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2024-08-07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共12篇)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1

环保局2011年“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倡文明、树新风、筑和谐、促发展”活动工作总结

根据县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以这次“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为契机,深入农村基层,想农民所想,解农民所难,进农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增强了与农民的感情,树立了良好的环保干部形象。现将本项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工作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为贯彻上级“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倡文明、树新风、筑和谐、促发展”精神,我局领导给予这项工作高度重视。一是迅速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工作领导小组,就开展此项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部署。二是及时对联系村基本情况进行摸底调查,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召开本单位动员大会,将本次活动主要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在职干部。四是根据我局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考核方法,确保此项活动责任细化到人,落实到位。

二、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活动扎实开展

1、全员参与,营造良好活动氛围。我局联系多鲁乡阔尕其艾日克村,共有2600多人口,500余户。本单位共有在

职干部17人,全部参与到本次活动之中,每位干部人均联系22户,其中包含1户包含重点户或含蒙面妇女的家庭。面对这一情况,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以“八个清楚”为准则,对联系户家庭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对联系户的家庭人口、土地面积、经济收入等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针对重点户,我们采取当面交流与侧面了解的形式,对其近期思想状况进行了解,做到清楚明白。

2、建立联系户台账,发放联系卡。一是在走访联系户的过程中,一户为单位,认真填写《党员干部联系户家庭情况登记表》,建立起了联系户情况基本台账,完善了联系户基本档案资料;二是发放联系卡,对包户干部的基本情况进行说明,并附有联系方式,为联系户与干部的深入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取得实效。根据我局制定的干部考核办法,领导小组对干部联系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随机抽问联系户情况,并将督查情况向全体干部进行通报。通过科级干部对一般干部的考核,本一般干部考核全部合格。

三、活动取得实效与存在问题

1、通过宣传,广大群众思想得到提升。一是着重宣传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思想观念,将广大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平安建设、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上来。二

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广大信教群众增强了自觉抵制宗教渗透的能力。三是加大宣传公共卫生防疫,督促联系户进行“脊髓灰质炎”免疫接种工作。

2、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在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前夕,我局组织干部对联系村中的困难户进行慰问,捐款总额达810元;同时单位购买20袋大米,对过节有困难的家庭进行了帮扶。

3、存在问题。一是在本活动初期,我局上报17人中仅有10名党员,在分配联系时全部安排“进村入户”,请多鲁乡“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倡文明、树新风、筑和谐、促发展”领导小组酌情予以调整。二是由于个人联系户数较多,党员干部在联系过程中对联系户基本情况还存在混淆的情况。三是联系过程中沟通能力需要加强,工作不够细致,存在漏登、少登现象。

洛浦县环保局 2011年11月30日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2

根据中央会议精神, 结合实际, 南昌市将进一步深入“十到户七进村”精准扶贫工程, 确保在全省率先消除贫困村。

一、积极开展扶贫“十到户”工程

干部帮扶入户:按照厅级、处级、科级分别结对帮扶3户、2户、1户的标准, 与贫困户结对联系, 实现结对联系贫困户全覆盖, 确保全市3.14万户贫困户每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就业创业到户:对贫困户的后备劳动力和未能继续升学的贫困户家庭初高中毕业生, 参加中高级技工学历教育的在按省里标准每人每年补助2000元的基础上, 市本级财政每人再补助1000元。有转移就业愿望和能力的贫困劳动力, 免费开展转移技能培训。技术培训到户:整合雨露计划、农业实用技术和新型农民培训等教育资源, 为贫困农民搭建免费学习知识技术的平台, 确保贫困户掌握1—2项农业“种养加”实用技术和增收技能。产业扶持到户:对有一定劳动技能的贫困户, 采取“一户一业、一户一策、一人一法”的方式, 帮助贫困户发展脱贫产业、增加收入。鼓励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通过订单、合作、入股等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生产。光伏扶贫到户:对全市2000户“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村贫困户实施光伏扶贫。安全饮水到户:优先安排贫困户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免除农村“三无”贫困户接入开户和管道费用。危房改造到户:对贫困户优先实施危房改造, 切实解决贫困户住房条件。生活保障到户:建立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体系, 推进扶贫开发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 实行动态管理。就医保障到户: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筹集新农合资金, 实现贫困人口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100%。对严重影响家庭生活的重大疾病致贫农户, 逐步建立参加新农合资金由市、县政府统筹解决的工作机制;同时按家庭成员每人再增加20元的医疗附加险。社会救助到户: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社会散居孤儿、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重点优抚对象和农村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低收入家庭老年人, 参加当地合作医疗和医疗保险。对以上人员住院治疗产生的费用, 按照医疗救助政策给予救助。对因遭疾病、事故、灾害等突发情况致贫的农户, 通过临时救助和专项救助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对于确实丧失生产能力得贫困人员, 最终由各级政府托底帮扶。

二、积极开展扶贫“七进村” 工程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3

李家河镇三成村位于陇县北部山区,与甘肃省崇信县新赤镇接壤,地域偏僻,海拔高,气候干旱少雨,给当地农民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大多农民常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当天,陇县教体局以“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活动为契机,分三组深入该村68户农民家中和田间地头,走访群众,扎实开展“三送三问三教三帮”活动。给群众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送党的强农惠农政策、送党和政府的温暖、送致富的实用技术,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与群众交流、與群众交心、与群众交朋友,帮群众实施民生项目、帮群众发展主导产业、帮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活动中,工作组发扬“深入群众、拜群众为师、与群众交朋友、宣传教育群众、示范引导群众”的工作作风,全面了解了三成村村委会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家庭经济收入、学生享受优质教育、困难群众低保政策落实、惠民政策资助、群众危房改造、农业生产等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建立干部帮扶群众联系卡68张,现场解决群众困难16个,给群众提供致富信息21条,梳理归纳群众观点9个,听取群众意见建议5条,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好评。

陇县副县长赵强、教育体育局纪检组长张忠平参加了本次活动。(文/王勇)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4

(2012年3月6日)我镇干部进村入户百日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自去年10月启动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镇各级党组织和抽调干部的共同努力,圆满充成了各项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天我们召开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动员会议,主要任务是对这次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各村党支部、抽调工作组和镇派工作组要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研究部署,抓好落实,确保此次活动取得实效。

一、精心组织,求真务实,干部下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镇干部进村入户百日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从2010年10月开始,2011年l月20日结束,共有39名机关干部进村入户,积权开展“大宣讲、大调研.大排查.大创建.大落实、大整改”活动。在活动中,各工作组结合实际,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深入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解决了一批突出问题,强化了我镇农牧村基层组织建设,受到了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二、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开展好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重大意义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推进我镇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至关重要。根据县委的要求,镇党委决定在三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问抽调31名干部继续深入牧村开展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

1、提高农牧民群众思想认识。在去年的干部进村入户活动中,各工作组通过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宣讲工作,向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宣传中央和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国家的法律法规,广大群众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农牧村群众用政策脱贫致富、用法律解决问题、用科学技术增产增收的观念还没有真正的树立起来,“等靠要”的思想仍然根深蒂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化。继续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就是要坚持大宣讲,不断提高牧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培养干部群众对党、对祖国的感恩意识,增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引导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州、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自觉投身于推动我镇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伟大进程中。

2.巩固干部进村入户成果。干部进村入户宣传教育和服务基层活动,是改变干部作风、提高干部工作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重要方式。根据县委要求,在今后三年中,每年都到用一个月时间,抽调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在活动中要坚持把宣传教育、服务群众、调查研究、矛盾排查作为重点,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愿所盼,及时把党和政府的政策传达给群众,及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矛盾和问题,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坚持住农牧户家中和吃派饭制度,认真记写民情日记,了解民情、反映民意,在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水平,为推进全镇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巩固活动成果,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能力

这次干部进村入户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活动时间紧、任务重,各工作组要严格按照镇党委《实施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措施步骤和工作要求,明确任务、突出重点,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项活动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1、抓好理论政策宣讲。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州委十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一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中央、省委藏区工作座淡会的召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藏区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加强对这些会议精神和有关政策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始终是我们把握方向、推动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中央和省、州、县出台的好政策只有让广大群众掌握,才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现实力量。目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虽然告一段落,但理论宣讲的任务仍然要继续。我们要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藏区工作座谈会精神和州委、县委全委会精神继续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2、抓好体制机制创新。我镇工作的重点、难点都在农牧村,所以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要广大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加重视群众工作,强化联系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意识,提高推动农牧村跨越式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一步,我们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全面实行乡村干部代理服务制,认真落实州委《关于进一步加强乡镇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县委《关于实行乡村干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的实施意见》中提出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干部“走读”问题。二是把干部进村入户服务群众和做群众工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检查落实、奖优罚劣,形成良好的激励引导机制。

3、抓好整改任务的落实。活动中,希望各工作组集中时间和精力,加大工作力度,毫不松懈地抓好整改任务的落实,进一步明确和细化责任措施,确保活动结束后,整改任务不落空,不打折扣,切实兑现向群众作出的各项承诺,让干部进村活动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4、抓好矛盾纠纷排查。在工作中,各工作组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逐村逐户的进行矛盾排查,真实了解当前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了解影响社会稳定最突出的矛盾,掌握可能引发群体上访、越级上访的苗头和隐患,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要针对排查清理出来的矛盾和问题,逐一分析整理.提出化解处理意见。

5、提高广大干部素质。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是近年来一次干部深入基层、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重要实践活动,在提高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落实利民惠民政策.化解矛盾纠纷、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要充分发扬干部进村入户服务基层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要把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作为转变干部作风的有力措施,锻炼干部的大舞台,工作创新的实践场所、维护和谐稳定的有效手段。广大抽调干部要在工作中,深化对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提高谋划发展和解决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丰富工作阅历,积累工作经验,使广大抽调干部得到全面锻炼提高。

6、提升牧村工作水平。此次抽调干部,大多是年轻干部,深入基层实践少,要通过此次干部进村入户活动,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信访接待制度,及时化解各村矛盾,进一步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全面实行党务,政务公开。

四、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这次干部进村入户活动,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各村党支部,工作组一定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狠抓落实。

1、细致安排部署。各党支部,工作组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要求,紧密结合本村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各自活动方案。动员会后,各抽调干部要立即到岗到位开展工作,及时召开动员会,进行再安排、再部署。

2、明确领导责任。为加强对这项活动的领导,镇党委成立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对这次活动的组织指导。各村要把开展进村入户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担负起责任,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积极为进村干部开展工作提供便利。

3、强化舆论宣传。这次干部下乡活动要取得实效,离不开正确的舆论引导。要加大宣传力度,大造舆论声势及时反映工作动态,防止片面性和简单化,并加强对活动中先进典型的宣传,及时推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脸,及时总结取得的成效,为全镇干部进村入户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5

关于开展“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的工作方案

为加强与各村、社区居户的联系,全面、真实、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有效化解各类矛盾,推动各项工作,经乡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在全体乡村干部中开展 “百名干部进村入户”活动,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密切与群众的关系,以“访民情、问民意、解民忧、促民富”为主题,组织乡村干部与14个村结为联系户,通过进户谈心、召开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社情民意,为各户提供政策咨询、民生服务、安全稳定等各项帮助,化解各类矛盾,推动各项工作,促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二、工作任务

1、访民情。采取干部包村联户的方式,与村主任一起,挨家挨户进家走访居户,与居民面对面交谈,了解居户思想、生产、生活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掌握各居户对各项政策的参与情况,对乡村各项工作的支持和响应情况。同时,发放干群结对联系卡,填好联系户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建立民情信息册,加强经常性联系。

2、问民意。通过走访到各户,了解居民对当前工作、生 产、就业等方面的意愿和需求,听取居民对城建项目、农业生产、土地管理、计划生育、交通道路、清洁工程、民生落实、便民办事、文明风尚、邻里和睦、家庭矛盾等方面工作的建议和需求,同时,建立民意需求档案。

3、化矛盾。围绕居民反映和关心的建议和意愿,提出解决意见,帮助居民化解存在的困难和矛盾,化解邻里关系,理顺乡村民关系。重点围绕城建项目、社保、农医合,新农村清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管理、邻里关系、便民办事等存在的困难和矛盾,组织协调好各种关系,为居民提供政策宣传和法规咨询,帮助疏导思想,消除疑惑,理顺关系,促进矛盾纠纷的解决。

4、促发展。通过加强与联系户的沟通,化解矛盾,理顺关系,创造各项工作快速发展的好氛围,促进农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为各户提供用工信息,介绍居民就业,增加收入。帮助居民提供生产经营门路,拓宽就业渠道。为创业经营户解决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发展壮大。帮助困难户和弱势群体搞好生产发展,通过走访慰问,争取民政扶助,搞好技能培训,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共同发展。

三、组织实施

1、成立机构。乡党委成立“干部进村入户”活动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谢办任组长,乡长何江任副组长,其他党委成员任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纪委书记唐凯 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各村相应成立3人组成的领导小组。

2、组派方式。采取“干部结对联系户”的方式,实行乡村干部挂村包组联户,把进村入户任务分解到乡机关全体干部,村两委班子成员,乡党政班子各结对联系3户,机关一般干部和村两委班子各结对联系1户。结对对象包括经营致富带头户、种养大户、村民代表户、息诉维稳户、计生模范户、党员发展对象户、困难党员群众户、老党员干部户等。

3、实施方式。按照“六个一”的要求,开展进村入户活动,即一本民情访问记录本、一张干群结对联系卡、一份民情信息档案、一本便民服务手册、一本农村种养实用知识读本、一本农村法律法规指南。

4、工作制度。各联系人坚持每月入户联系一次,乡党政班子每月要汇报一次联系情况,各联系人每年要写一篇结对联系心得体会文章。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6

2014年05月19日15:10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福建上杭县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新途径,走进群众家门,叩开百姓心门,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三项举措确保入户走访全覆盖

上杭县深入开展千名干部串门走亲活动,县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全县2860名干部走出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走家串户拉家常,并根据农村散居、外出务工人员多等实际,创新三项措施,确保干部入户调研走访实现全覆盖。

集中走访。对常住户,要求县处级领导、县直机关单位副科级以上干部和乡镇机关、基层站所的全体干部集中利用3月中旬至4月15日约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全县22个乡镇343个村(居),采取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问卷调查、征集意见等方式,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听民声、集民智。驻村蹲点。针对村民白天农活忙、外出多的实际情况,实行错时走访制度,要求县乡两级干部利用早晨、傍晚、雨天等村民在家的时间入户走访,了解民情民意,既避免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又能确保走访全覆盖。

空中对接。对经常不在家或举家外出的群众,通过访亲友、问四邻,弄清他们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通过打电话,寄发信函、调查问卷及在“中国·上杭网”开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栏、设立征求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建立教

育实践活动QQ群、微信等各种灵活的方式,确保他们的意见建议及时收集到位。截至目前,该县党员干部在串门走亲活动中已走访300多个村居90000多户村民,收集意见建议7000多条。

五项任务确保干部下去有方向

上杭县明确规定干部入户走访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在记好民情日记的同时,按照县委要求,落实五项任务,确保调研走访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了解掌握社情民意。通过面对面与群众拉家常、掏心窝、交朋友,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所忧所想所盼,了解基层及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掌握平时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宣传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的决策部署,宣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宣传支农惠农政策等,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基层、家喻户晓。同时,对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的政策措施,督促基层兑现到位、落到实处。

帮助理清发展思路。指导、协调、督促农村各类发展规划和重点项目、重点工作的实施,在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积极为基层出谋划策,理清发展思路,制订发展规划,对群众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帮助群众解决困难。收集、梳理、解决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重点围绕有关支农惠农、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涉及民生的突出问题和不稳定因素,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并千方百计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形成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对县处级领导干部、乡科级主要领导、其他科级及以下干部提出不同的要求,每个村(居)由挂钩的县直单位或乡镇包村干部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村情调查报告。

三项机制确保服务群众长效化

上杭县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不断建立健全三项机制,推动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基层和群众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服务群众“四点”工作机制。在全县343个村(居)设立民情收集点、政策宣传点、互相帮扶点、纠纷调解点等“四点”,通过各点负责人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及时化解基层矛盾,帮助老百姓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截至目前,该县共设立服务群众“四点”3298个,帮助群众代办有关事项917件,化解矛盾纠纷210余起,提供技术服务和项目咨询700余次,特别是许多过去的老问题、老矛盾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党代表发挥作用机制。根据党代表分布广泛、与基层党员群众联系比较紧密的特点,积极组织开展党代表视察调研、述职评议、联心结对等活动,把党代表组织起来,让他们充分发挥作用,主动联系服务群众,帮其排忧解难。截至目前,该县300名县党代表共与基层党员群众结成帮扶对子863个,走访群众6400多名,帮助解决各类问题320余个。

民情收集处理工作机制。有效整合相关资源,在县、乡镇和县直部门、村(居)分别设立民情处理中心、民情处理站、民情收集点,形成上下衔接、纵横畅通的民情收集处理三级网络,分层分级处理收集汇总的民情民意,搭建起便捷通畅的民情民意“立交桥”;通过问题倒逼,完善规章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群众

党员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7

脱贫攻坚是我们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是千载难逢的历史担当,是新时代党员干部肩负的光荣使命。贵州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目的就是要打好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关键战役。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扶贫的道路上,总是会遇到数不尽的困难,而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则在考验着扶贫干部的智慧。国家在贫困县,贫困市摘除贫困帽的道路上下了大功夫,出台了很多有利于民生的政策,也向地方政府给予了大量资金扶持。虽然国家作了很多努力,但如何把政策吃透,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经济,带动当地的产业,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扶贫资金,带领老百姓脱贫致富,这些都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一个又一个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的考验,就是党员干部要在扶贫道路上有担当作为,下沉到基层中去,了解掌握基层情况,始终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老百姓的期盼,工作上的责任放在心中,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中作出贡献。

脱贫攻坚是我们国家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只有自己的人民富起来,生活得越来越幸福,国家才能强大。在扶贫这条道路上,干部既有导向作用,同时也有沉重的责任。新时代党员干部要认识到脱贫攻坚战的重大政治意义,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担当作为,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忌好高骛远、弄虚作假,要做到“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切实做到“真蹲实守、真帮实扶、真抓实干”。面对困难,党员干部更要能展现新时代担当作为的风采,全心全意为人民谋求利益,不管是产业扶贫,还是安居工程,都能将政策落在实处,切实改善民生,那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斗。

基层干部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篇8

“脱贫攻坚”为当前我国基层工作中的常见词汇,且基层工作亦常围绕其展开。就实际展开分析,2018年我国脱贫、扶贫工作效果显著,2019年仍应进一步针对工作进行创新,保障现有成果稳定发展,并进一步加强相关工作。

作为基层干部,尤其为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应切实将实际情况作为工作中的重要参照标准,就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基层干部应充分结合先进思想,以较为贴近群众生活的手段引导群众,通过先进技术实现发展,有效解决贫困问题,并于问题解决后进行密切的观察与扶持,确保对应地区、对应民众走出贫困问题,实现进一步的发展。

首先,基层干部应加强带头作用,加强“新鲜血液”与新式技术的加入,结合当地科研人员切实针对贫困地区状况进行分析,选择最为适合的脱贫手段,并明确相关技术中的重点,带头引导民众脱贫致富,实现较为有效的发展。贫困户经基层干部领导,不仅能够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其具有较高重视,亦能切实利用各项先进扶持手段切实实现发展。

其次,基层干部应加大注意力,切实做好管理工作,杜绝扶贫工作中的工作与实际脱节、工作流于表面现象发生。脱贫即为保障贫困人口由国家扶持下的各项手段与措施实现脱贫,还需以实际为主,以水平提升为辅。

最后,基层干部在工作过程中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即指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切实解决问题,宽以待人,即指干部工作中应和蔼、稳定地开展工作,有效与他人沟通,无论职权大小均不“摆官架子”“耍官威风”,结合群众展开工作。

村干部脱贫攻坚工作心得 篇9

人类在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的同时,贫困的梦魇始终如影随形。

古老的东方,中华民族向战胜贫困发起了冲击,它已经用30年左右的时间,成功让7亿多人摆脱贫困,如今又向最后5000余万“锅底人群”发起脱贫攻坚总决战。

这是一场创新脱贫理念的生动实践。

这是一场实现共享发展的伟大创举。

火热的建设现场,殷切的群众期盼,为华夏大地气势恢宏的脱贫攻坚行动写下生动注脚。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从南湖红船起航,中国共产党始终没有忘记出发的方向,始终把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放在心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中国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中国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大洋洲的69个国家提供了医疗援助,先后为120多个发展中国家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供帮助。

脱贫攻坚干部进村入户 篇10

脱贫攻坚干部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生力军,他们中不乏来自各行各业的精英,在脱贫攻坚的历练中更是开拓了视野提升了能力,要善用“望闻问切”四法,在脱贫攻坚干部中识别人才、发现人才,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望”就是要观其行为,通过观察脱贫攻坚干部的日常表现,来了解脱贫攻坚干部的思想境界和能力素质。要看脱贫攻坚干部是否吃苦耐劳,是否沉得下身子,能不能真正走进贫困群众之中,倾听呼声,了解需求,解决问题。脱贫攻坚干部所处的工作环境条件往往很艰苦,脱贫攻坚干部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全

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当中,能够深入了解贫困户的困难和需求,帮助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制定适合的帮扶措施,要看看扶贫干部能不能带着问题寻找答案,有没有做出符合贫困户基本情况的帮扶措施,以便帮助贫困户尽快摆脱贫困。

“闻”就是听群众反响,听一听周围同事、广大群众和贫困户对脱贫攻坚干部的评价和反响。能够全面地了解一个脱贫攻坚干部, 最重要地是看群众怎么说,那就必须多听群众的意见。脱贫攻坚干部也是人民的公仆,代表党和政府的形象,是为广大贫困户服务的,因而,闻之要客观公正,不“一言而蔽之” ,不能仅凭一个人说的好恶就来下结论,要充分发扬民主,多方面听取意见,不妨走进村脱贫攻坚干部工作的村庄明察暗访,听听群众的声音,干不好不好,群

众说了算,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家说好,才是真的好”。

“问”就是了解脱贫攻坚干部思想动态。可以通过和脱贫攻坚干部面对面谈心,通过富有成效地“问”,进一步了解脱贫攻坚干部的思想认识和个人素养。“问”要问的有的放矢,可以问一问脱贫攻坚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体会、收获以及工作的设想。“问”的过程不能变成简单的“录音机”“记录员”,把与脱贫攻坚干部谈话捕捉到的信息,结合“望”和“闻”了解到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概括、提炼,找出深层次和实质性的东西,全面、准确地为脱贫攻坚干部“画”好“像”。

“切”就是检验其工作成效,看脱贫攻坚干部是

否把工作做到实处。工作是否做到实处一个重要识别标准,要看脱贫攻坚干部是不是全心全意为脱贫攻坚对象服务,是不是因地制宜地为贫困户办实事,办好事。制定好了帮扶措施,不能就算成效,要看工作是不是落到实处,是不是经常“回头看”,去看看贫困户在实际发展产业的时候是否遇到了困难,需要提供什么帮助,通过不断的跟踪监测,分析研判,调整措施,切切实实让脱贫攻坚的成果否惠及群众。

村干部脱贫攻坚演讲稿 篇11

教育,既是一项基础工程,更是一项系统工程。“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扶贫”乃是最先决和彻底的扶贫方式。以“改善教育”为推手,将有望切断贫穷的源头,真正实现前端的生态优化。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在任何时候都是兑现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在《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针对教育扶贫所制定的一系列顶层设计,无疑极具针对性和指导力。其既着重于对基础教育的持续投入,也强化了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凡此种.种,可以说这是一套全方位、系统化的教育扶贫方案。教育,理应成为脱贫的起跑线。随着教育资源分配日臻完善,基础教育覆盖更为全面,我们的下一代势必将会有更多机会来让“知识改变命运”。

事实上,关于“教育扶贫”从来不缺共识和决心。数据显示,党的以来,全国教育经费投入持续提高。党和国家实施一系列向贫困地区倾斜的教育政策:《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20年)》,为680个连片特困县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1440多亿元,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使贫困地区农 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一个个大手笔,都昭示出全社会对教育扶贫的郑重承诺。

而新近公布的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无疑是对一系列既有政策的延续和强化。其更为具体的布局落点,使得未来一段时间的教育扶贫工作,有了更为可靠的实践抓手。教育扶贫就是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环境,引导贫困家庭主动发展致富。以五年为一个周期,种下努力,收获硕果。我们有理由期待,以教育扶贫工程为发力点,能够助力更多贫困家庭致富,能够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走出宿命。这是一个积极的、连锁的反应:教育带来人才,人才又将进一步激发社会活力。请相信,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将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给养,进而真正掌握改变命运、根除贫困的力量。

关于党员干部脱贫攻坚演讲稿 篇12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谱写了人类反贫困历史上的辉煌篇章。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近年来,我省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成效逐步显现。2011年至2014年,全省累计实现55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逐步提升,一大批贫困村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我省农村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多,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中的短板,扶贫任务艰巨繁重,扶贫开发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

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2020年是党中央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间节点,截至2014年底,我省还有53个贫困县、8103个贫困村、576万贫困人口,要如期实现这些地方和贫困人口的脱贫,任务艰巨,时不我待。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高度,从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的全局高度,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促进全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举措,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是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努力创新扶贫开发思路和办法,认真解决好思想认识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健全、工作措施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只争朝夕、真抓实干,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决不让一个贫困县、一个贫困村、一个贫困群众掉队,圆满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二、准确把握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坚持扶贫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坚持精准扶贫与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发紧密结合,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使命。

(二)目标任务

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确保我省现行标准下的576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全部达到脱贫标准、退出贫困序列,53个国家和省定贫困县全部摘帽,“三山一滩”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解决区域性贫困问题。对贫困县实施分类分期脱贫管理,其中国定贫困县中兰考、滑县在2016年实现脱贫,省定贫困县在2018年以前实现脱贫,所有贫困县在2019年前实现脱贫。

(三)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2.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

3.坚持精准扶贫,推进精准脱贫。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必须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让贫困人口有更多获得感。

4.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让贫困人口从生态建设与修复中得到更多实惠。

5.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继续推进开发式扶贫,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和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精神,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注重扶贫先扶智,增强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

6.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根据脱贫攻坚任务合理配置扶贫资源,统筹兼顾好重点地区与非重点地区;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由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偏重“输血”向注重“造血”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由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主要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三、落实精准扶贫方略,确保贫困人口精准脱贫(四)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抓好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这个关键环节,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基础,为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300多万人通过产业扶持、转移就业、易地搬迁、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等措施实现脱贫,其他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200多万贫困人口,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定期全面核查,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贫困户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建立贫困户脱贫认定机制,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一定时期内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避免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切实做到应进则进、应扶则扶、应退则退。严格按照脱贫标准和脱贫任务进行精准考核,脱贫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定期公开信息,接受社会监督。贫困户脱贫的由村民小组提名、村级评议、乡级初核,县里组织考核审定;贫困村脱贫的由村级申请、乡级评议、县级初核后,市里组织考核审定;贫困县脱贫的由县级申请、市级初核后,省里组织考核审定,并报中央备案。贫困县退出后,在攻坚期内国家和省原有扶贫政策保持不变,并对率先脱贫的贫困县给予奖励,具体奖励办法、标准另行制定。加强对扶贫工作绩效的社会监督,开展贫困地区群众扶贫满意度调查,实行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评价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五)制定精准脱贫攻坚规划。各级党委要按照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进行总体谋划,出台脱贫攻坚的政策意见。各级政府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把扶贫开发列为一号专项规划,突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明确各自扶贫开发的任务书、时间表、路线图。53个贫困县要按照精准脱贫标准算好明细账,倒排工期,细化措施,落实任务。8103个贫困村要按照精准脱贫标准,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产业扶贫结合,坚持“五规合一”,因地制宜,找对路子,制定分期分批脱贫规划。要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任务与责任,按照精准扶贫措施和脱贫规划,主动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与脱贫规划的衔接,制定分年度的帮扶计划、项目安排、资金投放规模、脱贫成效目标等具体措施。对非贫困县的贫困村、非贫困村中的贫困人口实行同样的脱贫扶持政策,做到应扶尽扶。各级政府要充分运用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成果,研究编制贫困人口分类扶持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根据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及相关政策足额安排落实财政资金。

(六)落实“六个精准”要求。扶持对象精准,聚焦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实行精准化管理,通过建档立卡对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省市县有信息平台,建设全省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实现网络数据对接共享,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项目安排精准,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县脱贫需要什么样的项目就安排什么项目。资金使用精准,资金跟着项目走,规划好的扶贫项目要有资金保障,要及时足量,不能搞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要加强资金使用管理,专项专用,专资专审,专户专管,跟踪问责,避免“跑冒滴漏”。措施到户精准,坚持因户施策,因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扶贫措施要符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村派人精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的主义,派驻的扶贫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要具备完成扶贫脱贫任务的能力素质,对不能胜任工作任务的要及时调整更换,不能滥竽充数、贻误战机,不能挂名扶贫。脱贫成效精准,要在精准脱贫上下功夫、想办法,出实招、见实效,真正让贫困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认同感,力戒“数字脱贫”。

上一篇:科学《水》优秀教案下一篇:秋水优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