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行业

2024-07-03

粉丝行业(精选11篇)

粉丝行业 篇1

一些直播平台甚至声称, 自己签约的主播, 年薪达到上千万元。主播们的日子真有这么红火吗?近日, 一位从事直播行业3年的主播经纪人周龙辉向记者透露了这个行业一些鲜为人知的秘密。

他表示, 直播数据注水是行业潜规则, 直播间中的很多“人”都是机器人“僵尸粉”。不仅粉丝能刷, 礼物也能刷。直播中网红主播得到用户赠送的礼物, 有一半都是这些主播的运营团队扮作“托儿”送的。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往往在从众心理下跟着“对刷”, 送主播礼物。

今年42岁的周龙辉黑眼圈很深, 眼窝深深地陷进去。2014年初他便开始做PC端直播了, 当时, 他的任务是从网上发掘一批有才艺的网红, 提供直播平台, 相当于“猎头”。鼎盛时期, 他的公司旗下有近50名主播, 他是这些主播的经纪人。

不过, 现在, 他已从这家公司离职了。“水太深了, 没钱烧了, 我玩不转。”周龙辉苦笑着说。

刷粉丝

观众3万“活人”最多3千

“数据靠刷, 这是整个行业的潜规则。”周龙辉并不讳言直播数据注水的现象。

周龙辉说, 早年直播开始时, 基本上任何主播开播, 平台都会挂1千多个观众, 造成房间很热闹的假象。一些平台或“公会”的运营人员, 假扮观众不停给主播送礼物。

在周龙辉看来, 这跟房地产开发商在新盘开售时花钱请人去现场当“托儿”看房是一个道理, 房间人少, 就不能带动房间的气氛, 主播的人气上不来, 用户也就不会送礼, 刷的礼物越多, 主播的排名越靠前, 曝光度越高, 就越能成为网红。现在, 周龙辉的公司有10多名运营人员, 几乎一人对接一个直播平台, 旗下主播在平台上开播, 运营人员就会进入房间帮忙刷人气。

“我在某直播平台上做直播, 说是3万观众, ‘活人’最多3千。”周馨悦是周龙辉签约的主播之一。和多数网红一样, 这个90后女孩大眼睛、尖下巴、双眼皮、白皮肤、大长腿, 身材火辣, 她之前学过肚皮舞, 在周龙辉当猎头时被发掘。她坦言, 在直播房间中有很多都是虚拟的“机器人”。“机器人类似于僵尸粉, 不会和主播互动, 但大家能看到它们进房间。它还能自动发言。”

此前, 直播平台映客称自己用户人数过亿时, 有用户现场揭穿其数据造假:该用户在黑屏状态下直播了3个小时, 甚至声称“看我直播的都是垃圾”, 却发现竟然仍有21名“观众”不离不弃, 始终在场。记者昨天也进行了测试, 以普通用户注册后, 然后遮挡摄像头进行“直播”, 即便屏幕上一片漆黑, 也有6个人在线, 并且观看了长达30分钟。究竟是谁在盯着黑屏不离不弃看了半小时?答案是, 在直播房间中观看直播的并非真实的人, 而是直播平台系统自动分派的“僵尸粉”。

周龙辉说, 各直播平台的粉丝和人气值都可以“刷单”, 价格也不甚相同, 甚至还出现了喊话机器人, “你想让机器人说什么都可以”。一些直播主播的团队跟直播平台本身有合作, 在一场直播中, 只用花50元就能从平台那里买到5万粉丝。尽管直播平台都表示对买粉、刷流量的造假行为会严惩, 但实际上没人会这么做。

刷流量

百万粉丝带来百万收益

“数据造假, 在我们业内叫包装。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数据造假对用户的利益没有伤害, 不影响他观看直播, 相反, 如果一场直播房间里有几万人, 观看直播的人会很亢奋, 他会觉得, 有几万人和自己一起看表演, 会感觉很爽。最终是否购买礼物送给主播, 决定权还在观众。”周龙辉说, 造假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不造假主播没有信心, 粉丝看房间人少、没有互动对象, 根本不进来。“明星开发布会还会请粉丝过来当托儿呢。”

周龙辉说, 大部分直播平台都会夸大其用户规模。他举例说, 2015年11月, 熊猫TV称, 国内顶级LOL (《英雄联盟》) 主播小智转投该平台后, 首次亮相观看人数突破150万, 而根据同期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监测, 熊猫TV的日活跃用户最高不过140万。“显然是在吹牛。”2015年9月, 斗鱼主播“微笑”直播《英雄联盟》, 聊天室显示观看人数竟然超过了13亿, 被网友嘲笑称“百岁老太和未满月的婴儿都在看直播”, 直播数据造假已成为公开的秘密。2015年10月, 主播“Gogoing”在战旗直播时, 观看人数居然高达59亿, 堪称赤裸裸造假。

“直播间的人数你除以10到20, 一些特殊的场合, 要除以50, 差不多才是真实的观看人数。”周龙辉说, 一位工程师曾在单个PC上模拟N个用户同时访问直播间发现, 10万人的直播间, 真实的在线人数不超过1万人, 水分超过90%。直播“刷数据”原因不外乎三方面。

首先, 主播或主播经纪公司为了捧红主播, 制造某主播在线人气旺的假象, 从而让普通用户因主播的高流量而产生好奇心, 进入聊天室后又出于从众心理进行打赏。

其次, 高粉丝量往往能带来高流量, 而流量广告分成也是经纪公司和主播的重要收入来源。周龙辉的经纪公司收入来源包括平台分成、流量广告、电商。周龙辉做过一项测试, 如果一名主播粉丝增长到100万的话, 其带来的流量广告收入能达到100万元。

此外, 直播平台的宽带和运营成本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除了直播本身的成本, 存储历史直播内容也加大了成本支出。带宽决定了直播的画质和速度,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直播的用户体验, 平台不敢在这方面节省。一线直播平台每月的带宽成本都在2 000万元以上。有的直播平台为了增加盈利, 通过虚高人气和流量吸引投资者的注意, 从而获取融资。

刷礼物

收礼一半是“自己人”送

不仅粉丝能刷, 粉丝送给主播的礼物也能刷。3年前, 周龙辉加入这个行业包装网红时, 也曾怀疑是否真有观众送礼物。后来他发现, 还真有铁杆粉丝, 只要自己喜欢的主播上线, 他都会送礼物, 并且出手很阔绰。有一位粉丝送给自己喜欢的主播999朵玫瑰, 这种虚拟的玫瑰每朵0.3元, 仅此一项花费就近300元。

在多数情况下, 给女主播送大礼的并非普通观众, 而是经纪公司执掌的公会和直播平台之间的交易。“你以为真有那么多土豪闲着没事给主播送赛艇、飞机、鲜花?很多用户送礼物都是在其他观众带动下的从众行为。”

周龙辉说, 网络主播的入行门槛低, 电脑、美颜摄像头、高品质的音响设备是“三件套”, 但要走向金字塔顶端却极难。当红主播为平台带来了超过90%的受众, 他们是流量最主要的入口, 也是平台的核心资源。不同于传统视频网站以广告收入为主的盈利模式, 秀场直播唯一的“摇钱树”就是主播本身。用户向平台购买虚拟礼品为主播打赏, 再由平台与主播进行分成, 这是平台和主播的重要收入来源。一般来说, 平台与主播的分成比例为“五五分成”, 很红的主播可以拿到“三七分成”甚至更高。

周龙辉说, 经纪公司与直播平台私下商定协议, 以超低的内部价格, 甚至不用付钱, 用“水军”账号给旗下的主播刷礼物。主播和平台虽然不能直接获得收益, 但能惹得一些不明真相的“土豪”拿真金白银“对刷”, 也能让主播人气飙升, 争得更多流量。“打个比方, 直播平台花1 000万元签一个网红, 钱交给网红经纪公司。经纪公司再拿1 000万元去直播平台上给这个网红买礼物打赏。这样一来双方其实都没有花钱, 但网红的直播间却热闹得不得了, 流量也上来了, 其他看热闹的观众也会跟着一起送礼物。”

太操心

色情低俗直播难有出路

除了刷数据外, 色情、低俗也一直是直播行业挥之不去的阴影。在周龙辉看来, 这是直播发展中必然会面临的问题。

周龙辉说, 直播从PC端到移动端的转变只用了3年时间, 但现在的秀场直播同质化严重。甚至各个平台的美女主播也长得一样, 大眼睛、锥子脸、白皮肤、大长腿、大胸, 俨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是必然趋势, 形成砸钱换流量, 流量骗投资, 用投资再砸钱的恶性循环。做直播的这3年, 虽然他也捧红了几名网红女主播, 但多数都是昙花一现。巨大的压力下, 他3年间几乎没睡过一个好觉, 每天睡眠不足5小时。“只要一天直播间不热闹, 我就愁得头发都白了。”

“你问我在线直播将来的出路如何, 说实话, 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担忧这个泡沫破裂, 所以我退出了。”周龙辉说, “数据造假的虚火早晚会让直播行业引火烧身。当投资者知道一个漂亮的数据报表是虚假的后, 他还敢贸然投资进入吗?没有了投资者的支持, 大量烧钱的直播, 还能长久吗?”有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6月, 全国视频直播平台已经超过200家, 预计全年上线平台将增至400家, 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元。第三方数据调查机构发布的《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行业专题研究》显示, 2015年中国在线直播平台数量接近200家, 其中网络直播的市场规模约为90亿元, 网络直播平台用户数量达到2亿人。但周龙辉说, 这个行业竞争太激烈了, 今年还有几百家直播平台, 到了两年后可能就只剩下几十家。“我还想多活几年, 不想再操这份心了。”【来源:广州日报】

粉丝行业 篇2

1893年,作家阿瑟?柯南?道尔爵士将大侦探夏洛克?福尔摩斯“推下”了悬崖。小说中杜撰的悬崖位于瑞士的莱辛巴赫瀑布之上。不过,柯南?道尔是在伦敦他平时写作的家中痛下狠手的。“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执笔写下最后这几句话,来记录我的朋友夏洛克?福尔摩斯先生的非凡天赋,他因为这种天赋而卓尔不群。”叙述者约翰?华生医生在柯南?道尔的短篇小说《最后一案》中这样说道,这篇小说刊登在1893年12月的《海滨》杂志上。

私下里,柯南?道尔自己似乎没那么悲伤。他在日记中写道:“把福尔摩斯弄死了。”你可以想象,柯南?道尔高兴地捻着他浓密的胡子,梳得光溜的背头在烛光中微微发亮。后来谈及他这一久负盛名的小说人物时他这样说道:“我已经受够他了,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我有一次吃了太多肥鹅肝酱的感觉,直到今天一听到他的名字我就觉得反胃。”

柯南?道尔在杂志中把福尔摩斯干掉时可能以为这部小说就此收尾。但如果他真这么想,就说明他太不了解粉丝了,尤其是福尔摩斯的粉丝们。公众对福尔摩斯之死的反应,与之前对任何虚构事件的反应都不同。超过两万名《海滨》杂志的读者因对福尔摩斯英年早逝强烈不满而取消了订阅。杂志几乎办不下去。

据说福尔摩斯死的那个月,整个伦敦的年轻人都在帽子或胳膊上佩戴了一个月的黑纱以示悼念。不过这个说法近来遭到了质疑。愤怒的读者纷纷写信给杂志以示抗议。一封寄给柯南?道尔的信在开头骂道:“你这个畜生!”美国人则组建了“让福尔摩斯不死”俱乐部。面对这些抗议,柯南?道尔坚持己见,称福尔摩斯的死是“正当杀人”――这大概是指道尔自己有正当的理由,而非莫里亚蒂教授。

当然,这事要是放到2015年的网上就再平常不过了。但在当时,柯南?道尔对这些铺天盖地的刻薄抨击感到震惊,实在是情理之中。在此之前,粉丝们完全不会这样做。通常,读者会接受他们所喜爱的作品的情节,然后转而去读别的作品。而现在,他们开始在流行文化中投入个人情绪,期望自己喜爱的作品能符合自己的某些期待。

夏洛克?福尔摩斯的狂热读者催生了现代意义上的粉丝文化。有趣的是,对福尔摩斯的狂热追随持续到了今天,激发了无数的再创作,比如美国的探案连续剧《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和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神探夏洛克》,后者在新年那天推出的回归特辑备受期待,片中现代版的夏洛克和华生穿越回到了维多利亚时代。

1887年,福尔摩斯在中篇小说《血字的研究》中首次露面。从一开始他就大受欢迎,以至于柯南?道尔很快就开始后悔创造了这一形象,因为福尔摩斯系列故事完全盖过了他心目中严肃作品的风头,比如他的历史小说《米卡?克拉克》。每到有新的福尔摩斯故事在《海滨》杂志刊载的日子,读者就排队去报摊购买。一位历史学家写道,因为福尔摩斯,柯南?道尔“和维多利亚女王齐名了”。

福尔摩斯的粉丝是真正的新兴中产阶级。在未来的一个多世纪里,傲慢自大的批评家们将这个群体的品位贬低为平民主义。他们听不起票价高昂的音乐会,流行小说也只能等到廉价版发行后才买。历史学家戴维?佩恩将他们描述为“主要是城市中下阶层和中等阶层,不是知识分子,没上过公学,努力上进,正在上升的……群体――他们是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大众”。针对这类读者,《海滨》杂志推出的是我们如今觉得激动人心、有着高度刺激性的一类故事,也就是侦探小说和科幻小说。

读者对福尔摩斯系列小说的需求似乎是无穷无尽的。不管柯南?道尔给的是什么样的稿子,《海滨》杂志都乐意提供丰厚的稿酬。但道尔的本意并不是要将余生都耗在创造并破解虚构的犯罪上。他的初衷是挣点钱来支持自己真正的艺术,也就是创作充满了重要思想和政治观点的小说。

到1893年,34岁的柯南?道尔已经受够福尔摩斯了。他渴望成为沃尔特?司各特爵士那样的作家。所以他让邪恶的莫里亚蒂教授将福尔摩斯推下了瀑布。然而1901年,公众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柯南?道尔只好创作一篇新的小说――《巴斯克维尔的猎犬》,主人公是跌入瀑布前的福尔摩斯。1903年,道尔在小说《空屋》中更进一步,让福尔摩斯复活了,并解释说跌入瀑布死掉的只有莫里亚蒂教授,而福尔摩斯是假死。粉丝们欣喜若狂。

此后,粉丝们的痴迷程度有增无减。唯一不同的是,现在我们对这种极度狂热已习以为常。即便如此,英国广播公司的连续剧《神探夏洛克》还是在一段时间内煽起了史上最疯狂的“福尔摩斯热”。该剧由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现代版福尔摩斯,剧中夏洛克和华生(由马丁?弗瑞曼饰演)经常光顾的三明治店“速度咖啡馆”常常会有剧迷出没。拍摄外景时,剧迷们将街道围得水泄不通,以致拍摄都成了问题。

在中国,粉丝中流传着情节精巧的同人小说,这种小说将夏洛克(中国粉丝称其为“卷福”)和华生描述为一对同性恋人。日本粉丝喜欢阅读以夏洛克为主人公的漫画。韩国流行组合SHINee录制了一首赞美夏洛克的歌曲。康伯巴奇的粉丝们有自己的群体昵称――“康伯碧池”。他们对这位梦幻之星的痴迷程度不亚于当年披头士乐队的粉丝。

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与剧迷们保持着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有时,制作人会献上一幕场景来“撩”粉丝。或者像第三季的第一集,整整一集都是根据粉丝有关夏洛克如何假死的推测来拍摄的。然而,这部剧的联合创作者史蒂文?莫法特却常常对粉丝们嗤之以鼻,康伯巴奇则认为粉丝制作的同人小说太荒谬,他的这个看法令粉丝们不悦。不提也罢,其实这部剧本身就可看作是一部“同人小说”,原型就是柯南?道尔在维多利亚时代所创作的作品。“卷福”和他们的粉丝

当然,《神探夏洛克》能得到粉丝们如此狂热的追捧只能证明他们太爱这部剧了。让人惊叹的是,120多年来福尔摩斯迷们一直通过许许多多的改编剧参与以这位虚构的侦探为原型的舞台艺术。

马克?加蒂斯是《神探夏洛克》的联合创作者,也在剧中饰演夏洛克的哥哥麦考夫,他认为柯南?道尔创造的小说人物超越了时代。他说:“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们喜欢看这部剧是因为它有趣,而有趣正是道尔小说的本色。这么多年来各种不同的版本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故事不断出现,人们有些忽视了以下事实――这些故事太有趣了!它们轻松易读,都是些既令人兴奋激动又让人毛骨悚然的冒险故事。事实上,那正是我们想要创作的。”

加蒂斯还指出,福尔摩斯是开创性的侦探人物之一,之后其他多数虚构的侦探人物都是模仿他的产物,或者是直接受他启发而来。加蒂斯说:“此后,所有的人物都刻意与夏洛克和华生医生不同。阿加莎?克里斯蒂不加掩饰地这么做,她笔下的波洛又矮又胖,与高瘦的形象相反。波洛需要一位‘华生’,所以阿加莎又创造出了黑斯廷斯上尉。不论看哪些作品,福尔摩斯都是原型。福尔摩斯是不朽的,我认为原因就在于此。”

只需看一看现在电视剧中主人公们的概况,就会发现很多都是遵循福尔摩斯模式――才华横溢但并非完美无缺。莫法特说:“即使是在侦探小说以外的领域,我也认为是道尔开创了这种思路:拥有超凡智慧的人往往会有某种社交障碍。在福尔摩斯之后,我们将此视为一种叙事方法。他是个天才,所以他有点怪。我不知道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频率,但在小说中还挺常见的。”

也就是说,把夏洛克?福尔摩斯推下悬崖并不能杀死他。他总会回来的,不管是今生还是来世。粉丝们会确保这一点。

1.Reichenbach Falls:莱辛巴赫瀑布,是《福尔摩斯探案集》(The Adventures of Sherlock Holmes)中主人公福尔摩斯与大反派莫里亚蒂教授共同坠落的地方。

2.paté de foie gras:法语,意为“肥鹅肝酱”。

3.crêpe [kre?p] n.绉纱;(佩在袖子或帽子上以示哀悼的)黑纱

4.stick to one’s guns:坚持自己的立场(或观点)

5.vitriol [?v?tri?l] n.恶毒的话语

6.Elementary: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于2012年推出的系列连续剧《福尔摩斯:基本演绎法》

7.Sherlock:英国广播公司(BBC)于2010年出品的系列迷你剧《神探夏洛克》

8.指2016年年初上映的《神探夏洛克》特别篇,片中夏洛克及其搭档华生回到了维多利亚时代探案。

9.denigrate [?denre?t] vt.贬低

10.snooty [?snu?ti] adj.傲慢自大的;自以为高人一等的11.price … out of:向……漫天要价致使失去

12.Sir Walter Scott:沃尔特?司各特爵士(1771~1832),英国著名历史小说家、诗人,代表作为《艾梵赫》(Ivanhoe)。

13.Benedict Cumberbatch: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1976~),英国演员、制片人,因主演《神探夏洛克》出名。

14.fan fiction:同人小说,即追星小说,由业余爱好者撰写,人物和题材取自流行文化。

15.posit [?p?z?t] vt.假定;假设

16.manga [?m?] n.漫画

17.write off:认定(某人)不重要(或无用)

18.Agatha Christie:阿加莎?克里斯蒂(1890~1976),英国著名女侦探小说家、剧作家,代表作为《东方快车谋杀案》(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粉丝,又见粉丝 篇3

作为科技刊物的编辑,编辑部的众小编都是各类电子产品的狂热爱好者。由于目前电子产品的种类、品牌以及数量实在太多,小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品牌倾向。于是,编辑部内部理所当然的出现了各种粉以及各种黑,甚至路转粉、粉转黑等现象都在不停的上演。

说起编辑部的电子产品粉丝,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某忠实的“米粉”。作为一个小米的狂热爱好者,这货收集了小米全系列的绝大部分产品,仅在编辑部出现过的就包括小米1、小米2S、小米4和小米5等数个型号。当然,对于这位异常忠心的“米粉”,有些编辑在心中是相当不屑的。因为在某些小编眼中,小米手机满满都是槽点:发热量大、做工粗糙、屏幕漏光……。但是,面对其他小编的揶揄及嘲讽,这位“米粉”一直不为所动,至今我行我素,屡教不改。除了这位坚定的“米粉”之外,编辑部还有一位著名的“煤油”。这位“煤油”从魅族M9开始就与魅族结下了解不开的情谊,不仅对其发布的各款产品情有独钟,还成了重庆一家魅族专卖店的常客。可是,在编辑部内部,这位“煤油”的M9却是一个万年梗,原因很简单,在这部手机到手后不到一周,就被“煤油”君摔到了地上,然后碎屏了,这一事件也成了众小编调侃他时最常用的话题。不过,这位“煤油”在最近似乎有“粉转黑”甚至叛变的趋势,因为这货对目前魅族新出的产品相当不满,而且购买了此前一直看不上的小米的产品(小米盒子3增强版)……。当然,在“米粉”和“煤油”之间,大打嘴仗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其他小编除了推波助澜之外,有时候也会火上浇油,之后坐山观虎斗。其实,编辑部里还有着其他产品的忠实用户,今天限于篇幅就不多说了,留待下回分解。

粉丝文化初探——以粉丝电影为例 篇4

(一) 粉丝电影的概念

粉丝电影是一种新的电影类型, 其受众主要为粉丝群体, 或者说是为了迎合特定的群体而拍摄的电影, 只对特定的人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在这种类型片中, 吸引观众的不再是电影工业时代跌宕起伏的剧情, 也不再是高科技电影时期制作精良的后期技术, 甚至连演员的表演都可以忽略, 观众们唯一在乎的是演员是谁。

(二) 粉丝电影的基本特征

综合我国的粉丝电影, 将其特征归为以下几点:

1. 受众主体为粉丝群体, 粉丝的主要行为是购买。粉丝们对偶像往往表现为过于狂热的追求, 因此购买行为同时还伴随着盲目性和非理性。例如, 电影《大武生》上映时曾出现过粉丝包场看电影的情况, 而电影的落座率还不到三分之一。 这种行为虽然可以理解为对自己崇拜的偶像的支持, 但事实上是不理智的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电影资源。

2. 电影主要演员是当前大热的明星, 他们身上基本都带着年轻漂亮和青春记忆的标签。电影《致青春》改编自辛夷坞的同名小说, 在电影播出之前就已经有不少属于这本书的粉丝。电影的故事情节充满了校园、青春、爱情的色彩, 这是大部分经历过校园生活的人的共同追忆。主演则是有大批女粉丝的韩庚和赵又廷, 而电影的导演是当年红极一时的“小燕子”赵薇。以上这些原因使得这部赵薇导演的“处女秀”自拍摄到上映一直得到大量粉丝的追捧。

3. 此类电影一般制作周期短, 成本低, 票房收入高, 回报高, 电影票房与电影艺术价值存在较大的反差。2013年综艺节目 《爸爸去哪儿》红遍大江南北, 随后在2014年春节档推出了《爸爸去哪儿大电影》, 这部电影的拍摄周期只有短短的五天, 其预算成本5000万, 而最后坐收票房近7亿, 但其豆瓣评分仅5.8分。

二、粉丝电影的文本盗猎者和游牧者

(一) 文本的盗猎者

亨利·詹金斯引用德赛都的“盗猎”观点, 将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概括为一种争夺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的持续斗争。 “文本的盗猎者”其实是说读者或观众并没有按照文本一开始设定的方向去理解和接受, 而是按照自己的心理期待去解读电影。但是, 我认为粉丝电影的受众 (粉丝) 并不是直接的文本的盗猎者, 可以说他们是选择性的接触者, 和普通受众一样, 他们并不能直接影响娱乐产业的发展方向, 他们只能祈求制作方继续制作他们喜爱的东西。然而, 随着人们对物质利益追逐意识的增长, 电影从最初的文本写作到最后的拍摄制作越来越代表粉丝的意愿, 所以单纯地说粉丝是文本的盗猎者是不完全恰当的, 直接从事这一“盗猎”行为的其实是电影制作方, 而这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对利益的追求。

(二) 文本的游牧者

文本的游牧者最初是说读者或粉丝是无权的、有依赖性的, 这一理论在文化工业理论下的确适用。文化工业使得受众的主体性逐渐丧失, 他们受媒介聚光灯所掌握, 这道光打到哪里, 受众主体就追随到哪里。但是就近年来的粉丝电影分析, 这一理论似乎发生了变化, 受众在符号的阐释和理解方面自主性在逐渐消失, 但他们似乎有了一种能够凌驾于表演之上的权利。也就是说粉丝们的喜好似乎能够成为剧情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制作方会考虑粉丝强大的力量。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粉丝们不再是摇摆不定的, 相反, 能够决定整个电影发展方向的创作主体却成了游牧者, 他们受着经济利益因素这种无形力量的影响, 不再是自由而无拘束的。

三、粉丝电影中的接受美学

随着电影工业的发展, 电影的创作逐渐由作者为中心向作品为中心以及向观众为中心转化。于果·明斯特伯格曾在他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一书中指出:电影并不存在于胶片或者银幕之上, 而是存在于接受者的心理, 正是由于观众的感觉、知觉、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心理活动的交互作用, 才使得电影给观影者带来的感受比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场景更加丰富多彩。接受美学将阅读分为三级, 而这一理论也同样适应于粉丝电影。在电影当中则可以把这三个级别理解为: 对电影叙事过程的阅读、观众基于电影在内心提出的看法和观点以及观众观影后的体验和更深层次的需求。在粉丝电影中, 第三级阅读得到了很好的实现。粉丝电影的观影群体与以往不同, 他们多为年纪较小的90后和00后, 因而他们内心的想法也比较奇特, 他们崇拜上流社会奢靡狂欢、锦衣玉食的生活, 有着对将来的名誉、财富甚至对另一半的想象。

四、结语

粉丝电影是当下大热的电影形式, 在获得众人追捧的过程中也饱受相关专业人士的批判。著名编剧顾小白表示, “粉丝电影”其实一直都存在, 但那时和现在不一样, 那时候非常注重电影的质量, 偶像的卖点最多只占三分之一。其实, 在美国就有很多偶像电影, 如《碟中谍》系列电影,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它是粉丝电影, 但与中国的一些粉丝电影相比较, 其整体水准就比较高。就长远来看, 现在的粉丝群体早晚会成长为审美比较端正的一代, 因而粉丝电影随着观众审美的提高也会得到的相应的发展。相信粉丝电影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也会成为一种针对粉丝的小众化但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都颇高的电影。

参考文献

[1]张嫱.迷研究理论初探[J].国际新闻界, 2007 (5) :43-46.

[2]陶东风, 杨玲.粉丝文化读本[M].卢世杰, 译.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210.

[3]张辉锋.传媒经济热点问题原理解析[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120.

[4]杨远婴.电影理论读本[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2012:24.

农民的粉丝 篇5

“农院专家指导种植的品种,抗病,抗逆,耐抽苔,口感好,市场认可度高。”如皋城北街道复兴庄村农户谢翠明说,讲起蔬菜种植,他也能讲得头头是道,因为蔬菜团队还为当地农民提供了长期的技术培训。几年来,蔬菜团队在市区、如皋、海安、海门、启东等县市为基层农技员、种植大户、示范户等举办蔬菜生产技术培训,培训人次达10000以上。参加南通市委组织部、教育局、科技局、团市委、农委、妇联等部门组织的送科技下乡活动80多次,为农民现场解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提供优良的蔬菜新品种和新技术和蔬菜生产信息。相关讲座得到了农民和同行专家的一致好评,成为农民的“技术博士”和“生产导师”,许多农民成为他们的“科技粉丝”。

“‘一棵菜’不是指哪一种菜,而是指我们学院作为南通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要在地方蔬菜种植、品种推广、技术种植方面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在这方面,我们蔬菜团队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团队负责人佘德琴教授提起“一棵菜”团队充满自豪,“5月份,我们项目为农民送农资,送出了上千斤青酥二号种子,直接受益的就有500多个农户。”几年来,团队中杨献娟、丁宁、温小玲、袁玉娟等7名教师如皋市丁埝森果农业园区、丁阳设施农业园区、野林果蔬园区、袁桥镇复兴庄村、下原镇花园头村夏庄村聘任为院市共建农业科技专家组的专家,并在农民技术培训、农民增产增收实用技术咨询服务、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如皋市农业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除此之外,学院还在市区幸福蔬菜园、南通观音山蔬菜园区、海安李堡华辉蔬菜专业合作社、启东市和合蔬菜园、海安县李堡绿色食品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如东掘港创汇型蔬菜科技示范园区等开展广泛的技术指导,这些活动,使青年教师的生产实践能力大大提高,团队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也日益增大。

今年暑期,气候反常,他们仍然像往年一样,坚持每两周到对接的农户家里进行技术指导。农院的蔬菜科研团队共有教师8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自2008年以来,该团队在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出口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研究推广及蔬菜种质资源收集整理与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和推广工作,共承担省、市级项目10项,横向科研项目9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和农业技术推广奖励7项,农业部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1项;江苏省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1项;选育保护地辣椒新品种2个,引进推广蔬菜新品种50多个、推广蔬菜生产新技术10多项,制定南通市蔬菜地方标准10项,争取省市财政支持经费114万元、横向科研及推广经费20.5万元。“一棵菜”成为农院创建省示范高职院的特色,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

粉丝行业 篇6

粉客,主要是指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名人明星和相关的事物,尤指文体娱乐界,在网络上通过文章、评论、图片、争论和发起投票,甚至自己出资为自己所热衷的人、物建立网站、开发网页、组织拉票等活动,以达到“炒热”自己和支持偶像的目的。如果说博客强调自己的主观行为,论坛则像一个会议室,播客则像一块色彩斑斓的大屏幕,而粉丝们基于网络web3.0而建立的“粉客”帝国则聚集博客、论坛、播客的特点:资料、言论、美文、帖子、照片、视频一起上,典型的“活色生香”大聚会。

粉客与博客大同小异,都是基于网络的发展和人气的聚集。只不过粉客更侧重于娱乐,他们在这个网络的娱乐平台上,用博客、网络经营等技术为基础,以娱乐为方向,搭建了一个融合资讯、音频、视频、粉丝群(圈子、俱乐部)的综合互动的网页或网站。

粉客一般分为普通级和精英级。普通粉客一是到网上拉票、点击票,二是到娱乐现场造势;精英级粉客就需要以电脑网络技术为基础,开办名人明星或偶像的网站,为比赛选手制作个人主页(包括视频、音频),在热门网站发帖子,办博客,借此扩大自己和对方的影响和人气。

粉客关注的对象一般为影视娱乐资讯、明星新闻、明星的粉丝圈、各类演出经纪公司、演艺界人士动态,用粉丝博客、明星博客、粉丝俱乐部、粉丝社区、明星访谈、明星直播等多种方式呈现给网友,形成忠诚度极高、互动性极强的网络“客栈”。

粉客比博客更能吸引年轻人的眼球,也吸引了商家的目光。

“今天,你博了吗?”是不是该改成“嘿,你粉了吗?”

粉客的条件

有一定的网络技术,有一定的创意思想,有文娱评论能力和自我展示的欲望。

粉客的定位

以个人为中心,以娱乐为话题,展示、交流和交友。

相关粉客网站

粉丝行业 篇7

2007年, 伴随着iPhone手机的强势推出, 果粉———一种新型粉丝群体迅速崛起。时至今日, “苹果”及其粉丝的狂热行为甚至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备受世人瞩目的文化现象。

2011年, 小米手机为我们带来了中国式粉丝营销的经典案例, 饥饿营销手段第一次被中国企业玩得风生水起。由此引发的雷董二人的豪赌更成为2014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2013年年末, 被称为“第一个成功复制小米粉丝营销的案例”的炸弹二锅头被推到风口浪尖。这一案例一举打破了之前非知名品牌只能借助代言人进行粉丝营销的 惯例, 拥有品牌自身的粉丝似乎已经不是国际知名品牌的特权, 一些中小企业也纷纷对此跃跃欲试, 展开各自的造粉工程。接下来就让我们掀开造粉工程的神秘面纱, 来看看国内企业是如何造就粉丝, 成就自己的。

1 什么是粉丝营销

粉丝营销是一种建立在新媒体营销基础上, 重新进行消费者定位 ( 不再是从前的“上帝”) 的口碑营销模式。企业通过一系列销售促销手段、公关活动等建立自己的粉丝圈, 让消费者变成品牌文化的缔造者和宣传者, 从而强化消费者忠诚度。因为粉丝消费往往具有狂热和理性上瘾的特点, 因而更易为企业带来巨大收益。

2 国内企业如何开展造粉行动

很长一段时间, 企业或品牌所拥有的大量粉丝, 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忠实度消费者, 或是由产品长期投放市场并被多次使用而逐渐积累起来的, 或是通过选择人气偶像作为代言人转嫁而来。但这两种方式在积累粉丝上都存在缺陷: 前者粉丝积累时间过长, 往往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撑; 后者将主动权交到了代言人手里, 一旦更换代言人将造成粉丝大量流失。如果能快速制造出属于品牌甚至企业的忠实粉丝, 那么效果就大不相同了。也正是基于这个意愿, 造粉工程进入了企业经营者的视线。

那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 国内名不见经传的白酒品牌炸弹二锅头是如何开展造粉工程的。

2. 1 选对 “工厂”很重要

选择一个适合造粉的工厂是造粉成功的前提保障。销售人员意识到, 像传统的社交营销一样发微博, 做转发, 策划抽奖, 送iPad, 根本无法吸引真正的粉丝。微博上的数量庞大的僵尸粉早就强大到比真人更活跃的程度, 日转发量多达数十条, 而且头像等资料一应俱全, 很难分辨, 只有见面, 才能确定自己的造粉工作是有效的。同城活动对于潜在粉丝是最经济的见面方式, 大多数人会不吝一试, 靠一次次的同城活动推进的小米营销不就是成功的先例吗? 于是, 一场长沙粉丝聚会被提上了日程。

2. 2 纯熟的社交营销手腕护航

确定了同城活动这一方式后, 炸弹二锅头开始着手宣传。他们发动了“寻找炸弹人 ( 炸弹二锅头的粉丝) ”活动, 依托微博、贴吧、社区、豆瓣、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宣传。然而没有话题, 何来曝光度? 就算有曝光度整个活动也会显得生硬, 让人缺乏参与的意愿。

于是, 他们设计了“酒后吐真言”这一主题。他们让早期参与进来的核心粉丝撰写微博并发动亲友对此进行转发。粉丝的个人行为迅速辐射进社交关系链条, 结果活动周讨论次数超过13000人次, 多条微博甚至成为了热门微博。后来, 浩荡的社交媒体造势也吸引到了长沙当地媒体的注意, 宣传效果再度提升。

2. 3“F2F 模式”激活粉丝

炸弹二锅头的营销人员为何能找到他们所需要的“核心粉丝”呢? 原来为了增强粉丝凝聚力, 他们把在各大社交媒体上报名的人都拉到了一个QQ群, 并命名为“炸弹二锅头长沙分舵”。如此具有侠士气息的名字对向来自诩豪爽的好酒人士来说自然足够讨喜。就在这个“分舵”里, 粉丝们很快熟识了, 关于炸弹二锅头的话题也越发丰富, 销售人员更是可以趁机在一旁记录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以备后用。

笔者所说的“F2F模式”是指fans to fans, 即让粉丝“碰面”, 激发他们对共同话题的探索, 从而强化对该品牌的热情、开发品牌文化拓展的可能方向。这种与志同道合的好友共同创造的自豪感使得潜在粉丝们迅速变身正牌粉丝, 并产生了迫切的见面欲望, 一场早就设定好的粉丝聚会在此时竟显得如此善解人意。

2. 4 全程维持粉丝参与感

前期工作开展得再热闹也要在同城会上才看得出其真正效果, 此时继续保持粉丝的参与感尤为重要。那么让我们看看炸弹二锅头的营销人员是如何引导“炸弹人”们引爆长沙的吧。分享自己的 “酒后吐真言”让已经在网络上互相熟悉的粉丝们打破了现实中的壁垒, 会场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 击鼓传“炸弹”炸出了很多有才华的粉丝, 日后他们也会在“分舵”成为明星, 进一步增强凝聚力; 现场拼酒更是对了这些好酒人的胃口, 将气氛推向了高潮。反而是公司请的乐队招来了不少抱怨, 因为这削弱了他们的参与感。粉丝们对于参与感的“寸土不让”可见一斑。

3 造粉工程的七寸

3. 1 了解粉丝心理

想要造粉就要明白潜在粉丝的心理特征。易被粉丝化人群往往具有以下思维特征: 屌丝思维、粉丝思维、爆点思维。屌丝思维在此不含有贬义, 是说抓住所谓的屌丝人群中广泛具有的“我不爽, 我不屑, 但我存在”的心理, 利用其对存在感的饥渴打开对话通道。粉丝思维强调无粉丝不品牌, 沿着参与感、认同感、尊重感、归属感路径, 抛弃生硬的广告和公关, 用互动培养产品忠实粉丝。爆点思维, 尊重粉丝的成就感需求, 包装卖点, 刻画产品性格, 借势引爆社会化营销, 实现社群经济的高级形态。

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往往更利于接触到这类人群, 相对开放的自媒体体验也让潜在粉丝更容易蜕变为真正的粉丝。

3. 2 激发共享冲动

如今很多企业都还停留在传统的AIDMA营销思维上, 即通过引起消费者注意 ( Attention) 、使其发生兴趣 ( In- terest) 、继而有了欲望 ( Desire) , 再形成记忆 ( Memory) 最后变成购买行动 ( Action) , 可互联网技术已经改变了这种模式, 电通公司提出的AISAS模式开始被大品牌们当做营销策略的重要参考。AISAS模式就是品牌在引起消费者注意 ( Attention) 并使其发生兴趣 ( Interest) 之后, 消费者会借助互联网搜索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 ( Search) 然后再做购买行动 ( Action) , 用了产品之后还会去分享 ( Share) , 形成了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品牌社区、粉丝俱乐部等网络平台就成了消费者分享的前沿阵地, 这个阵地比一个KA的促销堆头、比一个广告还要重要, 因为这是品牌与消费者交心的平台。

为激发分享冲动, 各品牌要保证粉丝间互动的畅通, 通过粉丝间的相互认可, 提升粉丝自豪感, 强化粉丝忠诚度。这种平台既可以是网络社区、贴吧、QQ群, 也可以是APP。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 我认为粉丝APP的开发也是大势所趋。

3. 3 重视核心粉丝

一个企业或品牌不可能一直有适合粉丝探讨的话题, 有些企业往往投入大量金钱试图制造话题, 但尴尬的是, 消费者对于这些天上掉下来的话题并不会一直埋单。反观很多明星粉丝团即使在明星由于服役、疾病等原因而毫无消息流出的情况下也能维持活跃, 这就依赖于粉丝中核心成员的引导。他们把维持粉丝团的正常运转当做事业来做, 甚至沉迷于此。

如果一个企业或品牌能有一双发现核心粉丝的慧眼, 并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 使其能感受到自己获得了“偶像”的足够重视, 满足他们对存在感的渴望, 那么离他们主动为企业或品牌制造话题留住粉丝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样, 企业既摆脱了公关活动及宣传新意难求、过于硬化的窘境, 也省下了不小的开支。

3. 4 坚持隐形主导

看完了以上三点, 有的人或许以为造粉工程就此结束, 接下来企业就坐收赢利即可, 但事实并非如此。偶像如果长期消失在公众视线中, 除了流失大量粉丝外, 其公众形象也往往会偏离经济公司的设定。因为在偶像没有消息放出时, 粉丝团的表现就成了外界对其评判的依据, 一旦粉丝们过于联想和创造, 偶像的形象就会开始歪曲。

为了保证企业悉心打造的市场形象不毁在同样精心制造的粉丝手中, 企业必须及时监控粉丝中的舆论导向, 及时纠正。当然, 也要保证不能喧“主”夺“宾”, 抑制粉丝积极性, 在坚持隐形主导的过程中, “隐形”和“主导”之间的平衡点仍要仔细拿捏。

4 结 论

在对粉丝营销的理解基础上, 浅析炸弹二锅头成功复制小米式营销的四大关键点, 并通过与传统粉丝团体相对照, 提出企业进行造粉工程的“七寸”之处, 希望能对国内企业开展相关工作, 提升民族品牌地位有所借鉴。粉丝已不再是大洋彼岸那些财资力量雄厚的企业的专属, 国内企业也应积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市场, 创造企业新的生机。

摘要:随着粉丝营销趋热, 各企业纷纷展开试水结果胜负参半, 胜者借此东风扶摇而上, 败者无人问津惨淡收场。在很大的程度上, 企业的粉丝数量决定了其粉丝营销的成败, 如何制造出企业或旗下品牌自身的铁杆粉丝成为很多企业的焦点。以下就国内企业炸弹二锅头如何开展造粉工程进行分析, 并在其基础上总结出造粉工程的“七寸”之处。

关键词:粉丝营销,营销新形式,品牌造星

参考文献

[1]冯华魁.第一个成功复制小米粉丝营销的案例[J].销售与市场 (渠道版) , 2013 (12) .

[2]叶雷.谁能说清“互联网思维”[N].经济参考报, 2014-02-14.

“粉丝”文化浅析 篇8

一、“粉丝”家族史漫谈

有人将“粉丝”的历史追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山流水觅知音”, 樵夫钟子期先生大概就是中国文艺史上最早的的“粉丝”。随后出现的许多在文坛名声鹊起的诗人文豪, 也都拥有各自规模可观的“拥趸”。在这些时代, 由于琴棋书画、诗词歌赋等文化技能在民间普及的很有限, 这种“知音”类的“粉丝”多只局限于能识文写字的文人当中, 他们更强调通过琴棋书画、吟诗作对的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共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知音”是“粉丝”的一种高级状态, “知音”对其“偶像”的崇拜是一件风雅的事, 现今看来应该是属于“精英文化”的范畴了。

而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特殊的偶像崇拜年代。革命年代的革命英雄成为了全社会的偶像。从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等革命领导人, 到邱少云、黄继光、雷锋、张海迪等英雄人物, 成为了当时人们的榜样。他们的英雄事迹被广泛的宣扬提倡, 这时的崇拜更像是一种“共产主义信仰”。

随之而来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也为我们带来了港台的流行文化。邓丽君的“靡靡之音”在在大街小巷流转缠绵, 深深地打动了那个年代一颗颗年轻的心。成龙、李连杰、罗大佑、张国荣、陈百强、黄家驹等一大批港台明星涌入内地, 吸引着那个年代人们的眼球, “追星族”这个词诞生了。这一有着强烈的青年亚文化色彩的词汇, 伴随着流行文化的发展一直延传至今。随着八九十年代信息高速公路飞速发展, 中国的本土流行文化在外来流行文化的带动下, 一步步发展壮大, 随之壮大的还有明星的队伍以及“追星族”的队伍。然而这一时期, 明星与追星族之间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在“追星族”们看来, 明星就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而到了全民选秀时代, “粉丝”已经彻底颠覆了传统的“追星族”这一概念。当大众的手中握着可以决定选手去留的选票时, “明星”这一原本高不可攀的形象就一下子变得平民化了。选秀时代的到来, 代表的是大众与“明星”之间悬殊身份差距的消解, 代表的是粉丝们作为崇拜者会拥有更多的能动性和主动权。可以这么说, 电视媒体举办的一场场全民选秀活动, 不仅造就了大批的平民偶像, 也造就了大批的粉丝和粉丝团。正是这种热情, 使得粉丝的力量大到无法被忽视。他们可以喊出“就要你最红”, 就肯定能立竿见影地选出自己的偶像并让其大红大紫。选秀时代的粉丝已经有了从“追星”到“造星”的质的蜕变。在“粉丝”群体的共同努力下, “粉丝”已不仅仅是一种现象, 而是逐渐形成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粉丝文化, 绝非只是简单的崇拜和追星。正是具有这种文化基础和精神, “粉丝”现象才被社会大众接受并迅速蔓延。现如今, 几乎任何一种事物都可以成为人们所“粉”的对象, 从名人明星到新奇物品, 从电子游戏到商业品牌, 从影视娱乐圈到文化体育界。“粉丝”泛滥了, “粉丝文化”已经无处不在。

二、“粉丝”症候及其分析

在大众媒体这个大熔炉里, “粉丝”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着变化。从当今的“粉丝”团队的社会表征来看, 我们可以看出, 社会文化影响着粉丝文化, 粉丝文化也同样推动着社会文化的变革。从历史的维度看, 粉丝文化与文化体制、经济体制以及科学技术的关系十分紧密。

1. 偶像泛化

“粉”的对象已经扩大到所有的文化领域。从最初的英雄式人物到八九十年代的偶像明星, 人们崇拜的对象总是有一定的界限的。然而到了全民娱乐时代, “粉”的对象已经从“明星”到“民星”, 从“剧情”到“生活”, 从“人物”到“事物”, 从“现实”到“虚拟”, 甚至从“美”到“丑。”粉丝时代的偶像, 由粉丝来主宰。李宇春的“玉米粉”已经不足为奇。2006年电视娱乐界又出现了另一关键词——“郭德纲”, 也被粉丝们捧得热火朝天。他因其独特的平民化相声路线深得广大“钢丝”们的青睐。除此之外, 还出现了一批被大群粉丝们热力追捧的“电视学术明星”——易中天、于丹、阎崇年等。他们作为精英文化的代表人物, 出乎意料地拥有了大批支持他们的粉丝团——“乙醚”“鱼丸”“年糕”等。人们“粉”这些对象的行为还是值得理解的, 毕竟他们也算是大众文化时代的佼佼者。然而“芙蓉姐姐”“犀利哥”“凤姐”等一些“审丑”明星的出现, 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了。究其原因, 我想也只能用大众文化时代全民娱乐、众生狂欢这一现象来解释了。但不得不承认的是, 这些“审丑”明星们的“粉”也颇具规模。

不仅如此, 现如今许多的事物也成为了人们“粉”的对象。例如, 来自美国的一个电子品牌“苹果” (APPLE) , 拥有着一批忠实的拥护者与使用者——“苹果粉丝”。最近, 该品牌推出了一款新的手机 (IPHONE) 更是引发了全城轰动、人们争相购买, “爱疯”也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关键词。另外, 网络上有许多搜索引擎网站, 如百度、Google、搜狗等, 由于人们会因使用习惯、个人爱好等原因而倾向于用某一固定的搜索网站, 这变产生了“百度粉”“Google粉”等。

2.“粉”与“粉团”多样化

首先, “粉”的手段以现实与虚拟相结合。20年前, 如果要“粉”某个偶像, 或者说是要追逐某个明星, 无非就是买买这个偶像的唱片, 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学唱。模仿下这个明星的穿衣风格, 外在造型, 多关注点该明星在电视上的演出等, 这些手段都是摸得见、看得着的。而到了网络时代, 粉丝们除了用上述的一些实际的行为来表示对自己偶像的支持外, 他们开始更多的利

陷在心狱里的镜像

——论张爱玲《茉莉香片》

侯入元 (云南民族大学人文学院云南昆明650031)

摘要:《茉莉香片》1943年7月刊登于《杂志》第11卷第4期, 是张爱玲发表的第三篇小说。内容是一个年轻人寻找自己真正的父亲的故事。张爱玲是以聂传庆的观点, 透过他的回忆以及种种心灵意识的活动进行叙述。由于人物是其强调的重点, 篇中书写着正是各人命运中的恐惧与怜悯。以下本文即通过拉康的精神分析与镜像理论, 聚焦于聂传庆与他的父母, 一探小说人物的欲望的形成, 自我主体的建构以及欲望破灭的过程, 并由此探求张爱玲小说中人物的典型, 及人物的遭遇, 环境的孤独无助与命运的悲哀与无奈。

关键词:张爱玲;《茉莉香片》;镜像理论;自恋;分裂

《茉莉香片》1943年7月刊登于《杂志》第11卷第4期, 是张爱玲发表的第三篇小说。内容是一个年轻人寻找自己真正的父亲的故事。20岁的男主角聂传庆瘦弱、忧郁, 带有阴柔的美, 中日战争发生后, 他随抽大烟的父亲和后母从上海来到香港, 在香港一所大学里读书。他认识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同学言丹朱, 是一个教授的女儿, 言丹朱是个活泼、开朗、健全的女孩, 与传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庆厌恶自己的家, 他的家就是鸦片与不幸的所在, 他在旧日的杂志上发现了从未爱过父亲的母亲冯碧落与情人言子夜的绝望的爱, 而教授言子夜的家庭却是他向往的健康、健全的家庭, 因此这些如同一把尖刀插入聂传庆的心中, 扭曲着他对言子夜的倾慕。他一直认为, 如若可能, 言子夜便是他的父亲, 言子夜的家便是他的家, 而他应该取代抢了他父亲的言丹朱的地位。于是, 内在的压抑外延到对言丹朱疯狂的施暴, 可是他终于发现, 他终究逃脱不了既定的一切, 如同绣在屏风上的鸟, 死也还死在屏风上。聂传庆是一个陷在心狱里的人, 他欲望着母

用虚拟世界的力量。他们满世界的搜罗偶像的正面消息, 上传至各大网站论坛, 不遗余力地维护偶像的“神圣”地位;利用自己的博客、个人空间等不断抒发自己对偶像的热烈的感情借以引起大众的共鸣。

其次, 粉丝年龄层不断扩大, 各种各样的粉丝组织遍布各地。还记得2005年超女全国总决赛时,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太特意从上海飞往长沙去支持她的偶像李宇春。这一现象也表明了如今的粉丝群再也不是年青人的天下, 粉丝的年龄跨度正不断扩张。另外, 在这个粉丝集群的选秀时代, 粉丝们因志向相投而“拉帮结派”的现象也不容忽视, 并且这些粉丝团体的影响力随着选秀市场的成熟而变得越来越大。人丁众多的粉丝家族就好比是一个浩荡的江湖, 江湖上的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了一起, 形成个帮各派, 这就是诸多形形色色的粉丝团。粉丝们在网络上自发创建讨论区, QQ群, 甚至为自己的偶像打出了“某某国际后援会”的旗号。这些粉丝团是粉丝们情感和信仰的归属, 同时也能让他们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与偶像的互动。

3.“粉丝”经济

“粉”的效益已经超越了精神领域而创造出空前的经济效益。各种媒介, 包括传统媒介、互联网、电信等都是“粉丝”制造的消费产业的受益者, 就像看电视的观众为电视台增加了广告收入, 却还要向观众收费一样。“粉丝”不仅成就了偶像, 也成就了媒介。没有如此庞大切热情高涨的粉丝团, 电信怎么能收到如此之多的短信, 电视的收视率又怎会屡创新高, 广告费的收入有怎会迅猛增长。可以这么说, 粉丝们用最单纯的目的, 即精神消费为大众媒介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拿当年的《超级女声》来说, 主办单位就获得了几千万的短信收入, 加上其他周边的商亲当年与言子夜的私奔, 欲望着他是言子夜的孩子, 欲望着有一个健全的家, 这些欲望衍成了心魔, 他陷入其中无法自拔。他的欲望, 他的幻想, 他的自恋无时无刻不在欺骗着他, 终究欲望破灭, 他成了一个颓废家庭的牺牲者。夏志清说这是一个动人的故事, 而在末尾时读者又遇到了恐怖。

本文采用拉康的精神分析与镜像理论探讨小说人物 (聂传庆) 欲望的形成, 自我主体的建构以及欲望破灭的过程, 并由此探求40年代上海“阴郁少年”的典型, 及人物的遭遇, 环境的孤独无助与命运的悲哀与无奈。

一、欲望的形成

《茉莉香片》中, 张爱玲是以聂传庆的观点, 透过他的回忆以及种种心灵意识的活动进行叙述。由于人物是其强调的重点, 篇中书写着正是各人命运中的恐惧与怜悯。以下本文即通过拉康的精神分析批评, 聚焦于聂传庆与他的父母, 一探小说人物的欲望的形成。

欲望是拉康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问题, 拉康认为欲望代表心理、生理的和谐统一。根据他的观察:儿童初期发展摸不出于自然需要, 当儿童开始使用语言来表达其满足性的渴求以及被认识为一个需要的主体时, 需要则转变为需求, 欲望亦由是诞生。由此一欲望是来源于分裂与匮乏, 其中即以儿童与其统一体——母亲分离以及与其影像分离的创伤过程为一由分离体验到匮乏的范例。且由于在儿童主体与父、母主体的关系中, 婴儿与母亲处于直接的情感关系使儿童误认为他自己的欲望对象也就是母亲的欲望对象, 甚至把自己看成是母亲的欲望对象。因之, 欲望总是指向一个被压抑的原始文本:从母亲那里获得完整性, 或与母亲结

业效益, 用日进斗金来形容也不为过。如今一些非娱乐性节目甚至是新闻性节目, 也开始采用短信这一方式来提高自身效益, 这些都应该归功于强大的“粉丝”。

短信消费以及彩信彩铃等电信增值业务的消费只是“粉丝”消费之一, 也是“粉丝”制造的收益最明显、最直接的一大块产业, 而由“粉丝”行为生成的偶像产品的消费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块大饼, 偶像用过的东西可以拍卖, 偶像风格的衣服、装饰、发型、仿制玩偶等都是粉丝消费的对象, 这些消费都远远超出了精神领域。娱乐产业链上的商家如果能够及时掌握粉丝消费趋势、抓住商机, 就会赚得盆满钵满。

由以上的现象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粉丝”的兴起不仅是一时的社会现象, 它不仅有着历史的渊源, 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 更重要的是, 我们要看到它给现今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和变化, 对未来的文化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动力。

摘要:粉丝文化作为大众文化兴盛时代的产物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其独特的演变历史及复杂多样的形式内容也是当代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粉丝”的发展历史和当代“粉丝群”的症状分析两方面入手, 来反映这一新兴文化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粉,粉丝,偶像崇拜,媒介,消费

参考文献

[1]高宣扬, 《流行文化社会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年.

[2]孙春英, 《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5年.

[3]陶东风主编, 《粉丝文化读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年.

当代“粉丝”现象解析 篇9

“偶像崇拜”(icon worship),这个概念来自西方宗教绘画中的圣像及圣物,流行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多用于指代被青少年群体特别是“追星族”崇拜的大众偶像。不过,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这一词条逐渐被一个后起之秀“粉丝”所取代。“粉丝”为“fans”的中文译音,意为“迷,狂热者,爱好者”。作为新生代的偶像崇拜的群体,粉丝呈现出自身的鲜明特征,不仅是单纯的崇拜,他们还参与到诸如成立组织为偶像拉票的造星活动中。于是,有舆论指出,如今娱乐业已经由“星时代”到“粉丝时代”,与简单的崇拜及追星不同,他们以自己的意志和情感“造星”,并以自己的方式推动娱乐个性化时代的来临。当粉丝喊出“就要你最红”,就一定能立竿见影选出自己的偶像,让其大红大紫,家喻户晓。

从电视到网络,从娱乐界到学术界,“粉丝”,已然成为一种无孔不入的现象,并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现象。众所周知,最具代表性的粉丝是“玉米”、“凉粉”、“盒饭”,2005年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可谓开启了“粉丝”时代的新纪元。2006年,易中天、于丹等“新学术明星”凭借央视《百家讲坛》火爆全国,在大众文化中成为明星人物。伴随着这些学术明星的走红,网上也开始出现了许多“教授粉丝”,如“乙醚”、“鱼丸”、“年糕”等。另外,诸如海选、互动、包装、短信抽奖、偶像出书、抬高偶像人气指数……也被看作是一种时尚“粉丝”现象的一隅,并且这一现象在诸多媒体报道中也表现颇热。

二、大众传媒为粉丝现象的形成提供了平台和基石

大众传媒是为社会提供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工具,较之个人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有自身的优势,其运作特征是将大量信息同时、反复地提供给尽可能多的受众。新生的事物和观念往往来势迅猛,而且升温较快,在不经意间人们会发现已经身处某种事物的包围之中,原因就在于媒介凭借其强大的覆盖率,可借助多种形式展开宣传报道。可以这样说,在将观念、思想等送到大众面前这一点上,大众传媒的力量无与伦比。所以说“粉丝”现象的一个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是由大众传媒操作,以大众文化活动为基本模式展开的,“在大众传媒中,偶像形象在被大众传媒超高速超地域地传播的同时,也被大众传媒极度地扩张、神化了。在这个意义上,是作为载体的大众传媒实现了对偶像的造神运动”。(1)大众传媒不仅满足着“精神无归”的青少年群体的种种需要,也不断刺激和强化着这种需要。

2005年“超级女声”带给人们的是电视、报纸、网络等大众传媒的众声喧哗。在电视媒体内部,“超级女声”引发了广泛的联动,并在当年创造出收视奇迹。初步估计,在全国范围内收看前5场总决选的观众总量达到1.95亿人。其中总决选6进5的直播收视份额更高达19.45%,同时段排名全国所有卫星频道第一名。而在平面媒体方面,有数据表明,参与“超级女生”议题的纸质媒体有300多家,无论是大众消费类报刊还是主流权威媒体等,都对该节目表现出相当的关注。(2)网络媒介对超女的议题表现出的积极性更令人赞叹。截至超女前三甲出炉前夕,百度帖吧的相关发帖量超过1000万。偶像的受关注程度直接影响着粉丝的情绪,当所支持的偶像排名靠后时,他们立即会想尽一切办法为其拉票。著名表演艺术家宋丹丹就坦言自己是某“快乐男生”的粉丝,并且曾发动周围的人为其投票,当此名选手被淘汰时,她甚至还为此伤心落泪。

所以,流行文化借助大众传媒在不断提供着需要、规范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塑造着社会群体的认同,同时也推动了“粉丝”现象这一新兴流行文化现象的形成。

三、粉丝现象与其所带来的影响

如同多数学者看到的一样,“粉丝”现象这一新兴的流行文化现象带来的不仅是崇拜和追星。今天的粉丝不单单是纯粹的仰慕者和拥护者,他们身上还体现出了具有时代特征的强烈的本位意识,他们甚至可能成为偶像事业的策划、干预和推动者。当然,也是因为民意窗口的开启、媒介条件的成熟和政治文化环境的变化,才成全了这种“自我声张”。

学者周濂认为:“大众流行文化对于今天的价值重构有着积极的意义。比如《大长今》弘扬了勇敢、勤劳、忍耐、忠诚这些传统的美德,而‘超级女声’则传递了友谊、进取、追求个性的价值观念,它们对整个社会的价值重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

有人把“粉丝”现象作了如此的概括(4):首先是粉丝群体的团队精神,为了自己所喜爱的偶像明星或是名不见经传的平凡选手,他们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从陌生人迅速成为同一个群体,拥有同一个信念,为了同一个目标,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其次是粉丝们那种喜欢就勇敢表达出来并鲜明支持的率真精神,与以往的默默喜欢不同,现在的粉丝对自己喜欢的对象表现得极为勇敢,并站出来鲜明支持,完全真实地表达内心的感情;第三是粉丝积极主动、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第四是粉丝与自己所喜爱的对象患难与共的忠诚精神。常常可以在选秀现场看到这样的情形,当自己喜欢的选手被淘汰时,粉丝们在台下仍然流着眼泪冲着偶像高举大拇指,告诉他,尽管你被淘汰了,在粉丝眼中你仍然是最棒的,这无疑是对落败选手的极大安慰;第五是粉丝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的“PK精神”。

2006年8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中学生百科全书》面市。在其中的《成长充电器》一册里,专辟《流行追星》一章,收录了25个词条。后援会、海选、粉丝、模仿秀、青春偶像剧等也被收录其中。

对于“粉丝”一族的崛起,《新周刊》也以“粉丝”现象为题,大篇幅地进行研究探讨。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也在关注“粉丝”现象,他说:“把fans译成‘粉丝’,这个名字取得好。如只译作‘粉’,可能有歧义,不好;加上‘丝’,体现了有一群人,很贴切。倘若只有四五十人,那就不成为‘粉丝’。‘粉丝’却必须是多数。而‘粉丝’主要是崇拜,或者说是狂热的崇拜。其特征是:着迷,冲动,不理智,甚至有点歇斯底里。这样的现象主要出现在某个年龄段的人群中,是社会活跃开放的一种表现,不要去苛求。有些事情,‘附庸风雅’一下也是需要的。”(5)

四、结语

如同当今社会的多元化一样,文化的本质,在于它的宽容性、多样性和参与性。但是,在包容的同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否则就会造成个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都可能为商品拜物教所支配,日趋成为一种畸形的“单相度的人”。

无论健康、极端,还是疯狂,“粉丝”现象受到公众的广泛承认并迅速蔓延却是不争的事实。尤其引人瞩目的是,作为一个社群,“粉丝”们正日益主动参与到当代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转型进程之中。他们以支持偶像的名义加入社会公益活动中来,此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各人观点不同、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不尽相同,这点不能苛求,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粉丝”一族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歇斯底里的尖叫和流着眼泪的呐喊,或者可以说,他们正在把一种人心底的欲望,表达成一场不可以忽视的社会现象,然后再合情合理地把这一现象写进我们越来越包容、越来越舒展的文明中,从而成为其中不可缺少的分子。

摘要:本文试图从社会学和大众传播媒体的角度探讨“粉丝”出现的历程及其影响。文章认为,作为一种新兴的流行现象,“粉丝”及其繁衍出的一系列现象对当代社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关键词:粉丝,大众传媒

参考文献

[1]、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2]、孙春英:《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

社群经济与粉丝经济 篇10

社群经济和粉丝经济的确是两码事。建立社群经济其实很困难,需要很长的时间。BBS事实上就是一种社群经济——别一听到“社群”就觉得这两个字高大上得不得了,其实就是“社区”——SNS也是一种社群经济。但大多数BBS和SNS都没落了,只有少量还在运作中。我的视野里,早期玩社群玩得极好的乃是豆瓣。

豆瓣是相当不错的社群,它拥有数量相当庞大的小组,但要说到“社群经济”,还为时过早。豆瓣的商业化道路并不怎么顺畅,移动端更是犯了不少错误,至今它还迷茫在移动互联网的汪洋大海里。另外一个社群近年来开始崛起,那就是知乎。知乎在“社群”这两个字上表现得也相当不错,最近据说融到2000万美元,但要说“经济”二字,委实还远了些。

另外一个非常老牌的社群——百度贴吧,最近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宣称要大规模推进企业官方平台,以帮助贴吧这个百度非常成功但又不赚钱的产品踏上商业之路。借助百度的搜索市场份额,百度贴吧大概是中国最大的社群了,一度是个关键词就可以建吧;即便今天审核严格,“目前的百度贴吧拥有10 亿注册用户,近820 万个主题吧,且已经达到日均话题总量过亿,日均浏览量超过27 亿次,月活跃用户数近3 亿的量级,彻底刷新了中文互联网社区的新高度。”——这是百度贴吧在发布会上自己公布的数据。

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群。搭建社群者一般隐身幕后:无论是豆瓣、知乎还是贴吧,它们的创建者在互联网圈内都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普通用户一般不会知道他们是谁。在平台上,存在着大大小小若干个“粉丝经济”。是的,社群经济是由若干个粉丝经济支撑起来的。而一个人的知名度圈起来的用户,再怎么着也只是一个粉丝经济体,极有可能是某个社群平台上的一个部分罢了。

不过话要说回来,无论是社群,还是粉丝,并不代表着哪个进化得更好,无非就是侧重点不同。粉丝经济未必多丢人,社群经济未必多新锐。做粉丝经济对主事者要求高,做社群经济则考验长期的运营能力,都是一门生意。

粉丝行业 篇11

一、我国网络政治粉丝的兴起

我国的网络政治粉丝以“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最为著名。前者是中国前任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的粉丝团统称, 后者是中国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粉丝团。这两个粉丝团都是从网络上兴起和发展的, 因为其偶像的独特性, 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2007 年, “什锦八宝饭”最初形成于天涯等社区论坛。从最初的“胡哥”、“宝宝”到“什锦八宝饭”, 这些新奇的称呼很快在网络上流传开来, 使越来越多的粉丝聚集起来。前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和温家宝的粉丝活跃在各大网络论坛, 并且在百度贴吧成立了“什锦八宝饭吧”、“八宝饭吧”等。7 月23 日, 《华商报》 率传统媒体之先推出两个版面的报道 《国家领导人也有粉丝团我们是什锦八宝饭》。此后主流媒体迅速跟进, 什锦八宝饭持续发酵。9月, 人民网推出了“什锦八宝粉丝圈”, 这可以看作是官方对政治粉丝正式认可的标志。

新浪平台上的“学习粉丝团”始发于2012年11月21日, 恰好在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5 天之后。“学习粉丝团”一上线就发布了很多习近平的生活近照, 速度比官方媒体还快, 因而受到中外媒体的关注。上线3 个月时, “学习粉丝团”粉丝数突破100 万。其博主在接受外媒采访时称自己并非官方人士, 发微博的出发点是:很多国外领导人都有网络粉丝团, 中国领导人也应该有。“学习粉丝团”走红后, 微博上还陆续出现了同类账号, 其中包括现任总理李克强的粉丝团“向李学习”等。越来越多的政治粉丝开始通过网络进行偶像崇拜和话语表达。

二、网络政治粉丝:民主的幻象

当代政治粉丝的出场曾被一些媒体评论为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有媒体盛赞这是政治越来越民主化的表现。其实早在超女粉丝们一票一票制造出明星神话的时候, 就有人认为粉丝动员和参与有助于公民社会的培育与民主政治的促进。当政治粉丝团出现的时候, 这种论调再次被招魂。考察我国网络政治粉丝的实际发展状况, 笔者不能赞同那种将政治粉丝看作是政治民主化表征的说法。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 在成员构成方面, 网络政治粉丝多为匿名者, 民主素养参差不齐。“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中稳定的核心成员并不多, 大多数处于匿名的状态。“什锦八宝饭”几乎没有一个可辨识的代表性人物, “学习粉丝团”也只有博主张洪铭是为大众所了解的实名人物。从粉丝的人口学特征来看, 主要是低学历、低收入人群, 社会主流意见领袖并未参与其中。从粉丝团的运作来看, 并没有形成公共讨论的空间, 所有言论具有一味歌颂的偏向性, 缺乏批判性。有粉丝甚至发帖称希望“领袖终身制”, 当然不排除粉丝为了提高浏览量的嫌疑, 但是这样的帖子存在说明贴吧在管理方面有所欠缺。从网络政治粉丝团的发展来看, 因为言论被封吧的情况普遍存在。“什锦八宝饭”经过一段活跃期之后因不明原因被封闭了一段时间, 虽然后来重新开放, 但是贴吧的参与度和热情度却远不如前, 出现只能读帖不能回帖的情况。

其次, 在动员组织方面, 网络政治粉丝团规则松散, 在行动力上较明星粉丝团更弱。一般的粉丝网络论坛都有严格的规范制度, 用以约束内部成员的行为。比如李宇春的粉丝玉米要求“不能给春春丢脸”。2005 年, 李宇春“与女友接吻的同性恋照片”在多个论坛出现。李宇春的粉丝“玉米”收集了万人签名, 要求该论坛公开道歉;更有玉米直接给 《今日说法》 栏目打电话, 声泪俱下地投诉。这一方面与此类群体起步晚、发展缓慢、政治敏感、内部组织建设不完善等因素有关, 另一方面则主要是因为维系他们的纽带并不是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联接, 而仅仅只是对自己喜欢的偶像的感情。在网络技术兴起之前, 政治粉丝的政治愿望往往被压抑, 没有表达的平台和途径, 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情感体验和隐秘愿望。而随着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政治粉丝的这种政治愿望提供了表达的技术基础。

最后, 在民主参与方面, 网络政治粉丝的自我定位与实际作为不符。“学习粉丝团”百度贴吧的定位是“此吧在坚定学习, 挺习同时, 更应汇聚民意民智成立智库, 反映基层民意, 民间高人卓见, 为中央决策提供参考。”一个学习粉丝团成员在百度贴吧上写到:“如何成为一名政治领袖和官员真正的粉丝, 却大有学问。”网络政治粉丝们讨论的话题, 更多地涉及政治人物的个人生活, 而非公共生活, 即使涉及到公共生活也并非讨论公共话题。大多粉丝只是表达对政治偶像的崇拜之情, 根本没有上升到政治理念表达的层次。

三、政治粉丝团与媒体的合谋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 西方文化研究者们倾向于从压制与反抗的二元对立的角度去分析大众文化, 从葛兰西到霍尔, 尤其是以菲斯克和德赛都为代表的文化民粹主义者打破了这种消极的受众观, 他们认为消费过程实际上比生产过程更重要, 他们同时肯定消费大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事实上, “现代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民众已经不能自己生产自己的文化和艺术, 他们能够做的只能是接受资本主义工业部门提供的文化产品的同时, 创造性地 (反抗性地) 使用 (消费) 它们, 把它们仅仅当作‘原材料’, 用它们来创造消费者自己的意义。”

网络政治粉丝在中国既是一种媒介文化现象, 又是一种政治现象。由于中国的主流媒体肩负着党的宣传功能和领导人的形象塑造功能, 其与政治粉丝团之间的互动就不能简单地用文化研究中的压迫与反抗来理解。实际上, 这两者之间不仅不存在压迫与反抗, 反而是一种合作共谋的关系。

政治粉丝团对主流媒体的借用、超越。德赛都将受众视为“文本盗猎者”。所谓“文本盗猎”指的是, 虽然受众所消费的文本并非为受众所有, 但是受众可以在文本上自娱自乐, 从而创造一种积极的参与文化。政治粉丝也可以看作是“文本盗猎者”, 他们对主流媒体的政治素材采取“即取即用”的原则。一些主流媒体无法发出的图片, 政治粉丝团可以以非正式的方式发出。即使是转载主流媒体的素材, 政治粉丝团也会在文本上进行自己的创作。这种创作具有草根性、生活化的特征, 是政治粉丝团对主流媒体基于借用基础的超越。有专家认为“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能够提升领导人的形象, 改变领导人原来的信息传播结构, 在官方主流媒体外形成了一块由民间人士汇集的平台。这也是主流媒体与之合谋的重要原因。

粉丝和主流媒体的合谋推动了政治偶像的诞生。两者合谋的点在于共同构筑一套关于政治偶像的“传播体系”, 这个体系通过重构图片和话语符号, 塑造了社会公众关于领导人的想象, 其背后还是公众对现代神话的需求。

摘要:本文分析以“什锦八宝饭”和“学习粉丝团”为代表的我国政治粉丝群。我国的政治粉丝之间并不是一种基于政治、社会或者文化的联接, 而仅仅是源于技术的纽带, 并不必然推动公民的民主参与。将网络政治粉丝视为政治民主化的表征, 是政治粉丝与媒体合谋制造的幻象。

关键词:新媒体,政治粉丝,什锦八宝饭

参考文献

[1]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约书亚·梅洛维茨:消失的地域[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实训教学设计下一篇:可调式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