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共3篇)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1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华侨大学园艺系,福建 厦门 361021)
摘要:《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是一门应用型为主的综合性学科,主要研究果蔬花采前管理、采后生理规律、贮运保鲜技术及园艺产品的经营、销售。为紧密贴合园艺产业技术,培养高质量园艺学科人才,我们及时调整学时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全方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高本科生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丰富本科生理论和实践系统结合、教材与工厂紧密融合提供了合理的完善的教学保障体系。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实践;课程体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1-0149-03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21世纪我国高校园艺专业必修课程,该课程紧紧围绕果树、蔬菜和花卉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手里的流通路径,系统讲授果蔬花采前管理,采收技术,采后呼吸、水分、营养生理与代谢,园艺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新产品设计及产品营销等知识点,指导大学生掌握园艺产品采前、采收和采后的理论和技术。该门课程的前身是《果品贮藏学》、《蔬菜贮藏学》和《花卉贮藏学》。随着园艺一级学科的设立及社会对高校专业的高要求,以及园艺专业涵盖了果树、蔬菜和花卉三大类的学科属性,在新形势下,包含果蔬花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应运而生。《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研究园艺产品再生产的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相结合性学科。本课程集果品、蔬菜和花卉贮运学及市场营销学为一体,以园艺产品采后生理生化科学理论为基础,以研究如何延缓产品衰老、减少损耗、提高质量检测准确率、保障周年供给、增加收入为目标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本课程的任务是研究园艺产品的化学成分及采后变化规律、营养成分及作用;利用商品化处理的现代技术提高果蔬花品质,延长园艺产业链;利用物理、化学或综合保鲜技术减少采后腐烂损耗;研究园艺产品的营销策略及营销手段,解决园艺产品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在园艺一定的园艺产业经济学基础上,采用科学手段使园艺产品在市场上畅销,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贮运技术水平,具备园艺产品加工的经营管理能力。然而,在我国新常态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及国际化办学的历史背景下,园艺专业肩负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传统的果蔬花采前管理、采后处理等农学知识逐步普及,而在大数据、互联网+、设施园艺新技术等的强烈冲击下,园艺专业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则向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及新革命新技术的创新模式方向转移。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使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单纯的农学知识背景向多学科夸专业综合能力方面发展,以往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体系显然难以跟上时代的节奏和国家发展的大好趋势。传统的课程讲授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内容重叠。该课程设置了采后生理与生物技术章节,涵盖水分消耗、呼吸代谢、乙烯调节和休眠与生长内容,与园艺植物生理学、园艺学概论、植物学等课程部分章节有重合;花卉贮藏章节涵盖切花的概念、影响切花保鲜的主要因素、保鲜剂和保鲜技术及常见保鲜剂主要成份和作用等内容,与花卉学、观赏植物采后生理等课程部分内容有叠加等等。上述课程内容的重合,占用了课堂教学学时,同时重复性的内容不仅体现出针对性不强、轻重点不实的问题,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2.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一门多学科支撑的综合性知识库,是果蔬花保鲜技术和运输、经营和销售的一体化教学体系。现有课程以果蔬花采收前、中和后管理与加工为主,对生产后如何包装、销售、营销等知识点覆盖少,尚未实现果蔬花?纳?产到销售,最终到消费者手里的产业链的贯通,呈现前重后轻、中间衔接不畅的问题。
3.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课时比例严重失衡。现有课程总学时36,均为理论教学,实践课时为0,表现为本科生一方面无法从滞后于生产的教材中获取有效的理论知识点,一方面无法将理论知识点与实际工厂生产流水线直观的结合,造成学而不实,无法解决生产问题的结果。
4.教学手段单一。在传统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教学过程,以主讲教师为主导,课堂讲授占据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学生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点滞后与课堂的枯燥,难以激发本科生学习热情;同时,课堂教学多以多媒体的PPT播放为主,少有互联网应用技术、板书等教学手段,不易调动本科生课堂积极性。
5.课程考核不够全面。《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考核方式采用期中和期末闭卷考试形式,结合平时成绩,其中期中考试成绩占10%,权重低,极差小,本科生应试积极性不高,因而难以体现本科生半学期学习效果;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70%,缺少对学生掌握内容的更深入考核,以及对生产应用的案例性考察。
在此背景下,我们园艺教研室在大量参考国内外农业院校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在讲授内容、理论与实践的平衡、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按照国家“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的课程设置,《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主要讲授内容及现有我校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2016年5月,借助华侨大学《关于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2016年版)的指导意见》的良好发展机会,园艺教研室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和福建农林大学5所国内设置园艺专业的重点农业院校专家,结合园艺学科的发展现状以及园艺产业的调整,最终研究确定了《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体系与学时分配。修订后的课程体系主要变化在于:
1.课程内容变化。本次《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体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压缩果蔬花采前、采中和采后等园艺产品销售前的知识点;将原有的绪论和第一章园艺产品的营养整合为一次课内容,强调采后技术当前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以及研究方法,突出园艺产品六大营养的功能作用。(2)有机整合各章节的主次内容,课程更系统化、专业化;以果品贮藏保鲜技术为重点,蔬菜保鲜贮藏技术为辅助,大幅压缩花卉部分章节。重点突出南北方常见大宗果蔬,如南方的柑橘、香蕉、空心菜,北方的苹果、梨、大白菜等典型果蔬的贮藏保鲜。由于现有园艺专业多有开设观赏(花卉)植物采后生理与技术课程,主讲切花生理、保鲜技术与运输销售。因此,《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中花卉贮藏章节作为重复性内容,只作课堂外了解,不再单独讲授。同时,对于果蔬常见贮藏方式,压缩沟藏、堆藏、假植贮藏等生产上少用或基本不用的简易贮藏方式,增加冷库、气调贮藏、减压贮藏等园艺产品采后主流应用技术或新技术。(3)增加园艺产品经营、销售、市场开发等下游产业链知识;传统的采后生理与生物技术部分主要介绍水分、呼吸、乙烯和休眠知识点。此次调整后,删除原有呼吸代谢中的定义性概念,如有氧/无氧呼吸、呼吸系数、呼吸强度等;休眠与生长章节中的休眠、休眠类型、影响休眠的因素及调控等重复性内容。增加园艺新产品的研发、创新和成功案例分析;以果品为例,增加园艺产品从基地到批发市场或超市或专营店或其他零售端,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运输流通途径,基于果品的易腐烂、水分损失快等特性如何开展园艺产品的包装、保鲜等配套技术。此外,增加园艺企业应对危机的公共关系途径,如何建立企业声誉、争取消费者谅解、增加企业效益,充分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发展企业员工集思广益的功能。此外,课程体系紧密结合现代互联网平台,引入农夫果园、天天果园、褚橙等电商企业案例,学习园艺产品的经营之道,打开了学生们的眼界,丰富了学生们的视野,课堂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2
1高校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与现状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是使学生掌握贮藏技术及方法,学会园艺产品加工处理方法,以合理利用原料,获得优质园艺产品,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快适应工作需要。但目前很多实验课教学都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学生按教师准备好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材料,按部就班地做实验,学生的学习兴趣淡薄,课堂气氛低沉,互动较少。因此,教学效果差,甚至有些学生在实验结束后撰写实验报告时,还不知道做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抄一下实验报告草草了事。鉴于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与现状,在开设“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程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旨在使实验课的教学作用得到最大地发挥。
2“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的教学改革措施
2.1实地参观增进学生对专业的认识
做实验前带学生到专业的贮藏保鲜库和果蔬加工厂参观,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参观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
2.2教师多提问题督促学生实验前预习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实验参考书,掌握实验的原理,考查现有实验条件,拟定实验步骤及方法,并对实验中注意事项祥加讨论,学生做到实验前深刻了解实验目的,清楚实验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在讲解实验时针对性较强,教师多提问督促学生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并将预习笔记作为实验考核的一部分。
2.3学生实验分小组进行,增进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包括基本实验和综合性实验两部分。基本实验主要是一些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1]。教师可以设计多个基本实验,把学生分成小组,每小组选择感兴趣的实验进行演示或验证。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得到很好的掌握,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性实验包括多项基础理论和实验操作方法,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思维。教师在实验前给出题目,各小组每个人写出自己的实验方案,实验前进行讨论,确定详细的实验步骤和方法,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材料由学生自行选择,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通过实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整个实验过程中组长统一分配,实验操作过程中各有分工,比如在做果脯实验时,有的做苹果预处理,有的配制冷糖液,有的配制硬化剂,合理的分工可以增加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共同讨论解决,增进了学生的团结。
2.4实验要求严肃认真,实事求是
实验前要求学生了解仪器的操作规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仪器设备。在实验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认真、清晰地记录原始数据,实验中出现小故障,学生动脑分析实验过程,自行解决。解决不了请教师帮忙解决。实验结束后教师检查实验原始数据并签字,学生方可离开。
2.5实验后注重总结并进行分析讨论
实验后不同实验小组提供实验加工成品,然后进行总结,对整个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有针对性的展开课堂讨论,进行互动交流,以期得到更好的实验方法,讨论也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使学生动手的同时动脑,能够学以致用,收到了良好的实验效果。
实验报告是学生完成实验后的书面总结,要求简明、清晰、数据表格要详实可靠,结论具有科学性。着重体现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体现创新。
2.6完善实验考核的方式
实验课的考核方式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交实验报告、原始数据记录、预习笔记、设计实验方案、提交新产品开发的设计思路、演示操作、提供加工成品等[2]。改革后实验的考核方式包括:面试占40%,主要是在课余时间教师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笔试占20%,实验的内容在试卷中体现;考查占40%,包含预习笔记、实验报告、原始数据记录、实验态度、课堂讨论、值日情况等。教师认真考核后给出加权平均分为最后的实验成绩。
3“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开设的效果
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开设后,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基本实验均能认真完成,熟练操作。综合性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挖掘了学生的潜力,同时小组实验增进了学生的团结,实验效果良好。
摘要:从督促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过程中分组进行,实验后注重总结分析讨论及完善实验考核方式等方面,探讨了“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措施,旨在为实验教学提供参考,为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技能奠定基础。
关键词:园艺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易诚.高职“园艺产品贮藏加工”学生创新能力研究与实践[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3(4): 64-66.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篇3
关键词: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35-02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是国内农业高校食品及园艺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园艺产品的采后生理病理过程、贮藏保鲜技术及商品化处理程序等,学习并应用这门课程可以达到降低损耗,延长保藏期,保持品质的目的,对实际生产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目前只有湖北、浙江、广东、四川等省有省级精品课程,还没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外部分高校为《园艺产品采后科学》,与本课程的内容基本一致。我国园艺产业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第一生产大国,但由于果蔬贮运技术整体水平落后,导致采后损失严重,商品竞争力弱,已成为我国果蔬业持续发展的瓶颈,生产上迫切需要大批果蔬贮运保鲜的专业人才和技术。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园艺产品保鲜技术和安全贮藏越来越受到社会和研究者的关注,如何将新技术及时反映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对完整教学体系建设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及综合素质有重要意义。本校对本课程的定位为:以园艺产品贮藏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为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特色,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比较强的实践技能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毕业后能从事与园艺产品采后处理相关工作做好准备。本课程建设目标是将本课程建设成为课程体系完备、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密切结合农业发展实际的在省内乃至全国同类学校中比较有优势、具有特色的课程。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教学改革目标明确
本课程以培养创新人才为指导,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本着继承、扬弃、创新的原则,借鉴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改革为核心,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体系和学生能力培养体系。
二、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提高课程建设的质量
我校坚持“少而精”的原则,突出重点、难点,注重以科研促进教学,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融入到教学中,把研究内容充实到讲课和实验中,以提高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充分发挥本学科较强的科研力量,在承担三十多项国家、省部级及其它科研项目的基础上,通过211工程重点项目、省级实验室项目建设和“食品科学”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经费共300万元,拥有国内较先进的果蔬保鲜研究仪器设备,如气调保鲜实验库、冷库、臭氧发生器、分光光度计、物性仪、电位滴定仪、测氧仪、二氧化碳分析仪等,为科研提供先进的硬件设备条件的同时,又为提高本课程的实验课水平提供了先进条件。
三、建立新的课程体系,课程建设主动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近年我国果蔬业的发展很快,生产上迫切需要提高果蔬贮藏运销的新技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果蔬采后损失大和市场竞争力弱等严重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着眼于理论的运用,突出应用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制订课程教学计划的关键是如何安排好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设置。
四、教学形式与方法多样化
以课堂讲授形式为主,专题报告、集体讨论、研究生辅助教学等形式为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科发展前沿与教学知识点相结合。经过逐步探索,本课程已逐渐由原来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师生互动的和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由单纯的讲解式向多元化发展,启发式、自学+重点讲解和答疑、专题报告会、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方法的采用,激发了学生、教师的双向信息交流,教与学互动,相得益彰。
1.开展师生专题研讨课,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要求每个学生写出3000字的综合性读书报告,阐述本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每个班至少开展一次师生专题研讨课,邀请研究生参加,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2.中英文结合讲授,加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为学生准备大量的英文资料,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读,课堂上进行讲解,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并从英文科技论文中汲取营养,丰富老师和学生的知识面。
3.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电化、多媒体和网络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加强直观教学。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广泛应用彩色照片和实物,提高课堂讲授的效率和信息量,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把课程内容挂在网上,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课程资源的网络交流和共享,对提高本科生基础素质有较大益处。
五、积极参与高质量教材建设
近年来除了给学生选用最新出版的国家级统编教材外,同时从教材的内容和体系上进行更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辅助性资源,课程负责人参编《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现已列为“十二五”规划教材,2012年3月已出版。对本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课程组教师还主编了面向21世纪教材《软饮料工艺学》、《果蔬贮藏加工学》、《农产品贮藏加工学》和《食品工艺学实验技术》等,对提升教师的知名度和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加大实践教学建设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课程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通过实验课、基地教学、教学实习,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参加挑战杯、创新实验、专业技能项目和科技创业实践活动等,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建立《园艺产品贮运学》精品课教学网站,为学生提供了良好自学和交流的场所
网站包括《园艺产品贮运学》课程的全部内容,课程的实验指导,习题练习,在线测试,课程的教学讲义,学科最新研究进展,相关的图片、视频,国内外园艺产品贮藏保鲜网站,相近学科精品课程等资源内容,学生们可以通过本课程网站进行在线提交作业、论坛、提问、考研辅导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自由空间。
八、改革考试制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为响应学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将本课程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由平时考核成绩和期终考核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考核成绩可占课程考核总成绩的60%以上,由课程习题、读书报告、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组成的全过程综合训练,解决期终考试一锤定音的问题。
通过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绩。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贮藏运销学基础理论的教学,强化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把生理学、生物化学、食品营养学、食品生物技术、食品微生物等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和创造。使我们培养的学生,真正具有一技之长,适应社会的需要,同时也为学生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超安,邓伯勋,程运江,等.《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校教育研究,2008,(13).
[2]唐利.《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园艺文摘,2011,(8)
[3]邓伯勋,主编.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园艺产品贮藏运销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推荐阅读:
园艺产品11-07
园艺产品促销策略论文12-08
园艺设施学06-29
园艺植物栽培学09-23
“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畜产品加工》课程的探究与实践06-27
学园艺的就业前景10-20
菌类园艺工实践操作11-03
园艺教学的实训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