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精选11篇)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1
制定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是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基本目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对社会和国家都有着重大意义,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进步和创新可以保证地质工程测量符合技术标准和用户的要求, 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因此, 每个地质工程测量项目在作业前都必须进行技术设计。
1 对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制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编制对指导地质工程的测量生产有很大意义, 它不仅能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作业队伍的技术水平, 还能提高作业员的综合素质。在实际测量工作中, 不论工程大小都要对工程进行测前的方案设计。测前方案设计是提高工效、保障预期精度必不可少的步骤, 对工程起到整体把握的效果。
2 编写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有些测量的设计方案套用, 不合实际在实际工作中, 有些测量工作虽然有设计, 但只是套用和应付, 往往存在以下形式和规范问题: (1) 封面和文字不符规定, 内容欠完整。表现为因人、因时间、因项目的不同封面五花八门, 格式、大小、字型、字体均不统一。不同项目、不同的作业地点的技术设计格式强行套用, 叙述千篇一律, 不具体, 缺乏针对性。对设计方案、作业方法和技术指标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少, 附图、附表不全。 (2) 编写依据不科学。表现为一些设计编写者习惯于参考已有的技术设计书和过时的教材、规范, 而对现行的法规和技术标准、有关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生产定额、成本定额和装备标准以及以前进行过的类似项目的技术总结和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检查、验收报告重视不够。 (3) 对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所做的分析不够全面。主要变现为对已知资料过分信任, 直接利用非本单位所测的资料或时代久远、难寻的资料, 不能认真的进行科学调查和资料分析。
3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方法
3.1 技术设计的依据和原则
3.1.1 技术设计的依据。
(1) 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 (2) 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 (3) 有关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生产定额、成本定额和装备标准等。
3.1.2 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1) 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 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 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 (人员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 , 挖掘潜力, 选择最佳方案。 (3) 广泛收集, 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和资料。 (4) 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3.2 对设计人员的具体要求
3.2.1 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量、要求和设计的原则。
3.2.2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调查分析工作。
3.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书负责, 要深入第一线检查了解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3 对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3.3.1 内容要明确, 文字简练, 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 一般不再重复, 对作业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叙述。
3.3.2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 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的结果以及达到的精度, 必要时可附鉴定证书或试验报告。
3.3.3 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
3.3.4 从实际出发, 以工程的实际需要为基础, 以结合工程特点为原
则, 以测量规范为基准, 以分级布网控制误差的出现, 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确保校核条件控制测量质量, 使测量工作快速有效的进行
3.4 地质工程测量项目技术设计的内容
3.4.1 任务概述。
任务的名称、来源、作业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项目内容、产品种类及形式、任务量, 要求达到的主要精度指标、质量要求、完成期限和产品接收单位。
3.4.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和作业区困难类别。
3.4.3 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说明主要资料的来源以及对它的评价, 并且说明资料中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完成情况, 以及利用的可能性。
3.4.4 主要作业方法和技术规定。
特殊的技术要求,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依据和技术要求, 并进行技术估算或说明。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3.4.5 计划安排和经费预算。
作业区困难类别的划分。工作量统计:根据设计方案, 分别计算各工序的工作量。进度计划:根据工作量统计和计划投入生产实力, 参照生产定额, 分别列出年度进度计划和各工序的衔接计划。经费预算:根据设计方案和进度计划, 参照有关生产定额和成本定额, 编制年度经费和总经费计划, 并作必要的说明。
4 在实测中的应用
4.1 在野外实测工程中的应用
在开展野外工作时, 为了使野外实测剖面准确、统一, 须对测区进行踏勘调查, 其目的在于了解测量范围内地理、地貌和地质构造轮廓。地质踏勘在1:200 000-1:50 000地质测量中, 主要是了解测量区内交通、供应、经济、气候和地质概况。选择几条横贯全区的观测路线, 对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层剖面进行轮廓性地质了解。总之, 要全面了解地貌、地质条件, 搜集有关资料, 必要时亦可到测区外对区域地质进行概略观察以及对矿床、矿点进行检查等。但在实测剖面工作中, 首先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地层层序、岩层厚度、接触关系、矿产赋存层位及各种技术指标, 剖面卜各种物化探异常特点及矿点资料;二是确定地质制图的地层划分单位和各填图单位的顶底标志;三是研究工作区内的地质构造。
4.2 路线地质观察及野外地质图的填绘
按照地质测量工作的要求, 野外实测工作要遵循一定的观察线路进行, 如果线路选不好, 填图工作就无法进行。因此, 应按规范要求选好地质观测路线, 按一定间距布满全区, 以路线间距的大小确定填图比例尺和地质构造复杂程度, 如1:50000地质测量, 路线间距一般为500m~700 m。以穿越地层走向和构造线的路线方向为主, 对于重要的地质界线应采取沿走向追索。在测量地质观测路线上, 要随时记录地质情况, 并划分出地层单位和相带分界线、断层面的出露线以及岩体、矿体等。
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地质工程测量科技虽有很大进步, 但仍然不能与科技发展相平衡。因此我们应该加大促进工程测量技术方法的力度, 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充分利用控制测量技术、地形网测绘技术、全站仪野外数字测图、摄影测量技术、高分辨率遥感技术等等, 把传统的手工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 我们还要不断拓宽工程测量服务新领域, 为我国地质工程测量科技的不断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绍堂, 詹先运.如何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 2009, (4) .[1]刘绍堂, 詹先运.如何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 2009, (4) .
[2]毛淑杰.浅谈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4) .[2]毛淑杰.浅谈工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4) .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2
和综合应用性首先必须重视岩土地质勘查前期的全面性分析与预测工作,以实现地质勘查与工程建设实际的适应性与目标匹配性,从而结合工程实际的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解决不同岩体类型下的工艺操作的问题[2]。此外还要拓展现场勘测过程中勘查手段的关联性和补充性,灵活地选择勘查的技术,并适时利用诸如工程物探技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岩土勘测工作的全面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3.2强化岩土工程的计算机分析及结果评价
一方面需要提高岩土取样的代表性和科学性,加强岩土测试和各种原位测试新技术的应用,不仅为岩土工程施工提供可靠、详实、完整且适用数据与参数,还为岩土工程技术的评价与选择提供技术前提;其次,强化岩土工程设计中计算机的应用,通过计算机来提高岩土结构模型和介质相互作用模型的测算与分析,以优化传统计算方法和测试技术的精准性、效率性和全面性,实现对工程施工的适应化指导。
3.3提高岩土勘查技术与岩土设计施工的衔接
在正式的勘探工作开展前,勘查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工程设计的意图,清楚建设工程的工程特性,以达到勘探工作目的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勘查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岩土工程施工提供直接而实用的引导与数据参考[3]。此外还要强化岩土勘查工作对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选择上的优化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对勘查报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更好地组织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高。
4结语
岩土工程的勘查工作是实施岩土工程技术选择及应用的前提,但岩土工程的勘查工作需要工程的设计与工程所应达到的技术指标为指引,才能有效避免勘查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勘查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实施提供了充分而精准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刚.工程地质勘察现状及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31).
[2]张金瑞.现阶段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00027-00027.
地质测量最新技术方法 篇3
关键词:测量技术 地质 GPS RS GIS CORS
0 引言
地质测量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测量是地质工作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实现预期目标的有力保证。现在的地质测量早已告别了长期依靠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老三仪进行工作,新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给地质测量带来了全新的方法,这也要求从事地质测量人员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1 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
GPS即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它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发的,通过接收离地面约两万多公里高的轨道上运行的24颗人造卫星所发射出来的讯号,利用三角测量原理能够对收讯者在地球上的位置进行计算,GPS采用的是全球性地心坐标系统,其坐标原点是地球质量中心,GPS技术功能必须具备三个要素:GPS、终端传输网络和监控平台。
GPS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观测时间较短;测站无需通视;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操作简便;较强的定位功能。
现如今流行的手持GPS技术,是一种借助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相结合的导航设备,其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造价低体积小便于携带,并且具有全方位全天候实时三维导航及定位能力,非常适合在地质测量中应用,虽然手持式GPS的精度有限,但是通过相应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其定位精度,这样便可以满足实际应用需要。
在野外地质勘查中运用GPS技术,使得测量人员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减轻了地质人员的劳动强度且提高找矿的准确性,促进了工作效率的提高。
2 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
RS(Remote Sensing,遥感)技术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一种探测技术,其依据是电磁波理论,是指把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利用各种传感仪器进行收集、处理,直至成像,进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现如今通过人造卫星得到一套全球的图像资料只需18天,利用遥感技术,可以高速度、高质量地测绘地图。
该技术具有信息量丰富、观测角度广阔、获得影像清晰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地质测量工作中,是地质调查和环境资源勘查与监测的重要手段。
利用RS进行地质测量,获得地质信息的方式有以下两种: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地质测量中地质空间延伸和展布构造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做出清晰的判断。在区域探矿过程中,可以把卫星传回的图像信息作为分析某区域地质情况的重要地质矿藏依据。在进行地质矿产预测时,利用 RS技术的采集波谱结合综合图像处理技术和线性分析可以确定准确的矿区位置。此外,RS 技术还可以通过红外线扫描、影像探测仪,测量地下水的流量分布和规模。
3 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又称“地学信息系统”,它是一种特定的很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它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GIS利用计算机技术,在规范的地理坐标系统上,实现对各种地质、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并借助数据转换和通信系统进行数据传输。
GIS技术对地质测量、矿产资源勘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该技术最大的优点是能够进行数据分析和图形图像的处理,可以建立基于空间地址坐标的三维图件。
4 CORS(Continuous Operational Reference System,卫星定位服务综合系统)技术
CORS 技术是目前地质勘查工作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技术之一,是采用地理空间框架为基础的一种综合性工作模式和工作流程。在传统的地质测量工作中,通常都是采用常规的GPS-RTK结合传统的挖掘测量技术,但是这种测量方式的应用中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与不足。因此,在目前的社会生产中,以CORS技术为基础的地质测量工作逐步得到了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CORS的建立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的速度与效率,降低测绘劳动强度和成本,省去测量标志保护与修复的费用,节省各项测绘工程实施过程中约30%的控制测量费用。
5 结语
由于受到观测仪器和方法的限制,传统的测绘技术只能在地球的某一局部区域进行测量工作;而各种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和集成, 则为我们提供了对地球整体进行观察和测绘的工具。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的发展,地质测量工作的工作量也在逐渐增加,地质测量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尤其是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新技术的引入,不仅减轻了地质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也大大提高了工作的精准度,为我国地质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林.GPS技术应用于地质测绘的重要性和方法[J].广东科技,2012(07).
[2]窦明.分析煤矿地质测量空间信息系统的框架体系及其相关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8).
[3]胡静,张辉,张欢.浅谈RS、GPS、GIS在地质工作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2).
作者简介:
如何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 篇4
1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在有的地质工程中, 测量工作比较混乱, 在对项目进行测量时, 没有进行合理的世界, 这使得工程测量项目没有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 使得测量的流程没有按照设定的程序进行。在确定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时, 一定要进行全面综合的考虑, 有的测量人员由于对技术设计工作不够重视, 而且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 这极大的影响了测量工作的顺利展开。只有确定测量设计方案, 可以保证测量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
1.2有的地质工程测量单位一味的加快进度, 而且缩减了测量的成本, 这使得测量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 在测量的过程中, 一定要合理确定布网的形式, 要采取分级布网的原则, 还要做好校核工作, 要控制测量中存在的误差。对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进行合理的设计, 可以减少测量中存在的错误, 可以保证测量的精度, 按照设计进行操作, 还可以及时发现测量工作中存在的错误, 可以降低安全隐患, 可以及时发现质量隐患, 可以避免地质工程存在较大的损失。由于地质工程测量人员没有做好设计工作, 使得工程经常出现质量问题, 延长了测量工程的工期, 也增加了测量的成本。
1.3在测量工程中, 施工单位还要做好布网工作, 由于缺乏技术设计, 使得布网存在较多的漏布问题, 在后期补布的过程中, 不但增加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 而且测量的准确性很难得到保证。在补布的过程中, 还会损害原网的整体性。
1.4在布网的过程中, 一定要控制好布网的准确性, 要保证布局点的精确性, 测量点布置的准确性影响着布网的精度, 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测量技术的设计, 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布网缺陷, 可以保证布网的完整性。
1.5在测量的过程中, 还要控制好测量的精度, 相关工作人员要做好后期的除了工作, 在碎部测量时, 一定要做好细化工作, 要处理好后期的工作, 还要保证测量的整体性。在测量时, 要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由于测量工作比较繁琐, 测量人员在后期工作处理时比较被动, 很难控制测量的细节问题, 这也影响了地质工程的测量质量。
1.6在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设计工作中, 设计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也影响了设计的质量, 有的设计人员设计出的方案比较肤浅, 而且思想比较落后, 不注重对新材料以及新技术的应用, 设计人员缺少对作业地点的调查分析与情况的勘探, 降低了设计的质量。
2 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水平的措施
2.1 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2.1.1 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 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 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1.2 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 (人员技术素质和装备情况) , 挖掘潜力, 选择最佳方案。
2.1.3 广泛收集, 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和资料。
2.1.4 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2.2 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2.2.1 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量、要求和设计的原则。
2.2.2 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调查分析工作。
2.2.3 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书负责, 要深入第一线检查了解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2.3 编写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2.3.1 内容要明确, 文字简练, 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 一般不再重复, 对作业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叙述。
2.3.2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 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的结果以及达到的精度, 必要时可附鉴定证书或试验报告。
2.3.3 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
2.3.4以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与工程特点为基础, 以测量规范为准绳, 以分级布网控制测量误差, 确保校核条件控制测量质量, 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实现测量工作的多快好省。
2.4 地质工程测量项目技术设计的主要内容
2.4.1任务概述。任务的名称、来源、作业区范围、地理位置、行政隶属、项目内容、产品种类及形式、任务量, 要求达到的主要精度指标、质量要求、完成期限和产品接收单位。
2.4.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地理特征、居民地、交通、气候情况和作业区困难类别。
2.4.3 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说明资料中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完成情况, 主要资料情况及评价, 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方案等设计方案。
2.4.4主要作业方法和技术规定。特殊的技术要求, 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的依据和技术要求, 并进行技术估算或说明。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和要求。
2.4.5计划安排和经费预算。作业区困难类别的划分。工作量统计:根据设计方案, 分别计算各工序的工作量。进度计划:根据工作量统计和计划投入生产实力, 参照生产定额, 分别列出年度进度计划和各工序的衔接计划。经费预算:根据设计方寒和进度计划, 参照有关生产定额和成本定额, 编制年度经费和总经费计划。
结束语
地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地质测量人员需要对地形、水文地质等进行测量, 在测量的过程中, 应用的技术比较多,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 其应用的技术越来越先进, 有效提高了测量的效率, 也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为了保证测量的精确性,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工作, 要对测量的流程进行优化, 还要对测量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 要多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电子化技术, 还可以实现自动化测量, 这可以减轻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 也可以促进地质测量行业更好的发展。
摘要:地质工程中需要应用多种测量技术, 为了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设计工作, 要对测量的流程进行优化, 还要提高测量人员的综合素质,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工作团队, 这样可以提高地质工程测量的效率。在地质工程中, 地质测量是一项基础的工作, 其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 其他单位在参考地质条件信息后, 可以做出正确的决策, 所以, 测量人员一定要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了介绍, 希望可以有效提供地质工程测量的水平。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技术,问题,措施
参考文献
[1]祁亚科, 王若尧.用现代装备选择施工坐标系坐标快速测设地震勘探物理点[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2 (2) .
[2]战大勇.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法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14) .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5
【关键词】测绘新技术,地质测绘工程,测量,应用
1.测绘新技术
1.1测绘新技术的分类
1.1.1工程测绘数字化技术
传统测绘方式大多依赖传统机械测绘工具,往往精度不高且效率较低,而如今测绘技术已逐渐向工具现代化、仪器先进化转变。工程测绘数字化技术主要利用的仪器是PC机,即通过仪器直接把当地需要测量的地质数据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这种工程技术的优点之一就是工具便捷,便于携带,适用于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因其所需设备少,仅需一台PC机和一台计算机。除此之外,可节约测绘成本。
1.1.2地质勘查工程测量技术
此种测量技术主要是针对测量地的地质条件等所需信息的室外勘察以及室内检测,是对当地的地质特点以及地质条件等进行检测。内容主要涵盖首先收集勘察地的图像、地理特质、地貌等数据信息,然后针对这些所需信息进行地质测绘和勘探,最终汇总成地质勘探报告等步骤。
1.1.3地理信息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是近几年随着相关地质测绘学科知识的成熟化及测绘专业仪器的现代化和系统化衍生出来的一门新兴科学测绘技术。经过几年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已成为测绘技术中最重要的辅助手段之一。之所以在勘探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在于其独特的优势所在。其一,该技术能够将检测到的数据、分析过程、图像集合成一体通过屏幕输出;其二,其具有独特的预测汇报,提供相关辅助信息等功能,为勘察人员的数据分析减轻难度。
1.1.4地图数字化技术
在进行地质测绘工作时,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对从地质地貌、地形特点、地表岩层特征等一些列信息进行数字化,将各种方式呈现出的信息通过一些列处理计算以及转化将其通过数字信息输出。而这在传统测绘技术之中大多需要依靠人力完成,不仅消耗人力物力,效率低下而导致拖长整个工程周期,而且增加由于人为计算能力限制而出现的数据失准几率。而地图数字化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其利用数字化仪与计算机的连接,可直接将相关数据整理、综合成数字地图输出。通过次技术可保证数据得以高效处理,且输出的数字地图对于相关技术人员来说更易于分析,提高效率的同时降低了人为操作难度。
1.2测绘新技术的特点
1.2.1自动化程度高
从上文介绍的专业测绘技术手段中不难看出,要想高效地完成测绘工作,获取准确的数据信息,必须依赖现代化的专业技术仪器。应用仪器与计算机模拟的结合,提高了工程的自动化程度,也为得到的测绘结果提高了质量。
1.2.2制图精度高
随着近几年测绘技术水平的提升,一方面专业人才的数量提升,其具备的专业知识水平也在逐渐升高,这从人为角度提高了所得测绘数据结果的质量,减少失误,提高了准确性;另一方面,随着相关专业技术仪器的广泛使用,大量数据开始应用仪器测量获得,减少由于外界因素给人为测量带来的干扰,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和制图工作也多由技术仪器和计算机完成,提高所得图像的精度。
1.2.3操作方便精简
工程测绘技术的进步之一在于现代仪器的广泛应用,首先在测绘过程中多用专业测绘仪器而非人为测量,大大降低由于客观条件限制造成的人为测量难度,提高便捷性;其次在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和制图过程中,也多借鉴相关仪器和现代技术与计算机模拟程序的结合,使数据等信息的处理少用人力,在制图过程中较多利用相关制图程序,使输出图像信息更为精准,同时减少人为操作难度。
2.测量新技术在水文测量中的应用
对于水文地质来说,水文地质的形成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有的是由于突发灾害,例如洪水形成的水文地质,一方面是由于地理环境形成的水文地质,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中,应该结合实际特点运用不同的测量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测量效果。
2.1GPS技术的运用
2.1.1防洪抢险中的实时监测
在抗洪抢险作业中,所谓监测即为通过探测仪器侦测水下情况,再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比例放大的水下地形图。传统方式监测方式由于技术落后、监测效率低下、处理数据分析图像时间长等原因无法做到对现场进行实时监测,而应用测量新技术GPS系统进行水下数据收集,再加之一系列成套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快速实现图像成型及放大,做到现场成像,提供给抢险人员,及时分析受灾情况做出详尽监测报告。同时通过GPS系统可以将水下河床高度变化、岸堤变化以及冲击部分破损程度给出准确数据信息,抢险部门可以对险情有准确的了解,便于及时采取相应手段对抗灾情,减小损失。
2.1.2河流湖泊地形侦测
针对河流,要求下流干流部分五年内进行一次水下地形侦测,而降水量过多或过低时需要就情况加之监测次数。运用传统侦测手段,完成重点河流流段一次长流水道水下地形测量分别需要外测2年,内测分析数据形成图像半年到一年,如果加之测量新技术的应用,实时监控水下情况,只需半年的时间便可形成水下河道地形图像,效率大大提高,增强了水道监测的实时性。针对湖泊而言,利用GPS技术进行水下地形监测,不超过一年便可完成监测以及数据分析成像等工作,准确有效地为相关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为湖泊的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2.1.3 应用于水流量监测
对于水流量的监测,常规方法为基线辐射杆六分仪夹角定位法,仅靠船只的游动进行监测与定位,为此监测的准确性及稳定性难以保证,同时监测视距过长、视线不清同时影响监测结果。利用GPS监测系统可以保持监测的不间断进行,同时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三峡工程在截流期间便使用GPS监测系统完成了对地形监测以及水流量监测。
2.2遥感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测绘技术中,遥感技术(也成RS技术)已经在近几年得到普及,其中具有高分辨率的遥感卫星成为这一技术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辅助工具之一。通过卫星可以大面积观测并获取到某一位置的一系列相关地理信息,为工程测绘技术提供极大的技术支持。此外,遥感技术的重要优势之一还在于其可以高效率、高精度地获取各种比例尺寸的数字地图,可根据工程需要选取大、中、小比例,更加便捷。再有,遥感技术也具有效率高,精度准等特点,若有工程测绘需要较为频繁的更新数字地图或者需要较多种比例尺的遥感影像,则遥感技术便可发挥其独特优势,大大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3.结论
工程测绘技术在我国工程技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技术地位,只有保证测绘技术的准确性和先进性,国家的其他工程性工作才得以顺利进行。近几年工程測绘技术在我国取得飞速进步,在测绘技术的精度和效率问题上也取得显著成效。与此同时,随着测绘技术和相关仪器的发展,对我国相关测绘技术者的专业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并适时更新掌握的专业技能,国家的测绘水平才会取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7.
[2]张建军.GPS工程测量技术应用分析[J].测绘周刊,2008,7.
[3]陈俊勇,胡建国.GPS技术的新进展[J].测绘工程,1996.
作者简介
刘伟明(1981—),男,河北唐山人,水文工程地质助理工程师,本科学历,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勘察工作。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6
关键词:GPS RTK,地质,工程测量,矿区
1 GPS RTK测量技术简介
GPS RTK即实时动态卫星全球定位技术的简称, 它是通过一台基准站和若干台移动站组成的测量系统, 基准站和移动站之间使用无线数据链进行连接。移动站以基准站的已知数据获得改正参数, 基准站和移动站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得到测量数据, 基准站同时又把测量修正参数通过无线数据链传送给移动站, 使移动站测量数据得到改正而获得所需要的测量成果, 这样移动站就可以实时、方便、快捷的进行各种测量工作。GPS RTK数据处理实际上是基准站和流动站之间的单基线处理过程。
RT K测量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1) 一个以上已知控制点即可工作, 这在矿区周围已知控制点破坏严重、资料不好收集的情况下不致影响工作; (2) 直观快捷, 可以实时观测、记录、使用测量数据, 无须再进行复杂的平差计算; (3) 精度高, 其测量成果远远高于导航型手持机的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 完全可以达到除高等级控制测量外的所有测量工作的需要; (4) 目前该技术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受无线通讯技术的限制, 目前市场出售的多数品牌的GPS RTK数据链连接最大可达到二、三十公里, 一般只在10公里左右, 山区根据地形情况则作用距离更近。随着移动通信技禾、卫星差分 (星链) 、网络RTK等新技术在GPSRTK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GPS RTK将拥有更广的发展前景。
2 GPS RTK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应用
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是地质找矿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主要任务一是为地质设计和研究地层构造提供测绘资料;二是根据地质勘探工程设计, 在实地定线、布设, 始出施工位置和掘进方向;三是定位工程点, 为编成地质报告和储量计算提供有关资料。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矿区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布设工程点测量、勘探线剖面测量、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勘探坑道测量、贯通测量、物化探测量等8方面。除勘探坑道测量和贯通测量外 (坑道内收不到卫星信号) , 其他6项测量工作GPS RTK都可以直接完成。
2.1 矿区控制测量
矿区控制测量一般都是根据矿区作业面积在国家等级控制点之上做首级控制, 在矿区作业面积不太大的情况下, 一、二级小三角点或导线点即可满足要求。根据GPS RT K的厘米级精度指标, 它完全可以满足一般矿区的控制测量需要。吉林省国家控制点分布比较密集均匀, 我们在使用GPS RT K测量过程中, 有相当一部分工作是在国家等级控制点上架设基准站, 直接进行各种工程测量, 在矿区国家等级控制点不能满足需要时, 利用GPS RTK发展布设矿区控制点即可满足各种地质工程测量的需要。实践证明各项精度指标完全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
2.2 地形测量
在地质找矿所需要的大比例尺地形测图的工作中, 在地形条件较好的情况下 (主要指相对高差较小、坡度不陡, 接收卫星信号好无线连接无死角) , 可直接利用GPS RTK采集测量数据。否则, 在地形条件较差的情况下, 可利用RTK GPS配合全站仪等其他测量仪器采集测量数据。无论那种方法, 与传统测量方法相比, 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测图精度。
2.3 工程点布设
在工程点布设精度要求较高、导航型手持GPS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 只有GPS RTK能担此重任。我们把设计工程点坐标输人到掌上机上, 然后利用GPS RTK的放样功能, 把点位布设到实地。其他如GPS的静态测量、后差分测量都无此功能, 无法完成工程点布设任务。
2.4 勘探线剖面测量
在所有的GPS测量中, 只有GPSR TK能完成勘探线剖面测量任务。一是GPS RTK的线放样功能可确保观测点在设计剖面线上不偏移;二是可保证观测地形点的高程精度。而静态和后差分无法直接确定剖面线位置, 导航型手持GPS高程测量又木准确。
2.5 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
使用GPS RTK进行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非常方便, 只要在离工区十数公里以内找到国家控制点 (这在吉林省是不难办到的) 即可开始工作, 如果控制点离工区较远, 利用RTK测量方法发展一到二级将控制点引到工区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工作时选择有利地形架设好基准站, 移动站既可对各地质工程点进行逐一测量。
2.6 物化探测量
物化探工作, 一般都是先在测区内运用测量的方法, 沿直线方向布设一系列等距离或者按一定规律分布的物化探观测点或取样点, 即布设物化探网。利用GPS RT K的线放样功能是很容易办到的, 首先把设计好的基线或测线点输人到GPS RTK掌上机, 然后利用GPS RTK线放样方法将设计点位布设到实地。
3 基于GPS RTK的地质工程测量应用
(1) 设置好基准站。基准站应设置在地势较高通讯条件较好的地点上, 根据测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工作范围, 在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数据链连接最好的点位上设置基准站, 在国家已知控制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时, 可用RTK单点定位方法发展已知点, 其精度完全可以满足工作需要。
(2) 移动站工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基准站和移动站的各项参数设置必须保持一致;二是移动站要始终保持与基准站的数据链连接;三是移动站设置时必须注意对中整平和输人数据的准确性;四是线放样时线上偏移距不能过大, 遇复杂地形偏移过大时应做好标志以保证地质工作人员准确找到点位标志,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测量的精度。
(3) 使用GPSR TK测量系统进行地质工程测量是测量工作的一大进步, 他从根本上改变了测量工作的传统作业方式。
总之, 与传统的经纬仪视距、全站仪光电测距相比, 使用GPSR TK测量系统提高了地质工程测量精度。在测网和剖面布设时基本消除了网线偏移和网闭合差, 只存在很小的个点的离差, 在地质工程点定位测量时, 由于直接在高等级控制点下工作, 大大降低了测量点位的累积误差,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林区作业时, 基本避免了砍伐树木, 减少了与林业部门的行业纠纷和毁林赔偿, 同时也缩短了测量工作进程;降低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 缩短了作业时间。为我们今后的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和其他测量工作提供了十分有力的条件;促进了找矿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城市测量规范CJJ8-99[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73-97[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GB/T18314-2001[S].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7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方法,成图质量
前言
近年来,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工程测量技术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这首先得益于当前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为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障, 其次, 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 城市内各类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加, 这就对地质工程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而加快了地质工程测量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宽, 对地质工程测量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极为关键的推动作用。
1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常见的问题分析
1.1 地质工程测量方案存在着套用的现象, 与实现不符
(1) 封面和文字不符规定, 内容欠完整。表现为因人、因时间、因项目的不同封面五花八门。格式、大小、字型、字体均不统一。不同项目、不同的作业地点的技术设计格式强行套用, 叙述千篇一律, 不具体, 缺乏针对性。对设计方案、作业方法和技术指标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少, 附图、附表不全。
(2) 设计人员对作业情况勘察和调查分析较少。由于设计人员不深入作业一线, 所以对作业区具体情况缺乏必要的勘察和调查, 对于设计方案的正确性不能及时进行检查, 而且发现问题后不能及时进行处理。
(3) 编写依据不科学。部分设计人员对现行的法规和技术标准缺乏深入的了解, 对相关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定额管和装备标准也缺乏重视, 这就导致在编写过程中存在着较多不科学的地方, 由于过多的参考过进的教材和规范, 则会导致所编辑的测量方案与实际存在较多不符合的地方。
(4) 对利用已有资料的情况分析不全。目前在测量方案设计时, 由于对所参考的资料缺乏了解, 部分资料由于时间较久, 或是不是本单位所测, 再加之一些资料很难收集到, 同时在对这些资料利用时, 缺乏必要的调查和科学的分析, 盲目的对这些类似资料中的分析结查进行照搬, 从而导致设计方案的科学性缺乏。
(5) 标准意识差。地质工程测量方案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和标准, 这就导致无论是文字、公式、数据和图表等都存在着不准确的地方, 而且有关的名词、术语、符号、代号及计量单位等在表述上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 由于缺乏一定的标准意识, 这就导致在对技术方案、作业方法和设计思想的评价中存在着不客观性, 普遍存在评价偏高的情况。
(6) 设计不深入。在设计中, 不仅没有从作业区的实际情况出发, 而且在设计过程中对于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等应用的较少, 这就导致所选择的设计方案不是最佳的, 同时对于所选择的措施也缺乏深入的研究, 无法实现取期的效果。
1.2 地质工程测量项目中的问题
(1) 在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中可能难以对后期工作的需求进行认真考虑, 造成后期工作的被动, 增加整体测量上的工作量。
(2) 在控制测量布网中可能使测区精度要求布局不合理。
(3) 可能使测区有的地方控制布网漏布。后期补充布网不仅会增加控制测量的工作量。还会使原的统一性受到损害。
(4) 在片面追求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前提下, 抛弃分级布网的基本原则, 采用缺乏校核条件的一次性布网形式, 其结果是缺乏误差控制方法, 造成误差的过大积累, 精度难以满足工程要求。有时甚至出现地质事故不能及时发现, 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这样, 不仅使节省经费、缩短工期的最初目的没有达到, 反而使测量工作处于极度被动的状态。
(5) 有些测量人员对测量方案设计缺乏认识, 甚至还往往错误使用概念, 以至出现一些不应有的概念与应用错误。
2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的方法
2.1 技术设计的依据
一是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二是有关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三是有关地质工程测量产品的生产定额、成本定额和装备标准等。
2.2 技术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是技术设计方案应先考虑整体而后局部, 且顾及发展;要满足用户的要求, 重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要从作业区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作业单位的实力, 挖掘潜力, 选择最佳方案。三是广泛收集, 认真分析和充分利用已有的地质工程测量产品和资料。四是积极采用适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
2.3 编写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一是内容要明确, 文字简练, 标准已有明确规定的, 一般不再重复, 对作业中容易混淆和忽视的问题应重点叙述。二是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工艺时, 要说明可行性研究或试生产的结果以及达到的精度, 必要时附鉴定证书或试验报告。三是名词、术语、公式、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应与有关法规和标准一致。四是以工程项日的实际需要与工程特点为基础, 以测量规范为准绳, 以分级布网控制测量误差, 确保校核条件控制测量质量, 最大限度地保证测量成果的可靠性, 实现测量工作的多快好省。
2.4 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一是设计人员首先要明确任务的性质、工作量、要求和设计的原则。二是设计人员应认真做好作业区情况的踏勘和凋查分析工作。三是设计人员应对其设计书负责, 要深入第一线检查了解设计方案的正确性, 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3 提高地质工程测量成图质量的具体措施
3.1 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素养
目前从事地质工程测量的人员多为新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 这些人员对于计算机较为熟悉, 但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所以在培训过程中, 需要加强对技能和基本功的培训, 通过野外实则并与讲授相结合, 这样有利于地质工程测量人员专业技能的提高。
3.2 观测员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仪器
在测量过程中, 观测号不仅需要与跑迟员之间做好配合工作, 同时还要在安置好相关测量仪器后, 做好仪器的检查工作, 确保仪器安置与输入高度都没有差错时, 还需要对后视方向相关站点进行观测检查, 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所以做为一名观测员需要具有较强的责任心。
4 结束语
近年来, 地质工程测量项目不断增加, 对测量的要求也不断提升, 这就对地质工程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 通过技术设计来确保地质工程测量生产的顺利进行, 加快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应用, 充分的利用各种高新测量技术, 加快传统测量向电子化、数字化、自动化方向的转变, 加强地质工程测量作业队伍的建设, 努力提高作业人员的综合技术素质, 不断拓宽地质工程测量的服务领域, 为地质工程测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而加快我国地质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百东.关于我国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状况的思考[J].工程技术, 2011, 3.
[2]杜宁, 王莉.全站仪线路纵、横断面测量[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5 (5) .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8
地质工程测量是指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现象进行的细致的观察及描述, 运用工程地质理论, 初步查明建筑地段的地质条件, 并按照规定的比例尺, 依精度要求在地形图上标出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 然后与勘探、测试及其他勘察资料结合, 绘制出地质工程图。它利于工程相关单位对地段或场地的适宜性和稳定性作出合理的评估, 规避可能造成的损失。地质测量需要对观察到的地质现象据实描述, 且阐明它的成因和性质, 还需要测定一些必要的定量指标, 因此要求测量工作保证精度和准确度。以往地质测量一直依靠经纬仪、水准仪和平板仪进行工作, 有所局限, 计算机信息时代的到来, 使得测量技术走向自动化、现代化, 计算机制图逐渐应用于测量行业中。但是地貌差别, 现场地形不尽相同, 每个地形点的取点密度也有限, 如果完全依靠计算机野外采集地貌点和地物点数据来生成地形图, 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难以真实反映地形状况, 所以在复杂地形的测量工作中需要进行局部的人工干预以精确数据。
2 数字化测量技术的应用
在常规的地质工程测量中, 制图是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野外工作, 同时还有相应的大量室内数据需要处理, 绘图周期长, 产品单一, 对现代化地质工程测量和飞速发展的城市建设适应性较差。随着测绘仪器的电子化和先进化, 一套完备的测绘系统可以较轻松的完成复杂的数据采集工作和绘图工作, 节省了人力物力。数字化测量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使得大比例尺工程图和地质图向信息化发展, 加快了城市工程建筑进程。
3 数字化测量技术的特点
自动化程度高:数字测量是通过专门的软件自动处理, 自动测量、绘制, 精确、细致, 另外数字化测量出错的概率相对较小, 可以自动提取方位、坐标、面积等;测量精度高:数字测量技术的采用, 在距离300m内时测量地物点的误差约为+2mm, 地形点高差约为+18mm。测量产生的数据可以以电子数据的形式进行传输、存储、处理及制图, 在整个过程中原始数据精度无损, 完全规避了传统测量中方向误差、展点误差和视距误差, 确保高准确度的测量成果。
4 数字化制图中存在的问题
4.1 等高线处理不当
在数字化地质测量软件中, 等高线通常都是依据野外实地采集的地貌点的高程, 用等值内插法, 根据基本的等高距插绘等值点绘制曲线, 再以不同的圆滑方法圆滑而生成。地质测量中, 全靠自动化的数字地面模型DTM可能会失真, 因为不是所有的采集到的地貌点之间都能够进行等高线的内插的, 所以必要的人工干预是需要的。根据地貌地势, 删除组网中不能内插等高线的三角边, 这一点, 要依靠绘图人员的经验和技术。如果工作不到位, 数字地形图是不可能反映真实的地形的。
4.2 野外数据采集不周全
数据的采集通常都在野外, 地形千变万化, 会存在一些不周全:在地形变化处标示的地形点不全, 给计算机绘制等高线带来很大的麻烦, 并且绘制出的图像也会失真, 不能准确地反映实地地貌;一些暗沟、电讯线或者各种管线、电力线等线状地物往往在拾取地形点时容易被忽略, 没有做到有始有终, 来龙去脉不清楚, 这取决于跑尺员的责任心和技术素养;在野外测量时, 对草图绘制人员的要求是最高的, 虽是草图, 但因为它是决定最后成图是否满足规范化要求的重要依据, 所以要按照正规图来绘制。在测量现场绘制人员最忙且跑路最多, 要考虑到很多细节问题, 如地貌、地形间的连线关系必须与实地一致, 同时测点的顺序绝不能记错, 也不能颠倒, 同时还要记清跑尺员略去的但在绘图上需要标示的地物的相关位置, 以便在草图上标清楚明晰。稍有不慎, 略掉了细节, 就会前功尽弃。
4.3 自检工作不细
除了以上的问题以外, 绘图人员的自检工作也是需要加强的一方面, 如图式符号使用不规范等现象只要通过仔细自检都可以规避。
5 如何提高成图质量
5.1 技能培训, 有效提高地质工程测量人员的技术素养
21世纪的专业大中专生, 在计算机系统的操作上基本都没有问题, 只是缺乏实际经验, 缺乏现场测绘的经验和基本功。虽然数字化程度日渐提高, 但人工干预仍是必要的事项, 所以对从事地质测量的工作人员进行基本功训练和技能训练十分必要。对于实施办法的建议是:找一些范例请有经验的测绘人员对新进人员培训, 实习与讲授结合;或选择场地按规范标准测绘地形图, 以此提高人员的技能素养。
5.2 定期岗位培训, 提高地质测量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
地质工程测量工作是通过集体作业来完成的, 因此不管哪一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反映到最终的成果中来。如果跑尺员的地形地物取舍不当, 就会使地形图残缺不全, 顾此失彼;绘图人员如果取舍不当, 出现遗漏, 会使制图不够精当。因此要求工作人员密切配合, 主次有序, 不忽略、不遗漏细节。
5.3 观测员在工作前应仔细检查仪器
安置好仪器以后, 输入仪器高, 与跑尺员配合, 对后视方向相关图根点进行测站检查, 过程中必须仔细, 否则会使数据错误, 因而观测员的责任心也十分的重要;绘制草图的工作人员要既使草图合理取舍, 又要符合现场情况, 严格依照现场采集的原始数据。当局部有地形地物漏点时, 绘制草图人员要立即补点, 绝不能含糊, 要求草图绘制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证有准确齐全的第一手资料, 就必须手勤、腿勤、嘴勤、脑子也勤;野外数据采集完成后, 制图过程中人工干预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成图的质量, 需要对野外取点进行适当的调整和纠正。
6 技术展望
现代计算机产业的发展, 带动测绘仪器的电子化, 测绘技术向数字化、自动化发展, 传统的手工测绘被取代, 这给地质工程测量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使数据处理简捷化。但是目前, 地质工程测量工作中的测绘技术依旧存在若干问题, 在不断出现的新任务、新课题面前, 也会有不同的新问题, 需要广大地质工作者不懈努力, 解决问题, 大力促进地质工程测量事业的发展。
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信息量庞大, 都要以空间定位作基础, 而市场需求的激增, 信息化测绘将进一步推动技术进步, 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有测绘企业参与进来将成为总体趋势, 息化测绘会成为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7 结语
自数字化测量技术应用于地质测量工作以来, 地质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 可以少走弯路, 降低出错率;随着数字化程度的提高和深入, GIS技术日渐成熟和得到广泛应用, 大力开展数字化测量技术是提高地质测量单位竞争实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
摘要:工程测量的现状及数字化先进技术的运用, 测量仪器的先进化日渐取代了传统测绘技术, 本文试述数字化测量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 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的展望。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9
关键词:新型测绘技术,地质工程测量,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地质工程测量创造了新的测绘技术, 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数字化。测绘新技术的运用, 大大提升了地质工程测量的精度, 为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还有效地降低了测量的成本。其中GPS技术、GIS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 (RS) 和3S集成技术、现代的摄影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的应用, 使地质工程测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并逐渐地替代传统的测绘技术, 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 测绘新技术的特点
随着社会科技水平的提高, 大大推动了测绘技术的发展, 其数字化技术、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应用, 形成了新的地质工程测量新技术, 这也就使得测绘新技术具有自动化、数字化、精度化等特点, 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测绘新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
新的测绘技术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 并通过精密度软件处理系统, 对地质工程的情况进行详细地测量, 并分析相关的数据信息, 制作出最为精确的图案。测绘新技术通过严密的程序, 并通过信息化技术运作, 逐渐实现了自动化, 并且自动化程度较高,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参与, 避免由于人工操作的不精确性。
1.2 测绘新技术实现了数字化图形编辑
测绘新技术在图形编辑方面采用数字化技术, 大大提高了编辑图形的正确性, 并且利用数字化技术, 能够在频繁更改图形比例的同时, 有效的避免误差, 保证图形相关信息的准确性。无论编辑图形的比例大小, 都能通过数字化技术, 准确地将需要测量的地质信息反映出来。另外, 可以进行及时的修改, 确保编辑图形的时效性, 全面提升图形的实用性。
1.3 测绘新技术的精确度高
测绘新技术具有高精确度特点, 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应用, 有效地减少了测量误差, 提高了测量的精度。利用遥感技术实施地质工程测量, 以300m为一个控制标准距离, 其测量的误差可以控制在2mm以内, 对地形高度测量中的误差也能控制在18mm以内, 传统的测绘技术是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精确度的。测绘新技术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都是通过先进的技术软件进行处理与传播的, 能够准确地反映测量的地质情况, 有效地避免了测量失真。
1.4 测绘新技术测量的内容更加全面
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 能够准确地反映出测量地质的真实情况以及所测地点周围的环境, 所测的内容也比传统的测绘技术更加全面, 所绘制的图形也更加详细。另外, 测绘新技术所测的信息可以随时进行搜索, 还能够重复使用与检查。测绘新技术利用遥感技术、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 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加精确的地质信息, 保证了测绘图的精确性以及全面性, 能够准确地反映测绘目标的真实状况。
2 新型测绘技术的分类
2.1 GPS技术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 它是由24颗环绕整个地球的卫星组成, 在任何的时刻, 任意的一点, 都能够同时被4颗卫星所观测到, GPS的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GPS在工程测量的应用首先在于它能够准确地确定经纬度, 能够绝对准确地确定工程将要进行的地点。它的作用是, 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平面测量, 还能进行高度测量, 工程测量的结果将一个非常精确的三维模型。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特点, GPS技术广泛应用于需要对空间进行研究的领域。比如大气监测方面, 而在救援失事飞机和船舶方面更是有别的技术无法取代的优势。
2.2 GIS (地理信息技术)
GIS技术是应用现代计算机的图形处理技术以及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技术对地理空间以及其它的相应数据进行处理的计算机处理系统。俗称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 还被称为是地学信息系统。目前, 实现数据自动输入, 微机化, 与遥感的进一步配合使用都是GIS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遥感技术 (RS) 和3S集成技术
在中国卫星遥感技术高速发展的近几十年来, 卫星遥感技术已发展到包括GPS、GIS、RS在内的空间信息技术的综合体, 其相互作用关系如图2所示, 已逐步深入到社会生活、国民经济、国家安全防卫等方面, 1998年的时候, 美国就提出了“数字地球”的高度战略目标, 目的是将这种遥感技术全民化、产业化。当下, 在地形图测绘的过程中, 卫星遥感技术已经显现出了它的重要性, 也在使用过程当中受到了最广泛的支持。
GPS是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 可利用卫星所在位置测量计算出地面坐标;GIS就是地理信息系统, 它实际上就是一个地理信息的大型综合数据库, 可以把遥感卫星和地面获得的各类零散数据进行整合, 放进地球大坐标里, 使所有信息效益最大化;RS可从遥远的距离探测坐标的状态, 按载体不同可分为车载、机载、星载, 按探测方法不同, 可分为红外线、可见光和雷达等种类。将这三种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 既实现了信息收集的快速精确机动性, 又能够快速地处理与更新信息。总之, 3S技术为人们的经济和生活提供了各种信息, 也为工程测量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和图形。
2.4 现代的摄影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
现代摄影技术能够为工程测量提供直观的视觉依据。在工程测量中, 由摄影得来的数据一般来说客观性和准确性比较高。现代的数字摄影技术也能够迅速地绘制各种地图, 对于提升工程测量效率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摄影技术大大解放了测试人员, 使得很多恶劣环境也能进行工程测量活动。网络通信技术贯穿于整个工程测量活动, 它能够及时地获取和输入信息, 给工程测量带来各种保障。
3 地质工程测量中对测绘新技术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 地质测量被广泛的应用起来, 并且测量的对象复杂多样, 测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这不仅需要有更加精确的测量仪器, 更需要先进的技术作支撑。数字测绘是现代地质测量中重要的方式, 对地质地形图的测绘具有很大的意义。地形的描绘主要是靠断面地形图、比例尺地形图、定线测量地形图等呈现的;而地质测绘需要进行野外测量, 这也给地质测量工作增加了难度, 传统的地质测绘设备简陋, 进行野外地质测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成本太高, 而且测量效果并不明显。在新的测绘技术支持下, 进行野外地质测量不需要过多的人力与设备, 并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 在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同时, 提高测量工作的效率。
GPS技术是地质测量中的关键技术, 对GPS技术的利用, 保证了测量工作的全天候性, 并且能够进行实时测量, 快速地确定测量的目标并做出相应的测量, 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地质测量的精度。利用GPS技术, 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测量目标的三维坐标确定下来, 并对测量目标的相关情形实时控制, 这项技术使得地质测量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我国科技水平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GPS技术逐渐地成熟起来, 并应用于地质工程测量中, 在公路外业测量、测量数据搜集与处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利用自动化技术, 对这些数据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 并绘制成图形, 大大提升了地质工程测绘的效率与质量。自动化技术与多种先进技术的结合, 为地质工程测绘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并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简称。随着科技的进步, 从原来的单机模式逐渐地向着网络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种开放的GIS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应用, 促进了测量数据以及测绘图形一体化管理。利用GIS技术, 通过先进的网络技术, 对测量地点的地理信息搜集、统计、分析以及描述, 并实施有效的管理与处理, 进而得到最准确反映地质信息的实际情况, 对复杂地质问题及时解决, 对工程整体的规划、决策具有很大的帮助。新的地质工程测量设备、仪器都向着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但测绘新技术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 需要广大科技工作者共同的努力。
4 结语
测绘新技术是我国科技发展、地质工程测量要求不断提升的必然产物, 对推动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GPS技术、GIS (地理信息技术) 、遥感技术 (RS) 和3S集成技术、现代的摄影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等在地质工程测量技术中的应用, 提升了测量的精度, 提高了地质测量的效率, 降低了地质测量的成本。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 相信测绘新技术会被不断的完善, 会为地质工程测量工作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 促进地质工程健康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涛.测绘新技术在地质测绘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低碳世界, 2014 (01) :112~113.
[2]邢文晋.地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 2013 (18) :145~146.
[3]冀红.试析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3 (10) :148~149.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10
关键词:油田地质;油藏工程;应用
1、引言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石油资源的依赖性非常大,每年消耗的石油都在增加,承担着很大的资源压力,如何高效的开采油田,成为了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论文研究的内容为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技术的应用,将基于某油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该油田是上世纪90年代发现的,属于大型湖盆三角洲沉积体系,有3亿吨的储量,以下将做简要的分析。
2、油田地质概况介绍
油田的地质概况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区域构造、储层特征、油气水性质。
(1)区域构造:该油田处于陕北斜坡中部,区域上的西倾角度小于1度,有多组东西走向的隆起,形成了良好的岩性圈闭,是油气聚集的关键。
(2)储层特征:储层的岩性主要为长石砂岩,呈灰绿色细粒状,结构与成分的成熟度较低,为三叠系延长统长6层,储层的含量主要有长石、石英、岩屑和其他物质,其中长石含量为50.2%,石英含量为22.8%,岩屑含量为15%,其他物质的含量为12%。 油层的有效厚度为15m,渗透率为1.79x10-3um2;长6油层平均面孔率为8.4%,粒间孔为6.56%,长时溶孔0.96%;岩心显示油层微裂缝较发育,显示井占总数的15%。
(3)油气水的性质:油气水的性质主要包含油藏平均埋深(1895m),压力系数(0.66)、原始地层压力(12.3MPa)、饱和压力(7.03MPa)、地层温度(54.40。C)、原油粘度(2.0Pa.s)、密度(0.767g/cm3)等,下表2为油气水的具体参数。
3、油田开采的新技术
要合理科学的开采油田,必须对油藏进行精细的描述,提供详细的参数,为油田开采提供技术支持。油田的开采过程中会有描述的偏差,相关的参数也不能确保完全吻合,因而从勘探的初期到开发过程中,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描述信息,为储层综合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可以对沉积微相细化、地层判别技术、沉积序列和沉积微相组合进行划分,精细的油藏描述是关键,关乎到油田开采的整体效益,以下将基于实际的案例,分析油田开采新技术相关的内容。
(1)层序地层判别技术:该油田要确定油田沉积的层序组合,相关的判别内容包括河口砂坝、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远砂坝、支流亚湾、席状砂等亚相,其中的主要储油相系为河口砂坝和水下分流河道,但其他的相系也存在储油情况,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2)沉积微相与沉积序列结合划分流动单元:其中沉积微相组合包括四种,分别是河口砂坝、分流河道、远砂坝-河口沙坝-分流河道,席状砂-远砂坝-河口坝型。河口沙坝整体呈反韵律层序,砂层厚度小,位于砂体中上部;分流河道上部单元为非联通的,下部单元是联通的;远砂坝-河口砂坝-分流河道储渗性能比分流河道好,比河口砂坝差,主要集中在中部;席状砂-远砂坝-河口坝呈钟型,整体上呈反韵律层序。
沉积序列为三种垂向序列,分别是反韵律-正韵律序列、反韵律序列、块状序列,其中反韵律-正韵律序列为复合韵律序列,是在河口砂坝与沉积远砂坝的基础上上叠加而成的;反韵律序列是在分流间沉积砂体受分流河道改造形成的;块状序列是在河口砂坝、远砂坝和席状砂造河流分道的强烈作用形成的,整个层序的中部粗,下部被淘洗,上部被切割的状态。
(3)先期注水和注采同步技术:由于该油田的油藏具备了几个条件,分别是原始压力系数为0.66,小于0.8;富含绿泥石、伊蒙混层、伊泥石等物质;启动压力梯度大;孔隙喉道较细;地层原油饱和度高等,具备了先期注水开采的条件。
(4)先期注水试验:该油田实行先注水后开采的原则,注水区的产量占总体的1/5左右,提前半年进行,待产量稳定之后,可以同步进行注采。通过实际的实验发现,采用先期注水,注采同步提高了采收率2%,采油速度提高0.5%,投资回收期缩短25%。
(5)油藏整体优化技术:油藏整体优化技术可以考虑三个方面,分别是优选排距、整体压裂优化技术、深穿透负压射孔模式,本案例为了使人工改造次生裂缝与井网配合,进行了压裂改造,优选井排距为340m。为了建立末端渗流系统,采用了整体压裂优化技术,裂缝的导流能力提高20%左右;深穿透负压射孔,使吸水厚度增加,注水井吸水剖面均匀。
(6)应用效果评价:经过油田地质参数精细化描述,油藏优化技术的应用之后,该油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单井日采油能力提高到6t以上,较以往平均量提高了5%;采油速度为1.4%;油田开发7年综合含水率仅为3.4%左右;水驱指数为1.235,状态良好;采收率由设计的16%提高到23%。从上述的评价指标可以发现,对油田地质进行精细描述,优化油藏技术,油田开采的效益明显上升,具有重大的意义。
4、结束语
油田开采影响到资源的供应,我国的油气资源很大一部分是依赖进口,我国的油气开采的水平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因而研究油田地质和油藏工程技术,对于提升油田的开采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裘亦楠, 陈子琪.油藏描述[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 :55 ~ 112.
[2] 程启贵.试井资料的相关分析法研究及应用[J] .油气井测试, 1995, 4(4):4~ 5 .
[3] 熊琦华, 王志章, 纪发华.现代油藏描述技术及应用[J] .石油学报, 1994, 15(增刊):1~ 9 .
[4] 高振环, 刘中春, 等.油田注气开采技术[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4:104 ~ 116.
[5] 刘玉娟. 改善下二门油田开发效果技术对策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 2006-05-01.
[6] 刘廷廷. 大斜度井堵水油藏工程决策技术研究[J]. 中国石油大学. 2008-04-01.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 篇11
关键词:地质工程测量,测绘新技术,应用介绍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质测量中的测绘新技术越来越多。同时, 我国国家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地质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因而国家政府也加强了对测绘新技术的支持。目前, 地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但是, 由于很多地质工程测量单位对一些测绘新技术的使用并不是很熟练, 导致在地质工程测量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时出现了很多新问题。同时, 这也给地质测量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通过对测绘新技术的有效运用, 在保证测绘产品质量和满足地质工程的要求的基础上, 尽可能的降低测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已经成为地质工程中测绘发展的新方向。
1. 地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介绍
目前, 地质工程测量中所涉及到的新测绘技术主要包括全自动的测图系统以及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电子平板仪技术、数字地图技术等。同时, 将这些地质工程测绘新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对地质工程测量中数据的处理能力。当然, 一般情况下, 这些测绘新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也不是单独使用的, 一般需要将几种测绘新技术结合起来使用, 从而提高地质工程测量的效率和准确性。其中, 全自动测图系统以及遥感技术主要是利用传感器收集目标物的电磁波信息, 通过收集信息对物体的各种性质进行分析和研究。对地质测量中一些数据的获取, 测绘新技术实现了在测绘的任何阶段能够方便地提取数据, 从而通过数据的及时提取促进了地质工程的施工进度。与此同时, 地理信息处理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地质测量工作带来了革新, 由于地理信息技术可以有效地将地质工程中的数据信息与地理图形信息等结合起来处理, 进而分析出有利于地质工程进程的数据和信息。因此, 认识地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能够提高指导地质工程的施工过程。
2. 地质工程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介绍
2.1 遥感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应用
全自动的测图系统以及遥感技术主要是通过遥控传感器获取对地质工程施工现场的地貌进行勘察。基于全自动的测图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的特性, 在地质工程的勘察设计过程、施工场地探测过程、施工效果验收过程、地质工程试运行阶段都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通过对全自动的测图系统以及遥感技术的应用, 地质工程测绘施工团队和设计团队可以有效的获得地形图的遥感图片, 并通过计算机对这些遥感图片进行处理, 最终得出可以为人眼可以观察识别的图像, 是制备专业的施工现场图的有效技术手段。采用遥感技术测绘技术将地质工程测量中的数据处理完成后, 进而为地质工程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有效的地质结构和地形特征, 从而为后期的地质施工提供有效的依据。
2.2 数字地图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数字地图技术是当前在地质工程测量中一个新测绘技术, 通过数字地图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地指导地质工程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的工作。与此同时, 将数字地图技术应用于地质工程测量中, 还有助于地质工程设计单位准确地定位地质工程的坐标、高度和方向等, 进而为地质工程施工设计单位提供参考价值。但是, 在数字地图技术这种新测绘技术在地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之前, 传统的地质工程测绘技术很难完成对地质图形的处理。一般情况下, 地质工程测量施工人员利用传统的地质工程测绘技术在完成对图形的处理时, 一般需要浪费很多时间, 然而, 数字地图技术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很有效地提高图形处理的效率。
2.3 电子平板仪技术在地质工程中具体应用
由于地质工程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深山沟壑中进行的, 这些地点具有植被丰富、地形复杂、相关地形数据较少的特点, 使用传统的技术难以有效的获得相应的信息, 给地质工程获取相应地测绘信息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但是, 通过使用电子平板仪技术, 就可以不再受时间和地形的限制, 有效的获取到地质工程施工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 通过这些地质数据指导后期的地质工程施工过程。电子平板仪技术主要是通过对全站仪设备的应用来实现对数据的收集的, 可以有效的提升设备的便携性, 还可以直接的获取测绘地点的三维地标, 提高的测绘效率。
2.4 GPS技术在地质工程中具体应用
GPS这项技术被广泛的运用于地质工程之中,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通过使用GPS静态法来建立一个立足于地质工程的整体控制测量体系。第二, RTK技术运用到地质工程测量中, 实现真正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第三, GPS测绘技术在地质测量中的应用。由于GPS技术能够准确地实现对地理坐标的定位, 这为了地质测量人员在进行地质测量中提供了方便。第四, 利用GPS技术对地质工程中的水下地形进行测量。目前。很多地质工程测量都在水下进行, 由于水下的地质工程隐蔽性强又给地质测量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从而不利于地质工程测量的进行, 导致很多传统的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地质水下测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只能采取GPS等新技术, 才能解决水下地质工程测量难等问题。
总结
【地质工程测量技术】推荐阅读:
探析工程地质钻探技术09-05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05-14
矿井地质工程地质研究10-08
地质测量工程06-10
地质工程11-01
地质工程教学06-23
矿山地质工程10-25
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作业10-20
地质及水文地质工程个人简历09-05
工程地质分类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