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步骤(共3篇)
环节步骤 篇1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修改评价的要求是:“可以组织学生采取自评、互评等自由灵活的形式, 教会学生基本的修改方法, 掌握常用的修改符号, 学会修改评价作文, 不断提高修改评价作文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修改水平, 我们在平时的作文修改评价中, 按照自评、互评、集体修改讲评三个环节和步骤, 组织学生对作文进行修改评价,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我们的做法具体如下:
一、自评
所谓自评, 就是学生自己修改评价自己的作文。这是作文修改的第一个环节和步骤, 为了防止流于形式, 在这个环节中, 我们要求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认真操作:
1. 朗读。
要求学生认真放声投入地把自己的作文从题目、提纲到具体内容读一遍, 通过朗读达到整体感知、整体把握的目的。同时提醒学生在朗读时注意有没有错别字、有没有病句、品味文章语言是否通顺、生动、准确、恰当、通俗易懂、有真情实感等。
2. 修改。
教会并要求学生使用标准的修改符号, 同时强调修改作文时要注意保持卷面整洁、最好使用红笔, 根据整体感知、整体把握发现的问题, 逐一修改。重点修改错别字、标点符号、词语、句子, 把握不准的地方可以讨论交流。
3. 写出自评评语。评语要先写优点再写缺点, 不要泛泛而谈, 要尽量突出文章的亮点和不足, 实事求是, 不能应付自己。
这个环节和步骤, 还要注意鼓励学生有信心开展自评, 教学生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不要与文学大家相比, 只要能发现自己文章的长处和缺点就是成功。让学生明白“能发现别人的缺点是一种眼光和能力, 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则是一种勇气和智慧”、“作文不是写出来的, 而是改出来的”等道理, 从而敢于自评、乐于自评。
二、互评
所谓互评, 就是学生双方或者多方相互交换, 对作文进行修改和评价。
这是作文修改和评价的第二个环节和步骤, 这个环节和步骤与作文修改和评价的第一个环节和步骤的要求一样, 先通过朗读进行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 然后进行修改, 最后写出互评评语。
但是, 在这个环节和步骤里需要强调的是:
1. 学生双方或者多方相互交换作文时, 要尽量和与自己写作水平相当或者高于自己写作水平的同学交换。
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因为写作水平差距大造成漏评、误评或者评价与事实不符等情况的发生。
2. 互评时不但要评原文, 还要评作者自评过的地方。
如果与作者在修改意见上不一致, 可以开展双方或者多方的讨论和交流活动, 拿出最佳修改意见。
3. 互评评语重在突出文章的亮点。
这个亮点可以是题目、内容、材料、语言, 也可以是构思、立意、层次, 还可以是字体、卷面和修辞、写法等。同时, 对文章存在的主要缺点和毛病, 也要拣重要的点明一点或者两点。切忌尽是优点或者尽是缺点, 要实事求是地对文章进行中肯的评价, 还要在互评评语后署上互评者的名字, 以便发现优秀评改者, 进行表扬和奖励。
三、集体修改讲评
这个环节和步骤, 是在老师逐个审读检查或者抽查不同层次学生写作和自评互评情况后, 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 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的集体修改和讲评。这个环节和步骤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老师审读检查或者抽查不同层次学生写作和自评互评情况并进行书面的归纳总结,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进行集体修改和讲评。
学生把自评互评后的作文交上来之后, 老师要集中时间和精力进行审读和检查, 主要环节是:
1. 略读每一篇文章, 同时按等级进行分类。
然后在对分出类别的文章进行细读, 挑出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优秀范文或者问题文章, 再对这些挑出来的文章进行修改, 找出其共性和个性特点。
2. 检查自评互评情况, 归纳总结存在的问题, 提出具体要求。
3. 写出“批改总结”。
“批改总结”的内容由写作情况和批改情况两部分组成。写作情况的分析和总结是重点, 这个内容应该突出写作表现出的优点、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以及老师给学生的修改建议等。
这个任务完成以后, 就可以上集体修改讲评课了。上课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1.朗读代表性的优秀范文或者问题文章, 要求学生认真听讲, 听后开展讨论和交流, 发表意见, 提出看法, 允许有不同的修改思路。
2.如果需要修改的错别字、病句、标点符号等内容较多, 可以提前抄写放大到白纸上、黑板上, 有条件的话还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 便于增加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3.老师对学生提出的修改意见要进行适当的点评, 让学生明白最佳修改方案, 学会寻找修改点, 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最好把集体修改讲评和学生学习过的课文结合起来, 让
学生学会借鉴和模仿, 不断提高构思谋篇、扣题点题、深化中心的能力及语言表达方面的技巧。
5. 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扬优秀范文, 鼓励学生把文章修改成可以发表的美文, 张贴到班里或者往报刊上推荐。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成就感, 促使他们逐渐养成自觉写作、自我提高的好习惯。当写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心灵表达需要时, 写作水平的提高将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总之, 通过自评、互评、集体讲评三个环节和步骤修改和评价作文, 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写作和修改文章的积极性, 提高学生修改评价文章的能力, 从而在师生互动、交流探究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环节步骤 篇2
推进党务公开要把握的几个环节和步骤:
1、准备环节
做好公开的准备工作是做好党务公开工作的基础性工
作,是党务公开能否取得效果的基础。把握好准备环节可分为三个步骤:
(1)收集列出清单。乡镇村党务公开首先由乡镇村党组
织组织委员收集党组织上一个季度中党的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和各项需要公开的固定内容、定期内容和随时内容,及上个季度需答复和整改的问题,并按规范的格式列出本次公开的清单。
(2)党务公开监督组审核。把列出的清单交党务公开监督组进行审核,听取监督组的意见,由监督组确定公开的初步意见并形成记录,再由监督组长签字后送党组织审定。
(3)党组织委员会审定。监督组审核的初步方案送交党组织逐项审定,形成最好的方案,最后由党组织书记签字后交党组织委员公布。
2、公布环节
公布是党务公开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党务公开是否规范有效的体现,把握好公布环节可分三个步骤:
(1)确定公开形式。党务公开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要“规范、实用、明了、方便”,可以针对不同的内容确定公开的形式,可以采取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党员学习培训活动、定期通报、公开栏、明白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公开形式,但主要以设置固定的党务公开栏为公开的主要形式。
(2)确定公布内容。用党务公开栏公布要做到栏目设计规范,公布内容可以分为固定内容、定期内容、随时内容三个栏目。公开栏可为橱窗式、黑板式,面积一般要达到乡镇12平方米,村6平方米以上,要有防雨设施。公开栏要有专人负责公布,公开栏旁要设立征求意见箱。
(3)明确公开时限。组织设置、工作计划、目标任务、人员分工等固定内容,要全年长期公开;常规性工作要定期公开,每季度公开一次;阶段性工作要逐段公开;临时性工作要随时公开。确保公开内容不流于形式,常换常新,体现经常性、动态性和及时性。
3、反馈整改环节
反馈整改环节是党委公开的最终体现,也是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党务公开使党员群众了解掌握党的工作,就是要使党的工作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更好地促进党务公开的完善规范。因此,反馈整改环节必不可少,不能流于形式。要抓好此环节,要把握以下三个步骤:
(1)收集反馈意见。在公开的过程中,党组织和党务公开信息员要及时收集党员群众对公开内容的意见,可以采取信息员收集、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的方式,征求对党务公开的意见。并及时向党组织反馈,党组织根据收集到的意见梳理出整改的清单。
(2)整改答复。党组织根据梳理出的意见,召开有关会议,认真研究解答意见,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制定出整改意见,最后将解答情况和整改情况向党员群众反馈和在公开栏内公示。
(3)立卷归档。对整个公开的过程要做好记录,向上级党组织上报公开反馈单,对此次公开情况总结经验,尤其是找出存在的问题,在下一次的公开中更加完善规范。
总结近些年我县党务公开的经验,我认为,我县党务公开不仅仅在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上更加规范,在党务公开的范围上,已由镇村党组织向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党组织拓展延伸;在内容上,已由事后公开向事前公开,结果公开向过程公开拓展延伸;已向更高层次推进。
下面就推行党务公开提几点意见和建议:
1、党务公开经常化、制度化。党务公开要常抓不懈,要健全党务公开的各项制度,不能抓抓停停,流于形式。
2、党务公开应明确目标职责。各级党组织书记要亲自抓,成立组织,抽调专人具体抓,把党务公开纳入农组工作“三级联创”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评来抓。
3、党务公开应规范化。要制定党务公开具体的操作程序、内容、范围、形式及目标要求,规范党务公开工作。
4、党务公开要全覆盖。只要有党组织的地方都应该推行党务公开,不仅仅是党政机关,要向企业、事业、学校、社区街道、单位拓展覆盖。
5、党务公开要重实效。不能只是形式上的公开,为公开而公开。而应在公开的社会效果上、工作的促进上求创新,把党务公开建成联系党员群众的桥梁,密切党群关系的纽带,促进工作的抓手,民主政治建设的平台。
环节步骤 篇3
视唱练耳课主要通过视唱和音乐听记来训练学生的音乐听觉, 发展音乐思维能力, 培养音乐感受力、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感, 增强音乐记忆力, 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 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 使学生获得熟练的读谱技能及丰富的音乐语汇, 在实际的音乐活动中积极使用听觉, 从而更好地为音乐实践服务。
在视唱练耳课中, 反馈环节并不一定只存在于某一个环节, 而是始终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之中, 存在于整个授课环节。
二、反馈的原则
学生通过演唱或演奏将教学中学到的知识通过再创造表现出来。在这个环节中, 学生自身的音乐综合能力决定了反馈原则的条件限制。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 这里的声音不仅包括听到的声音, 而且包括将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声音, 更通过“声音”或其他形式反馈出来的声音。所以反馈的原则不仅仅是唱出来的, 还可以通过唱、练、写等更多的表现形式来丰富、完美“回”的环节。
反馈的原则, 也是最实际的关键———就是要有实际作品在反馈中的体现和更大作用于实际作品。也就是要做到音乐知识在实际作品中的“有去有回”。
在这个基本条件下, 反馈环节应该没有固定的框架限制, 这样反馈环节的空间才可以更大, 创新性才能够更多。而这些更大和更多, 会由于个人的音乐修养和音乐能力的水平不同, 产生对音乐聆听和音乐表演不同程度的理解。
三、反馈的目的
反馈环节的最终目的就是检验教师在教的环节是否合理, 方法是否得当, 学生能否在老师正确的方法下掌握老师指定的学习目的, 这是检测前面教的环节的有力依据。
而检验教学目的有没有实现和教学目的实现的效果如何, 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反馈。通过反馈环节来检验教学效果, 通过反馈训练演唱 (奏) 的能力, 也是检验学生在预备环节学习情况的一个“回”的环节。
四、反馈的设计
反馈一定要有独特的设计。在反馈环节内可以看出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师的要求, 而通过什么样的设计让学生展现, 需要更多有音乐创造性的设计。
1. 反馈环节的设计一定要体现出审美和技术要求
要找到这两点的均衡。有时这方面多些, 有时那个方面多些, 不可能在反馈环节内做到通篇设置。有两个到三个点就可以。如果以审美为主, 就考虑风格、音乐、舞台设置、伴奏, 等等。如果以技术为主, 就加技术要求, 如旋律、和声、音色的体现, 不同声部的体现。既不失去特色, 又不失去审美。用几个目的和几个方法利用一个反馈环节找到两者的平衡, 通过两者的体现找到平衡点。
2. 通过创新因素和个性化的表现来体现再创造后的反馈
例如:和弦连接题的反馈: (1) 在原有和弦上方加简单的旋律; (2) 加伴奏式织体化连接题; (3) 加伴奏的单声部旋律; (4) 加各种复杂因素的织体化和弦连接题。
在这个环节可以通过很多的手段来检验, 弹唱———自弹自唱、钢琴伴奏、分声部唱;“音乐”的加入———根据具体作品的风格, 确定音乐的风格、强弱、气息、乐句、线条、音符背后的一切因素;实际的音高———出声地、有固定音高地、有表情地唱出来;最后是表现———用各种不同的唱的方式表现出完整的实际性作品, 如:表演唱、合唱、加钢琴伴奏的唱、无钢琴伴奏的唱, 等等。将反馈环节以音乐会的形式集中体现出来, 是检查学习中有去有回的一个最好的方法。
在反馈环节里可以只是听的反馈, 可以是模唱、大三、小三、大小三的整体的反馈, 等等, 也可以反馈更为广泛的教育层面的再现。将教育融入普通音乐教学中, 还应该加入中国的传统音乐, 学习在包容西方音乐的基础上保留自己的传统音乐。通过反馈的再现丰富音乐课堂, 学生在音乐里感到新奇、愉快。
将视唱练耳课中的实际音乐作品曲目以音乐会的形式反馈。
五、反馈的再现
再现环节的理解主要在于教师, 具体的曲目、教学法、对音乐的看法, 等等, 能反映出教师不同文化的传统、兴趣和价值观念, 并以此来影响教师对音乐的再现处理。也是影响教师是选择审美, 还是技术要求作为反馈的再现。因此, 教师对音乐的选择、教学方法, 以及基于音乐理解的理念上, 都将会使反馈的再现环节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这个环节是检验教师的“教”是否成功、是否有结果的环节。
再现环节的理解, 更技术化, 更视唱练耳化, 音准、节奏、速度归于再现。情感、风格、感受属于再创造。将它们的范畴规划一下, 可以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审美, 一是技术要求。
六、反馈的关键———实际音乐作品
音乐的各种因素从来都不是以单独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都是以个体的形式完整统一地出现在实际音乐作品中的。所以学习音乐还要学会将这些音乐素材回归到完整的实际音乐作品中去。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加入实际音乐作品进行教学是这门学科发展的理念和趋势。声乐和钢琴这两个和视唱练耳有着很大关联的学科就是充分利用完整的音乐作品来表现音乐的。学习音乐的其他乐器和形式都是通过对完整的音乐作品的演唱或演奏来完成音乐的学习的。音乐不可能脱离完整的实际音乐作品而独立存在, 完整的音乐作品才能清晰表现音乐, 无论这种音乐水平是高是低。
在听觉训练中引入实际音乐作品, 是以培养学生音乐感知力、音乐表现力及提高音乐审美能力与全面素质的教学目的为引导而提出的, 是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要求的, 这对高师视唱练耳教学来说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七、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