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的特点

2024-10-23

云贵高原的特点(精选7篇)

云贵高原的特点 篇1

中国云贵地区主要包括云南和贵州两省。本区地处低纬度,海拔高,又受季风气候制约的综合影响,形成四季温差小、干湿分明、气候资源垂直变化显著的低纬高原季风气候。气候特点较多。

热量垂直分布

热量垂直分布差异明显,从河谷至山顶分别出现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热量条件。热量资源的地区分布南多北少,≥10℃的积温,元江、河口地区在8000℃以上,滇西北、滇东北的高海拔地区在1400℃以下,金沙江干热河谷出现南亚热带的“飞地”,为7000~8000℃。热量资源年内各月分配相对均匀,冬季温暖,夏无酷暑。

干湿季分明

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冬干夏湿、干湿季节分明的水分资源特征。夏半年暖湿气流沿着山间河谷地吹向内陆,滇西南、滇南边境、怒江河谷以及南北盘江、都柳江上游的部分地区,全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高黎贡山西南迎风坡的盈江达到4000毫米以上,但楚雄、大理仅为500~700毫米。4~10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95%。雨季常出现山洪暴发,发生洪涝灾害。而旱季时间长,季节性干旱,特别是春旱十分严重。贵州东部因受东南季风影响,各季较湿润。

云贵高原的特点 篇2

1 青藏高原地区属多地震区域

我国高原地区主要以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为主,高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6%。其中,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我国大陆地势呈西高东低的趋势,而大陆构造变形造成的地震活动也呈现西强东弱的特点,受其影响最大就是“青藏高原地震区”,包括兴都库什山、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贺兰山、六盘山、龙门山、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东翼诸山系所围成的广大高原地域。涉及我国青海、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四川、云南全部或部分地区,以及前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缅甸、老挝等国的部分地区。“青藏高原地震区”是我国最大的地震区之一,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截至2008年底的数据统计,此地区8级以上地震发生过9次,7.0~7.9级地震发生过78次,均居全国之首。

2 高原缺氧地区地震救援特点

2.1 地域特殊

我国四大高原中只有青藏高原平均海拔为4 000 m左右,地形多以山地为主,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以藏、汉、回、土门巴、撒拉、蒙古、珞巴、夏尔巴等民族为主,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救援效率。加之当地环境恶劣,多数村镇沿江、河谷地带而建,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地震断裂带,地形效应和地震构造效应明显,地震烈度大、破坏性强,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同时,由于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对公路、水电、通信等生命线工程易造成破坏,导致救灾力量难以快速获取灾区信息和进入灾区开展救援。玉树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均海拔4 493 m,当地居民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3%,语言交流较困难。地震发生地为州府、县府所在地的结古镇,最低海拔3 900 m,郊区牧民驻地及山上寺庙处于4 000 m以上。

2.2 气候特殊

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是低压缺氧、寒冷干燥、少雨多风、昼夜温差大、冬长夏短、四季不分明,气候区域分布差异大、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而下降,一般海拔每升高1 000 m,气温下降约1 ℃,有的地区甚至每升高150 m气温可下降1 ℃。由于高原地区空气稀薄、干燥少云,白天地面接收大量的太阳辐射能量,近地面层的气温上升迅速,晚上地面散热极快,地面气温急剧下降。另外,强紫外线辐射容易引起急性角膜炎、白内障、视力障碍及雪盲症等急性损伤。高原缺氧常致胃肠蠕动减弱,唾液、肠液及胆汁分泌减少,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青海玉树地区空气的含氧量只有海平面的40%~60%,昼夜温差可达15~20 ℃,夜间基本都在零下2~3 ℃,发生地震后救援部队先后经历了暴雨、降雪、冰雹、沙暴等极端天气,消防官兵的高原反应强烈,伤病增多,严重影响救援部队的作战效能。加之当地高原气候,气温低、空气干燥,被困人员在得不到保暖和水分补充的情况下,尤其是夜间存活率较低。

2.3 建筑特殊

由于青藏高原的民居特点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所限,房屋结构类型以土木、砖木为主,抗震级别低。农村地区房屋大部分为土木结构,城镇土木结构房屋占到了70%以上,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约占20%左右,框架结构占10%左右。发生地震后,土木、砖木结构建筑大部

分全部坍塌,如在第一时间得不到救援,被埋压的人员很难存活。

2.4 交通特殊

青藏高原面积达240万km2,约占我国国土总面积的1/4。由于地震发生地点的不确定性,导致交通运输成为救灾最大的问题。近几年来,西藏、青海等地区加大公路交通的投入,但西藏仍有33%的县和20%的建制村没有通公路,青海仍有14%的乡和23%的建制村没有通公路。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进入玉树的主要是陆路和航空两种途径,西宁至玉树的214国道由于地震的破坏和各种救援车辆拥堵,850 km路程需要行驶20 h,其中要翻越海拔4 824 m的巴颜喀拉山口。通过空运进入玉树只有刚竣工不久的玉树巴塘机场,其海拔3 900 m,机场跑道处于高山峻岭之间,是全国海拔高度第三的高高原机场。由于玉树机场为支线机场,不具备夜间起降能力,正常情况下白天每周只有三个航班,特殊情况下也只能同时起降3架飞机。目前,我国民航共有39架飞机能在高高原上飞行,这些特殊机型必须由具备飞行高高原机场资格的双机长驾驶。因此,高原地区特殊的交通环境,使得救援力量很难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大型机械更是难以进入。

2.5 对救援人员要求特殊

由于高原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于低海拔地区的人员,正常情况下要求慢、静、暖。刚到高原的人前几天要注意减少活动、防寒、保证睡眠和调整心理状态,以防止急性高原病发生。而对于震灾现场参战的救援人员,经过长途跋涉、日夜兼程赶到灾区后,没有时间进行休息调整,立即投入到重体力、高强度搜救人员生命的战斗,导致高原反应加剧,病员增多,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在玉树地震救援中,2 000余名参战消防官兵中有几百人出现较强烈的高原反应,造成了非战斗减员。

2.6 对救援器材要求特殊

由于高原地区空气中含氧量低,救援中常用的无齿锯、机动链锯等以燃油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救援装备,在海拔4 000 m以上的地区作业时经常出现启动困难的情况,严重影响救援行动的开展。青藏高原地区只适合藏獒生存,一般的消防搜救犬也存在高原反应的问题。正常情况下一只消防搜救犬每天可工作4 h,搜索12 000~20 000 m2的范围。但是在玉树地震灾区,一只消防搜救犬每天工作时间不足2 h,其搜索效率受到很大的影响。

3 应对高原缺氧地区地震救援作战对策

3.1 选派适应性强的救援人员

按照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预案要求,调派救援力量要以省消防总队为单位成立跨区域地震救援队,由指挥部、轻型或重型搜救队、勤务保障分队组成,分别按2 h、4 h两个时间段集结力量要求制定增援力量出动方案。按照地理位置和交通状况,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七个消防增援作战区域,当某省发生较大地震灾害,同一战区的地震救援队自动启动应急救援增援预案或按照部局指令在2 h内集结完毕,其他区域可根据部局指令在规定时间内集结出动力量。一般情况下编入搜救队的人员都是经过精心挑选、能够胜任高强度救援工作的人员。但对高原缺氧地区救援有其特殊要求,必须要对调派增援的人员进行筛选,从身体、年龄、高原工作经历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一是身体健康,不能有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哮喘、气管炎等疾病或病史,且近期没有感冒、头痛等身体不适状况;二是以青壮年为主,搜救队员不得超过40岁,指挥员一般不超过50岁,个别身体好、高原反应不明显的指挥员可放宽至55岁;三是有高原经历者优先,以曾经在高原工作、生活或近期去过高原且高原反应不明显的人员为主要对象。

从玉树地震救援实战看,高原缺氧地区救援主要依靠同类地区消防总队、支队的搜救队增援,一般不宜抽调低海拔、含氧量充足和没有高原工作生活经历,以及有可能有强烈高原反应的人员参加救援。如在玉树地震救援中,调动的青海、西藏、甘肃及四川阿坝州的消防官兵几乎没有高原反应,而调派的广东、山东等低海拔地区的增援队在到达震区后第一天便开始出现高原反应,造成部队一定程度的非战斗减员。

3.2 调整适应缺氧地区的救援装备

借鉴国际救援队装备配备的先进经验,为救援队员配备个人背囊、防护、探测、破拆、起重、救生、通信、洗消、照明等装备。充分考虑到救援作业的需求,为个人增配护肘、护膝等个人防护装备和随身携带的手绳、腰包等简便、实用的小工具;实行应急遂行装备的模块化配备和标准化管理,定做标准尺寸装备箱,对各种救援装备、设备按功能模块装箱分类、规范标志,装备箱要考虑加装轮子、握把等人性化设计,增配折叠推(拉)车,满足救援现场人员移动、抬运、转移等作业的需要。要根据高原地区救援工作特点,增配满足低温低氧环境下工作的救援器材。一是增加手动、电动器材和小型移动发电机组;二是对低海拔地区带入高原作战的燃油动力源应采取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柴油机械添加增压设备和采用含氧燃料等改进措施,确保装备器材正常使用;三是增加大型机械和运输车辆的配备,减少人员在高原缺氧环境下清理废墟和阵地转移时的体力消耗。在玉树地震救援中,由于作业点与营地间距离长达十余公里甚至数十公里,救援人员缺少装备运输工具,徒手携带工具步行至作战点后往往已经是筋疲力尽,作战效率大打折扣。

3.3 选择快捷高效的投运方式

按照“快捷、安全、高效”的原则,增援力量要根据灾区道路、机场等情况,在第一时间综合判断选择空运和陆路的方式进行投送。一般路程超过500 km的优先考虑空运,低于500 km的优先陆路运输。空运时重点保证人员和轻型装备的一次性投送,根据国内常见机型和运输能力,一般一架民航包机乘员不超过150人,高原、山区等特殊地区飞行的民航飞机一般不超过120人。因此,要根据飞机的运载能力成建制进行投送。同时,应考虑后续装备、物资以空中或陆路运输的方式运送,确保部队的持续战斗力。陆路运输时,增援队可利用本单位车辆或租用地方运输车辆将救援人员与重型装备物资等一同运送,并确定部分运输车辆为增援队现场使用的保障车辆,确保增援队伍到达现场后不致于徒步行进,以提高救援的机动能力。对参加玉树地震救援的10支搜救队,最快抵达玉树的都是通过空运的方式,西宁至玉树距离超过800 km,开车约需14 h,空中运输仅需1个多小时,是救援人员抵达灾区的最快捷途径。因此,在地域广阔的高原救援中,一是首先采用空运方式,目前高高原常见机型为空客A319和波音737-700,载客量分别为117人和100人,载货量分别为16 t和14 t,应充分考虑到高原机型运力减少的因素,提前规划增援人员和携行装备数量,将救援队人员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适当减少所携带重型装备的数量;二是当空中运力不足时,优先保证人员与第一时间使用的必备救援装备通过空运方式先行投送,同时由陆路运送重型装备和后勤保障物资;三是采取陆路投送时应充分考虑到高原地区道路状况,选用越野底盘车型和轻型抢险救援车辆,无论是人员还是装备物资投送,尽可能租用经常在此线路经营的运输车辆和司机,以确保快捷、安全。

3.4 开展高原地震救援针对性训练

按照地震救援专业训练要求,必须建设模拟坍塌建筑、模拟救援及搜索训练场、模拟各种狭窄空间的地下管道训练场、烟感及真火救援训练楼、牵拉训练场、破拆训练场等模拟训练设施,开展搜寻定位埋压人员、倒塌预判、加固支撑、层次破拆、垂直打洞等实战性技能项目训练;按照搜救队的人员组成,开展不同环境和条件下的侦察警戒、搜寻救护、人员输转等班组协同训练,掌握救援手段和方法,提高科学施救水平;在中、高级指挥员中开展跨区域作战组织训练,满足大规模作战指挥的需要。针对高原地区救援特点,救援队在开展地震救援技能、班组和指挥作战训练的同时,也要开展高原缺氧地区的搜救训练。一是定期组织同一战区的低海拔地区增援队到高海拔地区驻训,进行高原适应性训练;二是通过佩戴口罩、降低空气呼吸器内空气含氧量等方式开展缺氧训练,以提高部队对高原缺氧环境下高强度救援行动的适应能力。

3.5 增调高原专业医疗用品和人员

地震救援队在人员编成时除充分考虑搜救、通信和建筑结构等专业人员外,还应充分考虑医疗人员的编配,设立专人随行救援行动负责医疗急救,随队医疗人员在保障官兵生理健康的同时,还应承担对遇险被困人员进行救治、对人员及环境进行防疫任务等。针对高原地震救援行动,除要带足日常救援所需医疗药品和器材外,一是增加医疗急救人员,随队医疗人员增加至4~6人,在高原工作过的医疗人员要优先考虑;二是增加高原专用药品和器械,除随队携带感冒药、消炎药、消化药、头痛药、止吐药外,应携带一些抗高原反应、抗疲劳药品,携带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制氧仪器,保证现场人员吸氧需求;三是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参战部队官兵恐惧心理,介绍高原反应的防治知识,增强救援队员自信心,缩短适应高原环境的时间,并配合吸氧、休息及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非战斗减员。

3.6 强化自我保障能力

按照地震救援跨区域增援预案要求,地震救援分为自我保障、当地保障和跨区域保障三个层次。按照72 h划分保障层次,72 h内必须实施自我保障;超过72 h,则实施当地保障和跨区域保障。72 h自我保障可通过两个背囊装备饮水、食品、日用品、宿营用品、个人医疗急救、照明、通信、防晒、防蚊虫等保障物资,救援队员只要背上背囊即能满足72 h自我作战保障,搜救队在行进时可以携带生命探测、破拆、起重等手动或电动的中、轻型救援工具,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灾区即能开展救援工作,其他装备和器械同机、同车或随后运到即可。当地保障和跨区域保障主要是在72 h后由部局协同事发地消防总队按照物资储备标准和前方实际需求进行保障,由增援部队所在地或其他地区物资储备库调运物资进行保障。针对高原地震救援要充分考虑到高原地区气候特点,一是在72 h自我保障中准备保温防寒、自热食品、净水药剂和露营装备;二是在72 h后的保障中要考虑到指挥帐篷、大型发电设备、生活保障车辆、运输车辆、战地厕所等装备设施。

3.7 灵活调整部队撤离时间

按国际上的通常作法,一般的地震救援中在震后5~7 d,余震减少减弱、大规模抢救生命和处置次生灾害任务基本结束时,可以组织部队有序撤离,同一战区以外的跨区域增援力量全部撤离,本地及本战区力量视情撤离或组织轮换;震后7~10 d,余震明显减弱、救援任务全部结束,除事发地省(自治区、直辖市)力量外,其他增援力量全部撤离,本地力量保持战备。在组织国际救援活

动中,一般在震后第5天,全天没有发现一处有生命迹象的则可自行组织撤离。从玉树地震救援实践看,高原高寒缺氧地区地震有其特殊性,被困人员生还率低,搜救时间则相对缩短。据统计,玉树地震消防救援中,全部的生还者中有96%是在72 h内搜救生还的,72 h以后生还的不足4%,而72 h后参战官兵出现高原反应的人数已达到参战人员的40%。因此,在高原地震后第三天,可以视情组织增援队有序撤离。一是按照“先平原、后高原和先到先撤、晚到晚撤,以及伤病员多的队伍先撤、伤病员少的队伍后撤”的原则组织撤离;二是设置中转站,海拔高差较大的增援救援队在中途需设置中转站,以便让参战官兵在中转站进行休整后再撤回到低海拔地区。

3.8 强化政治鼓励和宣传引导

消防部队作为抢险救灾的现役部队,政治鼓励工作自成体系,作用显著。战时更要强化其作用,发挥其优势,及时发布动员令、表彰通报。应给予各增援队充分的表彰权,既可在现场以火线立功、火线入党等形式表彰,又可以战评形式对地震救援中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采取立功授奖、保送入学、提前晋职、组成报告团巡回讲演等多种形式表彰先进,起到鼓舞士气、以利再战的效果。地震属大型突发灾难事故,举国关注、举世瞩目,及时宣传报道消防部队应急救援的作用巨大。汶川、玉树地震救灾中,除救援队员浴血奋战、搜救生命发挥了巨大作用外,宣传工作及时报道和信息发布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笔者认为,宣传人员要编入救援队进行一线报道,突出新闻宣传报道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高原地震救援行动中,除搜救行动本身有着特殊的要求,政治鼓励和宣传工作也有其特殊性。一是可采取张贴宣传标语、板报等形式,不鼓励广播、现场讲话等形式宣传,既能创造良好的宣传氛围、休息环境,又能避免政治宣传员体力消耗过大,引发剧烈高原反应和减员;二是政治宣传员要与医疗人员密切配合,在鼓舞部队发扬英勇顽强战斗作风同时,科学组织参战人员轮换休息,制止队员带病工作、疲劳作业,尤其是要组织巡查,对身体不适、过度疲劳、发烧感冒等的队员要限时休息;三是宣传重点不仅要针对抗震救援行动,也要针对参战官兵出现高原反应等伤病情况和恶劣工作环境进行宣传,取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四是宣传人员要配备摄录器材、笔记本电脑、无线上网卡等编辑、传输工具及无线通信器材,在救援现场对新闻稿件进行编辑,快速通过通信设备、无线网络等方式传输地震救援新闻稿件。

参考文献

[1]陈家强.从“5.12”汶川特大地震谈抗震救灾应急措施[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8,27(9):629-635.

云贵高原上的美景 篇3

人真的可以如此诗意般地栖息在大地上,踩着青石板入山,平地种粮。他们与山为伍,一晃千年,浑然天成。晨炊袅袅,朦胧着诗意的山谷,对于当地人来说,不过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子。而对于像我们这样提着相机,左看右拍的摄影师来说,眼前的一切都充满新意。为取全景,要爬到远山的半腰,不禁考验着拍摄能力,多山的地形更挑战着你的体能,当苗寨与群山相濡以沫的景象尽收眼底,辛劳亦是幸福;因为苗寨是依山而建,这种大体能消耗的拍摄不仅仅体现在拍远景上,拍摄当地人生活亦是如此,必须在青石板路上来来回回往返,才可能在吊脚楼间发现阳光错落而曼妙的光影,机敏亦不可少,方才能抓到动人的瞬间。

恰逢节日,苗族人身上充满象征意味的刺绣和银饰才得以被走马观花者鄙见。前者已不常见,只有在老阿妈的手中盛装上,偶尔才有带着历史气息的老绣片。这东西价值连城,她们绝不轻易出手;银饰意味着庄重,除非有重要的节日漂亮的女人才会带起那独特的皇冠、银圈,把她们最棒的姿色崭露世人。

夕阳西下,浮华散去,熙攘的游人满载而归后最后一抹金色斜阳返璞归真般点亮葱郁的梯田与吊脚楼,结束一天劳作的山民燕子归巢般回到温暖的家,踩的咯吱的木板楼梯声不经意地相伴着,日复一日谱写着平淡而伟大的大地之诗,而那些稚嫩的孩童,就这样朴实地长大,续写民族的壮伟图腾。

图注:

西江是黔东南地区苗人最大的山寨,俗称西江千户苗寨

腼腆的孩童。典型的守株待兔式拍摄,害羞的小女孩透过门缝探出头来,怯生的她很快便将头缩回去,凭直觉,我便在门口端起相机等待,很快,她腼腆的眼神便被生动地捕捉下来。

放马的孩子。偶尔在构图中也可以尝试夸张的黄金分割构图,让画面的主体更靠近边角,景物的纵深感会得到扩充,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苗寨里的吊脚楼之间斑驳的光有十分动人,当我望见身披苗饰的女子远远走来,便做好准备为她拍摄,但请格外注意,她漂亮的头饰可是曝光的定时炸弹!我选择避开银器的强反射面点测光,然后曝光补偿一档,得到了这张步入阳光中的苗族女子照片。

翻拍物件尽可能寻找纯色背景,更有益凸显被摄主体。

瞬间蹲下像躲避袭击一样夸张的拍摄姿势使我拍到了这张照片,出门玩耍的孩子,与降低视角后凸显出的山寨背景交相呼应,如果是广角并直立拍摄,或许就会与它失之交臂。

日出与黄昏永远是拍摄风景的最佳光线产生期,在这段时间内拍摄的许多照片都是漂亮的,关于这样的介绍已经许多,我想提到的是,如果你准备去邂逅这样一场光线,最好提前了解好季节中光线的变化情况,至少能避免爬上山日落西山无光无影的尴尬。

来自高原的呼声 篇4

藏獒

一切都来源于怀念——对父亲,也对藏獒。

在我七岁那年,父亲从三江源的玉树草原给我和哥哥带来一只小藏獒。父亲说,藏獒是藏民的宝。什么都能干,你们把它养大吧。

小藏獒对我们哥俩很冷漠,从来不会冲我们摇头摆尾。我们也不喜欢它。半个月以后用它换了一只哈巴狗。父亲很生气,却没有让我们换回它来。过了两天。小藏獒自己跑回来了。父亲咧嘴笑着对我们说:“我早就知道它会回来。这就叫忠诚,知道吗?”

可惜我们依然不喜欢不会摇头摆尾的小藏獒,父亲叹叹气,把它带回草原去了。

一晃就是十四年。十四年中我当兵,复员。上大学。然后成了《青海日报》的一名记者。第一次下牧区采访时,走近一处藏民的碉房,远远看到一只硕大的黑色藏獒朝我扑来,四蹄敲打着地面。蔽出了一阵惊天动地的鼓声。黑獒身后哗啦啦地拖着一根粗重的铁链,铁链的一头连着一个木橛子。木橛子腾腾腾地蹦起又落下,眼看就要拔出地面。我吓得不知所措,死僵僵地立着,连发抖也不会了。

但是,黑獒没有把我扑倒在地,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突然停下,屁股一坐。一动不动地望着我。随后跑来的藏民旦正嘉叔叔告诉我,黑獒是十四年前去过我家的小藏獒,它认出我来了。

我对藏獒的感情从此产生。你仅仅喂了它一个月,十四年以后它还把你当作亲人。你做了它一天的主人它都会牢记你一辈子,就算它是狗,也足以让我肃然起敬。黑狮子一样威武雄壮的黑獒死后不久,我成了三江源的长驻记者,一驻就是六年。六年的草原生活,我遭遇过无数的藏獒,无论它们多么凶猛,第一眼见我,都不张牙舞爪,感觉和我已经是多年的故交。它们的主人起初都奇怪。知道我的父亲是谁以后,才恍然大悟:你身上有你父亲的味道,它们天生就认得你!

那六年里,父亲和一只他从玉树带去的藏獒生活在城市里,而在高原上的我,则生活在父亲和藏獒的传说中。父亲在草原上生活了将近二十年,做过记者,办过学校,搞过文学。也当过领导。草原上流传着许多他和藏獒的故事,不完全像我在小说里描写的那样,却同样传奇迷人。无论他做什么,他总是在自己的住所喂养着几只藏獒,而且都是品貌优良的母獒。母獒们一窝一窝下着崽,他就不断把小驹崽送给那些需要它们和喜欢它们的人。所以他认识和认识他的藏獒、跟他有过喂养关系的藏獒,遍布三江源的许多草原。有个藏民干部对我说,“文革”中他们这一派想揪斗父亲,研究了四个晚上没敢动手,就是害怕父亲的藏獒报复他们。我替父亲庆幸,也替我自己庆幸,因为正是这些灵性威武的藏獒,让我发现了父亲,也发现了我自己——我有父亲的遗传,我其实跟父亲是一样的。

很不幸我结束了三江源的长驻生涯,回到了我不喜欢的城市。在思念草原思念藏獒的日子里,我总是一有机会就回去的。雪山、草原、骏马、牧民、藏獒、奶茶,对我来说这是藏区六宝,我在精神上一生都会依赖它们。尤其是藏獒,我常常想,我是因为父亲才喜欢藏獒的,父亲为什么喜欢藏獒呢?我问父亲,父亲不假思索说:“藏獒好啊,不像狼。”

父亲的思维,是草原人的思维。在草原牧民的眼里,狼是卑鄙无耻的盗贼,欺软怕恶,忘恩负义,损人利己。藏獒则完全相反,精忠报主。见义勇为,英勇无畏。狼一生都为自己而战,藏獒一生都为别人而战。狼以食为天,它的搏杀只为苟活;藏獒以道为天,它们的战斗是为忠诚,为道义,为职责。狼与藏獒,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每当父亲评价那些喜欢整人的人、剥夺别人生存权利的人、窝里斗的人、阴险诡诈的人时,总是说:“那是一条狼。”在一本《公民道德准则》的小册子上,他郑重其事地批注了几个字:藏獒的标准。父亲对我说:“我们需要在藏獒的陪伴下从容不迫地生活,而不需要在一个狼视眈眈的环境里提心吊胆地度日。”(杨志军)

(选自《藏獒》,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

[作者简介]

杨志军,中国作协会员,青岛市作协副主席。1955年生于青海,当过兵上过大学。做报社记者时,常驻青藏高原牧区。现居青岛。著有长篇小说和长篇纪实文学数部,其中,长篇小说《海昨天退去》获“全国文学新人奖”;长篇小说《环湖崩溃》获《当代》文学奖;长篇纪实文学《喜马拉雅之谜》获人民文学奖。

[美点赏析]

藏獒是由一千多万年前的喜马拉雅巨型古犬演变而来的高原犬种,是犬类世界唯一没有被时间和环境所改变的古老的活化石。自从六千多年前被驯化以来,它已成为人类相濡以沫的朋友。时代在发展,人的心灵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当人们总想把自己变成狼时,也许许多美好的人性只好让犬们替我们珍惜。人可以是人、是狼,也可以是藏獒;而藏獒却永远是藏獒。人性是多变的,而獒性却是一出生就注定永远不变,不管环境多恶劣、生活多残酷,藏獒对主人的忠、对朋友的义、对敌人的勇,都始终如一。这足以让作为人类的我们汗颜。朴实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感情,由物及人,层层深入,发人深省。

藏獒的怒吼从遥远的高原传来,震撼我们的耳膜,穿透我们的心胸……

[思考练习]

1、小时候的“我们”为什么不喜欢藏獒?

2、“我对藏獒的感情从此产生”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3、“藏獒的标准”是一种怎样的“标准”?

4、“我们需要在藏獒的陪伴下从容不迫地生活,而不需要在一个狼视眈眈的环境里提心吊胆地度日”,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参考答案]

1、因为小藏獒对我们哥俩很冷漠,从来不会冲我们摇头摆尾。

2、忠诚,即“你仅仅喂了它一个月。十四年以后它还把你当作亲人,你做了它一天的主人它都会牢记你一辈子”。

3、精忠报主,见义勇为,英勇无畏。

高原孩子的自信 篇5

藏族的很多歌手在天簌一般的音色中把那种自信比较好地表达出来了。我尤其喜欢风格还没有完全市场化的一些歌手,比如山歌王子扎西尼玛的歌声,《次真拉姆》《回归巴拉格宗》《欢乐的海洋》都反复地听过,也看过如雪的哈达搭满他肩脖的现场表演。歌者常常把那些普通的听者带到了草原和高山,这就是审美上的一种成功,多数人都在歌声中听出了古希腊美学家朗吉努斯所说的“崇高”之美,朗吉努斯说崇高要达到的美学目的不仅仅是要说服观众,还要让受众随着艺术心动神驰,闪电划过,照彻长空。喜欢的人会简单地评价说,你们藏族歌声的那种高亢最好听,也会有一些不同的意见,说太野。高亢或野,其实都是善良鲜活的人心对生活心满意足之后表露出来的一种自信。在纳木措湖边,我见过一个肤色黝黑的藏族男人,在大风中卖着哈达、风马和藏式的小饰品,在我们停留的那半个小时里,他一直在唱,边唱边把手里的货物拿给游客选择,身形舒展,神态自若,声音充满磁性,没有一点小生意人的谨慎、自作聪明或自卑,那种壮阔的气质或许有点像行吟诗人荷马。那首歌我其实是熟悉的,藏语的《阿古顿巴》,但这个行吟歌手在西藏最美的湖边演唱这首歌时,那份意境完全被拓开了,在他自信辽阔的声音里,你会想起许多人,创制藏文又精通翻译的语言学家吞弥·桑布扎、既能修桥又创立藏戏的实干家和艺术家唐东杰布,美貌善良笃信佛法的朗萨姑娘,也会想到路上偶遇的鹤发童颜的放羊老人,健壮俊朗的打“乌朵”的少年,想到所有那些为生活拼尽了全力而且从不抱怨的男人和女人。

高原孩子的自信是大自然赋予的,一直相信天地之间的“我”虽然很小,但真的可以自食其力地活得很好,那些风雪,是可以笑着征服的。

天祝是我的家乡,建国后的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的一个美丽小县城。海拔高,人的笑脸纯净,奔跑在高原的风中,读小学时我的脸蛋就一直是红红的,每天穿过火车跑过的铁道,让老式火车喷吐的水汽把我淋湿,白色的细雾如珍珠帘一样从天而降,我就是珍珠帘下奔跑的小公主,这个场景一直是后来我梦里反复出现的意境,带给我持久的骄傲。无忧无虑是对我童年一个非常准确的形容,我深爱着那些春天长满芳草夏天开满野花冬天落满白雪的大山,在秋天有月亮的晚上偶尔也和哥哥去山上探险。母亲工作很忙,是粮站的一个负责人,毫不夸张地说,我童年的家庭生活史鲜活地证明了八十年代的干部具备的为公吃苦的素质。母亲常常在风雪之夜戴着一顶男式的冬帽去火车站“接粮”,能干漂亮的她穿越黑色的夜晚和黑色的货车车厢,把洁白如雪的大米和面粉一粒不洒一斤不少地迎回公家的粮库。母亲还常给那些非亲非故的来买粮买面的农村人烧茶,一壶又一壶,微笑着像度母。我总是又心疼又好奇地看着这些事,有时也边玩边听着母亲对我的教育。后来我把它们都写进了作文,获得了一等奖,拿回了一个粉色封面的笔记本。放学路上的夕阳映照得本子封面泛出极其柔和的光晕,也映照着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应该独立顽强,而且必须对社会有贡献。当然,女人去为社会做贡献,男人就得在家里看孩子,这个道理在高原人看来其实很简单。每天早晨都为我和哥哥熬制酥油奶茶的事是父亲做的,一周一定要给我们吃一次天祝人特别喜欢的“挠饭”,其实就是汉族的烩菜,但用的是煮羊肉的高浓度羊汤,还要在里面放大块的羊骨头,那些形状漂亮大小均匀的骨头都是父亲亲手剁的。那时他孔武有力,在三间平房的小院里潇洒而勤劳,香气四溢的“挠饭”做好后,父亲一定要看着我们一块一块地吃下去,有时还会讲一些节约粮食、好心有好报的民间故事。军人出身的父亲一直非常重视身体的健康,喜欢我和哥哥长得壮壮的,像朝气蓬勃的牛犊。

现在,我和已经快八十岁的父亲还常常谈起我小时候吃过的那些美食,他总是回忆做饭的细节,夸耀我的好身体就是他喂养出来的,而我作文获奖的事,他已经有点忘记了,看着他的白发和略带混浊却充满欢喜的孩童一般的眼神,我经常泪眼朦胧。

高原孩子的自信是父母培养的,因为父母觉得只要自己创造的生命在健康茁壮又心底善良地成长着,他活在人世上就是成功的。

记得李泽厚在《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仕宦情结做过很深刻的分析,说知识分子愿为“帝师”的情结很重,如伊尹、周公、诸葛亮,主要是因为没有成熟的职业分化后带来的独立经济生活,所以人格无法完全独立,尽管“学得百般艺”,还得“货于帝王家”,才能够刷出自己的存在感。我一直很佩服他的这个观点,自己也时常忍不住会对知识分子和政治之间的复杂关系做一些浅薄的分析,想想二者间虚假的互嘲和真实的互利之间是如何架设起心理平衡的桥梁。到底,对物质想的太多,终究是无法超脱的,无论如何自我修炼,内心的算计、狂妄、隐忍和委屈还是会流露于面相之上,没有美玉一般的自信,也是正常的。

生活在高原,人们必须以不同的形式与佛法相遇,因为必须要在四季寒冷的艰苦环境里对生活做出认真的哲学思考,然后让它来指导茫茫的前行路。这种哲学,多数时候好象并不是极其严肃的面孔,反而具有一种亲和力和温润性。在琐碎的生活中,老人们就常常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着道理,比如告诫孩子们不要欺负弱者:“不用的人要用三回(你以为根本不可能用到的人却偏偏把他用了三次),你也许会借要讨吃(乞丐)的打狗棍”。在宏大的仪式中,人们更是要讲很多道理,婚丧嫁娶的歌谣中,并不只有单纯的欢乐或哀伤,从内容上看,那些歌词讲述着四季轮回的美景、牛羊满圈的幸福、辛勤劳动的高尚、与人为善的重要、为人父母的不易、平安健康的珍贵……呈现出百科全书式的叠加效应,以多种方式认真提醒人们要用辛苦的劳动和知足的心态去珍惜眼前的生活,防备因为懒惰和恶念而产生祸患。

高原孩子的自信是文化养就的,一种知足向善的伦理让人心有了坚强的完整,其实也是一种温润平和的道德自律带来的文化效应。

不得不说,与温润平和相关的事我个人是没有做好的,因为少年时看过的电影《少林寺》,彻底颠覆了我小小的心,“我佛慈悲亦惩恶,蛇蝎缠身应还招”被儿时不知天高地厚的我长久地奉为行事的座右铭,念过,写过,刻过印章,也手舞足蹈过,一直忘不了当时爷爷叹息着看我的那份眼神。当然,今天慢慢地有一点明白了,很多时候,文化的多元发展问题,将是我们一生都必须面对的课题。今天的高原已在发生巨变,个人的文化之树在不停地成长,群体的文化之林在不停地变迁,要吸取时代的阳光雨露,要播撒共进的绿色氧气,要有勇气和灵气去面对苍茫茫的前路和亮堂堂的未来。也许,要成就文化的功业,确实不能用蛮力强取苦撑硬干死钻,而要用智慧寻找规律,顺应天时,修建地利,营造人和。

责任编辑:次仁罗布

在茫茫的高原上 篇6

平均海拔4700米的曲麻莱位于青藏高原的中部,长江发源的唐古拉山脉和黄河发源的昆仑山脉坐落在这里。在茫茫的高原上,有各拉丹东雅拉达泽可可西里唐蕃古道等雪山耸立荒旷奇丽的风采;曲麻莱大气含氧量相当于平原地区的一半,寒季最冷的时候气温在零下四十多度;50年代曲麻莱全县面积大约13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1万多人……

张迈老人是1952年第一批走上这片茫茫高原的工作队员,也是曲麻莱人民卫生事业的创始人和县医院的第一任院长。在西宁一所绿荫覆盖的庭院里我拜访了他。高原的阳光斑斑驳驳跳跃在张迈老人满是疤痕的脸上,他无法伸直的右臂就像敬爱的周总理那样平平端着。面对这位为高原奉献了全部青春的古稀老人,面对着他颤颤微微捧出的一块镶嵌在紫檀木底座上的一发亮晶晶的子弹,我似乎重新读到了一个神圣时代的经典故事。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现代青年一再重温的故事。

张迈他们那一次上江河源头是1952年的8月。100多个人100多匹马,后面还跟着100多峰骆驼和200多头牦牛组成的运输队,从西宁出发沿着古老的唐蕃古道走在茫茫的高原上,其间在翻越丹巴(大阪)山跋涉约古宗列曲时还和四处流亡的马步芳的匪兵有过几次激烈的交火。等到穿过龙马峡谷到达色吾沟驻地已经是这一年的10月下旬了。张迈说他就是从那时起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茫茫的高原:天地茫茫,翻过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一条河又一条河……除了野驴黄羊藏羚羊野牦牛,有时骑着马一连走上五六天也见不上一个人影!工作队和担任护卫任务的骑兵支队在几次战斗中倒没有多少伤亡,可是在翻越5000多米的昆仑山口时,一些干部、战士却因为严重的烟瘴(急性高山不适症)而长眠在茫茫的高原上。

张迈既是工作队员又是随队医生,而更重要的,他还是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河源藏胞因为长期遭受马匪的血腥镇压而仇视汉人,张迈他们的职责就是尽快把党的温暖送进千家万户藏族同胞的帐房中去,在少数民族地区打开工作局面。张迈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藏语后就开始一个人穿行在茫茫的高原上。他骑着马,肩背红十字药箱和一支沉重的步枪奔走在牧民的帐房之间。张迈每次出发总有一发子弹是揣在贴胸衣兜里的。灭绝人性的流亡马匪对工作队员异常残暴,张迈宁肯把这最后一发子弹留给自己也不愿活着落进马匪手中。

张迈刚到曲麻莱的第二年5月,就有了一次迷路的经历。5月的曲麻莱仍是一个狂风呼啸、雨雪纷飞的寒冷季节。一次,黄河源头的多仓部落发生了人畜共患的黑疫。听到这一消息,张迈顾不上等候前来迎接的藏族向导就出发了。他带了三天的干粮,灌了满满一水壶白酒,顶着滚滚黄沙走了三天依然没有看到多仓部落的帐房。他白天就着泉水咽一把青稞炒面,夜间捡拾牛粪升起篝火,然后蜷缩在山坡岩洞里睡上一觉。第三天夜里飘起了纷纷扬扬的大雪。第五天下半夜有七八只饿狼围住了张迈栖身的岩洞。惊恐万状的马挣断缰绳跑了,张迈端着步枪站在篝火后面,火苗弱了就添一片牛粪,野狼近了就打上一枪。对峙到天明张迈大吼一声一扣扳机把剩下的一排子弹全部打了出去,丢下两三具尸体的狼群仓皇逃窜,不大一会儿就消失了。张迈拔出藏刀剜下两块狼肉,然后走进茫茫雪原。那一场大雪掩埋了所有可以当作路标的东西。日子一天天过去,始终找不到一户人家。两块烧得半生不熟的狼肉也快吃光了,为了节省食物他一天只进一次餐,为了不在旅途上病倒他啃一口狼肉再喝一口白酒。每过一天张迈都要在枪托上刻下一道清晰的痕迹。在刻下第十四道时,在一座高高的山冈上忽然有一队逶迤而来的马帮!此时的张迈已经无力大声喊叫,他掏出带着体热的最后一发子弹压进枪膛对着明亮的天空扣动了扳机……

大难不死的“曼巴(医生)”张迈一下子成了多仓部落藏族同胞心目中的吉祥之神。张迈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走进一顶贫苦牧民的帐房。一些贫苦牧民扎针服药之后病情很快好转,他们不再相信“汉人医生的药是毒药针是毒针”的鬼话,他们说:“曼巴张迈没来之前,我们多仓部落已经死了43个人,曼巴张迈来后多仓部落没有再死一个人,曼巴张迈就是我们多仓部落的‘向奇三化(菩萨)’啊!”张迈离开多仓部落时,几个青年牧民自动骑马相送,他脖子上的哈达挂了十几条。

张迈两次遇熊都是在黄河源头的麻多肖格返回色吾狗驻地的半路上。一次是在一座大山上忽然犯了急性高山不适症:头痛胸闷,眼前一阵阵发黑,身上一阵阵发冷,心跳加快。送行的藏胞阿吾尖措赶紧燃起牛粪烧了一大搪瓷缸子开水给张迈灌上,看见脱离了危险的“曼巴”张迈依然不能骑马,于是急忙返回麻多肖格喊人。张迈就近在山坡上找到一个温暖的洞穴美美睡了一觉,觉得恢复了体力,走出洞穴爬上马背却看到一头巨大的黑熊摇摇摆摆朝洞口走来。张迈这才明白自己刚才是在熊窝里睡了一觉,他赶紧打马疾奔脱离了危险的处境。

另一次遇熊张迈再没有这么幸运了:骑着马的张迈恰恰和一头外出觅食的黑熊打了个照面!惊马一个直立把张迈摔在地上。他一面躲避着黑熊的扑抓撕咬,一面勇敢地用藏刀和石块刺打黑熊。在生死决斗中张迈的藏刀终于刺倒了凶猛的黑熊,而张迈的脸上和身上也被黑熊抓得血肉模糊,并且造成两耳骨膜破损和右臂粉碎性骨折!

帕米尔高原的猎鹰 篇7

柯尔克孜族人是如何饲养猎鹰的?为了一探究竟,我们前往柯尔克孜族的主要聚集地阿合奇县。

汽车出阿克苏市向西南方向行进,沿托什干河人帕米尔高原的吉勒苏山谷,眼前出现了一片神奇的雪域高原,这里就是我国著名的猎鹰之乡——阿合奇县。在巍峨的雪山下,剽悍的柯尔克孜牧民骑着骏马,右臂擎鹰,左手挽缰,那景色犹如一幅大气磅礴的油画,将英勇的柯尔克孜人表现得淋漓尽致。

代代相传的驯鹰人

阿合奇县位于我区西部的天山南脉腹地,北部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是以柯尔克孜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县。该县的县委书记崔劲松说:“柯尔克孜是一个在山尖上赛跑的民族,在冰河中沐浴的民族;是一个用坚冰割断脐带的民族,用强弓射虎猎豹的民族。”这是一个创造英雄史诗的民族。驯养猎鹰就是这个民族英雄史诗中的一个音符。

对柯尔克孜人来说,猎鹰是一个英雄的符号,是他们精神的图腾。这个民族驯鹰的历史起于何时已经没有人能说得清楚,但有一点却非常清楚,那就是,柯尔克孜人的驯鹰是一个在家庭中代代相传的行当。柯尔克孜人过去主要以游牧、狩猎为生,在没有枪支的岁月里,除了骏马和猎狗,鹰便是他们最好的帮手。特别是在风雪弥漫的冬季,骏马、猎狗行动受阻的时候,勇猛、灵巧的猎鹰却可以大展身手。

千百年来,猎鹰都是柯尔克孜人不可或缺的好帮手。但是,问遍所有的驯鹰人,他们异口同声地对我们说,祖祖辈辈没有听说过谁能人工繁殖猎鹰,不仅如此,甚至没有任何一个猎人能辨别出鹰的雌雄。数千年来,柯尔克孜人的猎鹰无一例外都是从野生驯化而来。

我们所接触到的驯鹰人,全部都是驯鹰世家,能推出的辈分至少在五代以上。其驯鹰的技巧都是父辈们传下来的,传男不传女,一般也不向外人传授,在柯尔克孜人中,目前还没有出现过女驯鹰人。令人吃惊的是,这些驯鹰的技巧绝无文字流传于世,靠的都是口头相传,或者是父辈之间的“传帮带”。在当地的苏木塔什乡,有一个驯鹰人,名叫依不拉音·库尔曼纳力,他的父亲就是当地著名的驯鹰传人,依不拉音小时候对驯鹰不感兴趣,父亲为了不使驯鹰这门技艺在他这一辈失传,就刻意培养儿子对鹰的热爱。在父亲的熏陶下,依不拉音从爱鹰到养鹰,成了驯鹰能手,现在他的大儿子肉孜巴依·依不拉音也成为驯鹰手了。老人说,有猎鹰在身边,再深的山也敢进,再险的路也敢走。

现在,随着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柯尔克孜人已不再把狩猎作为驯养猎鹰的主要目的,但是阿合奇县的一批年轻人还是从父辈手中接过了这个传统的接力棒,所不同的是,他们要把驯鹰作为一种文化传承下去。他们放飞的已不仅仅是猎鹰,而是自己的梦想。

独特的驯鹰三部曲

捉鹰、熬鹰、驯鹰是柯尔克孜人对猎鹰驯化的三部曲。他们驯化的这种鹰学名称做“金雕”,又名“黑翅雕、洁白雕”,翼展近1米。这种鹰的巢都建在高大的乔木或者悬崖峭壁上。阿合奇县的山区鲜有高大的乔木,所以,这里的鹰都是把巢建在崖壁上。供驯化的鹰主要来自两种,一是在雏鹰6个月左右时,直接从鹰巢获取,二是利用诱饵套捉两岁左右的成年鹰。

去鹰巢捉雏鹰时,一般都是几个人共同完成,其中一人将绳索系于腰间,由同伴送向鹰巢,还得有人专门负责驱赶前来保护雏鹰的鹰爸爸和鹰妈妈。金雕一般每窝有两只雏鹰,他们只取一只,另一只绝对要留给它们的父母。

不论是雏鹰还是成年鹰,捉回来后,都要经过一个“熬鹰”的重要环节。所谓“熬鹰”,就是把鹰放在一个特制的、类似秋千的装置上,给鹰戴上特制的眼罩,不停地晃荡秋千,只给吃食,不许睡觉,直到把鹰的野性熬去,最终驯服于主人。这个过程,雏鹰需要半个多月。性情刚烈的成年鹰则需要40天左右。

“熬鹰”过后还要“驯鹰”。驯鹰也有一套方法。驯鹰人把肉放在手臂的皮套上,让鹰前来啄食,饥饿许久的鹰见了肉便不顾一切地扑过来,驯鹰人则一次次地把距离拉远,而且每次都不给它吃饱。这样反复进行,不断加大鹰对人的依赖性。喂鹰的肉也有讲究,必须是不含激素的鲜肉。驯鹰人告诉我们,他们给鹰吃得最多的是马肉。鹰在自然界的时候,主要是捕猎鼠、兔、狐狸等小型动物,对马是无能为力的,吃了人喂的马肉后,就非常迷恋这种鲜美的食物,更加深了对人的依赖。

鹰的室内驯化结束后,再转到室外。室外驯化时,先把鹰的尾巴用线缠起来,让它无法高飞,只能在小范围内活动,再用拴在草地上的活兔或捆着肉的狐狸皮作猎物,让它由空中俯冲叼食。这样驯养一段时间,再拆去尾部上的线,但要在它的腿上拴一根长绳,像放风筝似的让它去捕获猎物,待熟练后,可将手中的绳子松开。驯化后的猎鹰捕到猎物后,将猎物紧紧地压在爪下,等待主人的到来。

在驯化的过程中,驯鹰人要不断地对着鹰说话,让自己的声音印在它的脑子里。每天还要抚摸它几十遍,使鹰熟悉主人的气味,日久天长,鹰也就能识别出并只听从主人的命令了。

现在的驯鹰生活

虽然柯尔克孜人千百年来就有驯鹰的传统,却不是每个柯尔克孜人都有驯鹰的资格。除了家庭祖传的因素外,如今法制的作用更为显现。阿合奇县森林公安分局局长刘秀良告诉我们,外界以为柯尔克孜人可以随意去捕鹰,养了鹰又可以随意狩猎,这都是误解。柯尔克孜人是一个非常珍惜野生动物的民族,他们绝不会破坏自然界的平衡。现在县里驯鹰的人都是过去猎户的后代,即使是他们,也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和资格审查,因为金雕本身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阿合奇镇亚浪奇村,62岁的驯鹰人库尔玛西·库提曼对我们说,他是第六代驯鹰人,上辈人驯鹰完全是自己的事,有本事就去驯。现在不行。先要向政府提出申请,县里通过了你的资格后,还要报到州上,州上再报自治区野生动物保护办公室批准。

阿合奇县对驯鹰人实行了“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制度。目前全县有87户登记在册的驯养户,驯养的鹰有100多只。不仅主人登记在册,鹰也登记在册。如没有驯养许可证捉鹰,便以非法捕猎论处。驯鹰人在驯化过程中,致鹰死亡者,也要追究责任。在有记录的近几十年中,县里还没有发生鹰死在驯养户手上的事。

柯尔克孜人在驯化猎鹰的历史中,有一个世代沿袭的好传统,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天,那就是对猎鹰的放生。金雕的寿命平均在40年左右,他们把鹰驯养五六年后,都要把鹰重新放回大自然中,让他们在大自然中求偶,繁衍后代,形成良性循环。几年的驯养下来,鹰已经成为驯养户家庭中的一员,他们甚至把鹰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每到放鹰的时刻,驯养人总是难分难舍。他们眼含泪花,目送猎鹰飞向蓝天。库尔玛西·库提曼说,这个时候就像送自己的女儿出嫁一样,虽然舍不得,但她总是要离开我们的。这时候,我就像祝愿女儿今后生活得幸福那样,祝我的鹰在大自然中飞得更高更远。说话间,他眼里流露出了凄楚的神情。

驯鹰是一件费用较大的事,如果舍得喂,一只成年鹰一天可以吃掉两公斤鲜肉。因此,县里在审批驯鹰户的时候,经济条件也是重要的参考因素。为了把这一传统文化继承下去,从2006年开始,县里对驯鹰户实行了低保补助,每户每月补助380元,给他们购买了养老统筹和医疗保险。还将其中的10人列入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每月给予500元的补助。

现在,柯尔克孜人驯鹰的狩猎功能逐渐在退化,文化功能却不断在上升。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在著名的猎鹰之乡苏木塔什乡已开辟了猎鹰场,从2008年开始,阿合奇县在每年3月20日春分这一天都要举办“猎鹰节”。这一天也恰是穆斯林传统的奴鲁孜节。来到这里,柯尔克孜人会为你一展猎鹰的雄姿,那妙趣横生和令人惊心动魄的场面,让四方游客心灵震颤,霎时仿佛时光倒流,几百年前的狩猎场景正浩荡再现……

(杨新才:媒体人)

上一篇:高二《观潮》教案设计下一篇:口腔门诊护士工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