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

2024-06-29

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精选6篇)

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 篇1

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确定科学的施教方法

文言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自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教材还是读本,文言文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的阅读教学作了如下要求:“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的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可见高中阶段语文教材对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程度。

根据文言文的重要性,我们在教学中要确定科学的施教方法。

(一)调动经验,缩小距离

文言文、现代文一脉相承,许多语词、语用、语义是相通相连的,学生生活中就大量存在耳熟能详的成语、名句,学生积累的知识经验、已有的学习方法本身就是文言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这些与学生生活、学习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感就会大大消除。但长期以来我们却在肢解分析的过程中将学生已有的经验排斥在学习过程之外,文言文教学过程不顾学生实际,不顾课文难易深浅,一律被处理成接受和理解他人的经验,一律被强化为外在知识和认知的输入,所以文言文越发变得“面目可憎”,遥不可及。基于上述认识,调动学生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深入人心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民间故事,说说影视戏剧中的人物形象,谈谈对人物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介入教学

过程,远比照搬教参讲深讲透的分析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把握诸葛亮的思想感情、理解三个建议等方面也会简单快捷得多。

(二)重视朗读,以读带讲

诵读法是我国古代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宋代朱喜理解的“诵读”,其意义是“真道学第一义”其内容是“熟读精思”其步骤是:必须成诵,即“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数遍。”“凡读书须整顿儿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整齐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定,仍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是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熟读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存此,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专一,却只浪漫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子的理论总结,确定了“诵读”在我国文言文教学的传统方法的地位。

诵读要有语感。不同的语气表达的语感是不同的,陈述、疑问、判断、祈使、感叹等语气的传达,就是文章内容情绪的传达。诵读时从字词运用的色彩、句子的表达重点、段落间的起伏跌宕来把握语气和语感,就更易于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情感表达重点。一位老师上林觉民的《与妻书》时简要地介绍了作者和解释了“绝命书”一词后,对课文内容未作任何分析讲解,就开始用她沉静的语调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们深深地被感染,都不约而同地低下了头,寂无人声的教室响起了一片唏嘘,竞至“动声哭泣”可见教师声情并茂的诵读,具有巨大的言语感染能力,能让学生通过感觉和心灵在感受课文言语的同时,发挥出对语言的直觉的感知判断——语感能力,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情共呜,使学生不同等待老师课解,就理解了课文的意思,甚至连文章的主题都能明确地表达出来。因此让学生通过诵读直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是培养语感的有效方法。

诵读是一门艺术,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并不追求诵读艺术的完美,但要落实诵读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逐步的。它表现为,诵读要通畅,诵读要有语感,诵读要有情感。

(三)提高能力,激活课堂

加入了学生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了学生情感体验的文言文阅读就是融入学生主体体验和个性见解的过程。因此,传统的解题—背景介绍—串讲翻译—字句深析—背诵记忆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应当打破,以认知积累为主要目的的文言文教学目标应重新反思,必须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文言文教学。课中在疏通基本文意之后,应有一个领会的过程,有一个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自由地言说”、自主地表达自己观点的过程。以《五柳先生传》为例,学生通过交流反思,思辨讨论,理解了中国传统文人那份特有的自赏自嘲的“味”,从中国传统文人那种淡泊名利、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形象背后领悟到个性张扬、傲骨独立的精神。

文言文教学仅仅传授或让学生学会基础的字法、语法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言文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人文精神的积淀,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品位,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它们都是非常难得的“教科书”,所以我们的文言文教学还得更深一层。拿《陈情表》来说,这篇课文的解读方式有好几种: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封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大“请假条”,并由此生发出“如何与上司相处”的教学命题;另一种观点是就本文的行文艺术而言的,认为李密至孝,“欲先尽孝而后尽忠”,所以文章极尽说话的艺术委婉之能事,让人读后,不禁为作

者的至情至性所感动,从而不得不同意他的请求,由此延伸出说话的艺术问题;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本文的写作虽有种种意图,但全文洋溢的感情主要还是李密对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借鉴了后一种观点,把教学重心放在了李密对其祖母的至亲至爱之情上。这篇文章直抒真情至性,不假雕饰,情深理切,感人至深,是弘扬民族“孝”之美德的至极之文,并由此生发“孝顺父母”的命题。当下学生大兴铺张、浪费、攀比、浮夸之风,拿父母的血汗钱肆意挥霍,甚至有的学生还对父母有着极不正确的态度和看法。结合这一现状,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在“孝”字上大做文章。先让学生明白“孝”是美德,更是责任和义务,接着让学生即兴发言,叙说一件发生在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小摩擦,并从“孝”的角度加以反思,结果学生发言积极踊跃,表述生动感人,有些同学的反思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也有一些同学的表述闪烁着理性的光芒:“父母总是无私的而孩子总是自私的,孩子总是在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才想起父母,而父母却无时无刻不把儿女的冷暖挂在心间”,“孝敬父母不是长大成人之后的事情,父母不可能陪我们一辈子,趁着有机会、有时间,我们应从现在做起”„„经过深刻的反思之后,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发出倡议:孝敬父母,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这样,学生就在课堂上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们教育学生尊敬父母孝顺父母、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目的也就实现了。

依照文言文的基本特征 篇2

给文言文断句时, 一般是由大到小, 由易到难, 点面结合, 句句突出。也就是说, 在加标点之前, 要认真通读全文, 把容易断开的句子先断开, 再依次缩小断句范围;对于疑难句子, 要联系上下文的意思, 抓住关键词, 仔细推敲, 切实不可瞻前不顾后, 粗心大意。在断句时, 可以遵循如下几条规律:

一、凭借词性断句

可以借助某一类词性通常所在的固定位置来给文言文断句。名词常做主语、宾语等, 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 如人名、姓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如果做主语, 那么其前面就可以断句;如果做宾语, 那么其后面就可断句。

借助名词 (代词) 断句。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 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 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名词 (代词) 一般也常常用作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因此, 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 就基本上可以断出句读了。常见代词有:吾、余 (表示“我”) , 予、尔、汝 (女) 、公、卿、君、若 (表示“你”) 、彼、此、其、之 (表示“他”) 。

二、凭借对话断句

利用对话标志断句, 常以“曰”“云”“言”“谓”“道”等判断人物对话的动词进行断句。两人对话, 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 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 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 明辨句读。虽然在高考卷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多, 但关键时候还是能起到帮助作用的。

三、凭借虚词断句

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 为了明辨句读, 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文言文, 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或感情。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窃、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尾;耶、与 (欤) 、邪 (耶) 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 一般可构成疑问句, 只要贯通上下文意, 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岂、岂非, 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

例如:“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我们通过熟读语段, 可知这一语段共有18处标点, 可依据虚词来断句的就有11处之多。

四、凭借句式断句

文言语法中有一些固定结构, 判断句、被动句、变式句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 如“……者, ……也”“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为……所……”“受……于……”等, 根据这些结构也可断句。此外, 还常常会遇到省略的情况, 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补出省略部分, 方能正确断句。

题目做完后, 通读一遍, 用语法分析或凭借语感, 根据文言文断句的基本要求, 来检验断句是否正确合理。文言断句的基本要求:即做到点断后的字句都能讲得通, 如果有的句子讲不通, 那就可能有断句错误的地方;做到点断后的每一句话的内容都符合情理、符合逻辑;断句后必须符合古代汉语语法和音韵。因此, 断句后可按以下三条基本原则衡量:

1.断句后字句必须能讲通。

《师说》中的几句话, 有人这样标断:“生乎吾前, 其闻道, 也固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 其闻道, 也亦先乎吾, 吾从而师之。”这句的毛病在于把句中表停顿的“也”误为现代汉语中得副词“也”了。错断之后, “也固先乎吾”如果还勉强说得过去的话, “也亦先乎吾”就根本讲不通了。

又如, 《察今》在“刻舟求剑”故事后有一句总结性的话, 有人给断为:以故, 法为其国与此同。把“以故”看作“因此”, 还可以理解, 但后面的“法为其国与此同”又该如何理解呢?正确断句:以故法为其国, 与此同。

2.断句后必须合情合理。

《师说》最后一段说:“李氏子蟠, 年十七, 好古文,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如果断为:“……好古文六艺经传, 皆通习之。”意思也能通, 但仔细推敲, 就不够合理了。因为韩柳的古文运动, 提倡的是先秦两汉的散文, “六艺经传”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如果仅仅好六艺经传, 是不值得韩愈这样褒奖的。更何况只有“六艺经传”才分科, 才能称为“通习”, 这里说的李蟠“通习”的是六经的经文和传文, 当时是必读书目, 所以才要“通习”之。

例如:诸垒相次土崩, 悉弃其器甲, 争投水死者十余万, 斩首亦如之。 (《资治通鉴》卷十六) 。这段话中, 虽然每句话本身都讲得通, 但“争投水死者十余万”一句有悖情理:营垒崩溃, 打了败仗, 弃甲逃命的兵士, 为什么“争投水死”呢?他们争着投水, 是为了活命, 而不是自杀。因此, 正确的标点, 应在“争投水”后加上一个逗号。

3.断句后必须符合古代语法和音韵。

标点的文言散文, 必须符合古代的语法及虚词的用法;如果是韵文, 在押韵的地方还必须符合古代的音韵。例如:“侨闻为国非不能事大, 字小之难, 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左传·昭公十六年》这是唐孔颖达给《左传》作疏时引东汉服虔的断句。“字小之难”不成句, 故此句断句误。孔颖达疏曰:“侨闻为国家者, 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 事大国养小国不为难也, 无礼以定其位, 是国之大患。”且本句前之“不能事大字小之难”, 与后句“无礼以定其位之患”结构完全相同, 都是宾语前置, 只是在宾语与动词之间用一个“之”来复指。全句意思是:“治理国家并非难在不能事大字小, 而是担心无礼以定其位。”所以应把“大”字后边的逗号去掉。

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篇3

关键词:民间美术,艺术特征,地域特征

中国土地幅员辽阔, 生活环境的不同, 造就了文化形态上的千差万别, 所以就地取材就成为民间美术创作个性特质形成的基本条件。例如在南方'一般多用丝绸、棉麻、竹藤等作为创作原材料而成为一种标识:北方则多用麦秸杆或皮毛类等具有地域特征的材料进行艺术的再创造。各个地区产生独特的、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民间工艺品, 正是在这种差异中形成的。

即便是相同题材的民间作品, 也存在着极大的地域差别。同样是剪纸, 由于地域分布不同, 南北的风格也就不同。北方剪纸讲究的是浑厚粗犷与朴实无华, 南方剪纸则追求的是灵巧秀美与纤细柔弱。正如郭沫若所说:“曾见北国之窗花, 其味天真而浑厚, 今见南方之刻纸, 玲珑剔透得未有”。如在皮影的创作上, 西北地区的皮影造型逼真, 用色大胆, 四川皮影细腻灵活;云南皮影则造型浑圆、整体感强。而织锦、印染、刺绣, 木版年画、陶瓷、捏塑、民间编结与玩具等, 更是受到当地民众审美观念和欣赏趣味的影响, 形成了每一个地区自己独特、鲜明的地域性特征。

试论生态课堂的基本特征 篇4

研究生态课堂, 自然地就要弄明白两个概念。一个是自然界里的生态系统, 是指一定地域 (或空间) 内生存的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另一个是生态平衡, 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 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我认为, 生态课堂其实就是把课堂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在一定的教学时空内, 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 包括学生、教师、课程、教学资源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适应, 并且和谐的统一起来, 促进师生共同协调平衡发展的高效的课堂。因此, 我认为生态课堂应当具有以下特征。

一、自然性特征

自然性是自然生态里最基本的特征。卢梭说过:教育必须顺着自然——也就是顺其天性而为, 否则必然产生本性“断伤”的结果。因此, 生态课堂的第一特征即是自然性特征。教育呼唤自然, 师生渴望在和谐中自然地生长, 教师的主体精神和学生的主体精神必须充分的展现。生态课堂应摒弃盆景工艺式的缠扎, 回避惩罚强化般的鞭打, 远离铸模造型的禁锢, 还孩子自由发展的空间, 还孩子真情洋溢的世界, 还孩子心向自然的情愫。这样的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彰显, 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人的个性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 即所谓在课堂里“以生为本”。

二、整体性特征

生态学认为, 任何生物都是由各部分组成的有序、稳定、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生态课堂即是由“师生和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交互作用形成的整体”。因此, 在教学中, 教师要考虑的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因素, 而是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包括教师本人、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各种要素在本课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着眼于整体的设计, 才能充分发挥课堂中各要素的效能, 实现教学的整体目标。

三、和谐性特征

自然界里良好的生态系统, 必然是和谐的生态系统。因此, 生态课堂也应该是和谐的课堂。而这种和谐主要体现在师与生、生与生的和谐关系上。教师善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指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生生关系, 营造温馨、轻松、宽容、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师与生、生与生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人际关系和谐, 学生有学习的安全感, 没有任何压力, 自信快乐, 健康成长。教师尊重学生, 是师生和谐的基石, 让每一个学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 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感受到成长的快乐, 感受到课堂是幸福的乐园。

四、平衡性特征

生态平衡是生态学中重要的理念。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 必然是一个平衡的系统。但同时, “生态学认为, 在一定的时间内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 生态系统各部分结构和功能也处于相互适应和协调的动态之中”。因此, 生态课堂也应该是平衡的课堂, 而是动态平衡的课堂。如:在课堂教学中, 在不考虑其他生态要素的影响下, 输入学生没有掌握的信息和知识, 经过学生的内部“加工”, 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若教师输入过多的信息到课堂, 必然引起课堂生态的失衡。为了达到新的平衡, 必然要求师生调整教与学, 以促成动态稳定。

五、适应性特征

自然界里的各种生物之所以能生存繁衍不息, 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能适应生存的环境。适应环境就能很好的生存生活, 生生不息;不适应环境, 就无法生存, 甚至灭绝。生态课堂要实现高效的课堂, 那么构成生态课堂的各种要素之间则要彼此适应。老师的教学方式要适应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孩子的学习要适应老师的教学风格, 教学内容要适应孩子的认知结构和水平, 教学资源要匹配教学内容, 适应教学的需要。只有各要素之间彼此适应, 才能构建起高效的生态课堂。

六、适度性特征

自然界里的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的数量都是有一定限度的, 这个限度一般都各种因素的相互限制而自然的形成。一旦系统中的某一方面的限度被打破, 都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失衡, 从而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 生态课堂中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与行为都应该是有限度的, 以彼此适度为最好。例如, 教学中, 教师的讲要适度, 教学内容的多少要适度、班级学生的数量要适度, 学生的作业量要适度等。只有适度, 才能和谐发展, 反之则会抑制发展。

七、互动性特征

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生态课堂中的各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具体体现在各要素之间的互动上。例如, 教学中师与生的互动、生与生的互动、生与课程的互动、师与教学资源的互动、生与教学资源的互动等。只有各要素之间实现充分的互动, 才能使课堂生动活泼、高效发展。

八、生活化特征

教育生态学认为, 教育教学是离不开生活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对学生而言, 学习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生活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如果课堂脱离了现实生活, 就成了无源之水。因此, “生态课堂”呼唤让生活走进课堂, 同时, 也提倡让课堂向生活。因此,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走进生活, 读好生活这本“大书”, 把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 把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从生活吸取知识, 又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九、可持续性特征

自然界里一个良性的生态系统, 必定是可持续发展的。

乐学:生态课堂的醇然之境

——浅谈在“以问促思、以读品味”中体验语文的乐趣

◇汤永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但是, 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 目前语文教学, 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还相当普遍, 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还不是很高, 高耗低效的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观。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以为应当先让学生爱上祖国语文, 觉得语文可爱, 最起码要对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兴趣, 有了这样的感情基础, 学生自然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学习语文, 享用语文, 营造酣然的生态课堂!

如何让学生主动走进课文, 乐于探索呢?下面是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在“以问促思、以读品味”中体验语文乐趣的一些尝试。

[教学片断]:

师: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课言语, 思考:面对浅水洼里奄奄一息的小鱼, 小男孩是怎么做的?

(生自由朗读, 请读完的学生同桌交流)

生:他走得很慢, 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 捡起里面的小鱼, 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

(课件出示句子)

师:请和同桌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联系上下文, 边读边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生同桌讨论后发言, 在读中与文本对话)

生:那么多小鱼需要他去救, 为什么小男孩还走得很慢?

生:为什么小男孩要“用力地”把小鱼扔回大海?

生:小男孩明知道成百上千条小鱼, 他是捡不完的, 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捡?

(师生共同梳理问题并归纳小结, 确定学习目标。板书:走得慢?不停地?用力地?)

师:今天, 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引导学生读文质疑, 初步培养他们发现问题, 研究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证明只要放权给孩子, 他们就能做到!]

师:“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老师想与小朋友合作读一遍课文, 好吗? (师生轮读)

师:读完了课文, 我们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小男孩明明知道了成百上千条小鱼, 他是捡不完的, 为什么还要“不停地”捡?

生:小男孩不停地捡, 就可以多挽救几条小鱼的生命。你看, 课文中写到“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一条, 这一条……”说明小男孩已经“不停地”救了许多小鱼。

因此生态课堂, 也应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持续发展。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为终极指向。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中,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思考, 培养终生发展能力。在生态课堂上, 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技能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都不是孤立的, 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的, 是面向未来的, 是连续的。如果学生今天学习了, 明天就不想学习了, 那就不是生态的课堂, 那就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征。

师:你还从课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小男孩在“不停地”捡鱼?

生: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他为了捡鱼, 已经顾不得抬头了。

生:他“不停地”捡鱼扔鱼, “不停地”叨念着:“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一条, 这一条……”后面有省略号, 说明男孩救了许多鱼, 看出他在“不停地”捡。

生:“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 一边捡起一条鱼扔进大海, ”他连回答问题, 也没有停止捡鱼, 希望能救更多小鱼!

(这时, 刚才提问的孩子高高举起了手)

生: (激动地说) 我知道小男孩为什么不停地捡鱼, 你看, 文中写了“这条在乎, 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 这一条, 这一条……”小男孩知道小鱼是多么希望活下去, 他“在乎”小鱼, “在乎”小鱼的生命!

师:说得真好, (擦掉“不停地”旁边的“?”, 板书:在乎。)

[说得多好啊!我不禁为孩子们叫好, 问题激话了他们的思维, 说自己的理解, 说自己的感受,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这不正是个性化阅读的魅力吗?在不知不觉中, 他们对文本的感悟越来越深刻。]

师:小男孩知道生命是宝贵的, 他在乎小鱼。生活中, 还有哪些事物值得你在乎?

生:狗儿流浪街头, 我很在乎, 希望它有个家。

生:小鸟受伤了, 我很在乎, 希望它能快些好起来。

生:贫困山区的小朋友失学了, 我很在乎, 希望他们能早日上学。

[用“在乎”练习说话, 孩子在阅读中积累、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潜移默化的锻炼。]

师:世间的万事万物, 所有生灵都值得我们去在乎, 去热爱。让我们来赞美赞美这位小男孩吗!

(生齐读4-6段, 琅琅书声中融入了孩子们对“在乎”的理解, 对生命的热爱) 。

师: (指着“走得慢”?“用力地”?) 还有两个小“?”号, 谁来解决?

(话音刚落, 教室里一双双小手激动地挥舞着, 都想畅所欲言一番)

生:小男孩“走得慢”是因为捡鱼很认真, 生怕漏掉一条鱼。

生:小男孩很在乎小鱼, 他怕走快了, 有些小鱼他看不到, 他对小鱼负责, 对小鱼的生命负责!

交易成本的特征和基本理论 篇5

交易成本理论最初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院教授、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纳德·科斯 (Coase, R.H.) 于1937提出的。科斯提出交易成本的概念来说明市场与厂商的行为, 而后又解释人们在考虑不同成本下如何作选择的问题, 问题的根源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与权利集合如何分配的问题, 这一观点除了推翻Pigou认为的社会成本与外部性应该由政府管制的概念。进一步强化了由相对性出发的经济分析方法。威廉姆森是交易成本理论的集大成者, 在对交易成本的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 从特定的分析对象和角度对交易成本的涵义进行了研究。他从人的因素、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和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对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威廉姆森在经济组织研究方面的一个主要观点或者说主要贡献是认为不同治理结构应该与不同的交易类型相匹配, 匹配的目的是使交易成本最小化。威廉姆森借助于交易成本工具深刻地研究了各类经济组织问题, 特别是企业、市场以及与之相关的签订契约的问题。威廉姆森对交易成本进行的研究最全面、最具有综合性。他系统研究了交易成本存在的原因和企业替代市场, 即纵向一体化的理由。他运用麦克内尔将交易分为古典型、新古典型和关系型三种类型的理论, 认为只有在古典型交易中, 交易成本是可以忽略的。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也对交易成本论的研究做出了贡献。他们侧重研究团队生产中劳动交易的困难、劳动产权交易涉及的偷懒行为的可能性。

交易成本理论是用来预测组织关于治理结构选择的一种描述性理论, 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 不仅形成了后来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现代的“新制度经济学”, 而且在管理学和营销学等很多学科领域, 可以看到这个理论的重要影响。研究交易成本的目的是降低交易成本。交易成本论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传播以后, 受到人们极大关注, 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中心议题和新的领域。交易成本概念被频繁地用于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 并被逐渐吸收进主流学派的理论中。人们通过对这个理论的不断引申和发展, 解释和指导了很多的市场活动。交易成本已经成为新制度经济学最具理论基础意义的范畴和分析工具。交易成本论的影响日益增大。

2 交易成本的概念和比较特征

(1) 交易成本的概念界定

交易成本 (Transaction Costs) , 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人们自愿交往、彼此合作达成交易所支付的成本。从本质上说, 有人类交往互换活动, 就会有交易成本, 它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简单地讲, 交易成本就是人们完成一笔交易所付出的成本, 包括付出的货币、时间、精力和体力等各种成本, 宽泛一些是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完成而形成的成本。科斯在提出交易成本时, 实际上使用了两种不同的概念。他一方面对交易成本给出了一个描述性定义, 指出交易成本是与发现交易对象、发现相对价格、讨价还价、订立契约和执行契约有关的费用, 另一方面他还将交易成本看作是运用市场机制的费用。1969年阿罗在研究保险市场逆向选择行为和市场机制运行效率问题时, 正式肯定和发展了科斯的后一种意见, 明确指出交易成本就是市场机制的运行费用, 甚至把交易成本进一步归结为利用经济制度的费用。这是对交易成本的最高概括, 使得交易成本概念的外延迅速扩展。科斯的描述性定义和市场机制费用的定义无论在内涵或外延上都是不同的, 前者的内涵宽而外延窄, 后者的则相反。前者的外延只是包括直接交易过程所必须花费的各种费用, 而后者则大大超过这一范围。也就是说在描述性定义的外延和运用市场机制费用定义的外延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 而与运用经济制度费用的定义之间, 距离就更大了。事实上, 如同定义不同层次的货币概念一样, 只用少量的概念不能满足实际经济生活中的不同需要, 客观上需要不同层次的交易成本定义。也可以利用理解货币定义与不同层次货币定义的方式来理解交易成本的定义问题。一般而言, 使用市场进行交易活动要经过五个步骤: (1) 去发现所交易的对象; (2) 告知对方希望交易及交易条件; (3) 谈判; (4) 撰写合约; (5) 检查合约是否被确实遵行。可以认为, 为完成这五个步骤所导致的费用都应属于交易成本的范畴, 应该纳入交易成本。

(2) 交易成本的类型体系

根据人们研究具体问题的不同, 交易成本的分类方法可以有很多。按照一桩交易由内部完成或由外部完成所产生成本的不同, 可以把交易成本分为内部交易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研究认为:如果一桩交易的外部交易成本大于内部交易成本, 则企业应该选择“以企业代替市场”的方式 (如兼并、合资等) 来节省资源, 使交易成本更低;相反, 如果其内部交易成本大于外部交易成本, 则企业应该选择“用市场来代替企业”的方法 (如外包等) 来使交易成本更低。

按照交易成本的构成内容可以把交易成本分为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力成本和体力成本等。

威廉姆森 (1975) 认为, 由于交易成本泛指所有为促成交易发生而形成的成本, 因此很难进行明确的界定与列举, 不同的交易往往就涉及不同类型的交易成本。总体而言, 简单的分类可将交易成本分为以下几项: (1) 搜寻成本, 即商品资讯与交易对象资讯的搜集成本。 (2) 资讯成本, 即取得交易对象资讯和与交易对象进行资讯交换所需的成本。 (3) 议价成本, 即针对契约、价格、品质讨价还价的成本。 (4) 决策成本, 即进行相关决策与签订契约所需的内部成本。 (5) 监督交易进行的成本, 即监督交易对象是否依照契约内容进行交易的成本。 (6) 违约成本, 即违约时所需付出的事后成本。在1985年, 威廉姆森进一步将交易成本加以整理区分为两大类型: (1) 事前交易成本, 即签约、谈判、保障契约等成本。 (2) 事后的交易成本, 它具体包括四个方面:适应性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和约束成本。适应性成本指签约双方对契约不能适应所导致的成本。讨价还价的成本指两方调整适应不良的谈判成本。建构及营运的成本指为解决双方的纠纷与解决而必须设置的相关成本。约束成本指为取信对方所需的成本。

(3) 交易成本的比较特征

(1) 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的比较特征

两种成本的支出目的不同:交易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交易, 而生产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产品生产。两种成本反映的关系不同:交易成本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 而生产成本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 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是一对互为对称的概念。

(2) 交易成本与代理成本的比较特征

两种成本的支出目的不同:交易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交易过程, 而代理成本的支出目的是为了完成委托—代理过程。两种成本的支出流向不同:一般说来, 对交易成本而言, 交易的任何一方都是向第三方支出成本, 相互之间的支出量较小 (在买卖商品的交易中, 买卖商品的价款不属于此处意义上的交易成本) , 而代理过程中的代理成本更多的是在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流动。两种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代理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是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而交易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不完备。两种成本对应过程的时间不同:一般而言, 代理成本对应的代理过程的时间往往很长, 如经理人代理有时需要十几年的时间, 而交易成本对应的交易过程 (如商品买卖交易) 的时间有时仅需要几分钟。

3 交易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1)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理论

交易成本的决定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人的因素;二是与特定交易有关的因素;三是交易的市场环境因素。

(2) 交易和治理结构的匹配理论

浅析芥川前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篇6

一、给读者自主思索的空间

在芥川的早期作品当中, 其作品中的《鼻子》禅智内供的形象令很多读者印象深刻, 其原型虽然其原型来自《今昔物语集鼻子》, 但却将原先那个形象模糊的禅智内供用细腻的笔触丰满了起来, 将其心理历程的思想变化细致的呈现在读者眼前, 再加上些许传神的动作描写, 便立马令这个名为禅智内供的人物鲜活起来, 变得活灵活现了。作者瑰丽多变的想象, 对固有历史人物的原型采取了去粗存精式的加工, 就人物性格入手展开了文学性的加工, 采用活灵活现方式对人物的思想进行描摹, 让其在读者们的心中活了起来。与之相同, 在其早期知名小说《杜子春》的撰写当中, 也引用了《杜子春传》中的历史人物, 可芥川却依照自身的想法, 将原著中那个敢爱敢恨、注重生活品质, 最后因没能位列仙班而懊悔不止的杜子春形象改变, 将其描摹成为一个被红尘迷惑, 因此追求享乐, 但终了看透世事的人物形象。在上面这两篇作品当中, 针对小说人物的塑造, 作者给出的结局都是可以任由读者发挥自身想象的。

在随后其创作的小说《地狱图》里, 作者也赋予了历史人物画师良秀新的形象。画师良秀为了创作地狱屏风, 而一次次的不择手段, 最终累及自己女儿惨死, 最终自己也不得善终的历程, 芥川可以说构思的是步步惊心, 小说戏剧冲突的高潮部分让读者回想起来绝对是触目惊心。芥川打塑造出的地狱图屏风这一重要艺术事物, 令读者们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都可以自行在脑海中想象出那可怖的画面, 其中的残忍、狰狞、嗜血都对读者们产生了极大的文学冲击力。而随着剧情的发展, 画师良秀看着女儿惨死的戏剧高潮, 更是将读者的阅读体验引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随着画师良秀有伤心欲绝到激动无比, 这一步步的剧情冲击更是凸显出芥川深厚的创作功底, 同时也将读者自主思索的空间引向了至高点。

《鼻子》这篇小说就用这样很有余地的方式结束了, 试想禅智内供的鼻子又恢复原型之后, 旁边的人又会什么态度呢?他是不是又会陷入到以往的境遇当中?而禅智内供是否又会再次将鼻子变短, 从而陷入这个不断往复的怪圈?而《杜子春》的结局也是这样, 杜子春做回普通人后会安于现状?他是否有一天还会再次来到城门下寻访老人的踪迹?画师良秀最后为什么会自杀?他最终的死是自愿的赎罪还是大公的旨意?这些作品的结局都为读者遗留了大量的自主思索空间, 芥川早期的小说就是这样, 很多看上去轻描淡写的结局, 其实都暗藏玄机, 这种刚劲利落的结束留给读者的却是无限的想象空间, 从而令人经久难忘。

二、思想净化的功效

芥川的文学作品其实都是其对于人性的一次思考。禅智内供即便是鼻子变短了之后, 心情虽然获得了段时间的释怀, 可始终还是不能彻底实现释然。虽然这样, 芥川还是为读者铺就了一个思想净化的阶梯, 读者们不自觉间就由禅智内供的思想变化而展开了自身的思想探索。一些暗示、一些启迪搜被芥川巧妙的暗藏于其作品当中, 潜移默化的香读者传递着作者的想法, 感染者读者的内心, 那些小说中的焦虑、不快和思想探索, 也会让读者自身的思想随之改变。思想解放的方式可能近在曲尺, 可大家偏都有向着自我救赎的方向前进, 看《鼻子》这篇作品, 读者不仅可以展开一场思想上的探索, 还能够实现思想上的净化。

画师良秀在亲情和创作的不可调和间挣扎, 他也曾为了让两者同存而行动过, 但最终迫于形势的需要, 他决绝的选择了他的创作, 从而绘制出了那副举世无双的“地狱图屏风”, 像世人阐明了他的创作抉择, 其后又通过自行了断的方法实行救赎, 最终到达了亲情和创作两成全的境界。随着故事的开展, 读者们的思想也跟着良秀在不断进行着思想的斗争, 是为了保护女儿而放弃创作, 还是秉承艺术的态度而继续前行?两方看起来绝非对立,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能够实现和谐, 凭借良秀芥川最终以让其自杀的极端救赎方式来实现了亲情和创作的统一, 也就是此种非一般的形式向读者传递出在思想的历程中涵盖了许多冲突的必然性。跟着良秀思想境界中的爱恨纠葛看完这部作品, 读者们就会领悟思想的选择是一个长久性的主题。在思想面对困境时, 要怎样脱困, 实现升华, 迈向最后的思想净化, 就成为了芥川给予读者的哲学礼物。

结论

总体来说, 凭借此次对于芥川早期的《鼻子》、《杜子春》、《地狱图》这三部作品的文学分析, 将芥川给予读者自主思索的空间和思想净化的功效这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芥川前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也就是其作品内各个鲜活的戏剧人物、留有余的的思维发散空间、以及对于思想净化的探析, 造就了芥川文学对于人性这一核心话题的求索。

摘要:芥川先生作为日本近代文坛的杰出文学家, 撰写了很多深入人心的小说人物, 在其早期作品《鼻子》、《地狱图》、《杜子春》这三部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都塑造的非常成功, 而本文将就这芥川先生前期的三部代表作展开探究, 以浅析芥川前期文学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芥川,文学,芥川文学,文学特征,文学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金珠.试论芥川龙之介的《杜子春》——从与其原典《杜子春传》的比较出发[J].考试周刊, 2012 (01) .

[2]王静.没有爱的艺术, 是人心的地狱——芥川龙之介《地狱变》主题探讨[J].邯郸学院学报, 2010 (01) .

上一篇:《科学是关丽的》阅读答案下一篇:12月六级听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