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2024-06-17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通用8篇)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1

法规

一、当前高等教育法治的背景?(简答)

1.我国法治理念的变化: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当程序原则

2.教育法律范式的转型:从单向度的政府选择模式到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相互博弈模式;从制度意义上的公益性到实践意义上的公益性;从教育效率到教育公平。

3.事业单位改革:①事业单位的概念: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的目的,由国家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②传统事业单位制度的弊端(功能的多样性;管理主体的多头性;资源的不可流动性;成员与单位关系的人身依附性)③事业单位改革内容:从单位到法人:管理自主权;从财政拨款制到分类管理:经费体制改革;从任命制到聘任制:人事制度改革;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分配制度改革。

二、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简答)共7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

三、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简答)

教育行政关系:以权力服从为基本原则;以管理与被管理的行政管理为主要内容。教育民事关系:以平等有偿为基本原则;以财产所有和流转为主要内容。

行政上:既可以是行政主义又可以是行政相对人。

①行政主体:高等学校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经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其授权性行政主体的身份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学位条》,该条例的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②行政相对人:《教育法》第十五条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教育工作,统筹规划、协调管理全国的教育事业。教育行政部门代表国家行使教育的管理权,学校必须接受其领导和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管理权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权、教育规划权、教育审批权、教育评估权、教育监督权、教育处罚权。民法上:法人地位。①学校是法人:《教育法》31条: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和等级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②学校法人的属性:我国的法人制度主要是按照民法中的分类进行,《民法通则》中分为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企业法人。《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中规定了民办非企业法人。③学校法人的特征:办学自主性; 财产独立性; 机构公益性。

四、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简答)权利: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学校权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权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4学籍管理权5学业学位证书颁发权6 聘任并管理教师及其他职工权7对本单位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8拒绝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权9其他合法权益

义务: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

五、高等教师的法律地位(简答)

《教师法》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2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3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

六、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简答)

权利:①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②获得学金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③获得公正评价权: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④申诉诉讼权: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⑤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⑥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权;⑦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义务:①遵纪守法;②养成良好品德: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③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④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的义务以及履行获得贷、助学金的相应义务;⑤遵守其他制度的义务。

七、高等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论述)

概述:教师既是一个社会的普通公民,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种双重身份决定了教师的权利有特定的含义:教师作为普通公民所享有的各种权利;作为教师所特有的权利。教师的义务指教师依法应当承担的各种责任,同样包括作为公民应承担的义务和作为教师应承担的义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不可分割的。权利:①教育教学权(最基本);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②学术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③学生管理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报;④报酬待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参与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⑥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义务:①遵纪守法: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教育教学: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③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④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保护学生权益: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提高自身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义务。

八、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简答)

合法性: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与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否则无效。违反合法性通常有三种情况:1.主体不合法:在不具备法定权力的情况下擅自剥夺或限制师生合法权利;2.内容不合法(①学校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②对法律法规的规定做扩大性解释;③在没有获得法律或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可能损害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3.程序不合法(①规章制度缺乏民主性;②规章制度缺乏公示程序)。

合理性: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只有比较原则、笼统的规定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标准。表现:1.其出发点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为了惩罚人、限制人;2.学校规则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现或学生的完善发展的需要而设定;3.成员对规则有基本的认同感。

九、教师聘任制度(论述)基本内容:《高等教育法》第四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聘任制。教师经评定具备任职条件的,由高等学校按照教师职务的职责,条件和任期聘任。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高等学校校长与受聘教师签订聘任合同。” 特征:①遵循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②应当遵循合法原则。

教师职务聘任的形式:招聘、缓聘、续聘、解聘、辞聘、拒聘等。

聘任制条件下的教师管理:①教育行政机关对教师的管理②聘任制下学校对教师的管理。

教师聘任合同所面临的几个法律问题:①自主与强制;②自愿与审核;③行政与民事;④专门的教师聘任法律规定

十、高校教师资格制度(简答)

意义:①有利于政府的有关部门一噶管理教师队伍,严把教师队伍的“入口关”,从根本上提供哦啊教师队伍整体素质;②是形成多渠道培养和聘任教师的重要环节和制度保障,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从教,为社会人员从教开辟一条渠道,有利于形成高质量的教师储备队伍,为真正实施教师聘任制、优化教师队伍奠定基础;③是推动教育人事改革、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的制度性措施,是使教师的任用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的重要保证,有利于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

条件:①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②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③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④有教育教学能力。

认定:①定义:法定机构对符合《高等教育法》规定的国籍、品德、业务、学历四项教师资格实质要件的教师资格的确认。②认定机构:《教师法》第十三条:普通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由国务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或由其委托的学校认定。③认定程序:申请、审批、颁发证书。

丧失和撤销:①定义:法律对部分公民取得教师资格的禁制和撤销。②依据:《教师法》第14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教师资格条例》第19条: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或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十一、高等学校与学生关系的变化对学生管理的影响(简答)

1.关系说:①特别权利关系说;②行政法律关系说;③民事法律关系说;④契约关系说;⑤教育消费关系。2.传统学校与学生法律关系:特别权力关系

⑴定义:是指行政主体基于特别的法律原因,为实现特殊的行政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对行政相对人具有概括的命令强制权力,而行政相对人却负有服从义务的行政法律关系。

⑵种类:公务员的法律关系;军人的法律关系。

⑶特点:①相对人义务的不确定性,在特别权力关系下,特别权力人对相对人有概括性的命令支配权,只要是出于达成行政目的的,即使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也可以为相对人设定各种行政法上的义务。②权利主体可以以内部规则的形式限制相对人的自由权利,并享有对相对人的惩戒权。③相对人缺乏法律救济途径,特别权力人可以通过内部规则限制相对人的基本权利,由于这种规则是一种内部措施,相对人不能因此向法院申请行政救济

3.教育消费关系的形成:作为消费者一方,学习者或其家长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满意度来选择某类学校、某类教育内容、甚至选择某位教师。与之相对,学校和教师作为这项服务的提供者,有义务按照国家的教育标准和自己对学习者的承诺,来提供合格的教育服务。4.理解学生法律身份的三个维度:⑴普通公民:享有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⑵消费者:享受合格教育服务;⑶受教育者: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十二、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权(案例)

1.处分的合法性:⑴制度合法性:①实体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②程序合法:制定民主、公布生效。⑵行为合法性:①权限合法;②程序公正(告知原则、申辩原则、申诉原则);③比例原则:过罚相当。

2.处分的性质:纪律处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对于内部成员所实施的身份惩戒措施。

3.纪律处分的前提:被处分人与处分人存在法律关系;处分人对处分事项拥有自主管理权;被处分人违反了内部规则;纪律处分的标的是成员的身份以及与身份直接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纪律处分能否提起诉讼? 4.处分种类: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

5.处理程序:1.处分的提起;2.调查取证;3.本人申诉;4.讨论决定;5.批准备案;6.通知本人及存档;7.处分的执行。

6.处分决定书基本内容:1.被处分人基本情况2.违纪事由3.处分依据4.决定机关5.处分种类6.权利救济7.处理机关(盖章)

7.对处分的申诉: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从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8.启示:①完善校规是学校正确处理违纪的前提;②合理合法化违纪处理的原则及程序。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2

一、法规案例的考核内容分析

根据《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评结合考试——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大纲(2008年)》以及以前年度的大纲可以看出,大纲内容都是按照会计、财务、法规这样的顺序编写的。法规放在最后一章,但内容涉及三部分:会计法规、税收法规和相关法规。在相关法规中又包括预算法规、政府采购制度、公司法、证券法以及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制度等。就这些内容而言,每一部分法规都自成体系,可以单独出题(如2003年、2004年考题),同时也可以相互联系地综合出题(如2007年考题),从近三年的考题分析,综合出题是其趋势。

(一)2003年和2004年单独考核会计法规

2003年的考试是针对《会计法》对单位负责人会计责任的规定出题;2004年的考试是针对会计职业道德出题。以2004年考题为例:“某集团公司财会部拟组织本系统会计职业道德培训。为了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公司财会部就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以及组织实施等问题,分别与会计人员王晴、周雯、姚萍、范涛、陈进等五人进行了座谈(略去五人的主要观点)。要求:从会计职业道德角度,分别分析、判断王晴、周雯、姚萍、范涛、陈进等五人的观点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阐述正确的观点。”题目分析:从考试大纲看,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只有八条,其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可用五点概括。但考试是要求考生站在专业的角度来分析,关键是突出其职业特点,尤其要辨别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如会计为企业服务不等于无条件服从领导;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也不只是学历教育一条途径等。现在这种形式的题目已被综合型题目所取代。

(二)2005年至2007年综合考核会计、税收、预算等法规

2005年的法规考题,首次将常见的几种业务处理方式联系在一起,使得会计、税收、预算等法规的内容在同一个单位中相互关联的出现。由此至2007年,每一年的法规考题类型基本一致。

1. 业务发生单位的类型:

2005年:“某技术研究所系独立核算的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和收支两条线制度。该研究所承担技术研究、推广、咨询和培训等工作。”

2006年:“ABC大学是某省属高等院校,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2007年:“某市研究院为独立核算的国有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

2. 常见业务内容(或背景资料):

(1)关于会计机构负责人或总会计师的任职条件:

2005年:“建议聘任赵某为总会计师,赵某虽不懂会计,但工作认真、原则性强,具有高级工程师资格,在加强内部管理中能发挥技术优势。”

2006年:“2005年4月,ABC大学对行政人员进行岗位轮换,将财务处长李某调任后勤处长,破格任命财务处工作人员陈某为财务处副处长并主持工作。陈某2003年从某财经大学会计专业毕业后到ABC大学财务处从事会计工作,当年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04年5月取得助理会计师资格。”

(2)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

2005年:“自己主抓科研,所里财务会计工作由副所长王某全权负责,所有财务收支和对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最终由王副所长审批、签署。”

2007年:“院长王某在接到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后即向财政局提出申诉:我虽为院长,但主抓科研,院里财会工作由副院长分管,一些重大支出事项都经院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追究我的责任不合情理,也不符合法律规定。”

(3)会计核算不合要求:

2005年:“2004年研究所房屋租金共计90万元,未纳入研究所统一财务核算。”

2007年:“11月,研究院收到乙公司以现金支付的技术咨询费30万元,纳入单位统一核算;收到乙公司捐赠的10台电脑,直接分配给技术咨询部门人员使用。”“2006年8月,研究院取得房屋租金收入40万元。副院长赵某请示院长王某同意后,将该笔款项由办公室主任单独保管。9至12月,研究院在房屋租金收入中列支职工奖金、补贴、餐费、交通费等共计12万元。”

(4)资金使用不合规范:

2005年:“副所长王某表示:鉴于所里职工医药费缺口很大,建议工程结余资金用于医药费支出,请财会部提出具体办法,进行技术处理。”

2006年:“为支持出版社的发展,ABC大学决定从政府有关部门拨付的综合科研办公楼专项建设资金中暂支500万元给出版社,期限为六个月。”

2007年:“副院长赵某提出:因建筑材料价格上涨、装修标准提高等原因,办公楼扩建工程预计超支90万元,考虑到追加预算困难且需要较长时间,建议先从当年科研专项资金巾划拨90万元,用于弥补办公楼扩建工程资金缺口。”

(5)是否缴纳税费:

2005年:“2004年研究所房屋租金共计90万元,未纳入研究所统一财务核算。”“财会部主任张某认为,房租收入可能涉及缴税问题。”

2007年:“研究院取得房屋租金收入40万元。”应考虑缴税问题。

2007年:“研究院将用于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12台旧设备(每台原价20 000元),以每台5 000元的价格全部处理,取得处置收入6万元。对于该笔处置收入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问题意见不一。”

(6)其他。

关于职业道德,2005年:“在上报的推荐材料中,对财会部主任张某作出如下鉴定意见:张某热爱会计工作,努力学习,工作认真,勤勤恳恳.坚持原则,依法办事,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廉洁自律,不贪不占,开拓创新,在研究所办公楼改扩建工程资金的申请、使用以及加强单位财务收支管理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关于政府采购,2006年:“ABC大学校长办公会决定,采购一批与综合科研办公楼配套的办公家具、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因采购量大,本年度购买设备的财政专项拨款资金不足,不足部分从本月尚未上缴财政的事业性收费收入中垫支;为保证设备质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成本费用,责成物资处直接从厂家购买。会后,物资处迅速办妥办公设备购买、装配事宜。”

当我们把近三年法规试题的重点资料进行了相应整理后,看到的主要问题比原来清晰了。这当中有些资料是交叉的、有些是互补的,但只要找到重点问题,解决起来会容易一些。也许大家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进行归纳,我只起抛砖引玉的作用。

二、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业务发生单位常常为高校和科研等事业单位。其业务主要与会计、税收、预算法规、政府采购制度、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罚制度相联系;若业务发生单位是企业性质,其业务主要与会计、税收、公司法、证券法相联系。

(一)关于会计法规的知识点

1. 单位负责人的会计责任。不论单位负责人主管哪一方面的工作,必须承担的会计责任有四条。

2. 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主要是统一登账、统一核算,会计处理方法应前后各期一致。

3.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职权。

4. 注册会计师审计与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的关系。

5. 会计人员从业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的任职条件。这是基本要求不得违反。

6. 会计职业道德在性质、形式上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差別。

7. 违反《会计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关于税收法规的知识点

1. 掌握增值税的应纳税范围(或业务)。

2. 掌握消费税和营业税的应纳税范围。

3. 掌握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单位,不仅局限于企业单位,也适用于事业单位。

4. 违反征管法的法律责任。

(三)关于预算法规的知识点:预算收支的范围和各单位在预算管理中的权限。

(四)关于政府采购制度的知识点:政府采购的资金范围、对象、方式及其法律责任。

(五)关于财政法规的知识点:确认事业单位、企业的财政违法行为的表现及其处理。

(六)关于公司法的知识点: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和转让规定;公司高管人员的资格。

(七)关于证券法的知识点:证券发行和交易的法律规定;违法证券法的法律责任。

至少连续五年以上的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的第一题是法规类案例分析题,可见其重要。我们在考前准备时,既要注意掌握其广度,也应注意其深度。总体来说,法规部分对广度的要求大于对其深度的要求,这可从历年考题的分析中求证。

三、答题要领

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时间为3.5小时,但考生仍觉得时间不够,为什么?我认为,大家尚未掌握要领。

1.熟悉法规的前提下,审题时一定看清问题所在,是遵守还是违反哪一项法规,不要文不对题。

2.题时应提高效率,针对问题作答。切忌把沾边的内容都答上,重要的却没写,浪费很多时间。

3.文字表述一定做到简明扼要。最好事先对大纲内容进行汇总归纳,把握要点,这样才能言之有理。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3

1.根据《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管理规定》,不需要办理《印鉴卡》变更手续的项目是

A.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的变更

B.医疗管理部门负责人的变更

C.药剂科主任的变更

D.具有麻醉药品处方审核资格的药师的变更

E.麻醉药品采购人员的变更

2.《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关于毒性药品的管理正确的是

A.采购毒性中药材,包装材料上无须标注毒性标志

B.擅自收购毒性药品,可处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警告

C.调配毒性药品时,未标明“生用”的,应当付炮制品

D.每次处方剂量不得超过三日极量

E.科研和教学单位可以使用毒性药品

3.根据《执业药师资格制度暂行规定》,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实行

A.考核制度 B.考试制度

C.核准制度 D.登记制度

E.注册制度

4.根据卫生部等九部委局《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基本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的比例是

A.60% B.70%

C.80% D.90%

E.100%

二、配伍选择题。(备选答案在前,试题在后,每组若干题。每组题均对应同一组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重复选用,也可不选用。)

【5~6】

A.生产、销售假药罪

B.生产、销售劣药罪

C.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D.虚假广告罪

E.非法经营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甲报社对假药进行虚假宣传,构成

6.乙药厂生产的某药品含量低于国家药品标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构成

【7~8】

A.造成中度残疾

B.造成重度残疾

C.致人死亡

D.致3人以上死亡

E.致5人以上死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书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7.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情形是

8.生产、销售的假药被使用后,应当认定为《刑法》第141条规定的“对人体健康造成特别严重危害”的情形是

【9~12】

A.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其定点批发资格,并依照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B.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交易的药品,并处罚款

C.由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D.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给予警告,暂停其执业活动

E.由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根据《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

9.定点批发企业未依照规定储存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10.未取得麻醉药品处方资格的执业医师擅自开具麻醉药品的

11.定点批发企业使用现金进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交易的

12.定点批发企业销售超过有效期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少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在规定的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的有

A.以维生素C注射液冒充哌替啶注射液

B.生产销售含量为0.02%的白蛋白注射液

C.销售未注明生产批号的感冒冲剂

D.生产以淀粉为原料的幼儿补钙颗粒

E.销售已过有效期的板蓝根颗粒

【上期答案】

(题目见总二期)

一、最佳选择题

1 2 3 4 5

A A C A A

二、配伍选择题

1 2 3 4 5

D B B C E

6 7 8

C E B

三、多项选择题

1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4

教育公共性的损害(盈利性)

教育法律关系的变化(契约关系的产生)

高等学校职能的异化(教学、科研、社会服务)

2事业单位改革及其对高等学校的影响

事业单位改革的内容

管理自主:从单位到法人

经费体制改革:从全额拨款到分类管理

人事制度改革:从任命制到聘任制

分配制度改革:从平均分配到差别分配

养老保障改革:从国家保障到社会保障

事业单位改革的挑战

学校的自主能力问题(学校对市场的判断能力;学校的道德自律能力;学校的内部治理能力)

教师的评价机制(教师人力资本的特征:运用的自主性和价值的模糊性,环境依赖性,使用的独立性和效用的整体性,价值的变动性和实现的延期性,边际成本递减性和使用边界的扩展性)

3活动的公益性与生存的市场性之矛盾

3我国已经通过的教育法律名称

教育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0年2月12日通过,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共20条);

《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6年7月1日起施行,共18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共43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年3月18日通过,1995年9月1日起施行,共84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通过,1996年9月1日起施行,共40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1999年1月1日起施行,共69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年12月28日通过,2003年9月1日起施行,共68条)。

4高等教育法制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方向原则

权利平等原则

公益性原则

大学自治原则(外部治理)

权力平衡原则(内部治理)

权利救济原则

5高等学校的法律身份

(一)作为行政主体的身份

行政主体的类型:法定主体、授权主体、委托主体

学校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的社会组织,经法律、法规的授权享有国家行政权力和承担行政法律责任,其授权性行政主体的身份的法律依据是我国的《学位条》,该条例的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教育法》第二十八条学校9项权利中的招生权、学籍管理权、学业学位证书授予权具有行政权力的特征。

(二)学校作为受托人身份

作为附属组织的受托(职称评定)

作为第三方组织的受托(资格认证)

(三)学校作为独立法人组织的身份

1.对内:依法享有自主管理权

内部管理规则制定权

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任命权

内部活动的决策和实施权

人员和财产经费管理权

2.对外:依法享有民事权利:

人身权:名称权、名誉权

财产权:物权、债权

知识产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6高等学校的权利和义务

高等学校权利的内容

1.教育法28条规定的九项权利:按章程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学记管理权、学业和学位证书颁发权、聘任和管理教师权、设施和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权、拒绝非法干涉权、其他合法权益。

2.高等教育法32至38条规定的七项权利: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权;法自主设置和调整学科、专业权;自主制定教学计划、选编教材、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权;自主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权;自主开展与境外高等学校之间的科学技术文化交流与合作权;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内部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评聘教师和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的职务,调整津贴及工资分配权;对举办者提供的财产、国家财政性资助、受捐赠财产依法自主管理和使用权。

高等学校义务的内容(教育法29条)

1.遵守法律、法规;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

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

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

6.依法接受监督。

7高等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案例分析)

。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

指学校规章制度的内容必须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与其他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相抵触。违反合法性通常有三种情况:

(1)主体不合法:在不具备法定权力的情况下擅自剥夺或限制师生合法权利;

(2)内容不合法:第一,学校的规定与法律法规的规定相抵触;第二,对法律法规的规定做扩大性解释;第三,在没有获得法律或上级教育行政机关授权的情况下擅自使用可能损害师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3)程序不合法:第一,规章制度缺乏民主性;第二,规章制度缺乏公示程序。学校规章制度的合理性

指在法律没有明文规定或只有比较原则、笼统的规定时所应坚持的基本标准。学校管理的合理性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其出发点是为了教育人,而不是为了惩罚人、限制人;第二,学校规则是基于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实现或学生的完善发展的需要而设定;第三,学校规则适应成员的合理性需求并能获得基本的认同感。

8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

在国外,高校教师的地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公务员、雇员、公务雇员。

《教师法》第三条: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1.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2.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3.教师具有特定的权利义务

9高校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一)高校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

2.学术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

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学生管理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报酬待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

期的带薪休假;

5.参与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

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高校教师的义务

1.遵纪守法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教育教学义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

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政治思想品德教育义务: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

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尊重学生人格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保护学生权益义务: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提高自身思想业务水平义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

平。

(二)教师义务履行的条件(教师法第九条)

1.提供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教育教学设施和设备;

2.提供必需的图书、资料及其他教育教学用品;

3.对教师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4.支持教师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10教师资格制度

。教师资格条件(教师法第十条)

1.具有中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

4.具备教育教学能力。

(四)教师资格的丧失和撤销

《教师法》第十四条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

1,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2,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11教师聘任制度(案例分析)。

(一)聘任制的性质、特征和形式

性质:民事契约关系

特征:平等、自愿;

书面契约、聘期;

权利、义务、责任对等。

形式:招聘、续聘、解聘、辞聘

(二)聘任制在实践中的几个法律规定

1.合同种类

2.关于试用期的规定

3.合同变更和解除的规定

4.违约责任

(三)聘任制在理论上的几个法律问题

(1)合同性质问题(包括法律适用问题)

(2)聘任权问题(教师、教师工会、学校、教育行政机关)

(3)合同内容的法定性和约定性问题(格式与非格式)

(4)规章制度与合同条款冲突问题

12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1.学生的人身权

人身权:指与人身相联系或不可分离的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权利。亦称人身非财产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荣誉权。

2.学生的受教育权利

(1)受教育机会权

自由权(法律限制除外):受教育或不受教育;

入学权:共有性权利和竞争性权利;

优惠权(补偿性权利):特殊群体公民;

救济权:非法剥夺后的权利恢复;

(2)受教育的条件权

基本的教育条件保障权;

物质帮助权(免费制度、合理的成本负担制度、帮扶制度);

支持其受教育过程完成的辅助性权利;

(3)充分发展权

发展自主权

教育事务参与权

公正评价权

(一)学生的权利

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教育法42条)

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教育法42条)

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教育法42条)

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教育法42条)

5.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高教法56条)

6.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权(高教法57条)

7.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教育法42条)

(二)高等学校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教育法43条)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法43条)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教育法43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教育法43条)

5.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高教法54条)

6.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高教法55条)

13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处分权(案例分析)。

(一)学生处分的合法性

1.制度合法性

实体合法:主体合法、内容合法

程序合法:制定民主、公布生效

2.行为合法性

权限合法

程序公正:告知原则、申辩原则、申诉原则

比例原则:过罚相当

(二)学生处分的性质:纪律处分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对于内部成员所实施的身份惩戒措施。纪律处分的前提:被处分人与处分人存在法律关系;处分人对处分事项拥有自主管理权;被处分人违反了内部规则;

纪律处分的标的是成员的身份以及与身份直接相关的权利与义务。纪律处分能否提起诉讼?

三)学生处分的种类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53条: 警告; 严重警告; 记过; 留校察看; 开除学籍。

(四)学生处理程序

学生处分的程序,大致为7个步骤:

1.处分的提起;2.调查取证;3.本人申诉;4.讨论决定;5.批准备案;

6.通知本人及存档;7.处分的执行。

(五)处分决定书基本内容

1.被处分人基本情况;2.违纪事由;3.处分依据;4.决定机关;5.处分种类;6.权利救济;

7.处理机关(盖章)

(六)对处分的申诉

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

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处分决定书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学生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并在接到书面申诉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需要改变原处分决定的,由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交学校重新研究决定。

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可以向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接到学生书面申诉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决定受理的,从受理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

2.调查取证;

3.本人申诉;

4.讨论决定;

5.批准备案;

6.通知本人及存档;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5

教育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国家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教育部 2.我国的教育基本法和根本法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基本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教育法》 3.实体法和程序法是根据法规()的不同划分的

A创制方式和表达方式

B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 C规定的内容

D适用范围 4.《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属于()

A教育单行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地方性教育法规

D教育规章 5.教育法规中确立的有关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育基本制度和原则等,必须符合()A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B我国基本国情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教育内在规律 6.在我国,颁布行政法规的机关是()A国务院各部、委、局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7.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一般法和特殊法,下列属于特殊法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 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教育基本法

C教育单行法律

D教育规章 9.教育法律法规是以()保证实施的行为准则

A社会规范

B国家强制力

C党的领导

D社会主义价值观 10.“可以”“有权”“不受``````````干涉”这样的文字表述经常出现在()规范中 A义务性

B授权性

C强制性

D任意性

11.制裁性规范和奖励性规范是按照法律规范的()分类的 A要求人们行为的性质B强制性程度

C法律后果

D自愿程度 1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育法律关系属于()的法律关系 A隶属型

B平权型

C调整性

D保护性 13.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内容的是()

A学校与政府

B学校与社会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家长 14.()是教育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根据。A法律事实

B法律规范

C法律条文

D法律责任 15.下列属于教师申诉范围的是()

A政府行为部门侵犯其合法权益

B企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C事业单位侵犯其合法权益

D其他个人侵犯其合法权益

16.规定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必须为一定行为或不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是()A强制性规范

B任意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授权性规范 17.“教师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的,或者对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作出的

处理不服的,可以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这属于()A义务性规范

B授权性规范

C制裁性规范

D奖励性规范 18.教育法律规范的结构中不包含()

A法定条件

B法律后果

C法律事实

D行为准则 19.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关系

A权利义务

B诚信

C合同

D社会契约

20.学校因管理不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学校负责人主要承担()A刑事责任

B行政责任

C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21.把教育法律关系分为调整性教育法律关系和保护性教育法律关系的依据是()A主体之间关系的类型

B教育法律关系主体的社会角色不同 C教育法律规范的职能

D教育法律关系的层次结构

22.如果学校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益,受理教师申诉的机关是()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人民法院

C当地人民检察院

D主观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 23.教育法律救济的根本目的是()

A避免伤害

B避免纠纷

C获得赔偿

D补救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24.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在接到申诉书的次日起()内,做出处理。逾期未做处理或者久拖不决的,申诉人可以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A10日

B15日

C30日

D2月 25.《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学校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26.在通过其他途径都不能获得满意的救济时,可以通过()渠道获得充分的补救 A校内解决

B教育仲裁

C诉讼解决

D行政救济

27.在我国的教育管理实践中,学校对老师的行政处分决定以及对学生的处分决定,教师或学生如果不服的,无法通过()方式获得救济

A教育行政复议

B育中断

C民事诉讼

D行政诉讼 28.李某担任某县高三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的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二判断题 1.我国现行的教育法规包括成文法和不成文法。

()2.我国教育法规中通常都是实体性内容与程序性内容同时出现在同一部教育法规中。()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最高层次

()4.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法律关系主体

()5.校舍失修坍塌伤人属于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6.教育法律关系一经发生,是不可以变更的。

()7.撤职属于行政处罚。

()8.在具体到某一违反教育法的行为时,一个行为只承担一种法律责任

()9.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10.教育法律救济的对象可以是教育法律关系的权力

()

五、案例分析

一天上课时,王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眼睛看着课桌下面而不看书,王老师提醒他多次,那位同学就很强硬地对视老师的眼睛,用愤怒的语气对老师喊:“我不可以看下面啊?怎么什么事情

都要你管啊?你是不是想打我啊?有种你到政教处去打我呀?老子叫你丢饭碗!” 试分析该案例。

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一、单项选择题

1.依法执教的主体是()

A教育主管部门

B学校

C教师

D班主任

2.1995年制定的()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方式》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有的老师怕影响总体成绩,不让成绩差的学生参加考试,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人身安全权

4.教师没收学生的文具不予归还,主要侵犯了学生的()A受教育权

B财产权

C人身权

D肖像权

5.教师辱骂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6.教师私拆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A隐私权

B肖像权

C名誉权

D财产权 7.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8.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进行依法执教的表现的是()

A私拆学生信件

B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C体罚学生

D进行有偿家教 9.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不包括()

A行政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违宪责任 10.()是学生最基本的权利

A人身权

B财产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11.人身权是一种专有权,不能买卖、赠予、继承,但()例外 A姓名权

B名称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12.鲁迅曾说:“人有人性,狼有狼性。我希望中国人多一点狼性,少一点人性。”用现代教育改革新理念的眼光来看,鲁迅实际上是在提倡()

A个性教育

B情感与价值观教育

C关爱自然

D教育民主 13.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14.教师规定学生做不完作业不准回家吃饭,侵犯了学生的()A财产权

B人格尊严权

C生命权

D人身自由权 15.学校不能对高中生进行()处分

A警告

B记过 C开除学籍

D送去劳动教养

16.一些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或者勒令未成年学生退学的行为,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A人身权

B受教育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17.教师对生病的学生救护不力,属于()

A侵犯学生的生命权

B侵犯学生的健康权

C侵犯学生的身体权

D不作为违法侵权

二、判断题

1.依法执教就是依法治教

()2.目前一些教师的法制观念还很薄弱,存在着歧视、侮辱学生等现象

()3.作为一名教师最关键的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不需要学习法律

()4.教师实施的对学生的侵权行为必须由教师本人承担

()5.学生自行外出或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也需要负责任

()6.中小学生的作文不属于受《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

()7.教师向学生推销商品属于侵犯学生的财产权

()8.如果教师侵犯学生的合法权利,学生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获得救济

()9.我国的教育法规体系已经很完善

()10.体罚不仅侵犯学生的生命权、健康权,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1.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不仅侵犯了别人的姓名权,也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2.教师根据成绩把学生划分为优生和差生是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

()14.教师增强法律意识仅仅是为了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15.学生在学校自杀应该由学校负法律责任

()

三、案例分析

1999年后月的某一天,中学生蔡某趁着李老师写板书的间隙,偷偷躲在桌子下抽烟,李老师让蔡某交出来,蔡某坚持自己没抽烟。李老师非常气愤,狠狠地拧蔡某的耳朵,由于用力过猛,蔡某的耳朵撕烂了一块,当场流血不止。李老师当时吓坏了,赶紧把蔡某送到医院进行治疗,并赔偿该同学的经济损失。

1.李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什么法律?需要承担什么责任? 2.本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第三章

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一、填空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为主、为辅的体制。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4.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应当设置的标志。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根据制订的。7.《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规定,学生每天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小时,小学不超过小时。

8.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的教育行政部门。9.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10.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的安全状况,应当检查一次。11.国家施行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12.主管全国教师资格工作的部门是。13.国家施行义务教育制度。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我们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全面实施。

15.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处罚执行。16.《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第14条规定,学校每学年至少举行一次以项目为主的全校性运动会。

17.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的原则。

18.国务院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19.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20.权利是以规定并加以保障的人们所应当或可以享有的一种利益。21.节假时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行为。22.社会主义社会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包括:、和。

2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以上标准。24.参加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26.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依法追究。2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和。28.县级以上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和。

29.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30.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施行根据职责共同负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的体制。3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必须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32.学校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的,由责令退还所收费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33.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3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米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35.学校实行负责制。3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3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38.国家实行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

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39.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不得开除。

40.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41.是调整各级各类教育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42.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和。

43.教师主要通过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44.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并补助。45.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

46.中国公民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应当依法取得。4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48.学校依法对学生的人身安全承担和责任。

49.明确规定实行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职务制度和教师聘任制度,从而奠定了教师任用与管理的新机制,构成了教师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5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年1月1日起实行。

51.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结果必须予以保障的。52.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53.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使适龄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为培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54.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对义务教育执行法律法规情况、教育教学质量以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进行督导,督导报告向公布。

55.凡年满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的儿童,可以推迟到周岁。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休学的,法定监护人应当提出申请,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批准。

56.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入学。57.《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

58.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周岁的公民。

59.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需要设置相应的实施的学校(班),对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

60.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予以保障。

61.国家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的方式到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认定其教师资格,其任教时间计入工龄。6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招用未满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63.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64.未成年人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依法。

65.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二、单项选择题

1.目前国家法律规定要普及的教育是()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

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

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有什么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

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的部门是()

A.党中央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5.承担“必须使适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义务的人是()A.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的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青岛市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

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义务教育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A.允许

B.同意

C.认可

D.禁止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订和发布()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点清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承担责任。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C.司机和某寄宿学校共同负责

D.司机和王某共同负责 11.2001年6月7日,教育部通过(),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A.《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试行)》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办法》 12.《教师资格条例》属于()

A.教育行政法规

B.地方性教育法规

C.教育单行法律

D.教育基本法律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根据()指定的。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4.在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津贴。

A.特殊岗位补助

B.生活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特殊风险补助 15.下列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主体是()

A.特殊教育儿童

B.少数民族儿童

C.孤儿

D.留学生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指定本法。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7.教师提供学生成绩的方式不恰当,对学生造成了伤害,教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A.隐私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荣誉权

D.人格尊严权

18.某老师未经学生允许私自将学生的作文编入自己编著的优秀作文集,对该老师的做法叙

述正确的是()

A.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财产权 B.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著作权

C.该老师的做法没有侵害学生的著作权,因为作文不算“作品”,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

D.该老师的做法侵害了学生的人身权利

19.某试验室的老师在学生做实验时,离开试验室接听电话,学生在老师离开之后,随意触碰老师的实验用品,导致学校试验室失火,幸而没有人员伤亡。该老师的行为()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D.没有违法

20.某校一名学生在跑八百米时突然死亡,后查明该生要严重心脏病。学生家长事先将此事告知过该生的班主任。该班主任的行为()

A.触犯了刑法

B.属于不作为侵权

C.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

D.没有违法 21.特殊教育老师享有()津贴。

A.特殊奉献补助

B.特殊岗位补助

C.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D.生活补助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等或中等以下教育()管理。A.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B.在国务院领导下地方人民政府 C.由国务院直接 D.由省政府直接

23.违反国家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情节严重者需要承担的违法责任为()A.行政处分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开除 24.以下关于义务教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家收取学费,不收取杂费

B.适龄儿童、少年必须考试才能入学 第128页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具体负责义务教育实施工作 D.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最早为7岁 2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既不教学语言文字是()A.地区方言

B.文字

C.汉语言文字

D.普通话

26.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的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无关于 27.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及其以上学历 D.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8.取得初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29.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宣布考试无效。

A.国务院

B.党中央

C.地方人民政府

D.教育行政部门 30.下列论述不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或者纲要(试行)》的是()A.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

B.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但作为选修课程 C.实行学校毕业生免试就近升学的办法

D.高中毕业会考改革方案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31.义务教育阶段的教科书审定办法是由()规定。A.地方人民政府

B.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国务院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3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的权利。

A.初等教育

B.基础教育

C.义务教育

D.高等教育

3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法律手段

B.强制手段

C.自力救济手段

D.上访

34.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最低应该由所属()责令限期改正。A.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C.省级人民政府

D.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5.下列不属于教师的权利的是()

A.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B.评定学生的品性和学业成绩 C.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D.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36.学校应当逐步实行教师()

A.终身制

B.聘任制

C.签约制

D.合同制 3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等进行考核的部门是()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C.当地政府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3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引导、教唆、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或卖淫的,应依法()

A.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D.拘捕 39.学校可以对教师的()进行处分或者解聘。A.组织交班费

B.组织学生开展校外活动,一学生路上撞车,经抢救无效死亡 C.强制搜学生的身,想知道是不是偷了东西 D.与同事不和 40.《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应该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A.父母

B.家庭

C.监护人

D.社会团体

4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不得对未成年人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A.个人志愿

B.人格尊严

C.人身自由

D.合法权益

42.小明(15岁)的父母离婚时,法院判决其随母亲生活,其父以法院判决为由,对其不管不问。其父的这种行为违反了()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43.某初级中学为追求升学率,将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同学除名,该中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A.人格尊严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公民权

43.小张(15岁)的父亲经常在家吸烟,小张也常模仿几口,父亲未加制止,小张父亲的做法()

A.不违法

B.违法

C.家庭内部问题,法律不予过问

D.合理合法

4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A.自由、尊严

B.人身、财产

C.成长、健康

D.生命、安全 46.如果发生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国家机关 C.任何组织或个人 D.特定组织和个人

4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

A.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 B.简陋的 C.临时修建的 D.私人的 48.对未成年人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目的是()

A.预防犯罪

B.预防变坏

C.增强法律概念

D.扩大法律用途

4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未成年人。

A.学习成绩差的B.有残疾的 C.生活能力差的 D.社会能力差的 50.某小学组织学生到公园春游,公园()按成年人标准对学生收取门票。A.可以

B.不可以

C.根据公园制定的规则

D.必须 5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A.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B.中央国家机关 C.地方各级国家机关

D.市级以上人民政府 5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A.教育

B.压制

C.保护

D.教育和保护

5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

A.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B.监护职责和照管职责 C.抚养义务和培养义务

D.监护责任和监护工作

54.对离家出走且无法查明其父母或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由()收容教育。A.居委会

B.工读学校

C.儿童福利机构

D.社会救助团体

55.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办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应当照顾未成年人的(),并可以根据需要设立专门机构或者指定专人办理。

A.年龄因素

B.智力因素

C.身心特点

D.情绪特点

56.离婚双方因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执,达不成协议时,应当根据()的原则和双方具体情况判决。

A.保障子女权益

B.有利于女方

C.尊重未成年子女的意愿

D.参考双方经济实力 57.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A.其班主任老师代

B.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C.未成年人自己

D.社会机构

58.中学生王某偶然得知同学李某有尿床之疾,便在同学中广而告之,王某的做法侵犯了李某的()

A.隐私权

B.人格尊严

C.人身安全

D.财产权

59.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小时之内及时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A.十二

B.十八

C.二十四

D.二十

60.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次。A.一

B.二

C.三

D.四

61.教师资格证书适用的地域范围是()

A.在全国范围适用

B.只在本地区适用

C.只在本校适用

D.在外国也适用 6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享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63.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有关直接负责人

D.学校负责任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64.教师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法律、法规规定超过此时限的除外。A.15

B.20

C.30

D.60 65.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已经获得的教师资格证书由()收缴。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C.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D.省级人民政府 66.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中,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严格责任原则

D.公平原则 67.学校()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担任工作人员。A.可以

B.不得

C.特殊情况可以

D.经批准可以

68.侵占学校及其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A.行政责任

B.刑事责任

C.民事责任

D.AB两种责任

69.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A.2

B.3

C.4

D.5 70.教职工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

A.协调原则

B.职责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

D.明确性原则

71.教职工代表大会任期()年,人员组成中教师代表一般应占()左右。A.2;40%

B.3;40%

C.2;60%

D.3;60% 72.()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C.中国人民

D.民众 73.“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A.《学校管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教师管理条例》

7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A.三年

B.三至五年

C.五年

D.十年 75.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确定。A.当事人的主观动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B.当事人的行为和主观动机之间的关系 C.当事人的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当事人是否是主观故意 7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C.1994年10月30日

D.1986年4月12日 77.《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最新修订于()A.1990年9月1日

B.2006年6月29日 C.1994年10月31日

D.1986年4月12日

78.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开始实施。A.2006年9月1日

B.2006年6月29日 C.1994年10月31日

D.1986年4月12日

79.学生或者其监护人知道学生有特异体质,或者患有特定疾病,但未告知学校的,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行为并无不当,这时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应该由()承担责任。A.学校

B.未成年人监护人

C.教师

D.学生的亲戚

80.教育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对公民处以五十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一千元以下罚款或给予警告处罚的,可以适用()程序。

A.简易程序

B.复杂程序

C.一般程序

D.听政程序 81.义务教育实行领导,统筹规划实施,为主管理的体制。()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82.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是()

A.促进公平

B.改革创新

C.提高质量

D.改革创新 83.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是()

A.育人为本

B.提高质量

C.促进公平

D.改革创新

84.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应当均衡配制本行政区域内学校师资力量,组织校长、教师的(),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

A.学习和培训

B.沟通和合作

C.培训和流动

D.交流和互访 85.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划分的年龄界限是()A.10周岁

B.14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三、多项选择题

1、法律责任的类型有()

A.民事法律责任

B.行政法律责任

C.刑事法律责任

D.违宪法律责任 E.刑罚法律责任

2.张某作为一名受教育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A.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业

B.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C.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D.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E.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E.法律救济 4.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条件。

A.有组织结构和章程

B.有合格的老师

C.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 D.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E.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5.学校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A.不是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教师不受学生欢迎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E.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6.下列属于体罚学生的情形是()

A.让1—2年级的小学生一个生字抄写10遍 B.王某上课讲话,老师令其抄课文5遍

C.李某等八人上自习课讲话,老师令李某等八人到学校运动场跑10圏 D.体育课教师在课堂上为纠正某学生的不规范动作,令其反复练习4次 E.初三教室内,物理老师拿戒尺在不听话的学生后颈上使劲击打三下 7.学校不得有()行为。

A.拒绝接受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随意开除学生 D.处分学生

E.选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8.对未成年人监护权的设立包括()

A.法定监护

B.指定监护

C.委托监护

D.代理监护

E.收养监护 9.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是()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高等教育

E.职业教育 10.保护未成年人应该遵循的原则是()A.平等原则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E.家庭与学校相结合

11.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四有”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其中“四有”的具体内容是()A.有理想

B.有文化

C.有纪律

D.有道德

E.有能力 12.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对未成年人提倡“五爱”功德,“五爱”的具体内容是()A.爱祖国

B.爱人民

C.爱劳动

D.爱科学

E.爱社会主义 13。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或优惠开放的场所是()

A.图书馆

B.青少年宫

C.动物园

D.美术馆

E.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4.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撤销教师的教师资格的情况包括()A.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 B.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

C.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D.开除学生的E.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1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E.生活能力教育 16.加强和改进少点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E.国家政策

17.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E.民族主义

18.我国到2020年的教育战略目标是()

A.基本全面实现素质教育

B.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C.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D.普及高等教育

E.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19.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E.《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0.推进依法治教的方法有()

A.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B.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C.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D.大力推进依法治校

E.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四、案例分析

1.娜娜上小学二年级,偷了同桌的一本语文书,由于娜娜正好坐在第一排,班主任在课堂上用手指指着娜娜的额头说娜娜是小偷。班主任这样的做法对吗?

2.杨某的父母平时白天经商,晚上打牌,对杨某缺少管教,致使杨某染有不良行为,初二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年级最后一名,其父母认为杨某没出息,更加不管,不让杨某回家。杨某父母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3.近日,一个“学生被老师罚跪”的帖子在各大论坛迅速传播:在某中学上演了令人震惊的一幕,近20名十四五岁的男孩双膝跪在操场上,或低头沮丧,或四处张望。老师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4.小明(13岁)在父母离婚后,跟随母亲一起生活。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吗?为什么?

5.某小学组织该校1至3年级学生到某市熙春公园秋游。学生离校前,班上教师对学生去秋游进行了秋游安全注意事项的教育。秋游中教师对学生开展各项活动进行了严格管理。休息期间,小学生陈某等学生私自脱离教师管理溜到公园内的乘坐缆车,由于管理人员操作不慎陈某从车上坠地,造成陈某“脾破裂,肾损伤”。学校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吗?

6.金某(15周岁)在课间因小事与同学沈某发生争执,金某一拳击中沈某头部,致使沈某倒地,送医院不治死亡。

请问金某应当负刑事责任吗?

7.某初中因为学生李某为能按时缴纳相关费用,将他开除。学校可以这样做吗?

8.初二学生郭某偷了同学的饭菜票被发现,在以后的学校、班级活动中,郭某虽有新参加,但都被班主任拒之门外,郭某数学成绩是班级最好的,省市数学竞赛,郭某报名参加,且取得全校选拔赛第一名,但学校以郭某偷窃不良行为,不让郭某代表学校参加竞赛。请问学校的行为合法吗?为什么?

9.某中学举行运动会,孙某报名参加的是初中部男子800米比赛,当孙某跑完800米时,便摊倒在地上。学校老师和同学见后立即上前扶助,副校长和体育老师立即对孙某进行挤压人中穴及人工按压胸部等急救措施。同时,另一名副校长马上联系医院,大约8至10分钟内,救护车驶到学校运动场,医生立即对孙某进行急救,随后将其送往医院继续抢救。孙某昏倒的当时,学校老师通知了孙某家属。孙某经抢救无效死亡,医生诊断为心脏性猝死。孙某被抢救的医疗费用,学校已全部支付。可是孙某父母依旧向学校索赔各种经济损失20万元,一纸诉状将学校告上法庭。学校应该赔偿吗?

10.元旦前夕,学校决定12月31日下午2点半放学(比平时提前一小时),12月28日,学校将临时变动放学时间的通知提前两天写在教室的黑板上,让学生们向家长转告。但7岁的陈某忘记将学校提前放学的通知告诉父母,家长不知变故,没有按照变动后的时间提前到接车点来接孩子。陈某准备自己回家。当走到路中央时,被一辆急速驶来的大货车撞倒,当场死亡。

本案除了货车司机负主要责任外,学校需要负责任吗?

11.李某、赵某系某初三学生,均为15周岁。2008年5月6日下午课间休息时,嬉笑打闹中赵某不小心摔倒,门牙摔断并多处擦伤,花去医药费4000余元。在李某、赵某学校3方自行协议赔偿未果的情况下,赵某诉诸了法律。试分析李某、学校是否有义务赔偿赵某医药费。

12.某校初级中学15岁学生刘某课堂作业未及时完成,教师彭某对其严厉批评,并打了刘某两耳光致其受伤。

请问该老师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应当受到行政处罚?

13.某小学进行期中考试。班主任在全班同学面前,公布排榜名次时,不问青红皂白,严厉地批评了这次没有考好的张某。张某心灵受到严重伤害,从此郁郁寡欢。请问该老师的行为是否违法?

14.某校化学教师赵某参加了县教育学会组织的为期一天的学术研讨会,没有向学校请假。学校按旷职论处,按照本校的有关规定,扣发其当日的工资和本月全勤奖,并在全校职工大会上提出批评

请评价学校的行为。

15.宋某,31岁,2000年师专毕业,在某乡中学初中物理教师。工作以来,宋某教学能力突出,很快成为学科骨干教师。2005年,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向学校申请到某师范大学进修。可是学校以进修影响学校工作为由不批准。该学校的做法合理吗?宋某该怎么办?

16.小学生武某上课时,起立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结果武某重重地坐到了地上。武某当时身体没有任何异样,老师也只批评了陈某几句,就继续上课,可是三天后,武某感到腿脚发麻,后来发展为没有办法正常坐着上课。父母将她送往医院诊断,经检查为尾椎受挫伤,导致下半身麻痹,需要长期治疗。对这起事故,谁应该担负责任?

17.某中学学生李某在上体育课三级跳远时,由于落地动作不当造成大腿骨开放性骨折,伤势严重。调查表明是由于任课教师组织得不好,既不能讲解,也不做示范,简单布置后教师就离开场地,辅导专业队训练去了。

请你运用教育法律知识对这一案例进行分析。

18.陈某,女,23岁,2004年从某师范大学毕业后,应聘到一所民办学校,担任小学英语教师。学校地处市郊,实行封闭化管理,平时不能外出,而且教学任务很重,不个每月4000元的收入,比公办学校的教师工资高很多,这使她很感欣慰。然而,随着寒假的到来,他才知道,学校有一个规定:寒假期间不上课,每人每月仅发200元的生活费。陈某很是不解,为什么公办教师可以带薪休假,而民办学校的教师就不可以呢。该学校违法吗?陈某该怎么办?

19.一个初三女孩听课时感觉老师和同学们在用歧视的眼光看着她,导致她不敢抬起眼睛看黑板。因为成绩不理想,他努力学习,但虽然盯着书,却一个字都看不进去。家长发现了他的变化后,做了一番调查,原来这个女孩的数学老师曾在全班同学面前对他说过:“你这种成绩和智商根本就不用念高中,随便读个技校就行了。”这句在老师看来轻描淡写的话,让她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障碍,心理医生诊断为强迫倾向。试分析该老师的做法。

20.某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这样报道:“今天上午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入室盗窃案,2名犯罪嫌疑人是我市南山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李××、赵××。”并将2人接受警察讯问的正面图像一同播放。

电视新闻这样报道可以吗?

21.某中学高一年级2名学生因盗窃一辆摩托车而被刑事拘留,学校因此立即做出取消这2名学生学籍的处分决定 学校的处分决定正确吗?

22.某县一中学生张某不住校,有次上午9点多才赶到学校,而此时已上第二节课了。他见正在上课,就躲到住校的宿舍楼下,正好被正教处李老师发现,于是李老师对张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罚他提水冲洗厕所,规定厕所冲洗干净之后才能进教室上课。当他把厕所冲洗干净后,已是下午一点了。

试分析李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

23.张某从某师范院校专科毕业后,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物理。一年后所教班级数学成绩明显下降,学生对他意见很大,强烈要求换老师。学校经调查发现,张某不认真研究本专业知识,课前不备课或备课很简单,课堂教学效果不好。教育组多次找他谈话,组织有关教师听他的课,但张某不接受对其教学工作的检查,甚至在成绩评定时,有意评低对他有意见学生的成绩,个别的甚至有意评不及格。学校研究认为张某不在适宜担任该科教学工作,但又没有合适的科目,决定由他负责学校的治安、收发工作。张某不服,认为自己是教师,应担任教学工作,学校的决定侵犯其教育教学权,于是向教育局提出申诉。问:本案中,学校是否侵犯了张某的教育教学权?为什么?

24.某厂子弟学校教师殷某,因不服学校以“联考”成绩差为由扣罚其浮动工资、奖金,认为他的合法财产权受到侵犯,于1998年9月16日,一纸诉状将厂及子弟学校推上被告席,市郊区人民法院受理了这起诉讼案。分析本案中学校的行为是否合法。

25.某初级中学,在1991—1992学年第二学期未考试结束后作出决定,凡是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下学期开始就按试读生对待,每人需交纳试读费80元,否则不让其继续上学。共计收取168每学生的试读费工13340元。1992—1993学年第二学期,全校600余名学生中有不及格学科的达370人。学校又作出决定,各年级组教师可利用节假日为学生补课,并收取补课费。期末考试及格的学生每人须交5元,而不及格的学生每人须交10元。全校1993年初共收补课费11020元。1992—199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校对补考学生收取补考费,每科1元,三个年级共收了900多元。所收费用除学校留存一小部分外,其余都做为教师和工作人员的劳务费和津贴。

26.案例一:1996年12月,某市教委计财科按照工作常规对所管辖的镇区教办,进行一年一度的财务审核。经审核,发现该镇中心幼儿园两名公办教师至今还未领导市教委从1996年1月始每月增加的生活补贴。经调查,教委的拨款已到位,问题在于该园的主观领导——该镇抓教育的副镇长不同意,理由是:(1)要保持公办教师与民办教师收入的平衡;(2)幼儿教师的待遇不能与小学教师等同。为了保护幼儿教师应有的权利,教委及教办有关人员多次就1996年对教师生活津贴的政策以及教师法有关保障教师合法权益的规定与其谈话,但她却置之不理,最后蛮不讲理地说:“请你们不要干预我们幼儿园的内政。”

案例二:某中学,因翻修校舍,急需一部分资金,1990年扣留了全体教师从7月份到9月份的全部工资拨款额共计4.32万元。全体教师对学校的学位极为不满,联名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经县教育行政部门深入调查,查明该校欠教师3个月工资的情况属实。县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校及其责任人限期归还被挪用的教师工资,修建校舍的经费用该校另行解决,并

决定对该校领导及其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利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上面两个案例。

27.李某有一女李霞14岁,系农村某镇初中二年级学生。李某认为女孩上学无用,还不如早辍学去赚钱,遂于2003年暑假讲李霞送到邻镇一个体户外打工。开学一周后,学校老师、领导、村干部多次上门家访,李某拒不说名其女去向,后时还恶语相报:“孩子读不读书是咱们自家的事,你们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1)该案例中有没有违法行为?(2)违反了什么法律规定?(3)违法主体是谁?

(4)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28.某校初中班主任吴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吴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吴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高某家长找到吴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吴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1)吴老师的那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2)吴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

29.小丽在一所初级中学上初三,临近中考,学校搞了一次摸低考试,并划定了一个分数线,规定凡低于这个分数线的学生都将被班主任“劝退“,不能报名参加当年的中考。考试结果

出来,小丽的名字赫然在被“劝退”之列。小丽的母亲曾找过班主任和学校领导,要求学校准许孩子报名,但被学校拒绝。试分析该案例。

30.王力是一个15岁的初中生,她总觉得自己不是读书的料,就想到一家餐馆去打工赚钱,可是,她又听别人说,未满16岁的未成年人是不允许被雇用的。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为什么?

31.涛涛爱淘气,经常在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有时还不完成作业。一天,他又在课上说话、做鬼脸,被班主任老师发现了。老师非常生气,对涛涛说:“你的课不要上了,回家把家长找来,什么时候你爸爸来了,你再来上课。”涛涛不敢回家,只好在教室外面站着。这时,正好校长路过,问清了原因后把涛涛送回教师。事后,校长把涛涛的班主任老师找去,提出了批评。

你认为校长批评得对吗?班主任和涛涛同学应该怎么样做呢?

32.波波很贪玩,经常不完成作业。一天,波波又没做作业,班主任张老师很生气,放学后把他单独留在教室里补作业。这时,张老师突然想起家里有事要办。看见波波还没有补完作业,张老师说:“补完作业才能回家,我一会儿回来检查。”为防止波波自己偷偷跑了,临走时候张老师把教室的门上了锁。由于家里的事很多,后来张老师就把波波的事忘了。天越来越晚,波波一个人在教室里越来越害怕,他想出去,但是门被锁上了,窗户上有栏杆。他拼命地大喊,但学校里的人都走了,没人听得见。波波急得大哭了起来,天很晚了,波波的爸爸才找

到学校,当他和张老师一起打开教室门的时候,波波的嗓子已经哭哑了。请问张老师的做法对吗?

33.原本在一所乡镇中学读初二的小明,刚刚14岁就不得不结束了自己的学生生涯。2000年6月的一天,小明的母亲被学校利用叫去,说是小明太淘气,入学一年在学校打架数十次。“校长说孩子影响了学校的秩序,不能再留在学校。我哭着求校领导,可最后学校还是没留他。” 学校的行为合理吗?小明应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利?

34.强强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因智力发育得较晚,尽管学习很努力,但成绩却总是很差,一次考试,他又考了全班的最后一名。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强强说:“你怎么那么笨,多简单的题呀,还答不对,你是不是长了猪脑子啊!”同学们哄堂大笑。下课了,好几个同学围着强强叫“猪脑子”。强强羞愧极了,回家大哭了一场,说什么也不愿意再上学了。强强的父母问明原因,找到学校。校长在弄清楚情况后,严厉地批评了强强的班主任,要求他在班上给强强道歉,并教育全班同学要互相尊重,不能取笑强强。请谈谈你对这件事情的看法。

35.某小学三年级有个小姑娘叫扬扬。两年前扬扬的爸爸妈妈离了婚,扬扬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两年来扬扬的爸爸从不来看望扬扬,也不给扬扬抚养费。前不久,扬扬的妈妈下岗了,一个月只有300元生活费,家里生活很困难,扬扬的妈妈想让扬扬辍学。你认为扬扬该怎么办呢?

36.刘腾辉是城关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平时住校就读。为解决学生就餐时的喝水问题,城关小学规定,各班级学生轮流值日,以两人为单位用铁桶为所在班级抬开水。2004年某天,刘腾辉与另外一名同学在抬水回来的途中,不慎被绊倒,刘腾辉前胸及右上臂皮肤被烫伤。(1)请用教育法律相关知识分析学校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2)请你谈谈学校应该怎样加强校园安全防范?

37.《湖北日报》2006年3月8日刊登了一封初中生的来信:我们是武汉某大学附中的一群初中生。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我们,本应无忧无虑、快乐成长,但学校教育却使我们负担沉重、忧虑重重、心情郁闷!现在,学校的教育完全是为着升学考试进行的。说搞素质教育,其实只不过是一块金子招牌而已,甚至成了加重学生负担的借口。请看我们的作息时间:早上7时15分至20分到校(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在6时左右起床);明天8节课,偶尔有一节自习课,也总是被占用而上了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课(对应中考的主课);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家庭作业,一般要做到11时左右;每个周末是休息不成的,因为周日照常上课(但要另外交钱),而周六又有大量的家庭作业要做。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我们的睡眠严重不足;我们没有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我们没有机会锻炼身体;我们没有机会做我们很想做的课外科学观察等实践活动。我们知道,学校、老师和家长这样对待我们,肯定是一番好心,肯定是希望我们能成才。但是,他们知不知道,在这样的重压之下,在这样的状况中生活和学习,我们真的能够顺利长大成才吗?

(1)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这一现象,指出学校是否正确。(2)谈谈现实素质教育,应该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38.小李,男,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曾留级,原在城北小学读书。暑假,小李家因城市规划拆迁至实验小学附近,全家户口随即由公安局统一迁到实验小学学区范围内。放假时,城北小学教导处将转学证开给小李。开学时,小李在父母陪同下满心欢喜来到实验小学教导处办理插班手续。实验小学在县城内声誉极高,学额爆满,教导主任以无法接纳为由将小李据之门外。小李回到城北小学,城北也不予以接收,理由是户口不在城北小学学区,转学证也开出,学籍已不再保留。开学已三天,两所学校推来推去。小李父母到当地教育局反映,教育局找实验小学领导,该校领导两手一摊说,上级规定每班不得超过45人,现在已经60人,再收无法安排课桌,也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教育局找城北小学,城北小学振振有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就近入学”,实验小学没理由不收。一个星期过去了,小李还他们学上。

(1)请你分析这是谁的过错。

(2)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采取什么措施?

39.据广西政府网报道,2006年7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钟想廷想自治区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做了《关于2005年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审计结果表明,广西“两基”教育经费专项审计中,审计部门发现部门县存在截留、挤占和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金额达1820.72万元。请分析该案例。

40.周某,女,26岁。某市第三聋人学校教师。1996年11月11日,第三聋人学校以周某因个人问题影响了工作为由,口头通知其离开教学岗位,周某遂于己1996年12月1日向所在区教委申诉,其间又于己12月6日、12月17日两次向政府信访办申诉。区教委12月17日上午接区信访办电话通知后,下午即派人与申请人一同去第三聋人学校处理此事,形成,“解决周某工作问题”的会议记录,并在周某的再三催问下,于1997年1月15日以“某区教委人事科”名义作出“关于第三聋人学校周某工作问题的处理意见”。

处理意见要求周某到第三聋人学校上班,工作由学校安排,周某要服从分配和管理,上岗后单位按规定给予工资。1997年1月29日,周某以区教委处理意见违反《市教师申诉办法》为由,向区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1997年3月4日,区人民政府作出复议决定,认为: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区教委对周某的申诉,应依据《市教师申诉办法》的规定予以解决。结合案例谈谈教师应当如何使用行政申诉和复议。

41.儿童刘某,男,1991年4月出生。1997年该儿童要求进入某师范大学的附属小学接受义务教育,该小学拒绝接受,理由是:区教委制定的期中小学1997招生方案规定该附属小学的新生入学年龄为样6岁10个月,而刘某至1997年8月30日新生入学只有6周岁4个月零10天。刘某的父亲则认为其子已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条规定的年满6周岁应当入学的年龄,附属小学拒收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他们多次与学校交涉未果。刘某的父亲无奈遂多次要求区教委对该小学拒收刘某入学一事作出处理,区教委一直对此事不与受理。

请您利用教育法律知识分析该案例。

42.某县黄家屯村村民黄某有一个小男孩,由于幼时患病,造成左脚跛瘸,导致行动不便。去年,这个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其父黄某带他到黄家屯小学报名入学,但学校认为他是残疾儿童,拒绝招收。为了使儿子能够入学,黄某又带领儿子到附近的另一所学校龙门镇小学报名。龙门镇小学又以此儿童非所属学区为由,拒绝招收。这件事使家长十分着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向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申诉。

试分析这位儿童是否有资格上普通小学,家长有没有资格申诉,学校有没有责任收这名儿童入学。

43.某市一初中在市举办的地方文化节期间,利用学校地处中心的位置,将操场改为临时停车场,并停止了校内一切体育活动。学校还组织教师和部分高年级学生轮流疏导和看管车辆。该校校长认为这种做法既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又为学生提供了勤工助学的机会,一举两得。

(1)这所学校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2)教育行政机关应当如何处理?

教育法律法规参考答案 第一章

教育法律基础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汲取的基本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互关系的基本法律,对整个教育全局起宏观调控作用。

2.C[解析]依据教育法规的效力等级和内容重要程度的不同,分为,根本法和普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根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的普通法

3.C[解析]实体法和程序法规定的内容不同,实体法是规定行使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如民法、婚姻法等,程序法是规定行使具体实体法所要遵循的程序的法律,如民事诉讼法。我国现行教育法规中,尚没有纯粹的程序法。

4.C[解析]《山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是由山东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只在山东省有效,所以属于地方性教育法规

5.D[解析]只有依据教育在内的规律来确立有关的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等,才能更好的发展教育。

6.B[解析]行政法是由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我国的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务院

7.D[解析]特殊法是一般法的对称,指适宜于特别的法律关系主体、特别时间、特别地区的法律

8.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规定义务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所以属于教育单行法律,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9.B[解析]法律的实施是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前提的。10.B[解析]“可以”“有权”“不受`````干涉“是规定了法律关系主体有权作出或者不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所以属于授权性规范。

11.C[解析]制裁性规范是对违反行为准则的有过错行为进行制裁的规范,奖励性规范是对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给予奖励的规范,两者是不同的法律后果。

12.B[解析]平权型的教育法律关系是两个就是平等法律地位点教育关系主题之间产生的教育法律关系,通常称为教育民事法律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属于平权型法律关系

13.D[解析]学校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包括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学校与教师、学校 学生,不包括学校与家长

14.A[解析]教育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是由一定的客观情况的出现引起的,这种客观情况称为“法律事实”

15.A[解析]教师申诉的范围是特定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个人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不属于教师申诉的范围。

16.C[解析]题干是对“义务性规范”的概念的阐述 17.B[解析]受权性规范中常采用“可以”“有权”“不受````````干涉“等术语 18.D[解析]教育法规范的结构包括法定条、法律后果、法律事实

19.A[解析]权利义务关系是以法律规范为前提,在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调整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教育法律关系是一种权利义务关系

20.A[解析]因管理问题发生重大伤亡,学校负责人要承担刑事责任。21.C[解析]略

22.D[解析]当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教师应该想主观学校的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申诉 23.D[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目的在于补救相对人受损害的合法权益,为其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护。

24.C[解析]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25.B[解析]略

26.C[解析]诉讼救济也叫司法救济,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当相对人通过其他途径都得不到满意救济时,最好的途径就是诉讼途径

27.A[解析]教师或者学生对学校的行政处分不服的,不可以通过教育行政复议的方式获取救

济,可以通过教育申诉制度进行申诉,如果还是没有得到恰当的处理,可以通过诉讼救济的渠道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8.A[解析]当教师在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应该向主观学校的教育行政机关提出申诉,因此需要向教育局提出申诉

二、判断题

1错[解析]我国现行的教育法基本上都属于成文法之列 2对[解析]我国现行教育法中尚没有纯粹的程序法,因此程序法内容和实体性内容通常在同一部法规中

3错[解析]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最高层次是《宪法》中有关教育条款 4错[解析]法律关系的核心是权利与义务

5对[解析]校舍如果经过及时的修复就不会坍塌伤人,所以是以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法律事实,因此属于行为

6错[解析]教育法律关系发生以后,如果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改变了,法律关系也随之变更 7错[解析]撤职属于行政处分

8错[解析]追究某一违反教育法的行为的法律责任时,责任形式并不限于一种,可以提出追究两种甚至三种法律责任 9对[解析]略

10错[解析]“权力”不需要救济,因为权力本身就是一种可以强制他日服从的力量。救济的是“权利”

三、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教师法》规定教师有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的义务,同时具有评定学生品行的权利,因此本案例中王老师提醒学生看书合情合理的。(2)《教育法》规定受教育者有尊敬师长,努力学习,完成规定学习任务的义务,提出也有人身自由权等。案例中学生很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但是不尊敬师长,还带有恐吓教师的成分,并且也没有按照老师的规定完成学习任务,因此是不对的。

(3)教师学生还需要更多的沟通,教师有义务去充分全面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这种反应的真实原因,学生也有义务向老师说明自己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向老师承认错误

第二章

依法执教与教师违法行为预防

一、单项选择题

1. C[解析]依法执教是对教师的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因而其主体是教师

2. A[解析]199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从而为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法律保障

3.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受教育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的权力,这是学生在学校中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力。

4. B[解析]文具属于学生的私人合法财产,教师没有资格没收

5. D[解析]人格尊严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辱骂、体罚、变相体罚等

6. A[解析]教师未经许可,拆看学生信件,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7. A[解析]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法律前提

8. B[解析]选项A、C、D的内容都是违反依法执教的行为

9. D[解析]教师违法行为的主要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刑事责任,不包括违宪责任

10. C[解析]作为学生,其最基本的权利是受教育权

11. B[解析]权利人可以依法转让名称权,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名称

12. A[解析]“人性”讲求道义与和谐,“狼性”则遵循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这句话运用到教育上,可以理解为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其自主探究的能力 13. B[解析]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14. D[解析]教师限制学生的行动自由,所以侵犯了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15. D[解析]把高中阶段的学生送去劳动教育,侵犯了学生的人身权利。了解教养是依据国务院即使教养相关法规的一种行政处罚,公安机关毋须经法庭审讯定罪,即可对疑犯投入劳教场所实行最高期限为四年的限制人身自由、强迫劳动、思想教育等措施

16. B[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17. D[解析]教师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属于不作为违法侵权,教师应该对生病的学生加以适当的救护,救护不力就属于不作为违法侵权

二、判断题

1. 错[解析]依法治教强调教育的治理,依法执教强调的是教师使教育教学活动法制化和规范化,依法执教是依法治教的重要内容

2. 对[解析]虽然总体上教师能尊重学生,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老师体罚、辱骂学生的现象 3. 错[解析]教师需要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法律才能尊重学生,也才能更好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4. 错[解析]教师实施的侵权行为若是执行职务的行为,那么学校必须承担因此导致的损害后果。如果是教师的个人行为导致他人权利受损,则学校不必承担责任

5. 错[解析]学生自行外出期间发生的伤害,学校不需要负责任,但是如果教师发现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的信息,而没有及时告知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这时学生发生的伤害学校是需要负责任的

6. 错[解析]中小学生的作文是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体现了自己的思想、情感、构思等,学生本人享有发表权,任何人不得未经许可发表其作品 7. 对[解析]学生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教师不得侵占

8. 错[解析]如果学生的合法权利受到侵害,可以通过申诉或者诉讼形式获得救济,不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形式

9. 错[解析]我国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做了明确规定,但是大部分教育立法还比较薄弱

10. 对[解析]体罚不仅给学生的身体带来伤害,更重要的是伤害了学生的尊严 11. 对[解析]冒名顶替别人上大学是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别人的受教育权

12. 对[解析]学校和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给学生贴上差生的标签会极大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13. 错[解析]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是1980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实施至今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第一次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明确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是1995年制定的

14. 错[解析]教师增强法律意识不仅是为了规范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也为了能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 错[解析]学生在学校自杀,学校已经履行了相应职责的,行为并无不当的,无法律责任

三、案例分析(答案要点)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李老师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学校应当给李老师处分。2.启示是李老师需要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

第三章

主要教育法律法规

一. 填空题

1.一律平等

2.财政拨款

其它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3.适龄儿童

少年

4.生产劳动

建设者和接班人 5.未成年人禁止进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7.8

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9.3

10.每月

11.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12.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13.九年制

14.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 15.不停止

16.田径

17.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

18.教育专项基金 19.十

20.法律形式

21.非法

22.政治素质

业务素质

心理素质

23.二级乙等

24.继续教育 25.工作成绩

26.刑事责任

27,社会生活指导

心理健康辅导

青春期教育

28.重点学校

非重点学校 29.十六

30.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统筹落实 31.教育行政部门

32.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 33.普通话

34.200 35.校长

36.1995 37.1986

主席令

38.教师资格 39.批评教育

40.未成年人

41.教育法

42.中级职务

高级职务 43.教职工代表大会

44.教科书

寄宿生生活费 45.不低于或者高于

46.教师资格

47.专业人员

48.教育管理

保护 4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

50.1994 51.义务教育

52.学杂费 53.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

54.社会 55.六

教育行政部门

56.免试就近57.2006

58.十八 59.特殊教育

60.人民政府 61.志愿者

62.十六周岁

63.教育教学

学校、家庭、社会

64.严加管教

收容教养

65.公安机关 二.单项选择题

1.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2.B[解析]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吧14-16周岁。

3.D[解析]民办学校实行股份制公司管理形式,由学校董事会进行学校事务的决策,由校长进行学校日常事务的管理。

4.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为盲、聋哑和弱智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5.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6.D[解析]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非常具体的操作性法条一般来源于实施基本法的规定。

7.C[解析]依照我国法律,个人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8.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

9.B[解析]教育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国务院作为政府部门只能够提出教育行政法规。

10.B[解析]王某的伤害责任应该由寄宿学校承担,司机虽然也有过错,然而,学校和司机签订合同后,司机履行的行为属于公职行为,学校应该承担责任。11A[解析]略。

12.A[解析]该条例属于教育行政法规,它是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依据宪法和教育法律,高于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规章。1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订本法。

14.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工作的教师享有艰苦贫困地区补助。

15.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级各类教育,使用本法。留学生是留居外国学习或研究的学生,根据的是所在国的有关教育的相关法律。

16.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总则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指定本法 17.A[解析]成绩属于学生的隐私。

18.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生的作品受到保护,教师随意采用侵犯了学生的著作权。

19.B[解析]不作为侵权行为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不作为致人损害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和教师有保护学生的法定义务。如果教师没有积极履行保护职责或阻止有害学生的行为即构成不作为侵权。20.B[解析]同上。

21.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特殊教育教师享有特殊岗位补助津贴。

22.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高等教育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管理。

23.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不按照预算核拨教育经费的,由同级人民政府限期核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专管人员和其它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4.C[解析]本题考察的知识点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相关条例的记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者其它法定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适龄儿童、少年免试入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故应当 选C 25.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言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

26.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大家好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27.A[解析]本题考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历年考试的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小学教师资格,应当 具备中等

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28.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一条规定: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 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29.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七十九条规定,非法举办国家教育考试的,由教育行政部门宣布考试无效。

30.B[解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从学校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1.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国家实行教科书审定制度,教科书的审订办法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规定。

32.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未成年人的家长和监护人有保证其参加义务教育的义务。

33.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可以运用 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利益。

34.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 有四种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题目所述是四种情形之一。35.C[解析]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是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

36.B[解析]〈教师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或者其它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37.B[解析]〈教师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它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 进行指导和监督。38,B[解析]略。

39.C[解析]强制搜身严重的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对学生以后地方影响非常恶劣,因此学校应当 对教师进行处分。

40.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都应该承担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义务。41.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其进行体罚。体罚是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人格尊严的行为。

42.A[解析]首先小明属于未成年,虽然父母离婚,然而其父母双方仍然对小明有监护和抚养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43.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 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性有缺点、学习有困难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44.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应当 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和影响未成年人,引导其进行有益身心的活动,预防和制止其吸烟、酗酒、流浪、沉迷网络等。45.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包括人身、财产和其它合法权益。

46.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如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予以劝阻、制止或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

47.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保障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使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它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48.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六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使未成年人懂得违法和犯罪行为对个人、家庭、社会造成的危害,违法和犯罪应当承担的责任,树立遵纪守法和防范违法犯罪的意识。

49.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它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身体有残疾的未成年人。

50.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博物馆、纪念馆、动物园和公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或者优惠开放。51.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应当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职责不仅仅属于教育机构,还属于各级国家机关。

52.D[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二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53.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应该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和抚养义务。本题也可 采用排除法。

54.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由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教育。注意儿童福利机构和社会救助团体的区别在于是否专门针对儿童。55.C[解析]略。

56.A[解析]当离婚夫妇双方因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权发生争执时,应当根据双方保障子女权益的能力进行裁决,应当将孩子的抚养,权给予较能保障子女权益的一方。

57.B[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电子邮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代为拆开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58.A[解析]尿床之疾属于李某的隐私,《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的隐私受到法律保护,王某的行为侵犯了李某的隐私权。

59.C[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六条规定,收留夜不归宿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其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的同意,或者在二十四小时内通知其父母或者其它监护人、所在学校或者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60.A[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条规定,幼儿园、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资格考试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老师资格考试,每年进行一次。61.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资格证在全国范围内适用。

62.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63.D[解析]本题的重点在于考察学校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人。法律规定,学校负责任和相关直接负责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4.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如果认为行政机关的行为构成侵犯,可以在得知行为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请。

65.A[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八条规定,依照教师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不能重新取得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66,A[解析]过错原则的概念也叫过失责任原则它是以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基本条件的认定责任的准则。按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仅在有过错的情况下,采承担民事责任。学校责任适用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

67.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聘用曾经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员担任工作人员。

68.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侵占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69.D[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

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70.C[解析]《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第四条规定,教代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71.D[解析] 《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的构成,既要照顾到学校各方面的人员,又要充分体现学校以教学为主,其中教师代表一般应占60%左右。代表实行常任制,任期3年,到期改选,可以连选连任。

72.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中国公民,符合条件的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73.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权利受到保护,不得随意开除教师。74.B[解析]聘任教师担任职务任期一般为三到五年。

75.C[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归责原则是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

76.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1995年9月1日开始实施。77.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于2006年6月29日。

78.A[解析]修订后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2006年9月1日开始实施。

79.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了一系列学校可援引的免责抗辩事由,题目所述情形属于列出的情形之一。

80.A[解析]《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教育行政处罚执法人员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对法人或其它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给予警告处罚的,可以适用简单程序,当场做出处罚决定,但应报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备案。

81.A[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实施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

82.D[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规定,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83.B[解析]略。84.C[解析]略。85.A[解析]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10周岁是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界线。三.多项选择题。1.ABCD[解析]法律责任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做出多种不同的分类形式。其中最为常见的分类是按违法的性质和为害程度的不同做出的划分。依次标准,法律责任可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和违宪法律责任。

2BCDE[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后四项是一名受教育者应有的权利。学校教育具有系统性和组织性,学生不能自主安排 3.AD[解析]教师申诉和行政复议是教育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

4ABCE[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具备下列基本条件: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老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是成立法人的必备条件。

5.BDE[解析]A项情形未造成恶劣影响,而且可以通过批评教育等方式进行引导或调解,因而不属于应被解聘的情形。C项也不属于。

6.BCE[解析]关于是否属于体罚的问题,可 结合学生的生理特点、惩罚措施的方式、强度等具体考虑。

7.ABCE[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以下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选项ABCE均在所述之列,学校 是可以处分 学生的。

8.ABC[解析]监护依设立的方式,可分为法定监护、指定监护和委托监护。依照《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

9.ABCD[解析]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国家鼓励发展职业教育,但其不属于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制度。

10.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教育和保护相结合。

11.A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将未成年人培养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四有新人。12.ABCDE[解析]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提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学校教育中,实施这五方面的教育称为“五爱教育”

13.ABCDE]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规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图书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应当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美术馆、动物园等场所,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或者优惠开放。

14.ABC[解析]《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以下情形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认定教师资格。被剥夺政治权利的,是丧失教师资格,不能重新获得教师资格。

15.BC[解析]《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不懈的继续工程实施意见》规定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放在突出地位。

16.BCD[解析]《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

17.BC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18.BCE[解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19.ACD[解析]参看《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20.ACDE[解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第二十章规定,推进依法治教要做到以下几点: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推进依法治校;完善督导制度和监督问责机制。

四、案例分析(答案要点)

1.不对。班主任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娜娜的人格尊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工作要遵循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原则相违背,禁止给孩子贴标签。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单独告诉娜娜这么做是不对的,这样即保护了娜娜的尊严,也让娜娜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2.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不得放任不管,不得迫使其离家出走,放弃监护职责。3.老师的做法不对。我国《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均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学生享有人身权利不受侵害。体罚是指通过对人身体的责罚,特别是造成疼痛,来进行体罚或教育的行为。罚学生跪是典型的体罚行为,并且让学生下跪也损害了学生会的人格尊严。4.其父对小明仍有教育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得因离异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5.学校不应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学校在组织校外活动中仅对学生会负有进行教育、管理、保护的法定职责义务,学校已尽了职责义务,陈某等人不服从管理而私自跑去坐车摔伤。被

告某学校无过错。

6.金某的行为属于意外伤人,其行为发生在课间,不属于学校的责任,金某应负刑事责任,但由于其属于未成年人,可以适当减轻量刑。

7.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8.不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学生不得歧视。9.不应该赔偿。学校组织正常的体育教学,进行800米比赛活动,没有违反相关的教学规定,并无过错。孙某晕倒后,学校进行了必要的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医院。作整个救治过程中,学校采取的措施并无不当。因此,孙某的死亡与学校没有关系。

10.本案的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履行了告知义务。学校给家长发通知,必须考虑到是否能准确无误地及时让家长接到,应该考虑通知方式的有效性。因此学校并没有尽到告知义务,需要付一定的责任。11.(1)李某不应该赔偿。学生上海事故的归责原则是应该依据相关的当事人的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依法确定。赵某是自己不小心摔倒的,并不是李某推他或故意让他摔倒的,因此李某不应该赔偿。

(2)学校不应该赔偿。本案中,赵某摔伤是因其本人主动与他人追逐打闹而导致的,并非学校未尽管理责任所致。李某、赵某均是具有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能够预见自己的行为可是引发的后果,学校在本案中没有过错,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12.彭某的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教师不得体罚学生的规定。彭某是在履行教师教学职务过程中违反法律规定打伤学生刘某的,依法应由彭某当时任职的学校向刘某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可给予彭某行政体罚。

13.该班主任考试诽谤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3章29条4款,学校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和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3款,受教育者在学业成绩和品性上获得公正评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第4款,教师应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之规定,构成了侵害学生的知情权和名誉权。学校的做法是不合适的。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8条第2款规定,教师应当履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学计划,没有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学校的做法是正当的。15.学校的做法不合理。《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有参加进修或者培训的权利。根据以上规定,教师参加进修是合理和合法的,宋某可以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申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6.学生陈某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

17.在本案中,学生的身体健康权受到了侵害。(1)本案中的侵害只涉及身体健康,不涉及人格尊严。(2)在本案中,教师并不希望学生会的身体受到损害,不良结果是出于主观上的过失。由于学生受伤是由于教师公务时疏忽大意所致,属于不作为侵权。所以教师所在学校应对受伤学生负民事赔偿责任,教师应负行政责任。

18.该校的规定违法。陈某有权向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机关提起诉讼。学校的做啥

做法匀《教师法》第2条规定:“本法适用于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以及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相违背。陈某在民办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因而也属于《教师法》的适应范围,和公办学校教师一样受到《教师法》的保护,并且法律赋予了教师带薪休假的权利,而学校只给教师发生生活费的做法违反规定。陈某可向学校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由教育行政部门责令该学校改正。

19.该老师的做法严重侵犯了未成年人格尊严权,与《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学校、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相违背。学校应当对该老师进行处分,并应当承担法律责任。20.不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对未成年人罪犯案件,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姓名、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21.不正确。对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判决生效以前,不得取消其学籍。22.不妥当。(1)政教处李老师罚迟到的学生冲洗厕所是一种变相体罚学生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的规定,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等法律法规的规定;(2)罚迟到的学生在上课期间冲洗厕所,是属于侵犯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3)李某应当把受到处分,根据《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可由学校给予李某一定的处分。23.(1)教师教育权是教师基本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权主要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及其专业性活动享有的自主性权利。教师在教育教学、管理学生、教育评价等方面的权利,都属于教师教育权的范畴。

(2)学校没有侵犯张某的教育教学权。尽管张某在学历上符合做一名初中教师,但是职业道德、专业能力、教学态度上不符合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基本素质,因此无法正常履行教师的教育教学职责,学校让其离开教师岗位而从事管理工作是合理的。2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学校不能随意扣去和拖欠教师工资,该校的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25.学生考试不及格是属正常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对不及格的学生可按规定采取留级或补考措施,这是学校正常工作的一部分,不能收取其他费用。该校的做法违反了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免手续费和杂费的规定,学校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得自定标准乱收费。

另外该校强制所有学生都参加补课,这是不对的,应该以自愿为原则。并且该校确定的收费标准也未得到省级部门批准,而且将其收入用于发放教师工资也违反了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因此,学校应该退还所收费用,并承担相应的修正法律责任。

26.教师的工资报酬,包括基础工资、岗位职务工资、奖金、津贴和其他各种政府补贴等。拖欠教师工资是一种严重违法行为,不仅侵犯了教师获取劳动报酬的基本权利,危及教师的生计及其家庭生活,还严重影响师资队伍的稳定和教育教学工作的进行,损害了政府的威信。拖欠教师工资的法律责任主体一般是人民政府或一些教育机构。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侵害教师合法权益的行为。27.(1)有违法行为。

(2)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1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9条、第28条等规定。(3)李某及个体户。(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15条规定,除因疾病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被监护人入学。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吊销营业执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9条规定,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劳动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执照。28.(1)吴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因为上诉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吴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吴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本案例中是老师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29.学校的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学校不得开除学生。案例中初三学生小丽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学校应当依法保护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包括“劝退”的方式,侵犯了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外,因为学生学习差就将学生“劝退”,也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五条“依法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等法律规定。

30.后一观点是正确的。国务院《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3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所以,王力还暂时不能去打工。如果她还没有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那么她就应该继续她的学校活动;如果她已经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并且不想继续升学,那么,她可以参加一些国家和生活举办的专业技能培训,为年满16周岁以后的就业做准备。31.对。学校是少年儿童受教育的地方,为了保护中小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法律还专门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林不能随便开除学生。教育和帮助有缺点的学生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学校、老师应当对学习有困难、品性有缺点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改正错误,健康成长。

这位班主任应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经过教育,涛涛也应当认识到自己不仅违反了学校纪律,而且在课堂上随便说话,也影响了别的同学听课,实际上侵犯了其他同学受教育的权利。32.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发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少年儿童的人身自由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但没有权利剥夺、侵犯未成年人的人身自由。张老师的行为实际上已经构成了非法拘禁,只是因为情节比较轻微,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可以通过道歉的方式弥补,否则的话,非法拘禁是要刑事责任的。

33.不合理。学校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关于“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的规定。小明“太淘气”、“在学校打架数十次”,依据法律的规定,学校首先应当批评教育,对学生负有教育的义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如果学生屡教不改,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可按照有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对具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的严重不良行为的适龄少年,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相互配合,采取措施严加管教,也可以送入相关学校进行矫治并继续接受义务教育。小明可以通过学生申诉制度或者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权力。3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侵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收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荣誉。

未成年人的心理发育还不健全,要更加尊重他们的人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在这一事件中,强强班主任的行为已经对强强的人格构成了侵害,是一种违法行为。因为情节比较轻微,可以用赔礼道歉的方式弥补,如果情节恶劣,严重侮辱强强人格,还要负刑事责任或者民事

责任。35.《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3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子女仍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11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按照这些人法律规定,尽管扬扬的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扬扬和她爸爸之间的父女关系是改变不了的,扬扬的爸爸仍然有抚养扬扬的义务,必须负担扬扬义务教育的费用,并把扬扬抚养成人。扬扬的爸爸如果不给抚养费,扬扬可以请妈妈代她去法院告爸爸,法律会帮助扬扬的。36.(1)学校的做法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学校和幼儿园安排未成年人学生和儿童参加集会、文化娱乐、社会实践等集体活动,应当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防止发生人身安全事故。本例中,城关小学及其教师明知刘腾辉等系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但却安排并默许其从事用水桶抬开水喝这一危险行为,城关小学主观上有过错,客观上存在疏于管理、同意未成年人从事不利于身体健康成长的活动的行为,造成了刘腾辉绊倒被开水烫伤。

(2)首先,安全防范从小事做起,规范学校管理,杜绝散漫管理带来的安全隐患,另外,规范教师行为,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行为坚决予以制止和批评。其次,加强学校的安全教育,提高教师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法律知识。再次,作好学生的自护教育。最后,做好学校的安全保障方面的硬件设施的维护,搞好学校应急事故处理程序的研究准备。37.(1)上述现象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和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并改进高级中等学校等学校招生办法,推进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和教师按照确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国家鼓励学校和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等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第三十七条规定,学校应当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开展文化娱乐等课外活动。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应当为学校课外活动提供便利。学校的做法是违反教育规律、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实现素质教育的关键在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多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首先,教师要确立新的教学观念,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师应积极把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视学生为积极的主体。其次,积极探索新的学习形式。如研究型学习,合作型学习。实行启发式教学,让学生更多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智体美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最后,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38.(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多年后出现这种情况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关于“就近入学”的规定,实验小学应接收小李入学,该校以名额爆满为有拒绝接收是不对的,既然每班已超过60人,已经不符合教学卫生要求,难道多收一个孩子就达到极限了?因为孩子是差生就将其拒之门外,合情但侼理。

(2)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是教育局、学校和学生家长坐下来,冷静商量解决的对策。作为学校领导和教育工作者应该知晓,孩子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孩子成绩不好,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的原因,但不能因此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拒之门外。二是如果商谈解决不了问题,可用义务教育的强制性,自上而下地予以解决。当然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39.截留、挤占和挪用教育经费的现象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第四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第五十四条规定,侵占、挪用义务教育经费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财政部门、价格行政部门和审计机关根据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本案例涉及金额巨大,应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40.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当教师不服学校作出的决定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可以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如果教师仍不服教育主管部门作出的申诉处理决定,由于其申诉内容;

是有关教师工作的安排及工资待遇问题,涉及人身权、财产权及其他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教师有权向作出申诉处理意见的教育行政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或上一级教育部门申请复议。可见,教育行政复议本身既是一条独立的行政救济途径,同时也为另一条教育行政救济途径教育申诉提供了救济,可以更切实地保障教育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41.该案例涉及到公民受教育权利的保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条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第5条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而本案争议的焦点正在于入学实际年龄的确定。而保障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行使,这当然是各级人民政府的法定职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正式实施以来,此类案件中的相对日一方可依法向区教委所属的本级人民政府(区政府)或其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市教委)申请复议,区人民政府或教委应予以处理。

42.黄某的儿子所有残疾,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尚可自理,普通小学应给其学习的机会,黄家屯小学和龙门镇小学拒收矛黄某的儿子入学后的行为是违法的。其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等有关规定。(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公民劳动、生活和教育。由此可知,任何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国家保障残疾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因而,黄家屯小学和龙门镇小学的做法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和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性的受教育机会。受教育者在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国家、社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根据残疾人身心特征和需要实施教育,并为其提供帮助和便利。由此可知,残疾人和健康人一样享有受教育权利,而黄家屯小学和龙门镇小学的做法是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普通教育机构对具有接受教育能力的残疾人实施教育。普通小学、初等中等学校必须招收那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不得因其残疾而拒绝招收;拒绝招收的当事人或者其家属、监护人可以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有关部门应当责令该学校招收的。可见,黄家屯小学和龙门镇小学拒绝招收残疾儿童入学的做法,违反《残疾人保障法》。

(4)对本案中,龙门镇小学提出的该生不属于其学区,故不能招收其入学的问题,应如何看待呢?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学校的设置,由该区的市级或县级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小学的设置应当把有利于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由此可知,就近入学是小学设置的要求,也是划分学区的标准。一般来说,41

对正常学生来说,应当依照所划定的学区入学,家长不能挑选学校。对对有残疾的儿童,则应当给予照顾。

43.(1)本案初中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该初中将校舍挪作他用的非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第38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地方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有关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将学校校舍、场地出租、出让或者转移他用,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该初中将操场改为临时停车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2.该初中私自停止了校内的一切体育活动,既侵害了学生的合法权益,又没有履行应○尽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42条第一款规定,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生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该初中侵犯了学生正常使用校内体育设施的合法权益。

3.该初中组织教师和部门高年级学生轮流疏导和看管车辆的做法是违法的。本来我们○应一分为二来看待这种做法,即如果该校的行为是在双休日,又是教师和学生自愿的,那就无可厚非,正如校长所说,是一举两得;但如果是在正常工作日内,该校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行为。从本案来判断,该校“停止校内一切体育活动”,这说明该校的行为是在正常的工作日内进行的,因此是一种违法违法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81条规定,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或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因此,当地人民政府或相关教育行政机关应做如下处理。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6

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哪级人民政府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二、填空题

1.依法治校是指学校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文件规定为依据,完善 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和纪律 ,使学校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2.《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 财政拨款 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3.《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 适龄儿童,少年 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4.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 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5.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 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6.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 每月 检查一次.7.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 权利和义务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 预防和矫治

9.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受教育权 ,不得随意开除学生.10.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 , 惩罚为辅 的原则.三、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向选择)(一)单项选择

1.有关法律规定:对使用特殊音响警报和红色回转警灯的警车,其它车辆应当避让.这体现了行政职权的什么特征(C)A.优益性 B.单方性 C.强制性 D.执行性

2.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一律不公开审理的年龄是(B)A.14周岁以下

B.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 C.16周岁以上不满17周岁 D.18周岁以下

3.对民办学校重大问题拥有决策权的是(D)A.校长

B.教职工代表大会 C.学校工会 D.学校董事会

4.王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A)A.当地县教育局 B.当地县人民政府 C.地市教育局 D.省教育厅

5.有的学校在学生手册中规定:禁止男女生之间互访宿舍.此规定从法学的角度看,也可以解释为:男女生不得无故进入异性宿舍.这一解释属于(A)A.目的解释 B.文法解释 C.历史解释

6.学校应当于每年的教师节组织教师宣誓活动.这是(D)的规定.A.《教育法》

B.《重庆市〈教师法〉办法》 C.《教师法》

D.《永川区实施〈教师法〉若干规定》

7.依据我国相关法律,下列有可能成为行政诉讼被告的是(C)A.某教育局局长 B.某市市长 C.某市公安局 D.某乡镇党委书记

8.《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B)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B)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政府规章 D.教育单行条例

10.某寄宿小学派车接送学生,途中有学生提出要上厕所,司机在路边停车5分钟,5分钟过后,司机没有清点人数就将车开走.小学生王某从厕所出来发现车已经开走,急忙追赶.在追赶过程中摔倒在地,将门牙跌落三颗.王某的伤害由谁承担责任(B)A.司机负责 B.某寄宿学校负责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7

职业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

(一)职业教育的规模发展——招生数量扩张

1999年前后,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出现滑坡,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渐加大,尤其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为重点,提倡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提到要“以多种形式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扩大各种形式的高中阶段教育和初中后职业培训在校生的规模”;2002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要以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保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十五’期间,职业教育要为社会输送2200多万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800多万名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2004年,教育部又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意见》,要求“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努力使高中阶段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等;2005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和《关于统筹管理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力争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达到650万。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下,2007年中等职业教育的招生规模达到了810.02万人,基本完成预期目标。职业教育的规模扩张是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现已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的大体相当。

(二)职业教育保障机制建立——助学体系的完善

近年来,国家在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建设上下了不少功夫,最主要的就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助学体系。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要“建立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并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4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5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特别提出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是一个多元助学手段并举的助学体系。内容主要包括:一是国家助学金制度。将有90%的中职学生获得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1500元,国家资助两年,这是助学政策体系的主体。二是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三是以学生参加顶岗实习为核心的半工半读助学制度。四是学费减免制度。用于建立学费减收和免收制度,对因特别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学费。五是助学贷款或延期支付学费制度。六是多种形式的社会资助制度。这是一个重大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就学和生活状况,确保所有想上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包括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接受职业教育。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多种形式的保障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个运行良好的保障体系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安全网”和“稳定器”的作用。这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三)职业教育发展空间的拓展——由学校教育到面向社会的教育

从2001年起,教育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开展农民工的职业培训。2001年,教育部发出《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通知》,对培训的内容、管理、鉴定、收费等方面进行了原则性的规定,职业教育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展职业培训是新的探索,是职业教育向社会敞开的开端。在此基础上,2003年六部委联合制定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此项规划对培训内容分类、培训资金投入、激励政策、资源整合、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以及培训服务工作等都有了较详细的说明。这就为我国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框定了一个基本蓝图,使得这一越来越不容忽视的庞大社会团体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有法可依,在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征程上又迈出了一步。2004年,教育部又制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特别强调要加强东西部流通合作,“让西部地区和农村中职学生在当地学习一至两年,再到东部地区、城市的中职学校和对口企业,接受专业教育和技能训练,毕业后主要面向东部地区和城市就业”。另外,还强调要建立督导和表彰奖励机制等,进一步完善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细则。2005年,周济部长在《大力开展进城务工人员在职教育和培训》中强调要进一步增强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由原则到细则,由开端到丰富,充分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化之路,其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另外,在农村地区职业教育方面实施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工程,在技能人才职业培训方面陆续启动了“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包括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等。职业教育受众范围的扩大说明了职业教育开始逐步走向社会,由学校教育向面向社会的教育扩展。

职业教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一)职业教育体系的健全——层次的提升

自从1996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法律地位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就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规范,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不断完善。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因此颁布了《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了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高等职业教育由以下机构承担:短期职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民办高校、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本科院校内设立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二级学院)、经教育部批准的极少数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办学条件达到国家规定合格标准的成人高校等。一方面,在当时高等职业教育不甚发达,高等职业学校数量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与之相同档次的高等教育机构利用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在短期内扩充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也完善了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另一方面,作为相同性质的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也可以利用新的模式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这不但实现了资源优化重组,还提升了职业学校的层次,利于其长远发展。随着现代技术方法和高新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需要大批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智能型高等技术人才。这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职业教育学历层次的高移已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种层次的提升有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也使职业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二)职业教育体系的规范——布局结构的调整

1999年之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比较混乱,形成“条块分割”的布局结构,整体办学效益不高。1998年,我国中等职业学校中除中专学校校均约1200人外,其他几类学校校均规模只有500人左右,大多数职业学校基础都很薄弱,规模小,效益差;中等职业学校一直由行业主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经济区域化特征不断明显,职业教育在服务面上表现出一定的不适应性;中等职业学校分属不同部门管理,条块分割,重复设置学校和重复设置专业的现象较重;随着高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产品工艺的升级换代,社会各行业对人才需求不断发生变化,职业学校亟需进行结构调整。鉴于此,教育部决定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并印发了《关于调整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的意见》。《意见》规定通过合并、共建、联办(是指学校在隶属关系和投资渠道不变、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划转(部委直属学校划转地方管理,省业务部门所属学校划转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或下一级政府管理)等进一步调整中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意见》的出台就有利于改变混乱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建立起在当地政府的统筹规划下的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新的布局结构可以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统筹规划,相互沟通。

职业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实训基地建设计划——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

由于资金短缺和许多学校办学思想上的不明确导致我国的大多数职业院校实训条件较差。从2004年开始,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2004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若干工作的意见》,决定实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中央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进行扶持,由首先重点扶持建设5个专业领域的实训基地再逐步打破行业、部门和所有制界限进行扶持。之后又出台了《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奖励评审试行标准》配套政策用以推进实训基地建设。2005年国务院做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在“十一五”期间部署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四个计划”,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和“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则是“四个计划”的基础。实训基地建设不仅可以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也将促进职业院校在办学思想、管理体制、学制、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设置等方面的改革,从整体上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二)师资培训计划——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核心

教学过程的实施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在教学过程实施中,教师又是核心中的核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1999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其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1999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在全国重点建设5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培养培训基地的要求,在之后两年内,教育部共确定了52个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又先后出台《“十五”期间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高等职业(高专)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培训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相继开展了中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实施了“中德职教师资进修项目”、职业学校骨干校长高级研修计划等等,效果显著。截止到2002年底,各基地共对4万多名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了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并对80多名职业学校骨干校长开展了国家级培训。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又制定了《关于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的意见》,提出包括实施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专业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开发重点专业师资培养培训方案、课程和教材以及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紧缺专业特聘兼职教师资助计划四项内容,计划到2010年,培训15万名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骨干教师。

(三)重点及示范性职业学校建设——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规范

国家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以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是通过选取一批职业学校中的优秀代表作为建设模范,使之在当地、在具体行业乃至在全国的职业学校中起到骨干和示范作用,以此来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和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重点建设和努力办好一批骨干示范学校;《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也提出“要有计划地对现有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加强规范化建设,集中力量办好一批起骨干示范作用的学校”;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又再次明确“努力在各地办出一批有较高社会声誉的职业技术学校”的要求。为此,教育部于2000年5月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且之后继续实施。另外,在2006年国家还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制定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决定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将重点支持100所高水平示范院校建设,建成500个左右产业覆盖广、办学条件好、产学结合紧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特色专业群。自2006年以来,已经有100所高等职业院校成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建设对象。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以及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实施,不仅可以使学校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和辐射能力等方面有较大提高,还可以充分发挥重点和示范的带头作用,带动全面的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逐步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质量优良的职业教育体系,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均.1996-2006:中国高等职业教育政策评价[J].职教通讯,2007,(11).

[2]李孔珍.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解析[J].教育与职业,2006,(12).

[3]李峻.三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政策评价与建议[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5).

[4]王延风.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调整社会背景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3).

高等教育法规考试资料 篇8

【关键词】教育政策 法规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6-02

教育法规指的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法令,包括有规则、条例以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同时是关于人们教育行为存在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总称。教育法规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制订,凭借国家暴力机器作为后盾而实施的,能够有效保障以及规范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义务。

一、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背景

现当代社会属于法制社会,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也提倡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德治与法治是相互促进与缺一不可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法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以及保障作用。

我国教育史依据文献记载就能追溯至有虞时代舜所设庠,距今以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汉朝后,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清末开始对西方近代教育予以引入。而至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有仿效过美国、日本以及德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始仿效苏联。教学内容上对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以及自然科学技术予以引入,并将其设置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形成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大众的、科学的以及民族的新教育模式。这也属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有效结合后的产物。建国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国力正在逐渐变强,也开始重视起教育的作用,人们也逐渐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愈发重视教育。因此在该背景下,众多关于教育的政策以及法规开始出台,然而对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育政策与法规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1.实现教育平等原则

依法治教是实行依法治国方针的主要构成部分。教育按照法律来进行管理和规范,有助于让教育步入法制化与规范化的轨道。依法治教能够有效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打下根基,还能够有效维护青少年权益以及社会稳定,还能够实现青少年家长以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依法治教中,最为主要的原则是平等教育原则。教育平等原则的实现,能够逐渐改善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导致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保障公民能平等的自我发展。

2.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教育法中对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给予了明确规定:教师与学生有两方面的关系,第一即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第二即是平等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有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的,是学生合法权益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这些义务和权利的实行,实则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内容具体规定。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两者关系若是能处理好,对于教育体制的发展以及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保障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各级政府对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和义务予以履行,严格遵循《教育法》实施;强化教育执法力度,教师与学生作为各类教育的主体,应当擅于和勇于应用《教育法》,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能够有效与各类侵权行为进行斗争。若教育主体存在违法行为,需要从法律上对教育法律责任进行理解,还要注意某些问题:第一教育法的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有密切关系;第二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法规义务以及遵守教育法律的特殊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它既包括了公民个人,又涵括了社会团体,另外还有学校与国家行政机关,有效表达了教育法的特别强制力。

3.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教育法对于教育而言具有促进作用,比如义务教育若是缺少了《教育法》的保护,那么它就失去了保障,义务教育也无法保证实施,那么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不仅能够有效对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予以保障,还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素质,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能够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重大的现实作用。

新《义务教育法》对国家把义务教育完全纳入财政保证范围有明确规定,对义务教育不收取任何学杂费予以明确规定,在全新起点上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规定把素质教育提升至法律,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目标以及方针,有效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以及推动人们全面发展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方向并将其确立,对各级政府关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明确规定,对适龄儿童以及少年能够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有保障作用,为推动教育公平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对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为能够全面实行依法施教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实施对于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实现教育平等、保障学生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以及促进教育发展等,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晓溶.终身教育理念下学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0(7).

[2]石正义.“三大标准”背景下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J].课程教学研究,2014,18(7).

上一篇:辅导班 学生安全协议书下一篇:管理沟通课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