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者

2024-08-15

同性恋者(精选12篇)

同性恋者 篇1

摘要:同性恋常常与艾滋病紧紧相连, 特别是在“男男”之间显的更为突出。面对“同性恋者”的权利, 官方总是给出“太超前”的说法, 客观上纵容了一些非人道的歧视和“迫害”行为, 作为人类群体的少数者, 只要不影响其他多数人的自由, 其合法权利就应当得以保障。

关键词:同性恋保障,人权保障,法治中国

2014年12月1日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 主题是“美好青春我做主———红丝带健康大使青春校园行”。在这天, 搜狐网、腾讯网、凤凰网、南方周末等均报道了一篇题名为“90后男同背后的故事”文章。看着如此年青的生命因感染艾滋病走向毁灭, 难免不令人惋惜。

一、同性恋者权益的保障

同性恋作为一个“时尚话题”不断在青少年中蔓延, 据李银河女士在2004年运用金赛和怀特姆的研究方法推测:“同性恋者 ( 男同女同) 在社会生活中, 男占总人数的3% 至4% , 在中国就是3900万至5200万人。1据最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科的统计, 男同性恋者艾滋病感染率约达1. 35% , 男同性恋艾滋病感染率仅次于吸毒, 位居第二。如此庞大的基数和高的感染率, 我国又是如何保障这一群体的利益呢?

面对“同性恋保障”这个话题, 大部分学者持中立态度。但也有不少人士为了这个群体的利益而奔走。

从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李银河女士于2014年3月两会期间7年来的第4次提交该提案《同性婚姻提案》, 到2014年2月份发生的湖南师范大学同性恋者向小寒 ( 化名) 向长沙市民政局提出成立同性恋组织遭到拒绝的事件。再到2014年7月31日上午9点半, 同性恋者小振 ( 化名) 就“同性恋矫正”起诉百度和重庆心语飘香心理咨询中心案, 在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后判令重庆飘香心理咨询中心对小振进行民事赔偿。这是中国首例同性恋者就性倾向歧视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取得胜利的案件。

二、同性恋者人权的保障的法理探究

结合上述的几个事件, 从“人权保障”和“法治精神”提出一些看法。

( 一) 针对“向小寒起诉长沙市民政局”案件。民政局的作法是违宪的。虽然民政局给出的法律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四条的相关规定“社会团体必须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不得违背社会道德风尚”好像是有理有据的, 但所谓的“社会道德风尚”与《宪法》第33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和第35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的法律精神相违背, 根据《宪法》第5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 建设法治国家, 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可知, 民政局的回复明显有违反宪法的嫌疑, 应当认定为无效。同时, 在1999年2月, 《同性恋在中国》作者方刚受到起诉。方刚和出版人在法庭辩护中均强调, 同性恋性取向并非疾病。二审判决中, 法庭取消了同性恋是性变态的说法, 判决书摒弃了把同性恋道德化的说辞。这标志着从法律上对同性恋进行道德化的历史时代的终结。

故此, 不仅应当“准许同性恋组织合法成立”, 还应组织专业人员到同性恋组织之中, 一方面, 对同性恋者的心理进行疏导, 避免自杀和犯罪的产生, 同时, 由专门的律师负责帮忙解决同性恋相关法律问题, 从本质上解决同性恋“天生”的弊病; 另一方面, 也有助于缓解同性恋者与普通民众的冲突, 更加体现法律的人情关怀, 同时, 又能与时俱进, 与国际接轨。2

( 二) 针对“小振” ( 化名) 就“同性恋矫正”起诉百度和重庆心语飘香心理咨询中心案。根据1990年的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同性恋”从疾病名册中移除这一作法和2001年4月20日, 第三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 ( CCMD -3) 将“自我和谐型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剔除看, 被告单位已经严重损害了“小振的合法权益, 从保障人权的角度出发, 更应该予维护。毕竟, 所谓的“电击式疗法”, 既不人道, 又无所谓“矫治”的依据。既不是“病”了, 还需要所谓的治疗吗? 对于, 这种治疗“所谓疾病”的机构, 其合法性存在异议, 而且这样只会加剧同性恋者厌恶社会和亲人的心理, 一旦被触发, 将诱发同性恋者自暴自弃, 报复社会和他人, 导致因所谓的“治疗”而引发更加严重的社会冲突和犯罪。

三、贯彻同性恋者人权的保障, 符合法治的根本要义

同性恋者以“彩虹”为象征, 但是在彩虹的背后却藏着很多见不得光的地方, 而同性恋犯罪就是其中最严重部分。为了社会、家庭和同性恋者自身的和谐发展, 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多些宽容和理解, 才能让绚丽的彩虹绽放出应有的魅力, 构建起和谐稳定的社会大家庭, 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一员。贯彻落实《宪法》第33条之规定, 对于违背宪法精神的相关法律予以纠正, 这才是“法治”的核心要义, 更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中国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侯艳芳.同性恋非犯罪化的界限与若干入罪分析[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6) .

[2]张北川, 储全胜.同性恋与艾滋病[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5) .

同性恋者 篇2

还原他们的世界

——以《北京故事》和《蓝宇》浅析中国同性恋现象

文学院 文学072班 0721110XXX 纠结井

摘要:同性恋文化现象不是一个新兴文化现象,而是古而有之的社会现象。伴随着这一现象存在的是带有非主流色彩的同性恋文学,中国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同性恋文学也可以追溯的遥远的古代。但对此主流社会却一直持冷漠歧视的态度,在社会伦理层面也对之构成了绝对的压抑和否定。当代社会同性恋文学致力于以一种异于传统世俗的眼光去反映同性恋群体生存现状,表现并非变态也不病态的同性恋之爱,为普通民众对同性恋者的生活感情方式有所了解,从而能以一种平常心去宽容对待社会上的同性恋者。本文试结合由香港导演关锦鹏执导的《蓝宇》及其原著《北京故事》为例分析关于中国同性恋文学中对同性恋进行的一些人性思考和感情挖掘。

关键词:同性恋文化 蓝宇 北京故事 同性恋之爱

同性恋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以及社会现象,它同异性恋一样,是人们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而根植于这样一种社会环境土壤之上的是同性恋文学,可以说同性恋文学承载着这种社会的亚文化。在我国四千年的历史中,正史和野史中都有关于同性恋现象的大量记载,更有脍炙人口的“余桃”(春秋)、“断袖”(汉代)、龙阳君(战国)、安陵君(战国)等历史人物和故事的记载。我国纯粹的同性恋文学作品可以追溯到六朝,至阮籍发端,后人以同性恋为题材的作品相继出现,小说中对同性恋现象的描写也不少,如《红楼梦》《金瓶梅》等,更有《品花宝鉴》一书,完全是以描写梨园界的同性恋为主题。

在当今更加注重思想自由发展,人性自由解放的时代,同性恋群体隐匿于社会大群体中,伴随着这种非主流文化的发展,同性恋文学也再一次浓墨重彩的走进我们的视野。近年来,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经典文学作品也纷纷被搬上大银幕,如由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执导的台湾著名作家李碧华女士的作品《霸王别姬》,张元执导的王小波编剧的《东宫西宫》,以及由网络小说《北京故事》改编拍成的获奖影片《蓝宇》,另外的一些电影如王家卫导演的《春光乍泄》,李安先生执导的影片《断臂山》等等。大量的同性恋作品的出现,不得不让我们开始关注这一非主流的文学现象。

《蓝宇》的原著是网络小说《北京故事》,这是一篇以中国大陆十几年的发展为背景,以两个男人的感情纠葛为内容的小说。作为一篇同性恋文学作品,在一些读者的眼下它不免带有一些色情的色彩,尤其是对于那些带有传统批判排斥观点看待同性恋现象的人,更是会觉得这部小说中一些情色性事的描写恶心低俗,但是若以客观中立的眼光去抓住整部小说的情节轮廓,进而感悟其灵魂,从中看到的是一个相当动人的有关人与人之间真爱的故事,且这个故事时发生在异于常人的同性之恋间。以下试结合小说《北京故事》及改编的电影作品《蓝宇》从三点浅析同性恋这一社会文化形象在文学中的表现。

一、肉欲的寻欢

文本故事是以主人翁陈捍东的回忆性自述的形式讲述的。陈捍东是一个地道的北京高干子弟,80年代末期下海经商,他说着地道的一副玩世不恭的北京话,玩着地道的奢侈的休闲娱乐,是物质殷实的商人。他的经济地位为他有能力去找“朋友”“玩儿”奠定了物质基础。而蓝宇是刚到北京念大学的穷学生,在急需钱用的时候经人介绍认识了捍东,当时的他只有十六七岁,可以说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完全没有成熟的性需求和情感诉求。是陈捍东教会了他这些成人世界里的事。

据史料记载,自从刘邦开始,除了极少数之外,汉代几乎每位皇帝都有一定数量的男子作为其性爱对象,可见中国古代的同性恋现象常常出现在物质生活或文化品位相对高的群体中。在八十年代末的中国,一些社会上层人士可以说是把找同性作为性交对象作为一种娱乐消遣的。虽然广义上的同性恋现象是具有普遍性的。但笔者以为这种行为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行为,正如不能说嫖客与妓女的关系是恋爱关系一样。其实很多的同性恋是从肉欲的寻欢开始的。他们只是单纯的追求一种生理上的刺激和快感,是受与生俱来的欲望的驱使。弗洛伊德曾说过精神分析学派最反对把同性恋者从人类中分开来,视为异类,透过对未曾明显表露之性兴奋的研究,我们发现人人皆能以同性恋为性对象,而事实上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我们早就这么做了。事实上,对同性之人的原欲执著在正常的心智生活里所占的地位并不比对异性的原欲执著小。①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双性恋者认为他们从与同性发生性关系更能给他们带来快感。陈捍东可以说是一个双性恋者,他在和同性交往之前有过已经有过很多和异性交往的经历,而却为寻求新玩法才开始接触到男性伴侣的,这是他生活中的一种物质生活满足后追求的享受性消费,对他来说是一种“玩法儿”。

而陈捍东的玩放之于蓝宇身上,不免让人觉得这个男孩子很无辜。空白占据理论认为,性行为方式和性角色认同这两者之间虽然关系密切,但毕竟是两回事。人们可以在认同了某种性角色之后,在一段时间里,性行为方式还是空白。一旦某种性行为方式首先占据了这一空白,就大有可能固定下来,形成终生的性取向。而且从现在对同性恋成因的后天环境论来说,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导致同性恋的一个可能性因素。文本中蓝宇的家庭是有过裂痕的,这使得他的心理成长环境在阶段上受到过影响。但是更准确的可以说是陈捍东把蓝宇带上了同性恋的路。在这里,我们不好评论说是一个富人的消遣毁了一个年轻人的一生,而此处反映的其实正是现在社会上很多同性恋群体存在的普遍现象,即具有感情色彩的关系在男同性恋的全部关系中所占比例甚小,至少在那些常到社会上走动的人们当中是如此。不少调查对象都有过同几十人、数百人性交的经历,但其中真正具有感情色彩的关系仅有几次而已。我们不否认同性恋是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但是单纯追求性生活带来快感的这样一种寻欢作乐的游戏从某种角度上说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因为它不受具体社会习俗与法律禁令的制约,所以不利于传统社会单元结构的构建,容易造成混乱,在一定程度上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单纯肉欲的寻欢算不得一种对人性自由的追求与崇拜,我认为是不值得提倡的。

二、同性之爱再审视

小说以金钱为始建立起陈捍东和蓝宇之间的关系,带有相当的现实性和残酷性。但是正是通过有物质向情感的渐变和转换才使得后来建立在二者之间的情意至深的同性恋关系晓得更加的真实感人。让读者不得不用换一种公正客观或者说是人性的态度去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同性之爱加以再审视,剔除歧视不公的目光。

英国同性恋文学的早期探索者著名作家DH.劳伦斯认为,同性的爱同样能创造生命活力,在他的作品中细腻生动地展示了同性性吸引所带来的强烈的力量。主人翁之一的陈捍东是个体形健壮且有成熟味道的北京男人,在上流社会圈子的活动使他对一切关系的处理已经相当熟稔;而蓝宇是初来乍到的东北农村大男孩,他年轻单纯,带着些许的青涩,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赋予他惹人怜爱而略带忧郁的气质,他需要钱,却怀着自立自强的心理,不拿钱来作为自己情感的交换,他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最干净朴实的情感关系,虽然他知道他和陈捍东之间的关系对于陈捍东来说只是一场交易一场游戏。第一次的接触后,还处于青春期的蓝宇的生活已经被较他年长的陈捍东所开启和改变了,他轻而易举地被这个成熟男人所吸引,产生了迷恋的心理。而他吸引捍东的正是他这种异于自己交际范围内人群的“处男气质”,他憧憬中有过的童真,有一定的自恋成分。从美学角度看,这可以说是二者间男性美的相互吸引,也是一种人格的相互吸引。李银河认为,同性感情与异性感情之间的区别之一在于,由于同性恋爱一不可能组织家庭,二不可能生育子嗣,其动机与异性恋爱相比,显出一种更加一追求快乐位目的的性质。换言之,同性恋爱双方的互相吸引,更多来自个人先天的特质,如相貌、体形、年龄、气质等,而较少来自个人的社会属性,如地位、职业、家庭背景等。所以在看待同性之爱时,除了那些完全不看对象只追求纯粹性生活的同性恋者,不得不说它是符合对美的追求的,而对美的欣赏与追求是应该无国别同样无性别之分的。希腊人认为男性是近乎完美的造物,因而是更加理想的爱情对象。对于那些有文化修养、兴趣高雅的男人来说更是如此,因为他们将精神上的投契作为爱情追求的一部分。尚未成熟的英俊少年比异性情侣更能燃起他们炽热的感情之火,他们有着姑娘似的腼腆、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男子汉的气质正处于含苞待放之时。这种爱远远超出了纯生理的范畴,成为一种高雅的、具有美学意义的情趣。柏拉图甚至认为,“神圣之爱”只存在于男人之间,只有男子之间的爱情才是感情的真正贵族与骑士形式。这样来看,陈捍东和蓝宇之间的爱情形式不免有些许符合古希腊人眼中的真爱,因为相互欣赏而产生吸引以至后来的依恋。

马克思认为,同一个对象在不同的个人身上会获得不同的反映,并使自己的各个不同方面变成同样多不同的精神性质。从这个观点出发,对不同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对异性的感官反映,这种反映是没有必要和他人重叠的。而美是客观的,我们毋需也不应该去抹杀和否定人对于各自审美偏好的诉求。这也是推崇人性解放和自由的所应遵循的。无论是文本中对双方体格外形及神色气质的描写,还是电影中通过对人体的一些有形展示都透露着男性的健康美的质感。而有的读者或观众会认为这些描写和展示无异于低俗的色情描摹,有的影评人甚至认为认为《蓝宇》开场即向观众展示两个男人的全裸,让二人交流性感受,完全是导演希望籍此抓观众眼球的主观意愿的表现。另外整出戏只是在表现陈捍东和蓝宇二人任性的分分合合,既没有多少感情的黏合力,也没有什么戏剧的张力。除了肉感之外,毫无情感和灵感可言。而笔者认为,电影由于时间篇幅的局限所要容纳的故事对于表现二人感情由金钱关系向恋人关系的转变确有不足,小说中虽多了许多事件情节的叙述,但是在一些性描写的段落确实没有达到一些读者所追求的高雅,但是这并没有对文本及电影主题的凸显造成致命的阻碍。反映世界的形式是多样的,也是不完美的,文学作品作为反映社会的一种形式也只是能做到相对完美,它既可以是对生活的写实性描摹,也可以是高于生活的美化。我们作为观众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作品,思考作品所传达的东西,如此才能得到不同的领悟。

除了在同性恋之爱审美方面的再审视外,还要抓住的灵魂性的东西毋庸置疑是感情。感情永远是最能打动观众心的,带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融化人们心理冰山。文本中两个主人翁前后经历了几次分分和和,在这个过程中蓝宇一直是处于被动的位置。因为从一开始二者的心态就不同,地位也是不公平的。对于捍东来说他是在玩儿,那么在其潜意识里蓝宇就是被玩儿,他可以有很多玩儿的对象,并且不会认真;而对于蓝宇来说,陈捍东这个男人是打开其情欲之门的人,而且这是个有钱男人,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能力,一个有能力的男人必定有他的魅力,单纯的他一投入便是百分之百的真感情。蓝宇对陈捍东的这种感情和异性恋中对对方的爱慕情况是很相似的,不难理解。而虽然陈捍东最初的动机只是玩儿,但是从蓝宇那反馈给他的却不是游戏,这就让他预备好的游戏没有办法按规则进行,而且蓝宇性格中真诚坚韧自强及那浓郁的忧郁气质打乱了他的阵脚。这一切驱使着这两个在社会身份上属于相同磁极的人跨越了社会约定俗成的意识形态真心相爱了。真正的爱情是以性为基础而产生,但最终都是独立且高于性而存在的,无论同性还是异性之间。在蓝宇经历了一次**事件而活着再次出现的捍东面前时他们用肉体证明彼此还活着的情节,陈捍东说出了对女人都难以启齿的“我爱你”。以及在陈捍东因为行贿、参与走私,非法集资等事入狱,蓝宇花尽自己所有的钱去救陈捍东,使得他免受牢狱之灾,开始了从头再来再也不计较任何束缚在蓝宇租的小房子里开始了新生活。还有最后在蓝宇意外身亡时,陈捍东的悲痛欲绝的情节。这些都表现出陈捍东终于能够坦诚的面对自己对于同性的蓝宇的这种爱,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同性之间灵肉交融的情致和体现心灵自由的性爱,它脱离俗世的金钱、地位等评判体系,是真真切切的爱的存在。

在电影《蓝宇》中,也许最能征服观众的一场戏是陈捍东被释放后他们去到远郊,陈捍东坐在街边的长椅上,蓝宇就站在捍东面前唱起了他们都很喜欢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那个场景是冬天,蓝宇一边唱,白气一边被呼出来,阳光很柔和的照在捍东身上,他浅浅的笑着也跟着蓝宇一起哼着。男人与男人眼中的柔情蜜意被诠释的淋漓尽致,全然不逊色于异性之间的情意,这种爱不会给人恶俗变态非正常的厌恶感,而是和人世间所有的爱一样闪着圣洁的光。故事时着力在感情这个维度上去挖掘去反映同性恋之间的不异于常人的爱,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同性恋也是一种爱情的事实。

三、常人态势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同性恋处于一种不被接受,不被理解,不被宽容的社会观念中。它虽然没有合法的地位保护,也不算违法,但却被普通民众鄙视为不洁,为怪物,不道德的社会丑恶现象。世俗这把利剑的锋利度是不可小觑的,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歧视的力量要远大于法律的作用。即使是一些同性恋者也无法接受自己的行为和身份,脱不了传统世俗的眼镜。而置身于这样主流的大环境中,当事人也很难脱离缠在身上的人际关系网。故事中途陈捍东遇到了自己认为合适结婚的对象,他几乎没有做太多挣扎的选择了结婚,而且为了让自己心里上减轻负蓝宇的愧疚感,他还介绍蓝宇去找精神病学教授接受治疗。可见他潜意识里遵循的还是一种传统的文化价值理念——成家立业,结婚生子,传宗接代。虽然在他遇到后来的妻子林静平时已与蓝宇有了较为稳定的感情,但是这还是没有让其正视与蓝宇在一起的这种生活方式,即同性恋的生活方式。除了他的观念,社会地位,他身后的老母亲一家人都在看着他,他是家里的长子,是个成功的商人,更重要的是从社会身份的扮演上来说他是个男人,他要通过女人,通过结婚来证明自己是个男人。他几乎是很难去违背传统家庭观及对自我身份的社会认同去一直经营其同性恋的潜生活的。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规则。所以现在社会中的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同性恋者在表面上是会选择和异性结婚的。可见同性恋这一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所存在的问题不仅出现在大众眼睛里,也或多或少的藏匿在同性恋者身上。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上对许多现象都存在着这种普遍的大众狭隘目光,无法以一种豁达的心态及理性的心智去看待和思考出现和存在的现象和问题。

小说文本中蓝宇却道出结婚是对同性恋这一生活方式的不尊重。他说:“我不能理解为什么我们中大多数人最后都选择结婚,那没有意义,也不道德。”他用了不“道德”这个词来形容同性恋者选择和异性结婚的行为。但是在大众眼里同性恋才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破坏了社会伦理秩序,反常态,不符合社会规则。很明显二者的衡量尺度是全然不同的,蓝宇站在了追求人性自然发展的立场,认为违背自己身心需求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推崇的是一种个人价值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尊重,而非让人性对社会认同化的迂腐屈服。这是一种带有先进性的现代人越来越崇尚的标榜个性的思维方式,有利于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故事中陈捍东的好朋友刘征及其妻子对陈捍东和蓝宇之间的关系是没有表现出常人态势的,虽然小说或是电影中对二人的态度没有明确的做出解释,但我们不妨把之当作一些良性的暗示:社会上还是存在一些眼界较为开阔的人能够对同性恋者表现出理解和宽容和尊重的态度。这也反映出同性恋的生活方式不应该受到我们异样目光的对待。甚至于在最后蓝宇因为意外事故身亡,捍东妈看到精神几近崩溃的捍东时也流露出对捍东及蓝宇之间感情的默许的情感。说明同性恋并不是一种不能被大众感知和理解的一种行为,只要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情感和生活方式都是我们应该予以尊重的,这就相当于是在尊重人权,尊重爱的本身。在结尾作者安排了蓝宇的意外死亡,而不是与陈捍东由此开始长期甚至是类婚姻的生活在一起。这可以说是一个刻意的安排,因为按社会现状来说,同性恋在一起保持长久关系的是相当之少的,没有法律约束的同性“婚姻”给他们自由,但也令之缺乏保障。另外得不到社会上的普遍认可必定会对他们的幸福生活带来干扰和障碍,也许最终还是以分手收场。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即为同性恋者营造一个正常的社会舆论氛围及他们正当权利保护的合法化。

结语: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多元的社会,同性恋只是一种审美取向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这不仅是一些同性恋者对自己生活的看法,而且也是应该是当今社会中相当大一部分异性恋者需要认同的观点。蓝宇和陈捍东二人的爱情故事展示给我们的只是中国同性恋现象中一个并不完整的截面,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浅析,可知作为同性恋文学该作品试图通过艺术真实的反映同性恋者的身理和精神的状态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而对同性恋行为进行人性自由发展的思考和其情感的探索,传达出美和爱的包容性和普遍性,从而让大众真正认识同性恋,受到公正宽容的对待,不必压抑,不必再埋怨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环境,完全可以自主地顺时度势,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善自为之,保持良好的心境,过上和异性恋者同样正常的生活,安度一生。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2、李银河 他们的世界(电子书)

3、李臻 尊重他们的世界——读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12月

4、李银河 酷儿理论面面观 《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5、张芸 电影 《断臂山》与《蓝宇》的性爱表现分析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年3月第13卷第1期

6、王玫 赵鹏云 试论魏晋六朝文学中的同性之爱 福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

7、陈薇 冯钧 二十世纪初三位英国作家作品中的同性恋现象研究 国文学研究 2005年第5期

狮城同性恋者的“松与紧” 篇3

库玛尔一露面,观众一片喝彩。他身着一袭宝石绿的晚礼服长裙,头戴金色的假发。库玛尔一分钟也不浪费,立刻说起那些让他成名的露骨段子。

“姐妹们,不用再去找红毛(对白人的蔑称)了。当地男孩儿床上功夫也很好啊。我去代你试过了。”

从严格意义上讲,库玛尔如此坦言可能要去蹲监狱。新加坡法律规定,男性间有“严重猥亵行为”罪名成立的话可以被判两年徒刑。

这条法律由英国殖民政府引进,是涵盖范围更广的法案的一部分。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孟加拉《刑事法典》第337条也有类似的禁令。

2007年,新加坡议会废除了337条的大部分内容,但却保留了一条。

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法律研究中心的助理教授Lynette Chua解释说:“剩下的一条是377A。现在,只有男性之间的性关系仍然是犯罪行为。”

内政部表示,2007年,大多数新加坡人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持保守态度。

内政部在一份通过电邮发表的声明中还说,对于那些社会影响可能更加深远、广大的道德观问题,政府的政策必须代表主流价值和新加坡的社会常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这些观念可能随着时间而发生变化。

新加坡也有人呼吁改变。不久前,同性伴侣林明钏(Gary Lim)和朱文良(Kenneth Chee)向高庭起诉刑事法典第377A条违反宪法。被驳回后,两人决定上诉。

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4月,水原弘(Hiro Mizuhara)和诺埃尔·吴(音译,Noel Ng)在新加坡创建了一份新的同性恋杂志。

但是在新加坡,不仅男性之间的性行为是违法的,新加坡也有审查规则,禁止媒体宣传同性恋。

国立大学的Lynett Chua说,具体哪些内容被禁止还是一个灰色的区域。但是,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不准以“正面”或者“正常”的方式描绘同性恋行为。

“那么,采访一位身处同性关系的名人算不算宣传同性恋呢?也算。因为有媒体曾经被罚款。”

水原和吴先生征询过律师,律师说,审查规定只适用于广播和印刷媒体。所以,《元素》杂志仅以数字版在网上发行。

尽管人们对同性恋的态度确实趋于宽容了,但是,让法律给同性恋者“松绑”却依然很难。

同性恋者 篇4

一、同性恋立法趋于大同

黑格尔曾说:“存在即合理。”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 这个合理要求经受相当大的生存压力。我国以李银河女士为代表的著名社会学家曾说, 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区别就好比使用左手和使用右手一样, 通过医学途径, 无法改变他们的性取向。因此, 你让一个同性恋的人爱上一个异性, 就等同于让一个本来是异性恋的人转变为同性恋。从逻辑思维的角度上看是混乱的, 从行为活动的角度上看是有害的。

如果同性恋者是经过后天生活习得的, 是否意味着人们拥有选择这种生活方式的权利?从人道主义的角度上看, 答案是确定的。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只要不伤害到他人, 都有权利选择自己想要的任何一种生活方式, 并且他人无权干涉。这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如果这项权利不被承认, 那么关于同性恋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无论得出怎样的结论, 都不会给人类带来好处。从远古到现今, 从西方国家到中国, 同性恋现象存在并不断发展, 还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如:危及到传统的婚姻家庭关系, 导致婚外性行为泛滥, 艾滋病扩散。使得同性恋群体遭到歧视。随着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承认, 同性恋者对婚姻合法化的诉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关注, 如上网点击“同性恋”会出现不同角度的中外专家学者为同性婚姻合法化逐步进入立法视野提供了明确的不同维度理论建构。

二、同性恋者婚姻的合法性趋于大同

2006年11月14日南非议会批准了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提案, 使南非正式成为非洲第一个、世界上第五个通过法律认可同性婚姻的国家。同性恋婚姻法的出现是对同性恋者在法律上享有权利的标志, 立法者对其存在予以重视, 从立法的角度规范它的存在。这一观点在全世界已经不约而同走向同步。世界各地同性恋人争取婚姻合法化, 实质是在法律的约束范围内诉求同性恋者拥有平等的法律身份和地位。生存权和发展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人权主要通过国内法实现和体现, 不论婚姻的对象是同性还是异性。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的部分地区, 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与阿拉贡省, 加拿大、德国、法国、芬兰, 还有冰岛、巴西、捷克、斯洛伐克等国也不同程度地保护同性伴侣的法律权利, 与西方国家相比, 我国对同性恋现象及同性恋者由于来自社会和亲人的压力, 90%的同性恋者最终都会选择接受异性婚姻, 但其中多数人在婚后仍与以前所处的同性恋圈子保持联系, 这无疑对婚姻双方都是一种伤害。

三、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认识趋于立法的大同

相关文献资料显示, 中国同性恋人群的年龄构成较轻。首次尝试同性恋的年龄范围为8~28岁, 大多都在15~18岁发生。问卷的调查数据显示 (随机问卷) , 接近50%的人认为支持同性恋的恋爱。同时, 有半数的人认为, 同性恋应该走向合法化。可见, 支持同性恋的人数已不在少数。与此同时, 不愿且不会接受同性恋或不许自己的下一代、亲朋好友去同性恋, 这一问项, 选择“接受”的人数居然为0。有超过50%人认为, 环境影响同性恋性取向的形成。也有30%的人认为, 在同性取向的行为周围, 会对他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 在心理上, 相当一部分人还是对同性恋采取“远而视之”的态度。爱恋中的性行为三种方式中, 显然异性恋是占有主导地位的, 也肩负着繁衍后代的重大责任, 但是不能仅仅因为异性恋性行为能繁衍后代而毁灭另外两种在同性之间发生的性行为的生存空间, 事实证明也是不可能消灭的。

四、青年人性恋的趋向

一问:在您看来大多数人对同性恋群体的态度朝哪个方向发展[单选题]:接纳同性恋、恋爱自由、人人平等118人, 男29.4%, 女42.6%;不接纳也不反对131人, 男31.8%, 女48.6%;反对同性恋、违背了社会规范51人, 男31.8%, 女6.1%;其他22人, 男10.4%, 女6.2%。

分析:学生对大多数人看待同性恋态度的未来趋势的看法, 近半数人选择了“接纳同性恋、恋爱自由、人人平等”, 不难看出, 青年人认为人们对同性恋的接纳程度逐渐加深, 对待同性恋的看法越来越开明;当然, 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大多数人会保持既不接纳也不反对的看法;还有少数学生认为大多数人会保持传统的看法, 继续反对与抵制同性恋者, 他们依旧认为同性恋是违反了社会规范、人类伦理的一种特殊群体, 而这方面又主要是男生反对较激烈。

二问:关于同性恋婚姻是否走向合法化[单选题]:否, 认为违背社会道德的102人, 男31.8%, 女26.2%;赞成, 符合人道主义57人, 男13.7%, 女18.7%;无所谓, 对自己无影响91人, 男27.4%, 女33.3%;保留意见, 有待观察70人, 男13.7%, 女23.8%。

分析:以上数据显示持不赞同意见的人数还是比持赞同意见的人数多。进一步分析, 就是我们很多人还是觉得同性恋婚姻违反道德, 我们还是受到传统道德的约束, 导致对同性恋婚姻的合法化不能认同。而值得注意的是, 还有将近一半的人是既不赞同也不反对的, 这可能也将会成为一种趋势, 随着人们思想的开放, 可能将会是人们更加认同同性恋人。

五、高校同性恋者的教育问题

在我国的家庭教育方面, 家长对孩子情感沟通及性教育方面的正确引导严重缺乏。学习是孩子的首要任务, 为了以后能够更好就业, 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学习机会。孩子的身体没病就是健康, 对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问题关注有所上升, 但只是在不影响学习的基础上的关注。在大多数传统家庭, 学习期间孩子恋爱问题是得不到聆听和引导的, 关于性取向问题更是闻所未闻。因此, 绝大多数高校同性恋者对家长隐瞒自己的同性恋取向, 同时心理、情感上承受困惑及压力。而同时由于自身对于同性恋问题认识不足以及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极少数家长认为同性恋是可取的, 多数家长认为同性恋是可耻的。

对于学校教育而言, 几乎没有性教育方面的内容, 只有不许谈恋爱的学生文明行为规范, 大学之前在升学择校的巨大压力之下, 学校、社会都把重点放在学习上, 学校注重升学率, 生物课上也仅仅是讲讲人体构造等, 完全忽视对于青少年性观念的教育。然而在具有了包容性、多元化特征的大学, 教授知识的同时, 更加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注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人格的形成等。尽管性教育问题在我国一部分高校已得到了高度地重视,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实际问题, 让解决性教育问题本身陷入一个尴尬的处境。例如:这门课程仅以单一的理论教学或者是选修课形式开展, 由于专业教材匮乏, 受传统教育或是无理论依据的局面授课教师基本是采取点到即止, 或是以放短片代替。

同性恋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 高校的同性恋教育就更显薄弱了。同性恋不是疾病, 仅仅通过心理疏导是不够解决的, 同性恋大学生更需要的是学校、社会的理解和包容。

六、高校同性恋者教育模式探索

关于我国的高校同性恋者教育模式探索, 综观各国立法, 我国学术界应遵循“法无禁止即自由”, 像许多属于个人私生活中的自由, 就是对法律不能干预的禁区的理念进行维护, 为高校进行性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在法律的领域加以规制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一是民法制定相关反歧视内容的法律, 保证同性恋者的人格权利不受歧视, 让同性恋者的权益有法可依;二是行政部门须做好同性恋者隐私的保密工作, 严禁任何单位、组织和个人以任何方式侮辱同性恋;三是国家行政机关设立专门的同性恋现象事务机关, 指导和监督同性恋问题的相关工作;四是设立有关同性恋卫生健康的相关法律条文, 设立同性恋者的健康热线, 出台关于同性恋群体公共卫生保护方面的行政地方性法规, 切实维护同性恋群体的公共卫生安全方面的利益;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同性犯罪案件, 应尽快出台相关立法和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律条文, 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 保护同性恋者应有的合法权益。

在宽容对待大学生恋爱问题的同时, 更要加强学生的自我健康保护教育。我国今后的青年人婚恋及家庭生活的走向和质量将会受到高校大学生婚恋教育的影响。因此, 我国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婚恋教育中既要做到尊重他们的情感选择, 又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使学生自爱、自尊、敢于担当;自我健康保护教育将有利于学生形成有益于自身发展的恋爱观。

参考文献

[1]张燕锋.同性婚姻的法律探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1) .

[2]《校园心理》编辑部.关注大学同性恋[J].医学心理指导, 2006, (8) .

5本经典的同性小说 篇5

科尔姆·托宾

豆瓣评分:8.4 (674人评价)

有的人可以去任何地方,却唯独回不了“家”。

家不是一栋建筑,而是情感和灵魂的根基。

在看这本书之前,小编从来没有从这个角度看过世事。而一旦从这个角度审视,却发现这样的无奈,世间比比皆是。

《空荡荡的家》是托宾的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9个故事,主人公都漂泊在异乡,都是同志身份,都有一个回不去的家。这9个故事都很棒,但非常虐心。

小编是在空荡荡的狗窝中,读完了这本《空荡荡的家》,合上书的一刹那,一直隐忍的情绪终于疯狂爆发,小编趴在自己的小床上,哭得昏天黑地,死去活来。

作者越是若无其事地叙述,小编的小心脏越痛,这种克制内敛的沉默力,把一切都淹没了。

小编最喜欢的是《采珠人》这一篇,讲述男主人公与多年前的恋人、但现已结婚的朋友重逢。回忆与现实交叠,过往的美好还在主人公的记忆里无比生动,而昔日恋人却已判若两人。

小编带着这种“回不去”视角审视发现,很多在外打拼的年轻人,也有这种感受。

人的每一次自我找寻与认定,或许都不得不将自己与原生家庭剥离,在异乡才能找到那份属于自己的坦然与满足。

02《孽子》

白先勇

豆瓣评分:9.0(6892人评价)

写给那一群,

在最深最深的黑夜里,

犹自彷徨街头,

无所依归的孩子们。

不知道白先勇算不算第一个公开宣布出柜的作家,小编没考证过。

很多人知道白先勇是因为这个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是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

《孽子》这本书讲述了两个主题:同性爱和父子关系。

高中生李青因在校发生同性性行为遭学校退学,并被父亲逐出家门,在台北街头流浪,后来进入新公园,结识了很多人,彼此相互扶持。

他们在莲花池畔形成一个“王国”,然而这个王国“只有黑夜,没有白天”。

这本书,小编用了一个礼拜的时间才读完,因为每次翻开,都需要鼓足勇气。

这本书情节并不曲折,却压得小编几乎窒息,像一个磨盘,把人性一点一点碾碎。

每一个生命都有自由的权利,每一个灵魂都值得被照亮。

03《单身》

克里斯托弗·艾什伍德

豆瓣评分:8.1 (1063人评价)

人与人之间只有两种结局:

生离或是死别。

这本书讲述的便是后者。

这本书很薄,讲述了一个大学教授乔治残破不堪的一天。

乔治的同性爱人吉姆,因车祸丧生。吉姆,比他年轻好几岁。乔治曾经想的是,自己先行离逝,吉姆应该怎么办。但上帝却偏偏跟他开了个玩笑,在乔治完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吉姆突然就离开了,只剩下他一个人留在世上不知所措。

乔治起床,不过是让自己缓慢地恢复“活着”的知觉;

上课,不过是去扮演一个理性的教授角色;

和知己共进晚餐,喝到断片,只是让痛苦变得更透彻;

最终乔治发现,自己行尸走肉般地活着,只是期待遇到第二个“吉姆”……

看完这本书,小编想告诉每个曾经认真爱过的人,不管发生什么变故,带着记忆,勇敢地活下去。

只要这份记忆存活在你的身体里,那爱便是永恒的。

04《卡罗尔》

帕特里夏·海史密斯

豆瓣评分:8.2 (1142人评价)

这本书的同名电影,大家应该都看过,获奖无数,非常飙泪,小编是跪着走出电影院的。

但我仍然要推荐大家看看原著,原著充沛的思想和感情,是两个小时的电影不能承载的。

这是五本书中,唯一一本讲述女性同志间的爱情的书。

50年代的美国,社会不容忍任何偏离主流的身份与行为,特别是同性恋。

年轻女孩特芮丝是一名怀揣梦想的售货员,和婚姻危机的中年主妇卡罗尔在百货公司偶遇,两人一见钟情,从此开始了艰难的爱情之路。

她俩的爱情遭到了各种阻挠,特芮丝的男友认为她只是一时迷惘,卡罗尔的丈夫则请私家侦探调查取证,希望在离婚诉讼中,让卡罗尔一无所有。

最终,爱让卡罗尔从前夫的纠缠中解脱出来,让特芮斯不再卑微。

这段深刻的爱情和汹涌的情欲,让小编泪如潮水,欲罢不能。

除此之外,小编看到了两个勇敢的女人,她们超越了她们所处的时代,坚定地选择了自我,这种选择既温柔克制,又坚定有力!

05《霸王别姬》

李碧华

豆瓣评分:9.1 (6476人评价)

有多少人猜到了小编要推荐《霸王别姬》?

作为一只特立独行的小编,小编本来是想拿掉这本书的,但思来想去,这个书单如果没有《霸王别姬》,小编自己都不服。

提起《霸王别姬》,或许都会想起哥哥张国荣近乎完美演绎的那个程蝶衣,想起他的“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但这部电影的光芒,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原著的精彩。在情感表达上,书比电影更细腻,更虐心。

这本书讲述的是梨园师兄弟程蝶衣和段小楼,历时六十年人生经历和荡气回肠的情感纠葛。程蝶衣最终用他送给霸王的那把注满他感情和幻想的宝剑,自刎了。

程蝶衣这个角色之所以永恒地活在我们心中,并且让人心生敬佩,是因为他把自己的人生和艺术等同了,做了很多人想做却不敢做的事。

他的死,并不是湮灭,只是一种与现实割裂的极端方式。

一个乡村同性恋者的人生悲剧 篇6

张医生在我们村呆了有五六年,后来,他性取向跟他的医术同样尽人皆知。在偏僻而有些愚昧的乡村,即便今天也没有谁认为同性恋完全属于正常现象,何况在那个连异性自由恋爱都斥骂为“流氓”“不要脸”,甚至被当作一种犯罪行为、被视作洪水猛兽的时代,普通的人性也被压抑,更不用说对很多人而言有些“怪异”的同性恋,更是一种不仅不被理解反而被视作精神疾病而被坚决禁止的行为——这也逼迫同性恋者不得不深深地痛苦地隐藏乃至压抑自己的情感。村里很多宽厚善良的人也都认为张医生“有病”“精神不正常”“心理有毛病”,人们同情他的“病”,而不是同情他被压抑的痛苦。懂得一些医学知识的张医生是否也自以为自己的性取向“有病”?当时他所能接触的医学知识对于真正认识自己大概没有多大帮助。

尽管他医术不错,也很勤快,为人十分善良,见谁都很有礼貌地打招呼,对待几岁的小孩子也很亲切,但村里仍然有无聊的人传他的闲话,常常背后拿他的性取向开粗俗的玩笑。这些不可避免地会传到他的耳朵里,尤其是那些没有教养的年轻人,偶尔会有意无意地当着他的面,用带侮辱性的脏字提及同性恋。可以想象,再次发现自己又陷入被歧视的人性沼泽之中,张医生该会感到多么的尴尬。他不能得到任何支持,政府不承认他有同性恋的权利,也就不会予以保护——那时随便一句话都可能被认定为“犯罪”,制度根本不承认个人权益的存在,更不可能会对被视作“反常行为”的同性恋表示一点温情。即使对他最友好的人,也只是“同情”他,却不能理解他,更不会接纳他。不是被疏远,就是被排斥,在冰刀一样冷冷的目光中,这个同性恋者就算满腹委屈也无处诉说,恐怕只能靠自怜来自我安慰,勉强支撑“卑贱”的生命。他更不能公开承认,否则人们一定会把他送到精神病院甚至劳教所之类地方,或者像现在某些人对待艾滋病人一样不愿接近他。何况他自己也未必认为自己“正常”,毕竟整个社会几乎都认为同性恋不正常。

我国历史上关于同性恋的记载如“龙阳之兴”“断袖之癖”等等,并不被看作美好的爱情,人们提及的时候常常语带讽刺,同性恋者从来都没有光明正大的地位,也很难获得尊重。流传于世的很多古代情色小说中,同性恋者大多都属于被侮辱被损害的人,虽然能在作品中有一席之地,但都处于依附地位,往往不过是被玩弄的对象。那些情色小说对同性恋者的贬低,更加重了社会对这一群体的歧视。 同性恋者备受社会舆论折磨的同时,也必须忍受内心的煎熬,如果没有心理变态,没有精神失常,谁能想象这些灵魂承受了何其巨大的压力?

善良的张医生离开了我们村,人们说他是带着羞愧走的。不幸的是,他依然无法躲过歧视的冰刀。他迁居到离我们村并不很远的地方,两三年后,有传言说他向人求爱未果,反遭公开羞辱,突然服毒自杀。但也有人说,好像是因为他有一次没治好谁家的牲畜,遭到指责,被揭了“短处”,羞愤之下,他再也无力承受而寻了短见。总之,他是为他的性取向而死。有人为此不胜唏嘘,但也有人拿这当笑话,提起他来总是离不了一个“性”,还有人绘声绘色煞有介事地描述他的“性”。人们一直认为那只是一个“性”的问题,谁也没有想过他内心的情感,他自己又能到哪里诉说?几十年过去了,他的灵魂依然无处安放。

此后很多年里,我再没有认识过一个同性恋者,但也经常听到人们带有歧视性地提及哪里出了“同性恋”,只是当作一桩“性丑闻”来议论,而且人们根本就不用“同性恋”之类的词语,还是用带有侮辱性的脏词表述。面对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有几个生活在乡村的同性恋者敢“出柜”透露自己看上去有些特殊的身份?又有哪个有勇气主动追求心仪对象谈情说爱?只能痛苦地压抑着自己的性取向,也许依然以为自己得了“怪病”而不知如何是好。我曾经看过一则报道,某些大城市的某些角落,活跃着一些来自乡村的同性恋者。这或许算是一种尴尬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不再接受父母的安排,而逃离乡村,但是,在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时,很多同性恋者可能“失去”了故乡,因为乡村依然不能接纳这样的身份。

同性恋案例咨询探讨 篇7

案例:求助者,女,22岁,大学毕业,短发,中等身材,衣着中性。

初中时有一种觉得和女生特别亲的感觉。高中就有一位大胆的女生写字条给我,说“我爱你”。自己觉得特别受用,但不想分散精力,没有过多地来往,后来女生负气转校,这件事不了了之。高中毕业考取外地一所大学,遇到一女生,同住一寝室。女生身材高挑、皮肤白皙、性格开朗、说话幽默、善解人意,遂生好感,朝夕相处,觉得非常快乐,非常放松。1年以后,私底下以“恋人”相称,形影不离,经常拥抱、接吻、相互抚摸,还有性交行为,就这样愉快地度过了四年的大学时光。毕业以后,因为女孩是本地人,很快就找到了工作,工作过程中有一男孩追求,顺理成章就成为男女朋友。毕业以后为了她逗留在那里3个月的时间,不停地找工作,希望关系能够持续下去。结果,有一天她告诉我说:“想改变我们的关系,只想做最好的同学,最好的朋友,不想做这样的恋人,她觉得我们这样下去是没有结果的。她已经有了他愿意交往的男孩”。听完她的话,我觉得有一种背叛的感觉,就回家了。从此,心情烦躁,饭吃不香,觉睡不好,不愿意出门,不相信任何人。在这期间那个女孩经常给我打电话安慰我、鼓励我,并且还利用假期带着男朋友来看我。我无法忘记她,有时候就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可能变为现实,我离不开她,但是一想到社会的不接纳,甚至可能伤害到家人。我的家庭有点特殊,父亲在我十几岁就过世了,母亲养我不易,所以很矛盾、很痛苦,每天心神不宁、坐卧不安,经过挣扎,决定寻求你们的帮助,想改变自己。

通过对求助者基本情况的了解,笔者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

1 个人中心疗法

个人中心疗法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创立,他对人有极大的信心,强调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一种积极和乐观的人性观。要求把求助者放在第一位,强调心理工作人员个人的特质、态度、人生观,给求助者提供一种安全、接纳、信任、尊重的环境,使求助者感到被接纳。在此案例中笔者自始至终都在运用这个方法,成功地帮助了求助者。

真诚一致,减轻求助者的心理压力。真诚与诚实是一个心理工作者最基本的特质。一般在我们与求助者建立关系时都会告诉求助者:(1)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帮助你,但同时要记住你自己也要帮助自己;(2)我们之间要做到真诚与坦诚;(3)我们相互尊重;(4)我会为你保守秘密。实际上这就是给求助者创建一个充满温情和安全的心理环境,有助于缓解求助者紧张的心理压力。例如此案例中,初次会谈时就已经感受到了求助者来自社会和伦理道德方面的压力,其后的会谈中也不时暴露出求助者自责、愧疚和负罪的心理。所以,在整个过程中,笔者始终营造一个安详的、和谐的、无威胁性的氛围,使求助者感受到笔者的真诚,使彼此的关系更为深切、融洽,取得了求助者的信任,缓解了求助者的心理压力。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接纳求助者,保持良好的咨访关系。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就是要求无论求助者的问题及行为如何,都要尊重求助者,要接受他的人性,接受他的各类情绪。在此案例中,笔者非常明确地告诉求助者:“在我们这里没有道德评判,我只关心你是否快乐?”由于求助者感受到了笔者无条件的关注,所以求助者无需畏惧对她的印象,而能将她的行为、感受、意见毫无隐藏地说了出来。这样良好的咨访关系建立起来后,我们彼此信任,为求助者的成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共情,帮助求助者了解自我。共情指同理心、同感、投情,就是对求助者的问题具有投入的、设身处地的、“见景生情”式的理解。在此案例中,求助者问笔者:“在这个世界上两个相爱的人,却不能在一起,你觉得是因为哪些原因?”于是笔者将自己的看法毫无保留地说了出来,并且举了一个例子,听完后,感觉她变得轻松了许多。其次,往往同性恋者的自我概念和自我是不相符的,帮助求助者建立正确的自我概念,使自我概念与自我相统一是非常必要的。例如此案例中的求助者,实际上她的身体及生理特征是女性,但她在生活中把自己幻想成一位男性,行为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也是造成她痛苦、烦扰的原因之一。所以,重建当事人的自我概念是此案例咨询的一个目标,让她明白自己的行为与真实的自我应该相符,达到自我概念与自我的统一。

2 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疗法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创立的,强调人的潜意识和童年的生活经历对其成年期的影响。笔者觉得对于同性恋者童年生活经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请求助者自由联想,毫不顾忌地说出自己的经历:从小自己生活在奶奶家,独立生活能力强,爸爸非常严厉,从不开笑脸。记得从六七岁开始,心理特别羡慕那些一家三口在一起过日子的情形,比如一起散散步、打打球、看看电视。但是,这样的日子一天都没有过,爸爸好像永远那么忙,自己过得非常孤独,经常在想他爱我吗?偶尔还听见他的自言自语:要是个男孩多好。大概到了十一二岁时,身边的同龄人说我长的像男孩子,酷酷的,没有一个人说我长得漂亮,从此之后我就穿着中性化,没有穿过裙子和花衣服。初中三年级时,还有女孩子给我写情书,自己也觉得有点喜欢女孩子。读书比较优秀,一直以来在班级里当班干部,自认为能力比较强,只要想做的事都能做成。她感到父亲对她很冷漠。她既崇拜父亲又很怕父亲,骨子里有个信念“一定要超越父亲”,疼爱母亲。母亲虽然很慈爱,但观念却很保守,小时候轻易不让她同周围的男孩玩耍并且说他们很坏。

听完求助者的叙述以后,对求助者的早期经验进行分析,帮助求助者找出自己形成同性恋的原因:从小缺乏家庭的温暖,父亲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母亲不正确的引导,青春期的不良遭遇,导致性取向出现偏离。采用这种方法为求助者大概进行了3~5次咨询,以帮助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分析,自我了解。

3 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此疗法重视患者的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强调认知过程对行为的重建具有重要影响。由于认识与信念不同,同样的刺激,在不同的人身上引起的反应后果会截然不同。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与信念系统,所以心理工作人员必须要能发现求助者不良认知和思维方式,运用具体的专业技术,帮助求助者。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改变不良认知,减轻焦虑。求助者总是觉得同性恋是一件伤风败俗的无脸见人的事,为了改变她的不良认知,(1)与她探讨同性恋形成的原因:遗传、早期特殊的经历或家教不当、外界的诱因等。(2)给她提供性取向方面的知识。一个人选择伴侣可以是异性恋,可以是同性恋,也可以是双性恋,是人类固有的自然现象。告诉求助者同性恋不是病态,使她自己意识到,自己也是正常的,从而在认知方面上达到一个强烈的自我认同。(3)探讨同性恋的社会认同:我国有历史记载的同性恋现象,比较著名的就有“龙阳之好”、“断袖之癖”、“余桃之癖”等。就目前而言,同性婚姻(民事结合)已合法化的国家有:丹麦、挪威、瑞典、冰岛、荷兰、西班牙、法国、德国、芬兰、瑞士、葡萄牙、比利时。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李萍在分析同性恋行为所包含的伦理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性恋伦理评价的三个原则:即自愿、隐私和不伤害原则,可以作为促进社会公众对同性恋现象和同性恋者保持宽容、人道心态的有益参考[2]。(4)同性恋与疾病。同性恋并不等于艾滋病,危险的是他们的某些性行为方式,而不是同性恋本身。与求助者进行了大约5次咨询,不正确的看法和观点有了改变,明显地感到求助者的焦虑感减轻了。

为了保证疗效,达到预期的目标,当事人自信心的建立也是重要的环节。自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改变同性恋的信心;另一方面要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例如此案例中,通过运用“你走进心理科,主动寻求我们的帮助,说明你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希望自己的问题能得到解决,是有信心的表现,对不对?”,“你这段时间在生活中按照我们的具体要求在做,说明你有掌控自己的能力,对不对?”等激励的话语,对求助者的认知产生影响,建立战胜困扰的信心。

4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首创的条件反射学习理论,桑代克、赫尔及斯金纳所创立的操作条件作用的学习理论,以及上世纪60年代末期由班杜拉等人提出的社会学习理论。通过与求助者的共情、问题的分析以及认知上的改变,我们才考虑运用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应当针对求助者的不同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

4.1 放松训练

有助于全身肌肉放松,促进血液循环,平稳呼吸。较简单的方法是深吸气,慢吐气,一般连续做5~6次,10 min~15 min即可。应付求助者的紧张、焦虑、不安。

4.2 厌恶疗法

此案例中求助者对她的母亲始终都有愧疚的心理,一直都强调不要把她的真实情况告诉她母亲,所以笔者要求求助者想象一下当她的母亲知道情况后会有怎样的表现?她说母亲会情绪非常激动,会生气、大怒、不认我。然后,又叫她想象和她的同性女友一起亲热、抚摸、拥抱的场景,当她想象得很投入时,又告诉她周围有她的亲戚、朋友、同学在指责、讥笑、讽刺、谩骂她,这时又想象母亲伤心欲绝、痛苦的表情,马上用手掐自己,要使点劲,掐痛自己。通过反复体会这种痛苦的感觉,而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告知求助者坚持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同性恋的心理,并让其以后只要出现想和女性同伴在一起的念头,就要运用这种厌恶疗法。

4.3 自信训练

求助者会出现思想反复的状态,笔者就要求求助者每天早上起床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在心理和自己对话十次“我很棒,我能行,我不想和她来往了”。通过积极的语言暗示后,就要求她在生活中与男性接触,去了解男性,增强对男性的好感。有针对性的行为矫正2个月后,自我感觉比以前轻松了很多。

5 讨论

5.1 随着对同性恋文化不断地深入研究,社会大众已经

意识到这一群体的存在,逐渐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去面对同性恋者。但是在本地区受传统思想和文化素质的影响,同性恋者的生存环境仍然十分尴尬,这给同性恋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求助型同性恋者的比例较高,应消除社会对同性恋的歧视,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心理危机干预[3]。但是,在咨询过程中应注意的是,鉴于目前同性恋群体在社会中的边缘状态,在咨询环境中不应该鼓励和支持存在性取向变化因素的非素质性同性恋者进一步向偏离方向发展,因为继续发展下去其同性恋倾向会进一步强化和固定下来[4]。

5.2 专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过程中,多种方法的综

合运用对于求助型同性恋者的帮助是有效的。但在运用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是真诚的、真挚地去接纳求助者,要与其共情,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然后帮助其找出问题的症结,改变其不良认知,最后借助行为矫正的方法,减轻痛苦,走出心理压力,适应社会生活。

5.3 加强健康教育,特别是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心理健康

教育。在这一阶段,要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家长不要女孩当男孩养,男孩当女孩养;要输送生理知识,明白男女的性别器官、结构与功能;掌握正常的同性与异性交往方法,树立正确的性心理、性道德、性伦理观,塑造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做一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人。

摘要:目的 通过对求助型同性恋个案的成功咨询以进一步提高对同性恋的认识及咨询与治疗方法的掌握。方法 对求助型同性恋者采用个人中心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心理学方法帮助求助者改变其性指向障碍。结果 经过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手段使求助者走出心理困惑,取得初步疗效。结论 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运用正确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是求助型同性恋者咨询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环节。

关键词:求助型同性恋,心理咨询,心理治疗,案例探讨

参考文献

[1]高燕宁.同性恋健康干预[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

[2]李萍.同性恋现象的伦理分析[J].河北学刊,2004,24(3):48-52.

[3]曾春娥,黄水群,田利光,等.女女性接触者/群体及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28(3):294-296.

对全同性原理的讨论 篇8

1 全同粒子的一般描述

宏观世界气象万千[4], 物质的性质千差万别, 可以使两个物体性质十分相似, 但找不到完全相同的物体。然而, 深入物质的微观结构后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自然界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粒子[5], 例如, 电子、分子、质子、中子、光子、介子、超子、重子、轻子、中微子、同类核原子等, 每一种粒子具有完全相同的内禀属性, 包括静质量、电荷、自旋、磁距、寿命等。事实上人们正是按照这些内禀属性来对粒子进行分离的。在量子力学中, 把属于同一类的粒子称为全同粒子, 也就是说固有性质 (质量、电荷、自旋、同位旋、宇称、奇异数等) 相同的粒子称为全同粒子。

Weisskopf曾经强调[2], 粒子全同性概念与粒子态的量子化有本质的联系。如果没有态的量子化, 就谈不上全同性。在经典力学中, 由于粒子的性质和状态 (质量、形状、大小等) 可以连续变化, 谈不上两个粒子真正全同。在量子力学中, 由于态的量子化, 两个量子态要么完全相同, 要么完全不相同, 中间无连续过渡。例如:两个银原子, 不管它们是经过什么工艺过程制备出来, 通常条件下都处于基态, 都用相同的量子态来描述, 所以, 我们说它们是全同的。

2 经典粒子的区分性与全同粒子的不可区分性

粒子的全同性[4]对经典力学并无重大影响。经典力学中每个粒子有自己的位置, 可以按起始位置的不同区分它们。如称t=0时在A处的粒子为第一个粒子, 在B处的粒子为第二个粒子如图1 (a) 所示。每个粒子各沿自己的轨道运动, 可用牛顿方程从起始状态算出它们在任何时刻的状态;也可用牛顿方程算出找到的粒子起始时的位置从而认出它是哪个粒子, 因此, 经典力学性质的全同并不使每个粒子丧失个性, 全同粒子系中每个粒子仍有自己的状态和独立的运动过程, 交换两个全同粒子将导致系统状态的改变。在量子力学中情况根本不同, 波动性是轨道概念不适用, 即使起始时每个粒子的状态由波包描述从而有近似一定的位置, 但随后波包会扩散并且各粒子波包可能彼此重叠如图1 (b) 所示。原则上无法判断波包重叠的区域内找到的一个粒子原来属于哪个波包, 处在哪个位置。

我们自然想起:是否找到的粒子原来一定属于某一波包处于某一位置?或者一般地说, 是否全同粒子中每个粒子仍有自己的状态和独立的运动过程?交换两个全同粒子是否导致系统状态的改变?对此, 只能根据实验而不是有现成的概念作答。例如:在电子双缝衍射实验中, 考察两个电子, 无法判别哪个电子通过哪条缝, 也无法判别屏上观察到的电子, 哪个是通过哪条缝来的, 也无法判别哪个是第一个电子, 哪个是第二个电子。

假想[3]在一个容器中有两个没有相互作用的全同粒子, 这是一个非定域问题, 假设每次测量的粒子逐渐变大, 从微观粒子变成宏观粒子, 那么它们就从不可分辨变成可分辨的了。

对交换两个粒子被文献[3]解释为:由于交换两个非定域系统的全同粒子从整体上看不出来的, 熵是混乱程度, 这意味着混乱程度相同, 即熵相同。因此, 系统的微观状态应该从整体上即从宏观上考虑, 交换两个非定域系统的全同粒子, 系统的微观状态不变。经典力学中, 两物体性质相同时, 仍然可以区分, 因各自有确定轨道。微观粒子体系, 因为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无确定轨道, 在位置几率重叠处就不能区分是哪个粒子。

以上讨论可以得出:由于全同粒子的不可区分性, 在全同粒子所组成的系统中, 任意两个全同粒子相互交换 (位置等) , 不会引起系统状态的改变。这就是全同粒子必须服从的全同性原理。

3 交换对称性与全同性原理的关系

对全同粒子体系的波函数[4]引入交换算符P赞ij, 它的作用是把波函数中的第i个粒子和第j个粒子的坐标交换位置:

那么全同性原理告诉我们, 这样交换以后的状态与原来的状态是不可区别的, 所以, 按照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 (λ是常数) 而 (2)

所以λ2=1,

解得λ=+1或者λ=-1

也就是说或者-ψ。 (对任何i≠j)

交换对称性或反对称性是全同粒子体系波函数特殊的固有的性质, 因此也是 (微观) 粒子特殊的、固有的性质。它决定了粒子所服从的统计。由 (4) 式和 (5) 可以看出描写全同粒子体系状态的波函数只能是对称的或反对称的, 它们的对称性不随时间改变。这一点可以从全同粒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是粒子交换下不变的这点出发, 很易得到证明。

全同粒子体系的哈密顿算符是粒子交换不变

设t时刻波函数是对称的:

到t+dt时刻:

因为

所以, 若ΦS (q, t) 在t时刻是对称的, 则ΦS (q, t+dt) 仍保持为对称。同样可以证明全同粒子体系的反对称波函数的反对称性不随时间改变。

实验表明[1], 全同粒子系的波函数的交换对称性与粒子自旋有确定的关系。凡自旋为h的整数倍的粒子 (s=0, h, 2h, ···) , 波函数对于交换两粒子总是对称的。例如, π介子 (s=0) , 光子 (s=h) 。它们在统计物理中遵守波色子统计法, 故称为波色子。凡自旋为h的半奇数倍的粒子 (s=h/2, 3h/2, 5h/2, ···) , 波函数对于交换两个粒子总是反对称的, 例如, 电子、质子及中子等。它们遵守费米子统计法, 故称为费米子。波色子统计法和费米子统计法是量子力学建立之前就已提出。复合粒子究竟是费米子还是波色子, 这问题被文献[4]解释为他取决于其中费米子的个数而与其中的波色子无关。复合粒子的自旋即它相对自己质心的总角动量, 等于其中各粒子自旋和绕质心的轨道角动量之和。轨道角动量和波色子自旋的量子数都是整数, 其和自然也是整数, 每个费米子的自旋为半整数, 奇数个费米子自旋的和仍为半整数, 偶数个费米子自旋的和则为整数。

4 举例说明在量子力学中全同性原理的限制

为了说明全同性原理对统计产生的影响, 被文献[6]讨论同时投两枚分币的问题。每个分币有两面, 代表两种可能的状态, 分别以○+, ○-表示。没有全同性原理的限制, 系统可能的状态总共有4种, 见表1。

每种出现的概率为1/4。如有一个分币为○+, 有一个分币为○-的概率则为1/2。这相当于经典力学的情形。在量子力学中, 由于全同性原理, 可能态的数目将减小。

对于费米子, 由于反对称的要求, 系统只能处于都不存在。也就是说, 由于泡利原理的限制, 系统只有一种可能状态。而且在这一状态中, 我们不能指出哪一个分币为, 哪一个分币为。对于玻色子, 可能的状态是:, 每种出现的概率为1/3。由此看到, 由于交换不变性, 玻色子出现在不同态上的概率减少, 出现在相同态的概率增加, 这一现象称为爱因斯坦凝聚。

5 总结

以上结果表明, 每类全同粒子有一种确定的对称性, 且这种对称性不随时间改变。因此, 对称性质本身也成了标志一类全同粒子的属性。在描述一种全同粒子性质时, 除了列举它们的电荷、质量等属性外还可列举它们的交换对称性。一个全同粒子系的运动状态波函数不仅要求遵从这个体系的薛定谔方程, 而且必须具有相应的粒子交换对称性。由于全同粒子具有交换对称性, 可以说系统的状态不因交换两个全同粒子而改变, 所以, 全同性原理是任何全同粒子系统必须遵从的、量子力学的第一原理。

参考文献

[1]厚宇德.普朗克的量子化烦恼与数学上的第一次危机-兼论全同性原理是量子力学第一原理[J].台州学院学报, 2003, 25 (6) :22-23.

[2]曾瑾言.量子力学,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3]吴建琴.马晓栋.全同性原理的一种诠释[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6, 25 (3) :2-3.

[4]曾瑾言.量子力学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5]鹏程.量子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同性婚姻的法社会学分析 篇9

同性恋, 指性成熟的个体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只对同性具有性兴奋的反应。 (1) 同性恋现象广泛的存在古今中外的人类文明之中。

(一) 中国古代同性恋现象

同性恋广泛的存在于世界人类文明之中, 在中国的文明的历史长河之中自然也不缺乏这一客观表现, 在我国的历史当中关于同性恋的记载也并不少见。其中“比顽童”出自《尚书·商书·伊训》;《战国策·魏策》中关于魏王与龙阳君的一段记载, 为我国成语贡献了“龙阳之好”一词。在中国古代的一些朝代中同性恋现象也曾公然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 例如在两宋时期, 一些男子堂而皇之的为娼, 统治阶级甚至不得不颁布诏令禁止。

(二) 国外古代同性恋现象

大约在数千年前, 古埃及人把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性爱行为看作是非常神圣的事情。据历史学者研究同性婚姻在罗马帝国也是一种常态。在国外文学作品中也有关于同性恋关系的描述, 例如在当时的文学中曾经描述了两个生活在波士顿的未婚女性所维持的“一夫一妻”的婚姻, 此后“波士顿婚姻”成为女同性婚姻的代名词, 这种现象基本上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 (2)

(三) 现代社会的同性恋现象

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目前并不为社会所普遍接受, 但是同性恋却又是广泛存在的。到了2014年根据科学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 在我国的同性恋人数当中男性同性恋和女性同性恋的人口规模分别约为3000万和3500万人左右。另外, 在全球顶级智库兰德公司的最新同性恋人口比例调查报告中, 美国有3.2%的男性和4.2%的女性是同性恋。而英国研究所调查表明, 英国大约有5%-7%的居民是同性恋者。

二、同性婚姻的现状分析

(一) 目前关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现状

1. 直接通过立法的方式将同性婚姻合法化

通过直接立法的方式给予同性婚姻和异性婚姻同等的法律地位和权利。以这种方式进行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典型国家以荷兰为代表。

2. 通过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同性恋者之间的关系

采用这种方式的国家一般是在民事权利方面对同性恋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规范。虽然并没有直接以立法的方式对同性婚姻进行立法, 但是依据相应的法律规范同性恋者也可以获得类似异性婚姻的权利。

3. 采用契约的形式进行规范

采用契约制度的国家在处理同性恋之间关系的问题时, 一般认为这只是一种私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类国家并没有将同性婚姻进行合法化的立法规定, 只是允许同性恋人之间签订合同进行权利义务的约束。这类国家一般以法国为典型代表。

对于立法者而言, 虽然同性婚姻的出现或许是有史以来人类给自己在法律上提出的最大的难题之一, 但是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那里, 同性婚姻的法律认可己经有了基本的答案。 (3)

(二) 有关同性婚姻的合法化争议

1. 同性婚姻的文化争议

从中国传统的儒家观点来看, 在人伦关系上同性恋是绝对不可取的。首先, 同性恋与“礼”不符。人类社会群体的发展目标是社会整体的协调发展, “以和为贵”当然就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圭臬。而同性恋求的是一小部分人的“和” (争取平等的婚姻权利) , 损害了大秩序的“和” (同性婚姻为大多数人所不愿接受) , 如此舍大求小之举, 违背了儒家“以和为贵”的宗旨。其次, 同性恋与“正名”的思想是矛盾的。孔子认为, 人的名分不可乱, 按名分办事才是正途。而同性恋行为“名不正, 言不顺”。再次, 同性恋与儒家“传宗接代”的理念相矛盾。儒家思想提倡传宗接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 而同性之间并不能繁育后代。

2. 同性婚姻家庭培养后代的不确定性

同性恋是不正常的, 同性父母的言传身教也将是不正常的, 并可能会培养出心理不正常的下一代同性恋者。相对于传统模式的家庭, 同性伴侣的家庭模式承受着更多的社会舆论压力, 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同样会承担社会上的舆论压力, 如同学之间的嘲笑、一些不理解的人的歧视, 都会对同性婚姻家庭的孩子造成成长过程中的伤害。

3. 同性婚姻的宗教障碍

《圣经》是传统基督教反对同性恋最重要的依据, 谈到同性恋的有罪化, 就必须要提到一个词“索多玛”, 实际上大众所说的“鸡奸”一词, 其起源就是“索多玛”, 特指男性之间的性行为。教会法影响着世俗法, 随着宗教对政权的掌控不断强化, 宗教教义逐渐在世俗世界变成一种社会制度。在13世纪前后, 随着宗教势力的不断强化, 在欧洲“同性恋”基本上均被认为是犯罪。等到欧洲进人十四世纪后, 宗教权力逐渐弱化, 对世俗的统治和影响也慢慢变弱, 但是关于同性恋是犯罪的法律却被继承了下来。不赞成同性婚姻者认为, 婚姻本是异性之间的专利, 如果婚姻吸纳的同性, 将会与上帝的意愿相背离, 直接亵渎了婚姻繁衍后代这一神圣的目的。同性性行为只是满足个人欲望而无法孕育子女, 所以从宗教的角度来看这种同性关系是没有资格进入婚姻殿堂的。

4. 同性婚姻得不到的社会认可

在传统的观念当中婚姻是社会传承的基本载体。鉴于同性恋这一特殊存在在社会的发展中进程中并没有作出长久而持续的贡献, 所以人们认为同性婚姻是对传统婚姻的侵犯, 从而会对正常社会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尤其是在我国, 因为受我国道德传统、风俗习惯和法律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婚姻是以异性关系为核心的。但是现在我国公民的道德观念是绝对不可能接受同性伴侣结合的。

三、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可行性

(一) 同性婚姻有医学基础

同性恋不是疾病早已经被精神病学家在20世纪初提出。但是一直过了半个多世纪这一观点才被多数精神病医生认可。美国性学家金西曾经在《男性性行为报告》和《女性性行为报告》中明确表示, 将同性恋者认为是疾病的做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在我国医学界中也不再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从此同性恋在我国脱去了疾病的紧箍咒。国际社会普遍认为, 这意味着我国社会的进步, 是中国对同性恋改变认识的标志性里程碑。

(二) 同性婚姻的合理性

1. 同性婚姻有助于减少性传播疾病

男同性恋者之间的艾滋病传播趋势一直处于高发状态。男同性恋者之间发生性行为时, 因为没有避孕的考虑所以一般不会采取安全措施。假如同性恋者之间有婚姻加以保障, 其情感可以获得寄托, 相互之间的关系有法律加以保障, 其家庭必然可以保持长期的稳定性。因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有法律加以保障, 其心理上自然就会有安全感, 这样就会避免因为缺少安全感和道德的约束而随意和其他人发生性行为。如此的话, 同性之间随意的性行为减少了, 那么必然将会减少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2. 同性婚姻利于减少离婚率

出于社会和家庭等各种社会因素的考虑, 一些同性恋者会和异性结婚。可是尽管其和异性结婚却无法改变其是同性恋者的事实。和异性结婚的这一部分同性恋者有的会在婚姻内和配偶发生性关系, 有的则不会和配偶在婚内发生性关系。其中和配偶发生性关系的这一部分同性恋者则一般都过着双性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出于对各方面因素的考虑同性恋者一般不会主动表明自己的身份, 而与同性恋者结婚的异性很多也并不知道其配偶是同性恋者。同性恋者绝不会因为和异性结婚就改变性取向不再是同性恋者。一旦此类婚姻当中同性恋者的身份暴露则一般都意味着家庭的结终结。现实中早已有同性恋者与异性结婚, 结果却因为其是同性恋者而造成家庭的破碎。其实如果法律认可同性之间的婚姻, 同性恋者也不会选择和异性结婚, 也就不会因为性取向的因素而导致家庭破裂, 导致离婚率的升高。如果法律允许同性之间结婚, 一方面将有助于改善同性伴侣关系的水平, 另一方面则有助于减少同性恋者为隐瞒身份和异性结婚导致家庭的不稳定因素。从这一方面来看同性婚姻对于家庭的稳定而言是有益的。

3. 同性婚姻有助于减轻人口增长的压力

同性恋者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往往会和异性结婚, 在正常婚姻生活中其不可避免的会和异性产生后代, 但是许多这种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最终会因为其同性恋者的身份暴露或者是夫妻之间感情不和亦或者其他的各种原因导婚姻解体。而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生育率, 另一方面却无法给子女一个健全的家庭。据统计同性恋的群体数量在我国高达7000万人口左右, 可是在同性恋者之间, 由于生理的原因却不可能繁衍后代, 假如我国的7000万左右的同性恋者可以缔结成同性婚姻, 将会减少7000万人左右的生育需求, 这一数目将是极其可观的。如果允许同性婚姻则一方面可以减少同性恋者的异性婚姻中所产生的人口, 另一方面则可以使同性恋者通过收养子女的方式减轻社会福利机构的压力。从这一点来看同性婚姻对于我国人口的增长压力来讲是有一定的益处的。

4. 同性婚姻有助于减少暴力伤害的发生

据不完全统计, 同性恋者之间有相当的一部分人遭到侮辱、骚扰、殴打、敲诈勒索、批判等伤害。如果放任这一现象的发生对于同性恋者来讲是不公平的。遭受伤害的同性恋者生活在压抑和痛苦中, 久而久之可能会与社会产生对立情绪, 并可能采取报复等极端方式。对同性恋者的伤害有时会因为同性恋者因为身份的压力而羞于向司法机关寻求司法救济而导致伤害的继续发生甚至发生更严重的伤害。这与我国建设法治社会的初衷是相背离的。假如在立法上承认同性婚姻, 赋予同性恋者一个合法的身份, 必然会减少这种伤害行为的发生, 这不但不会违背社会发展, 反而会对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从而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 同性婚姻的合法性

1. 同性婚姻的人权保障

异性恋者是人, 同性恋者也是人, 不能因为同性恋者的性取向与多数人的性取向不同, 就不给予同性恋者其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既然是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那么同性恋者也应该享有其权利。权利从个体的角度来看是指一个人应当享有的生存、发展等各方面的自由。如今人权正被全世界所重视, 每一个人的权利都需要得到尊重。

2. 同性婚姻是一种自由

自由人人生而有之, 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一个人只要是没有去做侵犯他人利益的事情, 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其个人的自由, 外人本应无权干涉。这就像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一样, 人人都有各自的喜好, 有的人就是喜欢和自己一样性别的人也只是一个平常的事情而已, 不能因为性取向不同就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与自己喜好不一样的人。既然坚持自由的理念, 同性恋者当然有权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出于自由的考虑, 同性恋者也应该受到社会的包容, 并在法律上予以认可。

3. 同性婚姻不违反宪法的规定

我国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同性恋者作为我国公民当中的一员同样是具备各项权利的中国公民。他 (她) 们同样平等的享有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世界各国宪法也都将平等作为重点内容加以明确, 同性恋者有结婚的诉求, 这与宪法追究平等的精神并不违背, 其理应得到法律的明确认可。不认可同性恋者之间的婚姻本身就是对同性恋者的一种不平等待遇。为了维护宪法的平等精神也不应当限制同性恋者缔结同性婚姻的权利。

4. 国际上已有关于同性婚姻的立法先例

目前在荷兰、比利时、加拿大、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对同性婚姻在立法上予以不同程度的认可。在我国, 同性恋现象虽然也会偶尔进入公众视野, 但是基本上对同性恋的存在是一种不闻不问的态度。这种忽视的态度对于同性恋问题的存在不会有任何改变而且会使同性恋群体没有安全感, 这对于社会的长期和谐稳定来讲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同性婚姻问题作为一个我国社会面临的新问题, 关于这一方面的立法工作我国还缺乏相应的立法经验, 但是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已有关于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 我国可以结合自身的国情进行相应的借鉴, 在法律层面逐渐为同性婚姻确定法律地位, 并同时完善其他相配套的制度设计, 逐渐的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刘秀.展望同性婚姻[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4) :80-802.

[2]李宏, 季路璐.我国同性婚姻之否定的文化根源叹息[J].广西社会科学, 2014, 9 (231) :182-186.

[3]王丽萍.同性婚姻:否定、接受还是对话?-法律、道德与伦理文化的审视[J].文史哲, 2004, 4 (283) :152-159.

共同侵权之共同性研究 篇10

关键词:共同侵权,共同性,立法完善

一、“共同性”的学说

1、关于“共同性”的学说

(1)主观说

共同侵权行为是指因共同的故意或共同的过失而损害他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主观说又分为两个:

一是意思联络说。该说认为构成共同侵权是以意思联络为要件,意思联络是指共同的故意造成侵权人损害。支持该说的学者认为:之所以成立共同侵权行为是因为意思联络将各个行为人的行为连成一个整体,具有共同故意的几个行为人间形成了一个共同意志,如果取消意思联络的要件会违背侵权法中“行为人对自己行为负责”这一原则,扩大连带责任的适用范围。

二是共同过错说。该说将共同侵权的范围扩大到共同故意和共同过失,共同过失分为两种:一是行为人违反注意义务即对于各行为人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认识这个共同的损害后果;二是数人之间对于损害的发生是否有共同的故意不能确定,但他们共同的实施某种行为造成他人的损害是无法避免的,根据具体的分析情况最终能认定行为人具有共同的过失。持该观点的学者认为共同过失是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的根本所在,共同过错将各行为人的行为组合成一个整体,决定了损害的共同性和行为的共同性。

(2)客观共同说

客观共同说从行为产生的客观结果出发考察共同性,不考虑行为人主观状态。随着交通事故、产品责任等案件的频发,加上客观说对于侵权案件的认定更加清晰,客观说更加得到司法实践的采纳。客观共同说又分为共同行为说、关联共同说和结果共同说。共同行为说认为共同加害人因为共同的行为而应该承担连带责任,因为共同的行为和造成的共同的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关联共同说认为共同侵权行为人之间不需要共同故意,只要侵权行为与行为所造成的后果间有客观的关联就足够,“数人只要损害是不可分离的就构成关联共同,为侵权行为的时间或地点,无须为统一”;共同结果说强调共同结果,不要求行为人有共同的目的。

2、国外研究现状

(1)德国和法国

《德国民法典》第803条中规定:数人因共同侵权行为加损害于他人者,各自对损害负赔偿责任。从德国法院的判例中我们得知,该处“共同”指各行为人之间具有共谋,即各行为人间有意思联络,都明知且希望损害后果的发生。因此,共同故意是构成共同侵权的必备要件。法院把意思联络作为构成共同侵权的必要条件,只要有共谋,就构成共同侵权,而各行为人对于案件和损害后果的参与程度对构成共同侵权并无影响。但随着缔约过失责任、产品责任发展,完全采用共同故意已无法解决所有问题,一些学者提出虽无意思联络,只要行为客观上导致同一且不可分割的损害结果就构成共同侵权。德国在修订《损害赔偿法》时,就将无过失责任中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作为修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即没有过失而引起损害的数行为人,其损害赔偿责任参照共同侵权行为连带损害赔偿之规定。法国和德国不尽相同,对此类侵权通常使用共同责任人或共同债务人进行讨论。法国采用“适当的因果关系”来讨论,如在造成损害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起着真正的作用,其他因素只是起轻微作用,即宣布这种适当因果关系存在,加害人之间是否存在主观联络在所不问。受害人就可向任一加害人主张全部赔偿。

(2)英美法系

英美法系的侵权法中,没有共同侵权这一名词,其侵权法理论上对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和讨论往往都以“连带的且个别的责任”或者“连带的且个别的侵权行为人”等名词。判断共同侵权通常与连带责任相结合,而构成共同侵权情况下的连带责任产生于以下三种情况: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为人的行为导致原告的损害,并且损害是同一且不可分割的;数个行为人的共同侵权行为导致了原告遭受损害;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应该负担连带责任。共同侵权人这个名词,一般包括符合以上三种情况的侵权行为人。英美侵权法连带责任的效力在于,当多名侵权人对不可分伤害的责任成立时,“当依据适用法律,有多名侵权人对一受害人承担连带责任时,该受害人可以起诉任何负连带责任的侵权人中的任何一个,并从中获得他可以获得的全部赔偿”,亦得分别起诉。而是否承担连带责任的关键因素是损害的可分割性,如果总损害可以按比例分割,那么各行为人就分别承担责任,否则就承担共同责任。

二、我国关于“共同性”的立法及其不合理性

1、我国关于“共同性”的法律规定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根据本法的规定在数人侵权的情况下,如果数人构成一般侵权,各行为人根据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分别承担按份责任;如果构成共同侵权,则可以要求任何一个侵权行为人都承担全部责任,相比来讲法律后果是更严重的。

2003年《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致人损害,或者虽无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但其侵害行为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构成共同侵权,应当依照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承担连带责任。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直接结合是指数行为无法区分各行为人侵害行为的大小对造成损害的原因的程度,是一种十分紧密的结合。虽然这种结合具有偶然因素,但其紧密程度足以使数个行为连接为一个共同加害行为共同对受害人产生了损害。该司法解释从利益平衡的角度出发,采取折中的办法,将以往的“主观共同说”改为“主观共同说”和“有限制的客观说”相结合,纳入到共同侵权的体系当中,扩大了共同侵权的适用范围,是对共同侵权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和有益尝试。但是运用结合程度十分紧密等字眼仍然十分的抽象的,这些都使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难操控。

2、我国现行立法的不合理性分析

《民法通则》只是对共同侵权做出了一个概括的规定,对于共同侵权的类型没有规定,甚至也没有对共同侵权的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在执行时自由度大,容易造成对共同侵权存在不同的认定标准,司法尺度不一,从而导致同案不同罚,不符合公平原则,不利于维护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可以说《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民法通则》的缺点,明确了长时间以来主观说和客观说的纷争,对于何行为构成共同侵权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仍然存在很多缺点:第一,该解释既采纳主观说又采纳客观说,容易造成概念的混乱,直接导致在司法实务中对该规定适用的混乱。第二,在侵权法的理论上根本就没有“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的区分,这种区分是缺乏依据的。第三,该司法解释的相关起草者认为,直接结合是由加害行为构成的,间接结合是由原因行为构成的。例如:如果有人扔石块正好击中行人就构成直接结合,而如果有人向公路扔石块,有人骑车刚好被绊倒,投石块的行为就是人摔伤的原因行为。但是侵权法的目的是惩罚侵害他人行为的不法性,对侵权行为进行原因行为和加害行为的区分是没有意义的。第四,侵权责任法的功能是损害弥补。对于受害人而言采用主观说对于数行为存在关联性以及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都更加容易判断,而客观说不需要对是否有意思联络的证明,对受害人的保护更加完善,可以说主观说和客观说各有利弊。而采用“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的方法,使得受害人要去证明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的存在,这比证明行为存在关联性以及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更加困难。第五,对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的认定,对于法官而言也是具有很大的难度,法官很难对结合的紧密程度加以判断还有对损害后果以及加害行为是否为不可分的整体都是很困难的,这都加重了法官的工作量,并且给予了法官更大的自由裁量权,这就难免使得在判断的过程中造成不统一。《侵权责任法》第八条: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我们将侵权责任法进行了有意思联络和无意思联络侵权进行的区分,以及对于有意思联络的侵权苛以连带责任,而对于无意思联络的侵权则做了区分的相关论断,只是我们按照逻辑的推断,实际上侵权责任法终究没有明确的定义何者构成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该法仍然没有对共同侵权的“共同性”的认定给出一个明确的规定。

综合上述缺陷,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法律缺乏体系化和完整性,对于共同侵权问题的本质没有很好的把握,对于责任承担问题没有充分阐释。总之,完善我国的共同侵权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我国“共同性”立法制度的完善

1、立法模式的选择

共同侵权问题是属于民法的领域,民法比起人身罚更加注重财产罚,这就更应该考虑对当事人的救济,这也是更多的适当保护受害者的理论基础,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可以说主观说向客观说的发展,这是如今世界各国的趋势,对于保护受害人而言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适当的扩大共同侵权的范围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但是,又不能完全采取客观说,因为如果数侵权行为人之间的损害时可分割的,并且数人之间是没有通谋的,这样苛以连带责任是明显违背公平原则的,并且和侵权责任法中的过错责任是相违背的。

2、立法建议

基于我国的共同侵权问题有着诸多的不合理之处,应借鉴外国的先进理论,重构我国的共同侵权制度。同时,还要兼顾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适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制度。

(1)基于分类说,将共同侵权合理的类型化。首先,应该摒弃直接结合和间接结合的划分,立足国情,采取主观共同性和客观共同性相结合的方式。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共同侵权的类型会日益多样化,我们无法对所有的类型一一列举,我们应该设置一个兜底条款来保持法律的弹性。具体表述为“两人或两人以上有意思联络或者虽无意思联络但是数行为人得行为客观上密不可分,造成了不可分割的损害是共同侵权行为。对这种不可分割的损害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2)对共同侵权进行类型化。对主观共同性和客观共同性的具体构成要件加以法律的明确规定。主观共同性必须要求有意思联络而客观共同性则要求行为之间有关联、必须有共同的原因、损害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具体的条文可表述为:“共同侵权分为主观共同侵权和客观共同侵权。主观共同侵权要求数行为人主观上有意思联络为要件,客观共同侵权要求行为之间有关联、必须有共同的原因、损害是同一的不可分割的,则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3)准确界定共同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对于主观共同性的共同侵权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的做法,减轻受害人的举证责任,减少加害人的抗辩事由。对于客观共同性的共同侵权采用过错责任或者无过错责任原则。具体表述为:“在主观共同性的共同侵权中,只要受害人能够证明是数行为人中的一人所为,即可要求承担连带责任,行为人不可以没有参与该行为而免责。”

参考文献

[1]程啸.论意思联络作为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意义[J].法学家,2003(4).

[2]王利明.民法典侵权责任法研究[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337.

[3]邓大榜.共同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初探[J].现代法学,1982(3).

同性依恋≠同性恋 篇11

在家长们视同性恋为猛于早恋的洪水猛兽,远远避之的时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郝丽萍则认为:“这不过是青春期的好奇,怎么能被扣上同性恋的帽子?”郝丽萍告诉记者,青春期的性启蒙,多数从十二三岁就开始了,十六七岁时会进入不稳定期,不少青少年会对自身生理产生好奇。当这种好奇通过别的途径无法很好地释放时,一些青少年就觅到了这么一条解决性困惑的新路子——从同性身上找答案。这样的情况不适宜被称作同性恋,被称作同性依恋更为合适。

“很多学生以为自己是同性恋,甚至公然和同性朋友在公共场合做一些过分亲昵的举动,其实他们可能只是伪同性恋。”其实,是不是同性恋是可以自我判定的,心理学上把同性当作满足性欲的对象叫做同性恋。由此可见,真正的同性恋是建立在生理需求的基础上,一个基本的特征就是对异性表示淡漠和排斥,对同性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好感及性欲。

而现实生活中,青少年寻找同性伙伴的原因,多数并不因为对异性排斥,郝丽萍说:“我见过一些孩子,他们之所以对同性比较感兴趣,其实是因为怕与异性交往会受挫,失去了恋爱信心所导致的,也有人对异性排斥是与童年回忆、家庭教育有关。”据了解,不少青少年被认为有同性依恋倾向,一方面是因为花季初至,对爱情有着朦胧的感觉;另一方面是父母疏于对孩子的正确引导,过分地阻止孩子与异性的交往,让孩子恐于同异性接触。

“遇到了有同性依恋倾向的青少年,家长们切忌给孩子‘贴标签’。”郝丽萍表示,“在孩子的性取向尚未确定的时候,家长怎么可以随意给孩子贴上‘同性恋’的标签呢?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可责怪,也不可从道德层面进行抨击,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逆反心理。不妨顺势对孩子进行一次教育,让孩子说出自己的困惑,家长来解疑,一起探讨相关问题。必要时,也可求助心理咨询,矫正孩子的观念。”

郝丽萍建议,除了正确的心理引导,还应让孩子参加到各种活动中去,多多介绍合适朋友给孩子认识,让孩子的焦虑程度下降。

同时,值得警惕的是,其实不少青少年成为“伪同性恋”的原因是模仿潮流。一位教书9年的高中老师告诉记者,9年间他曾见过近百对所谓的“同性恋”学生,多数是女生,甚至有着以是同性恋为荣的情况。“我当班主任时,一个女生告诉我其实她对同性并无兴致,不过是将此当成了新奇的潮流来模仿而已。或许因为是文科班,班上基本都是女生,与男生接触比较少也有关系。”

《紫色》中的黑人女性同性关系 篇12

艾丽斯 • 沃克是美国文学史上杰出的黑人多产女作家之一。在“女权主义”的影响下,艾丽斯 • 沃克首次提出了“妇女主义”思想,指导黑人妇女为争取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而斗争。她于1982年发表的最著名和最受欢迎的小说《紫色》, 在小说中探讨了她笔下的女性人物的解放之路。小说主要剖析《紫色》中的女主人公西丽,一位典型在男权社会受压迫的黑人女性如何在各种受压抑的环境中觉醒,最终蜕变成一个独立,自信,勇敢的新女性,追求自我身份和妇女主义精神的心灵历程。在西丽的蜕变过程中,主要受到其他女性的启发和帮助,尤其是莎格、耐蒂以及索菲娅的帮助以及精神支撑,从开始的自我身份缺失到后期的慢慢觉醒,以及最终在物质和精神上确立自我身份。本文试图分三方面对 《紫色》的黑人女性同性关系进行阐释,希望能有助于深化《紫色》中黑人女性关系的研究。

二、黑人女性性身份认同混淆

西丽的幸福的家庭遭到白人的破坏,黑人父亲被处私刑而死。家庭突来的横祸以及家庭支柱的失去,西丽的家庭物质匮乏和精神崩溃。西丽的母亲也随之改嫁,西丽和妹妹也跟随母亲到了继父的家庭,从此西丽的命运和性格也在慢慢地改变着。在新的家庭里,西丽也被迫退学,并且承担了家庭的家务以及农活。对西丽年幼的心灵里,最大的心理创伤也在这个继父的阴影下隐藏着。西丽年幼被继父强行发生了性关系,并生下了一男一女,继父又强行把两个孩子随意送人,西丽完全任由继父摆布的生活。继父的这种非人的对待彻底把西丽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女孩转变成一个麻木的,沉默寡言的人,忍受着这种没有尊严的生活。后来,西丽又被迫嫁给了另一个给她创伤的男人—有四个孩子的某某先生。与其说是他的妻子,实际上与仆人无异,收到各种非人的待遇。 但是被压抑的西丽毫无反抗的想法,完全的接受现在生活现状,偶尔也会成为男人的帮凶。耐蒂的背井离乡,使她完全失去了亲人的依靠,她只能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当索非娅鼓励她跟丈夫斗争时,西丽终日想的就是要活下去,这样她就满足了。因此,尽管受到继父和某某先生的虐待,她却从不生气。由于西丽受男性压迫的时间太长,她的肉体已经麻木 , 也从来没有认识过自己的身体。她也从未有过女性享乐,从来就没关心过她的身体,坦然的接受成为男性的发泄性欲的工具。西丽不能正确地感知自己身体的存在,也不了解外界和别人。

三、黑人女性身份觉醒以及女性身份确立

(一)莎格与西丽

到她丈夫的情人莎格出现时,西丽才逐渐开始从自我迷失中觉醒。在父权社会中,莎格不受男性的控制,追求自己喜欢的事业,自由、热情并且不受约束。在西丽和莎格接触的过程中,西丽的精神和心灵上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启发。 莎格在她家住下之后,西丽对身体欠佳的莎格无照顾逐渐感动了莎格。莎格康复以后,为了感谢西丽的照顾,她特意为西丽演唱了一首歌曲,让西丽第一次感觉到了自己的存在感,让她得以重新认识自我。在莎格的鼓励下,西丽鼓起勇气第一次站在镜子看到自己,并且学会慢慢地欣赏自己。莎格通过亲密接触和抚摸西丽的身体,让西丽慢慢开始认识自己的女性身体。莎格启发西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身体,这是西丽从自我迷失中蜕变的第一步。在西丽与男性接触的过程中,西丽也从未认识到两性之间关系的性质,只是顺服地成为男性泄欲的对象。莎格对西丽在两性关系的积极引导,让西丽慢慢倾诉自己年幼时的创伤以及嫁给某某先生以后的压抑生活。西丽对对莎格的倾诉就像与母亲和姐妹交流,西丽从莎格那里得到了母亲般的来自女性的关怀。

(二)西丽与耐蒂

西丽和耐蒂是一对亲生的姐妹,她们一起度过了短暂而悲惨的童年,与顺从的西丽不同,耐蒂聪明、勇敢、坚强。 西丽被迫退学以后,耐蒂耐心地教西丽识字,将自己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一字一句地教给姐姐,希望通过学习知识可以给西丽姐姐带来新的希望和自信。在西丽嫁走后,西丽担心继父会对她有非分的想法,她勇敢地从家里逃到她姐姐家。 在与姐姐相伴的过程中,她得知某某先生对姐姐的家庭暴力时,她告诉姐姐要去反抗,不要一直忍让,耐蒂是第一个告诉西丽要斗争的人。妹妹与男性以及命运的抗争使妹妹与西丽长时间的分离,在以后的生活中,期待妹妹耐蒂的来信成了西丽继续生活下去的支撑和希望。离幵后耐蒂依然担心处于压抑中的姐姐,她在非洲的20年一直写信鼓励她。在莎格的帮助下,西丽找到被某某先生偷藏起来的耐蒂的信后, 欣喜地得知耐蒂还活着。耐蒂在信中告诉姐姐在非洲发生的事情,让西丽随着妹妹的信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并且把西丽受到的压迫与整个非洲大陆第三世界妇女所受的压迫产生共鸣。西丽也开始给耐蒂写信,倾诉心中的压抑,不再沉默与麻木。在倾诉与倾听交流中,西丽内心的阴影与创伤得以修复,慢慢地了解外面的世界,与耐蒂一起成为独立自信的新女性。

(三)索菲娅与西丽

与顺从懦弱的西丽不同,索菲娅长得强壮、性情大胆 , 具有反抗的勇气,她根据她自己的意志做一切事情,从来不会顺从他人。对于顺从的西丽而言,索菲娅种种言行都令她很惊讶,原来女人一样可以做生活的主宰者。婚后,哈波问西丽如何让索菲娅变得和她一样对男人言听计从,西丽出于嫉妒,让哈波家用庭暴力去驯服索菲娅。西丽成为父权社会的同谋,助长了家庭暴力之风的盛行。西丽潜意识里认为她的生活状态应该是所有女性的状态,即顺从男性的压迫,坦然接受这一切。索菲娅在与哈波结婚的时候,不顾别人的阻止与反对 ;结婚以后,她依然是生活的主宰,与男性和白人的压迫作斗争。索菲娅使西丽意识到并且承认她内心潜藏的抵抗精神,这股被压抑精神就像一座沉寂多年的火山,当它达到一定的程度便会喷出地表。索菲娅的这种反抗的精神, 主要源于家庭女性的团结和支持,索菲娅的这种性格也与她的家庭的影响密不可分。索菲娅身上发生的各种事情,使西丽心灵上为之震撼。西丽的觉醒与蜕变以后,也给与了出狱后的索菲娅一定的帮助。

四、总结

通过探讨西丽与莎格、西丽与耐蒂、西丽与索菲娅的黑人女性同性关系,可以得知在莎格、耐蒂以及索菲娅的启发下,西丽逐渐从迷失中觉醒,慢慢地蜕变成一位独立、自信的新女性。随后,西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给予了对其他女性的帮助。西丽的觉醒与蜕变主要受益于强大的黑人女性姐妹同盟,共同为争取她们的尊严与权利而斗争,最终实现了与男性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黑人女性同性关系更趋向于强大深厚的姐妹情谊,与所谓的女同性恋的实质是不同的,她们之间的关系更注重的是两个或多个女性之间的一种精神上的相互扶持、 交流、帮助。构建的强大的姐妹同盟不主张与男性分裂,而是希望两性可以和谐共处。

摘要:爱丽丝·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一直是评论界关注的热点文本,本文主要基于沃克在“妇女主义”思想中倡导的反性别主义观点—依靠同性之间的爱解救黑人女性从而实现男女和平相处。本文试图从探索黑人女性同性关系的角度切入,分三个方面浅析《紫色》:首先,黑人女性性身份认同混淆原因,黑人女性的特殊经历使她们在这一阶段对自己女性身份的认识处于混沌、迷茫状态。其次,黑人女性身份觉醒过程,分析黑人女性如何确立性身份;最后,黑人女性性身份确立阶段,同性关系是否使黑人女性得到了爱,实现了男女平等,并且和黑人男性和平相处。

上一篇:弧面分度凸轮机构下一篇:在途资金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