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防治

2024-10-26

灾害防治(精选12篇)

灾害防治 篇1

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近年来,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的力度也普遍增大, 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为此, 本文作者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保护地质环境、减轻地质灾害, 树立减灾就是增产、灾情就是国情的组成部分的思想。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灾害种类多、灾情严重、分布面积广。地质灾害严重危害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破坏各种工程设施和社会财产, 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从地质灾害危害出发, 对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和实践经验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

地质工程学包括岩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两个方面, 但后者对其特征的反映更为深刻。岩土工程也就是指工程建设中有关岩土体的开挖与加固,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对自然或人为作用产生的有害地质现象进行防范与防治。后者包括了更全面地对地质生态环境合理开发与管理方面的思想。

地质灾害是因为自然原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 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

在我国, 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是人为原因引发的, 据相关文献统计:这些年以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式各样自然灾害的1/4至1/5, 所以, 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对策, 是我国现在减少损失的首要方法。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 地质构造复杂, 地球生态环境多变, 加之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经济较落后, 承灾能力弱, 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 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 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 又称第一环境问题, 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 称第二环境问题, 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 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 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一)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 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 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 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

(1) 地震; (2) 降雨和融雪; (3) 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 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 (5) 开挖坡脚; (6) 蓄水排水; (7) 堆填加载; (8) 劈山放炮, 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 江、河、湖 (水库) 、沟的岸坡地带, 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 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 地质构造带之中, 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 易滑 (坡) 岩、土分布区; (4) 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二)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 因根部空虚, 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 失去稳定, 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 堆积在坡脚 (或沟谷) 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

崩塌的诱因:

(1) 采掘矿产资源; (2) 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3) 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4) 堆 (弃) 渣填土; (5) 强烈振动。

(三)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 (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 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 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

泥石流的诱因:

(1) 不合理开挖; (2) 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 (3) 滥伐乱垦。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 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 (洞) 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

(四)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 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 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 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 (区) 。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一)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 (2) 各类工业与民用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地基与基础、深基坑、高切坡、地基处理、基础病害工程防治等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 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 (3) 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 (4) 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 (JTJ042-94) 。

(二)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1) 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 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 《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 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 (截) 水工程、支 (拦) 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 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 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减载护坡等工程措施较为适应;对于中型以上滑坡, 应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选择工程防治措施。

(2) 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措施是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及合理耕牧。它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 能促进生态平衡, 改善自然环境条件, 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需较长时间才能发挥其效益。根据调查区地质灾害特点和自然经济条件, 泥石流区、地面塌陷区及水土流失区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防治措施, 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经济损失。

(3) 避让措施

(1) 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 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 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 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2) 搬迁避让措施:对一些危险性大、危害性严重的地质灾害, 防治费用超过搬迁费用或再建房仍然受地质灾害威胁的, 采用搬迁避让措施。

四、结语

在施工过程中, 要根据施工的地形, 充分地考虑其施工地形中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 最大可能地降低其危害性, 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 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 主体工程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以免地质灾害的发生。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一项长期的工作, 任重而道远。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 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中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应用也愈来愈广,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施工技术必将迈向新的台阶。

灾害防治 篇2

记者了解到,深圳属于低山、丘陵、台地地貌,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构造复杂,叠加部分不规范的房屋、道路、水务等工程建设,受强降雨影响,形成了大量的自然斜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和可能引发地质灾害的建筑边坡。深汕特别合作区地形多为中、低山和丘陵区,农村居民建房多依山削坡而建,也存在一定数量的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受强降雨影响可能发生滑坡、崩塌。

截至20xx年底,全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共发现地质灾害隐患点1057处,威胁总人口5285人,潜在经济损失5.5亿元。其中,威胁10人以上的较大隐患点14处,一般隐患点1043处。

为此,《方案》提出,统筹考虑安全、生态、景观要求,采取生态修复手段,有计划地实施工程治理。20xx年底前,完成全市14处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工程治理和竣工验收。各区在组织实施较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的基础上,对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强综合治理,力争早日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同时,按照“降低存量风险,坚决遏制增量”的思路,深入排查削坡建房风险点,加强综合治理。20xx年底前,在既往削坡建房排查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削坡建房风险点排查,加强台账管理,制定综合治理措施。20xx年底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管委会将组织开展农村削坡建房综合整治,基本完成辖区内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削坡建房的用地管理,对违法用地严格查处,从源头上遏制新增削坡建房风险点。

地质灾害防治株洲样本 篇3

如何有效地预防、最大限度地消除地灾隐患,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坚持民生为重、民生为先,建网络、强预警、重防治,充分履行“组织、协调、指导、督促”的职能,开展了一系列实打实的工作,在“预防、应急、治理”3个环节奏响地质灾害防治“三部曲”。

预防:简易评估,搬迁避让

在株洲市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中,切坡建房已成为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按照“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村民无疑要为这一巨大的损失“买单”。

眼睁睁地看着村民辛苦一辈子的成果毁于一旦,甚至无家可归,市国土资源局的工作人员备感焦急。为此,他们有了一个让村民能够“花小钱,办大事”想法,并于2013年在芦淞区、炎陵县试点,免费为村民开展建房简易地灾评估。

自己新房子就要建好了,家住芦淞区五里墩乡新庄村的易英明高兴的同时也多了份踏实,他不用再担心滑坡会对房子造成危害。

2013年7月,易英明选址建房,地质灾害专家对其选址进行了踏勘,结果发现易的新房选址距离边坡太近,而且坡度较陡。

于是,专家建议易英亮放坡时,不能从上往下一刀切,而是要逐级放坡,并在山顶挖排水沟,对坡脚进行支护建挡护墙;同时,将选址往外移至安全距离。最终,易英亮按照专家的建议建采取了措施。“虽然前期投入大点,但以后住得安全、住得放心,值得。”易英亮说。

据悉,以炎陵县为例,全县已查明的167处重大地灾隐患点中,就有35处是由于切坡建房和选址不当造成。市国土资源局负责人介绍,村民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危害性大,点多面广,且治理难,因此,开展村民建房简易评估非常必要。

2013年的试点工作,共审批村民建房285户,其中采取简易评估的37户,经专家现场踏勘、不适宜建房需另行选址的2户,另有3户专家提出了防治指导意见,有2户按专家意见采取了防治措施,保障了5户27人生命安全,避免约300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在地质灾害预防方面,国土资源部门还开展了地质灾害避险搬迁工作。

2011年至今,株洲市对炎陵县鹿原镇炎陵村、水东村、船形乡新生村共70户地灾隐患实施避险搬迁,对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共55户整体搬迁。

该项工作避免村民经济损失,投资效益比在1∶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维持了现有的生态平衡,节约集约了土地,改变了农村居住村容村貌,改善了居住环境,有效地保护了生产生活设施。

同时,这项工作也切实消除了受灾害威胁隐患,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保障了受灾害威胁周边群众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居民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为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全面摸清株洲市地灾实情,国土资源部门计划投入资金800万元,开展1∶50000地质灾害祥查。目前,茶陵县、炎陵县已完成,预计该项工作将于2015年全面完成。

应急:群测群防,预案周全

地质灾害具有隐蔽性、偶然性、突发性的特点,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制度,做好应急处理。

2013年4月,因连续降雨,株洲市石峰区石峰头社区石峰头一村4、6栋房屋后出现滑坡。

该滑坡造成安全隐患重大。4、6栋有居民72户,居民约300人。滑坡前缘距4、6栋北墙约3米,且滑坡体坡脚处有煤气管道通过。若滑动面受雨水浸泡,滑坡体随时可能下滑,将造成煤气管道破裂引起煤气泄漏和爆炸,同时,山体滑坡有可能冲垮4、6栋房屋。

滑坡发生后,株洲市国土资源局及时组织专家现场调查并出具了调查报告,制定应急预案。从自有资金中拨出10万元用于应急处置,向居民发放防灾避灾明白卡,在滑坡坡脚堆放沙袋防止滑坡继续下滑,立警示牌和警戒线等,并迅速进行治理。

近年,株洲市不仅规范和完善了地质灾害防治相关制度,制定了应急预案,而且严格落实“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制度。

据介绍,市、县(市)国土资源部门已相应设立了地环科(股)和地质环境监测站,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均组建了应急队伍。建成了市—县—乡(镇)—村四级群测群防网络,人员达到500多人,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

还成立了由省、市、县三级100多名专家组成的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库,为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提供专业技术支持;构建了组织指挥、群防群测、技术支持三方稳固的组织支撑体系,确保了“隐患早知道、险情早发现、灾害早预防、应急早准备”。

特别是在2013年汛期,市国土资源局形成了排查、巡查、复查常态化,汛期24小时值班,同时会同市气象局发布地灾气象预警会商报告9期,确保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治理:拯救空灵寺,保护炎帝陵

地质灾害治理,拯救了千年古刹空灵寺。

空灵寺位于天元区雷打石镇,地处湘江之滨,空灵岸陡壁下,依崖而建,故名空灵寺。古有“观音射箭镇九狮”的传说,故此寺亦称观音岩。空灵寺历经千载,堪称千年古刹。

空灵寺所伴的陡崖,为白垩系砂砾岩,砂砾岩为泥质胶结,抗风化能力弱,经历千年风雨沧桑和风化,岩体裂缝逐渐加大,随时可能造成危岩崩塌等灾害;加上寺内道路修建、寺外挖石填坝等活动,增加了大量人工裂隙和危岩体,随即构成一个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空灵寺崩塌群体。

该隐患点直接威胁的房屋有3栋,价值4500万元以上,并直接威胁寺内人员、香客、游客的生命安全;如果发生地质灾害,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进行彻底的治理防护,已经刻不容缓。

2012年空灵寺塌群治理工程启动,总投资742万元。克服重重困难,今年该工程全部完工,彻底根治了寺庙内危岩崩塌的问题,确保了整个寺庙的建筑群及游人生命财产安全,对寺庙宗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创造了条件,对保护名胜古迹和发展名胜旅游作出了贡献。

炎陵县鹿原镇鹿原陂(炎帝陵)滑坡群地质灾害治理项目,保护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水东村和炎陵村48栋居民房屋、市学生实践教育学校的财产、群众生命安全。目前工程完工已两年,运行良好,使日均1500余游客及陵区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免受威胁,学生能正常教学,居民能安居乐业,保证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利于社会稳定,社会效益巨大。

据株洲市国土资源局统计,近3年来,株洲市争资立项,共争取上级地灾治理资金3000余万元,市级落实资金1500万元,县(市)区投入3000余万元,治理好地质灾害隐患40余处,搬迁455户、1917人。

目前,已完成的重大工程还有茶陵县枣市镇东岭村、攸县湖南坳乡龙井村滑坡治理项目、醴陵市西山办事处耿塘村不稳定斜坡治理项目、株洲县伏波岭滑坡治理等项目。

高粱的气候性灾害防治 篇4

高粱是喜温作物, 对低温冷害的抵抗力不及玉米, 因而高粱霜冻后的减产损失大于玉米。北方高粱产区近年来对防霜冻越来越重视, 并列为田间后期管理的主要内容。防霜冻的方法除了选用早熟品种、提前播种等传统方法外, 还有以下几种方法。

(1) 熏烟法在容易发生霜冻的早春和晚秋, 要注意收听当地气象台、站的天气预报, 及时掌握霜期, 并作好相应防霜冻的准备工作。熏烟防霜冻是使田间笼罩一层烟幕, 好似大田盖了一层棉毯, 防止地面热量散失, 提高田间和周围空间的空气温度, 防止或减轻霜冻的发生。具体方法是在下霜前, 观测风向和空气流动情况, 在高粱地块的上风处 (夜间难以观测风向时可选择高于高粱地块的田边) , 将干柴草或秸秆堆垛好, 外层覆盖湿草或半干半湿的柴草, 以断绝空气对流, 减少明火燃烧, 每0.067hm2布置3~6个柴草堆。当田间温度降到3℃时, 立即点燃所有柴草堆, 然后用湿草盖灭明火, 产生大量烟雾, 达到防霜的目的。还可用防霜烟雾弹, 燃放时间较长, 成本低, 效果好。烟雾弹可外购也可自制, 配方为:硝酸钾42%, 精萘5%, 粗蒽30%, 硫黄粉2%, 沥青5%, 细锯末11%, 柳木炭5%。配制时先将沥青熔化与锯末充分混合, 再将其余成分拌匀, 装入直径约10 cm、高约25 cm的硬纸筒或铁筒内, 机械加压至密度为0.8~1 g/cm3。在筒的上部钻两个孔, 大孔直径5 mm, 为发烟孔, 药捻装入此孔, 小孔直径2 mm, 为进气孔。烟幕弱生烟量大, 烟雾笼罩面积可达2.67hm2左右, 烟幕弹燃烧10~13 min后, 烟雾可持续2 h以上。

(2) 灌溉防霜法灌溉时由于水的热容量大, 可使田间及周围温度不会很快下降。在有水利条件的地方, 可于霜前进行灌溉。灌水后, 田间湿度增加, 地面温度因湿度大而下降缓慢, 底层土壤热量向上传导, 地表辐射冷却减缓, 从而减轻或避免了霜冻的危害。据测定, 霜前灌水, 田间温度可提高1℃~2℃。在有喷灌的地方, 来霜时喷灌效果更好。

(3) 根外追肥或喷洒植物激素据试验, 在高粱生长后期用0.3%~0.5%的尿素溶液连续喷洒两次, 不仅能起到根外追肥的作用, 而且可有效地防止和减轻霜冻的危害。也可用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在高粱生长后期喷洒植物激素如乙烯利、赤霉素、多效唑等, 都能使高粱提早成熟, 避免和减轻霜冻的危害。

2. 防雹

冰雹是农业生产上一种危害很大的气候性灾害。雹灾的防御应该是建立大面积联防协作网, 网内建立防雹点。当雹云来临时, 统一指挥, 协调作战, 驱散雹云。人工防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地面爆炸, 主要用炸药包, 该炸药包多由硝酸铵、锯末及柴油等配制而成, 一般置于较高的地势上, 利用炸药的冲击波驱散雹云。另一种为空中爆炸, 通常采用土炮和土火箭。土炮射程一般为300 m, 可连续发射, 操作简单、安全;土火箭射程高、速度快、效果好, 一般射程为800~1 000 m。炮击雹云应先打云头, 后打黑云翻滚或闪电多的地方, 要集中打炮, 切忌零打碎敲。

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篇5

一、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概况

20XX年我县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高度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省、市有关部门指导下,编制了《双流县20XX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双流县汛期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建立了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成立了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部,全年共投入避让搬迁补助金近百万元,搬迁受地质灾害危险户50户(涉及合江、三星、万安、煎茶、白沙、兴隆6个镇),解除了地质灾害危险点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在地质灾害高发期加强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报,各部门、各镇各施其职,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地质灾害对我县造成的损害。

二、20XX年度地质灾害趋势预测

(一)降雨趋势预测

我县地质灾害发育受区域性降雨十分明显,每年5—9月汛期降雨诱发地质灾害是我县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特征,多样地形、人口集中、交通发达、人类工程活动频繁,也是我县诱发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XX年我县旱涝强度接近常年水平,年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为16.4oC。全年总降水量正常在850mm左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暴雨、洪涝主要发生时段为5-9月,以7-8月为盛。洪涝主要集中于金马河、府河、杨柳河、江安河、鹿溪河等沿岸,太平、合江等地区也有发生。县有关单位和各镇(街道办),特别是丘区各镇应根据气象预测,认真结合当地天气预报,加强地质灾害监测和地质灾害的预警预报工作,落实好防范应急措施,将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二)地质灾害类型预测

根据我县地形地貌情况及历史上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来看,我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类型,地质灾害规模一般以小型为主,地质灾害危险点主要分布在我县东山片区各镇。

(三)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质灾害预测

我县地形多样、人口集中、交通发达,人类经济活动频繁,预测20XX年人类工程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我县一些地质环境条件较差地带。此外,西航港街道原成都牧马山芒硝矿厂废渣堆积也是地质灾害危险点之一。相关镇(街道办)和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20XX〕69号)的规定,进一步做好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加强对丘区土地整理、群众建房选址的指导,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规范人类工程活动,有效减少地质灾害发生。

(四)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时段预测

降雨量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我县每年汛期降雨量都占到全县降雨量的80%左右,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都集中在汛期。预测今年地质灾害的发生时段仍主要集中在汛期的5—9月时段里。

三、20XX年我县地质灾害预防重点

(一)地质灾害易发区

根据我县地理位置,结合我县地质灾害影响和诱发因素、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及特征,20XX年我县地质灾害主要易发区为:东南部龙泉山脉断裂褶皱带、深(浅)丘、牧马山等区域。

上述区域主要分布在大林、三星、永兴、合江、太平、正兴等一带,地形差异明显,构造活动强烈,岩石破碎,裂隙发育,容易引发地质灾害。在持续降雨(或暴雨)及人类工程活动诱发下,有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必须进一步加大对以上区域人类工程活动的监管力度,加强对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工作,认真做好“群测群防”预警预报工作。

(二)地质灾害危险点

20XX年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对我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已完成,确定了我县地质灾害危险点的分布情况、威胁程度及具体防治措施。20XX年2月28日-29日四川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以及市国土资源局对我县新报太平镇小埝村、桃源村地质灾害点进行应急调查,认定新增18处地质灾害点,涉及受威胁农户47户,目前我县现有地质灾害危险点77个,受地质灾害威胁户319户。根据我县地质灾害危险点的情况,落实相关责任单位和监测负责人。

四、20XX年地质灾害防治保障措施

(一) 编制落实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县国土资源局要会同建设、水务、交通等部门,对县域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制定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找准主要灾害点的分布、威胁对象、范围,明确重点防范期、主要措施,落实监测、预防责任人,组织地质灾害易发区的镇(街道办)、厂矿企业在汛期来临前开展本区域内地质灾害检查工作。各镇(街道办)要按《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规定,做好《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的发放工作。

(二)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系统

20XX年,我县将进一步健全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系统。各镇(街道办)应建立相应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机构,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主要负责人对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要认真按照县政府与各镇(街道办)签订的《地质灾害防治责任书》的要求,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地质灾害速报制度、降雨天气预报制度、险情巡视制度,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县政府将根据灾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疏散群众,开展调查,及时上报。

(三)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认真落实防灾减灾措施

县府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办)要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力度,提高全民识灾、防灾、避灾能力,建立和完善县、镇、村、社四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认真落实报警抢险措施、避险疏散路线、预警信号等防灾措施,尽量将地质灾害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四)保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需的资金,认真做好地质灾害避让与治理工作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20XX年我县将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受地质灾害威胁较大的70户农户实施避让搬迁,同时确保地质灾害、监测、检查、治理等工作顺利推进,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数字背后的地质灾害防治 篇6

丰富的资源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给湖南带来了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不止如此,从地质学的角度来说,湖南地处我国第二级台阶向第三级台阶过渡地带,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大致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同时又地处南岭、钦杭、湘西—鄂西三大成矿区带,构造运动强烈,岩石发育齐全。这样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决定了湖南一方面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另一方面地质灾害发育,地质灾害防治任务繁重。

预防:14个群测群防师范县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是现行条件下最有效的防治手段。

截至2011年底,湖南省所有山地丘陵地区94个县市区均已提前全面完成“十有县”建设并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

在全面建成 “十有县”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群测群防体系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县级地质灾害防灾机制体系,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及早谋划、提前部署,在全国率先开展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创建活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分年度建设一批“领导重视、机制健全、保障有力、群众满意”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

浏阳市等14县市区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单位,可望明年验收授牌。国土资源部充分借鉴我省开展群测群防示范建设的试点经验,于2013年9月全面启动了全国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

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第一期建设已基本完成,防灾能力再上台阶。

2014年,湖南在创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示范县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和制定具体支持措施,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全面开展我省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建设。指导市县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做好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和群测群防员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基层群众识灾防灾能力,制作并播出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专题宣传片,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详查:1∶5000地质灾害详查

湖南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具有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的环境基础。

对此湖南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完成“1358”目标,即完成100个县市的1∶5万地质灾害详查、300处地质灾害勘查、500处地质灾害治理、8000户受地质灾害威胁户的搬迁,这个规划目标可望全面提前完成。

在摸清地质灾害家底方面,目前,湖南已完成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度较低、涉及范围不广、普查精度不高、家底不清,特别是主要交通干线、铁路、大中型水利枢纽、学校、城镇尚未开展地质灾害专项调查。

按照湖南省政府的《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意见》,“十二五”期间全面完成100个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要求,2013年完成了22个县市区的野外验收,新启动了45个县市区详查任务。

至此,全省已完成或正在开展1∶5万详查工作的县市区已达75个,将提前完成省政府《意见》确立的目标。

据了解,2014年湖南将再部署25个以上重点县市区1:5万地质灾害详查,对60处以上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详细勘查。

治理:90个地质灾害项目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2013年共争取国家地质灾害防治切块资金8000多万元,开展近90个地质灾害勘查、治理及搬迁项目。

还争取中央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项目11个、资金4100万元。同往年相比,项目个数增加7个、资金量增加2100万元,这些项目的实施可解除全省25000多人所受的地质灾害威胁。

2014年,全省将安排1500户以上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居民搬迁避让;在技术与经济论证的基础上,对全省50处以上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或实施搬迁避让积极向国家争取启动武陵山、罗霄山特困连片地区受地质灾害威胁居民搬迁工程。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研究 篇7

关键词:煤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0 引言

中国是世界上主要产煤国家之一, 是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 煤炭储量分布面积55×104m2, 预测深度2 000 m以内的煤炭储量为45 521×108t, 中国煤炭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 中国每年的煤矿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 2014年上半年全国煤矿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 797起, 死亡2 668人, 其中一次死亡30人以上特别重大事故3起, 死亡106人。

1 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1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群发性特点

由于煤矿的不合理开采, 使得采煤工程破坏了地质环境的平衡, 引起地质环境的连锁反应, 而这种连锁反应所导致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 常在同一煤矿区某一时段形成灾害群, 如顶板灾害、塌陷灾害、井下水灾害、煤尘爆炸灾害等可能在同一煤矿的某一时间段同时或相继发生[1]。

1.2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衍生性特点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衍生性, 常常由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衍生出一连串次生灾害, 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如发生顶板事故灾害可能导致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可能导致地裂缝, 地裂缝可能导致耕地被毁, 从而破坏地表建筑物和改变地表径流条件;开采煤矿资源产生的有害矿井水随便排放会引起水体污染, 用污染的水浇灌农作物可能导致土壤污染和有害元素进入农作物, 人食用污染的农作物可能导致地方病。

1.3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特点

就各种煤矿地质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 煤矿地质灾害受区域性构造条件、煤系岩性组合特征、煤变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 因此, 煤矿地质灾害在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特点。如煤矿区岩溶塌陷和矿井突水灾害, 主要发生在石灰岩广泛分布和岩溶发育的区域;煤矿酸性矿井水污染灾害事故, 主要分布在煤层含硫较高的华南地区[2]。

1.4 煤矿地质灾害具有不可避免性和防御性特点

就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来看, 煤矿地质灾害是按一定规律, 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 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些灾害又是可防御的,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和应对煤矿地质灾害经验的积累, 我们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煤矿地质灾害预测预报和积极治理, 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控, 提前做出防范准备可减轻灾害的损失。

2 煤矿地质灾害的类型

2.1 顶板事故灾害

顶板事故是指在地下采煤过程中, 顶板意外冒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生产中止等事故。煤矿开采现场经常出现顶板事故, 主要是因为采空区顶板支撑不好, 悬顶面积过大;顶板中存在断层、裂隙、层理等地质构造, 导致回柱后岩块失去稳定力推倒支柱;回柱操作顺序不合理;工作面上、下出口连接风巷和运输巷的控顶面积过大等。

2.2 煤与瓦斯事故灾害

瓦斯是指煤矿井下从煤、岩层中涌出的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以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总称。满足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一定的瓦斯浓度, 瓦斯浓度在5%~16%之间;一定引火温度, 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在650°~750°之间, 且存在时间必须大于瓦斯爆炸的感应期;充足O2含量, O2浓度不得低于12%。2014年6月3日, 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南桐矿业公司砚石台煤矿重大瓦斯爆炸事故, 造成22人死亡、2人受伤。

2.3 矿井火灾事故灾害

矿井火灾就是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 由于工人操作失误或意外而引起的火灾事故。矿井火灾事故不仅会造成资源损失、设备损坏, 而且发生火灾可能诱发瓦斯和煤尘爆炸等一连串连锁反应, 产生的有害气体直接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3]。引起火灾的因素有很多, 主要包括外部火源引起的外因火灾、煤炭自燃引起的内因火灾及人为意外发生的火灾。

2.4 矿井水害事故灾害

矿井水害事故是指凡事能够影响矿井安全生产活动和矿工生命安全的矿井局部或全部被淹没的矿井涌水事故, 都属于矿井水灾。降雨、地表水、第一个融水层的潜水及断层水都可能从井筒、断层破碎带、开采挖掘形成的裂缝、采空区或井下巷道的钻孔等处慢慢汇聚, 当水量超过地层压力的承受范围时, 就会爆发矿井水害事故。2014年9月23日, 曲靖市宣威市倘塘镇小河边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 初步调查井下有8人被困。

2.5 煤尘爆炸事故灾害

煤尘爆炸是指在地下开采煤矿时产生的岩尘、煤尘和水泥粉尘, 悬浮在矿区内空气中或沉落在矿区内的矿尘, 当达到引爆程度, 而引起的煤尘爆炸事故。引起煤尘爆炸的三个条件: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 而且浮游煤尘要达到一定浓度, 上限为1 500~2 000g/m3, 下限为45 g/m3;有点燃煤尘的热源;空气中O2的含量大于18%。

3 导致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3.1 客观原因

原始地层, 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状态, 煤矿开采一般是指在地球表层和岩石圈之间的范围内进行。然而随着煤矿的开采, 地壳内大量煤层、矿石和岩石被挖走, 大量抽排地下水, 破坏了地球表层与岩石圈的自然平衡状态, 破坏了地面的均匀沉降, 破坏了采空区围岩的初始应力场, 导致顶板塌陷、瓦斯爆炸、矿井火灾、矿井水害及煤尘爆炸的煤矿地质灾害事故, 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3.2 主观原因

煤炭资源是有限的, 国家为了控制煤炭资源的开采采取了很多措施, 但是地方和民营小煤矿为了谋求自身发展, 不顾国家政策和法规, 为了与国营大矿山争夺资源, 胡乱开采, 导致一个大矿山会出现很多被挖的小矿山, 这样很容易导致透水和瓦斯泄露等煤矿地质灾害事故。此外, 有的矿山一味追求经济利益, 谋求高产, 忽视安全生产的法令, 也相继引发了煤矿地质灾害。

4 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

4.1 顶板事故灾害防治

顶板事故灾害防治工作要全面掌握开采区域的地质资料和开采条件, 合理设计采煤工作面的支护, 进行顶板断层情况的预测预报, 选择合理支护技术,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施工, 加强支护质量管理工作, 炮采是合理布置炮眼, 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中顶板安全检查制度, 制定顶板施工灾害抢救计划, 尽量避免顶板事故灾害的发生。

4.2 煤与瓦斯事故灾害防治

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a) 消除火源, 严禁烟火进入井下;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或使用电炉;禁止打开矿灯外壳;进口房、瓦斯抽放站及通风机房周围20 m内禁止使用明火;井下使用的电器设备及供电网络要符合《规程》要求, 消除电器火花;在摩擦发热的部件上安设过热保护装置和温度报警断电装置, 防止摩擦火花引燃瓦斯;严格放炮制度;

b) 防止瓦斯集聚, 准备开采和正在开采的矿井必须建立一个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保证瓦斯和粉尘及时排出;煤矿企业要加强管理, 组织专人每天严格检查和监测井下瓦斯浓度, 并安装先进的瓦斯自动监测报警装置, 及时处理集聚的瓦斯, 从根源上预防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

4.3 矿井火灾事故灾害防治

矿井火灾以“预防为主”, 预防矿井火灾的一般性技术措施:井口房、井架和井口建筑物、进风井筒、主要生产水平的井底车场、主要巷道的连接处及厂区变电所等都应该在岩层中开凿或采用不燃性材料进行支护和填实;在进风口和进风平硐口都应该安设防火门, 防止井口火灾和附近的地面火灾波及到井下;每个矿井必须在井口设置消防材料库, 井下每个生产水平的主要运输大巷中也要配置消防材料库, 储备消防器材;每个矿井都有建筑消防水池, 井下可用上一水平的水仓做消防水池。

4.4 矿井水害事故灾害防治

预防矿井水害事故。

a) 要了解开采挖掘工作面透水的预兆, 如煤岩出现挂红、挂汗, 采挖区的空气变冷, 煤壁渗出的积水会蒸发形成雾气, 顶板裂隙的淋水增加、地板鼓起, 水色发黄有臭味, 有毒有害气体增加;

b) 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 改善作业环境, 定期检修排水设备和清挖水仓, 加强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的意识;

c) 在进行开采挖掘之前, 要深入了解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 设计合理的开采计划, 杜绝乱挖乱采的情况。

4.5 煤尘爆炸事故灾害防治

预防煤尘爆炸的技术措施主要有防尘措施, 防止煤尘引燃的措施及隔爆措施。

a) 在采煤和掘进之前, 利用钻孔向煤层注入压力水, 使煤体和其内部的原生煤尘都预先湿润;给采空区灌水也是一种有效预先湿润煤体的防尘方法;在使用电钻或风钻打眼时, 将压力水从钻杆中央的水孔送到炮眼底部, 将粉尘湿润后再从炮眼中冲洗出来;在进行煤矿开采工作之前, 进行喷雾洒水降尘工作;工作面的风速要控制在1.2 m/s~1.6 m/s最好, 定期清理巷道中的浮煤和煤尘, 对主要大巷道要定期刷浆;

b) 使用不易燃的材料作为施工场地的支架, 注意机器设备和人的衣物等的摩擦静电, 做好防范工作;

c) 在煤矿开采的场地要设置被动式隔爆装置和采用自动抑爆装置, 对于已经发生的煤尘爆炸或瓦斯煤尘爆炸的现场控制在一定的区域, 尽量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及避免连锁反应[4]。

5 结语

近年来, 煤矿地质灾害频发, 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有关部门要做好预防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安全预警机制, 采取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从源头上防止煤矿地质灾害的发生, 保证煤矿开采的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郭孝炫.煤矿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探讨[J].科技创业家, 2013, 5 (5) :82.

[2]毛敏芬, 叶丽.浅析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技术建议[J].科技风, 2014, 7 (6) :246.

[3]雷志明.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分析及防治措施[J].专题研究, 2014, 7 (21) :310-311.

岩爆灾害防治措施的数值分析 篇8

控制隧道岩爆灾害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超前应力释放钻孔、注水软化围岩, 不同的措施有其优劣性, 工程中目前用得较多的是锚杆喷射混凝土。岩爆的防治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潜在的岩爆烈度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 针对雪峰山1号隧道的具体条件, 结合隧道初衬支护采用锚杆喷射混凝土措施为宜。为了进一步阐述锚喷措施的作用机理, 将采用FLAC3D数值分析软件进行模拟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DK247+000、DK247+750为典型断面进行分析, 锚杆长度分别拟定为2.5m、3m、3.5m和4m, 就1m、1.5m和2m两种间距进行比较分析。隧道衬砌和初次支护参数如表3所示。建立的数值分析模型见图1、图2, 边界条件为, 模型左侧和底面法向约束, 右侧和项部为应力边界条件, 按照地应力小模型在开挖前左可加应力约束, 上部采用应力约束, 底边界采用双向位移约束;开挖后采用上边界为自由面, 左右为水平单向约束, 底边为双向位移约束。所采用的介质参数如表1、表2所示。

二、计算结果及分析

(一) DK247+000断面计算结果及分析

以下各等值线图中的单位均为MPa。

1.锚杆间距为1m时计算结果分析

锚杆间距为1m, 长度分别为2.5m、3.0m、3.5m和4.0m时, 围岩边壁附近单元的应力等值线如图3、图4所示。图示表明隧道侧壁和顶部的应力集中明显, 有可能会产生岩爆。

以隧道外接圆中心为参考, 在侧壁0°, 起拱点的45°和顶部的90°附近洞壁选取单元, 利用计算出的围岩应力分量, 计算最大及最小主应力及其两者的差值列于表4中。

由表4所示结果表明, 采用间距为1.0m的锚杆, 不同长度对隧道围岩边壁应力状态的影响特征如下:

(1)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断面最大主应力降低, 其中起拱点降低最大, 为1.02MPa。

(2)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最小主应力增加, 其中起拱点增加最多, 为0.19PMa。

(3) 如图3、4和表4所示,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主应力差减少。长度为4.0m时, 典型部位最大主应力平均值最小, 最小主应力平均值最大, 平均主应力差最小, 由此说明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说, 4.0m锚杆喷射混凝土效果最好。

(二) DK247+750断面计算结果及分析

1.锚杆间距为1.0m时计算结果分析

锚杆间距为1m, 长度分别为2.5m、3.0m、3.5m和4.0m时, 围岩边壁附近单元的应力等值线如图7、图8所示。图示表明隧道侧壁和顶部的应力集中明显, 有可能会产生岩爆。

由表8所示结果表明, 采用间距为1.0m的锚杆, 不同长度对隧道围岩边壁应力状态的影响特征如下:

(1)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断面最大主应力降低, 其中起拱点降低最大, 为0.76MPa。

(2)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最小主应力增加, 其中侧壁增加最多, 为0.16PMa。

(3) 如图7、图8和表8所示,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主应力差减少。长度为4.0m时, 典型部位最大主应力平均值最小, 最小主应力平均值最大, 平均主应力差最小。由此说明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说, 4.0m锚杆喷射混凝土效果最好。

2.锚杆间距为1.5m时计算结果分析

锚杆间距为1.5m, 长度分别为2.5m、3.0m、3.5m和4.0m时, 围岩边壁附近单元的应力等值线如图9、图10所示。图示表明隧道侧壁和顶部的应力集中明显, 有可能会产生岩爆。

由表9所示结果表明, 采用间距为1.5m的锚杆, 不同长度对隧道围岩边壁应力状态的影响特征如下:

(1)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断面最大主应力降低, 其中起拱点降低最大, 为0.69MPa。

(2)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最小主应力增加, 其中侧壁增加最多, 为0.12PMa。

(3)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主应力差减少。长度为4.0m时, 典型部位最大主应力平均值最小, 最小主应力平均值最大, 平均主应力差最小。由此说明从工程技术的角度来说, 4.0m锚杆喷射混凝土效果最好。

由表10所示结果表明, 采用间距为2.0m的锚杆, 不同长度对隧道围岩边壁应力状态的影响特征如下:

(1)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断面最大主应力降低, 其中侧壁降低最大, 为0.55MPa。

(2) 随着锚杆长度的增加, 最小主应力增加, 其中侧壁增加最多, 为0.1PMa。

参考文献

[1]马少鹏, 王来贵, 章梦涛, 李功伯.加拿大岩爆灾害的研究现状[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8, 9 (3) .

[2]谭以安.岩爆类型及防治[J].现代地质, 1991, 5 (4) .

[3]汪泽斌.岩爆实例、岩爆术语及分类的建议[J].工程地质, 1988, (03) .

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 篇9

1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与生物灾害时间管理

1.1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

生物灾害的精确管理就是对生态系统实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非健康生态系统,找出影响生态健康的因子,采取先进的生态管理措施,及时、快速地恢复“患病”生态系统的健康;对处在健康、亚健康状态的生态系统,采取合理的管理措施,维护并保持生态系统处在比较稳定的健康状态。生物灾害精确管理措施包括生物管理、时间管理、空间管理、精确治理、精密监测、精准施药等。

生物灾害精确管理的理论基础是生态健康理论,精确管理策略是GCSP管理,其管理原理包括精密监测原理、精确治理原理和生物管理原理。

精确治理就是利用精准预报结果,通过已经建立的、比较完备的、接近有害生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模型(生活、发生发展模型),建立人工干扰模型,尽量使用生态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其恢复健康。精确治理措施包括时间管理、空间管理、生理调控、生态调控和精准施药等措施[1,2,3,4,5,6,7,8,9,10,11,12,13]。

1.2 生物灾害时间管理

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就是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与时间密切相关的特性(时间性),加强对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人类等)的培育与保护,提高承灾体的健康水平和抗性,加强对灾害源(有害生物)实施调控,将其对承灾体的危害控制在允许的阈值内。

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关键是开展生物灾害精密监测,准确找出防治关键期,在防治关键期内,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快速增殖,防止生物灾害的发生[1]。生物灾害最常见的时间管理措施就是研制防治历,按照防治历实施生物灾害管理。

1.3 工作历

工作历就是根据工作对象的时间性、按照时间排定的工作顺序序列,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工作历实际上是一种标准化了的工作流程,通过工作历,推广新的工作技术和管理技术,并为工作质量评估提供依据。

按照工作对象的时间决策策略不同,分为不同的工作历:(1)按时间流程,即工作日程安排,分为工作日程、工作月历、年历;(2)按工作对象的活动周期安排的工作历为周期历,如作物管理周期历、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周期历、灾害管理周期等。

2 节气

2.1 节气渊源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4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以太阳历为基础,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从黄经0°起,每15°为1节,每月1个“中气”和1个“节气”,全年分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以后合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按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赋予有特征意义的名称。其中反映四季更替的有二分、二至和四立;直接或间接反映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反映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则是反映物候的节气[]。

2.2 节气与物候

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为依据,以自然季节现象和农业生产活动相结合为内容的一种自然历。春分、秋分表示昼夜平分,气候适中;夏至、冬至表示暑夏寒冬的到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雨水表示降雨季节的开始;惊蛰是冬眠蛰虫开始复苏,出土活动;清明表示天气开始转暖草木新绿,景象清新;谷雨是降雨开始增多,有利于谷物的生长;小满表示草木开始繁茂,夏熟谷物子粒开始饱满;芒种是一年中农事繁忙的时节,需要及时进行夏收、夏管、夏种;小暑、大暑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处暑表示炎热季节的结束;白露表示气温下降快,湿度尚大,多露水;寒露表示地面辐射冷却快,凝结的露水温度低;霜降表示进入霜冻季节;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节。

此外,我国古代还有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七十二候。七十二候是我国最早的结合天文、气象、物候知识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源于黄河流域,完整记载见于公元前2世纪的《逸周书·时训解》。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与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2.3 气候变化与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的起源很早,对农事活动曾起过一定作用。虽然其中有些物候描述不确切、不科学,但对了解古代华北地区的气候及其变迁,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现在黄河流域物候现象已发生变化,其他地区的物候更是千差万别,如果一味地机械照搬二十四节气与七十二候安排农业生产,显然是行不通的。

现代工业化生产带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与CO2的增加,导致气温升高,并伴随着干旱化、沙漠化的加剧,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导致的气候变化更加复杂,旱涝灾害濒繁,气候变化对物候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更加复杂,进行预测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郁珍艳等[42]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中国599个观测站1961—2007年逐日温度资料,分析了我国近47年来四季开始日期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四季开始日期在全国范围内主要表现为春、夏季提早,秋季、冬季推迟,其中以夏季的变化最为明显,且在显著增温的21世纪初最为明显。这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有所差异,北方比南方明显,东部比西部明显。东北最北部、华南最南部以及新疆局部区域春季推迟,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最北部的小范围地区夏季推迟,华南及西南局部地区冬季提早。

2.4 我国的区域气候差异

我国幅员辽阔,高差显著,各地冷热差异甚大,自然季节也大不相同。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6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国气候类型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空间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对于四季的划分,天文学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作为四季的开始。中国古籍上多用立春、立夏、立秋与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1月为最冷月,7月为最热月,故以阳历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这种四季的分法,较适宜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

1934年中国学者张宝坤结合物候现象与农业生产,提出另一种分季方法。他以候(每5 d为1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稳定上升到22℃以上作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从10℃以下稳定上升到10℃以上时,作为春季开始。从22℃以上稳定下降到22℃以下时,作为秋季开始[43]。

2.5 节气的农业意义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联。在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早期,由于播种、收获等农事活动的需要,就开始观察自然与农业生产的联系,并认识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到了秦汉时代,农业已相当发达,和这种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便有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用以指导农业生产。中国历代都极为重视农时和季节的运用。东汉《四民月令》记述按月和节气安排农事活动,北魏《齐民要术》阐明以节气为依据安排耕、种、收。后世各代也都以二十四节气为决定农时的依据。随着农业生产的进步,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趋向丰富,而且因各地区气候变化不同,农事活动也有所不同[44,45]。

2.6 节气与生物灾害管理

生活史又叫生活周期,是指生物在全生育期中所经历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部过程,反映了物种的生长、分化、生殖、休眠和迁移等各种过程的整体格局。不同的物种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例如一、二年生和多年生的,一年中只生殖1次的和多次的,有休眠的和无休眠的,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各个阶段的完全变态昆虫,有多寄生和复杂生活史的寄生虫,有改变栖息地的候鸟等,彼此间生活史的差别极为明显。

比较各个物种的生活史特征,揭示其相似性和不同性,进而联系其栖息地环境条件,探讨其适应性,联系物种的分类地位,探讨各种类型和亚类型生活史在生存竞争中的意义。根据各物种的生活史,对生态系统实施有效地调控或保护,对发展农业生产、改善生态环境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从时空角度看,节气实质是一年内气候周期性变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在某一具体空间上,是一个时间序列。生活史则是生物全生育期中的成长变化在时间—空间上的具体表现,对某一具体生物个体或种群而言,这种表现也是一个时间序列。生物的生活史通过“时间”这个变量,同节气联系起来,建立了生物成长与地域、气候、时间的关系模型,也就是该物种在某一具体地域上的成长模型,或者说是生活史模型。显而易见,不同的物种在不同的时空环境中,其表现是不同的。

3 生物灾害防治历

生物灾害防治历属于工作历。防治历就是根据承灾体(作物、林木、牲畜等)或灾害源(有害生物)的发育、发生、发展的时间性,利用现有技术,按照时间序列,安排防治措施,控制生物灾害发生。

3.1 防治历的种类

防治历按照编制的对象分为承灾体生物灾害防治历和灾害源(有害生物)防治历。某一具体的承灾体在其不同的生长发育周期中,有不同的生物灾害危害。承灾体生物灾害防治历,就是根据其危害特点编制的防治历,如小麦生物灾害防治历、板栗园生物灾害防治历等。灾害源防治历则是根据有害生物生活史编制的防治历,根据有害生物不同发育阶段的不同特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防治历还可以根据时间管理策略进行划分。按时间流程,分为防治月历、防治年历等,如二十四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表1)、马尾松毛虫防治节气历(月历)。按照防治对象的活动周期安排的防治工作流程的为防治周期历,如马尾松毛虫防治周期历、生物灾害分期管理(表2)等。

3.2 防治历的编制原理

防治历的编制原理就是生物灾害的时间管理原理。生物灾害的灾害源和承灾体都是生物,它们的生长都与其所在的环境密切相关。同样,它们的生活史也与其所在的时空环境密切相关,并通过时间变量,与节气建立了成长与地域、气候、时间的关系模型。利用这一关系,对生物灾害实施时间管理,编制生物灾害防治历,通过改善承灾体生长环境,促进承灾体生长发育,提高承灾体健康水平,增强其抵抗生物灾害的能力。通过一定措施,恶化有害生物生存环境,抑制有害生物生长发育,或者直接控制其种群数量至安全水平,阻止生物灾害的发生。

3.3 防治历的编制方法

防治历的编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选题与搜集资料。选定需要编制防治历的对象,确定所要编制防治历的适用地区,搜集该地区气象资料和该对象的生活史资料。(2)补全生活史资料。如果生活史资料不全,就需要进行野外观察和室内饲养,补全生活史资料。(3)收集防治技术资料。搜集有关防治措施资料,查阅相关监测、防治技术标准。(4)确定防治历类型。选择合适的防治历类型,如果编制对象是承灾体,则以承灾体的生活史或经营管理周期为时间序列进行编制;如果编制对象是某一种有害生物,则以该有害生物生活史为时间序列进行编制。如果生产需要,也可以按照自然时间序列(日历、节气)来编制。(5)防治历编写。由于防治历的使用者多是农民,不是专业人员,防治历编写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尽量不使用或少使用专业术语,以便于推广使用。(6)专家审核。防治历编写完成后,要递交专家审核,修改。(7)推广应用。(8)反馈修改。在应用中,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修改。(9)技术更新。随着防治技术的发展,防治药剂、设备的升级,要及时对防治历中相关内容进行更新,保持防治历的技术先进性。

4 潜山县板栗园生物灾害防治节气历

对安徽省潜山县调查和有关文献资料检索分析,潜山县板栗主要害虫有345种,其中,中等发生的害虫20种,局部严重发生的害虫14种。

井场泥石流灾害防治对策 篇10

泥石流是山区特有的一种自然地质现象,是介于流水与滑坡之间的一种地质作用,它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库塘溃坝等水源激发,形成的一种携带大量泥砂、石块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泥石流来势凶猛,洪水可携带大量泥砂、石块,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它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发生的全过程一般只有几个小时,短的只有几分钟,因而破坏性极大[1]。

M井井场位于三面环山的宽度为100 m~120 m的狭长沟谷地带,2011年7月M井周边突降50年一遇暴雨,井场上游由于原干枯河道长期土石堆积形成的小规模堰塞湖溃坝,爆发特大山洪泥石流。泥石流爆发后顺着沟谷、河道冲向下游,短时间内淹没井场导致部分钻井设备受损,洪水顺着河道淹没下游位于河岸的井队生活区,由于事发突然,没能及时发出安全预警,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及财产损失。

1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

1.1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标准

根据M井场所在地周边气象站观测资料,事发当日周边降雨量达到200 mm以上的有5次,按照《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手册》评估,4次为20年一遇,1次为50年一遇,井场上游局部强降雨情况为百年一遇,由洪水突然引发的主沟泥石流来势汹汹,其运动特征主要参数见表1。

1)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的确定,应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选,既要安全可靠,也要经济合理[2]。

2)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应使其整体稳定性满足抗滑(抗剪或抗剪断)和抗倾覆安全系数的要求[3],见表2。

1.2 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

在取得M井泥石流主要特征数据后,为防止再次发生泥石流灾害事件,上级部门决定对该井泥石流灾害进行治理。本次治理工程主体为扶壁式挡土墙,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4],根据该防治工程功能划分来看,扶壁挡墙除具一般挡土功能外,还兼顾防洪防冲刷功能,其建立的力学计算模型针对100年一遇泥石流最大撞击力荷载以及挡墙内外侧水压力。所以该挡墙设计具备的主要功能有:疏导泥石流沟渠;拦挡泥石流固体物质;保证井场侧填土的稳定性。

1)基本数据。

本次计算研究选取主体防治工程典型区段,依据本次泥石流最大爬高以及泥石流峰值流量综合确定,该段扶壁式挡土墙总高9.0 m,挡土墙基础埋深2.0 m,基础底面砌置在岩石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300 k Pa,基础底板地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0°,底板地面与地基土的摩擦系数μ=0.4,顶宽0.6 m,基底宽度5.1 m,扶臂厚1 m,扶臂中心距5.0 m;墙后用粘土掺碎石回填,填料的标准重度γt=18 k N/m3,内摩擦角=30°,水头高差2.0 m,挡墙填土一侧为主车道(考虑为大型集装箱车通道),地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Pk=30 k N/m2或者按照路基设计规范车辆荷载换算土柱高度[3]。

2)荷载计算。

根据上述条件设计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计算该扶壁式挡土墙高度为9.000 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5]。

a.第1破裂角:23.652°;Ea=355.337 k N;Ex=235.756 k N;Ey=265.865 k N;作用点高度Zy=2.916 m;

b.根据力学计算模型,扶壁式挡土墙第二破裂面不存在;

c.扶壁式挡土墙墙身截面面积为10.113 m2;重量252.820 k N;

d.地下水作用力及合力作用点坐标(相对于墙面坡上角点)。

理正计算计算结果如下:墙背受填土及车辆荷载的水平推力为45 k N,竖向力为60 k N,墙面受泥石流水平冲击力5 k N,无竖向力分布。

3)稳定性验算。

运用北京理正软件对滑移稳定性验算、倾覆稳定性验算以及墙底地基承载力验算三部分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如下:

a.滑移稳定性验算:滑移力为275.756 k N,抗滑力为524.217 k N,滑移验算满足:抗滑移稳定系数Kc=1.901>1.300。b.倾覆稳定性验算:倾覆力矩为944.782 k N·m,抗倾覆力矩为2 254.007 k N·m,倾覆验算满足:抗倾覆稳定系数K0=2.386>1.500。c.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基底压应力:踵部为50.183 k Pa,趾部为201.632 k Pa;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为201.632/50.183=4.017,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e=0.511≤0.250×5.100=1.275 m;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为201.632 k Pa≤360.000 k Pa;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为50.183 k Pa≤390.000 k Pa;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为125.910 k Pa≤300.000 k Pa。理正计算计算结果如下:抗滑移稳定系数Kc=1.901>1.300,抗倾覆稳定系数K0=2.386>1.500,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压应力为125.910 k Pa≤300.000 k Pa,以上三种验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100年一遇泥石流设计标准)。

在上述验算基础上,开展了扶壁式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结构配筋验算工作,形成了扶壁式挡土墙结构设计文件,与此同时根据设计图纸开展了扶壁式挡土墙现场施工。

2 防治效果评价

1)施工过程中效果评价。

M井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工期为110 d,期间经历泥石流冲击3次,规模小于1 100 m3,洪水流淘蚀3次,位于防治工程内侧的施工机械及人员均未受损,防治工程的初步效果已经体现。

2)后期效果评价。

自防治工程投入使用以来历时5年,共计经历5个雨季的考验,根据后期调查研究,井场共计发生大于5 000 m3流量泥石流4频次,小于1 000 m3流量泥石流8频次,从遭遇的12次泥石流过程来看,防治工程挡墙整体稳定,无任何变形及沉降迹象,有效的阻止了泥石流对井场的冲击破坏,保证了该井在灾后的钻完井及采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3 结语

1)井场选址应避免在山谷、河道及附近有大量松散堆积物等泥石流易发地区。

2)在设计标准确定的基础上,治理设计主要考虑设防工程应满足整体稳定性抗滑(抗剪或抗剪断)、抗倾覆稳定性以及地基承载力稳定性三方面要求。

3)泥石流治理过程中抗滑移稳定系数Kc建议选取1.300,抗倾覆稳定系数K0建议选取1.500。

4)M井泥石流防治工程挡墙整体稳定,有效的阻止了泥石流对井场的冲击破坏,保证了该井在灾后的钻完井及采输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DT/T 0220—2006,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S].

[2]GB 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3]DZ/T 0219—2006,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

[4]李远耀,殷坤龙,柴波,等.三峡库区滑带土抗剪强度参数的统计规律研究[J].岩土力学,2008,29(5):1419-1425.

奉节县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篇11

摘要:我们从现实发生的情况已经可以看出奉节县地质灾害的严重情况,因此为了有效的保护大家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本人将对奉节县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其如何防治给出自己的浅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奉节县 地质灾害 防治方法

一、全县地质灾害基本情况

奉节县因地处川东褶皱地带,县域境内地形地貌复杂,沟河纵横,地质松散破碎。全县地质灾害呈现三大特点:一是规模大,类型多。根据全县2010年地质灾害再排查结果,目前已排查出的地质隐患点共有1080处,其中滑坡918处、塌陷69处、泥石流8处、地面塌陷和斜坡等85处,堪称“地质灾害博物馆”;二是分布广,灾害面宽。地质灾害点遍及新县城及全县各个乡镇,主要分布在长江干流及梅溪河、朱衣河、草堂河、墨溪河流域的周边地区。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3.3万户15.8万余人,13万间370万平方米房屋以及大量道路、桥梁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威胁;三是地灾频繁发生,灾害严重,从2007年以来,每年均发生大量地质灾害灾险情,年直接经济损失均超2000万元以上,较有影响的如汾河镇狮子包滑坡、永乐镇土狗子洞滑坡。

二、全县地质灾害形势分析及防灾安排

(一)全县地质灾害形势分析

根据全县以前地质灾害发生特点以及全县地质条件分析,可预测今年我县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仍以降雨为主,三峡工程蓄降水因素也较为突出;其次为人类工程活动。由于近年来全县人类工程活动加剧,如城镇建设、矿山开采、交通道路建设,诱发地质灾害的概率明显提高。

(二)重点防范时间和重点防范区域

1、重点防范时间:一是以汛期为重点防范期,根据近年有关资料分析,我县地质灾害受降雨的影响十分明显,80%以上的地质灾害是在汛期(5—9月)受降雨的因素诱发而产生的,因此,必须把汛期作为2008年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防范期;二是以三峡水库蓄降水为重点防范期,必须对三峡水库水位升降期作重点防范;三是以人类工程建设的全部工期作为重点防范期,要从各工程开工建设的第一天开始,直到工程完工结束,并通过验收安全性评估期间为防范重点。

2、重点防范区域:根据全县地质灾害分布情况,预计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区域有新县城规划区、受三峡水库蓄水影响的库岸及地质灾害点、重点产煤区域、重要交通干线、风景名胜区、农村移民集镇及人口密集居住区,以及其他重點建设项目、重点地质灾害体周边等。

三、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认真做好地灾防治工作

针对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灾害频繁的特点,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分级管理与属地管理相结合、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力争全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应做到“四减少”。

1、强化监测预警,做好重点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建立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方案,制定地灾隐患点的监测方案和应急预案,明确监测责任人,填写和发放地质灾害“防灾明白卡”和“险区群众避险明白卡”,让险区群众知晓灾害体各种情况。加大对各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力度,对受威胁严重、危险较大的威胁区群众要提前采取搬迁避让措施。

2、积极做好各种救灾准备。积极做好各种救灾准备,落实专业抢险救灾队伍,进行救灾演练,保证各种救灾物资、人员、车辆和经费的及时到位。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在国土房管、建设、水利、移民等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辖区内的地质灾害地隐患点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同时加大降雨期间监测密度,对发现的地质灾害险情要迅速上报,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认真做好地质灾害值班制度和信息报送制度。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实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及时准确掌握本辖区、本单位地质灾害情况,及时上报险情灾情信息。

4、提高应急处置地质灾害能力。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结合本辖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根据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全面研究,提高地质灾害应急处置能力。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基本原理及策略 篇12

1.1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控和稳态机制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 有生命的生物群落和无生命的物理环境构成的能量转移、物质循环系统。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其结构和功能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统一体。结构和功能的相互适应、制约和完善, 使得生态系统在遇到一定程度的外来干扰和压力时, 能通过其系统内各组分间的制约、转化、反馈和补偿等作用, 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恢复到原来的平衡稳定状态, 从而确保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1]。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调控和稳态机制主要是通过其系统自身的反馈控制和多元重复来实现的。

在自然条件下, 害虫种群对天敌种群起到正反馈调节作用, 而天敌种群对害虫种群则起到负反馈调节作用。这样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害虫种群数量增大时, 天敌种群就会随之增大, 而天敌种群的增大, 反过来又会引起害虫种群数量下降, 从而使二者种群在数量上保持着一定的平衡关系[2]。要保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必须满足下列条件:一是组分的多样性。一个系统中物种越多样, 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越错综复杂, 系统就越容易保持稳定。若在农林生态系统中栽培植物及品种单一化, 会使系统组分单一, 从而易导致有害生物大暴发。二是干扰不能超过生态阈限。生态阈限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自我调控和稳态机制, 抵御外部干扰, 从而保持系统稳定性的最大复原调控能力和限度, 超过这个限度, 系统就会失去复原能力, 导致系统崩溃瓦解。如在农田生态系统中过度使用化学药剂, 就会使寄生性和捕食天敌大量死亡, 常常导致系统失去稳定, 进而导致害虫暴发。三是系统进化成熟。系统进化成熟后, 才具有健全的反馈调控和多元重复等稳态机制。因此, 在有害生物控制中要使农田生态系统保持成熟。

1.2 生物的环境限制因子原理

一种生物要在某种环境中生长和繁殖, 首先必须从环境中摄取各种生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 当某种或某些物质或能量因数量多少而限制了生物的生长发育与繁殖时, 这种物质或能量即称为生物生育的限制因子。一种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与繁荣, 取决于多种环境条件或因子的状况, 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性限度的环境条件, 都会成为该种或该群生物的限制因子。限制因子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种限制因子往往可以被另一种限制因子替代。这意味着在分析和管理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过程中, 应重点从对环境因子的耐性区限较窄的生物和数量变动较大的环境因子入手, 找出限制因子, 然后通过优化种群结构, 引入对该系统内的环境因子耐性区限较宽的生物, 并配以环境因子优化管理, 提高受限环境因子的数量水平投入, 克服限制因子, 最终达到持续稳定地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的目的[3]。因此, 在有害生物控制中还要遵循和运用生物环境限制因子原理。

2 经济学原理

2.1 有害生物对作物的经济危害和作物受害损失的估计

有害生物对森林的经济危害包括直接的、间接的、即时的和后继的多种。但通常所说的有害生物所致的损失主要是产量的减少和品质的降低。当品质降低不大、可以忽略不计时, 通常仅指对产量的影响[4]。

森林的产量构成因素随林木种类而异。有害生物对森林的危害程度也因其种类和密度不同而不同。森林经济损失与有害生物危害之间, 虽然总体上呈正相关, 但从有害生物危害某种林木的全过程来看, 或是从不同林木的受害情况来看, 其并不总是呈直线关系的。森林产量与有害生物种群密度之间可能存在3种情况:一是产量随有害生物密度增加呈直线下降;二是在较低密度下, 作物表现出补偿作用, 产量保持稳定, 随后产量随有害生物密度的增加呈曲线下降;三是在较低密度下, 作物表现出超补偿作用, 产量较无有害生物危害时反而增加, 随后产量随有害生物密度的增加呈曲线下降。常用的产量估计方法包括小区试验法、林间调查法和模拟有害生物危害法等。

2.2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蕴含了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精华, 是综合防治的基本原则。它们明确指出防治生物灾害要有一定的尺度, 不要求彻底消灭有害生物, 而是将其控制在经济危害允许水平以下, 从而防止了滥用农药, 并给天敌继续生存和发挥作用留下了必要的食料条件和生态位。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又称经济损害水平 (economic injury level, EIL) , 其概念最早由Stem等 (1959年) 提出, 具有2种涵义:一是指人们可以容许的作物受害而引起的产量、质量损失水平, 亦即指作物因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作物受损程度 (经济损失量或损失率) ;二是指与经济损失允许水平相对应的有害生物密度, 即经济损失允许密度。目前这一概念已被人们普遍理解和接受, 并作为研究防治指标的理论依据。

经济阈值 (economic threshold, ET) , 又称防治指标 (control action threshold) , 其涵义是“采用防治措施阻止有害生物种群密度增长, 以免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的有害生物密度”。经济阈值是较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低的种群密度或受损程度, 这样可以保证所采取的防治措施, 在有害生物种群数量尚未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之前就能发挥作用, 可避免有害生物危害造成损失后再进行防治的被动局面。

其中, Cc为防治费用, 包括农药费、人工费和器械折旧费等;Ec为防治效果 (%) ;Y为未受害时的单位面积产量;P为林产品价格;Y (R) 为平均每个有害生物危害林木造成的减产率;Sc为有害生物的存活率;CF为社会经济因子, 也称临界因子, 用于衡量强调的重点是产量还是环境质量。CF值为1~2。

从上述模型中可以看出, 要求出ET, 其先决条件是要有有害生物密度和产量损失关系的信息, 即模型中的Y (R) 值。正如前述, 影响Y (R) 值的因素很多, 而其他各项虽然也不断变化, 但相对比较容易获得。随着研究的深入, 同时考虑作物不同时期特定有害生物发生或发育阶段的动态阈值和不同防治方法的多重阈值, 以及多种有害生物或多种发生或发育阶段的多维阈值的横型也将不断地被提出。

3 灾害管理原理

森林生态系统不同于农业生态系统, 除了提供林产品外, 还为社会提供生态服务, 因此对于商品林和生态林, 其生物灾害管理策略会有很大区别。再加上林业有害生物危险等级不同, 也会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根据GCSP管理原理, 按照灾害严重程度, 对不同林业生物灾害进行合理分级, 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控制性、发展态势, 对不同的林业有害生物危险性进行风险分析 (PRA) , 再按照分析结果进行分级, 根据分级结果, 对不同级别的林业生物灾害或林业有害生物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要严密监控, 一旦发现新危害, 限期除治。

4 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策略

根据不同的林种, 林业生物灾害的防治要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对于生态林, 根据生态林的经营目标, 要保证生态林的长期健康, 在营林措施上, 要以维护系统的稳定为主, 一旦发现生物灾害, 要及时采取合理措施, 适当进行人为干扰, 确保森林生态系统发挥较大生态效益。尽量减少对生态林进行人为干扰, 尤其是要限制生物灾害防治中化学药剂的使用, 以免引起面源污染, 避免对生态林造成较大的生态扰动[5]。这是一对“矛盾”的生物灾害防治要求和目标, 对生态林的生物灾害管理, 就是要从这对“矛盾”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保持生态林持续健康。而对于商品林, 其主要目标是获取林产品。因此, 商品林的生物灾害管理策略, 可以借鉴农业生物灾害管理策略, 在保证林产品无公害化的基础上, 对超出灾害损失允许阈值的生物灾害及时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叶恭银.植物保护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185-188.

[2]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中国园艺文摘, 2008 (3) :40-41.

[3]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OL]. (2008-04-30)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 con-tent.aspx?id=23611.

[4]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M/OL]. (2009-03-13)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20105.

上一篇: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下一篇:松软厚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