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2024-08-27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精选6篇)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1

知识能够被获得,并且因为它的本质,知识总是局部的,它永远都不是完整的,所以,一切源于知识的行动也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①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

③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

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3)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标志:生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计划经济建立。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①中共八大:(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

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时间:1966——1976年

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

表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⑥教训:

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①时间:1978年12月

②内容:实行改革开放、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2)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安徽、四川

②前提:土地公有制

③特征: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目标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特点

(1)形成:

①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②原因: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或港口;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历史上与海外联系密切

③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④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⑤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⑥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厦漳泉)、长三角、珠三角;

1990年开放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

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各地出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六、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概况: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开会

③内容: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④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⑤影响:是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

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①内容:

①国际金融组织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员国义务:认缴资金——决定投票权。

②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制度—美元以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2)作用: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的霸主地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①成立的时间:1947年

②性质:国际多边协定

③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④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

①构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②影响: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三、欧洲联盟

(1)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的发展进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

1993年,欧盟成立

(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共同农业政策、共同的关税政策、统一大市场、欧元

(3)欧盟初具规模:欧元的诞生(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建立: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成立。

②性质:单一的经济组织

③影响:三国间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五、亚太经合组织

(1)建立:1989年,在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2)扩大: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该组织

(3)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

(4)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

六、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时间:2001.11.11

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作用: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意义: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1)进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推动因素:?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影响:

积极方面:?

①能有效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②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存在问题: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②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导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

③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5)展望: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共同繁荣。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3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

(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2

一、案例描述

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 综合参考几个“同课异构”课件的基础上, 对“古代商业发展”进行了“分解·聚合式”教学设计 (如图1) 。

附:情境设计

乔家大院是清朝富商乔氏家族的宅院。乔氏家族的第一代创业人乔贵发, 在包头苦心经营, 终于发展起一家最大商号, 店铺、居宅达到1 000多间。到第三代乔致庸, 开始了金融业的活动, 把商行、银号从包头开到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现存的乔家大院, 是乔氏家族经数次扩建而成的。以下三则情境运用乔家大院创始人乔贵发的经商历程。

情境一 (虚拟) :假如乔贵发生活在以下朝代, 他是否可以进行下列商业活动。

西周:用3 000两白银收购了一批北方皮草。战国:与吕不韦合资在邯郸开了一家会馆。唐:跟随“俞大娘航船”走南闯北。宋:将丝、瓷等由海路远销到东欧, 有时会遇上海盗。元:到京城进货时住进会馆, 遇到很多晋商和徽商。

情境二:乔贵发, 山西人, 早年是衣不遮体、无依无靠的光棍汉。乾隆初年背井离乡, 到内蒙古一家当铺当伙计。与一店员 (山西老乡) 结为兄弟, 并合伙到夜市摆摊, 卖些零星杂货……夜市有不少酒楼, 酒香四溢……常常引得他们的肚子发出信号, 但为了攒钱, 他们从不敢走进酒楼……

情境三:就是这样艰辛10余年后, 乔贵发和老乡多少有点积蓄, 便转到包头开了一个草料店, 兼营豆腐、烧饼、切面……因待人接物好, 又善管理, 生意日见兴隆……买卖越来越发达, 财物越来越雄厚。因此, 他将经营项目大大扩展, 包括粮食、布匹、绸缎、烟酒、蔬菜、皮毛、旅馆、当铺、钱店、票号等等, 且经营地点从包头发展到相当繁荣的都会……

二、设计说明

1.贯穿一气的串联情境设计——在于穿针引线揭示教学“主题”

“古代商业发展”案例中的三个情境设计将三“目”内容进行串连, 在于穿针引线揭示教学“主题”。一方面为每目内容的分解提供“情境性”的明线载体;另一方面进行教学“主题”的提示——即“商业现象”、“商业政策”、“商业结果”。

2.明线在于分解

“分解”设计的目标主要是解决以“目”为单位的块状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因此“分解”设计时应以材料为载体, 以问题的形式贯穿学生活动始终。以“古代商业发展”为例, 对第一目内容“商业经济的发展”用四则材料对古代商业现象进行解读与分析 (说明:以下材料整合了几个“同课异构”教学案例并进行完善) 。

材料一:庖牺氏没, 神农氏作……日中为市, 致天下之民, 聚天下之货, 交易而退, 各得其所。 ——《易经·系辞》

材料二: (战国) 天下熙熙, 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 皆为利往。 ——司马迁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2) 材料二反映当时商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从材料中获取信息)

材料三:阅读3幅图, 分别为丝绸之路、唐朝主要交通、海上交通路线图。

(3)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角度:商业范围、交通变化)

材料四: (明清时期) 商业资本十分活跃, 积累了百万乃至千万资金。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大小商人, 他们在各地设会馆、组织商帮。如晋商、徽商等。他们从事各种转贩活动……清代, 山西票号商、两淮盐商、广东行商, 富甲天下, 山西庄氏号称数千万两。

——以上资料摘自《简明中国经济史》

(4) 请回答:明清商业进一步发展的表现有哪些?

通过对以上“材料与图片”的阅读, 对“问题”的思考与分析, 既关注了书本知识的运用与落实, 又在材料与问题情境中拓展了学习内容, 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了能力与方法的培养。

3.暗线在于聚合

由于新课程每个专题都围绕某个涵盖面广、聚合能力强的主题展开, 因此知识的难点及内在逻辑关系往往隐含在繁杂内容之中, 需教师进行“聚合”设计, 必须对这一专题内容进行总体教学难点、内在逻辑关系、蕴涵的情感进行审视, 并进行“揭示”的突破。

以“古代商业发展”为例, “聚合”环节设计与突破如表1。

三、“分解·聚合式”教学设计步骤

以“古代商业发展”为例, 提出了“分解·聚合式”教学方式——以揭示教学“主题”的“情境载体”串联点为明线, 将对应的知识块进行问题与活动设计, 进行“能力”“过程”“方法”的分解, 同时对知识的宏观整体特点、内在逻辑关系、规律性认识、总体情感提升等隐性知识进行暗线设计, 或逐步块状知识分析或总体分析中进行聚合。这样的教学, 在明线中较好地解决三维目标的平衡点与切合点, 在暗线中总体揭示知识的逻辑关系、内在规律及情感的提升等。其设计步骤如下:

1.进行“明线”设计:确立主题, 构建主线, 寻求适宜的情境串联载体

根据教学内容确立主题、主线, 围绕主题主线寻找情境串联点。串联点的选择一定要反映事物发展的典型案例、诗歌、图片等, 这样的情境串联点设计能引人入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不脱离教学主题。

2.进行“暗线”设计:宏观审视教学难点、隐性知识、逻辑关系、内在规律, 进行归纳式提问设计

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特点分析、内在规律的揭示并不是局部知识内容所能解决, 需整体考虑, 因此“暗线”设计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3.进行“分解”教学:对情境串联点对应的知识块进行问题、活动教学

对相应知识进行问题、活动设计, 应围绕三维目标, 找到三维目标的平衡点与切合点, 既要注重基础知识, 更要关注“过程”、“方法”与“能力”的分解与落实。

4.进行“聚合”教学:宏观揭示教学难点、隐性知识、逻辑关系、内在规律、情感品质, 进行归纳分析

有些特点的揭示需在逐步的过程中, 有些内在规律的认识、知识块之间的逻辑关系需最后总结时进行归纳提升, “聚合”教学则能整体地进行把握。

四、“分解·聚合式”教学思考

1.“分解·聚合式”教学是“专题模块”体系下“整体”教学的高效范式

“模块课程”取代了过去的“线性课程”, 是普通高中新课程在结构上的最大变化。由于“模块”以专题为基本单元, 是具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具有共同主题的内容构成的一个整体, 因此“模块”教学的设计与实施也主要是以“专题”为单元, 围绕特定“主题”组织、整合相关教学内容, 加强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沟通, 其主要特点是侧重“整体性”与“主题性”。

但就实际专题下的一课“主题”内容而言, 呈现在师生面前的第一感觉却是知识点多、内容繁杂、辅助系统多 (如导语、学习建议、课前提示、自我测评、材料阅读与思考、资料卡片、学习思考、知识链接等栏目) , 有雾里看花之感。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过场”“程式”教学, 会陷入侧重知识点、总体思路不清晰等低层次教学。而“分解·聚合式”教学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教学范式, 具体体现在:

一是时间的高效。专题下的具体化主题知识内容往往要求一课时完成, 而实践中教学进度远远达不到规定要求, 一课时内容需二课时完成, 主要原因除内容繁杂外, 更多是因为教师缺乏“整体”设计的教学方法, 经常陷在知识点的讲解与落实之中。“分解·聚合式”教学能较好地以“情境”为架构, 以问题、材料为载体, 以学生活动为抓手, 对块状知识内容进行能力与方法的分解与落实, 又在知识的逐步总结归纳中进行聚合, 在时间上能高效地完成教学进度。

二是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度高。新课程强调教学目标的设置尽可能地涵盖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 尤其是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重视主体的探究和感悟, 以及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而“分解·聚合式”教学中的“分解”教学主要解决的是知识、能力与方法的有效结合, 将学科知识的学习、方法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掌握融入探究过程, 使学生在知识的学习、问题的发现与解决中, 体验“方法”与“策略”的重要性, 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运用”, 帮助学生掌握方法性、策略性知识, 提高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在“聚合”环节中, 又能通过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将隐性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显性 (具体化) 揭示, 在情感的积极感悟与体验中, 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的引导与培养。

因此, 基于“分解·聚合式”教学的高效性, 教师进行“整体”教学理应成为教师的教学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基于主题和专题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选择一定的情境载体, 对主干知识进行能力与方法的分解设计, 对知识难点、内在逻辑关系、规律性认识的分析与理解进行“聚合”归纳, 这样的“整体”教学就一课时而言能使效能最大化。

2.关注“情境”串联点的设计

这一教学方式的突破点与创新点是对“情境”串联点的设计与选取, 其方法有:

(1) 要求“贯穿一气”。串联“情境”的设计在于穿针引线, 在于开启一扇窗, 打开一片天地。因此基于“共同主题”下的情境设计应贯穿一气, 体现情境的“整体性”、“连续性”。

(2) 要活泼有新意。新课程知识点多、内容繁杂, 设置活泼而有新意的串联“情境”能大大激发学习兴趣, 并能在“活泼情境”下的问题解决中、主线清晰中进行思维活动, 培养学生能力。

(3) 要紧扣相应的知识内容。串联“情境”设计目的在于通过开启“情境”的“窗”打开一片天地, 因此“情境”的设计必须紧扣所学知识内容, 并围绕这一知识根据“三维目标”要素进行过程、能力与方法的“分解”设计。

(4) “情境”载体可多样化。串联“情境”材料的选取可多样化, 或诗或图片或案例, 在多样化前提下力求前后的统一性。因此, 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加强一些感性材料的积累。

总之, 贯穿一气的情境载体, 让学生通过“情境”的“一扇窗”带动活动的开展、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学习内容的拓展、情感的体验, 在主线清晰、主题明了的感性学习中进行理性把握。

3.适宜一课时内容的教学

“分解·聚合式”教学设计是基于专题为基本单元的“整体”教学的一种范式, 一专题知识下又设若干单元主题, 一单元主题往往紧凑为一课时内容, 这一课时内容由于主题具体化而又切口小、3~4“目”块状知识结构非常适宜“分解·聚合”教学, 这样既能达到主题清晰、主线明了, 又能在生动活泼的“情境”载体串联下, 或逐步分解或综合聚合, 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以上以“古代商业发展”为例提出的“分解·聚合式”教学, 体现了新课程“整体”教学的一种设计方法。教师应在“整体”教学思想指导下, 按照不同的学习主题和实际需要, 将教材内容进行重组与取舍, 同时还需有机地联系已学知识、学生身边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生活经验, 对教材资源进行二度开发与丰富完善。在具体落实中, 需根据三维目标要求, 对课程内容进行“问题化”、“活动化”、“情境化”转化, 使学生借助问题、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拓展思维, 提升认识。

参考文献

高一历史知识点总结必修二 篇3

了解“市”的形成与发展

(1)“市”的形成:宋朝以前,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在特定的位置设市,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市四周有围墙,与民居严格分开。官府设市令或市长,对市场交易进行严格的管理,按时开市、闭市,闭市后不许交易。

(2)“市”的发展: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旧时日中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汉口镇、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宋代最的四大商业名镇。

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商帮

商业城市: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的商业中心。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

商帮:明清时期,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力的是徽商和晋商。

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重农抑商”政策:

(1)提出: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实行变法时,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2)基本含义: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3)目的: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精选总结 篇4

2.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公元前2,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4.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这是中国封建_度的重要特征。

5.郡县制: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6.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7、汉代地方制度是“郡国并行”,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8.三省六部制的实行,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9.宋代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隔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10.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1.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_文化素质。科举取仕把选拔人才和任免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12.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明成祖时设内阁。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是君主_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13.清朝设置军机处,不仅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_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君主_到顶峰)。

14.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黄金时代”。

15.雅典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民主政治的氛围创造的空间,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雅典民主只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妇女、外邦人、奴隶没有民主权。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_社会_隐患。

16.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17.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属公民法。

18.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在罗马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公民法逐渐演变为普遍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称为“万民法”。

19.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汇编成《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20.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提供法律依据,稳定了社会秩序,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罗马法是欧洲历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广泛而深远。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21.1688年,“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

22.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721年,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真正意义上统而不治。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谢谢您关注润禾教育。

23.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P39

24.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共和制和分权制衡的原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5.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从法律上确立了共和政体。

2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德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是实,立宪为虚。帝国议会通过法案必须得到联邦议会和皇帝的批准才能生效。其行政权凌驾于立法权之上。

高一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小总结 篇5

一、布雷顿森林会议

1、背景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却空前膨胀,成为世界最大的债权国。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

2、目的

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3、召开

(1)时间: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金融组织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45年成立。现在成员国180多个,中国是成员国之一。其基金主要来源于各成员国应缴的份额,现在资金约亿美元,其中我国约为46亿美元。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短期货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WB)

宗旨: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长期货款和技术援助

2、布雷顿森林体系

(1)概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绝对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了,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2)特点: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3)影响: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原因

(1)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2)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3)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签署: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2)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3)作用: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自关贸总协定缔约以来,共举行了八轮多边贸易谈判。这些谈判缓解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矛盾,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以美国为主导

(1)标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组织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

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篇6

20世纪90年代以后,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 经过20多年的长足发展, 已经取得了不小的研究成果, 应用于教学也已经取得了一些教学成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 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 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建构主义知识观认为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并钻研而建构起来, 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 所以现代教学不能把知识作为预先决定了的东西教给学生。要按照学生自己的思维来自愿接受学习。

二、建构主义下的教学过程

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二教材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内容史实比较多, 牵涉的知识面比较广, 按照以往旧教材的教学是不可能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的。那么本课在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教育理论之后,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我探究学习知识, 既完成了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又让学生学到了知识。首先, 运用建构主义学习教育理论应该为学习者设计一定的教学目标, 不能让学习者在课堂上没有目标的探寻问题;其次, 如何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如何让学生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第三, 如何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即探寻的目标或者这个探寻的过程有一个比较好的反思, 在以后的学习中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学习者。

在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中, 按照课程标准是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教材的现状和教学目标, 我确定了以下内容为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上去理解手工业的发展, 可以适当地借助部分历史文献法和讲解法, 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 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教学重点是:掌握中国故嗲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有了教学重难点, 在这个框架之下就是学生对基本史实的解决, 再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教学难点问题。首先是学生对教材基本史实的掌握, 这是一个简单的史实建构过程。

教材安排的教学内容一共是五个子目:第一子目是家庭手工业和田庄手工业, 第二子目是“工官”和“匠户”, 第三子目是纺织业的发展, 第四子目是先进的冶金技术, 第五子目是陶瓷业的成就。从本课整体结构来看, 第一、二子目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形态或者方式, 第三、四、五子目则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成果, 也就是灿烂辉煌的“成果展”。本课教学内容大体划分为两大部分, 学生自学探究史实为一部分,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重难点教学为一部分。而第一、二子目的教学内容可以将其整合为一个部分来建立知识体系, 也就是家庭手工业或田庄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或“工官”制度,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示意图:

空白部分即是学生在教材中探寻解决的内容, 这种探寻解决问题是建立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上, 一个人要完成这些问题是有一定的难度, 部分问题即使教材上有, 但是也有一定的深度。这样的对知识的建构组合既可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 而且还基本上回答了教材第11页中间部分的学习思考题:中国古代宫廷工艺品与民间用品相比有哪些差异?这样的学习完全适应了新教材的变化的需要。第三、四、五部分就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成果展, 主要是纺织业、冶金技术和陶瓷业, 这三个成果展如果说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以走进“博物馆”的形式进行“参观”理解, 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则可以使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梳理知识, 这时的学生学习就不再像前面老师列表, 学生探究答案了, 而是学生自己钻研一个案例出来进行自我分析, 自我发现问题, 自我解决问题或者是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下图表格为教学过程中预想的学生完成的基本情况, 如图所示:

第三、四、五子目的教学内容需要的是学生自助完成, 按照实际教学内容来看, 这就是两千多年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成果展”, 学生按照新课程标准应该是对史实的基本掌握, 没有什么的大的难度。需要学生理解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这个知识的回答需要的是前两个知识的整体框架。在此之前的知识整合中已经基本将其概述清楚。需要从两个知识整合中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就是培养学生的深层次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尝试阶段。具体在实施的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作为历史教师, 我觉得必须在教学实践中,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容, 不断摸索和探究新的方法和途径, 从而促进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本课所学的三个知识点都是早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前提下完成的, 即学生掌握家庭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以及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等课表要求都已达到, 而且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 见识了古代中国灿烂的文明。

摘要:建构主义是近代以来应用于教育领域比较科学的教学方法。新编的历史教材打破了以往以时间朝代为线索的编年体通史, 而是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分别出来, 单独成为体系。那么这就需要学生有一个较好的知识认知体系, 必须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体系的建立。本文以人民版教材必修二第二课“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为例来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手工业,影响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古代爱情诗歌欣赏下一篇:我爱记单词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