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水系统(精选9篇)
蓄水系统 篇1
摘要:在系统研究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蓄水建设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比较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 从衡水市的实际出发, 提出了汇水洼地、渗水坑、渗水沟、蓄水池、渗透铺装等雨水利用措施, 提出解决目前衡水市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蓄水的对策, 探讨城市绿地建设与隐形蓄水系统相结合的模式, 为利用绿地蓄积雨水, 减少自来水用量, 节约水资源, 减少暴雨对城市排水管网压力的工程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绿地系统,生态,蓄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绿地在净化城市空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然而, 大量的园林水景以及大面积的绿地养护用水造成了水资源的耗费, 这一现象虽在理论界有所重视, 但无论是管理部门、科研部门还是公众, 仍普遍对此认识不足, 如何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统筹考虑, 在绿地建设中通过工程措施来解决生态蓄水问题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
1 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的构成及特点
城市绿地隐形蓄水系统是针对目前城市建设中普遍重排水、轻蓄水而造成天然雨水大量流失、自来水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大量浪费的现状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蓄水模式。它主要是利用废砖、水泥块和砂卵石等硬质材料砌筑或堆积于地下, 建成渗蓄坑和渗水盲沟, 这些渗蓄坑和渗水盲沟相互连通, 并与城市地下排水和地表蓄水系统相连, 从而构成整个城市的蓄排水系统, 以最大限度蓄积城区范围内天然雨水, 加大土壤的持水率和地下水含量, 达到节约和利用水资源、改善植物的生长条件、减轻雨水收集和输送系统的压力、保障城市水生态安全的目的[1]。
2 衡水市水资源利用现状
衡水市是我国400多座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 人均水资源量仅有120m3, 不足全国人均水平的1/10, 还不到河北省平均水平的40%。目前该市年需水总量19.69亿m3以上, 在50%降水保证率下可供水量12.83亿m3, 缺水量6.86亿m3, 缺水率达38.8%[2]。同时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 水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近年来, 衡水市地下水位逐年下降, 地下水超采现象十分严重, 降落漏斗面积逐渐扩大, 目前漏斗区已经降至90m, 其中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漏斗“冀枣衡”漏斗就分布在衡水境内, 并与沧州形成大漏斗。
衡水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平原上, 属半湿润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四季分明, 冬夏长, 春秋短。夏季受海洋性气候影响, 往往形成久旱不雨或大雨成灾。据1956~2010年统计, 衡水市年平均降水量约501mm而主城桃城区年平均降水量约488.7mm, 每年可利用雨量达到2.9亿m3[3]。如果能将其充分利用, 将对缓解衡水市严重的缺水状况起到重要作用。园林绿地中的雨水利用是将雨水有效地集汇并滞留于绿地, 满足林植物生长需求, 减少人工灌溉量, 并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回补地下水源。
3 衡水市绿地系统生态蓄水现状
2010年3月, 市政府批准了《衡水市城区排水 (雨、污水) 专项规划》的实施;2010年7月, 出台了《衡水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2010年8月, 批准排水许可项目进入市政务服务中心, 参与建筑项目联合审图及竣工验收等。目前全市都在进行对新建小区及新修建的道路排水实行雨污分流, 对旧城区及已建成住宅小区的排水设施逐步实施雨污分流改造的工程, 但是对于利用城市绿地进行隐形蓄水的工程措施并没有受到关注, 应对暴雨, 排水不如蓄水, 在打通城市的“下水道”之外, 重建城市健康的肌体功能, 让城市与水和谐相处, 其实更为重要。
充分结合城市绿地系统进行合理蓄水, 将雨水的收集利用与园林绿地中的地形改造、水景工程、地下蓄水、植物造景相结合, 利用绿地蓄积雨水, 减少自来水用量, 节约水资源, 减少暴雨对城市排水管网压力, 将成为今后节约型园林发展的方向。
4 隐形蓄水系统建立
4.1 合理的竖向设计
营建多种立地生态环境, 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的对外排放。地形高低起伏, 促进雨水汇集。在地形的整体竖向设计上, 充分利用现状场地中地势的高低:低处形成池塘, 高处修成坡地, 平地则作微地形处理, 提供丰富多变的地形骨架, 为形成景观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创造多种立地生态环境;有效地组织雨水的汇流, 为绿地的自然排水和雨水汇集提供有利的地形条件。
4.2 合理的蓄水系统构成
由汇水洼地、纳水口、渗水盲沟、地下渗蓄坑、出水口和蓄水池塘等部分组成隐形蓄水系统。
4.2.1 汇水洼地。
汇水洼地指的是绿地中明显低于周围场地的洼地;接纳地形或道路产生的排水, 或通过管道与周围建筑屋面排水管、道路或广场的下水井口相连, 使建筑、广场或道路的雨水汇集于洼地之中。汇水区和蓄水池塘构成地表蓄水系统。在景观格局上, 通过汇水线、汇水区与景观水体相连, 洼地底面标高高于蓄水池塘水面标高, 以保证暴雨时期汇水洼地中富余的雨水能够畅通地流至蓄水水体中。
4.2.2 纳水口。
纳水口设在汇水洼地的低处, 汇水洼地中收集的雨水由此进入地下蓄水系统。纳水口由通往地下的管道、滤网和透水材料构成。通往地下的管道可为水泥管、透水管或由红砖砌成;滤网采用不锈钢网, 以防止大的固体物进入而阻塞地下管道;纳水口处的透水材料采用卵石, 成滩地的形态铺于滤网的上面, 形成渗水层, 起到扩大渗水面积的作用。
4.2.3 渗水盲沟。
渗水盲沟是连接纳水口、地下渗蓄坑的径流通道, 一方面雨水通过埋设于地下的渗水盲沟向四周土壤层渗透, 另一方面盲沟也可接纳土壤重力水, 然后经盲沟进入地下渗蓄坑。渗水盲沟由透水管和渗水材料组成, 渗水材料包裹透水管, 厚度为15~20cm, 渗水材料可采用卵石或碎砖、碎瓦等建筑垃圾。
4.2.4 地下渗蓄坑。
地下渗蓄坑一般设于种植土层以下, 主要用于蓄积过量的雨水, 以保持土壤的持水率。地下渗蓄坑中填充渗水材料, 渗水材料可采用建筑垃圾, 填埋时尽可能保留大的孔隙度, 以扩大坑内即时蓄水量。地下渗蓄坑的数量和大小依绿地和周围汇水面积的大小而定。
4.2.5 出水口。
在短期内暴雨过大、雨水过量的情况下, 雨水进入隐形蓄水系统后, 富余的雨水则通过出水口进入绿地附近的蓄水池塘或城市排水系统。出水口设于汇水洼地或蓄水池塘的较高位置, 以保证雨量小时汇集的雨水不会流走。
4.2.6 蓄水池塘。
蓄水池塘是用人工材料修建, 具有防渗作用的地表蓄水设施, 作为一种雨水存贮与水景营造相结合的方式, 其场地的选择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设在绿地相对较低的位置, 以收集周围建筑、道路、高地及汇水洼地中富余的雨水。这种处理方式一方面可以丰富景观, 为水生植物提供适宜的立地环境条件;另一方面则经济合理地存贮雨水, 解决降雨和雨水利用在时间上错位的矛盾, 并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4.2.7适宜的铺地材料。
绿地中道路及活动场地的铺装材料应推广选择渗水材料, 如透水砖, 以及配砂石作为基层, 实现面层和结构层的透水设计。透水性铺装材质本身具有较大的孔隙通透性, 使雨水能够及时入渗地下, 实现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5 结语
园林绿地是非硬化地面, 是雨水下渗的主要途径, 城市中屋顶及硬质铺装截留的雨水可以导入绿地中[4]。通过隐形蓄水系统加大绿地土壤的蓄水量, 是充分利用雨水、降低城市雨洪压力、降低绿地维护耗水量的一种简便、经济的方式, 同时也对衡水市打造“水市湖城, 宜居宜游”的总体战略, 为实现风景园林建设的“生态”、“经济”目标, 创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奇, 等.雨水利用与生态小区[J].给水排水, 2003 (5) :14-16.
[2]张彦增.衡水市地下水资源分析探讨[J].地下水, 2006 (2) :35-37.
[3]王永亮.衡水市降水量序列变化规律分析[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12, 10 (1) :65-68.
[4]张思聪, 等.北京市雨水利用[J].北京水利, 2003 (4) :20-22
蓄水系统 篇2
全体少先队员们:
自去年入秋以来,我国南方各省区遭遇了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不少地方溪河断流、湖塘干涸、禾苗焦死、草木枯萎、火灾频发。有的村寨人畜饮水要到数十里外的地方排队候水、人背马驮。干旱发生范围之广、历时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重,历史罕见。旱情告急!灾情告急!特别是南方数万名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们处在了极度缺水的煎熬之中,阳光不再那么灿烂,花朵不再那么鲜艳„„ 灾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国家有关部委对南方各省区抗旱救灾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全民抗旱的号角已经吹响,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在西南这片干涸的土地上。在全国人民都在踊跃加入“节水抗旱”的实际行动的重要时刻,我们特此发出倡议:
一、树立爱水意识,做生命之源的呵护者!
二、弘扬节水风尚,做节约用水的宣传员!
三、心系南方,捐资救灾,做爱心传播的小天使!旱灾无情,人间有爱!同学们,伸出你的双手,少吃一根冰棒,少买一次零食,向灾区小朋友捐助一瓶水,捐献一元钱,救助千万灾民。让我们携手并肩、众志成城、齐心抗旱,让爱滋润大地,让绿色葱郁人间!让南方的小朋友们和我们一样在同一蓝天下幸福吧!快乐的享受生活吧!
北关小学少先大队部
北关小学“抗旱救灾、爱心捐款”活动方案
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给西南各省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紧紧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了支援灾区人民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让灾区的小朋友早日解除饥渴的煎熬,我们号召全校师生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凝聚每一份爱,点亮每一颗心。在校园内积极组织开展对灾区的捐助活动,现将捐款活动相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靳新华
副组长:曹治中、许新华、贾 芸、杨奋起
成员: 韩彦江、姚利强、刘庆忠、李耀东、张维恒、王志恒
二、募捐范围
全校师生
三、活动时间:
2010年4月8号下午4时、9号上午8:30
四、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教学楼前
五、活动程序:
1、(1)各班召开主题班队会,宣读倡议书,广泛动员,立即行动,形成了解灾情、支援灾区的良好氛围。
(2)4月8号,捐款活动以班为单位开展,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捐款。各班主任、辅导员负责本班教室黑板布置、制作捐助箱、主持捐助仪式及记录捐款。
(3)各班将捐款统计后打成小包,外面用红纸包装,注明班级和捐款金额,并推选一名学生做本班捐款代表。2、4月9号早上8:30,在教学楼前举行全校捐助仪式。(1)少先队员代表宣读倡议书。(2)各班代表和教师捐款。(3)学校领导讲话。
3、信息中心负责对现场进行摄影录像。
4、捐款活动结束后,由会计、出纳对捐款进行统计,移交给少先大队部并上交团县委。
5、捐款结束后,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予以表彰,授予“爱心小天使”、“爱心班队”称号。
六、备注:
1.捐赠活动坚持自愿原则,除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位学生1元,多则鼓励,教师每人最低10元。
2.采取现金捐赠形式,一般不接受物资捐赠。
北关小学少先大队部
2010年4月7日
“奉献爱心、抗旱救灾、共度难关”
——“抗旱救灾、爱心捐款”仪式讲话稿
北关小学党支部书记 曹治中
各位老师、少先队员朋友们:大家好!
去年入秋以来,干旱席卷了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等5省市。百年一遇的严重旱灾给西南各省人民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灾难,灾区人民的痛苦和面临的巨大困难紧紧揪着全国人民的心。为了帮助西南地区的同胞们度过难关,依据共青团白银市委[2010]11号、共青团会宁县委[2010]14号文件精神,学校决定由少先大队部组织开展“抗旱救灾、爱心捐款”救助活动,学校号召全校师生,充分发扬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积极关注西南灾情,向灾区人民伸出温暖的援手,慷慨解囊,献一份真情,出一份力量,踊跃参加捐款行动,用真情播撒一份爱的甘霖,为西南校园中缺水的孩子们倾注一份爱心之水和一份希望的阳光!
一元钱一颗爱心,一瓶水一份真情!
也许今天同学们捐助的一元钱,一瓶水并不能缓解西南的旱情,但千万个一元钱一瓶水却是一股不可估量的力量,传递的是一份浓浓的爱心。相信我们点滴的爱心一定会汇聚成爱的长河,流淌到云岭大地。
“情往已赠,爱心无限”。让同龄的南方广大的小朋友们和我们一样在同一蓝天下,在春光烂漫中,幸福快乐的学习和生活。
大旱见真情,缺水献爱心
近日,会宁县北关小学积极响应团县委《关于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和少先队员积极投身抗旱救灾斗争的通知》要求,积极组织动员广大少先队员投身抗旱斗争,帮助西南干旱地区儿童解决饮水用水作出积极贡献,开展了“抗旱救灾、爱心捐款”活动。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同学们踊跃捐款,有的同学捐出了压岁钱;有的同学拿出了零花钱,二(2)班的周子钰捐了120元,四(4)班的苟波捐了100元,王佳仪等同学捐了50元,所有少先队员每人至少捐了1元钱„„人人送上缕缕清风,点点暖意,万里春光无限;人人送上一片爱心,涓涓细流汇成爱的海洋。学校还倡议全体师生从自己做起,珍惜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贡献.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共筹集捐款5787.5元。
灾难无情人有情,钱款虽少情意浓。本次捐款活动使我们学校全体同学看到了团体的力量,陶冶了情操,奉献了爱心。我们也衷心的期待旱区人民能早日渡过难关,取得抗旱救灾的伟大胜利。
浅谈蓄水保墒耕作技术 篇3
1保二水耕作技术
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为雨养农区, 天然降水是作物生长需水的主要来源, 但是常常出现的季节性干旱, 特别是春旱, 给作物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威胁。为了克服春旱带来的困难, 采用“保二水”的土壤耕作技术是抗御旱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1.1保第一水——返浆水
早春气温开始回升, 冻土层从上、下部向中间融化, 在土体没有化透之前, 上层冻结的冰屑融化后不能下渗, 从而形成返浆水, 这一时期也称为返浆期。以玉米生产为例, 据测定, 返浆期的土壤含水量可达到或超过田间持水量, 沙壤土的含水量可达到15%以上, 在沙壤土上, 玉米种子发芽出苗所需的土壤最低含水量为10%, 可见返浆期的土壤含水量远远超过玉米种子发芽出苗所需的水分。所以保好、蓄好这一时期的土壤水分, 对玉米播种保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返浆期过后, 地皮变干, 垄体内水分会大量蒸发, 因此早春要进行保墒作业。顶凌复垄, 即顺原垄沟再趟一次, 可使垄体表面形成覆盖层, 切断毛细管, 从而减少水分蒸发, 使更多的水分保留在土壤当中。在特殊春旱情况下的试验结果表明, 沙壤土上采用秋起垄、早春顶凌复垄的耕作措施时, 4月20日的土壤含水量为12.8%~13.5%, 玉米出苗率达88.7%~90.2%, 而秋季不整地, 只在春播前才耙地、起垄、旋耕的, 土壤含水量和出苗率极低, 仅为7.5%~9.0%和21.4%~48.5%。
1.2保第二水——伏雨
黑龙江省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份, 地表径流很大, 浪费严重。造成地表径流的原因, 多半不是因为土壤水分饱和, 不能接纳更多的雨水, 而是因为降雨的强度超过了水分的渗透速度。在苗期利用深松铲在行间进行深松, 打破犁底层, 增加土体的通透性, 将有限的降水最大限度地蓄积在土壤中, 变不均匀的降水为稳定的土壤供水。据测定, 在5年未翻耕的土壤上, 苗期采用38cm深的间隔深松措施, 可减少径流72%~91%, 1m深的土层, 可蓄集有效水分120~150mm;2m深的土层, 蓄水能达到300mm以上, 效果非常明显。
2四墒法耕作技术
“四墒法”耕作技术适用于我国北方冬春干旱发生频繁、降水量相对集中的地区。
2.1深耕蓄墒
适时深耕是蓄雨纳墒的关键, 深耕的时间应根据农田水分收支状况决定, 一般宜在伏天和早秋进行。耕翻深度要根据耕翻工具、土壤等条件因地制宜, 合理确定。一般耕深以20~22cm为宜, 有条件的地方可加深到25~28cm, 深松耕深度可至30cm。
2.2耙耱保墒
耙耱保墒主要是在秋季和春季进行。秋季作物收获后, 进行秋深耕时必须边耕边耙耱, 防止土壤跑墒。早春解冻土壤返浆期间也是耙耱保墒的重要时期。在土壤解冻达3~4cm深、昼消夜冻时, 就要顶凌耙地, 以后每消一层耙一层, 纵横交错进行多次耙耱, 切断土壤毛细管中水的运行, 使化冻后的土壤水分蒸发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在播种前也常进行耙耱作业, 以破除板结, 使表层疏松,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增加通透性, 提高地温, 有利于播种和出苗。耙耱的深度因目的而异, 早春耙耱保墒或雨后耙耱破除板结, 耙耱深度以3~5cm为宜;耙耱灭茬的深度一般为5~8cm;但耙茬播种的地, 第一次耙地的深度至少8~10cm;在播种前几天耙耱, 其深度不宜超过播种深度, 以免因水分蒸发过多而影响种子萌发出苗。
2.3镇压提墒
镇压一般是在土壤墒情不足时采取的一种抗旱保墒措施。镇压后表层能否出现一层很薄的碎土, 是判断能否采用镇压措施的最佳时期。土壤过干或过湿都不宜采用。土壤过干或在沙性很大的土壤上进行镇压, 不仅压不实, 反而会更疏松, 容易引起风蚀;土壤湿度过大时镇压, 容易压死耕层, 造成土壤板结。此外, 盐碱地镇压后容易返盐碱, 也不宜镇压。播种前土壤墒情太差, 表层干土层太厚, 播种后种子不易发芽或发芽不好, 尤其是小粒种子因不易与土壤紧密接触而得不到足够的水分时, 就需要进行镇压, 使土壤下层的水分沿毛细管移动到播种层上来, 以利种子发芽出苗。冬季地面坷垃太多太大, 容易透风跑墒, 在土壤开始冻结后进行冬季镇压, 压碎地面坷垃, 使碎土比较严密地覆盖地面, 以利冻结聚墒和保墒
2.4 中耕保墒
蓄水池堵漏方法(施工方案) 篇4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现场勘查的具体情况:发现车库顶板出现局部渗漏甚冒水;
2、【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3、【防水工程验收规范】GB50208-2002;
4、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定。
二、施工原理及方法
采用高压灌浆堵水处理办法。
1.确定防水堵漏方案:堵漏前必须进行现场调查,摸清现场施工情况,分析渗漏水的原因,查清漏水部位、裂缝、裂纹或穿孔的宽度、长度、深度和贯穿情况,并了解雨天和晴天的漏水情况,测量漏水的流量与流速等,通过充分调查,正确拟定堵漏方案,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材料性能特点:油性聚氨酯快速堵漏胶与水即反应,由于水参与了反应,浆液不会被水稀释冲走,这是其他灌浆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浆液在压力作用下,灌入混凝土缝隙或孔洞,同时向缝隙周围渗透,继续渗入混凝土缝隙,最终形成网状结构,成为密度小,含水的弹性体,有良好的适应变型能力,止水性好。
3.灌浆孔的设计和布孔:灌浆孔的布孔有骑缝和斜孔两种形式,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加以选择,必要时两者并用。
(1)灌浆孔的设计:灌浆孔的位置,应使孔和漏水裂缝空隙相交,并选在漏水量最大处。
(2)布孔原则:注浆孔眼的位置和数量,需根据不同漏水情况进行合理安排,以导出漏水为目的,在集中漏水处布孔,裂缝大、水流量大则孔距大,缝隙小则孔距小。
4、打孔可视施工条件采用手工和机械方法,一般是手工打孔和机械打孔并用。
5、检查灌浆设备和管路运转情况,检查固结浆嘴的强度,疏通裂缝,进一步设定好灌浆参数(如凝胶时间、灌浆压力和配浆量等)。
6、灌浆:灌浆是整个化学灌浆的中心环节,须待一切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灌浆前有组织的进行分工,固定岗位,尤其需要有专职熟练的人员进行操作。
(1)灌浆前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在灌浆机具运转正常,管路畅通的情况下,方可灌浆。
(2)对于垂直缝一般自下而上灌浆,水平缝由一端向另一端或从两头向中间灌浆;对集中漏水应先对漏水量最大的孔洞进行灌浆。
7、结束灌浆:在压力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再继续灌1-2分钟既可结束灌浆,拆卸管路准备清洗。
8、封孔:经检查无漏水现象时,卸下灌浆头,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将孔补平抹光。
9、注意事项:
(1)输浆管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装拆方便。
(2)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3)灌浆时,操作泵的人员应时刻注意浆液的灌入量,同时观察压力变化情况。一般压力突然升高可能由于浆液凝固、管路堵塞或由于浆液逐渐充填沉降缝,此时立即停止灌浆。压力稳定上升,但仍在一定压力之内,此时是正常的。有时出现压力下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孔隙被冲开,浆液大量进入沉降缝深部所致,此时可持续灌浆。随着大量浆液进入缝隙,压力会逐渐上升并稳定。压力降低的另一个原因是由于封缝或管道接头漏浆造成的,需及时停止灌浆,进行处理。有时由于泵压力增大,将浆液压入沉降缝深处,使大量浆液流失,这时可调节浆液固结时间,使之缩短凝结时间或采用间歇灌浆的方法来减少浆液损失。
(4)灌浆所用的设备、管路和料桶必须分别标明。
(5)灌浆前应准备水泥、水玻璃等快速堵漏材料,以便及时处理漏浆跑浆情况。
(6)每次灌浆结束后,必须及时清洗所有设备和管道,灌浆结束后应用1:2水泥砂浆封闭灌浆孔。
一、灌浆施工工艺流程
裂缝处理→埋设灌浆嘴→埋设出浆嘴→封缝→密封检查→配置浆液→灌浆→封口结束→检查
二、施工主要步骤及要求
1.灌浆前裂缝表面处理。清除裂缝表面的灰尘、浮渣及松散层等污物,然后再用毛刷蘸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把裂缝两侧30~50mm处擦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埋设灌浆嘴。在裂缝交叉处、较宽处、端部裂缝贯穿处埋设灌浆嘴。埋设间距:短缝为300~500mm;长缝为500~800mm。
3.埋设时,先在灌浆嘴的底部抹一层厚约2mm的结构胶将灌浆嘴的进浆孔骑缝粘贴在预定位置上。
4.结构胶封逢。沿裂缝(在裂缝两侧30~50mm)抹一层厚约1~2mm的结构胶。抹胶时应防止小孔和气泡,要刮平整,保证封闭可靠。
5.裂缝封闭后进行压气试漏,检查密封效果。试漏需待结构胶有一定强度后进行。
6.现场按照不同浆材的配方及配置方法配置灌浆料。浆液一次配置数量,需以浆液的凝固时间及进浆速度来确定。
7.灌浆是施工关键工序之一,应确保灌浆质量:
(1)灌浆机具、器具及管子在灌浆前应进行检查,运行正常方可使用。接通管路,打开所有灌浆嘴上的阀门,用压缩空气将孔道及裂缝吹干净。
(2)根据裂缝区域大小,可采用单孔灌浆或分区群孔灌浆。在一条裂缝上灌浆可由一端到另一端。
(3)灌浆时应待下一个排气嘴出浆时立即关闭转芯阀,如此顺序进行。化学浆液的灌浆压力常用0.2-0.4MPa。
8.待缝内浆液达到初凝而不外流时,可拆下灌浆嘴,再用结构胶泥封闭。
9.灌浆结束后,应检查灌浆质量,发现缺陷及时补救。
蓄水池防水施工方案
一、工程状况
长xm×宽ym高3m,混凝土结构,整体处于地下
二、目标要求
1.质量目标
2.安全要求
3.文明施工要求
三、施工应用材料
A.材料简介;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简称CCCW),它的防水机理是以其特有的活性化学物质,以水为载体,利用混凝土本身固有的化学及多孔性,借助水的渗透作用与混凝土内未完全水化的成份再次发生化学作用,形成不溶性的枝蔓状结晶体被堵塞。可自我修复小于0.4㎜的裂缝,且对人体无害、易于施工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下结构、地铁、桥梁、路面、饮用水厂、污水处理厂、电站、水利等工程。
B.材料特点
反应机理
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CCCW)其作用机理是
“渗透效能”,即高盐份的溶液,通过混凝土的毛细管,向低盐份的溶液渗流。
C.材料物理性能
当结构没有水份时,它的活性成份会保持静止状态,但当与水份再次接触时,上述的化学作用及封闭过程便会重复发生,而且会更深入到混凝土内,从而达到永久性的防水、防潮、耐化学腐蚀的目的,同时也起到保护钢筋、增强混凝土结构强度的作用,施工组织
1.本工程实行项目主管全权负责制
2.工程负责人:xxx
四、施工工艺
A.工艺流程
清理现场卫生→修复基层缺陷→对干燥的部位洒水湿润→阴角及薄弱部位用粉状堵漏材料做加强层→刮涂第一遍防水层→刮涂第二遍防水层→养护成品的防水层
B.施工要点
五、注意事项
1)基面应干净无浮层、旧涂膜、尘土污垢及其它杂物,以提供充分开放的混凝土毛细管系统,有利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渗透和结晶体的形成;若使用钢模板浇涛(或模板上过油漆)的混凝土表面太光滑,除进行常规清理外,还可采用凿击、喷砂、钢丝刷刷洗、高压水冲等方法进行处理。
(2)对所有要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混凝土,须仔细检查是否有结构上的缺陷,如模板拉杆孔洞、裂缝、蜂窝麻面状的劣质表面、坑洞、施工缝接口处的凹凸不平等,均应修复、清理,进行堵缝、补强、找平处理,再进行大面积涂刷。
(3)施工前必须用清水彻底湿润工作面,形成内部饱和,以利于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借助水分向混凝土结构内部渗透。但基层表面不能有堆积的明水。
(4)基面若有油迹、污迹未清理干净,容易出现起皮现象
(6)要确保涂层厚度与施工推荐用量。这是保证施工质量和避免施工纠纷的有效方法。尤其是采用涂刷方法施工时,浆料太稀或搅拌不匀,就容易起粉或起壳。
(7)不宜在结冰或上霜的表面施工,也不要在连续48小时内环境温度低于4℃时使用。不宜在暴雨天施工,新施工的表面固化前不要被雨淋。
(8)如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防水涂层上做装饰性涂饰,对于灰泥性材料要在初凝后(24~48小时内)进行;对于油漆、涂料、环氧树脂等其它聚脂性涂料,则要在养护2-3周后才能进行。
(9)养护十分重要,当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涂层固化到不会被喷洒水损害时养护就可以开始了,必须精心养护1~2天,每天喷洒水3~5次,或用潮湿透气的粗麻布、草席覆盖三天。施工后48小时内,应避免雨淋、霜冻、日光暴晒或4℃以下的长期低温;在空气流通不良或不具备通风条件的情况下(如封闭的矿井或隧道),可采用风扇或鼓风机械协助通风。
六、安全措施:
1、施工现场做到安全工作有专人负责
2、每个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戴安全帽,穿工作服。
3、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工人配合做好搭脚手架等工作。
4、登高作业时,脚手架下有专人负责安全护卫。
5、遇有妨碍施工的障碍物时,需由施工总承包单位专业人员拆除。
6.本品干粉无毒,但遇水后呈碱性,操作人员应穿戴与接触水泥工作同类的劳保用品,如意外与口、眼或皮肤直接接触,可用大量清水冲洗。施工安全事项:。
七、文明施工
八、施工工期
7天,遇雨雪天气顺延
九、成品保护
十、工程验收
验收标准主要可参照国家标准《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GB
18445-2001)。根据材料的涂层强度,涂刷厚度,涂层在规定时间内吸水表干的状态,涂层抗水扩散能力等方面进行验收。
—
END
新型蓄水保墒机具的开发前景 篇5
关键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雨水资源,蓄水保墒机具
0 引言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替代的生命资源,也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淡水资源缺乏已是世界性的大难题,而我国缺水更是严重。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西北地区属于严重缺水区。
雨水是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分来源,发展集雨农业是一种主动抗旱的高效用水方式。近些年,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对于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降水量超过了农作物的蓄水量,因此依靠自然降水解决干旱问题是可能的。如果能把较多的自然降水接纳保蓄在深厚的黄土中,使它少蒸发,就可使农作物高产稳产。新型蓄水保墒机具就是这样一种有效拦截地表径流、使其就地入渗的机具。
1 我国水资源情况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其中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70%,工业用水占20%,生活用水占7%,且需求量仍在上升。近年来,随着工业与农业的粗放型经营、水源的污染、森林的破坏等导致生态失去平衡,雨量减少,地下水补充量减少。
据20世纪80年代初水利部门对全国水资源的评价结果,我国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1 880亿m3,为世界陆面平均降水的78%。在全部的降水资源中,约有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布极不匹配,有10个省人均水资源量低于1 000 m3。北方农业、工业以及城市都普遍存在缺水问题。据统计,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占国土面积的72%,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67%,单位灌溉面积的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的19%。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年均受旱面积0.113亿hm2,到90年代增到0.267亿hm2。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缺水城市达300多个。干旱缺水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尤其是农业稳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此外,中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很不均衡 ,81%的水资源集中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长江以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45.3%,耕地占全国的64.1%,而水资源却仅占全国的19%,人均占有量相当于全国人均量的1/5和世界人均量的1/20。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干旱日益严重,江河断流,湖泊水源干涸。全国每年受旱面积达2 000万hm2多,因干旱粮食减产达150亿kg 左右。
2 西北地区雨水资源开发情况
西北地区是指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域,包括新疆、甘肃、宁夏全部以及青海柴达木盆地及湟水流域和陕西黄土高原、内蒙古西部等,总面积约为208万km2,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9.5%。该地区大部分是黄土覆盖区,90%以上的土地为丘陵山地和沟壑。长期以来,由于自身的自然条件和人为活动的不良影响,使植被破坏,生产力下降,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繁。目前,这一地区是全国生态最为脆弱的地区,也是全国人口较集中的地区之一。
西北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区,降雨由东向西减少,年降雨量为5 186.4亿m3,水资源总量为1 189.2亿m3,占全国总量的1/12,产水模数仅为4.06万m3/km2,相当于全国的1/7,属于严重缺水区。因水资源不足等原因,保灌率很低。例如,关中平原有效灌溉面积97.73万hm2,保灌面积近58.29万hm2;陕北有效灌溉面积9.37万hm2,保灌面积近6.18万hm2,加上深井灌区的开发,当时看起来增大了灌溉面积,提高了区域单产和总产,但却使地下水位不断下降,井越打越深,水越来越少。
西北地区降水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降雨总量少。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多的达400~500mm,少的则在100~200mm之间,更少的不足50mm。
2) 季节降水量分配不均。黄河中上游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山西及内蒙的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由西部200mm多向东渐增至400mm,春季占15%~20%,冬季降水量一般仅占全年降水量的5%左右。由于自然降水的多变性和季节性分布不均,而且与按季节播种的农作物生长需水不相吻合,雨水的50%~60%蒸发掉了,季节性干旱年年出现。
3) 降水强度大。西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平原少。西北旱区由于年降水60%~70%分布于6-9月份,且大都以暴雨形式出现,截流灌溉措施少,水分流失严重,利用率很低;一些地区几乎每年都有五六次暴雨。这是北方旱区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西北干旱缺水问题,可从增水、蓄水、保水、高效用水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即水利与农业措施相结合,各种方法技术综合集成,发挥整体效益。人们习惯采用的方法有:①开采地下水(如打井);②跨流域调水;③拦截地表径流(如修水库)。
雨水是旱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水分来源,发展集雨农业是一种主动抗旱的高效用水方式,人们越来越注意到雨水资源利用的必要性。从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就开始了雨水利用技术和水资源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1995年9月,我国在北京举行了第7届雨水利用国际学术会议,使中国雨水利用研究走上正轨。1996年9月,甘肃省兰州市举行第一届全国雨水利用暨东亚国际研讨会;1998年10月,在徐州举行的第二届中国雨水利用暨国际会议,使雨水利用研究进入了热潮。
由于西北地区地形、经济条件的制约,兴建灌溉设施、打井开采地下水投资巨大、工期长、设施难度大,而且很难全面解决灌溉问题。如果能将自然降水就地拦蓄、就地入渗,将是一条解决山旱地缺水的有效途径。新型蓄水保墒机具正是基于这种思想的诞生物。对于西北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年降水量为400~500mm左右,这些地区所种农作物的蓄水量为230~450mm,降水量超过了农作物的蓄水量,因此依靠自然降水解决干旱问题是可能的。而该地区2m厚的土壤耕地能接纳500~600mm降水,如能把较多的自然降水接纳保蓄在深厚的黄土中,使它少蒸发,使多数的自然降水被土壤控制,能被作物自由吸收利用,同时进行余缺调剂,就可使农作物高产稳产。
目前,西北地区雨水蓄集利用技术主要由3大部分组成,即雨水的收集技术、雨水的储蓄技术及雨水的高效利用技术。
西北地区的雨水收集技术基本上可归为两大类:一是通过营造田间小型集流面或改进耕作方法,把雨水集流起来并存储在深厚的土壤中,以达到雨水就地拦蓄入渗,通常采用的技术有水保工程技术和水保耕作技术;二是采用自然集流面或人工修建的防渗集流面,将雨水收集并储蓄在储水工程中(如水窖)供作物灌溉或饮用,也称为人工集流技术[2]。
目前,利用人工集流技术开发雨水资源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近年来,我国北方一些省区雨水利用实践进展很快。例如,甘肃的“121”雨水集流工程,不仅解决了人畜饮水问题,且大旱之年粮食仍然增产;内蒙古的“112”集雨节水灌溉工程、宁夏的“窖水蓄流工程”、陕西的“甘露工程”等等,凡有效降雨在250mm以上的地区,都可开发雨水资源。雨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西北地区解决农业干旱问题首选考虑的途径。
水保工程技术和水保耕作技术在西北地区应用也较为广泛。水保耕作技术是通过耕作措施的改进来实现降雨的就地拦蓄入渗,达到收集雨水的目的。常采用的有等高耕作技术、起垄耕作技术、粮草轮作技术、带状间作技术、渗水孔耕作技术及蓄水聚肥耕作技术等[2]。这种措施对粮食的增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雨水的利用率较低,粮食增产效果不明显。
水保工程技术是通过对地面进行较大的工程处理,以改变原有的地形特征,使降雨就地集中拦蓄入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常用的措施有修筑水平梯田、隔坡梯田、水平沟、鱼鳞坑等。为了提高各种农艺技术的效率,每一项水保工程技术都应有配套的机具来减轻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人的工作条件。因此,开发各种经济、有效的蓄水保墒机具对雨水资源的开发及促进粮食的稳产增产方面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作用。
3 新型蓄水保墒机具的作用
新型蓄水保墒机具是一种在地面开挖鱼鳞坑的机具,该机具的开发是解决旱区坡地(<15°)、草地、休闲地粮食增收的有效手段。现代农业装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解放农业劳动力的重要工具,其程度也是衡量农业发展的主要指标之一。这一指标的不断提高将直接推动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现代化农业装备不仅决定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政治生活的稳定[3]。
新型蓄水保墒机具是一种旋转式挖坑机,通过在坡地(<15°)、草地、休闲地及不能及时耕种的生荒地面开挖鱼鳞坑,将从坡上流下来的雨水有效拦截、就地入渗到地表下面的黄土中,使多变的雨水被土壤控制,能被作物自由吸收利用。该机具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通过万向联轴器及传递给减速箱,再由减速箱带动挖坑铲运动,实现连续挖坑,所开坑的形状从上面看像鱼鳞一样,有利于大面积收水;侧面类似半圆,有利于蓄水、渗水、减少水分蒸发,翻倒坑两边的土能起到拦水、集水的作用。在一片地面上所挖坑的大小和数量需要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而定。当确定好所开沟的尺寸和数量后,就要合理确定以下几个参数:拖拉机前进的速度、机具刀盘转速、刀盘旋转中心到地面的距离、机具的工作方式等,保证所挖坑的数量不要过多也不要太少。
4 结论
新型蓄水保墒机具装配尺寸适宜,经济性、使用性好,一机多用,少耕免耕,不破坏原有植被,不会引发水土流失。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广阔的坡地、草地、休闲地及不能及时耕种的生荒地面上开挖鱼鳞坑,能有效拦截地表径流,使雨水渗入到地下的黄土中,能显著提高农作物的单产,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参考文献
[1]黄明渊.中国机械化旱作节水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J].中国农机化,2001(1):7-10.
[2]崔灵周.黄土高原地区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发展[J].中国水利,2001(4):70-71.
水库蓄水工程控制运用管理研究 篇6
1 水库防洪运用方案
1.1 编制运用计划
编制水库用水计划, 需充分考虑水库上游小型水库工程以及水文站网的布设情况;下游河道堤防整治加固、有无阻水障碍、河道安全泄量等情况;水库大坝、泄流建筑物的条件有无改变等;了解现有大坝的各种泄洪建筑物管理运用、检查、观测的状况有无异常现象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 注意收集当年中长期气象预报资料, 上下游土地和水资源利用情况以及有关部门对当年水库防洪运用的水位、泄量要求。修改和补充必要的计算资料。
1.2 确定4个控制指标
要确定以下4个控制指标: (1) 当年防洪标准。根据水库运行管理要求, 对水库正常运用、非常运用的洪水标准, 制定水库防洪标准。 (2) 允许最高水位。允许最高水位是汛期控制运用的上线水位, 根据设计资料和工程管理运用期间对工程质量的鉴定结果确定。如工程达到验收标准, 则校核洪水位就是允许最高洪水位, 这是最好的运用情况, 水库可以充分发挥设计效益。但是对于病库险库, 允许最高洪水位必须依据具体情况降低标准。 (3) 防洪限制水位。为了使库水位在汛期不超过允许最高水位, 必须预留一定防洪库存, 即在洪水到来之前, 应将库水位限制在某一水位高程, 这一水位高程至允许最高水位之间所腾空的库容, 即为防洪库容, 防洪库容的下限水位, 为防洪限制水位[1,2]。 (4) 泄流方式。一般无闸门控制的泄流建筑物, 只能自由溢流;有闸门控制的可分为先大后小;先小后大、均匀泄流3种方式。在可能情况下, 水库泄流应尽量考虑下游河道的安全或照顾下游错峰、排涝要求。
1.3 注重汛期防洪管理
对防洪能力不足的水库, 要注意采取措施, 提高泄洪能力, 如拓宽开深溢洪道或非常溢洪道、加大加坝、消灭隐患、降低防洪限制水位。当水库控制运用计划批准后, 须严格执行, 不得随意变更。但遇有下列情况, 经批准, 在控制运用上可考虑为提高水库效益, 根据工程情况和水文预报及其他因素,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 重叠使用一部分防洪和兴利库容。对水库下游有错峰要求时, 应当使水库下泄流量加上水库至防护地区间流量不超过防护地区河道的允许安全泄量。汛期水库遇到非常洪水、电讯中断或其他紧急情况, 水库管理单位应采取果断措施。如利用非常溢洪道等, 确保大坝安全, 同时做好对下游地区的警报工作。
2 水库兴利运用方案
2.1 编制运用计划
收集各用水部门对兴利运用的要求, 是一项基本的前提工作。运用要求应包括下游灌区及水库上游工农业和水产部门对蓄水、供水和水位的具体要求和意见。在编制水库兴利运用计划时, 就对用水、蓄水作好计划: (1) 来年帐。按水库历年实测入库流量作频率分析, 确定保证率和典型年, 计算当年、当月来水帐作为兴利计算安排的参考。无实测流量资料的, 可用附近水文站资料, 通过降雨—径流深相关曲线估算来水量。 (2) 用水帐。了解下游灌区范围内计划播种面积、农作物面积和复种指数以及个阶段需水量, 算出需要水库补给的水量。以发电为主, 结合灌溉水库, 应分月计算满足发电和灌溉的需水量。对于有其他任务的, 如库区上游有抽水灌溉任务, 或水库下游有城市工业、生活供水要求, 均应在每年初提出需要的水量, 经权衡各方面要求, 提出当年水库计划供水方案。 (3) 蓄水帐。按照不同的来水和用水方案, 进行水量平衡计算, 如不能满足计算, 应调整和削减用水量。
2.2 实施兴利调度
水库应按兴利运用计划实施蓄水。但开始蓄水的时间, 要根据来水趋势和汛期结束时间确定。根据汛期实际蓄水量和各部门不同时期的用水量, 参考预报来水量, 在年度运用计划的基础上, 通过综合平衡, 进一步制订后一时期的蓄水、供水计划。对于丰水年和丰水期的控制运用, 主要是及时加大用水, 减少弃水;对于枯水年和枯水期的运用, 主要做到保证重点, 兼顾全局, 节约用水;对于多年调节水库, 为预防可能连续发生枯水情况, 水库应留有一部分储备水量。在特殊情况下, 水库有可能被迫在兴利下限水位以下运用时, 要考虑保证重点用水单位的最低需要[3,4]。
3 水库控制运用工作制度
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水库控制运用工作制度, 是保证水库工程安全以及工农业生产用水的重要措施。一是汛前水库管理单位应编报年度控制运用计划;建立防汛指挥机构, 做好一切防汛准备和水情测报准备, 对水库各部位进行全面检查、维修, 保证正常灵活运用。二是汛期应建立值班制度, 掌握雨情、水情、工情, 做好调度和交接记录, 并负责与有关方面联系。如工程发生异常或闸门启闭设备发生故障而需要改变运用方式和调整运用计划, 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报告;水库开始蓄水、泄水、排沙或改变泄流方式时, 应事先通知上下游有关单位;进入正常运用阶段, 水位不宜暴涨暴落。水位的允许下降速度, 要考虑大坝稳定。各泄水建筑的泄量, 其单宽流量、水头差、启闭高度要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不能超过标准运行。三是汛后应对水库控制运用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 并将总结的经验和管理成果及时上报主管部门。
参考文献
[1]徐殿洋, 李玉松, 李广林.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口采砂管理影响的探讨[J].中国水利, 2010 (21) :33-35.
[2]岳红艳, 姚仕明.三峡水库蓄水后中下游水沙条件变化及采砂管理对策[J].中国水利, 2010 (8) :14-16.
[3]田涛.浅谈克孜尔水库蓄水前后渭干河干渠冬季运行管理对比[J].科技信息, 2008 (25) :151-152.
制种玉米蓄水规律与节水技术研究 篇7
黑河中游的张掖市位于甘肃省西部, 属河西走廊中部绿洲, 气候特点是降雨少而集中, 昼夜温差大, 日照长, 辐射强, 气候干燥, 蒸发量大, 夏季短而炎热, 春季升温快, 秋季降温快, 干燥缺雨, 故本区为严重干旱气候区。该区域日照总时数2683~3088h, 年太阳辐射总量133.36~148.42kcal/cm2, 日照时间长, 作物光合能力大, 光的有效辐射高, 奠定了一个高生产力形成的基础。平均气温5~8℃, 气温日较差在13.3~15.7℃, ≥10℃有效积温2600~3300℃, 无霜期155d, 是玉米高产区, 较大的昼夜温差更是提高玉米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必要条件。降水稀少, 多年平均降水量在110.4~130.5mm之间, 蒸发量大, 多年平均年蒸发能力在1200~2200mm之间。土壤种类以灌漠土、灰钙土和栗钙土为主,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是农业生产的精华之地。
张掖地区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共有耕地24万hm2, 有效灌溉面积14.853万hm2, 其中玉米种植占8万hm2, 占灌溉面积的53.9%[1]。目前黑河中游玉米亩平均灌溉定额为511m3, 8万hm2年用水量达6.1亿m3, 占黑河中游可利用水量的35.9%, 占农业用水量的42.2%, 人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为866.7m2, 农民667m2均水资源水量为511m3, 同时每年近6.7万hm2耕地不能适时保灌, 每年因调水造成的农业和生态经济损失在7亿元左右[2]。
2 玉米生育期需水规律
玉米与其他作物相比, 用水比较经济, 但植株高大, 绝对需水量较多, 掌握玉米需水规律是合理灌溉的基础, 据研究每667m2产籽粒500kg, 需水量在250~300m3。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是气象、土壤、栽培措施和品种等, 玉米生育期内积温高, 相对湿度小, 光照强, 日照时数长, 风力强, 需水量就大。凡生长期长, 叶面积大, 气孔数目多的品种, 蒸腾量较大, 因而需水量也大。随着深耕深度、栽培密度和施肥量的加大, 玉米需水量有增加趋势。此外土壤质地、水分及地下水位也影响玉米需水量。
种子萌发需要吸收自身干重的48%~50%的水分, 土壤水分不足, 难以萌发。播种至出苗需水量75m3/667m2, 占总需水量的30.7%, 平均日需水量0.94m3/667m2;出苗到拔节, 耗水量不大, 约占总需水量的17.8%~15.6%。拔节到孕稳期对水分要求比较高, 约占总需水量的29.6%~23.4%。抽穗到灌浆期的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19.2%~31.5%, 每日的需水量是一生最高值。在籽粒成熟期, 为了使有机物充分向籽粒运输和保持叶片功能、仍需相当量的水分。
玉米不同生育时期受到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不同。一般认为, 玉米从抽雄前10d到抽雄后20d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对水分最敏感, 是玉米需水临界期, 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但是不同品种由于耐早程度不一, 产量下降的幅度亦有很大差异[5]。
据研究玉米各生育时期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 土壤水分必须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以下指标:出苗—拔节65%~70%;拔节一抽雄70%~75%;抽雄—开花末期75%~80%;灌浆期70%~75%, 当土壤水降到下限值时应进行灌溉。
3 节水技术
3.1 玉米半膜平铺覆盖节水技术
制种玉米半膜平铺覆盖节水技术, 是先进农田节水技术的广泛应用, 能实现节水、增效、节本、增收的目的, 在灌溉地采用该技术制种, 每667m2可节水20%~30%, 增产10.66%~37.31%。
3.2 玉米垄膜沟灌节水栽培技术
制种玉米垄膜沟灌栽培的适宜灌溉定额为300m3/667m2, 灌水次数为5次, 施N量为14~16kg/667m2, P2O58~10kg/667m2[5]。与传统半膜平铺覆盖栽培相比, 制种玉米垄膜沟灌栽培技术增产1.63%~40.44%,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4.17%~34.16%, 节水100m3/667m2以上, 成熟期提前5~7d。
3.3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技术与常规灌溉技术比较, 可节水35%~50%, 增产12%以上。膜下滴灌玉米试验地秋冬储水灌水定额为120~140m3/667m2, 播前补墒安种水灌水定额为60~80m3/667m2, 全生育期灌溉定额干旱年份为200m3/667m2, 湿润年份为180m3/667m2, 各次灌水定额均为20m3/667m2。
张掖市有效灌溉面积14.853万hm2, 其中玉米种植占8万hm2, 占灌溉面积的53.9%。目前黑河中游玉米每667m2平均灌溉定额为511m3, 8万hm2年用水量达6.1亿m3, 占黑河中游可利用水量的35.9%, 占农业用水量的42.2%, 如果在玉米种植区全面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采用半膜平铺覆盖, 每667m2均灌溉定额可由目前的511m3下降到400m3, 将节水22%, 若采用垄膜沟灌, 较半膜平铺灌溉可节水20%, 配套膜下滴灌, 每667m2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平均节水40%, 耕地平均每年将节约灌溉用水30%, 相比大水漫灌, 半膜覆盖每667m2均节水15%, 平均增产10%, 灌溉水利用效率由0.77kg/m3增加到1.0kg/m3;垄膜沟灌667m2均节水25%, 平均增产15%, 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到1.18kg/m3;膜下滴灌667m2均节水40%, 平均增产20%, 灌溉水利用效率增加到1.54kg/m3。
4 制种玉米节水技术研究
4.1 发展玉米高效节水农业, 是科学应对张掖市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
虽然张掖市在节水型社会建设方面已做了大量探索, 但是玉米种植灌溉方式仍然以大水漫灌为主, 水分利用效率低, 水资源浪费严重, 水资源短缺矛盾更加突显, 发展玉米高效节水农业是一种必然选择。
4.2 高效节水技术集成程度低是玉米水分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
从玉米各种高新节水技术的试验效果来看, 单项技术节水效果明显, 但能够显著提升水分利用效率和进一步挖掘节水潜力的集成高效节水技术还比较缺乏。
4.3 玉米节水技术应用程度低是限制玉米规模节水效果的重要原因
膜下滴灌作为一种节水效益较高的灌溉技术, 在设施内应用普遍, 垄膜沟灌技术在蔬菜生产上已广泛应用, 但在玉米生产中还未大面积推广, 整体节水效果不明显。
4.4 玉米高效节水农业事关黑河中下游生态安全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减少灌溉用水量, 有利于解决生产与生态用水矛盾, 改善水环境, 为逐步恢复和保护生态提供有力支持。若张掖市玉米种植采用高效节水技术, 尤其是膜下滴灌的全面普及将在目前基础上再节水1.5亿m3, 将节出的水用于生态, 可有效改善黑河中下游生态环境[4]。
参考文献
[1]基于流域水循环的黑河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R].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黄委会黑河流域管理局, 2003 (12) .
[2]郝庆凡.黑河调水及思考[J].人民黄河, 2001 (7) :33-34.
[3]吕彪.河西走廊水资源特征及其生态环境问题[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3 (1) :12-14.
蓄水造湖景观工程研究 篇8
寄情山水的审美理想和艺术哲理深深影响着中国园林, 水是园林的灵魂, 是园林空间艺术创作的重要要素。蓄水造湖是人工依地就势改造而成的水域, 沿岸因境设景, 图画天成自然。和天然湖泊不同, 蓄水造湖体现了人类创造和修建生态景观的智慧。
2蓄水造湖的设计
2.1设计的主要目的
一是为营造水环境, 提升环境质量、景观档次和土地价值。二是结合当地人文、自然景观等条件综合考虑, 力求与大自然协调。三是体现出景观的观赏性、功能性、经济性、可操作性以及与整体风貌的关系。
2.2工程设计重点
一是蓄水造湖区域地形地质条件。通过工程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条件进行分析, 对蓄水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评估, 为相应的设计处理打下基础。二是总平面布置。充分发挥自然优势, 将环绕湖区径流水通过截水渠汇入沉砂池形成供水水源, 形成人工湖区。三是湖岸及湖底设计。湖岸线可为优美曲线, 以草坡绿色为底色, 饰以大小石块, 营造天然湖景。也可为曲折直线构成的城市化水岸, 为开发水岸餐饮、商业、花园酒店创造条件, 形成自然水岸和人工水岸对比和交融。四是溢流坝设计。溢流坝为人工湖泄水建筑物, 设计尽量摒弃传统设计的规则造型, 在保证结构稳定及受力的前提下, 尽可能追求流线美、简洁美。 五是园林建筑设计。建筑在平面上布置与湖岸协调, 立面上高低错落有致, 外形有方有圆, 建筑布局与景观设计一气呵成。六是水系渠系设计。水系主要包括截洪渠、沉砂池、及溪流等。截洪渠将山坡雨水及溪沟水截至沉砂池, 防止水土流失。在满足传统沉砂池功能要求基础上, 采用流线型曲线。形成溪流引至人工水体, 设计尽量营造出山涧小溪的氛围, 小溪两岸以自然水岸为主, 岸坡以草坡绿色为底色, 休闲小道沿溪布置。当然有条件也可利用中水作为水源设计水系渠系。
2.3再生水利用设计
根据行业相关规定, 结合在实际工程设计和运行中的经验, 使用再生水作为人工景观水系补水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再生水水源宜优先选用优质杂排水或生活污水;二是当完全使用再生水时, 景观河道类水体的水力停留时间宜在5d以内;三是完全使用再生水景观湖泊类水体, 在水温超过25 ℃时, 其水体静止停留时间不宜超过3d;而在水温不超过25 ℃时, 则可适当延长水体静止停留时间, 冬季可延长水体静止停留时间至30d;四是当加设表曝类装置增强水体扰动时, 可酌情延长河道类水体水力停留时间和湖泊类水体静止停留时间。
3蓄水造湖的建造
工程建造施工以提高质量, 保证工期,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为原则, 合理组织、精心安排, 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现场条件, 按计划, 分阶段进行施工。
3.1定点放线
熟悉定位放线图纸, 按图纸测放方格网并做好控制桩点的保护工作, 依据标高测放等高线, 同一标高层面做若干个桩点, 在每个桩点上记录好标高控制点, 施工前用白灰撒出圆顺的曲线, 在进行湖型整理前, 应验线并复核标高, 同时申报验收, 待合格后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3.2基层开挖湖型整理
一是现场情况, 使用机械挖方, 根据等高线上的控制桩开挖, 多余土方和渣土及时清理出湖区。
二是基土土质, 不得用淤泥、腐殖土、耕植土、膨胀土和含有有机物大于8%的土作为基土, 必要时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换填处理。
3.3灰土垫层
(1) 材料的选择。优先采用现场原土, 场地的土如果不能达到要求, 可选择外购优质粘土, 含水量检测应合格。优先采用生石灰现场熟化, 使用前应熟透, 检查不得有生石灰块, 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份。检查土料和石灰材料的质量, 确保符合标准的要求。检验土料和石灰粉的比例并进行灰土拌合。
(2) 工艺流程。湖底清理—洒熟石灰粉—拌和—找平—碾压—验收。
3.4挡墙砌筑工程
砌筑基础前, 应将基底夯实, 表面清除干净, 然后铺满砂浆, 基础紧靠坑壁砌筑, 并插浆塞满间隙, 使之结成整体。
石砌体用的水泥、片石、砂及水等要求, 片石质地均匀, 水泥不失效, 砂石洁净, 水中不得含有对水泥有害的物质。
石料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无裂缝, 不易风化。用于镶面时, 应凿去棱凸角, 表面凹陷部分不得超过2cm。
砂浆强度拌和均匀, 稠度适当, 和易性适中, 砌体石块应互相咬接, 砌缝砂浆饱满, 并应尽量使每层石料顶面自身形成一个较平整的水平层, 或通过适当的调整。
砌石时一般应按平面上先砌角石, 最后砌填腹的顺序进行。其空隙必须用砂浆挤填密实;严禁通缝、叠砌、 贴砌和浮塞。
砌体勾缝应牢固美观, 接缝时其宽度、厚度要求基本相称。
3.5防渗工程施工
随着技术进步和生态环保的发展要求, 防渗系数高、抗老化、抗紫外线、抗分解、抗穿刺能力、机械强度高、无毒、热熔施工灵活便捷的土工合成材料, 在园林景观环保等工程中被广泛采用。而防渗施工是项目建设的核心与关键。
(1) 防渗基面处理要求。灰土垫层施工完毕, 并做到表面平整、坚硬、干燥、洁净。穿过防水层的各种管件、设备、预埋件等, 应在防水施工前安装固定好和进行防水处理。这些部位是渗漏水的严控点, 必须将其周围封实堵严。防水层完工后, 严禁在上剔凿打洞, 避免发生渗漏。
(2) 材料进场。根据设计要求, 按防渗面积 (按有效面积考虑接缝搭接量、工艺损耗量、焊接及所有消耗量) 组织足量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并将材料分码堆放, 放上标识牌, 有专人负责保管发放。对防水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出厂质量检测报告及出厂日期进行检查、核对。
(3) 防渗材料铺设、锚固、搭接、破损修补工艺方法, 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要求进行。
(4) 成品保护。在防水层施工中或防水层已完成而保护层未完成时, 是成品保护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 禁止任何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防水施工人员、物料进入, 必须遵守轻拿轻放的原则, 严禁尖锐物体撞击破坏了防水层。其他各工序施工时注意避免破坏防水保护层, 在施工过程中, 如发现破损, 应尽快组织修补。如不得已必须在防水层上开洞、钻孔的, 应事先做好记录, 并及时安排修补。
4蓄水造湖的养护
蓄水造湖人工水体的生态自净能力脆弱, 一旦受到污染物的冲击, 水质迅速恶化, 景观效果大为降低, 甚至成为臭水汇集之地。用物理、化学法治理人工湖, 只能暂时缓解水体的恶化程度。若用换水来改善水质状况, 在水资源匾乏的今天, 既不经济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水体污染的实质就是生态失衡, 对人工水体利用生态工程措施进行科学管理和养护, 是发展的方向。
在建设蓄水建湖时应首先考虑水体内生态系统的设立,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水生湿地植物和水生动物并在水中添加微生物。有条件时应配置相应的设备, 促进水循环。湖中可适量放养具有净化功效的动植物, 人为建立水生生态系统, 抑制藻类的繁殖。
4.1养鱼洁净水体
要保持人工水体洁净, 养鱼、放蚌类等生物是很好的方法。水体中可放养蠕、鳝等上层鱼类, 同时也可放养少量螺类等下层生物。这样就构成了初级水体生态系统。蚌能不断滤水, 将水中悬浮的藻类及有机碎屑滤食、转化。螺类主要摄食固着藻类, 并能分泌促絮凝物质, 使湖水中的悬浮物质絮凝, 作为其食物, 使水清澈。 如投放少量滤食性生物 (如鳞、蟾) , 它们可摄食浮游生物。
4.2栽植涵养生态
合理划分功能区, 在湖中和沿岸配置不同功能的植物群落, 既有抗污吸污能力较强的环保型群落, 又有杀菌防病功能的保健型群落, 更有模拟自然、情景交融的观赏型群落。沿湖岸可配置柳树、迎春花、地中海荚迷、 大吴风草、杜鹃、狼尾草、火炬花、麦冬、云南黄馨等。水边配置黄花莺尾、再力花、千屈菜、花叶芦竹等挺水植物。水面配置睡莲、大漂、芡实等浮水植物。底层配置轮藻、眼子菜、苦草等沉水植物。同时适时投放有益微生物, 为增加水中有机质的分解、矿化, 如光合菌。将有益微生物施于漂浮植物及水培植物悬浮于水中的根系上, 使它们互利共生。
4.3多种技术治水
一是水泵循环、分级跌水、人工瀑布、喷泉、化学药剂、增氧曝气等方式。二是全自动精滤机、气浮、生物制剂、人工湿地以及生态基等技术。全自动精滤机过滤法和气浮法都需要建设水处理机房, 把湖水抽到机房里处理后再送回湖里, 属于间接净化法。三是HDP直接净化技术。能够在湖水中实现流水不腐、曝气充氧、微生物净化。一方面通过特殊低功率大流量设备营造庞大水流、让死水变成流动活水, 另一方面通过提供载体的方式在水中大量培养微生物, 大量微生物在充足的溶解氧和动水的环境下对水中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分解, 实现了污水净化, 类似于污水处理厂。
5结语
蓄水建湖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 工程设计阶段、 建造阶段和养护阶段就应综合考虑, 精心组织。通过生态景观方法, 布局适当, 善待环境, 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 营造人性化园林景观。
摘要:指出了蓄水建湖景观工程在设计、建造和养护中稍有不当, 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增加能源消耗, 还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结合工程实践, 探讨了蓄水造湖工程的设计、建造、水体处理和养护要点, 以资借鉴。
关键词:蓄水造湖,园林景观,设计,建造,养护
参考文献
[1]彭常福.浅析人工水池生态景观设计及水体净化[J].安徽林业科技, 2011 (3) .
[2]徐竟成, 傅婷, 李光明, 等.人工景观水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J].中国给水排水, 2008 (20) .
[3]朱元宗, 孙婷亭, 刘红凡, 等.型园林在城市人工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园艺文摘, 2013 (4) .
探究山东省平原水库的蓄水安全 篇9
平原水库是指水库位于平原地区或符合平原地形特征, 其库容主要是由环绕库区四周的围坝所形成, 高出地面的坝高一般不超过15m的引水充库式蓄水工程。山东省平原水库工程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现在山东省平原水库进入大规模兴建时期。
截至2013年底, 我省共投资65亿余元, 建成平原水库800余座, 总设计库容约19.85亿立方米。未来5年, 山东省计划新建平原水库30余座, 平原水库工程未来在缓解山东省水资源严重匮缺地区供需矛盾, 改善当地城乡居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内涵
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是指新建平原水库蓄水前, 由具备平原鉴定资质的机构在建设单位、运行管理单位、工程设计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自检总结报告的基础上, 对水库的工程设计、建设过程、后期运行管理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复核。复核的内容是以水库围坝为重点, 包括挡水、泄水及引水等建筑物的进水口工程、涉及工程安全的围坝边坡等与蓄水安全有关的工程项目, 对蓄水安全无影响的水厂等建筑物不纳入评价范围。
3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程序
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工程实际形象面貌, 结合评价相关设计、施工、监测设施等对水库蓄水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 提出最终的蓄水安全鉴定意见, 对不满足相关平原水库建设技术要求、工程设计方案并涉及水库运行安全的, 分析其对水库蓄水的安全影响程度, 并作出评价意见;对虽符合有关平原水库技术标准、工程设计方案, 但认为对水库安全运行构成隐患的, 也应对其进行分析和作出评价。
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开展前, 安全鉴定单位应与项目法人单位沟通, 并制定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大纲, 明确鉴定的主要内容, 提出鉴定工作所需资料清单。鉴定单位并在工程现场搜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运行管理单位等各参建单位的工程技术资料, 蓄水安全鉴定专家组集中分析、研究有关工程资料, 与各参建单位沟通情况, 进行必要的工程设计复核及工程现场检测, 专家组讨论并提出鉴定报告初稿。最终在与各参建单位充分交换意见的基础上, 作出工程安全评价, 完成蓄水安全鉴定报告。
4 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组织
当项目法人单位认为水库工程建设完毕, 并满足蓄水安全鉴定条件时, 可委托具有相应的水利部蓄水安全鉴定资质的单位承担安全鉴定任务, 报工程建设项目上级主管部门核备。蓄水安全鉴定单位成立水库蓄水安全鉴定专家组, 专家组应由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 设计监理施工等经验丰富的专家组成, 应包括地质、水工、水文、施工、机电、金属结构等相关专业。
目前, 国家水利部共确定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等12家单位为承担各类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单位,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等46家单位为承担大 (2) 型水库及以下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单位。
5 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难点和重点
新建平原水库最大的难点在于水库坝基截渗和围坝截渗。平原水库渗漏主要是指水库存蓄水沿透水岩土带向水库外低地渗水的现象。水库蓄水后, 水位升高, 回水面积增大, 水库存蓄水充满库底和库边岩土体的空隙, 水库周边地下水位随之壅高。当水库蓄水位上升到高于库周地下水分水岭高程时, 水库存蓄水往往将通过松散岩土层的孔隙和坚硬岩层的层面、断层、节理裂隙、不整合面、溶隙溶洞、风化壳等渗流通道, 产生坝基及绕坝渗漏, 向相邻涝洼地或围坝下游等低地移动, 出现与水库蓄水位涨落密切相关的新泉和原有泉、井、暗河出口的流量增大等现象。平原水库建成蓄水后对周围地下水位有一定的影响, 可造成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升高, 最终导致水库周边土地沼泽化和次生盐渍化。
6 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的注意事项
6.1 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不对工程建设质量等级进行评价;
6.2 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工作不分担水库各参建单位由于工程的设计方案、施工过程、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而承担的工程安全责任。
7 蓄水安全鉴定主要结论
7.1 工程形象面貌是否具备蓄水条件;
7.2 检测工程中是否存在蓄水安全的隐患, 对平原水库的关键部位, 如坝基、进出水建筑物的坝坡连接段等要进行重点检测, 必要时应当在工程现场开展钻孔或注水等技术方法取得检测成果;
7.3 复核水库洪水设计标准, 工程泄洪设施的泄洪能力, 消能防冲设施的可靠度, 水库闭闸蓄水方案的安全合理, 以及运行调度方案是否满足水库防洪和度汛安全的要求;
7.4 工程地质条件、建筑物基础处理及滑坡体等是否存在影响建筑物安全的隐患;
7.5 是否具备满足水库蓄水后正常运行的监测设施;
7.6 对水库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建议。
8 结论
水库蓄水安全鉴定是基于工程现状及各参建单位的建设资料, 以及必要的试验检测资料基础上, 对新建水库进行蓄水前的鉴定工作。其要求工程建设资料相对齐全, 各参建单位资料完整、真实。在各参建单位的高度支持下, 在足够工作时间的基础上须完成的工作, 为新建水库蓄水安全提供保障, 为水库蓄水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保障。
摘要:随着山东省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 水资源需求越来越大, 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影响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兴建平原水库, 丰蓄枯用, 已成为山东省水利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平原水库工程验收之前, 需要对其进行蓄水安全鉴定, 文章介绍了山东省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的特点、意义和工作过程等问题。
关键词:山东省,平原水库,蓄水安全鉴定
参考文献
[1]水利水电建设工程蓄水安全鉴定暂行办法 (水建管[1999]177号文) .
[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2008) .
[3]水电建设工程安全鉴定规定 (电综[1998]219号文) .
[4]水库大坝安全鉴定办法 (水利部水管[1995]86号) .
[5]平原水库工程设计规范 (山东省地方标准DB 37/1342-2009) .
【蓄水系统】推荐阅读:
浅析人才“蓄水池”储备系统的构建与应用07-21
水库蓄水09-12
蓄水管理12-16
蓄水池理论10-19
蓄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12-13
蓄水池建议书06-19
蓄水池土方开挖方案01-19
水利水电工程蓄水分析07-29
水电站下闸蓄水应急预案07-03
实习报告-国美电器蓄水池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