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整首诗(共3篇)
桃李满天下整首诗 篇1
桃李满天下出自哪首诗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唐狄仁杰门生众多,累向 武则天 推荐将相多人,或谓 仁杰 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 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何为《第二次考试》:“ 苏林 教授一生桃李满天下,他的学生中间不少是有国际声誉的。”
出 处:《资治通鉴·唐纪·武后久视元年》
内容:“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解 释: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魏国大臣子质学富五车,知识广博。他因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旧相识家里躲避。这位朋友的家境并不富裕,子质不愿给朋友加重生活负担,便想开个学馆,收一些学生教读,借以糊口。朋友很支持他,就腾出两间空房作为教室,子质所收的学生不分贫富,只要愿学的都可以拜他为师,一视同仁。
这个学馆里有一棵桃树,一棵李子树。凡是来上学的学生都跪在桃李树下认先生。子质指着已结果的两棵树教导学生们说:“你们都要刻苦学习,要像这两棵树一样开花结果。只有学问高,才能为国家做出一番大事业。
为了把学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质认真教学。在他的严格管教下,学生们都发奋读书,学到了不少真本领。后来,这些学生先后成才,成了国家的栋梁。他们为了感念子质先生的教诲,都在自己住处亲手栽种桃树和李子树。
子质到各国游历时,碰到了在各国当官的学生,并看到了学生栽的这两种树,便自豪地说:“我的学生真是桃李满天下啊!一个个都很有作为!”从此,当先生(老师)的就以“桃李”代称学生,并把学生多称作“桃李满天下”了。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桃李满天下”是形容老师教的学生很多,遍布各地,“桃李”是学生的代称。
成语示例
而黄更是当代大儒,海内人望,不惟桃李满天下,而且不少故旧门生身居显要。(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三章)
70年来,他教过多少学生无法统计,受过他教诲的学生遍布海内外,许多人已成为著名学者,在各项建设中担负重任,真正是“桃李满天下”。
“五·四”之后,中国画坛上群星辉耀,亡友潘天寿便是其中的一颗巨星,他是浙人而不囿于浙派,治古创新,创造性地发展了国画艺术,又乐于扶持新苗,桃李满天下,在绘画史和美术教育史上,建立了卓越的功绩,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尊敬。
相关词语
开头相同
桃蹊柳陌 桃花浔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桃版 桃夭柳媚 桃诸 桃花妆 桃李蹊 桃叶妓 桃槐 桃神 桃符板 桃枝竹 桃观 桃子 桃李节 桃径 桃仁
结尾相同
烂桃 牛桃 香桃 露桃 含桃 棉桃 饧桃 窃桃 断袖余桃 神桃 蒲桃 小胡桃 金丝桃 荆桃 方朔桃 蟠桃 偷桃 英桃
一屋不“整”,何以“拯”天下? 篇2
2010年3月出版的小说《追日》是麦克尤恩在“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一位人过中年、身体发福的男子迈克尔别尔德颇富戏剧化的人生经历,并以此为契机,反映出当下人类的生存困境和亟待解决的环境与生态问题。《追日》问世以来,备受广大读者青睐,不仅在英、美学术界备受褒扬,还进入了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的榜单。难怪许多作家都嫉妒麦克尤恩,能够在斩获了一路的奖项与殊荣之后,还有这般的好运。
一、遭逢事业危机,阴谋铸成收获
别尔德曾因设计“别尔德——爱因斯坦合论”而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痴肥的身材为别尔德增添了不少烦恼,可他依然改不掉贪食的坏习惯。麦克尤恩以风趣的语言描述了别尔德洗澡时的情景:“他躺在边缘上积满污垢的浴缸里沉思,透过水蒸气,凝视着自己这尊颓败的‘肉身群岛’——山一样的肚子,阴茎顶端,参差不齐的脚趾——三者连成一条直线,从一片灰色的肥皂水海洋中穿过。”
这位过气的诺贝尔奖得主在事业上曾一度辉煌:他不仅坐镇一个与科学基金有关的皇家委员会,四处做着收费高昂的演讲,开设内容大致相同的讲座,还在各种理事会和评委会担任职务。他到处领受奖项和勋章,接受荣誉学位,游刃有余地飞行、往返于各种场合。此外,别尔德还是“全英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一把手。他和副手乔克布拉迪率领一干人马,致力于“拯救地球”的工作,即对再生能源进行研究。
然而,如今的别尔德已不再是二十年前那个意气风发、富有创意的别尔德了。他讲来讲去的无非都是当初为他带来诺贝尔奖的“别尔德——爱因斯坦合论”的基础计算问题,而他的“全英可再生能源中心”也毫无创新,只是慢吞吞地研发一个前途不被看好的“风力涡轮机”项目。在光鲜的表象底下,是一个欲盖弥彰的事实:别尔德已被沦为一尊“学术花瓶”。“他没有那份意志,没有材料,没有灵感的火花,没有新鲜的想法”,那么如何继续维系头顶上岌岌可危的光环,成了渐渐坐吃山空的别尔德的首要任务。
麦克尤恩曾用“撒谎成性”和“阅女无数”来形容别尔德。在他删繁就简的婚姻账册上,小说一开篇出现的女主人帕特丽丝已是他的第五任太太。为了报复风流成性的别尔德,帕特丽丝与家中的装修工塔平公然约会。仍和帕特丽丝居住在同一屋檐下的别尔德,虽然外表平静,内心却十分恼火。一次,他去找塔平一对一地决斗,不料却被身强力壮的塔平猛揍了一记耳光。从此,别尔德记恨于心,将其视为不共戴天的仇人。
在别尔德的“全英可再生能源中心”里,有一位颇具天才禀赋的“马尾辫”汤姆奥尔德斯。他虽不惹人注目,却与整日心心念念“风力涡轮机”项目的别尔德唱起了反调。他一再怂恿并劝说别尔德投身于前卫的太阳能研究,而别尔德对此却颇为不屑。终于有一次,在别尔德结束了自己的北冰洋科考之旅后,回到家中,发现奥尔德斯居然穿着自己的丝绸睡袍,坐在沙发上看着报纸。这时,别尔德才恍然大悟,原来他和帕特丽丝又为自己扣上了一顶绿帽。极度愤怒的别尔德立即决定解雇奥尔德斯,此举令奥尔德斯万分恐惧。他本想抱住别尔德的双膝,以求他开恩,求他和自己一同投身太阳能的研究,不料却一脚踩中了-张铺在地上的北极熊地毯。北极熊张开的嘴巴和獠牙与奥尔德斯的身体一起腾空而起,在落地时,不幸的奥尔德斯被玻璃桌角刺穿了后颈。
这突如其来的一幕令别尔德也难以置信,不过,为了撇清自己,免受牢狱之灾,迅速归于冷静的别尔德故意将奥尔德斯的鲜血涂抹在装修工塔平留下的大锤子上,并仔细地伪造了现场。这阴险的一招让别尔德成功地除掉了两个异己。塔平被判处十六年刑期,而奥尔德斯留下的关于研发太阳能的文件也顺理成章地被转到别尔德手上。在这些文件里,别尔德发现了让自己东山再起的“新契机”。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别尔德遭逢事业危机时,一场阴谋居然为别尔德带来不小的收获。
二、投身太阳能,“恶之花”齐绽放
装修工塔平入狱后,别尔德与帕特丽丝也分道扬镳。窃取了奥尔德斯生前研究成果的别尔德,华丽转身,开始投身太阳能研究。由于和自己的副手乔克布拉迪渐生嫌隙,别爾德离开了“中心”,创立了自己的新公司。如今,意气风发的别尔德,不仅坐拥十几项专利权,而且将与美国伙伴托比哈默,在新墨西哥州西南灌木沙漠地区打造一座占地四百英亩的基地。在这座基地上,别尔德将创造“奇迹”——用光和水驱动燃料电池发动机,为整个小城洛兹伯格供电,点亮那里的霓虹灯。之后,随着容量提升,周边地区都将被逐步纳入供电范围,“整个世界都会看见,继而趋之若骛”。
今日的小城洛兹伯格热闹非凡,因为明日将在这里举办庆典,庆祝这一影响历史进程的时刻,而别尔德眼看就要成为一场新的工业革命的奠基人:“明天的种种安排,冲量十足,气势如虹……翌日黄昏,小小的洛兹伯格,连同它的满城霓虹灯、美式汉堡餐厅和数量充足的空调设备,将在名义上达到‘碳中立’,代表着全世界觊觎对象的美国文明将能继续前行,免除‘过热’之虞。别尔德离实现“拯救地球”的梦想只有咫尺之遥,“这一切必须有个了结。最后一幕是领受喝彩。”
然而,繁忙的工作并未改变别尔德的生活习惯。由于身体“超重”,别尔德罹患各种疾病的指数很高,他手上的黑色素瘤也一直来不及处理。此外,别尔德的私生活依然混乱不堪。一方面,逐渐步人暮年的别尔德试图说服怀孕的梅丽莎改变生下女儿的初衷,却遭到梅丽莎的坚决反对。无奈的别尔德只能与之妥协。另一方面,51岁的内布拉斯加女人达林恩与别尔德在小城洛兹伯格频繁幽会。达林恩打定主意要与别尔德结婚,明知自己已经承受不住第六次婚姻的别尔德,只能在嘴上给予应承。
nlc202309041128
麦克尤恩能让别尔德如愿地等到“领受喝彩”的那一幕吗?显然,这不符合他的一贯套路。他总是喜欢在故事的结尾抖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包袱”。果然,到了小说的尾声,别尔德自作自受,所有恶果都一齐绽出了“恶之花”。别尔德也终将要挨过那个令他毕生难忘的不眠之夜了。
在举办庆典的前一晚,四朵“恶之花”齐绽放。第一,律师伯纳德来到洛兹伯格找到并通知别尔德即将被诉知识产权剽窃一案。告他的人正是“全英可再生能源中心”的乔克布拉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布拉迪在将奥尔德斯的文件转交给别尔德之前,将文件进行了复印。如今的布拉迪摇身一变,成为英国女王荣誉名单上的一名爵士。他集结了许多知名专家和物理学家审查了复印件与别尔德投身太阳能研究以来的各种专利申请材料。其结论是:别尔德所获得的一切专利和成果都是基于剽窃奥尔德斯的文件之上。确凿的证据令别尔德再无翻身的余地。第二,被冤枉的塔平出狱后来洛兹伯格寻到了别尔德。他一直认为自己是帕特丽丝的替罪羊。他本想从别尔德的工地上谋个差事,却遭到别尔德的拒绝。为了报复,他拿了一把大锤子将工地上所有的操控板统统击碎。所谓一报还一报,在塔平的大锤子之下,别尔德苦心经营的“成果”在一瞬间统统化为泡影。第三,梅丽莎带着女儿来到洛兹伯格,打算亲眼见证别尔德“拯救世界”的梦想变为现实,却与达林恩相遇。情敌相见,分外眼红。两个怒气冲冲的女人共同来找别尔德兴师问罪,一场原本丰盛的晚宴就此泡汤。第四,由于贪食纵欲,别尔德的身体每况愈下,手上一直来不及处理的黑色素瘤愈来愈大,已经成了一个发紫的赤褐色肿块。
基于上述四点,明天的盛事再也无法举办了,留给别尔德的恐怕只有夹着尾巴逃跑了。別尔德的一生大抵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无节制的饮食必将导致不健康的身体;以剽窃为手段所做的“研究”必然一败涂地;混乱的私生活必然带来众叛亲离的下场;而自私自利的人性必将导致满盘皆输的人生。
三、一屋不“整”,何以“拯”天下
麦克尤恩的小说处处充满了英式的睿趣和幽默。其间的一幕幕小插曲总是能够令人捧腹大笑抑或是充满遐思。在小说的第一部分,别尔德参加北冰洋科考之旅的片段让人心生感慨。别尔德与其他二十位艺术家和科学家一起登上了一艘封冻在北冰洋的科考船,打算共同见证“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船上的条件无比优越:“设施完备、供暖舒适,走廊上铺着华美的地毯,墙上镶着橡木,挂着流苏缀饰的壁灯。”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舱壁另一边的更衣室。在短短的几天里,更衣室经历了巨大的变化。第一天,里面井然有序,所有装备不是挂在编过号的挂钩上,就是堆放在挂钩的下面。从第二天开始,更衣室里变得十分混乱,每个人都找不到自己的大衣、靴子、护目镜或是手套。居然有人一连两天双脚穿的都是左脚的靴子。之后几天的情形愈演愈烈,更衣室里到处散布着背包、旅行袋和超市塑料袋,“到礼拜三为止已经丢了四顶头盔,三件重重的摩托雪橇服外加好多小配件了。同时待在外面的团员再也不可能超过三分之二了。要想出门就非偷不可。”每个人都出于急着想到冰原上去的考虑,而无视这片“废墟”。就连别尔德都忍不住发出诘问:“他们怎么才能拯救地球呢——假设它真的需要拯救的话,对此他深表怀疑——地球可比这更衣室大好多好多啊。”
所谓一屋不“整”,何以“拯”天下?在尺寸见方的更衣室里,这些怀揣“拯救地球”远大抱负的科学家和艺术家,连把自己物品归放原位的简单规则都难以遵守,那么他们怎么才能“拯救地球”呢?如果每个人都能自律地把自己的小物件各归其位,那么更衣室里本该是井然有序的。结果,这一“举手之劳”反而遭到了众人的鄙视。人类最大的局限其实不在外部,而在内部,是人的惰性导致了更衣室里的混乱。以小见大,如今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正是人类的惰性和薄弱的意志使然。
假如有一天,人类耗尽了燃料,捞干了湖海里的鱼虾,污染了水源,那么不是因为地球的资源不够富饶,而是我们没有利用好她的财富;假如人类不必为了攫取更丰厚的利润而四处奔忙,而是多些时间去与自然相交流和融合,那么说不定会减少几个雾霭氤氲的早晨,多几个“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的黄昏。只有从小处做起,并人人自律,才有可能实现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境界,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和环境问题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缓解。
宝剑锋从磨砺出整首诗及出处 篇3
有田不耕仓禀虚 有书不读子孙愚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少壮不经勤学苦 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到经过才知难
板橙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智慧源于勤奋 伟大出自平凡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做舟
少时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欲求生富贵 须下死功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可乘喜而轻诺,不可因醉而生嗔,不可乘快而多事,不可因倦而鲜终。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词源倒流三峡水,笔阵独扫千人军。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但得柔情消侠气,此生长愿伴妆台
但责已,不责人,此远怨之道也;但信已,不信人,此取败之由也。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攻人之恶勿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勿过高,当使其可从。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