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2024-11-26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通用12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篇1

1概述

随着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深化与成熟, 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建筑事业也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建筑企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的重视。高层建筑作为建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占有的比例比较大, 对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缓解了土地资源配置紧张的问题, 加大了人们的居住空间。然而, 矛盾是对立统一的, 矛盾具有两面性, 要辩证的看待问题, 高层建筑虽然具有很多优势, 但是在施工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只有熟练掌握施工技术要点, 并不断进行创新, 才能确保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2高层建筑施工应当把握的技术要点

2.1加强深基坑支撑技术的把握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使得建筑企业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全面化与专业化, 不断拓展发展广度。但是, 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 高层建筑在发展的同时, 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就施工地点而言, 如果施工现场的软土层较多, 那么施工的坚固性就会遭到破坏, 进而给高层建筑工程的深基坑施工带来难度。一般情况下, 在进行深基坑施工时, 由于其比较注重地貌条件, 所以需要增加承重结构、内部支护等支撑技术, 从而为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提供技术支持。此外, 在对高层建筑施工现场的岩土环境进行充分掌握的同时, 还要根据高层建筑的具体特征对深基坑支撑技术要点进行准确的把握, 在实际进行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过程中,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给其施工条件提供便利, 以免降低高层建筑深基坑施工质量, 进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2.2加强基桩施工技术的把握

随着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建设和完善, 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 大大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完善,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更加追求居住环境的舒适化、个性化, 所以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出现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 为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 首要任务就是要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 其中, 把握好基桩施工技术要点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情况下, 在开展高层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时, 最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 即灌注法和预制法。

2.2.1把握灌注桩技术要点。灌注桩技术作为常用的高层建筑基桩施工技术, 在实际进行施工过程中, 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充分结合现场施工环境和施工的基本要求展开施工, 并全面考虑基桩的成型方法, 这就要求首先将土层进行平整处理。如果在进行桩基施工时利用人工进行挖掘, 那么如何运送就成为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混凝土必须要适合孔壁施工需求。在桩基孔挖完之后, 要根据相关施工规范检查其质量, 一旦发现质量问题, 则必须要进行返工, 以免给后续施工环节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使用机械设备挖掘桩基孔, 首先要将其中的存水排出去, 并将池子和沟槽设置好, 以便调制泥浆环节的顺利进行。

2.2.2把握预制桩技术要点。就一般情况而言, 在预先制作高层建筑桩基的过程中, 主要由钢结构的桩基以及混凝土材料的桩基两部分组成。其中, 施工设计预制桩时, 要根据高层建筑实际施工需求以及设计方案标准选择钢结构桩基或者混凝土桩基, 使其符合高层建筑基桩施工技术总体要求, 同时还要依据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选择沉桩的方式, 并以保障高层建筑基桩施工质量为准则, 以便为高层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提供保障。对预制桩进行施工过程中, 如果采用锤击和振荡方式, 就需要实现明确施工土层的实际情况, 确定施工现场周围土质类型, 并对土质勘察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 确保其是否对施工结构发生形变产生影响。如果使用水冲方法对预制桩进行施工, 就必须重视对钢结构预制桩以及混凝土预制桩的处置问题, 保障施工效果最佳, 旨在为高层建筑基桩施工质量的提升夯实基础。

2.3加强支撑架等施工的技术把握

自二十世纪以来, 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越来越快, 多种经济发展方式共同发展, 相辅相成, 在这样的关键时期, 建筑行业的发展水平有了质的提升, 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的环境, 特别是高层建筑的出现, 更是受到人们空前的欢迎和喜爱。目前, 大部分高层建筑使用的都是抗剪切影响的模板墙结构, 这种墙体结构一般利用满堂架给予支撑, 旨在增加墙体结构的坚固程度, 以此保障高层建筑的可靠性和牢固性。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 大多使用的都是钢筋材料, 这种材料坚硬无比, 坚固性极强, 能够极大程度地增加墙体的牢固性。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墙体的内膜结构时, 首先需要使用满堂架对其进行校准和固定, 以免出现偏差, 导致施工质量不符合相关高层建筑施工标准规范, 从而返工重制, 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与极大的资源浪费。在安装圆柱钢结构模板过程中, 一般都需要在施工现场之外进行, 然后使用机械设备吊起安装并将其固定好。在进行连接梁模板安装施工的时候, 需要预先设计好支撑梁结构和底部模板, 然后用钢筋捆绑结实, 并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进行检验, 只有检验结构符合施工要求, 才可以正式进行施工。需要注意的是, 在施工的时候, 一定要遵循以下的连接梁施工的工序, 即按照起拱的标准设置连接梁的底板、支撑柱的顶端和侧梁结构。在对楼梯进行施工的时候, 要将踩踏部位的楼梯板按照倒三角的现状进行设计, 并用支撑架进行加固, 支撑架和楼梯板的底部要连接好, 以确保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保持楼梯板的形状, 增加坚固性能。撤掉模板的时候, 要注意循序渐进的拆除, 特别是最下面的楼板和支护体系在拆除的时候千万要当心, 并且要结合混凝土的坚固程度来看, 防止发生意外造成安全事故。

3结束语

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是促进建筑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 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发展方向, 同时高层建筑质量的优劣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 高层建筑施工人员要意识到建筑质量的重要意义, 掌握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 对建筑施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要点剖析,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另外, 在实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还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 为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夯实基础, 不断推进建筑工程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诸永林.现代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筑科学, 2014 (35) .

[2]时鹏.浅析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 (18) .

[3]李雪华.浅析当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及质量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下旬刊) , 2011 (9) .

[4]曹万里.高层建筑混凝土转换层模板与支架设计与施工[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3)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篇2

由于受传统施工技术管理理念的影响,不少施工管理者思想还有很大的局限性,未能对施工进行有效控制,致使很多高层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缺陷,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因此,在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

一、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管理

1.高层建筑基础工程中测量放线工作技术管理重点分析

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测量对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测量放线工作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方向的指引,只有准确、周密的测量工作才能保障工程顺利按照图纸施工,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保障。

因此在高层建筑基础工程技术管理中要特别注重测量放线工作的管理。

通过对测量放线工作关键点的管理与控制,保障工程施工质量。

在工程施工前,首先要通过测量将施工图纸上的建筑物在实地进行放样定位以及测定控制高程,为下一步的施工提供基准。

此时的工程测量放样工作测量精度要求非常高,其关系整个工程质量的成败。

一旦出现差错,将会造成重大质量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是无法估量。

在进行工程基础施工阶段,基础桩位的施工更加需要准确的工程测量技术保证。

2.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

在进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中,要根据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重点进行分类控制。

对灌注桩施工中的各个控制点的施工技术、工艺进行管理。

钢护筒安装是冲孔灌注桩施工的前期阶段,钢护筒起到导锤、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及维持孔内泥浆水头作用,准确安放钢护筒是保证灌注桩质量的先决条件。

利用全站仪测量设定位置,再根据控制点开挖钢护筒大小的孔口,深度约为钢护筒高度的1/2~2/3。

在放钢护筒时要确保平面位置和垂直度,用重物将其压入土中并稳固,在钢护筒外回填土并压实。

成孔是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

制备泥浆并装满孔中,在孔口开挖溢浆槽,安装泥浆回流装置,保证泥浆循环使用。

用冲孔机起吊冲击锤,对准孔做自由落体冲击,切削破碎岩层和冲击土层成孔。

由于泥浆密度较小,造成孔底沉渣浮起困难或安放钢筋笼时碰撞孔壁使泥土跌落,所以清孔是保证桩质量的重要环节。

灌注成桩的技术控制要从混凝土的控制开始,根据工程施工地质情况、气候条件的不同,水灰比例、砂率等参数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调节。

根据灌注桩设计要求进行混凝土混合比例、灌注量、混凝土搅拌时间等的控制与管理。

根据工程进度将灌注间歇时间控制在15分钟之内,最多不得超过30分钟,每根桩整个灌注过程应尽可能控制在4~6h以内完成,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这就要求在施工前将单根桩及所用混凝土有关技术参数进行计算,有现场技术人员对灌注过程进行管理,保障灌注桩施工质量。

混凝土滞留空气的时间对于混凝土的强度很大的影响,因此混合后的混凝土应在1.5小时内灌注完毕,夏季应在1小时内灌完的要求,要结合灌注桩的要求进行混凝土混合,否则应掺加缓凝剂。

目前建筑材料的供应中,厂商可以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混凝土的配置与混合,直接将材料运送至工程现场。

通过便携式检测仪器可以很快的对控制参数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二、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1.注意技术准备工作

在项目施工前,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设计图纸过行认真的审核,在审核过程中,发现施工图纸中的错误、不明之处以及存在疑问的地方,要全部提出向设计单位询问,在施工之前将施工图纸弄清楚,以免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后,因为图纸不明晰而给工程施工带来不良影响。

通过对施工图纸的审核整理,还需要按照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并接合设计文件和相关规范,选择合理、安全、可行的施工方案,并由专业团队对施工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

在通过专业团队评估,选择好合理的施工方案之后,相关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结合项目实际情况,预先做好施工组织计划,包括材料供应计划、施工进度计划、机械计配计划、人力资源组织计划等,对建设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规划。

最后,为了让一线施工人员能更清楚的把握施工工艺,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还应当对工程各项目施工工艺细节进行分析,并制定出详细的施工工艺指导书,以作为批导一线施工人员操作的依据。

2.重视先进施工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推广应用

传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永远不可能和先进的施工技术相比,这种技术层面的差异在一般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并不是那么明显,但在工程量大、施工工艺复杂的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却有着极大的差异,很多时候甚至直接影响了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比如混凝土的振荡捣实、混凝土的泵送装搅拌等。

只有采用了选进的施工技术和先进的施工设备,才能的在提高施工质量,降低人力投入和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进度。

3.加强各类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执行

再多的规章制度和再严格的技术规范,如果不认真落实执行,那也只是形同虚设的一纸空文。

要保证工程质量,工程组织管理人员就必须认真按照各类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严格把握工程施工中每一道工序的操作,尤其是《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和《建筑法》,更需要严格遵守执行,严把质量关,从根本源头上做起,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

比如高层建筑中的模板架设、钢筋工程、混凝土工程、基础挖掘工程等,都要将责任落实到人,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工程设计要求执行。

如模板支架搭设时的尺寸规范、钢筋的下料尺寸及形状制定、钢筋的连接工艺、混凝土浇筑前模板的处理工艺等,均应严格按照相关施工工艺和技术规范要求进行操作,不得有违规违章操作情况发生。

三、结语

现代的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充分意识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良好的施工技术管理将会保障施工的质量;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增加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将施工单位的技术实力最大化地发挥。

企业必须要与时俱进的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以及管理水平,只有科学地提升企业的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能真正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才能增加企业的科学技术含量,才能为企业带来恒久稳定的效益以及美好的发展前景。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篇3

【关键词】高层建设;施工技术;管理

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可以说是整个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保障,同时也是建筑施工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运用高效、科学施工管理手段,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建筑完成后的工程质量,还能够使得建筑施工的成本降低、提供施工安全度。

1.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目前高层建筑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现的常见问题以及具体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的来进行思考:

1.1技术水平

现代社会的高层建筑设计,通常都会运用较多的最新以及高科技技术,这就对建筑行业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不同的专业技术都有着特有的施工位置以及施工技术要求,并且不同施工技术之间还必须要考虑到是否冲突等情况。加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各种交叉技术的运用没有考虑周到,就会使得高层建筑的质量出现问题,埋下安全隐患。又由于现代社会的建筑对于个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使得每一栋建筑都有着不同的结构,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每一个管线以及设备都有着特殊的条件,这就增强了建筑的施工难度,如果没有做好处理,就使得各个不同的部位之间发生冲突。另一方面,社会科技在不断的进步,各种新兴的设备以及新兴产品都涌现了出来,如果相关的施工人员没有将这些产品进行全面深入的掌握,就会极大的限制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的提高。

1.2管理水平

现目前,由于我国工程管理的体制原因,施工单位将工程进行分包已经成为了常见的现象,从而使得真个建筑各个部分的责任难以界定。这就使得一些分包的单位担心利益受到影响,不愿意承担建筑过程中出现事故的责任,这样就导致了建筑施工中的漏洞出现,这些人为的问题无法通过施工协调来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建筑施工的组织自身多数都缺乏相关的管理制度,再加上施工队伍自身的施工人员和管理层人员都存在着自身素质水平不高的现象,从而给整个建筑建造过程中对各个不同专业队伍协调工作正常进行提高了难度,这也是导致建筑施工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原因。

2.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1.1施工图纸会审工作

要把施工过程中的所有图纸都作为重要的施工依据,特别是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由于会涉及到一些极为复杂的施工技术,这样就对施工过程中各个专业的施工技术交叉运用极为平凡,从而对提高了审核图纸的工作要求。具体来说,在进行图纸会审的过程中,必须要由建筑单位、施工承包单位以及施工分包单位这三个部门共同进行图纸的核对工作,并且对于其中一些有异议的问题进行协商,在共同认定问题的解决方案之后,再在施工之前将问题解决掉,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利的进行。

2.1.2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针对图纸与施工要求,参与施工的人员需在开工前完成技术交底工作。技术交底即根据科学组织、合理工序实行作业的重要制度。除了基本的图纸设计之外,还涉 及到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手段、施工要求、操作流程、质量标准等,如需采取新材料、新设备、新结构、新技术等,还应注意满足特殊要求,在 施工前详细交底。

2.1.3完善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工程技术档案是记录施工活动的原始依据,也是竣工后全面考核、检验设计、验收质量的 重要文件,因此在施工前即指派专人负责该项工作。整个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工程技术档案主要包括:结构工程验收记录、设计变更记录、工程质量事故及处理记 录、竣工图等。其中,竣工图应在每一各分部工程竣工后,分阶段绘制,当工程竣工后,则移交建设单位,同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与城市建设档案馆备案。

2.2做好施工中的管理工作

经过前期详尽的技术与人员准备之后,工程即进入具体施工阶段,这也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阶段,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可提高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具体管理内容与策略如下:

2.2.1工程相关技术管理

高层建筑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质量目标通常都是以施工之前所签署施工合同中的规定为准,在质量合同中,一般包括了应该采取的施工工艺、施工材料、维护保养等多方面内容。由于高层建筑功能的多元性与技术的复杂 性,因此质量是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从原材料购买、进场,施工各阶段、关键部位等都要加强质量控制。如果施工中由于管理失误发生质量问题,无论问题是否严 重,都要严谨对待,及时做好处理方案,并追究相关责任。

2.2.2施工的进度控制

由于高层建筑的规模庞大、工程结构复杂、建设周期 长、涉及分包单位多等特点,其工程进度受到诸多因素影响,若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强化制度控制,就需要分析可能影响进度的各方面因素。一方面,通过 分析、预测、对比,可加强对有利因素的利用,同时规避不利因素;另一方面,针对不利因素,及时制定防范措施,做到事前预测、事中管理、事后补救,尽量缩短 工程进度与实际规划的距离,完成高层建筑进度的控制工作。

高层建筑施工进度的控制工作是一项动态进程,随着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各 种干扰因素、风险因素等,会对施工进度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或不定期地抽查项目进展状况,随时对比施工实际情况与计划进度,进一步分 析产生偏离的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经济措施、技术措施等,确保施工按照原计划顺利进行。

2.2.3积极推广先进施工技术与设备

在具备良好的施工组织之后,施工 技术水平的提高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例如,混凝土的人工振捣操作,可能由于操作人员的懈怠,造成结构振捣不密实,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而采取现代 自动化的高抛免振捣施工方法,再加上人工处理的辅助作用,将获得非常好的质量效果。

2.2.4关键部位的技术管理

高层建筑施工中涉及一些复杂技术,如果能针对关键部位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可及时解决施工中的技术难题,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尤其在高层建筑的地 基、主体框架、关键连接部位等。

3.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的质量已经成为了整个社会对建筑关注的重点,也是评判一个工程和建筑企业标注,并且建筑质量还关系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因此,必须要在建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严格把好每一道到质量关,所使用的施工技术要科学合理,施工队伍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其质量意识,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锁宏,吴继东.浅谈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博览,2009(1).

[2]马靖.高层住宅框剪结构施工管理探讨[J].中国房地产业,2011(5).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篇4

中国的人口总量正在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增长, 传统的底层房屋建筑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庞大的人口数量, 大量发展高层建筑, 为增长中的人口提供充足的住房是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 而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是保障高层建筑安全、稳固的重要前提。

首先, 由于高层建筑的结构复杂、规模宏大, 因此高层建筑在建造时必须将其地基建造于地下5 m以下, 只有这种深度才能足够支撑高层建筑的庞大体积和重量, 保障其稳定性和抗震性。这种施工作业决定了高层建筑施工作业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特点。其次, 由于高层建筑施工的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 因此相较于低层建筑而言, 高层建筑的施工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建筑周期较长, 可能横跨不同季度甚至是年份。

二、国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发展较早, 其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较长, 因此相较于国内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欧美国家有很多更为先进和值得学习借鉴的施工技术。首先, 在高层建筑的地基建设方面, 为了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以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高层建筑的地基打造于地下10 m以下, 其地基采用钢结构和混凝土连续墙铸造的基坑护壁。以此方法铸造的地基坚固、稳定, 同时其宽广、开阔的地下空间可以用作3~6层的地下室, 最大限度地创造空间效益。其次, 在建筑的主体结构方面, 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很好地体现了德国人严谨、审慎的处事手法,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体建筑物在施工之时主要采用大块模板发、隧道模法和滑升模板法这三种主要的机械化建筑物施工技术。最后, 关于高层建筑物的棱檐的建筑方面。众所周知, 欧洲建筑以其造型独特的内外棱檐和墙面装饰的奇特构思而闻名于世, 其实欧洲建筑的廊檐施工和墙面设计主要有两种施工技术, 当然这两种施工技术都是利用了墙面模板的混凝土预制, 只是其装饰方法略有不同而已。其一, 就是采用单独做饰面材料的方法, 将预先准备好的鹅卵石、花色砖等设计材料按照预先设计的样式放置于模板面上, 然后置入砂浆搅拌, 进行钢筋混凝土的加固。第二种方法比较简单而且效率高成本低, 为当前大多数欧美高层建筑施工所采用, 便是直接将鹅卵石、毛石子等装饰材料直接嵌入设计好的模板中, 省去了搅拌、浇注等繁多的程序。

三、国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分析

国内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进步, 在诸多方面都有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

1. 高层建筑物的地基施工

欧美国家的高层建筑施工时其地基一般深埋于地下10 m以下, 国内的地基施工在借鉴西方自主创新的基础上也取得了重大进步。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当前国内高层建筑地基工程建设的主要方法, 这种技术的运用已经趋向成熟, 对施工环境和土地质量的要求低, 运用起来较为便利。非挤土桩、挤土桩和部分挤土桩是当前灌注桩技术的三种主要手段, 这三种手段都是采用人工定位和机械化打桩相结合的方法, 木桩的直径最高可达3 m, 机械化打桩可将木桩打入地下100 m左右, 桩径和木桩打入地下的深度是测量和分析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的主要数据, 根据建筑物的高度、重量和当地施工环境的不同, 木桩的直径和深度、建筑物的地基承载力有不同的要求。

2. 高层建筑物施工的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只有掌握良好的混凝土选择和使用技术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目前高层建筑物混凝土的使用主要有直接购买配置好的混凝土和在施工现场根据高层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自行配置混凝土两种方式。相比较这两种方式, 在施工现场自行配置混凝土虽然价格较低, 但是拌制混凝土直接降低整个高层建筑物的施工进度, 更重要的是拌制混凝土会污染施工现场的自然环境, 不符合当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

解决混凝土选用问题之后的高层建筑施工所面临的就是浇筑混凝土, 浇筑混凝土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技术工作, 必须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这样才能保障混凝土浇筑前面的密实和坚固, 保证前面不出现裂缝和渗水现象, 为了达到这一效果, 必须借助一种超强度的压力, 因此高层建筑物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通常采用泵送的方式。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最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混凝土结构的护理和保养, 国内目前的高层建筑物施工有明确的施工期限, 施工人员为了抢在工期之内完成工程往往就在迅速浇筑之后忽略的对混凝土的保养和护理, 造成很多高层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渗水和变形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 而且质量问题严重时混凝土结构返工还会造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因此, 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仔细、及时的护理和保养是十分必要的。施工人员应该根据选用的混凝土品种和性质以及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不同制定整体系统的混凝土保养方案, 进行护养人手调配、昼夜时间安排、水源地以及混凝土结构的覆盖等多层次多方面的混凝土结构护养, 严防裂缝、渗水和其他质量问题的出现。

3. 高层建筑物中的钢结构施工技术

目前的高层建筑物多是钢筋和混凝土打造的坚固楼宇, 也就是说钢结构是高层建筑物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 如果说混凝土是高层建筑物的血肉, 那么钢结构就是高层建筑物的骨骼, 是最重要的支撑架构。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物结构的稳定性, 其外部框架一般采用全钢结构, 高层建筑物的核心筒内配置至少24根钢结构柱, 支撑核心墙的重量并保障期稳定性, 核心筒通过钢梁斜撑和建筑物的外部框架相连接, 为高层建筑物打造最牢固的支撑框架。为了在保障高层建筑物整体施工进度的基础上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 钢结构的安装方面也有极为严格的吊装方法和吊装步骤, 目前最常采用的方面便是分区吊装和一机多吊, 这两种方法都是成批次的吊装, 相较于逐一吊装而言, 这种吊装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整体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又能保障工程质量。

四、结语

随着国内人口的不断增长, 高层建筑物必然成为解决人口居住问题的重要手段, 同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健全完善的时代, 高层建筑物的施工技术也将成为建筑业市场竞争的重要方面,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加强对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 也是掌握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国内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是在混凝土技术、地基施工等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些技术的改善有待业内人士的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吴猛.浅谈高层建筑施工技术[J].陕西建筑, 2012 (09) .

[2]李宁.现代我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风, 2012 (15)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研究论文 篇5

上文说过由于高层建筑的承载力要求过高,而且体积较大,所以在混凝土的需求量上也相应的增加,因为高层建筑的混凝土都是现场灌注,所以混凝土的需求量增加也就等于施工周期的增加,而由于客观的天气环境,例如雨、雪、雾天气,都会导致配比好的混凝土在其强度和离散上有相对应的变化。混凝土的配比对于高层建筑来讲十分重要,不同强度的配比应对着不同建筑。特别对于高层建筑来讲,严谨的配比,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监管上,先将配比后的混凝土送到有关部门进行测试,根据结果进行配料的增减之后将新配比方法送回;才可以继续施工。混凝土的.养护可以说起到了为配比好的混凝土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由于施工期较长且混凝土需求量大,导致了在施工时明明有着正确比例的混凝土也会出现强度不够的问题,而究其根本就是混凝土在养护时不够认真,严谨。而想要对混凝土进行有效的养护,就必须针对配比水源,客观天气环境以及最重要的施工进度上进行下手。通过科学有效的施工技术对配比的适当增加或减少。

3.2高层建筑管道预留和埋放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管道的预留以及埋放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从最初使的施工图纸上,就有着管道的一席之地,而且极为重要。如何使得管道贯穿各个楼层,而又不会过于外露以及埋放的地点都是极为重要的。而在施工图纸上做好明确的标识不代表,管道的预留和埋放就可以顺利的进行,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客观的非人为的各种因素,管道在埋放时都会多次进行修改,然而每一次的修改都会拖延整个工期,进而导致工期的延长。而如何使得管道的预留和埋放尽量按照图纸走,最小程度的修改都是高层建筑在施工上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3.3材料摆放以及拿取

在高层间中施工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是建筑材料的摆放,通常都由于施工工地范围过小,导致随意摆放,或者没有规律的重叠。这对与高层建筑施工塔吊在拿取材料的时候显得极为麻烦,而且拖延时间。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施工进度来考虑。根本上来讲,可以将施工工程分为几个时间段,将时间段内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划分,不将没用的材料堆放在施工工地内,然后将材料进行规范性的划分,使得塔吊拿取或者汽车拿取极为方便。具体的实行例如将整个施工材料堆放在郊区,然后按时间段顺序进行划分,运输,借此来保证施工时在工地内没有无用的施工材料。

4结束语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探讨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建议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较快,城市化建设的步伐加快,高层建筑的施工问题变得比较重要。现阶段,做好高层建筑的施工工作意义重大。它可以解决住房紧张的问题,与此同时,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但是,现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存在问题,因此,必须认识高层建筑的施工要点,保证施工的质量。

1 高层建筑施工的现状分析

高层建筑施工比较复杂,系统性比较强,工程的环节较多,如土方、混凝土和管线等,工程环节相互影响,工程中需要实现组织和配合工作。现阶段,新材料不断出现,对工程施工的要求有所提高。高层建筑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如下:

1.1安全管理需要加强

通常情况下,在工程项目的管理过程中,都会对安全责任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有进行安全管理,才能提高施工的质量,保证工程的效益。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管理制度比较混乱。在管理工作中,相关负责人没有落实安全管理的工作,操作人员欠缺安全防护的知识,违章操作的现象比较普遍,组织者以及管理者很少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在工作中,安全人员没有做好技术交底的工作,没有提出防护设置的要求,搭建脚手架以及验收工作缺乏标准。基于以上的因素考虑,给工程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1.2重視建设,轻视管理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只有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设置可行性的操作规程,利用规范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管理,才能为工程的建设增加保证。但是,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操作人员并没有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以及操作规程,规范标准流于形式。管理人员没有承担责任,操作人员违反规范标准的现象比较普遍,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1.3手工作业有待规范

目前,施工操作人员主要是农民工,他们在理论方面比较欠缺,在实际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操作人员按照传统的工作方式进行施工。此外,他们不懂得应用先进的设备,不能使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很多工程量都需要返工,原材料造成严重的浪费,施工的进度较慢,预算不确定,存在拖延工期的现象。

2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

2.1高空作业较多

高层建筑施工包括高空作业,它与低层建筑施工存在很大的不同。高层建筑高度较高,涉及到的高空作业包括:(1)施工人员的运送,(2)运输施工材料,(3)运输施工的工具和机具。运输量比较重,都与高空运输有一定的关系。针对高空作业存在的问题,必须做好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

2.2高层建筑工程量较大

高层建筑施工量比较大,将工程进行分解后,施工项目较为复杂,施工单位与施工工种比较多。有些高层建筑对工期的要求比较高,采用发达国家的施工方法,设计、备料、施工过程同时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工程的组织、控制难度。

2.3基础埋置的深度比较大

对高层建筑来讲,最关键的是使高层建筑保持稳定性,如果工程不具备稳定性,工程的施工也无法继续进行。要想保持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在方向、应力、基础施工、形态等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如果地下基础施工的深度较大,质量较好,建筑物的稳定性也就比较好,安全性有所保证。设计人员在对高层建筑的基础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因素,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基础应当超过建筑物整体高度的1/12,在采用桩基础进行施工时,必须保证基础深度和建筑物高度具备一致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如果高层楼房出现整体倾倒,主要是桩基础的施工存在问题,主要情况有:(1)桩基础没有加钢筋笼;(2)桩基础的粗细和深度与设计不符;(3)所加钢筋笼粗细不合理。

2.4施工的时间比较长

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高层建筑的施工时间约为两年左右,结构施工不能进行分层,所以,缩短结构施工的时间就显得比较重要。在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分块进行施工的方法,把建筑平面分成施工块,在各个施工块上,施工单位可以同时进行施工,加快工程的进度。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可以采用三交叉式的施工方式,也就是平行、立体和工种的交叉。根据层次,进行分块施工;在立体角度进行分层施工,多个工种同时施工,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3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3.1基础施工

高层建筑占用的土地比较少,高层建筑需要具备较强的水平荷载承受力。因此,高层建筑施工必须严格要求,开挖土方、支护基坑、浇筑基础混凝土等工作的要求更高。

3.2转换层的施工

在进行结构施工时,应当作出相反布置,建筑上层所应用的剪力墙刚度必须够大,建筑下层需要换成框架柱,刚度较小。如果实现此种结构方式,在建筑结构的楼层中需要安装转换层。

3.3进行后浇带施工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低层裙楼通常会和高层的主楼连接在一起,高层周围围绕很多低层裙楼,高层主楼、低层裙楼同时施工,为上层的建筑施工提供方便。但是,建筑的上部结构需要按照施工设计图的预留,实行施工后浇带。从结构的角度考虑,需要设置变形缝,以此隔开高层和低层。设置变形缝,会使工作量增加,与建筑工程要求不一致。从施工方的角度考虑,他们并不想进行变形缝的设置,使平面设计的布局受限。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建筑施工后浇带的方式。后浇带可以解决沉降差的问题,降低收缩应力,后浇带的配筋能够对混凝土沉降力起到分担的作用,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

3.4控制施工质量

首先是进行强度控制。在高层建筑中,混凝土不可缺少,需求量比较大,必须保证强度要求。在施工之前,需要对混凝土配置不同的强度和等级,这样满足不同的用途。配置以后,需要做级配试验,并进行配合比的试验,满足施工要求。使用泵送混凝土时,可以使工期缩短,改进混凝土的质量,应用比较广泛,但是,施工过程中存在抢工现象,混凝土的强度通常达不到要求,必须进行严格的养护。高层建筑施工的时间比较长,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存在很大的差异,混凝土的实验值不能代表所有,因此,必须把混凝土条件相似的分为同一批次,进行分批次的评定。

其次是进行三线控制。三线主要是:第一,轴线;第二,标高;第三,垂直度。轴线传递,必须确保负荷轴线的准确性,把一层楼面当做基准,对于最长的纵向以及横向,埋设钢板,规格为200×200×8mm,标记控制点,在上楼层每层位置留出方洞,大小为200×200mm,把大线锤下垂到下层控制点,掌握墙体的平整度,使剪力墙四角的垂直度偏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进行标高的定位时,位置在轴线的洞口上。对于多层的标高需要进行复核,采用水平仪,保证四个点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掌握垂直度,有助于提高工程的质量。

结语: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出现,新的材料不断产生,高层建筑的施工也会改变。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工程的要求,按照相应的标准,应用新的技术和工艺,提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东耀.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8)

[2]孙庆喜.浅谈大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

[3]杨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之我见[J].建材与装饰,2013(4)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篇7

高层建筑具有资金投入多、施工周期长, 而且大部分主体框架都是由混凝土浇筑来完成的。所以,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施工质量对于传统低层建筑来说, 具有自身的特殊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大量的新技术涌入高层建筑施工中, 加大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难度。所以, 在新时代发展下, 只有做好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进度、质量、资金投入的多少、施工的安全与否, 以及建筑工程企业的生产效率等。

1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1.1 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全方位性、完整性

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完整性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保证设计施工图纸数量上的完整性;第二, 保证建筑施工图纸在内容上的完整性。在数量上的完整性包括施工高层建筑的主体图纸、高层建筑的电气施工图纸、建筑给排水的施工图纸、防雷消防工程施工图纸等。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图中、给排水施工图中、消防防雷施工图中, 要着重表明和土建施工相联系的部分。例如消防窗、防雷设施安装部位等, 以便在土建施工时预留好位置, 预防返工现象的出现。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 要着重表现出施工设计图纸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性。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的系统性包括:图纸要详细, 要囊括各项工程施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高层建筑施工设计图纸的协调性, 就是将各项工程施工合理科学地分配, 在施工中不发生矛盾。高层建筑施工设计图纸的有效性要求, 所设计的图纸必须在设计单位所具有设计资格的范围之内, 有效、科学、合理设计施工图纸, 对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施工预算具有重要意义。

1.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是更好的完成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对高层建筑施工一定要有一个全盘及各个施工阶段的科学、认真的管理, 即管理部门要进行全面科学地组织施工, 并要严格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标准施工, 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要想高质量、高效率完成高层建筑施工管理, 要求做到以下3点, 即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部、主体部、装饰部, 由这3部分来主导施工技术管理全过程。首先就是对施工图纸进行全方位了解, 并进行科学审核、复核。在施工中,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规范化施工, 尽量让施工程序更加科学化。对新技术全盘掌握。对于特别重要的施工阶段, 要有高超、精湛的施工技术去完成, 保证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如采用高强度混泥土现场拌制、现场泵送, 就要采用相应的新标准, 确保高强度混泥土的强度和质量。要做好高层建筑施工的测量工作。测量工作从总体上来说, 是规范高层建筑施工的基础工作。在测量人员的选择上, 一定要选择专业化的测量队伍, 并且要求在测量工作中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制定完整的技术措施。从标准上、工艺上指导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要求。现代建筑科技含量高, 涉及专业多, 安装的质量技术要求越来越高。

2 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 针对现场的地貌、地物、地形进行勘查、记录, 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 做好现场安全警示工作及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 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 开展安全生产宣教, 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要遵循“按图施工”原则, 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 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特别是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卸料平台等部位, 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明确安全控制, 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 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 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完善安全保证体系。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 落实到位。

3 结语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由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高的特性, 决定了高层建筑和其他方面建筑的不同。所以, 在管理工作中, 必须进行专业化、科学化管理, 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工作, 并且在工作中要认真, 不容一点马虎, 这样才能保证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

摘要:高层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带动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完善, 传统的技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所以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防治对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3:1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篇8

玻璃幕墙具有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双重优势, 玻璃幕墙在超高层、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玻璃幕墙的施工工作本身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因此, 对玻璃幕墙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然我国目前的玻璃幕墙施工技术已达到相对成熟的水平, 但仍然存在很多的关键性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践经验对超高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施工管理技术及在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进行深入的探讨。

1 超高层和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施工特点

建筑幕墙是建筑的围护结构, 其施工与其他建筑的施工有很大差别。尤其在超高层、高层的玻璃幕墙施工中, 均采用高空作业和露天作业的形式完成。在玻璃幕墙的施工中需要借助吊篮、脚手架等专用工具进行操作, 施工现场及环境形式较为复杂[1]。并且由于玻璃幕墙在超高层、高层建筑的很多地方均能应用到, 导致其施工地点极为多变, 施工现场相对分散,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施工技术的难度。因此, 玻璃幕墙的施工具有地区性和流动性强, 工作性质属于高空作业及露天作业的特点, 在这种特殊的工作环境下, 无疑对玻璃幕墙的施工管理技术提和了更高的要求。

2 超高层和高层建筑玻璃幕施工管理技术

在超高层、高层建筑中, 玻璃幕墙种类很多, 形式多样。对玻璃幕墙的施工要求也大不相同, 下面将对安装隐框玻璃幕墙、显框玻璃幕墙及单体玻璃幕墙的管理技术进行分别阐述。

2.1 显框玻璃幕墙的施工管理技术

显框玻璃幕墙在铝框内, 是玻璃幕墙中最传统的形式, 应用广泛, 工作性能可靠。因此, 对于安装显框玻璃幕墙的要求高, 相对于隐框玻璃幕墙, 更能工程的需求。在安装显框玻璃幕墙时, 为了提高玻璃幕墙的密封性能, 应在两块中空玻璃之间填充泡沫条及耐候胶。在《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中规定, 显框玻璃幕墙的拼缝宽度应大于或等于15mm[2]。并且显框玻璃幕墙的构件应连接牢固, 接缝处应使用密封材料使连接部分密封, 可有效防止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导致玻璃幕墙变形的情况发生。此外, 超高层、高层建筑的防火能力比低层建筑的防火能力要求更加严格。因此, 玻璃幕墙与每层楼板和隔墙处的缝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形成防火隔层, 从而达到保证建筑物的防火能力要求。

2.2 隐框玻璃幕墙的施工管理技术

隐形玻璃幕墙没有用于支撑并承重的铝合金外框, 而是完全依靠结构胶将热反射镀膜玻璃粘合在玻璃材框架上, 铝框全部隐蔽在玻璃后面, 形成大面积全玻璃镜面的效果。此外, 由于在隐框玻璃幕墙中使用的玻璃板块分格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靠人工进行搬运和安装, 这无形中加大了施工的工作难度, 减缓了施工的速度。因此, 在实际的管理中, 应严格按照施工准备→测量放线→预埋件处理→连接角码安装→立柱安装→横梁安装→结构玻璃装配组建安装→清洗检查→竣工验收的步骤进行。由于玻璃与铝框之间完全靠结构胶的粘合, 由此可见, 结构胶是安装隐框玻璃幕墙的关键环节。因此, 在使用结构胶之前要严格核对品种、生产日期和牌号, 把握好每一个细节之处。

2.3 单体玻璃幕墙的施工管理技术

超高层、高层建筑的单体玻璃幕墙施工原则是从上到下从一个方向连续安装。在安装之前, 先将玻璃由电梯搬运至每个需要安装的楼层和地点, 并做好相应的保护措施, 避免在安装之前发生不必要的破损。在安装过程中应先将内侧橡胶条嵌在铝框格槽内, 嵌胶条时应先采用分点的方式将玻璃嵌在铝框内, 再进行分边嵌塞, 以保证嵌入的最佳效果[3]。同时在向铝框内安装玻璃时, 要确保玻璃表面的清洁, 并注意正确判断内外面。当玻璃安装到铝框内后, 要保证嵌入深度一致, 最后再平整密实的嵌入外密封橡胶条, 达到固定好玻璃的作用。

3 玻璃幕墙施工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3.1 玻璃幕墙的材料管理注意事项

玻璃幕墙使用的材料基本为:骨架、玻璃、填充材料和粘结材料四大部分, 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超高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完成质量。因此, 在材料选择上应符合规定标准, 进行严格筛选。玻璃幕墙的材料选择应特别注意要符合国标《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中规定的高精级别要求。严格按照规范采用防火等级较高的耐火材料, 如果不了解材料的耐火等级, 可先进行抽样检测, 确定等级后再进行使用[4]。玻璃幕墙材料选择的另一重点是在填缝材料方面, 填缝材料是用于玻璃幕墙装配及块与块之间的缝隙处理, 一般包括常用填充材料、密封材料、防火材料三种。如果填缝材料的选择不能符合规定的标准, 将极大影响到玻璃幕墙的整体质量, 因此, 在施工安装前应严格检查出厂日期, 并检查该产品是否有国家认证的检测部门出具的检测报告, 做到从根本上把好玻璃幕墙材料质量关。

3.2 龙骨安装管理的注意事项

玻璃幕墙中的龙骨安装包括主龙骨的安装和次龙骨的安装, 是玻璃幕墙施工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安装主龙骨时, 应多注意并检查细节方面, 例如, 注意调平和拧紧螺丝, 在两侧连接件的接触面上粘贴防腐垫片等。在完成了竖骨料的安装后, 还要进行整体调平, 从而进一步确保万无一失。在次龙骨安装的实际操作中, 应先从安装横梁开始。在对横梁进行安装时要注意保持平整和拧紧螺丝, 同时在骨架安装过程中还要进行防雷的连接以及防腐处理等工作。另外, 在安装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检验记录, 在完成每一层的安装后再一次进行调整、校正及加固。确保每一道程序的质量符合要求后再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工作[5]。

3.3 玻璃安装管理的注意事项

在超高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施工中, 本身是由玻璃为饰面材料来包盖建筑物的墙面。因此, 应做好玻璃的安装管理工作。在安装玻璃前应先做好钢构、立柱、避雷和保温防锈等部位的检查, 确保合格后再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安装相应规格的玻璃材料[6]。在安装过程中采用拉线的方式保证相邻两个玻璃面之间的平整度, 确保每道工序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克服高空作业和露天作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保障好安装的质量。

4 结语

在超高层、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 玻璃幕墙应用较为广泛, 超高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安装形式多种多样且精度要求较高, 无形中增加了安装难度。而在目前的施工过程中对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运作还不够成熟, 因此, 在日后的超高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施工中, 我们应该加强对质量和安全的管理和控制, 以提高超高层、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施工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施长进.建筑施工中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展望, 2015 (2) .

[2]董蒙召.新型幕墙施工技术开发与应用研究[J].门窗, 2015 (4) .

[3]孔伟, 邢涛.建筑幕墙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质控办法[J].山西建筑, 2015 (32) .

[4]吴彦超, 史宏杰.浅析建筑施工中幕墙施工技术[J].科技致富向导, 2015 (8) .

[5]刘新宇.浅谈高层建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 (7) .

关于高层建筑施工控制技术分析 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控制

1 严格实施混凝土强度控制

1.1 配比的选定

工程开工前, 一般均要按设计要求配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并都要到法定试验机构做级配试验, 待级配报告出来后, 根据级配做配合比试验 (实验室配比) , 在实际施工时照此执行。

严把混凝土材料关严格把好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关, 根据不同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由专业试验室设计, 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掺加外加剂掺加料配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复查, 并进行泵送试验验证, 施工中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

欲控制混凝土强度就首先要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 必须经由专业试验室设计。通过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掺加外加剂、掺加料配制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因砂的含水率增多, 砂率下降2%~3%, 混凝土强度将下降15%~20%, 而水泥数量的影响为5%~20%, 石子及砂的级配影响为5%~20%;水灰比影响为多增1%, 强度降低5%~10%。既然影响如此之大, 那就应该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施工单位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配合比进行复查, 并进行泵送试验验证, 施工中严禁随意改变配合比。

1.2 加强混凝土强度评定

按照《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J107) 规定, 混凝土强度应分批进行检验评定。一个验收批的混凝土应由强度等级相同、龄期相同以及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比基本相同的混凝土组成。根据相应条件选定一种, 这其中都涉及到一个标准差问题。高层建筑由于施工周期、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气候条件相差大, 混凝土试验值的离散性也较大, 即标准差过大, 如笼统地作为一批来评定, 很可能不合格, 一般水泥混凝土在相对湿度大于94%的环境中硬化体积会有所膨胀。在此湿度以下硬化则是收缩的。而实际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环境的相对湿度都处于94%以下。因此应分批, 按条件基本相同的划为一批进行评定, 这样做既符合国家规范要求, 也符合现场实际工作要求。

2 加强“三线”控制

高层建筑的“三线”控制通常是指对高层建筑的轴线、垂直度、标高的控制, 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2.1 轴线的控制

2.1.1 基础施工中的轴线控制

根据现场的轴线控制点, 将轴线控制网点引出至轴线外边5m设置龙门桩, 并保护好轴线控制桩。用经纬仪将轴线投测到基槽内采用50m钢卷尺对各部位的桩位、承台、基础梁、墙体进行放线, 再在基坑四周钉轴线木桩, 拉线、小钢尺配合的方法。严格控制各细部的放线尺寸。

2.1.2±0.00以上结构施工的轴线控制

高层建筑±0.00以上结构施工过程中, 由于脚手架与施工层同步向上, 导致从外围一些基准点无法引测。因此一般常采用内控法在±000结构施工复核轴线无误后, 以经纬仪的视线通透为原则, 沿一层楼面最长纵横向轴线偏移2m预埋多块200mm×200mm×10mm钢板, 在钢板上标出控制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点:二层及以上施工时以一层楼面为基准在每层楼面相应位置留设200mm×200mm方洞采用激光仪引测下层楼面的控制点, 再用经纬仪及钢卷尺进行轴线校正, 放出各层轴线和细部尺寸线。采用激光仪引测同时还必须考虑激光仪光点的修正, 减小光点产生的误差。

2.1.3 过程线的控制。

挂起两条线, 浇好剪力墙, 这是过程线控制的关键。浇筑剪力墙, 宜用18mm厚优质胶合夹板, 外墙外围组合固定大模, 内墙散装散拆进行组合编号。这样墙体平整度得到了保证, 但更要注意的是墙体的垂直度。为此:1) 模版支撑时严格控制好剪力墙的四角, 确保四个角的垂直偏差在最小范围内。2) 混凝土浇筑时, 在剪力墙外平面的腰部和顶部挂双线, 确保线和模板始终保持一致,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从而达到线性控制的目的。

2.2 垂直度的控制

为了控制建筑大楼的垂直度, 一般情况下, 要根据建筑物柱网布置情况, 将建筑物4个转角边墙或柱地面中轴线, 沿纵横向测设到一层转角边墙或柱上, 并用红漆标记, 以此作为测量垂直度的基准点。在进行二层及以上转角边墙柱装模施工时, 采用吊线的方法测定转角边墙柱模板垂直度。在四周二层及以上转角边墙柱定位、支撑、加固后, 以此为基准, 在转角边墙柱模板上下口外侧, 沿纵横两向向外钉二块挂线板 (挑出150mm的50mm×70mm木枋) , 并在其模板上下口各挂二道线, 以此控制外边墙柱与转角边墙柱在同一轴线与垂直度上。

在保证垂直度100%后, 对准模版外边线加固支撑, 浇筑混凝土。待四角柱拆模后, 其他各列柱以该四柱为基线, 拉条钢线, 控制正面的平整度和垂直度。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 应用激光仪加重锤进行双重校验, 这样更能添加垂直度的准确性, 同时加上内、外双控使高层建筑的竖向投策误差能减小到最低限度。

2.3 标高线的控制

每层预控轴线的要求至少4个洞口进行标高的定位, 因施工过程中模板、浇筑、加载等原因, 洞口标高可能失去基准作用。为此必须确保引测点的可靠性, 加强洞口处模板支撑, 同时辅以φ12钢筋控制该部位楼面厚度, 确保标高的准确。同时辅以多层标高总和的复接, 然后辅以水准仪找平, 复核此4点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 以确保标高的准确性。

3 沉降观测的控制

根据编制的工程施测方案及确定的观测周期, 首次观测应在观测点安稳固后及时进行。一般高层建筑物有一或数层地下结构, 首次观测应自基础开始, 在基础的纵横轴线上 (基础局边) 按设计好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 (临时的) , 等临时观测点稳固好, 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的沉降观测点高程值是以后各次观测用以比较的基础, 其精度要求非常高, 施测时一般用N2或N3级精密水准仪。并且要求每个观测点首次高程应在同期观测两次后决定。随着结构每升高一层, 临时观测点移上一层并进行观测直到0.00, 再按规定埋设永久观测点 (为便于观测可将永久观测点设于500mm) 。然后每施工一层就复测一次, 直至竣工。

结语

随着土地的紧张, 而要进一步发挥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高层建筑正在日益成为城市建设的主体, 所以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和施工工艺也会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施工中, 这对设计、施工、监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混凝土强度、三线、裂缝、沉降等都是门类科学, 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王铁梦.工程结构裂缝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周青生.建筑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3]冯乃谦.实用混凝土大全[M].科学出版社, 2004.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篇10

根据当前的施工状态, 我们可以知晓一个工程质量的好坏, 跟它的人为因素会有着直接的关联性。而且, 在中国的古语中, 就有着这样的一句话:无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只有拥有相关的严格的技术管理制度, 才是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项目的关键所在。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就慢慢有了对相关方面的要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第一:做好相关的工作, 从多方面来提高人们的建筑意识。让相关的建筑人员从内心意识到, 只有自觉地将工程质量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 才是做好该项工作的关键所在。第二点:重视日常工作中技术培训工作方面, 尤其是相关的高新技术的专门培训, 这部分内容在今后的实践工作中, 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这也就进一步说明了在工民建的相关施工环节中, 要具有相对而言比较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其中比较有借鉴意义的就是实行个人责任制, 要将相关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在施工的具体环节中, 就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图纸进行规范施工, 这是保障具有较高的施工质量的前提。对于企业而言, 只有遵守并且执行高层建筑施工的相关技术管理措施, 才能从基本上保障工程的质量, 才能逐渐地提高市场竞争力。

2 对工民建桩基施工技术的深层分析

(1) 根据我们对相关的建筑知识的了解, 我们可以知晓在建筑施工中, 坚固的桩基对于整个的建筑工程而言, 是保障建筑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 因此桩基在工民建工程中, 就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桩基的设计环节中, 就需要格外注意两个细节, 分别是沉降跟承载力, 对于前者而言, 其需要更高层次的技术指导, 其主要还涉及桩基施工的相关选择, 分别是横向、竖向抗压、水平荷载还有综合受压力等情况要素。而且在桩基的施工之前, 就需要注意有关场地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保证的及时场地的平整度, 同时还要清理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同时还需要确定桩基施工范围的大小因素。接下来, 还需要注意一点, 就是保证桩基施工现场的排水等相关情况。在对水质状况进行勘察时, 就要根据之前的相关勘测情况来确定现在的定桩位置, 同时在该基础上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桩基试验, 同时还需要记录下相关的数据进行后续的相关分析实验。最后一点, 就是需要注意有关桩的位置、地点、大小、长短跟密度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提前确定好, 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对施工现场周围的建筑物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2) 施工中的技术创新方面。在高层建筑施工的具体实践中, 施工需要依附一定的技术支持, 同时, 这也是保障建筑施工顺利开展的前提所在。只有将技术作为施工的指导因素, 才能确保施工环节不出现相关的差错。由于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 创新技术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到建筑行业的很多领域中,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 在如今也已经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成就, 这也就间接地提高了工民建设施工的整体施工水平,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施工技术方面。

(3) 从当前的工民建筑行业出发, 我们可以知晓, 对其整体化的定义, 它还是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 因此在很多年以前, 已经开始从技术方面入手, 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 来解决当前的相关问题。当时由于在发展的初期, 单纯地将经济效益发展放在首位, 忽略了对其它方面因素的重视, 这也就导致了对相关的生态环境的破坏,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 跟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而反过来将大部分的资金投入到保护环境中去, 从该方面我们可以总结出, 过渡地追求经济效益, 而忽略了环境保护, 这样做的后果是得不偿失的。因此我们就可以得出, 在高层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中, 对技术的创新必须注重环保技术的相关应用跟创新, 这样才是正确的方法。

(4) 完善监理技术。在具体的工民建建施工的过程中, 就需要格外注意到对科学技术的科学应用。施工技术创新的方面体现在很多方面, 除了上述提到的环保技术以外, 还需要合理的监控技术, 这个是在对施工技术的发展模式跟组织形式的创新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保障, 这样才能保障工程的施工效果。

(5) 要注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传统的工民建施工技术应用, 也明显存在这相关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 技术也在不断地革新。这也就是面临着“技术观”的转化问题。在这一关键时期, 就需要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能够有正确的观念以及认识, , 这样才能对信息技术的目的、对象、以及相关结构问题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 这些都是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思考之后, 才能得出的相关客观的结论。而且, 从当前的建筑施工现状出发, 这是一个面临着多种技术桩型的关键时期, 信息技术对于工程建设来说, 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尤其是在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验算、策划等方面, 会对安全施工进行更进一步的保障。

3 结束语

高层工民建施工技术管理在建筑行业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它是建筑施工的关键所在, 应用先进的技术有助于工民建施工的技术发展, 这也是当前的建筑业需要重视的地方。但是于此同时, 还要注意一些相关的问题。尤其是施工安全因素, 我们知道在工民建筑施工中, 安全因数是没有保障的, 因此也就说明了在工民建筑施工中, 容易发生相关的安全事故。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 由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也就发生了很多悲惨的事故。而且, 有的建筑管理人员过多地追求经济效益, 忽略了对工民安全因素的重视, 这也就间接地忽视了工民的生命安全。同时还需要依据相关的法规, 来全面地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周鹏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科技风;2009年18期

[2]尹锦祥.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3]叶铭飞.论工民建中节能技术的运用发展[J];河南科技;2010年12期

[4]白铁峰.浅析工民建筑施工中墙体的质量问题[J];河南科技;2010年10期

试论当前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篇11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

前 言

高层建筑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层建筑分为民用的高层建筑和商业的高层建筑,随着我国人口的膨胀以及城市人口的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施工也会越来越频繁,因此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有必要对高层建筑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的分析。

1 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分析

为了更好的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作为施工技术人员,必须对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当前我国很多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层建筑的数量逐渐增多

由于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是非常快的,因此高层的建筑的需求无疑也是非常大的。国内常见的高层建筑其占地面积大多在两千平方米以上,加上建筑的总高度,因此整个工程的工程量都大大增加。且高层建筑施工要求普遍较高,现场施工设备及其材料使用量也较大,进而进一步的使整个高层建筑项目的工程量加大。

1.2 高层建筑的难度逐渐增大

高层建筑空中作业多,使得工程难度加大,在高空作业时,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应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若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则可能发生安全事故。当高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设备以及消防措施很难进行及时的供应,因此还存在一定的风险。

1.3 高层建筑的基础要求增高

随着建筑楼层的上升,相应的对于工程基础的基坑挖掘也应进行加固,挖深。但在实际工程中,城市高层建筑的基坑不可能无限的去挖,应通过加强其支护结构的强度来满足承重的要求,并应满足相关的抗扭性及位移要求,因此就加大了支护费用[1]。

1.4 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

对于很多高层建筑而言,由于施工的周期非常长,因此难免会在冬季进行施工,那么这个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冬季,特别是在北方的冬季,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较低,会导致混凝土结冰以及混凝土的强度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无疑施工的周期控制是非常关键的。

2 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技术分析

2.1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在施工的过程中会广泛的使用到混凝土,混凝土的主梁以及混凝土的强度是决定了高层建筑在架构质量上面的关键。因此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不同位置需要不同参数的混凝土,一定需要按照需求进行使用。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混凝土的水分以及灰分的比值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根据施工环境,例如空气中的湿度以及水泥的情况进行配比,最终保证质量的完整。因此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的是混凝土的质量,不管是在地基的混凝土的灌注还是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施工的工艺和混凝土的制作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些都决定了混凝土的强度[2]。另外水分的控制非常重要的,水分多,那么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影响,当然水分少的时候,混凝土的流动性会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综合的进行考虑,这些材料方面的问题和施工单位的日常管理是息息相关的。

2.2 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2.2.1 设计需考虑重点

在日常的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一般下面需要的是大空间,而对于上层是住宅区或者是写字楼,因此需要的空间较小,那么这个结构力学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现代化的高层建筑中,下部承载力是非常大的,相对而言上部的承载力是很小的,因此在结构的设计上面需要进行反向思维思考,一般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对于下部的结构的强度适当的进行加大,对于墙的厚度,以及墙的密度需要重点的控制。尽量让墙或者是相关的柱子的承受的力量分散。

2.2.2 施工需考虑重点

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因此在结构的设计上面,需要对于楼层的转换层进行重点的设计。虽然目前已经采取了非常多的转换形式,但是带转换层的剪力墙是目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主要形式。当然,随着转换层慢慢的上移,筒体结构的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筒体结构中,对于转换层的高度以及强度的设计是这项工程的关键。关于抗震结构的设计,无疑就在这两个方面有着充分的体现。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有非常大的作用。对于高层建筑的剪力墙的筒体结构中,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来增加强度:首先是在筒体结构中增加厚度,也就是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强度,目前也可以在楼梯或者是其他周边的位置设置剪力墙,这样对于抗震来说有一定的帮助[3]。

2.3 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的实际用途,目前经常是将高层建筑的主楼和副楼联系在一起,这样就会导致相关的楼层会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裙房和主楼之间经常是会有缝隙,但是缝隙对于传统的结构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这是因为缝隙对下部结构的梁、柱子和墙的分布会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因此施工后浇带无疑是非常关键的。

(1)在施工的过程中,主楼和裙房施工一般不会分别进行而是同时进行,这样的优点是能够保证上部进行施工的顺利。

(2)在高层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在一些基础梁以及上部的板和梁上留出施工后浇带,这样当高层建筑的主楼完成以后,可以将这些分散的梁和板使用混凝土浇筑联系在一起。这样的目的首先是可以防止主楼和裙房的沉降,减小两者之间的差值,当二者差异沉降量差值较小的时候,两者之间由于缝隙造成的承载力的问题就能够迎刃而解。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以上[4]。

(3)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因此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后浇带的预留无疑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关键[5]。

3 结束语

总之,高层建筑由于施工的风险大、周期长、难度高,所以在施工的过程中对于关键的技术需要重点的把握,从材料的选购,到技术人员的水平再到技术的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综合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新德.浅析民用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应措施[J].中华民居,2010(11).

[2]房中元.住宅建筑設计存在的问题分析[J].科技与生活,2011(5).

[3]周晓满,王迎春,时玉龙.板式转换层结构及其施工要点分析[J].当代矿工,2009(10).

[4]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J].现代装饰,2011(2)

[5]赵志林.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篇12

一、当前高层建筑施工的基本特点

(一)高空作业偏多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它的高度是比较高的,垂直运输的作业量也偏大。在高空中,操作人员要对材料、机械设备、人员等进行垂直运输。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做好高空的安全、防火、通讯等多种问题的防范,以免发生物体坠落等安全事故。

(二)高层建筑的基础设施埋设较深

为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地基的埋设深入不应该小于建筑总高度的十二分之一。如果使用的是桩基础,那么基础埋设的高度不能低于建筑总高度的十分之一,并且还必须设置一层地下室。高层建筑的基础埋设深度应该最少在地面五米之下。如果对于超高层建筑施工项目来说,要将地基的深度埋设在地下20米深。然而,对于高层地基的施工来说,处理过于复杂。特别是对软土地基来说,尽管有很多施工方案,但是都会对施工的工期以及造价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当前对高层建筑的基础开挖支护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成为施工的重点环节。

(三)高层建筑工程量过大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工程量比较大,并且工程项目也非常多,会涉及到很多施工工种与施工单位的参与。尤其是那些超高层建筑,通常都是一边设计,一边准备,再进行施工。再加上,总的施工承包单位会将工程项目分包给很多个施工单位。这样一来,便给高层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以及施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我们要对高层建筑施工进行集中、统一式的管理。

(四)施工周期长

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都是两年,想要从根本上缩短施工周期,最重要的就是缩短高层建筑的结构与装饰施工的周期。对于高层建筑的施工项目来说,有很多种施工方法。但是,最重要的施工工序是现浇混凝土,因此,我们必须要合理地选择模板体系,进而不断缩短结构的施工工期,这也是降低建筑成本的最有效途径。

二、高层建筑各种施工技术研究

(一)钢结构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中,钢结构施工都是结合建筑的结构特点进行施工和安装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于钢结构的焊接、吊装、安装甚至是拆除等都提出了较为严格的要求。而如果是超高层建筑,其建筑的外框大多数都是选用全钢结构的框架,利用钢梁、斜撑以及核心墙等相互间连接使建筑结构达到稳定的状态,并且还要在楼面的钢板上铺设混凝土,从而使建筑结构更加稳固。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核心墙都含有钢结构柱,一般为24根,并且每个钢结构柱高度应该达到规范的要求,从而确保整个高层建筑钢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于钢结构的吊装施工,我们可以采用一机多吊或者是分区吊装的方式。钢结构的焊接,由于技术比较复杂,在施工中,应该科学选用最佳的焊接技术。在焊接时,主要使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焊接的气体,焊接方法主要有立焊与斜焊之分。在进行焊接时,要特别注意焊丝的长度以及焊枪的角度等问题,这样一来,才可以确保焊接质量。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项施工。这主要是因为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相对较长,这样一来,混凝土受天气以及工作环境等的影响导致施工质量的出现。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其强度。特别在施工前,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结合高层建筑的设计的具体要求配置等级强度不同的混凝土,与此同时,还要对其进行强度检测,结合测试的结果,合理调节混凝土的配制比例,从而最终达到高层建筑施工的标准。

(三)地基和测量技术

由于我国的地域十分辽阔,地质环境过于复杂,高层建筑基础施工应该因地制宜,选择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对于地基土质过于复杂,导致持力层过深,影响地基的埋设深度,最好选用桩基础。一般来说,预制桩更适合用于高地下水位区域,然而,此桩消耗钢量是非常大的,并且有施工噪声较大等的问题,导致应用较少。所以,地基施工最好选用现浇桩。此桩具有性能强、噪声小、造价低等优点。如果地基埋设的深度较深,那么也会对施工带来很大的难度,同时也不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所以,最好选用深井、沉箱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三、完善高层建筑各项施工技术的对策

(一)严格控制各项施工条件

首先,对于施工人员来说,必须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落实质量目标责任制,将施工人员看成是控制质量的巨大动力。在施工前,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将责任落实到各个部门,甚至到个人。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知识与技能培训,从而培养大量的专业技能人才,由专业的人才控制高层建筑的质量。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对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的资质以及能力进行检测,待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施工。其次,机械。结合高层建筑施工的特点、工程量大小等来最终决定机械设备的使用。要认真做好机械组织工作,必要时,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适当的调整,从而发挥机械设备的作用。再次,施工方案。由于施工设计方案的好坏对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应该从多个方面对施工进行考虑,按照合理的施工顺序进行施工。如果在施工阶段出现新问题,那么就必须及时修改施工方案,充分利用最先进的施工方法与技术进行施工,以便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二)健全高层建筑的养护制度

现今,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常常采用泵送混凝土的形式。此方法既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又可以增强混凝土性能。然而,在某些建筑施工过程中,尽管在配制、振捣混凝土都非常严格的情况下,依然会表现出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赶工期,养护时间较短等。因此,如果混凝土的浇筑量非常大,那么就必须要配有相应的养护方案,在养护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由专人来负责。对于养护方案来说,应该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进而采取有效的对策,例如:人员、水源、覆盖等方面。并且,还要结合不同的水泥型号以及砼要求来确定正确的养护时间,特别是对体积较大的砼来说,其养护必须要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情况和施工设计方案等合理地控制温度。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养护施工的监督与检查。

(三)强化各专业相互配合技术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不管是民用建筑还是工业建筑,在施工阶段都是由很多个专业相互配合进行的,例如:土建、电气暖通等相互间的配合。假设在技术方面考虑不周全,尤其是那些交叉部位或者是施工的关键环节,都容易出现很多的问题,这样一来,会造成延误工期或者是返工现象的出现,进而对整个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不仅浪费大量的资金,而且又会出现难以预测到的安全隐患。因此,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各个相关专业之间的配合是极其重要的。

(四)完善施工组织管理体系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由于施工管理层数不仅多,而且其结构作业量也非常大,同时还必须由一些复杂的机械设备完成整个施工,因此,应该在施工的管理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利用统筹的方式,力争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保质保量完成高层建筑的施工。

(五)提高高层建筑的测量技术

在施工之前,要制定完善的测量方案,进而再确定施工测量仪器,结合所设计的方案建立一个完善的控制网。对于高层建筑来说,通常是采用外控法以及内控法相结合的方式。与此同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最有效方法进行。但是,必须对其进行核对与审查,从而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四、结语

上一篇:农业机械轮胎的选用下一篇:新课改与教师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