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艺技术

2024-11-06

园艺技术(精选12篇)

园艺技术 篇1

园艺果树作为劳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主要是以柑桔、苹果、桃以及梨等为代表的大宗水果产销, 不仅为我国的农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而且有效推动了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使农民的经济收入得到显著提高, 有效改善了我国的农业结构;同时, 有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有效缓解环境污染, 并使空气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但是, 由于受资源禀赋以及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影响, 我国的园艺果树种植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详细分析了果树栽培以及园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并制定出了切实有效的果业发展对策, 以期能有效促进我国的园艺果树和园艺技术的发展。

1 园艺果树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原始积累, 发展规模小

目前, 我国的园艺果树的存在形式主要是以个体农户为主体, 不仅设施落后, 而且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指导无法建立科学完善的农业销售服务体系, 这就会导致农产品无法有组织、成批量的销往外地。由于这些设施落后、市场调研缺乏以及盲目的果树生产等不良状况的存在, 就严重阻碍了园艺果树市场的拓展, 同时也制约了园艺果树的进步和发展。

1.2 基础设施档次较低

现阶段, 我国园艺果树所采用的棚体大多为不通风的, 不仅果树的品种较少, 授粉品种更是稀缺;另外, 再加上整修修理不当, 在对其进行拉枝和刻芽时的技术不到位;土壤肥力、施肥量以及农民配合力度不足等, 都会造成园艺果树栽培不当的问题, 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明显降低果树产量。

1.3 园艺果树技术较低

在我国的园艺果树产业中, 虽然果农的栽培种植经验丰富, 但是却不能将栽培技术以及设施设备技术真正的投入到实际的生产中。另外,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技术推广也具有较大难度, 尽管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 但是不具备相应的实战经验, 在实际的应用中, 很难将理论应用到实践生产中, 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实际生产和理论的严重脱节, 与现阶段的发展形势严重不适应。

1.4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 我国的果树树种大多种植在次适宜或非适宜区, 造成适宜区内严重缺乏相应的品种区划, 这种胡乱种植的情况, 造成果树结出的果实果品质量较差。另外, 这些区域的果树品种的病虫害也十分严重, 再加上果农园艺技术的缺乏, 只知道一味的通过喷洒农药来消灭虫害, 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 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果品的质量。所以, 要想提高果品的质量, 就必须大力提高果农的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意识。

1.5 服务功能不强

由于园艺果树栽培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 而且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比如在前期的建园过程中, 需要投入大量的生产设施, 但是绝大多数的果树通常需要经过数年的抚育管理后, 再能陆续的见到收益, 由于国家的项目自主相对较少, 这样就加大了果农所承担的风险,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园艺果树的发展;再加上在信息服务以及技术指导等方面, 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工作人员比较少, 这就无法使果农享受到“点”对“点”的定向服务, 进而就导致果农不能按照技术规程来进行果树管理, 胡乱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这就显著降低了果实的品质。

2 果树园艺技术

2.1 园址选择

在选择园址时, 要严格根据果树的不同喜好以及果树品种的不同来进行选择, 例如:南丰蜜桔生长在江西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品质良好, 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 在选择其生活环境时要选择土地肥沃、水分充足的丘陵来作为种植地。

2.2 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技术

所谓植树造林技术就是指根据树木的种植量、质量好坏、种植时间以及种植方法来决定的;根据水土保持的需要以及果树特点来决定对树木是采用分片种植还是全部种植。另外, 对于树木质量的高低的评价主要是根据树木的生长状况、根系生长状况以及树皮是否存在损伤为标准的。

2.3 果树的管理技术

2.3.1 种植管理。

培育果树最前期的工作就是果树的种植管理, 树苗要选择根系发达、茎干粗壮、高度适中的优良品种, 在进行栽种时要先用湿土将根部盖上, 一边埋土一边用脚踩实, 填实以后的土壤要稍微比地面高, 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在浇水后出现塌陷现象。

2.3.2 种植后管理。

种植后的管理主要有树根底部管理和浇水、施肥管理, 浇水和施肥管理是在刚刚种植树种时要施底肥, 当土壤中的底肥肥效消失后要进行追肥, 至于追肥的时间、次数以及方法要根据实际的状况来确定, 在不同时间段内要施加不同的肥料, 例如:在萌芽和坐果期, 为提高萌芽和坐果率要施加氮肥;在花芽分化以及采果期要施加腐熟有机肥、果树专用复合肥以及草木灰等肥料, 进而来进一步促进花芽的分化, 使果实产量得到显著提高。另外, 还要注意及时的对果树进行排水与浇水, 当遇到大雨天时, 要及时的排出多余的水分;当遇到干旱时, 要及时地对其浇水,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绝对不能用工业废水。

2.3.3 整形修剪管理。

为有效提高果实质量, 需要适时地对果树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形和修剪, 以有效调整树高和外形, 以确保果树通风和光照良好, 进而有效提高果实质量。在对果树进行整形和修剪时, 要严格根据果实的品种、长势、年龄以及周边的环境来对其进行修剪;一般情况下, 在每年的冬天和夏天对其进行修剪, 相对于夏季来说冬季修剪对果树更有利。在处理骨干枝时, 要保留强壮的头枝, 以利于树冠的生长和扩大;在对辅助枝的修剪要及时, 若遇到较弱的树势时, 不能对其修剪, 要选择长放, 以缓和树势。

2.3.4 花果管理。

在花果期的管理直接影响着果树的产量和质量, 花期果农要积极采取人工授粉的方式, 喷洒0.3%的硼砂, 以有效提高坐果率。若在花期坐果过多, 要人工进行疏花疏果, 通常以每个花序保留1~2个, 而疏果通常以密度为20cm保留一个单果。

2.3.5 病虫害管理。

防治果树的病虫害要尽可能的少用或不用农药, 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在生长期每月使用1次多菌灵, 当遇到虫害时, 可适当喷施阿维菌素、吡虫啉以及氯氰菊酯等低毒农药。另外, 为有效防止病虫害还可以采用果实套袋技术, 根据果实的不同在结果期选择不同的果袋, 但是在距离果实成熟20天左右要将其摘除, 以便于果实上色。

2.4 果树营养诊断技术

果树营养诊断技术主要是指“四看”。分别是春季看叶色的深浅, 若果树的叶、花颜色分明, 说明果树具有良好的营养状况;夏季看长势的涨停, 若叶多、梢壮, 说明果树的生长状况良好;秋季看叶色的有劲和无劲, 若中、下部的树叶片又绿又大, 就说明该果树具有良好的营养状况;冬季看枝芽和叶痕, 若枝粗、色亮, 就证明果树具有较高的营养水平。这种方法虽然存在一定误差, 但经过多年的经验总结, 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有效的判断果树生长状况的方法。

3 结语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水果出口量不断增加, 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水果贸易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所以合理优化园艺果树种植结构, 努力提高园艺技术水平, 对果品质量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向生态环境建设阶段的逐步靠拢, 使得我国的园林事业高速发展;尤其是园艺果树的种植, 不仅有效促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而且对我国的生态建设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我国的园林管理水平还比较低, 在园艺果树的种植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针对果树栽培以及园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制定出了切实有效的果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园艺果树,园艺技术,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金燕.园艺果树中问题和果树园艺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3)

[2] 安明.园林果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吉林农业, 2010 (3)

[3] 张淑琴.浅析当前园艺果树中的问题和园艺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 2013 (3)

园艺技术 篇2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进行有效改革,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阐述了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从学生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探索,供广大同仁借鉴和指正。

关键词: 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 指导思想 改革措施

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功能日益多元化,这对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职业教育中园艺技术专业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进行有效改革,加强专业自身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现代化的职教园艺专业,作为培养新时期园艺人才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实现我国园艺业现代化的重任。

下面,我结合近几年职教园艺专业教育教学经验,从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学生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改革、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介绍职教园艺技术专业的改革和探索,供广大同仁借鉴和指正。

一、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指导思想

以服务县域经济为宗旨,以就业为目标,以特色为导向,突出本校园艺技术专业自身特色和教学特点,为县域经济服务,努力为我国园艺产业培养积极创新、甘于奉献、综合素质过硬、掌握现代园艺技术的新型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改革的措施

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中职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一线的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我始终围绕这一培养目标,根据我国园艺产业的自身特点,构建了新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所谓新型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岗位、技能和项目三者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按照其教学思路,首先明确园艺岗位名称,然后根据岗位确定学生所需要培养的技能,再通过实训基地中项目实践方式实验,最后颁发相应的技能证书。

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以指导性、整合性、高效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逐步实现了变重传承为重创新,变重理论为重实践,变重专一为重综合,变重个人为重合作,一切围绕培养职教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组织教学和管理教学。

新时期园艺产业就业岗位要求毕业生不但掌握园艺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等多方面技能,而且懂得与之密切相关的旅游、新农村规划设计等。

根据新时期园艺产业就业岗位对毕业生的相关要求,我们对园艺人才的技能进行有效分类,一是具有扎实的基本公共素质,主要包括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创新思维和能力、反思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二是过硬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计算机操作能力;三是扎实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新时期园艺产业的生产、管理、推广和销售等方面技能。

基于上述技能特点,在技能培养中可以分解成学生基本素质培养、计算机操作、园艺果蔬花卉生产、果蔬花卉良种培育、园艺技术推广、园区规划设计等项目。

对于这些项目中的技能培养,我们可以通过组织职教学生参加相关技能资格证书考试,检验他们是否达到了相关要求,同时使他们体会到将来就业的压力和氛围。

2.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职教园艺专业新课程改革要紧紧围绕培养新时期园艺产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强化课程设计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弱化知识理论教学,提高知识的实践性,强化实训基地的应用,构建高效的园艺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改革中,我们要立足高效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培养新时期园艺产业所需要的综合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按照教学实践中相关项目和技能设置课程,并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

3.园艺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职教园艺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实践应用能力和探究创新能力的学生,但是如果没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则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学生的。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这也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又具有丰富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科研能力的教师。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并非让老师们简单地考两个证或聘用一些工程师,必须规范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关制度和措施,并使其不断完善和进步。

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可以先组织一部分教师到生产园艺企业实践锻炼,促进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实践能力得以提高。

同时,积极聘请园艺技术专家担任兼职教师,这样能够加强与学科带头人的沟通,提高学校的科技水平。

另外,鼓励教师之间交流互动,进而提升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

4.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职教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园艺产业培养具有一定水平和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职教生的实践应用主要在实训基地完成,因此实训基地的建设将成为教育教学的根本保证。

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校企共建,建成符合新时期园艺产业发展的实训基地,同时不断丰富实训基地的人文内涵,按照工学结合的建设思想,构建实训基地的硬件和人文体系。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要有效整合原有校内实训室和基地,使其成为生产、培训和技能鉴定的重要场所。

要采取教师指导、学生管理的开放式模式对其实施有效管理,为师生搭建科研平台。

通过这种模式能够很好地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和整合社会资源,遵循“校企共建、双方共赢”的原则,加强与园艺企业的沟通与联系,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并逐步实现校企双方的深度合作。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并在园艺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总之,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职教园艺技术专业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

职业教育中的园艺技术专业面临巨大挑战,我们必须进行有效改革,加强专业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2】

摘要:通过对近年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园艺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实训教学模式的改革及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有益经验的总结,强调了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高专;实践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改革

高职高专园艺技术专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培养面向生产和社会实践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

近几年我们在园艺技术专业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

理论知识是指概括性强、抽象度高的知识体系,是对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升华,对学生而言属于间接经验,园艺技术专业的教学在强调实践教学的同时,决不能忽视专业基础理论的教学。

在教育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在实践教学中应积极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遇到的生产实际问题,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的习惯,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的主动性,积极性。

二、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确保其核心地位

(一)加强和深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利用

高职高专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指高职高专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政府、行业、企业或者社会相结合,全面开发基地的生产功能,通过产品生产、社会服务、技术研发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中实现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一种实训基地。

其最主要的特点是学生在校内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实训完整的工作过程,生产出产品甚至商品,实现教、学、做的统一;其次是可承担新产品、新技术研发的功能,成为新产品、新技术研发中心;三是为社会培训人才、进行技能鉴定,成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最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不仅是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培养良好职业道德的主课堂,也是教师施展才能和得到锻炼的主阵地。

然而,目前高职高专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还存在数量不足、功能发挥不当、开发不力、实践教学组织水平较低等诸多问题。

因此,加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和利用是新阶段高职高专工学结合发展的新要求。

近年来,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已建成4公顷专供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教学的园艺技术专业实训基地。

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一入学,就以兴趣小组为单位,承担一定面积的实训基地的生产任务,每个兴趣小组均由专业教师负责进行生产技术指导。

生产收益由系、指导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比例分成,极大地提高了师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几年来,园艺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了多种花卉、蔬菜、苗木繁育等专业技术实训,使学生从整地作畦、定植、浇水施肥等最基本的技能开始就得到了系统的训练,对一些专业技能如扦插、嫁接、修剪、吊蔓、落盘蔓、摘心抹芽、疏花疏果、保花保果等都能够熟练地掌握,毕业后能独立地完成这些技术工作,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二)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高职高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改变以往高职高专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也是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校企合作能够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信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不仅会提高企业所需人才质量,也会实现高校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还会让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迎刃而解,最终实现企业、学校、社会的共赢。

但是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应避免盲目的合作。

首先,企业需求是校企合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育适应经济,为经济服务的具体制度。

校企合作的动机、过程、成果都应体现企业需求,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缺什么人才,学校就得办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

其次,校企合作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但不能因此而削弱校内教育。

我们既要转变重校内教育,轻校外实习的做法,又要防止校外专业“实习”过多,校内教育作用淡化的现象。

因此,要正确认识校企合作,做到校内教育与企业实习并重。

最后,校企合作既要考虑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也要考虑为劳动者个人发展服务。

(三)充分利用校外实习基地

学校应积极地与相关专业的企、事业单位联系,使这些单位成为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参观实习的机会,以便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如,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与学校的周边地区,新乡的长垣县,许昌的鄢陵县等多家园艺公司签订了长期教学实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协议,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第一线的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切身体验到严格的工作纪律、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同时也感受到了工作的艰辛、团队合作的价值和成功的喜悦。

这不仅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践操作能力,为顺利就业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也都有极大的帮助。

三、加大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

(一)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园艺技术 篇3

关键词:花叶现象;鉴定技术;园艺植物花叶;品种鉴定

引言

当代人对审美的追求越来越富有层次,与绿叶相比,花叶在审美方面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提升了植物整体的审美价值。花叶现状作为园艺观赏植物的经济产生点,在企业实践运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所以,对花叶产生的机理进行了解,掌握花叶培养的理论和实践技术对增加花叶植物价值有着重要意义。

1 花叶现象简介

1.1 定义 花叶现象指的是不同颜色的离散标志存在于一个器官或有机体表面,该性状可分为花叶和嵌合体两类。

1.2 花叶的有关信息 植物上的花叶现象表现出来为条纹、斑点、条斑,有时候表现为叶子中间和边缘的颜色差异,按遗传因素分类,包括非细胞血缘型和细胞血缘型两种。

1.3 嵌合体 由于遗传因素会造成不同细胞生长在枝桠顶端的分生组织上,这种独特现象称之为植物嵌合体。嵌合体可分为三类:1.周缘嵌合体;2.边缘嵌合体;3.局部嵌合体等。其产生机理包括:(1)嫁接请导嵌合体;(2)基因位置效应;(3)核或叶绿体基因组上的遗传突变;(4)外源DNA的导入;(5)质体的缺失或分离;(6)半配生殖;(7)不同类型染色体的畸变;(8)诱变产生嵌合体等。

2 花叶的色彩类型、形成因素及稳定性

2.1 色彩类型 对花叶的色彩进行分类时,可以按照两种标准来进行分类。

(1)按色素分布:镶边類、彩脉类、花叶类或斑叶类、双色叶类及单色叶类。⑵按叶片颜色分:白色类,包括白色、银白、灰白等;黄色类,包括黄色、棕色等;紫色类,包括紫红色、红色等;多色类,叶片上同时存在2种以上色彩等。

2.2 色彩成因 花叶所表现出来的多种颜色是因为叶片中所含有的多种色素。叶片叶肉细胞里含有的叶绿体,在叶绿体中,含有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等色素。如果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就会使叶片显示出橘色或是黄色;如果叶绿素含量较高,就会使叶子呈现出绿颜色。此外,叶片上还存在有其他色彩结构,这些结构和物质也是花叶呈现多种颜色的因素之一。

2.3 色彩稳定性 花叶植物是以遗传方式来继承和传递其彩叶特性的,遗传方式有转座遗传因子、半配合遗传、质体突变、易变核基因等,其中以易变核基因为主要遗传方式。这种遗传方式存在于多种彩叶植物对彩叶特性的遗传中,而且这种遗传方式普遍被认为是稳定性最高的。增强嵌合体彩斑的保持,提高其稳定性,这是目前园艺学家和植物学家面临的主要问题。

3 花叶鉴定技术

3.1 形态学标记技术 植物的一些遗传特征会在外观上呈现出来,典型的外观标记能够用肉眼去识别和觉察出来,这种标记方式成为形态学标记。能够明确显示出来的遗传性状包括花型、花色、叶形、株高等,它们能够呈现出多态性的标记,具有相对差异。对形态学标记更为广泛的定义中还包括如抗病虫性等可通过简单测验就能够判断的性状。

3.2 细胞学标记技术 细胞染色体所具有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征是细胞学中常用的标记特征,通过染色体相对大小和绝对大小等形态特征的比较、分析对植物的遗传多态性进行识别和判断,此为细胞学标记。在这种方法中,除了染色体的大小之外,随体的位置、数目、着丝点的位置和数目等都能够为特征判断提供标记。

3.3 生化标记技术 植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使物质元素跟随代谢的流程而运行,在这个代谢过程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产物或成分就会成为鉴定植物花叶特性的依据,这种标记技术称为生化标记法。这种方法中主要包括蛋白质指纹标记和化大分子标记两种技术。

3.3.1 蛋白质指纹标记 使用蛋白质标记具有其独特优势。和其他标记方法相比,蛋白质的数量较多,抗环境的干扰能力更强,且在反映遗传多样性上具有更好效果。应用较为广泛的蛋白质标记技术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蛋白质组分直接进行比较,另一种是使用蛋白质带型发生频率间接进行比较。

3.3.2 化大分子标记技术 广义的植物化学成分包含植物有机体的所有化学物质:带信息分子、表信息分子、无信息分子等。在这些成分中具有系统学或分类学意义的才可以定义为特征性化学成分。生物合成物或多生物大分子都被证明具有生物多样性标记的能力,比如花色素苷、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等都是作为分子标记的良好标记成分。

总结

目前,虽然企业对花叶植物的引进、驯化、培植等方面越来越关注,但是对其生理生物特性、光合特性以及色彩呈现机理等方面的研究都不够深入,因此要在这些方面加大科研力度,除此之外,还要对生态条件和栽培条件等进行探究,为培育更优良的新品种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 浮双双.吕长平.两种广谱性植物病毒病原鉴定的研究进展[J].现代园艺,2011,9(7):36-37.

[2] 魏国平.唐于银.园艺植物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技,2013,20(6):105-106.

[3] 刘慧春.红掌‘阿拉巴马’低温相关基因AOX、CAT和APX的表达分析、功能验证及遗传转化体系的构建[D].浙江大学,2012.

花卉园艺技术分析 篇4

关键词:花卉,园艺技术,原则

花卉在美化或者香化环境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并且也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如果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能够较好地利用各类花卉组成不同的景观元素, 就可以装点环境也能提升调节人们的心境。

1 花卉园艺造型原则

1.1 地域相宜原则

花卉造景时, 需做到因地制宜, 选择的花木品种最好是乡土种类, 如果选择其他类花卉品种的时候, 需要结合地域、气候和立地条件等因素, 同时做好科学实验, 选择合适的植物做景观造型。

1.2 位置相宜原则

在自然山水中, 要求花木做好配置, 配置的前提是因地制宜, 要求每一座园林、绿地或者是景点都要根据地势的高低起伏做相应的变化, 如土壤是干燥还是潮湿, 地面是空旷还是阳光缺失, 四周是通风还是不通风, 在进行花卉配置时, 这些都要作为考虑因素[1]。在向阳的地域需要选择耐旱性较好的花卉, 低湿的部分最后选择耐水性较好的花卉, 如果花卉喜欢阴凉那么就要选择避光效果较好的花卉。总之, 花卉的选取要做好方位、地势或者立地条件的选择, 要求选择过程中要顺应花木的生物学特点, 并要满足游客的观赏需求, 配置上满足各得其所的需要。

1.3 季节相宜性原则

花木配植的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花木的季节变化要求, 以花木满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变化, 这样才能达到月月有花, 季季有景的效果。景观的创作中要将地形与植物这两个大的因素自然的融合在一起, 并要求四季变化不同继而体现出不同的景观题材。例如, 在春季要重点突出春天的景色, 将春意盎然呈现出来, 要求植物的颜色和春化合理的配置一起, 夏季到来之时, 要体现出夏季景色的浓郁, 要求植物的自身形态有新的变化, 重视植物的遮阴效果, 然后选用夏季的常见植物将其点缀其中。秋季到来之际, 要求重视秋季的果实特点, 将色彩与果实结合在一起, 给人以收获的喜悦, 做好两者之间的协调让两者相得益彰, 其中最好要点缀树叶, 强化景观的表现效果。如果是冬季就要将清爽与风寒融汇在一起, 最好用常绿的松柏与景观进行巧妙的搭配, 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内容。

2 花卉园艺技术的应用

花卉园艺技术作为一种价值较高的艺术, 在实践应用中范围较广, 根据不同的景观配置需要, 可以充分发挥花卉园艺技术的优势, 取得更为可观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花坛中的应用

花坛是具有几何轮廓、不同种类的, 花卉在花坛中要将花坛的外形看成自己的外在形状, 任何通过色彩或者图案的美学呈现, 花坛的美都会完全呈现在园林的应用中, 由于花坛自身有着规则的外部轮廓, 因而内部创建中也要考虑不同植物配置, 让内外和谐, 相得益彰, 进而形成完全规则式的园林性应用模式。

花坛的布置根据形势有多种分类, 结合布置形式的不同需要将花坛分别设置为独立式花坛、组合式花坛和带状花坛。独立式花坛即单独的一个花坛, 附近有着多个花坛做紧密联系, 设计时, 要把具备构图看成设计的中心, 要求在中轴线的交口部分做大型广场的建设。组合式花坛也可以被称为花坛群落, 即多个花坛构成的不可分割整体部分, 组合花坛与独立花坛的不同之处在于不同花坛间的空间呈现分割状态, 通常这些空间需要运用道路或者草坪做连接, 游人游览时能自由进出, 但是这类花坛的造价太高, 并且花坛的花卉用量也较大, 因而需要在重点地段建造。通常要求带状的花坛长度控制在宽度的3倍以上, 这样就能在道路、广场或者草坪的中坚地段做若干段落的划分, 通过简单的布置让花坛更具观赏性。

2.2 花台的应用

花台主要是高出地面大概十几厘米的植床栽植的园林形式, 花台的种植槽要比地面高出较多, 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装饰效果。由于花台的外形轮廓比较规则, 且内部植物搭配的规则性也比较好, 因而搭配不要太拘泥于造型, 要从自然的角度出发。花台设计时, 要从规则性逐步过渡找自然方式。现代比较常见的花台更像小而高的花坛, 通常在外侧的槽内种植一年生或者两年生的花卉。但由于花台的面积偏小, 与花丛式的花坛相一致时, 每个花台的内部都可以栽种一种类型的草花, 选择的花卉要求盛花期花色鲜艳。

2.3 在户外的应用

花卉园艺技术在户外的应用同样较为常见。其一, 在绿地中花卉园艺的应用, 可以获得更加突出的美观效果, 尤其在植物景观配置中应用一些宿根花卉, 可以搭配出更加突出的效果, 由于宿根花卉常年生长在露地, 带给人更突出的视觉享受, 可以有效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二, 道路中花卉园艺的应用,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道路绿化在植物景观配置中, 应该充分考虑到植物景观配置效果, 尽可能选择树叶茂盛、树干通直的树木, 且花、叶、果无毒, 生长迅速, 成活率较高, 后期的维护和养护工作便利, 抗病虫害能力较强, 具备更突出的环境适应能力。

3 结语

花卉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造型植物景观, 这不仅能改善周边的环境, 还能让人们的生活状况有变化。景观构造需要契合以人文本的要求, 目让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 让景观与材料满足景观的构景需求, 在此期间要借鉴或者吸收古典园林景观的优势和精华, 将自然看成是景观设计的基础, 在花卉造型技术中不断提高景观的可视化效果, 并借以改善现有生态环境, 满足人们的景观需求。在所有技术的推进过程中, 避免使用杀虫剂或者除草剂这类的化学药剂污染环境[2]。此外, 就当前花卉园艺技术的应用现状来看, 其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最为典型的就是花卉园艺产品更新速度较慢, 新品种更新速度较慢。我国的花卉品种开发和创新速度较慢, 无论是产品开发还是保护工作, 前景十分广阔,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 应做好花卉园艺的专利权保护工作, 在本地市场中引进更多的花卉品种, 如果忽视专利权保护, 那么将影响到花卉品种的出口和引进, 影响较为深远。

参考文献

[1]刘颖, 高寿利, 程堂仁, 等.设施园艺技术标准研究[J].农业工程技术 (温室园艺) , 2016 (4) :13-21.

毕业论文--园艺技术-闻艳 篇5

班级::园艺技术 学生:闻艳 指导教师:徐礼英

关键词:小区住宅道路绿化树种选择特色

摘要

小区住宅代表小区住宅的特色,是小区住宅精神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小区住宅绿化的功能及特点,结合芜湖地区小区住宅绿化的发展现状,以创建优美的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等为主要原则,以达到“宜居芜湖”为最终准则,本文针对小区住宅的特殊性,探讨了探讨了道路绿化的一般形式、道路树种选择的一般原则,及基本道路树种的选取,如何选择好道路绿化树种,才能充分展现小区住宅绿化的效果及功能,从而来进一步搞好小区住宅绿化。

1、住宅小区环境设计发展的历史1、1住宅区环境设计最早发展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它经历了一个破坏——认识——重塑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开始引入国外居民社区“集中绿地,规模绿化”理念,并于1992年提出创建“园林城市”,“山水城市”的目标,现已有不少城市荣获国家建设部颁发的“园林城市”称号。

2.、当前住宅小区的特点2、1建筑密度大,楼层高。

2、2住宅小区内人口密度大,年龄结构及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

2、3人均绿地占有率低。

2、4住宅小区内小气候明显。住宅小区的四周多为高层建筑,形成“周边高、中间低”的“盆地”结构,故而小区内小气候十分明显。这种小气候对绿化树种的选择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建筑墙体,居民楼外多为彩色装饰,有的表面加贴墙砖、瓷砖,封闭阳台以及窗户等采用大量的玻璃,使阳面光照更大,背阴面也不再是浓荫,对树种选择造成影响。

2、5住宅小区绿地可分为公共绿地、组团绿地和宅旁绿地,它们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设计时应有所侧重。

3.居住区绿化树种的选择

根据居住小区的各种环境,如:阴面、阳面、山墙、屋顶、阳台等,选择植物应做到:

3、1无污染,无伤害性。居住区所选植物本身不能产生污染,忌用有毒、有刺尖、有异味、易引起过敏的植物,应选无飞毛、少花粉、落叶整齐的植物。

3、2抗污染。生活区的污染主要来自锅炉煤烟、生活污水、污物、污气以及四周街道上扬起的灰尘。所选树种植物应有较强的抗污染特性,如:女贞、广玉兰、栾树、苏铁、龙柏、黄杨、法青、木槿。

3、3少常绿,多落叶。居住区由于楼房的相互遮挡,采光往往不足,特别是冬季,光强减弱,光照时间短,采光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要多选落叶树,少选常绿树。

3、4以阔叶树木为主。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休息和游憩的场所,应该给人一种舒适、愉快的感觉。但在中国传统美学中,针叶树的松柏给人的是庄严、肃穆感。所以小区内应以种植阔叶树为主,在道路和宅旁更为重要。

3、5乔、灌、藤、草、花有机搭配,丰富植物种类,创造四季景观。夏荫、五角枫、广玉兰等,春花白玉兰、榆叶梅、丁香、连翘等,秋实或彩叶金李类、乌桕、栾树等,冬青法青、石楠、海桐、黄杨等。

3、6选择有小果、小种子的植物,招引鸟类。栽植一定数量的结果实和种子的植物,能模拟出自然景观,引来鸟类,形成“鸟语花香”的环境,如:郁李、金银木、海棠类、火棘类、冬青类、枣树、枸杞等。

4.居住区绿化植物配置方式4、1点、线、面相结合。这里的点是指居住小区的组团绿地,面积较大,是为居民提供工余、饭后活动休息的场所,利用率高,要求位置适中,方便居民前往,一个小区一般有2—3个。平面布置形式以规则为主的混合式为好。植物配置突出“草铺底、乔遮荫、花藤灌木巧点缀”的公园式绿化特点,选用垂柳、玉兰、海棠、樱花、碧桃、百日红、腊梅、桂花、牡丹、月季、美人蕉、小菊、马尼拉草等,植物多丛植、孤植、坪植、坛植和棚架等。线是指居住区的道路、围墙绿化,可栽植树冠宽阔、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的小乔木、花灌木或藤本,如

银杏、香椿、樱花、石楠、法青、爬墙虎等。

4、2注意再生空间的绿化。山墙、围墙可用垂直绿化,小路和活动场所可用棚架绿化,阳台可以摆入花木等,以提高生态效益和景观质量。另外,居住区建筑的散水、墙面、屋顶、阳台和挡土墙及越来越多的停车场,可采用多种绿化的手段将其覆盖起来,将有助于改善景观,并能减少太阳直射,改变大气下垫面性质和状况,减少下垫面的二次辐射,从而改善居住区小气候。

5、提供几种参考栽植类型5、1宅旁绿化:宅旁的阳面绿化一般可采用:马尼拉草+月季+黄杨矮篱或马蹄筋+书带草围边的结构。宅旁的阴面绿化可采用:黑麦草+珍珠梅+黄杨矮篱;早熟禾+太平花+黄杨矮篱的结构。

5、2道路绿化。树种可选合欢、樱花、百日红、白玉兰、银杏等。围墙用香椿+石楠绿篱+剑麻、竹+紫叶小檗,或创作其他的单面花境。

5、3公共及专用绿地绿化。上层木可选垂柳、广玉兰、女贞、海棠等,中等木可选金银木、金钟花、月季、牡丹、腊梅、桂花等,下层可选剪股颖、结缕草、早熟禾等,草地适当点缀小菊、串红等季节性花卉。形成鸟语花香、轻松愉快的环境。

综上所述

小区住宅绿化树种选择非常关键,决定道路景观营造的最终效果,很多园林树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或观花、观果、观叶,或赏其姿态,都各有所长,经过精心选择和配置,就可以营造富有特色的街道环境。另外,树种选择得当,不但可以达到美化环境景观的效果,还可以起到调节温湿度、防风、防尘、减弱噪声、保持水土等作用,而且有很多树木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抗SO2、HF、CI2以及烟尘,此外,还有些树种能分泌杀菌素,杀死空气中的有害微生物。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园林树木在小区住宅街道中的重要作用,园林工作者不但对小区住宅街道的特殊性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要对各种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生态习性、观赏特性及防护性能等有较深入而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进行街道树种选择,搭配和布置时,才能做到适地适树,保证树木能正常、健康地生长,从而达到理想的绿化质量和艺术效果。道路绿化作为小区住宅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小区住宅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出,道路绿化也直接关系到

一个小区住宅的精神内涵,是衡量现代化小区住宅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把小区住宅绿化作为小区住宅建设的一个重点问题,相信只要我们能在这个问题上多努力,大力实施小区住宅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小区住宅绿地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我们的小区住宅建设将出现新的面貌,小区住宅景观将会得以发展,小区住宅内涵也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浅探园艺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篇6

【关键词】园艺;园艺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能力

1 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模式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固有思想。它存在于中国文化的各个角落,包括哲学、法律、医学、兵法、体育、文学以及我们行为处事的方式。

人才培养模式实际就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它是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大问题,涉及的要素包括人才培养者、人才培养措施和人才培养对象。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也非常多,个人认为较适合的是——人才培养模式是在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指导下,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按照特定程序、通过专门方法、使用特定资源所进行的人才培养活动的一种特定类型。

2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是参照外国的模式开始的,对于高职教育来讲更是如此。高职教育的开始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的开始。自2006年以后,这一探索更是热烈,每所高职院校都想创造出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并被其他人认可。在此先对这些模式概述如下:

2.1 “订单式”模式

采用这种模式的示范性高职院校较多,这种培养模式主要表现为先和企业签订就业订单,然后把企业人才标准引入学校教育,最终和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学生就业问题,更重要的是促进了高职教育更加倾向生产实践教学。

2.2 “工作导向式”模式

这种模式强调学生是学习认知的主体,使学生更多地在“模拟公司制”的平台下动手学习。教师则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和指导者,教师创造条件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即尽量让课堂教学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现场授课,巩固理论知识、强化实践能力。

2.3 “六位一体”模式

将实习与实训、职业技能训练、创业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生产能力、经营管理能力融为一体,以“校中园”“园中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实行产学结合、产教结合,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的模式。

2.4 “工学交替”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学习地点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多次转换,以保证学生实操能力的培养和缩短其毕业后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

2.5 “课证融合”模式

将行业的职业标准资格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毕业时就能达到专业技师水准,并取得相应的高职职业资格证书。

3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园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提法很多,也和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讲的目标一致,但都存在一些不足。

3.1 模式形式大于内容

这些模式看起来都强调了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很多模式只是创造出来的,而实际操作时却走样。比如“订单式”模式,很多学校只是和企业签订了就业合同,但企业真正参与教学过程的则很少,甚至只是学生实习的一个地方而已。

3.2 为了模式而模式

这些模式都是参照国外的模式,引进国内后更多的只是换了个说法,实际模式的核心都是“工学结合”,只是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有不同的形式而已。其实,培养模式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培养、用什么来培养以及如何保证,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但大多数学校都忽视了这些。

3.3 过多强调实践能力

从模式的内容看,都是突出通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实际上,我们不光是要培养具有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同时也要培养层次比较高的人才,而不是完全的熟练操作工。我们参照国外的“CBE”模式的局限是知识缺乏系统性,“双元制”的局限是专业理论弱,这两种培养模式适用的都是职业技术培训,发展的潜力都不强,可持续性差。

3.4 对培养层次的认识不足

国外的培养模式基本都是在二战后社会缺乏大量的熟练的产业工人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强调是当下所需职业技能的培训,核心是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而我们培养的层次是具有一定系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核心是综合能力,强调的是可持续发展。当我们把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看得过重时,就会更多地去突出技能操作,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4 园艺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方向

4.1 加强培养层次分析

目前对培养层次的提法是变动的,这也表明我们对高职的定位并不是非常清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去探索我们的毕业生今后在企业的岗位定位,我们的毕业生能给企业带去什么,他们的上升路径是什么样的,企业到底是需要熟练操作工还是具有一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人,过多强调实践能力合不合适等问题,这样才有可能定位清楚。

4.2 加强学生情况的探索

我们培养的学生大多数高考的分数都不高,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来看,很多并不是智力的差异,而是主动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这个新的世纪,大家比拼的不是以前学过多少新的知识,而是你获取新知识并加以应用的能力。我们应该去探索怎样让他们具有获得新知识并加以运用的能力,怎样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怎样提高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等问题。

4.3 少模式探索,多具体突破

模式一词的所指甚广,它揭示了事物之间隐藏的规律关系,是前人积累经验的抽象和升华,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重复出现的事件中发现和提炼出的规律,是解决问题的经验总结,是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方法论。高职发展的时间非常短,积累的经验也不多,没有什么特别的模式,因此,我们现在应该多在培养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探索,先实实在在地做一些事,再来进行总结和提炼。

参考文献

[1]张智.关于构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2011(2).

[2]郑建平.高职园艺专业“工作导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科技文汇,2012(9).

[3]胡斌.示范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8).

设施园艺环境调节与控制技术 篇7

1 环境因子

设施园艺小气候环境因子主要包括光照、温度、湿度、气体、土壤5个方面。

1.1 光照

植物的生命活动与光照密不可分,在生产中,主要是通过调节设施内的光照强度与合理光分布来实现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增强或改进光照强度的管理措施包括:(1)选用防雾滴且持效期长、耐候性强、耐老化性强等优质多功能薄膜、漫反射节能膜、防尘膜、光转换膜,有条件的可选用PC板材。(2)保持屋面透明干洁:使塑料薄膜屋面的外表少染尘,经常清扫以增加透光,内表面应通过放风等措施减少结露(水珠凝结),防止光的折射,提高透光率。(3)在保温前提下,尽可能早揭晚盖外保温和内保温覆盖物,增加光照时间,在阴天或雪天,也应揭开不透明覆盖物,时间越长越好(同样也要在防寒保温的前提下),以增加散射光的透光率。双层膜温室,可将内层改为白天能拉开的活动膜,以利光照。(4)合理密植,合理安排种植行向,目的是为减少作物间的遮荫,密度不可过大,否则作物在设施内会因高温、弱光发生徒长,作物行向以南北行向较好,没有死阴影。若是东西行向,则行距要加大,单屋面温室的栽培床高度要南低北高,防止前后遮荫。(5)加强植株管理,高秧作物及时整枝打杈,及时吊蔓或插架。进入盛产期还应及时将下部老化的或过多的叶片摘除,以防止上下叶互相遮荫。(6)选用耐光品种。(7)地膜覆盖,有利地面反光以增加植株下层光照。(8)利用反光,在温室北墙张挂反光幕(板),可使反光幕前光照增加,有效范围达3m。(9)人工补光,人工补光的目的有2种,一是人工补充光照,用以满足作物光周期的需要。二是作为光合作用的能源,补充自然光的不足。

1.2 温度

温度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与其它环境因子比较,温度是设施栽培中相对容易调节控制的环境因子。对于日光温室来说,温度是通过吸取太阳光照来获得的,光照强,则室内温度高;光照弱,则室内温度低。在生产实践中,光照比温度相对重要,如遇到连续阴天,为维护作物生长发育,在保证作物不受到冻害的情况下,要尽量揭开不透明覆盖材料,让作物接受散射光。

设施内温度的调节和控制包括保温、加温和降温3个方面。这里只介绍日光温室生产中最常用到的保温措施:(1)采用隔热性能好的保温覆盖材料,提高设施的气密性。(2)根据当地最大冻土层,合理增加后墙与山墙厚度。(3)在温室前底角内(或外)设置一条宽30cm,深与当地冻土层相当的防寒沟,沟中填入稻壳等保温材料。(4)合理通风,减少通风换气量。(5)增加保温覆盖的层数,棚内套一层或两层小拱棚,或在小拱棚上再盖草帘。(6)增大保温比,适当减低温室的高度,缩小夜间保护设施的散热面积,有利提高设施内昼夜的气温和地温。(7)增大温室的透光率,使用透光率高的薄膜,正确选择温室方位和屋面坡度,尽量减少建材的阴影,经常保持覆盖材料干洁。(8)减少土壤蒸发和作物蒸腾量,增加白天土壤贮存的热量,土壤表面不宜过湿,进行地面覆盖也是有效措施。

1.3 湿度

设施内的湿度环境,包含空气湿度与土壤湿度2个方面。

1.3.1 空气湿度。

是由土壤水分的蒸发和植物体内水分的蒸腾,在设施密闭的情况下形成的。高湿,是园艺设施湿度环境的突出特点。从环境调控的观点来说,空气湿度的调控,主要是防止作物沾湿和降低空气湿度2个直接目的。防止作物沾湿是为了抑制病害,实际上作物沾湿如能减少2~3h以上,即可抑制大部分病害。降低空气湿度的目的包括促进蒸发蒸腾、防止徒长、防止结露、防止生理病害等等。

除湿的方法:(1)通风换气。一般采用自然通风,从调节风口大小、时间和位置,达到降低室内湿度的目的。(2)增温除湿。适当提高室内温度是有效措施之一。湿度的控制既要考虑作物的同化作用,又要注意病害发生和消长的临界湿度。保持叶片表面不结露,就可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3)覆盖地膜。(4)适当控制灌水量。采用滴灌或膜下浇水,节水增温减少蒸发、降低空气湿度。

1.3.2 土壤湿度。

因为设施空间或地面有比较严密的覆盖材料,土壤耕作层不能依靠降雨来补充水分,故土壤湿度只能由灌水量、土壤毛细管上升水量、土壤蒸发量以及作物蒸腾量的大小来决定。

在设施环境调控中,土壤湿度的调控是最重要、最严格环节之一。土壤湿度的调控应当依据作物种类及生育期的需水量、体内水分状况以及土壤湿度状况而定。目前,我国设施栽培的土壤湿度调控仍然依靠传统经验,主要凭人观察感觉,调控技术的差异很大。

1.4 气体

园艺设施内的气体条件不如光照和温度条件那样直观地影响着园艺作物的生育,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随着设施内光照和温度条件的不断完善,保护设施内气体成分和空气流动状况对园艺作物生育的影响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设施内空气流动不但对温、湿度有调节作用,并且能够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同时补充CO2对增强园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生育有重要意义。

1.4.1 CO2浓度的调节与控制。

在半封闭或完全封闭的园艺设施内,作物不断地从有限的空气中吸收CO2,同时外界大气中又不能及时补充,造成设施内浓度很低,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育需要而减产。因此,采取通风换气或人为补充浓度(气体施肥),不但可以增产,也有早熟和改进品质的效果。经济又有效的CO2浓度,对于一般蔬菜而言,约为大气含量的5倍,CO2施肥量适宜浓度与作物自身和其他环境因子有关,一般应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步提高CO2用量。CO2的施肥时间必须在一定的光强和温度下进行,即在其他条件适宜,而只因CO2不足影响光合作用时施用,才能发挥其良好的作用。一般温室在上午随着光照的加强,CO2浓度因作物的吸收而迅速下降,这时应及时进行CO2施肥。冬季(11月至翌年2月)CO2施肥时间约为上午9时,春秋2季可适当提前。中午设施内温度过高,需要进行通风,可在通风前0.5h停止,下午一般不施用。在温室生产中,增加室内CO2浓度的方法很多,最为常见的为增施有机肥与CO2发生器(碳酸盐和强酸反应产生CO2)。

1.4.2 预防有害气体。

一般从2个方面来进行:一是改进栽培和施肥方法,使用抗性强的品种,提高作物的耐受能力。二是进行通风换气,以利排除有害气体和换入新鲜气体。在温室生产中,越是在寒冷的季节越需注意通风换气,而通风换气与防寒保温往往是有矛盾的。每天清晨温度比较低,为保温,原则上不应通风,但此时是设施内空气湿度最高、有害气体最多和CO2最缺少的时刻,应当打开通风口,一方面可以排出有害气体,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同时又可以换入新鲜空气以补充CO2。

1.4.3 土壤气体的调节。

生产中一般是施用腐熟有机肥或用作物秸杆改进土壤的透气性,由于透气性变好,其他物理性状如保温性、保水性和透水性都变好。施有机物时,能提高土壤的保肥性和减少肥料对p H的影响。孔隙多、透气性好的土壤氧气含量高,有充分的氧进行呼吸作用,使根系发育好,也促进地上部的发育。

1.5 土壤

土壤是园艺作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与水分,都需从土壤中获得,所以园艺设施内的土壤营养状况直接关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是十分重要的环境条件。

设施土壤的肥沃主要表现在能充分供应和协调土壤中的水分、养料、空气和热能以支持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土壤中含有作物所需要的有效肥力和潜在肥力,采用适宜的耕作措施,能使土壤达到熟化的要求,并使潜在肥力转化为有效肥力。通过耕作措施使土层疏松深厚,有机质含量高,土壤结构和通透性能良好,蓄保水分、养分和吸收能力高,微生物活动旺盛等,都是促进园艺作物生长发育的有利土壤环境。

1.5.1 土壤环境的调节与控制。

(1)平衡施肥减少土壤中的盐分积累,是防止设施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途径。过量施肥是蔬菜设施土壤盐分的主要来源,目前我国在设施栽培尤其是蔬菜栽培上盲目施肥现象非常严重,化肥的施用量一般都超过蔬菜需要量的1倍以上,大量的剩余养分和副成分积累在土壤中,使土壤溶液盐分的浓度逐年升高,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引起生理病害加重。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平衡(配方)施肥。(2)合理灌溉降低土壤水分蒸发量,有利于防止土壤表层盐分积累。设施栽培土壤出现次生盐渍化并不是整个土体的盐分含量高,而是土壤表层的盐分含量超出了作物生长的适宜范围。土壤水分的上升运动和通过表层蒸发是使土壤盐分积聚在土壤表层的主要原因。灌溉的方式和质量是影响土壤水分蒸发的主要因素,漫灌和沟灌都将加速土壤水分的蒸发,易使土壤盐分向表层积聚。滴灌和渗灌是最经济的灌溉方式,同时又可防止土壤下层盐分向表层积聚,是较好的灌溉措施。(3)增施有机肥、施用秸秆降低土壤盐分含量。设施内宜施用有机肥,因为其肥效缓慢,腐熟的有机肥不易引起盐类浓度上升,还可改进土壤的理化性状,疏松透气,提高含氧量,对作物根系有利。施用作物秸秆是改良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措施,不仅可以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而且还能平衡土壤养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降低病原菌的数量,减少病害。(4)换土、轮作和无土栽培。换土是解决土壤次生盐渍化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是劳动强度大不易被接受,只适合小面积应用。轮作或休闲也可以减轻土壤的次生盐渍化程度,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如蔬菜保护设施连续使用几年以后,种一季露地蔬菜或一茬水稻,对恢复地力,减少生理病害和病菌引起的病害都有显著作用。当园艺设施的土壤障碍发生严重,或者土传病害泛滥成灾,常规方法难以解决时,可采用无土栽培技术,使得土壤栽培存在的问题得到解决。

1.5.2 土壤消毒。

土壤消毒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病原菌和害虫等有害生物,主要包括药剂消毒和蒸汽消毒两种方法。

2 设施园艺的综合环境管理

2.1 综合环境调节

设施园艺的光、温、湿、气、土5个环境因子是同时存在的,综合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它们具有同等重要性和不可代替性,缺一不可又相辅相成,当其中某一个因子起变化时,其他因子也会受到影响随之起变化。所谓综合环境调节,就是以实现作物的增产、稳产为目标,把关系到作物生长的多种环境要素都维持在适于作物生长的水平,而且要求使用最少量的环境调节装置(通风、保温、灌水、利用太阳能等等各种装置),既省工又节能,便于生产人员管理的一种环境控制方法。这种环境控制方法的前提条件是,对于各种环境要素的控制目标值(设定值),必须依据作物的生育状态、外界的气象条件以及环境调节措施的成本等情况综合考虑。

如对温室进行综合环境调节时,不仅考虑室内、外各种环境因素和作物的生长、产量状况,而且要从温室经营的总体出发,考虑各种生产资料的投入成本、产出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劳力和栽培管理作业、资金等等的相互关系,根据效益分析进行环境控制,并对各种装置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记录和分析,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检查处理等,这些管理称为综合环境管理。从设施园艺经营角度来看,要实现正确的综合环境管理,必须考虑上述各种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

2.2 综合环境管理的方式

综合环境管理初级阶段可以靠人的分析判断与操作,高级阶段则要使用计算机实行自动化管理即物联网技术。

2.2.1 依靠人进行的综合环境管理。

单纯依靠生产者的经验和头脑进行的综合管理,是初级阶段,也是采用计算机进行综合环境管理的基础。依靠人脑实行的综合环境管理,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一是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二是要善于并勤于观察情况,随时掌握情况变化;三是要善于分析思考,能根据情况做出正确的决断,集思广益;四是能让作业人员准确无误地完成所应采取的措施。

2.2.2 采用计算机的综合环境管理。

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生源状况调查 篇8

对任何教育而言, 其相应的生源状况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生源状况既是某类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志, 也是教育教学实施的基础, 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教育决策[1]。

园艺技术专业作为传统的农学专业, 在农业类招生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园艺是指栽培果树、蔬菜、花卉等技术, 是园艺植物的生产管理技术, 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园艺内涵外延不断拓宽延伸, 已远远超出了“种果种菜”的范畴, 涵盖生态、营养、花卉、草坪、旅游、商贸、绿色环保等诸多内容[2]。于是, 各高校都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自身条件设定相应的课程, 设计相应的培养模式, 因此各高校课程设置不统一, 培养标准不一样[7], 培养的学生质量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并且, 园艺概念的外延, 使得园艺专业岗位群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发展现代的园艺专业, 如何进行合理的专业设置和培养, 就需要充分了解现有的生源状况, 如学生是不是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对自己的将来是否明了?学习目标是否明确?等等。将有助于对学生学习目的与将来去向的了解, 有利于园艺类专业的发展与壮大, 有利于有针对性的开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途径。

然而, 在现有的可检索的文献资料中, 生源调查的资料很少[3,4,5,6], 而且对于园艺技术专业高职的生源与学习目标调查则是空白。这部分资料的缺乏, 对扩大生源以及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和实践造成了困难。本文希望通过该项调查对园艺技术专业发展提供一些分析依据。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以问卷调查为主。为保证调查的真实性, 在问题设计时充分考虑了问题的明确性, 即对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方便地做出较明确的选择。访谈的对象是相关班主任和部分学生。调查对象为陕西省内两所高职院校与陕西省外一所高职院校。

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家庭情况 (包括城市还是农村、父母的职业、有无从事与此专业相关的亲属等) ;对专业是否喜欢;选择该专业的原因;专业学习目标或方向;对将来工作的想法等。

3 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目标与方向的调查, 对家庭情况的调查也是为这个目标服务的。

3.1 家庭情况

从生源的家庭来看, 主要来自农村家庭, 城市家庭仅占8%。其中, 有亲属从事与此专业相关的人占18%, 而其中, 由此影响而报此专业的约占到这些人的一半, 占总人数的10%左右。父母职业是农民的占到了68% (图1) 。

3.2 专业选择原因

对于专业选择, 由于喜欢此专业而选择占43%左右, 而没有明确方向, 随便填的占到28%, 由于分数低而选择此专业的占18%, 还有一些人觉得该专业容易学的占8%, 认为容易就业的占15%, 其中统计数据中有双项选择的学生, 例如, 既选择分数低, 又选择容易就业 (图2) 。

3.2 专业态度

在调查中, 对于专业是否喜欢的问题, 喜欢的占87%。特别喜欢的人与因为喜欢此专业而选择的人是一致的, 占总数的43%, 剩下的为接触后喜欢, 其中有10%的人选择还可以。13%的选择不喜欢, 这些学生多数在后来转了专业或者退学 (图3) 。

3.3学习目标与方向

对于学习的目标与将来工作的方向, 选择花卉的占了1/3, 对于园林方面, 包括草坪、树木、景观规划与园林施工方向占到了44%, 果树仅仅占到10%, 农药、蔬菜等其他方向的占13%。这些学生中, 希望将来能自主创业的占到44%, 这其中包括有意愿回乡创业的, 占总数15% (图4) 。

4结论与建议

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 更多的是关注未来的就业状况[8]。从以上调查结果看, 本专业学生目标都非常明确, 方向分化明显。这就提示我们在专业设置方面要有不同的倾向性。由于希望自主创业的人数较多, 应从有助于学生自主创业方面增加一些相应的实用性的课程。在传统的园艺方向, 主要是涉农方向, 学生倾向较少, 但农业需求量较大, 所以尽管人数不多, 但此类人才的培养不应中断, 应考虑部分院校为此服务。

如何改革课程体系, 以适应新型人培养需求, 是新时期园艺专业建设发展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9].总得来看, 对园艺专业, 各校应分开功能, 各有特色, 不应千篇一律, 即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 但是, 又不能专业面过窄, 宜根据各自课程设置的特点, 扩大相关自选课范围,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就业面, 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以更好的适应社会需求。

摘要:指出了对教育事业而言, 相应的生源状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 现有各校高职园艺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差异都很大, 通过问卷调查, 对此专业现有学生的学习目标与就业方向进行了定量的分析, 为园艺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生源调查,高职教育,园艺技术,就业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孝平.较发达地区中职生源状况的变化及其启示[J].职教论坛, 2007 (7) :28~29.

[2]佘远国, 周玉敏.从园艺人才社会需求谈我院园艺专业建设[J].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6 (2) :34~36.

[3]李扬裕, 余建晖, 陈学红, 等.农业院校农科类专业生源状况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 2009, 219:79~81.

[4]张静, 杨春雷, 布都会, 等.西部农林院校研究生生源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三农问题研究, 2007, 23 (9) :640~653.

[5]肖文宁.高职院校生源状况与管理对策[J].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 2006, 2 (1) :64~66.

[6]朱孝平, 张晓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生源状况的比较——一个区域性的分析样本[J].职教论谈, 2010, 3:86~88.

[7]周静波, 张鑫, 罗劲松.对园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安徽林业科技, 2011, 37 (3) :44~46.

[8]汤青林, 张洪, 周志钦, 等.园艺学本科专业现状及改革发展对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5 (5) :231~235.

浅析庭院果树园艺及其栽培技术 篇9

1 农村庭院果树设计

现在的庭院果树设计大概分为2种:路旁设计和综合种植。 (1) 路旁设计:在道路两旁种植果树, 不仅可以栽种高大的果树, 例如枣树, 还可以搭建葡萄架以供人们欣赏。切记房屋的门窗旁不能种植高大的果树, 以免造成屋内光线暗淡。栽种时可以先采用2m×2m的方式, 等枝条浓密后再改为2m×4m, 进而改为4m×4m,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 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需要。 (2) 综合种植:农村一般讲究高效利用, 可以利用种植的优势, 采用植物+植物、植物+动物等混合种植和喂养。农民朋友们从劳动中获得智慧, 例如, 果树地下种植草莓、枸杞、党参、川芎等矮苗植物, 还可以修圈舍养畜禽、养殖蚯蚓或筑塘栽藕养鱼等, 这样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2 农村庭院果树栽培技术

2.1 种植管理

栽植管理是一项最前期的工作, 挖坑一般大而深, 一般为长、宽、深均为1m的深坑;施肥要充足, 一般为30~40kg腐熟有机肥;选苗要优良, 一般高度适中, 根系、茎秆强壮的果苗。栽种时, 一般要让根舒展向下, 先用湿土覆盖根部, 边埋边踩, 土壤要比地面高一些, 浇水后还会有所塌陷。

2.2 植后管理

种植后的管理分为肥料与水分的管理和树根底部管理。

2.2.1 肥料与水分管理。

首先就是要施基肥, 一般在每年的9~10月之间, 在树头下面的面积内, 挖成深40、50cm的或环状或条状的沟, 幼小的树苗一般20~40kg, 成年的树苗一般为80~100kg。施基肥是为了增加树木的营养, 为来年做准备。其次就是要追肥了, 在追肥时可以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 在不同的阶段施加不同效果的肥料, 一般分为2、3月份的萌芽期、坐果期、5、6月份的花芽分化期和采果后追肥4个时期, 一般施肥的深度在10多cm均可。头2个阶段可以用氮肥来使发芽整齐、坐果率高并加快新梢生长;后2个阶段可以使用腐熟有机肥或果树专用复合肥或草木灰等钾肥, 用来增大果实、提高产量, 进一步加快花芽分化, 为第2年的丰产做准备。最后还要注意浇水和排水, 缺少雨水时, 一般不要用工业水、碱性太高的水。雨季来临时, 要注意及时排水。

2.2.2 树根底部管理。

每年都要对果树的底部用4~5次的松土, 有时也采用杂草覆盖, 厚度达20cm达到保湿的作用。

2.3 整形修剪

为了果实的挂果早晚、产量、外形, 要对果树有个科学合理的整形, 树高适中, 疏密得当, 光照和透风性良好。不仅便于管理, 更大大地提高了果实的质量。另外, 在整修时, 还要根据果树的年龄、长势和周围环境进行修剪, 修剪一般在冬季, 这样使树枝失去的能量较少, 伤害小。现在庭院的果树修剪一般采用细长纺锤形, 将树干的主枝直接保留, 然后通过拉枝使得主枝四散开来, 角度一般在80~85°。为了欣赏的美观, 藤架果实像葡萄、猕猴桃一般采用篱架或棚架。在骨干枝的处理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去留, 对于强壮的头枝, 要努力扩大树冠, 加快生长。辅助的养枝一般以轻剪甩放为主, 减缓它的生长, 早为结果做准备, 疏密要得当, 大树的修剪一般采用三三制, 即1/3当年结果, 1/3为营养储存, 剩余的1/3形成花芽, 供来年结果。总之, 枝条要做到外松里紧, 通风有光。

2.4 花果管理

花果管理直接影响到这1年的产量和质量。在花期, 要及时进行人工授粉, 一般喷施0.3%的硼砂来提高坐果率。花果过于浓密时, 还应及时疏果。疏花最好舒蕾, 每个花序留1~2个就可以了;蔬果期一般在疏花后15~20天, 大的水果像苹果一般留1个单果, 20cm左右1个。而对于颗粒小的如葡萄要进行果穗梳理, 保持果穗的紧实、美观。果实套袋可以有效地防虫防菌, 一般在采收前20天摘掉, 便利光照上色。

2.5 病虫害防治

由于庭院果树的特殊性, 对于虫害一般采用人工和生物的方法, 较少使用农药喷洒。在生长期, 每半月使用1次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害虫侵入时, 可适当喷施阿维菌素、吡虫啉、氯氰菊酯等低毒农药。另外, 一定要注意家禽牲畜的破坏, 经常有鸡飞上树枝啄果实, 应该圈养;更不应该在树上悬挂物品和晾晒衣服。

摘要:在农村, 建造的房屋除了居住面积, 还有很大庭院, 勤劳的农民朋友们往往用来种植一些果树, 既能用来观赏, 又能增加收益, 可以说是一举两得。葡萄、枣、柿、木瓜、杏、梨、石榴、猕猴桃等这些果树常常受到人们的喜爱。卖相好, 口感佳也很受人们的热捧。本文就庭院果树园艺和栽培技术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庭院果树园艺,栽培技术

参考文献

[1] 任宝君, 刘文达.提高设施温室果树栽培光能利用率的关键技术[J].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1 (3)

园艺果树栽培存在问题及技术分析 篇10

关键词:园艺果树,问题,园艺技术,分析

1 设施果树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园艺技术落后

农业技术服务体系的技术推广在实际生活中屡屡碰壁,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不能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造成生产从技术指导中脱离出来,偏离了正确的发展形式。

1.2 发展规模小,原始积累少

一方面很多承包者为农民企业家,专业基础较差,在不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盲目生产,使得竞争压力较大,很难拓宽外地市场;其次,大多数培育设备老化,造成生产效率偏低。尤其是缺乏一套成熟的农业销售服务体系,致使农产品无法批量销售。

1.3 产品质量有待提高

由于果树的生存环境密闭,空气流动性较差,温度高时,易滋生害虫,必须要对果树进行农药喷洒,而农药喷的次数增多,就会造成严重的污染。要提高产品的质量,提高无公害生产和技术的意识,无公害绿色果品的生产是当务之急。

1.4 果树棚体问题

当前在果树设施栽培大棚中存在着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比如棚体设施不科学,通风性差;现有的果树品种有限,授粉品种也较为缺乏;土壤条件较差,营养物质少;农民配合力度不够;刻芽、拉枝等具体技术都不到位等。

2 济源市果业发展对策建议

2.1 积极推进果品产业化进程

现阶段,果品市场上存在的突出矛盾就是较低的生产效率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为此应该建立现代化果品产业化经营体系,以及相应的管理体制和利益分配体系,将科技服务业和营销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集果品种植业、产后商品处理业、贮藏加工业和科技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占据一席之地。

2.2 积极调整与优化果品结构

一方面,要深入市场调研,结合市场需求,不断进行树种和品种的调整。同时,在安排果品生产时,必须要在保证优势水果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扩大优良品种的覆盖率。另一方面,要优化果品的结构,在保证品质的同时,积极进行不同果品之间的合理搭配,提高水果产品的竞争力。

2.3 提高果品采后商品化处理效率

为了提高济源市果品的商品化处理效率,当地政府应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各种水果的质量标准,尽快建立与高档优质果品相适应的现代果品零售网点、批发市场以及贮运体系。然后,充分利用国家农业部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惠民工程,重点建立现代果品的贮藏加工业和果品采后预冷、分级、打蜡等处理体系,改善全市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条件,减少产后损失,增加有效供给,打造自主品牌,提高包装的档次,完善“冷链”环节[1]。

2.4 培育果品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现阶段,随着农业产业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为了使得果品生产在经济增长中保持活力,必须要在品种选择、脱毒快繁、预备苗生产、破休眠技术、优质高效综合配套技术、市场开拓等方面做好工作,促进果树设施栽培面积的有效增加,为果树栽培事业开拓一片广阔的发展前景。

2.5 大力发展贮藏加工业

首先,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喜好的条件下,为了提高果品生产的附加值,应选择消费者青睐的花色品种,充分利用该市规划的八大农业产业化集群,重点依托中沃饮料、丰之源饮品、优洋饮品等省市重点龙头加工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带动当地农产品促销与发展,不断促进果品加工向食品饮料精加工、深加工的方向发展;同时,对初级产品的贮藏,当地政府应出台扶持政策,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冷库、烘干设施等,减少产后损失,不断优化贮藏保鲜技术,延长贮藏期,促进农民增收。

2.6 认真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建立高标准的商品基地

科研和技术服务部门应大力推广品种改良技术、合理施肥技术以及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面向市场和果品产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实现果品生产无毒化、良种化,促使水果种植向最适宜的地区集中。

此外,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增加产品中有机园艺产品、特色园艺产品等高质高价产品的比例;在通过注册商标大力开展品牌经营的基础上,结合地理标志、无公害认证等措施,打造绿色有机园艺产品,使园艺产业朝着高产、高效、优质、安全、生态的方向发展。高效农业要围绕上规模、上品牌、上档次、上效益的思路,要提高名、优、特、瓜果品种生产比重,实施品牌销售,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树立一批我国的果品品牌,发展优质果和能适应国际潮流的绿色果品的商品生产基地。

2.7 科学种植,持续发展

目前,连作是制约设施园艺特别是园林果树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的瓶颈,盲目扩大高山种植面积就面临着环境被破坏的危险。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要想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作为代价,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一条既能发展园林果树又不破坏环境的途径,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2]。

园艺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不只包括应对污染,还包括节水旱作、水土保持、高效的肥源、土壤性状稳定、节约能源以及高产高效等方面。高效是园艺业面临的迫切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力必然越来越少,农业不能靠集中劳力来解决,因此,要发展园艺业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和效益。我国是水资源紧缺的国家,为发展旱作农业,必须做好节水、高效以及增肥等问题。肥料短缺在整个农业上是普遍的,园艺业也是如此,因此,必须要逐渐摆脱对化肥和圈肥的过分依赖,实行绿肥与作物轮作制或者绿肥制、生草制,这才是是未来园艺业乃至整个农业解决肥源问题的根本途径。

3 总结

综上所述,济源市园艺果树不论是在技术、设施还是种植人员、技术人员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新时期,随着全球贸易的自由化趋势,我国与其他国家在水果方面的对外贸易不断增强,水果贸易在我国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既是水果生产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为此,国家必须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促使我国园艺果树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王芳.园艺果树中存在的问题和果树园艺技术的应用探讨[J].南方农机,2015,06:20-21.

园艺技术 篇11

一、什么是“PDCA循环”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最早,它应用于企业质量管理领域,是全面质量管理所遵循的科学管理程序。PDCA即P1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的缩写,PDCA循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全面管理,并且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二、PDCA循环在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运用

1P——计划阶段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加强高职学生顶岗实习,是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提高教育质量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确立学生顶岗实习目标的原则是与专业知识和今后的工作相结合,可以使学生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在实习过程中能掌握更多专业技能。在园艺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根据学生兴趣和就业意向安排不同的企业实习。如对花卉生产感兴趣或有就业意向的学生安排去连云港振兴花卉公司等企业,从事组织苗的生产和高档出口花卉的管理工作:对园林绿化感兴趣的同学,我们安排去淮安神州园林绿化工程公司等企业,从事绿化施工、园林工程养护和规划设计等工作,这对于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有很大的帮助。

基于上述原则,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遵章守纪、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

(2)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责任感等,使他们明确顶岗实习除了专业技能的学习外,更强调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3)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理论、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理论联系实际,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D——执行阶段

(1)进行实习动员,根据学生兴趣和择业意向进行实习分组。

在顶岗实习前,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教育,从就业形势、组织纪律、人际关系、全局意识、公关意识、安全意识等方面进行教育,让学生明确顶岗实习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学校可利用学生管理档案,掌握学生表现、学习专业知识的情况及兴趣爱好和择业意向,对学生做好正确分组,并且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以较高的整体素质进入企业。我们根据园艺技术专业相关岗位群主要分四个大组:花卉生产与管理、蔬菜生产与管理、园林绿化设计与养护和生产技术服务。根据分组人员情况,每大组落实两至三个单位,每一单位为一个实习小组,每小组人数在10-15人之间。每一小组选派一名优秀学生或学生干部担任实习小组长,每一大组派一名校内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2)落实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

我们选择在江苏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力,并愿意接收学生顶岗实习的大型企业,如宿迁信联花卉有限公司、连云港振兴花卉集团、淮安市蔬菜研究所、超大现代农业集团江苏分公司、上海农友种苗公司、上海光明集团等。根据学生分组情况,分别落实到各个企业进行实习。学校与企业沟通,让企业指派一名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师傅作为校外实习指导老师,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管理工作。

(3)签订实习协议,明确权利和义务。

学生到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前,由学校牵头协调。学校、实习单位和学生本人或家长应当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4)制订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

顶岗实习是学生根据园艺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限内,按照学校实习教学计划的安排,在企事业单位相关实践岗位上进行的实践学习活动。学校与企业充分沟通和联系,根据企业需求制订顶岗实习实施方案。编写学生实习指导书,按照实习场所涉及的内容,列出相应的提纲,明确学生应完成的具体任务或项目,让顶岗实习与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相互贯通、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5)加强对实习学生的管理,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

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实行学校和实习单位双重管理,学校主要负责学生工作之余的生活和学习,学生上班期间的管理主要由企业负责。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学校和企业间加强沟通和联系,形成学校、校内指导教师、企业、校外指导老师、实习小组长联动管理网络,及时协调处理学生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

(6)建立可量化的评价指标体系。

顶岗实习前,根据学校顶岗实习实施办法和考评方案,依据岗位特点、性质确定考评指标,并进行量化,以求考评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可操作性。

3C——检查阶段

(1)实施顶岗实习工作记录与实习总结评比活动。

在实习期间定期举行实习生工作记录评比活动,在每个实习岗位结束时,要求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了解,并能让学生对自己的实习情况进行梳理,有利于下一阶段实习的开展。顶岗实习全部结束后,要求每一位同学上交一份顶岗实习总结,并对实习总结进行评比。

(2)对实习的检查,包括实习小组长和校外实习指导教师的日常检查和职能部门有计划的巡回检查。建立校、系领导定期巡查制度,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分管校长去实习单位不少于一次,系主任不少于三次。通过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或处理实习过程出现的各种问题。

(3)征求用人单位意见。定期收集用人单位对实习学生的评价意见、对学校实习管理工作方面的反馈信息。

(4)召开多场座谈会。由系部组织学生定期召开座谈会,了解学生对实习安排、实习内容、实习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学校组织用人单位负责人和校外指导教师座谈,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对学生和用人单位座谈会信息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反馈,为PDCA循环的A(处置)和下一轮的P(计划)提供主要依据。

4A——处置阶段

通过检查阶段的监控发现学校在教学、实习等环节存在的问题,从成功中积累宝贵的经验,从错误、失败中吸取教训。通过与用人单位保持密切联系,互通情况,互相借鉴,增进了解,提高教学实践水平。在做好学生实习相关管理工作的同时,收集和分析学生实习工作中的反馈信息,以此为依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使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就业需求更好匹配起来。

三、结束语

PDCA循环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水平螺旋式逐步上升的过程。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利用PDCA循环不断地改进顶岗实习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可以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改革步伐。

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 篇12

园林园艺这一技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主要是针对植物来进行作业的, 经过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空间上的排列设计以及对枝叶适当的修剪来达到人们对工作及周围生活环境的绿化美化兼具的要求。对于实际绿色植物的布置及在中品种的选择问题上, 我们在建设开始进行之前就在相应的园林园艺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确定完成了。所以, 在进行园林园艺的施工过程中就应当依照原有的计划进行相应施工作业。在这个过程当中, 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工作的监督力度, 令整个工作得以有序的进行, 在有需要的情况下也可以对植物施加一些药剂, 来促进植物根系的生长, 使种植好的这些植物生长势头更加良好并且将其死亡率大大降低。在这里, 我们应该注意的一点是在整个园林园艺的施工过程当中, 对于植物枝叶的修剪这一方面是极其重要的, 在对植物进行相应的修剪施工作业时, 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1灌木植物的修剪施工。在对园艺植物进行选择的过程当中, 我们一般对灌木植物的应用较多, 灌木植物易于生长, 且对于整体的园艺会有一个良好的点缀作用。在实际园林园艺的施工过程当中, 我们要注意对于灌木植物进行合理的修剪, 在这里, 我们将其应该注意的事项进行简单的分析。

依据植物的长势, 我们将其它部分生长的较为茂密的枝叶剪除, 只留下相对挺直的主要植物枝干部分。在这里, 我们也要对灌木植物进行整体形状的修剪, 以便其呈现出规划时设计人员所要求的形态, 一般都是方形、圆形、椭圆形等几何形状。除此之外, 我们还要保证灌木植物的生长状态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为良好的水平。这里我们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对植物枝叶的修剪, 还要认真做好植物新生枝干的培植, 在此过程中将一些老化的枝干修剪掉, 令灌木植物整体达到一定的观赏性。在灌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枝干生长过快, 将整体的形状破坏, 这时我们就要组织有关人员对植物进行定期的枝杈修剪。

1.2乔木的修剪施工。乔木本身与灌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乔木的外形更为坚挺, 其高大笔直的外形是整个园林园艺设计种植植物不可缺少的特性之一。乔木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 在实际我们对其进行修建的过程当中, 我们应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视:

为了使乔木的主干的生长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我们就应该在对其进行修剪的过程中对植物的主要枝桠实施一些保护措施。除此之外, 还应该对植物周围的旁枝进行相应的修剪, 以达到人为的对其生长状况进行控制, 这样就可以确保主干的营养供应充足, 不会因旁枝生长过快而出现主干营养供应不足的问题。如果在对植物进行修剪的时候我们对主要的枝杈造成了伤害, 那么, 我们就应该立即选择周围长势良好并且坚挺笔直的旁枝进行相应的修剪与培养, 这样就不用担心主干不能恢复的问题了。在进行植物的修剪过程中, 我们要进行相应的药物辅助, 这是因为要预防虫害的发生。在修剪完枝干的同时, 我们要在修剪过后留下的截面上涂上一些药物, 以防害虫借此入侵。如果在园林园艺规划过程当中引进了一些较为贵重的乔木品种, 我们就要在对其修剪过后使用移植或是树皮修补法以便枝干的伤口处得到较好的保护, 有效的促进了该处部分的愈合。

1.3绿篱的修剪施工。绿篱指单排密植小型乔木或灌木形成的护栏或围墙景观, 其在园林园艺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点缀作用, 尤其通过人为的修剪施工, 可形成波浪或笔直的外形, 起到防护、隔离以及引导作用。修剪绿篱时应注意以下内容:首先, 实施整株式修剪, 以保持绿篱特定的外形与高度;其次, 注重修剪位置的把握。即, 进行整体式修剪的同时, 适当修剪主尖, 一般要求截去主尖的部分应超过1/3, 剪口应在规定高度的5~10cm以下。一方面对植株高度的生长产生抑制;另一方面, 以限制主枝生长的方式促进枝叶的生长, 确保枝叶的繁茂。

2园林园艺养护管理技术

园林园艺欣赏价值的发挥与其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为保证不同植物的健康生长, 应加强园林园艺的养护管理。园林园艺的养护管理是一个系统且复杂的工作, 在实际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2.1合理灌溉技术。园林园艺养护管理中实施合理灌溉技术, 不仅可满足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 而且可提高灌溉效率, 避免水资源的浪费。运用合理灌溉技术时, 应把握以下内容:

首先, 灌溉之前应准确判断植物的喜阳、喜阴类型, 以实施针对性灌溉方案。而且还应考虑种植时间确定合理的灌溉频率, 以给植物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例如, 灌溉喜湿性喜阴的植物时应使用灌喷方式进行灌溉, 在提高灌溉频率的同时, 减少每次灌溉水量;而灌溉具有较强抗旱性的植物时, 应延长灌溉周期, 但每次灌溉的水分应充足;其次, 灌溉诸如草地等成片的植物时, 为防止水直接冲草地导致土壤的流失, 应在出水口防止挡板;最后, 灌溉单株植物时, 使用水车进行浇灌, 但应使用胶皮管出水口, 并严格控制水流速度。

2.2施肥技术。施肥是园林园艺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为保证植物茁壮成长应根据植物的长势情况, 进行合理的施肥。实际施肥时应重点把握以下操作:采用翻耕形式将有机肥料添加到土壤中而后栽种植物。尤其是北方城市, 园林园艺中的植物在春夏两季生长较为迅速, 因此, 在该阶段应注重施加速效肥, 以满足植物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另外, 对于其他地域的园林园艺植物应根据植物的生长实际进行合理的施肥。

2.3病虫害防治技术。病虫害的发生会大大降低园林园艺的欣赏价值, 给植物的健康生长产生重大不良影响, 因此, 园林园艺的养护管理应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就目前来看, 病虫害防治技术比较多, 一般会采用熏蒸、喷雾以及喷粉的方式防治或杀灭病虫害。同时, 也可根据植物生长特点, 在害虫容易聚集的位置施撒带药物的诱饵, 以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另外, 为有效防止害虫经由树干到达树上危害植物, 可在距离地面附近的树干上粘贴草把环或粘虫胶带, 并将相关药物喷洒在环上, 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

3结论

园林园艺改善城市环境的功能以及欣赏价值能否充分的发挥与体现, 不仅与其施工有关, 而且与后期的养护管理有着重要关系。因此, 相关管理部门应根据设计目标, 对园林园艺的植物进行合理的修剪施工;并根据园林园艺植物的长势情况, 适时的进行灌溉、施肥以及病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邵鑫星, 孙小林.园林园艺施工与养护管理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 2015 (6) .

【园艺技术】推荐阅读:

园艺技术论文11-04

家庭园艺10-23

园艺价值05-17

园艺07-13

园艺施工08-17

生态园艺08-26

园艺作物08-29

园艺文化09-01

园艺产品11-07

园艺设施学06-29

上一篇:环节步骤下一篇:女性主体性意识的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