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案(精选13篇)
《认识角》教案 篇1
《认识角》教案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很多图形,你们还记得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正方体、长方体)出示实体。
这些图形中都包含着最基本的图形——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二、新课
1、认识角
课件出示主题图,找角。
(1)一个角由哪几部分组成组成。(小组讨论)
角是由一个()和两条()组成的。
(2)怎样判断图形是不是角呢?角的特点。
角的顶点尖尖的,角的两边直直的,不尖不直不是角。
(3)课堂小练
①说一说周围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角。
②是角的在()里画“√”,不是角的画“×”。(课件出示)
③数一数,下图中各有几个角?(课件出示)
2、角的大小和边的关系
(1)做一个活动角,展示学习(小组活动探讨)角的大小和边的关系
①角的大小与两边展开的大小有关系。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角就越(),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角就越()。
②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2)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用纸折角;小故事:红角和蓝角,区别边的长短不同,角的大小相等)可以采用叠合法比较大小。
(3)课堂小练
比一比,哪个角大?在大的下面的方框里画“√”。(课件出示)
2、画角
你知道用什么工具可以画角吗?
学习画角(小组讨论,学生试画,教师演示,画出不同大小不同方向的角。)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先画顶点再画边。
巧学妙记:
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课堂小练
(1)按照例2的方法,自己画出一个角。
(2)按要求画两个开口朝不同方向的角。
(1)开口向左。(2)开口向右。
三、总结提升
1、认识角
一个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2、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
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3、画角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先画顶点再画边。
4、拍拍手唱儿歌,角中秘密记心中
角
我是一个小小角
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
先画顶点再画边
想知我的大与小
只看张口不看边
《认识角》教案 篇2
苏教版二年级 (下册) 64页-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 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 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 认识到角是有大有小的, 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 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的表象,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方法, 直观感知角的大小。
[教学准备]
小棒、尺、纸片若干、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2.生按要求搭图形。
3.揭示课题: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一) 认识角
1. 认识实物角
(1) 从情境图中寻找角。
(1) 指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2) 你能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角?
(2) 从身边寻找角。
师:你能从教室里找到角吗?
2. 认识图形角
(1) 出示第2幅图。
(1) 让学生说一下这些图形有角吗?
(2) 把角画下来。
(2) 把三角板中一个角画在黑板上。
3. 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
(1) 摸角谈感受。
(2) 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3) 任意找一个角, 并指出它的顶点和边。
4. 试一试
用两根小棒搭出一个角, 并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5. 做一个角
能指出它的顶点和两条边。
(二) 感知角的大小
1. 师示范将角变大变小
生观察, 并说出其中的变化。
2. 学生操作活动角, 感受角的大小
3.出示钟面图 (通过观察能直观比较大小的)
师: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 哪个角最小吗?
4. 再次比较角的大小 (比较接近的)
师:这两个角谁大谁小, 你有办法比较吗?
三、巩固练习, 检查应用
1.下面的图形, 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2.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3.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 各有几个角?
4.数一数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小朋友们学得开心吗?你有什么收获?
五、我来研究
“认识角”教学设计 篇3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直观认识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并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活动角。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教师伸出2个手指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进而引出生活中很多事物值得我们去观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在数学学习中观察与思考更为重要。
2.出示一些图形:
让学生想一想,它们能分成几类?说出理由。
(有学生可能会把这些图形分成有角和没角的两类。由此揭示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构建新知
活动一:感知角,认识角
找一找
1.出示课件:大家好,我是角。我最喜欢捉迷藏,现在我就藏在你的身边,你能找到我吗?快来呀!
2.学生合作找角,互相启发。
3.学生汇报。
(学生可能找到教室内课桌、书、黑板、窗户上的角,也可能联想到生活中见过的角,如十字路口、广告牌、尖的房顶等。)
摸一摸
1.让学生动手摸角,体会有什么感觉。
2.让学生交流角的特点。
(会有学生发现角有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线。)
课件演示: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3.让学生自学64页内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适时介绍角的表示方法和读写方法。
做一做
1.让学生用身边的物品做一个角。
(学生可能会用课前准备的圆折角,可能用剪刀在纸上剪角,也可能用铅笔摆一个角。)
2.利用创造的角,同桌间互说角的各部分名称。
3.辨别角。
出示课件:角的王国里来了一些小伙伴,它们都说自己是角。请你们看看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说说为什么。
学生辨认角,并说出原因。
活动二:探究角,知大小
玩一玩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太谢谢你们了,帮我们赶走了假冒角,为了感谢你们,我还给大家带了一个小玩具。
1.出示活动角,演示它可以变成大小不同、变化多样的角。
2.学生制作活动角,当魔术师玩角,使角变大变小。
3.让学生说说,在当魔术师玩活动角时,发现了什么?
(结合学生感知,演示点拨,引导出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口有关,角两边的张口越大,角越大。)
活动三:角大小,边无关
比一比
1.出示课件:角的王国里又发生了一件事,看!∠1说:我的边长,我的角大。∠2说:我的边虽然不长,但并不比你小!同学们,到底我们谁大,你们来评评理吧!
2.小组讨论:探索比较两个角大小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用一个折好的角来比一比,可能用重叠的方法把两个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也对齐;也可能用活动角来比。)
3.学生汇报,教师点拨。明确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三、拓展延伸,深化认识
出示课件:想不到这小小的角中竟有这么多秘密。其实角的王国里还藏着不少学问,想去看看吗?
1.数一数。
让学生数出图中各有几个角,从中发现了什么?
2.摆一摆:用两根小棒摆角。
(学生摆出各种形状的角,可能有的角开口向上,有的角开口向下,有的开口大,有的开口小,也可能学生摆出不同个数的角。)
3.破译密码。
(1)出示课件:角的王国有一个宝库,不过进入宝库之前要先破译门上的密码MA上有多少个角?
(2)课件出示宝库内容:黄浦江上的斜拉桥——南浦大桥。
(3)让学生欣赏桥上许多优美的角,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外实践
1.放大镜会放大角吗?
2.写一篇数学日记:我所知道的角。
从上面的两个实践活动中,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的完成。
角初步认识教案 篇4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角的初步认识》是京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了这些已有知识和感性经验作基础,本教学环节中设计了一些放手让学生在操作中做数学的环节,力求让学生在眼看、耳听、手动、脑想、口说中学习知识,发展抽象思维。
二、学情分析: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对角并不陌生,能够很容易的在周围的物体上找到角,怎样引导学生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通过具体的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获得直接的经验,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为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做好准备。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实际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一个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会用尺子画角。
2、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3、通过动手操作、合作探究深化对角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活动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角,会画角。
教学难点:知道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教学准备:大小不等的圆纸片若干。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角
1、同学们,这是什么?(三角板)你知道为什么叫它三角板呢?(因为它是三角形的,有三个角)
2、谁能指一指它的三个角在哪?(生指三角板上角的顶点)
师:我把你指的这个地方画在黑板上(师画一圆点)
大家觉得这是不是一个角呢?(不是,这是一个点)
3、“角”是什么样子的?谁再来指一指,描一描。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物品导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知识的冲突点,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出角。)
(二)实物抽象,初识角
1、从自己周围找角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三角板上有角外,其它物体上有没有角?下面大家从周围的物体中来找找角,比比看谁找得最多最准确。
(学生“找角”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汇报:同学们发现哪些物体上有角呢?谁能给大家指一指。
(生比划从周围物体上找到的角)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请看:(出示:钟表、相框、红领巾)
你能在这些物品中找到角吗?(生指,课件抽象出角)
3、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这些角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生观察,师介绍角的顶点和边)板书:顶点和边在数学上我们用弧线标出角,并给它起个名字(标1),这个角就可以读作角1,记作:∠1
4、刚才你找到的角的顶点和边在哪呢?和你的同桌指一指,说一说。
5、判断角刚才同学们认识了角,也找到许多的角,请大家看这些图形是不是角呢?(按点一:判断)(指名说明理由)
公开课认识角教案及反思 篇5
授课教师:陆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67-69页。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生活中处处有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2.经历“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建立对角的直观认识。教学难点:探索比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角的模型等。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并引导发现角。(板书:认识角)
二、探索新知。1.找一找。
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图片,让学生找找里面的角。2.摸一摸。
让学生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一个角,说说感受,并让学生指出摸到角。3.认一认,画一画。
1)示范画角并介绍角各部分名称。2)介绍角的标记和读写方法。
3)学生画角并上台展示介绍自己的角。
4.找一找身边的角。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可以发现的角并指一指。5.闯关练习。
1)辨角。2)找出图形中的角。
三、实践操作,感受角的大小变化。1.玩活动角,感受角的变化。
2.小组活动:怎样比较角的大小。3.在课件中观察变的过程及比的过程。
4.思考并观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吗。
四、小结:今天我们有什么收获。
五、综合练习。(酌情处理)
1.把圆形纸片折出一个角来,并比一比大小。2.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六、作业
对应的练习册《认识角》 教学反思:
《认识角》教学反思:
这次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四册《认识角》的第一课时。在引入中,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他们从以知的简单平面图形入手,在发现中寻找到角,再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动,直观地认识角,使学生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系。并结合生活情境,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能辨认角的大小,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经历自己动手操作,自己体会、发现知识,感受到数学源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因此我设计本堂课教学重点、难点是使学生能够判断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系。会比较角的大小。因此我让学生课前准备了三角板、活动角、课件等。
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际做一下反思:
1、营造了生动的情景,让学生能一下子进入状态,并能从他们的生活入手,在寻找发现中认识角。设计了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如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等,有讲有练,在探索发现中学习进步。课前准备较充分,教学流程也较流畅,但前半部分所花时间太长,以致于后面的难点部分,讲角的大小变化时所花时间不够,学生的理解没能到位,没能很好得突破难点,且教具也没能很好的发挥效用。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认识角 篇6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4-85页。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在平面图形中正确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
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片纸、小棒、两根制作活动角的硬条。教学方法: 本节课通过“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探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数学活动经验。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2、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教学设想:这一环节创设了学生喜爱的游戏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同时帮助学生找到旧知与新知的链结点,即图形中都藏着角。]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
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 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
[教学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物上找角,在学生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教学设想:在抽象出角的图形后引导学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过程中丰富对角的表象的积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第2题(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看到小朋友这么聪明,角朋友非常高兴,要送给大家一把金剪子,请你回家试着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剪掉一个角,看还剩几个角,比一比,谁的剪法多,好吗?
[设计意图]
1.注意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学开始,用低年级儿童感兴趣的故事情境导入新课,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产生探究的欲望。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也充满了活力。
“认识角”探究学习例谈 篇7
一、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要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必须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 让学生在玩中探究、在操作中探究、在交流中探究、在发现中探究、在转换角色中探究、在求异中探究、在讨论争辩中探究。
[片段一]
师 (谈话) :同学们, 老师去旅游时拍了许多风景照, 你们想欣赏一下吗?
生:想。
[课件显示:风景图片, 图片中的角在闪动]
师:刚才闪动的图形是什么?你认识吗?
生:是角。
……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图片, 创设形象生动、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初步获得关于角的感性认识, 找到新旧知识间的连接点, 为新课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巧设问题, 播撒探究种子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由问题开始, 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什么是好的提问呢?我认为问题能直接给出最好, 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那么探索学习就成功一大半了。
[片段二]
师:你想知道哪些关于角的知识呢?
生1:角是怎样一个图形?
生2:角由哪几部分组成?
生3:角有什么用途?
……
师:角是怎样一个图形?它是由哪几部分组成?它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角。 (板书:认识角)
……
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然后优化出一些与知识紧密相连的、学生想知道的问题, 激发学生自己去探求。
三、提供时空, 留给探究机会
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必须要有一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 应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片段三]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三个角的样子?
(师将三角板上的3个角描在黑板上)
师:看一看黑板上角, 与你心里想的一样吗?
(学生有的说一样, 有的说不一样)
师:你心里想象的角是什么样的呢?用两根小棒摆一摆。
(生纷纷摆角)
……
让学生自由摆角, 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机会, 让学生在摆角的过程中认识了角的组成, 真正经历了获得知识的过程, 而且还在过程中生成了方法。
四、突出实践, 亲历探究过程
数学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 还应包括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通过经历数学活动过程, 理解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数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数学结论是怎样获得和应用的?
[片段四]
师 (出示圆形纸片) :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 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 折得最漂亮!
(小组合作折角)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在学生展示角的过程中, 纠正学生对角的认识的偏差, 再将部分学生折的角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角的顶端, 有什么感觉?再与小组内其他同学折的角比一比, 看看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生1:这些角都是尖尖的。
生2:这些角都有两条边。
师:观察得真仔细, 每个角都是尖尖的, 每个角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
在教学中, 教师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 学生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摸一摸, 在各种感官的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在探究过程中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学生通过分组合作, 共同探究角的特征, 学生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
五、合作交流, 拓宽探究渠道
探究学习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一般问题可以在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 不理解或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 可集中起来合作探究, 可以生生合作探究, 也可以小组合作探究, 还可以大班集体探究。
[片段五]
师:同学们真是了不起, 能找出生活中的角, 又能用纸折角, 还能正确的识别角。那你们还能不能用两根带孔的塑料棒做一个能活动的角呢?
[课件显示:活动角]
师:真聪明!都能做出活动角。现在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变身游戏, 谁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师生游戏)
师 (边说边做) :我的角比你的角大, 我的角比你的角小……
生 (边说边做) :我的角比你的角小, 我的角比你的角大……
师:请你和同桌一起玩一玩变身游戏, 并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生1:把两边拉开角就变大, 把两边和起来一点角就变小。
生2:角的开口越大角越大, 开口越小角越小。
……
给学生创设充分探究和自由发展的空间, 把教学的重心由教学生记现成结论转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启发学生去思考、探索、发现。
六、动手操作, 体验探究乐趣
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尽可能地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摆一摆、量一量, 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操作过程, 使他们的手、眼、脑、口、耳多种感官并用, 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 让他们在探索过程中, 自己发现规律或验证结论, 并在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的过程中提高探究能力。
[片段六]
师: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什么关系, 这个说法对吗?
生1:对。
生2:不对, 边越长角越大。
师:我们一起拿起活动角, 听口令做游戏。
师 (念口令) :变大、变小、变小、变大……
(生听口令做游戏)
师:我们把角变大变小时, 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生:两边的开口变了, 边的长短没有变。
师:所以, 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和什么没有关系?
生: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
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学中玩, 学生学得轻松, 学得愉快, 达到了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七、综合应用, 拓展探究空间
要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师就要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可以把小组活动、全班活动结合起来, 可以有室内活动, 也可以有室外活动, 让学生把资料、讨论、交流有机地运用于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片段七]
师: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上都有角, 请大家找出来并摸一摸它的顶点和边, 再比一比他们的大小。
(生找角、比角)
师 (布置课外作业) :生活中还有许多角,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 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认识元、角、分”教学设计 篇8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那么,我们一起去羊村看看它们是怎样欢度春节的。
师:多么欢快的场面呀!最让它们开心的是,慢羊羊村长还给它们每人发了压岁钱呢。你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吗?(生:人民币)……
师:对了,我们国家的钱叫做“人民币”。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一部分人民币。(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儿童对所学内容有内在的兴趣。”因此教师播放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比较亲切,学习兴趣非常浓厚。
二、亲历过程,提高自主学力
1 同桌认一认。
师:桌面上有一部分人民币,下面把你认识的人民币向同桌介绍一下。
2 重点认识1元纸币。
师:(出示课件)谁来介绍这一张人民币?(生介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师:一元上的一是大写的汉字壹,圆是人民币的单位,我们一般写成元。(板书:元)
师:同学们的盒子里就有一元,把它举起来,有的同学举的是这样的一元,它是用纸做的,我们把它叫做纸币;有的同学举的是这种,这是硬币。
师:这是什么?谁认识?(生答)
师:国徽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么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3 认识1角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出示课件),谁来介绍这一张人民币?(生介绍)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呀?
生:1后面有一个角,所以这是1角。
师:1元和1角尽管都有一个l,你是怎么知道哪个是1元,哪个是1角的呀?
生1:1后面有一个元,就是1元;l后面有一个角,就是1角。
生2:图案不同。
生3:我是从颜色看出哪个是1元,哪个是l角的。
4 出示5角、1分、2分、5分等人民币让学生辨认。
师:(出示课件)老师这还有一些人民币你们认识吗?(生介绍)
师:同学们看,最后三枚硬币它们都是几分的,分也是人民币的单位,不过现在很少用了。(板书:分)
5 师生互动,根据提示正确找出对应的人民币。
师:同学们真不错,能根据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的不同正确认识人民币了。现在如果老师说出一个人民币,你能很快地找出相应的人民币吗?
师生开始互动:老师说人民币,同桌两人左边一人拿,右边一人检查,几个回合后交换。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知识的起点,让学生在小组内观察不同面值,不同版本的人民币,并在小组内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全班同学介绍。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讨论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1 羊羊们有了压岁钱,它们是怎么做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它们很有爱心,把压岁钱捐给了灾区的小朋友。灰太狼也来参加了捐款活动,它得意地说:“我捐了10张。”懒羊羊却哭了:“我只捐了1张,比灰太狼少,呜呜。”
师:懒羊羊哭了,我们一起去帮帮它。(点课件)这是一张多少的呀?(1元)
那灰太狼呢?瞧它那得意的样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灰太狼捐的钱)这是一张多少的人民币?(1角)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捐了多少?(1角、2角、3角……10角)(板书:10角)
师:懒羊羊现在笑了,你知道它为什么笑了呢?引.导学生说出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板书:1元=10角)指导学生一起读一读:1元=10角,10角=1元。
2 美羊羊也给山区小朋友捐了1元,它捐的全是5角的,动脑筋想一想,它捐了几张?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我们一起来看看,1张5角,2张5角,合起来是几角?10角就是……(1元)
3 师:同学们,1元=10角,那么依此类推,1角等于多少分呢?(10分)对了,1角=10分。
师:分已经很少用了,但是咱们的爷爷奶奶他们过去却是1分钱1分钱地攒,要攒多少分才是1角呢?(10分)
【设计意图】教师创设灰太狼和懒羊羊捐款活动的情境,灰太狼捐了10张,懒羊羊却只捐了一张,它觉得自己捐得少,没有爱心,就哭了。教师让学生们去帮助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此时教师既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又重视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供多向交流的机会,提高了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掌握元、角之间的十进关系和角、分之间的换算关系。
四、注重实践,促进学生发展
1 喜羊羊有了钱,那它是怎么做的呢?一起去看看吧!
它写了一封信准备寄给灾区的小朋友,寄一封信要花1元2角钱,怎么付钱呢?请你帮帮它。你准备怎样拿?
师:同桌一起在桌上摆1元2角钱,看谁摆的方法多,(生摆)同学们摆好了吗?哪位同学愿意把你们的摆法展示一下?(生展示)
师:同学们,你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解决了付1元2角钱这一问题,真棒!
2 暖羊羊想去买些学习用品送给灾区的小朋友,咱们到文具柜台看一看好吗?
师:文具柜台的商品可真丰富呀,你能说一说每件文具多少钱吗?
出示“1元可以买哪几件物品?”师:你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吗?
师帮助学生理解:可以买1件吗?可以买2件吗?可以全部买吗?为什么?可以买几件同样的物品吗?最后明确:不能超过1元,可以买1件,也可以买2件,但不能买几件同样的物品。
小组交流:你想买什么?
全班交流。一名学生扮演营业员,其余学生当顾客。
刚才有的同学1元正好,有的同学1元还剩下钱来,那如果1元还剩钱的话应该让营业员怎样?出示“1元钱买一支铅笔,应找回多少钱?”同桌交流,指名汇报,师课件演示:1元=10角,10-4=6(角)。
1元钱买一把美工刀,应找回多少钱呢?指名回答。
和同桌说一说买一支自动铅笔或一把尺分别可以找回多少钱?
【设计意图】“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让学生帮助喜羊羊付邮费,帮助暖羊羊购物这些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五、总结质疑,培养创新思维
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生质疑:为什么人民币的面额没有3、4、6、7、8、9,只有1、2、57
【设计意图】为什么只需要数值为1、2、5的?因为1、2、5可以组成其他任意数值,使学生熟知的人民币变得十分新奇,原来这里还有许多学问,使生活化的素材有了数学味。
【资料链接】我国现行货币面值为:1分、2分、5分、1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算一算一套人民币一共多少钱?
教后反思:
1 关注学生已有的经验。课前教师在班上做了调查,了解到班级里所有的学生都有用人民币购物的体验,学生对人民币有一定的了解。如果教师再按传统的教学方式去组织课堂教学,学生会感觉到厌倦。因此,教学这一内容时,应让学生自主介绍认识人民币的方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人民币的了解,进而总结出认识人民币的不同方法,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自信,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通过让学生取币,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如,帮助喜羊羊寄一封信要花1元2角,可以怎样付钱?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同桌合作,最后进行全班交流。学生们想到了四种不同的方法,这样学生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探索知识,并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 关注学生知识的运用。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设置的购物游戏,帮助暖羊羊去购买学习用品,哪两种商品合起来是1元?让学生从中体会1元的价值。最后让学生亲自购物,让他们通过付钱、找钱活动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认识角》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认一认”“摆一摆”“指一指”“做一做”等活动,直观认识角。
3、通过“比一比”活动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平面图形中的角。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猜物导入:
这个盒子里有一样东西,是什么呢?老师不告诉你。我请一位同学上来,请你用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然后告诉同学们,让大家猜猜看是什么东西?那你猜是什么东西?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它为什么叫做五角星呢?哪五个角?谁上来指一指?我们今天就要来认识一下角。(板书:认识角)
二、感受特征:
活动一:找一找
(出示红领巾)这是我们同学每天佩戴的红领巾,它上面有角吗?有几个角?谁上来指一指。(课件展示)
(出示钟)你能在这儿找到角吗?在哪里?(生说)你上来指一指。(课件展示)
(出示剪刀)这上面有角吗?在哪里?师示范指一指。跟老师一起指一指。
除了这些,你还能找到哪些地方有角呢?(生说)你能用手指给大家看一看吗?
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角,那你能用小棒摆一个角吗?
老师把它画到黑板上,看老师是怎么画的?
活动二:认一认
(指着黑板上的角)我们把尖尖的这一点叫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出来的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跟老师一起说一下。用手指一指你刚才摆的这个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在哪里?
一个角就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同时在电脑中演示画角的过程)
请同学们拿出三角板。找到其中的一个角,用手摸一摸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你有什么感觉?这两条边是(直直)的。
这两条边之间的部分就是这个角,我们可以用“)”标出角。角有个专门的符号:“∠”,同学们觉得这个“∠”的符号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什么比较像?它们完全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为了方便记录和说出这个角,我们可以用序号1来表示。记作:∠1。读作:角1。
都认识角了吗?
活动三:指一指
(尝试练习:判断下面图形是不是角,是角的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如何使它变成角?)
下面各图中有很多角?请你用“︵”标出来。(实物投影)你可以把它标在书上67页的指一指。
三、比较大小:
看样子,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角。
活动一:做一做
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学具袋,用里面的材料做出一个角。
慢慢转动角的两条边,看看角有什么变化?(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
活动二:比一比
⑴比较下面两个角的大小,大的画“√”。
哪个大?同意吗?一眼就可以看出是红色的角大。除了用眼睛看,你还有别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吗?都认为这个角大吗?那你发现比两个角的大小,其实就是比这两个角哪个角的(张口大)。那现在呢?看样子,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那这两个角谁大呢?为什么?
⑵大小三角板比较
王老师手上有一块三角板,你手上也有一块三角板,你觉得老师手上三角板的这个角和你手上三角板的这个角比的话,谁大?为什么?
(3)同桌两人每人拨一个角,然后比一比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
四、动手实践
在发现角的这么多秘密后,你能用自己的身体创造一个角吗?
五、总结收获
《认识角》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经历具体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直观认识平面图形角,了解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积累活动的经验,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变化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角的直观认识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想跟同学们做个猜一猜的游戏,猜猜它们的形状
师:出示图形,你们在猜最后这个图形时为什么不说是三角形或长方形呢?前面几个图形他们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师:他们都有
“角”,角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板书“认识角”。)
二、新课
1、指一指:
师:角总是藏在我们周围的物体中。把你们找到的有角的物体拿出来,哪一组同学来汇报一下,你从什么物体上找到了角,选择其中的一个角指给大家看看。(指导指角的方法)师:角是一个点吗?谁能完整指出角,师生共同指一指角
师:我这也找到了一些藏着角的物体,你们看,现在我要把角请出来,仔细看。(放课件)这些图形都是角,想更深入地了解角吗?(想)
2、小组活动1:学一学
师:小组合作,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摸一摸:摸一摸三角形学具的一个角,互相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一人展示,拿三角板带大家一起,摸一摸,说一说)
师:通过摸一摸,仔细观察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点?
(2)画一画:画一个角,并且标上角各部分的名称。(课本84页)(1人边画边讲解)
师补充:我们在两条边之间用一条小弧线作为角的标记,以后可以用这个方法表示角
(3)填一填:角有()个顶点,()条边。
(4)师:角的一个顶点是……,两条边是……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就要看有没有尖尖的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你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吗?下面老师要考考你认不认识角。
(出示课堂检测题,第1题口答,第2题小组讨论)
2、小组活动2:做一做
师:刚才我们找到了角,还能把它画出来,想不想动手做一个角呢?(想)请从你们桌上的筐里选择材料:(1)选择你需要的材料,动手制作一个角。
(2)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角,指一指顶点和边在哪里?
师:哪一组来展示你们的作品,(展示时,说一说你用什么做的,指一指,顶点和边。)
展示完问:其他组有不同的吗?
3、小组活动3:玩一玩
师拿一个活动角:下面我们来比比角,好吗?我伸出我做的角,看谁根据指令做角快速。
师:先用边较长的活动角做一个角,要求学生:做一个比我的角大的角。
师:再用边较短的活动角做一个角,要求学生:做一个比我的角小的角。
师:想一想,什么情况下,角越来越大,什么情况下,角越来越小?
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生发言)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师:生活中有像我们做的活动角一样的物体
观看扇子打开,剪刀合拢的过程,发现我们早已在生活中见到角的大小了。
师:生活中,还有这样能活动的角吗?(钟面)转动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可以形成各种大小不同的角。(85页第3题,问:哪个角最大,哪个最小,为什么?)请学生口头做出判断,并讲明原因。
(2)猜一猜,比一比:
小结: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没有)板书
三、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个新朋友?(角)下面有一首儿歌,对角有了全面的概括。
角
我是
一
个
小
小
角
一
个
顶
点
两
条
边
想
知
我的大
与
小
只
看
开
口
不
看
边
四、欣赏:
《认识角》教案 篇11
关键词:数学,教学设计,教学创新,认识角
角是小学数学图形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小学数学的教学难点之一,由于角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在“角”的相关知识学习和掌握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对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提高“角”知识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角”的相关知识。
一、进行科学的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是开展“认识角”教学活动和教学设计创新的首要步骤。教学导入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教学实际开展,其目的是要刺激学生参与“认识角”教学的兴趣和积极性。结合这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目的,教学导入主要有以下两种主要方式。一种是调动学生的兴趣,用与角相关的谜语导入教学情境。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了“尖长嘴,铁刺骨,咬一口,走一步”这个谜语进行教学导入,并且在黑板上画出或者是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出剪刀图片,指出剪刀中的角,然后开展“角的含义”教学。另一种方式就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导入,将学生熟悉的实际角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最常见的教室内的墙面和地面之间的夹角、体育场上足球门的夹角等。
二、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是“认识角”教学设计和创新的重要部分,为了提高“认识角”的教学效果,需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设计和创新。首先,创设教学情境。通过之前的教学导入,学生对角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接下来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教学情境中,开展具体内容的学习。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你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多少角”“找找图片中的角”这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到教材学习中,认识角的构成,对角进行自主学习。其次,要充分引入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为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生动的角的相关知识,使他们对角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利用多媒体手段对角的边的不同程度的叉开程度进行演示,引导学生对角的大小比较原理进行更加明确的认识,使他们掌握“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程度之间的关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组建讨论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对教材中的练习题进行讨论和解答,进而让学生对角的概念掌握程度、特征理解程度进行进一步的沟通和交流,强化教学效果。
三、通过互动强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导入和基本概念、特征教学完成之后,要通过互动交流对教学效果进行强化。首先,要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角概念的进一步深化认识,解决学生在角的学习方面存在的难点。同时,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对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角的大小作为“认识角”教学的难点,教师向学生进行多媒体展示之后,可以在课前制作相应的角的教学模型,通过模型的展示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这一方面内容的认知。其次,要加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就是再进一步深化小组讨论学习。教师可以以某个问题为小组讨论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让每一组的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讨论学具上的角,并引导学生自主利用小棒组成角,互相考一考彼此制作的角的特性等。通过互动学习,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进一步强化。
四、注重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是教学课堂的最终步骤,也是巩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教学总结的开展主要从两个部分进行。首先,要做好课堂巩固练习,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如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苏教版教材课后练习的第三题,比较两幅图中角的大小,引导学生掌握角的分类方法。其次,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让小组派出代表说一说本学习小组在“认识角”的学习中收获了什么样的知识,并谈谈自身的学习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五、结束语
“认识角”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学生图形知识、抽象思维培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学生处在认知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和难度,教师必须对“认识角”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进行创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种方式促使角知识教学更加形象、生动,提高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娟娟.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05).
《认识角》教案 篇12
教学目标 本学期在学习“元、角、分”时,主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因此,教材在复习时没有再安排动手操作的内容,只是让学生对已学的元、角、分关系进行复习,并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应用。正确即可。复习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意识和习惯,即看钟面时,如果一时说不出准确的时间,可以说一说大概是几时几分。多进行这样的练习,对学生建立时间观念是很有好处的。另外,还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结合具体实际多向学生渗透时间的观念。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渗透时间的观念。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民币的应用,使学生对元、角、分有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渗透时间的观念。
课前准备 人民币教具和钟面。
课 时
教学过程
一、 元角分的认识
让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遗忘了,还可以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用实物帮助学生思考。
学生独立完成第八题。校对。
二、几时几分。
1、是师生出示钟面。
师拨生说。
生说生说。
生生互拨互说。
师说生拨。
2、揭示总复习第九题。
学生独立看着钟面填写时间。
校对。
3、补充:我们已经认识了几时几分,整时、半时,那么,分针在12不到一点或12超过一点该怎么读呢?
复习大约几时。
老师拨学生说:大约8时、三时、5时等。
第五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再指导列式计算
三、完成练习十八15题。第10题引导学生说一说,再试着提出另外的问题进行计算。提的好的给于鼓励。
数学 认识角 篇13
市实验小学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64—6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两根硬纸条、图钉、长方形纸、剪刀、扇子等。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触摸猜想,引入“角”
师:小朋友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好吗?老师的这个袋子里藏着一些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五角星等。谁来闭着眼睛摸一摸,然后根据你摸的情况猜出是什么图形。师:摸的是什么图形?你怎么知道的?拿出来看看。
谁再来摸一个,是什么图形?仔细摸一下有几个角?拿出来看看。
最后摸一个,是什么图形?(圆)为什么?(因为周围很圆滑,没有尖尖的角)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这个“角”不是元角分中的角,也不是动物头上长的角,而是数学中的一种平面图形。
二、情境引入,抽象出角的图形 1.创设情境,直观认识角。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做手工吗?星期天,小明和小红在一起做手工,快到下午3时了,我们来看看他们做了些什么?(出示例1)
师:都是一些我们认识的物体,你们知道吗我们的新朋友角娃娃也来了,不过它呀特别调皮,藏起来了,你能从这些物体的面上把它找出来吗?(能)(生找)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师:大家找得真不错,看来“角”娃娃再怎么调皮,也逃不过我们的小朋友的火眼金睛。
二、操作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抽象角
师:现在我们把角娃娃从这些物体的面上请出来,就成了我们数学上的角,请注意看大屏幕。(点击课件,抽象出几个大小不同的角。)像这样的图形都是我们今天的新朋友——角。请你们仔细观察并讨论一下,这三个角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尖尖的地方,都有两条直 1 直的线)(多请几个人说一说)(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角”娃娃亲密接触一下?(想)下面就请小朋友拿出三角尺,选择一个角,去摸一摸这个尖尖的地方有什么感觉?(把手戳疼了)这个地方呢?(引导学生摸两条边说:滑滑的、直直的)
师:你们知道吗?角的这个尖尖的地方和这两条直直的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4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找到后说给你的同桌听听。(生看书讨论)师:小朋友们想不想看老师画一个角,我们先画一个点,再从这个点出发,向不同的方向画出两条直直的线。现在谁能告诉老师这个尖尖的地方叫什么?(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叫什么?(边)学生汇报师板书:顶点、边
师:现在谁来说一说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这个平面图形就是角,我们用一个小弧线标出角。(师一边说一边在角上标上小弧线)下面请大家伸出小手,学着老师来指一指角。先找到顶点再从顶点出发,然后再沿着两条边指出一个角。
师:(指一指刚才抽象出来的角)谁来指一指这些角并指出它们的顶点和两条边,我们也把他们标出来。(指一指直角符号)这个符号很特别,下一节课我们会重点研究他们。2.为了帮助大家记住这位“新朋友”,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儿歌,好吗?(课件出示)今天我们来学“角”,角的形状要知道。
一个顶点两条边,边是直的要记牢。(指名读、齐读、)师:你认为儿歌中哪句话最重要?
师:能背下来吗?()好,闭上眼睛一边背,一边回忆角的形状。(学生齐诵)3:师: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非常聪明。老师更相信你们一定有一双明亮的慧眼。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1题。)
师:完成作业纸上的第一题,是角的做记号,并在括号里打“∨”不是的打“×”。(1)生完成,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的,指出角的顶点和边。不是的说明理由)3.找生活中的角。
A.师:(指板书)其实,我们身边很多也有这样的角,数学书的封面上有角吗?你还能其他物体的面上找到角吗? 学生找角,集体汇报。
师小结:看来,在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找到角,它就在我们身边。
B.师:“角娃娃”可有趣了,它常常和小伙伴们捉迷藏呢!下面的图形中也有角,你能找出来吗?数一数,分别有几个?(课件呈现:“想想做做“第2题。)
()个角()个角()个角()个角
师:三角形有3个角,五边形有5个角,猜一猜,六边形有几个角,七边形呢? 师:你发现了什么?
师:小猴知道我们在学角也跑来了,他还想考考我们呢,瞧!(课件呈现:你知道我有()个角吗?)
三、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1、尝试做角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角呢?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小棒、手工纸、毛线、硬纸条、图钉。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用老师提供的材料或者自己身边的物体,甚至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来创造角。并且把你创造的角的顶点和边指给小组里的同学看看。赶快动手试一试吧!(小组合作,教师巡视。)
2、成果展示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创造角的?(投影展示)
(可能的方法有:用纸折角、用小棒搭角、用短毛线拉角、用两根硬纸条钉角、数学书打开形成了一个角、伸出两个手指是一个角)(重点讲解:用纸折角和做活动角)
3、感知角的大小:用纸折:
师:(展示折纸并贴在黑板上)谁用纸折的角比他的大,也贴上来,有比他的小的角吗?现在,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吗?角是有大有小的)
展示活动角:
师:小朋友的表现真棒!现在老师想和大家玩个小魔术,大家愿意吗?(愿意)请看这是什么?(活动角)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来把这个活动角变大,该怎么办?
生1:拉大。生2:把角的边拉开。师:想角变小,怎么办?
从这个魔术中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汇报
师:看来角是有大小的,想把角变大,就把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大一些,如果想把角变小,就把角的两条边叉开得小一些。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亲手玩这个变变变的游戏?(想)现在请每人拿出一个活动角,你能变出一个比老师手上的角大一些的角吗?咦!你的边这么短,会比我大吗?(由争论中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关系。)看来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没关系。
师:你们真是一群善于动脑,善于发现的好孩子!请大家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那些物体上的角是像这样可以大小变化的呢?(指名回答)生:扇子、剪刀、钟面上的时针、分针走的时候
出示实物:(合拢扇子)看这样有角吗?怎样才能有角?(打开)当天热的时候,扇面打开的越大扇面上的角就(越大),扇的风就越大,打开的越小角就(越小),扇的风就越小。咱们看看剪刀,剪刀正是通过角的大小变化把纸剪开。(师拿出剪刀并剪开纸)
4、比较角的大小(例2)
师:其实,我们只要仔细观察生活,到处都能发现大大小小的角。现在老师随意转动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动画演示出现)你能一眼就看出这些钟面上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同桌之间可以讨论讨论.师:讨论好了吗?(指名汇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数两根针所占的格子,格子越多,角就大,格子越少,角就小。)
四、欣赏生活中的角,课后延伸
师:今天,我们通过与小伙伴们的密切合作和自己的主动探索,认识了图形王国中的一位新朋友——角(演示《角的自述》)正是这些角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试想一下,如果没有角,我们的生活将会怎样呢?课后请小朋友们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指导下以《假如生活中没有角》为题写一篇数学猜想日记好吗?
《角的自述》:小朋友们好,我的名字叫角,是图形王国中的一名成员。我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在图形王国中有很多我的兄弟姐妹。在你们的周围,随时随地都可以看见我。美丽的大自然中有我(枫叶、松树、雪花、田地);天安门上、五星红旗上、祖国的文字上(角)有我;你们住的房子上、五角大楼上、甚至连埃及的金字塔上也少不了我;我们角有大有小,聪明智慧的人们利用我们的特性创造着生活(一组生活图片,扇子、剪刀、挖土机、人行横道、球门等)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我吗?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本节课中,充分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利用学生熟悉的奥运会颁奖、三角尺、钟面等生活中的材料,丰富教学资源,创设生动、有趣、充满数学思考的情境,使数学教学贴近学生。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2.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老师把原有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引导他们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初步认识角,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同时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3.巧妙运用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老师巧妙地运用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除去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与几何图形中的角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角的表象,又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知识。
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究数学的奥秘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动手实践,探究新知 1.联系实物,初步感知角。2.抽象出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3.找生活中的角。4.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三、动手操作,加深对角的认识。1.动手折出角。
2. 做“活动角”,感悟角有大小。3. 比较角的大小。
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预设意图
1. 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 以数学活动为主线贯穿数学过程的始终。通过指角、摸角、找角、做角、比较角等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经验。
【《认识角》教案】推荐阅读:
认识角---教案,反思范文05-31
小学二年级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7-05
认识角课件06-08
认识小草教案07-26
认识红色教案08-31
作文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教案设计05-21
二年级角的认识习题09-07
121认识内能教案05-19
中班教案《认识8》05-29
小班教案:认识颜色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