫,守着自己的那一方田,我们除了要精心耕作以外,更重要的就是给我们面前的一粒粒种子适宜的环境和土壤。而在诵读教学的这条道路上,只要我们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快乐诵读 篇2

——真武中心小学“诵读特色章”争章简介

【定章背景】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高尚的人对话。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我们学校一直扎扎实实地在师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尤其是今年,把“每周读一本书,终身破万卷书”作为口号提出来,切实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实施有效的道德教育,一定要建立起‘书香社会•书香学校’,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确实,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学生阶段是人生读书的黄金时光,我们学校在引导学生读书、营造浓郁书香校园方面做出了一些积极尝试。

【争章过程】

1、有智慧的文本,快乐在这儿出发

在学校大力倡导书香校园建设的同时,大队部推出的“学校诵读特色章”的争章活动也随之启动。一直以来,学校把学生喜欢的诗文、美文列入必修的项目。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各班自己也编辑诵读篇目,如:低年级小学生阅读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使他们形成阅读习惯,感受阅读的乐趣。在老师的带领下以儿歌、课程标准里的古诗为主,穿插一些浅显短小的散文。中高段推荐《好兵帅克》、《草房子》、《海底两万里》、《 吹牛大王历险记》、《魔法学校》等畅销全国的读物以及名家名著,如朱自清、鲁迅的散文;泰戈儿、冰心等大作家的诗歌,一些经典的词和文言文等。

教师还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分别列出古典名著,现当代名著,外国文学名著书目供学生选择,还向学生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与课文内容相关书目,如学

了《早》这篇课文,结合“资料袋”,了解鲁迅的《朝花夕拾》等等,这样的推荐更易提高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循序渐进地把阅读引向深处。

有了书目,书的问题怎么解决呢?学校图书室的藏书不能满足学生阅读的实际问题,为了能满足学生的阅读期望,学校开展了“好书共享”的活动,各班动员每个学生读完一本书就可以借给班级,在班级设立一个图书角,成为学校阅览室和家庭藏书的延伸,整合了学校、班级、个人的图书资源,达到了资源的共享。对捐书多的学生,学校奖励10——50元不等的购书卡,并且在银卡上还可以得到积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浓,捐书热情更高。班级图书角的设立,切实让每个学生都能多读书、读好书,同时还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团结向上,合作互助,感受到了集体的魅力,增强了班级荣誉感。

孩子们对书爱不释手,特别是每个年级的《小学生古诗文诵读》凝聚着人生生活的丰富经验,是学习做人的准则,是先民留给后人的一份极其丰富,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字里行间无不闪烁着为人处事的智慧。为了让这些名句名篇深深扎根于孩子们的心田,老师们出谋划策,制定了一系列诵读的方案。每天早晨,朗朗的诵读声在教室里响起,或低沉或舒缓或激扬。老师经常提醒孩子们在诵读时注意韵律的变化,诵着诵着,孩子们对诵读基本上找到感觉,孩子们的自由诵和集体诵,都诵得那么有滋有味。手捧着诵读书本,孩子们字字入目,句句入心,朗朗的书声萦绕着孩子们的心田。

有了智慧的文本,积累丰厚了,孩子们也乐了。午间,在教室、阅览室常常有学生专心阅读的身影,智慧的文本滋润着纯洁的心田„„

2、有热情的激励,快乐在这儿膨胀。

在我们学校,一直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我们要求只要读书就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感、所悟随时记录下来。读书笔记可长可短,提倡有感而发。

记不清谁说过一句话:“你交流一点知识,我交流一点知识,对一个人来说他就知道了很多知识。”所以我们学校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进行读书交流。比如:不定期地进行读书评比、交流活动。每班的中队角栏里贴满了孩子们用“心”裁剪出的读书卡。“海宝”、“海绵宝宝”、“树叶娃娃”,一个个卡通人物丰富起来的读书卡显现了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感悟力;一个个工工整整的字,一处处细心描绘的花边,足以体现孩子们对语言文字的热爱。

中队角旁围满了观赏的学生。孩子们边欣赏边评论:“哇,这些卡片真漂亮!”“哟,这位同学写的是《漫画三国》,这本书很好看的,我也看过!”“快去看,那位同学摘抄的《海底两万里》的语句可真美!”„„这样的读书心语卡展示,对于作品制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对于观赏者来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热情的激励。读书是种美丽的休闲,相信以读书心语卡展示活动为契机,读书将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

诵读时,传统的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他们尚未定型的思想在慢慢地成熟。要想让精神渗入孩子们的血脉,并非一朝一暮。如何让诵读的热情进行到底,必须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我们设计了“争金夺银的积分卡”,积分卡分成金银2色,对于每天能坚持诵读的孩子在银卡上记上相应的分数,银卡累计到一定的分数,送给孩子们一个笑脸,然后在笑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贴到班级荣誉栏目中,此时学生的银卡就换成金卡,继续读书累分。每两个星期评比一次,得到笑脸的孩子把自己的笑脸贴到相应的书本上,孩子们你追我赶,兴趣盎然。美丽的笑脸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们的脸上绽放。我们老师就这样每天用全人类美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孩子们徜徉在书海中,更明白了事理,学会与人分享,有好书向同学推荐,与同学传读,班级中形成了比阅读课外书、交流阅读心得、积极写读书随笔的风气。孩子们在对人类精神财富的感悟、诵读中,自己的意志、毅力、个性、气质、兴趣、情感等心理品质也日趋成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有效的激励措施,促使学生读得更多、更好,充实生活,启迪思想,“我读书,我快乐!”

3、有丰富的活动,快乐在这儿延伸。

让“阅读”长驻校园,把中外名著、少儿读物、科普知识等书籍,都纳入教师的阅读范围。以大队部为龙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结合青少年读写大赛、亲近母语大赛和“收获•快乐” 师生共读、亲子共读、“好书来漂流”、“与曹文轩面对面”等主题读书活动,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开展读书“沙龙”活动,积淀了学生的底蕴。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牵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发展打下基础。一学期一次的诗词创作培训会在我校已举办六届,学生创作的近百篇诗词在《油乡吟》上发表,近年来学生发表或获奖的作文、科学小论文、“我的祖国”读书征文等有二百多篇。面对取得的成绩,孩子的阅读快乐感更强。

如:《三国演义》读书汇报会。活动过程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味,让人回味无穷。孩子们被各种版本的文字吸引,进行不同层次的阅读比较。为了证明自己的实力,学生积极性很高,谁也不甘落后,有的还能交流自己的见解,真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曹操这个人物就众说纷纭:

“曹操既是个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又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政治韬略不是一般君王能比的,他的文采和气魄也是一般诗人望其项背的。如果他能去除残暴和多疑,他该是一位多么了不起的人物呀!唉,真是太遗憾了!”

“曹操爱惜良才,知道招纳贤士,为了得到关羽这样的人才,他明知放走关羽意味着什么,可他不但不加害之,反而以路费征袍赠之,此乃英雄之举!足见其爱才之心。”

“曹操是个凶狠毒辣的人,他为父报仇,进攻徐州,‘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发掘坟墓’。手段残忍。”

“曹操胸怀大志,腹有良谋,他爱才如命,可是他又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只要别人超过了他,他便会怀恨在心并想方设法地解决别人。书中杨修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也能像刘备那样爱才并惜才,那么历史也许不是这样了。”

„„

看着大家唇枪舌战,争论不休,我们感到欣慰,因为孩子敢问,善思,表现出了强烈的参与意识,探究意识。有的班级举行了《论三国人物》的中队主题会,那种场面 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的学生写出了自己的感受。在学校四年级的《三国演义》读书测试中,有好多个学生得到了满分。

阅读这颗璀璨的明珠放射出夺目的光彩,快乐在诵读、积累中延伸。有活动的地方,就有我们队员快乐的身影。

【争章效果】

名家名作、中外名著滋养着孩子的精神家园,经典故事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净化了孩子的心灵;一篇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让人读之齿留余香。

这项活动效果明显,学校多数同学做到了坚持不懈地读书,做出了一定质量的读书笔记,写出了具有一定深度的读书心得。读书活动的开展,有力地强化了学生中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味,克服了学生中普遍存在的浮躁情绪,帮助学生发展了自我,完善了自我。

书,引导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书,促使学生吸取了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的精华;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书是我们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愿读书能够成为孩子们的习惯和乐趣,让他们在溢满书香的校园中成长、进步!“快乐阅读,享受成功”是我们的宗旨。

【考章细则】

学校特色章——诵读章的考章细则如下,请各语文老师依照考核办法,早发 动,抓落实,严把关,帮助更多的队员顺利取得金卡的诵读奖章。

本次考核主要分三轮进行,具体安排如下:

一、以年级组为单位尽可能科学地统一安排“诵读篇目”,并全面组织队员投入考章准备。各级段于16周周五上交级段诵读篇目上报表。

二、由各语文老师对队员的考章篇目进行全面考核。考核以篇目抓阄的方式进行,每人抓阄10次,其中只允许1次可以由老师略作提示,否则算作考核不合格。17周周五各班上交班级考核合格者名单。

三、学校将于18周组织对各班上报的首轮合格者进行复试。复试将随机抽查合格者名单中的20%参加口头测试,抽测题中全部通过方算合格,否则不能过关。

四、学校于19周组织闯过前两关的4——6年级队员进行书面测试。最终按一定的比例确定合格者。

金卡奖章获得者若想升级,届时关注学校大队部组织的“我爱诵读擂台赛”。擂主参与总决赛。

【颁章喜悦】

快乐诵读 篇3

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学校的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正式出版。这套书分为六册, 内容包含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元曲、论语、孟子、道德经、格言警句, 还有一些经典的古文等, 是一个非常好的引导小学生诵读经典的载体。但是, 如何恰当地运用好这本教材, 让学生在读古文、诵经典中不断地积累知识, 厚实自己的文化底蕴呢?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诵读小误区

教育家孔子说:“不学诗, 无以言。”的确, 学校开展经典诗文诵读的校本课程, 使学生对经典诗文有了更多接触, 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拓展了视野。但是,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有的教师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 步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1. 诵读指导不科学

教材拿到手, 可是由于教学时间有限, 有的教师只是让学生逐条逐首背诵, 缺乏统一的指导和引领, 学生囫囵吞枣, 不能很好地吸收和积累。而有的教师却又教得过多、过细, 把校本课程当做学习的教材, 失去了原本教材编写的本意, 也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2. 诵读时间不充分

为了节省时间, 有的教师采用填鸭注入式的串讲方式, 往往会在一个早读课上一口气学好几首, 致使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一节课40分钟, 学生诵读的时间不到5分钟。而有的教师为了不打乱教学进度, 就把诵读经典诗文全部安排在了课外或是放学后的作业。缺少一定的检查和督促, 对于一些原本在学习上自觉性较差的学生来说, 这套教材就形同虚设。

3. 诵读示范不重视

语文教学没有读书就没有一切, 读书可以使学生走进书的境界, 走入作者的心灵, 达到“书我一体”的境界。学习课文如此, 诵读经典更是如此。我们经常看见教师让学生自己一遍遍地读诗文, 却很少有老师给学生做示范, 带领学生诵读。而在我们的古诗文中, 生僻字、通假字比较常见, 特别是一些古文的学习, 如果教师事前不做任何示范就放手让学生自读, 那么学生读错字音, 读断句、破句的情况就会不断出现, 这样的诵读效果就不容乐观了。

二、柳暗花明又一村——诵读小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古诗文诵读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系统工程, 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还应讲究几个小策略。

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此策略的中心是激发兴趣。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古诗文诵读教学, 切忌让学生望而生畏, 而应该充分挖掘各种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古诗文里有丰富的知识, 有动人的故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提高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如诵读《三字经》时,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融四岁, 能让李, 弟于长, 宜先知……”这里面所蕴含的一个又一个动听的历史故事, 可以让学生兴致盎然, 诵读也就变得特别有趣了。学习岳飞的《满江红》时, 适时插入有关岳飞抗金的影视资料, 学生心中那种壮志豪情顿时被激发出来, 还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的情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学生被古诗文中一个又一个精彩的故事所吸引的时候, 经典诗文诵读就是一个挖不尽的宝藏, 他们会迫不及待地捧起它, 诵读它。

2.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此策略的中心是探求意蕴。古诗文的诵读, 须由浅入深, 步步为营, 引导学生领会诗的意境, 置身其中体味作者情感, 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其丰富而高尚的情感。古曰:“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之以入情。”体会了诗的情感, 也就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诗文建立起了一定的联系, 将诗外在的语言表现形式内化为了自己的内心体验。主要的小技巧有: (1) 想象意境。借助联想和想象, 可以感受古诗画面的意境氛围。 (2) 音乐渲染。播放一段符合诗情诗境的乐曲, 并配乐诵读, 对帮助学生理解诗歌, 领会诗的意境是大有裨益的。

3.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此策略的中心是合理拓展阅读的边界, 整合教材, 拓宽内容。具体的方法是进行诵读课单元辐射学习:以教材出现的古诗为基点辐射, 连带出其他相关的古诗来学习。如在教学苏轼的《题西林壁》, 就把《经典诗文诵读》中苏轼的诗词都进行统一的归纳, 感悟诗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生活际遇中不同的情怀;学习白朴的《天净沙·秋思》, 就回顾《经典诗文诵读》中马致远的《秋思》, 或是插入其他《天净沙》的词进行教学。这样把语文教材和校本教材结合在一起, 既提高了学生诵读古诗文的效率, 又让校本教材成为学生学习课文的有利辅助, 真是一举两得。

享受经典诵读的快乐000 篇4

在小学阶段,经典学习不仅能让小学生为获取优异的学习成绩积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广泛接触具有高度素养的人类智慧结晶,进入文化广阔深邃的天地,汲取文化营养,温润心灵,丰富情感,滋养精神,使他们的成长不仅有知识技能武装,更有人文精神支撑。

现在有不少语文教师对学生诵读关注太少,不重视诵读,认为诵读会影响教师的讲解分析,浪费教学时间。教学中,这些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对一篇篇文章的分解和剖析上,以讲代读、以问代读。“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充斥着课堂。学生远离文本,缺乏对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文本的感悟、文本对学生的陶冶更无从谈起。学生没有广泛的阅读兴趣,没能积淀出应有的文化底蕴以及鉴赏文学作品的创造能力,甚至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语文知识框架。这样的教学,稍不注意,就会抹杀学生的主体地位,扼杀学生的灵性。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就没有语文素养的提高。诵读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在反复诵读中,字词句段篇就会源源不断地进入大脑仓库,久而久之,大脑仓库中的语言材料就会不断地丰盈起来。学生的语言丰富了,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自然随之提高。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历史上所公认的经典。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千古流传的经典著作。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都浓缩于这些经典之中,记载和传承着中华文化。它超越了时空的限制,历经千年淘洗,仍放射着璀璨夺目的思想光辉。那深刻的语言和厚重的内容凝聚着作者的情感体验和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深度思考。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年龄阶段,诵读经典,烂熟于胸,会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历程中,渐渐得到文化智慧的滋养,获得心灵的美化和情感的升华。因此,我们要充分把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小学生智能发展的关键期,使其在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如《诗经》《论语》《庄子》《孟子》《孝经》《弟子规》等)的同时,汲取世界文化精华(如《莎士比亚文选》《经典童话》等),用优质的文化信息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达到智能锻炼的目的。

为了让学生以享受的态度诵读经典,我只要求学生熟读,不强求背诵;只求诵读,不强求理解;只求全面体验,不为短期功利,让学生充分体验经典,体验经典诵读,享受读书的趣味。

校园里有一面艺术墙,墙壁上是各时期的人物及名人名言,我常带学生去这面墙前凝望及诵读。这些积淀着智慧结晶和人格光辉的经典名言,洗礼着学生的心灵,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让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经典的世界里,感受经典的存在,感悟经典的力量,使学生得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熏陶。同时,引导学生以具体事例和经典语句理解当前内容,加深理解,加强知识的碰撞和链接,并鼓励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延伸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语文教材或经典读本的某一内容为主,搜集更多的相关资料加以阅读,加深对经典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这种开放的过程,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储量,以期对语文素养的形成起到积极作用。经典教育中,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补充性延伸和迁移性延伸,以拓展更大的学习空间。

熟读是记诵的基础,学生在一次次诵读中,经典自然而然地进入记忆,不用绞尽脑汁死记硬背。我只要求有能力的家长及学生每天拿出10分钟时间,一起学习经典。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有学习经典的成就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诵读经典的兴趣,他们就会读得越好越

喜欢读,背得越多越喜欢背。即使有些学生还没达到背诵的程度,给他们鼓励,他们也能因得到鼓励而有所进步。不把经典学习作为考核学生的指标,也不把背诵经典作为衡量学生智能高低的尺度。这样学生对诵读经典会兴致高昂,乐此不疲,信心十足。学生在良好的经典诵读氛围中潜移默化,日有所读、日有所记、日有所悟。语言材料日积月累,积少成多,诵读兴趣日渐浓厚,诵读习惯渐渐养成,不知不觉,语感得到培养,语文素养慢慢提升。经典学习使学生时时以圣贤教诲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指引自己人生的方向盘,如当拖延作业时,“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就在耳边响起;“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会让他们改掉傲慢独行的毛病;“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更是让他们知守信的重要„„这就是经典教育带来的快乐。让学习变成快乐,让学生享受学习。这种情感感受是学生心灵与经典“悠然心会”的审美体验,此体验是心领神会、不可言说的精神享受。因此,学生遨游于经典的海洋,会不断探索着、收获着、快乐着、享受着。

多管齐下善引导快乐诵读古诗文 篇5

古诗文诵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必备内容。在诗歌诵读活动中, 我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爱好, 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轻松学习、快乐诵读,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短短两个月的诵读实践中, 我班40名同学有20人获得“诵读小博士”荣誉称号, 30名同学获得了粘贴画的奖励。其中成绩优异者背诵诗歌多达90首。

一、多媒体课件做引子, 扎扎实实下功夫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我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 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空间, 使学生进入古诗的意境。比如, 在学习唐代诗人李白《望庐山瀑布》时, 我首先把自己制作好的三个动画课件放在大屏幕上。第一幅课件, 大屏幕上出现“香炉峰”, 在灼热的阳光照射下, 好像冒出了紫色的烟雾;第二幅课件, 从远处看庐山瀑布的景象;第三幅课件从近处看庐山瀑布的景色, 加上动画设置, 配上“哗哗”的流水声。看了这三幅画面, 学生如临其境, 既真正感受了庐山瀑布的壮观, 又增强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时, 还要引导他们在“练”字上下功夫, 那就是进行扎扎实实的诵读实践。在诵读活动中, 我首先让善于背诵的同学介绍记忆背诵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我再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即:在诵读一首新诗时, 首先要借助注释读懂题目, 接着去试读诗文附注的诗歌大意。初步认知诗意后, 再去观察本诗的插图, 并联系诗歌大意进行入情入境的想象。最后在诗意朦胧的想象中读诗文, 反复练习, 达到既背诵又理解的目的。

二、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小学生随意性很强, 学习时间一长就感到劳累。因此, 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必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在指导学生背诵古文时, 我从不站在讲台上说话, 而是串走在学有时坐在学生板凳上和他们推心置腹地聊天。这样, 孩子们精力集中、心情舒畅, 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另外, 在学生们的倡议下, 我将教室前的活动区划分为“古诗游戏区”, 学生自己制定游戏规则, 学生一边做游戏一边背古诗。课余时间, 学生们往往三五成群竞相比赛, 乐此不疲。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里, 达到了对所诵读诗文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制定环环相扣的奖励措施

设计精美、童趣盎然的粘贴画是孩子们爱不释手的“艺术品”。针对这一特点, 我把它作为奖品, 规定学生除每两天必背一首古诗外, 多背一首奖励一张粘贴画, 并把它贴在这首诗的旁边。这一做法果然有效, 有的同学竟然一天就能背三四首。为了使这种诵读热情保持下去, 我规定粘贴画凑齐10张, 奖自动圆珠笔一支, 凑齐20张, 为该学生家长发喜报。

这种精神奖励远远胜于物质奖励, 它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使家长主动配合学校的工作, 给孩子辅导和督促。为了进一步挖掘学生的记忆潜力, 我制定的最高奖励措施是;凑齐40张粘贴画, 授予“诵读小博士”荣誉称号。

这一奖励措施调动了学生诵读古诗的热情, 全班呈现出你追我赶、快乐诵读的大好形势。常常是课前课间我一走进教室就被学生团团围住, 朗朗的诵读声不绝于耳。

四、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

学生好胜心强, 集体荣誉感更强。针对这一特点, 我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诵读竞赛活动。比如男女双方对垒竞赛等, 这样一来, 学生惟恐因为自己的过失影响集体的荣誉, 都暗暗使劲主动背诵。

另外, 诗歌分类诵读和配乐诵读也是学生所喜欢的诵读方式。所谓诗歌分类诵读, 就是把反映同年级的诵读教材中, 教育学生珍惜光阴、勤奋学习的诗篇就有《明日歌》《今日诗》《金缕衣》等6首;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则更多, 比如《望天门山》《晓日》《山行》等, 把这些诗篇归为一类, 集中讲解, 有利于学生记忆和背诵。如果再根据诗歌所反映的不同主题, 来选取反映同一主题的古筝乐曲与之相配, 更会调动学生诵读的热情。如《望天门山》等组诗, 我配乐范读, 将学生们带入到一个旷达、悠远的艺术境界, 从而使学生在陶冶性情的同时, 有意模仿, 更加喜欢诵读。

上一篇:中学德育教育方法下一篇:实时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