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雪的经典美文(共15篇)
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1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雪飘纷扬。
仰望漫天飞雪,俯瞰大地银装,不禁涌动起吟诗抒怀的风雅。可终究墨水不多,憋了半天,冒出一句“漫卷诗书雪欲狂”(应当是“喜欲狂”),便就此断篇。飞雪茫茫终未能化为诗情诗意。
到不了“诗和远方”,但生活还是要继续。冰雪烂漫固好,但若是阻滞了交通、扰乱了出行,就着实恼人了。
中午1时许,于办公室枯坐。忽闻手机铃响。电话那头传来了主任喘息且急促的声音:“快,快,赶紧组织第二梯队。这条路太长,我们不行了,第一梯队顶不住了。”
所谓第一梯队,是局领导临时组织的一支突击队,于午间赶赴金山扫雪。没曾想,雪下得如此之大,完成扫雪任务的艰巨性超乎想像,急待增援。主任的手机打得没电了,只能借一只电话和我联系。
此情此景,让我瞬间穿越。主任仿佛指战员,正奉命驻守我军前线某高地。队伍快打光了,电话线也打断了。指战员好不容易再次接通电话,请求支援。
兴许战争片看多了,幻觉附体。当我想多问问情况时,电话那头传来了“嘟、嘟”的忙音。继而,我一个接一个地想打通第一梯队同志的电话,却都是空响。仿佛电话线又炸断了,或是前线再次陷入白热化的拉锯争夺。
一刹那,“使命”“光荣”“召唤”“火线”等字眼在我脑海逐一闪现。前线在流血牺牲,军情就是命令,第二梯队必须火速集结,以强行军的速度驰援奔袭。
于是乎,我们不再倦怠。我们的小房间变成了特种作战室,一通通电话化为电波呼啸而去。我们的战士迅速集结,并将聚合为有生力量,全力投身“战冰斗雪、保家卫国”的火热劳动之中……
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2
一、文学鉴赏作用
经典美文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与文笔的优美性。 故此,阅读教学经典美文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视觉去触摸与感知充满童趣的艺术形象“我”、善于编造美女蛇故事的艺术形象长妈妈、教给“我”雪地捕鸟技巧的艺术形象闰土的父亲、略带迂腐却严厉且是“本城极方正,质朴, 博学”的艺术形象寿镜吾先生。其次,引导学生用诵读的方式品味“不必说 …… 也不必说 …… 单是 …… 就 ……”等句式的整齐美、节奏美、音乐美等。再次,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等语言的生动美、形象美等。然后,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 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 , 将绳子一 拉 , 便罩住了 ” 中 “ 扫 ”、 “ 露 ”、 “ 支 ”、 “ 撒 ”、 “系”、“牵”、“罩”的用词准确等。 最后,引导学生启动丰富的联想思维与审美思维等诱发其特定的审美情感,以此达到激发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之目的。
二、素材积累作用
素材是构建文章的基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诸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经典美文,不仅是作者对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的追求与作者聪明才智的结晶,还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极为丰富且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写作的素材,如此,正好弥补了初中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材不足的缺陷。 笔者认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至少为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提供了下列诸多写作素材: 1.课文第二段中提供的描写夏天景物的素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 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2.描写充满儿童生活趣味的素材:在百草园翻断砖捉蜈蚣与斑蝥、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迫使其放屁与喷出烟雾、因为想拔到像人样的何首乌根而弄坏泥墙、摘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的覆盆子”、夏夜里听长妈妈讲赤练蛇的故事并由此感到“做人之险”、冬天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等。 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在其后面的园子里“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等。对于上述素材,同学们只要在阅读时加以内化,写作以 “夏景”或者“童趣”为话题的作文时,便可以直接移植到作文中。
三、写作示范作用
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下水作文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难免会出现粗制滥造等不尽如人意之处。而入选语文教材中的诸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等经典美文则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文质兼美的示范资源。故此,我们如果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与课堂写作示范有机结合起来, 则会起到极好的作文训练效果。比如,我们可以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为写作范本,从下列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1.景物描写类的仿写:主要仿写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对百草园夏季景物的描写。可以将仿写的话题换为“春景”或者“秋景”或者“冬景”等。
2.句式仿写:引导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一个句子,体味这种句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3.人物动作仿写:主要仿写冬天雪地捕鸟一段,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4.人物肖像描写:学习文中对寿镜吾先生外貌、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主要描写班级中某个老师或者同学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文中不准提及被描写者的姓名,写好后依次在班上大声朗读。被同学们猜中所写之人者即为佳作。
5.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技巧:将文章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二个部分,中间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例谈经典美文的作用 篇3
一、文学鉴赏作用
经典美文最主要的艺术特点就是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与文笔的优美性。故此,阅读教学经典美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用视觉去触摸与感知充满童趣的艺术形象“我”、善于编造美女蛇故事的艺术形象长妈妈、教给“我”雪地捕鸟技巧的艺术形象闰土的父亲、略带迂腐却严厉且是“本城极方正,质朴,博学”的艺术形象寿镜吾先生。其次,引导学生用诵读的方式品味“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等句式的整齐美、节奏美、音乐美等。再次,引导学生从修辞的角度品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还可以摘到覆盆子,象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等语言的生动美、形象美等。然后,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品味“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中“扫”、“露”、“支”、“撒”、“系”、“牵”、“罩”的用词准确等。最后,引导学生启动丰富的联想思维与审美思维等诱发其特定的审美情感,以此达到激发学生愉悦的审美体验之目的。
二、素材积累作用
素材是构建文章的基石。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美文,不仅是作者对美的事物、美的情感的追求与作者聪明才智的结晶,还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极为丰富且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写作的素材,如此,正好弥补了初中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材不足的缺陷。 笔者认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至少为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提供了下列诸多写作素材:1.课文第二段中提供的描写夏天景物的素材:“不必说碧绿的菜畦,……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2.描写充满儿童生活趣味的素材:在百草园翻断砖捉蜈蚣与斑蝥、用手指按住斑蝥的脊梁迫使其放屁与喷出烟雾、因为想拔到像人样的何首乌根而弄坏泥墙、摘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的覆盆子”、夏夜里听长妈妈讲赤练蛇的故事并由此感到“做人之险”、冬天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等。在三味书屋读书时,在其后面的园子里“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画画儿等。对于上述素材,同学们只要在阅读时加以内化,写作以“夏景”或者“童趣”为话题的作文时,便可以直接移植到作文中。
三、写作示范作用
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下水作文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此,难免会出现粗制滥造等不尽如人意之处。而入选语文教材中的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美文则可以为学生直接提供文质兼美的示范资源。故此,我们如果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课堂写作示范有机结合起来,则会起到极好的作文训练效果。比如,我们可以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为写作范本,从下列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1.景物描写类的仿写:主要仿写课文第二自然段中对百草园夏季景物的描写。可以将仿写的话题换为“春景”或者“秋景”或者“冬景”等。
2.句式仿写:引导学生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造一个句子,体味这种句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
3.人物动作仿写:主要仿写冬天雪地捕鸟一段,学习动词的准确运用。
4.人物肖像描写:学习文中对寿镜吾先生外貌、语言、神态等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主要描写班级中某个老师或者同学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文中不准提及被描写者的姓名,写好后依次在班上大声朗读。被同学们猜中所写之人者即为佳作。
5.学习本文布局谋篇的技巧:将文章内容按时间顺序分为二个部分,中间用过渡段承上启下。
笔者认为:学生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美文,均能给学生提供文学鉴赏、文学审美、写作素材积累、写作示范等机会,是我们提高学生文学艺术修养与写作技能的宝贵资源。故此,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经典美文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其具备的上述资源加以充分利用,以此充分发挥其巨大作用。
木棉的经典美文 篇4
我用木棉的花瓣邀请你
此时的裂谷,梦境和火焰一起
在干燥的空气里涌动
我是南高原破冰之后最早的消息树
用羞怯的嘴唇,告诉你
花的摇曳是一场场睡眠后的`热烈突奔
我的睫毛已无法感知周围的冷暖
风太大而你的世界一片遥远的白
雪白雪白的冷,带着悲悯的温暖?
我情寄于你仰躺的雪塬,你宽敞的河岸
请用你的洁白举我,我赤足走过的地方
大地正传来春暖的回声
在这安静而动荡的夜晚
请用你身体深处隐秘的暗流带走我
带走歌哭带走幸福和泪光?
再请拎走悬而未决的星光
闪烁其辞的苇花,横贯东西的风
我会保持安静 ,而且从此不醒
江上升起月亮
在江边我任由风吹着
跟时间一样不想说一句话
我在等待
江上升起月亮
我试图从车窗内就能看到那个
辉煌无比的瞬间
而每一次
我总是先看到水中的云
或者云中的水
以及我面容中不断变幻的表情
还有隐藏在面容背后的尘垢
江上升起月亮
渐渐变暗的金沙江会镀上一层
重金属般的色彩
那一刻我都会有一种惊讶
好像我这一生都没有亲近过金沙江
好像我这一生都没有亲近过月亮
但此时
月亮照亮了裂谷
照亮了暗处的我
那些胸口的尘埃
那些脸上的斑点
经典的哲学美文 篇5
我喜欢你,可能只是因为那天阳光很暖,微风不燥,而你正好穿着我喜欢的衣服。
买机票就像买股票一样
他说,学校里什么都不好看,只有树。可我呢,偏就喜欢看树,看云,看风,看你。
习惯就好,没有什么大不了
我们从路人,变成好友,再变成爱人,又从爱人变成好友,变成路人,再演变成毫不相干的两个人。
人生这条道路,可以往前,可以往左,也可以往右,但唯独不能随意往后。所以,你,只能前行。
天变冷了,可我连一个暖心的方案都还没有。
曲终人未散 人散曲未终 一曲别离难 一曲恨别离 不是曲中人 怎知曲中意 悟得曲中意 笑看红尘起
生命,本是一趟火车,每个人都在途中,都在不知不觉路过沿途的风景。错过了,相遇了,收获了,可能就在一瞬间。
我此生遇见许多美丽的`风景,在暴风来临前,就都已装入心里……
死去的人和失去的爱是一样的,因为我们能为它们做的只有回忆
我们从路人,变成路人。
这无可救药的情愫,不定哪天就消失的像从未有过一般
经历过的, 好与坏, 都是值得回忆的, 人生在世, 过程往往比结果, 更能促进我们成长。
光阴的故事【经典美文】 篇6
平素极是喜欢“光阴”这个词,读来便有一种静水流深的沉缓萦绕于唇齿之间,亦常有沧旧之感跃然心上。
物换星移,花月斗转,时光一去不复返。从晨曦鸟鸣坐至落日余晖,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我竟是这样痴迷这光阴的素色。繁华都市的车水马龙也好,幽寂庭落里草木静好也罢,无不是光阴的故事,落在凡俗人眼中的倒影。一笔一划尽是诗,一影一动皆如画,沾染了烟火的气息,一圈一圈开成了倾城的模样。
春,终是来了,我内心的欣喜早已绽出了花骨朵,别在了一树枯寂的枝头,待到春风吹起,我在花下等你。经历过吵嚷的繁华,我学会了享受宁静和返璞归真的自然。
这个早春,于我是恬静的。换上宽松的薄棉衣,染着鲜艳的红,唯恐这片季节太过孤寂,还未从冬的萧瑟中醒来,雁字未回,花未盛开。最欢喜的时刻便是坐在满院满院的阳光下,慵懒地听着音乐,读一些入心的文字,心随光阴的韵脚摆动,舞成一曲曼妙的回音,在心底响起,它说,它叫做回忆。
回忆可重可轻,时而隐隐作痛,时而又叫人轻歌欢笑。无论哪般,都不会再使我落泪了。时过经年,回忆于我早已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甚至于你若不来打扰,我早已忘记曾与你走过的风花雪月。前几日,收到了一个消息,那个名字是我一生都不会忘的风景,他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过了好几个世纪,再见却不似当年倾世般惊天动地,寥寥几句,我已不愿回首。这风轻云淡的一切,好似不曾相识。
恍然间,看清了光阴的真面目。人生若只如初见,真如初见时倒互不相识了,却是要历经千山万水的纠缠和厮磨,到最后彼此珍重,转眼陌路。
我白白用了这一日的光景来感受阳光的温柔和光阴的行走,远处寒山老树,近看百姓人家,孩童在庭院中戏耍,桃树李树在发芽。从日光倾城的盛大到黄昏暮霭的落幕,从初相见的倾世风华到别离后的岁月静好,我相信,时光自有安排,而现在,就是最好的安排。
对爱的笃定,并非刻骨铭心,才算是爱情。或许,只是一种安心,有自己的骄傲,不屈从,不卑微,亦能守得住低处,不喧闹,不颓弃。我喜欢这么一句话:“你以为你要的是一个爱人,但到最后才会知道,真正想要的,无非是安心,所以啊,幸福不是努力去爱,而是安心的生活。”我以为,此刻就是最好的光阴。
岁月平稳,家人安好,心中的梦在飘摇:与一个相爱的人,去旅行、写作、摄影,一路观光,一路记下快乐或忧伤。读书和旅行,心一直在路上。
瞧,幸福是多么地美好啊!在李闰珉天籁般的音乐声中,我仿佛找到了自己。此时,刚好遇见小禅说:“一生中会有很多情非得已的事情,亦会有很多悔恨、骄傲、光荣、不堪……以为过不去的千山万水终会过去,把光阴中所有恩赐都小心珍藏,世间的情分终有因果且不能把握,把它们做成一朵花别在衣襟上,在老去时可怀可想。到底要一个人慢慢走,看到静水流深,更懂惜君如常。”
是啊,惜君如常。她好像是站在我的眼前,对着我说似的。惜君,如常,初心,不忘。
千山万水走遍,愿你惜君如常。三毛说过:“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她竟如此一语中的戳穿了故作坚硬的外壳,跌进了潜藏已久的孤独、掩盖不住的流离。是谁说过:“就算世间荒芜,总有一个人他会是你的信徒”。
其实,我至今未曾去过多少地方,读过多少卷书,却是那样地渴望自由,那种令人心安的放纵。
毕淑敏说:“当你把他人的聪慧加上你自己的理解,恰如其分地轻轻说出的时候,你的红唇就比任何美丽的色彩的涂抹,都更加光艳夺目。”这就是读书给人的力量。
我并不是很善于表达和写作,且常常告诫自己:当一切尘埃落定,我就不再写了,文字毕竟是孤独的产物,只怕就此万劫不复。
现在想想,大可不必。书中,有我的灵魂知己,他懂得我那颗并不艳目的心,这就够了。
生命,本就是一场修行。纵使短暂,我也愿随风起舞,坚守在文字的江湖,长情不负。
我珍惜这时光里的朴素的日常,这便是光阴里的故事,愿岁月能温柔以待。
借鉴经典美文指导学生写作 篇7
一、着眼经典美文文本, 养成读记结合的良好习惯
经典美文虽然具有上述诸多审美功能, 尤其具备极好的写作示范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不引导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和“厚积而薄发”的道理, 不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那么, 无论具备多么高的写作示范价值的经典美文也会在学生的泛泛而读之后被学生忘之于脑后, 更遑论借鉴、模仿其写作技巧了。故此,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 应在激发学生愿读、想读、乐读经典美文浓厚兴趣的前提下, 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笔记, 鼓励学生持之以恒地做读书笔记。因为, 学生只有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并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才能积累写作素材, 才能在写作过程中走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境。
读书笔记的类型大致有以下两种:首先是摘抄积累型。就是圈点摘抄课文或者课外经典美文中的精彩语句、名人名言、成语、警句等, 以此启迪学生思维, 陶冶学生情操, 培养学生语感, 丰富学生写作语言。比如教学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 应该引导学生将其中流传千古的“人有悲欢离合, ……千里共婵娟”等名句摘抄下来, 以便随时记诵和写作时运用。其次是提纲挈领型。即引导学生在阅读、鉴赏经典美文之后, 用自己的语言高度概括文章的主题、内容、行文思路、结构特点、语体风格等, 学习经典美文突出主题、谋篇布局、表达情感等诸多方面的技巧。
二、依托经典美文文本, 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1. 依托教材中的经典美文文本, 开展读写结合训练活动
入选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美文很多, 教学时, 我们应该寻找合适的读写结合链接点, 引导学生开展仿写、缩写、扩写、续写、补白、改写等形式的随堂写作训练活动。比如, 教学完周密的《观潮》之后, 我曾引导学生回忆每年观看当地端午节划龙舟竞赛的场面, 引导学生模仿《观潮》中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 以《龙舟竞赛》为题,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学生因为有范文可供参考, 又有亲身感受, 所以, 写出的作文大都条理清晰, 情景交融, 精练而生动形象。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通过上述仿写实践, 不仅加深了对《观潮》的理解, 还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
2. 鼓励学生自找课外经典美文, 开展仿写训练活动
很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 常常对某些文章的主题或内容或修辞或布局谋篇等饶有兴趣, 不仅自己阅读鉴赏, 还常常推荐给同学一同欣赏。据此, 我一方面向学生推荐适合于学生阅读、模仿写作的经典美文, 比如《意林·作文素材版》《读者》等, 一方面鼓励学生精选其中的某些片段或者某篇经典美文进行大胆的、持之以恒的仿写,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比如, 《读者》汇聚了经典的华章, 为学生的仿写提供了题材新颖、情调别致、风格多样的经典美文, 为学生学习经典美文的写作技巧搭建了不可多得的平台。比如, 有位学生在《读者》2013年24期读到一篇《当我们羡慕别人时》的文章, 从中得到灵感, 便仿照这篇文章的叙事模式和布局谋篇, 写了一篇题为《我最思念的一个人》的练笔。其语言流畅质朴, 情感真挚动人, 结构也非常完整。
三、掌握批、改、评价学生作文的技巧
1.个人改、集体改相结合。学生作文完成后, 教师布置学生自改自批, 然后再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互批互改。其法:在每个学习小组中选择一篇作文让学生互相讨论, 共同修改。集体批改时, 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 比如修改习作的格式、错别字和病句等。某些作文水平比较高的学生, 可以从习作的主题是否突出、结构是否完整等角度切入。集体批改作文期间, 允许学生提问, 鼓励学生使用工具书、互相探讨、相互补充。之后, 由学习小组长将批改意见写成书面文字。如此持之以恒, 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得很快。
2. 当面批改。当面批改, 是作文教学中最典型的因材施教的方法, 也是最容易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批改方法。因为当面批改具有下列几个方面的优点:教师可以快速帮助学生找出辨析作文中的错误; 可以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个性化问题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 通过亲切交谈,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作文内容的真实性; 教师可以对作文困难学生给予恰当的个别指导, 引导作文困难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但是, 限于时间, 当面批改学生作文只能有针对性地偶尔为之。
3.以评导改。以评导改的过程, 既是引导和鼓励写作水平高的学生既要写出真情实感又要大胆创新的过程, 又是尽量挖掘作文困难学生作文中的优点以此鼓励其作文自信心的过程。其法:教师将选定的某篇学生文章印发给每个学生, 然后进行现场点评和修改示范。当然, 这种以评导改的方法, 比较适用于下列2种情况: (1) 结构比较完整、语言比较流畅、主题比较鲜明的优等习作; (2) 作文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或具有明显缺点的习作。
浅议诵读经典美文 篇8
以上是我校开展的“大经典美文诵读”活动的一部分。经过10年的探索实践,我校以经典美文诵读作为研究的突破口,破解了当今学生“读书苦,苦读书”的现状,走出了一条开满鲜花的快乐阅读之路。快乐阅读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校园生活品质,形成了学校的文化品牌。在实施快乐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阅读内容:
从无序到有序,体现丰富性
读有所依,开发读本。读书并非越多越好,不能只求数量不谈质量,而是要让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并逐步积累、层层上升。为此,学校建立了“三级书库”:一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学校购进大量优质图书,学生可以在固定时间内借阅;二是班级图书角,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所在年级段的图书漂流,学生可以随时借阅;三是家庭书架,建议家长一个月左右与孩子逛一次书店,根据学校推荐的书目自主选购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以营造亲子阅读氛围。
读有所序,划分层次。学校整合师资力量,把小学阶段应该积累和阅读的优秀名句名篇,结合骆宾王、吴晗等家乡名人的作品,配上精美插图,合编成经典读本1-6册,供一到六年级的学生自由选读,同时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编制课外阅读指导手册,分阶段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并对学生进行分层次阅读指导。
读有所据,明确目标。每学年,每位学生以诵读一本书为最低要求,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实现差异诵读、弹性诵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读有所得。阅读方式:
从简单到多样,体现趣味性
在阅读方式上,我们以兴趣为先导,以活动为载体,从学校、年级段、班级、家庭、个人几个层面展开,形式丰富,趣味十足。不同的诗词常常有不同的特点,根据风格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往往会达到神奇的阅读效果。实践中,教师们主要创设了以下几种阅读类型:有故事引读、对照思读、儿歌趣读、情境吟诵、配乐吟唱、游戏诵读等。
情境吟诵。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通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照思读。把内容和题材相近的两首或几首诗词放在一起对比诵读,可以提高诵读的效率,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和鉴赏力。如学习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和白朴的《天净沙·秋》时,教师可先出示这两首词让学生诵读,然后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接着,适时引入诗人的简介及诗的背景资料。最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出诗情。
故事引读。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游戏诵读。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如我校开发的“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满池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开放。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写雪的经典美文 篇9
雪花在飘,像翎羽,像柳絮,亦像梨花,成群飘飞,络绎不绝,弥天漫地,我走进雪里,仿佛是走进梨林。梨树仿佛是长在悠远的,飘渺的天上。正是天上的落花时节吧,所以繁花飘落,如花之雨,如花之瀑,那么紧锣密鼓,那么浩浩荡荡地飘落。
雪花在飘,也或许是冬之精灵,正在举行一场盛大的空中舞会?在悬挂于天地之间的灰白色的巨大的天幕前,它们跳起气势恢宏,无与伦比的群舞,忽而翻旋,忽而上下,忽而聚散,顾盼生情,曼妙多姿,比雷诺阿画笔下的芭蕾舞女还要美丽百倍。
当我仰头望它时,它竟然大胆地落在我的唇上,那感觉像极恋人的吻,急切,频繁,执着。令我想起徐志摩的诗句:“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落在我唇上的雪花,不会也是由恋人的相思化作的吧?
静立雪中,看漫天飞舞的雪花,仿佛是成群结对的白蝶,成千上万的白蝶,在我眼前纷飞。久立不觉满衣雪,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是一株伫立在原野上的,落满蝴蝶的美丽的花树。
走在雪地里,仿佛是走在落花铺成的白色花海里,近处的屋宇仿佛是海边静立的岩石,远处纵横的原野仿佛是海中起伏荡漾的波浪,白色的海风携来白色的海雾,白色的海鸟在风和雾中翩飞。
白雪松软,脚踩上去,发出清脆的“咯吱咯吱”声,这踏雪的微音打破雪野的静寂,也使雪野愈显得幽静。
瑶林,玉树,琼枝,瑞叶,璇花……这树林还是我时常徜徉的树林吗?我以为我走进开满白花的花园,我以为我走进仙境,我分辨不出它们原先是什么树木,纤长的枝条上开满细小密集的雪柳,茂密的短枝上开满粲然成片的梨花,横斜的疏枝上开满傲然挺立的白梅,而常绿的植物上,积雪堆得一团团的,远远望去像开满花瓣层叠的白山茶,白玫瑰,白牡丹……我找不到什么锦言妙语来描绘雪中树林的美,这世上最美的事物都是借雪来描绘的:白云如雪,白鹤如雪,芦花如雪,梨花如雪……
雪花在飘,飘向美丽的记忆。那年,我和你一起看雪。“是谁翦作梨花出?”你问。“‘天人宁许巧,剪水作花飞’,‘风回共作婆娑舞,天巧能开顷刻花’”,我答。
那年,我和你一起看雪。两只松鼠,在枝间蹦跳,追逐,从树上抖落下碎玉似的雪粉,瀑布似的雪粉。刚巧落得你我鬓发如雪,冰肌如雪。雪地上,我们一起用树枝写下:“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友善的面具经典美文 篇10
身边常会有这样一些人,他们的经济和个人能力虽然有限,却对朋友有求必应,对家人无微不至,对陌生人慷慨解囊,即便自己遭受再大委屈,付出再多辛劳,甚至遭到无端伤害,也不会吐出一个“不”字。这些人被奉为“无私”的榜样,得到人们的赞美。
然而,英国心理学专家露西·泰勒经过长期研究发现,这种对他人毫不保留自己友善的无私性格,其实是一种严重的病态。
露西是在和一位女性密友长期交往中得出这一结论的。露西密友的父母都是学者,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她灌输与人为善的观念,使她从小养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取悦和给予别人成为她的习惯,赞美和满足别人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她的记忆中,她从未对别人提出的`要求予以拒绝,脑海里根本没有“不”的概念。结婚生子后,家里大小事务她全部包揽,丝毫没有怨言;上司分配的工作量再大,有时已超过承受力,她也予以接受,经常加班加点,甚至累倒;朋友向她借钱,尽管她已有了安排,仍解囊给朋友,她却因此囊中羞涩。于是,在抚育两个孩子和照顾生病的母亲之余,她不得不找了份兼职护士工作,赚钱以贴补家用。
亲友们也看准了她的好性格,不管大事小事,都喜欢向她求助。她的一个侄女,和丈夫常因鸡毛蒜皮的事吵闹不休,几乎每天都要给她打电话倾诉,时而痛哭流涕,时而怨声载道,一说就是三四个小时。虽然她有许多事要做,也只好放下,耐心给侄女解疑释惑,直到电话那头破涕为笑。而第二天,她又会接到侄女内容相似的电话……
一些同事也经常找她倾诉烦恼,她总能想出许多主意和办法。如此循环,找她倾诉的同事越来越多。
终于,有一天她在做完一同事的思想工作后,感到身心特别疲惫,十分需要释放心头的巨大压力,便约了露西喝咖啡。她对露西说:“当我表面上礼貌应对那些人的倾诉,并还不断安慰对方时,实际上我早已难以忍受了,我真想让对方闭嘴或滚开,甚至想狠狠扇他一个大耳光。”
露西在发表的文章中说:“密友已经患上了一种根深蒂固的‘友善病’,她极端无私性格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当她的耐度达到极限时,就很有可能走向极端。”
美国心理学家莱斯·巴巴内尔对露西·泰勒的观点持赞同态度,他说,无私的性格只是面具,是一种不值得赞美的性格。他在其著作《揭开友善的面具》中写道:“极端无私是一种用来掩盖一系列心理和情感问題的性格特征。大多数具有无私性格的人,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从小就学习如何尽力避免拒绝他人引起敌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他们只希望感到被人需要。而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问题是,要成为圣徒可能会致命。当给予成为活着的理由,那人就不再是人。”
对此,英国另一名心理学专家苏珊娜·阿布斯说:“极端无私性格的人,没有自己的声音,往往会受到别人的欺负。这种性格需要改变。而要改变这种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不但要更多了解自己的恐惧和担忧,重要的是要勇敢地尝试对别人说‘我要’或‘我不’。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痛苦的过程。”
经典美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篇11
【关键词】经典美文;阅读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国际化日益加剧、文化多元化急剧演变的现代社会背景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语文课程作为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课程价值定位为“使学生能够站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具有足够的自信心和独立性,在文化扩张或冲击中得以创造性地发展”。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实现这一语文课程的价值转型?笔者认为,经典美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让学生在阅读中外经典美文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获得创造的智慧”,这也是语文教学目的之一。
笔者从三个方面对经典美文在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这一问题进行初步的阐述:
一、开展经典美文阅读是实施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任务
实践证明,每天进行20分钟的诵读训练,利用晨读、课间、活动课和其他课余时间让学生诵读,同时,“尊重、借鉴并吸收世界各国、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文化”。从而,使学生能够“立足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放眼世界;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关注现实文化生活”。基于以上认识,语文课程标准就阅读教学的概念、目标、达成目标的方法等问题做了重新定位和深入系统地阐述,并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如: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课程目标;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要求;此外,“教学建议”也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评价建议”里也明确提出了“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感悟,加深体验与领悟”的评价要求。并且《课程标准》在“附录”中设置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的建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两个内容。诵读的方法灵活多样,还融于各种游戏活动中,让他们在濳移默化中受到古典文化的感染和熏陶,去积累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内容的出现,都说明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中外经典是实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经典美文的诵读和知识积累,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开展经典美文阅读是提高学生品行素养的重要途径
中学语文课本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学生每读一篇文章可以认识不同事物,既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和古今著名的建筑,也可以学习战斗英雄、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也可以了解历史事件,懂得一些事理。在经典美文阅读中,学生所读的任何一篇文章都是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用这种统一的、整体的观点来教学就会重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也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如在《背影》一课教学中,指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以背影为课题?“我”为什么几次流泪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通过阅读使学生理解了父子间真挚的父子之情,父亲对儿子的爱是通过背影展示出来的。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深沉博大的爱是任何东西也无法替代的。我们要感恩父母,理解父母之爱的伟大。在字里行间里感悟“父爱”这种博大的情感,学会关心爱护身边的每个人,在阅读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
三、开展经典美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然选择
经典美文阅读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教学主要是理解书面语言的训练。实际上是以阅读经典美文为主,将词、句、段、篇、听说、读写融为一体的语文基本功的综合训练。对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尤其是理解能力,阅读教学有着突出的重要作用。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经典美文阅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使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受到思想教育。学生通过阅读扩展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使他们的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更为作文训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说,经典美文阅读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文教学是互相联系的,我们语文教师不仅要看到阅读教学可以促进作文教学,也要看到作文教学可以促进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的推动下,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了,语文成绩也就得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拾阶而上。
我们认识到了经典美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使阅读占据主导地位,使阅读教学紧扣时代脉搏,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突出语言的民族文化特色。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更应大幅度增加阅读教学的内容,减少对课文的讲析,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活动中提高语文能力。确立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体系,使阅读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主要途径,让阅读教学真正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张胜友,蒋和欣.中华百年百篇经典散文[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4.
[2] 史芊芊.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M].北京: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3.
[3] 余映潮.这样教语文——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2.
[4] 薛法根.现在开始上语文课── 薛法根课堂教学实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14.
作者简介:胡胜林,(1976.8-),男,湖北黄冈蕲春县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研究生)学历,现在湖北省蕲春县张榜中学工作,现任湖北省学习研究会中小学分会副会长。
让经典美文为学生写作铺路搭桥 篇12
一、以品鉴文章的篇章结构为基点, 学会布局谋篇
对于经典美文与学生写作训练的关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看整篇文章, 要明白作者的思路。思想是有一个路的, 一句一句, 一段一段, 都是有路的。这条路, 好文章绝不会乱走的。看一篇文章, 要看它怎样开头, 怎样写下去, 跟着它走, 并且要理解它为什么要这样走。”对于教师应该如何利用经典美文的写作范文资源引导学生开展写作训练活动, 叶圣陶也有过非常精辟的论述, 他说:“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 就是好老师。”以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为例, 学生在阅读、理解、品鉴此经典美文时,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弄清楚下列两个方面的问题:
1.这是一篇读书随笔, 属于论证类文体。文题就是随笔的中心话题:“获得教养的途径”。
2. 文章采用了层递式的论证结构, 在第一部分 (1-5自然段) 中紧承文题, 指出获得教养最重要的途径是阅读经典作品; 第二部分 (6-7自然段) 对通过阅读经典作品获得教养的必要性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
然后, 利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出示半命 题作文题 目 : 《获得_____ 的途径》, 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 将命题补充完毕, 然后依照赫尔曼·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之布局谋篇的技巧, 写一篇800字的议论性文章。
二、以品鉴文章的经典段落为基点, 感知文段精彩
语文教材诸多经典美文中, 可供学生学习、借鉴的“优美文段”可谓比比皆是。我的做法是, 教学经典美文时, 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大意、主旨和艺术风格的前提下, 启发诱导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课文的每一个段落, 从全文中找出最精彩的描写或者论证叙述、说明段落进行反复研读。然后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 谈谈自己选择与判断课文中的某些精彩段落的依据是什么。比如, 教学曹雪芹的《林黛玉进贾府》时, 有的学生认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 因为这段文字从初来乍到的林黛玉的视角侧面烘托出了荣国府的繁华与气派; 有的学生认为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写得非常精彩, 因为这段文字不仅从言行举止和衣着外貌的角度写出了凤辣子王熙凤的泼辣、美丽、机灵和在贾府仅次于贾母的地位, 还写出了她为了讨好贾母而惺惺作态之媚, 暴露了她内心的虚伪……当学生在学习小组中畅所欲言后, 我立即要求学生以各自选定的精彩段落为写作范文, 模拟精彩段落中的行文结构和语言表达等, 自选话题写一段不少于500字的场景片段。
三、以品鉴文章的优美语句为基点, 优化语言
教学经典美文, 还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细读深品、反复涵泳的方式从修辞的角度比如夸张、比喻、通感等品鉴经典美文文本中生动鲜活的语言, 鉴赏其语言的周密精美, 品鉴其语言的表达气势, 品味其语言的婉转含蓄或者直抒胸臆等, 还要引导学生鉴赏、品味经典美文中遣词造句行文的技巧, 让经典美文中的名言佳句内化为学生的写作语言, 扮靓学生的佳作。以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为例, 教学时, 引导学生将课文中修辞手法运用得比较多的段落比如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自然段等找出来, 逐段逐句地品读后, 再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 说说这些段落中哪些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这些修辞手法在文章中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等。然后, 再运用微课的形式, 将文章中的下列句子展示出来, 引导学生在保留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将之改写成不含修辞手法的句子, 品味与比较下列句子在改写前后在表达效果方面的优劣:
1.叶子出水很高,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2.微风过处, 送来缕缕清香, 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经典美文的段落摘抄 篇13
柔和的阳光斜挂在苍松翠柏不凋的枝叶上,显得那么安静肃穆,绿色的草坪和白色的水泥道貌岸然上,脚步是那么轻起轻落,大家的心中却是那么的激动与思绪波涌。
生活的海洋并不像碧波涟漪的西子湖,随着时间的流动,它时而平静如镜,时而浪花飞溅,时而巨浪冲天……人们在经受大风大浪的考验之后,往往会变得更加坚强。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几颗大而亮的星星挂在夜空,仿佛是天上的人儿提着灯笼在巡视那浩瀚的太空。星空倒映在这汹涌的海面上,便随波上下跳舞,时现时灭。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
冬天是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沉稳,敦厚。他坐在生活了一辈子的庭院里,享受冬日和煦的暖阳。在他那纹路清晰的眉目间,可以看见早春的青葱,盛夏的热情和晚秋的收获。空气里浮动着梅花的淡雅清香。他伸出骨骼嶙峋的手,召唤一辈子相濡以沫的老伴。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絮絮讲述起从前的故事。那些故事里有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也有冰解河开,燕子归来。这一路,不管多辛苦多艰难,他们都并肩携手,从没有分开过。他们的话语时高时低,时而情辞激动,时而慢条斯理。那些飞逝而去的岁月仿佛又被拉扯了回来,近在咫尺,触手可及。渐渐的,老人们的声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遐思的眼神和恬淡的微笑。窗外,暮色四合,清冷的风撞着檐下的铃铛,叮叮朗朗,带来万物复苏的消息。
如果黑板就是浩淼的大海,那么,老师便是海上的水手。铃声响起那刻,你用教职工鞭作浆,划动那船只般泊在港口的课本。课桌上,那难题堆放,犹如暗礁一样布列,你手势生动如一只飞翔的鸟,在讲台上挥一条优美弧线——船只穿过……天空飘不来一片云,犹如你亮堂堂的心,一派高远。
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别在树下徘徊,别在雨中沉思,别在黑暗中落泪。向前看,不要回头,只要你勇于面对抬起头来,就会发现,分数的阴霾不过是短暂的雨季。向前看,还有一片明亮的天,不会使人感到彷徨。
当你身临暖风拂面,鸟语花香,青山绿水,良田万顷的春景时,一定会陶醉其中;当你面对如金似银,硕果累累的金秋季节时,一定会欣喜不已。你可曾想过,那盎然的春色却是历经严寒洗礼后的英姿,那金秋的美景却是接受酷暑熔炼后的结晶。
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
时间好比一条小溪,它能招引我们奔向生活的海洋;时间如同一叶扁舟,它将帮助我们驶向理想的彼岸;时间犹如一支画笔,它会指点我们描绘人生的画卷。
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长卷,有冷色也有暖色;五十年像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乐曲渐趋高潮,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时代。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功。
如果你们是蓝天,我愿做衬托的白云;如果你们是鲜花,我愿做陪伴的小草;如果你们是大树,我愿做点缀的绿叶……我真诚地希望我能成为你生活中一个欢乐的音符,为你的每一分钟带去祝福。
聪明人学习,像搏击长空的雄鹰,仰视一望无际的大地;愚笨的人学习,漫无目的,犹如乱飞乱撞的无头飞蛾;刻苦的人学习,像弯弯的河流,虽有曲折,但终会流入大海;懒惰的人学习,像水中的木头,阻力越大倒退得越快。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棋局。这盘棋没有猎猎西风,没有四起狼烟,只有在取舍和进退中抉择。只有像棋中的小卒那样,勇往直前,毫不退缩沿着沟沟坎坎的人生之路,艰难而执着的求索,前进,才会谱写人生最壮丽的强者之歌。
生活是蜿蜒在山中的小径,坎坷不平,沟崖在侧。摔倒了,要哭就哭吧,怕什么,不心装模作样!这是直率,不是软弱,因为哭一场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小心。山花烂漫,景色宜人,如果陶醉了,想笑就笑吧,不心故作矜持!这是直率,不是骄傲,因为笑一次并不影响赶路,反而能增添一份信心。
爱心是冬日的一片阳光,使用饥寒交迫的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用权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在久旱大地上的一场甘霖,使孤苦无依的人即刻获得心灵的慰藉。
日子总是像从指尖渡过的细纱,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那些往日的忧愁和误用伤,在似水流年的荡涤下随波轻轻地逝去,而留下的欢乐和笑靥就在记忆深处历久弥新。
静静的小河经典美文 篇14
在离县城往北3公里处,有一条静静的无名小河(伊犁河的支流之一)常年不息地奔流在箭乡大地上,河面宽度也就10米左右,冬日里河水清澈但水量较小,站在桥边可以清楚地看到河底的淤泥沙石。到了夏季时水量会随伊犁河一起暴涨,小河也一改冬日的温顺柔和,夹带着少量泥沙的丰沛河水溢满整个河床,河底暗流涌动,漩涡横生,汹涌奔流的小河竟也显出雄浑粗野的大河气势。往日里我经常往返于小河两岸,因其地处绰霍尔乡政府门前不远,大家便随口称这条小河为绰霍尔河。
趁着周日天气晴朗,艳阳高照,我沿着小河北侧向西的水泥蜿蜒小路随心漫步游走。河水静静地向西奔流不息,耳边不时传来河对岸浓密野生杨柳丛中的一阵阵清脆悦耳的鸟鸣声。河水由于裹挟着少量的泥沙而显出浅柔的.土黄色。小河北岸的树木稀疏,杂草丛生,在骄阳的照射下,河面北侧反射出一片片清凉晃眼的浮光,有的河段水面上方有一团团的无名小虫聚拢在浮光里欢快地上下跳跃飞舞,发出极其微弱的嗡嗡声。河对岸的杨柳枝干大都向河心稍稍倾斜着,葳蕤树丛掩映着的河面南侧部分投下浓重叠加的参差树影。不少深绿的下垂枝条轻轻抚压在河面上,紧贴岸边的芦苇丛中也冒出了长短不齐的翠绿色新生苇叶,在波光灵动而又表面宁静的河水映衬下,尽显夏日小河的生命勃发气息。河面靠近芦苇丛的近前显得幽暗滞涩,被杨柳丛遮光的河面部分可以看出树影在斑驳晃动,而较大树影空隙处的水面上透出小块天空的清亮。被阳光普照的北岸河面上则浮光跃金,水纹荡漾,令人目乱神迷,岸边有不少塔形的灰白色野花点缀在草丛中。河面上光影瞬息万变,尽情展示着小河的迷人风姿和多彩魅力。随着河道的曲折西去,加上人烟稀少,鸟鸣回荡声愈加空旷深远,令人仿佛已置身于深山空谷之地,心中潜滋暗长着凄美幽冷之情。走到800米处的分水闸门处时,一路的幽静被奔腾下泄的隆隆水流撞击声轰然打破。河面在激流汹涌的水流冲击下快速泛起白色的回旋浪花,穿过几乎垂及河面的树荫后翻滚着向西奔涌而去。
扫雪的经典美文 篇15
一、经典美文概念解读
美文的概念一直都比较模糊,但人们对美文的追逐却是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早年周作人从西方引入美文这个概念,并于1921年发表《美文》,提倡对散文进行美化,后来王统照、胡适等也积极响应,冰心、朱自清、徐志摩等知名散文名家,对美文进行拓展,以白话的形式展现美文的独特魅力。如果说美文可以作为一种文体出现的话,也只能算是散文的子概念。
美文具有感人的力量,语文教学中所指的美文,又有其特定的范畴和特点。因为受众群体是学生,美文的内容、结构、表达、语言等方面,都适合学生阅读,并能够给他们带来心灵触动。内容美,学生喜闻乐见; 结构美,学生一见倾心; 语言美,学生爱不释手。这样的美文才是经典的。当然,名家名篇大都是经典美文,那些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自然也是难得的美文,能够给学生带来丰富的感知体验。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式陈旧,淡化学生体验
新课改要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可很多教师难以放弃在课堂教学“一言堂”的习惯做法,不能实现身份转换,忽视学生对文本教材的体验学习,更不要说运用美文熏陶教化了。教师直接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用成果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这是典型的越俎代庖,这就造成学生面对的是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而不是可以用心去感悟体验的文化精品。
2. 阅读教学空泛,美文利用不够
高中阅读教学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因为应试需要,教师也会选择一些美文作为备考阅读文段加以练习,但对美文阅读方式的指导不够,只是注重对文章中零碎问题的解答,这样对美文的利用率当然是极低的。学生得不到美的熏陶和感化,改变思维提升对美文的品位就是空谈。
3. 写作阅读分离,审美层次低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缺少整体设计,不仅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而且不重视审美引导,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链条,使得学生思维敏感度较低,难以形成作文理论。由于教师对此认识不足,学生难以从文本中以及课外美文中获得需要的启迪,对美文的敏感度降低。即使有些学生会有反应,但苦于找不到突破点,心理感知难以启动,思维擦不出火花,不能形成化学反应,作文水平就难以有大的提升。
三、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文运用实效性的措施和方法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母语学习不能离开文本,而高中文本里包含丰富的人文内涵,需要学生进行体验探究才能获得母语学习的真谛。经典美文是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将经典美文学习引入高中语文教学,这也是语文教学本位回归的要求。高中生有比较高的阅读能力,对美文的敏感度较高,教师注意对经典美文的教学指导,也是符合学生心理诉求的。
1. 转变教学观念,加大美文挖掘力度
语文课堂教学要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师要率先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方式累坏了老师忙坏了学生,教学效果甚微。因此,在新课改大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要彻底改变陈旧教学方式,把课堂学习时间还给学生,要给学生主动学习留下机会。教师要做好导演、导游、辅导员。
在文本学习中,教师的责任是深度挖掘文本中美文的可利用价值,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美文。因为经典美文内涵丰富,是重要教学资源,我们原来的阅读目的和阅读方式都充满功利性。所以,在转变教学观念的同时,也要转变对美文的认识。
在学习《荷塘月色》时,过去是针对语言表达来做一些零碎的赏析,现在我把对文章内涵的赏析扩展到整篇文章,学生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角度对美文展开感知和体验。经过分组讨论,学生对美文的赏析丰富起来,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赏析,更是让人欣慰。有一个学生说,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很美,但我更欣赏他的《背影》,亲情的力量更具有冲击力,人性魅力无法阻挡。这个赏析能够联系初中学习内容进行一个横向的比较,角度明显属于另类,我及时给予鼓励。这才是真实的体验学习。
2. 开展教学研究,破译美文阅读密码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美文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把破译美文阅读密码作为指导学生的最重要任务。要让学生都能够看出门道,美文的魅力就会被成倍地放大,其感染力也会随之增加。破译美文阅读密码并不神秘,教师只要深入美文中,对美文的内容、结构、表达、写作特色等要件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这个密码。学生如果能够从教师的点拨中掌握方法技巧,就如同掌握了阅读美文的金钥匙。
张洁的《拣麦穗》一文,从语言表达上看算不上什么美文,但所表现的人性美却是有无限震撼力的。作者选择的话题不起眼,却赋予其一种道德境界,阅读时可以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学习这篇课文时,我并没有从正面切入。我说: 这篇课文选材不起眼、语言不优美、结构也没有突出亮点,它为什么能够获得那么多人的推崇呢? 请同学们给我一个理由。这个问题一经抛出,很多学生都急忙再读文本再行讨论,希望找到突破口。很快,学生大多能够从人物命运角度出发,把人物情感变化作为阅读切入点,给我展示其美。有的学生直接总结: 亲情真爱无需雕琢,返璞归真才最感人。学生对美文的认识已经不单纯看华丽的外表,这是认识鉴赏能力的升级,对人物情感命运进行深度剖析,也让学生经历一次人性教育洗礼。
3. 横向教学链接,丰富美文教学资源
教学横向链接是在具体教学中针对文本进行外部美文搜索和链接。教材文本都具备这样或者那样的历史背景,相同时期的相似风格的美文,同一作家的相似内容的美文,同一作家不同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文,这都是搜集的根据。从横向链接中,教师要对这些美文进行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能够尽快进入美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与作者同呼吸同感悟。
学习《沙田山居》时,学生对这诗话的散文倍加欣赏,文本描绘意境古朴隽永,语言优美。在欣赏完文本时,我提示道: “提到余光中,我们一定会想到他的哪首诗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 “《乡愁》。”我先找一位学生背诵一遍《乡愁》,然后给出阅读要求: 《沙田山居》和《乡愁》虽然不属于同一种体裁,但却有很多相通的东西,现在做一个比较阅读,找找二者之间存在的异同点。学生一般都比较害怕阅读比较,主要是找不到契合点。我顺便提示一下: 注意写作背景、情感、人物命运等因素的内在联系。学生很快便找到一些角度进行分析解读,如有些同学从语言韵味上进行比较,两者都富有诗意美,都是作者思想的深邃和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所致的。有些同学从感情色彩上进行比较,两者都有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之感,都蕴涵着那份沉甸甸的思念家乡和盼望祖国同胞早日团圆的思想情感。学习效果很不错。
4. 衔接阅读作文,实现美文化学反应
经典美文进入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将美文的内质教育因素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因子,而写作正是美文转化的具体表现。学生阅读美文的数量和质量,决定其写作水平。特别是思想内涵,与美文阅读有直接关系。有的学生描写景物时,往往只注重辞藻的堆砌,想用华丽的外衣进行装饰,但读者却读不出应有的内涵,感染力自然就欠缺。这是为什么呢? 也许美文阅读不少,但只是学到一些皮毛,而没有掌握要领。这不是学生的错,说明教师在美文阅读时给予的指导不力。因此,美文阅读要和作文有效链接,学习美文要与作者实现情感共鸣,这样才能写出形似神似的作文来。
【扫雪的经典美文】推荐阅读:
冬天扫雪的场面作文07-23
400字扫雪的作文10-15
一次有意义的扫雪活动09-10
除夕扫雪作文09-12
写扫雪随笔作文05-21
和同学扫雪作文07-09
个体工商户打冰扫雪何其难?-----------为打冰扫雪工作进言06-05
小区物业扫雪报道稿06-13
冬季扫雪管理规定09-22
小学生扫雪日记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