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课学习心得(精选8篇)
政治课学习心得 篇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课程,学到了许多知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理论指导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协调发展、共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此,浅谈一下对这门课的学习心得体会。
本学期政治课老师采用新型的教学方法,每次课都有不同的老师给我们上课,使我们领略不同老师的上课风采,又使得上课内容更加新颖,使枯燥无味的政治课变得趣味而生动。
9月13日杨健老师介绍了这门课的主要内容以及教学任务,是我们对这门课程有了初步了解,并且提高了学习的兴趣。9月27日与9月29日是孙红军老师讲课的内容是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他通过自己身边的事例生动的说明的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且指出了当前体制下的漏洞。10月11日是杨健老师的课。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老师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说明了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中之重。课堂教学极具启发性。10月18日是李新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我们的社会建设到今天的阶段很大程度是把子孙后代的资源能源消耗,不顾子孙后代的出路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现象频频出现,所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候我们应当以资源集约为途径,以发展为目的。11月1日与11月29日是李建新老师的课。老师是对学生非常严格的,重视纪律,讲课非常投入,课上时不时与大家进行互动。11月8日是孙老师的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通过中国与世界的对比研究我们知道了更多关于中国的长短处。正视自己的现在,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11月15日是宫向阳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老师幽默风趣,通过身边关于文化的例子向我们展现了文化软实力的魅力和影响。11月22日是许新华老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执政党。许老师虽然年纪60左右了,但是讲课激情特别高。
学习完本课程,使我更加坚定了要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切听党指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这不仅因为这条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开创的,而且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始终坚持和不断推进。
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离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社会主义社会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就会推动物质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
同时,在坚定不移、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也不能忽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1)在政治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在文化建设方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文化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向上。(3)在社会建设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达到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我们要准确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变化,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
(4)在生态建设方面,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形成较大规模的循环经济模式,并使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美丽中国”、“三个发展”理念。
只有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政治、生态全面建设,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为了更稳、更好、更快的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从四位一体上升到五位一体,进一步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领域和范围,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经济发展、政治民主、文化先进、社会和谐的社会,又是生态环境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
最后,向本次授课老师表达诚挚的谢意,你们创新性地运用新型教学方法,使政治课变得趣味、生动,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其实我深知,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和理解绝对不仅仅是一学期的课程而已,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应该作为我一生学习的内容,更是将来做好研究的根基和前提,所以将来我一定会继续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内容。
政治课学习心得 篇2
一、变革观念, 培育自主学习的氛围
1.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
新课程要改变这种旧模式, 教师要创新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宗旨,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不仅要“学会”, 更要“乐学”、“会学”, 从而促进学生的终身学习和长远发展。因而,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 面向全体, 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就需要教师创设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主动参与教学, 学会合作探究,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成功的最好驱动力。要让学生自主学习, 除了转变教育观念, 教师须要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帮助学生实现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提高自主学习的动力。要做到这样, 首先我们教师要认真备课, 挖掘教材的趣味性。上课前,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认真备课, 深入细致研究, 挖掘教材中的趣味性, 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改变对教材的旧印象, 让他们发现教材中隐藏着的内在魅力, 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如在教学经济生活教材《投资理财的选择》时, 引导学生去调查“我家的理财情况”。其次就是创新课堂, 凸显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要从情感教育入手, 热爱自己的学生, 用爱感动其心灵, 在师生情感的互动和交融中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在民主、平等、愉悦的课堂氛围中, 感受教师的专注与投入, 激情与深情, 以及教师生动形象、趣味横生的语言魅力, 学生深受感染, 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提出相关问题, 巧妙地进行设疑质疑, 启迪学生积极思考, 引发学生参与自主学习的乐趣。
二、整合资源, 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
1.教学载体的丰富化
教材是知识传播的载体, 但不是唯一载体, 除此之外, 教师应当整合多种教学载体。如实现教学案一体化, 教师自己编写教学案和自学提纲, 或帮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 自主编写自学提纲, 通过展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 引导学生自学。教师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搜索学习资源、获取新知识, 做到积极动脑, 探究问题, 发挥学习的自主性。
2.教学手段的多元化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求知和探究,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有效平台。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可以适当运用电影、幻灯、照片、录音、录像和计算机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优化组合, 调动学生更多的感官投入到学习中, 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主观能动性。如在《新时代的劳动者》的课时, 通过教学手段的多元组合, 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 形成了求知和探究的氛围, 提高了自主学习效率。
3.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和教学内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拒绝“填鸭式”和“一言堂”,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 成为课堂的中心与主人, 培养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赛、模拟现场、案例探究;利用节假日, 让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社会,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开展参观、访问、调查、服务等活动,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互助合作、自主学习。
三、优化过程, 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
(一)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的学习才是教学的中心, 教师的任务是要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教师可开设“学习指导课”, 对怎样使用教学案、自学提纲、怎样开展小组合作, 怎样反思、总结、交流, 作出专门的指导。对早读课、晚自修、双休日、假期, 学什么, 怎么学, 进行具体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合理确定学习目标, 科学分配学习时间, 恰当拓宽学习空间, 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 形成探究钻研的意志品质, 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 构建积极的评价机制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让学生体验、享受学习的成功, 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传统的思想政治课评价往往以考试为手段, “唯分数论高下”, 过于注重知识性评价, 忽视自主学习素养和能力的培养。这种评价过于单一, 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的要求。教师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体系, 包括一知识评价:课堂提问、课后作业、阶段测试;二学习表现评价: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合作探究、总结反思。评价时要参考学生课内外的表现、资料搜集的成果、课上讨论的见解和小组合作的态度等各方面给予综合整体的评价。评价时要以激励和肯定为主, 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 它也是一项需要教师为之长期努力的系统工程, 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变革、不断成长, 在实践中发掘自主学习的巨大魅力, 让自主学习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充分绽放光彩。
参考文献
[1]朱永新.新教育.第一版, 广西:漓江出版社, 2009年7月;
[2]田华文.基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效率的探究.科技创新导报, 2009年32期;
[3]赵丕元.影响学生远程行为因素的分析.中国远程教育, 2002年08期;
关于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小结心得 篇3
一、课堂小结既要做到完满结束,也要做到余音绕梁
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所谓“句号”是指经过课堂小结后学生知道整堂课主要讲的是什么;所谓“问号”可以是指为什么,也可以是基础知识与社会实际或学生生活实际有什么样的联系等。演戏讲究“余音绕梁,留有回味”,课堂小结也是如此,既要给一堂课的教学划上“句号”,又要添上“问号”。教师在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回顾后,要引导、激励学生继续学习,使学生学无止境。
我认为这样的课堂小结让学生上完一节课后有三大收获:一是使学生们学到了“新知识”;二是这些“新知识”与自己身边的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三是使学生们能用“新知识”简单分析身边的事情,并认识到我还有不会的,得努力学习。
二、课堂小结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其主要教学功能就是对这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提炼,使学生对所学基础知识及技能更好地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在此基础上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课堂小结的用时应视教学内容而定,一般在3至5分钟内。因此,教师在小结设计时应抓住最重要的内容,做到“画龙点睛”。如小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形勢》时,教师在学生理解“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形势”和“严重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请你说说下面一段话给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这样的小结,就使学生非常自然地想到“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的思路打开了,还可以针对社会热点和身边生活发表自己的看法。课堂小结如能做到“画龙点睛”,就能促使学生在学习时达到思路明、方法对、效果好的目的。
三、采取多种方式结束课堂
思想政治课的课堂小结形式有延伸式、归纳式、前后呼应式和铺垫式等。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设计小结方式。
延伸式课堂小结。教师设计出“新奇”或“需要”的问题,激发学生利用基础知识和技能解决“存疑”问题,这样就可以使课内知识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社会实际)。如在授完“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后,教师可设计这些问题进行小结:1.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你认为从人口资源角度上分析,我们应怎样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3.说出西部地区一个省的名称,并为该省大发展提出好的建议。
归纳式课堂小结。对一堂课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回忆、比较、分析、提炼,从形象实例人手,最后概括出正确而简明的结论。如“社会主义的本质”可以通过下列问题进行小结:1.祖国面貌有哪些巨变?2.社会主义带来翻天覆地巨变和具有光明灿烂前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前呼后应式课堂小结。有时,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给学生设疑,小结时释疑,前呼后应形成对照。如讲到“残酷的封建剥削”时,教师可用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作为导语,并问:产生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是什么?学生带着疑问听课,当结束新课进行小结时,释疑工作就迎刃而解了。
此外,还有铺垫式课堂小结,就是将学生所学内容向前拓宽一步,“引而不发”,为讲以后的内容做衔接上的准备。
总之,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能提高教学实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针对兵团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有重中之重的作用,所以要重视思想政治课,当然也要重视思想政治课的各个教学环节。
政治课教学导入学习心得体会 篇4
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开头,直接影响学生的情绪,以及思维的活跃程度,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以使学生所学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的内驱力。因此,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学期学校本着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构建优质教学模式的目标实施了为期八周准备工作以迎接优质教学模式大赛,在此期间我有幸学习了很多位优秀教师的课。总结所听的课,感觉堂堂有精彩, 课课有新意,每节都有其精彩与独到之处。特别是高中政治课堂案例导入这一领域给我的印象是比较深刻的,我想就此谈谈我的感想。
运用案例导入新课时,要特别注意案例的针对性和新颖性。这种针对性体现在既要针对教学内容来选择,又要针对学生实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状态、知识基础、思想水平等来设计,而这种新颖性则可体现在分析案例的角度新,即对学生熟悉的材料,通过从新的角度进行分析,使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导入新课。例如在听高二李坤华老师讲文化生活《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框内容时,在进行新课前他让学生回忆众人皆知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接着提出了几个问题:你们认为愚公精神属于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的哪些方面?这种精神对我们今天来讲过时了吗?愚公挖山的过程还值得效仿吗?在现代社会中,我们还需要发扬愚公精神吗?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后,让学习积极思考讨论。他的这种导入方法非常精辟,起到温故引新的作用。还有他在讲《传统文化的继承》介绍传统建筑时,用我们客家人所熟悉的围龙屋为例。通过简介围龙屋,让学生感悟我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让学生思考:围龙屋的历史和风格体现了哪些传统文化内涵?最后他做了总结:隐含的文化精神首先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敬老尊贤、礼貌文明、知书达理的传统美德。然后针对现在农村很多围龙屋都已年久失修,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搬出围龙屋另建新居,这种现象让学生分析“今天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是否应该把这些老屋拆掉改建其它”? 因为这种现象在学生身边普遍存在,而且有了开头对围龙屋的介绍作铺垫,所以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有人说:“围龙屋是祖屋,不能拆”,也有人说:“围龙屋建筑风格奇异,拆了就不能再建出这样的围龙屋了”等等。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适当加以总结:“作为客家文化的代表,围龙屋不仅是客家人千百年来在居住文化上的智慧结晶,同时也体现了客家人的生活细节,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应给予适度的保留”,这样在轻松的讨论氛围中逐渐让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
通过这次的听课学习深深感受到教师在任何备课活动中,都不妨仔细地去思考一下学生在有关本节课的知识点方面已经积累了哪些生活案例,现实生活中哪些案例可以作为本次教学的铺垫,让学生从事哪些实践活动中可以强化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等等。作为政治教师更应与时俱进变革教学内容,开发新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感受社会、体会生活。
总之,通过听课学习,再次体会到:
1、导入的题材必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设计导入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而不能脱离教学内容。导入方法要简明扼要。尽可能用少量的语言说明课题要学习的内容、意义和要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的思路带入一个新的`知识环境中,让学生对要学习的新内容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如果导入与内容脱节,不管导入多么别致、精彩、吸引入胜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
政治理论学习心得 篇5
2011年,建党90周年,胡主席的“七一”讲话总结了建党以来我们祖国的伟大成就,并深刻剖析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的问题。作为一名军校学员,“七一”讲话理所当然的成为我们了政治理论学习的重点,通过学习政治理论我有如下心得体会:
一、为什么要学习政治学原理?
政治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在《现代政治分析》一书中所指出,“无论一个人是否喜欢,实际上都不能完全置身于某种政治体系之外。一位公民,在一个国家、市镇、学校、教会、商行、工会、俱乐部、政党、公民社团以及许多其他组织的治理部门中,处处都会碰到政治。政治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无可避免的事实。每个人都在某一时期以某种方式卷入某种政治体系”。
政治是人类过一种有组织的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要素,是人们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核心机制。政治作为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也是一个可以广泛延伸的概念。就范围而言,从几个人组成的小型团体,到社区组织、行业协会和其他自治团体,再到国家、地区或区域、乃至全球性的组织和活动,几乎无不带有政治性质,“家庭政治”、“办公室政治”、“政府政治”、“非政府政治”、“国内政治”、“国际政治”等概念的使用,正表明了政治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渗透和普遍存在。
今天,我们学习的政治学原理,不是学习那些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一以贯之的所谓“政治理论”教条,也不是讲官场上跟风站队舞权弄术的技巧,而是要探讨认识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要通过解析现实政治生活,探索构成一个良好的政治秩序的机制,以及实现社会“善治”的条件。
从理论上讲,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必须是一个合理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界限的社会。属于公共事务的,纳入公共事务管理的范畴,由公共权力(政府)部门采用法律的、行政的、政策的多重手段去解决。属于私人事务,由私人自己或私人之间去自行解决。一个秩序良好的政治社会,必需正确处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诉诸国家权威?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实行社会自治?在什么情况下,又需要实现个人自由?
从实践上讲,需要我们界定国家权威的基础和来源,国家权威的结构和实现形式;需要安排政府内部结构;需要界定政府与其他政治主体(政党、社团、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关系;需要确立社会自治的原则和社会行为的规范;需要确定个人自由权利的内容和保障自由权利的机制。
说到底,就是要解决自由——民主——平等——效率——权威的关系问题,并探索解决这些关系问题的可行制度和实现途径。学习政治学原理,就是要从理论认识和政治实践两个方面,探讨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如何构成;一个“正义”的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机制来保障。
现代欧洲的制度是不同力量(王党分子和新兴工业资产阶级)政治斗争妥协换来的;现代美国的制度是已经掌权的政治精英精心“设计”出来的。中国社会长期处于专制统治之下,而专制的本质就是一个“独”字:独享、独霸、独裁。世袭制度废除以后,各派政治力量都想着独享权力,没有出现妥协共享的局面。任何一派,在独享权力之后,也没有人愿意在可能成为自己的约束力量的制度设计方面做出长远投资,政治精英过于自信,相信自己不会出错,结果制度上的缺陷被一再地复制。
设计一种聪明的制度,让即使不“聪明”的人也不至于做大不聪明的事,和一心指望或坚信聪明的人办聪明的大事,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前者寻求的是“好制度”,后者寻求的是“好皇帝”。好制度几百年不变,好皇帝几百年一个。如果中国人真的缺少大智慧,那么,就让我们改改思路,长长大智慧吧。
那么,要长智慧,就从学习政治学基本原理开始吧。
“政治学原理”是有关什么是政治以及如何认识现实政治生活的政治学入门课程。该课程在系统介绍政治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讲授分析政治体系的基本方法和概念,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政治分析的基本能力。
通过学习“政治学原理”,学生可以获得的主要收获是:
1.了解政治学的基本内容和知识;
2.掌握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政治分析的一般方法;
3.在政治思维的一般训练中,培养政治分析的能力。
二、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有什么特点?
本课程有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
1.课程内容和分析论述是建立在对于政治的社会本质——利益和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所以利益和利益关系分析方法贯穿了全部课程的内容,因此,也可以认为,这门政治学是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于政治和政治现象分析的,因此,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分析是全部理论内容的起点和主线,因此,学生应该牢牢把握这一主线,来理解课程的其他内容。
2.课程按照层层展开的逻辑构成的。首先我们解析了政治的基本含义,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把政治理解为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通过夺取或者运用公共权力而实现和维护特定阶级和社会利益要求,处理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要求的社会关系。然后,我们介绍了政治发展的过程。在第三章中,我们展开了对于利益和利益关系的含义和基本状态的分析,由此说明了利益关系的基本内容是公共利益和利益矛盾,这一章的分析构成了全部政治学原理的基石。从这一章的分析中,我们沿着由公共利益和利益矛盾这两个方面引出的两条逻辑主线,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对于社会政治生活展开了层层分析。在政治关系本质内容层面上,我们分析了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政治权力可以看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的首要体现,而公民的政治权利则基本上是公民在社会公共生活中与公共利益以及相互利益矛盾的法律和政治要求的体现,这两个方面构成了第三章的内容。第四、五是从组织和制度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进行的分析,其中国家是典型的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政治团体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体现。政党则根据情况不同而不同,其中执政党是政治权力的组织和制度体现,而非执政党则是公民权利的体现。第六、七章的内容是从行为的层面上对于政治权力和公民政治权利展开的分析,其中治理是政治权力的典型行为,而政治参与则是公民政治权利的典型行为。第八章对于政治的文化层次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任何政治都是在发展变化的,第九章主要论述了政治发展问题。第十章对于民主的分析,是政治的基本价值要求,由于民主涉及到政治生活的各方面,因此,这一章也可以看作是政治学的总结。
3.课程具有基础理论性。围绕着社会政治的基本现象,课程展开的分析和论述具有基础理论的特点,所谓基础理论性,是表示:(1)所分析的政治现象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基本的现象;(2)课程进行的分析和论述,是从一般性和普遍性意义上展开和进行的,因此,课程是对于所有同类政治现象的一般概括和论述,关注的是政治的一般性规律和特性;(3)课程按照理论逻辑进行的,而不是对于政治现象的简单描述,这就是说,课程的重点在于是什么和为什么。
4.课程各章的基本内容是按照如下方面构成的:(1)特定政治现象的基本含义。通过辩析不同的概念,阐明有关的论述,形成有关政治现象的定义;(2)分析和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特点或者特性;(3)说明这种政治现象的基本类型;(4)论述这种政治现象的社会政治作用和功能。
三、政治学原理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课程目的是什么?
《政治学原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尤其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客观政治现实出发,对于政治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把它概括归纳、总结上升为理论形态。因此,政治学原理不是对于政治现象和具体形态的一般简单的描述和陈述,而是对于政治及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机理的理论论述。它主要解决的是政治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是人们对于政治的理性认识和最高层次的思辩。同时,政治学原理不是对于现实千差万别的政治现象的分别分析,而是力图阐明一切政治现象的特点和规律的共相,因此,政治学原理的内容具有一般性。
政治学原理的抽象性和一般性,使得政治学原理是人们认识、把握和分析政治现象的思想基础,是掌握政治学各方面知识的理论基础,是政治学训练的逻辑起点。
政治学原理的这些基本特性和地位,决定了政治学原理的教学目的:
1.通过政治学原理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确立从事政治研究和实际政治工作的支配性政治价值。
2.通过政治学原理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切实掌握分析和认识政治现象的基本方法,从而具备分析现实政治现象的基本能力,提高认识复杂的政治现象的水平,比较深刻而准确地把握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基本规律。
考研政治学习心得 篇6
具体来讲:
1.基础阶段——建立体系(8月)
这时,最好选择一个口碑较好的辅导班,建立起知识体系。考研政治有五部分,很多知识点,任务还是很重的。辅导班老师的讲解,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分清重点和难点,明白哪些容易考选择题,哪些容易考大题,还能学会一些实用的答题方法,对以后的复习很有帮助。
2.强化阶段——熟悉体系,记住知识点(9月、l0月)
建立起体系后,就要熟悉体系。在这两个月里,利用零碎时间认真读几遍大纲解析,不仅能将体系记住,还可以保证小知识点不遗漏。同时,选择一本习题集,做选择题,加深记忆。毛概里的会议和重要事件、文献需要背下来,其余的只需知道即可。习题集里的主观题,可以看一下答题思路,知道答题格式即可。政治试题是很灵活的,死记硬背既耗时效果又不大。
3.提高阶段——做模拟题,提高解题水平(11月~l2月)
已经记住知识点了,接下来就要做些习题来拔高了。可以选择质量高的模拟题,限定时闻做一下自测。看自己是政经、马哲、邓论、毛概哪部分掌握得不好,重点复习。主观题试着自己写下来,训练思路和模式。这段时间,还要买一本时政小册子,把时政要点看看。听了任汝芬老师的时政精讲班。
4.冲刺阶段——背薄弱知识点以及押的题(1月份~考前)
即将考试,再全面看书效果不大了。要做的就是把自已的薄弱知识点背下来,以免考试时无谓失分。这几天,可以看各个考研名师出的押宝题了,多是一些与时政结合密切的题,看看出题思路,结合已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训练,做到有备无患。然后就可以安心去参加考试了。
初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初探 篇7
一、激发情趣, 培养自觉性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性, 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兴趣对于巩固学生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思想品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 激发情趣, 培养自觉性, 是搞教学的先决条件。
造成学生对政治课缺乏兴趣的主要责任在教师。从客观上来看, 农村政治课教师90%以上的不是专职教师。就笔者所在学区来说, 政治课教师全部是“拉配”。因此, 要加强政治课教学, 就必须重视初中政治教师的自修提高, 并切实创造条件, 组织一些区级、县级的讲习班, 尽快使他们的专业知识过关, 同时, 随着教材的更新, 还要随时培训, 以适应新教材的教学。
从主观上来讲, 有许多师生认为, 政治要靠死记硬背。上政治课就是老师照本宣科, 记录划线, 要求学生逐条记、整段背, 理解的要记, 不理解的也要记, 记忆的需要淹没了一切, 学生疲于奔命在繁忙、紊乱的记忆海洋中, 无法享受智力活动的无穷乐趣, 只知“学海无涯苦作舟”了, 这怎能不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苦不堪言呢?
要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首先要求教师下苦功钻研教材, 花力气熟悉学生, 运用各种手段使政治课由“死”变“活”, 这就必须要求教师把政治课讲得情真意切, 讲出教材的系统性、严谨性、说理性。如果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语言枯燥乏味, 缺少幽默和风趣, 没有节奏感, 总是平铺直叙, 学生听起来必然索然无味、昏昏欲睡, 产生厌学情绪。相反, 教师情绪饱满, 语气亲切, 语调抑扬顿挫, 学生听起来就不是没精打采的“催眠曲”, 而成了激励学生的兴奋剂。
其次是“说理”与“管教”相结合。现在的考题铺天盖地, 主次巨细无所不包, 真叫你防不胜防, 教师势必要求学生将大小问题、填空题、选择题、分析说明题的答案全部记住。况且初三学生, 每天还有其他五科老师“压迫”他们, 整天忙得晕头转向, 而数理化对学生的吸引力最强, 因为自己能够攻克某一个难题, 就可以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而要求学生去死记硬背政治, 这就是难乎其难的事。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你政治课老师要让步的话, 你的地盘就会被别科占去了。因此, 政治课教师要主动出击, 决不出让自己的政治“阵地”。然压而不服, “攻心”为上。所谓“攻心”, 就是从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 说透“政治”这个百分法码的特殊性和特殊作用:别的学科贯性强, 前面的没学好, 后面的就无法学;而政治这一学科, 一年苦战就能争得八九十分, 这个劳动报酬在六科中是最大的。别的学科要思维能力强些能学好, 而政治只要在理解基础上, 用好的学习方法, 就基本上能学好。与此同时, 还要多找学生谈心, 特别是对差生, 教师应寻找他们的闪光点, 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 使他们充满信心, 使他们感到你不仅是他们的“良师”, 而且还是他们的益友。当某些同学其他科目学得较好而政治学科成绩不理想时, 我就说:“凭你的智力和勤学精神, 你也一定能够学好政治课, 相信你一定会全面发展的;当某些同学基础较差, 其他成绩也不理想时, 我就说:“政治课不需要多好的基础, 只要你努力, 这门课的成绩一定会上去。”结果这些同学跃跃欲试, 政治课成绩马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同学们学习政治的兴趣也逐步建立起来了。
二、深入理解, 强化记忆
激发学生情趣, 培养自觉性, 这只是为了吸引学生, 保持学生注意力, 为教学创设条件, 而教给学生良好的理解记忆方法则是学好政治的关键。
每堂政治课, 都要使学生有所得。这就要求政治教师, 务必把所讲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归纳成条条, 这样学生就能以线串珠, 将知识全部记住, 尤其是讲完一课或一个单元时更应如此。只有这样, 才会使学生知识条目清晰, 有所适从。
为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教师还必须在讲解透彻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学会比较记忆, 即指导学生把相对概念的异同点区别开来。如“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经济特区”和“行政特区”等等。在对相对概念讲透之后, 指导学生比较记忆就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了。学生掌握了这一技巧, 便记得容易、记得准确, 就不会鱼目混珠。
其次, 还要使学生学会联系记忆法, 即指导学生把有内在联系的知识综合起来, 找出因果关系, 就可以触类旁通。如“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和“消费品分配方式”, 用生产关系要素的相互关系来理解, 学生记答案就比较容易了。
再次, 更要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即让学生用所学到的理论和知识去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 解决现实问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学生读课本并非目的。真能懂得事物, 真能明白道理, 真能实践, 才是目的。”这应当是政治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着眼点, 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好政治课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如教改革开放的必要性时, 组织学生搞社会调查, 对照比较自己所在村社及家庭十一届三会会前后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变化;在教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时, 让学生对自己周围的多子女家庭和独生子女家庭进行比较, 通过这一系列的对照比较活动, 同学们对课文中所讲的道理不言自明, 也乐于接受了。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 篇8
关键词:技校 思想政治课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0(b)-0148-01
1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材
阅读是学生增强对课文理解的主要方法之一,阅读的能力直接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能力。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对文章进行思考,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也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技校生来说已经具备了比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所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如何增加学生阅读时的理解能力,提高阅读的质量和效率,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能够直接的提炼出来文章的主旨及相关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够多阅读,不仅可以是增强自己对于文字的敏感度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阅读是讲求方式方法的,下面就主要介绍几种阅读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第一,提纲泛读。这是一种较快速度的翻阅法。教师在讲课前应该根据要讲的内容列出一个比较简单的提纲,并相应的提出具有目的性的问题,在讲课的过程中,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认真的思考,加强了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度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文章内容的记忆。学生能够阅读时自己就抓到了整篇文章的整体脉络,对于每段的内容都能自己进行概括,进而增强学生自学的能力。
第二,教材细读。在了解文章的整体框架之后,学生应该对文章的具体内容进行仔细的研读,对于文章中重点的关键词、定义等都能够在细读的过程中慢慢的理解,在头脑中形成文章的基本只是框架。细读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把文章内容读懂,在此基础上能够把新的概念和原有的其他知识相融合,这样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加的扎实,提高了自身的思维动脑能力。
第三,辅助文阅读。在思想政治书中,每一小节或者每一章后面都会有相关的辅助文,其中有些文章是小故事,有些文章是真实事例。虽然这些文章教师是可以不讲的,但是这些文章本身的故事情节使学生很喜欢读。教师可以通过这些小文章的讲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增加了学生的知识储备。
2 指导学生学会质疑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一个学生对于事物的质疑程度就可以看出他的思维是否灵活,一个从来不会质疑的学生对于事物的理解是不深刻的。所以教师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想些办法来激发学生对于事物的好奇心,使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多提问题,作为老师也要耐心的给予解答。学生质疑的态度增强了,那么他对文章的理解就会加深,也会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种问题,这是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对于思想政治的理解也应该从这几方面入手,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的形成这样的思维模式。在阅读文章时就在脑海中直接形成这样的思维框架,并能够在文章中自己找到答案,使用这种自问自答的思维模式,可以增加学生对某一观点的理解,例如,什么是价值观,为什么树立人生价值观,怎么样树立人生价值观,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这个问题有个比较系统的理解,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记忆。
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要由衷地欣赏并给予肯定,多给学生鼓励赞赏,让学生敢想、敢说。教师对学生发现的所有问题要及时引导,让学生主动去分析、去解决。而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发现问题,通过集思广益形成的知识,胜过教师讲解好几遍。如学习“商品”这一概念,教师让学生判断下列两种“蔬菜”是否是商品:(1)自种自食的蔬菜,(2)吃不了拿去卖的蔬菜。让学生体验商品概念: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在讨论交流中,一部分同学提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商品,又找到了一个判断商品的方法,并通过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来验证该方法。这样,使学生在自己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感悟并理解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也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
3 指导学生学会思考
我们说要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和运用等思维能力,就是要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教师可以选择概括性和逻辑性强的教学内容或材料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清晰性和深刻性;选择能进行发散、逆向和迁移的内容设置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等等。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会思考,进行独立思考后,往往会想出一些具有闪光性的思想或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逐步形成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把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作为发展学生能力的突破口,这就需要教师耐心地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研究,或留给学生思维和想象的余地,促进其认识的飞跃。
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发现,有很多的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的时候回答不上来,在老师公布答案之后则觉得自己怎么没想到呢或者觉得自己没答到点子上,这些现象的发生是有原因的。觉得自己没达到点子上的是因为自己思考的东西很对,但是没有把这些东西的共同点结合到一个点上,也就是缺乏思维的综合能力,觉得自己怎么没想到的学生是缺乏对文章的全面了解,只是片面的想某些问题,这就需要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应该学会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进行因人制宜的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在提问题上也要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新颖的问题。
4 指导学生会归纳概括
【政治课学习心得】推荐阅读:
形式政治课学习心得11-30
学习心得法院政治07-20
[学习心得] 学习政治的“六字诀”09-29
政治业务学习心得体会10-20
政治学习个人心得体会10-14
讲政治有信念学习心得11-05
关于政治理论学习心得01-04
思想政治学习心得体会07-02
年政治思想学习心得体会10-24
讲政治有信念学习心得20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