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操作系统

2024-08-20

互联网操作系统(精选12篇)

互联网操作系统 篇1

从2007年至今的四年多时间里, 移动互联网是发展创新最活跃的领域, 并带来了巨大变革, 包括供需关系的扭转、业务创新革命、终端基因突变、技术锁定瓦解、制造服务一体、产业跨界重组和发展方式转变。

Native OS和WebOS在未来需要兼并

在深刻产业变革中, 整个制造业服务化站在一个全新高度, 出现了新的产业模式。一种是像苹果这种模式, 通过服务来提升硬件能力, 以硬件销售来实现软件和服务价值, 但是软件对硬件的价值非常大。另一种是像Google这种模式, 以服务整合硬件, 通过服务提升硬件能力, 然后扩大用户基础。第三种是移动互联网DNA (即移动互联网三大要素:终端、网络和应用) 重组和创新。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 “第三种是迄今为止整个移动互联网创新中最为成功的一个, 它打破了过去终端的形态”。

从目前来看, 终端操作系统仍然是相当长时间内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枢纽, 并且发展格局仍在变化中。PC领域之所以没有问题, 主要是因为它很早就确定了一个垄断体系, 而在移动终端领域可以出现很多种可能。但是从移动互联网发展来说, 操作系统仍然是未来几年里最重要的部分。“操作系统发展方式有两个模块, 我个人觉得Native OS和WebOS在未来需要兼并。”余晓晖表示。

打造产业生态系统是关键

在过去发展中互联网领域一直是建立垂直一体化产业生态系统, 谁能够建立一个有生命力的生态体系, 谁能够掌握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 就可能在全球形成一个新的阵营, 这是苹果和Google已经成功的经验, 也是其他很多企业正在努力的方向。Google有300人做操作系统, 他们能够成功, 绝不仅仅依赖这300人, 而是以开放生产体系, 撬动全国数万、数十万的工程师为之服务, 从而形成全国最大的产业链, 这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要素, 也是本身设计的最重要环节。

“开放的发展模式最有生命力。”余晓晖表示, “我们的产业链已经比较齐全, 能够实现规模化发展。但是, 我们还有很多问题, 包括在最核心技术的掌握方面还有相对差距, 在专利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在国际上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生态系统等。所以, 我觉得如果开辟中国自己的移动互联网时代, 当前最关键的不是技术创新, 而是基于市场机制的创新和国家创新模式的创新。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创新模式能够把握我们自己的思维, 建立我们自己的产业生态系统、抗击能力, 这是我们面对的最大挑战”。

互联网操作系统 篇2

网络舆情在政治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中的影响与日俱增。发生的重大网络舆情事件让人们认识到“互联网”作为“社会监督工具”的重大意义,频频的网络发言、社会热点事件也印证了网络舆情的作用。一旦信息在极大重点网站和社区发布,被主要的搜索引擎所收录,而未能及时获知,将把涉及单位推动到非常被动的境况。因此,美基营销认为需要分析在重要网站的发布情况,已经被百度、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收录即删除情况。

应用领域

美基营销推出的通用版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基础应用,适用于以下单位:

政府党政宣传部门舆情监测

政府职能部门舆情监测,如林业局、质监局、国土局等

保密单位泄密信息监测

企业网络竞争情报分析

企业网络口碑监测

解决的关键问题

出现在天涯、新浪、腾讯等网站的信息要监测到?

利用美基营销搜索引擎对客户关注的关键词及话题进行搜索,汇总重大门户网站的信息,一旦信息发布在这些网站,15分钟内在系统中体现。

文章是否被搜索引擎所收录及收录状态的跟踪

对搜索引擎收录文章进行采集,实现搜索引擎收录文章系统全发现效果。同时还分析在搜索引擎中的变化情况,包括快照的排位,是否删除快照等。

互联网全网监测系统适用于客户预算相对少,满足客户的基础性监测要求;以及作为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补充版存在,最为全网信息采集的补充。同时该系统还能导出舆情文章的报告,用于离线查阅并上传至其他的信息展示系统中。

如何获取

“互联网+”改变电影生态系统 篇3

改编自暴雪公司游戏的《魔兽》电影最近在国内上映,创下5天突破10亿元票房的成绩。这坚定了国内网游厂商进军电影市场“淘金”的决心。

在“2016上海电影电视节”期间,巨人网络旗下成立不久的巨人影业亮相,宣布将与阿里影业、星皓影业等共同投资开发《征途》大电影。

影视制作人、经纪人黄斌认为,影视行业正热烈拥抱影游互动和新媒体时代,游戏与电影的结合,拓展了电影产业链。

在业内人士看来,游戏改编电影热潮背后的驱动因素在于,大电影对游戏本身具有强大的反哺效应,可以延长游戏的生命周期。

对电影产业来说,近年根据网络文学改编的成功影视作品,正在影视娱乐和游戏行业掀起“IP热”。阅文集团总裁吴文辉说,网络文学与影视游戏产业各方将以IP为核心,连接起产业上下游,将作家、粉丝等串联起来,实现共赢。

互联网不仅成为电影的内容源泉,同时为电影节目增添新的传播载体和变现渠道。以往电影主要是在电影院线播放获取票房收入,现在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电脑屏、手机屏、互联网电视屏也成为电影落地和收费的渠道。

比如,此次《魔兽》电影大卖,网络视频企业聚力传媒斥资拿下了《魔兽》电影的独家网络版权。聚力传媒副总裁、家庭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殷宇安告诉记者,公司将为《魔兽》电影进行在线运营推广,让无法走进电影院观看《魔兽》的用户,通过新媒体渠道感受电影的魅力。

“目前电影放映的终端在电影院,但其营销的主要渠道和上映后的口碑传播主要依赖于互联网新媒体。”一位业内人士说,“为覆盖更多观众群体,许多电影开始尝试以‘会员收费’形式实现网络院线同步上映。”

繁荣的中国电影市场吸引着全球投资人、制作人的关注,资本的投入推动着中国电影市场迈入新纪元。然而,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3年国产影片有910多部,其中票房收入过亿影片110多部。一些影片遭遇亏损。

在这一情形下,大数据技术开始被广泛应用于电影行业。艾漫数据董事长夏宗靓认为,国内电影行业许多投资决策以往是依赖经验,其实好电影并非一拍脑门就能拍出来,而需通过数据加以测算,电影从业者要积极拥抱和使用大数据。

据夏宗靓介绍,借助大数据技术,在拍摄电影前,通常会先从IP入手对其类型、热度和粉丝数量等加以分析,然后再围绕电影题材、主创、演员、档期等不同维度进行数据分析,提前对投入产出、未来票房等进行测算,从而规避投资风险,也使电影制作更加“有的放矢”。可以预期,大数据在未来电影业的应用将更加广泛而深入。

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研究 篇4

关键词:互联网,遥操作,稳定性,透明性,时延

1 背景

1994年美国南加州大学的Mercury项目是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的首个实例, 机器人Raiders被连接到互联网上, 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界面通过鼠标控制机器人在盛满沙子的容器中挖掘物品, 在每一个动作结束后系统会反馈给用户一张当前状态的图片[1]。同年, 西澳大利亚大学的Kenneth Taylor发布了一个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的六自由度遥操作机械手臂机器人, 用户可以通过网页发出控制请求来控制机械手臂堆砌放置在桌子上的小木块[2]。随后的Telegarden[3]、Xavier[4]等项目相继接入互联网, 用户可以基于互联网完成不同的任务操作。NASA的“WITS”项目“火星探测者”任务[5], 该项目开发了一个Web界面, 用来控制在遥远的星球上遥控车辆, 使得科学家可以通过浏览器完成行星探测器的控制任务。2001年法国医生雅克马雷斯科带领的医疗小组的“Zeus”机器人将遥操作技术应用于医疗实践[6], 在纽约对躺在法国斯特拉斯病床上68岁的病人进行了远程手术, 在此之后的更多实践展示了基于互联网遥操作机器人的广阔应用前景。

评价一个遥操作系统性能的指标包括稳定性, 透明性等。对系统的稳定性, 研究人员提出多种控制理论策略, 文献[7]阐述了系统稳定性分析的几种主要方法, 包括Lyapunov稳定性、输入输出稳定性、无源稳定性和基于事件的稳定性。决定系统透明性的关键因素是网络时延, 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的通信环境—互联网—决定了时延测量及其预测的复杂性, 网络时延具有随机性、不确定性。稳定和降低时延的方法包括控制理论策略、协议分析与改进、时延预测补偿、人工智能等技术方法。

在现有互联网资源环境下, 无论何种技术方法都无法突破通信带宽时延的极限, 而在机器人控制的主从端解决问题, 采用人工智能的方法, 给予遥操作机器人可调的自主性[7], 使用虚拟现实技术[8], 优化改进图像处理技术[9], 为增强系统稳定性和透明性开拓了新的方向。

由于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工作在开放的互联网上, 信息安全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尽管绝对的安全无法实现, 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密码学和防火墙技术等来实现[10]。

2 系统性能分析

2.1 系统稳定性

力反馈被引入在临场感实现中解决时延问题,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凸显出来[11]。而时变时延更成为系统稳定性的灾难[12], 由于机器人的非线性和强耦合, 加上网络时延的不确定变化, 解决网络遥操作系统的稳定性问题仍然是困难重重[7]。

研究人员在研究和增强系统稳定性中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法和实践:

Lyapunov稳定性:文献[19]提出了Lyapunov函数应用于控制器设计, 采用定号到定号模式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文献[20]对Lyapunov函数做了进一步扩展系统的稳定性判据不依赖于时变时滞的变化率, 提出了一种定号到不定号模式的稳定性分析方法。

输入输出稳定性:在有限输入-输出反馈连接的框架下, 将动力学系统的稳定性概念引入, 在时延变化范围较小, 即控制器增益大小可以确定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保障系统的稳定性。然而, 由于通讯通道快变时延的存在, 输入-输出稳定性难以具体给出控制器增益大小的上下界, 这对控制器的设计来说相当保守[7]。

无源稳定性:文献[15]、[16]将散射理论应用到力觉临场感遥操作系统中, 指出, 导致系统不稳定的环节在于通讯环节的时延造成了系统的有源性。从而构造无源性的系统成为构造稳定系统的基础。但是当时延变大时, 系统性能下降。文献[17]提出了基于有源阻抗匹配的无源控制算法, 同时保证力觉临场感和系统的稳定性。文献[18]从能量传递角度出发, 提出了波变量的概念, 并通过波变换的方法道出了一种无源控制算法。

基于事件的稳定性[13,14]:时延、丢包和连接中断集中缺陷都将导致系统的不稳定, 尤其是在闭环系统中。在基于事件的遥操作系统中, 如果系统是渐进稳定的, 时间不作为系统的参考变量, 选择非时间参考变量, 从而通信时延对系统不产生影响, 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但是, 基于网络的遥操作系统难以满足渐进稳定性, 参考变量的存在也影响了系统控制的实时性[7]。

2.2 透明性

透明性是指在遥操作系统中, 主端的操作者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如同直接操作从端设备。同时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明性很难实现。

在实践中, 完全透明的遥操作系统是无法实现的, 所以一下三个问题显得有必要[21]:什么程度的透明性是完成一系列遥操作任务所必需的、什么程度的透明性是可能实现的、什么样的架构和控制规则是实现最优透明性所必需的。

解决系统透明性最早实现方法是采取“走一步, 等一步”的策略, 这种方法损害了系统的性能。其改进方案包括:位置-力规划使得主端和从端力和位置信息一致, 在保证系统稳定性和性能的前提下提高系统透明性[11], 该方案适用于时延较小的系统;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提供实时视觉和力觉反馈[22], 适用于时延较大的系统;文献[23]提出了四通道方法系统在时延条件下的透明性, 但是系统稳定性较差;文献[24]提出了利用前向神经网络建立环境模型, 通过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从机械手, 并用时间前向观测器预测从机械手状态, 使得系统在位置环境模型位置的条件下稳定, 并获得良好的透明性;文献[25]将波变量方法与预测技术及四通道遥操作系统结构相结合, 在保证时延系统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系统的透明性。

2.3 系统时延

遥操作系统通过网络交换数据时, 多个节点共享同一网络通道而引起的时延, 称为网络时延。基于互联网遥操作机器人由于一般使用互联网, 由于网络带宽、传输协议等因素的限制, 其传输数据的时延大小呈现出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从而网络时延时成为影响遥操作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中时延构成如以下公式所示:

式中Tp表示计算机处理请求时间, Tc表示连接初始化时间, Ds表示发送的数据量, Dr表示接收的数据量, v表示连接的传输速度。

1988年Raju指出时延造成了通信环境的有源性, 从而导致系统不稳定[26]。在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中, 系统时延具有不确定性、随机性, 分析和应对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优化系统时延, 增强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明性。

前面提到研究人员从稳定性和透明性角度使用不同的控制方法来降低时延对系统的影响。另外, 部分研究人员从时延预测补偿的角度对时延进行研究。

2.4 数据包丢失

由于基于互联网遥操作基于TCP/IP协议进行数据包传输,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拥塞控制机制会丢弃数据包, 从而导致数据包的丢失。

首先可以从改进传输协议和改变数据包的结构来应对数据包的丢失问题。TCP协议具有自动重传、数据包顺序重排的特点, 但是这种特性不适合遥操作系统的数据传输;而UDP协议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如何在TCP/IP协议簇基础上完成数据包的高效可靠传输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透明性的重要基础。

另外, 在提高机器人局部自主性方面入手来解决数据包丢失问题[27], 即提高机器人局部自治能力, 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3 关键问题研究

3.1 控制理论策略

遥操作系统的控制方式可分为直接控制、监督控制、预测显示控制、基于事件控制和无源性理论[28,29]。直接控制适用于时延小且稳定的系统, 当遥操作系统的主从端存在明显的通讯时延时, 最简单的方法是直接控制, 即“走一步, 等一步”的方式, 从而保证操作过程的稳定性, 但是这延长了遥操作任务的执行时间, 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遥操作任务的执行效率。

监督控制的基本思想是将主端操作人员置于控制结构闭环之外, 从而使得系统无源性的到保障, 主端发动指令, 并随时从端执行进行监督从而做出下一步决策, 这对主端操作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基础提出了较高要求, 同时要求从端机器人具有人工智能。目前监督控制仍是解决时延问题的主要手段, 特别是在空间和深海作业中存在长达几秒或者几十秒时延的情况下, 仍然是最好的方法[28]。若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预测显示的方法, 监督控制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 可以不断加强机器人作业系统的自主决策能力, 监督控制所需有人的参与将越来越少[27]。

预测显示控制是将控制指令发给远端之前, 现在本地进行模拟预演指令执行效果, 并且远端也将实际执行结果反馈回来, 与预测结果进行比对校正, 从而动作执行的可靠性和正确性, 同时维护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明性。预测显示以及虚拟现实等技术方法在解决时延问题上起到重要作用, 但对于复杂的未知作业环境, 就不能够精确地建立其动力学模型, 往往需要结合其他方法。

基于事件控制[13,14,30]:上述两种方法都是采用闭环回路来回避时延环节达到减小通讯时延的影响。传统的控制系统使用时间作为控制输入、输出信号的参考变量, 基于互联网的遥操作系统存在的时变时延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明性难以保证, 因此以时间作为参考就很难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使用系统中发生的事件来规划控制, 选取与时间无关的参考变量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回避时延问题, 该方法因此称为基于事件的控制方法。

3.2 协议分析与改进

为了解决时变时延问题, 计算机网络领域研究人员给出了协议分析与改进的方法来预测时延、降低时延, 维持系统的稳定性。

在应用层, 文献[31]提出了在UDP协议上传输TCP服务的TCP OVER UDP技术, 在应用层实现了该技术, 并将其应用到遥操作机器人系统的视频传输中, 在降低视频数据传输丢包率和传输时延两个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

在网络层, 文献[32]提出了一种基于时延的自适应多Qo S路由算法, 它在满足带宽和时延波动约束条件下, 直接利用前一周期的时延信息来更新路由表, 以作为当前寻找路径的依据。文献[52]提出一种基于候选路由库的遗传算法, 讨论了带时延及时延抖动的组播路由优化问题, 给出了该问题的数学模型。

在传输层, 研究人员提出了较多改进方案, 有代表性的文献[33]提出的有选择交替使用TCP和UDP传输协议的方法, 文献[34,35]提出的基于多连接的时延控制方案, 文献[36]提出的多链路共享令牌缓冲池流量调度模型等, 不同的运输层协议改进方案被提出[37,38]。

3.3 时延预测

由于在控制机器人时, 主端传输控制操作命令给从端, 操作命令到达时, 由系统进行编译、解释和命令分解, 并将执行结果反馈给主端。在这个过程中, 可以考虑利用预测补偿技术, 在某种程度上, 弥补由于延时带来的运动失控或作业质量达不到要求等方面的问题。

文献[39]提出了用Smith预估器预测从手状态的思想, 在精确知道从手和环境模型的前提下, 主手端用PD控制器进行调节, 可显著提高系统性能。文献[40]对Smith预估器进行了修正, 并结合波变量方法对系统的状态进行预测, 使得时变时延系统鲁棒稳定。

文献[41]提出了虚拟时延的概念, 其核心思想史将主手端的信息加上时间戳, 以固定周期发送到从手端, 在从手端加上一个时延缓冲器, 使得系统时延为定值, 从而可以用定常时延的方法来对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

文献[30]提出了通过在主端对给定信息加入时间标签获得过去的系统回路时延,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 预测下一时刻系统回路时延;后又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事件的预测控制策略。

文献[42]人提出了通信扰动观测器时延补偿的方法, 该方法将由时延导致的错误称为干扰扭矩, 通过观测器来观测并进行补偿, 在应对时变时延时比Smith预估补偿器具有更有的性能。

同时部分研究人员针对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遥操作系统进行了研究, 分别提出了AR、RBF、Elman、BP神经网络模型及其改进方法的应用[43,44,45,46,47,48,49,50]。

3.4 人工智能

随着机器人智能技术的发展, 从机器人局部自主性方面入手来解决数据包丢失的问题。即提高远地机器人的自治能力, 并在远地建立缓冲器, 将时延参数和数据信号以文件形式存储起来。当出现异常情况导致数据包丢失时, 智能机器人可以自动读取上一次接收的数据, 或在上一次的设置点进行幅度很小的安全的运动。文献[27]提出了机器人的可调整自主性 (Ad⁃justable autonomy, AA) , 通过改善人机交互来补偿网络通讯存在的不确定延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机器人的自主性根据当前形势和环境动态调整, 操作者和机器人以适合网络状况和任务需要的模式进行交互和合作, 使得整个系统的效率大大提高。

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构造临场感的人机交互界面, 虚拟现实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实现预测显示和实现临场感监视两个方面。将虚拟现实技术用于遥操作机器人系统克服通信时延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得以同时实现。文献[51]提出了具有虚拟力觉导引功能的机器人遥操作系统的控制方法。文献[52]提出在时延较大时, 采用基于虚拟预测环境的机器人遥操作技术, 在本地端建立遥环境和机器人的模型, 形成控制回路来抵消大时延对系统稳定性和操作特性的影响。

3.5 图像处理

由于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中, 从端反馈给主端的数据大部分为图像视频数据, 如何在保证反馈效果的条件下降低图像视屏数据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文献[9]提出一种分层码率控制的带宽自适应策略, 通过将视频编码、网络传输、后端解码等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了一种容易控制和管理的视觉传输模型。

3.6 信息安全

由于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工作在开放的互联网上, 信息安全问题同样是一个不容忽略的问题, 尽管绝对的安全不可能实现, 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可以通过密码学和防火墙技术等来实现。如何建立完善的遥操作安全体系结构的研究还没有能够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在更多的遥操作系统应用于实践情况下, 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值得思考。

4 结束语

本文从系统性能分析, 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两个方面对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的研究进行了分析总结。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的研究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领域,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透明性仍然具有很大潜力。通过改进网络通讯协议, 采用多连接并加入优先级约束, 建立虚拟现实环境, 为机器人赋予人工智能并建立专家系统将会进一步促进基于互联网遥操作系统的性能。

互联网系统与电子商务专业 篇5

Master of Science in Internet Systems and E-Business  所属院校

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 

学术地位

2015年英国大学综合排名(The Times and Sunday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 league table 2015)第6位

2014年英国大学综合排名(The Times and Sunday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 league table 2014)第6位

2013年英国大学综合排名(The Times and Sunday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 league table 2013)第5位

院校位置

英国--杜伦市(Durham)-英格兰 

 

办学性质公立 海飓解读专业类型

信息技术IT类--电子商务 

 

1年 课程长度

 

开学日期

10月最近一次开学申请截止日期:2015-06-01

 

学费标准

GBP 英镑 14,900.00  

费用总额RMB 人民币 249,000.00

  学术要求

1.国内全日制高等院校本科毕业生,均分80%以上。

2.有专业背景要求(申请人本科专业须与本课程相同或至少相关。)

 

雅思要求6.5(单项不低于6)

  特殊要求无 申请材料

1.完整的院校申请表(用英文填写)2.学士学位证(中英文对照)清晰扫描件  3.本科毕业证(中英文对照)清晰扫描件

4.本科学习四年的成绩单(中英文对照)清晰扫描件 5.护照(首页)清晰扫描件 6.合格的雅思成绩单清晰扫描件

7.2份英文推荐信(须打印在推荐人工作单位信笺纸上、注明推荐人的职务、地址、邮箱电话、日期,并由推荐人签字,同时附上word版)

8.1份400-500字的英文个人陈述(同时附上word版)

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系统 篇6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地理信息系统 分析和探究

一、基于萬维网的地理信息系统及Web GIS实现技术

(一)基于万维网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

互联网一般是由Internet、WWW或Web等一个或多个网络通过统一的网络协议及通用地址实现全球性、开放式互通的网络系统。其中,万维网的结构模式主要为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万维网可以通过服务器存储、维护和管理收集到的各种数据、文件和图形图像,并处理用户查询和访问等请求。通过客户机能够帮助用户实现查询、访问等请求。

相对于其他信息系统来说,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分析空间数据的能力,尤其是基于万维网的地理信息系统(Web GIS)的发展和应用,促使人们在采集、存储和管理分析地理数据方面的工作有了进一步地提高。

一般来说,Web GIS能够通过Internet技术,使得GIS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能力更为灵活、方便。Web GIS技术主要的特点有以下几点,包括:1.提供集成客户/服务器的网络系统。能够通过客户端发出请求给服务器,由服务器处理及分析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达到分解任务,各负其责的重要作用。2.提供交互操作系统。用户能够通过Internet实现对GIS数据的操作,并进行距离量算、缓冲区分析及复杂的数据库查询等工作。3.提供分布式系统。通过互联网,用户能够向服务器提出访问和使用GIS的数据或软件的请求,实现分布式数据库的访问和分布式数据的处理,节省设备安装成本。4.提供动态且跨平台的系统。通过Internet对Web GIS的数据源动态更新,可以保证其数据或软件的现时性。同时,跨平台的访问,能够使得Web GIS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灵活运用。5.提供图形化信息系统。通过超链接,用户能够获取到关于各个城市的电子地图,且部分网页还嵌入了声音、视频等功能。

(二)Web GIS技术的实现

从现阶段来看,实现Web GIS技术的方式主要包括CGI方法、Server API方法、插件方法、Java Applet方法、ActiveX方法以及其他等技术。利用CGI方法,用户能够通过网页命令生成图像,并将结果传输到客户端浏览器上,可以借助CGI相关的制图软件技术实现。利用插件方法,能够实现浏览器部分功能向客户端的转移,从而让用户获取到的信息进行动态反映,方便用户进一步操作。

二、当前地理信息系统中的Internet技术具体应用情况

在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中,随着Internet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促使地理信息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具体包括了以下几种。

(一)地理信息的目录查询与检索

从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来看,由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目录查询及检索系统,促使用户在查询所需的地理信息时,能够通过互联网访问地理信息的目录,简化了用户查找所需信息的步骤,提高了查询及检索的便捷性和准确性。

(二)发布地理数据及信息

通过互联网,用户能够及时地发布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动态,或是相关的研究成果,方便广大用户了解到地理信息系统的最新动态,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的上传、下载及共享功能,有效利用地理数据及信息,实现地理数据及信息的传输。具体来说,借助互联网发布地理信息和数据具有以下几种优势,包括:1.全球性,通过网络为各个国家、地区提供信息及数据的查询、访问等服务;2.实时性,进行有关数据的及时更新,确保数据具有实效性;3.便捷性,简单的操作步骤,方便用户对数据的查询、获取和利用;4.生动性,可以通过数据例子、演示等实时展示,了解地理数据及信息。

(三)实现远程网络教育

Internet技术在当前地理信息系统当中的另一应用,还表现在其远程网络教育上。通过远程网络教育和培训,能够帮助从事GIS的人员摆脱所处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的限制,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的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知识及有关技术。

(四)在线服务

通过互联网的在线服务功能,能够很好地展示GIS相关的技术或软件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将其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实现了GIS的商品化。

三、地理信息系统中的Internet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地理信息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及重视。包括:(一)安全与维护问题,一方面,由于互联网上的病毒、木马等恶意攻击行为,给系统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为操作的不规范,维护工作没有落实到位,或是没有安装或没有及时更新和升级各种杀毒软件,都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系统瘫痪。(二)数据管理问题,一般来说,遥感影像、专题数据等地理信息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和结构复杂等特点,给数据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工作量,新时期下需要加强这方面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可以借助云端高度的存储和计算能力来帮忙解决。(三)技术及素质培训问题。新时期下,随着地理信息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广发应用,对于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通过认真落实各种定期培训和演练工作,加强人员对各种配置的管理和维护能力。

总的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重点在于加强数据索引和目录查询的能力、提高矢量数据的直接使用和GIS空间数据引擎使用的能力、推进全球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加强GIS数据处理与分析网络化的能力等方面。

参考文献:

[1]谢建华,李培铮,鲍光淑.互联网时代的地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2,08,(10).

互联网影响会计信息系统探讨 篇7

会计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手段, 使庞大的会计数据转变成为信息, 是伴随经济业务不断发展而演化形成的。由其演进历程审视, 可归纳为下述几个阶段。首先由最初的自然语言发展成为会计语言, 并渐渐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处理, 引入了大量的计算机处理手段。网络方面, 则由局域网逐步发展成互联网会计处理。无论是数据加工或者信息转换、应用的处理模式均形成了明显的变化。该类变化伴随信息处理机制的转变以及互联网系统自身的变化而形成了明显的变化。例如广泛应用的电子商务, 使不同区域时空的各类经济业务实现了互联网化发展。由内容上来讲, 最早的会计工作由记录剩余发展到庞大的贸易处理, 演进为工业化生产实践处理, 再到服务业等行业的发展延伸, 当前金融领域诞生了较多更新的会计业务, 该类现象均是伴随经济业务内容的更新而形成。目前, 会计信息系统渐渐融入到信息技术更新发展以及互联网进化的全新环境之中, 我们应由该层面入手科学审视会计信息系统。

2 互联网发展趋势

针对各类因素分析, 互联网发展趋势可总结为六个层面内容。首先, 云计算模式将更深度的同互联网融合, 网络之中的各类资源都好比云, 这样将大大节省存储空间, 提升资源应用效率。另外, 物联网技术系统的快速发展, 将使原本没有生命的客观物质依照相关协议同互联网有效连接并完成感应化处理。这样不论用户处在什么地点, 均可对家中一切了如指掌、完全掌控。物联网系统庞大的终端沿袭了人们行为组织模式, 更多的为群体效应社会化感知, 好比协同合作那样一同完成某件事情。

语义网为一类可依照语义完成判断分析的智能化网络, 就像是智能化水平较高的大脑, 网络之中的计算机则可理解概念、各类词汇及其逻辑关系, 从事人们的工作。通过该技术系统可有效应对计算机自动决策相关问题, 例如语音识别、空调等各类自适应系统, 可对环境进行感知并制定判断决策。

社会化网络的形成全面突破了物理空间影响限定, 大众利用微信、qq等模式创建了各类社会群。由传播学视角来讲, 该类多点传输方式令每个人均变成了群族之中的核心。会计自身便具有社会属性, 因此社会化网络对会计组织逐步形成了明显的作用影响。当前, 移动互联网逐步渗透到大众日常工作以及生活的多个领域之中, 无论是获取新闻资料、电商购物、移动支付、定位服务等, 各类丰富移动网络应用均实现了快速发展, 该类无处不在的应用以及丰富的业务模式, 正转变着大众思维模式并对社会形态产生了鲜明的影响。

3 互联网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的影响

互联网环境下, 会计信息系统传输信息将由以往的局域网发展为互联网层面。移动互联网系统中, 手机终端的广泛应用, 令人们不论在什么地方, 均可同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商、销售商完成交易, 通过电商购物完成手机支付。会计工作人员仅需要通过联网便可传输电子单据, 取代以往传统纸质资料。利用创建物联网, 仓储人员也无需挨个地点清查库存商品, 可利用二维码扫描完成商品登记, 确保库存商品信息的可信真实、精准有效, 达到账实相符的合理目标。

软件应用上, 受到语义网的影响作用, 会计软件将向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倘若将有关会计准则利用语义网转变为程序软件并装设在财务部服务器之中, 那么会计工作人员仅需登录网站便可体验软件服务, 令会计信息系统依照该准则完成处理。云计算模式下会计服务的应用也会显著提升会计核算工作效率。而虚拟大脑则会为计算机系统模拟人的大脑明确会计准则、应对复杂的经济业务提供更大的可能。虚拟大脑可利用先前设置完成的凭证库了解会计准则相关知识, 模拟人脑明确经济业务并完成记账, 这对于会计信息体系来讲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转变。

该环境下, 会计员工以及有关组织也会产生转变, 这样一来会计员工无需要每日重复相同的工作, 只需要创造性应对会计决策以及做好财务管理便可。同时会计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 因此会计组织会伴随转变, 创建社会化网络则会开阔会计组织内员工的沟通联系范畴, 令各个会计员工均变成该组织核心, 该类快速及时沟通模式将显著提升会计组织实践工作的整体效率。

由结构层面来讲, 会计信息系统之中各类要素互相联系且影响作用, 由于互联网的进化改革令会计信息系统结构伴随变化, 也就是各类要素位于信息系统中互相联系作用的模式凸显出新的变化, 该类变化最终显现于信息系统的主体功能上。功能层面来讲, 事务系统在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最先引发的便是功能变化, 其在事物结构之上发展。会计信息系统以及互联网环境下, 改变外部环境首先影响系统之中各类要素局部应用功能, 例如应用语义网会令会计以及经济活动语义统一, 最终促进信息系统实现智能化发展。整体功能层面来讲, 信息采集模式引起变化, 会计信息系统不会集中面向财务机构搜寻原始资料凭证, 而可通过互联网直接汇总搜寻供应方、政府机构以及客户处的原始信息, 进而合理节约采集信息数据耗费的时间以及投入的成本, 显著提升会计信息整体质量水平。另外, 应用的信息传输方式产生变化, 各类纸质原始资料凭证渐渐被电子清单取代, 网络会计下, 信息处理则更为快速及时, 所披露的内容更为整体全面, 体现了较强的针对性。而输出信息方式也会随之改变, 网络财务报告为会计创造了更大的发展机遇, 可依照不同的应用信息主体需要更具针对性的编制充满个性化特色的财务报告, 进而全面提升决策管理工作效率。

4 结语

总之, 互联网下对会计信息系统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我们只有在了解会计信息系统演进以及互联网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明确互联网环境特征, 了解新趋势对会计系统形成的推进影响, 方能促进会计信息系统有效的融合互联网优势功能, 扩充更大的发展空间, 真正实现全面升华。

参考文献

[1]陈圆.电算化会计与手工会计的对比分析与转化研究[J].会计之友, 2006 (6) :48-49.

[2]王晓夏.互联网的“达尔文式”猜想[J].世界博览, 2010 (8) :27.

[3]王伟国, 邵露.会计世界与会计观[J].会计之友, 2013 (1) :124-125.

互联网数据自动采集系统设计 篇8

关键词:决策支持,互联网,数据采集

一、前言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我国金融业正在走向市场, 业务经营逐步规范化、市场化、国际化, 大量以表外业务为特征的金融创新业务不断涌现, 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更为灵活。在这种背景下, 金融运行环境越来越复杂, 形势变化越来越快, 金融机构经营中的潜在风险也不断增加且更难以把握和控制。从金融行业的管理来说, 建立一个有效的决策支持系统 (俗称DSS, DecisionSupportSystem) 显得十分必要。

建立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是对数据的分析。在当前的形势下, 而有效并全面的收集和处理互联网数据是数据分析的重要方面。在当前情况下, 由于不同网站、不同指标数据的更新频度不同, 采集数据行为不得不采用人工行为或使用简单工具辅助, 同时采集工作被动地反复进行。采集到本地的金融指标数据没有统一的清洗和归整机制, 无法统一高效地利用, 无法为更深层次的数据分析提供条件。因此, 建设互联网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数据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数据入库和查询, 可以更好为决策支持服务。

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方案

互联网数据采集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 数据采集, 指允许用户根据需要, 管理目标源文件的所有信息, 实现定向、定时、自动化采集; (二) 数据归整, 从采集到本地的各种异构的源文件中, 准确抽取指标数据, 并保存到指标数据库中。 (三) 数据查询, 为用户提供查询功能。

(一) 系统逻辑方案

如下图, 系统使用BS架构对浏览器设置无特殊要求;并采用模块化的体系结构, 标准化接口, 设计开放, 全面支持二次开发与系统集成;提供友好的管理员界面, 简化操作。

在本方案中, 先将采集到的目标源文件在服务器硬盘上集中存放, 再通过ETL工具设计模板, 对目标源文件进行抽取、清洗、转换, 并装载到指标数据库, 形成符合要求的指标数据, 为查询、导出提供数据基础。

(二) 系统模块设计

1. 任务定制管理。

用户可新建采集任务并自定义采集任务相关细节:访问资源协议、资源地址、资源类型、资源有效性验证方式等属性配置。

2. 数据采集。

根据定义好的某个任务, 到互联网上采集数据, 通过HTTP、FTP等网络协议, 根据任务指定位置采集相关数据资源 (html、excel、word、PDF等) 、并将这些资源存储到本地系统中指定的零时目录或缓冲区中。本模块需要高效利用网络资源, 需要有相关网络连接调度池管理及功能, 并提供相关日志信息。最后执行数据有效性检查, 若资源无效则抛出相关异常, 由调用者负责处理。

3. 数据预处理。

将任务执行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相关数据文件做首次整理归档, 主要是为了方便数据移植和其他子系统的导入。在数据采集后需要将临时目录下的数据与文件资源进行归档, 并根据全文检索要求, 查找文档内容里的关键字, 创建索引。同时根据文档内容生成符合全文检索要求的相关数据。最后将整理归档好的数据移动到归档区, 方便数据转移。

4. 任务调度管理器 (任务池) 。

该模块处本系统核心, 所有采集作业 (任务) 都是有此模块调度、出发。同时还支持以下功能:查看正在进行中的任务、终止某个正在进行中的任务、按时间表启动某个任务、通知数据预处理单元工作。本模块还包含了数据核对确认功能, 未通过核对的数据不能进行数据预处理工作, 这部分数据将继续保留在临时工作目录下。

5. 手工补录。

补录采集数据提供的方式有在线填报指标数据和文件上传。在线填报指标数据形式在页面按指标填入需要补录的数据, 在线提交。文件上传方式可上传一个EXCEL报表, 系统将报表内数据解析装载。作为一个上报数据的一个其他解决方案, 用户还可以制定固定的模版, 用相同的模版来上报不同数据时间的数据。

6. 日志管理。

本模块提供系统的安全审计功能, 相关的管理操作都会形成日志记录在数据库中。

三、安全管理

(一) 应用系统安全

实现方法是通过部署防火墙和审计系统的方式来实现。防火墙保证网络边界安全, 实现了网络三/四层的访问控制, 避免由于涉密数据被非法窃听或者嗅探后所导致的泄密情况发生, 在数据链路传输层面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

(二) 数据安全

本系统数据部分具有敏感性, 对于业务数据的查询, 保存与转移要有高度的安全保障体系作为支撑。为了防止对系统数据的侦听、窃密、非法修改、冒名顶替、恶意破坏等, 需要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保证交换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可靠性、不可否认性。金融运行分析系统在数据安全保障体系中有如下方案:

(三) 校验数据载体的正确性

系统在处理数据载体是首先会校验这些载体的正确性, 包括文件名称, 文件格式, 数据时间等。在验证数据载体没有错误以后, 系统会校验数据的精度等。只有所有验证都通过, 数据才会进行入库操作。

(四) 数据备份

数据库定时备份防止数据因为意外情况而丢失。由于金融数据的重要性, 定时的数据库备份可以防止数据因意外情况丢失所带来的隐患。数据库备份分为脱机备份和联机备份两种。

四、小结

互联网舆情监管系统设计思路探索 篇9

近几年相应政策的出台, 大大促进了国内互联网的发展, 与原有传统互联网形态相比, 当今的互联网形态已经发生了巨变, 随身移动设备的不断推新, 人们已经脱离了老式台式机的传统有线上网模式, 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互联网载体中一颗新星, 而且是在飞速的升起。移动设备的功能也层出不穷, 拍照、拍摄视频已经是最基本的功能。人们可以通过移动设备拍摄周围发生的事情, 并且可以直接上传到互联网中, 其信息的传播速度迅速之极, 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传播到世界任何地方, 这些数据信息的传播, 如果没有合理进行监测, 可能会出现煽动性的信息, 错误引导广大群众的判断, 导致舆论走向错误的方向, 导致危害到社会治安。故我们监测部门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的建设十分重要切紧迫, 在系统建设中必须提前为不可估测的事情做好充分的准备。

1 舆情监测现况

舆情信息主要是由互联网中的大型网站传播, 大型门户网站也提供了一定的舆论导向, 信息发布页面下面都会提供用户评论功能, 对信息的评论已经成为大部分网民的生活习惯。

现在重庆舆情监测系统中正针对10家主流视听门户网站、13家论坛网站, 通过入口, 根据关键词检索网站中相关信息, 并提示监测人员进行审核。监测人员通过系统已获取关注的信息28万余条。

这些舆情信息对于舆情监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监管人员需要对有效的舆情信息进行了解, 对网民间的舆论导向有所洞察, 就需要有更好的监管系统, 帮助监管人员更高效的完成监管工作, 保证在互联网环境的健康发展。

在舆情监管工作中, 信息检索功能尤为重要, 所有数据在采集后, 因为数据量极大, 人的能力是有限的, 根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统揽所有数据, 我们需要借助技术手段, 在有限的时间内, 分析出有用的数据, 提供给监管人员进行审核。

信息检索有很多种思路, 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发现, 单一的检索方式只能满足某种特定的信息分析, 不能满足现在互联网中多元化信息分析的需求, 所以我们在信息检索的方式有很多不同的思路, 并且我们把这些思路综合在一起, 将其在舆情监管系统中实现。

考虑到对内容方面的监管, 我们还需要对内容中的敏感信息进行审核, 互联网中的大型网站提供很多热点词汇的推荐, 这些数据很有可能就是我们关心的敏感词汇, 即关键字, 这些数据我们也需要及时的采集下来, 并通过分析后提供给监管人员进行审核。

其次在监测工作中, 监测对象十分重要, 舆情监测中选择的对象, 我们上面也提到过, 就是互联网中大型的网站, 都提供相应的地区性专栏板块, 针对某一个地区的信息进行实时推送。

舆情监测系统现在就是按照我们配置的规则, 每日抓取我们关注的信息, 通过各种分析手段, 提示监测人员注意匹配上的数据信息进行节目审核。

2 系统整体设计思路

在舆情监测系统中, 系统分为四个层次, 自底向上依次为基础数据层、数据处理层、监管业务层、WEB表现层 (图1) 。

1.基础数据层

数据库管理功能, 需要对采集的数据有合理的存放规划;

分布式计算能力, 实现各个子系统内部和子系统之间的不同节点上的对象调用;

系统维护, 可以对各个子系统进行参数配置, 监控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情况, 管理监测人员及其权限等。

2.数据处理层

数据采集能力, 可以对重点网站的网页及音视频内容进行增量式抓取;

数据存储, 可以管理外部存储系统, 能够实现数据迁移、备份和清洗的功能;

数据管理功能, 可以对网站、网页、视音频节目等监管对象的基本信息和进一步分析出的信息进行管理, 如查询、修改、删除、添加。并支持手动导入音视频节目。

3.监管业务层

内容分析, 对采集到的文本、音频、视频数据进行分析, 抽取特征, 建立数据索引, 识别有害信息和跟踪热点、敏感话题等;

信息检索, 是基于关键词、样例图片、样例音频、样例视频, 来进行内容检索;

信息统计, 根据监测业务的需要, 对采集到的视音频网站、节目、和有害信息进行统计归类。

4.WEB表现层

人机界面, 提供各个管理功能友好的操作界面, 显示信息检索、信息统计、有害信息识别和舆情分析的结果, 进行系统维护等多项操作;

系统接口, 为相关系统提供统一的服务, 便于整合监测业务的其他系统, 提高各业务系统的集成性和扩展性。

3 信息检索设计思路

3.1 多维检索

3.1.1 视频检索

能够通过业务人员提交的关键词, 对视频节目进行内容检索, 返回包含指定关键词的视频文件, 以及相应文件内的时间信息。

能够通过业务人员提交的关键帧, 对视频节目进行内容检索, 返回包含指定关键帧的视频文件, 以及相应文件内的时间信息。

能够通过业务人员提交的特定视频片断, 在本地视频数据库中检索包含相似或者相同的视频片断的视频节目, 并进而发现该视频节目在网上的分布情况。找到的视频片断与查询样本的内容一致, 但是在形式上允许存在区别。

业务人员可以通过WEB界面, 查看检索到的结果视频的摘要及关键帧全景图, 关键帧可进行定位播放并且观看、转存结果视频。

可以在视频大屏上直接点击出现该视频片断的视频节目。

3.1.2 音频检索

对互联网语音/音频文件建立内容索引, 支持监测人员进行特定内容音频检索。通过对特定内容音频信息 (或者说敏感信息) 的检索, 实现对网络音频信息的监管。特定内容的语音/音频信息可以有多种形式, 可以是特定关键词, 或者特定说话人, 或者特定音频片段。

(中/英) 关键词检索:当监测人员提交关键词文本, 系统能够返回包含指定关键词的互联网音频文件, 并定位在文件内的时间信息。

特定说话人检索:当监测人员提交某个特定说话人的语音样本, 系统能够返回包含指定说话人的互联网音频文件, 并定位在文件内的时间信息。

特定音频片段检索:当监测人员提交某个特定音频片段, 系统能够返回包含指定音频片段的互联网音频文件, 并定位在文件内的时间信息。

3.1.3 文本检索

系统的核心部分之索引部分的实现不依赖现有的商业数据库, 特定的数据格式设计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及实时检索处理的高效性。另外建立合理有效的索引系统, 设计优化的索引文件格式, 通过有效的索引压缩技术, 在保证不丢失信息的前提下降低索引的存储空间, 减小数据膨胀率。面向内容与结构的索引压缩方法。既能够对索引存储空间进行压缩, 又能保证在检索时, 解压缩所需的时间少于加载压缩后的索引所节省的时间, 从而在节省磁盘空间的同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采用高效、智能的检索算法, 实时检索查询的响应时间短, 返回结果效果好, 综合考虑准确和全面两个指标。

3.1.4 新闻搜索

新闻搜索功能通过一组关键词定义专题, 利用语音搜索技术快速准确的从新闻类及访谈类的节目中发现该专题事件, 并且能够定位到关键词出现的位置, 从而快速找到监测人员所关心的舆情热点和其他相关视音频内容。

1.新闻频道

对收录的新闻栏目进行回放, 监测人员可以任意选择网络视频播放日期和类型。左侧是新闻的播放列表, 中间是播放窗口, 右侧是同步滚动的新闻口播字幕。登录的监测人员可以下载正在浏览的新闻节目。监测人员可点击新闻字幕及视频摘要中的关键帧, 直接跳至对应视频内容处进行播放。

2.系列报道

监测人员可浏览历史新闻系列报道以及正在进展的新闻系列报道。新闻系列报道可在后台通过系统自动搜索并结合人工审核的方式创建。预先设定一些主题, 如“重庆”、“朝天门”等, 监测人员通过搜索新闻内容, 可把有关重庆、朝天门相关的新闻起始时间锁定并添加入对应主题, 系统自动截取这些内容拼接为一个大视频。

3.1.5 专题任务搜索

对个别社会危害大、影响恶劣的视听节目采取的专项清理任务和行动, 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完成专项任务, 需要系统能够按照监测人员的监管要求制定专门的监控策略, 按照即时搜索、专项任务优先的原则, 灵活配置和调度专项搜索任务, 集中调拨系统资源对专项任务涉及的领域或节目进行搜索和识别, 从而达到对专项任务监控对象有效监管的目的, 可根据音频样本、视频样本、语音样本搜索。

3.2 敏感内容推荐

3.2.1 第三方敏感、热点话题搜集

根据监测业务需要对指定的网站进行流量访问量统计、采集排名位置等, 自动从第三方所公布的网页, 门户网站, 搜索引擎以及大网站微博等渠道获取相关数据。可以通过输入指定的网站名称、采集第三方公布排名信息的网页、自动从网页中分析出排名数据等获取监测业务需要的数据。

3.2.2 话题倾向性分析

目前, 分析网络舆情主要采用的是文本倾向性分析方法, 通过基于统计情感词倾向性值的方法, 对评论中关键词的所有情感词语义倾向性值的统计加权, 以通过对比和分析主帖回帖的倾向性向量而得到回帖对于主帖的态度完成对热点话题的倾向性分析。

3.2.3 多规则关键字匹配

通过关键字匹配, 检测节目中是否包含有害内容;根据监测业务的需要对关键字进行配置, 可以通过组合条件进行配置, 具备与、或、非的各种包含方式, 并根据关键字时效性考虑配置有效周期。

3.2.4 敏感视频内容匹配

我们可以配置视频指定采集源, 将视频片段数据录入到系统中, 也可以手工录制后上传到系统中, 当视频片段录入或上传后, 系统会自动检索节目库中的视音频文件内容, 通过匹配视频样本库, 对包含该视频样本的视音频文件进行准确定位。

3.2.5 敏感音频内容匹配

监测业务中的重点文本信息, 检索是否出现在视听节目中。向系统录入文本信息, 系统自动检索节目库中的视音频文件内容, 对包含该文本音频信息的视音频文件进行准确定位。

4 舆情监测与预警

4.1 语义分析

语义分析法是运用语义区分量表来研究事物的意义的一种方法, 我们的系统中, 语义分析是指可以根据系统既定设置的语义分析规则, 进行分析对象识别, 分析内容管理, 分析任务管理。中文分词速度可以达到200kb/s, F1值可以达到95%以上。词性标注整体准确率为95%以上, 未登录词准确率为80%以上, 处理速度达到20kb/s以上。

4.2 语义库

语义库主要是提供给监测人员进行词汇检索、样本录入、词汇管理等。系统通过爬虫程序可以自动抓取各大热门网站上面比较热门的词汇, 并且也可以收录现代汉语词汇, 系统支持收录量可以达到25万条以上, 其中中文倾向性词条可以达到2万条以上;英文倾向性词汇可以达到11万条以上。系统会提供一套统一接口, 方便数据交换和存储扩展。

4.3 语义数据库汇总

根据已设置的关键字, 互联网爬虫程序在深度扫描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数据, 可以自动抓取并存入数据库, 而后通过分析系统对数据进行分门别类及其他处理;系统会对数据库进行周备份、月备份、季度备份、年备份, 留下备份以免数据丢失。

互联网爬虫可以对各大新闻网站、各大论坛网站以及各大微博网站进行深度扫描, 从而获取相关数据。

4.4 预警触发

在监测过程中, 根据预警发布的层次性和紧急性, 通过设置预警级别, 可以根据预警事件的紧急程度来发布预警级别, 系统配备了不同预警级别执行不同处理措施, 监测人员可以参考处理措施做出相应处理。

为了使预警发布更有针对性, 实现点对点的预警提示, 系统需要设置预警对象功能, 系统可以自动根据舆情分析系统判别预警对象并发布, 使监测人员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预警对象。

为了使预警的实时性, 系统支持最低两分钟一次对数据进行预警分析。

4.5 预警分析

监测人员指定规则给系统, 对抓取的内容关注度分析和褒贬度分析, 并可以进行预警信息查询与检索。

4.6 预警报告生成

系统通过预警汇总模块对采集数据进行每日、每周、每月进行统计分析, 起报表类型可以是word或者Excel, 图形可选择是曲线图、柱状图、饼图等,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支持报表一键下载打印功能。方便监管人员工作需要。

5 结束语

监测工作中, 一套全面高效的监测系统是需要我们监测人员不断探究新监测方式, 才能得以更好完成监测工作的, 面对不断推进, 变迁的新时代, 新的信息传播平台不断推出, 互联网监测人员的不断增长, 对我们监测工作的时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在技术领域的探究更显得尤为重要。如何从互联网中更高效的准确的发现问题, 与我们利用的技术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颖, 李欲晓.网络舆情传播特征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4) .

[2]谢海光, 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6 (3) .

[3]范明珠.电子化政府背景下网络舆情监控工作机制的创新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2 (11) .

[4]戴霖.网络舆情信息挖掘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D].浙江工商大学, 2011.

互联网操作系统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人体生理参数,非接触,视频

0 引言

我国医疗体系不完善, 医疗水平及资源分布不均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传统医疗设备的弊端逐渐显现。在心率测量方面, 目前临床主要使用Ag/Agcl电极进行体表心电信息的提取。然而, 电极中的导电胶含有的盐成分可能会渗透到皮肤中, 造成过敏性皮炎。一些体质特殊的患者也可能对这种成分过敏。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 传统的测量仪器也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 不利于疾病的治疗。众所周知, 中国是老龄化最快的国家之一, 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死于慢性疾病。并不是所有的老年人都能够保证对生理参数的实时测量, 不能很好的对慢性疾病进行监控。为了改善这些弊端, 完善国内的医疗系统, 一种新的测量系统的出现成为了一种必然。

进入21世纪, 我国远程医疗建设应用发展迅速, 使非接触式的医疗测量的普及成为可能。所以本系统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 让大众身处更为舒适和方便的医疗环境, 这种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测量方式也会广泛受到大家的欢迎。该系统将实现医生可以随时了解患者的生理参数, 患者也可以没有任何影响的测量出自己的心跳等生理数据。该方法有可能会成为各个医院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测量方法。

1 系统设计

本设计的关键在于寻找生理参数与RGB彩色图像之间的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通过JADE算法分析RGB人脸信息获得人体生理参数。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本系统选用高清摄像头对脸部图像数据进行采集, 然后通过JADE算法分析和处理RGB人脸信息获得人体生理参数, 实现通过视频来采集人体参数数据的目的。之后以互联网为依托将相关参数向医疗机构进行传输, 起到实时监控被测对象健康状况的目的。

2 心跳频率测量原理

2.1 PPG原理

动脉血液对光吸收量的变化会随着动脉博而变化。当心脏收缩时, 外周血管血容量最多, 光吸收量也最大, 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小;而当心脏舒张时, 外周血管血容量最少, 检测到的光强度最大, 光电接收器检测到的光强度随之呈脉动性变化, 再将该光强度变化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将该电信号经放大滤波电路后便可获得容积脉搏血流的变化。

2.2 i PPG原理

皮肤的反射光谱携带了皮肤组织内部结构的信息, 特别是血液的信息。当波长在400nm-700nm范围内, 反射光谱与皮肤组织内血液含量的变化关系为:当血液含量增加时, 皮肤反射光谱强度下降;当血液含量减少时, 皮肤反射光谱强度上升。

3 测量结果仿真

彩色视频图像实际上是多张彩色图片的组合。每张彩色图片可以分离为红、绿、蓝 (R、G、B) 三个分量, R、G、B三色的波长在400nm-700nm之间。当皮肤血液含量减少和增加5%时, R、G、B三色光的反射强度对应着变强和减弱。B变化最大, G次之, R变化最小, 对应的变化值约为:0.3个单位, 0.2个单位, 0.1个单位。因此, 心脏收缩致使皮肤血液含量的变化, 可以在自然光中通过皮肤表面反射回来的R、G、B三色光的变化反映出来。

将视频图像中获得人脸图像, 分离成RGB彩色图像。分析R, G, B, 三色波的波长。数据仿真如图2所示。

4 系统的性能分析

该系统具有以下几种性能:

4.1 实时性

该设计通过网络摄像头采集人脸信息, 分离出RGB三色头像, 从而进行下一步的分析。在当下, 互联网高速发展, 网络摄像头随处可见, 包括自己的手机摄像头都可以完成这种采集人脸信息的功能。所以不仅仅在病房中, 在家里、在大街上, 随时录一段视频都可以传送到分析心率的终端生成自己此时的心率情况。对于持续性的测量可以在病房中或者家中安装摄像头对患者的人脸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保证医生或者患者可以24小时知道自己的生理信息。

4.2 舒适性

动态心率监护仪在测量时会用夹子, 夹在患者的指尖, 会给患者造成不舒适感。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对电极中的盐成分过敏。我们的设计采用摄像头采集信息, 简单, 方便, 与患者没有身体上的接触, 所以在身体上不会产生任何的不舒适感。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对于生活环境以及舒适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医疗环境也是其中的一种, 所以我们的系统将会得到大众的认可。

4.3 隐私的保密性

本系统要实现实时测量的功能, 所以在一些情况下, 可能要对患者进行24小时的视频采集。在这种情况下, 很多人都会担心自己的隐私问题。首先, 对于24小时采集视频信息的患者很多都会是在医院住院的患者, 在病房内就不涉及到隐私的问题。第二, 患者在家中24小时采集视频的情况。患者可以自己在一间基本没有什么隐私的卧室内进行采集。我们正在考虑在成像终端只保留患者的脸部信息, 其余部分打上马赛克, 这样可以很好的保护患者的隐私。

5结语

为了达到设计需求, 该系统涉及到JADE原理, PPG原理, IPPG原理。利用上述原理分析所采集的视频中分离出来的RGB三色图像。动脉血液对光的吸收量随脉搏的变化而变化, 从而得出心跳频率。通过该过程得到的人体生理参数与实际的误差小于0.3%, 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 所以我们得到的数据几乎就是真实的数据。

参考文献

[1]任克严.基于脉博波的无创血压测量仪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 2011.

[2]骆文, 刘阳, 熊俊俏.基于光电技术的心率测量仪[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2 (1) :99-101.

[3]王晋.血管硬度测量仪的研制[D].重庆大学, 2003.

[4]李战胜, 万叶丽.基于CC2430的智能心率器的设计[J].电子制作, 2015 (17) :69-70.

互联网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篇11

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运作也深受互联网环境的影响。在当前互联网不断向云计算、物联网等方向演化的形势下,企业会计工作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成为与企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需要相关会计工作者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概述

广义的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企业内部的一组人员、规划和资源所组成,负责采集、处理财务信息并为企业内外提供相关财务、业务数据的一个系统。而狭义的会计信息系统是指信息化会计管理系统,它只是会计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即基于计算机软硬件、通信网络等信息化技术所开展的,专门进行会计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核算并输出会计信息,从而为企业经济决策提供参考的信息化系统。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有70%以上的信息部属于会计信息,如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工资发放、存贷控制、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均会产生会计事项,形成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真实记录了企业业务活动的历史轨迹,通过对其进行一定的加工整理,就能形成各种一目了然的财务指标和会计报表,直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灵活、高效的会计信息系统,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员准确掌握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状况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与决策质量,使企业得以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更好地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演进历程

会计信息系统并非无中生有,而是经历了一个从自然语言到会计语言、从人工处理到电算化核算、从局域网处理到互联网处理的发展阶段,具体如下:

从自然语言到会计语言。会计语言是在处理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最早的会计语言如会计账簿摘要中所使用的是一种自然语言,而如今的会计活动普遍使用“负债”、“资产”等专业会计词汇,并且将会计准则作为“语法”,来计算“收入”,制定决策。会计语言以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账薄为载体,其能够减少经济合作事项的不确定性,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从人工处理到电算化核算。会计处理的电算化是会计信息系统演化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以往的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所有的统计、核算、分析工作都是通过人工来完成的,而计算机出现以后,传统手工处理方式逐渐被电算化所取代。凭借计算机强大的统计、核算、分析能力,企业处理加工会计信息的能力获得了质的提升,大大提高了会计运作效率,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决策和发展。

从局域网处理到互联网处理。现阶段,企业中广泛采用的ERP系统仍然是建立局域网基础上的,但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处理已经表现出了向互联网云端演化的趋势。特别是随着电子商务等网络新兴经济的出现,企业亟需改变当前的信息处理机制,包括会计数据的获取、存储、加工、转换及处理方式等,以满足处于不同时空下的经济业务活动的互联互通需求。这种从局域网到互联网的演化给企业会计工作带来的影响将是革命性的,企业可以通过云会计信息系统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实时处理和反馈,并利用互联网与外部的一些会计信息使用者进行信息交换或发布,从而拉近与服务对象之间的距离,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互联网对企业会计信息系统的影响

拓展会计信息范围。在网络化技术平台的支持下,企业可以直接从经销商、供应商、银行、客户等关联方获取各种商务活动信息,并利用自动文档技术建立相关数据库,对企業产品、服务、供应、客户等方面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反馈,大大地拓展了企业会计信息范围。在以往的会计信息处理中,需要财会人员按照原始凭证将会计数据一一录入企业的会计信息系统之中,而基于互联网的现代会计信息系统具有实时处理功能,在网上交易、结算发生的同时,或者企业系统内部价值的流动的过程中,就自动完成了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提高信息收集、处理速度。首先,在互联网的支持下,企业的生产、财务、销售等部门之间可以进行高度协同工作,并将各自形成的会计信息集中存放到数据库之中,相关人员可以随时对数据库进行访问,得到各种具有参考价值的会计资料。其次,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主动将会计信息发布到企业内部或外部的网页上,甚至直接传送给政府的税务机构,而无需通过纸面、软盘等传统方式进行报送,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交换、处理的速度。

促进会计组织变革。互联网在提高会计信息系统运作效率的同时,也对原有的会计组织方式及会计工作职能带来了冲击,引进而发了会计组织的巨大变革。首先,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许多原本由人工完成的会计工作都被系统所取代,从而造成部分会计岗位的撤并。再次,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其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同时也要掌握云计算、数据库等相关技术,从而引发企业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转变。

移动互联网内容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篇12

Web2.0、P2P、网络视频应用的不断兴起, 论坛、聊天室、博客、即时通信、个人主页等交互类网络服务迅速膨胀, 使得各类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方式也更加手段多样并且快速和隐蔽。一半的网民使用互联网作为信息获取的主要渠道, 一旦出现违法有害信息, 其危害及影响面会很大。

近年来政府针对互联网上违法有害信息传播也进行了多次“专项整顿”和“专项打击”行动, 采取“抓信息源” (即网站经营单位) 的做法, 阶段性地抑制了违法有害信息的产生和传播。但由于缺乏有效技术手段和设备保障, 每次专项行动中各级执法、执行机构的人员投入和工作量巨大, 而且困难重重并难以形成长效机制, 专项整治之后各类违规业务和违法有害信息又会出现“春风吹又生”的景象。

为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有效防止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 迫切需要一个高性能、大容量、安全稳定的信息安全监控系统, 在出现非法有害及敏感信息时能够及时进行告警并采取一定的措施, 以保证移动互联网网络及下联客户、增值平台等的安全运行, 杜绝网上非法信息的泛滥。

建设目标

针对移动互联网的内容监测系统建设要达到以下目标。

●实时监控不良信息的发布, 及时追踪有害信息来源。

●监控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状况, 对业务类型和访问流量进行分析统计, 为企业互联网数据业务运营提供数据支持。

●建设中心监管平台, 实现对全省互联网网站发布信息的全面监控与管理, 及时发现不良信息、敏感信息, 规范互联网行为, 促进互联网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建设原则

“互联网信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的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实用性:系统应部署简单, 不影响互联网网络现状, 网络拓扑不发生改变, 不增加网络故障点。

●灵活性:“互联网信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采用模块化结构, 具有良好的扩展能力, 并能够根据将来信息安全形势发展需要, 灵活扩展监控内容及网络覆盖范围。

●安全性:“互联网信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必须从网络、主机、数据库和应用软件等方面保证系统运行和审计数据的安全。

可靠性:系统应有防护性能, 防止网络病毒及攻击;应用软件应有容错能力, 软件故障不应引起各类严重的系统再启动;整个系统需要按照电信级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及施工, 充分保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并且提供足够的冗余。

经济性:系统应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 要根据实际网络规模进行紧凑配置, 使资金的产出投入比达到最大值。

系统部署方案设计

互联网信息安全监控管理系统采取通行的IP协议分析技术, 它是一种对互联网网络层和应用层各类协议进行分析处理的技术。系统通过采集获取移动数据网出口电路的网络流量数据, 利用报文重组、协议规则分析等技术方法实现信息安全监控管理功能。结合互联网网络结构, 有以下两种部署方案 (如表所示) 。

方案一:要实现最佳的监控性能, 就需要最大范围的采集网络流量数据。设计选择移动互联网核心层上行出口电路分光或数据镜像方式采集网络流量数据。

方案二:接入层/汇聚层数据采集方案。在移动互联网接入层/汇聚层数据采集。

先从根源入手, 对互联网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 (如图1所示) 。

●从不良内容密集度来看, 大量的不良信息来源于外网, 同时还有一些IDC接入的托管

●用户和专线用户也是不良信息的重要来源。

●从内容监管责任度来看, 运营商对于IDC托管用户和专线接入用户承担很重的监管责任, 而外网的不良信息则由于存在着接入和管理在外等因素影响而内容监管审核压力较小。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特点, 利用人工浏览和搜索技术对接入内容进行审核将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形成一个甩不掉的沉重包袱;而自动的安全检测系统, 则受制网络结构的复杂和数据流量的庞大, 无法在宽带接入、城域网、骨干网等层面实现全部内容的监测过滤, 部署覆盖全部网络接入层面的监控在技术和资金投入上都是不现实的。

因此, 重点考虑图1中的1、2两个节点, 即网络出口和IDC机房的监控。节点1即是方案一数据采集点部署位置, 在移动互联网核心层, 为本网到外网的网络接口。节点2即是方案二数据采集点部署的位置, 在移动互联网汇聚层, 主要针对IDC出口, 集中了本网数据。

根据网络情况, 首先在核心层网络出口部署相关的监控节点并且建设互联网内容安全管理的中心节点。上述节点的建设可以监测所有本网用户 (专线用户、个人宽带用户) 访问他网, 如使用Web服务、即时通信工具、FTP服务等的信息内容;并可以监测所有外网用户访问的本网数据, 可以实现对IDC主要内容的监测。同时可以考虑在汇聚层IDC部署对应的监控节点, 以实现对IDC内容安全的全面管理。

系统结构设计

网络内容安全监测系统由内容监测前端机、图片识别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中心报表服务器组成, 系统逻辑组成如图2所示。

监测前端机、图像识别机和应用服务器之间通信采用内部地址, 探针监测网络出口数据流时, 监测端口不需要配置IP地址, 不需要访问被监测设备, 对被监测设备的性能没有影响, 不改变原有业务流程。

监测前端机

监测前端机可根据需要选择千兆以太网电接口或光接口, 前端机采用数据旁路方式接入被监测链路, 多接口或主备链路可采用前端机接入集群来实现数据接入和内容安全分析。

监测前端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采集链路数据、还原业务内容并进行文字不良信息匹配识别, 同时应用内容匹配去重机制过滤图片信息, 将过滤后的图片传递到图像识别机进行黄色图片识别判定。

高速数据接口分流转换设备

对于2.5G/10G的高速数据接口可选择旁路接入的分流设备对被监测链路完成数据分流和流量预筛选。数据分流设备将接口转换为千兆以太网电接口, 通过千兆接口的监测前端机对分流处来的网络流量进行数据采集分析。

对于多个GE接口, 也可以采用GE接口专用汇聚设备将多个GE接口数据过滤转换到若干个GE接口, 实现流量汇聚分析。

图像识别机

图像识别机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将监测前端机传送过来的图片信息进行黄色图片智能识别判定, 将判定结果上传到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

应用服务器是内容安全监测系统的控制中枢, 完成监测功能配置、监测记录存储记录、监测结果统计分析等功能。系统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完成对系统的功能配置和结果分析。如果监测入库的数据量汇总结果过大, 可配置多台应用服务器实现应用服务器集群。

由于应用服务器需要和监测前端机保持高速的大带宽通信接口, 所以需要每个监测的物理节点配置至少一台应用服务器, 实现主备或监测集群设置需配置两台或多台应用服务器。

中心报表服务器

中心报表服务器主要完成监测结果的汇总统计分析功能, 中心报表服务器与应用服务器通过网络连接。

系统功能设计

海量数据还原分析

针对业务访问特点, 系统对捕获的图片进行智能分类记录, 经过去重分析处理后的记录在数据库中的图片减少90%, 经过黄色图片智能识别系统审核后的嫌疑图片占总数的1%左右, 低于识别门限的小图片和图片被自然过滤。

系统实现了在电信系统高速数据接口对海量数据和图片的系统化应用, 为业务运营的内容监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发展思路。

黄色图片智能识别判定

采用“基于内容的图像识别技术”, 建立了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数学模型, 根据标准肤色、姿态特征库直接对图像进行判断, 而不是和现有图像库进行简单的对比, 对色情图像的识别率很高, 变被动防御状态为真正主动过滤, 极大地提高了过滤的有效性。

文字不良信息智能匹配识别

关键字设置匹配管理可以增加、修改、删除关键字的类型。策略中需要进行关键字匹配时, 需要指定关键字的类型 (当然同一个策略可以指定多个关键字类型) 。这样在检查业务数据时, 如果业务内容中有一种指定关键字类型中的关键字则认为关键字匹配成功。

关键字可通过Excel模块来定义和维护, 可通过系统导入关键字字典。用户可通过关键字列表来实现对关键字的维护, 不同的业务类型可分别定义所属的关键字, 也未可共用关键字列表。

权重匹配管理系统支持不同协议 (业务) 设置不同的关键词和权重, 可根据查准率和出现概率, 设置关键词的权重, 可以设置减权关键词, 降低误报率。

合理的设置监测策略, 能极大提高数据中标率, 降低误报率, 从而极大地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具体来说, 可以采取以下4种措施:调整关键字权重;设置减权关键字;把易误报的业务类型和URL增加到系统信任对象 (白名单) ;按照系统使用情况定期调整关键词权重, 合理设置权重阈值。

网站报备监测

系统能根据IP地址判断IDC客户的网站页面底部的中央位置上是否有通信管理局发放的备案编号及证书, 系统能够对备案编号、证书、信息产业部备案管理系统网址等进行特征抽象, 并形成一定的规则, 进行智能识别, 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不良信息取证记录

为了满足增值业务不良信息监控审核的需要, 系统提供不良信息监测结果的审核确认流程, 并可在各阶段分别生成分析报表。

本系统支持良好的报表展现和不良信息审核流程, 大致的审核流程如下:

●监测前端机获取符合内容匹配条件的中标记录信息;

●系统用户浏览并审核抓取的图片和网站内容;

●对于有嫌疑的网站或链接, 系统会给出具体的url, 通过链接查实;

●通过审核确实有问题的链接, 可以进行截图, 保存文件等取证工作。

●可按不良信息的类型 (如黄色、反动、欺诈等) 进行查询, 支持多条件的复合查询, 可对中标信息进行去重处理。

统计查询

系统支持对至少提供主机域名、URL、URL命中次数、源数据链接、源IP、源端口、目的IP、目的端口、协议方法、协议内容类型、时间、权重等可用信息的报表生成。系统支持测试报告的打印预览、Excel、html等格式的输出方式, 为管理工作提供方便。

告警策略配置

对于系统监测到的不良信息, 除了进行浏览审核外, 系统还支持使用邮件、短信、SNMP的方式进行告警。系统告警的产生基于配置的告警策略, 在配置告警策略后, 系统会实时监控、统计抓取到的不良信息数据, 如果满足配置的告警阀值, 就会产生相应的告警。用户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告警策略, 可以基于告警策略设置告警阀值、告警通知邮箱、告警短信通知手机, 并选择告警基本。

上一篇:联合尺度下一篇:有序介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