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杯

2024-05-16

桃李杯(精选11篇)

桃李杯 篇1

文华艺术院校奖第十届“桃李杯”国际标准舞比赛是一项经中宣部批准,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舞蹈奖项,是中国舞蹈界的权威赛事之一,被誉为“中国舞蹈奥斯卡”。本届“桃李杯”国际标准舞比赛,是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继2006年承办第八届、2010年承办第九届赛事以来,第三次承办该项大赛。

本届比赛共吸引了全国37所舞蹈专业院校和体育舞蹈专业的千余名选手参加,参赛作品逾百个。在比赛项目上,除了大家熟悉的常规赛标准舞、拉丁舞比赛外,还设立了与国际接轨和兼具中国特色的艺术表演舞比赛环节(包括双人舞、编队舞和创编舞比赛),极大地增强了比赛的欣赏元素和创造元素。比赛突出特点是作品内容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参赛高水平化,同时在赛前和赛间启用微博和微信平台,凸显参与性、互动性,为挖掘国标舞人才打造出一个与时倶进的国际性平台。

为了给参赛选手打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技平台,本届比赛挑选的评委主要来自现在执教院校、并曾获全国比赛冠军的标准舞、拉丁舞专家。专家评委会在文化部领导、评审长王丰副司长的主导下,由副秘书长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孙荣教授与中国国标舞总会副会长季孝明、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教育委员会主任李建安共同领衔29位专家评委、还有特邀的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主席等5位国外专家评委共同执裁评审本次比赛。

本次比赛的另一特色就是在常规赛的16-14岁、18岁以下、21岁以下等三个组别的其中一个单项舞蹈设立了指定组合和指定步型来进行比赛,并经组委会挑选了10位中国退役和现役的职业选手组成指定组合、步型技术评委参与评审。

颁奖典礼当天,第十届“桃李杯”国际标准舞比赛组委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科技司副司长王丰、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化市场司副司长潘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印杰等出席,并为获奖选手颁奖。全国约30多所高校的党政领导、系主任以及学科带头人也出席了颁奖典礼。

准确的才是最美的

奖项虽已尘埃落定,但作品给予观赏者审美之后的万缕思绪还在飞扬。赛后,主办方举行了艺术表演舞的创作研讨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著名编导应志琪结合自己的创作经历对作品进行点评,给予国标舞者很大的启发。

口述应志琪(国家一级编导、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舞蹈家协会主席。代表作:《小城雨巷》《那一片芦苇荡》《石头·女人》等)采访&整理禾页

综观本届“桃李杯”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比赛,有两个特点:一是体裁的多样性,多种舞种都被借鉴其中,包括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当代舞等,甚至是民族民间舞。二是题材丰富性,作品涉猎广泛,包括生存环境、社会实际、人生价值、生存状态、伦理道德、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等。国标舞进入国内时间较短,却有一个广阔的“胸怀”,这种包容的氛围令人欣喜。

作为编导,我认为有两个“转换”贯穿事业始终。第一,如何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转换成舞蹈艺术形象。感悟有很多,如何把它转换成舞蹈艺术形象非常重要。好的作品在艺术形象上的转换是非常准确的。第二,如何把自己的审美判断转换成舞蹈艺术作品。舞蹈是转瞬即逝的艺术,要在几分钟内让观众感受到主题、内涵、人物、技术等一切审美,需研究如何把个人的审美判断准确地转换为舞蹈艺术作品。

如何把自己的生活感悟转换成舞蹈艺术形象

首先把握气质。“转换”当中有各种诱惑——这个舞蹈动作不错,那个舞蹈手段很好,都想拿过来,但要思考是否适合作品,是否适合人物,是否适合人物的特定环境。作品与人物都有气质。气质即气性和品质,是有别于他人的特性。

比如说江南舞蹈作品《小城雨巷》。江南舞蹈不像其他各大民族,如藏族舞和朝鲜族舞都有明显的舞蹈语汇,缺乏现成的语汇,要编创江南舞蹈作品就要创造语汇。创作牢牢记住一点——把握人物的气质。富庶而恬静的江南自古注重文化教育,常出才子佳人,在这里生长的女孩子内敛、含蓄、典雅,从气质出发创造语汇,人们对各个地区的人文环境和人物的气质是有审美认定的。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江南舞蹈。

创编舞金奖作品《胡同印象》颠覆了我对国标舞的认识,我一直认为国标舞是年轻时尚的舞种,但该作品塑造了一群在老旧的环境里过了一辈子的驼背老人形象。这也颠覆了我对国标舞选材的认定。“所有你会的舞种全是手段。”不要把你会的舞种放在第一位,当创造人物时,所有的语汇都是手段。人物是第一要务,而人物气质的表现又是重中之重。为了符合气质,《胡同印象》不惜让演员把自己的背弓起来,虽然不好看,但我认为美的观念就是:准确的就是美的。

标准舞双人舞《最美好的事》也是一部撼动人心的作品。“小孩”自始至终被“父母”抱着在跳舞,一般来讲,如果手能脱离障碍,自由发挥多好,可喜的是,编导非常明确,他们不是为舞而舞,而是从人物出发。这让你觉得人性是非常美的,手中的“小孩”就像吸铁石将年轻的父母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更加相爱,所以,很自然地,男女演员找到了一起跳舞的理由,而不是因为是摩登舞的特殊属性要求才一起跳舞。

创编舞银奖作品《凌云》让我感动之处就是细节,当有一只“鸟”倒下时,“群鸟”围了上去,用自己的嘴巴把“它”叼起来。这个细节让人联想到人与人是互相支撑的,团结起来才有前进的力量。

拉丁舞双人舞银奖作品《母亲的最后战争》所讲述的是当死神来临时,母亲拼尽全身的力气与死神搏斗,但最后死神还是把孩子带走了。作品的题材和表现角度都很好,它与其他的双人舞作品不一样。国标舞的属性使其更易表现爱情,该作品却不是,它的选材角度十分新颖。可惜作品缺少了母性在最后战争中的特殊表现,试想一下,如果“母亲”的角色换成“父亲”也能跳这么一段舞蹈。

作品中有一段编排是母亲与死神抢夺孩子,但是一个羸弱的女子能抢夺得过死神吗?女性善以柔克刚,两“刚”相争必定要败,以柔克刚才有可能取胜,所以此处可以再斟酌。不妨调整为母亲乞求死神放弃孩子,她跪下来,意为“求你了,你不要把孩子带走”,跪下来还没用的话就把死神的手拉过来,贴在自己的脸上,“你带我走吧”,再把自己的手交给死神。人物的刻画不只是一面,是可以多方面的。

另外,死神是没有情感的,作品可以将他拟人化之后再赋予情感。结尾,死神把孩子抱走,但死神的面孔不是一成不变的。母亲扑过去,拽住死神的脚,这时可以设计一个细节——死神转回头来看一下,而不是机械地走掉。爱是有说服力的,爱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如此调整,作品就丰满了起来。舞剧《牡丹亭》中有一段情节,杜丽娘来到阴间后为争取回人间与柳梦梅相爱拼命挣扎,此时阴间的小鬼哭了,这映照了文学大家对文学作品的评论:“杜丽娘的爱情惊天地泣鬼神”。

创编舞作品《雨中情》以一群穿着旗袍的女孩撑着伞出现为开头,这会让人联想到温婉的江南女子,但跳了2分钟以后,她们一下把衣服脱掉,露出里面红色的拉丁舞服。也许编导处于矛盾和纠结中,既想表现国标的狂放,又想展现具有江南地域特色的舞蹈,这说明作品的气质还没有定位。国标舞的狂放制约了编导,但限定往往是突破的窗口。

其实,很多国标舞作品就是穿着典雅的服装来跳舞,这并不是束缚,而道具伞和很多国标舞动作是可以结合的,如果这个节目能坚持走到底,很典雅地表现江南的“雨中情”,就有特色了。可后来雨和伞都没了,与名字“雨中情”不贴切。名字是审美的第一窗口,观众通过名字进入作品的审美通道,但只“进入”了两分钟,通道就被关闭了,这会给观众欣赏作品带来疑惑。

如何把自己的审美判断转换成舞蹈艺术作品

首先是题材的选择角度。在此先谈谈我的作品《那一片芦荡》的创作经历,这部作品实际是浓缩版的《沙家浜》,说的是新四军负伤,老百姓用生命来掩护军人躲避敌军的故事。2005年单位选送作品参加CCTV舞蹈大赛,并决定做军事类题材的作品,而在大多数的军事题材舞蹈作品里演员都是一样的气质,穿同样的军装,做相似的动作,如果遵循同样的套路很容易被淹没。于是决定这部作品要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

我到沙家浜采风的时候看到芦苇有两米多高,而且浩瀚无际,突然理解小说《白洋淀》里写的芦苇荡能藏新四军,日军要到芦苇荡里搜查,灵感随之而来—实际上真正掩护新四军的就是人民,芦苇就是人民呀。表象是芦苇掩护新四军,而意象则是军民鱼水情。于是作品决定采用的手段就是一群女孩从正面看是一副阿庆嫂的打扮,转过身去就是“芦苇荡”,有时把军人“藏”在芦苇中,有时把军人托在空中。作品的创新突破了以往的军事题材作品。

现在许多国标舞双人作品都是关于恋情的主题—你要离去而我不让你离去,两人都很纠结,最后就是两个结果,要么两人拥抱在一起,要么分手,都已成为套路,这样的选材很难出彩。而拉丁舞双人舞金奖作品《再别康桥》的选材就很特别,它开辟了一个书卷气质的双人舞作品,标准舞双人舞金奖作品《时间沙漏》也是另辟蹊径。双人舞作品之外,像《十面霾伏》《青花》《人鱼传说》的选材角度也比较特别,于是它们就脱颖而出了。

其次是对于作品结构的判断。作品结构就是为表达主题而设置的段落,好的作品段落非常清晰。拉丁舞双人舞作品《不再让你孤单》具有很深的人文情感,但为何没有打动人,因为作品从头到尾都看到了女孩并不孤单,从一开始她就是在伞下面走,似乎未曾孤单过。但题目中的“不再”就说明“她”曾经是孤单的,如果要完善结构层次,首先让“她”孤单,男孩将伞撑过来,再是情感的交流,男孩不断地给女孩撑伞,反复的动作就表达了“不再让你孤单”的涵义。作品的遗憾之处就在于名字打开作品的窗口后,结构没有做足文章。

第三,手段是否符合作品的审美。即编导对作品的服饰、服装、音乐、道具等的判断是否符合主题。像标准舞双人舞作品《最美的事》的音乐就用得很好,音乐是由民歌《摇篮曲》改编,温馨流畅,符合此时此地此景的人物心情。

技术也是为主题服务的一种手段。艺术包含技术,但不等于技术。好的作品蕴含人文精神,作品不可为炫技而忽略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诉求。《小城雨巷》里没有高难技术,因为这些都不符合江南小家碧玉的形象,这些连走路都要把衣裙拎起的女孩,怎么可能做幅度大的动作?作品创作要限定技术手段,准确的才是最美的。

编导故事会

一部作品如何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听听编导在创作过程中的故事。

因为编导工作的关系,我们一直在收集各种风格的音乐,有时会花整个下午的时间听50多首新曲子。家里有几百盒电影原声碟,我们每听完一张碟都会标记出音乐的风格。有意思的是,当演员找我们合作的时候,正巧那段时间我们找到了《摇篮曲》这首东北民歌,而且特别地喜爱,并想以此作为素材,创作一个关于孩子给家庭带来幸福的题材。而两位演员林正和李元新在中学时的两对恩师邹阳/石琳和党奇/牛佳刚有自己的孩子,他们对于这个题材也很感兴趣,于是我们一拍即合。

这是我们第一次编创国标舞作品,在与演员见面后,我们录下他们的标准舞套路,过后看了一遍又一遍,思考题材和标准舞怎么可以结合在一起。后来想到标准舞者搭起架型的手臂就像摇篮一样,这就是结合点。于是我们尝试把道具“小孩”放在舞者的手臂上后是否还能跳舞,尝试成功以后我们决定采用这个手段来表现孩子让年轻父母的感情更加浓厚。

在这部音乐先行的作品中,作品结构完全根据音乐结构建立。音乐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亦是作品的开始、发展、高潮、结尾,音乐扬处作品扬,音乐抑时作品抑。所以,作品和音乐是一致的,流畅完整,主线清晰简单。

虽然这是第一次创作国标舞作品,但未感到有太大难度。这很大程度是因为演员已经掌握了大量的舞蹈语汇,当我们需要用动作作品:《最美好的事》去表现一些情绪的时候,他们能迅速地反应到该用什么动作来表现。其实编导的工作就像用线穿珍珠一样,按照段落把零散的舞蹈动作合理地组合在一起。

作品是在一年半前创作的。我从高中开始一直很喜欢徐志摩,对他有一种情结,刚好当时有合适的音乐独白,就创作了一个与徐志摩有关的作品。刚创作的《再别康桥》是很单薄的,它过于注重技术而忽略了人物形象定位。以前曾试过使用高位托举,但文学才子徐志摩和才女林徽因是含蓄温婉的,和所有中国人的情感一样。就像苏州园林,要经过九曲十八弯才能走到最里面。高位托举的高难技术虽然很炫目,但太猛烈,使用过多会破坏舞蹈的意境,不适合表现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李毓珊老师给我提出过这个意见,“要考虑是为了技术而技术,还是为了人物形象而技术。”

第二次修改作品的时候我在想如何使作品更加饱满。于是在中间部分加入了“雨”的元素,在雨中,男女主角一起保护他们之间的书信,是雨引出了两人细腻微妙的情感。于是到第二段他们才有了继续舞蹈的理由。而修改之前的版本结构层次不完善,人物情感也表现得不够到位。总之,一切手段都是以塑造人物、表现主题而服务的。

面对一群阳光的花季雨季少年,我将作品定位为励志的、充满正能量的。如果看过电影《帝企鹅》《快乐的大脚》,你一定会被雄企鹅在迁徙过程中为了保护孩子历经各种磨难而打动。《凌云》讲述的也是小鸟出生后不久群鸟迁徙的故事。群鸟在迁徙中遭遇暴风雨,小鸟掉了队,大鸟无论多困难都要回头拯救小鸟,为了拯救小鸟,大鸟的身体透支了。这时,群鸟将大鸟共同托起,大鸟又恢复了知觉。我希望作品能传递一种面对困难,依然积极面对的正能量。

在创作过程中,我把许多可以表现主题的手段都集合在一起,但有些想法哪怕再好也有可能因为与其他手段发生冲突而显得作品主次不明,于是我忍痛割爱地做了取舍。在音乐方面,我和作品指导老师石琳共同在最后选定的15首曲子中选取出适合作品段落特点的部分剪辑到一起。音乐主要部分是来自电影《里约大冒险》的原声音乐,这部电影也是关于鸟类的故事。

我认为作品创作的核心是尊重舞种的本体特性,只有首先尊重本体的文化,才能将自己的思想植入其中,二者才能和谐地融合。在此由衷感谢北京舞蹈学院附中拉丁舞教研室的全体老师,他们在拉丁舞语汇的把握上给予我很大的支持。

之前没有涉及过国标舞的创编,因此看了很多关于国标舞创编的资料。对我而言,在创编过程当中最大的两个压力是选材和创编过程中对动作的选择。我会担心最终这“是”还是“不是”标准舞双人舞作品。

首先,从我个人的审美意识出发,我认为国标舞是非常高贵优雅的,所以在选材中回避了比较通俗的角色和较普遍的故事情节。当时有朋友和我提到中国元素,因为国标舞一定要两个人手拉手来跳,而中国古代有很多爱情故事,所以,是不是可以选择比如《梁祝》等题材。听完后我对此打了一个问号,《梁祝》虽然是一个关于爱情的题材,但中国古代的男人和女人是不可能像国标舞一样把手搭在一起。所以我排除了中国的传统爱情题材。

我与很多国标舞专家了解了很多关于国标舞的问题,尤其是摩登舞的舞种特点,比如说维也纳华尔兹的流畅、圆圈的行进方式和旋转。而男性在整个双人的配合当中是处于主导地位的,最后我选择了一个比较虚幻的题材,就是时间和沙漏。时间在这个作品中就是男演员,沙漏就是女演员。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变换,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永远不停的,沙漏是一个细小的、一点一滴的,时间在两者中占主导地位。

在创作的过程中,我比较在意的是如何将标准舞的步伐、特质更好地融合在作品里。我选择了大量和时间有关系的舞步。因为时间是转的,作品吸收了许多标准舞的旋转动作。最后的造型和步伐中有一个衔接部分用了探戈的一个动作,我认为它与时间的秒表很像,嗒嗒嗒一直不停,也是意味看沙漏中沙子的一点一点流逝。最后一段的华尔兹,我认为这是一个在时间的轮回当中一个不停地一种回忆。结尾时是男孩“时间”和“沙漏”女孩的一种融合,因为沙漏最后无论怎样的流逝,它永远会被一个大的时间所包容。

最后感谢孙荣和温亮富二位老师在我的第一次国标舞艺术表演舞创作上给予技术层面的支持。当我在纠结作品“是”与“不是”标准舞时,他们给我了我很大的帮助。

电影《二次曝光》给我们的作品创作带来了很大启发。电影里的女主角总是活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生活过得像一场梦一样。电影结尾处,她站在海边看到海市蜃楼,对于之前发生的事情,不管是真实的还是幻想的,内心一下释然了。这让我们想到当代人的心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但在追求梦想的路上慢慢地迷失了自己,就像渐渐地带上了一层面具,找不到真实的自己。作品不仅还原了这样的心理状态,而且更重要的是表现女主角最终从这样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找回最初的自己。身着深色服装的舞者就是代表内心的恶势力,他们最终被女孩内心的正能量压倒,所以他们最后脱下了自己的面具。

虽然这是个标准舞作品,不过托举动作也很多,时间长了,演员们不是背部拉伤就是腹部拉伤,但他们还是一直坚持按质按量的训练。原计划参赛的演员没有实际上场的演员多,主要是因为有两个替补队员特别地认真努力,老师们都被感动了最后决定让他们也参加比赛。

北京舞蹈学院何以成为大赢家

在本届“桃李杯”比赛中,北京舞蹈学院(以下简称“北舞”)及附中“横扫”艺术表演舞5个组别,获得4金3银2铜以及2个优秀奖的佳绩。其参赛作品之多,作品质量之高都是其他参赛学校难以企及的。

厚积薄发

北舞何以能在国标舞艺术表演舞领域鹤立鸡群?这不是赛前突击博得的好运气,而是学科教学建设长期积累后的厚积薄发。

北舞本科生平日不仅要完成专业技术课程,而且还要参与教学剧目课的学习。从大一到大三,每位本科生在每周的教学剧目课上接触到艺术表演舞的理论知识,并参与经典剧目的排演。不同年级的学生排演的经典剧目略有差异,低年级以群舞为主,刚升大学的学生在中专阶段接触艺术表演舞的机会有限,他们在协同合作的群舞中逐渐建立艺术表演舞的概念;高年级学生则多以双人舞和创编舞的经典剧目排演为主,学习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能让他们更好地表现作品。教学剧目课的授课教师主要由国标舞专业教师和有创作、编导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作为学习和创作的平台,教学剧目课既激发教师的创作,也激励学生尝试创作。教学剧目课的教学、创作成果都在每学期期末的教学实践周进行舞台展示。

北舞对学生艺术表演能力的重视在入学考试中也可见一斑。北舞在入学专业课考试最后一轮考查剧目表演,用以发现具有表演才华的学生。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当“桃李杯”、CCTV电视舞蹈大赛等设有艺术表演舞的大赛来临,学生和教师并不是机械地备赛,而是自然地将平时所学、所用的知识融入其中。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作品从初创到走上舞台经过多次修改,其中,每个作品要经历系级和学院学术委员会的审查。学术委员会是由北舞历年来各舞种、专业的专家组成,他们对于作品的要求尤其严格,其中,已通过“桃李杯”初赛选拔的作品《北京,北京》因被学术委员会认为内涵有所欠缺,而未参加“桃李杯”后面的比赛。虽然比较遗憾,但严谨的治学精神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表演和创作态度。

艺术表演舞的作品编导是作品的核心人物,作为中国舞蹈教育的最高学府,北舞有大量的编导人才资源可供充分利用。专业编导的加入为作品提供了关键支持。

此外,学校的经费支持是他们得以顺利参赛的重要保障。编导费用、师生参赛往返交通、食宿费等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基本由学校负担。

舞蹈回归舞台

“桃李杯”结束之后,北舞的参赛演员并没有放松休息,而是投入了另一场表演的紧张排练之中。他们将十多个“桃李杯”获奖作品搬上了北舞新剧场的舞台。

在剧场中观看艺术表演舞是一种美妙的享受。舞台背景没有多余的布置,灯光随着作品的层层推进而变化,面光、耳光、柱光、顶光、逆光……丰富的光位变换为淋漓尽致地展现人物特点,为作品内涵锦上添花。还有的作品巧妙地运用舞台设备,营造出恰到好处的舞台氛围。譬如《胡同印象》中的演员将带灯的鸟笼悬空挂在舞台上方,虽然这只是一个细小的改变,但能非常自然地营造出温馨动人的氛围。

“桃李杯”作品展演当晚获得掌声和尖叫最多的要属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国标舞专业的作品,台下的附中同学都热情地为表演者加油鼓劲。北舞附中的作品《人鱼传说》《凌云》《领悟余生》《我们》分别在“桃李杯”中获标准舞编队舞金奖、创编舞银奖、拉丁舞双人舞铜奖和标准舞双人舞优秀奖。虽然只是十多岁的中学生,但演员在《领悟余生》中叙述人鬼情未了的故事却不显稚嫩;在讲述舞伴相处的故事《我们》中的表现也张力十足。

由孙轶娇编导,林正、李元新、袁梦表演的作品《宅》在去年获得首届CBDF艺术表演舞锦标赛编队舞及创编舞银奖,这次也登上了“桃李杯”展演舞台。有意思的是演员林正、李元新同时在《宅》和《最美好的事》中担任主角,一个是气氛阴森压抑的妻妾争宠悲剧,一个是幸福温馨三口之家的故事,虽然作品风格、人物迥异,但他们能驾驭自如。除了这两部作品,他们在上届“桃李杯”中表演的《再续情缘》获得了标准舞双人舞标准舞银奖。不过,林正和李元新并不认为自己拥有艺术表演天赋,只是从高考准备北舞的剧目考试时开始对剧目表演产生兴趣,于是到了大学就多在这方面进行尝试。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北舞所提供的知识养分和机会让他们能接触到那么多好作品。

第十届桃李杯国标舞比赛

桃李杯 篇2

您好!

为了您孩子的身心健康、安全,保证2014年7月20日“桃李杯”舞蹈比赛的正常进行,让孩子享受比赛过程,在比赛中成长,请各位家长作为比赛陪同人员负责好孩子的安全,并在比赛前后做到以下几点:

1、鼓励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比赛,坦然接受比赛结果,胜不骄,败不馁。

2、给孩子多喝白开水,尽量不喝饮料,少吃冷饮,不吃街边不卫生食品,不吃三无食品、过辣食品,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让孩子早睡早起,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

3、比赛地点为昭乌达剧场,7月20日早上6:50入场,7:30准时开始。为了孩子能调整好精神和体力参加比赛,家长须带好孩子比赛所需的所有物品于7月19日抵达赤峰,选择好住所,并熟悉好到赛场的路线,看好到赛场所需要的时间,不迟到。7月20日早上6:00听通知在指定地点化妆。

4、家长应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贯穿活动始终,活动期间确保采取必要的、足够的安全措施保证孩子安全。加强对自己孩子交通安全、游戏安全、防水、防火、防电、防绑架等教育,培养和提高孩子自救自护的能力。往返途中家长一定要选择相对安全的交通工具。开车的家长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给孩子系好安全带,告诉孩子不能把身体伸到车窗外,不做危险性动作。选择拼车或者乘坐公交工具的家长不能远离孩子,始终让孩子在自己的照顾范围内,不能让孩子猛跑。

5、食宿过程中家长要选择安全卫生的地方,防止孩子发生误食、触电、磕碰、走失等危险。

6、因天气比较热,请家长为孩子做好防暑降温工作。

7、和孩子一起遵守赛场秩序:今年因为参赛单位较多,舞蹈类演员和家长一个坐位。大赛专家评委均由具备副教授以上级别的艺术家和国家一级演员担任。评选出各组别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现场公布分数。为了大赛的正常有序进行,赛场禁止录像和照相,要求演员和家长按顺序入场和退场,不吸烟,不大声喧哗,不随便走动。

8、如果您还没有在新城幼儿园群里,请现在加到群里,有问题群里及时沟通。群号:150666036。付老师电话:***

以上内容若您已逐条阅读并能认真遵守,请您签字:‘

新 城 幼 儿 园

南北会师,桃李芬芳 篇3

北京城内谱华章——中国传媒大学

说到中国传媒大学,人们常把它比作中央电视台的后花园。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媒大学在传媒领域超强的实力。中国传媒大学创建于1954年,其前身是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9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学校位于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建校以来一直以依照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为中国传媒业培养“一等人才”,精勤进取。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知名高校,并正在向国际知名大学的行列稳步迈进。

依托北京现有的国际化大都市的自身条件,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同时,中国传媒大学通过合作办学在六朝古都南京设立了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南广学院。学院设立了32个本科专业,现有在校生11 000余人。

在国际交流方面,中国传媒大学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该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传媒大学建校5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5 0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 925人,其中专任教师1 044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和学者,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在各个领域享有殊荣的专职科研人员更是多不胜数。

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学校飞速发展的前景。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地,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传媒形式的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的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已经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

“今日我以母校为荣,他日母校以我为荣。”中国传媒大学建校以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他们如今都活跃在中国传媒界的各大舞台上,例如,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音员李瑞英、李修平、海霞、李梓萌;《东方时空》主持人白岩松;《非常6+1》主持人李咏;凤凰卫视主持人陈鲁豫;凤凰卫视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从这些人物名单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传媒大学星光熠熠的过往辉煌,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感受到的则是无数传媒人伟大付出的艰辛和无私。他们,播撒的是汗水,收获的是辉煌,是希望。

苏堤春晓闻莺语——浙江传媒学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说起杭州,给人的第一感觉似乎永远是她绮丽婉约的华丽,以及那一处处风景如画的风光,断桥、西湖、翠柳……西湖的优美之境数不胜数,常常让游人流连忘返。但大家不知,在这座被称为中国最适合居住的城市里,其实还有另一个浙江人的骄傲,那就是与中国传媒大学齐名的另一所高校——浙江传媒学院。

浙江传媒学院的前身是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和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广播电视学校创建于1978年,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198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浙江传媒学院正式定名。浙江传媒学院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共管的一所培养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人才的高等院校,学院位于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杭州市。目前学院新老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钱塘江畔的下沙高教园区和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新老校区占地859亩,总建筑面积40.64万平方米,校园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浙江传媒学院现设有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动画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管理学院、国际文化传播学院、音乐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和2个教学部,开设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等28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和部分专科专业。

“大学者,非有大楼也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流的师资力量必定打造一批高素质的国之栋梁。浙江传媒学院目前全日制在校生逾9 000人。现有教职员工754人,正高职称的有55人,副高职称的有145人,有7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发展师资力量的同时,浙江传媒学院把学科作为学校重点研究项目,目前学院有广播电视艺术学、广播电视新闻学2个省级重点学科,4个院级重点学科及“新闻传播研究所”、“节目主持人研究发展中心”等6个院级重点研究所和个人工作室。省级以上研究机构有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浙江广播电视研究院、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媒介素养研究基地、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等5个,有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校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级教改项目10项,形成了相对稳定先进的教学和科研人才培养基地。

固步自封必然成为井底之蛙,只有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结合才能综合发挥各方面的特色和优势。对此,浙江传媒学院与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筹建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并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空间,先后与英国考文垂大学、德国敏斯特大学、新西兰南海影视学校、澳大利亚维多利亚艺术学院等多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北有北广,南有浙广”,浙江传媒学院撑起了中国传媒人才教育培养事业的半边天。建校30多年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如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播章伟秋、颜倩;凤凰卫视主持人孙晶、被誉为湖南卫视“镇台之宝”的龙丹妮;上海电视台主持人谷永立、陶淳等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浙江传媒学院以她博大的胸怀热情迎接从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优秀人才,继续谱写着她不断奋进的神话。

桃李杯 篇4

关键词:“桃李杯”,综合素质,专业技能

全国“桃李杯”舞蹈比赛是由文化部主办的三年一届的国家级赛事, 是舞蹈教育界最高水平的赛事。自1985年举办第一届比赛至今, 涌现出许许多多优秀的、高水平的舞蹈家、舞蹈编导和舞蹈作品。赛事对推动舞蹈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大赛, 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参赛选手, 促使我们选手自身的综合艺术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一、“桃李杯”舞蹈比赛的意义

“桃李杯”舞蹈比赛它面向全国, 培养了许多舞蹈新苗和高水平舞蹈人才;展示了全国舞蹈教学成果;交流了舞蹈办学和培育舞蹈人才的丰富经验, 其作用和意义是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的。

举办“桃李杯”赛的宗旨: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建设和谐社会为目标, 检验我国舞蹈专业教学成果, 总结交流教学及创作经验, 促进舞蹈教学质量和表演水平的提高, 繁荣舞蹈剧目创作, 发现并选拔舞蹈新人新作, 推动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贡献。

“桃李杯”舞蹈舞比赛代表了我国舞蹈专业教学成果的最高水平。每届比赛, 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青少年选手, 满怀希望的激情, 历尽艰苦顽强的拼搏, 众多佼佼者脱颖而出, 涌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舞蹈人才与优秀舞蹈作品, 如优秀舞蹈演员黄豆豆、王亚彬、刘岩等;优秀舞蹈编导张继刚、陈维亚、张云峰等;优秀舞蹈作品《黄土黄》《醉鼓》《旦角》等。其优秀人才均活跃在当前国际国内舞台上;其作品都纳入了教学保留剧目, 从而大大地推进了舞蹈教育及舞蹈事业的发展。

对我们参赛选手来说, 由于“桃李杯”比赛的宗旨强调教学与创作, 重在培养高水平的舞蹈新人, 比赛期间能广泛而全面的得到舞蹈界各专家的指教, 特别是全国艺术院校汇聚一堂, 相互学习, 相互交流, 有力地推动各艺术院校的舞蹈教学、剧目创作及人才培养, 这无疑对我们参赛选手在今后的舞蹈事业上受益匪浅。

二、对专业技能的培养

“桃李杯”舞蹈比赛一旦纳入学院教学工作章程, 教师更针对自己指导的选手身体条件、技术技能等进行全面的分析, 并制定出一系列的教学训练计划。

该比赛最为综合的是剧目表演。剧目是富有内涵与生命的, 它是检验你是否具备一名优秀舞蹈演员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剧目要求选手非常严格, 不仅仅是动作与风格的把握, 最重要的还是看舞者对剧目文化背景的理解与诠释。正因如此, 教师在剧目的编排中更注重的是内在文化与舞蹈动作的结合, 要求选手不断的学习所编排剧目的文化背景, 查看有关资料, 甚至亲临当地去采风, 感受文化氛围。这不仅加强了学生的见识, 更加锻炼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表演上注重人物的把握, 人物内心的刻画, 让学生了解与诠释到另外一个精神世界, 融入角色, 其中感受另外一种生活状态与精神。虽然表演与刻画人物还不够准确, 但通过教师不断的强化选手对人物的理解, 不断纠正其状态, 不断刺激选手的薄弱点, 让选手能真正的诠释和把握人物内在情态。在此过程中, 学生又不断地努力学习, 自我分析、自我思考, 从而不断的自我突破, 大大增强了舞蹈表现力, 表演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

经历一次大赛的磨砺, 学生在各方面均有了显著的进步, 能力与专业技能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 “桃李杯”舞蹈比赛对推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其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三、对综合艺术素质的培养

“桃李杯”舞蹈比赛不仅培养了选手的专业技能, 还从各个方面突破。我们知道,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是音乐的升华。音乐与舞蹈是相互联系的, 音乐能使得舞蹈更加添彩, 舞蹈也给音乐增姿。早在三千多年前, 我国古人就把音乐、舞蹈、诗歌结合在一起, 统称之为“乐”。有文章记载说:“有乐而无舞, 似聋者知音而不见;有舞而无乐, 如哑者会意而不能言。乐舞合节, 谓之中和”。古人多么形象地论述了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见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性。教师在音乐的节奏上进行分析, 舞蹈的全部律动都来自音乐的特定节奏, 音乐节奏是舞蹈动作的基础, 节奏是构成舞蹈动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备赛中教师让学生多听音乐, 把握音乐的节奏感, 与学生分析音乐慢与快的规律, 音乐的引子与高潮加上舞蹈动作一同做解剖, 这让选手更深一步的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关系, 让选手更好、更全面的把握所表现的舞蹈。

教师还不断的加强选手在文学上的认识, 让选手具备多项知识能力基础, 如:观察能力, 对获得知识信息的分析能力, 对创造性思维分析的能力, 对创新实践分析的能力, 以及紧扣主题的文学写作能力, 都做了针对性的练习, 特别有助于选手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 提高选手的创新能力及文学修养。除了在比赛的即兴环节中, 这些文学上的积淀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外, 对今后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将具有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

在专业基础知识上, 也全方面的进行培养, 这也是比赛过程的项目之一, 要求选手能够真正的全方面了解舞蹈。在舞蹈专业基础知识如民间舞文化课程、舞蹈史与针对“桃李杯”舞蹈问答等课程方面, 进一步深化训练, 一是为了比赛需要, 二是为了学生能更加全面的了解舞蹈知识, 加深对舞蹈在其他兄弟艺术中的特殊地位的认识。

四、结语

诚然, 比赛不是全部。它不能替代长期的舞蹈专业教与学, 不能替代舞蹈专业学生的全部学习和实践, 但比赛是催化剂, 是检验门, 犹如工业生产中的不可缺少的检验环节一样, 没有了它, 很难想象能生产出高质量的甚至是合格的产品!同时, 比赛又能得到广泛的专业学习与交流, 能最大限度地汇集国际国内广大舞蹈工作者的智慧和创造力, 使舞蹈事业不断产生新的飞跃!

总之, 通过“桃李杯”舞蹈比赛, 锻炼了队伍, 促进了教学, 造就了一代一代新人, 以点带面, 对于参赛选手综合艺术素质的提高, 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注释

重修养 育桃李 篇5

【关键词】渊博 欣赏 宽容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工作。班主任也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施者,同时,在学生们的心目中班主任又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这样说,一个学生成长的关键与班主任老师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然而,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则要求具备更高的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深受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呢?我认为,一位优秀的班主任不仅要有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满腔热忱和科学的管理方法,还应具备精深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修养。

首先,在师生交往中,教师能否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因为第一印象是师生交往的感情基础,是学生进步的动力,自然得体,出自内心的微笑,是一种宽恕、一种艺术,使学生消除戒备心理,表现出教师的信任、期望,是滋润学生的一缕阳光。另外,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学生的名字,因为对一个人来说,名字,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符号,也是最能引起自己重视的字眼,如果班主任能在三天内记住学生的名字,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重视,这无疑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其次,应具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水平,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班主任应力争上好第一节课,给每个学生留下“我是一个好学生”的印象。因为学生在学校受教育的最大愿望是能获得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能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效地授予学生,也就是说,能将自己的课上好,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这样的教师作为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威信。要使学生喜欢你,这是最基本的一点。

再次,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著名教育家爱默森说:“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爱学生是尊重学生的表现。学校教育告诉我们,教育学生要投入情感。投入情感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因为,爱心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外在和内在道德的有机统一体,是评价一个人精神境界的标尺。现代教育的民主性原则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在人格上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用心灵赢得心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密切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另外,要一视同仁。全国中小学生问卷调查表明:学生最喜欢的老师首要的一条标准就是:客观公正,不偏袒,爱护关心每一个学生。……可见,青少年学生是多么渴望老师的爱。作为班主任,更应用“爱”的甘露去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不但对优生,尤其对学困生也送去一片温暖的阳光,使他们同样受到自尊的满足。同时,班主任更应关注“中间层次”的学生,若他们一旦被忽略、被冷落就会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学生最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关心,哪怕是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个关切的眼神,有时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还有,要欣赏学生的“亮色”。学生总是期望被老师欣赏。教师一定要使学生感到每付出一份劳动,便会有一份收获的快乐。这快乐是教师应当给的。例如:当班主任与差生第一次谈话时,能使他感到“我是一个有缺点的好学生”,这将对他以后的成长颇有益处,能使他对自己充满信心,鼓起勇气,努力使自己向好的方向发展。又如:白某,丧父,自制力差,但擅长体育,母亲是个个体户,起初我让他担任体育委员,但因纪律差,不愿大胆工作,而且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青年交往过密,我暂时取消了他的体育委员之位,白某曾一度情绪低落。后来,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上,我说服他,让他参加了短跑、跳高比赛,他分别取得了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我表扬他为自己、为班级争得了荣誉,并推荐他参加了校体育队。从此,白某心情舒畅,学习也来劲。因此,对差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优点和长处,作为班主任,要紧紧抓住,倘是潜在的,要“沙里淘金”,去寻找、去挖掘;倘是微弱的,要扬其所长,尽量给予更多的表扬和鼓励。

最后,要宽容学生的过错。理解他人,宽容他人,与人和睦相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条原则,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这条原则同样适用。宽容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高层次的态度。它要求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虚怀若谷,淡泊名利,心里面要容得下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在学生出现过错时,应循循善诱,切记与学生计较。当自己的情绪激动时一定要克制,不要冲动,待情绪稳定时再作处理,千万不要与学生“过不去”,因为他们毕竟是学生。

宽容不是无能的表现,而是教师人格美的体现。宽容有时比声色俱厉的“严格”更有力量。中学生自尊心很强,最怕当众丢面子。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当学生无理同自己“顶撞”时,尽可能克制自己,用“宽容”来对待学生,以保护学生的自尊。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师也是人,但同时他又是教师,而教师这门职业要求一个人的东西很多,其中一条就是要求自制。”当然,有些学生把教师对他的宽容视为教师的无能,认为教师没有办法。这时,教师要注意,宽容背后要寓含着更为严肃的批评,因为宽容作为教育态度,它既不是消极的放任自流,也不是有意地回避矛盾,它和严肃批评一样,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冷静反省,从而改正错误。

宽容,体现在对学生的教育上,可以给教师处理问题时留有余地。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一份,心平气和。可以说,宽容也正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及对学生一片爱心的体现。

总之,要当好一名班主任,确实不是一件易事。但是,在我看来,只要能做到以上几方面,并且用自己的真心和爱心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再用自己的智慧,灵活地运用教育教学的技巧,我想,人人能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优秀的班主任。

桃李杯 篇6

一、回顾桃李杯

提到桃李杯比赛, 至今我还在思考它的性质、意义和它究竟有何种社会价值, 它能够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根据资料, 我了解到桃李杯舞蹈比赛是1985年8月31日, 由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发起, 民族学院舞蹈系、解放军艺术学院、上海、沈阳、广州、四川舞校及高等地方院校共同努力举办的全国艺术院校舞蹈比赛。1985年的比赛为第一届, 这届桃李杯比赛是阶段实践的全面总结, 同时也是对后来舞蹈事业发展趋势起着重大影响的一次赛事。而且这次的比赛对于从事着舞蹈事业的老师, 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推动了全国舞蹈事业的进步, 翻开了舞蹈史全新的一页。

据我了解此次比赛的单位有:北京舞蹈学院、上海、广州、四川、辽宁舞蹈学校、还有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和中国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在校生、毕业生及一些全国、省市舞蹈爱好者, 其中古典舞的79名选手共计表演了237个组合。整个第二轮比赛是每个选手各跳三个组合:一个是“控制、舞姿类组合”;一个是“弹跳、旋转、翻身类组合”;一个是“民间舞组合”。它所展现出的水平可能对从事舞蹈事业的老师是一次鼓舞, 同样也会鞭策着学生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回头看看这届舞蹈比赛资料, 在创作上有许多耳目一新的作品。如:《再见吧, 妈妈》、《海浪》、《金色的小鹿》等男子剧目的出现, 使“软开度”在训练中被重点提了出来;其次, 《金山战鼓》出现了在鼓上翻“前空翻”的高难技巧, 使人们对武功技能在舞蹈表现上的作用和价值有了一个从新的评价;再次, 当时刚刚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现代舞的“地面动作”较大量的被吸收和运用到中国舞的创作中来, 这也是舞蹈界的一个创新。

五年之后第二届“桃李杯”舞蹈比赛古典舞的160个控制和技巧组合集中展现了五年来古典舞的突破。再看资料结合第一届的内容, 第二届桃李杯反映了中国古典舞在训练和教材上五年的变化和特点: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民族传统的“跳、转、翻”技巧向高难度反方向发展;舞蹈技巧进一步和毯子功的结合, 如“乌龙绞柱”接“倒踢紫金冠”, 女子由“踹燕”舞姿立起直接接前空翻等。尤为重要的是更渗透了身法和韵律技巧动作。我想从前的时候, 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可能是在技巧前加入一些戏曲的舞姿或动作装饰一番, 而这时起, “身韵”已成为技巧组合起始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不是外表的点缀, 动作真正的开始在技巧中包含身法和韵律, 强调神采与手眼的配合。例如:少年组的邱江在完成跳转翻的技巧组合中有几次的抹手转的动作, 感觉给人连贯优美的体态的效果。我感觉到“身韵”不再只是古典舞附加内容的关系, 而是一个化合连体的体态的关系, 风格韵律也摆脱了戏曲的程式。另外, 我还在资料中看到, 舞台的运用也出现了进步。这届比赛出现了变奏, 这就是桃李杯舞蹈大赛发展的重要标志, 也是前一届所没有展现的, 这种种因素也对舞蹈演员的身体素质无疑是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舞蹈大赛从1985至今二十于载, 在老一辈艺术家们无限关怀下, 桃李芬芳。

二、中国古典舞的魅力

中国古典舞是舞蹈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在民间舞蹈的基础上, 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 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 是有一定典范意义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古典舞具有严谨的程式, 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的技巧。通过观看近几届桃李杯的比赛中古典舞剧目, 发现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变化是非常大的。

在第七届桃李杯影像资料不难看出, 一批新的舞蹈剧目成为了进行时中不可抹去的一页。例如:《大唐贵妃》、《书韵》、《绿带当风》、《竹梦》、《鸣凤》、《橘子红了》、《俏花旦》、《岁月如歌》等各具特色的舞蹈作品让老师和学生耳目一新。20年的时间使中国古典舞蹈从一个婴儿已经茁壮成长起来, 以前的少年乙组都上升到了少年甲组的水平, 这是古典舞发展的见证。古典舞的表现手法是以流畅优雅的身体动作, 包括身、眼、手及高难度技巧展现给观众。诗词歌赋、风花雪月、琴棋书画、高山流水的文化精神与民族情感都以中国古典舞身韵特有的内涵和丰富的外延加以展现。如:《书韵》、《竹梦》、《棋魂》都可作为代表作, 又如细腻、高雅、优美的《大唐贵妃》、《橘子红了》、《鸣凤》向人们展示了人的特有的情感内涵, 强烈的人文精神成为剧目本身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表演者情感的最高境界。看《绿带当风》、《商鼎》等作品很能看出剧目创作的灵感结合了中国精美的古代壁画和工艺品艺术, 成为了美轮美奂的艺术精品。从大家闺秀到小家碧玉, 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 以我们本民族特有的语言和审美, 怀以典雅、有序、和谐的审美取向完美地表现了中国古典舞魅力的精华所在。

三、古典舞剧目创作的多样化

看桃李杯的发展, 再看中国古典舞的发展, 不难看出桃李杯的22年发展变化影响到了古典舞剧目创作的多样化。

从“桃李杯”比赛中所要求的剧中分类与艺术学院的课程有着直接的关系。桃李杯”的定期举行对艺术院校古典舞剧目的创作也提出了客观的需求, 而艺术院校古典舞剧目创作也为“桃李杯”提供了更多的审美特质与文化风范上都合适的剧目。例如在《岁月如歌》这个剧目所体现的内容里, 不仅没有失去古典舞蹈本身的身体韵律和古典舞剧目内涵的本色, 而且加以大量含蓄而又夸张的当代舞舞蹈动作风格的动作相结合, 足以体现现在发展中编排古典舞剧目的多样化, 即在古板的风格上加以细腻雕琢, 有不失民族本身特色, 很好的体现了古典舞的独特风格与展现韵味。

再看众多“桃李杯”比赛资料, 结合自身教学实践, 认为桃李杯舞蹈比赛的确是舞蹈教学成果的大赛。就如第八届桃李杯比赛的展现, 我院教学与剧目的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从编排到超练都是在多样化的空间下进行的, 音乐、舞蹈动作即不死板又不失传统内容, 也促使自身在古典舞剧目创作编排中的发展延伸性的掌握。今天的桃李杯比赛是对舞蹈教学的学术性水平的评定。既在加强舞蹈自身建设的同时也在不断提高舞蹈创作的文化品位。

桃李花开 篇7

中午休息的时候, 一个学生跑过来告诉我说:“老师, 大门外有个人找您。”我心里十分诧异, 这个时候谁会来找我呢?会不会是哪个学生的家长?由于中午休息时学校的大门是关锁的, 我猜想着来到了大门前。隔着栅栏大门, 我看见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站在门外, 手里提着一个红色的食品袋。这是谁呢?是不是找错了?她怎么会认识我呢?……一系列的疑问在我的脑海里打转。当我开门的时候, 她对我微微一笑, 露出左上嘴角的一颗龅牙。我似乎对她有点印象, 便努力回想, 但一下子又想不起来。她笑着对我说:“老师, 还记得我吗?我是毛毛虫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原来他是十多年前我在另一所学校第一次教毕业班时所教的一位女生。

通过交谈我了解到她刚大学毕业, 在公务员招考中被一个镇政府录取。她说她问了好多同学才知道我现在所在的学校, 今天到城里办事路过这里, 顺便来看看我, 手里提的是她所在的那个地方的特产———冬季西瓜。

我的思绪一下子又回到了十多年前。记得那时我刚接手他们班, 还不熟悉班上所有同学的名字。在一次课堂上, 我要提问她却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 看见她穿着一件有毛毛虫图案的上衣时, 情急之下就说:“请那个穿着毛毛虫上衣的女同学来回答。”这句话对一个老师上课来说并不恰当, 后来我也很快记住了全班学生的名字, 但是全班同学却因此叫她“毛毛虫”。每每听见别的同学这样叫, 她就会很生气, 还会跑来向我告状。由于一时的疏忽, 意外地给一个女同学取了外号, 会不会对她造成心理伤害?对此, 我常常自责。

一天, 我在街上走的时候听见商店里正放着小虎队的歌——《蝴蝶飞呀》, 便灵机一动, 想到可以用这首歌来告诉同学们, 毛毛虫有朝一日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于是, 我买了一盘小虎队的磁带。在上音乐课的时候, 我用录音机播放这首歌, 让同学们跟着一起唱。由于很多同学都听过, 所以全班同学只用了一节课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歌。我在课堂小结的时候说:“毛毛虫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蝴蝶。”从那以后, 她不再对别人叫她毛毛虫反感, 也不再向我告状有人叫她的外号了。

一次上美术课, 我组织学生画了一幅水彩画。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她画得很好, 但是没有涂色, 便只给她80分。她看后便闷闷不乐地拿着画下去了。第二天早上, 我发现她没来上课。放学后, 我走了一公里多的路去她家, 看看她为什么没来上学。到她家我才发现, 她家庭并不富裕, 父母离异, 只有她一个人跟着外公和外婆过日子。她外公说:“这姑娘倔, 一时半会儿不买彩笔就生气不去读书了……”听到这里, 我恨不得马上给她买一盒, 好让她高高兴兴地去读书, 因为一盒彩笔也就5元钱。但是我知道以她倔强的性格, 她绝不会要我买的彩笔。在她外公和我的劝说下, 她才再次跟我回去上学。我悄悄地去商店买了三盒彩笔, 在另一次美术课上评出了三幅优秀作业。虽然她的作业不是最好, 但我还是给她评了第一名, 顺利地把三盒彩笔奖励给了包括她在内的三个同学, 并告诉她“毛毛虫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她更自信了, 学习也变得更加努力。

转瞬间, 这届学生走进了毕业升学的考场。因为她平时学习用功, 成绩一直优秀, 所以我坚信她会考上重点中学, 会给我增加升学率, 会给老师和家长争脸。但是, 当升学考试的分数下来时, 她差重点中学的录取分数线3分。我很失落, 很失望, 甚至还很生气, 想狠批她做题不够细心, 数落她顶不住压力成不了器。终于等到她来看成绩, 我把全班的成绩丢在桌上给她看。她低着头足足看了十多分钟, 一句话也没说, 而我心里却一直思量着怎么痛批她一顿。这时, 我看见一滴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里坠落……她没敢抬头看我, 哽咽着说:“老师, 我考砸了, 让您丢脸了!”最终, 我还是把快到喉头的批评咽了回去。此时此刻, 我又能说她什么呢?我告诉她, 虽然这次考砸了, 但是这并不代表你不行, 即便你进不了重点中学, 在以后的学习中同样要多加努力, 老师依然坚信“毛毛虫总有一天会变成美丽的蝴蝶”。后来我才知道, 她考试的那几天生病了。

时隔十多年, 当年的毛毛虫变成了一个玉树临风、楚楚动人的大姑娘, 变得连老师都认不出来了。她对我说:“老师, 是您当年的鼓励使我一直坚持和相信自己一定能变成美丽的蝴蝶。”我没想到当年的一句话能激励她这么久, 也不知道她从那以后又经历了什么样的磨难, 但如今的她已经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我为她还能记起我这个小学老师而高兴, 为我最后一次没有批评她, 却换成了鼓励她而暗暗欢喜, 为她当年初考失意, 没能为我多争点脸面和升学率, 今天却成为国家的栋梁而深感欣慰。

无心育苗 何来桃李 篇8

一、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热爱学生, 团结协作, 为人师表。特别是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教师第一次和学生见面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因为学生往往对教师充满好奇, 十分关注教师的一言一行。因此教师要力争第一堂课从各个方面给学生留下好印象, 从而奠定“心理定式”。

二、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

首先, 作为一名教师, 应该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但这只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基础, 比这更重要的是, 身为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省能力。上中学的时候, 教我生物的老师是一名研究生, 而教我历史的老师则是一名大专生。入班的时候, 我们都以为本来生物就比较有趣, 历史都比较枯燥, 再加上老师的缘故, 班上的生物成绩肯定会比历史成绩好很多。但一个学期下来, 大家都吃惊地发现, 喜欢学历史的人占了全班的几乎四分之三!大家细想都明白:生物老师每天只是照本宣科, 很少注入自己的语言和见解, 课堂上也很少用肢体语言吸引学生, 课下又不怎么和学生沟通;历史老师则刚好相反, 她总是变着法儿地吸引我们的注意力, 有时候还穿插一些其他知识和她自己的经历, 语气更是有缓有急, 整个课堂跌宕起伏, 生动极了!我也因此深深喜欢上了历史, 并立志成为她那样的老师。由此可见, 教师的能力素养是多么重要!

三、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从心里真正做到关爱学生

这一点也是我想详细说的。一般从事教师职业的人, 大多都具备上面的两点, 职业素养、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都不相上下。可结果的不同就在于是否能够把关爱学生当作一件大事去落实。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要正视我国现阶段的新型师生关系: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新的时期, 学生已经不再是唯老师独尊的客体, 而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更在意的是老师能不能从根本上尊重他们, 能不能客观公正地处理问题, 以及能不能从心理上、精神上去关心和帮助他们。而构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在于教师。所以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处理师生关系。

1. 关心和了解每一位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心理因素等, 课下以朋友的角度走进学生的生活, 特别是一些家庭有困难、有问题的学生, 我们更不应该歧视, 而应让他们感受温暖和关爱, 这样的学生往往更容易以感恩的姿态投入学习。

2. 以正确的视角看待学生。

既要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对象, 又要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

3. 在学生中发扬民主精神。

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 而不是把自己当作权威。教育教学中, 应向学生明确教学相长的关系, 尊重学生的观点,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以讨论的方式解决, 营造民主学习的氛围,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4. 正确、合理地处理师生矛盾。

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生冲突的时候, 要学会正视问题, 敢于作自我批评, 对于学生的错误, 应该耐心地说服教育和解释,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理解和帮助学生。

如果能够做到以上四点, 相信你会是一个颇受学生爱戴的幸福教师。而爱戴指数又往往与你所教的课程直接挂钩。试问, 一个打从心底拥护和佩服你的学生, 又怎么会不愿意听你的课、学你教的知识呢?下面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以前在别的学校当老师的时候, 我带的班上有一位学生, 在我接那个班的时候就有老师告诉我, 说他是坏孩子, 调皮、爱撒谎、爱打架等。接下那个班之后, 我又常常听班干部也这么说起, 同学们没人愿意跟他玩。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 我在放学的路上遇见了他, 他正在偷别人家门口奶箱里订的牛奶。我当时就震惊了, 没想到他还学会了偷东西!我当时见他没有喝, 就在后面跟着他看情况。结果他进了一个十分破的大院子, 门没有关, 他直接上了二楼, 楼上比下面还要破很多倍, 有一间不知道有没有十平米的小屋。我进屋打招呼的时候吓了他一跳。看着床上躺着一位老人, 我也没有多说, 只是问了一下家里的情况, 孩子的爸爸不知道什么原因进了监狱, 妈妈改嫁了, 只剩他和奶奶, 房子也没有, 这小屋还是用奶奶的救济金租来的。临走的时候, 我把那孩子叫了出来, 问他为什么平时要那样, 他说他害怕同学们都看不起他, 所以他就故意这样来让大家都怕他, 至于偷牛奶, 是为了给奶奶喝。我当即教育了他, 说他本意是好的, 但偷东西就是不对的。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然后从第二天开始, 我就开始对他各种表扬和维护, 每次班里有人报告他的时候, 我就说“谁说的?我相信XX一定会做好的”, “我相信XX也是个好孩子”等。周末的时候, 我就带他到家里吃饭和补习。他是个内向的孩子, 不怎么爱说话, 但是我已经慢慢感觉他越来越用功学习了, 我就更多地鼓励和表扬他, 结果那次期中考试, 他的成绩进步了三十分。后来我离开学校的时候, 就数他哭得最凶。事隔几年, 前一段跟班里同学联系, 得知他现在已经是班长了。我的自豪感瞬间油然而生。

所以说, 想要教出好学生, 光有知识和能力是不够的。你要有一颗足够大的心, 去热爱你的教育事业, 去热爱你的每一个学生, 只有用心的教育, 才算得上是好的教育;只有用心的教师, 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好教师。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篇9

张淑云老师一直教中、高年级语文教学, 最近几年承担着毕业班工作, 为了学校的荣誉, 为了家长的信任, 为了孩子的前途, 每天早来晚走, 付出了大量的业余时间为学生补课。张老师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 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天穿梭于办公室和教室之间。虽然觉得有些疲惫, 但看到孩子们拿着满意的成绩, 家长脸上的笑容她感到由衷地欣慰。

多年来无论在教育还是教学中, 老淑云老师都兢兢业业地工作, 因此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张老师多篇论文分获市、区级二、三等奖;年会课获区级一、二等奖;多次被评为校、区级优秀班主任;2004年10月被评为塘沽区“十佳优秀辅导员”;2008年5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2010年被评为“天津市滨海新区塘沽第四届十佳班主任”。

桃李不言等 篇10

每次去妻兄妻嫂家,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家那股浓浓的亲情、温情,不管哪天去,只要他们的儿子、儿媳或女儿在家,就会不时地有甜甜的声音传过来:

“爸,喝杯好茶吧,这可是我孝敬您的,正宗的龙井噢。”

“妈,您去陪姑父、姑妈聊聊,洗碗涮盆有我呢!”

有时,儿子边做事还边哼起刘欢唱过的那首歌:“你太累了,也该歇息了……”

我常夸他们的儿女很孝顺,妻兄总是谦虚地说:“哪里哪里!”但得意还是写在脸上。其实,他们的儿女如此孝顺,“老师”就是他们自己。

妻兄妻嫂都已六十好几,两人都是退休教师。除了妻嫂尚有一个89岁的老母健在外,他们家再无其他老人了。而正是这个“唯一”,成了他俩心目中的“稀世珍宝”,每天都牵肠挂肚着。

“一个老人是第二次做婴孩。”妻兄常对我说起莎翁的这句名言,而在生活中,他和妻嫂真的把老人当做“老小孩”来呵护。

去年春节,我有幸耳闻目睹了他俩善待老人的一些细节——

老人爱花。妻兄妻嫂就搀着她四处参观,知道我家花多,大年初四这天,又专门打的来到我家,他们陪老人赏花时的样子真让人感动:妻嫂张开双臂从背后紧搂着母亲,妻兄则贴着老人的耳朵,一一向她报说花名,还不时地讲起我养花的趣事,引得老人哈哈大笑。

老人喜欢掏耳朵。每天中午暖和时,他们就把老人搀坐到院子里,边给她掏耳朵,边让她晒晒太阳。

老人腰板硬朗,但妻兄妻嫂还是小心翼翼。那天在我家吃饭时,老人刚要落座,妻嫂说:“妈,您等一下。”她连忙从房间里找了条毛毯,放在座位上,说这样才舒服。

老人有时想玩麻将。妻兄妻嫂作了精心策划,隔三差五地约请几个退休老人陪她打几圈,打牌时,妻兄妻嫂轮流全程伺候……

这些看似微不足道而又易被忽略的细节,令人为之动容,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孝顺”啊!

我常常想,孝道,既是对老人的关爱,而从长远看,也有益于自己呀。南京一位心理保健师就曾说:“孝行,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但有的人似乎不明白这个道理。我有一个同事,年轻时对父母很忤逆,后来自己老了,又常犯病,儿子也学他当年对待父母的样子,动辄对他拳脚相加。有人说,这是报应。我说,这是上行下效。

很自然地,我又想起妻兄妻嫂来,当他们为老人做这一切时,相信儿女们都会“尽收眼底”,并且受到教育和感染,而当他们渐渐地老了,最后成了“老小孩”,儿女们对他们焉有不孝敬之理?这就是古人说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生命就像花草树木,不断地轮回,愿孝心在轮回中代代传承,折射出人陸的本色和生活的美好。

庸医沈志真

人走进一家诊所。

“伸出舌头。”医生说。

那人伸出舌头,医生很快地看了一下。

“好了,把舌头缩回去吧。”医生说,“你的病因很明显,你需要更多的运动。”

“但是,医生,”那人说,“我不认为……”

“不要告诉我你认为怎么样。”医生说,“我是医生,我知道你需要什么。我看过数以百计的像你这样的病人。他们没有一个锻炼过。他们整天坐在办公室里,晚上就坐在电视机前。你所需要的是每天至少跑20分钟。”

“医生,你不知道。”病人说,“我——”

“我不想听任何理由。”医生说,“你应该抽出时间来运动。如果你不锻炼,那么当你老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很胖,并且有健康问题。”

“但我每天都走路的。”病人说。

“喔,是的。我知道那是一种怎样的散步。你走几分钟的路从家到火车站,又走几分钟从车站到办公室。然后走几分钟从办公室到餐馆去吃中饭再回来,那不是真正的散步。我所说的是每天在公园里散步20分钟。”

“请听我说,医生!”病人叫起来,对那位自以为什么都知道的医生很生气。

“我是一名邮递员,”病人接着说,“我每天得走7小时的路。”

爱心浇灌教育真情收获桃李 篇11

一、爱——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管理一个班级, 想要构建和谐美满的师生关系, 首要条件就是有爱心。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 孩子就爱他, 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可见, 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如果说微笑可以消解眼中集结的愁云和怒气, 那么爱心则可以融化学生心中那种自卑感和落后感。因此, 在班主任管理班级工作中, 老师必须始终坚持用自己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个学生。把爱根植于班级管理之中。作为班主任要有责任心, 更要有爱心, 班主任要深入班级, 了解每个学生, 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 把爱播洒到全体学生身上, 不仅仅只喜欢那些学习成绩好的优等生, 对差生也应该有爱心, 耐心地教育和培养, 使每个学生都能成才;改变家长似的作风, 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班级的主体是学生, 师生共同管理班级, 要尊重学生的看法。在班级管理中, 要主动了解学生所想、所做, 要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要尊重、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在没有了解事情的真相前, 不要武断地下结论, 言行要时刻考虑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水平, 切忌冲动, 充分考虑学生的想法和感受。

二、爱——架起师生信任的桥梁

作为班主任要常与学生交流, 但是有很多学生不愿与班主任交流, 彼此之间不信任。因此班主任要用爱心架起师生之间互相信任的桥梁。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纽带, 以情感人, 以情育人, 始终发挥着奇特的教育功效, 教师的爱心构成了教师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是班主任教育管理班集体的支点。缺乏爱心的教育管理方式如同一潭死水, 毫无生机活力。对学生注入爱心, 则使孩子们心灵充满了阳光。任何教育效果都是伴随一定师生关系而产生的, 师生关系的融洽程度必将导致不同的教育效果。

理解是产生爱心情感的前提, 一个微笑, 一个表扬, 一句祝福, 一个眼神, 都会使学生产生亲近感。真正的教师威信不是空喊口号, 而是一言一行中的潜移默化。教师高高在上的高压政策, 如同一堵无形的墙壁横亘在师生之间, 学生必然望而生畏, 敬而远之, 更有甚者会产生不满和逆反心理。所以教师不妨走下讲台, 和学生做一回同桌, 和学生讨论共同的话题, 和学生谈趣事, 拉家常。这样,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也便在无声无息中得以提高。爱心是一剂融合师生关系的良药, 对学生一味弹压而缺乏爱心的班主任, 难以造就一种生机勃勃、民主和谐的班风导向, 也不会造就一个具有凝聚力和良好氛围的班集体。

三、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还是学习成绩暂时后进的学生:无论是表现积极上进的学生, 还是表现不太让我们满意的学生, 我们都应该用师爱照亮他们的心田, 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下健康快乐成长。可以这样说, 没有爱心的班主任是一定做不好自己工作的。只要有爱心的班主任, 才可以真正做好自己的班务工作,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人说过:“只有不合格的老师, 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后进生本质上绝大多数是好的。他们有的是因为学习的障碍, 有的是因为长期缺少关怀, 有的是因为对父母或者老师的逆反心理, 有的是因为交友不良, 有的是因为心理原因等等, 而变得不爱学习, 调皮捣蛋。我们做班主任的, 应该在班务工作中特别关注他们, 用爱心取得他们的信任, 了解他们的详细情况, 同时与各个方面联合起来, 取得一个教育的合力, 促使他们的进步。

四、爱——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古人云:“师者, 人之模范也。”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班主任自己拥有爱心, 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 必然对学生产生深刻的良好影响, 让他们以老师为榜样, 也成为一个拥有爱心的人。这样, 无论是对做好思想道德教育, 还是对抓好纪律教育, 甚至是对抓好学生的学习, 都会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爱。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用爱心感化、教育学生, 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 工作中得到同学们的支持与配合。

总之,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 我们每一个班主任都应该真正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做好班级的管理,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 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相信, 今天爱心的种子, 明天会成为茂密的森林。只有用我们的爱心全力浇灌教育, 用我们的真情倾注教育, 才有可能收获桃李。

摘要:班主任教育中的最大成功是什么·是引导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 对爱的情感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 所以班主任的管理工作要以爱为出发点。班主任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 师生间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感觉, 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上一篇:开放探索型问题下一篇:新形势下对群众文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