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2024-07-2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共12篇)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1

0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 国民收入不断增加, 促使人们对住房的需求欲望不断上升。加之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使得原本不够宽裕的城市用地, 变得更为紧张。就目前来讲, 高层建筑是缓解人们住房需求与城市化用地紧张矛盾最现实、最有效的方法。随着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出现, 高耸云霄的高层建筑俨然成为了一个城市现代化的标志。虽然高层建筑在缓解用地紧张和美化城市环境方面有着极大的作用, 但同样高层建筑施工建设也较为复杂。施工技术是影响高层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 随着楼房高度和规模以及设计技术难度系数的不断增加, 传统的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高层建筑施工的要求。因此,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 便成为了工程施工行业重要的课题。

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1.1 高层建筑混凝土强度控制

混凝土的强度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在综合考虑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各种因素的前提下, 控制好混凝土的强度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1.1 配合比例的选择

不同的高层建筑需要的混凝土强度不同, 一般在开工前要对混凝土强度做明确的设计配比规定, 并到法定检验机构进行验证, 待验证报告出来后, 按照规定操作。针对级配与现场施工中常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进行试验试配调整和现场的砂石含水量调整。

1.1.2 严格养护制度

混凝土施工养护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方面, 施工单位应当制定相应的养护制度, 明确养护责任, 综合多方面考虑采取措施, 并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 制定不同的施工技术方案, 把握养护细节, 重视养护过程的督查工作。

1.1.3 加强混凝土强度的评定

根据混凝土评级相关标准 (GB-J107) 加强混凝土强度的分批次验证检测, 对具有相同等级、工艺及配比比例的混凝土进行试块的浇筑地抽检, 实行随机抽检, 以确保抽检结果的客观性。

1.2 高层建筑裂缝的控制

1.2.1 设计措施

“放”措施。采取于外墙面设置预留缝隙的永久伸缩缝的处理方式等。

(2) “抗”措施。通过设置“抗”措施能够有效的应对结构面突变带来的集中应力。对于采用了小型空心砌块的混凝土轻质墙体来讲, 应当设置三米以下的构造柱, 且在不同的墙高中部设置厚度为十二厘米与墙的厚度相等的混凝土腰梁, 应用钢筋混凝土对门窗的洞口进行强化。并在不同基处理之间设置钢丝网, 并注重两地的砌筑要求等。

(3) “放”“抗”结合措施。运用适当的混凝土收缩补偿技术, 在混凝土中增添纤维素, 设置合理的后浇带。

1.2.2 施工措施

混凝土养护是施工工程应当关注的重点, 选用中低水化热的水泥, 参杂减水剂, 根据混凝土级配等级选择合适的骨料, 着重控制好浇筑的温度以及散热孔的埋设, 妥善处理好排入功能。对不同混凝土层面做好动态的温度跟踪监控,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3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控制

在施工前, 合理的测量方案、严谨的测量仪器校正和检验是必须的工作。在测量工作中, 尽量采用内控法和外控法相结合, 做好楼层平面的控制。总之,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要根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 经过反复核对, 确保测量数据的精确性。

2 国内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2.1 高层建筑的建筑体系

高层建筑的体现包括结构材料、结构类型及施工工艺的选择等, 既取决于不同建筑产品的功能和高度, 也取决于物资技术技术和施工条件。

2.2 高层建筑的施工机具

高层建筑的施工机具选择需要满足工期、费用和综合经济效益的要求进行体系的组合。北京、上海、四川、广东等地已经定点批量生产塔式起重机, 最大起重量在5-10吨, 最大幅度在10-20米, 现有轨道式、固定式、辅着式和内爬式四种, 有效的解决了许多高层建筑施工任务。但对于特大性的高层建筑仍不能完成, 因此, 近年来, 尽快了一批行走起重高度在60-80米的无极调速塔式设备。

2.3 高层建筑的装修设备

高层建筑要求的装修标准较高, 设备要较为复杂, 宜着重发展混凝土外墙无论预制或现浇都宜发展各种装饰混凝土, 使装修与结构合一, 不再抹灰, 并以各种有机或无机高分子涂料饰面的做法。

2.4 高层建筑深基础施工

我国各地区地质地貌千差万别, 决定着不同地区在高层建筑基础的应用过程中, 应当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采取多种方法。我国少钢的国情决定钢桩不易多采用, 应当把侧重点放在发展基础工程的现浇与预制钢筋混凝土上。预制钢筋混凝土石桩是预制桩的一种, 在我国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其中空心管桩在承载力鉴别方面对搞地下水位地区有较强的适用性, 但同时也存在着造价高, 截桩困难的问题。现浇桩在我国发展的较快, 并且适用性强, 噪音小, 成本低, 应当被作为发展的重点。

3 国外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3.1 基础施工

意、法两国的高层建筑一般都有三至六层地下室, 基础埋深均在10m以下。地下深层施工多采用先做基坑护壁, 再明开的方法, 基坑护壁有用钢板桩的, 但更多的是做地下混凝土连续墙。

3.2 主体施工

意、法在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中较为倾向以现场为主的、现制与预制相结合的机械化施工方法:大块模板法、滑升模板法、隧道模法, 其中更倾向于发展大块模板法。意、法高层建筑的梁、板多为预制, 而柱子则采用预制模板现浇。

3.3 内、外檐装饰

意大利和法国两个国家在外檐的修饰方面通常采用的材料种类较多, 且预制混凝土墙板也属于其应用范围之内。通长来讲, 饰面的构筑方法分为两种, 一种是采用置面砖、毛石子、鹅卵石等直径较小的石子与平模面上, 然后进行沙浆的铺垫, 进而放钢筋、浇混凝土。第二种方法是采用不单独做饰面材料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已经摆设好各种图案的平模上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效率高, 成本低, 不要高级抹灰就能有很好效果。

4 总结

高层房屋建筑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需求, 为了追求更好的施工质量、更合理的施工进度、更低的施工成本和更有保障的安全施工等目标的实现, 必须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施工技术、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但这些进步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旧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因此, 加强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和分析, 是促进我国高层建筑行业繁荣发展的必要选择。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及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现代化的建筑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 在建筑行业出现了不少创新的施工技术, 为我国高层建筑的快速发展提高了良好的契机。高层建筑是现阶段环节城市用地紧张状况的最有效途径, 鉴于高层建设施工技术的复杂性, 加强建筑施工技术问题研究有利于推动明晰自身的优缺点, 通过比较发现与西方国家的差距, 以便更有针对性的予以改革。本文通过分析研究高层建筑施工技术, 对国内外施工技术方面的方法进行了综合的探讨, 并就这些方法进行了解析。

关键词:施工技术,高层建筑,问题,混凝土

参考文献

[1]侯丽鹏.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与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4) .

[2]李朝阳.高层建筑施工应采取的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 201 (21)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2

高层建筑的施工工序复杂烦琐,并对建筑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与施工管理有较高的要求。高层建筑施工需要施工人员长期进行高空作业,施工管理难度较大,并且受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干扰了高层建筑施工的正常进行。因此,本文针对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高层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管控对策,对提高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管理质量有理论性意义,对提升我国整体建筑事业的施工管理水平有指导意义。

2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的水平问题

现阶段,由于我国高层建筑施工的多数施工人员是农民工,施工技术水平有限,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仍具有一定的难度,导致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无法满足我国高层建筑相关技术操作管理的要求,使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中出现诸多问题。另外,很多高层建筑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安全意识有待加强,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后,无法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缺乏对施工管理的准确了解,在实际工作中没有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进行管理,导致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2.2施工技术、质量与材料管理问题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 基坑支护 施工技术

引言:目前我国经济的形势下,高层建筑与日剧增,但是土地资源逐日缺乏,所以为了节省土地地下工程建筑大幅度增加,随之基坑开挖越来越深,深基坑工程也随之大幅增加。但是高层建筑的涌现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要求更为严格。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对深基坑技术的运用上存在很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性能造成了经济损失以及不好的社会影响。

1.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在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中很难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性能的好坏很大程度是受所能承受的土体压力大小影响的,但是在实际工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这使得要选择一个适宜的土体物理力参数来精确计算实际土体压力,以目前的技术来看还是一个大难题,尤其内摩擦角、含水率和粘聚力这三个重要参数在深基坑开挖后更是一个可变值,这样就提高了准确计算支护结构实际受力的难度。除此之外,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选择还受支护结构形式及施工工艺等因素的影响。

1.2不能做到对基坑土体取样完全

设计前对地基土层进行取样分析是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必要步骤。由于地质情况变化无穷,随机取得的土层样本不可能准确地反映土层的真实情况。故支护结构的设计并不能完全符合基坑的实际地质情况。

1.3不能全面地考虑基坑开挖后的空间效应

大量的深基坑开挖实例表明:基坑的四周朝内侧发生水平位移,且常常是中间比两边大,这种情况使得深基坑边坡失稳,故深基坑开挖还存在一个空间的问题。

2.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

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施工前准备、支护桩的施工、等施工、锚杆的施工、土方开挖。支护桩一般采用人工挖孔桩,用钢筋混凝土做护壁。先开挖基槽,经验收合格后,进行抗渗墙混凝土的浇筑,再基坑挖至锚杆标准高度后,开始进行钻孔、制作锚头、穿锚索、注浆,安装连系梁,穿外锚具,然后锚固,最后进行锚杆试验。土方开挖要采用分层开挖,对挖出的土方要随时挖出随时运走,把土清理干净。在施工整个流程中中,需要对工程进行实时监测,随时掌握工程情况,确保安全并对后来工作提供决策指导。

3.深基坑施工过程常用的技术

①悬臂式支护技术。这种技术适用于无支撑杆件、锚杆依靠具有一定深度的岩土体来保持建筑物地面平衡。悬臂式支护技术主要在在土质好、要求基坑水平位移宽松、基坑开挖深度小的深基坑工程中应用。②拉锚式支護技术。其关键组成部分是挡土结构、拉杆、锚固体。主要在基坑附近无障碍物、拉杆及锚固体存在、基坑开挖深度适中的建筑工程中使用。在工程规模大、结构变形小、无需设置内支撑的基坑中广泛使用。③重力式支护技术。重力式支护结构继承了重力式挡土墙支护的特点,主要是通过结合支付结构自身重力确保支护结构在土压力作用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④土钉支护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抵制墙后引起的压力以及其他压力能够保证支护结构在施工时不变形。主要在结构轻、造价低、柔性好、施工方便的建筑工程中使用。

4.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安全施工技术

为了实现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的安全,除了有合理的机构设计外,还需要施工过程中各方密切配合,按照施工设计而施工。应主要注意以下内容:

4.1施工前,必须完成降水排水工程,检查其满足达到预期要求后,方可进行深基坑的土方开挖工作。同时基坑内应在合理的位置布设排水沟和积水井,并及时抽出积水,保障深基坑工程不受积水的影响。在深基坑周围的地域应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避免地表水渗入基坑周围而流入基坑内。

4.2基坑开挖前,通过降水提高坑内土体的水平抗力,减少基坑的变形量。施工降水不宜过快,降水过程中应加强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和地表沉降的监测,同时在坑外地面设回灌井,必要时应采取回灌措施,确保周边建筑物安全。

4.3在基坑开挖施工中,发现监控数据接近或超过警戒值时,应立即分析原因,准确地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步骤,采取相应的对策,便能有效控制基坑变形,确保基坑安全。

5.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控制

5.1施工准备阶段的要点控制

(1)设计管理

设计方案合不合理直接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成败,好的设计方案应当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施工技术可行,如此才有可能孕育出成功的深基坑支护。设计人员应当具备完善的结构和岩土专业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结构、理论、流体、材料、土力学等),还要有一定的边坡支护设计实践经验,了解当地的水文地质状况并掌握其特点,设计出最经济合理的深基坑支护方案。其次,施工前,工程人员应对设计方案进行反复审核,及时与设计人员沟通,在进行施工组织时,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使各个组成部分、各道工序协调有序。

(2)施工专项方案审定

目前,有些施工单位照搬他人的方案,有些控制要点不清楚,没有针对性的措施,基本上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对于这种情况,监理工程师应认真审核任何被提交上来的专项方案,坚决要求修改完善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部分,然后再按程序申报,现在在有的地方,对深基坑支护专项设计,还进行图纸审查,必要时还可以组织专家对特别复杂的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其后须经总监审批后才能实施。

(3)分包单位的选择

由于深基坑支护的特殊性,其施工应由具有施工资质与能力的专业分包队伍进行。施工单位的整体素质和技术力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两个重要因素,监理工程师应该协助业主审查总包单位选定的专业队伍,选择施工经验丰富、技术力量强、社会信誉好的分包单位(最好还进行过类似工程的施工),同时应防止层层转包的现象发生,以致影响工程质量,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5.2施工阶段控制要点

(1)深基坑围护结构安全系数

深基坑围护安全系数的确定由设计者自定,而安全系数的具体确定应该依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周边环境要求、基坑安全等级以及基坑使用期限情况等综合来定。

坚决不能随意套用非专项基坑勘察的工程地质报告有关参数,应对现场土质及周围建筑物进行全面了解和分析,合理地选用土层力学参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经验加以调整,以提高计算结果可靠性,提高支护结构安全系数。

(2)深基坑工程的施工

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环节紧密相连,任何一个环节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施工无法顺利进行,造成巨大损失。施工单位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施工,对施工要点制定具体的施工措施,并加强过程控制,必须要严格按照施工规程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组织施工。

6.结束语:

高层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对建筑本身和周边环境影响都很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做到边施工、边监测,遵循“分层开挖,先撑后挖,随挖随撑,对称均衡,限时限量”的原则,坚决杜绝任何盲目施工行为,加强对整个深基坑施工过程的控制,保证施工顺利、安全地完成。地下工程施工又是一项可变因素最多的工程,施工前及施工中应与设计人员就施工管理及注意事项充分沟通,施工中密切注意现场变化,以便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争取做到“花费最少,效果最好”。

参考文献

[1]杨光华.深基坑支护结构的实用计算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4

对于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的施工过程中, 排水管道堵塞、给排水管道漏水等问题是很容易出现的, 除了以上两大问题, 还有很多其他的琐碎问题出现。因此, 在高层建筑进行给排水施工时, 要事先仔细地核对设计图纸, 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详细地分析, 对于整个施工过程做到事前控制, 事后维护, 从而令高层建筑日后可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1) 当高层建筑物进行给排水施工时, 建筑土建施工阶段往往最容易忽视建筑给排水的预埋工作。这一忽视很容易就会导致后期给排水施工预埋、预留不准确, 又或者是出现漏留、漏埋等状况。

(2) 转换层和标准首层的建筑梁、柱密集, 结构复杂, 敷设给排水管道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较难解决, 而标准二层以上的给排水套管、洞口以及管线等给排水设备留设相对统一, 因此施工过程较为简单, 但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物后期的使用、建筑物内外部美观等各方面都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3) 我国多数高层建筑物的重要设备都安装在地下室或设备层。这些设备的管线较多, 很容易和给排水管道在安装时出现矛盾冲突, 同时也会导致可用空间减少, 严重地影响了地下室的实际使用功能。在地下室敷设给排水管道时, 施工人员应提前和设计人员认真核对设计图纸, 及时沟通, 把有问题的地方提前解决。

二、高层建筑物给排水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家排水系统一般包括生活给水系统、辅助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消火栓给水系统, 而这几大个给排水系统又细分了十数个系统, 共同为整个高层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工作。

1. 排水工程施工要点

高层建筑由于其本身的建筑高度或建筑层数的优越, 建筑物具有多种功能, 其中的功能实用性、技术合理性以及经济可行性都有一定的优势。但与此同时, 在施工技术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下文将对高层建筑的排水施工进行研究。

(1) 建筑底部排水横管和立管的连接方式

由于高层建筑物用户多, 排水量大, 且排水立管的垂直高度较高, 导致立管底部形成正压。排水横管和立管的连接方式不正确的话会很容易令卫生器具的污水反溢。因此, 在选择排水管道时, 排水立管的底部应根据用户的用水情况适当采用大一号的管径, 以便满足相关的排水要求, 因立管的垂直高度较高因此要求支架的设置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2) 地漏的重要性

地漏是排水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附件, 可以有效地把地面的积水排净。有关的规定明确地指出卫生间等需从地面排水的功能房必须设置地漏, 而高层建筑中的厨房可不设置地漏。

2. 排水工程施工要点

建筑排水系统主要包括了生活污水、生活废水以及屋面和阳台雨水排净等。室内的排水系统应严格按照当地排水制度、要求及建筑物的标准来设计及进行施工。而近年来, 我国高层建筑物给排水施工行业中, 利用一个公用的水封管配件代替繁杂的S弯或P弯这一种做法得到了各地的广泛响应。这种做法不仅利于废水污水的清理和水管的疏通, 还可以在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同时, 确保管材材质的抗外力破坏性和密封性。

三、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存在的问题

1. 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在建筑物施工期间, 管理层的领导和施工方聘请的专业人员没有或很少到施工现场亲自进行检查指导工作, 且当地相关的监督检查安全管理机构不能正常地开展工作, 从而导致施工现场有很多违章的施工作业, 甚至施工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施工过程中各种安全措施都没有得到具体的落实, 是造成了施工时施工意外的发生, 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再者, 在安装凉水塔时施工顺序混乱, 使用施工设备前也没有对导线的绝缘性和安全性进行详细地检测, 不以防火工作为施工的重点, 导致了电火花引起的火宅、爆炸事故。

2. 施工质量问题

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不足够, 工作态度不认真细致, 施工设备过于简陋等各种原因, 施工过程中出现工艺粗糙所引起的现象是常见的:水管连接处不严密, 设备尺寸不精确安装运行后噪音过大等。另一方面, 建筑材料进场时没有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工作, 又或者是施工单位为了降低工程造价, 片面地压低造价, 忽视了施工工程的质量, 这也是应该施工质量的一大原因。

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和施工都有着其内在的规律性, 一旦施工程序不规范就会导致给排水管道无法进入预定的位置, 对工程造成极大的影响, 这些都是施工人员自身尚未能消除随意性和盲目性的体现。

由于我国高层建筑的建筑经验不足, 施工技术的水平还没能达到国际规定的标准, 施工人员的工艺水平也没达到一定的高度, 滥竽充数, 这些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质量。

这几个关键的环节可影响到质量管理体系的监理, 若想令我国的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更进一步, 必须把上述的问题一一解决到, 例如加强对相关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做好施工交底工作, 并严格按照自检互检要求施工, 全力把关施工安全管理问题, 并在对建筑材料的验收时严格遵守标准。这样才能通过严格的管理, 把最基本的安全质量保障落实到日常施工过程中。

四、高层建筑物的消防给水系统

消防给水方式的选择是高层建筑物消防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决定着消防系统的成与败。建筑物的消防给水方式一般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度, 分界点分别为50 m、70 m、130 m和200 m。下文将详细分析不同高度建筑物的消防给水方式的不同选择。

1. 不分区给水方式

一般来说, 当建筑物的高度低于70 m时, 消防给水方式为不分区的给水方式, 即消火栓给水系统单独为一个分区。这种给水方式会在屋面设置消防水箱和消防水泵, 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高度所设的消防水泵的扬程一般只有50~100 m, 这就是为什么上文所提及到50 m为一个分界点。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 m时, 接近消防水泵的扬程, 这将增加扑灭火灾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 当建筑物高度不超过50 m时, 其消防给水方式大多以系统简单为主, 同时设备简洁, 对管道的材料和各种设备的耐压性要求较高。

2. 分区给水方式

建筑物高度为70~130 m时, 可采取有两个竖向分区的分区给水方式。这种给水方式包括串联和并联分区供水两种模式。分区给水方式设备比其他类型的消防给水方式多了竖管设备, 因此造价也比其他给水方式高, 占地面积变大, 大部分建筑物都不采用这种给水方式。但在某些旧式的高层建筑中仍会采用, 例如花园酒店等。同时, 这种消防给水方式的每个分区的消防水泵单独运行, 提高了消防系统的可靠性。

五、结语

通过上述对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研究, 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给水排水工程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总而言之, 在施工过程中, 要对每道工序严格把关, 其次, 设计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化、人性化, 才能促使我国给排水施工技术日趋完善。

摘要:建筑给水排水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优质的施工技术质量是保障给排水道管网系统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之一。为确保我国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的安全性和质量稳定, 本文将针对我国现时高层建筑的给排水施工技术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5

由于桩基的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的基础和前提保证,它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安全性,所以一旦发现桩基出现质量问题时,一定要及时处理。在处理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且要满足经济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对于那些还未施工的部分要充分借鉴已经出现的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

2.2建筑工程桩基施工技术的原则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6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问题;技术问题分析

混凝土在现代建设工程被广泛应用。其通常包括水、水泥、粗集料、细集料以及添加剂等,成型后的混凝土具有一定强度与耐久性能。下面对确保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相关技术展开探讨。

1.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常见问题探析

1.1混凝土裂缝问题

目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裂缝问题依然是最为常见的问题。建筑结构的局部或大部分位置若存在着严重的裂缝,就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及其耐久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甚至会威胁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寿命。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除施工设计、施工材料以及具体环境影响外,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各项作业。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如下:混凝土材料搅拌、运输过程中耽搁的时间过长,长时间搁置会使混凝土材料的结构遭到破坏,进而对其功效与性能产生严重的影响;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如果振捣时间、配制工艺的选择与把握不准确,也可能引发裂缝问题。具体施工建设过程中,由于浇筑的速度过快,导致浇筑质量不符合要求,因此可能也会产生细微的裂缝病害,如果接缝位置处理失当,将会出现更大的裂缝病害。

1.2混凝土露筋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混凝土露筋问题,这也是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混凝士和建筑钢筋之间的有机结合,对于有效提高建筑结构的自身的承载强度和承载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了混凝土材料进行结构建设,在过程中最为关注的便是混凝土材料自身的粘合性能否有效的发挥,从而增强建筑钢筋结构的稳定性。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如果发生大面积混凝土露筋现象,且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治,则可能对建筑结构构成安全隐患。

1.3混凝土麻面问题

麻面病害在当前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也是较为常见的。麻面问题的出现,将导致建筑工程项目的混凝上表面、局部位置出现一定的建筑缺浆问题,或者呈现出不光滑、凸凹坑等现象;对于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而言,麻面问题可能一时不会对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承载能力产生根本影响,但久而久之,其表面混凝土容易受潮粉化,此时不仅会影响到施工建设项目的外观美感,而且还可能对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2.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和有效措施

在现阶段的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使用和研究非常多,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应当结合具体建筑的特点,从实际需求出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当然,要确保高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下面几个关键环节施工不容忽视,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对质量予以控制。

2.1浇筑是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1)工程施工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该认真检查钢筋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极保护层厚度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要求;认真清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对模板的缝隙及孔洞要封堵严实。

(2)建筑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就是混凝土浇筑过程。施工中一般都是根据建筑本身结构的特点来确定相应的混凝土浇筑方法,原则上每个浇筑块要连续不间断的浇筑施工,梁板采用平层或斜层法进行浇筑,墙柱可用水平分层法进行浇筑。在具体的现场施工时,对一些大的体积承台、梁体以及较厚的地下室底板,最好是采用斜层法;为保证墙柱的垂直度减少楼面模板由于施工因素引起的侧移,每一层的墙柱都应该先单独浇筑,并且要一次连续施工完成。

(3)在地基或基土上浇筑混凝土。在浇筑前首先要清除所有的淤泥和杂物,然后要做好排水和防水的措施。对于干燥的非粘性土应用水湿润;对未风化的岩土要用水进行清洗,但表面不要存有积水。混凝土的浇筑,应由低处往高处分层浇筑。每层的厚度应根据捣实方法、结构的配筋情况等因素确定。

(4)混凝土浇筑的常用方式。常用的混凝土浇筑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浇筑,一种是泵送浇筑。泵送混凝土进行浇筑经常会发生堵管故障,由于处理堵管故障是十分麻烦的事,而且还会由于不能及时浇筑混凝土而对工作工程质量影响很大,因此我们要对容易发生堵管故障的原因,做好预防工作,尽量避免堵管故障的发生。

2.2高层建筑混凝施工中裂缝的有效控制措施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施工后出现裂缝,如气候环境的影响、施工技术的影响和机械使用的影响等。因此在具体的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对施工季节内的天气情况进行评估,根据天气(降雨与阳光)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混凝土施工方法,采用外加剂来较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目前,在通常混凝土浇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裂缝的防治手段主要集中在工程项目期间,在混凝土未完全凝固中对可能出现裂缝的区域进行填充和保养,如果在混凝土施工完全凝固定型之后再对裂缝进行修补,就很难保证混凝土浇筑工程的质量。为了提高高层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技术应用,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对提升混凝土粘附力与强度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添加不同配置等级的外加剂,增强混凝土的粘附韧性,在不损失混凝土墙体美观的前提下,对混凝土调控比例进行分析。

2.3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强度控制

高层建筑的稳定结构与建筑质量、混凝土施工强度具有直接关系,因此,混凝土施工强度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中,国家专门制定的施工强度标准。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国家关于混凝土强度质量等级的要求,调配出能够达到强度标准的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成分配比的不同来实现的,一般根据砂石含水量的变化来确定强度范围内混凝土材料的比例选用。同时,在具体的施工环节要注意对水泥等材料的质量监管,使混凝土施工的主要材料能够达到规定的强度标准,以确保高层建筑整体强度达到工程要求。

2.4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养护理论

在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技术应用过程中,泵送模式成为混凝土建筑施工的主要模式。混凝土泵送模式能够合理利用混凝土具有的流动性,能够加快工程施工进度,还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在高层建筑的具体施工作业中,由于混凝土在具体比例调配、原材料的使用以及振捣作业一般难以达到混凝土的质量施工标准,因此需要在工程养护阶段对混凝土进行后期保养。在后期的混凝土养护作业中,需要按照“分级递进”的养护模式,确保养护进度与工程施工进度一致,确保建筑整体养护水平。

3.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环节必须足够重视,才能避免因麻痹大意而出现质量问题。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认真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问题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实际不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才能切实做好混凝土施工,确保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雷鹏.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探讨[J].山西建筑,2013(1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7

所谓地下连续墙, 指的就是在深基坑施工中经常会使用到的一些围护结构, 可以进行挖槽设备。即沿着开挖工程周边, 在泥浆护壁上挖深槽, 并在内部放置钢筋笼。随后浇上混凝土等一系列工序的实施, 最终形成连续的地下墙体。关于地下连续墙的作用, 它主要被用来防水防渗, 有时候也可以被用来挡土承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 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发展尤为突出, 但是一系列的用地总是明显地摆在了人类面前。城市用地日渐紧张, 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成了一种时尚, 甚至对基础深度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 承担的荷载不断增大, 这种现状已经引起了城市建设问题。毫无疑问, 遇到问题就要立即解决, 但是传统的解决方案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只有通过地下连续墙技术, 才能解决此类问题。所以, 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已经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公众的大力支持下, 逐渐发展为城市建设中的重点技术。

一、地下连续墙基本类型

在高层建筑过程中, 地下连续墙不是单一的, 它包括几种类型, 其基本类型主要有几点。依据用途可以划分为挡土与地下连续墙;依据开挖状况可以划分为地下连续与防渗墙;依据成型方式可以划分为桩校、槽板与组合式;依据材料可以划分为钢筋、塑性、固化灰浆等多种类型的连续墙。

二、地下连续墙的优缺点

1. 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对于地下连续墙来讲, 它存在多种优点, 具体优点可以包括几个方面。比如, 由于地下连续墙在施工的过程中, 振动频率和幅度都很小。再加上它的噪声小, 极易适合城市施工。由于连续墙的墙体刚度相对较大, 可以作为挡土保护结构来使用。由于地下这种墙体的自身特点, 使得其防渗性能特别好。此外, 地下连续墙还可以贴近原有建筑施工。甚至进行逆操作施工, 还可作为刚性基础, 有着较高的使用功效。

2. 地下连续墙的缺点

对于地下连续墙来说, 有优点也有其缺点, 当然缺点小于优点。具体地讲, 其缺点主要有:在施工过程中, 一旦遇到松软的淤泥时, 就会对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增加施工难度, 也影响工程进度;施工时, 若作业人员的方法不对, 或者遇到条件特殊地质情形, 极易使相邻墙段出现漏水;如果有的工程管理者想将地下连续墙当作临时挡土结构使用时, 还花费更高成本。此外, 地下连续墙应用于城市施工时, 废泥浆不容易处理。

三、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1. 导墙建造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关于导墙建造方面。因为在施工时, 在每一个槽段内的导墙上, 需要设置一个溢浆孔。在混凝土导墙拆模后, 往往会在导墙内侧上下部加设木枋用来起支撑作用, 防止导墙发生位移。对于养护期间的方面, 一定要认真做好工作, 禁止重型机械临近导墙附近, 保持导墙和连续墙的中间连线始终保持一致, 特别是导墙内壁一定要遵循平整和垂直的原则。

2. 基坑降水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关于基坑降水方面。在地下水位线以下, 大都多属于基坑内的土体。连续墙成槽时, 如果能合理地降低地下水位, 槽段内外压力将会进一步得以增强, 可以有效防止塌孔。在基坑深度范围内, 由于所有的土层透水性非常差。所以, 可以在基坑开挖过程中, 有交地设立盲沟或集水井明排的基本措施, 实现基坑降水。

3. 泥浆制备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关于泥浆制备方面。比如建造泥浆池和沉淀池时, 应当将二者分开建筑, 不要合在一起;储备泥浆量的时候, 需要根据槽泥浆的日最大需求量进行储存。除此以外, 关于泥浆制作的情况, 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情况选择液压抓斗挖槽机, 最好选择优质黏土。如果要从市场上购买膨润土成品料, 其泥浆性能指标一定要进行检测, 条件达标后方可使用。

4. 挖槽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关于挖槽方面, 挖槽属于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 约占整个工期的1/2。只有提高挖槽效率, 才能有效地缩短工期。与此同时, 槽壁形状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墙体外形, 即挖槽的精确与否决定着地下连续墙的最终质量。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完毕后, 槽底土渣和杂物一定要清除完毕, 可用吸力泵等排渣方法进行处理。另外, 浇筑混凝土时, 必须清扫槽段的接头, 彻底清除接头处的浆皮和灰渣。

5. 清底换浆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难点, 关于清底换浆方面, 对于技术的要求要高保证作业的完整性。首先在槽段开挖完毕后, 灌注混凝土于槽段前, 必须对槽段清底换浆, 清除槽底沉渣, 使之符合施工要求;其次在清底换浆的过程时, 保持槽内泥浆泡满, 稳定槽壁;最后, 清底换浆须提前进行。作业完后, 还要检测槽内泥浆指标和沉渣厚度。直到所有项目符合设计要求, 才可以灌注槽段混凝土。

四、施工的注意事项和措施

在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的过程中, 除了对施工技术难点问题进行探析, 还有许多施工事项需要特别注意, 以便做好应对措施, 进而满足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对质量的更高要求。

(1) 面对常见的槽段内地下障碍物, 最好应用冲抓设备, 科学有效地进行冲抓处理。

(2) 针对常见的槽段塌孔现象, 一定要增加泥浆的密度。只有密度足够了, 才能降低地下水位, 最终可以预防槽段塌孔。

(3) 针对地下连续墙沉降的事项, 可以在槽段内预埋注浆管, 并将其一直通到底部。只有混凝土浇筑强度达标时, 就能有效地降低地下连续墙沉降的概率。

(4) 针对经常遇到地漏水现象, 需要在消防水池与地下连续墙接交处, 合理地安排壁柱。同时在水池壁柱的迎、背水面做好防水处理措施。

(5) 关于个别接驳器, 或者是预留钢筋遗漏的现象, 这也是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 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 当地下室开挖后, 尽量使用植筋处理措施, 减少施工障碍。

五、结语

总而言之,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标准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探析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难点问题势在必行。由于地下连续墙施工不只是建筑物实施过程中的一个基础性环节, 更是整个工程中的一个复杂流程。因此此项工程技术必须过关, 以保证建筑施工的专业性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陶吉东.谈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3.

[2]郑启润.高层建筑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0.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8

1.1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之混凝土强度控制技术

考虑到高层建筑施工时其工期时间长, 受到的外界影响与气候影响大, 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离散, 造成混凝土强度不合格。为了做好对混凝土的强度控制, 在工程开工时就应针对不同的施工区间进行混凝土的强度与等级配制, 并要求所有施工中要用到的混凝土配比都应经过法定权威机构的级配试验, 并根据级配报告来进行实验室配比, 再严格落实到实际施工中去。同时, 高层建筑施工时混凝土的输送是采用泵送形式, 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提高了混凝土施工时的性能水平, 同时还满足了高层建筑对于混凝土大批量浇筑的需求。但要认识到, 对于混凝土的养护也是属于混凝土强度控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护时除了要保证混凝土的表面完好, 同时还应根据施工当地的气候与温度来进行草袋与塑料薄膜的覆盖, 以达到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保持其处于最佳温度与湿度中。

1.2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之地基施工控制技术

由于高层建筑整体荷载大, 地基的稳定性是决定整个高层建筑质量安全的基础。在进行地基施工时, 对于施工当地的地基土质应进行分析, 特别是对于土质与其持力层的分析相当关键。同时还应考虑到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埋深, 再来进行桩基础的施工。预制桩施工要保证每根桩的贯入度, 预制桩尖将要接近目标标高时, 中间阶段验收很重要。最后三次的十锤, 平均贯入度不应超过设计标高。如果打桩过程中桩身倾斜、回弹, 或出现贯入度剧度, 桩身开裂等问题, 应暂停施工, 分析原因后修复。打桩时要考虑地质与气候因素, 冬季冻土区施工应挖掉冻土, 或解冻处理再打桩。

1.3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之裂缝控制技术

框架剪力墙本身空间大, 裂缝控制技术要求高。裂缝控制一般在对砼的质量控制。布置构造抗收缩钢筋的板也可有效提高裂缝控制效果。而门窗洞口则是以钢筋混凝土框进行强度控制。这些施工要求都突出了裂缝控制技术的必要性。因此, 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设计时, 就应预留出永久性的伸缩缝, 并对外墙面分隔缝的位置进行科学选择。特别是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对于提高后浇带质量, 控制裂缝有着重要意义。当然,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注时, 其温度的控制与养护工作也同等重要, 尤其是对于中低水化热的水泥而言, 控制好其后期强度是做好裂缝控制的重点。

1.4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之框架施工技术

框架剪力墙结构自身建筑空间大, 框架与剪力墙同时受力, 水平荷载分布与平面布置方面科学合理。施工中应注意框架剪力墙的水平荷载力分布检测。拉钩设置、单肢箍设置、暗梁设置时应重点落实。竖向钢筋连接绑扎时, 接头应相互错开。纵向钢筋搭接时, 箍筋应加密。保证框架各连接点的力分布平衡, 保证各受力点施工质量是保证框架施工质量的关键。

1.5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之施工测量技术

“无规矩不成方圆”, 高层建筑的施工测量是按图施工, 精确施工的前提。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岗位责任心决定了整个高层建筑施工的质量基础。因此测量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良好精密的测量仪器是做好施工测量技术控制的基础。一般来说, 工程在开工前测量方案应制定好, 相应的施工重点控制区域也应划出, 进而方便把控制轴线投影至建筑面层上。再来进行柱列线与相关的放样工作。在这一过程中, 外控在于确保测量定位的准确性, 内控在于严格各模板与浇筑砼位置。在整个施工测量技术控制中, 校对与复核应重复多次, 以保证测量的精确性。

2 高层建筑的施工各项控制问题

高层建筑从其主体结构来说, 它是立足于多层建筑的建筑技术基础上, 在高度上有所增长, 且体量也有所提高。也就是说,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空作业多, 施工时技术要求高, 且安全控制难度提高。另一方面, 高层建筑其地下基础埋深大, 施工难度高。同时, 高层建筑由于其施工量大, 不可避免地将遇到雨季与冬季, 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此外, 由于高层建筑普遍建在人口密集区域, 施工用地面积紧张, 施工时所受到的地面与地下约束条件多。且考虑到日益提高的居住质量, 高层建筑在装饰要求、消防设备、防水功能与个性化建设要求上有所提高, 这些都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提出了要求。

因此, 为了做好高层建筑施工, 在施工技术方面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与工期进度, 同时还要考虑到施工造价与社会效益, 并且要强调施工安全与施工组织的科学性。基于此,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提高意味着施工工期的合理缩短, 意味着对施工组织与施工方式的科学优化, 意味着对施工空间与施工效率的提高。

同时, 高层建筑由于其高空作业多, 且地基要求高, 相应的对于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控制难度大, 要求高。深基础地基施工时, 对于施工当地的地质条件, 气候与施工当天的天气等等, 应进行全面的协调。高空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应到位, 相关的安全立网、平网等应保证质量过硬, 安装正确。施工时考虑到高层建筑其自身的层数多, 进行建设时结构性工程多, 对于施工组织与施工管理应从严从紧。流水作业与计划性推进很重要, 严格按工期进度施工, 避免出现赶工而造成的工序间交接不清埋下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监督力度, 从法律、制度、经济责任制、安全培训、标准化操作等各方面进行安全教育, 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与施工安全水平。

结语

对于高层建筑来说, 施工技术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施工技术水平, 优化施工流程, 科学规划施工组织形式。在保证工期进度、控制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的前提下, 提升施工技术水平。在这一过程中,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应紧跟技术更新发展潮流, 积极学习与研究新的技术, 引进新的施工机械与施工方法, 在实际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 摸索管理控制方法。总的来说,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不仅应满足高层建筑的施工设计要求, 同时还要兼顾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达到施工顺利、客户满意、质量第一的目标。

摘要:在经济全面发展, 城市化进程稳步推进的今天。建筑业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日益成为关系到人民居住质量的关键因素。笔者借本文对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进行相关阐述, 并对各项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王璐颖.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表现[J].科技致富向导, 2010 (29) .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协调问题 篇9

(1) 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现状。当前我国从事建筑安装行业的人数众多, 据相关资料显示, 已经达到了3600多万人。这其中的工程技术人员大约为450万, 约相当于社会劳动者总人口的5%, 而这个数据在世界建筑行业中占据了四分之一的比例。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建筑行业的发展空前繁荣, 建筑业在未来仍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我国建筑业的施工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在许多方面的技术还是十分落后的, 我们要认清这个现状, 大力提高建筑施工技术, 这其中, 做好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协调便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筑安装工程的特点。建筑安装工程一般施工的场地和作业的面积都相对狭小, 并且专业工种门类繁多, 施工交叉现象频繁。其中存在大量的吊顶和管井施工, 预留预埋的作业量也十分大, 这也就导致了建筑安装工程在材料设备的调运上存在任务量大且复杂的特点。

2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协调问题

(1) 内部的协调与配合。高层建筑安装一般包括四大专业, 即管道、电气、空调通风、设备。这四大专业之间相互关系复杂, 要想做好它们之间的协调工作, 首先必须了解各专业的施工阶段特征。管道工程和电气工程均属施工周期长的工程, 相比之下, 空调通风专业和设备专业的施工周期则相对较短;管道专业和空调通风专业的的阶段性较强, 而电气专业则较弱, 设备专业具有区域性强的特点。其次, 掌握了内部各专业间的特点, 要想实现内部的协调和配合, 那还需要处理好内部各专业之间的矛盾, 以下将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2) 技术方面: (1) 熟悉图纸。首先应该熟悉本专业的图纸, 可从会审记录、工艺标准和质量要求等方面入手熟悉, 要对本专业的施工图纸做到心中有数。其次, 不仅要熟悉本专业的图纸, 也要了解其他专业的图纸, 尤其要熟悉那些与本专业交叉密集的工种, 重点对其布局和施工工艺进行了解。比如在竖井工程中, 很大时候都存在着管道专业和通风专业共用竖井的设计, 但是实际中却并没有一张综合的施工图纸来现实各自的位置和走向, 这就需要施工人员首先要在图纸上进行综合的考虑, 然后根据工程的实际进行进一步的考虑, 尽可能的在施工前对其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加以修改。对于其中的以下专业交叉较为密集的区域, 则有必要绘制出综合的施工图纸, 甚至可以采取先局部试验的方法, 找出施工中可能发生的一些问题, 这样能够最大程度的避免因返工造成的损失; (2) 把好各个技术关口。要做好各专业的协调配合工作, 就一定要把好熟悉图纸、认真会审、内部会审、内部技术协调等几个关键的技术关口, 要重点保障解决问题渠道的畅通。前者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好各专业内部的问题, 而后者主要是侧重各专业交叉配合问题的解决, 而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 我们认为要搞好的内部的协调配合是更为重要的事情。

(3) 进度方面。高层建筑具有楼高、施工场地有限、各专业交叉施工密度大的特点, 尤其是其狭窄的作业面, 很难满足各专业的同时施工。因此, 高层建筑安装工程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

要想满足施工进度方面的要求, 就需要对各个专业进入施工场地进行作业的时间进行排定, 当然时间先后的排定是要根据工程的实际阶段性特征来决定的, 另外还要考虑到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之间的关系。

3 外部的协调与配合

(1) 技术方面的协调与配合。土建工程和安装工程是高层建筑的躯干和内脏, 而装修工程则是注重为其进行着装打扮, 从这个角度来看, 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密切联系的同时也会产生彼此施工中的矛盾。因此, 建筑安装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 必须要先熟悉土建和装修工程的施工图纸, 重点了解整个建筑的构造特点及装饰装修的相关要求, 找出交叉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从技术的角度来讲, 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都形成了自己的空间限制, 因此各专业必须要清除了解到本专业在整个建筑中的相对位置和范围, 避免不必要的交叉施工产生的误会。

(2) 进度协调方面。从上文的分析可知, 土建工程、安装工程和装修工程之间是存在密切联系的, 因此也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便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障。但是各专业之间又有其独立性, 有着各自的施工规律, 因此只有掌握了各专业的施工运行规律, 知晓其内部联系, 也才能将施工进度协调的有理有序。

从建筑安装工程的角度来讲, 其施工是要建立在土建工程的半成品或成品之上的, 可以说土建工程与建筑安装工程的交叉配合是要贯穿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全过程的, 并且这其中最为交叉密集的地方却是在“暗处”的, 比如砌体结构内的管井施工;而安装工程与装修工程的施工则大部分是在“明处”, 比如墙面和天花板的施工。

因此, 在施工进度的协调上, 仍然需要根据各个专业的阶段性特性来进行协调安排, 比如在混凝土施工阶段, 建筑安装的主要工程便是电气和管道专业的配合, 而其他的工种尚处于准备的阶段, 电气和管道专业便是这个阶段与土建配合最为密切的专业。

(3) 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前、后方协调与配合实际上是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问题。它对于各类建筑施工是一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这个共性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决定权是在前方, 还是在后方;是在项目上, 还是在大本营里。“项目法施工”运用动态管理原理很好地回答和解决了这个问题, 使长期以来的前方与后方难以协调与配合的局面得到了根本转变。有共性必有个性, 在高层建筑安装施工中, 诸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必须紧紧围绕高层建筑安装施工的各项特性来进行。为此, 必须了解各专业施工形象进度计划, 以便及时、合理地调配人、财、物、机各生产要素。各专业总量、插入时间及在各阶段的工程量均不尽相同, 根据动态组合原理, 结合各专业阶段特点, 合理组合各生产要素, 达到前、后方的有理、有序协调与配合。

4 结语

综上, 高层建筑安装施工时一项系统的工程, 它本身的作业面广, 需要与之进行协调和配合的专业众多。因此要做好建筑安装工程的施工协调与配合, 就要重点从专业内部的协调和外部的协调两方面入手, 在技术和进度方面加以考虑, 要掌握各个专业施工的阶段性特征, 合理有序协调安排,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顺畅, 保证其达到质量和进度的要求, 为建筑的良好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晋文.关于高层建筑土建安装施工配合的几点体会[J].广东建材, 2009 (3) .

[2]刘超, 颜凯, 杨树泉.高层建筑安装工程的内外协调配合[J].首届山东材料大会, 2007 (03) .

[3]刘业军.浅谈高层建筑安装施工协调与配合[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06) .

高层建筑施工技术问题 篇10

1 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工程共30层, 其中地下室2层, 地上28层, 建筑总面积约有3.6万平方米。其建筑结构形式塔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裙楼为框架结构, 在4层结构层设置为梁式转换层。转换梁的截面尺寸主要有800×1500毫米、800×1700毫米、900×1700毫米、900×1800毫米这四种形式。转换层梁、柱、板均选择C30型混凝土。

2 转换梁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难点问题

高层建筑结构的梁式转换层的传力方式普遍采用了墙—梁—柱的结构形式, 传力明确、直接, 在底部大空间的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中应用广泛。但对于上下轴线错位布置的建筑结构, 因需要较多的次梁转换, 则局限性比较明显。根据转换层的受力特点与上部结构形式, 转换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如下图1所示。

梁式转换层在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主要技术难点有以下几个环节:

2.1 模板的支撑系统

因转换梁具有截面尺寸大、自重大的特点, 其庞大的自重和复杂性都需要由转换层的下部结构进行承担, 如何确保转换梁的支撑系统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将成为转换梁施工中的重难点问题。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 必须先保证支撑系统的承载力能满足相应的要求, 其次还应确保转换梁整体的稳定性。

2.2 钢筋的连接与绑扎

因转换梁中钢筋的配筋量通常较大, 主筋也较长, 而且布置密集, 尤其是在梁柱的节点区域。以上情况都导致了钢筋施工的繁琐性与复杂性, 因此必须正确合理的进行下料与翻样, 以保证钢筋数量与位置的正确。

2.3 混凝土浇筑和裂缝的控制

因转换梁的厚度通常较大, 因此在施工中具备了一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特性, 且该工程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 也容易导致温度与收缩裂缝的生成。为此, 必须加强混凝土浇筑和裂缝的控制, 使施工质量能得以保证。

3 模板工程

3.1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的工艺流程

因转换梁的厚度较大, 模板支撑系统的荷载接近40KN/m2, 因此对模板支撑系统的搭设施工时, 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其中最为关键的重点。首先应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 并进行相应支撑体系的设计, 对于较大体积的转换层, 还应着重考虑降低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 以避免温度裂缝的生成。

模板支撑系统搭设的大致工艺流程为:摆放横向扫地杆→竖立杆, 并与横向扫地杆扣紧→安装纵向扫地杆, 并与立杆扣紧→设置垫块→安设横向和纵向水平杆→加设剪力撑→对立杆标高进行初步校正→安设木方→铺模板→校正标高→预检。

3.2 模板工程具体构造措施

因转换梁的施工荷载较重, 支顶必须由首层传递到地下室的底板, 模板的搭设必须经过计算验证以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要求。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中, 侧模板次龙骨采用50 x100毫米方木, 间隔250毫米, 主龙骨采用φ48双钢管, 间隔为400毫米;梁底主龙骨使用长度为1.2米的φ48钢管, 间隔600毫米, 次龙骨使用50 x100毫米方木, 间隔为200毫米。

1) 为防止混凝土振捣时出现模板松动或者爆模的现象, 可利用槽钢卡具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梁的固定, 并使用双螺帽紧固, 以保证断面尺寸和混凝土质量;在楼板与施工缝间的模板, 除使用限位钢筋和单向钢筋进行固定以外, 还可在梁柱钢筋上焊接上长150毫米的φ12长支脚钢筋, 以保证侧模板卡位准确和支脚点的固定。

2) 大体积梁需留设施工缝, 因此模板通常是分两次进行制作, 首先进行梁底模板以下侧模的制作, 然后制作其余楼板制作和转换余下高度的侧模板;模板的设置应严格控制立杆、方木和横杆的间距要求, 并按照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 在立杆下方必须铺设垫板。

3) 因转换梁的施工荷载主要是由梁进行承担, 转换梁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100%设计要求后, 方能拆除。对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拆除时, 应先由跨中开始, 然后分别往两侧拆除;对门式架的拆除, 则应按照后装先拆的原则由上往下进行。

4 钢筋工程

4.1 钢筋工程大致工艺流程

转换梁的主筋长、含钢量高, 且梁柱节点区域钢筋密集。因而正确的下料与翻样, 并合理的安排好钢筋施工顺序, 是钢筋工程的关键。钢筋绑扎通常是在梁的底部模板架设完成以后再进行, 当钢筋绑扎验收通过后方能进行大梁两侧模板的安装。同时, 在绑扎的过程中还应切实注意钢筋骨架侧向的稳定性, 以避免倾倒。

钢筋工程的大致工艺流程为:铺设梁底板→铺设梁箍筋和梁底筋→拆除铺助小横杆、连接大横杆和拉开箍筋→吊装钢梁→固定钢梁→箍筋绑扎→第一阶段混凝土的浇筑→吊装上部钢梁→穿梁上筋、绑扎主筋和水平腰筋→固定钢梁→转换梁侧模封闭→混凝土的浇筑

4.2 钢筋工程主要技术措施

4.2.1 钢筋连接

因转换梁钢筋工程的接头数量较多, 该工程结合相应规范要求, 对不同的钢筋连接方法作了详细的技术经济综合对比, 并主要采取了电渣压力焊、闪光对焊、锥螺纹连接和套筒冷挤压这几种方法。通常而言, 钢筋的连接的方式会因为钢筋自身型号的不同, 而有所差异。

φ28~φ32的梁筋采用锥螺纹连接和套筒冷挤压的方式, φ16~φ35的梁筋则主要采用电渣压力焊和闪光对焊的方法。钢筋的中间部分的连接较为常用的为锥螺纹连接, 梁端头带弯头的钢筋一端则采用套筒冷挤压连接。当梁下部钢筋接头部位在支座内时, 上部钢筋接头部位在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钢筋的连接, 其相邻接头错开应不低于35d (d为受力钢筋直径) 。

4.2.2 钢筋绑扎

每一根转换大梁的水平钢筋应首先搭设排架, 并由多名工人同时操作就位。等就位后, 为使钢筋平直, 且不影响到箍筋和其余钢筋的绑扎, 应将每一层的水平钢筋使用φ48的钢管排架作为临时承托, 以确保钢筋就位以后的平直度。当绑扎好箍筋以后, 在对临时排架进行逐步的撤除。

由于该工程转换大梁的高度在1500~1800毫米不等, 在绑扎过程中应首先将主钢筋、分布筋进行分层就位, 然后再套入箍筋, 并绑扎S型的加强筋。严格按照设计规范, 应先首先对梁底筋进行搭设, 再绑扎梁钢筋。箍筋需成开口箍, 等主筋和分布筋逐步就位以后再将箍筋套入。

5 混凝土工程

5.1 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因混凝土浇筑量大, 且浇筑速度快, 还需考虑到温度应力的影响。因此,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到以下几点:

1) 混凝土施工应尽量在白天进行, 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间断。浇筑时采用分层浇筑的方式, 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00毫米, 间隔时间为1.5~2小时。浇筑的方向则采用先中间、后周边, 并向两个方向同步推进, 这样有利于混凝土中部分水化热得排出, 也有利于降低混凝土浇筑时模板的侧压力。

2) 混凝土的振捣使用机械振捣为主, 人工为辅。在振动器插入时应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 对梁柱节点处, 因钢筋较为密集, 振动器无法插入, 则可利于钢扦插, 并在梁柱的侧模使用橡皮锤敲打, 以弥补人工振捣。

3) 当梁、柱混凝土浇筑完成18小时以后, 可将钢筋过于密集的节点处的侧模拆开一部分进行检验, 如存在缺陷, 需使用合理可靠的技术措施加以弥补。同时, 还应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 以及时了解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 做好测温的记录与分析, 以随时对后续的养护措施进行调整。

5.2 混凝土养护技术措施

当转换梁混凝土初凝后, 在其上表面应覆盖草帘、草袋或塑料薄膜, 并浇水养护, 但不宜浇水过多, 保持湿润即可。在厚板侧模和底面则采用保留模板的方式进行养护。部分钢模板的部位亦可使用草帘、草袋和塑料薄膜的方法进行养护。以上养护措施均不得低于14天。

6 结语

梁式转换层作为高层建筑结构中受力的传承和连结的关键节点, 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其重难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支撑系统、钢筋工程和混凝土裂缝的控制这几个方面。因而必须加强对转换梁相应技术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并精心施工, 做好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 以确保工程质量的顺利实现。

摘要:高层建筑结构的常见转换层有梁式、箱式、板式和析架式等, 其中转换梁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最为普及。梁式转换层作为结构转换的一种常用设计手段, 在承接上部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同时, 也相应满足了下部大开间框架体系的要求, 在整个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连接纽带的用途。本文结合工程实际, 就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的相应施工技术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关仁峰.试论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有关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

[2]张炯, 李四新.高层建筑结构转换梁的施工技术探讨[J].华东科技, 2012.

[3]杜荣军.混凝土工程模板与支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问题浅析 篇11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排水;施工技术;管道

中图分类号TU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1)042-0138-01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特点

与低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相比,高层建筑具有以下特点:

1)高层建筑高度都超过了24m,为了将生活用水压入到高层,所需的静水压力比较大,需要采用多级供水,因为如果只采用一个区供水,在用水高峰期将影响到用户的使用,并且这样的给水系统容易使管道及配件损坏。所以,要合理进行竖向分区,使静水压力降低,提高系统使用能力。2)消防系统安全可靠性低。一旦高层建筑出现火灾,火势会迅速蔓延,扑救难度大。虽然高层建筑都设立了合理的消防系统,但是消防能力有限,扑救高层建筑火灾的难度较大,所以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应立足于自救。3)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压力波动大。这是由于高层建筑高度比较高,水流在下落时重力势能较大,为了提高高层排水系统的排水能力,一定要在排水系统中设置通气管或采用新型单立管系统。为了避免高层建筑排水过程中排水管道的破坏,一定要使用机械强度较高的管道材料,并采用柔性接口。4)高层建筑居住人数多,给排水设备使用频繁,用水量大,若没有建立比较可靠的给排水系统,一旦发生停水或管道堵塞事故,会产生不利后果。必须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保证供水安全可靠。5)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管线长,水流走过路径长,容易产生噪音和振动。

2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方法

1)强化预留预埋。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预留预埋的套筒、孔洞及管井的准确与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同时也反映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如果预留不当,将直接影响到厨、卫管道安装及净高,对今后使用造成影响,强化此项工作能有效的预防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减少管道安装过程中的凿墙和预埋套管的偏移,做到有效控制。技术人员应充分理解施工图纸,并对设备、洁具等的安装尺寸、管道配件的安装尺寸及安装工艺熟悉,综合考虑各种利弊对重点部位做出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应对比结构尺寸绘制给排水预埋图和提前形成各楼层预埋、预留统计表,保证位置的准确情况下,应对预埋孔及预埋套管周边加强振捣,保证振捣密实,总之预留预埋以给排水乃至整个建筑物工程施工的关键。2)分层分区。由于高层建筑面积都比较大,垂直高度大,使得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所以要采取分区安装的施工方法,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垂直空间组织作业,减少作业层管理混乱。分区的原则是根据高层建筑的层数分为上中下三个区,或上下两个区;根据用水量大小进行单独分区,如公共物卫生间、浴室等。分区以后便于组织施工,并监督工程施工情况。3)上封下开。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一般不能一次性安装完成,一般要对垂直总管、干管,在水平安装至该段垂直管最低点留出一个弯头距离,最后在水平和垂直管之间留有一个开口。在系统安装完成前,要对管道进行检查,避免管内有杂物,影响管道的正常使用。 4)合理安排工序。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和土建等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明确各个分项工程施工的时间顺序,施工范围。尤其是和粉刷工程的配合,以免粉刷涂料污染明装管道,样板房安装完成后,要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进行验收,经过有关单位确认后,方可进行正式施工。5)成品保护。在给排水安装工程进行时,一般也在进行其他分项工程,所以一定要做好成品、半成品的保护,避免其他分项工程对卫生洁具、管道、配件的污染和损坏,必要时,要派专人进行看管,确保所安装的管道和洁具光洁和干净。

3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3.1给排水管道安装要点

1)做好材料采购关,派专人进行材料进场验收,对进场材料的型号、规格、性能、数量进行检验,杜绝不合格的产品进场;在材料进行使用时,也要进行复检工作,确保所使用的产品满足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2)尽量采用社会认可的新型管材,如PP-R给水管和UPVC排水管等,因为与传统的铸铁管道相比,塑料管道具有自重轻、耐腐蚀、耐压强度高、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使用寿命长、安装简便等优点,成为给排水施工材料的主流。3)PP-R给水管道进行连接时,常用的连接方法为热熔连接和螺纹连接。连接前,用干净的抹布清除管道及附件上的灰尘和异物。连接前,应该清除管道上和附件上的灰尘和杂物。连接时,应直接将管道插入加热的套筒内,达到设计深度即可。同时无旋转的把管件推到加热头上加热,达到加热时间后,立即把管子和管件从加热套管与加热头上同时取下,迅速将管件均匀压入设计深度,使之成为均匀凸缘。如果连接不当,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校正,但严禁旋转。管件和管材进行加热时,要防止加热过渡,使厚度变薄。4)UPVC排水管采用胶粘接。为了确保粘结效果,粘结剂使用前应该摇匀,并将管道和承插口用抹布清理干净,在用砂纸将承插口打毛,在承插口内均匀涂刷一层薄薄的胶水,在插口部位外部刷上两次胶水,待胶干40s-60s后插入到位,要根据环境温度确定胶干时间,在粘结过程中避免与水接触。

3.2水表安装要点

为了确保日后检修和查表方便,水表安装的位置不能靠近墙角或有出现挡住视线的物体。有关规范规定: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10mm。表前后直线管道长度大于300mm时,其超出部分管道应扭弯沿墙敷设,水表应水平安装,管段应水平,不得使用水表活节找正。

3.3室内消火栓安装要点

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蔓延迅速,火势凶猛,人员疏散困难,扑救困难,造成的经济损失重大,因此,高层建筑给水工程对消防给水系统有较严格的要求。它要求在火灾起始10 分钟内能保证供给足够的消防水量和水压外,还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的消防用水要求。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规范规定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栓口中心距箱侧面为1.1 m,允许偏差±20mm;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100mm,允许偏差±5mm;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3.4给水管道试压

给水管道试压时管道安装最后一道工序,进行试压试验可以检测已安装的管、阀门等是否符合要求。因为管道试压是第一次进行上水试验,为了保证安全,必须制定紧急预防措施,避免各种危险情况的出现,一旦出现异常,必须立即中止试压,并应具有及时泄水或排水的方案和设备。试压合格后才能对管道进行清洗工作。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给排水安装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施工单位必须严格进行各方面的控制,进行组织施工,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确保给排水工程达到节省空间、施工方便、经久耐用和美观舒适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艾永样.安装工程禁忌手册,2002.

[2]缪永刚,辛峰.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2009.

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管路施工问题 篇12

1 暗管敷设的施工

暗管敷设的基本要求为:敷设于多尘和潮湿场所的电线管路、管口、管子连接处应作密封处理;电线管路应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尽量减少弯曲, 埋入墙或混凝土内的管子, 离表面的净距离不应小于15mm;埋入地下的电线管路不宜穿过设备基础。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或阻燃硬质PVC管。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或4芯以下光缆时, 管道的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 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50mm, 楼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径不宜超过25mm。直线布管每30m处应设置过线盒装置。暗管的转弯角度应大于90度, 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弯角度不得多于2个, 并不应有S弯出现, 有弯头的管段长度超过20m时, 应设置管线过线盒装置;在有2个弯时, 不超过15m应置过线盒。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应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 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 不应小于10倍。暗管管口应光滑, 并加有护口保护, 管口伸出部位宜为25mm~50mm。

2 明管敷设的施工

明管敷设工艺与暗管敷设工艺相同处参见暗管敷设的施工方法。管弯、支架、吊架预制加工:明配管或埋砖墙内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6倍。埋入混凝土的配管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虽设计图中对支吊架的规格无明确规定, 但不得小于以下规格:扁铁支架30×3mm;角钢支架25×25×3mm。测定盒、箱及固定点位置根据施工图纸首先测出盒、箱与出线口的正确位置, 然后按测出的位置, 把管路的垂直、水平走向拉出直线, 按照规定的固定点间距尺寸要求, 确定支架, 吊架的具体位置。固定点的距离应均匀, 管卡与终端、转弯中点、电气器具或接线盒边缘的距离为150mm~300mm, 并保持一致。

3 管内穿线施工

管内穿线, 在穿线前, 应检查钢管 (电线管) 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 如有遗漏和破损, 均应补齐和更换。

穿线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同一交流回路的导线必须穿在同一管内;不同回路, 不同电压和交流与直流的导线, 不得穿入同一管内;导线在变形缝处, 补偿装置应活动自如, 导线应留有一定的余量, 导线连接;导线连接应满足以下要求:导线接头不能增加电阻值;受力导线不能降低原机械强度;不能降低原绝缘强度。为了满足上述要求, 在导线做电气连接时, 必须先削掉绝缘再进行连接, 多股线需搪锡或压接, 包缠绳丝。单股导线 (1.5mm2~6mm2) 建议采用具有成熟工艺的压接法;导线包扎, 先用橡胶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 缠绕1~2个绝缘带宽度, 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应尽可能地收紧绝缘带 (一般将橡胶绝缘带拉长2倍后再进行缠绕) 。而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进行回缠, 最后用胶布包扎, 包扎时要搭接好, 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线路检查:接、焊、包全部完成后, 应进行自检和互检;检查导线接、焊、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的规定, 不符合规定的应立即纠正, 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绝缘摇测, 绝缘摇测:导线线路的绝缘摇测一般选用500V。填写绝缘电阻测试记录, 摇动速度应在120r/min左右, 读数应采用一分钟后的读数为宜;质量标准, 镀锌电线管严禁熔焊连接, 管路连接紧密, 管口光滑无毛刺, 护口齐全, 明配管及其支架、吊架平直牢固、排列整齐, 管子弯曲处无明显折皱, 暗配管保护层大于15mm, 盒、箱设置正确, 固定可靠, 管子进入盒、箱处顺直, 在盒、箱内露出的长度小于5mm;偿装置能活动自如;配电线路穿过建筑物和设备基础处加保护套管。补偿装置平整、管口光滑、护口牢固、与管子连接可靠;加保护套管处在隐蔽工程中标示正确。电线保护管及支架接地 (接零) , 电气设备器具和非带电金属部件的接地 (接零) 、支线敷设应符合以下规定:连接紧密牢固, 接地 (接零) 线截面选用正确、需防腐的部份涂漆均匀无遗漏, 线路走向合理, 色标准确, 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建筑物。

4 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管路施工的注意事项

在电气管路的施工中如遇管子中间断裂应该及时的铣口, 将断裂的管口处进行磨平处理, 完全的平滑以后再选择新的管子来对接配管穿线;在施工的过程中遇到大面积墙体裂缝, 混凝土开槽或者其他大范围的墙面破损现象要进行无锯齿作业才能保证电气管路施工的质量;施工进行到电气管路的系统很多的特殊地段要注意管线的不设位置, 要使其线路走向清晰, 不仅整理而且非常易于以后的维修工作;施工中的暗配管路要及时的进行检查, 配管结束后要对配管扫管, 将管子的堵塞现象进行及时清除。高层住宅建筑最重要的就是消防问题, 一旦发生险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将造成严重的威胁, 高层建筑不利于逃生的限制就要在火灾报警系统中多加注意, 配管的接线盒要选择消防专业的接线盒, 消火栓和送风口的管理布设前要确定进线的位置, 高层建筑的照明系统和消防系统要联系在一起, 布设管路时候必须注意管路外面的防火涂料的使用。高层住宅建筑的电气管路施工不仅要注意暗管敷设、明管敷设和穿线过程中的施工质量和工艺更要在保障建筑物稳定和居民安全的的方面加强管理。

参考文献

[1]王殿.高层及多层建筑电气管路的竖向通过[J].建筑电气, 1987 (3) .

[2]知慧.国外新型住宅设计[J].住宅科技, 1981 (2) .

[3]蔡长赓.灌注桩在多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 1988 (3) .

[4]袁能华.一种简单的弯管方法[J].建筑电气, 1987 (4) .

[5]周祥锋.高层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控制要则[N].中华建筑报, 2003 (8) .

上一篇:高频X射线机下一篇:中职教育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