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

2024-10-18

中级职称(精选4篇)

中级职称 篇1

一、存货计提减值的特点

在所有资产减值中, 存货减值是最常见的一种, 现将存货减值的特点归纳如下表1所示。

在计提存货减值时, 应注意:一是在确定可变现净值时应分为外售和自用二条线:外售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自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的估计售价—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二是预计售价的确定主要分二种情况:已经签订不可撤销合同的, 预计售价即为合同价;没有签订合同的, 预计售价为市场价格。三是对于自用的存货 (如材料、半成品) , 只有在用其生产的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品成本时, 才需要计提减值。

[例1]说明自用存货计提减值

2009年12月31日, 甲半成品成本为500万元, 将甲半成品加工成甲商品还需发生其他成本300万元, 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为780万元, 估计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为20万元, 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 甲半成品的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0万元。则甲半成品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如下:甲商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估计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780-20=760 (万元) , 因甲商品的可变现净值760万元低于甲商品成本800万元 (500+300) , 甲半成品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半成品可变现净值=甲商品的估计售价-将甲半成品加工成甲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甲商品销售费用及相关税金=780-300-20=460 (万元) 。甲半成品成本为500万元, 可变现净值为460万元, 应保留存货跌价准备40万元;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前, 甲半成品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50万元, 应冲回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企业的账务处理是 (单位:万元) :

二、金融资产计提减值的特点

金融资产可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四类, 金融资产减值的特点归纳如表2所示。

在计提金融资产减值时, 应注意:

一是短期应收款项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与其现值相差很小的, 在确定相关减值损失时, 可不对其预计未来现金流量进行折现。

[例2]说明应收账款计提减值

2009年12月31日, 甲公司应收A公司货款账面价值2000万元,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为1700万元, 则计提300万元坏账准备。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

二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应分为两种情况:

(1)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权类时, 计提减值的金额为金融资产的初始取得成本扣除当前公允价值和原已计入损益的减值损失后的余额, 同时将原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金额转入“资产减值损失”;如果以后期间价值回升转回计提的减值准备, 应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回, 不得通过损益转回。

[例3]说明股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

甲公司于2009年8月5日购入股票100万元, 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

2009年9月30日, 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下降为95万元, 属于正常波动, 则应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资本公积:

2009年12月31日, 该股票暴跌到60万元, 累计损失40万元, 甲公司判断该股票发生了减值, 应计提减值准备, 将损失反映在当期损益, 不能“藏”在资本公积中。账务处理如下:

2010年3月末, 该股票公允价值价值回升到48万元, 应冲回减值:

(2)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债券类时, 计提减值的金额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计提减值准备前债券摊余成本之差;如果以后期间价值回升转回计提的减值准备时, 可以通过损益转回, 冲减资产减值损失。

[例4]说明债权类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

2009年1月1日, 甲公司按面值从债券二级市场购入乙公司公开发行的债券1000万元, 票面利率6%, 利息按年支付, 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 实际利率等于票面利率, 购入债券时的账务处理如下 (单位:万元) :

2009年, 乙公司因金融危机发生严重财务困难, 但仍可支付该债券当年的票面利息。2009年12月31日, 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下降为800万元, 甲公司判断该债券发生了减值。账务处理是:

注:如果不是判断为减值, 则应该将公允价值变动冲减资本公积 (其他资本公积) 。

2010年, 甲公司财务状况好转, 2010年末该债券公允价值上升到920万元。甲公司的账务处理是:

应确认的利息收入=2010年初债券摊余成本800×实际利率6%+期限1=48 (万元)

转回减值损失前该债券摊余成本=1000-200-12=788 (万元) ;因债券公允价值上升到920万元, 应冲回减值准备132万元 (920-788) :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132贷:资产减值损失132

三、建造合同计提减值的特点

如果合同预计总成本超过合同总收入, 应提取损失准备, 并确认为当期费用。现将建造合同计提减值的特点归纳如下表3:

[例5]说明建造合同计提减值

甲公司于2009年4月1日承建乙公司的一栋钢结构仓库, 合同总收入1000万元, 合同预计总成本700万元, 工期1年半, 至2009年末该工程已完工40%。由于2009年下半年钢材价格发生暴涨, 预计总成本为1080万元。则甲公司年末计提减值的会计处理为:

应计提减值= (合同总收入1000—合同预计总成本1080) ×未完工比重60%=48 (万元) 。

注:在建筑施工企业中, 在建的项目相当于工业企业的在产品, 故建造合同计提减值, 应计入存货跌价准备。

四、固定资产等计提减值的特点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范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商誉、长期股权投资 (对没有重大影响的长期股权投资除外) 等大部分长期资产减值。现将其特点归纳如表4所示。

在计提固定资产等资产减值时, 应注意:一是除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每年都应进行减值测试外, 其他资产只有出现减值的迹象才应进行减值测试, 这样就可以大大减轻工作量。二是计提固定资产等减值, 关键是确定可收回金额。三是有迹象表明一项资产可能发生减值的, 企业应当以单项资产为基础估计其可收回金额。企业难以对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进行估计的, 应当以该资产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确定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如果资产组账面价值高于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就应确认减值损失。资产组计提减值时, 首先应该冲减商誉;商誉不够冲减的, 在组内资产中按资产账面价值比重计提减值, 即账面价值越大的资产, 计提减值越多。四是总部资产和商誉因为没有独立现金流量, 不能按单项资产计提减值, 应该将总部资产和商誉分到与其相关的资产组去进行减值测试;如果不能按照合理的方法往下分, 则应该以整个企业作为一个资产组。五是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后, 应该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作为计提折旧的基数, 重新计算折旧额;同理, 无形资产计提减值后, 应该以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作为摊销的基数, 重新计算摊销额。

[例6]说明固定资产计提减值

(1) 2009年12月20日甲公司购入一台大型电子设备用于生产 (有独立现金流) , 价款为2000万元, 增值税额为340万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了全部货款。

(2) 假设该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5年, 预计净残值为0万元, 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10年计提折旧如下:

2010年末没有出现减值迹象, 无需进行减值测试;2011年计提折旧同上。

(3) 2011年末计提减值

2011年12月31日,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产品更新换代很快, 该设备生产的产品滞销, 该设备出现了减值的迹象。

在减值测试中, 该设备的公允价值为1150万元, 可归属于该设备的处置费用为22万元;预计尚可使用3年, 预计其在未来2年内每年年末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为500万元、420万元, 第3年使用中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及使用寿命结束时处置形成的现金流量合计为400万元。综合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及相关风险确定折现率为10%。则可收回金额计算如下:

(1) 设备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150—22=1128 (万元) ; (2) 设备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500/ (1+10%) +420/ (1+10%) 2+400/ (1+10%) 3=1102.18 (万元) ; (3) 根据孰高原则, 该设备的可收回金额为1128万元。

因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2000-400×2) , 高于其可收回金额1128万元, 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72万元 (1200-11280) :

(4) 2012年计提折旧

2012年初固定资产净额为1128万元, 假设预计使用年限为3年, 预计净残值为0万元, 仍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则2012年应计提折旧额为376万元[ (1128-0) /3]。

中级职称 篇2

之前的职称培训中,有部分内容经与广东省评定中心核实后,纠正如下:

* 通过考试获得中级职称的可参加高级职称的评审

如果您通过了一级注册计量师、中级质量师、中级经济师等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则在取得考试合格证书三年后可申请评审副高级职称。

评审副高级职称必要条件为:

1、职称英语A级;

2、继续教育学时;

3、计算机模块考试通过5门;

4、论文3篇;

如果您已报名了本的职称英语考试,请勿忘记3月30日这个考试的大日子。

并且记得带上您的身份证、准考证。

准考证的打印时间是本周,即3月25日-3月29日。

预祝各位,旗开得胜,顺利通过考试!

中级职称 篇3

职称评审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公司职称评审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的, 信息化管理水平很低。申报人员需要填写多份表格, 以书面方式反映他们的各项水平以及实际工作能力, 并且需要将反映其水平的各种证明材料一并上交。使用电脑的只是实现word排版、Excel制表等基本功能, 没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评审工作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很低, 申报人员上报的材料信息量很大, 各级管理人员和评审人员只能对众多的申报材料进行手工审核, 开评审会议时占用时间较长, 投票打分表决结果还要靠人工计算。这都制约了申报信息处理的效率, 无法从横向纵向等方面去考量职称申报人的技能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数据安全性隐患, 也相应的降低了在职称评审过程中的公开透明程度, 不利于数据的分析与统计工作。

每年申报中级职称人数的都在不断增长, 中级职称的人数占全公司百分之四十之多。如此众多人员需要上报的信息量也是巨大的, 职称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此项工作的信息化可以使其在职称评审工作中大量重复性的工作通过计算机做自动处理和有序管理,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无纸化办公, 使职称管理人员从大量繁杂、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 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材料的审核处理、投票操作、查看人员情况统计分析、打分情况汇总等。从而达到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工作质量上, 提高政策评审工作的高效性和规范性。

2 前期可研及工作基础

目前, 全公司尚无统一的中级职称评审系统, 同行业兄弟单位虽有自己的中级职称评审系统, 由于填报要求、评审条件标准、业务流程等与我单位有很大差异, 且属于定制系统无法适应我公司的中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需求。经过反复的业务需求调研、可行性分析等工作, 决定开发适合本单位自身特点的一套基于B/S模式的信息管理系统。此系统是为提高我公司人力资源部职称评审管理信息化效率和水平并且实现数据、评审工作流程统一的系统。

本次开发平台我们选择了金富瑞公司的UCML应用框架开发平台, 此平台是以C#开发语言和JAVAScript为基础的。UCML开发平台与微软公司Visual Studio平台相比, 可以直接使用标准模块, 快速开发高效部署, 更贴近业务需求, 功能强大便于系统日后的维护和升级。硬件方面我们配备了Web服务器、开发平台专用服务器、防火墙等设备, 满足开发需要。

本系统整个设计阶段遵循思想和原则如下:

(1) 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无纸化办公, 降低人力、物力的消耗。充分发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特点, 为中级职称评审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2) 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适当。系统模块之间遵守低耦合高内聚的原则。模块规模适中, 尽量分解成具有单一功能的模块。

(3) 适应性、灵活性和可靠性。WEB应用系统满足不同的运行环境;充分体现出定制开发的特点, 满足业务要求。系统还需要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 能依据系统要求的变化, 完成系统的扩展。

(4) 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应该及时做出解决方案并迅速解决问题, 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5) 确保系统的安全性。提供不同数据访问权限的设置, 操作的权限限制。身份认证、数据备份、防火墙等安全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3 业务流程模式梳理

3.1 申报人员资格申请

职称申报人员首先进行资格申请, 填写本人的基本情况信息、现任职称、现任职称时间、工作年限等;选择拟申报的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类型专业组 (港航、机电安装、铁路等) 中的一个系列。经本单位系统管理员审核确认申报资格后, 批准登录系统。

3.2 申报人员资格审查

本单位管理员对本单位申报人员资格申请情况进行查阅, 并对其进行审核。申报人符合申报职称的基本条件、资格的即为审核通过。

审核不通过的情况包括:信息填写错误需要进行退回修改;不符合申报基本条件即为不通过两种情况。

3.3 材料填报

申报人员的账户被审核通过后就可以登录系统进行在线的申报操作。进入系统后, 申报人员按要求逐项录入个人申报信息、工作经历、培训经历、工作业绩、个人业务总结等, 上传证明材料:外语证书或免试证明、计算机证书、获奖证明、论文等, 以供专家评委评审时审阅。保存后可以进行整体查看, 确认无误后提交给本单位职称管理员进行审核。

3.4 审核阶段

首先由申报人所在部门负责人对其基本信息等相关材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 填写《单位推荐意见》并呈报所在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对申报人员的参评资格进行审查。

审核通过的填写《任现职期间历年考核登记》、《考核鉴定》、《呈报单位意见》等并进行批量上报给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

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经过对材料的审核、汇总, 经过初审、再审后, 组织评审工作。

3.5 评审阶段

分组评审中, 评委会各专家对分配给其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 填写评议组或专家意见。对材料的审核完成并通过评审会审核后, 专家评委进行小组投票表决。根据投票的结果, 系统自动计算出通过的人数、得票率、不通过人数等数据, 供评审小组长参考并宣布结果。

通过小组投票的人员在全体专家评委的最后表决会上再进行大组讨论, 对所有申报人的材料进行投票, 根据投票的结果, 系统自动计算出通过的人数、得票率、不通过人数等数据, 供评审委员会组长参考并宣布最终结果, 并形成最终决议填写评审组织意见, 至此本年度的评审工作就完成了。

4 主要开发功能

本系统要实现的主要功能有:用户注册、用户登录、填写申请表、相关证明材料上次、修改密码、在线审核、专家投票、搜索、结果统计、用户管理等。

根据系统要完成的目标以及对中级职称评审业务流程的梳理分析, 确定了系统的主要有5个模块:用户管理、申报管理、审核管理、评审投票管理、系统管理。

4.1 用户管理

整个系统的用户分为系统管理员、申报人员、审核人员、评审专家四个类别。

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系统的所有资源并对其他用户进行授权。

申报人员进行资格申请, 通过后进入系统提交基本信息、获奖情况、培训经历、工作业绩经历、论文等。

审核人员包括:申报人所在单位的部门负责人、本单位人力资源部职称审核推荐小组人员、初审员和公司总部人力资源部职称评审管理人员。

评委专家:登录系统后对申报人员所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和业务水平深度等进行评定, 填写审核意见。

4.2 申报管理

申报人员使用的功能模块, 从此处提交自己详细的职称评审需要的各项信息如:基本情况、业务情况、获奖情况, 上传相关证明材料。

4.3 审核管理

本模块的作用是实现在上报到评委评审之前, 对申报人员的评审资格做出预审, 对满足评审条件的填写单位推荐意见、考核意见等, 汇总后进行上报。对材料不完整、有错误的可以退回, 由申报人员进行修改后再提交。

4.4 评审投票管理

此功能模块由专家评委成员进入, 根据分配给的申报人信息、材料、业务水平及推荐意见、考核意见等材料在小组评审会进行讨论、投票表决并填写评审意见。经全体专家评委对所有申报人员材料进行评阅并进行投票表决后, 组长填写评审组织意见形成最终评审决议。

4.5 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员对系统的一些参数或功能进行设置如申报年份, 申报开放时间等。还为职称管理人员提供投票结果汇总、查询, 不合格原因统计汇总, 各专业职称汇总、查询、占比情况展示等。

5 软件运行效果

在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大力支持下今年的职称评审工作中对此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试运行, 操作的易用, 功能满足业务需求, 数据结果准确、快速得到使用人员的充分肯定, 缩短了评审会期, 提高工作效率。

系统主要在企业内使用, 同一时间使用该系统的用户不会很多, 一般是参加本年度评审工作的人员使用。系统的可用性方面, 中级职称评审系统能够达到信息处理功能强大, 具有导出功能, 生成格式统一的报表, 统计分析图表, 材料呈现直观;可以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等设备上直接操作, 界面简洁风格统一, 可以让绝大部分管理人员不经培训或稍加培训便可以使用该系统。

对于系统的可靠性, 故障发生低于1次/2月, 且没有不可恢复的故障。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定期备份, 数据库使用双机热备方案, 当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发生故障后, 数据可以从另一个服务器中进行恢复, 并且数据不丢失。一般操作系统的时间小于5秒。

参考文献

中级职称论文 篇4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一次性费用的总和。本文是选自国家级期刊《建筑经济》中的职称论文范文:浅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摘要:阐述了我国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规范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推动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控制,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益。

关键字: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0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在我国长久存在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现象,严重困扰着建筑工程投资效益管理。通过研究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从而为优化资金使用,降低投资成本,合理使用人力、财力、物力,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1、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忽视前期工程的造价控制。

长期以来,建设单位普遍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是把重点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工程结算价款。企业对工程造价管理及其管理人员的作用重视不够,忽略了前期工作阶段作为投资控制基础的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作用,因此,造成了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

1.2不重视成本控制管理。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不能切实地将经济问题与技术问题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没有尽早发现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待工程竣工时才发现经济问题,已无法弥补。在施工过程中只重视技术、生产,不重视成本的节约,不能将优化技术方案、改进施工工艺降低建设成本列入到生产管理过程中来。技术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互不通气,造成成本的人为不可控制状态。

1.3工程造价控制各环节相互脱节。

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合同价、工程结算价分别由建设单位及其主管部门、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自管理,互相脱节,没有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企业的报价管理人员与项目的经营管理人员工作沟通不够,大多数的企业报价管理人员和项目上的经营管理人员是分开的,管理环节上存在漏洞,投标人员的投标思想没有制度来保证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施工现场的经营管理人员,迫使投标者与施工管理者只能依据社会平均水平这一标准来完成各自的工作。

1.4缺乏对已完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评价体系。

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企业无法形成适合本企业的报价体系,这就是对企业资源的巨大浪费,珍贵的经济技术数据随着建筑物的完成而消失。由此,企业失去了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此方面的管理上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加强管理与控制,保证建筑工程造价合理

2.1发挥政府的导向作用。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管理控制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造价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只有加强政府的管理与控制,在造价管理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努力提高现代化管理质量和水平,才能减少问题,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统一。

2.2工程决策阶段

①在投资决策阶段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保证详实、准确。认真做好市场研究,充分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做好几套方案比较、优化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②在投资估算上尽量具体,尽量估算大概工程量,通过评价价格和基准参数进行测算。

2.3工程设计阶段

①以行政和经济手段促使设计人员主动实行限额设计,控制工程造价是今后必然趋势。

②加强对设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③严格把好设计单位的准入制度,更加严格的做好资质审批工作。④对于建设单位要树立正确政绩观。

2.4工程招投标阶段

①建设投资单位自身要明确本工程的实际用途,要从思想上认清工程的实际需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定实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

②制定合适的招标准则,投资方内部要设好标底,不能在招标上出现“无标的”的情况,既不能过分压价,也不能过分抬价。同时完善招投标制度,坚决查处围标、串标、卖标的违法行为。

2.5工程施工阶段

①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细分管理,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段比较长的过程,在施工中引起变更的因素很多,有设计的变更、甲方的变更、材料的变更等。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不合理的签证,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②严格控制变更洽商、材料代用、额外用功及各种预算外费用,做到先算账后花钱。与此同时,在建筑材料信用上实行限额信用制度,鼓励材料节省行为。

③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上也要加强造价管理,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变更施工量清单内容。

2.6工程竣工结算阶段。避免与欠款单位出现扯皮现象,做到质量合格,资料完备,技术过硬,造价合理,力求为广大业主与百姓创造安全舒适、质量合格的建筑产品。严格检查隐蔽工程见证,初步审核施工单位的结算书。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工作,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丢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益,需要政府、建设、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努力,让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从而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取得最佳效益。

3、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具体措施

首要,加快管理理念的转化,是思想方法的转化,要逐步树立起国际化的意识以适应加入WTO后引发的新形势、新变化、新问题和新要求。其次,还要强化自立自强、公平竞争、尊重知识产权、以质取胜、依法经营、吸视人才的理念。规范国内工程造价咨询市场。首先,要积极开展人才培训,提高咨询服务单位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技术资质等级。其次,对现有从事咨询服务单位进行清理、整顿,对不合格的要清除。最后,制定咨询服务机构的行为规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改革和完善工程造价的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的改革和完善是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关键。要继续完善和改革现行工程造价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计价依据及计价办法改革和完善的思路应该是:统一量,放开价,指导费。真正市场化的价格机制是通过价值规律来起作用的,价值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在自发地调节着建设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工程价格若真正实现市场化,就有可能自发地调节建筑市场的供求,就有可能通过企业成长与破产来维持市场的均衡。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以市场为取向的,对于工程造价的确定不可能游离于经济体制改革之外,因此,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必须以市场为取向,遵循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最终建立以市场形成工程价格的机制。积极推行以工程量清单报价为主要模式的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方式。工程量清单报价是建立在充分完善市场和工程担保制度基础之上的国际通用计价方法,也是无标底合理低价中标的主要计价模式,是我国招投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尽快推行。加强全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建设及应用。为了确保编制工程概算的质量,除了要有足够深度的设计图纸及其说明外,还必须具备正确反映工程造价的信息。信息化工作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工程造价信息化应该围绕为工程建设市场服务,为工程造价管理改革服务这条主线,组织技术攻关,开展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的更大发展。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政府管理职能。入世后政府原有的管理经济的权利将受到世界贸易组织的制约,但并不意味着WTO否定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作用,相反对政府运作经济的能力和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面对入世带来的挑战,政府的作用不可缺少,其中,在工程建设造价管理领域方面,政府应该发挥主要作用。对造价工程师的重新定位。目前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造价工程师还不能得到国际互认,走出国门,到国际市场上承揽业务更有困难。之所以同国际上同行相比较缺乏强劲的竞争力,除了体制问题外,归要结底是个专业人才问题。因此,在新的形式下急需对我国的造价工程师的考试要求、职责范围等进行重新定位。

4、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管理是有效控制建筑投资的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搞好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践中,造价管理人员必须与设计、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密切配合,总结经验,共同把关,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提高造价管理工作的质量,使造价管理工作对建筑投资的合理控制乃至对建筑业的促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王春海;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2]潘文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 [N];建筑时报;2006年

[3]赖红雨,蔡斌;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所遇问题以及对策探讨 [J];广东科技;2006年10期;137-138

[4]戴莉莉,王国英;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措施 [J];今日科苑;2006年06期;93

上一篇:造价管理工程造价下一篇:服务型团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