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感

2024-05-29

乐感(共9篇)

乐感 篇1

一、急功近利不正确的学习心态

对任何一项学科的学习,我们都应遵循其本身的规律,循序渐进、水到渠成。钢琴演奏作为一门集技术性与艺术性于一体的高难度学科,更应如此。目前由于受经济利益的诱惑及虚荣心的驱使等诸多原因,很多学琴者、琴童家长、培训机构甚至钢琴老师,都存在错误的钢琴教育观念和舆论导向,将钢琴教育和演奏水平单纯地与等级考试挂钩,致使部分学生在接触钢琴之初便带有强迫的性质,加之练琴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体验到的艰辛与枯燥,内心的反感便可想而知。基于这样目的性与功利性的学琴练琴,一些学琴不久的学生和家长便开始盲目求快、急于求成,很多人为了能尽快考过较高级别,脱离自身实际水平,放弃大量的专业基础性练习,每天只“啃”考级的几首曲目,不但忽视了教学质量,给钢琴教育的内在规律造成了严重不利的影响,还给学琴者本身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与负担。现在,我们会发现有越来越多考过相应级别的人只会机械地弹奏考级的那几首曲目,换做相同程度、甚至比其考级程度低很多的新作品,对谱面上的基本信息都感到茫然无措、无法入手。 这种急功近利,不正确的学习心态如今愈演愈烈,使音乐本身所传递的美感与艺术教学上的魅力和愉快体验均被扼杀,在演奏过程中自然无乐感可言。

二、教学过程中重技术、轻艺术的偏误

钢琴演奏本应是一门融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学科,但在很多钢琴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初级程度对手型的要求、基本乐理知识的掌握,还是高级程度对速度、力度、复杂节奏型等方面的练习与强调,教师和学生都只顾一味追求解决技术层面的问题而忽视对艺术层面——乐感和审美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造成很多学生虽有较好的弹奏技巧,却无法感悟与表达音乐美,技术与艺术割裂;对其本身所弹的乐曲,乐句、结构、作品乐思的掌握都不甚清晰;内心没有歌唱性,钢琴练习与演奏均近似一种麻木动作重复的状态;谱面符号与实际音响分离,学生不能正确“听”到、感受到他们所演奏的乐谱,等等这些情况,使学生在练习和演奏中只重技术而感受不到艺术,即便有个别学生内心有对音乐的情感,想极力表现,却由于对乐曲理解和艺术层面综合知识的欠缺,于乐谱实际情况和乐思也是不符的。

三、教材使用不合理及教学方法不当导致教学过程枯燥无味

教材的不合理使用,会使学生感到钢琴学习枯燥无味。钢琴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目的的,传统的拜厄、汤姆森、车尔尼、哈农指法练习等钢琴教材,对初学者手指技能训练和提升,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但大量技术性的手指练习,会使初学者、特别是儿童感觉既困难又枯燥无味,加上西方传统曲目与我国母文化背景的脱离、与现实和时代潮流的脱节,以及有些教材在选曲时未能契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因此在满足学生兴趣和提升音乐感受及表现能力方面,必将有所缺陷。此外,由于目前很多学琴者和家长把考级作为学琴的唯一目标,盲目攀比,认为不学钢琴就是落伍,根本未曾真正考虑过本人在这方面是否真有天赋,钢琴学习变成了为考级而不得不学不练的“技能攻关”。一些教师特别是培训机构,为满足和迎合家长的心意,只教那些与考级相关的内容,拔苗助长,一小节一小节的进行重复练习,不仅使学生亳无乐趣可言, 更直接扼杀了人们特别是儿童对音乐的天生喜爱。

四、结语

视觉的乐感 篇2

美国摄影大师亚当斯说过:“好的照片能够使人听到音乐”。又说:“我的底片就是乐谱,我的照片就是乐谱的演奏”。走进《亚当斯作品展》大厅,欣赏他的一百多幅黑白风光作品,寂静中,仿佛听见宏伟而精微的山水交响乐在演奏。

我又想到一些卓有成就的摄影家,如热衷于拍摄风光的陈长芬、于云天、严仲义;热衷于拍摄社会题材的王文澜、刘占坤、卢广都是音乐超级发烧友。每当他们谈及成就的取得,都要诚恳地感谢音乐。

视觉中有乐感吗?音乐能给摄影家以灵感吗?下面我们以片例来讨论这个问题。

节奏是音乐的基础,节奏是摄影画面构成的基础。

何谓节奏?相同形式的不断重复就是节奏。在音乐中,把无序的音序排列成有规律的三拍、四拍、八拍等多种形式的节奏,以直接表达某种情感特征。

在视觉天地,节奏无处不在,自然中的春夏秋冬;社会中的分分合合;人生中的少年、中年、老年;孩子们的“排排坐、吃果果”;部队行进中的“一、二、一”;交通中的“红灯行、绿灯停”等等,因为有节奏,才能有秩序,有规律,有前进,有美感。

相机对着的世界是茫然无序、繁杂混乱的,优秀的摄影作品却让人觉得井然有序、优美动人。《冬日白桦》相似的树干如此整齐,雪域的环境如此宁静,此时无声胜有声,一派明快的节奏在推进。

节奏是一种重复,重复给人的力量,一种重复的美感。

节奏的不断重复是变化规律的体现。单纯的重复又会令人觉得呆板,要使重复富有力量,富有美感,还要注意节奏自身的快慢、轻重、疏密的变化。变化之中静态节奏会有动感,平淡的节奏会变得美妙。

《思想者》这是一幅在国际影赛中荣获金奖的作品。拍摄于北京城市雕塑公园,又在后期运用数码创意。雕塑原作已经强调了节奏感,作者又在节奏的推进中叠加了影像,使节奏更加突出而且富于变化。人面的专注,铁脸的重复,在柔软与钢硬之间,在虚虚实实之间,节奏的推进成了思维的推进,荒诞而有趣,视觉的节奏引起内心情感的起伏,从视觉到心灵,人们会在内心升起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旋律是音乐的灵魂,旋律是摄影画面构成的核心。

各种声音的组合,个个音符的相互联络,在节奏的基础上有着高低、强弱、快慢有规律有起伏的变化,这就是音乐的旋律。旋律是随着人们有个性的思想感情而体现出来的。因此旋律的表现力比节奏更自由、更丰富、更强大,因此人们称旋律为“旋转着的规律”、“永不重复的规律”。世界也正因为有节奏有旋律才井然有序而多姿多彩。

《大地血脉—巴音布鲁克》新疆大地,宽阔无边,美丽无垠,巴音布鲁克河弯弯曲曲地从容地在大地上流驶,人们登高远望,暮色苍茫中,河流泛着白光缓缓流向远方。“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寂寥中仿佛有音响由近而远,由强到弱,视觉的感受,情感的升腾,化为音乐般节奏的推进与旋律的起伏。视觉的乐感油然而生。

旋律的走向变化带给人们静中有动的美感。

许多摄影师在为自己的作品题名时,往往都想到音乐。如全国影展中的《宝钢圆舞曲》、《渔舟唱晚》、《 乃一声山水绿》、《渔光曲》、《小红花圆舞曲》等等。《火红的乐章》这幅作品又是一例。看来,摄影师们都在有意打通视觉与听觉的隔阂,让照片插上音乐的翅膀,飞向人们的心灵,更直接地激越人的情感,使自己的作品更富有感染力。

《火红的乐章》这幅拍摄于钢铁厂的作品,由于采取了俯摄的角度,因而场地上的构件便呈现出曲折有致而无限延伸的线条。这些线条起伏变化极大,有如气势宏伟、强劲热烈的旋律在游动舒卷。火红的基调、明暗深浅的过渡,这些视觉的元素都在人们心中激越起热烈的情感,有如音乐的波动,一种静中有动的美感悄然升起。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视、听、嗅、味、触五大感官,在兴奋异常之时,会联觉起来,产生通感。在艺术欣赏中,只有动人的艺术才会令人产生通感,这是人们全身心的最美的享受。

节奏与旋律的融和是最美的和声。

优美的摄影作品,往往不单纯是线条、影调、色块的节奏,也不单纯是旋律的起伏与变幻,而是一种节奏旋律相融相辅相成的和声。

如何将听觉中的感受化为可见的形,这是音乐家们的追求。五线谱的发明就是这种追求的杰出成果。音符在五条线中上下跳跃着上下推进,小节线的粗细与连结标示着节奏的疾徐。造形艺术大师康定斯基曾尝试用造型元素中的点的形状变化来表现贝多芬第五交响乐第一小节的音高,长度和强度。看来,在视觉中表现乐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太湖帆影》这是一幅气势宏伟而又赏心悦目的佳作。其动人之处我们不妨把作品看成一部成功的和声。这和声由天之乐与水之乐两部合成。天,白云蓝天的衬景中,繁华的节奏被舒展的枝条的旋律编织为春色一派的热闹。而水之乐,渔帆点点的节奏与桅杆高低的起伏旋律合成了平和与优雅。《太湖帆影》是摄影,又是音乐。

和弦的音律构成有如摄影的平面构成。

人的思想情感是丰富多彩而且富于变化的,直接表现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及其演变是音乐的优势与使命。因此利用音域旋律线、音调、音速、音色与力度把声音融为具有表现力的形象,把各种不同的声调有规律地组成和弦,以表现各种情感,是音乐的特征。音乐形象可听而不可视,在渐行渐变的节奏中,在高低起伏的旋律中,人的各种情感在推进在升降,音乐的力量直抵人心而不可抗拒。这是音律构成的魅力。

我们以欣赏以节奏和旋律构成的音律美的感受来欣赏《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你会感觉这分明就是一首凝固的音乐交响。白色的廊柱架构以直立横排的形式重复着,延伸着。高低不同的顶端如果形成连线,那分明是一条飘扬在蓝色天际的优雅和谐的旋律。最美妙的是倒影,梦幻般的倒影与白色建筑,金色圆顶完全形似,但一正一反,一实一虚,有如两个声部的和弦。和弦的大同小异的相反相成是视觉美又是音乐美。摄影的平面构成暗合了音乐的音律和弦之美。

视觉的乐感在摄影造型中无处不在。

《图画展览会》、《蓝色多瑙河》。从名字看,肯定是绘画作品或是摄影作品,然而事实上前者是俄罗斯著名作曲家莫索斯基的钢琴组曲,后者是奥地利圆舞曲之王斯特劳斯的代表作。分明是听觉,却要用视觉来引导,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分明是摄影作品,却偏要用音乐作题目,这正说明听觉中有视觉画面,视觉中有动人的音乐。

著名时尚摄影师娟子有一次应邀为一个舞蹈团拍合影,怎样把十几个人拍在一起既不呆板又不凌乱呢?她想起了音乐,用视觉表现节奏与旋律。《合影》舞蹈演员每个人都是美丽的音符,合影成了优美的轻音乐。

现代艺术都在走向音乐,优秀的摄影作品必然与音乐相通。

现代艺术,无论是绘画,是雕塑,是摄影,是舞蹈,是书法,是建筑其共同特征是追求以人为本,追求情感表达,追求个性张扬,追求形式新颖。而这一切都是音乐的鲜明特征,因而,作品有没有感染力,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欣赏中乐感的多少与强弱。

在2007全国摄影大展中荣获艺术类银牌奖的作品《腾飞》,欣赏这幅作品,你心中不可能不回荡着时代在腾飞的宏伟交响乐,地平线上的原野与山岭一片迷茫,眼前突兀而起的钢架结构有着分明的节奏美与强劲的旋律。更美妙的是,此时此刻,正有一群飞鸟从钢架结构上空飞过,有如快乐的音符掠过天空。画面无声,却令人感到钢铁的交响与欢乐的鸟鸣。《腾飞》的时代是激情澎湃的时代,是众音鸣和的时代。

摄影走向音乐就是走向情感,走向创造。

让我们的心灵充满动人的音乐,让我们的摄影流溢着节奏、旋律与和弦,让我们的视觉享受着更多的美妙的乐感。

我们的漫谈年终将告一段落,下一期我们将讨论“摄影美学,耕耘这一片沃土”。

《冬日白桦》 美国戴维· 穆驰摄

《思想者》孙玉芬摄

《大地血脉—巴音布鲁克》孙家斌摄

《火红的乐章》贺敬华摄

《太湖帆影》周时雨摄

《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陈育宁摄

《合影》 娟子摄

对管弦音乐感想要求以及建议 篇3

很开心能在大二这个学期能够选上自己从未涉及过的课程—管弦乐。虽然上的课程数量不是很多,但是已经勾起了我对管弦音乐的喜爱,同时,也让我了解了很多西方文化知识以及之前所听到的交响曲的背景。我觉得这对我的画画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在这门课上,我最喜欢的乐器是小提琴以及小号,据我了解小提琴总共有四根弦。靠弦和弓摩擦发出声音。它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国,是现代管弦乐队弦乐组中最主要的乐器。它在器乐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是现代交响乐队的支柱,也是具有高难度演奏技巧的独奏乐器。在课堂上老师的介绍还有演奏者的演奏让我知道小号音色强烈、锐利、极富辉煌感,声音嘹亮、清脆、高亢,具有高度的演奏技巧和丰富的表现力;是铜管族中的高音乐器,既可奏出嘹亮的号角声,也可奏出优美而富有歌唱性的旋律。小号使用弱音器可增加神秘色彩,音色明朗响亮,非常锐利。不仅可以演奏振奋人心的旋律,而且能够演奏抒情的优美乐段。

对于这门课程我没有什么要求,只是希望还能够能多听听现场的乐队演奏,那种感觉是跟自己用电脑放出来听的感觉是非常的不一样的,希望老师您能够多多带学长学姐们来相思湖校区演奏。

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感 篇4

一、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的概念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产生于美国本土的一种教学法。最初是作为专业音乐学习的一门课程 ( 包括七个方面的素质培养:乐音、节奏、旋律、和声、曲式、调性、结构, 音高、音色、力度都包括在乐音内 ) , 后来推广到非专业的音乐教育领域, 而且发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该教学法效果更好。由于该教学法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美国人又直接称之为“发掘创造力教学法”。美国综合音乐感教学法是通过构成音乐共同性因素进行音乐教育的一种总体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属于学科综合性的音乐教育范畴。它包括音乐共同性因素原则、音乐实践性原则、综合性教学三大原则。该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福特基金会赞助的音乐教育研究项目“当代音乐教育计划”研究成果之一。

二、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产生的背景

1957年 , 苏联把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了天, 引起了一向认为自己在各方面应居领先地位的美国当局的震惊。白宫马上组织强有力的专家班子研究差距所在和赶超办法。最后他们认为 : 落后的根子在教育上, 下决心把改革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课题来突破!于是拨专款设专人分析世界各国教学法的优缺点, 寻找改革的途径, 并得出“音乐教育对整个国民的智慧开发, 意志锻炼, 创造力培养等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的认识。在研究教育改革的过程中 , 他们越来越认识到艺术教育对于培养人才的意义, 提出了“通晓和熟悉艺术以及人文学科, 促使优秀科学家的视野变得敏锐”的观点。著名的耶鲁研究班1963年研究的课题是“音乐教育的方向”中明确指出 :“今后的音乐教育要以发掘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重点。”正是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 他们研究了西德的奥尔夫、瑞士的达尔克罗斯以及日本的铃木等音乐教育体系, 结合美国的具体情况, 并估价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随之产生了综合音乐感课程以及它所提倡的发掘创造力教学法 , 并在不断实践中逐渐完善和发展起来。

三、提升学生创造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 不是重复千人所做的事情。”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与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达尔克罗兹教学法都有一个共同点 : 教育思想的核心都是建立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上,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展开想象的翅膀来领悟艺术作品的丰富内涵。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注重的是唱歌、欣赏、器乐等方面, 但是创作的内容相对较少。而音乐作为一种艺术门类, 其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创造性。它在个体发展方面所表现出的最大优势之一也是培养个体的创造性, 原有的音乐教学内容 (唱歌、欣赏、器乐、乐理知识) 虽然也包含了一定的音乐创作成分, 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但由于音乐创作一方面有其自身的基本体系, 另一方面, 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创作内容上的一个主要方面, 即兴创作与表演对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发展以及其他素质的全面提高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仅仅把音乐创作融在其他音乐教学内容之中, 就不可能发挥音乐教育的审美育人作用。只有把音乐创作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独立出来并加以强调, 中小学音乐教育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益。

四、增强学生探索欲

音乐课程中的音乐探索, 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 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 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 设定生动有趣的探索性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情景,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之所以得到快速地认可和发展, 就是从自由探索入手, 能有效地建立自我的概念。不少感到学习困难的学生, 并非智力低下或者生理缺陷, 而只是缺乏自信心。综合音乐感让学生们从自己的生活, 从自己本身探索起。而且对探索者来说, 失败、成功都属正常范围, 老师对学生在探索中点滴的结果予以尊重, 这就鼓励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 使学生处在良好的自我状态中, 自信心也逐渐培养起来。

五、激发学生创造潜能

在美国, 有的中学合唱课从探索和声变化着手, 逐渐训练了即兴合唱, 一组感觉相似的学生就可以对一个旋律做出某些和声变化的即兴合唱, 而另一组可作出不同变化的即兴合唱, 从即兴合唱中探索四部声音的协调。再唱经典合唱作品时, 学生就具备了对合唱声音的判断, 协调出和谐的乐感。我国中小学的音乐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探索音色, 让学生们把自己先想过的能形容“音色”的形容词列在黑板上, 并逐一进行描述。然后播放《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梁祝》、《大海》、《白毛女》等乐曲, 让同学们找到音色在音乐中的运用, 并和同学们一起分析、探索这些音色构成的方法, 鼓励同学们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自己的作品并演出。当然这些作品是粗糙的、不成熟的, 但同学们通过思维的联动、跨越、多向、综合的运动, 结合了形象、逻辑和灵感等思维活动, 把已经拥有的知识进行了迁移和泛化, 使创造思维更多地爆发出创造力。

书法的节奏与乐感 篇5

中国书协会员(妇女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省青年书协主席,陕西省于右任书法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书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青联常委。陕西省第十届“巾帼十杰”。

书法作品曾多次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中青展、全国展、妇女展、扇面展、兰亭奖、中国书协优秀会员作品展、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全国书画展等展览中获奖、入展。

书法中的空间意识是由如音乐、舞蹈的节奏感来体验的。节奏是美的重要特点。书写中的流动性和轻重提按所表现的节奏感、舞蹈性,以及书法作品完成后,整个画面对这种节奏和音乐时空感的凝固,不仅书者以笔墨舞蹈的形式来完成,赏者也会从其中体验到这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韵味。舞,在古代与乐不分,乐包括舞。中国书法所表达的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舞蹈着的天地。“一切艺术都是趋向音乐的状态。”这是沃尔特·佩特很有意味的名言。

无论书家、画家、诗人,中国艺术家就是用这种超然玄远“俯仰自得”的精神来观照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并在大自然的节奏里“游心太玄”的。用心灵的眼睛来看宇宙万象,这个宇宙便是节奏化了的、音乐化了的和谐的宇宙。

在一幅书法作品里的每一笔、每个字、每一行及至整个画面中,均有节奏的作用和表达。这种含蕴在字里行间的节律美的作用,是将每一笔画和字节中的实相,化为一种动态的空灵,由书者心灵传达至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凝化于笔端,引导人的精神实现飞跃,超入美妙的境地,并进而引领观赏者也进入这生命的节奏中,探入“真”和“美”的核心,以表达“人类不可言,不可状之心灵姿势与生命的律动”。

书者用笔墨的浓淡、枯润、线条的穿插交错、明暗虚实的互相映衬,疏密的节奏调节,将一幅手札作品幻化为一曲空灵美妙的音乐、一幅笔舞墨韵的图画,给读者以“失去了的和谐、埋没了的节奏”,得到一种生命的自由和心灵的释放。

笔墨线条书写的徐疾,造成了整幅作品以及其中每个字、词、句的或安静、或飞动的态势。这种安静是飞动着的安静,形态如苍鹰的滑翔。在安静的笔墨中“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我们会有阳春时节梨花下墙角边融融暖意中时间也开始缓慢流淌的感觉,一字千年、一字千古,千年一日。

静是中国艺术中的主旋律,动也是中国艺术永恒的追求。静态的动和动态的静在中国艺术里得到了极好的融合。动是刹那永恒的动,飞速划出的线条及在其中不断调整的笔锋的舞动将一种瑰丽的飞动在瞬间凝固。无论墨色的浓淡、笔意的润枯,无论淋漓的墨块或疾涩的飞白,都在这种飞动的舞的姿态中得以永恒。现代美学家宗白华说,中国艺术的最高形式是书法,书法的根本精神在乐,是伴着音乐节奏的舞。高超的书法形式,其实就是舞者,是一个舞者舞蹈过程的承载和凝固。

这种动与静的妙合表达了中国艺术家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和风骨,是他们执着坚定的人格意识和优雅自在的生命情韵的最好阐释。

器乐教学与多重乐感培养 篇6

关键词:器乐教学多重乐感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174-02

1 引言

多重乐感是指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音乐作品的音音之间微妙关系的感觉、音乐形式、风格表达方式的不同,以及在音乐方面各种音乐音响存在感受性知觉相溶相涵后的音乐多重感知能力与表现能力。它是建立在对音乐音响多重乐感知的基础上的。在人们进行音乐演奏时,会通过对多重音乐语言、语汇的表达、感知、联想,从而进一步地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美。只有立足本体文化,超越狭窄的族群文化传统空间,才可能理解多重文化与多重乐感的实在意义。“只有当我们与拥有其他文化的人们进行文化交流时,我们才能察觉出文化的差异以及在这一差异中表现出来的我们自己文化的独特性。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其他文化和它们与我们文化的区别,从而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1]367今天,文化间互相欣赏、相互依存,多重乐感问题则显得更加重要。围绕器乐课程多重音乐听觉感知能力的培养与探索,成为我们培养面向未来音乐文化人才基本途径之一。在多元文化交融的今天,如果你倾向单一风格的音乐听觉感知,在音乐跨文化交流感知与理解、阐释上你将遇到问题。所以,培养学生具有多重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够区分与理解多元文化间的音乐表达方式的差别就显得尤为重要。

2 培养多重乐感的方式

音乐是时间艺术,在演奏中,所有的音都在过去的经验记忆中、现在正在鸣响的和将来立美可能的三种时间状态中存在。如音到音的音程感发音概念在演奏者心中可以联想到一定的距离感。距离感主要是在演奏者未来听觉的一种内在尺度,是当音尚处于未来发音的可能性时,心中对这个音与前音的音程合适的审美标准距离要有一个预测。根据内心听觉的音响预想,耳中似乎听到这个将发的音,这种听觉能力叫做内心预先听觉。经过一定的审美标准系统严格训练的器乐演奏者,心中对音程都会形成合适的距离感,而且非常规整和清晰。这种距离感在不同的演奏者心中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但在每个演奏者心中,这种感觉应该是基本恒定的;正在鸣响音是预先听觉的现在时,通过反馈机制对照内在标准进行主客统一的立美音响进行偏离倾向的修正;使记忆、现实与未来“三时”中的音音运动掌握在演奏者的把握之中,进而使立美音响“有序”地抒发。

单一的“音乐感知力包括音准、节奏、力度、音色,……相异的“音的艺术色彩”和“音乐表现力”。[2]3而多重乐感的培养与应用是与文化间交流联系在一起的,是具有未来社会不同文化间新的平等交往活动特征。同时多重乐感也是指导主体在认同模式下演奏不同文化背景音乐的立美、审美的内在标准。而在课堂教学中贯穿多重乐感的教育,教师就应具有多样文化整体观念,具有敏锐听觉感知力,提升多样听觉感知与多元技法表达能力,才能为学生营造有益于其多元听觉感知力发展的良好教学氛围。如将世界各地的音乐系统地引入教材等。应当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各种音乐表达的特殊的技术技巧、音响控制过程,以及与特定音响对应的情感体验、通感想象、动态记忆、形象思维等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学生多重音乐感知力。

器乐是音乐教学的重要载体与内容之一,通过器乐音乐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身份的作曲家通过音乐来抒发及揭示内心的感受或描写客观事物的音响,引起内在共鸣与想象和理解。不同人文化时空背景下的音乐情感的具体表达方式与释然过程是不确定性和多解性的,相差较大。具体民族、国家文化时空的不同,相对独立封闭,存在方式呈现鲜明特色。器乐课引入差别化的教学,及音响对应情感與演奏具体技法的同与不同的分析解读,演奏、反馈、调整立美的每一个动机、乐思的鸣响等,无不体现个体听觉审美的感知理念。可以说器乐演奏是特定文化背景下音乐感知力符号信息的外化、超越、重构的交流过程。器乐音乐被认为是纯粹的,不能直接再现客观事物。但可以通过主题情景想象,选取具体合适的音响音色、音质、音强、虚实等来达到情感意象并表达演奏家对生活的体验与美的追求。例如中国音乐风格的管子曲《江河水》的音调,选用苍凉的声音直接表达充满压抑、凄凉、悲愤的情感体验;又如如舒伯特小提琴独奏曲《小夜曲》,在钢琴分解和弦音响烘托下, 倾诉爱情,声音委婉缠绵、悠扬悦耳。使人从音乐音响营造的音响特殊形式时空中,感受到了音乐演奏者的独特的内心情感世界与独特的民族性与时代性。

3 多重乐感差别化教学的途径

多重音乐感知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内涵,呈现出综合而复杂的有机结合状态,演奏者应用不同的立美审美感受标准,进行音响感知、感情体验、想象联想、理解认识。立美之人通过联觉,赋予声音变化的物动、情动的想象、联想的形式化,对应着各类情感发展,在时间过程中展现。不同风格的音乐声音之所以有各种状态与感受性,是因为音乐之音音动向与人类具体的文化之人的情之动向,以及演奏者曾有的情感记忆产生同构,是声之情动与人之动情的同构共感效应。演奏者可通过通感联觉的意象力到达内心视像看到音响描述的意象形式图景,自建完型心中声音形象。但由于地域文化自然风貌的人文风情,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人对与自然与社会的综合平衡能力的层次差别,各民族对情感的具体程度、理解与表达都是不尽相同的,音乐中的表达也同样如此。如风声、雨声呈现给我们的不是只是音响,声音是表现情感的艺术类型,没有概念与语义,但同构了事物的情态与形式。具体的作品对于音乐来说都有其自身的个性特点。但在音乐整体性中,仍然具有比较典型的共性。中国古曲乐意多部分是向自然超越而去,在音响的淡和中正的飘逸之中飞扬,而西方古典音乐多是物物具体动态走向、关系的音响形式模型所营造的感知形象,当然,技术技巧的应用也就大相径庭了。

器乐教学的音乐思维与审美标准的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理性认识与分析方面,包括对不同文化中的各种音乐作品表现手段,如旋律、节奏、调式、调性、和声、曲式等进行对比分析,直接听觉感受音响,没有解释和干扰,身心放松地倾听,自在自由地想象—— 联想、构想,从音响中感悟出音乐文化的情感内容与形式美感;具体教授学生演奏、表演所学乐器的音乐作品,模仿音响情感动态,较为准确地模仿演奏出教师示范的感知性音响,并在表演过程中具有主体意识地使用技术技巧;教师最后印证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及表演水平。例如中西方在演奏描写月夜的音响时,学生审美意象的营造不完全相同,但大体上还是月夜的差异性情境,而不会呈异态情境。这不仅是因为多重乐感也是心象与物象的通感同构,而且还因为音乐是对象世界在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审美反映。我们音乐的立美是通过具体的可感的艺术化的具体的人的技术技巧来表达情感音响方式到达抽象的人的共性美的精神世界。

而多重乐感对于具体音乐作品风格的音音之间、音乐形式、风格表达方式的微妙关系的感觉不同区分与表达是建立在对音乐音响多重乐感知理性分析与感性知觉上的。通过对多重音乐语言、语汇的演奏表达、听觉感知、审美联想,从而较为准确地感受到不同音乐文化的特性美。由于音程属性的音高细微变化主要体现在旋律进行时音音动态倾向因素引起的音高变化。在旋律进行中,只有感觉、掌握、运用这种音准极其细微的变化,才能使演奏音准达到美的艺术境界。一般说,因为调性不同,音阶走向不同,在音高音准关系上会出现一些细微的变化。在大调音阶上行时,Ⅲ、Ⅵ、Ⅶ级音分别比十二平均律高8、6和10音分,给人以一种“光明向上”的满足感;如欧洲音乐旋律音音进行的动力性来自于不稳定音向稳定音倾向性程度的不同,由于旋律不同走向,相关音级随着前后关系、乐句关系、风格关系、情绪情感的限定,音高也会随之而发生不同的倾向性多少大小变化。尤其是大小调音乐体系中的导音,上、下行的音差可达12音分左右。上行时,导音和主音之间的半音关系常因为倾向的缘故而小于五度相生律的小半音(约85音分左右)。也就是说,导音要尽量偏高些,以增强与主音之间的倾向性。在乐曲中,不单是大调音阶中的“VII一I”上行进行具有导音的倾向性,有些带有离调性质的乐句中,也用变化音来造成这种对于临时“主音”的导音式的倾向感。如果是大调的主音经导音下行,导音也就失去了向主音倾向的必要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应把主音与导音之间的半音关系控制在十二平均律的水平上。也就是说,导音不可偏高,以取得旋律下行时七级音与较要发出音的协调的音程关系的圆润和通畅。又如东方音乐音音运行的点与点之间的虚空是总体结构间性的情感伸展、丰满的意象,在音乐音响中诸多动向情象幻象等的浑融而生成的一种超越性艺术境界。意象追求客观化的象征意象的多重蕴涵,同时意象群共相构成的整体性蕴涵和象外之境,表现一种情调、氛围或一种精神情态感觉、境界,追求音乐意象之间的有机融合与意象整体融合后的乐美陶醉韵味,将意象与思想、意象与情绪交融并共置于物境与人意感通生发之中,形成物我化一的意境状态。

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中的音乐作品风格的比对分析,对节拍、速度不同的感知,体会音乐律动、情绪,再抓住不同音乐外部形式特征,进行跨文化交流与超越进入审美意境重构。如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中的标题概念提供了想象与理解的依据。通过音响对河水的动态的模仿感受沃尔塔瓦河生态环境情态图景。演奏什么民族、地方音乐就应有什么方法与音响。演奏者对于各民族、地域的音乐风格掌握和领会程度,就是多重乐感对具体音乐的区分感。方言是形成音乐语言表达样式最重要的要素,江南柔软、甜美;北方粗犷、豪爽。南方风格发音细腻,多即兴小装饰音,典型的曲目有《江南春色》等,是江南地方语言的音调化;北方风格音质刚劲、厚实,典型的曲目有《秦川抒怀》等,各地的地理和气候也是器乐音质音色音调形成的原因内涵之一。南方的湿润,北方的干燥,南北派音乐音色则不同,而平原和山区地貌不同,也是形成曲调流畅与高亢、发音清彻与浑厚的内在因素之一等。

通过器乐学习达到对不同时空民族文化、不同风格、体裁作品听觉感知、情感体验的融入,习得多元音乐文化的标准、方式,了解掌握乐音运动的对象性客体之音响特征。以期在多重乐感标准指导下的对乐器的精微操作控制,使在不同文化间进行心灵沟通、体悟音乐到达审美之意象,使人类跨文化和谐交流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张德斌,关敏主编.高新技术企业营销策略[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2:367.

培养学生在歌唱中的乐感 篇7

关键词:乐感,感受力,表现力

在声乐课的教学实践中, 时常遇见学生越唱越找不到唱歌的感觉了, 也越来越不会表现作品了。如果不能顺利解决这个问题, 演唱的音乐作品老是味同嚼蜡、平淡无奇, 学生学习积极性当然会受到很大打击, 并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解决这样的问题,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乐感, 怎么样才能获得好的乐感, 演唱好作品。

乐感, 是人类七大智能中的一种, 七大智能又称多元智能, 由语言、数学逻辑、视觉空间、肢体运动、音乐韵律、人际和内省共七种智能构成。1、语言智能指语言理解及表达能力。2、数学逻辑智能是运用逻辑和科学的方式思考的能力。3、视觉空间智能是能准确地看到周围形象, 并留意细节的能力。4、肢体运动智能指具备良好的肢体运动及身体、大脑间的协调运动能力。5、音乐韵律智能是指对音乐的敏感性及表达音乐的能力。6、人际智能是指与外界的理解及沟通能力。7、内省智能是指理解自身, 并学会对自己的生活负责的能力。

单从乐感来说, 它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是客观的音乐音响通过听觉感受后而产生的心理反应。通常所说的乐感不是对单一乐音要素的感知觉 (如音高、音长、音量、音色) , 也不是对某一音乐表现手段 (如旋律、节奏、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等) 的听觉鉴别和判断, 而是对音乐整体感受能力和效果总和的概念性表述。作为一种艺术, 音乐就是要传达某种感觉 (非简单的听觉) , 而乐感就是人们了解这种感觉的感官能力, 这种能力可以先天遗传, 也可以后天培养。

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 乐感涵盖两方面内容:其一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其二对音乐感受的表现力。下面将对这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音乐的感受能力, 人们对音乐中的欢乐、谐趣、激昂、悲伤、惆怅、或轻松、紧张等情绪, 都会有情感上的共鸣和感染力, 这就是人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当然不同的人, 对生活的理解, 对作品的理解不同, 他从音乐作品中获得的音乐感受力都不相同。优秀的演唱者, 首先应该懂得欣赏音乐, 感受音乐。培养声乐学生乐感在其培养音乐感受力上应该多做功课。

1、在学唱歌曲中培养感受能力。

对于学生, 要完成音乐作品, 首先要学唱, 只有唱对、唱准、唱好, 才有可能产生感受力。这是培养乐感的基础。学生在学唱的同时, 感受到作品的情绪, 基调, 性格, 并且情感上引起共鸣了, 才能完成作品。如果仅仅是学唱, 而不感受作品的情感, 必然不能很好的表现音乐, 更谈不上“声情并茂”的演唱作品。

2、通过创设情境, 培养感受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 音乐是一种空灵艺术, 而这种空灵的灵魂是情绪。高尔基说:“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那么歌曲是特定情境中的特定情绪。音乐教学必须用多种方式设置情境, 通过设置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作品, 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语感的体验是音乐感受力的重要环节。

声乐是用人声演唱的音乐, 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 包括言语和乐音两部分。言语, 语言学上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和思维的过程及结果,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说的, 所听到的, 所写的都是言语而不是语言。由于言语这一特性使它成为人们所感的对象, 正因为言语信息能使人们受到刺激产生心理反应和情感变化, 所以好诗词总是传诵不衰。如《花非花》 (黄自曲, 白居易诗) :“花非花, 雾非雾, 夜半来, 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在朗读过程中我们注意到这首词在结构上的规律。这是一首情诗。说花非花, 说雾非雾, 本不是花, 本不是雾, 花有所指, 雾有所喻。欲言又止, 但止不住又说出真情——夜半来, 天明去, 既非花, 又非雾, 说明确有人来。谁来谁去?隐而不吐。为什么来?春梦无多, 回味无穷;朝云遽散, 惋惜惆怅。春梦者, 春情也;朝云者, “旦为朝云, 暮为行雨, 朝朝暮暮, 阳台之下”事也。此诗由一连串的比喻构成, 描述隐晦而又真实, 于朦胧中有节律整饬与错综之美, 是情诗的一首佳作。后人曾谱为曲子, 广为流传。如果加上旋律, 唱起来音高变化多样, 显示了词的情感表现的多样性。其次歌词押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为词的可唱性打下了基础。这两点是打动观众的重要原因。这种利用文字信号, 通过读者视觉的阅读、理解来刺激观众, 使其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 以及利用语音信号, 通过听觉对声音信息刺激的接受, 产生对词语的心理感受的手段, 便是语感及对语感的运用。这是词作者在作词过程中首先考虑的因素。

可见, 语感不只是文字信号中的表形、表意、表情因素的简单结合, 而是将各因素与语言信号中的表音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只有把对作品语言内容的感受和对作品语言形式的感受有机结合, 才能全面增强语感力量, 形成歌曲的乐感基础。

4、通过审美教育, 培养感受能力。

在音乐艺术中, 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从美学角度来看, 西方美学强调音乐是“听觉艺术”、“情感艺术”, 中国古典美学提出:“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 作为艺术审美对象, 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歌唱艺术以它独有的魅力, 从审美创造到精神愉悦, 在广阔无垠的音响空间里, 回荡着激情昂扬、细腻深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等美妙动听的声音。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时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之中, 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 通过歌唱形式全部呈现给听众, 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美感和享受。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 应该上升到审美的高度, 以美学的视角了学习音乐, 感受音乐。所以审美教学, 美学是声乐学生的必修课。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感受的表现力

乐感是音乐美最基本的表现形式, 是将技术转化为艺术的成果, 也是赋予音乐鲜活生命的灵魂, 无疑是音乐本质力量的显现。良好的乐感表现是建立在对音乐作品深刻理解和对音乐表现技能熟练掌握基础之上的, 因此, 对音乐作品的审美体验通过歌声表达出来, 从而使音乐富有浓烈的感染力。富于乐感的演唱不仅善于抒发和表达音乐的情感内涵, 而且还能够激发欣赏者的情感, 能够通过生动感人的音乐使人得到愉悦和精神的力量。

1、演唱实践是培养乐感表现的重要方式。

当学生演唱时, 必须引导到音乐表现的要求上来, 要求不仅是唱 (奏) 得连贯、通畅、自然, 而且要将音乐的内在情感从内心表达出来。音乐的情感比生活中的情感更强烈、更集中, 也更富有感染力, 并且更夸张。所以学生演唱作品要在自然的基础上更充分。当学生正真的将音乐的“味道”唱出来, 避免单纯追求技术要求的时候, 他们自然能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所以鼓励他们在音乐表演过程中, 以充沛的自信心走进音乐, 表现音乐, 从而积极主动地掌握乐感。

2、让学生在美的形象中去表现美。

音乐作品塑造的美的形象是作品

灵魂的体现。怎样更好的表现出美的形象是音乐感受表现力的崇高境界。美的形象是教化人的, 形象可能是壮美的, 可能是优美的, 可能是柔美的, 千姿百态, 争妍斗艳的形象美。学生要用美的观念去塑造声乐作品的美的形象, 按照歌唱艺术美的要求进行性格变化和情绪发展, 依照美的法则进行歌唱表演, 运用外形美的艺术表现, 揭示形象的内在美, 使塑造出来的声乐作品艺术形象符合美感的要求, 让听众最终得到美的享受。

培养学生获得乐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需要长时期的积累, 要靠平时的潜移默化。除了学生建立积极学习的态度, 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上的配合。与此同时, 教师应该给学生营造艺术熏染的氛围进行学习, 而那种硬性的、机械技术练习, 达不到歌唱艺术本身的要求, 久而久之, 学生也会失去对崇高艺术魅力追求的信心。所以, 教师要注意情感体验, 以情感人, 以美育人, 达到乐感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管建华著:《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 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5年10月。

[2]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年6月。

[3]田丁著:《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 《中国音乐》编辑部, 2002年7月。

[4]赵梅博著:《歌唱的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7年, 11月。

[5]李晋伟、李晋瑗编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 华乐出版社, 2003年2月。

高校钢琴教学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篇8

乐感是音乐作品表现的灵魂。学生进行专业的乐感学习, 可以准确地表达作品的内涵, 全面地诠释音乐。钢琴演奏要是只通过表面的乐谱演奏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而想要做到意义深刻就应该把作品背后的内涵表现出来, 运用一些技巧来表现出来。优秀的高校钢琴老师可以让学生们逐渐提高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最后实现表现音乐故事感的弹奏。

钢琴教学活动不但需要注重演奏技术的传授, 还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音乐乐感, 二者的结合可以在主观上加强学生钢琴演奏的实际效果, 学生们拥有了比较好的乐感以后就能真切地感受钢琴音乐作品的魅力, 也会重新理解音乐作品的真谛。但是如果钢琴教学不重视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就不能满足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追求和理解。在实际的钢琴教学中, 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乐感的学习与培养, 通过学习、训练让音乐作品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2 培养学生乐感的方法

2.1 提升学生听音辨音的能力

听力是接受声音和分辨声音的能力。音乐是一门声音的艺术, 相应的它也是一种听觉艺术。优秀的听音辨音能力是对学生乐感培养的基础。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 对学生提出了听力的要求, 一般都是指声音和音色的追求, 还有节奏感与相应的音乐感的感受。钢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主动引领学生听多种多样的风格, 不一样的曲作家, 不同音乐阶段的音乐, 让他们可以在头脑中建立分辨优秀音乐和一般音乐的能力。当下音乐的传播渠道相当的多样:CD、互联网、MP4、电视、广播等全是下载音乐的渠道, 因此在上课时,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听音辨音的训练, 要多练多听, 全面提升学生对声音的敏感性。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 学生一般都会拥有比较好的听音辨音的能力, 当学生自己练习演奏钢琴的时候, 就可以轻松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 学生自己就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弹奏体系, 提升乐感的表达效果。

2.2 培养学生的音乐作品鉴赏能力

在钢琴教学的实际过程中, 常常碰到学生弹错音和不重视音色转换的问题等, 这些问题暴露了学生并没有养成听音的习惯。音乐其实是一个听觉艺术, 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听觉练习和声音的分辨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给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乐感学习打下基础, 经过训练后, 学生完全就可以感受到自己弹奏出来的声音和教师示范的声音的差别, 辨别和弦功能与触键后变化发出的音色不同的地方, 而音色的变化也会对演奏表现情感会产生影响。例如, 学习演奏《松雪草》之前,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听《松雪草》里的三段音乐选段, 对学生进行提问, 问问他们这三段分别有什么样的感受, 它们表达的意境有什么不同。问题回答完毕后教师再示范, 用不一样的演奏角度、力度变成不同的音乐风格, 辨别不同音乐的差异, 体验声音不同的感觉, 感受不同的演奏者对同一个作品的演绎, 进而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和特点。

2.3 训练学生音乐表达力

高校钢琴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教授学生比较科学的演奏技巧, 例如准确的连奏、音阶、双音、和弦等演奏方法和手法, 之后再让学生把理解到的各种感觉, 采用恰当的手法完整地表现出来。优秀的钢琴演奏手法是表现音乐作品内涵不可缺少的手段, 高校钢琴教师在强化学生演奏技能练习的同时, 也应该加强学生快速的识谱演奏能力, 把音乐作品上乐谱中的各类速度记号、演奏手法等进行标注。还应重视情感的培养和表现, 音乐作品是运用音节去表现作曲者情感的, 演奏者自己也需要积累多种多样的情感, 当演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的感情一致的时候, 才可以变成灵动的音乐效果诠释。因此, 高校钢琴教师在对学生的平常乐曲、练习曲还有音阶的教学活动过程中, 都需要让学生带着情感去演奏。

2.4 细致分析作品, 体会作品内涵

我们要进一步地理解和分析作品, 要能用创造性的思维去解释音乐作品里的形象, 同时要对一首音乐作品有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提升对音乐作品内涵的表现力, 只有这样学生在弹奏钢琴作品时才会多一些感觉, 将自身的情感完全准确地表现出来。高校钢琴教师在讲解新的音乐作品时, 应该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练习, 对这首新音乐作品有基本的解构与自己的理解, 分析作曲者在这部音乐作品中要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作品中写的故事是什么样的风格, 学生自身可以做一个试探性的弹奏。在上课的时候, 钢琴教师应先分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 背景是判断作品演奏风格的基础, 让学生可以全面地了解作品, 知道作品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最后完善自己的理解, 这样的课堂讲授对掌握音乐作品内涵、了解作曲者的构想是特别重要的。在提高思维水平的同时, 培养学生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 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

3 结语

学生乐感的培养和加强是钢琴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钢琴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 利用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提高学生学习钢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钢琴学习中去。只有这样, 才能在长期的钢琴学习中培养出学生良好的乐感, 才能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美, 感悟到钢琴演奏的魅力。

摘要:乐感是钢琴表现情感的中心, 也是钢琴演奏的重要因素, 但是很多高校的钢琴教学基本上都是只重视钢琴演奏技巧的训练, 忽略了对学生乐感的训练, 应加强对学生乐感的培养, 研究学习乐感的技巧。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乐感培养

参考文献

[1]李琳.论音乐的审美教育[J].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2, (09) :112-113.

[2]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999.

[3]周铭孙.如何掌握钢琴弹奏中的音乐感[M].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

探究课堂矛盾,回溯乐感教育 篇9

摘要:当今的教育,大多数并未显现出她真正的意义。譬如在学科教学上,不仅没有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反而由于低沉、僵硬的课堂使得学生变得消极、抵触。然而我们民族文化所传承的一直是以“孔颜乐处”为代表的“乐感教育”,是充满积极、向上的。本文试图以易经的思维在数学教学设计中的渗透为例,解决现如今课堂的三大矛盾: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教师与学科的矛盾;学生与学科的矛盾。并鼓励教育者回溯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圣贤“传道、授业、解惑”的智慧,逐步从“经师”过渡到“人师”,真正让受教育者受教育。

关键词:教育;乐感教育;传统文化;易经;微积分

G642.0

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往往充斥着三大矛盾,使得课堂成了师生眼中一个无奈、难熬的地方。这三大矛盾大抵是:教师与学生的矛盾,即教师所教授的课堂无法让学生有兴趣融入;教师与学科的矛盾,即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仅仅局限在本学科范畴内;学生与学科的矛盾,即学生常常怀疑现在所学的知识对于将来自身发展是否有用。然而,在我们古代宋明理学家的教育观里却有着著名“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譬如孔子曾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从根本来看,我们民族文化基因所传承的教育不是西方基督教“原罪”式的“悲感教育”,而是充满积极向上的“乐感教育”。教育应该是在沟通中自觉成长的,课堂应该是在愉快中切中要害的。因此,虽然我们今天的学科教育无论是学习内容、授课方式、培养目标都大大有别于古代的“六艺”教育,但是圣贤的教育智慧却是可以“风月照古今”的,我们仍然有必要回溯到中华传统文化里,去寻求教育的“薪火”。

中华文化最早的沉淀便是《易经》,被尊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是经典中的经典,智慧中的智慧,哲学中的哲学。譬如以“自强不息”为大始的乾卦精神衍生出儒家文化,以“厚德载物”为成物的坤卦精神衍生出道家文化,由此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当年中华先祖伏羲氏时代既没有文字,也没有语言。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他眼观天文星象,俯察山川地理,观察鸟兽身上的花纹,研究地上生长的植物,由此而创立了一套符号系统。他首先画了一个符号来代表万事万物,便是后来所说的“太极”。“太极”是什么?太极是宇宙万物根本存在的象征,是活水源头的规律所在。光是有太极还不够,伏羲氏观察到有日出便有日落,于是形成了“两仪”的概念,“两仪”就是“阴阳”。“阴、阳”分别用“--”(阴爻)、“—”(阳爻)来形容,表示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譬如天地、昼夜、君臣、长短等。然而伏羲氏发现,光是有阴阳而不互动,天地便不能交感,事物便不能作用。因此,阴阳便相互化合形成了四象,即“ ”(少阳)、“ ”(老阳)、“ ”(少阴)、“ ”(老阴)。接着伏羲氏又意识到,四象是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可宇宙人生中总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变化,处处看似平衡,又是不平衡,我们称这种状态叫动态的平衡、静态的不平衡。因而,在四象的两个阴上分别加上一个阳、一个阴,在四象的两个阳上分别加上一个阳、一个阴,这便成了我们熟悉的八卦( )。八卦便是从宇宙人生、事物万象中归纳出来的八个基本元素。这个推演过程便是有名的“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这八个基本元素两两重叠,学术上称之为“八卦相荡”,也是数学上所谓的“排列组合”,便最终形成了蕴含天地人三才之道的六十四卦。

《易经》的创作跨越上古、中古、近古三个时代,历经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个圣人,从只有符号的无字天书到富含十翼的智慧大成,再到后世的不断注疏,全书的系统既“尊德性”而又“道问学”,既“致广大”而又“尽精微”,对古今中外的哲学、科学、中医、建筑、管理等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我们不禁要问:这么一部偉大著作何以其价值留传至今?可见《易经》的重点不在于知识。因为如果是知识,经过五千年时代的演变,早就不合时宜了。那么《易经》为我们传承的是什么?是思路,是思维方式。其中,“太极—两仪—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便是一条很深刻的研究事物发展、探求人事规律的重要思路,广大精微,下学上达。而这,又与我们的教育、课堂、教学有何关系呢?

譬如当我们在设计微积分产生的历史背景这一堂课时,不得不面对两个尴尬,也涉及前文提到的两个矛盾,一是授课内容难以生动表达,大多是纯文献的引用,不易引起学生兴趣;二是授课内容其实对学生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学生的关注度并不高。这是在学科教学设计中常常遇到的情况。然而,如果结合上述的易经思维模式,通过类比,便能把这堂课讲的清楚,说的有趣,并用的深刻。譬如,微积分经过几代数学家们不断研究所形成的,目前为止相对完整的一套系统其实就可以类比于我们易经中的“六十四卦”。那么六十四卦形成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八卦,因此,我们就引导学生在历史文献中探索微积分产生背景中的“八卦”。很明显,便是十七世纪遗留下的科学无法解决的四大问题(第一类是研究运动时,求即时速度的问题;第二类是求曲线的切线的问题;第三类是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问题;第四类是求曲线长、曲线围成的面积、曲面围成的体积、物体的重心、一个体积相当大的物体作用于另一物体上的引力等问题)。正是由于这四大问题的难以解决才有了微积分研究的必要性。讲到这里,那什么是“太极”?这个最根本的规律,原始点?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的阿基米德所研究解决抛物弓形的面积、球和球冠面积、螺线下面积和旋转双曲体的体积的问题便隐含着近代积分学的思想,还有我国的庄周所著《庄子》一书中的“天下篇”中记有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已有极限思想的雏形。东西方的早期基础早就蕴含了微积分的初步思想,他们便是类比于易经中的“两仪”、“四象”。那么,最为根本的“太极”是什么呢?便是这些东西方早期基础的汇合点:微积分初步思想。因而,在微积分产生背景这一发展过程中真正的“太极”便是“思想”,没有这最原始的思想的铺垫,后续再多的积累,也难以发展。这可模拟佛家“阿拉耶识”的“成住坏空”:“太极”是种子,它深深地埋藏在地里,经过若干时间的流逝、空间的推移后,再经接受由阳光雨露、风吹雨打等必要外在环境条件的催生(即“两仪”、“四象”),于是开始萌芽(即“八卦”),最后枝繁叶茂(即“六十四卦”),这便通过易经的名词再次建模,生动地展现了微积分的产生背景。其实,不仅仅是微积分产生的背景如此,我们现如今提倡的“ ”字型人才也是可以符合这条思路的。“ ”中最上的一横便是我们的“太极”,代表我们的思想,我们的根本智,我们内心的学问。而底下两个不同方向的“竖”便是“两仪”、便是“四象”,代表技能、能力等谋生手段,整个“ ”便是“八卦”,唯有这样的组合才能形成一个“ =3.1415926......”的屹立于广阔天地中的人,亦即“六十四卦”。而这些用易经思维一以贯之,看似与数学无关的知识在课堂上相关联的教授则一步步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某个层面上可以有效地处理前文谈到的三大矛盾。

这样的授课方式,其实是借鉴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智慧的,尤其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最成体系的教育文献《学记》。譬如,将充满思辨哲理的易经思维融入到枯燥无味的事件赘述中,正是《学记》中“善歌继声”教学原则的实施,教师要像优秀的歌唱家一样,从而让学生不由自主、积极自觉地融入课堂,进而也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譬如,将六十四卦的推演过程与微积分的产生背景做一个类比,正是《学记》里“比物丑类”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师要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事物的内涵,从而让学生从知识过渡到思路的触类旁通,进而也可以打破教师与学科之间的矛盾;譬如,将太极根本点的思维、微积分的产生背景引申到为人为学上,正是《学记》里“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教学理念的把握,教师不仅要成为“经师”,更要成为“人师”,将课堂的学问融入学生的生命实践中,从而让学生真正地在教育中得以成长,进而也可以打破学生与学科之间的矛盾。

西方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真正有价值的是有意义学习。所谓有意义学习,它是指一种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在未来生活行动中发生重大影响的学习,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学科内纯知识点的讲解。我们的教学则是建构在有意义学习之上的知情同一的教学观,使得学生的心智与情感相统一,成为一个协调的自我。

我们鼓励现代教育工作者不仅有精湛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更需要浓浓的专业情意,不要把你的學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课堂不是一个单向的知识讲授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的心灵沟通的渠道。只有当你所传授的“知识技术”上升到罗杰斯所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层面,那么你是“乐感”的,学生是“乐感”的,课堂是“乐感”的,教育是“乐感”的!因此,教育不应该被片面地理解为知识技术的传递,还应该注意人文精神的构建。知识技术回答的是求真的问题,人文精神回答的是求善的问题,只有真与善的结合才是美。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回溯到民族文化中的“乐感教育”,成为一名对生活有感恩、对课堂有温情、对教育有敬意的人,这样你的学生才能真正在教育中受益,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庙小乾坤大,心中有日月,你把教育当做一件大事,那么教育便是一件大事。”陶行知先生如是说。

参考文献:

[1]郭齐家.中国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年6月第1版

[2]金景芳等.周易全解[M].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第1版

上一篇:2011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汇报下一篇:读普罗米修斯有感作文800字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