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散文语言艺术

2024-10-30

琦君散文语言艺术(精选4篇)

琦君散文语言艺术 篇1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可知, 张爱玲的散文与其它文体作品相比产量较少, 但是散文却贯穿于她整个写作生涯。张爱玲散文集《流言》的问世, 惊艳了整个文坛, 是其散文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也因此使很多人认为张爱玲的散文成绩虽然不多, 但是散文的质量却已经超越了她的小说。我国著名作家贾平凹对张爱玲的散文作品评价非常高, 认为她的散文作品极具创造性。通过对张爱玲散文作品的分析也可以看出, 其散文的语言艺术确实是同期其他作家难以比拟的。

一.语言具有直率美

张爱玲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写作上都崇尚自由, 反映在其散文作品中表现为语言具有随意性, 无任何政治功利性, 她的语言和思想只属于她自己, 无需遵循任何世俗的规矩、框架, 也不惧他人的议论和评判。虽然她的思想和行为都比较特立独行, 但是她的作品却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她的作品中总是将人性隐晦的一面赤裸裸的揭露出来, 比如在她的作品《烬余录》中直白的描述自己说“我是一个不负责的, 没有良心看护。”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优点, 但是至少她敢于承认和表达, 要比那些表面善良, 背地做一些不良勾当的伪善人好很多。这也使得张爱玲的作品够坦率、真实。在她的作品中人无分贵贱、等级, 她能够用她敏感的神经感知着生活中的一些琐碎, 比如, 隔壁家的钢琴、平凡的管理员以及飘渺的饭香等。

二.语言具有新奇美

张爱玲的语言使用具有新奇巧妙的特点, 她的语言不拘一格, 没有规律可循。就像春天初绽放的花朵, 这棵树上开一朵, 那棵树上开一朵, 令人眼花缭乱, 目不暇接, 读者在读的过程中往往刚进入到沉醉状态, 却被她随意的一句语言所惊醒, 这些语言的表达和内容与文中其他的语言存在明显的突兀性, 仿佛是从什么地方突然冒出来的一样。张爱玲的作品首次被收录到《西风》杂志的时候才刚满18岁, 她的征文作品名字是《天才梦》, 在这篇散文中最具特点的一句也是最经典和绝妙的一句是“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 爬满虱子”, 这句话本身就具有极大的对比性, 华美与虱子间存在鲜明的雅俗对比, 而这种醒目的比喻也将生命的真谛展现的淋漓尽致, 使那些在迷茫的生活中得过且过的人们能够迅速的觉醒。而这可以称为点睛之笔的句子, 如此随意的表达出来, 充分体现了张爱玲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在张爱玲的笔下, 万事万物都呈现不同的形态, 比如人们眼中正常的电车, 在她眼中变成了孩子的白肚皮;在人们眼中菜市场中卖的面筋, 在她的眼中成为了五彩斑斓的肥皂泡, 这些比喻于常人来说有点不可理喻, 但是在她的眼中却如此平常, 这也是张爱玲语言艺术的体现。在写作领域中, 能够将比喻手法运用出神入化公认的主要有两位作家, 一位是德高望重的钱钟书先生, 另一位就是张爱玲。钱钟书先生的比喻以居高临下的暗讽和调侃为主, 而张爱玲的比喻则是从一位普通女性的角度去描述, 她始终站在旁观者的位置。比如在她的《必也正名乎》中将外国人说汉语比喻成为好像舌头上打上了蝴蝶结, 蝴蝶结完全是小女人喜爱的物件。而且她的比喻往往是妙语连珠, 是别人无法想到更不敢随便运用的, 但是于她来说可以说是家常便饭。一个随处可见的本体, 能够被她用巧妙的喻体表现出来, 虽然语言的表面很随意, 甚至引人发笑, 但是同时也能够震慑人心, 令人发省。

三.语言真幻相映, 雅俗共赏

散文一般都是以真实的题材、情感为主, 但是在张爱玲的散文中却总给人亦真亦幻的感觉, 读者难以判断其事、其景、其感是真是假。比如在她的散文《童言无忌》中, 说自己是一个拜金的人, 但是从张爱玲的生平介绍、朋友评价以及小说等作品中都可以反映出, 张爱玲并不是一个拜金主义的人, 在她的世界中钱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 她最注重的永远是本真。在张爱玲的散文中都是以反应现实为主, 通过对身边俗世的描述来窥探生活的真谛, 在她的散文中, 她时而参与其中, 时而局外观望。她的散文像一个端着红酒杯的优雅女人, 眼神飘向窗外娓娓说着别人的故事, 又像是对自己故事的影射, 通过她的叙述我们能看到优雅的红酒杯也能看到红酒杯上沾有的白米粒, 这种雅俗共赏其实是每个人心理的写照, 就像一个女人在外为了表现优雅会选择穿上心爱的高跟鞋, 但是到了家里会以甩的方式迫切的想除去这个给她带来优雅的物件, 这是人性在有观众和独处时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反应了人为了迎合不得不让自己受苦却要装作享受的窘境。

综上所述, 张爱玲的散文语言艺术在文学领域的造诣很深, 受到后人高度的评价和赞赏, 通过对张爱玲作品的分析, 我们也能够看出张爱玲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其散文语言直率、新奇、亦真亦假, 敢于直面生活的阴暗, 敢于挑战语言的创新, 更能够做到亦真亦幻让人捉摸不透, 却又回味无穷。她的比喻总是超出人们的想象, 没有常理和规律可言, 她的语言亦雅亦俗, 给人诙谐却又痴迷的感觉, 所以张爱玲的散文作品虽然不多, 但是无论文坛和还是大众对她散文作品的评价却非常高。

摘要:张爱玲的散文作品中有个人的情感、人生的感悟、友人的情谊等, 深受后人喜爱, 并且得到很多人的效仿。本文主要对张爱玲的散文语言艺术进行探析, 分析张爱玲在散文中的遣词造句以及语言搭配。

关键词:张爱玲,散文,语言艺术,探析

韩非子散文语言艺术研究 篇2

以理致胜, 去情客观是韩非子散文最具辨识度的特点, 通常给人的感受都是字里行间冷冰冰, 毫无人情味可言, 这种行文特征反映在言语上就是精准性、严肃性, 同时表现出高度的概括性。

无虚言、无赘字, 这是韩非子行文的准则, 也是韩文读之酣畅淋漓、流畅无滞的原因。《初见秦》有这样一段:

臣敢言之:往者齐南破荆, 东破宋, 西服秦, 北破燕, 中使韩、魏, 土地广而兵强, 战克攻取, 诏令天下。齐之清济蜀河, 足以为限;长城巨防, 足以为塞。齐, 五战之国也, 一战不克而无齐。由此观之, 夫战者, 万乘之存亡也。且臣闻之曰:“削株无遗根, 无与祸邻, 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 大破荆, 袭郢, 取洞庭、五湖、江南。荆王君臣亡走, 东服于陈。当此时也, 随荆以兵, 则荆可举;荆可举, 则其民足贪也, 地足利也, 东以弱齐、燕, 中以凌三晋。然则是一举而霸王之名可成也, 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 引军而退, 复与荆人为和。令型人得收亡国, 聚散民, 立社稷主, 置宗庙;令率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以失霸王之道一矣……

这一段文字并不是特别长, 但是却囊括了韩非所说的秦国几次错失称霸机会的憾事, 并且他详尽地描述了失“霸道”之事的具体过程, 包括政治背景、势力分布、战争具体的动势、以及在这种绝佳机会之下因把握时机伺机行动步步为营。但由于何种不当的处理方式, 导致良机的错失。寥寥数百字, 把一个国家多年来最具突破性的局势分析得面面俱到, 并且能够拿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以及明示前人是所失和大过, 没有一句虚言, 没有一个赘字, 字字句句切中要害。

在这里还可以分析出韩非子精准冷峭的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那就是他经常会在遣词造句中注入明显的评价倾向, 整篇文章阅读出来可以很清晰地体会韩非子的情感和褒贬倾向, 这些本来就带有感情色彩的词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加强整个语言的指向性, 使得整个行文语言拥有更强的概括性。

(二) 生动形象, 富有极强的表现力

作为具有政治性目的的实用性文体, 韩非子散文极其讲求语言艺术的运用, 这是因为即使在百家争鸣的先秦时代, 要真正地做到上达天听、推行己说, 还是必须运用语言的技巧, 生动形象的表达是语言智慧的一种方式。

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是以语言的准确性为前提的, 但仅注意到文字表现的准确, 却不一定就能使描述带有生动性和形象性。这里涉及到一个表现技巧问题。韩非子行文非常注意选择角度, 以准确的字眼勾勒或描摹, 而于无关紧要处, 则不着笔墨, 如此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外储说左上 •说五》:

齐景公游少海, 传骑从中来渴曰:“婴疾甚, 且死, 恐公后之。”景公遮起, 传骑又至。景公曰:“趋驾烦且之乘, 使骆子韩枢御之。”行数百步, 以脑为不疾, 夺髻代之;御可数百步, 以马为不进;释车而走。

短短几句话, 把一个急急忙忙、失去理智的庸主形象刻画得十分生动逼真。显然, 这种出色的表达效果是由韩非对齐景公几个典型动作的描写产生出来的。

另外, 韩非子散文中有一部分政论文。政论是议论政治道理的, 但这些道理一般难于让人理解和接受。韩非常常运用细致的描绘和精彩的比喻, 使抽象的道理变得具体可感。如《亡征》:

亡征者, 非曰必亡, 言其可亡也。夫两尧不能相王, 两桀不能相王;亡、王之机, 必其治乱;其强弱相踦者也。木之折也必通蠹, 墙之坏也必通隙。然木通蠹, 无疾风不折;墙虽隙, 无大雨不坏。万乘之主, 有能服术行法以为亡征之君风雨者, 其兼天下不难矣!

用蠢隙于内, 风雨于外, 生动形象的比喻恰当地表现出亡、王之机的急迫形势。

(三) 节奏铿锵, 极具音乐性

韩非子的散文已经是成熟的专题论文, 在艺术形式尤其是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了这种成熟度, 形式上表现齐散并行, 运用了大量排比句, 形成铿锵的节奏,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内外《储说》则集中反映了韩非大量使用排比句式的特点。排比, 即整齐骄偶化的句式。如:

利所禁, 禁所利, 虽神不行;誉所罪, 毁所赏, 虽尧不治。夫为门而不使入, 委利而不使进, 乱之所以产也。齐侯不听左右, 魏主不听誉者, 而明察照群臣, 则拒不费金钱, 潺不用璧。西门豹请复治邺足以知之。犹盗婴儿之矜裘, 与别危子之荣衣。子绰左右画, 去绳驱蚁, 安得无桓公之忧索官, 与宣王之患马也。

这段文字, 议论之简洁自不必说, 单看上下文之间的排比对偶, 就很能见出作者的语言锻炼之功。大量使用排比句, 不仅能增加语言的形式美, 而且朗读起来, 也十分有节奏感。

韩非的文章用韵比例比较大的有四五篇。其韵文, 音声和谐流畅, 节奏鲜明有力, 而且其议论必须紧紧围绕论题展开, 因而文章特重语言间的逻辑联系, 为使字字句句皆当说理之用, 就必须力避出现重复词句。

参考文献

[1]王先慎.《韩非子》集解[M].上海:中华书局, 1982.

[2]陈奇猷.《韩非子》集释[M].上海:中华书局, 1958.

[3]张觉的.《韩非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 2006.

[4]魏德胜.《韩非子》语言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5.

对朱自清散文语言艺术的探析 篇3

一、巧用比喻,使句子更加形象化

在《荷塘月色》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看似平淡,却赋予了荷叶动态的美。作者朱自清先生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姑娘在跳舞时张开的鲜艳的舞裙,”不仅突出地形容了荷叶又圆又大,而且显现了荷叶舒展着,摆动着的姿态,仿佛凌风欲舞一般。另外,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写到:“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朱自清在这句散文中把荷花比成了一粒粒的明珠和碧天的星星,来突出荷花的晶莹透亮和隐约闪烁的特点;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微风过处,送来屡屡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名曲的声音来比喻光与影的旋律,把嗅觉、视觉转化为听觉,这一立体手法的运用把荷花所散发出来的香气与光亮表达得淋漓尽致。

朱自清先生在《绿》这篇文章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把梅雨潭的绿比做荷叶和蔚蓝的天使梅雨潭一下子活起来了。《绿》这篇文章中还运用了博喻的手法,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来描述绿的特征。“她松松的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染些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们平时在写作中都想运用修辞方法,最常用的当然就是比喻这种修辞方法了,好的比喻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而朱自清先生最擅长运用比喻,而且用得非常好,值得我们品读,如他在《山野掇拾》中说:观察的仔细,目的在于要从对象身上辨别出“新异的滋味”,从而取得“独得的秘密”;又说文章应“于人们忽略的地方,加倍地描写,使你平常身历之境,也有惊异之感。”从以上几篇文章可以看出,朱自清所用的比喻手法都很独特、比较新颖、比较心神入化,给人一种魂萦梦绕、身临其境的感觉。此外,朱自清把很平常的事物,写到文章当中给人一种别样,新颖的感觉,在文章所描述的事物感觉活灵活现比较新奇。比如在《春》一文中,在描述花时,把花写的种样放多、绚丽多彩。连用三个比喻:“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从而给读者无限的遐想、更好的描述了事物,写地上野花,“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从这一句当中不仅让读者很好地看出花之多、花之艳。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作者巧妙的使用了三个比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描述春雨的特征。

二、精选动词,使文章更富艺术化

朱自清不仅擅长使用比喻,还对散文中的动词进行精选。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动词的巧妙运用也使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感觉一下子活了。使文章更具有艺术性。朱自清对动词的精选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准确性。如“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拥着。”(《绿》)一个“拥”字,不仅体现了山的状态也把山拟人化写活了。“仿佛蔚蓝的天空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绿》)一个“融”字给读者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描绘出了山水融为一体的场景。“(黑影)和(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的”(《荷塘月色》)一个“画”字写活了影子与荷叶那种微妙的境界。

2、动态化。“这个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绿》)和“(月光)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荷塘月色》)这两句话中,“踞”和“泻”这两个动词,使各自的事物更加具体生动。

3、人格化。《匆匆》里的“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这几句话中分别用到动词”“跨过”、“飞去”、“遛走”、“闪过”把时光拟人化使时光更加具体让人感觉到质感。

三、口语妙用,具有求真化俗功效

在中国的文学界,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个有名的作家,而且对汉语研究颇深。在他的一生中写了汉语研究的专著大概有20多部。在所有的汉语言研究中着重对口语体研究比较注重。朱自清先生在研究口语体语言生成与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他的意思是用口语体写出来的文章更加让读者通俗易懂,更加的能表达事物本来的原意。

朱自清先生基于对口语体的颇深的研究,基于写出来的文章更加通俗易懂,保持事物的纯真性。他在创作之初,使用北平话作为创作的基础。在文章的表达过程中,使口语体表现成分不断朝着文学语言的口语化升级并形成了现在独具个性的白话文学语言。这种白话文学语言不仅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比较上口。也让人体会到现代口语的韵味。虽说仍系知识分子的口语,却能雅俗共赏,这样就因为这原因朱自清的作品有了更多的读者,缩小了新闻学与典型文学之间的差距。更贴近大众的文学正式朱自清创作的特点之一。对此,后来叶圣陶先生对他散文的口语化的成就和历史地位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给予了比较高的评价:现在大学里如果开现代本国文学的课程,或者有人编现代本国文学史,论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口语化是朱自清创作过程中的最大的特点。试看作者着力用北京口语写成的代表作《给亡妇》:“……你病重的时候最放不下的还是孩子。病得只剩皮包骨头了,总不信自己不会好,老说‘我死了,这一大群孩子可苦了。’……你的心我知道,你满想着好好儿带着六个孩子回来见我的,谦,你那时一定这样想,一定的。”这种类如倾盆似的心语独白,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染力呢?因为这段文字所的内容都是通过口语来表达的,谈的都是家常话,通俗易懂,让人阅读的过程中仿佛是与挚爱的家人在拉家常。通过平实无华的语言,自然平顺,语言表达无娇揉处。以及通过第二人称的手法来叙述,这样更能有利于读者理解,从而使感情表达的真挚可贵。朱先生用如泣如诉的口语叙说生死离别之苦,感人至深,也使得这篇悼亡之作远可比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近可与巴金的《怀念萧珊》相提并论。他以北平话为基础的创作语言不局限于此,相反,这一特点贯穿于他的全部白话散文。

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是以口语为主要成分,但适当的揉和一些欧化语与文言的分子,故而显得活泼、灵动、朴素。试读《伦敦杂记》里《房东太太》的一段文字:……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她原是个阔小姐,从小送到比利时受教育,学法文,学钢琴。钢琴大约还熟,法文可生疏了。她说街上如有法国人向她问话,她想起答话的时候,那人怕已经拐了弯儿了。结婚时得着她姑母一大笔遗产;靠着这笔遗产,她支持这个家庭二十多年。……太太不上教堂去,可是迷信。他虽是新教徒,可是有一回丢了东西,却照人家传给的法子,在家点上一支蜡,一条腿跪着,口诵安东尼圣名,说是这么着东西就出来了。这些通过口语化加工的语句,完全自然地融合在口语当中。朱自清在散文创作的不同时期所侧重点也有些不同。但是创作的源泉都是一样的都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创作文章。朱自清先生在散文创作中经常是以口语为创作的基础又融合其他的语言,这样使他创作出来的文章跟贴近大众化、平民化,使更多的人介绍他的创作风格。

四、语言揣摩,活化了人物形象

在朱自清先生创作散文的过程中,大都是以写景抒情的多,叙事的散文很少。并且在叙事的散文当中,人物的语言所占的比例又是很少的,叙事散文作品中的人物语言虽然少,但是所有的人物语言都是朱自清先生精心提炼出来,散文中的人物极少的语言确深刻的反映出了人物的自身的特点以及人物个性。人物语言可谓都是精华。

摘要:朱自清在散文的创作之路中,表现出了其独有的艺术风格。他散文的语言清丽朴素,形象生动,意境优美,用词准确,善于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口语巧用,彰显出一个语言大家的语言品位、鲜明的个性以及独特精神气质。

琦君散文语言艺术 篇4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大家, 他有着细腻的文笔和细节化的语言处理功底, 在遣词造句方面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因此, 他的散文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让读者们在进行阅读的时候, 能够体会到强烈的审美体验。其中创作于1927年的散文作品《荷塘月色》更是集中体现了他的语言文字功底, 是他散文语言艺术运用的集大成者,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代表了朱自清先生语言艺术的最高境界。这就是说《荷塘月色》中的语言运用具有较为扎实的语言功底, 字字句句经得起推敲, 可谓是作家努力为之的结果。因此, 本文将详细剖析出其中的语言艺术魅力, 让这些极致之美的写作手法能够让大家所了解和学习, 从而为将来的散文创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建议。

2、散文《荷塘月色》的创作背景

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说, 散文有着散行的文体特征, 不受格律的限制, 语言运用方面较为灵活自由。那么, 艺术散文的特质是什么呢?一般来说, 艺术性散文重视强调情感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浓缩性艺术美, 同时, 这些散文作品往往较为短小精悍。根据这些特点来看,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应该属于艺术散文的类别, 在我国近现代文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正如郁达夫所言,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透露着一种诗意。因此, 我们在阅读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时, 往往会体会到一种朴实自然的文笔, 同时, 又有着生动的景物描写, 从而真切地体会到一种诗意的美感。本文中所要详细讨论的这篇散文, 即《荷塘月色》, 它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性散文, 当时的朱自清还住在清华园, 其中的荷塘就是以清华园里的荷塘景色作为原型来描写的。当时的社会政治矛盾较为突出, 国共两党之间势不两立, 朱自清先生感到苦闷而又无处宣泄自己的情感, 因此, 他选择了从文学创作中来获得某些解脱, 让自己保持知识分子的本色而远离复杂多变的政治斗争。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就是作家当时对社会现实的逃避, 尤其是想从心灵深处获得某种解脱。然而, 朱自清先生又接受过“五四”启蒙运动的思想启发, 完全脱离社会现实又是不可能的, 因此, 他通过描写夜晚的荷塘景色来抒发出一种寻求内心安静的愿望, 最终来回归现实又超越现实。

3、朱自清散文《荷塘月色》中的语言艺术分析

作为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散文家, 朱自清先生有着极高的语言应用天赋和技能。在此, 我们将以他的重要代表作《荷塘月色》来进行详细的剖析, 从中窥探出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所在。具体如下:

(1) 遣词造句方面的语言艺术。《荷塘月色》中, 朱自清先生在词语和句子方面都巧妙地运用了语言艺术。比如说, 动词的使用方面, 他在该散文中运用了“泻”、“浮”、“洗”、“笼”四个字, 让月光的美丽跃然纸上。还有些动词的使用则是出于某种主观感受, 表现了作家丰富的想象力。在形容词的使用方面, 诸如“幽僻”、“寂寞”等系列形容词, 把作家内心的哀愁很好的展现出来, 还采取了一些“高”与“低”等意义相反的形容词来进行对比, 从而让夜晚的荷塘景色更显立体式动感。在该散文中, 朱自清先生使用的一些数量词也具有很多特征, 比如说其中的“一”字, 它配合着全文中淡淡的抒情基调。还有些叠音词, 很好地体现了散文的韵律美, 它让整篇散文具有了诗般的旋律, 从而使得散文具有了诗歌的艺术性。比如说该篇散文中, 使用的叠音词格式主要有:AA、ABB与AABB三种形式, 具体来说, 例如:“淡淡”、“阴森森”、“曲曲折折”等。那么, 在句子方面, 朱自清先生侧重于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来描绘出景物的特征, 尤其是使用多个定语来修饰一个中心词, 这本来是一种较难操作的用词方法, 而朱自清先生却可以把它用的灵活自如。此外, 朱自清还擅长于运用似乎前后矛盾的句子来表现出主人公的情绪变化, 它主要是表达了作者内心抹不掉的哀愁以及硬挤出来的喜悦之情;

(2) 修辞手法方面的语言艺术。在《荷塘月色》中, 朱自清先生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 这些修辞手法使得整篇散文读起来, 比如说, 比喻、拟人、通感和引用等多种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使得整篇散文的语言读起来生动形象, 整个荷塘的美景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甚至让人民感受到了荷塘的色、香、形于一体的美景, 让人感受到了荷塘静谧的美。就比喻来说, 《荷塘月色》中, 作家主要应用了明喻、暗喻和借喻等手法, 甚至还使用了博喻。所谓博喻就是指作家用几个喻体从不同的角度来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比如说, 在文中, 作家有这么一句话, “层层的叶子中间, 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它通过博喻的方法来突出荷花是色泽鲜明且亮丽, 当然这句话还是排比的句式, 充分展示了朱自清先生为了追求语言的极致之美而使用多种语言手法的功力。就通感来说, 朱自清先生主要是从多种感官来调动读者对于荷塘月色的体验之美, 它是让不同的感觉之间实现互通, 从而达到一种奇妙的修辞之美。比如说在该文中, 作家写到“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显然是嗅觉与听觉之间的通感修辞, 它使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 能够感受到更真切、丰富和深刻的语言美。此外, 朱自清先生为了追求语言艺术的极致之美, 还运用了两处较长的引用, 主要集中在文章的后半部分, 使用的有乐府、赋、韵文等, 这些明引使得整篇文章看起来更具文采和诗情画意, 也在内容上使得读者更好的参透作家的情绪表达。这些巧妙的语言修辞手法使得《荷塘月色》更觉新奇和美妙;

(3) 意境营造方面的语言艺术。朱自清在散文《荷塘月色》中, 使用了一些富含哲理的语言文字, 这些读起来朴实清新, 让人们感受到一种正义之感。当时的朱自清生活的年代动荡不安, 他感受十分苦闷而又无法排解这些不满的情绪。因此, 他就从文学创作中来寻求精神的安慰和解脱。比如文中有这么一句话, “我爱热闹, 也爱冷静, 爱群居, 也爱独处, 就像今天晚上一样, 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 什么都可以想, 什么都可以不想, 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这样的思想情感会让人感悟到一种生活的哲理。那么, 这些朴实的文字背后, 事实上也将作者的主观情绪与所描写的客观景色融为一体了, 他刻意营造出了一种氤氲朦胧的意境, 把自己内心里对于世俗的落寞和不满全部宣泄到景色的描写当中去, 从而借助于一些诗意的语言来寓情于景, 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之美。比如说作者当时是怀着“颇不平静”的心理去观看荷塘景色的, 但是, 他描写出来的荷塘景色却是平淡而安逸的, 这显然是作者内心里压抑情感的正常表达方式。比如说“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它把人带入了一个氤氲朦胧的氛围之中。此外, 朱自清先生还在该篇散文中采用了虚实结合的意境构造手法, 这就是说作家通过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来抒发和延伸自己的思想情绪, 从而使得虚的情感与实的景物结合起来, 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来说, 这篇散文中意境的构造是实现了情景之间的完美交融, 使得景色的内涵和韵味更足, 这种看似直白的心理描写, 实则是倾心的想象表露, 引人入胜, 让读者爱不释手、百读不厌。从本质上来讲, 并不是他的情感和思想宣泄吸引了读者, 而是其高超的语言艺术的运用手法夺人眼球, 让人从他的字里行间深深体会到一种摄魂夺魄的艺术力量。

4、结束语

总之, 作为我国伟大的艺术散文家, 朱自清先生在苦闷的时代中以文字修炼来寻找情感的突破口, 因此, 这就创作出了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 它是朱自清先生语言艺术运用技巧的集中表现, 有着叠字叠词的韵律美, 动词的选择一丝不苟, 煞费苦心, 大量使用短句、结构助词和语气助词等, 从而使得整篇散文透露出一种诗意的美感。当然, 他也恰当的使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 诸如比喻、通感和排比等, 还营造出了一种朴实而意蕴的意境, 使得人们徜徉在美妙的语言文字海洋里。这些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 使得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在中国文坛上独树一帜, 具有独特的语言魅力。

参考文献

[1]、蒋济永.《荷塘月色》意境构成与作品完满性质疑[J].名作欣赏, 2004 (12)

[2]、彭军.心灵的乐章-重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J].新职教, 2000 (03)

[3]、孙正华, 胡朝刚.个体价值的艺术化张扬-对《荷塘月色》中朱自清先生“颇不宁静”的缘由探寻[J].西昌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上一篇:经济增长的绿色路径下一篇:高压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