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会(精选12篇)
小学家长会 篇1
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养成和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 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协作与互动, 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家长会作为学校、家庭沟通交流的平台, 没有理由不被教师和家长所重视。本文试图就小学家长会的创新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以对小学阶段如何召开高效家长会作出方向性的指引。
一、小学家长会目标分析
1. 从学校角度看, 学校需要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是家长会的组织者, 一般来说, 都有如下目标需要达到: (1) 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管理要求、育人氛围等, 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 同时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等情况, 展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的成果, 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 (2) 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 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共同关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3) 认真听取家长对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 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2. 从家长角度看, 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校情况
家长之所以积极参加由学校组织的家长会, 一般来说都关心以下几点:学校的发展怎么样, 班上的老师怎么样, 老师教了些什么, 怎么教的, 孩子学得怎么样, 孩子的品质怎么样, 跟老师和同学相处得好不好, 有没有发展潜力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答案, 家长就会觉得很遗憾。
3. 从孩子角度看, 他们希望家校沟通平等积极
孩子们知道要开家长会了, 心里也有一些想法。他们希望自己在学校能得到家长的肯定 (哪怕自己只有一点点进步) , 希望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是平等的、积极有效的, 对自己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如果老师只想着向家长告孩子的状, 或者与家长交流时是高高在上的态度, 那么对孩子来说, 这样的家长会对他就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二、小学家长会常见弊端
1. 沟通交流的形式较单一
在家长会上, 常常出现教师说, 家长听的“一言堂”局面:教师的发言是教师事先按照自己的思路准备好的, 也不管家长喜不喜欢听, 教师只管讲完了事;就是有家长说话, 也是只有一两位家长 (由教师事先挑选好) 作代表发言。这样的交流形式, 不仅使一些家长听不到想听的, 也使一些有话想说的家长没机会说。久而久之, 一些家长便不大愿意参加这样的家长会了。
2. 沟通双方的关系不平等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之间的一次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可有时我们老师把这么一次难得相处的机会变成了一场声讨大会和告状会。一些老师在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时, 还把学生分成“优、良、差”三等, 公布每个等次的学生姓名及他们的成绩, 甚至借此批评家长。因此造成那些所谓差生的家长们不愿来开家长会的局面, 这样一来, 即便老师想与家长联系共同教育孩子也困难。
3. 沟通交流的内容受局限
(1) 为了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 在家长会上过多地去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治校特色、管理要求、育人氛围等, 使家长了解不到自己孩子的情况。
(2) 为了展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办学的成果, 家长会成了少部分学生个性特长的展示会, 使家长对孩子在校的其他情况毫不知情。其实自己孩子的一些特长, 很多家长都是很清楚的。
(3) 教师过分看重学生在校的智育情况, 会上除了向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外, 其他诸如德育、体育及孩子个性方面的问题等很少涉及。
三、小学家长会创新思路
1. 会前准备要创新
(1) 了解情况要全面。全面了解情况, 是家长会创新的基础。首先, 家长会之前, 班主任应该会向任课教师咨询班级的一些情况, 包括学习态度、行为表现、思想动态对学生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这样掌握了学生的第一手资料, 才能有的放矢, 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思想教育、道德情操教育, 使之全面发展。其次, 还应充分了解学生家庭特点和家庭教育状况, 引导家长形成正确的教育观, 密切家庭与学校的联系, 共同关注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使得家庭与学校教育完美结合。
(2) 制定计划要统筹。为了召开好家长会, 班主任老师应制定好两个计划: (1) 本班家长会的远期计划; (2) 本次家长会的具体计划。作为一个班的核心———班主任, 所考虑的不应该是一次家长会的主题和计划, 应有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低、中、高年级的家长会各应达到哪些目标, 每次家长会应对哪个目标有所侧重, 都应在计划中体现。这个长远计划可在第一次家长会上征求家长的意见。
(3) 会场布置要新颖。每次家长会, 我都会稍微地把教室布置一下, 黑板上会写上欢迎辞, 使环境干净整洁, 力求每次家长会都能给家长新颖、亲切之感。并且我总是会提前赶到会场, 与早到的一些家长拉拉家常, 交换一下意见, 创设一种和谐的气氛, 让家长感觉召开好这次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的共同责任。
2. 形式内容要创新
召开家长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既可以全体开, 也可以部分开;既可以考前开, 也可以考后开。
召开部分学生家长会时, 首先应该肯定学生的优点, 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好的表现, 然后善意地指出他们的不足, 要尽量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一一摆明, 把事情的利害讲清, 至于孩子表现的好坏让家长自己去评判, 让家长自己去下结论。这种类型的家长会往往人数少, 所以老师要尽可能地与家长商量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对症下药, 并坚持不懈, 这样, 家长就会以极大的热情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教育, 家长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全体学生家长会是常见的一种家长会形式。这种形式的家长以全面总结班级情况, 表扬表现好的学生, 指出班级存在的不良现象和问题为主, 不宜个别批评, 因为这种形式往往缺乏针对性。
家长会上的交流方式也可以是多样化的。家长会不一定是只听老师讲, 也可以请家长讲。如充分利电教媒体, 在家长会之前制作精美的幻灯片, 把孩子在校的一些学习、生活场景展示出来, 让家长们多了解孩子在校内的一些情况;组织家长们自己推举的模范, 请他来谈谈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组织家长们交流孩子在家的表现以及存在的问题, 讨论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有效的教育方法, 形成“班级共识”, 等等。一次家长会前, 我首先组织孩子们给家长写了一封信, 家长会的时候, 我把信交给了每位家长, 会上我又给家长们准备了信纸, 那一次家长会我听见的是家长们沙沙地和自己孩子的沟通心声;那一次, 我看见了家长激动地红了双颊的笑脸, 我为自己能够成为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桥梁感到异常的高兴, 因为这样的沟通他们之间做的太少了……
在家长会上, 班主任老师应把与家长共商教育孩子的大计当作一个重点内容。而这个内容的制定, 应由老师掌控, 并在家长会长远计划中体现。比如在低年级的家长会时我所拟定的主题就是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从细节做起;中年级时, 我所准备的家长会主题是做一个有素养的人, 学会相处;到了高年级, 孩子们都长大了要求也不同了, 我制定的家长会主题是学会感恩, 让我快乐长大。这是一个递进的、有层次的家长会主题。根据这些主题, 结合会前所做的了解, 在家长会时就能有目的、有方向地去和家长讨论、交流。
3. 会后育人要创新
成功的家长会开过后, 往往都会引发一些良好的教育效应。一般来说, 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 家庭教育都会朝着良好的方面发展。但一些老师却在完成了家长会后, 又忙于把精力转移到教学上去了, 置家长会可能引发的一些良好的教育契机于不顾, 这必然削弱家长会应有的效力。因此, 为了更好地教育和激励学生, 在家长会后, 老师除了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外, 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 以增强家长会的教育后续力: (1) 要时时提醒优等生, 使他们不要骄傲; (2) 设法激励中等生, 让他们充满自信; (3) 多与后进生交流, 和他们建立感情, 发现他们的优点, 一有进步就表扬他们, 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如此, 家长会的教育后续力才能得到体现, 家长会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小学家长会 篇2
(一)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好!我是一(1)班张佳囡的妈妈。首先非常感谢班主任曹老师给予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与大家在一起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也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对张佳囡的精心培养。孩子在校的一点一滴进步都渗透着老师辛勤的汗水。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在座的家长们,对辛勤工作的老师们说声:“谢谢你们,你们辛苦了。”
其实,说起家庭教育经验,与各位在座的家长相比,我做得还不够。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的许多好品质、好习惯开成都需要在家里由家长正确引导和督促。我就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对孩子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只要孩子有点滴进步,都要及时表扬,让她有成就感,促使他再接再厉,退步时也尽量不要当面数落她。也不要拿自己孩子和别人孩子做对比。现在我回家时,女儿总能把拖鞋递给我。吃东西时总让我先吃。我总是会说:“哟,我们家囡囡长在了,知道疼妈妈了。”女儿听了,总会美滋滋的,下次会更勤快。我们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的闪光点。家长如果经常表扬鼓励孩子,孩子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培养孩子自觉性,养成好习惯
教育家孙云晓说过:“习惯决定孩子命运。”可见好习惯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小学阶段是孩子自觉性、好习惯形成的阶段。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对的,什么事错的。什么时间该做作业,什么时间该玩。平时,我总鼓励张佳囡早睡早起。让她早晨早起去看太阳。并告诉她,最美的朝阳只有早起的孩子才能看见。所以,她天天早起,看完之后会读一读书,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浓厚的学习气氛孩子知道该干什么,可放学回到家却不知了。所以,我总让佳囡放学回家先完成作业,做作业时家人不许打扰。我们家长让孩子爱读书。首先自己要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家长端着书,孩子也会仿效。习惯也自然形成。我给女儿买了许多故事书,每晚一则小故事。如果还想看,那么自己读。然后我读我的书,她读她的书,她也会读得津津有味。不过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三、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以前,我是事无巨细。结果孩子养成依赖的心理。现在,我不再提醒她,让她自己检查自己书包。如果少带了,老师批评了我也不过问。她已经知道这些生活上、学习上的事都是自己的事,他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将来会是个有责任心的人。
看着孩子一天天的变化,作为家长,我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我知道,他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离不开同学们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家长的辛勤付出。我有理由相信,有我们的陪伴,有老师的科学指导,孩子们一定会健康地成长,他将会是我们的骄傲。
小学家长会材料
(二)各位家长: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跟大家见面。十分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为教育好孩子献计献策。在我接任这个班的一年多以来,孩子们取得了许许多多的成绩,这些都有赖于各位家长的悉心教导和大力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五年级的各位老师向各位致以衷心的感谢!
今年以来学校对各项工作改革的力度非常大,各种规章制度都重新进行了修订,一开学,各学科就进行了教材分析,针对孩子学习的薄弱环节,更有侧重点地进行教学。我们老师,更是亲家长之亲,爱家长之爱。除了多想办法出色地完成教学之外,还关注孩子们的身心成长。作为青年教师,我们坚持练好硬笔字、阅读教育教学论文、做好教学反思、写好教育教学杂记。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一起进步。我们深深知道,那每一张灿烂可爱的笑脸都承载着各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和美好憧憬,我们一直在探索,如何尽己所能,使干巴巴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活泼,使平平淡淡的“白开水”变成香甜可口的“咖啡与果珍”,让孩子乐意学习,感受到学习的多彩,激起探索的欲望,享受成功喜悦。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使我们的家长也能走进新课程,了解当前教育改革的动向,成为学校教学的加油站。我们愿意借今天的家长会,和大家一同探讨孩子的学习问题,驾设起学校与家庭协同教育的桥梁。
下面我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班的总体情况,咱们班的孩子们个个聪明伶俐,时时处处都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孩子们的出色表现无不倍受赞许。我和孩子们一起走过的这段时间以来我们学校举行歌咏比赛、朗诵比赛、体操比赛等等活动,孩子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很多的困难,战胜了别人,战胜了自我,多次获得了“评比优胜奖”。在语文读写能力比赛中。我们的xxx等同学为班级争得了光彩,在xxxxxxx竞赛中我们的xxx等10名同学为我们班赢得了荣誉,实在是难能可贵。
咱们这个班共有xx名学生。其中女生xx人,男生xx人。我觉得,他们都很聪明,都有学习的天分,关键是在于努力了没有。今年开学以来,孩子们到底是都大了一岁,懂事了许多,比如象xxx等等,批他们的作业是真是赏心悦目,不光是准确率高,而且字迹非常工整。这些同学学习态度端正上进心特别强,通常对这些同学老师只需要点到为止;xxxx等上课积极举手、踊跃发言,他们思维活跃,见解独特;xxx等学习认真、踏实。尤其是xxx等同学这个学期来在学习态度上进步特别大,不但学习积极主动了,而且在字迹上面比上期有了很大的改观。真的,我觉得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穷的潜力,都能达到最优秀。关键在于孩子自己有没有认真对待,有没有把学习当作一回事。因此,希望家长能予以配合,充分发挥外力的作用,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稳一些,发展得更快一些。
怎么让孩子能进步更快?有不少家长颇感头疼的一个问题是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课怎么办?另一个问题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借这次家长会,我也把这两个问题拿到本次的家长会上,和大家一同探讨。
孩子不能安心做功课。有的即使是坐在那里做功课,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有的做功课像是在跑马拉松,从放学回家一直做到全家熄灯睡觉,可作业批下来还有不少是错的。于是,有的父母便采取严加“管教”的方法,没有完成作业,不准吃饭,不准看电视,不准……有的父母索性在旁边坐镇,不时监督,或采用体罚手段。然而,这些措施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
怎样才能使孩子学会控制自己安心完成家庭作业呢?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办法,大致要注意以下几点:
A、创造安静的家庭学习气氛。要让孩子安心学习,家长首先自己安下心来,此时可读读书,看看报,或做一些不出声,不做惹孩子发生兴趣的事。“身教重于言教”,年幼的孩子还不懂得为什么学习的道理,但他们见到父母认真看书学习,自会仿效去做。
B、不要跟孩子唠叨。有的父母出于感情交流的需要,喜欢在孩子做功课时关心孩子。一会儿问“今天在学校表现好不好,有没有受老师表扬(或批评)”,一会问“肚子饿了吗,要不要吃点心”;有的父母还爱在旁督促,“做几道了?还有几道?”“做快点,要吃饭了”等等。这样不时地干扰孩子,弄得孩子一阵急,一阵恼,无法集中注意力。
C、不要在孩子做功课的房间里接待客人。邻居串门,好友来访,这是常有的事。可是有的人话匣子一打开就没完没了,全然忘了还有孩子在房内做功课。长此以往,孩子的学习肯定会受影响。因此,作为父母,应尽可能地安排在不影响孩子学习的地方或孩子的娱乐时间里接待客人。而亲朋好友也最好在孩子的休息日去登门拜访,如果有事急需登门,应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些,以免影响主人家孩子的学习和休息。
那么孩子不听家长的话是因为什么?听听孩子们的呼声,孩子们自己说,是因为:
1、他们对我提出的要求太高太严,我做不到。
2、他们曾伤害过我的自尊心。
3、我对他们不服气。
4、当时我的心情不好。
5、我根本不相信他们说的话是真的。
6、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
7、他们经常打人,我反感他们。
8、我正在生气,心太烦,谁的话也不爱听。
9、他们对我说话时态度不好,语言不文明,不尊重人。
10、他们总拿我跟别的孩子比,我最不愿意听这些话。
11、我经常挨训,已经和他们形成对抗心理。
12、他们说的话是假话,我才不爱听呢。
13、他们说话太嗦,让我厌烦,我就赌气不听。
14、他们经常冤枉我,我很委屈,所以他们说话我就听不进去。
15、家长总爱带一大堆人来家喝酒,吆吆喝喝影响我学习,我很反感。
16、家长遇上不顺心的事总爱拿我们撒气,所以我很生气。
17、家长每天看电视声音太大影响我睡觉,所以我就和他们对抗,就不听话。
18、我说的话他们从来不愿听,甚至连我的解释也听不进去,所以他们说话我也不爱听了。
19、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用老让别人管着我了。
20、所有的时间都让老师和家长支配了,自己想做的事情感觉没有时间做,我一点自由也没有,越听话越没有自由。
听了这些孩子的话,我觉得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有没有更多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真正的走近孩子的内心,做孩子真正的朋友。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今天的家长比以往任何一代父母都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这是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殷切心声,也是社会更加趋向文明进步的新纪元。真诚的希望家长多了解一些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一个好孩子就是一个好家庭。让我们一同走进新课程,用新的教育理念作指导。为我们的孩子共同铸就灿烂的明天!让每一个孩子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让每一个个性充分发展的人,去健康地接受社会的选拔和其他挑战!
孩子们的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因为有你,我们的教学、教育工作才得以顺利地进行。相信各位家长会一如既往,继续配合做好工作:
(1)与孩子多沟通,对孩子多鼓励、多赞扬,多支持孩子参与有益身心的课外活动,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与老师多沟通,多进行信息交流。
(2)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工作,包括交通安全、食物安全、人身安全、防火安全等。
(3)定期检查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如作业登记、作业订正、测验(练习)、评分手册等。
(4)对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的一些活动要支持,比如参加学校的一些义务劳动或者是一些公益活动,家长不要总是嫌麻烦不配合孩子,其实给孩子一个机会孩子就会给你一个满意。
浅谈让家长走进小学课堂 篇3
中图分类号:G625
正文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学校教育不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而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的共同体。在教学的道路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很多时候,家长的教育观念以及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着对孩子的教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教师,也是终身老师。当今大多数年轻的父母,他们渐渐从关注孩子成长转变为和孩子一起成长。他们很关心学校的教学动向、孩子的培养方向和学校的发展状况等。而在家校沟通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参与到孩子的校园生活中去。
诚然,也有部分家长,相对不那么关注自己孩子的教育和成长,他们有可能为了生计或者其他事情,而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忽略了对孩子成长路上的陪伴,或者只重视物质上、金钱上去满足子女,却忽略了孩子的心理上、精神上的需求。例如有的家长为图个人省事,每天放学后,将孩子送到辅导班托管完成作业,晚上八九点才接回家中,使得孩子的家庭生活时间缩短,与父母的沟通相处更少,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对于小学阶段而言,父母家庭是影响孩子成长的最大因素,角色缺失,有碍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基于以上的观点与考虑,笔者大胆设想和思考,提出“让家长走进小学课堂”这一教学理念,尝试从学校的层面出发,提供机会、提供平台,让家长能有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去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更了解子女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以及心理需求,拉近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家长课堂”是由学校为家长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家长的优势资源,让家长支持、参与学校课程的开发、研究和实施,是拓展学校教育发展的一种新举措。通过家长与学生、教师的互动,促进学生自主选择、亲身体验、独立探究,丰富学生与自然、学生与社会以及学生与自我的认知和体验。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家长课堂”这个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走出小课堂,融入大社会,立足学校实际,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强学生社会性教育,让学生在与人、与物、与环境的交往中去实践、去体验,帮助其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特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要真正做到让家长走进小学课堂,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从学校的角度,要考虑怎样让家长们能够由衷地走进学校课堂中,去了解学校的工作,了解孩子们学习与生活。而学校又如何通过让家长走进课堂这一形式,让家长从中明白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拉近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给家长和学生创设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一次增进了解、互相学习的机会,从而促进构建和谐的家校合作关系。这些都是需要一一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学生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社会阅历、个性爱好和一技之长。譬如当警察的,掌握丰富的法律法规知识,担负保卫国家和人民的本领;当医生的,掌握许多生活卫生、健康常识和救死护伤的技能;当厨师的,认识许多日常生活常识,懂得健康美味地发挥食物的作用;当律师的,懂得渊博的法律知识……
对于构建课堂来说,家长也是十分宝贵的资源,学校因应这些资源,创造一个广阔的平台,整合家长的资源优势,让家长在学校继续当孩子的好老师,促进孩子们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合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
1、开设常规性“家长课堂”
每学期开设常规的“家长课堂”。发挥家长职业优势,让家长走进课堂当“老师”,学校请来不同行业、领域、专业的家长,如:警察、司机、医生、厨师等,走进课堂给学生上课讲解或进行表演,通过家长课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给学生带来书本以外的知识。
2、社会实践家校合作式开展
渗透家长走进社会实践的课堂,让家长陪同孩子实地调查、访谈活动。如有的家长在自来水厂工作,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家长,组织孩子参观水厂,了解污水是怎样处理的;有的家长在电站工作,我们可以请他协助带学生参观电站,了解电是怎样进入我们家来的,
3、让家长参与班级主题活动
如:班级开展“端午节”主题活动,可以请来擅长包各种粽子的家长到班级教学生,给学生介绍“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及“端午节的风俗”,就教育来说,我们的家长可能是外行,但是他们的文化素质、职业经验、社会阅历,尤其是对孩子教育的热心是应该得到重视的。
4、家长沙龙研讨会
提供给学校的家长一个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交流科学育儿经验、展示成功教育成果的平台,使每个家庭都能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帮助更多家长掌握专业的育儿知识,互相解答家长们在日常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为家长和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创设充分交流的机会。
5、多组织开展亲子活动
从丰富学生课堂生活出发,组织更多课堂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制作、亲子创意设计等,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参与,让孩子和家长在合作中加强交流、增进感情。
让家长走进小学课堂,是家长、教师、儿童、其他家长互动沟通的桥梁,研究让家长走进小学课堂的实施方案,有助共建家校共育、资源共享,互利双赢的家校关系,其研究,在合力营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环境工作中,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實践意义,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家校教育问题。
总的而言,“家长课堂”的形式很多,归根到底就是为了更好地拉近亲子关系,为孩子更好适应社会,增强自信,走向成功,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让家长走进小学课堂”既是家校合作的桥梁,也是小学教育改革进步的勇敢尝试。
参考文献
[1]王磊. 家长代表参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13.
[2]苏红英. 从不同角度解读家长进课堂[J]. 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0,06:48-49.
[3]杨江生. 家校互动:让家长参与课堂教学评价[J]. 河南教育,2004,07:12.
小学家长会 篇4
我是北京市一名六年级小学生的母亲。之所以下决心写这封信, 最直接的原因是来自于三年以来女儿所上的北京某重点中学培训班假期反复停课、上课, 以及由此女儿所表现出来的强烈反应。
暑假初始, 在经历了一年一度的淘汰考试后, 女儿终于坚守住了在该培训班继续上课的资格。交过不菲的课时费后, 本打算7月某日按照通知去上课, 却提前收到老师短信, 说接到上级通知, 培训班暂时停课, 何时重开, 等待通知。
听到这个消息, 孩子们欢呼雀跃。但作为家长, 我们深知这是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的一种权宜手段, 过不了多久一定会开课。而且, 到时候课时减少了, 内容和任务却不变, 孩子们负担会更重。不过, 我多么期望这种几乎占用了孩子所有业余时间的课后班能彻底从源头上取消, 而不是“一时打压”与“卷土重来”这种反复交替的消耗战!果不其然, 没多久又收到通知, 说8月某日开课连上10天。
等到临上课的前一天, 又接到学校短信, 说再次接到上级通知暂停培训, 具体开课时间继续等通知。忍不住感叹, 又一轮作秀开始了, 培训班一定会在开学后开课的。届时孩子们的负担就更重了!
眼看着女儿在这个过程中从对假期还要上课, 无法放松的不满、忧愁、生气到无奈、绝望和麻木, 情绪仿佛在地狱和天堂间撕扯转换, 作为家长, 我本打算和大多数人一样, 对大环境感到无奈, 自身又无力挣脱漩涡, 只能安抚孩子的情绪, 鼓励孩子迎难而上。可是, 女儿最近几番不经意的言谈, 让我不寒而栗, 再也无法麻木和漠然了。
11岁的女儿谈到了“自杀”, 问我为什么要上这么多的班、做这么多的作业, 问我死后是不是就都解脱了!
而这件事只不过起了引爆的作用, 我写这封信更多是因为长期以来伴随着孩子学校生活的深入, 通过对学校教育的感同身受, 产生了对目前教育方式、体制和理念的诸多困惑。
先从女儿的具体情况谈起吧。她11岁, 就读于市某重点小学, 聪明、文静、要强, 长期担任班干部, 学习成绩良好, 几乎每年都荣获“全优生”和“三好生”的荣誉。一、二年级时, 我们秉承自由发展的理念, 几乎没给孩子报任何课后班, 女儿校内成绩仍然优秀。
三年级时, 我们发现周围孩子都在报读附近或者目标中学的培训班, 有的孩子甚至开始上两个或更多中学的课后班, 俗称“占坑”。比较之后, 我们也让孩子报考了某重点中学的培训班, 一直上课至今。每周末上半天的语、数、英课程, 假期会集中上10天左右。每学年进行测试, 上了规定分数线的继续留读, 分数不够的就淘汰。这种测试面向全市同年级的学生, 也就是说, 任何平时没参加过该培训班的学生, 都可以报名交费参加每年的测试。可见孩子们面临多么大的竞争和挑战啊!
这些坚持到六年级的孩子们会在第一学期最终角逐该中学实验班的名额。毫无疑问, 近千名孩子, 大多最终难逃淘汰的命运, 无数的周末和课余时间, 万元多的消费将统统付诸东流。而值得一提的是, 经过5年 (培训班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招生) 的淘汰, 该校的培训班总人数和班级数几乎没减少过, 16个班, 每班五六十人, 让人不免怀疑学校的主要动机在于敛钱。
再谈谈课程本身。奥数、古文、英语, 学到如今, 我女儿对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和内容感到厌烦不已, 说老师只负责讲课, 几乎不和学生互动, 一副反正你家长交了钱、没人请你来、你不来有人来、爱学不学的架势。课本上的知识加上老师毫无热情的讲解, 还要求死记硬背, 对不到10岁的孩子来说实在太枯燥和乏味了!更可怕的是, 学校校内的功课负担已经够重了, 课后还要接受这种“填鸭”式教学, 不仅打消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而且造成了过早的“厌学”倾向, 这对于孩子一生是多么的可怕!对于我们社会急需的“创造性”人才是多么大的扼制!
说到这里, 您或许忍不住要说:“既然如此, 作为家长, 何苦让自己的孩子参加这种培训班呢?两厢情愿的事情, 又没人逼迫你去做。”问得好!我也时常这么问自己, 很可能大多数家长也会这么扪心自问。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搭上自己的休闲时间接送孩子, 甚至一起上课陪读, 回家还要讲解、督促, 浪费了休息时间不说, 还要花费高昂的金钱 (一个暑假, 单我女儿上课后班的费用高达7 400元。她还算班里上课少的, 请一对一家教的更无法计数) 。更要命的是, 孩子并不喜欢, 准确点说是被逼无奈。
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最初的回答是:有什么办法啊?我们只有一个孩子, 我们也有一定的经济条件, 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上好中学、好大学、有好出息。这份心愿有什么错!而且明摆着有重点中学, 教育部门又取消了统一的升学考试, 几乎堵死了大多数孩子通过掌握校内知识而升入重点中学的路。情急之下, 家长们只能想法“锤炼”孩子, 让他们掌握各种“本领”, 去叩响各重点中学五花八门的门槛。
君不见, 每年春节后, 一到周末, 到处是行色匆匆的家长领着疲惫的小学生游走在各个重点中学之间, 从一个考场出来立马奔赴另外一个, 走马灯般地让孩子应试。实在不知道那些面容疲惫的孩子感受如何!没有人会问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承载了多少厌倦、无奈、绝望和麻木!
这些还只是“城内”的风景, 围城之外, 针对每个重点中学的招生做法, 各种社会培训机构更是开发出了琳琅满目、专为小学生设计的产品。
比如, 我女儿的培训班开设语、数、英三门课程, 但由于培训班老师一律采取漠然地填鸭式的教学 (每班五六十人, 老师也无法做到个性化教学) , 很多孩子难免课堂听不明白, 课后又无处可问, 怎么办?别着急, 附近就有培训机构聘请教师招募班级, 专门针对各个重点中学培训班的课程进行二次讲解。
所谓的“生物链”班级吧!为了提高女儿的成绩, 同时减轻我们的负担, 我们给孩子报了两科这样课后班的课后班。这样, 每周又多了两次课, 而我们则要负担更大的开支。据我所知, 我女儿班里的孩子几乎都在上着类似的各种课后班!还不算社会上的各种考级培训课程。单是一个小升初, 这后面蕴藏的巨大经济利益让人难以想象。连女儿都说:培训班不能停, 是因为有很多人会为此失业。
每个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 为了小升初这人生路上的一处小小关口, 集中全家人的各种资源 (时间、精力、资金、关系) , 而最核心的因素——孩子的自发、自主、自立、自理能力能因此提高几分呢?我们是不是在塑造着一台台标准的社会化大机器呢?看着那些背负沉重书包、面色疲倦、身心压抑的孩子, 看着那些失去了童年乐趣、从小被迫顺从、日渐被压制了各种创造性和兴趣, 只知道埋头学习课本知识的孩子们, 难以想象我们正在培养出怎样的“机器”来建设我们未来的国家啊!
我不禁要继续追问: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是谁呢?为什么我们整个家庭和社会都会情不自禁地陷入这种怪圈而无力自拔呢?我的孩子也在追问:“为什么要有那么多的课后班呢?难道校内的知识不够多吗?”这样的后果之一是:老师和同学都对校内课程毫不在意, 老师讲课时经常会说, “这些内容好多同学都在课外学过了, 老师就提几个问题。不会的同学请其他同学帮忙补习。”而且事实上, 老师鼓励孩子去上各种课后班, 至少这样会减轻很多自己的教学压力。
我的女儿不知道, 其实他们的老师也在业余时间带各种课后班, 每天的收入几乎可抵校内一个月的工资。我无法想象, 这种巨大的反差之下, 有几个教师能安心于本职工作, 能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以我短浅的目光来看, 各种培训班和社会机构的指挥棒是金钱, 而能让广大煞费苦心的家长不仅“自愿”交出金钱, 还交出自己孩子的诱饵只有成绩, 而抛出这一诱饵的则是各类学校的招生标准。
我不知道学校的招生标准是谁定的, 我知道的是, 各级教育机构的最高宗旨应该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自立、自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转瞬即逝、静止的成绩单绝不能成为衡量人才的标尺!尤其对于充满想象力、正在培养各种兴趣的少年儿童来说, 这样的标尺无异于扼杀他们的成长!
看着我们的孩子, 这些未来的建设者如今却被各种功利思想绑架, 成了傀儡, 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逐渐沦为各种利益团体的口号, 我再也不想卷入这桩谋害和扼杀我孩子自主、自发和创造性的“阳”谋中了, 我想要一个健康、活泼、自信、自尊的孩子, 一个能和人与环境和睦共处、并从中终生受益的孩子!我开始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朋友移居国外!我感叹自己的经济无力!我甚至开始梦想有朝一日为了孩子去忍受孤寂的二等公民待遇!不过我也庆幸孩子早出生了几年, 至少不用为了进幼儿园在出生前就排队等待!
没办法, 我只有一个孩子, 我不知道为什么就不能取消各类重点学校, 定期调换校长和教师!这封信, 我也预料到很可能石沉大海!我心里只有苦笑和绝望!但为了孩子, 我宁愿和她一起做梦!
这封信, 算是最后的呐喊吧, 替我的孩子, 也替她的伙伴们!
小学家长会家长感言 篇5
走进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帘的是每张桌面上摆放着学生姓名的一封信和学校的校刊,这时终于想起班主任邱老师下午发信息提醒家长们进教室后坐在每位孩子的座位上。心想这应该是孩子们要对爸爸妈妈说的心里话吧!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打开孩子写的信,信中是孩子写的一小段话,写的是对爸爸妈妈的感激,以及自己的愿望。信里还画了一个大大的心,心的中间是三个手拉手的人物(可以看出来是爸爸妈妈和我)。看完信,心里有感动,有感激,有愧疚,感动于孩子的成长,感激于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教育上的付出,愧疚于对孩子教育上的强硬态度及方式。
我认为孩子在踏入小学校门开始,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从一年级的懵懵懂懂,到写字歪歪扭扭,表达不清不楚,到现在对于自己的想法能准确表达,懂得感恩。感叹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老师、家长的共同努力和互相配合。在此要向所有老师道一声:您辛苦了!
19:00家长会准时召开,全班座无虚席,并且第一次看到有很多爸爸来参加家长会,可见,爸爸们也开始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中来。
首先,是数学科任李老师对我们班孩子们这学期上半学期数学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总结,率真的李老师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做题!做题!做题!熟能生巧!”我能深刻体会到,孩子只有每天坚持不断的养成做题的习惯,尤其是口算,孩子的思维运算能力才能提高。数学是一门需要用严谨的态度对待的学科,不能马虎,只能专心仔细。
美丽的语文科任刘老师提出的“每个可爱的孩子都是未来的花朵,雨露灌溉、一点一滴都需要您的细心呵护、成长不是一蹴而就,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非常有道理。陪伴需要用心的陪伴,而不是形式上的陪伴。刘老师还强调二年级孩子的阅读的重要性,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和写作,阅读都是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基础打不牢,犹如地基不牢的房子,质量也不好。
最后,我们可爱的班主任也是英语科任邱老师对孩子们这学期在学校的表现做了总结,邱老师从一年级开始跟孩子和家长接触最多,也是沟通最多的老师。正如她自己所说的她是强迫症患者,对孩子们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还是学习上的习惯都要求严格。正因为如此,孩子才有很大进步。
小学班主任怎样与家长沟通 篇6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家长 沟通 融洽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4)02-0102-01
班主任工作,除了处理好日常班级学生的事务外,少不了与家长的沟通。我教书到现在,真正与家长的沟通还是要从当班主任开始。当班主任的这两年,我面对的不再仅是单纯的语文学科,还有班上很多杂七杂八的琐事,诸如学生的校服,作业交没交,顶撞老师,卫生,寝室等等问题,也不再是我一个人,一张嘴就能把这些可爱的,又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给说服了的。我被赶鸭子上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经过这两年来的探索,我慢慢的不再像以前那样笨笨的,与家长们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沟通技巧一:放慢不耐烦的心,倾听
小文是我班的一个小女孩,这个孩子一进初中便和班上的一个很有号召力的男孩水火不容,在班上被孤立起来。女孩很伤心,男孩也很生气,大家都没觉得自己有错。后来经过我的调节处理他们都认识到自己的错。当然,这事也引起女孩妈妈的注意了。她的妈妈是个非常关心自己孩子的人,从那里以后经常给我打电话反应她的孩子的动态,表现。一说就是半小时,1小时的。甚至有时不分场合时间的,时间长了,我不太耐烦了,觉得她有点小题大做的。
但是当我家孩子读幼儿园后,我与她老师闲下来聊的时
候,我发现自己也特别爱给老师讲我家宝如何,如何的。她的老师就笑眯眯的在一旁听着,当时我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重视孩子。那之后我再反观我自己,其实,我们都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都愿意把孩子的优点,小毛病甚至一些微不足道的事讲给她的老师听,不外乎就是希望老师关注孩子。有句话这么说“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遇到好老师,既然如此,为何我不成为那样的老师呢?为何我不多站在家长的角度想想呢?可能有时会觉得挺麻烦的,耽误了我们的做事时间,但是,我们做的是塑人工程,不是工厂里的机械制造。
放慢自己的心,慢慢的倾听家长们的心声,那是一个孩子的未来。
沟通技巧二:放慢急躁的心,慢慢说
小刘闯祸了!下课我拖着疲惫的腿坐在办公室里,水杯放在嘴边正准备喝一口,班上几个女孩跑过来给我说刘可倚打女生,原因是他下课玩班上的电脑,那个女孩说了他一句。我一听,气不打一处,冲进教室就开始噼里啪啦一顿骂。骂完后一甩头,“把家长叫来”。下午,他的父母都来了,我生气的又是一阵噼里啪啦的说着他犯的错,说完又开始说他在班上不会处事,又说他天天发牢骚,对这个同学有意见,对那个老师有意见。下课铃打了,我也说完了,他爸爸低着头和他妈妈一起去教室找他。不知怎么的,看着他们的背影,我心里突然有点不舒服了。和我同办公室的老师说到:你怎么能那么对家长说话呢,一个劲的告状,就像在吵架一样,家长来是想和老师一起寻求解决办法的,语速放慢点!好好说!
那一刻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我心里不是滋味了,孩子都会犯错,犯错了应该和家长一同寻求解决的办法,而不是一味的告状。之后,我不再急躁,经常和他的家长保持联系,一点点的说着孩子的进步,说孩子的优点,再和家长一起配合教育孩子。我隔三差五的时不时的在班上表扬他的好的方面。慢慢的,我发现,这个男孩越来越听话了,学习也越来越认真了。原来放慢急躁的心,我们的孩子可以越来越棒!
沟通技巧三:放慢期待的心,迂回说
我对小蒋期待很高,聪明,领悟力强,有能力,初一时是班长,班上的同学都很服他。到了初二上期,成绩突飞猛进,不过他身上也有很多小毛病,在寝室里总是说话,倔强,甚至有时还和老师对着干。在初二上期,因为寝室总是罚走读,次次他的父母来签走读协议,次次和他谈他的问题,但是效果很不好,他回家总是和父母吵架。初二下期,他有所收敛,但是上课时再也见不到他活跃的身影了,他的成绩也下降了,尤其是我这科。我心里很担忧,终于在模拟体考后和他好好的谈了,也明白了问题的由来。他的父母是负责任的家长,也是对他期待很高的,“恨铁不成钢”,觉得孩子表现不好,火气很大,只要一走读,天天在家里轮番说他。他说他的目标就是不走读,他烦学校,烦回家。
这次我才意识到我和他的家长在教育上沟通上严重的问题,对于这样的孩子,应该更多的是情感上的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应该把握好沟通的度。应该把事件讲详细,慎重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不能充当导火线和家长一起打压孩子,一味的打压只会把孩子推的越来越远。可喜的是,那次和孩子沟通后,他从心理上接受了我的教育,承诺下学期一定好好学习,重新做回我心中的那个好孩子!家长会那天,他妈妈高兴的和我说,蒋阔现在在家里变乖了。
小学阶段我们家长该教给孩子什么 篇7
我们这一代是兄弟姐妹多,接受的主要是应试教育, 而我的孩子是独生女,自我意识强,面对这种隔代差距,教育的方式就不能简单重复。所以正真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还是忧心忡忡。 在小学阶段我们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
我的总体指导思想是:要使孩子具有健康的思想, 要有中国儒雅思想;有较强的体魄; 学习上要可持续发展,要有勤奋好学的品质;要有一定的艺术修养;要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⒈要处理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勤奋学习之间的关系
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习的最高境界就是自觉、自主学习,养成当天事当天毕的习惯。尤其在小学一、二年级,要让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而且尽量独立完成, 使其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快乐学习是让孩子觉得学习过程的快乐,完成任务是件快乐的事。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在各方面的点滴进步, 表扬孩子独立完成了作业的习惯。坚持下去孩子就会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勤奋学习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孩子只有勤奋学习才能在某个行业处于较高的位置。如果能很好地处理这三方面的关系,相信孩子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⒉要让孩子养成爱看“好书”的习惯,适当背些经典文章
好书指什么? 我认为是能给人的成长指明方向的书, 就像黑夜中的“灯塔”,给人前行指明方向。在小学孩子该看什么书? 我认为必须看寓言故事、格林童话、中华成语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伟人传记等。要让孩子爱看书,首先家长要爱看书,哪怕家长不喜欢看书也要关掉电视,陪着孩子看书,并经常和孩子交流书中的故事。
适当背些唐诗、宋词、《三字经》《弟子规》等国学经典,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为人处事的准则, 开发孩子的想象力, 提高孩子的记忆力,通过读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个性品质。
⒊要让孩子学点奥数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学习奥数,奥数是什么? 它是培养孩子严谨、有序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学习材料。孩子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要学习奥数,整个小学学习2~3期,可以在三年学两年的奥数 ,这样孩子接受起来容易些,也有兴趣,这样就为孩子的理科学习打好了基础。
⒋要让孩子学点特长,进行艺术方面的熏陶
人活着不光活在物质世界里,还有活在自己的灵魂里, 要有精神追求,学些特长既为了社交,也为了增加就业的机会, 如果一人能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那是无比的幸福! 人的气质哪里来? 三分是天生,七分是“装”,靠什么包装? 这就需要有艺术方面的修养。
⒌要让孩子九点钟睡觉,要有一项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
孩子大脑发育的成熟是睡出来的, 孩子的大脑发育有不可逆转性,错过了发育时机就很难弥补。为了让我的孩子早睡,我采用奖钱的办法,九点睡觉奖励10元,九点半睡奖5元,超过晚上九点四十睡觉罚10元,早上起来不哭闹, 自己穿好衣服、洗涮好奖10元,反之就罚10元。通过这样的办法让孩子早睡早起,自己独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奖与罚要慎用,要重在过程,淡化结果。小学生还是要学会游泳技能, 使之在洪灾、落水时能简单自救。
⒍要让孩子亲近自然,多旅游,参观博物馆
家长要让孩子融入社会, 发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也要知道社会中的阴暗面。多给孩子些机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身体力行,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思考 篇8
一、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现实需求
(一) 学生的要求
1. 学生成长阶段的独特性要求
2. 学生的心理渴求
(二) 家长的要求
1. 家长的中国式期待
2. 家长的知识层次要求
3. 教育理念的更新需求
(三) 教师的要求
1. 缓解教师的教学压力
家长的参与, 适时与教师沟通, 不仅能缓解教师的压力, 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教师与现实的融合
新时代要求教师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现代化人才, 而教师是一个相对具有局限性的职业, 主要面对学生, 学校。家长的参与就能一定程度上弥补教师的职业限制。
3. 共同减少学生问题的出现
家长与学校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沟通与合作, 有助于全面了解学校的动态、提早发现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 便于共同商讨, 及早解决。
(四) 学校的要求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场所, 但他必须与社会其他群体形成系统。社区是学校最可依靠的力量, 而家长是社区中的中坚分子。
(五) 社会的要求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二、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的条件
(一) 制度的保障
制度的保障是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我国教育部已于2004年12月1日颁发了《关于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了落实《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提出的推进社区教育”的任务, 发挥社区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在学校与社区之间营建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氛围。
(二) 政府的支持
有了制度的保障, 还必需有政府的支持这就要求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切实重视起来, 将其纳人政府管理系列加以全面管理, 同时在政策上加以支持。
(三) 理论的探索
新事物的产生、发展和运作过程都必须要有理论的支撑家长参与小学教育过程的探索, 需要理论作者付出更大的努力, 全面考察, 细致分析, 总结经验, 得出规律, 给实际作者以及教育管理及行政部门以理论的导向。
(四) 合作与沟通
在理论的指导下, 有了制度的保障, 政府的支持最关键的步骤就是学校的具体实施, 家长参与学校教育过程是具体的实践操作程序, 学校必须为此营造良好的氛围, 便于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 如此方能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五) 资源的运用
谈家长对小学生作业的指导 篇9
一、当前家长在家庭作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 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缺失
新课改理念强调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过于传授知识的倾向, 落实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随着新课改的深入,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逐步由原来单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和合作者。然而在家庭教育中, 大多数家长指导下的作业活动似乎成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版。
哥伦比亚大学的杰克林·贝克赛奈特曾经做过一个关于家长参与学生作业过程的调查。该调查表明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 家长或提问, 或鼓励, 或机械地引导孩子选择正确答案, 扮演着“教师”的角色。孩子对家长提示的反应往往是简单明了的“是的”、“不是”或“我不知道”。少数情况下, 家长代替孩子做作业, 仅让孩子把他们说的写下来[2]。这样的指导方式对孩子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家长对孩子作业活动的过多参与, 极易使其产生依赖心理, 不利于其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使理应作为作业活动主体的学生主体性地位缺失。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 孩子始终应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家长应重视孩子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应把作业活动的主动权还给孩子, 在给予指导的同时注重启发诱导, 激发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2. 作业的反馈功能弱化
家庭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是学生学业成绩评定的重要媒介之一。通过家庭作业的反馈, 一方面, 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存在的认知错误、教学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度, 以及学生的现有水平, 以便教师对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提供纠正和再教学, 反思其教学行为, 改进其教学策略。另一方面, 可以引发学生自身思考,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 诊断自己的学习水平, 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态度。师生之间的反馈在作业系统中构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 各自对来自对方的反馈信息进行加工整理, 并反馈给对方, 这种有效的反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 实际中家长的指导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业反馈的不确定性, 干扰了这个闭合回路的往返路径。教师和学生很有可能会获得较少, 甚至不准确的反馈信息, 导致作业反馈功能弱化。
3. 亲子关系紧张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同是基于血缘和亲子关系之上的,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实行家庭教育的前提, 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完成作业, 有的家长担当了“监督者”的角色, 给孩子施加压力。有的家长在指导孩子的过程中缺乏耐心, 甚至采用粗暴的方式、讽刺挖苦的语言, 这些行为极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使孩子对父母产生疏离感和畏惧感, 使得亲子关系紧张。
二、家长在家庭作业指导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 家长缺乏相关的教育素养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基石, 对孩子的影响极为深远,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走向成功之路的保证。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担当教师的角色, 居于主导性地位, 其自身良好的教育素养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然而, 当前我们一些家长还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训练, 缺乏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 对孩子采取的往往是代代相传的经验性教育模式, 科学化程度不高。这就使得家长在指导孩子家庭作业的过程中, 往往容易忽视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内心的真实需要, 难以抓住教育孩子的最佳时机。
2. 家长本位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的影响
长期以来形成的家长本位的家庭教育传统,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今家庭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这种“以父为纲”的传统家庭教育模式是家长意志的充分体现, 忽视了家庭教育中孩子的主体性地位, 扼杀了孩子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在现代社会, 这种以家长为本的家庭教育模式虽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较之传统的家庭教育也更为民主化, 但是其“家长本位”的思想观念仍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观念和方式。
3. 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待及升学等外部压力的影响
当今, 独生子女的家庭占大多数, 对家庭仅有的一个孩子, 家长们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过高期待在家长中普遍存在。尤其是当前居高不下的升学等外部压力更是增加了家长对于子女未来发展的担忧, 于是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外部竞争压力加在孩子身上。由此, 在作业指导过程中, 许多家长往往会给孩子额外增加自己认为重要的“家庭作业”, 大大增加了孩子的学习负担。也有一些家长在孩子的作业指导方面出现揠苗助长的倾向, 在对孩子的作业指导中缺乏耐心, 过于急躁, 一旦孩子出现不符合他们预期的行为往往就会采取粗暴的方式。这些行为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 久而久之会造成孩子逃避、厌恶作业的消极心理。
三、家庭作业指导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1. 教师要给予家长一定的协助,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教师让家长参与到作业中来可以使家长对孩子的作业有更深入的认识, 以便更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的作业。但是, 家长毕竟不是专职的教育者, 在指导孩子家庭作业方面难免存在困惑, 这就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协助, 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上世纪90年代美国TIPS (交互式家庭作业) 实践对于科学指导家长参与学生的作业过程具有一定的启示。交互式家庭作业的过程大致是:首先, 教师要明确告知学生和家长此次作业任务的题目、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要培养的技能;其次, 列出作业任务所要完成的大概步骤, 并对所习得的技能进行分析;第三, 邀请家长参与、讨论, 提出需要修改的问题, 同时要求家长和学生签名;第四, 根据反馈的信息不断完善下次的作业任务[3]。在此过程中, 教师将作业任务与目标、作业的完成步骤、作业任务角色的分配以及对家长和学生共同实施作业活动的指导等清楚地告知家长, 以便家长参与学生的家庭作业活动。这无疑为家长科学地指导作业过程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 家长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水平
家长在工作之余应当主动学习一些教育理论知识, 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了解孩子在不同阶段心理、生理的发展规律以及孩子的个性, 如此才能懂得怎样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学习兴趣,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等。同时, 在进行作业指导时, 应当注重技巧, 要结合孩子的自身特点, 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加以指导, 使指导行为更为科学化。另外, 家长还可以通过与教师和其他家长积极交流的方式, 借鉴他人有益的教育经验, 运用到自己的作业指导实践中来。
3. 要充分尊重孩子的主体性, 树立平等的亲子观
孩子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 心理承受能力低, 很容易受到伤害。父母尊重孩子的意愿, 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可以增强孩子的自我效能感, 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相反, 父母的负面评价则容易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使孩子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和低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家长在作业指导过程中, 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意愿, 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 平等友好地与孩子沟通交流, 恰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手段, 切忌使用辱骂性的语言。同时, 在努力为孩子提供作业辅导和帮助的同时, 家长也应当注重培养孩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 家长不要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而首先应当鼓励孩子积极探究, 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当问题的确超出孩子的能力范围, 孩子自己难以解决的时候, 家长给予适度的帮助。这样, 不仅有利于避免孩子在作业过程中养成过度依赖家长的倾向, 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
4. 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作业指导的过程
学生在作业过程中哪些错误是在家长的指导下纠正的, 纠正的次数和方式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是教师所不了解的。可这些方面恰恰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掌握状况以及教师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对这些问题的把握是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获得这些方面的信息,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 以及与家长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等方式, 主动向家长了解学生在作业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以便在自己的教学中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加以解决。如此, 才能在教师、家长之间形成有效的“教育合力”, 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0.
[2]杰克林·贝克赛奈特.谈谈家庭作业.山东教育科研, 2000 (Z1) .
家长参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 篇10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需要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重视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才达到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且,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去,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还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合作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家校合作能够最大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孩子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体会到父母和老师为了他们的进步而付出的努力的话,他们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并将这种内驱力转换成实际行动,这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爱受到关注的心理特点。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的都是大班制教学模式,而且一个英语教师往往都是带两个以上的班级,因此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也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家长参与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不仅能够缓解英语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能够加强亲子关系。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终生受益的良方,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因此,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学方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二者不可偏废,需要齐头并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三、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小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学生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免会感到课程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英语教师偏爱现象的出现、父母感情不和、强迫学习以及教师不恰当的批评惩罚、枯燥的授课等诸多家庭和学校的原因,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学心理,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智力低下、成绩差等同样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学习习惯不良。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可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上课爱讲话、好动、课上不积极课下懒散等。其中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培养的,比如自控能力、注意力的提高等等。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课堂要求,总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3.作业问题。作业问题是教师说的最多的话题,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同样类型的题目总是错,作业难以按时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取得。有效解决作业问题不仅需要教师的管理,更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学生的自觉。
四、家长有效参与小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1.教师家访。教师家访是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所以,英语教师要定时进行家访,跟学生家长说明该生最近一段时间在校的表现以及英语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该生平时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便于和家长共同制定指导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家访之前都要事先和家长愉悦,避免唐突,还要做好家访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2.加强家长监督,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落后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参与学校英语教研活动等方式,请家长加强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如在4B<seasons>的家长汇报课中,新授环节请家长坐在后面听课,在活动讨论环节我请家长参与到孩子们的讨论中,融入课堂、融入学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与此同时,也请家长监督小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让英语教师感受到家长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关心和对自己辛勤工作的理解与支持。
3.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辅导,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是针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的,孩子之间也有差异性,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中间取向,尽最大可能平衡好尖子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天秤,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点。由此,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根据教师的反馈,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进行英语辅导。比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尖子生只希望教师讲解新句型、新词语,而后进生则需要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和短语,中文的翻译,以及领读单词表等;小学低年级有的孩子生性比较懒惰,则需要家长在家及时监督好孩子每天的朗读,让孩子早日养成朗读英语的习惯。再如,有的学生书写英语占优势,但是口语很差,这就需要家长有针对性地辅导。现在译林版教材设计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话题丰富有趣,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根据教材话题和学生在家展开对话。
五、结束语
家长参与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三边互动,其目的都在于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尤莉.提高家长素质的一个渠道——谈“以人为本”的家庭学校合作模式[J].家庭教育.2004(Z1).
[2]陈瑞兴.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家长参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过程 篇11
【关键词】小学英语 家长参与 家校合作 教学方法
一、前言
教育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更需要家校之间的密切配合,重视和家长的联系沟通,才达到共同教育,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而且,家庭和学校对小学生语言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家校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小学生的语言学习中去,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还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家校合作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家校合作能够最大发挥出教育的功能,孩子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学校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体会到父母和老师为了他们的进步而付出的努力的话,他们会受到更大的鼓舞,并将这种内驱力转换成实际行动,这同时也满足了孩子们爱受到关注的心理特点。我国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大多采用的都是大班制教学模式,而且一个英语教师往往都是带两个以上的班级,因此因材施教、有的放矢的教学效果是很难取得成功的,这也给小学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家长参与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不仅能够缓解英语教师的教学压力,而且还能够加强亲子关系。
2.有利于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终生受益的良方,而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从小建立起来的。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学生接受教育时间最长的场所,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主要途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多方面连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因此,家庭教育模式、学校教学方法都直接影响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且二者不可偏废,需要齐头并进、相互配合才能达到目的。
三、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1.小学生缺乏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小学生同时学习两种语言,不免会感到课程负担过重而产生厌学心理,再加上英语教师偏爱现象的出现、父母感情不和、强迫学习以及教师不恰当的批评惩罚、枯燥的授课等诸多家庭和学校的原因,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厌学心理,学生自身的一些原因,比如智力低下、成绩差等同样也会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学习习惯不良。行动影响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影响命运,可以说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小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主要包括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上课爱讲话、好动、课上不积极课下懒散等。其中很多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是需要父母有意识的培养的,比如自控能力、注意力的提高等等。具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往往无法适应课堂要求,总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来吸引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3.作业问题。作业问题是教师说的最多的话题,英语教师也不例外,同样类型的题目总是错,作业难以按时完成等等,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教学效果的取得。有效解决作业问题不仅需要教师的管理,更需要家长的监督和学生的自觉。
四、家长有效参与小学英语教学的途径
1.教师家访。教师家访是加强家庭与学校合作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效的家校合作方式。所以,英语教师要定时进行家访,跟学生家长说明该生最近一段时间在校的表现以及英语学习情况。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了解该生平时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状态,便于和家长共同制定指导方案。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家访之前都要事先和家长愉悦,避免唐突,还要做好家访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2.加强家长监督,提高教学质量。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落后是当前小学英语教学问题的症结所在,因此,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家长到校听课,参与学校英语教研活动等方式,请家长加强监督学生的英语学习。如在4B
3.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英语辅导,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因为教师的教学计划是针对整个班集体而言的,孩子之间也有差异性,不可能具体到每一个孩子身上,所以教师一般会选择中间取向,尽最大可能平衡好尖子生和后进生之间的天秤,这也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点。由此,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根据教师的反馈,有针对性地给孩子进行英语辅导。比如,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同学,尖子生只希望教师讲解新句型、新词语,而后进生则需要教师详细讲解语法和短语,中文的翻译,以及领读单词表等;小学低年级有的孩子生性比较懒惰,则需要家长在家及时监督好孩子每天的朗读,让孩子早日养成朗读英语的习惯。再如,有的学生书写英语占优势,但是口语很差,这就需要家长有针对性地辅导。现在译林版教材设计都非常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话题丰富有趣,如果可以的话,家长可以根据教材话题和学生在家展开对话。
五、结束语
家长参与小学英语教学,实际上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三边互动,其目的都在于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尤莉.提高家长素质的一个渠道——谈“以人为本”的家庭学校合作模式[J].家庭教育.2004(Z1).
[2]陈瑞兴.家庭因素对小学生英语学习影响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小学家长会 篇12
关键词:小学化,家长,幼儿教育
《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的良好发展是幼儿后期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坚实基础,幼儿园的后续阶段便是小学,儿童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进入以正规课业学习为主导的小学,会面临巨大的挑战,有不少儿童还会出现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的不适应现象,因此顺利实现幼小衔接对儿童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很多人对入学适应的理解过于狭隘,过于强调认知方面的准备,因而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很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对孩子过高的期望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重要根源。在很大程度上,家长的教育观念和需求牵制着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家长的教育观念影响着教师对一日活动各环节的价值取向。随着知识经济深入人心,家长普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有着重要的促使作用。
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同时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所以幼儿园和教师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的咨询与指导的责任。因此,采取多种形式广泛深入的开展家长工作,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成为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重要举措。
一、深入宣传《指南》精神,使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认清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幼儿园通过家长会,向家长宣传《指南》,讲解《指南》并印发《指南》给每位家长; 举办《指南》学习交流会。帮助家长了解3 ~ 6 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使家长懂得幼儿期的学习是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协调发展为核心,而不是提前彩排小学生活。据对65 名小学生班主任调查结果显示,初入小学的学生现状普遍表现为独立性差、自理能力差、自主能力不足、学习技能薄弱、学习生活态度消极、缺乏学习兴趣、厌学来得早、知识面不够宽广、知识范围狭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够好、自控能力差、思维不够积极主动、动手能力不足。造成这些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集中在识字、计算上,幼儿接受正规学习早,学习形式特点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不感兴趣。
1987 年1 月,75 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汇聚巴黎,有人问其中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学者深思片刻说: “幼儿园。”他说幼儿园教会他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 东西要放整齐; 吃饭前要洗手; 做错事情要表示歉意; 午饭后要休息; 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讲,他学到的全部东西就这些。由此可见,幼儿教育承担着启蒙教育的重任,让家长真正认识到重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忽视幼儿自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小学化”幼儿教育会给孩子一生的发展带来危害。
二、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蒙台梭利研究得出: 童年早期有非常强大的吸收能力,年龄越小越强,称它为吸收性心智。其特点就是说儿童的发展不是靠传授灌输训练而发展起来的,而是自己对一些感兴趣的活动主动建构的过程。幼儿园应通过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宣传栏、庆六一等形式进行宣传,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儿童的发展是一个整体,不应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它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家长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家长还应该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心理学研究观察表明,6 岁能够表现出来的积极品质,早期培养是未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的成功保障。忽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单纯追求知识技能学习的做法是短视而有害的。
儿童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就吸收什么样的养分,如果处于一种小学化的环境,就会吸收自尊心,自我保护,对学习活动回避。相反,教育环境科学,形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就会吸收足够的学习经验,。儿童处于某一环境,就会吸收那些自己感兴趣的、喜爱的东西。所以,家庭教育中也要珍惜幼儿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家庭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索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幼儿成年之后成为一个自身是幸福的,事业、学习是成功的,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人。
三、明确幼小衔接内涵,解除家长后顾之忧
时下的教育陷入了令人恐惧的误区,那就是无视孩子的年龄特征,一味地急功近利,拔苗助长,甚至将孩子作为满足家长虚荣、追求功利的工具。家长关心的是孩子认识了多少汉字,会了多少加减运算,上一年级能不能跟上。面对家长这种观念,幼儿园通过家长会、个别交流和观摩小学一年级生活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应培养孩子的是有入学的愿望和兴趣,向往小学的生活,具有积极的情感体验; 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和课堂教学规范,对各类学习活动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建立初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而不是提前教授小学课程,提前彩排小学生活。
四、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