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2024-06-12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精选12篇)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1

摘要:命题工作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过程的中心环节, 命题工作的基本原则、客观依据、科学规律等是中心环节的关键。文章探索命题过程工作的形式变化和命题中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分析命题工作的客观要求和命题的科学规律, 并提出不断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的若干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建议

在自学考试的整个体系中, 命题工作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自学考试的命题工作主要通过试卷来体现, 具体表现为:标准把握的准确性、试题内容的科学性、试卷结构的合理性、试题编制的规范性、试题素材的公平性。自学考试的命题方式多样, 命题实施环节较多, 在组织过程中会有多种因素导致试题产生偏差, 影响命题水平, 而且起决定作用的往往存在于试卷设计、试题命制、试题研磨、及格线调整和终审验收等关键环节上。如果在这些命题关键环节上加强研究,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规范命题技术, 则可以有效控制命题质量, 提高命题水平。笔者认为, 必须认真抓好命题的管理工作。命题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核心工作, 命题关系到这项国家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命题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命题管理是否规范, 因而加强命题管理已成为当前自学考试命题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命题工作的形势变化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 高等学历教育的内容、要求、水平、质量等各方面要求的逐步变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形势也在不断变化, 这对命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一) 专业的变化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设置由当初的中专、专科层次为主阶段进入以专科层次为主、本科层次逐步增加, 继而发展到本科层次专业比例超过专科层次的阶段。

(二) 课程的变化

在专业层次和专业设置变化的同时, 各专业、各层次的课程计划也有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和高等教育为适应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的要求和变化, 自学考试的课程计划在不断变化。

(三) 对象的变化

自学考试的参考对象在高校扩招前是以高考落榜生和在职工作人员为主, 当时的高等学历教育普及率低, 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获得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 自学考试无疑是对高考的一种补充, 是满足他们继续学习的极好机会。当前自学考试的参考对象, 是以提高自己的素质, 增强就业竞争力为目的, 以适应社会各行业职称评定, 提高对口学历为主。

(四) 类型的变化

学历教育的自学考试过去是单纯的自学考试类型, 目前已发展到自学考试、特色专业考试、学历文凭考试、专业证书后教育考试、专接本考试等类型同时进行。过去全年考试课程门数最多达七八百门, 现在一次考试就有800多门、1100多门。

(五) 周期的变化

由于考试门类、考试课程、考试次数的增多, 使得试卷使用量快速增大, 命题周期也相应缩短, 大量课程最多两年甚至每年都要修订、补充或重新组织命题。

(六) 命题人员的变化

过去自学考试开考的专业门类少、课程门数也少, 聘请的都是名高校、名专业、学识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来承担命题工作。现在自学考试开设的专业门类之多、课程门数之多是过去远远不能比的;高校扩招后, 学校教师课务、科研负担加重, 教师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推荐参加命题工作的教师年龄在三四十岁左右的占很大比例, 他们教学实践经验不够丰富。

二、命题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 掌握命题范围

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该课程终结性考试, 因此命题范围应严格受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约束。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命题的基本依据, 命题既不能低于也不能超出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要求的范围。当指定或推荐的自学用书与课程自学考试大纲要求不一致时, 一般应以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为准。

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成就和技能相结合的终结性考试, 所以, 对于运用所学知识处理一些实际问题的试题, 不能认为是超纲。

(二) 把握基本合格线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水平考试, 有它自己的标准,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和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关于编写课程自学考试大纲的几点意见》, 考试合格者应真正达到普通高校同专业、同课程的结业水平, 这就要求命题时必须参照普通高校的标准, 切实掌握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合格线, 既不能偏高, 也不能偏低。

(三) 控制题目的深浅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化国家考试, 其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同时, 由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又具有“一锤定音”的特点, 这就要求考试必须具有足够的信度和效度。为此, 在命题时应尽量增加题量, 扩大覆盖面, 并达到应有的深度, 做到既有覆盖面, 又体现重点。

(四) 正确的导向

考试似根指挥棒, 它指挥着应考者的自学和社会办学力量的助学。因此, 在命题时, 应充分认识到考试的反馈作用, 要通过考试正确引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 使应考者能认真、全面、系统地学习指定的自学用书, 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应考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命题工作的客观依据

(一) 体现“大纲”的要求

各门课程的考试大纲和指定教材的考试范围是编制试题和组配试卷的基本依据。必须按照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命题, 不得扩大或缩小命题范围, 也不要提高或降低考核深度。试题内容应覆盖各章节内容。但依据和范围并不等于试题内容, 为了体现考核能力原则, 应考核考生应用教材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服从考试的目标

自学考试的目标主要是使广大自学者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培养其知识应用技能及提高科技素质。因此, 命题一方面要围绕提高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另一方面要注意自学应考者知识传播能力和技术革新能力的培养, 而不要追求高深的科学问题, 特别应避免在学术上还没有定论的问题。试题应着重考“技术”及操作问题, 少考“科学”及“学科”问题。

为了提高自学者的革新能力, 应引导他们用课本知识深入实际分析问题, 如可以假设一些生产实际问题, 要求考生提出解决办法, 如命题“土壤受重金属污染后, 怎么办”?要求考生把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同重金属污染特点结合起来回答, 其标准答案应相当灵活。

为了促进知识传播及普及, 可考一些大家广为关注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一些常识性的而又容易混淆的、似是而非的问题。

(三) 与专业特点相结合

自学考试命题除了依据“课程考试大纲”及自学考试目标外, 还应考虑各类应用专业的自学考试的特点。

1. 社会特点:

自学考试的考生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 有城市的, 有农村的, 有高考落榜的青年, 也有基层干部等, 他们的年龄、工作性质及知识层次差距较大, 而且普遍素质偏低, 主要是缺乏系统的科学教育, 缺少校园文化的熏陶及基本技能的训练。所以试题应引导自学应考者掌握基础知识及常识, 提高科技素质, 形成知识结构。此外, 考虑到考生的素质低、差距大, 还应注意试题的表达形式, 尽量降低试题的阅读难度和词汇难度, 增强试题的直观性和通俗性。

2. 基层特点:

有很多专业是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生产第一线的, 它们是科技成果转化及先进技术的应用基地。所以命题应引导考生在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 提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

3. 应用特点:

应用型专业自学考试的大多数课程实践性强, 与生产实际结合比较紧密, 这与这类专业自学考试的目标也是一致的, 为了充分体现其目标要求, 试题应注重考核生产应用技术。即:少考“科学”, 多考“技术”;少考“理论”, 多考“实践”;少考“原理”, 多考“应用”;少考“书本”, 多考“生产”;少考“死记硬背”, 多考“灵活运用”。

4. 知识独立特点:

自学考试是国家统一考试, 考试课程学习顺序没有考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相互关系, 而是当年碰到什么课程就自学什么课程、考什么课程, 所以一般考生在前期没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 这是自学考试的缺点, 同时也给命题带来了一定困难。因为一些课程的综合应用可能涉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 所以命题在多课程间要注意相对独立性。

四、命题工作的科学规律

(一) 规律性

在“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的今天, 科学技术、知识实践呈现出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极端不断发展的趋势。一方面, 古今中外的自然、社会和科学发展成就十分丰富, 现时代各个领域的相关理论发展更是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 这一切都为命题工作提供了生动丰富的材料;另一方面, 由于个人或者客观的局限, 自学者的学习往往平面性的东西较多而纵深感不够, 未能把握到专业和学科理论和知识的根本的、规律性的、具有真理性的东西。要想让自学者了解、掌握、应用某个学科知识的精华, 使他们对试题的解决过程中具备实践意义并由此产生相应的社会意义, 命题工作就必须遵循科学性原则。

(二) 科学性

命题的科学性不仅指命题工作以自然与社会科学发展为基础, 注重知识理论体系的科学性这一静态侧面, 更是指它在实践中通过辨别、检索、提炼、测试基本的、核心的理论和知识, 并忠实地、精确地提供给自学者, 使自学者在试题的指导下掌握、理解、运用所学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获得知识并培养、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动态过程。科学性使试题具有不断流转的特性, 它的过程实现在于自学者在面对试题的最初时刻, 是带有明显的主观性的, 但当主体意向指向所学知识的过程中, 随着主体越来越接近知识的客观规律, 这种主观性就逐渐削弱直至完全同化于客观性, 这一过程对自学者产生的是客观规律和应试。为此要对命题教师进行培训, 培训要以全国考办颁发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工作手册》为依据, 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规律进行, 要使命题教师熟悉自学考试命题的程序、要求、纪律、熟悉自学考试的特点、规律, 熟悉教材及考试大纲的要求, 掌握好命题的标准尺度, 增强责任心。

(三) 技巧性

命题教师来自不同地区与高校, 水平参差不齐, 对出题的要求、标准理解不一致。同样的知识点, 有的教师能够命制出科学、严谨而不乏灵活的适合自学考试特点和要求的题目;而有的教师, 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为此, 通过加强命题技巧的培训, 引导他们在命题过程中广开思路, 对各个知识点仔细斟酌、反复推敲, 命制出符合自学考试特点和考查要求的、质量上乘的题目来。

五、高教自考命题工作不断完善的若干建议

命题工作当以规范、科学、标准为基本原则。命题适当与否, 将会影响我们对人才的培养。经过十多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命题、阅卷工作的实践,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完善。

(一) 命题工作要规范化、标准化

自考命题工作不同于全日制学校的考试命题, 因为考生数量大, 来源广泛, 程度参差不齐, 加之参与命题教师及参加阅卷教师的不固定性, 因此, 自考命题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就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在命题工作中坚持规范化、标准化, 才能使自考命题有章可循, 有条不紊。

命题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 不仅指在命题过程中命题教师应该严格按照命题规范及标准化试题要求来命题, 而且也指在阅卷、登分过程中坚持规范化。现代科学的发展使电子计算机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因此, 在自考阅卷、登分过程中, 充分使用电子计算机, 以减少人工操作上的失误与不必要的麻烦, 这样做也可以较大幅度地提高命题工作的效率。

(二) 命题工作要做到理解、综合、实践

从命题实践看, 基础知识、简单应用题易出, 理解应用型试题则难以命题。因此, 在命题教师中存在这样一种倾向:在命题时极易于形成以基础知识、简单应用题为主, 而疏于理解应用题的倾向, 这势必引导学生步入死记硬背的泥淖。从这几年高教自考学生交流的情况看, 一部分同学认为, 自学考试是考记忆力的强弱, 一本教材, 一份大纲, 只要年轻, 脑子好使, 记忆力好能背过教材的三分之二, 考试过关问题不大;而年龄偏大的考生则记忆力不好, 屡考屡败, 屡败屡考。这说明了高教自考命题确实存在“重识记, 轻理解”的非科学的倾向, 造成了考生之间不公平竞争的非规范的状况。

如何使自考命题能够真正达到准确衡量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目的, 关键之一是在自考命题中如何准确把握基础知识型试题与理解应用型试题的比例关系, 即主、客观试题的比例关系, 以及如何使理解应用型试题真正落到实处, 而不是流于形式。为了使理解应用型试题命题真正起到检查学生的理解应用、综合应用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与水平, 在命题时应把握“理解、综合、实践”六个字。

(三) 命题工作重点与一般的关系

每一门课都应有它的学科重点, 但从这几年的高教自考命题看, 真正的学科重点, 即一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反而出得很少, 或者根本看不见。相反, 一些非重点内容, 一般人又不太注意的枝节问题却出现在题卷上, 有时还作为大题, 占了相当的比分。因此, 把握好两者在题卷中的位置, 是保证命题质量的关键之一。

(四) 命题工作要正确处理难点与基础的关系

为了使考生拉开档次, 使真正有水平的学生脱颖而出, 在命题中要抓难点, 在题卷中要体现难点。

(五) 命题工作要正确处理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培养能力与传授知识并重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根本目的之一, 只有在命题工作中很好地处理能力培养与知识传授的关系, 正确把握并在命题工作中加以落实, 才能正确引导考生的学习, 真正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用人才。

(六) 命题工作要把握好教师选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成功关键是命题, 决定命题质量的关键是命题教师。因此, 命题教师的选聘、培训与管理是关系高教自考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究竟如何抓好这项工作, 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的变革时代如何抓好这项工作, 值得深入研究、认真探讨。在此略陈肤浅之见。

命题教师的选聘是决定命题工作成败与否的关键。选聘教师应该从严审查资格, 根椐学科特点及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由国家或省级高教自考管理部门组织专家制订出较为详细且切实可行的“选聘办法”, 从而使这一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命题教师原则上应以主考院校为主, 但不可一概而论, 似应在一个省、区内兼顾相关院校, 以吸取各校之长。命题教师应该是在本专业、本学科的教学、科研第一线的教师, 坚决杜绝其他人员参与命题工作。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命题教师的选聘准确无误, 确保自考命题工作的质量。严格的管理、科学的管理, 能够提高命题教师的素质, 保证命题工作的质量。对命题教师的管理, 目前应注意抓以下问题:

建立命题教师业务档案。凡被选为高教自考命题的教师都应有业务档案。

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命题教师, 在局部范围内召开关于命题工作的研讨会, 由国家或省级自考行政管理部门组织。省级自考行政管理部门应给命题教师发放统一印制的聘书, 以增强命题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省级自考行政管理部门应将参加自考命题工作的教师按其参加时数转入其单位并计入其教学工作量, 其研究自考命题工作的论文应与学术论文同等看特, 评职称时同样有效。这样做, 在一定程度上对已从事自考命题的教师的工作是一个肯定, 由此也可以吸引一批教师投入到自考命题工作中来, 从而使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事业不断发展、壮大。

命题工作能帮助自学者实现认知知识、启发实践、思考哲理、直观自身的追索和创造, 完成自学考试的规定机制和决定机制, 将知识有机有序、高度系统地呈现给自学者, 满足他们的需要, 并同其他管理环节一同建立合理的结构。我们深信, 自学考试必将得到发展和深化, 迎来更加繁盛的时代。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2

公共关系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182)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1.侧重从公关的传播属性来理解公共关系的学者是 A.雷克斯·哈罗 B.弗兰克·杰夫金斯 C.詹姆斯·格鲁尼格 D.蔡尔滋 2.公关的行为主体是

A.相关公众 B.组织机构 C.传播沟通媒介 D.个人 3.国际公关协会成立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85年 C.1986年 D.1987年 4.决定公众性质的是公众的

A.群体性 B.共同点的性质 C.多样性 D.变化性 5.公共关系传播沟通活动的目标对象是 A.个人 B.群体 C.公众 D.组织 6.目标公众中最具有权威性的是

A.社区公众 B.顾客公众 C.媒介公众 D.政府公众

7.认为“人的态度的改变主要取决于说服者的条件、信息本身的说服力以及问题的排列技

巧” 的学者是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1 页

共7页

A.伯尼斯 B.巴纳姆 C.森特 D.霍夫兰 8.肯定与否定、亲近与疏远体现了态度的

A.社会性 B.稳定性 C.两极性 D.协调性

9·作为思维的“窗口”,并为思维提供感觉信息的心理因素是

A.性格 B.态度 C.需要 D.知常

10.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的提供、制作、编辑和报道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

人物,被库尔特·卢因称之为

A.策划人 B.创意人 C.把关人 D.监督人 11.公共关系策划的生命力在于其

A.创造性 B.程序性 C.时机性 D.灵活性 12.直接头脑风暴法的提出者是

A.奥斯本 B.西蒙 C.泰罗 D.弗鲁姆 13.广告策划的基础是

A.市场调查 B.广告定位 C.广告创意 D.广告媒介选择

14.整合营销传播的明显特征是

A.战术连续性 B.战术连续性与战略导向性相结合 C.战略导向性 D.战术连续性与战略导向性相分离

15.某企业为庆祝该企业产品获得国际博览会金奖而进行的庆典活动属于 A.开业庆典 B.周年庆典

C.重大成果庆典 D.受到特殊嘉奖庆典 16.组织的“吉祥物”是指组织的

A.标志 B.组织造型 C.组织象征图案 D.标准字 17.最佳的组织形象管理状态是

A.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B.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C.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D.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18.组织识别系统的核心与原动力是

A.理念识别系统 B.行为识别系统 C.视觉识别系统 D.听觉识别系统 19.班尼特的形象修复理论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2 页

共7页

A.适用于个人 B.适用于组织

C.既适用于组织也适用于个人 D.既不适用于组织也不适用于个人 20.提出“只有进行有效的传播管理才能进行有效的危机管理”的是 A.库姆斯 B.迈克尔·里杰斯特 C.格鲁尼格 D.斯蒂文·芬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卡”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多涂或少涂均无分。

21.以内部业务为标准,可将公关公司划分为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B.合作型公司 C.独立型公司 D.专门业务公司 E.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22.下列公众属于组织内部公众的有

A.管理人员 B.技术人员 C.生产人员 D.销售人员 E.社区居民

23.下列公众属于临时公众的有

A.飞机误点滞留机场的旅客 B.足球场闹事的球迷 C.社区居民 D.“广交会”的来宾 E.老主顾

24.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包括

A.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C.对象的组合 D.需要 E.知识

25.传播的对象分析主要包括

A.传播对象的心理 B.传播对象的劝服 C.传播对象的选择 D.传播对象的分类 E.传播对象的知识背景 26.社会活动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有

A.社会参与面广 B.与公众接触面大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3 页

共7页

C.社会影响力强 D.形象投资费用高 E.提高知名窟

27.广告主题的构成要素包括

A.传播方式 B.广告目标 C.信息个性 D.消费心理 E.传播效果 28.赞助活动包括

A.赞助体育活动 B.赞助新闻出版和文化艺术事业 C.赞助教育和科研事业 D.赞助福利事业和受灾地区 E.赞助壮举

29.构成组织实态形象的要素有 A.组织生产经营规模 B.利润 C.服务质量 D.市场占有情况 E.产值

30.公共关系危机的特征包括

A.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舆论关注性 D.连锁破坏性 E.溢出效应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1.简述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32.简述公关人员的公关意识。33.简述追随流行的心理原因。

34.简述弗兰克.杰夫金斯的公共关系策划“六步工作法”的具体内容。35.简述整合营销传播的方法。36.简述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l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37.试述传播媒介选择的原则。38.试述组织形象调查的过程。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l小题,共l0分)请在答题卡上作答。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4 页

共7页

39. 2014年9月20日,香港某集团在招商局大厦举行了新展厅开幕仪式。开幕式在友

好、祥和的气氛中进行。此次活动邀请了北京电视台新闻节目著名主持人作为主持,前

中国足协主席等领导为开幕式作了简短致词。集团代表同嘉宾进行了现场剪彩、香槟

祝酒。为了营造现场热烈气氛,集团施放礼花庆祝此次开幕式的成功举办。

与会各界嘉宾同集团代表进行了相互沟通,就现代企业的发展方向及前景进行了

深入探讨,最终开幕式取得圆满成功。

试结合案例分析如何使开幕式取得圆满成功?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5 页

共7页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6 页

共7页

公共关系学试卷第 7 页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3

一、细目表的结构、编制和功能

1.细目表的结构

双向细目表(twoway checklist)指测试命题细目表,是一个描述测试内容与测试目标之间客观关联性的表格[4]。“双向”包括两个维度,纵向维度为测试内容即《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的所有的学习内容,横向维度指测试目标即《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学习能力。

“细目表”由三个要素组成:

(1)考查目标,即考查能力层次。它是参照《课标》和《考试说明》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要求,并结合英语学科的具体特点而建立。从认知要求的角度确保了命题与《课标》的一致性,具体回答了考试“考什么”的问题,体现了《课标》要求学生应具备的具体能力。

(2)考查内容,即考查的语言知识要求。它是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对语言知识要求,将要考查的高中英语内容进行细致分类,从而形成若干个知识块。它是考试的基本素材,即反映了英语课程的基本内容体系。

(3)考查题型、难度、区分度和权重。题型是选择考查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试题类型,它是依据评价目的与内容来确定的。难度是由考试目的、学生水平和能力以及考查目标所决定的。区分度是由考试内容和考查能力目标所决定的,比如:对阅读能力的考查,获取信息能力的题目区分度可以低些,概括语篇大意及主旨的题目区分度可以高些。权重,即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它反映了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各项目之间的相对重要性。

2.细目表的编制

编制命题“细目表”,能够确保试卷具有一定的语言知识覆盖面、体现清晰的语言能力要求,从而保证试卷具有较高的质量,提高试卷命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制定双向细目表的一般流程是:第一,明确知识要点。要认真研究《课标》和《考试说明》,将相关的知识点找出来。在对各单项的细小知识点进行合并归类的基础上,组成大的知识块。对于模拟考试,通常将高考内容作为检测重点。比如:第二次模拟试题需要针对第一次模拟测试反馈中存在的不足和二轮复习的重点确定本次模拟测试的检测重点。第二,确立能力水平层次。即确立各考查点属于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哪一种层次。第三,考虑各部分和各考查点所占比例。排出分值、题型、难易度和区分度。第四,汇总与调整。汇总考查内容、考查目标、难度中难中易题的比重和区分度中高中低题的比重等,依据汇总情况,分析整个测试在能力水平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测试目的、《课标》和《考试说明》要求、学生情况等,并做出相应调整。

3.细目表的功能

细目表的功能主要有三点:

(1)可以避免考试命题的主观随意性。

细目表是一种体现英语课程的考查目标和考查内容两个维度上的项目及其比例的命题计划表。考查目标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确定,遵循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层次性、有序性和连续性等原则,结合英语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排除了主观随意性的干忧。其考查内容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中对学生的知识的要求确定,在对相关内容进行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将它划分为若干个知识块。命题组在命制试题时,就可以在这些知识块中抽取相关的知识点。根据“细目表”命题可以很好地避免命题的主观随意性,增强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2)可以保证试卷的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是指测试本身是否有效,即测试的内容和测试进行的形式是否能够测出所要测的内容。内容效度是最基本的效度,因为其他效度都以它为基础[5]。就高考模拟测试而言,其测试的所选的语言材料和所测试的技能内容反映了《课标》、《考试说明》的要求,并且考查了语言知识的各个方面和语言能力的各个层次,就较好地体现了内容效度。由于细目表能够较好地反映要考查的内容和能力要求,因此根据细目表编制的试卷能够保证测试内容的效度,保证了内容效度的可检测性和可评估性。

(3)可以科学评价教学质量。

“命题双向细目表”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某教学阶段的“质”(指考查目标与内容)和“量”(指考查的比例)的具体要求。命题组能依据“细目表”中各项目的具体要求,保证每个题目均与细目表中某项考查内容和目标相对应,同时在考试之后,可以利用双向细目表来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

二、细目表在模拟考试中的应用

1.编制模拟考试细目表

了解学情。命题组对第一次模拟测试的反馈情况进行研究,分析这次测试中暴露的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比如:听力部分存在归纳和综合信息能力的薄弱。单项填空部分,动词时态、动词短语、定语从句、形容词辨析、非谓语动词、介词短语和交际用语掌握程度与预设之间存在差距。完形填空部分,学生缺乏语篇意识,同时词义辨析和难句分析能力存在欠缺。阅读理解部分,学生语篇宏观分析能力缺乏,不能进行合理的推断和语篇信息的归纳,答题中出现脱离文本的臆测。任务型阅读部分,学生文本概括能力比较薄弱。书面表达部分,主要存在审题不清、缺乏概括性语言和对文本的正面分析、句际及段落之间缺乏应有的衔接、语篇布局不合理等问题。

编制二模细目表。根据《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并结合一模存在的问题,组织二模细目表的编制。在充分考虑了试卷知识的覆盖面和能力层次的基础上,本次测试听力部分增加了话语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考查的权重,单项填空部分增加了实词的词义辨析和短语辨析题的权重,完形填空部分增加了考查语篇立意的内容的权重,阅读理解部分加大了文本的长度和题目的难度,任务型阅读部分增加了语篇结构和脉络题的权重,书面表达部分突出了审题要求。

2.根据细目表组织命题

(1)广泛阅读,收集命题素材。

根据“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规定的知识内容收集素材,原创试题需要注重语境的设置,反映社会生活热点。命题组成员注重平时积累,在日常工作中将英文网络和报刊上的文字鲜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的语篇有意识地收集,以供命题使用。

(2)梳理素材,草拟各类试题。

命题的中心工作之一是编写试题,而“测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编制试题的依据。首先,精心梳理素材,将所有搜集的素材进行整理归类,所选语言材料要科学准确、与考查的知识内容相一致。其次,确定试题所代表的内容,保证测试目标一定的覆盖面和各种知识和能力的比例适中。为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必须将每一小题都与“细目表”相比照,保证试题与测试标准相一致。再次,要根据知识和能力要求确定题型及呈现形式,预设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保证审题能力、获取信息能力、提炼信息能力、判读和推理信息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应在试卷中充分体现。最后,还要注意到语篇类型以及语篇体裁的代表性以及书面表达素材的生活性,以保证试卷具有语篇内容丰富,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

(3)研磨试题,进行试卷排版。

一份质量高的测试卷必须经历研磨试题的过程。首先,命题组成员需要根据“细目表”的要求对已经拟好的试题进行审查,考量试题内容是否符合“细目表”要求。其次,对试题逐字逐句推敲,细心核对每一个标点符号,保证内容严谨科学、语言简洁准确,经历分歧——争论——共识——修改的阶段,不让一道试题存在保留意见。最后,对试卷进行科学的编排,同一种题型的试题按照由易到难的梯度排序,以增强学生的答题信心和降低学生考试的焦虑;全卷的排版体现整体美感,根据文字在试卷中所担负的职能设计不同的字体、字号;图表和图像要清晰美观,要根据文字、版面与答题空间确定其位置和编排方式。

(4)编写答案和确定评分标准。

答案与评分参考是试题构成的重要部分。编写答案和确定评分标准应坚持要唯一,具有排他性。答案编写与命题同步进行。书面表达题需要给出细化的评分标准,制订各档的评分细则。

3.根据细目表进行考试评价

考试评价包括三部分:(1)对全卷的评价及对考试各分项中存在问题提出的教学建议;(2)高考最后阶段的复习建议;(3)对各个学校的评价。

(1)全卷评价。

从考试的结果看,大多数学生发挥正常,体现了较厚实的语言功底,但有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特别是对常见词汇掌握不全面。分项不足分析如下:

听力部分:部分学生审题不清,比如只注意到题干的主语,忽视了蕴含正确信息的对话中的其他内容。建议: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训练。

单项填空:实词辨析、动词和介词短语辨析、代词基本用法、常见副词用法、情态动词用法、名词性从句和交际用语等方面存在不足。建议:教师需要整理常见词汇的语义,并编制有针对性的训练题,使学生熟练运用常见词汇。教师需要对常见交际用语进行分类归纳,有选择地进行训练。

完形填空题:突出的问题是语篇的整体理解能力不足,不善于句法分析和词义辨别,对上下文信息准确把握的能力有待加强。建议:平时教学应注意完形填空解题技能技巧的训练,教会学生首先从宏观上审读短文的谋篇布局,其次才是从微观角度考量具体语境中的遣词造句,二者不可缺一。

阅读理解:要求学生在浏览全文、掌握大意、正确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有依据地进行答题。正确选项的特征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同义转换、合理推断或准确归纳,以防脱离文本的臆测。建议加强对难句和长文以及信息概括能力的训练,同时对阅读的常见命题题型进行分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各种题型的应对能力。

任务型阅读:学生阅读速度存在问题,任务型阅读完成匆忙。答题规范不足。建议加强必要的做题技巧,尤其是结构概括能力的训练。

(2)高考最后阶段的复习建议。

夯实基础。强化学生《考试说明》词汇的记忆,要利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进一步巩固和活用这些词汇。按《考试说明》要求梳理词汇和语法,在坚持常见词的基本用法和基础语法项目的训练的同时,加大词汇的活用和由于复杂句式导致的审题不清的训练力度。

强化读写。建议每天要求学生有一定量的限时阅读训练,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写作训练力度,每周学生在课内至少完成150-300词左右写的任务。

积累临场考试经验,缓解学生考试焦虑。加强考试做题策略研究,帮助学生积累考试经验。每周模考时,教师要观察和计算学生每大项约耗时多少(包括涂卡时间),了解做题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保证学生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得到应得的分,同时也可以降低学生的考试焦虑。

(3)对各个学校的评价。

模拟测试后,坚持以学校为单位,进行试卷整体及各个分项的反馈,同时通过教研人员的定期听课,督促相关学校进行某些薄弱项目的教学改进。

三、结语

高三英语二轮复习要求内容和目标精准,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通过“命题双向细目表”来指导、评价复习工作,根据存在的不足,提出下一阶段的教学改进建议,使高三复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3]李煜祥.应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体会[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05).

[4]董君,王毓新.运用双向细目表提高测试科学性[J].教育革新,2014(01).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4

1.1 对自学考试的命题范围要正确掌握

正确的掌握自学考试的命题范围, 并按照学科的知识结构, 有覆盖面的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基本理论知识进行合理的拆解, 不仅有利于避免在考试过程中出现学生猜题、押题的问题, 也能够将试卷中的知识覆盖面与学生本身应该掌握的知识呈现出正比, 进而达到自学考试的根本目的。

1.2 做好考试标准与及格线之间的关系处理

设立自学考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 试题的覆盖面积越广、题量越大, 越能够测量学生知识的全面性, 考核考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自学考试的及格线以60 分为基准, 而这60 分的设定就必须能够在深度与广度两个方面综合达到自学考试测试的根本要求, 也就达到自学考试的大纲标准。在命题工作中, 我们必须要做好考试标准与及格线之间的关系, 使考生既能够达到及格标准, 也能够达到自学考试的人才设定标准。

1.3 命题要按照自学考试的标准化考试要求进行

第一, 从题型来看, 我们将其分为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两类, 客观性试题是测试考生对知识的识记广度以及理解和应用等能力层次的水平;主观性试题则是测试考生高能力层次水平。因此, 命题要做好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 既考查考生全面掌握课程知识的能力, 又考查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的深度。

第二, 从知识考核能力层次来看, 可分为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层次。并以考核能力为主, 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三, 从难易度结构来看, 命题时如果能够很好的减少命题的难度, 那么在命题的中等和难易上应合理的划分试卷分数比例, 使试卷中的各种试题从难易程度上进行划分, 这是对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应试心理的考核, 能够让学生在考试时以正常水平发挥。

2 提高自学考试命题质量的建议

2.1 制定每门课程的书面命题建议

从考试大纲的制定基础上, 应对自学考试的标准进行侧重, 从自学考试的内容方面应以命题大纲的要求对命题的总体思想和要求做说明。因此, 在进行命题的过程中, 每一门课程的实际特点还有性质和命题都应根据教师对考试中的内容对课程进行命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组织好命题工作。一般来说, 命题建议主要包括:合格标准和试卷结构两部分。其中, 合格标准主要是对样卷是否符合标准进行考评, 并提出修改建议, 从而为试卷结构的调节奠定基础;而试卷的结构则是指命题中采用的题型以及每种题型的题量、题分。

2.2 建立命题教师库

命题教师作为命题工作的核心所在, 其自身业务水平以及责任心高低直接影响着命题质量, 因此, 除了要注重命题本身应该遵循的各项原则以外, 还应该建立命题教师库, 这样也能够有效提高命题质量。尤其是建立命题教师库还有利于稳定试卷标准, 避免试卷难度上的大起大落, 能够有效避免试卷超出自考大纲、偏题、怪题等问题。同时, 通过多次参与到命题工作中, 命题教师也能够更加熟悉自考命题的要求与规范, 进一步减轻自身工作量的同时, 提高自考命题质量。

3 自考命题工作应该着重解决的问题

3.1 命题与辅导相分离的问题

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为自考专业设置了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特点。从教学内容和教学特点上来看, 能够充分体现自学考试不同于高等教学和成人教育外的教育形式, 这种优越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可能有一系列新的问题, 对于命题和辅导方向的问题是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部分。因此, 为了能够快速的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采取审题和征题的办法, 这种审题机制对于命题和辅导来说都是一个权宜的办法, 但是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保密问题。因此, 针对于这类问题的最有效处理办法就是有效的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保密意识, 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自学考试应试题库。

3.2 坚持自考特点和考试标准化

高等教学考试条例中明确要求在高等教育考试中除了基础的专科自学考试以外, 本科自学考试中对学历层次与学校中专水平层次上应无差别进行划分, 这就说明从自学考试的毕业生整体结构上应与普通高校中考试毕业生的标准一致。如果想达到这种要求, 就需要命题教师在自学考试应试命题上多下功夫, 应严格要求自学考试命题范围, 这也是自学考试教学发展中必须坚持的标准。通过对自学考试达标基准和考试范围中可以发现的是普通高校的学生在考试标准和范围下都是自学考试应试的另外一种教学形式, 对于独立的社会活动, 考生群体和考试对象所表现出的特殊性就越发明显。主要是在应试人员上的不同, 其水平和能力都有别于普通高校的学生, 这就要求自学考试中在对试题的命题时应充分考虑这些标准和特点的关系。坚持以应试大纲的基本要求来突出自学考试的基本要求, 同时在试题的类型上要符合灵活多样的形式, 并且突出不同的专业特点。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考生群体, 能够让考生按照既定的基本知识和考核技能来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 充分显示出自学考试中应用型和实用型的人才考核特点。

3.3 保密与保证质量之间的关系

从公平公正的角度上来说, 如果参加考试的自学考生没有自身利益, 就不会较好的处理社会关系, 对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就会造成影响。在命题工作时, 应对这两者的关系尽量处理好, 做到二者的平衡, 不能有侧重的偏袒一方。

4 结语

自学考试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量国家急需的、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所以, 将自学考试坚持下去, 并不断使之完善尤为重要。而做好命题工作恰恰是做好自学考试的核心所在。因此, 自考命题人员更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管理水平, 妥善解决好命题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 从而使自学考试能够在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马振利, 夏春林.考试命题管理评价体系的探析[J].辽宁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06) :192.

[2]赵玉凤, 高福勤.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实践教育平等中的作用[J].中国考试, 2006, (06) :231.

[3]李佳妮, 李凡荣.浅谈保证自考命题质量的几个问题[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11) :190.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5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1分。共20分)1.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的是()A.孔子 B.杜威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3.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A.课程设置 B.学科顺序 C.课时分配 D.学周安排

4.突然的敲门声,将听课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去,这种情况属于()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

5.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育过程 B.教育事例 C.教育规律 D.教育问题

6.下列属于一般能力的是()A.色调感 B.曲调感 C.节奏感 D.观察力

7.属于条件反射的是()A.眨眼反射 B.吸吮反射 C.防御反射 D.信号反射

8.“学不躐等”讲的是教学要重视()A.启发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10.我国将九年义务教育全13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的文件颁布于()A.1985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11.下列教学方法中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是()A.讨论法 B.读书指导法 C.演示法 D.实验法

12.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将“两基”作为新的奋斗目标,开始了普及义务教育的第二次跳跃,其中“两基”指的是()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文盲 C.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13.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来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负向迁移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14.学生害怕在社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A.恐惧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焦虑症

15.“随机应变”是思维的()品质。A.广阔性 B.独立性 C.灵活性 D.逻辑性

16.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政治需要 B.科技进步 C.生产力发展水平D.产业革命

17.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助人为乐、诚实、正直,属于()A.性格的态度特征 B.性格的意志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 D.性格的理智特征

18.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面临的冲突是()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9.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A.专业教育 B.基础教育 C.中等教育 D.职业教育

20.下列不属于学校法律关系的是()A.学校与学生 B.学校与家长 C.学校与教师 D.学校与政府

二、填空题(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舒茨的人际关系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___________。2.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___________的关系。

3.洛克的___________理论,奠定了洛克的个人本位论。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

5.学生的认知差异主要包括认知方式差异和___________。6.教师的劳动特点是由其任务和职业角色的所决定的。7.美国的___________倡导“发现学习法”。8.人的智力呈___________分布。9.我国教师的身份特征是___________。

10.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和___________。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损害的发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

3.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后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4.教师应该给学生的想法划定一个“标准观念”或“标准做法”,只要学生的想法与此不同的,就是“错误观念”。()

5.过去的教学评价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违背了教学发展规律。()6.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的良好状态。()7.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8.气质和性格都是有好坏之分的。()

9.“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条件性知识。()10.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研究性课程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25分)1.简述班主任在班级中的角色。2.简述课程评价发展的特点。3.简述实现有意义学习的条件。4.简述如何养成良好的情绪。5.简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基本要求。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1.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2.联系实际,谈谈认知差异理论在教育上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5分)我们班的王冰嗓门大,又不拘小节,经常在宿舍熄灯后还滔滔不绝地发表高见,惹来室友的不满。晨会课上,我对王冰说:“王冰,你知道吗?你们宿舍所有人都爱听你唱独角戏,比听帕瓦罗蒂唱歌还过瘾,真可谓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全班同学一阵大笑,王冰红着脸站起来说:“老师,我违反了宿舍管理条例,影响了其他同学的休息,对不起,请同学原谅,今后我一定改正。”

结合教师教育技能的相关理论分析此案例。

一、单项选择题

1.13【解析】早在奴隶社会就出现了学校。

2.D【解析】赫尔巴特最早提出了“教学具有教育性”。3.A【解析】课程设置是我国中小学课程计划的最基本部分。

4.B【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5.D【解析】教育问题是教育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动力。

6.D【解析】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

7.D【解析】前三个选项属于无条件反射。8.C【解析】“学不躐等”是指学习不能逾越等级。

9.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所以突出班、课、时。

10.B【解析】l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教学计划”改为“课程计划”。

11.D【解析】实验法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所以属于实际训练法。

12.A【解析】《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正式提出“两基”指的是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13.C【解析】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事物的通常功能,忽视其他功能的一种心理倾向。

14.A【解析】题干所述的是学生社交恐惧的表现,社交恐惧是学生恐惧症中的常见类型。恐惧症是对特定的无实际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的惧怕,除社交恐惧外,恐惧症还包括单纯热怛和广场恐惧。

15.C【解析】“随机应变”反映了思维的灵活性。16.C【解析】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17.A【解析】性格的态度特征包括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

18.C【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格发展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个阶段的个体都面临一定的冲突和危机,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接受教育的时期。①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岁~1.5岁),②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③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ll岁),⑤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l8岁)。

19.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发展基础教育。20.B【解析】学校与家长不包括在学校法律关系中。

二、填空题 1.感情需要 2.互相促进 3.白板说

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5.认知能力差异 6.多重性(或多样性)7.布鲁纳 8.正态 9.专业人员 10.附属的内驱力

三、判断题

1.×【解析】教育法律救济的前提是损害的发生。

2.×【解析】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3.×【解析】题干所指的是测验的信度。

4.×【解析】题中所述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5.√【解析】教学工作与其他职业相比具有其特殊性,采用统一标准单纯以量化结果进行教学评比不利于教学的进步。

6.√【解析】心理健康是个心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范围内所能达到的嘴角功能状态。一般来讲,心理健康具有以下标准: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7.×【解析】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也包括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8.×【解析】气质没有好坏之分。

9.×【解析】“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属于陈述性知识。

10.√【解析】研究性学习课程倡导学生对课题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但是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否有效决定着研究性课程实施的成败。

四、简答题(答案要点)1.(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2.(1)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4)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3.(1)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2)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

(3)学生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4)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4.(1)形成正当的、合理的需要;

(2)培养高尚的人生观和正确分析问题的能力;(3)锻炼身体和培养幽默感;(4)培养消除不良情绪的能力。5.(1)合理地没计问题;(2)面向全体学生提问;(3)目的明确,把握好时机;(4)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有启发性;

(5)提问的态度要温和目然;(6)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

五、论述题(答案要点)1.(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2.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因此,在教育中,我们应该:(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适当联系教学实际即可。

小学语文考试命题存在的问题 篇6

一、注重形式,忽视价值

毋庸置疑,新课程改革的春风给语文测试带来了一些新的气象,在试卷命题的形式上开始关注学生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如添加温馨提示、改革标题设置、创新呈现形式等,让测试焕发了人文光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卷首千遍一律的温馨提示,卷尾如出一辙的好心忠告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学生早已熟视无睹,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如卷首的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们,在愉快而紧张的学习中。我们又迎来了丰收的时刻,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礼物送给自己!认真、细心一点哦,祝你成功!”卷末的好心忠告:“祝贺你顺利完成答卷!再回头认真检查检查,争取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赶紧行动吧!,这些提示语少则几十字,多则上百字,无非是提醒学生要放松心情,细心答题,认真检查。然而事实上我们发现学生一拿到试卷,很少有人会仔细地读这几句话,大多是关注考试的内容,追不及待地动笔答卷。换言之,对于考试的注意事项,老师们早已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对学生作了无数次的交待,考试的规矩以及相关的学习行为也许早已烙在学生的脑海中,所谓的温馨提醒恐怕只是老师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真要是遇上那些听话、乖巧的孩子,读完了这些温馨提示,是否也预示着已浪费了自己宝贵的考试时间呢。所以,笔者认为应向这些形式主义说“不”,真正关注考试的内容、题目的形式,让学生从考试中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无穷乐趣,这才是根本。

二、表述随意,缺失规范

句子的考查是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每份试卷都少不了句子考查的内容,一般根据学期、年级学习的重点,考查扩句、缩句,按要求改写句子(如“把”字句与“被”字句的互换,陈述句、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的互换等),判断句子正误,修改病句,补充句子以及排列句序等。

如五年级下册考题:句子万花筒。(可要看清题目要求噢!)

1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粉面合眷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水渐渐窜上来,没过了人们的腰。

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栀子花在微风中摇摆。

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怎么会忘记老师的教育之恩呢?(改为用句号的句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考题是对句子理解的考查,标题“句子万花筒”意喻句子的丰富多彩、变幻多样。然而括号里的提醒“看清题目要求?似乎和下面的呈现不一致,第2题和第3题并没有明确的要求。那么第1题的要求对2、3题有约束吗?显然,这样的表述过于随意,会使学生不明题意,无所适从。另外,改写句子的要求呈现的地方不统一,第1题标注在句前,第4题又标注在句末。前后不一致,不规范。第1题的要求“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应统一移到句子的最后用括号标注说明。第2题同样也应在句末标注要求“写出诗句的意思”。第3题应注明要求:“照样子改写句子”,学生才能明白下面的句子要照着上面的样子去改。第4题句末“改为用句号的句式”显然表述不当,正确的表述应该是“改为陈述句”。

笔者认为,此类题目只注重了内容而忽视了规范。没有正确规范的语言表述,学生就可能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科学非合理的作答,使考查失去原有的意义和价值。因而,考试命题不能随意而为。语文教师更应对题意的表述再三推敲,做到科学规范。

三、难度偏大,超出基准

新课程呼吁“减负”,切实降低试卷的难度是当前考试的基本要求,所以试卷命题应关注大部分学生,而不能仅仅满足少数尖子学生的需要,更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因为难度大而产生畏惧考试的心理。

如四年级上册考题:

1读句子,完成练习。

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添上了“点睛”之笔。

①“点睛”之笔在句中指_______。

②请用上“点睛之笔”说一句话_______。

2,想一想,填一填。

①尺有所短,_______。

②莫以______________。莫以恶小而为之。

③仿照上面的格言,结合自己的想法。自己创作一条格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中的第②题“点睛之笔”是一个不太常用的词语,它的使用范围也有一定的局限,用上“点睛之笔”说一句话,这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第2题中①、②两题考查学生对格言警旬的积累情况,难度不大,第3题仿照创作一条格言,难度就偏大了,一是格言不是一般的语言,是含义深刻、蕴含道理的名言;第二还要仿照上面的格言,要求学生模仿上面的来写,这对学生来说是难上加难了。如果说最终学生写出来的都是一些大实话、大俗话。那么此题的得分应该如何给呢?因而考试命题要关注大部分学生的能力水平,难度系数要合适,尽可能让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

四、自相矛盾,前后不一

习作是语文测试的重要内容,除了要精心设计习题话题,让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之外。切不可在题意的表述上犯自相矛盾、前后不一的低级错误。习作命题时一定要做到内容要适合学生,表述要科学确切。

如五年级下册作文考题:

地震牵动着你我的心,在这个特殊的“六一”节里。你是怎样度过的,把你的快乐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地震灾区的孩子,并带去我们的关心与问候。请注意信的格式要正确,内容要具体感人。

题目:给灾区孩子的一封信

众所周知,“5·12”汶川太地震震憾了全世界。此题紧扣重大事件,引导学生给灾区孩子写一封信,给人以鲜活的时效性,体现了“情系灾区、关爱孩子”的动人主题。然而仔细读题,却有“自相矛盾”之嫌,请看作文中的提示:“在这个特殊六一节里。你是怎样度过的,把你的快乐以书信的形式告诉地震灾区的孩子。”显然,信中要告诉灾区的孩子自己六一的快乐。如果说写信本意是美好的,但信中内容恐怕就要“伤人”了,试想,灾区的孩子吃、穿、住亟待解决,许多人还沉浸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生活在与身体的伤痛痛苦抗争中,你却叫学生用自己的快乐去刺伤灾区孩子们已经伤痕累累的心,这显然与本题的意愿相违背的。笔者认为这段话应改为:“地震牵动着你我的心,在这个特殊的六一节里,请你以书信的形式给地震灾区的孩子写一封信,带去我们的关心与问候。请注意信的格式要正确,内容要具体感人。”

又如三年级下册作文试题:

你愿意向朋友介绍你温暖的家吗?你可以选择你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介绍给大家。也可以说说你家住在哪

里?周边环境怎样?是怎样的一个家?别忘了向大家表达你对家人或家的感受噢!自己取个题目,注意把句子写通顺。

读一读上述这段话不难看出,意思的表达前后矛盾,句1提示要介绍温暖的家,句2又提示可以介绍最熟悉、最亲近的人,句3又重新提示可以写家的地址、环境等。一段话中意思多样,前后不一,作文的要求缺失了科学性,学生下笔自然无所适从了。笔者认为应这样表述:您愿意向朋友介绍你温暖的家吗?可以说说你的家住在哪里?周边环境怎样?是怎样的一个家?也可以选择家中你最熟悉、最亲近的人介绍给大家,别忘了向大家表达你对家人的感受噢!自己取个题目,注意把句子写通顺。

五、对号入座,开放不够

词语的考查形式多样,如改正错别字、写近义词反义词等、照样子写词语、根据提示写词语、写出词语的意思、给词语排序、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等题型。常用的形式有

填空题和连线题等。

如四年级下册考题:选词填空

违背违抗

1()了诺言,就会失信于人。

2军令如山,上级的命令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得()。

呼吁呼喊

1看到幼龟已成了食肉鸟的口中之食,我们赶紧大声(),抢救幼龟。

2四川汶川发生了大地震,新闻媒体()各界冬士捐款救灾。

又如一年级下册考题:读一读,连一连。

美丽的夏夜使劲地叫

可口的球赛高兴地跑

精彩的松果飞快地笑

透明的荷叶

大声地砸

绿油油的翅膀自由地成长

上述两题,都是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要求学生将合适的词语填入句中或搭配成对。题目中的词语一个不多也一个不少,刚刚够对号入座。我们发现学生做此类题目时,第一句或者说前面几个会认真比照,作出选择,但剩下的一个几乎不用思考,将其照抄填入准不会错。久而久之,学生养成不动脑筋的答题习惯,可谓危害大矣!笔者建议,此类考题不妨多设1个或2个词语,让题目的答案不再唯一而具有开放性,想必学生不会“想当然”地作答了。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肯定是不无好处的,更何况传统试题答案的唯一性已经扼杀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作为新课程背景下的命题理应倡导多元、开放。

总之,考试命题是一个科学性和艺术性要求比较高的课题,是一个值得广大教师和教研人员深入研究探讨的大课题。我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文化知识修养,练好基本功,自觉维护考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让小学语文命题更加规范、科学、和谐,让考试这根指挥棒正确引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奏出符合语文课改精神的优美旋律。

高等数学考试命题科学性问题探讨 篇7

一、试卷命题的难度系数测评方法与控制

我们随机抽取了某高校理工类三个不同专业的100位学生的《高等数学》期末考试成绩,并对各小题得失分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其平均得分为70.15分。

对于一套比较合理而又科学的试卷,其难度与区分度是衡量试卷质量好坏的两个重要指标。试题的难度我们分为两种,即客观题难度和主观题难度。

对于客观题难度, 一般采用二分法来测评, 即难度系数, 其中P表示试题的难度系数, N表示参加考试的总人数, F表示答错该题的总人数。就我们抽样而言, 第一小题 (选择题) 难度系数P1=0.14, 而第十小题 (选择题) 难度系数P1=0.49, 可见第一小题难度系数偏小, 第十小题难度系数偏大。一般说来, 对于期末检查性的测试题, 难度系数为0.2—0.4是较为适宜, 且难度跨度不宜太大。

对于主观题的难度系数, 我们一般采用非二分法, 其计算方法是, 其中P表示难度系数, X表示该题的满分, 表示该题学生的平均得分。就抽样而言, 第十二题 (计算题) P12=0.17, 而第十七小题 (应用题) P17=0.54, 说明该套试卷第十二小题难度系数略小, 而第十七小题难度系数略大, 主观题难度系数过高或过低, 都会严重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

一套较好的《高等数学》考试试题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是零散的机械的单个试题堆砌,要对试卷的知识点分布,对知识点要求掌握程度的高低,来合理分布单个试题的难度系数。命题中要充分考虑高等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运用,同时也要尽量避免知识点和计算方法与计算技巧的重复。每小题的局部难度系数可以充分体现整套试卷的总体难度,一般说来,难度系数呈递增形式。试卷的难度通常是用分数的频率直方图表现。难度比较适中的试卷,其理想分布是近似正态分布,其峰值应出现在较为适当的位置。我们从图1中可以发现,该套试卷难度系数基本上是适中的,但略为偏小。应尽量避免峰值偏左(过难)或偏右(过易)的情况出现,如果学生学习情况两极分化情况严重,适宜难度系数的试卷会出现成绩分布畸形的情况(如出现双峰值状态)。

二、试卷命题区分度的测评方法与控制

试题的区分度是衡量试卷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指标,它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及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区分度较好的试卷,学习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实际得分就高,对于区分度不高的试卷,不能很好的判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亦难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我们同样从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别加以讨论。

就客观题而言, 一般采用点二列相关法, 其区分度公式为, 其中p是答对该题人数的百分比, q是答错该题人数的百分比, (p+q=1) 表示答对该题学生得分的平均值, 表示答错该题学生得分的平均值, Sx表示所有学生总分的标准差, rpq表示区分度。对于该套试卷的第十小题 (填空题) 其中, 从而rpq≈0.35。试题区分度一般以0.4为适宜值, 该套试卷的区分度比较接近0.4, 因而区分度较好。事实上, 卷面的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点。

对于主观题的区分度, 我们一般采用如下计算公式:

我们将总分分为“及格”与“不及格”两组, 表示及格组的平均分数, 表示不及格组的平均分数, m表示最高分与最低分的之差, RPQ表示区分度。对于该套试卷的主观题的区分度, 经统计得。主观题的区分度一般以0.5为宜。该套试题主观题的区分度偏小, 对于中等与良好成绩的学生区分不够。事实上从成绩实际分布情况来看也是如此。

一般来说,难度系数和区分度是紧密联系的,难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大幅降低区分度,试题难度系数设置在0.5左右时,区分度的作用就比较明显。

总之,对于一套完整合理而又科学的试题,我们要充分考虑其难度系数和区分度,以便于更加合理地考察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

摘要:高等数学考试命题的科学性, 是衡量学生学习质量与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 本文从高等数学考试命题的难度系数与区分度两个方面, 探讨了考试命题的一些基本理论与重要方法, 以便规范高等数学考试命题, 使之更加合理与科学。

关键词:高等数学,难度系数,区分度

参考文献

[1]路易斯M伏利德勒, 美国的微积分教学, 1940-2004, 《高等数学研究》, 2005, 8 (3) ;6-11。

[2]路易斯M伏利德勒, 爱德华。F。沃尔夫:《美国微积分教学改革的最新进展》, 《高等数学研究》, 2012, 01。

[3]侯秀丽、胡连华:《高等数学考试模式的教学改革》, 《教育教学论坛》, 2012, 04。

[4]刘立华:《浅议高职高等数学考试改革》,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06。

[5]范文芳:《关于改革高校考试命题方法的思考》, 《高等教育研究》, 2007, 02。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8

一、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主观性试题有其特殊性。在成人教育考试中, 主观性试题往往仅有几题, 虽然数量少, 但是分值高, 测查的知识面较为广泛, 要求学生充分运用相关知识。下面主要从优点和缺点两方面阐述主观性试题的特点。

(一) 主观性试题的优点

主观性试题的优点很突出, 这也是为何成人教育考试长期以来都会运用一些主观性试题的主要原因。主观性试题不仅可以测查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还能够揭示考生解答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正确程度, 这样将会为成人教育工作者搜集到改进教学活动的重要信息。此外, 主观性试题还能够促进学生的系统学习, 且便于编制。

1. 测量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有学者认为, 主观性试题能够较好地测查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特别适合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这些较高层次的能力和水平涉及的面广, 例如, 分析概括能力、组织材料表达思想的能力、讨论问题的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 而这些方面的能力是客观性试题难以测查的。

2. 反映学生解答的思维过程

主观性试题可以为教学提供重要的信息。由于学生面对主观性试题时, 需要充分地表明自己的理由, 阐述自己的看法, 因此, 可以从答案中看出其思维过程, 答案是否合理, 以及对问题的掌握程度, 哪些部分是属于已经得到良好掌握的, 而哪些部分尚未掌握好。这样能够为改进教学提供重要的信息, 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较好的诊断, 便于日后的教学对症下药。此外,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回答情况给出不同的分数, 从而使得评分更为公正合理。

3. 促进学生系统学习

一般说来, 学生靠猜测而把主观性试题解答好的可能性很小。学生必须对问题有较为深入的认识, 分析所涉及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 才能解答好主观性试题。主观性试题会促进学生注意知识内部联系, 增进思考、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进而对他们的态度和学习方式产生积极影响。考夫曼197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如果采用主观性试题, 则学生会比较注意整体教材内在的相互关系和应用能力的学习, 对学习有积极的影响。主观性试题往往留有让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鼓励他们提出富于创新性的解答, 这样便会促进他们平时在学习中注意扩展知识面。

4. 便于编制

主观性试题的编制要比客观性试题容易, 它主要注意设计具有综合和全局性的题目, 综合测查学生较高层次的学习能力和水平。主观性试题的编制还体现在, 假设一份试卷全部是由主观性试题构成的, 那么, 可能只需要5-10题就可以构成一份考卷, 而如果都采用客观性试题, 则可能需要几十道甚至一百道左右。

(二) 主观性试题的缺点

1. 试题覆盖面小, 代表性较差

由于主观性试题要求学生花较长时间解答, 每份考卷的主观性试题题量较少, 这也就制约了它的覆盖面和代表性。如果主观性试题测查的知识点刚好是学生也已掌握的, 那么学生将得心应手、信手拈来, 充分展示自己的知识水平, 取得较好的成绩;反之, 学生将可能一筹莫展, 无法解答。因此, 主观性试题较难对全部知识点进行测查, 不能为教学提供全景式的信息。

2. 评分不够客观准确

主观性试题的解答往往千姿百态, 各不相同, 在批改同样一份试卷的主观性试题时, 不同的评卷者可能会给出相去甚远的评分。另外, 同一个评分者在批改不同的试卷中, 其所采用的评分标准也可能出现波动, 而无法前后同一, 这样会有损评分的公平原则。研究表明, 不同评卷者对同一试卷的评分信度仅在0.62-0.72, 而同一评卷者对两份等值试卷的评分信度更低, 只在0.42-0.43。

3. 阅卷费时费力

由于学生们在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 一般都是尽可能地把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 并且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逻辑路线往往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 他们对问题的解答通常难以千人一面, 而是各具特色、不尽相同。这种情况使得评卷者在评卷过程中时常惘然若失, 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对不同的答案作出较为一致的评判, 无疑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 当前客观性试题 (主要是选择题) 大部分都可以采用机器阅卷, 大大提高了效率, 而主观性试题一般还都是人工批改。

二、成人教育考试中应用主观性试题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成人教育考试中, 主观性试题的应用存在一些弊端, 我们有必要关注这些主要的问题。王小怀等抽取了13份2002年上半年高教自考全国统一命题试卷, 6份福建省2002年上半年高教自考试卷, 包括文、理、工、医四类专业的试卷, 就卷面反映的一般情况做了一些归纳。

(一) 提问限制大

我们知道, 成人学习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拥有较为丰富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而目前一些主观性试题不利于学生全面联系自己的经验, 充分展开思维。

王小怀分析的《美学》试卷有这样两道论述题:

论述题1:

以李益《江南曲》为例, 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嫁得瞿塘贾, 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 嫁与弄潮儿。)

论述题2:

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 晨起看竹, 烟光、日影、露气, 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 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 落笔倏作变相, 手中之竹, 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题画》) 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 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这两道论述题看似不同, 实则出自一辙, 只不过论述题1先要求后附材料, 题论述题2先提供材料后提问。两道题均为材料分析题, 但在题干中均已提供了分析原理, 这两个原理“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与“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在教材中必有数点表述要点, 学生只需回忆原理, 将之套至题中材料进行阐述即可。虽然题目提供的材料, 要分析的对象是学生未见的, 但题目要求已将学生的答题范围限制于该原理中, 学生无需经过分析材料, 从所学知识中分辨与材料相关的、有用的知识答题, 只需通过回忆原理再加以具体表述即可。这样一来, 一方面, 学生的答题范围受到限制, 失去自由, 无发挥余地;另一方面, 题目仍停留于应用原理分析问题阶段, 无法考查学生综合、评价等高层次能力。

(二) 覆盖面欠佳

当前, 在成人教育考试中, 不少主观性试题的覆盖面不够广, 未能较为全面地测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笔者抽取了福建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04级函授本科班的《中国古代小说史》试卷。这份试卷的主观性试题包括简答题和论述题。简答题共三题, 每题10分, 分别为:1.简述什么是脂评本, 脂砚斋评语有何意义。2.简述才子佳人小说的艺术特征及其在小说史上的地位。3.唐传奇的发展概况。论述题有两小题, 每题20分, 分别为:1.《红楼梦》悲剧的三重意义。2.谈谈《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艺术特色。

我们可以看出, 命题者侧重考察了有关《红楼梦》的问题, 这当然与红学方兴未艾有或多或少的联系。然而, 这样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主观性试题命题是欠合理的。我们知道, 中国古代小说是中华民族璀璨文化的瑰宝, 仅四大名著就享誉全球。然而, 这份试卷的几道主观性试题的覆盖面过于狭窄, 《红楼梦》的试题出现了两次, 而没有涉及《水浒传》或者其他的名著。因此, 我们可以认为, 如果命题者能够把两道题中的一道让位给《水浒传》或者其他名著, 将会提高试题本身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三) 评分标准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目前的成人教育考试评分标准较少有对学生创新的鼓励措施, 更遑论正式的“规定”。王小怀指出, 在各类专业自学辅导书中, 仅发现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企业管理概论自学辅导》一书的附录《如何正确地回答试题》中有鼓励创新的表述。在说明论述题答题方法时, 该书提到:“一般要求学员应把教材上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对策, 经理解消化变成自己的观点和对策, 加以论述。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联系实际, 提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 加以发挥。只要言之成理, 都将给予好的成绩。”这与高考鼓励创新的“加分规定”类似。

三、主观性试题的命题要领

主观性试题既有优点又有缺点, 瑕瑜兼而有之, 在命题过程中应该引起注意。近年来, 成人教育考试往往同时使用这两种题型, 以扬长避短, 提升试卷的质量。在编制主观性试题中, 应该把握好以下要领:

(一) 关注综合性, 力图测查高层次的学习水平

综合、评价等目标层次, 都算是较高级的学习水平, 如要求学生提出理由、解释变量间的关系、描述与评价资料、系统性地陈述结论等。在命题过程中, 要根据测验的目的和要求, 对较高层次学习能力水平的测定要靠主观性试题来施行。主观性试题的综合性还体现在要设计多种知识点共同联系的问题, 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整合, 采用有机联系的策略。学生在探究正确答案的过程中, 必须对问题有较好的认识, 完整、准确地掌握基本原理、把握内在联系才能够成功解答。

(二) 顾及全局, 突出重点

一份设计良好的试卷, 既能够较为全面地测查出应该测试的知识点, 又能够有所侧重、有的放矢, 做到全面性和侧重性的良好统一。主观性试题的顾及全面主要是指内容方面的覆盖面要尽可能广, 比如, 前面所提到的《中国古代小说演变史》的设计就有失全面, 应该引以为鉴。主观性试题的突出重点, 主要是指在题目的分配上, 应该尽量测查那些重要知识点、关键性的命题, 使得教学重点和考查重点相吻合。

(三) 适量编制“活题”

在编制主观性试题的过程中, 要避免墨守成规、解答老套的现象, 因为这使得学生只靠死记硬背就可以应付, 根本不需要充分联系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 解答呆板, 缺乏灵活性。我们知道, 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 其教育对象一般比普通教育对象具有更为丰富的生活阅历和经验, 他们能够把所学知识和技能较好地和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 因此, 主观性试题中的“活题”将会大大提高他们解题的积极性, 并且较好地测查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主观性试题的“活题”要求设计新颖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在解答过程中避免原搬照抄, 不需要死记硬背, 而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密切联系自己的经验,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答。

(四) 充分引导、鼓励学生创新

主观性试题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因此, 能否充分引导、鼓励他们创新就显得比较重要了。王小怀等人分析了《企业经营战略与市场营销》试卷中的案例分析题。题中所提供的案例为《乐凯胶片公司的渠道建设》, 题尾设问:公司李经理正在思考在每个城市建立一个冲扩中心店, 然后建立大量的收活点以弥补网点不足的建议。你若是李经理, 对这一建议有何想法?此题已经考查到了较高层次的综合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对建议作出自己的分析、评价, 但此题若还能这样设问:你若是该公司经理, 你会采取什么对策?则要求学生制订解决问题的计划或具体步骤, 能更加真实地反映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能给学生以展显其真知灼见的更大的发挥余地, 考查学生的创新水平。

(五) 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包括参考答案和给分办法及说明, 其中对参考答案的要求是:含义完整, 层次清晰;要点分明, 步骤明确等。给分办法应该明确规定各个要点的得分, 对特殊情况应作出具体的规定, 以便按照一定的标准统一处理。同时, 在评分标准的设立上, 应密切关注成人丰富的生活经验, 明确鼓励创新, 激发真知灼见的涌现。

综上所述, 作为成人教育考试的研究者, 应该深入把握主观性试题的优点和缺点, 对当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针对其试题覆盖面小、代表性较差及评分标准的合理性有待提高等方面予以特别的重视, 结合成人教育考试的实际需要进行优化设计。此外, 一些命题要领也值得很好地深入研究和探讨, 以期进一步提高成人教育考试的效力。

摘要:成人教育考试的主观性试题具有适于测量高层次的学习水平、反映学生解答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和便于编制等优点, 同时也存在试题覆盖面小、代表性较差等缺点。在主观性试题的命题中, 应关注综合性, 力图测查高层次的学习水平;顾及全局, 突出重点;适量编制“活题”;充分发挥引导、鼓励学生创新;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

关键词:成人教育,考试,主观性试题,命题研究

参考文献

[1]郑笠.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试题改革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1.

[2]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102.

[3]郭述平.教育测量[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93.

[4]侯光文.教育评价概论[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6:212-214.

[5]王小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突出创新能力考查的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3.

[6]金文林.试题质量的简捷评价方法初探[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0, (2) :77-79.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9

继2007年教育部将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等科目纳入全国统考范围后,2008年又新增农学为全国统考科目。从2008年起,农学门类的初试科目为4门,即政治理论、外语、农学门类公共基础和农学学科基础综合,除了外语之外的其他3门课程实行联合命题。农学学科基础综合包括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两门课程,各占50分。对于教育部进行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学门类的初试改革,笔者认为,一方面初试科目的统一命题和联合命题改革有利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统一命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命题的基本原则,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试卷的质量,避免了同一学科专业试题难易度的重大偏差所引起的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初试科目的命题改革也给普通高等农业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为适应初试科目的命题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制订了考试大纲,对考试范围、方法和要求做出了明确规定。考试大纲的出台使得考生的复习备考更加有章可循。此外,考试大纲也对生化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仔细研读生物化学考试大纲,我们可以看出初试科目的改革以考查基础知识、核心教学内容为原则,以研究生学习阶段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以及相应能力为考查重点。考查的知识点与一直以来生化教学的重点、难点基本一致。但还是有一些知识点在以往的生化教学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例如肽的概念和理化性质、酶工程的概念和应用。但《动物生物化学》(第4版)对肽的概念和理化性质等方面知识没有系统和具体的论述,笔者认为在今后的生化教学中应适当地给学生增加这方面的内容。虽然本科阶段的生化教学目的并不是为考研服务,但是毋庸置疑,由于就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考研已经成为许多本科生毕业时的选择。因此,生化教学在教学安排和管理要求上,不可避免地受到学生考研需求的影响。长期以来,高等农业院校的生化教学没有一个在较大范围内可以共同遵循的考试大纲。教育部生化考试大纲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憾,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备考具有同样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生化考试大纲的样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初试命题的特点大体可归结为3点:第一,从内容和形式上都严格按照考试大纲设计、命题,没有偏题、怪题,体现了加强考核基础知识的精神;第二,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分布均匀,基础知识点的考查体现了广度和深度;第三,注重考查理解与应用的能力。考试大纲给出的题型是生化考试中的常见题型,但是在考题的内容上,笔者认为其体现了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换句话说,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记忆,死记硬背无法适应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联合命题。此外,考试中实验题的出现也对生化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点繁多、内容抽象且难理解是生化学科的特点,因此以往不少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应付考试,例如对于竞争性抑制作用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的动力学特点,可能学生记住了,但多数学生不能完全理解,这样面对灵活多变的考题就感到很难作答。面对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改革这一新形势,我们生化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考试大纲样题中有10分的实验题,这一题型的出现对我们的生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时等因素的限制,对于涉及实验方法和技术的内容总是从简、从略。笔者认为,其实关于实验技术的内容以及生化发展史中的经典实验,生化教师应该在备课时广泛搜集资料,对经典实验的具体过程、当时的研究背景、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都给予足够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增加生化课的趣味性,更能使学生逐步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从别人的失败或成功中得到启发,初步培养起学生的科研思路和素质。

自学考试命题高等教育 篇10

关键词:词汇,特点,技巧

1 考试要求

2010年10月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试行) 》 (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提出:B级测试要求学生认知2500个英语单词 (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词) 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 对其中1500左右的单词能正确拼写, 英汉互译。掌握基本的英语语法规则, 在听, 说, 读, 写, 译中能正确运用所学语法知识。从我校考生历年考试结果分析词汇用法和语法结构题是能力B级考试的一个难点, 该题型测试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section A语法基础知识, section B常用词汇的基本用法。语法基础知识考试中的一些语法规则学生在中学已学很多而且做过很多类似题型, 所以在做题时能轻松把握题型。而词汇用法题型学生在中学接触很少, 虽然题型简单但很多学生做题时对题型把握不准, 分析不当导致得分率很低, 但掌握该题型特点以及解题技巧那就迎刃而解了。

2 命题特点

1) 符合《基本要求》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整个教学过程要遵循“实用为主, 够用为度”的原则, “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为此, 本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听和读的理解能力、翻译与写作的应用能力, 同时也对词语用法、语法结构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2) 紧扣教材使用现状

我国的高职高专教育虽然起步较晚, 但发展十分迅速, 然而与之相应的教材建设相对滞后。就高职英语学科而言, 2000年教育组织专家制定了高职高专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之后, 才组织专家编写高职高专对口教材, 相继出版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实用英语》,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第二部分词汇用法题型语教程》等几套材料。这几套教材课后练习题型都是与B级考试题型紧密相扣。第二部分词汇用法题型在每个单元都有相关练习。

3) 考查词汇记忆及使用

词汇是信息的载体, 词汇学习的质量, 特别是高频词的掌握, 对考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学生背了很多单词但在考试时则漏洞百出、错误连篇, 该题型要求学生学会使用有效的记忆策略。比如:使用分类记忆、词缀记忆、派生记忆、对比记忆等方法来记单词这样在考试中就能运用自如了。

3 考列点评

分析从2007年到2009年三年考题, 在词汇用法10个考题中动词仍是词汇用法题的主要考查项目, 主要是对词形转换、时态语态、短语搭配等语法进行重点考查, 还对比较级、情态动词、主谓一致、强调句、倒装进行考查。下面就词汇用法考题中重点考查项目, 结合三年真题中的难点, 探讨其考题特点及解题技巧。

3.1 词性转换

此类题是该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 考查分数比例占到30%。做这类题考生除了牢记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之间的词性转换, 还要注意根据题意推敲所给词在题中所做的成分。

1) What a (wonder) _______party it was!I enjoyed every minute of it. (2009.12)

此题空格前面有不定冠词a, 后面为名词party, 因此推断空格处应该填入形容词作定语。答案:wonderful, 符合题意“多么令人愉快的一次聚会啊!每分钟都是享受”。

2) The new rul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ve been (wide) _______accepted by the public. (2008.12)

此题空格前面有be动词, 后面为过去分词, 这样就构成了被动结构, 空格处的词语应该在句中充当状语, 所以句中应填入wide相应的副词widely.符合题意“环境保护的新规定已经被大众广泛接受”。

3.2 动词的时态、语态

此类题是该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 考查分数比例占到30%做这类题要求考生除了记住时态语态的基本用法还应有很强的语感, 关键要善于找出句中的时态语态标志性的单词, 短语或句型。

1) When you arrive tomorrow, my secretary (meet) _______you at the airport. (2009.12)

时间状语从句中, 名词tomorrow“明天”表示将来时间。由此判断, 主句中的动词meet应使用一般将来时, 所以空格处填入will meet。符合句意:当你明天到达时, 我的秘书将会到机场迎接你。

2) we demand that the tour guide (tell) _______us immediately about any change in the schedule. (2008.12)

主句中动词suggest, order, propose, command, require, decide, advise, promise, recommend, demand表示提议、主张、要求、命令、坚持等意愿的动词时要求其后的宾语从句中需要使用虚拟语气, 谓语采用动词原形should+动词原形。因此空格处应填入 (should) tell。符合题意:我们要求, 到有应该立即告诉我们在日程安排上的任何变化。

3.3 动词短语搭配

此类题是该部分重点考查的内容, 考查分数比例占到30%。做这类题要求考生有很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 同时要具备很强的推敲能力。

1) Readers are not allowed (bring) _______food and drinks into the library at any time. (2009.12)

动词allow后面接动词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即allow sb to do sth., 被动句中to也不可省去。所以空格处填入动词不定式to bring。符合题意:任何时候都不允许读者将食品和饮料带进图书馆。

2) I want (point out) _______that a decision about the matter must be made at once. (2008.12)

动词want后接动词不定式, 即want to do形式, 所以空白处应填入to point out

符合题意:我想指出的是, 必须立即对此事做出决定。

4 结束语

总之, 词汇用法题在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 (B) 考试只有10个题, 但是考查内容涉及面广, 解题时应结合语境和英语使用习惯, 灵活运用语法、词汇知识选择相应的解题技巧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准关键词, 和句型从而做出正确的答案。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地方院校考试自动命题系统的研制 篇11

【关键词】地方院校 林学专业 考试 命题系统

考试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培养人才的素质,科学化考试管理不仅对教育教学具有导向的作用,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加强考试管理,是地方院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院校由于所处地区环境条件差异,自有不同优势所在,但就大多数来说,同处一个层次之中,具有相似的生存基础条件和发展历程。因此,存在明显的共性,面临共同的问题。就考试命题来看,共同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师资与资金的原因,大多数教师采用手工命题方法,即在考试前临时出几套试题。这种命题方法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命题容易重复。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采用自动命题系统来提高工作效率、控制试题重复率、提高考试管理的质量,并由此提出了一个考试命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信息化管理具有信息修改、查询方便,信息存储和处理成本低廉,管理精细化,工作效率高等特点,而在考试管理上得到应用。考试命题的研究虽多见于单科课程的基础上,但都具有单元划分、知识点考核、题型选择等共同之处,能够采用同一系统进行多课程考试管理。目前由于Visual Basi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界面友好,易于使用,且与Word、Excel具有良好的交互能力,故本系统采用 Visual Basic作为平,开发自动命题系统。

一、系统分析与设计

1.系统开发的总体方案。采用Visual Basic为系统开发平台。该软件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一种功能强大的应用软件。充分利用Visual Basic在应用程序开发上的灵活和效率高的特点,并针对自动命题系统的具体特点,确定该系统开发的总体方案:系统分析→目标分解→系统整合→试题录入→系统调试→系统应用与评价。

2.系统开发背景。地方林业院校考试命题多采用手工组卷,尤其是专业课的命题,往往是任课教师自己命题,存在效率低、重复多、质量不高等问题,不利于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检查教师教学效果,更有碍于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需要采用规范而统一的命题系统、多人组成命题小组进行命题提高命题质量,采用自动化命题系统进行科学组卷,提高开始管理水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由之路。

3.系统分析与模块设计。结合系统的需要,对系统功能进行全面分析,确定了系统的主要模块为系统维护、题型设计、难度设计、单元与知识点设计、试题管理、试卷设计、试卷管理7个模块。

(1)系统维护。系统维护包括课程名称及基本信息维护、用户管理、数据库更新。课程名称是系统初始化过程需要建立的基本信息,也是数据库管理的根本。课程名称有时需要修改,所以在数据库管理上,需要建立课程名称数据表,包括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以及课程信息。这样数据库关联时,采用代码字段进行关联,便于后期维护。用户管理采用代码、姓名、单位及其他信息的数据表,以代码关联。数据库更新是试题导入的关键,为了安全起见,以管理员身份进行登录,导入以word或excel等数据形式的试题信息,实现数据库的更新。

(2)题型设计。题型设计是考试命题的需要。为了满足所有课程的需要,应当成分进行调研,并实现题型设计的动态管理,数据表的设计能够容纳多种题型包括填空、判断、分析、计算、论述、单选题、多选题等。题型为试题基本信息的构件。

(3)难度设计。为了统一管理,采用5级即难、较难、中、较易和易。也可以划分难、中、易3级,作为试题基本信息的构件。

(4)单元与知识点维护。单元与知识点的划分要依据教学大纲及基本要求,经课程组认真讨论与分析形成命题的基本文件。单元划分不宜过多,以3~7个单元为宜,过少又不便于考试管理,过多过细不仅会对教学带来影响,也会给命题带来麻烦。知识点是教学要求的反映,应仅仅围绕教学目标与要求划分知识点,是试题基本信息的主要构件。

(5)试题管理。试题管理是命题系统的核心模块,主要包括试题的基本构件(单元、知识点、题型、难度)、分值以及试题及答案。试题基本构建根据数据库进行选择,而分值、试题及答案需要录入。试题信息能够动态维护。

(6)试卷设计。试卷设计包括试卷总分、各题型试题数及分值,每个题型下试题所属单元设计。也就是制定命题计划书。

(7)试卷管理。包括组卷、试卷审核、试卷设计与打印。根据试卷设计,采用一键组卷方式完成组卷,并能够实现试卷的浏览、审阅与打印。

二、研制的主要内容及方法

研制命题系统,实现考试的数字化管理,主要包括:

1.程序设计:(1)系统分析。对命题系统的用途、功能以及客户端的应用进行全面分析,总体把握,达到合理布局,编写设计说明书。在系统分析中,重点考虑系统的功能及模块设计,在协调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模块功能设计。

(2)模块化程序设计。采用同一种语言对各模块进行设计和调试。模块的功能实现要遵从总体设计原则,保证系统的整体性。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本着相互独立且便于整合的思路进行独立开发,定期整合。

(3)系统整合与调试。将各个模块整合到一起,形成系统的初步模型,采取模块整合与程序调试相结合,以便缩短开发周期。在开发过程中,本着边开发、边整合、边应用、边调试的方式,使得模块设计与系统研制同步进行。在开发过程中,逐步实现模块与系统的同步开发。

2.试题构件的设计。以林学、食品专业的主干课程为试验课程,选择森林培育学、森林植物学、森林生态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森林食品加工等课程,按课程组命题小组,首先按课程大纲及基本要求指定单元与知识点,在根据课程特点确定题型和难度。

3.试题编制与录入。根据单元与知识点的划分进行试题编制与录入,先按单元进行分工,分别编制试题并录入word文档中,在经过命题小组审核,最后将试题整合并导入命题系统。

4.系统试用及维护。录入后对系统进行试运行,并对试题管理系统的查询、统计、追加和删除等各项功能进行调试,根据调试的结果再进行修正。在调试过程中,结合软件特点和实际需要,重点在数据库结构建立方面进行重点考虑,确保数据库结构与需求分析一致。

5.系统评价与应用。通过森林植物学(国家精品课程)、森林培育学(吉林省精品课程)3年多的实践,认为本管理系统具有完整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且在森林生态学、食品分析、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中得到应用。

三、结果与讨论

研制的命题系统实现了试题的数字化管理,命题自动化,满足教学管理的需要。

(1)对试题进行动态管理,快速查询与检索。

(2)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试卷管理实现数字化。

(3)有利于把握考试的难度,提升考核水平,便于了解和掌握教学情况。

参考文献:

[1]曹云鹏.一个考试命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6.

[2]王晓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命题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J].考试研究,2006,2(4):87-93.

[3]刘江田.真实性化学问题命题研究[J].化学教育,2007,(1).

考试命题的“导语”利弊分析 篇12

一、考前导语类

考前导语位居卷首, 有统率全题之功能, 字数多的几百字, 少的几十字。

【例1】考前导语:亲爱的同学们,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 你的语文水平又有了大的提高, 为了更好地反映你的学习成果, 这里, 提醒你在做题时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淤拿到试卷后, 不要急于做题, 而要通览全题, 认真分析一下试题有什么特点, 选定好你做题的重点, 还要先易后难。于要注意提高做题速度, 主要指分析题目要求的速度、阅读的速度、思考的速有必要扯那么远。学生读了弊多利少。

【例2】亲爱的同学们, 六年制的小学生活即将结束。当你又一次打开试卷时, 一定有美好的记忆浮现脑海, 永远的怀念定格心中。现在, 让我们一起静静凝思, 捡拾童年岁月之美;认真着笔, 体验成功的快乐。

(摘自某市六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分析:导语文字简练, 蕴含感情。学生读了能引发回忆, 产生美感, 认真对待毕业考试。顺便提点小意见, “静静凝思”, 太紧张, 可改为“静心思考”。孩子们静下心来, 收获果实, 岂不快乐?

二、“板块”导语类

考试命题的“板块”, 一般分为:基础知识、阅读积累、习作展示等。命题者大都加上了板块导语, 多针对不同范围的度、写字的速度等, 因为题量比较大。盂要注意充分调动和运用你日常积累的经验和信息, 因为有些题目单靠课本所学是完不成的。榆要注意在提高速度的同时, 把字写规范, 因为写一手好字是一个人终生受用不尽的财富。相信, 只要冷静应答, 胜利就是你的, 试试看, 你会成功的。

(摘自某市五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题)

分析:导语285字, 文字多, 且琐碎, 像老太太在唠叨:通览全题、分析特点、选定重点、先易后难。学生一般是按顺序做题, 遇到不会的就空着, 等后面再答。做题速度的解释没有意义, 主要是平时训练。课本上学的和生活中学的都是积累, “单靠课本”的提示没有必要。学段目标对写字的要求是端正、规范、整洁, 一次考试没试题而写, 也有的与试题似不相关, 文字一般为几十字, 效果不一。现举两例:

【例1】夏日缤纷———“荷风送香气, 竹露滴清响。”夏天美景如画, 夏天多姿多彩, 火辣辣的红、金灿灿的黄、碧油油的绿……夏天呈现缤纷色彩, 带来勃勃生机。

(摘自某刊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题)

分析:此例系阅读板块导语。这段文字的确很美, 猜想命题人是想把孩子们带进欢乐的夏天, 可见作者用心之良苦。但笔者有一种感觉是“导语”远离试题。学生不一定有心欣赏, 因为读耽误时间不得“分”。建议贴近题目写, 贴近学生写, 给予真正的“导”。

【例2】基础小背篓———一点一滴, 积少成多;阅读袋袋裤———欣赏别人心灵世界的风光;拓展园地———尽情展示你的风采;习作乐园———用心灵感悟, 表达生活美。

(摘自某刊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分析:有些试题的三级“导语”文字多得让学生找考题有困难, 此例却不同。四大板块一目了然, 注释性的文字简练、活泼, 学生一定喜欢读, 受启发。此形式可供命题者参考。

三、每题导语类

每题导语, 从属板块导语, 是针对一道试题写的一两句话或一段话, 也有的加上“友情提示”之类文字, 多追求新颖、活泼, 欠缺具体、实用的指导。现举四例:

【例1】“夏日欢唱” (辖4个小题)

(1) 百鸟欢歌。拼拼写写, 你写的字一定最棒!

(2) 蛙鸣悠扬。辨字组词, 你的词汇最丰富。

(3) 溪流潺潺。补充词句, 让松风涧水声音更清脆。

(4) 笛声阵阵。判断正误, 让牧童短笛更加悦耳动听。

(摘自某刊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分析:这是“基础知识”板块中的四道小题, 导语形式的确新颖, 但未必有实用性。百鸟、青蛙、溪流、短笛与拼写、组词、填空、判断有何联系?再说, “蛙鸣悠扬”, 符合实际吗?人们常说笛声悠扬、琴声悠扬, 没听说“蛙鸣悠扬”, 笔者建议删掉前句, 后句调整为:拼拼写写, 你写的字最漂亮;辨字组词, 你的词汇最丰富;补充词句, 你一定能全填对;判断正误, 你一定判不错。

【例2】写一手漂亮的汉字, 将是人一生莫大的自豪, 你平时养好认真写字的习惯了吗?你能写一手端庄秀丽的汉字吗?

1.看拼音写汉字。

2.听写。

(摘自某市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分析:导语针对两道写字试题而写, 给孩子论说写好字的大道理。这样写, 孩子是否喜欢读?《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的要求是:端正、规范、整洁。不知命题人为什么用“端庄秀丽”来提醒学生?“端庄”多形容人的品行、风度, 写字一般用“端正”。如: (1) 小芳是一位端庄秀丽的姑娘。 (2) 苗苗的字写得端端正正。建议导语要带着感情写, 尽可能做到浅近、活泼, 把话说到孩子心里。试写如下:

你是班里的写字能手, 一定能把字写得端正、规范、整洁, 老师拿起你的试卷, 会爱不释手呢。

【例3】“好文不厌百回读。”这句话提醒我们, 美文反复阅读品味收获才会大。再读下面这段话, 看会不会有新的收获。

(摘自某刊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分析:这是课内阅读题的导语。过去, 多这样写:阅读课文片段, 回答问题。常这样写, 学生读来乏味, 改革后的导语对学生有启发性。

【例4】习作平台

题目:今天, 我懂得了____

提示: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 也许是亲身经历的某一件事, 让你一下子懂得了孝敬, 懂得了珍重, 懂得了宽容, 懂得了感恩……请你把题目补充完整, 再通过一件具体的事将自己懂得的一个事理写出来。

(摘自某市五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上一篇:腐败文化下一篇:延期妊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