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2024-08-29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精选13篇)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1

建筑行业待遇优厚也好,发展前景一片光明也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就目前来看,现实和理想预期是有区别的,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行业发展也是不均衡的,也许未来我国会成为一个建筑强国。

现代建筑业的前景看好。据中国建筑业与国家统计局计数,中国已有30多个省与城市作出了建筑业成长规划并出台了必要的产业政策,国家发改委正在编著中国建筑业成长大纲,并提出了建筑业成长的产业政策初步意见。由于有政策的搀扶,建筑企业与企业建筑开始进入快车道。到20,中国将形成公有制建筑企业、平易近营建筑企业与外资(含中外合资)建筑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已浮现这类趋势,并在明显加速。现在已经形成10个左右公认的中国建筑领军企业,并走向国际。

2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薪资待遇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2

地震的发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 发生在陆地会造成山崩地裂, 发生在海底会带来巨大海啸, 而发生在城市, 就可能造成房屋和桥梁的倒塌。汶川大地震给四川多个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成都、都江堰、北川、映秀等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其中北川县城被夷为平地, 无数房屋的倒塌也造成了无数的人员伤亡。距估计此次地震灾难的遇难者, 绝大部分的死因都是房屋的倒塌。这次灾难的发生, 把人们的关注聚焦在房屋的抗震问题上。如何利用现有的经验, 结合实际, 研究创造出新颖、有效的抗震技术, 成为建筑界当前一大重要课题。

我国虽然地震频发, 多个地区均为强地震分布带, 然而许多古代建筑都成功地经受过大地震的考验, 如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西应县木塔等建筑, 千百年来均经历过多次地震仍然傲然屹立。古建筑抗震的奥秘究竟在哪?

在保存至今的众多古代木结构建筑中, 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在抗震方面的表现尤其突出。独乐寺位于天津蓟县盘山脚下, 始建于唐代, 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以后千余年来, 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 但整个大木构架依然无恙。

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 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 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 通过七层木块的相互交织, 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 这样在地震出现时能及时减缓外部的压力, 具有很强的抗震性能。

山西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 建于辽清宁二年 (1056年) 。应县木塔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 建成近千年来, 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

应县木塔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抗震能力, 其奥妙也在于独特的木结构设计。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 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 而且构架中所有的关节点都是榫卯结合, 具有一定的柔性;木塔从外表看是五层六檐, 但每层都设有一暗层, 明五暗四, 实际是九层, 明层通过柱、斗拱、梁枋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层, 各暗层则在内柱之间和内外角柱之间加设多种斜撑梁, 加强了塔的结构刚度。这样一刚一柔, 能有效抵御地震的破坏力。

有人说, 西方建筑史是“石头的历史”, 中国建筑史是“木头的历史”, 西方砖石结构是刚性结构建筑体系, 中国土木结构是柔性结构建筑体系, 西方人以刚性的砖石结构抵抗自然灾害, 中国人以柔性的土木结构防御了地震的破坏, 前者是“以刚克刚”, 后者是“以柔克刚”。

作为建筑材料, 木材与泥土具有富于韧性、加工灵活、组合方便的优点。木材是一种质轻、力学性能好的建筑材料, 它具有一定的柔性, 在外力的作用下比较容易变形, 但在一定程度内又有恢复变形的能力。木构架中的所有节点又普遍使用榫卯结合, 也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 再加上传统木构架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柱网平面和梁架布置, 使其形成一个具有一定柔性的整体框架结构体系。当地震袭来时, 建筑便通过自身的变形消化地震力对结构的破坏能量, 从而在一定限度内保障了建筑的安全性。

我国古代很少建造平面复杂的建筑, 主要采用长宽比小于2:1的矩形。规则的平面形态和结构布局有利于抗震。传统建筑往往是中间的一间最大, 两侧依次缩小面宽, 这样的设计非常有利于抵抗地震的扭矩。

中国古代建筑一般由台基、梁架、屋顶构成, 高等级的建筑在屋顶和梁柱之间还有一个斗栱层。中国古代建筑的台基用现代结构语言描述, 称为“整体浮筏式基础”, 好比是一艘大船载着建筑漂浮在地震形成的“惊涛骇浪”中, 能够有效地避免建筑的基础被剪切破坏, 减少地震波对上部建筑的冲击。中国传统建筑的梁架一般采用抬梁式构造, 在构架的垂直方向上, 形成下大上小的结构形状, 实践证明这种构造方式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优雅的大屋顶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最突出的形象特征之一, 而且对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也做出过相当的贡献。形成大屋顶需要复杂结构和大量构件, 大大增加了屋顶乃至整个构架的整体性;庞大的屋顶以其自重压在柱网上, 也提高了构架的稳定性。

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抗震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它是由若干斗形的木块和弓形的短枋木相互交接组合而成的构件, 用在柱头顶或额枋之上, 起着承托梁架和出挑屋檐的作用。当地震发生时, 屋顶与柱之间的若干组内外檐斗拱像弹簧层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 从而大大减少了建筑物的破坏程度。历史上, 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 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 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 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 充分说明了斗拱对抗震的贡献。斗拱起到“减震器”的作用, 而且被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 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

除了这些较显著的手法外, 中国古代传统建筑中还使用了大量的其他技术措施, 这些措施是古建筑抗震的关键, 比如榫卯的使用。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 我们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 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 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 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 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 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诸如此类, 举不胜举, 大到建筑群体的布局处理, 小到构件断面的尺寸设计, 处处都展示出古代工匠们在抗震设计方面的知识和匠心。

现今, 世界上一些地震多发国家, 比如日本和美国, 在经过惨烈地震之后, 不断反思, 积极研究, 在设计建造抗震建筑物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的建筑是如何设计的?其抗震效果如何?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地震专家对历次地震的分析显示, 地震中人员伤亡总数的95%以上是由房屋倒塌造成的。自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 我国对城市建筑的抗震标准进行了严格规范。上个世纪80年代后的新建房屋基本上都具有防震、抗震能力。如果严格依照防震标准设计和施工, 大部分建筑物应该能够抵御类似汶川地震这种级别的地震。这次汶川地震中损毁的多是一些老旧建筑和没有达标的建筑。

对于为何这次地震中校舍倒塌较多, 工程抗震专家、中国科学院周锡元院士认为:“我国学校的设计和建设, 是按标准走的, 问题在于没有提高标准。”他说, 学校在抗震方面存在几个先天缺陷:一是房间大, 二是窗户大, 三是走廊长, 缺少墙面支撑, 抗震能力就弱。

在校舍防震方面, 日本做得较好。日本防震有一个基本原则, 就是“学校是第一避难所”, 所有的房子都可以倒, 学校的房子不能倒。这也是日本总结历次地震灾害教训的结果。日本校舍多采用钢骨架, 可以起到弹性防震作用。日本的学校是防灾的中心, 是市民最放心的躲避灾害场所。那里有宽大的操场, 有体育馆, 一些学校还有小仓库, 里面储存了淡水、铁锹、燃料以备不测。而日本各社区发出的防灾通知中, 总要标出小学、中学、高中所在的位置, 告诉住户一旦发生灾害, 要去学校躲避。

不少人觉得, 高层建筑在地震中都比较危险。而专家却认为, 只要建筑达标, 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不一定差。以美国洛杉矶地震为例, 有些摩天大楼尽管摆动厉害, 有时摆幅达二、三英尺, 但因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抗震性, 所以仍安然无恙。

在日本, 许多高层公寓采用了与高层写字楼同等水平的抗震设计。一座号称日本最高 (地上55层、高185m) 的公寓, 使用了与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相同的钢管168根, 确保了抗震强度。另外, 该公寓还使用了刚性结构抗震体。如遇阪神大地震级别的地震发生时, 柔性结构的建筑一般要摇动1m左右, 而刚性结构建筑只摇动30cm。三井不动产公司在东京都杉并区出售的一座免震结构公寓高达93m, 建筑物的外围使用了新研制的高强度16积层橡胶, 建筑物的中央部分使用了天然橡胶系统的积层橡胶。这样, 在6级地震发生时, 就可将建筑物的受力减少至二分之一。

近年来, 国外科学家运用现代科技, 设计建造了不少新型抗震建筑。美国建造了一种可以防震的“滚珠大楼”, 在建筑物每根柱子或墙体下安装不锈钢滚珠, 由滚珠支撑整个建筑, 纵横交错的钢梁把建筑物同地基紧紧地固定起来, 发生地震时, 富有弹性的钢梁会自动伸缩, 于是大楼在滚珠上会轻微地前后滑动, 可以大大减弱地震的破坏力。

日本在这方面也特别有经验, 他们设计了一种“弹性建筑”, 有较好的抗震性能。这种弹性建筑物建在隔离体上, 隔离体由分层橡硬钢板组和阻尼器组成, 建筑结构不直接与地面接触。阻尼器由螺旋钢板组成, 以减缓上下的颠簸。

近年来, 日本一些城市出现兴建“抗震抗灾公寓”热潮, 这也是吸取神户地震的教训而采取的一项积极措施。这种公寓抗灾功能强, 具备共同的储备粮仓库、抗灾饮用水井和紧急医疗救护室, 甚至拥有供直升机起降的场地。

日本神户地震还给建筑师们留下一个重要的思考题:建筑物、桥梁和其他建筑结构的设计仅考虑到防止生命损失是不够的, 还必须使它们达到在地震以后能使城市继续运转的要求, 诸如能源、通信、供水等现代“生命线”, 必须具备更强的抗震防灾能力。日本目前已建立了一套电脑化的地震报警系统, 能在大地震发生几秒钟内切断煤气、水、电等公共设施的供应。同时, 日本正在普及用于公共机构和住宅的独立单元式安全供电、供水等设备。

同时, 日本法律在建筑物抗震、防火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非常严格。日本《建筑基准法》规定, 新建筑必须达到在百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倒塌, 在数十年一遇的地震中不受损的抗震强度。在日本, 一个建筑工程要获得开工许可, 必须提交建筑抗震报告书。报告书要根据地震的不同强度, 计算不同的建筑结构在地震中的受力大小, 进而确定建筑的梁柱位置、承重以及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规格和比例。普通的一座八九层公寓楼, 其抗震报告书动辄厚达两三百页。建筑抗震报告书经过相关部门确认无误后, 建筑才能开工。严控新建房屋质量的同时, 不少地震多发国家还十分注意对危房进行加固, 防患于未然。

我国的建筑行业在防震抗灾上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 这是一笔来之不易的宝贵财富, 国外发达国家的建筑技术更是可以借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 改进现有的抗震技术手段, 完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 将是我国建筑行业面临的一件迫不及待的事情。●

参考文献

[1]《中国国家地理》——《解密中国古代建筑的抗震智慧》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3

摘 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各类施工技术不断涌现。分析建筑技术现状,在城市化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日益重要,可达到施工多方面要求,进而同步于现代化城市发展步伐,积极探索新技术发展,不断优化新技术方法、新管理手段,进而促进我国建筑技术发展。本文主要分析我国建筑施工的技术现状,展望新技术应用前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前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日益增长,建筑工程企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载体,建筑产业能够推动其他产业发展。随着科学技术逐渐更新,我国建筑合成那也正在走进创新之路。近些年来,随着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发展,促进了建筑业高速发展。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主要分析我国建筑施工的技术现状,展望新技术应用前景。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首先,桩技术施工技术。目前,我国建筑地基主要为多桩型,对于成桩技术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混凝土预制桩对土体扰动较大,施工噪音较大。混凝土灌注桩优点众多,在何种岩层、土体均可适用,能够随意控制桩长、桩径,达到不同承载力要求,进而扩大灌注桩的适用范围。针对灌注桩施工,颈缩、桩头虚土问题,对施工质量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在具体施工中,需采取优化措施,解决灌注桩的施工问题,进而确保桩基质量。

其次,深基坑支护技术。针对建筑基础工程,基坑支护十分关键。然而,我国基坑支护技术研究较晚,在建筑施工中,尚处于发展时期。针对深基坑建筑而言,主要考虑防水、支护、检测、土方挖掘等问题,施工过程较为复杂、系统。因此,对支护方案要求较高。目前,针对建筑基坑支护,具有多样化特点,例如钢排桩与地下连续墙等。

第三,混凝土技术。针对建筑工程而言,混凝土工程比例较大。现阶段,针对混凝土施工,主要包含如下技术现状:(1)混凝土结构方面,和传统混凝土技术相比,追求强度要求,由传统混凝土技术向耐久性转变,主要包含高强混凝土、预拌混凝土等方面,能够优化混凝土性能,改善混凝土整体强度。(2)混凝土模板技术。对于开发支模方面,混凝土新技术十分关键。结合我国工程实践,支模技术较为先进,主要包含竖向模板、水平模板与全钢模板,而每一种模板具有独特性特点。例如全钢模板,承载力较强,成型质量较好,刚度较高等。

2.现代建筑工程的技术特点分析

现阶段,对于建筑技术要求,呈多样化与多元化特点,且诸多工程技术日益更新,例如智能技术、生态技术与绿色技术,使人们生活更加丰富,使现代建筑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按照实际情况而言,对于现代建筑技术特点,主要包含如下方面:

首先,绿色建筑。针对建筑工程,充分发挥绿色建筑技术,结合环境资源与自然资源,尽可能使建筑环境危害得以降低,有效维持生态环境平衡。促进绿色建筑发展,能有效降低资源能耗,节省资源、能源,防止建筑物污染环境,有效推动建筑健康、稳定发展。现阶段,人们十分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建筑工程发展进程中,建筑物和自然和谐发展是其必然发展趋势。利用绿色建筑技术,可营造更为健康、更为环保的建筑环境,进而提升建筑技术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

其次,生态建筑。随着建筑工程发展,生态技术属于新兴、新兴工程技术。针对建筑工程项目,在建筑工程中,利用生态技术,结合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利用气候学、建筑学、物理学与材料学知识,为建筑工程提供有效服务,使建筑科技含量得以增加,进而提升建筑项目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构造生态建筑,可使资源消耗、能源消耗得以下降,防止环境污染,立足生态保护基础上,为人民创造一个更为健康、更为节能的建筑环境。

第三,智能建筑。近些年来,科学技术水平日益提升,许多先进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技术。建造智能建筑,可利用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提高建筑安全防盗性能,通过电力系统与通讯设备,提高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建筑自动化水平,有机结合科学给水,为人们共同创造更为便捷、更为高效的建筑空间,促进建筑物管理更为自动化与智能化。

3.建筑工程技术发展趋势

首先,精细化。近些年来,为促进建筑技术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也朝向精细化发展。在设备安装与建筑施工技术方面,要求愈加提升。如建筑工程钢结构安装、钢结构焊接等技术,精细化水平日益提升,在新焊接技术方面,在射线检测焊缝、材料与焊接控制,也促进技术水平发展,进而提升焊接管理技术。针对钢结构安装,质量监控技术日益提升,是工程监控吊装技术,广泛应用于诸多大型工程项目,建筑技术精细化水平日益提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多吊点、分散性载荷吊装,建立监控吊装,提升质量控制准度、精度。

其次,信息化、数字化。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在建筑安装工程中,广泛运用了计算机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安装实施监控、模拟,通过计算机操作系统,提高建筑安装过程,起着实时控制、监督、校对作用,确保建筑安装质量满足要求。总而言之,在建筑安装工程中,信息化、数字化是其重要发展趋势,通过动态模拟技术,可实时监控安装过程,促进建筑技术朝向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进而提升建筑管理水平、监督效率。

第三,集成化。针对建筑工程技术,促进集成化发展,可有机衔接安装技术与施工技术,利用工程技术,有效发挥技术综合效益,使建筑技术水平得以明显提升,进而满足建筑未来发展

需求。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我国虽然研发出各类新型施工技术,有力促进新技术发展,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然而,建筑工程施工问题尚未得到完全解决,需要我们加大研发力度,不断创新建筑施工技术,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性、长远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志良.论当代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前景[J].中国科技博览,2011,(13):151-151.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4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前景:

我国入世使建筑业的成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据有关方面表明建筑专业人材已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材之一,目前毕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已经成为市场抢手人材,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我国建筑业正在和国际建筑融为一体,国内市场对于拥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但是掌握国际建筑业运作的人明显不足,因此现代建筑业的前景看好。此外,我国的GDP随着建筑总值的增长而高速上升,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对建筑的需求愈来愈大,那么国家越发展,就需要更多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的人才。尤其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GDP始终位于全国翘首,更加需要此类人才,就业面也更广。男生适合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吗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不错,就业面广。社会需求也大。我国的建设领域,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经济发展就需要建设,这在几十年内都是热门,前国家领导人万里曾经说过,这是个“万岁的行业”,尤其是男生。由于学建筑工程技术需要实地研究实践,甚至可能会住在工地而且是技术活,此种工作不适合女生。男生相比于女生,适应能力更强并且更能吃苦耐劳,所以男生学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技术人员在当今社会是很吃香的,底薪至少在4000元以上,所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不仅专业热门而且能够实打实的学到技能,对男生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有利。

航道工程技术专业就业前景 篇5

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300-350人,其中男99%、女1%,20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8%、理科92%,近几年航道工程技术专业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95%-100%)、(90%-95%)、(90%-95%)。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和科研体系健全,产业发展基础稳固,拥有适宜 船舶制造 的漫长海岸线,发展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同时,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也为船舶工业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我国船舶工业有望成为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近年来,我国 船舶 制造 工业国际市场份额迅速上升,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的国际造船市场份额不降反增。我国造船完工656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7523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9590万载重吨,分别占世界市场的43%、54%、41%,均位居世界第一。201-11月,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之和)5,271.463亿元,同比增长28.19%;利润总额达到407.579亿元,同比增长22.87%。1-3月,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销售收入总额达到1,421.562亿元,同比增长30.14%;利润总额达到102.529亿元,同比增长23.37%;截至3月底,我国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总资产达到8772.223亿元,同比增长15.14%。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6

1 关于采油工程的新兴技术

1.1 水力振动采油技术

水力振动采油技术就是用油管, 在井下装一个激振器, 利用激振器所产生的具有一定频率的脉冲, 借助脉冲波驱动水力, 对地下油层中的石油进行处理。水力波主要具有两种作用:一是利用水力波可以清楚掉一些在井下已经转化为胶质的沉淀物, 例如泥浆以及一些杂质;二是对地下的盐类沉积岩产生破坏的作用。利用谐振使沉积岩产生不规则的缝隙或者是未闭合的小孔, 形成了这样的结构之后, 再经过一段时间的脉冲冲击, 沉积岩就会慢慢形成一种网络裂缝, 最终沉入地下地层。

1.2 热超导采油技术

所谓热超导, 就是为了生产需要而对部分物质进行特殊的处理, 最终使这种物质的热阻力降低为零或者接近零的一种新兴技术。热超导技术是将几种化学物质按照一定的科学比例混合在一起, 然后将整合成的新的化合物放入一个密封的管柱内, 通过加热之后, 使关注的两头产生受热不均的现象。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之后, 管道内的化合物就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变化, 激活出来的气态分子因为自身的运动性提高而产生一定的碰撞, 碰撞后的分子就会生成非常强大的、可以以声波的方式传递的能量。

2 目前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

2.1 在开发的后期, 垢锈现象非常严重

目前我国石油的开采项目是比较广泛的, 在石油开发的后期, 经常会出现结垢以及铁锈卡住油泵的现象, 这样的问题给油井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危害。结垢的地点一般都是在抽油泵、电潜泵吸入口、电潜泵叶轮等地, 一方面由于长时间的注水开发, 底层水与注入水的相互作用以及压力下降, 原油和岩石的相互作用, 导致原来流体的物理化学平衡遭到破坏, 析出垢物;另一方面管式泵以及电潜泵的机械结构, 使过面狭窄处的流体流速急剧增加, 导致压力下降, 这也是垢物析出所造成的。另外, 温度的变化也是导致垢物析出的一个主要原因。而铁锈卡泵, 则是由于石油的多年开发, 油井的套管在常年的磨损中不断发生腐蚀, 所产生的铁锈就常年存在于套管的表面。一方面由于停注降压的过程中铁锈会因为压力的变化而产生脱落, 另一方面由于管柱作业时, 由于油管与套管的摩擦而导致铁锈剥落, 剥落的铁锈就漂浮在液体中, 随着液体流入了泵中, 从而产生了卡泵的现象。

2.2 重复堵水的措施效果日益变差

我国大多数的油田都采用“堵水+酸洗+人工举升”的开发模式, 近些年来, 从实际的工作实践来看, 三轮后重复堵水措施选井比较困难, 而且措施的有效性断, 效果也变差了, 在重复堵水方面, 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堵剂适应差, 强度小不说而且成本非常高, 对于远井地带剩余的油的潜力不能很好的开发, 堵剂的酸性差, 在中期的酸洗过程中, 堵剂容易失效, 反而再次形成了底水;堵剂进入的范围比较小, 进行深度堵水时缺少现场试验也没有理论的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集检系统不能适应低产、低效的油井的开发, 在油藏开发的初期, 油井的单井产量比较高, 而且井口的温度也比较高, 地面一般都采用无伴热管的集输流程, 而且管径一般都比较大。这就导致在开发过程中的产液量不断上升, 进而这种集输模式也就越来越不适应。

3 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 高新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国今后的石油开采技术一定一定会得到极大程度的发展。一是朝着自动化、智能化以及实时性的方向发展, 实现石油开采效率的提高;二是朝着数字化与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利用这些新技术为石油开采过程提供更多、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更有利石油开采作业的实施;三是朝着石油开采、勘察、探测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致力使石油开采的过程越来越简易化;四是朝着低耗能、低污染、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发展, 确保石油开采作业可以持续化的发展, 尽可能的降低石油开采工业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4 结语

由于我国石油技术受国情限制, 应用采油工程新技术的油田仅有几个, 而且工艺技术以及管理模式上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也欠缺很多, 虽然近几年我国已经致力开采了一些难开采的储量, 在一些先进工艺上例如小泵深抽工艺、小井眼采油工艺等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就, 但是为了赶上国际的开采工艺, 提高我国的开采效率, 应该更加注重装备的选择, 专注于系统的优化研究, 致力使采油新兴技术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摘要:目前实现我国石油开发的一种重要手段就是采用采油工程新技术, 采油工程技术决定了油田产量的高低、最终采收率的大小、采油速度的快慢、经济效益的优劣等一些重要问题。本文笔者从采油工程新技术作为切入点, 分析了我国目前采油工程新技术存在的问题, 对采油工程发展的基本做法以及技术政策做了简要的说明, 并探讨了采油工程新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采油工程,新兴技术,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陈斌, 马学礼, 贾胜山, 杨仙珍.关于采油工程技术的研究及展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 (05) .

绿色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及发展前景 篇7

关键词 绿色建筑;环境控制;发展

中图分类号 TU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12-0213-01

1 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发展一直保持着较高的速度,城市化率将从目前40%左右发展到21世纪中叶的75%以上,每年城乡新建房屋面积近20亿平方米,其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近400亿平方米,95%以上都属于高能耗建筑,能源利用率仅为33%。能源过高消耗带给我国巨大压力,发展绿色节能建筑势成必然。2005年10月建设部、科技部印发《绿色建筑技术导则》;2006年6月建设部和质量监督检疫检验总局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200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指出:节能减排目标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必须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把推进现代化与建设生态文明有机统一起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

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深深体会到绿色建筑让城市更美好,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据介绍作为上海世博会永久保留场馆的世博中心建造过程充分考虑建筑的绿色、节能、环保,通过朴素而有效的技术手段,对能源和水耗,室内空气质量和可再生材料的使用等多方面进行控制。通过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优化处理,将世博中心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筑,成为我国绿色建筑的典范,实现了可持续的运营、使用与发展的目标。

绿色建筑不等于高成本、高投入,比如延安窑洞冬暖夏凉,把它改造成中国式的绿色建筑,造价并不高;新疆有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建筑,它的墙壁由当地的石膏和透气性好的秸秆组合而成,保温性很高,再加上本地化的屋顶,就是典型的乡村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不仅局限于新建建筑,据统计,北方地区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是63亿平方米,占全国建筑面积总量的10%以上,却占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的40%。因此我们需要在既有建筑中引入“集中供暖、分户计量”的概念,需要改革在我国实行了数十年的“单位包费、福利供热”的供暖体制。可以引进欧洲先进技术,在每个散热片上装一个计量表,成本低,非常适合中国的计量改造。这使得供热也像供水、供电一样可计量、调控。

2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物内部装饰、装修成为时尚。能源危机所引起的节能热潮,使人们在普遍使用保温节能材料的基础上,将房屋尽可能密封。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新风量的不足,导致了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因此需要对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进行有效地控制。

对于提高室内空气品质可以采用健康新风与冷热回收技术。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气密性很好,通过围护结构渗透到建筑内部的外界空气大为减少,要保证室内空气品质,保证室内人员的健康和舒适度,则必须保证一定量的新鲜空气的供应。而新风负荷则是构成室内冷负荷的一个重要部分,可占到总制冷负荷的30%,甚至更多。因此,在引入室外新风的同时,应考虑对于排风冷量的回收。新风换气机分为全热交换和显热交换两种。显热交换可以回收显热量的70%左右,全热交换则可以回收全热热量的60%。在集中建筑中采用新风换热设备可以大幅降低由新风引起的冷负荷,同时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回收建筑内的余热并节省能耗,可以采用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水环热泵空调系统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的一种特殊的应用方式,即用雙管封闭式循环水环路,将小型的水/空气热泵机组并联在一起,构成一个以回收建筑物内部余热为主要特征的热泵供暖、供冷的空调系统。此系统可利用室内放出的热量加热循环水,再由循环水加热室内,其不足部分可启动加热设备补充,这种运行工况是水环热泵空调系统较经济的较理想的运行方式,达到最大节能效果。

同时冰蓄冷式空调适用于有时出现空调尖峰负荷的室内。冰蓄冷空调系统的主要特征是比传统空调多了一套蓄冷设备,而制冷系统及空调箱循环风系统基本上与传统的空调系统是一样的。它主要是利用水的的显热或水、冰相变过程的潜热迁移等特性,充分利用电网低谷电开机蓄冷,在电网用电高峰时段释放冷量,以缓和电网峰段电力供需矛盾,达到“ 移峰填谷”的目的。即尽可能利用低谷电力负荷,使制冷机在满负荷情况下运转,将空调全部或部分冷量以显热或潜热形式储存,一旦出现空调冷负荷,则令冷冻水循环运转提供空调所需冷量或令冰吸收熔解热融化后以低温水形式提供空调所需冷量。在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系统中,还可降低供回水参数,使新风负担所有潜热,风机盘管负担所有显热,有效的改善室内卫生条件。

太阳能热水系统技术的应用目前已经非常成熟,可以很好的与建筑外形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太阳能热水系统为住户提供日常热水供应,包括洗手、洗菜等低温热水和洗浴所用的高温热水。同时集热器可以有效减少屋顶的辐射过热,起到良好的遮阳效果。

3 绿色建筑在未来发展中的趋势

绿色建筑已经是未来世界建筑的发展趋势, 2010年我国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宗旨已经充分体现出绿色建筑对未来城市发展起到的绝定性作用。建筑是城市组要构成元素,人们对建筑的定义并不模糊,但对“绿色建筑”的定义也只是泛泛的局限于立体绿化、屋顶花园之类,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种体现方式。绿色建筑是一种观念,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可以利用太阳能,采用节能的建筑围护结构以及采暖和空调,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也可以是在建筑设计、建造和建筑材料的选择中,均衡考虑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处置。

我国绿色建筑还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完善的方面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方面。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激励性政策:首先,针对建筑节能的相关问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进行适当的补充修改,同时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形成由统一的基本法律和相关配套法规组成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其次出台财政补贴、绿色贷款、减税政策等方面的成套激励政策,支持绿色产品、绿色建筑、新能源的开发与建设。

2)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体系: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发展绿色建筑的技术支撑,我国目前在这方面还未形成体系化。建设部已经制定并出版了《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这是一套科学全面、简明易操作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将十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3)加强科研和宣传教育培训:在科研方面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重点开展绿色建筑实践。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使绿色建筑观念深入人心,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绿色建筑的实践将促进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品质的改善,提高全人类的生活品质。

参考文献

[1]李百战主编.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建筑研究中心编.绿色建筑[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王崇杰,薛一冰,等.太阳能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8

1 我国桥梁工程转体技术发展的情况

在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在20世纪70年代起,很多相关的施工单位都开始研究桥梁的转体技术,在1977年期间我国首次把平转技术实施在四川遂宁的桥梁建造之上,再次之后平转施工之后我国建造的拱桥跨径一般都在100mm以下,也是在那个阶段之后我国转体施工技术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2 桥梁转体施工分类以及其组成

2.1 转体施工的分类以及组成

按照我国桥梁的结构,以及桥梁的转动方向能够把桥梁的转体施工技术和方法分成几个类型,分别为:竖转型施工技术、平转型施工技术以及竖转和平转相结合的施工技术,在这三种技术之中,平转型技术在桥梁的建造过程中应用的范围最广泛。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需求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大跨径桥梁转体建造需求呈现出来,因此越来越多的桥梁建造开始使用平转和竖转相结合的建造方式。这也是现阶段我国比较重视的一种技术类型。

2.2 转体施工工艺特点以及其适用范围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9

目前开设该专业本科学习的只有两所新西兰院校,分别是Unitec理工学院和奥克兰大学。成为NZ注册建筑师,除了需建筑学学士外,还需要完成Master of Architecture(Professional)的学习。入学要求也相当高,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英语和美术功底,要入读是比较困难的。

例如:入读奥克兰大学建筑学学士(Bachelor of Architectural Studies)课程,除成绩需要优异外,需另外提交美术作品(the merit grade for a portfolio of work)及面试。每年只收成绩最好的94位申请者。那么对于自身条件不是那么理想的学生来说,该怎么办呢。可以就读理工学院的建筑专业,虽然没有奥大那么名声显赫,但是就移民和就业来说,是一个省时省力的选择,提供有建筑类学习的理工院校有惠林顿理工(Weltec)。这里介绍几个专业:

WelTeo(惠林顿理工学院)

National Diploma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Level 6(建筑工程管理大专)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能够使你学会并运用管理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技能。如如何控制建筑进程、制定工地健康与安全计划、工程质量管理等等。此课程非常适合有志于将来准备自己建立建筑公司的学生。

Naional Diploma i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Level 6(建筑技术工程大专)

是纽西兰建筑行业认可的学历。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基本建筑设计理论和基本设计、绘图能力的建筑技术学科方面的专业人才。专业学习的内容还包括各种工程类别、建筑服务、建筑材料、建筑环境、建筑法律和合同管理等方面。

Nalional Diploma in Quantity Surveying Level 6(建筑工程测量预算学大专)

该专业是培养测量专业人才的。课程内容包括:图纸及规格分析、人力和材料运用、各种预算管理、商业定价、建筑招标、建筑决算、建筑服务、建筑材料、建筑环境、建筑法律和合同管理等。这些专业在就读期间,学校都会安排带薪实习。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10

一、三维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发展现状

三维测绘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测量目标的三维坐标, 根据三维坐标确定目标的形状、位置、空间姿态, 在计算机上进行三维重建并尽可能的真实还原目标。当前的三维测绘都是基于2+1维理论建立起的三维测绘体系;具体是两维确定目标的平面位置, 一维确定目标的高程。

2+1维测绘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 技术发展比较完善, 但是,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1维测绘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测绘需要。第一, 2+1维建立起的三维地图与人们的生活环境不符, 2+1维地图主要是从空中进行俯瞰, 不符合人们从地面上看到的三维景象, 如:房屋的室内情况;第二, 人们所进行的各种复杂工程活动对三维测绘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近几年出现的新三维技术显示出了更好的作用, 如:三维激光扫描仪。

二、几种三维测绘技术

(一) 电子经纬仪

电子经纬仪出现于19世纪80年代, 它能够自动显示、记录和传输数据, 。它的出现标志着工程测量中的测角工作前进了一大步。电子经纬仪和光学经纬仪相比, 光学经纬仪应用了光电技术, 数字显示, 输出端口可以直接输出测量结果。

(二) 全站仪

全站仪是一个比较标准的三维测量仪器, 能够同时测量距离和角度, 全站仪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自动显示和计算数据;第二, 多种数据记录和存储方式;第三, 自动补偿水平角和垂直角;第四, 气象改正和仪器常数改正;第五, 激光对点器;第六, 应用程序丰富, 如:导线测量、悬高测量、后方交会等;第七, 无合作目标测距。但是, 在2+1维测量中, 基准面是水准面, 测量结果会受到大地水准面精度的影响。

(三) 近景摄影测量

近景摄影测量仪器主要有量测摄影机、半量测摄影机、格网量测摄影机等, 摄像的仪器有电视摄像机、CCD相机等。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瞬间获取大量信息;第二, 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测量;第三, 适用于运动状态下的测量。

(四) 三维激光扫描仪

三维激光扫描仪是一种新型的三维测量仪器, 它的工作是根据激光测距原理, 利用高速激光发射器瞬间测得目标的三维坐标值。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高速扫描;第二, 便于携带, 简单易用;第三, 测量距离长, 数据准确;第四, 扫描控制选项多样;第五, 激光扫描仪不受大地水准面的精度制约。

三、三维测绘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21世纪, 工程测量不再是简单的提供地图服务, 而主要是为工程测量提供地理信息服务, 即进入了信息化测绘发展阶段。信息化测绘是指依托网络技术, 利用信息技术和空间技术, 为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服务的现代三维测绘技术。它具有实时获取和自动处理数据、网络化的信息服务以及信息应用社会化等特点。可以说, 现代测绘技术正朝着数字化和高科技的方向发展, 目前, 三维测绘技术的代表是“3S”技术。“3S”技术就是指GPS、GIS和RS。

在矿山测量中, “3S”技术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GPS技术主要是提供目标的空间位置, 便于矿山寻找者更好的定位矿山位置。在矿区地面控制测量中, 在新的矿区建立新的控制网;对已有的控制网进行改善和检核;对旧的控制网进行加密。GIS技术主要是便于建立一个多源数据找矿模型, 建立矿山管理信息系统, 综合管理矿山的设计、开采、沉降监测、矿区土地复垦以及环境评估等, 对多种来源的时空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动态管理和集成管理。RS技术主要是进行矿区地形图测绘工作, 开展土地资源调查、矿区生态环境和地质灾害调查, 快速提供矿区信息。

“3S”技术是当前国内外工程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在应用过程中, GPS主要是确定目标的空间位置, RS主要是快速提供目标信息, GIS主要是对多种数据进行集成处理。三种技术在功能上相互补充, 只有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 让他们充分发挥优势, 才能实现工程测量的精准性。

结语

随着三维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数字矿山”的提出和建设不是一个空想, 而是一个切切实实的目标。依托先进的网络技术, “数字矿山”的建设需要较长时间的建设和完善。并且随着三维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工程测量的进步会越来越大, 将不断实现工程测量的数字化、自动化和信息化。但是, 工程测量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 在发展中还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 涉及新的领域, 因此, 需要不断加强对工程测量技术的研究, 努力实现工程测量的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左崟含, 邱玲.浅谈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的发展[J].吉林地质, 2012 (142) .

[2]叶飞.浅谈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的发展[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0 (59) .

[3]孔庆峰, 张英民.对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发展的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工程技术, 2010 (58) .

[4]王展新.对工程测量与三维测绘技术发展的探究[J].科技资讯·工程技术, 2011 (72) .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11

管 理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学生实习就业工作,加强学生实习风险管理,提高毕业生对口就业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保监会制定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16】3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风险管理工作的紧急通知》(教职成厅【2010】10号)和山西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的通知》(晋教职【2012】18号),结合学校各专业的教学实践和实习特点,制定《平遥现代工程技术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办法》。

第二条 学生实习就业是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环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部分,要科学组织、依法实施,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形成规律,保护学生合法权益;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将职业精神养成教育贯穿学生实习全过程,促进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高度融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三条 成立学校学生实习就业管理领导组,下设实习就业办公室。

长:学校校长

副组长:分管学生实习就业校长 成员:相关中层领导 办公室主任:实习就业办主任

副主任:各系系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

成员:实习就业办干事、班主任、职业指导课(德育课)老师、专业课老师

责:指导和贯彻落实学生实习就业管理办法

第三章 实习组织

第四条 学生实习是按照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由学校组织或经学校批准自行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包括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形式。

认识实习是指学生由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实习单位和相关岗位的初步认识的活动。应安排在第一学年进行,最长不超过一周。

跟岗实习是指不具有独立操作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实习岗位要求的学生,由学校组织到实习单位的相应岗位,在专业人员指导下部分参与实际辅助工作的活动。应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最长不超过一个月。

顶岗实习是指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相应

实习岗位,相对独立参与实际工作的活动。顶岗实习依据各专业教学标准(2.5+0.5)和实际情况由学校统一组织,也可自行选择实习单位,顶岗实习安排在第三学年进行,一般为6个月,最好与毕业生就业同步实施。

第五条 选择合法经营、管理规范、实习设备完备、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实习单位安排学生实习。在确定实习单位前,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考察内容应包括:单位资质、诚信状况、管理水平、实习岗位性质和内容、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生活环境以及健康保障、安全防护等方面。

第六条 实习开始前,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习单位共同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实习目标、实习任务、必要的实习准备、考核标准等;并开展培训,使学生了解各实习阶段的学习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实习岗位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或相近。

第七条 一、二年级学生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安排,学生不得自行选择。在实习就业办备案后由系、中心具体实施。备案时须提供以下内容:

1、实习单位考察报告。

2、教学计划和实习计划。

3、办理学生实习责任保险。

4、外出实习审批手续。(审批表、应急预案等)

5、安全教育记录。

6、家长知情告知书或家长会记录。

7、认识实习双方协议书、跟岗实习三方协议书。

8、考核方案。

第八条 三年级学生外出顶岗实习就业(含自行实习就业)由实习就业办牵头,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外出顶岗实习的学生必须是已满16周岁、并取得学校学籍、身体健康的学生。备案内容按第五条执行。

第九条 外出顶岗实习就业前,学生须填写个人顶岗实习就业备案表;学校实习就业办还必须组织召开学生职业指导(实习就业指导)讲座会、安全教育会、双向选择招聘会、出发工作安排会。从而加强实习学生的职业道德、组织纪律、生产安全、生活常识、应知应会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

第四章

实习管理

第十条 学校组织部门要会同实习单位制定学生实习工作具体管理办法和安全管理规定、实习学生安全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性文件。不论是认识实习还是跟岗实习还是顶岗实习(含自行实习)班主任(或跟队老师)都是学生实习就业的第一责任人,依据教学计划和部门要求不仅要对学生实习就业过程进行监管,还要强化安全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办理好实习手续,还要做好实习考核工作。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与实习单位共同加强实习过程管理。

第十一条 学生到岗前(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学校、实习单

位、学生三方应签订实习协议。协议文本由当事方各执一份。

未按规定签订实习协议的,不得安排学生实习。

认识实习按照一般校外活动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第十二条 实习协议应明确各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约定的内容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

实习协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一)各方基本信息;

(二)实习的时间、地点、内容、要求与条件保障;

(三)实习期间的食宿和休假安排;

(四)实习期间劳动保护和劳动安全、卫生、职业病危害防护条件;

(五)责任保险与伤亡事故处理办法,对不属于保险赔付范围或者超出保险赔付额度部分的约定责任;

(六)实习考核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其他事项。

顶岗实习的实习协议内容还应当包括实习报酬及支付方式。

第十三条 要依法保障实习学生的基本权利,并不得有下列情形:

(一)安排、接收一年级在校学生顶岗实习;

(二)安排未满16周岁的学生跟岗实习、顶岗实习;

(三)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禁忌

从事的劳动;

(四)安排实习的女学生从事《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中禁忌从事的劳动;

(五)安排学生到酒吧、夜总会、歌厅、洗浴中心等营业性娱乐场所实习;

(六)通过中介机构或有偿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学生实习工作。

(七)安排学生从事高空、井下、放射性、有毒、易燃易爆,以及其他具有较高安全风险的实习;

(八)安排学生在法定节假日实习;

(九)安排学生加班和夜班。

(十)顶岗实习学生的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大于相同岗位员工工作量、工作强度、工作时间;

(十一)顶岗实习报酬,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试用期工资标准的80%,或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第十四条 实习学生应遵守职业学校的实习要求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实习纪律及实习协议,爱护实习单位设施设备,完成规定的实习任务,撰写实习日志,并在实习结束时提交实习报告。

第十五条 要和实习单位相配合,建立学生实习信息通报制度,在学生实习全过程中,加强安全生产、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教育。

第十六条 班主任(或跟队老师)和实习单位指定的专人应负责

学生实习期间的业务指导和安全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并向学校和实习单位报告学生实习情况,及时处理实习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并做好考核记录。

第十七条 组织学生到外地实习,应当安排学生统一住宿;具备条件的实习单位应为实习学生提供统一住宿。与实习单位共同建立实习学生住宿制度和请销假制度。学生申请在统一安排的宿舍以外住宿的,须经学生监护人签字同意,由学校备案后方可办理。

第五章 实习考核

第十八条 学生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要会同实习单位根据学生实习考核方案、实习岗位职责要求制订具体考核方式和标准,实施考核工作。

第十九条 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考核结果应当记入实习学生学业成绩,考核结果分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考核合格以上等次的学生获得学分,并纳入学籍档案。实习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第二十条 对违反规章制度、实习纪律以及实习协议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学生违规情节严重的,经双方研究后,由学校给予纪律处分;给实习单位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二十一条 组织做好学生实习情况的立卷归档工作。实习材料包括:(1)实习协议;(2)实习计划;(3)学生实习报告;(4)学生实习考核结果;(5)实习日志;(6)实习检查记录等;(7)实习总结。

第二十二条 自行顶岗实习的学生需本人申请,家长、班主任、系主任签字同意,政教科、教务科等部门加注意见,到实习就业办办理相关手续才能离校,班主任负责对该生的跟踪管理。

第二十三条 班主任负责填写外出顶岗实习学生《学籍表》中的学生实习实践情况和实习成绩,并到实习就业班审核盖章。

第二十四条 凡未按规定办理校外实习就业手续又不在校继续就读(或实习考核结果不合格)的学生,均不能正常毕业,不予发放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

第六章 就业服务

第二十五条 学校就业服务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对口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和帮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合理选择职业从而达到健康成长和人职匹配,不断提高就业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全校各部门应密切配合,特别是相关部门领导、班主任、职业指导(德育)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更应大力支持做好就业指导工作。

第二十六条 构建就业服务体系,开全职业指导课程和德育课程,开展职业咨询、心理咨询等个性化服务指导,提高学生适应就业需求和自主创业的能力。

1、就业服务工作要在实习就业领导组的指导下开展以职业规划、职业指导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安排、升学指导等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工作。

2、课程开设:一年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

与法律》课程;二年级学生开设《心理健康》和《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三年级学生开展升学与就业教育指导活动。

3、定期不定期地开展咨询活动。

4、定期举办讲座,聘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为学生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和就业准备知识,提供择业技巧,适应职业发展要求;邀请优秀毕业生做经验介绍和典型事迹报告会。

第二十七条 开展学生、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实习就业洽谈会,签订就业意向书(或实习就业协议书),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第二十八条 鼓励和帮助毕业生自主创业。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九条 教务科按时收集整理毕业生档案,做好毕业证验证和发放工作,准确统计毕业生升学情况。

第三十条 实习就业办按时办理毕业生就业报到证。

第三十一条 毕业生经用人单位录用后,学校要协助毕业生做好劳动合同签订等工作,同时加强监督,维护毕业生就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行政科、团委和教务科做好毕业生个人档案(含组织档案)接转及助学贷款工作。

第三十三条 做好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和服务,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整理历届毕业生成才典型事迹。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如与国家相关政策相抵触时,以国家政策为主。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1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石油钻井工程,应用,应用前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我国工业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 与此同时, 也扩大了对石油能源的应用范围、提高了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 在石油供求矛盾日趋突出的背景下, 我国也在不断加强对石油能源的开发力度, 石油钻井工程不断增多[1]。多媒体技术在石油钻井工程中的有效应用, 有利于推动石油钻井工程实现信息化、智能化。

1 多媒体技术在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应用

1.1 钻井参数的多媒体化

对于石油钻井工程来说, 其钻井参数指的是, 由井下设备、井下工具所收集到的各种地质参数、井身参数等, 还包括由钻井参数仪这种设备所查找的实时参数。就现阶段来说, 钻井参数主要包括两大类, 第一类是地面工程参数, 像钻井液密度与出入口温度、电导率、钻压、钻时、井深以及钻井液池体积等;另一类是井下参数, 像岩石孔隙度、自然伽马、钻头位置、孔隙压力以及地层电阻率等。

对于这些钻井参数来说, 将其进行数字化处理之后输入计算机, 之后再利用多媒体技术, 就可以把数字化的钻井参数直观地、实时地再现在屏幕之上。与此同时, 根据工艺、设备的实际要求, 也可以将各种钻井参数设置为不正常情形、故障提示, 从而实现了钻井数据的多媒体化, 此外, 也可以利用无线技术, 将多媒体数据传达到总部, 实现远程多媒体化。钻井参数一般为数字数据而不是视频, 因此, 对通讯条件的要求也比较低。

1.2 钻井模拟系统

钻井模拟系统是一个大型的多媒体系统, 同时包含软件、硬件, 涉及到三维建模动画、数据采集分析、实时交互等多个方面。其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 针对钻井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各种情况, 从而构建出数学模型, 与此同时结合三维动画模型开展软件模拟, 最终对钻井过程中的动态信息进行一系列仿真, 这便是钻井模拟系统。钻井模拟系统具有两个显著的优点, 一是可以为钻井人员提供培训的机会, 二是可以在进行钻井施工之间就进行可行性分析及相关的规划设计。其中, 通过利用钻井模拟系统, 钻井工程人员就可以开展模拟训练, 像接单根操作、井喷处理、井涌处理、下钻操作等, 从而进一步熟悉钻井过程, 通过进行模拟训练, 能够使钻井工程人员快速掌握应对事故的能力与钻井基本技能。

2 多媒体技术在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2.1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虚拟现实技术, 主要是通过利用各种设备, 包括追踪定位系统、数据手套以及头盔式立体显示器或主动式立体眼镜等, 构建一个可以使人感觉身临其境的环境, 最终使人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自然状态下开展交互操作[2]。对于石油钻井工程来说, 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 建设虚拟现实钻井系统, 从而能够有效改善人们面对地下钻井作业所产生的的恐惧感。与此同时, 在虚拟现实钻井系统之中, 通过结合邻井数据、地质数据, 就可以在虚拟地层之中直观地进行设计, 对钻井数据进行校验、核对, 也可以实时地对钻井设计进行优化、改进, 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判断。把钻进过程中出现的参数的变化情况利用信息采集技术、传输介质传送到虚拟现实钻井系统之中, 再现钻进过程, 管理人员就可以在远离井场的工程指挥中心开展分析、决策, 工作, 从而大大提高了钻井效率。此外, 通过利用虚拟现实钻井模拟培训系统, 为钻井工程人员提供虚拟培训, 从而不仅能够大大节约培训成本、提高培训效果, 也可以提高钻井工程人员的专业能力, 从而有利于减少事故的发生。

2.2 钻井信息超媒体系统

近年来, 我国信息化油田建设不断深入, 石油钻井工程的信息数据库变得更加庞大, 数据库的内容也涉及到了诸多领域, 基于这样的原因, 管理人员或工程师在对钻井信息系统进行使用的时候, 不能按照以往的路线、思路去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浏览或查询, 这就要求必须实现钻井信息的超媒体化。将超媒体系统与专家系统、人工智能系统有机结合起来, 在超媒体系统的链和结点中有机融入相关的知识规则, 不仅可以使其同时具备计算功能以及推理功能, 还可以使多媒体信息具有智能化的标识。在这样的前提下, 管理人员或工程师就可以从容地面对庞大、杂乱的钻井信息系统, 并不受顺序的限制, 迅速链接到所需信息, 此外, 其还可以随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注释, 从而有利于推动石油钻井工程的持续、迅速发展[3]。

3 结语

综上所述, 随着数字化油田的建设,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相信随着科学、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在石油钻井工程中的广泛应用, 我国石油钻井行业也会取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涛.石油钻井工程中的相关技术因素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 09:56.

[2]孟庆玉, 吕志恒.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J].信息化建设, 2016, 04:74-75.

建筑工程技术的就业前景 篇13

关键词:工程物理;专业特色;就业状况

许多人容易混淆物理与工程物理,这里简单阐述,工程物理着重于工程应用,而物理系中的物理偏向于理论研究,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相对而言物理系中的物理的理论性较强,一般有严谨的理论推导,学起来难度更大些,学生毕业后更适合搞理论研究,所以本科毕业后多数选择考研深造。工程物理一般讲究实用,学以致用,通常理论上不苛求透彻、严谨,重在实用,因此本科毕业后更能容易找到合适的、实践性的工作。例如:工程力学的侧重点在于工程建筑的受力而不是传统力学上的各种受力情况的笼统的研究,如果学生想要学习纯正的力学的话,可以考虑学习教育类的物理专业,现在工程力学和电机工程之类的专业多,是由于学校考虑到了就业的问题。

一、工程物理专业

工程物理是物理、工程和数学三种学科结合的学科,主要培养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基础物理与要解决的问题及工程技巧相结合,使工程物理有广泛的应用。这门交叉学科是为技术领域内继续发明而设置,和传统的工程学科不同,工程物理不需限定在一个科学或物理的分支,是指某一专门化的科学,如光学、量子物理、材料科学、应用物理学、纳米技术、微型品制造、力学工程、电工程、生物物理、控制理论、空气动力学、能量、固态物理等在应用物理方面提供较彻底的基础训练。它通过加强对数学、科学、统计和工程原理的应用,使解决工程问题更优化和具创造性的学科。这学科侧重研究和发展,设计和分析,具交叉功能,是理论科学和实际工程间的一座桥梁。在许多国家中获得工程物理或工程科学学位是科学学位,许多语言的“工程物理”直接翻成英文的“技术物理”。

工程物理学科是研究能量以热和功,以及其他相关的形式在转化、传递和利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应用基础科学,几乎与所有产业部门及科技领域都密切相关,在人类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此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热力学专论、传热学专论、工程流体力学专论、现代实验技术、现代数学方法概论、非线性动力系統、非定常及不稳定两相流动、高效换热器、计算传热学进展及其应用等。其课程设置面向新技术并具有工偏理的特色,其中有北京市和清华大学精品课。整个学习期间保持外语和计算机方面课程的连续性和不断上层次,并通过众多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用于工程技术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许多大学,工程科学可包括从学士到博士课程的内容。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是全部课程的基础。选课包括流体动力学、量子物理、等离子物理、相对论、固体力学、运作研究、信息技术和工程、动力学系统、生物工程、计算工程、工程数学和统计力学、材料科学、电磁学、纳米科学、能量和光学等等。

工程物理专业培养近代物理电子学、辐射技术、加速器技术、核能工程、安全技术、粒子物理与核物理等方面的人才。此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基本应具有坚实而宽广的工程热物理的系统基础理论知识,熟知并能熟练运用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新技术开展本学科的科研与应用开发工作,深入了解学科的进展、动向和最新发展前沿。此外,还应该拥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并在本学科领域某一方面的理论或实践上取得创造性研究成果。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

二、工程物理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

由于现今此专业市场需要量很少,但是就业率很高,就业前景也不错,毕业生一直深受各行业的雇主欢迎,工程物理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电子、电机、品质控制、市场推广、程序编写及教育等行业工作。毕业生亦可进一步在科学或工程学等范畴深造,获取更高的学位。工程物理专业学生从事的岗位为:销售工程师、研发工程师、光学工程师、工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 管理员、数据库工程师、高级软件工程师、硬件工程师、销售储备干部、技术工程师、算法工程师等。

工程物理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能源动力类,其中能源动力类共10个专业,工程物理专业在能源动力类专业中排名第1,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28位。截止到 2013年12月24日,322514位工程物理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005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73元,0-2年工资425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8元,6-7年工资6816元,8-10年工资7686元。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岗位最多的地区是北京。薪酬最高的地区是盐城。据统计,工程物理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杭州、苏州、武汉、南京、厦门、成都等,平均薪酬在7000元左右。

近几年工程物理专业本科毕业生中,约有60%的学生直接免试攻读研究生,约有10%~15%的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深造,其他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工物系毕业生就业及深造单位分布广泛,例如:包含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等在内的著名大型企业;又如:国家环保部、国家工信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保部、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等政府机关;再如: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此外,还包含了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在内的金融领域。

三、结语

总的来说,工程物理的特色是“工程”和“物理”密切结合,培养既有坚实的数理基础,又经过较强的工程设计、实验能力训练,且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经济、管理知识,善于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工程实际,能在核科学技术和核工程领域,以及其他与近代物理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密切相关的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生产、管理、教学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就业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周丽霞等. 应用物理学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2011,(01):78-81.

[2]张欣浪,温天舒.坚守为心中那个圣洁的“激光梦”——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副主任郑万国[J].《科学中国人》,2016.

上一篇:西湖公园的作文下一篇:税收法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