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网系统

2024-06-26

联网系统(共12篇)

联网系统 篇1

海南是国际旅游岛和世界长寿岛,是全国老年人养老的首选之地,为让老人能颐养天年,我们承接了“小区养生物联网系统”的研究课题,组建了小区养生物联网实验系统。

1 小区养生物联网系统功能

“小区养生物联网系统”是建在小区内的一套养生/监护系统,它将人们与小区健康中心、物管、社区医院、120急护车系统、三甲医院联接起来。它伴随小区人们的活动,获取人们的养生锻练、日常健康体检、营养摄入数据,存储下来,通过数据挖掘、学习及知识库比对,给出养生建议;系统并可监控老人的病危情况(跌倒、心跳、血压、血糖、紧急按钮等)。自动联系120及社区医院进行及时救护和指导;子女也可远程监控家庭中老人的实时情况。

2 小区养生物联网系统组成

“小区养生物联网系统”的组成如图1所示,由“小区养生物联网”、“养生云平台”及“手机APP”3部份组成。

2.1 小区养生物联网

小区养生物联网由嵌入式通信服务器和众多养生设备组成。

养生物联网的组成有3类,一类是安放在家居内的养老监护物联网,它的主要作用是养老监护和远程报警求救。它的主要感知节点是“摔倒报警器”、心跳、血压、血糖等个人核心健康参数感知节点,大多是兰牙等无线传输。

第二类是放在小区健康室的养生物联网,它的主要作用是健康体检和养生指导。它价格较贵,多安放在小区及小区活动室。它监测小区环境健康参数(温、湿度、PM2.5、负氧离子等),刷卡使用计录的健身锻练(计步、拉身等),刷卡记录常规体检参数(指肪量、血脂、血糖、心率等)。

第三类是放在小区营养食堂、菜场的营养物联网,它的主要作用是计录用户每天的各营养采集量(品种、热量、成份)。

2.2 养生云平台

养升云平台放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它的组成如图2所示,主要有以下5部份功能:

(1)系统管理功能:用户管理、通信服务器管理、信息安全管理功能,对通信服务器及手机用户的注册、登录进行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2)通信功能:云平台经通信服务器与物联网将采集来的各养生数据以标准IP包形式,上传给管理网,传输层采用UDP协议。

(3)云平台与手机APP的通信采用Web方式,开发有一套API接口函数。

(4)养生数据库:用于采集、储存、查询用户的编码、健康体检、健身锻练、营养摄入、老人监护等数据。

(5)养生知识库:从市场购买的养生知识库。

(6)养生大数据挖掘:根据数据统计和知识库比对,进行健康提醒和给出养生建议。

2.3 手机APP

用户与养生系统的交互界面。用户可在APP上查询自己的健康病历,获取健康提醒和养生建议。

3 嵌入式通信服务器

通信服务器是联接云平台和下层养生物联网的桥梁,将物联网采集来的各养生数据以标准IP包形式上传给云平台。

该通信服务器有2个版本(-1、-2)型。-1版本是全系统,用于小区养生屋及需监护的老人家中,用于身份输入;-2型采用大LED屏,不要蓝牙及Zig Bee接口,IC卡读写器进行有值读写,用于小区商店及营养食堂。

通信服务器属ARM嵌入式通信服务器。作为各养生物联网的主机(协调器),管理养生物联网的运行,采集各感知节点的数据,并在EEPROM中暂存。以太网发生断网事故时,仍能正产带领感知网独立工作。

由于单片机都是执行单任务流程,在通信服务器内又有多个随机并发工作(以太、兰牙、Zig Bee、读IC卡),为利用现有模块,加快开发速度和防止冲突丢包,采用多CPU架构的模块式开发。通信服务器内部有4个CPU,CPU之间采用URAT及SPI做内部总线,以太、Zig Bee、IC卡模块均为自带COU模块,各自独立完成自己突发的任务,之间数据采用内部总线交换。

小区养生物联网的嵌入式通信服务器的组成如图3所示,它由CPU、以太网接口、蓝牙接口、Zig Bee接口、IC卡读写器、OLED显示器组成。

CPU是通信服务器的核心,选用了LPC824。这是NZP Cortex-M0系列中的廉价芯片,它有16K闪存,4K SRAM、2个SPI和3个USART串口。它负责通信服务器内数据路由调度工作。

以太网接口:这是一个带CPU的智能标准透传模块,它由ARM M0 CPULPC1768和以太网接口芯片W5500组成,有嵌入式网页可以设置各种以太网通信参数,由SPI和主CPU交换数据。W5500是一款低功耗的NAC+PHY芯片(32K缓存)。

蓝牙接口:选用TI公司的CC5040做蓝牙接口,它用于联接现场体检设备(血脂计、体脂秤、血压计、血糖仪等)。当前这些设备均带蓝牙通信接口。蓝牙接口与CPU串口相接。

Zig Bee接口:选用TI公司的CC5030做Zig Bee接口。

IC卡读写器:小区IC卡,一方面用于刷卡自动输入用户名;另方面为电子钱包,用于小区商店及营养食堂消费,同时记录物品种类数量,以便记录用户的营养摄入量。

OLED显示器:用于显示用户名、现场测量值(-1型)、或购买品种及金额(-2型)。OLED带输入手写屏,可以选择图型按钮1-11,11个按钮对应1个兰牙体检测量和10个养生设备(跑步机等)。这样可以11个用户可以用各自的用户名(刷卡),同时使用健康屋的设备,分别记录及上传。

4 结语

智能居家养老系统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能够满足城市独居老人对居家养老独立性、安全性的需求,同时满足其在心理慰藉方面的需求,实现远程情感互动,通过对交互系统的参与性,实现老有所用、老有所乐的最高养老目标,使老人的居家养老生活达到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韩秀锋.智能家居安防系统设计与实现[D].大连理工大学,2009.

[2]雷梁.基于Zig Bee无线传感网络的嵌入式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研究[D].西华大学,2009.

[3]刘宝.Zig Bee网络及其在医疗监护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

[4]杨彬彬.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及软件实现[D].山东大学,2008.

联网系统 篇2

基于物联网的太阳能光伏组件监测系统是在每个光伏组件上安装数据采集模块,单片机为核心构成的数据采集板对太阳能电池板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并通过串口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到GPRS DTU模块进行传输,利用组态王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建模,进而对得到的大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在应用层针对不同用户,建立不同的网页端和手机APP端显示。网页端监测和手机APP端监测可以实时的显示电压、电流、温度、光伏强度等参数,及P-V曲线,并根据后台计算得出的最佳P-V曲线提醒用户调整参数以得到最大输出功率,完善用户体验。针对不同用户,如家庭、山村、楼宇、市政投资建设等,网页端监测和手机APP端还可以提供性能评价系统、故障诊断,以及专家系统等不同客户服务。

二.项目背景

1.光伏太阳能

目前,在可再生能源方面,许多发达国家正在积极研究开发光伏发电系统,并制定计划等来推动其发展。日本在光伏产业发展,研究和规模等方面都处于世界前列,其在2010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GW,宣布了太阳光能源计划并着手实施,包过光伏、太阳热等。欧盟国家制定的可再生能源白皮书是欧洲光伏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宣言,其要求在2010年完成总容量达到4GW光伏发电装置系统,另外许多欧盟内部国家也建立了自己的光伏电站,如希腊与美国在Crete岛上合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电站-50MW光伏电站;美国在2010年光伏发电机总量达到4.9GW并制订了国家光伏发电的长期计划,实现美国对新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及应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也推出发展光伏产业的计划和泰国、印度等国家为了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中国推出“金太阳工程”和“光伏屋顶”计划等,并推出光伏发电的财政补贴政策,并促进光伏产业的快速发展。

国外对光伏电站监测系统的研究趋于成熟,比较典型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如下: 90年代美国电子电力研究院对7个光伏电站进行数据采集和监测,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并计算监测的费用及实施方案的评估。在并网电站系统研究方面,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在1995年对两座6KW并网型光伏电站进行监测研究,包括数据采集和分析,以及研究光伏发电系统参数与环境的关系,并对发电效率进行相应的评估等。1995年,IEA-PVPS(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Photo voltaic Power Systems)也对光伏电站进行了监测研究,建立了大型的光伏电站系统数据库,然后研究分析光伏系统的运行性能、状态的影响因素、运行的可靠性、建设成本等。

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也有对光伏系统的监测技术的研究。如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合肥阳光电源等,它们在太阳能应用、光伏建筑一体化、大型并网光伏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产品经验和建设经验。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与日本在无电网学校地区合作建成了总容量为128KW的16座太阳能光伏电站,每个电站都配有数据采集和监测系统,数据存储在IC卡上,可以定期更换。在所内的2KW风/光互补电站的基础上,采用Labview技术自主开发出一套基于PC机的风/光互补电站实时监控系统软件,并且先后建成了西藏双湖25KW、安多100KW,班戈70KW、和尼玛40KW光伏电站、30KW风-光互补联合电站和集中远程对光伏电站数应据采集、传输及监控系统等,均成功地用于工业界,获多项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在独立运行及并网光伏电站的研究开发、独立风电系统和风-光互补系统的研究及工程师范方面为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依托国网电科院建设的国家能源太阳能发电研发(实验)中心于2010年6月底揭牌投运,并同时建成金太阳远程监控中心。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总体部署和规划,监控中心主站建设在国网电科院,中心依托光伏电站数据处理平台,通过配置数据采集系统和远程通讯系统,将“金太阳示范工程”支持建设的光伏电站纳入集中、实时监控、对光伏发电项目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监管,为我国光伏电站建设开发、产业引导提供数据支撑。

2011年6月20日,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与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项目太阳电池背膜试验项目之离网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物理楼顶正式安装完毕并试运行。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2.64KWp,系统采用小型模组,易于增加或减少组件。该项目系统不仅能够对每块组件功率、电流、电压进行实时监测,还采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对每个组件的不同位置和环境温度、光照、电压进行实时监测,还采用多路数据采集系统对每个组件的不同位置和环境的温度、光照、风向风速、光谱辐照数据进行采集。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长期跟踪记录项目的实验数据并进行研究,为开发新一代高性能太阳电池背膜及光伏电站数据监测研究提供基础。

2011年7月18日下午5点15分,随着监控中心主站与现场光伏电站通讯信息表逐点调试完毕,合肥阳光电源500KW屋顶光伏电站气象信息、发电量、发电功率、逆变器信息、汇流箱信息等数据顺利接入,金太阳远程监控中心首次实现了对异地金太阳光伏电站的监控。

2.物联网

1、国外发展状况 ①日本

2000年到2009年日本先后提出了E-Japan(electronic),U-Japan(Ubiquitous),I-Japan(integrated)。其发展线路是从互联网的普及到创造更好的上网环境,使人们能在任何地方都能上网;再到最后的将网络融入到政府、个人信息、医疗、教育等各个方面,创造一个智慧城市。中日互联网普及率对比

②韩国

自1997年起,韩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产业政策。

RFID/USN(传感器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其中,韩国的RFID发展已经从先到应用开始全面推广,而USN也进入实验性应用阶段。

③欧盟

2009年,欧盟执委会发表了题为“Internet of Things – An action plan for Europe”的物联网行动方案。其主要的政策建议有:加强物联网管理;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提高物联网可信度、接受度、安全性;推广标准化;加强相关研发;建立开放式的创新环境;增强机构间协调;加强国际对话;加强对物联网的监测和统计。

④美国

2009年,IBM与美国智库机构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ITIF)共同向奥巴马政府提交了“The Digital Road to Recover: A Stimulus Plan to Create Jobs, Boost Productivity and Revitalize America”,提出通过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可以短期内创造就业机会。ICT包括智能电网、智能医疗、宽带网络三个领域。

2020年国际物联网技术研发重点

2、国内发展状况

国内物联网的发展,从传感器需求的量的增长可见一斑。

由柱状图可知,我国的RFID产业正呈稳步上升趋势。其背后,显现了我国物联网良好的发展态势。

从国家政策上,2011年,工信部制定了《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培养物联网产业10个聚集区和100个骨干企业。因而我国的物联网产业有了大踏步的提升。

3、总结

物联网的发展是计算机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发展势必在今后会影响每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物联网综合航运信息系统 篇3

提高船舶航行安全监控水平,提高运输管理效率,解决船舶管理和营运成本高,信息服务质量难以满足需求等,一直是困扰航运企业和航运信息化建设亟待解决的共性问题。

随着信息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以其“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应用”的优势,推进船岸一体的信息平台和数据挖掘共享,致力于解决船舶和货物管理运营成本较高,提高航行效率和服务品质,加强安全管理等问题。实现航运企业对船舶运输全过程智能控制与管理,有效调控远洋船舶运力和船队结构,降低物流成本,节能减排。增强船舶运输信息服务手段和服务能力,促进航运业生产和管理方式向网络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转变,提高船舶和货物安全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

二、物联网航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

1.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的英文名是Internet of Things(IOT),也称为Web of Things,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物联网的特征来划分,物联网主要有三大技术体系,一是感知技术体系;二是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三是智能技术体系以及相关技术标准、运行机制。

2.感知、通信与网络技术体系应用

物联网航运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充分运用物联网通信与网络技术,采用GPS技术、GIS技术、数据通信、无线通信、卫星通信、3G通信、有线通信等,在数据采集上通过视频与图像感知技术、传感器感知技术,运用物联网技术标准和运行机制,船舶通导、电气设备和E-navigation相关接口标准,结合智能计算、云计算、移动计算、ERP、数据挖掘和专家系统等,实现货物自动识别、自动感知、自动定位、过程追溯、在线追踪、在线调度、动态监控等应用。

3.智能技术体系应用

通过友好界面和便捷操作,支持移动终端,实时显示船舶综合信息,引入全球的岸基AIS、卫星AIS、船舶AIS,LRIT、 POLLING等船位数据,全球的电子海图、船舶动态日报表、船舶基础数据、航行气象、天文潮汐、电航数据、机舱监控、视频监控、燃润料消耗、货物监控等数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智能调度技术、优化运筹技术等等,结合航线辅助设计和专家系统,实现船舶运输智能化、可视化、自动化和岸基支持,增强船舶运输信息服务能力,为航运管理、辅助决策和应急指挥提供强大支撑。

三、物联网航运管理业务逻辑

业务逻辑总体分为船端、公司端和二者之间的通信系统三部分。业务逻辑如下图1所示:

图1

1.船端

通过采集航行数据、采集机舱状态、监控视频、货物状态(冷藏箱的温度、湿度)等感知动态信息,通过数据汇总和分析处理,既用于船端的航行管理、货物监控、能效监管等,另一方面通过船载通信设备,定时向岸基进行数据同步。

2.通信系统

船岸之间通信的桥梁。船舶利用无线局域网、AIS、无线电通信、3G通信、海事卫星、北斗卫星、VAST卫星、铱星等传输各类数据。

3.公司端

接收船端信息,完善岸基视频监控和海图监控等动态监控系统,对船端数据进行处理和综合分析,通过调度和应急指挥系统,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系统生成航行方案或处置方案,将指令发给船端。同时,与企业现有的船舶安全管理系统数据共享,为后者提供实时查询、异常报警、航行状态等数据。

四、总体架构

系统总体框架包括数据采集终端、船岸通信、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业务应用和系统用户等6个层次,包含了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与物联网标准规范相融合。如图2所示。

船载终端主要包括船载通信设备和物联网感知设备,即船载的GPS、AIS、船舶数据记录仪(VDR)、操舵仪、罗电经、机舱集控等航行终端和各类传感器、RFID、流量仪、摄像机等,实现对船舶航行状况和货物状态信息的感知与采集,组成感知层。

船岸通信主要依靠通信卫星、有线和无线通信网、INTERNET等,搭建物联网传输层链路,负责传递和处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实现船舶与岸基的数据和视频内容传输。

软硬件支撑平台分为船端和岸端,分别包括相应的服务器主机、存储备份系统设备、网络和安全设备等。

数据资源包括船端的航行数据、货物数据、机舱数据,岸端的调度数据、应急指挥相关数据、辅助决策数据、监控视频,以及其他业务应用系统的业务数据库、数据仓库等。

业务应用包括船端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船舶货物监控、船舶能效监控等业务应用系统;岸端包括岸基监控信息支持、岸基船舶监控调度和应急指挥、远程视频监控、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

整个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的接口,遵循物联网已有的行业标准规范,并对其进行补充完善,它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最终为船东、货主、货代、船代、港口、政府监管部门等单位用户提供服务。同时还需研究制定相应的运行管理机制,以提供长期运行的保障。

五、物联网航运管理系统功能

1.船端应用

船载数据采集与处理功能,对船舶航行参数、海况和气象环境、船舶机务状态信息进行数据采集、数据整合处理、事件检测和记录,并通过船舶通信设备,定时向岸基传输。

船舶货物监控功能,对油轮装载的原油等货物进行安全监控;对集装箱冷藏箱的箱、货、流进行跟踪监控。

船舶能效监控和管理功能,对船舶的运行情况及能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控。

同时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实现船舶基础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动态统计,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与质量,使管理人员从繁琐的数字输入中解放出来,把精力集中在机舱工控、燃油的跟踪和科学监控上;实现船舶主副机、油料消耗定额的实时优化,使之更贴近船舶动力设备和燃油消耗的实际情况,为设备运转和燃油监控与异常消耗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2.公司端应用

岸基监控信息支持功能,接收船端上传的信息,进行检测、处理和综合分析集成,提供信息支持管理和服务应用。

岸基船舶监控调度和应急指挥功能。建立多态自适应模型,对船舶航行进行综合调度,达到生产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为船长提供风险预警方案和参考处理方案,一旦船舶发生紧急情况,可调动岸上的各类资源,给出优化的应急处置方案。

远程视频监控功能。根据需要对船舶运行状况进行查看,提高岸基航行支持、防海盗、技术支持和远程医疗能力。

综合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进行远洋船舶综合分析,从设备运行、海况气象、航行计划等方面分析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并引入全球海洋气象中心的气象数据和第三方提供的航线规划数据,把生产调度、周边气象环境、经济效益结合,合理判断和分析船舶在航状态,确定机舱工控、油耗,对单船的性能和油耗实现实时、精确掌握和控制,制订与优化船舶航线、航速、主机转速、燃料补给等方案,进行航行成本分析和经济航速、航线计算,生成最优航行方案提供给船端。

六、结束语

以物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发展被誉为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航运管理作为物联网技术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也将会越来越受到航运界的关注。可以相信,随着物联网的技术发展与应用的进一步深化,航运管理信息化必将进入物联网的时代。

物联网EPC系统研究 篇4

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 技术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自动识别研究中心 (Auto-ID Center) 开发的, 目的是对单个产品标识和高效识别, EPC系统是集编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 (RFID) 和网络技术为一体的新兴技术, 被誉为全球物品编码的未来。

EPC系统由EPC编码、EPC标签、EPC读写器、Savant TM (神经网络软件) 、对象名解析服务 (Object Naming Service:ONS) 、实体标记语言 (Physical Markup Language:PML) 以及众多数据库组成。

EPC本质上是一个编号, 此编号用来惟一的确定某个物品。EPC编码位于由一片硅芯片和一个天线组成的标签中, 标签附着在商品上。使用射频技术, 读写器读出EPC信息 (只是一个信息指针) , 该信息经过网络, 传到作为对象名解析服务器ONS, ONS告诉计算机系统在网络中到哪里查找携带EPC的物理对象的信息。而分布式Savant软件系统负责处理和管理由读写器读取的EPC信息。Savant将EPC传给ONS, ONS指示Savant到一个保存着产品文件的PML服务器查找, 该文件可由Savant复制, 因而文件中的产品信息就能传到供应链上。EPC物联网系统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1.1 EPC产品电子编码

1.1.1 EPC与条码的区别

目前广泛应用的一维条码只能识别一类产品, 而无法识别单品, 没有做到真正的“一物一码”。条码是可视传播技术, 必须将条码对准扫描仪才能读取。传统一维条码是索引代码, 必须实时地与数据库联系, 从数据库中寻找完整的描述数据。

二维条码是将信息数字化后, 通过一系列特殊的算法将其转化成一种便于计算机识别的特殊图形符号, 这些存储有大量信息的图形被印刷或打印在标签上, 成为二维条码标签, 二维条码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标识容量问题。典型的一维、二维条码及EPC标签如图3所示。条码只能适用于流通领域, 不能透明地跟踪和贯穿供应链过程。

1.1.2 EPC编码

EPC的目标是为每一个物理实体提供唯一标识, 目前全球有两大EPC标准阵营:欧美的Auto-ID Center与日本的Ubiquitous ID Center (UID) 。Auto-ID Center标准中的EPC编码是由一个头字段和另外三个数据字段 (EPC管理者、对象分类、序列号) 组成, 见表1。目前, Auto-ID给出的EPC码位数有64位、96位、256位。

(1) EPC的头字段 (EPC Header) 。头字段的不同值标识了EPC的不同版本号, 也指出了EPC中编码的总位数和其他各部分的位数, 这样就使得EPC可以有不同的长度或类型。64位EPC版本头字段为2位;96位的EPC头字段的前两位为00, 序列号是001, 256位EPC的头字段是00001。

(2) EPC管理者 (EPC Manager) 。EPC管理者是描述与此EPC相关的生产厂商的信息, 例如“宝洁公司”。不同版本的EPC管理者编码长度的是不同的。EPC-64 II型有最短的EPC管理者部分, 它只有15位。因此, 只有EPC管理者编号小于215 (即32768) 的才可以由该EPC版本表示。

(3) 对象分类 (Object Class) 。对象分类部分用于标识厂家的产品种类, 记录产品精确类型的信息, 例如:“广州宝洁有限公司生产的1升舒肤佳沐浴露”。

(4) 序列号 (Serial Number) 。序列号字段用于产品电子码的序列号编码, 它能唯一标识货品, 会精确的指明所说的究竟是哪一桶1升舒肤佳沐浴露。

1.2 EPC标签

从无线电收发系统的角度看, 电子标签本身就是一个无线收发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的电子标签按EPC规则编码, 并遵循EPC标签与EPC读写器的通信协议。当EPC标签贴在物品上或内嵌在物品中时, 即将该物品与EPC标签中的产品电子编码建立起了一一对应关系。

EPC标签基本组成包括:EPC标签芯片、EPC标签天线、EPC标签的封装基板。其中, EPC标签芯片是标签的核心单元, 产品电子码是存储在EPC标签芯片中的唯一信息。EPC标签天线是EPC标签的外部藕合单元。EPC标签天线与读写器天线构成EPC标签和读写器空中藕合的基础。EPC标签的封装基板是EPC标签物理外观的基础, 也是EPC标签芯片和天线的附着基础。

依据供电方式不同, EPC标签可以分为有源电子标签 (Active tag) 、无源电子标签 (Passive tag) 和半无源电子标签 (Semi—passive tag) 。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无源射频标签没有内装电池, 依靠从读写器发射的电磁场中提取能量来供电;半无源电子标签 (Semi—passive tag) 部分依靠电池工作。

EPC标签的工作频率是EPC标签的一项重要参数, 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 Hz, 133k Hz, 13.56MHz, 27.12MHz, 433MHz, 902~928MHz, 2.45GHz, 5.8GHz等。低频、中高频电子标签一般采用无源方式, 其工作能量是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读写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标签与读写器进行数据交换时, 标签必须位于读写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低频标签存贮数据量较少, 且只能适合低速、近距离识别应用。

1.3 EPC读写器

1.3.1 读写器的基本组成模块

读写器可分为两大部分:射频信号处理模块和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射频信号处理模块的主要作用是将读写器欲发往标签的命令调制到载频信号上形成已调发射信号, 经发射天线发送出去。发送出去的已调发射信号经过空间传送到电子标签上, 电子标签对发射过来的射频信号反应, 形成反射回波信号返回读写器天线。信号处理模块将射频标签返回的回波信号进行处理, 解调出电子标签回送数据, 即标签的EPC编码。

1.3.2 EPC标签读写器的功能

(1) 初始化EPC标签内存的信息。即向EPC标签写入EPC代码。未经初始化的EPC标签内存的信息可以认为是全O。在实际中, EPC标签的初始化可能分成几次完成。例如:在标签芯片生产的后期测试中, 即将标签定货的厂家根据其在EPC Glboal机构中的注册情况而将其的“域名管理”代码注入标签芯片之中;在各生产厂家, 根据注册的产品型号可将“对象分类”信息写入EPC标签之中, 在各型号产品的出厂检验时将产品的序列号写入贴附在产品上的EPC标签中。

(2) 读取EPC标签内存的信息。EPC标签读写器读取各单件物品上贴附的EPC标签中的EPC代码信息, 实现EPC物联网对单件物品标识信息的采集, 从而可实现对物流信息查询服务的精确控制与管理。

(3) 使EPC标签功能失效。当商品售出之后, 商品的所有权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有权要求其所购商品不再保持作为商品流向跟踪下去的权力。通过读写器向其发出“销毁EPC标签”命令, 使得EPC标签功能失效。功能失效的EPC标签将不再能被读写器读出其内存的EPC代码。

1.3.3 读写器关键技术

(1) 避免解读器冲突。当有多个读写器靠近EPC标签时, 一个解读器的覆盖范围可能与另一个读写器的覆盖范围重叠, 从而使它们发出的信号互相干扰, 造成读写器冲突。Auto-ID中心利用时分多址 (TDMA) 机制来避免冲突。但是这意味着处于两个读写器重叠区域的EPC标签都将被读取两次, 因此, 必须使用一套删除冗余信息的系统。

(2) 避免标签冲突。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电子标签的情况, 读写器遇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同一时刻超过一个芯片向读写器返回信号, 造成标签冲突。Auto-ID中心采用下述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读写器只要求第一位数符合它所要求的数字的标签回应读写器。例如, 读写器提出要求:“产品电子码以0开头的标签回应读写器。”如果超过一个标签回应, 则读写器继续要求:“产品电子码以00开头的标签回应读写器。”这样操作直到仅有一个标签回应为止。

(3) 读取距离。读写器读取信息的距离取决于EPC系统工作频率、读写器的能量, 以及EPC标签的观点方式。通常高频率的标签有更大的读取距离, 但是它需要读写器输出的电磁波能量更大[3]。

1.4 Savant软件系统

Savant是一种分布式网络软件, 是处于读写器和Internet之间的中间件, 负责管理和传送EPC相关数据。读写器把电子标签上的信息读取出来, 送到Savant, Savant系统完成EPC标签信息数据校对, 若有误读信息, Savant系统利用算法校正错误;若有读写器冲突造成的冗余信息, Savant分析已读取的信息并且删掉这些冗余的EPC信息;Savant系统智能地将EPC数据存储, 以便其他企业管理的应用程序有权访问这些信息。数据经过Savant处理后传送到Internet。

1.5 对象名称解析服务 (ONS)

在物联网中追踪物品, 除了将EPC码存储在标签中外, 还需要一些将EPC码与相应商品信息 (如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 进行匹配。这个功能由一个自动的网络服务系统——对象名解析服务 (ONS) 来实现。

Savant系统获得EPC码之后, 利用ONS对象名解析服务找到这个产品信息所存储的位置。ONS给Savant系统指明了存储这个产品的有关信息的服务器, 因此就能够在Savant系统中找到这个文件, 并且将这个文件中的关于这个产品的信息传递过来, 从而应用于供应链的管理。

1.6 实体标记语言 (PML)

PML是从XML发展而来的, 它是一种新型的标准的计算机语言, 用于描述所有关于产品的有用信息, 例如材料、分类、保存温度、生产日期等。

PML文件将被存储在一个PML服务器上, 为其它计算机提供他们需要的文件。PML服务器将由制造商维护, 并且储存这个制造商生产的所有商品的文件信息。

2 结语

EPC是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之一, 只有特定的低成本的RFID标签才适合EPC系统。近年来, EPC采用微型芯片存储信息, 并用特殊泊膜封装技术, 体积大大缩小, 成本不断降低, EPC将逐渐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EPC将成为继条码技术之后, 再次变革商品零售结算、物流配送及产品跟踪管理模式的一项新技术。

参考文献

[1]HOLGER KARL, ANDREAS WILLIG (著) .邱天爽, 唐洪等译.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1.

[2]赵莹.基于物联网架构的EPC无线通讯协议研究[D].山东大学.2005.5

互联网营销效果分析系统 篇5

互联网营销效果分析系统SiteFlow®-M

SiteFlow®-M是99click为广告主设计的网络广告监测与效果评估系统,本套系统采用的内外因双向分析体系,为99click在2005年独家研发的技术。在7年实践中,通过数百个广告主客户的使用,不断升级优化,不仅拥有完善的外部广告分析功能,更有广告主关心的网站分析功能;

针对网站推广的各环节:外投广告投放表现,网站流量构成及来源、到达人群及后续行为受众分析,推广渠道效果比较,以及访客对网站内容的喜好和访问习惯等,进行精确监测与分析,帮助客户更好的评估广告媒体价值,发现媒体异常,优化着陆页面和网站布局。使用SiteFlow®-M同时改善外部推广和内部网站,能显著提升客户体验,从而更有效提升推广效果。

数据可靠。SiteFlow®-M技术设计严谨精密,获专利认可,能够准确追踪和真实反馈广告投放在每一环节、每一时间的实际表现。

指标全面。数据涵盖网站推广涉及的所有方面,充分满足广告主需求。从广告投放到访客行为,全面涵盖各项指标:到达量、点击率、二跳率、转化率...帮助企业及时改善相关策略和衡量绩效。

实用。功能设计丰富实用,备受客户认可,且不断升级优化,与时俱进。

权限管理。可针对不同使对象,设置数据读取权限,方便企业内部协同工作,以及数据保密。同时方便广告主在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与媒体&广告公司分享数据以及进行结算。

系统稳定,数据安全。7年稳定运营,所有客户加起来,累计故障时间不到2小时。

节省成本。迅速帮助企业找到广告投放的最佳渠道组合,了解哪些内容和推广手段最有效。帮助企业节省成本,找到向目标受众传达信息成本收益最佳的方法和途径,有效优化ROI。

易用。安装简单,界面操作流畅。

自动报表功能。

SiteFlow®-M另有一个初级版,针对需求特别简单的广告主客户,详情请点击。

室内物联网监控系统设计 篇6

【关键词】运动检测;烟火识别;无线报警;特征融合

1 引言

近年来,大量的高层家庭住宅、地下建筑和石化企业不断涌现。由于这些建筑的特殊性,发生火灾时不能快速高校地灭火。比如高层住宅区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到达火灾发生地点,在地下建筑中,由于环境比较潮湿,烟气不易扩散,消防人员不容易判定火源位置,同时在石化企业发生火灾时,将产生大量的毒气,消防人员容易发生中毒[2]。因此火灾给社会造成了大量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若能在火灾发生初期就进行识别报警,则可以减少各种损失,同时能让一台灭火机器人及时定位和灭火,将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2 视频烟火探测系统

基于图像处理的火灾探测系统是一种以计算机为核心,结合光电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而研制的烟火自动报警系统。

利用摄像头对现场进行监视,对摄取的视频信号由图像采集卡捕捉为图像并输入计算机,根据图像特征进行处理和分析,然后产生报警信息并传播到相关责任人,同时将位置信息传到对应的机器人,灭火机器人启动云台搜索,发现火源后进行灭火。可以将系统分成烟火检测模块、报警模块、灭火机器人运动模块和分布式部署,下面几节将进行详细论述。

3 烟火检测模块

在室内的众多火灾中,通常烟和火是同时具备的,尤其是在封闭的环境下,烟的传播更广泛,同时传播的速度比火要快。因此笔者不采用闫厚等人提出的判断流程[1],本文采用先判断是否有流动烟雾,然后判断火灾火焰的方法检测火灾。

为了后期部署和实施方便,本系统采用Visual C++平台编写算法,开始从网络服务器中获取BMP图像信息,然后进行烟火识别,最后给出是否报警的结论。

为了检验此算法,本文实验中采集和处理图像分别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当只有烟雾产生时,分别分析烟雾的初始形成阶段、积累扩散阶段和逐步散去阶段。第二:当只有火灾火焰产生时,分别分析着火阶段、扩散燃烧阶段和火焰逐渐熄灭阶段。第三:当火灾火焰和烟雾同时存在和发生时,分析整个流程的图像序列。通过分析这三种情况,能够及时发现烟火信息,并产生报警信号。

4 报警模块

报警模块主要负责报警信息的采集和传送,报警模块分为声音报警、短信报警和Web报警。

4.1 声音报警

当灭火机器人通过Timer定时访问远端报警数据库,检测到室内空间的任一CCD摄像头的报警DB发生变化,则室内空间有火灾报警信息,机器人第一时间产生声音报警。警示周围的人员有火灾险情,提示请尽快撤离,同时机器人开始搜索灭火。

4.2 短信报警

短信报警模块是室内的一个Android[8]的手机服务器通过Servlet实时访问报警DB,当检测到该区域内有火灾报警信息,则手机服务器自动将报警信息和位置发送到指定的负责人,通知负责人采取措施进行灭火。

4.3 B/S远程Web显示

远程Web报警即在任何可以访问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访问到各个室内传过来的报警数据,报警分为三个等级,实时刷新报警数据,当达到最高3级时,跳出报警窗口和图片,同时传送远端视频信息。报警信息包括:摄像机详细地址、摄像机标号、报警时间、报警级别、报警图和报警視频。

5 机器人搜索和灭火模块

移动机器人灭火系统可以分三个过程来考虑,首先是火焰目标的定位和识别,其次是移动机器人对火焰目标的跟踪,最后是开启灭火器灭火。所以本文中移动机器人主要由三大模块构成:视觉处理模块、火焰目标跟踪和灭火控制组成。

视觉处理模块完成火灾火焰目标的定位和识别,包括云台摄像机和ZC0301P摄像机的图像采集以及移动机器人对采集图像的分析的过程。

在移动机器人跟踪过程中,视觉模块通过对图像的预处理、特征提取,最终完成火灾识别,在这个过程中是通过彩色图像区域分隔法完成;火焰跟踪决策模块根据视觉模块得到的环境信息控制云台电机运作,跟踪火焰目标,使火焰目标重心图像坐标始终处于视频图像中心,并实时获取云台电机的转过角度,以此分析移动机器人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位置;灭火控制模块主要通过对火焰的确认和灭火组成,机器人确认到合适的位置,通常在0.2-0.5米的位置,然后开始灭火,反复确认是否还存在火焰,直到灭火成功完成,然后发送灭火完成指令给服务器控制端,最后机器人回到原位。

6 分布式火灾检测部署

本文采用物联网的分布式系统架构来部署设备和系统,系统部署分为感知终端、数据采集分析和终端应用平台三个部分。

第一层除了感知层的摄像头还有时刻待命的灭火机器人,第二层为各个场所采集设备、数据库和Android手机服务器。第三层为统一数据中心和控制终端。

7 结论

本文在物联网的框架下,设计了一种分布式的室内烟火检测系统,将火灾检测、报警以及机器人灭火融为一体,同时对可能发生火灾的烟和火进行分别检测。通过实验表明,这种检测方法可以进一步的提高室内环境下火灾检测的准确性。因本文的灭火机器人是建立在DM-B2x0/450 型号的机器人基础上,灭火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闫厚、倪金生 基于网络摄像机的森林火灾烟火自动识别技术探讨[J].森林防火,2007(2).

[2]迟权德、沈建华等 职能侦查灭火机器人的研究与开发[J].微型机与应用,2011(11)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系统设计 篇7

关键词:智慧农业管理,物联网,农业物联平台

农业现代化是时代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物联网技术是农业现代化的新生力量, 其能够推动最新科技与农业现代化迅速结合。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业, 可实现对农业环境监测、空气湿度监测和虫害防控等实时监测, 最终合理利用农业土地资源, 快速管理农业系统中出现的防护问题, 并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1 物联网应用基础

物联网近些年, 在政府的推动下, 基于物联网的应用已有众多应用, 物联网的应用研究也被众多大学科研机构研究设计。农业示范基地也加快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并对农业生长进行全程实时监控和管理, 最终保证农业系统的智慧管理。传统农业管理模式已在物联网技术的改造下, 做出巨大贡献, 部分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已实现对农作物防护、农作物浇灌和肥料供给等物联供给应用。现代物联农业管理模式如图1所示。

2 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系统设计

2.1 智慧农业管理架构

为实现智慧农业的科学化管理, 将智慧农业管理分为五大管理结构, 其包括田间气象管理、种子农药管理、电水利管理、行政支持管理和虫害防治管理。按照图2框架图实施。

(1) 田间气象管理, 即主要包含对田间环境进行监测, 实时把握田间农作物的生长、湿度要求和温度监测等工作, 为电水利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2) 种子农药管理, 即通过招标, 选拔优良品种种植, 方便农户和供应商的联系。

(3) 电水利管理为田间无人浇灌提供技术支持, 减少人力劳动, 其从田间气象管理获取相关数据信息。

(4) 虫害防治管理, 即对重大虫害进行积极响应, 并选取合适农药进行喷洒。

(5) 行政支持管理能够给农户提供更多政府优惠政策支持。

2.2 智慧农业系统设计

针对智慧农业管理架构, 可设计智慧农业系统, 其包括的子系统有农业环境监测子系统、空气湿度监测子系统、虫害防控子系统、自动浇灌子系统和紧急通知等子系统。智慧农业系统如图3所示。

3 结语

本文主要基于物联网的农业系统进行设计, 从农业管理架构的宏观设计开始, 逐步深入对智慧农业系统进行子系统设计, 最终实现基于物联网的现代化农业。

参考文献

[1]杨震.物联网及其技术发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0 (4) :9-14.

[2]王保云.物联网技术研究综述[J].2009, (25) 12:1-7.

[3]晏发斌, 周航, 白建明等.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与我国农业现代化[J].现代农业科技, 2007 (2) :143—144.

智能社区物联网门禁系统 篇8

关键词:物联网门禁系统,手机控制门禁,门禁自动拍照

1 引言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动,越来越多的人口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城市住宅的不断增加,以致新型的、智能的物业管理系统孕育而生。其中访客登记及值班看门的管理方法已不适合现代管理快捷、方便、安全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社区、住宅、酒店、写字楼、智能大厦、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高级物业管理部门等,对物业管理系统,尤其是门禁系统的需求正发生着重大的变化。

针对以上需求的考虑,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模式的智能社区门禁系统。利用中国电信固话、宽带及3G网络替代原社区传统楼宇对讲及门禁系统,为社区居民构建更灵活智能的楼宇对讲及门禁产品。用户通过手机可以开关社区门禁,同时,也可通过手机查看自己家的访客纪录和视频。

2 系统架构

2.1 社区门禁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社区门禁系统主要由平台与终端两部分组成。

(1)平台:

门禁云平台基于云部署。平台通过管理后台连接各社区网络,做业务数据的汇总及转发;通过前台门户提供物业管理者登录访问和管理操作。

(2)终端:

1门口机-安装在小区入口或楼宇入口的楼宇对讲及门禁终端,访客可以通过门口机呼叫业主或住户,与之进行音频对讲,并接收远程指令开门。门口机融合翼机通门禁模块,可提供业主或住户物业的IC卡或电信手机刷卡开门,如图2所示。

2电信终端:

固定电话-中国电信或其他电信运营商固定电话终端,用于接收来自天翼门禁云平台的呼叫,实现远程对讲及开门。

手机-中国电信或其他电信运营商手机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用于接收来自天翼门禁云平台的呼叫,实现远程对讲及开门。

2.2 系统主要功能

产品核心功能:刷卡或手机开门:业主可刷小区发行的卡或者是带翼机通功能的天翼手机,在门口机上刷卡开门, 如图3所示。

远程开门:访客在门口机上按房号发起呼叫,业主使用手机接听,确认访客身份后,通过手机控制门禁开关,如图4所示。

社区创新管理:开门记录及相关抓拍照片保存,开门记录查询功能;翼机通和IC智能卡门禁管理系统的放号与管理,如图5所示。

智能广告播放:当终端摄像头感应范围内有人经过时,终端屏幕会自动播放广告视频或广告图片,如图6所示。

3 关键技术

3.1 手机远程控制门禁

针对现有社区的楼宇对讲及门禁系统,只能在本地内部网络实现语音视频对讲及控制门禁的问题,我们通过门禁平台与电信网络相连,同时改造现有门禁系统中门口机的软件系统,增加双注册软件模块及触发的逻辑机制,实现门口机呼叫房间室内机的同时或无人应答时,将呼叫送往门禁平台,平台后续接续与室内机绑定的手机、固话或多媒体终端,实现远程语音或视频对讲、及辅助控制门禁的功能。

具体的手机控制门禁流程如图7所示。

3.2 基于RFID带抓拍功能的门口机

传统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的门口机主要支持两种卡:ID卡(IdentificationCard,身份识别卡)与IC卡(Integrated Circuit Card,集成电路卡)。对于这两种卡,大多数门禁装置只读取其公共区的卡号数据,根本不具备卡数据的密钥认证、读写安全机制,因此卡极容易被复制,被盗刷,给出入居民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同时,传统的基于RFID的门禁装置仅提供最基本的刷卡开门功能。因此,基于社区、出租屋实现创新管理、提高安全保障的需要,RFID门禁装置要求不仅可以实现刷卡开门及记录存储,还能在开门时候进行图片或视频的抓拍,存储带抓拍图片或视频的开门记录,以增强安全管理。

在原有刷RFID卡开门功能的基础上,扩展实现了以下功能:

(1)门禁装置的红外感应模块感应到有人靠近门禁时,即启动抓拍,抓拍可以是一张图片,也可以是一段视频;

(2)门禁装置的读卡模块,在有人刷卡时,无论刷卡成功或失败,都启动抓拍,抓拍可以一张图片,也可以是一段视频;

(3)门禁装置将红外感应抓拍的图片或视频、将刷卡时的刷卡记录及抓拍的图片或视频通过IP数据通信模块,上传至门禁管理平台,进行实时记录。

结构对比如图8,图9所示。

原有门禁设备中,并没有摄像头与红外感应模块设备,因此无法实现抓拍功能,另外原有门禁设备大多基于串行通信,上传数据能力有限,无法单设备进行远程管理。

基于RFID带抓拍功能的智能门禁装置实现了门禁抓拍的增强功能,在红外感应触发下,可进行门禁范围内可疑人员的图片或视频的抓拍;在刷卡触发下,记录卡号、刷卡时间、卡状态(是否为非法卡)的同时,对刷卡人进行图片或视频的抓拍,保存刷卡记录与抓拍的图片或视频之间的关系,得到了比原有门禁设备更全面的刷卡开门记录。

基于RFID带抓拍功能的智能门禁装置改进设备的通信模块为IP数据通信,支持有线或无线的网络接入,使抓拍的图片或视频可实时上传至管理平台,进行记录与存储。

4 小结

基于物联网的停车诱导系统 篇9

关键词:停车管理,停车诱导系统,物联网

1 引言

现代交通发展初期, 停车诱导系统应用极其有限。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私家车数量的迅猛增加, 出行停车难促使停车诱导系统在交通领域的地位得到了空前提高。各种门类的新技术应用包括信息采集、计算、传输和安全技术等都聚焦于停车诱导系统。智能化是我国停车诱导系统的发展方向。相比较于普通停车场, 智能停车场可以为车主与诱导系统的信息互动提供更多方便的服务。车主可以选择包括缴费不停车服务、停车费手机支付服务、预定车位服务等在内的很多人性化服务。目前我国智能停车诱导系统的主要构成有:主控中心、分控中心、车载定位、停车计数、信息接收、信息变动发布和通信传输网络模块。

随着经济的发展, 国内众多城市停车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停车诱导系统需求迫切而广泛。但国内停车诱导系统相关理论及技术研究不深入。停车位预定在国内停车诱导系统中受忽视。国内研究重点是停车位查询, 并没有自动的与银行的支付接口, 效率较低。同时停车诱导服务没有整体性, 只是针对场外诱导, 场内诱导服务基本为零。

2 基于物联网的停车诱导系统

针对停车诱导系统国内现状和缺点, 本文首先提出这样的条件, 类似于计算机的IP, 车辆应也有统一标准的ID, 本文的停车诱导系统以此为基础。这样具有统一的标识后, 车辆相关信息的采集与管理才更加方便和简捷, 系统的整体运行因而得到优化。利用物联网核心技术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等提出本停车诱导系统的架构。①由于物联网无线传感器成本低、可进行高密度部署, 可利用其进行停车场的信息采集;②可利用成熟、高密部署的移动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发布操作, 过程中实现高效运作。并构建银行支付接口, 实现自动支付和扣费。

3 基于物联网的停车诱导系统模块

本停车诱导系统由以下模块构成:数据采集与管理、信息传输、数据处理中心和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功能各异, 但相互之间联系紧密, 存在数据流交互, 模块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3.1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

其主要任务为各类数据的采集, 所采集的数据包括停车场的内部数据、车主以及车的信息等。在停车场入口所需要采集的具体信息包括:进入停车场的车辆信息 (车辆ID、车型、车主信息等) 、车辆进入和离开时间等。ETC系统可作为入口信息核实设备系统首选。

所需采集的停车位信息包括:实时车位的位置、实时车位的数量、已占车位的位置、已占车位的数量等。数据信息被采集后, 首先会存入停车场数据库中, 随后基于此进行数据交互, 数据交互主要在以下三个模块内进行: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信息传输模块、数据处理中心模块。

3.2信息传输模块

利用物联网技术, 将大量集通信和计算能力于一体的传感器布置于停车场特定区域, 这样一个多功能的网络便形成了, 具有感知能力的智能化停车诱导系统网络应运而生。由于数据采集后需要传输到系统数据库中, 传输距离短, 且为布设与维护的方便, 数据传输可通过传感器点所构成的无线传感网络来进行。在将停车场采集到的数据传送到其他模块的过程中, 高密度的移动通信网络用途可得到充分利用, 信息传输和发布运作更加有序高效。可利用市内电话线路和已构建的通信网络进行数据交互与通信。

3.3数据处理中心模块

作为整个系统的计算与处理中心, 本模块所需完成的操作有负责数据的接收、数据的存储以及数据的其他处理操作。数据对象主要来自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和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 且都属于实时数据信息。区域的每个停车场所传送的数据均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模块。并在此统一进行处理的存储等数据管理工作。每个停车场实时信息集中处理, 最大化最优化利用资源, 避免重复采集等状况。

对相关请求数据处理中心可以做出实时的信息处理。当收到停车费网银支付请求时, 可立即与网银平台建立通道, 进行停车费网银支付;可以利用相关优化算法, 根据实时车位状况通道情况, 进行实时数据计算, 并将结果反馈给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 以便用户进行停车位预定的选择。该模块数据库丰富, 包含每个停车位预定用户、车位位置、场内状况信息, 并实时刷新。

3.4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

利用车载终端例如互联网等终端, 本模块可以为车主提供车位预定服务。车主需要人工输入的数据有车辆ID、密码, 停车地点, 预计到达时间。本模块会根据与输入的车辆ID相对应的车主和车辆信息, 综合考虑停车场内部的闲置车位情况, 利用优化算法, 计算出该车的最优停车位。相关预定信息会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模块, 通过与银行账户的接口, 车辆ID对应银行账户会自动扣除车位预订费用。

停车场外诱导地图会由本模块根据实际车位内部道路状况进行相关图形数据处理后, 发送到进行车位预定的客户车载终端。当然不一定是车载终端, 也可是用户的电脑上, 发送方式不是唯一的。在车外诱导图的指导下, 车主可以以最短的时间, 最少的路程到达目的停车场。进入停车场后, 系统切换至停车场内诱导图, 根据该图的指引, 车主最终可顺利抵达预定车位。

4基于物联网的停车诱导系统的运行

整个停车诱导系统的运行流程如图2所示:

利用车载终端如互联网终端等, 在Step1中进行预定系统的信息输入, 包括车辆统一ID、密码、行程终点目标等相关信息。根据此处的输入信息, 全盘综合考虑最近地域车位闲置状况, 并在车位最优选择算法的基础上, 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进行相关反馈 (Step2) 。用户接受反馈后, 进行车位的人工选择和预计到达的输入, 并反馈给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 (Step3) 。接收到客户所提供的信息后, 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会在屏幕上显示预约成功, 并执行数据的数据库录入工作, 且将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模块, 进行数据的处理工作, 依据预定情况, 从对应车辆ID的账户中扣除预约费用。停车场的诱导图会由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发送至用户的车载终端。停车场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会根据已传送的车辆及车主信息, 在车主到达后, 进行相关的身份核实工作, 在内部程序中, 每收到一个预定信息, 车位闲置总数减一, 车位诱导图进行相关调整 (Step4) 。

车辆抵达, 身份核实工作随即由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展开如下, 首先进行对车辆ID的扫描与数据库比对工作。对在预定时间内到达并通过审核的车辆, 入口开启等待车辆进入并记录进入时间。停车场内部停车诱导图会自动传送到车载终端, 以保证车辆以最短的时间到达预定车位, 预定停车位的电子锁会在车辆待泊入时自动开锁 (Step5) 。车辆按时泊入预定车位后, 传感器会将相关信号传送到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 以便其进行随后的数据更新操作, 车辆移位或出现其他安全问题时, 传感器会发挥其预警作用, 将异状数据传送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 使车主在第一时间了解异动, 确保安全 (Step6) 。车辆离开, 车辆的ID会在停车场出口再次由数据采集与管理模块扫描并录入离开时间, 同时将相关信息传输到数据处理中心模块进行数据计算处理, 并通过银行账户接口扣除相关停车费用, 立即刷新车位信息 (Step7) 。

5结论

本文基于物联网技术构建了停车诱导系统架构, 分析了其模块组成, 包括数据采集与管理、信息传输、数据处理中心和车位信息发布与预定模块, 并讨论了其运行实现流程, 对停车诱导系统的后期开发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赵凤艳.城市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中的智能技术应用[J].铁路计算机应用, 2002 (4) .

[2]杨兆生.城市交通流诱导系统理论与模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系统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监管

0 引言

互联网电视作为继IPTV后进入传统电视平台的一种新业务形态, 有别于已有的IPTV运营商专网传输方式。普通用户只需在商场购买具备联网功能的互联网电视机, 或互联网电视盒连接普通电视机, 通过公共互联网, 即可完全免费在线点播或搜索下载各类电影、电视剧、动漫、综艺等影视节目。

国家广电总局于2009年颁布了《关于加强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并已先后正式批复中国网络电视台、上海文广、杭州华数等多家机构从事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 互联网电视总体端到端体制如图1所示。

为加强对互联网电视播出节目内容的监管, 国家广电总局建立了全国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系统, 以实现对互联网电视集成播控平台和互联网电视终端的有效监管。

1 系统组成

根据系统总体框架和软件模型, 将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系统划分为三个子系统, 分别是:互联网电视用户端数据采集系统、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平台、数据库服务系统。互联网电视用户端数据采集系统与内容监管平台之间实时业务通过HTTP协议进行通信, 数据通过XML格式进行封装, 音视频数据流通过RTSP实时流媒体协议传输, 非实时数据通过数据库服务系统进行数据存储与交换, 文件流通过FTP协议传输, 如图2所示。

数据库服务系统:实现数据的统一存储与管理, 包括EPG数据、节目元信息、审批机构信息、下载及录像文件、用户管理信息、设备状态信息、数据处理分析结果等。

2 系统总体功能

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互联网电视机用户端数据采集、互联网电视节目监看、下载和存储、EPG、节目元采集、管理和核查、违规节目鉴别、取证录制、审批机构管理与核查、统计分析报告、系统运行管理等, 如图3所示。

1.互联网电视用户端数据采集及存储:从用户端 (内容接收端) 获取互联网电视接收节目的EPG信息、节目元信息、点播节目内容、直播节目码流;下载点播节目文件、录制直播节目内容;违规节目搜索及效果验证。

2.节目内容监看:通过监管门户提供的用户配置界面节目单, 选择互联网电视机实际播出的点播/直播节目, 实现对相应实时/历史节目的多源、多码率、多画面监看监听。

3.EPG及节目元信息管理:对7种电视机采集终端获得的EPG信息、节目元信息进行汇总和统一存储, 建立互联网电视EPG信息库。提供EPG及节目元信息查询、分析处理功能。

4.机构信息管理与核查:建立全国互联网电视业务审批基础信息库, 审批机构包括互联网电视集成业务持证机构, 以及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持证机构;通过采集前端采集的节目元信息, 以及对相关节目内容、呼号、台标等的抽查, 对实际播出情况进行核对。一是确保终端收看的节目来自合法的集成播控平台, 二是确保集成播控平台中的节目来自合法的互联网电视内容服务持证机构, 三是确保各类持证机构按照审批范围和标准开展业务。

5.违规节目鉴别:通过预定义的节目文本关键字规则, 自动标记EPG信息库中的节目元信息、归类筛选疑似违规节目;对用户指定的疑似违规待下载/录制节目, 在下载/录像完成回传到监管平台后, 利用视频拷贝检测技术, 通过镜头划分、关键帧抽取等视频语义分析手段, 辅助实现节目内容的智能识别。

6.违规节目取证:建立违规取证数据库, 存储已确认违规节目的相关信息和录像文件, 包括节目元信息、节目内容、节目静态视频摘要、违规性质、违规类别、审核时间、审核人、下线通知时间、下线确认时间等。

7.查询、统计分析功能:对系统内各类监管数据的查询、综合统计、分析、报表功能。

8.系统运行管理:运行管理实现对系统业务参数和运行参数的配置和管理, 分配用户权限, 监控系统网络、软硬件等运行状态, 出现异常时进行报警等。

9.系统安全:为防止网络攻击及反向定位, 在网络层将所有访问互联网的终端地址加以隐藏, 并在应用层设置访问黑/白IP地址, 保证系统的安全。

3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

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系统软件在结构上分为数据采集、数据逻辑和数据表示三个部分, 如图4所示。其中数据表示层 (即监管门户) 采用B/S架构, 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 每个功能模块保持相对的独立性, 具有较好的开放性和易扩展性, 结构清晰、维护简单易行。

第一部分是数据采集和回传。互联网电视用户端的数据采集用于采集互联网电视用户接收端的节目信息及音视频内容信息。模拟电视机终端通过公共互联网访问对应的集成播控平台。互联网电视机采集终端由数据采集服务器、互联网电视机和相关应用软件组成, 自动采集实际传输到用户端的互联网电视EPG、节目元信息等, 并能根据监管平台的远程指令, 对点播节目内容、直播节目码流进行主动下载、轮播、录制, 对违规节目进行搜索验证和下线效果验证。

第二部分是监管数据回传网络。互联网电视机采集终端设置两块网卡, 一块与互联网连接, 一块与内网连接;与外网连接的网络通过硬件防火墙NAT等技术接入公共互联网, 与内网连接的网络应用安全策略逻辑隔离后, 通过交换机与监管平台组成内部局域网。

第三部分是内容监管平台, 主要由流媒体服务器、WEB服务器、EPG管理/机构管理与核查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违规节目鉴别服务器、违规节目取证服务器组成。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平台作为全国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数据统一分析与处理平台, 通过指令控制互联网电视机采集终端, 接收采集终端回传的监管数据。监管平台对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采集数据进行统一解析、存储、分析和处理, 为监管人员和管理部门提供多源、多画面监看和各种监管数据, 从而实现对互联网电视的有效监管。

4 关键技术

1. 网络抓包技术

捕获流过网卡的数据包, 工作在混杂模式下的网卡接收所有流过网卡的帧, 信包捕获程序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运行的。网卡的缺省工作模式包含广播模式和直接模式, 即它只接收广播帧和发给自己的帧。如果采用混杂模式, 一个站点的网卡将接受同一网络内所有站点所发送的数据包, 这样就可以达到对网络信息监视捕获的目的。

2. 网络爬虫及XML解析技术

采用网络数据包截获手段来获取节目播出平台的首页地址, 从而得到初始网页URL, 根据初始网页的XML描述, 配置网页爬取规则, 用来把需要采集的网页批量保存到本地, 进行一定的分析、过滤, 并建立索引。在模块内部构建一个XML解析器, 不断获取新的URL放入队列, 这样一直循环下去, 直到把节目播出平台所有的网页都爬取完为止。为了提高网络爬取的效率, 此模块使用多线程方式进行。

3. Windows Media流媒体技术

流媒体是相对于传统的下载-回放模式而言的一种新的媒体播放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 用户不用等待漫长的下载时间, 就能快速地从网络上获取音频、视频等连续的多媒体内容, 实现边下载边播放。

5 结束语

互联网电视具有节目内容丰富, 免费易用的特点, 已迅速走入普通百姓家庭, 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又一重要途径, 但目前市场上的互联网电视鱼目混杂, 节目内容良莠不齐, 建立互联网电视内容监管系统, 有利于互联网电视健康有序的发展。

参考文献

基于物联网的有机蔬菜溯源系统 篇11

关键词:溯源;无线传感器;RFID;GPRS;物联网

中图分类号: TP391.44;S12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6)02-0427-03

收稿日期:2015-07-08

基金项目:保定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编号:14ZG006);河北省教育厅研究课题(编号:Z2012141)。

作者简介:赵璐莹(199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E-mail:535320919@qq.com。

通信作者:任振辉,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研究。E-mail:renzh@hebau.edu.cn。中国是蔬菜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机蔬菜的发展适应了人们的消费需求。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食品质量安全的溯源。

成都市作为全国首批实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试点城市之一,利用IC卡技术对蔬菜质量安全进行溯源;上海市开发了“食用农副产品全程监控信息平台”,为消费者对农副产品、农场及养殖场、屠宰、加工等生产源头信息的查询提供了渠道;北京市建立了“食用农产品标签管理信息系统”,将蔬菜生产基地、品种、采摘时间、商标、认定编号等信息汇总至标签信息码,推动了蔬菜质量安全溯源建设[1]。本研究在“农超对接”模式下,从物联网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个层面对有机蔬菜溯源系统进行了研究,开发出有机蔬菜溯源系统信息平台。该系统有利于种植基地管理员对有机蔬菜的生长环境进行实时监测调控,方便消费者查询所购有机蔬菜从种植到销售各环节的信息,实现消费者、政府、企业对有机蔬菜的追踪和溯源。

1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本系统主要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3个层次构成(图1)。感知层采用无线传感器、RFID、GPS、二维码等技术,负责有机蔬菜溯源链各环节的数据采集;网络层采用ZigBee、GPRS、Internet等网络技术,负责信息的接入、传输、通信;应用层负责处理和控制感知数据,包括对数据库和有机蔬菜溯源信息服务平台的管理[2-3]。

2感知层设计

2.1种植基地数据采集环节

种植基地数据采集环节主要涉及传感器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供电模块3个部分(图2)[4]。传感器模块负责田间信息采集;数据处理模块以CC2530芯片为核心处理器,负责存储和处理数据;供电模块采用太阳能供电方式,对无线传感器节点进行供电。

2.1.1传感器模块本系统采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CO2传感器对种植基地的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采集,自动记录并上传至上位机,以便种植基地管理员对有机蔬菜进行管理,生产出高质量的有机蔬菜,为有机蔬菜溯源系统提供可靠的源头信息。

2.1.2数据处理模块本设计中数据处理模块采用CC2530芯片实现。该芯片支持IEEE 802.15.4协议和ZigBee协议,集成了优秀的RF收发器和业界标准增强型8051MCU内核,并且支持一般的低功耗无线通信。由于运行模式之间转换时间短,从而减少了能源消耗。CC2530芯片通过I/O口与数据采集模块、串口芯片相连,实现数据的读取、存储、处理[5-6]。

2.1.3太阳能供電模块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电池组、充电控制器、超级电容器、防倒充二极管组成(图2),实现对传感器节点模块的供电,摆脱了对农村配电网的依赖,低碳环保。

2.2基于RFID技术的流通环节

2.2.1RFID系统模块RFID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数据双向通信技术,具有自动识别功能,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本系统采用超高频RFID,主要由电子标签、读写器、控制装置3个部分组成(图3)[7-9]。电子标签和读写器均以CC2530芯片为核心,并与CC2591芯片相结合,增加了射频距离,提高了设备的接收灵敏度(图4)。其中,CC2530芯片的引脚P0-7、P1-1、P1-4分别连接CC2591芯片的引脚HGM、PAEN、EN,从而控制CC2591芯片的射频收发功能。

2.2.2RFID技术在流通环节中的实现过程该环节主要利用RFID技术,通过读写器读取电子标签,并结合GPS全球定位系统,对生产、运输、仓储、销售等各流通环节进行数据采集,自动上传至物联网[10-11]。在有机蔬菜进入超市卖场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须将电子标签生成相应二维码,贴到每个有机蔬菜上,以便消费者查询种植和流通过程中有机蔬菜的相关信息,从而实现有机蔬菜的溯源,保证有机蔬菜的质量安全。

3网络层设计

网络层别称网络传输层,是感知层和应用层之间的桥梁,以无线传输与互联网技术为承载,实现有机蔬菜溯源信息的

无线传输。本设计采用ZigBee、GPRS技术,主要负责传输和处理来自感知层的溯源信息,实现有机蔬菜的溯源和数据共享(图5)。其中,Zigbee技术应用于种植基地环节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GPRS技术负责数据的远距离传输[12]。

4应用层设计

4.1数据库设计

目前,主流的关系数据库有SQL Sever数据库与Oracle数据库。与Oracle数据库相比,SQL Sever数据库含有自主SQL语言,与Internet高度集成,具有较好的兼容性。本系统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完成数据库设计。

nlc202309030836

ADO.NET数据访问技术[13]是基于.NET框架中的用于数据库访问的组件。其主要特点是具有断开式数据结构,可与XML紧密集成,能够组合来自多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具有与数据库交互并优化的功能。本系统采用ADO.NET提供的2个核心组件:Adapter和.NET 数据提供程序来访问SQL Server数据库。对应的部分C#程序代码如下:

//使用ADO.NET管理数据

DbSql _db=new DbSql();

//依编码规则生成有机蔬菜编码

//创建Command对象,并嵌入SQL查询

string strsql=“ select* from YieldInfo where ProduceID=@ pProduceID”;

SqlCommand sqlcomm=new SqlCommand(strsq,l _db. DbS-qlConn());

SqlParameterProduceID=new SqlParameter();

ProduceID. ParameterName=“@ pProduceID”;

ProduceID. SqlDbType=SqlDbType.Char;

ProduceID.Value=TBCode.Text.Trim();

sqlcomm. Parameters.Add(ProduceID);

//利用Adapter对象建立数据库连接

SqlDataAdapter da=new SqlDataAdapter(sqlcomm);

DataSetds=new DataSet();

DataTable datatable=new DataTable();

da.Fill(ds,“datatable”);

if (ds.Tables[“datatable”].Rows.Count > 0)

{

Response.Write( “ <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alert

(cThis code already existed!c);”);

}

4.2系统信息管理平台

该平台由有机蔬菜追溯查询、企业基本信息、政府监管、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服务、帮助中心组成[14]。有机蔬菜追溯查询:种植基地管理子系统、加工管理子系统、运输管理子系统、超市管理子系统、销售管理子系统、综合查询子系统。企业基本信息:种植企业信息、加工企业信息、运输企业信息、超市信息。政府监管:认证信息、监管信息。有机蔬菜生产技术标准服务:生产技术标准、投入品信息、动态信息、相关法律法规。帮助中心:在线咨询、在线反馈、联系我们。

4.3系统功能实现

本系统采用B/S结构进行设计,用户浏览端通过访问Web服务器,与有机蔬菜质量安全监控溯源体系交互,为各角色用户提供与有机蔬菜相关的信息服务[15]。消费者进入有机蔬菜溯源系统信息平台后,无须注册登录,直接输入有机蔬菜溯源码即可对有机蔬菜的追溯信息进行查询(图6)。

5结论

本系统以计算机、物联网、无线传输等技术为基础,开发出基于物联网的有机蔬菜溯源系统,并在以下3个方面展开研究:感知层利用传感器、RFID、GPS、二维码等技术,完成系统各环节的信息采集;网络层采用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从感知层到应用层的传输;应用层设计出以B/S结构为基础的有机蔬菜溯源系统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有机蔬菜的追踪和溯源。

参考文献:

[1]戴克锋. 基于物联网的蔬菜质量安全溯源系统研究[D]. 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

[2]张世龙,沈玉利. 基于物联网的有机茶安全产销体系研究[J]. 物联网技术,2013,3(2):82-86.

[3]Regattieri A,Gamberi M,Manzini R. Traceability of food products:general framework and experimental evidence[J].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7,81(2):347-356.

[4]程曼,袁洪波,高立艾. 基于太阳能供电的温室无线传感器网络精量监测系统[J].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3):179-181.

[5]高立艾,刘少博,唐娟. 基于ZigBee和GPRS的温室环境无线监测系统设计[J]. 贵州农业科学,2013,41(4):168-170.

[6]许东,操文元,孙茜. 基于CC2530的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设计[J]. 计算机应用,2013,33(S2):17-20,24.

[7]何洪喜.RFID系统射频电路优化设计[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14]van Genuchten M T. A closed-form equation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soils[J].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1980,44(5):892-898.

[15]徐绍辉,张佳宝,刘建立,等. 表征土壤水分持留曲线的几种模型的适应性研究[J]. 土壤学报,2002,39(4):498-504.

[16]Simfinek J,van Genuchten M,Sejna M. The HYDRUS-1D software package for simulating the one-dimensional movement of water,heat,and multiple solutes in variably-saturated media[R].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5.

[17]Mualem Y. A new model for predicting the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unsaturated porous media[J].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76,12(3):513-522.

[18]雷志棟,杨诗秀,谢森传.土壤水动力学[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19]毕经伟,张佳宝,陈效民,等. 应用HYDRUS-1D模型模拟农田土壤水渗漏及硝态氮淋失特征[J]. 农村生态环境,2004,20(2):28-32.

[20]汤英,徐利岗,张红玲,等. HYDRUS-1D/2D在土壤水分入渗过程模拟中的应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390-22393.

[21]张光辉,邵明安. 用土壤物理特性推求Green-Ampt入渗模型中吸力参数Sf[J]. 土壤学报,2000(4):553-557.

[22]许建武. 尿素表施条件下畦灌水氮运动模拟[D]. 南京:河海大学,2012.

[23]冯锦萍,樊贵盛. 土壤入渗参数的线性传输函数研究[J].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9):8-11,22.

[24]聂卫波,费良军,马孝义. 区域尺度土壤入渗参数空间变异性规律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7):102-108.曹洪武,周保平,姚江河. 基于PSO和视觉显著性的棉花图像分割算法[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2):430-433.

基于物联网的路灯控制系统 篇12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 交通工具种类越来越多, 夜间交通量随之上涨, 交通规则虽然不断完善, 但交通事故频频不断。道路照明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社会和谐发展。所以利用这次实训的机会, 我们借鉴物联网的智能特性设计了一种智能路灯, 这个路灯主要实现智能控制就需要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利用物联网的传感器 (各种类型的传感器) 性能, 不同的传感器之间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其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取数据具有实时性, 会不断接收和更新数据。本文对路灯智能控制以及传感信号处理进行了研究。

1 系统工作原理

物联网控制的路灯, 主要由单片机、监控、光控开关、钟控开关、红外线感知控制的各类传感器以及计算机控制终端等设备组成。联网的路灯控制系统, 胡玉萱, 管加强

钟控器, 需要调整钟控器的开关灯时间设置, 用它来调节时间实现路灯的时间控制。学, 甘肃兰州730000

光感电阻, 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入射光强, 电阻减小;入射光弱, 电阻增大。光敏电阻器一般用于光的测量、光的控制和光电转换 (将光的变化转换为电的变化) 。通常, 光敏电阻器都制成薄片结构, 以便吸收更多的光能。当它受到光的照射时, 光敏层内就激发出电子—空穴对, 参与导电, 使电路中电流增强。

端等设备关灯时灯的时间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 一般在37度, 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 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 一般在37度, 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 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通过菲泥尔滤光片增强后聚集到红外感应源上。红外感应源通常采用热释电元件, 这种元件在接收到人体红外辐射温度发生变化时就会失去电荷平衡, 向外释放电荷, 后续电路经检测处理后就能实现电路连接通电路灯亮。

通过控制中心和现场远程分布式RTU, 借助移动通讯网络, 完成对市政路灯的每一盏灯的远程控制、远程调光、远程监视、远程实时动态管理。

2 系统控制模块设计

我们将其设计为两种模拟情况下的线路:

在行人多的地区, 根据光控开关的敏感性, 在其前面加了一个钟控开关, 以至于让路灯在白天不工作而在夜晚的一定时间工作, 即使在阴天, 钟控开关也会控制光控开关, 让其不工作。如果在夏季, 昼长夜短, 在该时间段, 钟控开关已经打开, 但是仍是白天, 有光控开关的存在, 路灯就不会工作, 充分起到节电的效果。如果在冬季, 昼短夜长, 可以调节钟控开关, 增长路灯在夜晚工作的时间。

在行人稀少的地区, 考虑到电力的过度浪费, 采用了钟控开关与传感器结合的控制系统, 对电路实现控制。当夜晚来临时, 光控开关会自动打开, 但是因为行人稀少, 在凌晨过后很少会有行人出现, 所以, 在光控开关后面加了钟控开关, 在该路段定时控制, 当考虑到会有极少数车辆或行人在该路段行走, 因此, 安装了红外线检测系统, 配合钟控开关工作。行人或车辆出现时, 路灯开始工作, 当红外线检测不到热量时, 路灯停止工作。

3 系统结构设计

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计算机路灯控制中心、管理中心和路灯控制终端。

计算机路灯控制中心和管理中心通过物联网方式与分布在各地的路灯控制监控终端实现对码控制, 进而控制区域和城市的路灯。

1) 路灯控制中心系统是该系统体系的大脑, 用以分析与研究数据, 对于信息进行处理的系统结构;

2) 路灯管理中心系统是以物联网平台为基础的管理体系, 监控与遥控 (无线电控、智能控制) 、远程数据通信网络、管理中心等体系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该网络结构。实时的数据管理, 有效的满足我们对路灯系统信息的要求, 高效性, 快速性的信息传递方式, 让管理更加方便快捷;

3) 路灯监控终端, 在执行操作的同时, 对路面实行监控, 它代替了人类的眼睛, 可以智能的进行路灯之间的控制, 也可以监控车流量, 以及违法乱纪的现象, 为我们的生活安全提供了保障。在现代生活中, 节能这一课题一直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该系统终端可以详细记录开关灯时间, 进行数据传递的同时, 还能达到节能效果。

该系统可以对路灯进行远程操控, 单回路的控制模式, 待路灯出现障碍时, 监控系统自带的报警功能可无线传回管理中心, 系统可对故障具体分析, 具体处理, 使维修更加方便。

4 优势

1) 传统路灯管理系统通过铺设控制电缆需要大量线路而此电路大多用无线控制。比传统路灯节约电线资源, 人力资源等等。

2) 传统路灯需要时控开关浪费人力,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灯管理即可以实现按照程序进行控制, 也可以根据室外照度控制。

3) 传统路灯是时控开关, 定时而亮, 而该设计是光控配合时控以及红外线控制, 节约电力。

4) 监控系统出现在路灯上, 有助于交通设施的防盗, 以及对各种违法乱纪情况进行监控等, 节约人力物力, 有助于管理。

5 结论

本文主要围绕物联网控制路灯进行设计, 经济实用, 既节约了人力、物力, 也节约了电力, 是现代供电系统中有用的组成部分, 我们期待该系统为我们提供更有利的服务信息, 以及为未来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采用了单片机为主要控制芯片, 钟控器为主要开关, 传感器为智能开关, 监控为辅助成功实现了物联网的路灯智能控制系统。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由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操作路灯。该系统采用两种传感器, 分别有光控开关、红外线热感应开关。系统采用一个光敏电阻, 钟控器, 被动式红外探头来实现电路的光控、钟控以及红外线感知控制。FLD单灯节电控制器, 可实现单灯控制。监控器, 来实现电路系统的监控。

关键词:单片机,传感器,监控终端,物联网

参考文献

[1]彭力.基于案例的物联网导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2.

[2]朱近之.物联网发展的基石[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3]李安定.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出版社[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现代管理中的儒家思想下一篇:矿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