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道与宣教讲义
布道与宣教讲义 篇1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一课 对宣教士的支持
引论: 教会应如何支持差出去的宣教士?
请看差保罗出去的教会及其它教会如何支持他.本论: 祷告的支持
这是保罗亲自提出的要求(弗6:18-19).保罗这人胆子已很大, 但仍需要胆量, 因他也有人的软弱(林前2:3).宣教士在前线打仗, 少不了后方祷告的支持.很多危险, 困难, 逼迫, 没有祷告是无法克服的(林后11:23-33)经济的支持
当然一个宣教士也可以靠织帐棚维持生活(徒18:1-3, 帖前2:9), 但这是特殊的情况, 一般仍是需要支持的(林前9:4-7), 保罗自己也接受经济的支持(腓4:15).宣教士自己可以带职事奉, 但教会却不能让他们「凭信心」.各人可自已决定为主受苦, 但却不能把这苦加在别人身上.3.感情的支持
宣教士也是人, 需要感情上的支持, 需要有人写信给他, 打电话, 探访等.保罗也不例外, 见西 4:7-12;提后4:9-16, 21.没有了感情上的支持, 宣教士会极孤单, 灵命也很难维持, 充满埋怨, 苦毒.回归的支持
保罗往外宣教, 过了一段日子, 便回到原来的地方(徒14:25-28;18:22-23).这是重要的, 一来可以休息, 从新得力, 二来可以报告生活及分享异象, 便弟兄姊妹重拾宣教异象.结论: 宣教士不是超人, 也有一般人的需要.很多宣教士流失了, 伤亡了, 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支持.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二课 普世宣教大势
引论:宣教总形势和一个展望。
本论:分四方面看
1输出宣教士的国家及地区
自十九世纪以来,以西方国家英、美、西欧、加拿大、澳洲和新西兰,近三十年来更兴起了南韩,新加坡、香港、尼日利亚、巴西和阿根廷。需要宣教士的国家 在西方的宣教学中,把北纬10-40度的国家除美国外列为最需要宣教士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中国、印度、日本、中南半岛、中亚和西亚及北非洲。这些国家人口大多密,对福音的栏阻大。
3宣教士能到的国家
世界上很少国家完全不限制宣教士,连一些自由的国家也不例外,如墨西哥 印度。宣教士能自由入境只有日本,台湾,菲律宾、泰国等。最困难的是伊斯兰国家,因为除了禁止宣教士入境外,连自己人民也不淮改变宗教。所以只有以医生,护士科学家等身份进入。被忽略的国家
这个10-40度的划分,是从西方人的立场所作的。有些重大的忽略。第一它没有包括俄罗斯和东欧。第二西欧己不再是基督教地区,而是后基督地区,重生的基督徒很少。第三是中国的基督徒己多起来。
结论:展望将来,隋着中国经济发展,教会强大,中国将来成为一支庞大的宣教队伍。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三课 未得之民
引论:太28章中的大使命说传福音给「万民」而不是万人,这就使大使命的完成变成可能。宣教学中有未得之民一词,即尚未有人信主之民族。
本论: 1 何谓 民
指民族或部落,即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传统或习惯的群体,如汉,蒙古族。
2世界上有多少种民族
现时200多国家和16000个民族
中国有56个民族,俄罗斯有60 个。未得之民包括哪些民族? 乔舒亚计划共列出1739个,在10-40窗中的未得之民﹝少于2%﹞若连窗外就不只了。中国有维吾尔,水族,苗,羌,普米,藏、塔塔尔等。未得之民还包括何种人?
有些群体并非一个民族,但也算未得之民,例如在德国当劳工的土耳其人,在法国定居的越南人,中国乡村的青少年人,党员,由于特殊的原因,他们都是未得之民。怎样向未得之民传福音
借着不同的方法:可能是派人去,学习他们的言语,进入他们当中,可能用电台,卡带,也可以用文字等方法。我们可以作什么
可以领养一个未得之民,集中为他们祷告派人向他们传福音等。
结论:让我们遵行主的大使命吧!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四课 宣教与社会关怀
引论:宣教士来自条件较好的国家,见贫穷落后的现象,往往动了慈心,进行社会服务的工作如医疗,教育,教济,有否违背福音使命?
本论: 只传福音不作社会关怀
认为世界只会越来越差,主快再来了,不应浪费时间作社关,何况主说:「你们常有穷人同在,只是不常有我」太26:11。而且社关会令人起贪心,只顾吃饼得饱「约6:26」这立场的困难在于耶稣也治病喂饱人,我们可见死不,毫无怜悯?雅各布2:15-17是否可用于非信徒身上呢? 只作社关不传福音
为新派 或 自由派 基督徒的立场,甚至认为社关就是传福音,因为基本上不合乎圣经。耶稣也治病,但这不是祂来世上的目的,不然祂不会避开群众,可1:35-38。祂来是要召罪人悔改,可 2:17。保罗作为宣教士也是到处传悔改的福音。福音与社关并行
福音派的教会己改变了以前不关人社会的态度,知道社关乃福音的良好伙伴,使人看见基督徒的爱心,所传的福音也更有说服力。因此今天很多宣教士以医生,护士教师等身份往宣教工场工作,得到美好的效果,当然我们要小心不要以利益诱人信主,而且要持定福音的重要性,所谓大福小社。
结论:在历史上,社关曾带来假信徒的问题,今天只要加上智慧,不必全弃社关。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五课 基督教与文化
引论:宣教士往异地宣教,一定会遇到不同文化的冲击。对各种不同的文化,基督教到底有什么立场? 本论: 基督教反对文化
这立场基本上对文化采否定态度,因文化是「世界上的事」约一1:15,是魔鬼的范围 太4:8,连风俗也不可随从,弗2:2。创4:17-26。问题二是我们能否全部否定文化?难到连音乐,建筑文字都要否定?世界 是否指世上所有的事? 基督教赞成文化 万物既然都是神造,样样都美好,传3:11提前4:4, 所以一切文化都是好的,起码是中立的,这为 新派的立场 反对宣教士「破坏」别人的文化,问题是:偶像迷信吃人包小脚都好? 基督教成全文化
这立场对文化持半肯定的态度。文化是好的,正如犹太人的律法一样,但仍不够完美,要等基督来成全,太5:17。其它民族也各有自己的律法罗2:14都需要基督来成全。问题是:各国文化中的东西,是否真的都只是不够完美而己?难道佛 道 回教也只需要成全?还是根本是一个错误? 基督与文化共存
这文化把文化视为好, 又不好 的东西。文化是好的。音乐,建筑,道德等。但无论怎样好,在神看来仍是污秽,赛64:6。连基督徒也同时是罪人和义人,二者并存,我们惟有接受这现实,问题是:这立场认为文化乃善恶参半之混合物,但可更新,罗12:2 这是一个需要察验的过程。这立场比较合理合圣经和全面,既入世又出世,比较积极。
结论:基督教必须透过文化来表达,但同时也反过来批判文化和更新文化。这过程不易,需要谨慎研经,观察,恩考,文化比较等,也需要忍耐和智慧。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六课 基督教与其它宗教
引论:在任何文化中,宣教士都要面对一个宗教或一个信仰,到底我们应该如何看其它宗教?
本论:
1一些错误的假设,包括所有宗教都劝人行善,条条大道通罗马,一个神有不同名称,各宗教都可并行甚至可合一等。基本信念 包括只有一位真神,耶稣是神的儿子,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圣经乃神的话,真理一定排除「非真理」。正确看法 包括各宗教都有它们的亮光,但亦有撤但作为。宗教乃人失去神后从新寻求神的尝试。基本态度 除非是遇到辩论上的挑战或邪灵的侵扰,不然应以温和友善尊重,并诚地与人讨论,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论。
结论:基督教是讲真理的宗教,因此对其它宗教应态度友善,但一定要持定真理。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七课 基督教与天主教
二者异同比较:
1.信仰对象相同,对耶稣的神人本质看法相同,对人的罪性看法相同。
2.二者有何分异:教会、得救、天堂地狱、圣经、马利亚、圣人、圣礼和神职人员的看法上有不同。为何如此,这一切分别都有一个总根源,就是对权威的看法,天主教的权威在教皇,基督教在 圣经。
结论: 天主教人士能得救吗?
天主教比以前改变了很多,现在多天主教徒都有重生得救的经历。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八课 宣教的策略
引论:打普通的仗要有策略﹝箴 24:6﹞,打属灵的仗也一样,所以宣教有策略。
本论:保罗宣教,表面上看似没有策略,其实是有的:
1.到城市中去 当我们看使徒行传,发现保罗去宣教的地方,全部都是城市,而且主要是大城市,如以弗所、哥林多、雅典、腓立比、罗马等。原因是城市的人口多和集中,而且比较开放。城市的人口流量也大,容易把福音散到各地。最后,城市的人才也多,容易找到教会领袖。
2.寻找接触点 保罗无论往何处,郄寻找一个可传道的接触点,通常是会堂﹝徒 13:5, 14﹞,有时是一个祷告的地方﹝16:3﹞,或一个演讲厅﹝17:22;19:9﹞。我们可接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接触点。
3.硬土与软土 保罗所到之处,发现犹太人是硬土,外邦人是软土,所以他一方面不忽略犹太人,另一方面也集中力量向外邦人传道。参徒13:16,43-46;14:1-2,19;17:1-5;19:10-13;18:1-6,12;帖前2:15-16;加1:16:2:7-8。今天的宣教士也要这样,集中力量向软土宣教,但也不忽略硬土,并等待之。
4.领袖与群众 彼得与保罗,都是一面向群众宣教﹝徒2:14开始;14:1﹞,一面也向一些领袖传道﹝10:1;13:6-12;17:4,12;17:34;26:27-28;28:7﹞。不要忘记,知识分子也是领袖﹝17:17-19;19:9﹞。
5.建立教会,选拔领袖﹝徒14:23﹞ 建立教会,使信徒可以聚会;选拔领袖,使信徒得到牧养,福音继续被传。
结论:宣教不能有勇无谋,圣灵或会打乱我们的计划,但我们也要「定意」﹝罗1:13﹞。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卅九课 大众传媒与宣教
引论:是否一定要亲自住某地,亲口传扬,才能宣教呢?今天大众传媒很发达,为何不用呢?保罗不也说要用「诸般的智慧」传扬祂么﹝西1:28﹞?
本论:三个问题
1.甚么是大众传媒?
戏剧、电影、电视、录像带、DVD、计算机等。其中文字是阅读性的传媒;
电台及录音带是听觉的;电视、电影则是视与听甚至参与性的。
2.为甚么要用大众传媒?
原因是:大众传媒可以把福音传到人去不到的地方或不方便去的地方;它也
可以传得更快和接触更多「受众」;也能提供更好的素质。
3.我们对大众传媒有甚么评价?
大众传媒的好处,除了以上所说的更远、更多、更快、更好之外,还有它可
以重复使用﹝如文字、录意带等﹞,使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且一个信息,若只是阅读了,只能留住百份之三十左右在脑中,但若读了、听了、看了、和演了,则能毕生难忘。
大众传媒的缺点是单线传播,没有发问和讨论、不够个人化;而且费用很高。当然若与果效相比,也可能物有所值。
结论:目前中国不大可能用高档的传媒来宣教﹝电影、电视等﹞,但文字、录音带、DVD等应该也可以。
sotaonline.2003 空中神学院讲义
课程:Y106布道与宣教31-40讲
第四十课 宣教的危险
引论:以前说的多是宣教的需要,但也有危险,这些危险不是指困难,而是灵命上的危险。
本论:从西方宣教史看宣教的一些危险。
1.文化优越感
宣教士多来自进步地区,容易生文化优越感,给人骄傲的感觉,甚至不讲理,不近人情。
2.自卑与自大
一些宣教士在自己的地方「没有甚么用」,便去宣教。这种自卑感造成他们在宣教工场的自大。
3.领功
为了证明自己多有用,宣教士不知不觉在工场追求快而表面的「果子」,甚至把当地人结的果子也归功于自己。
4.父权主义
宣教士容易把自己看成父亲,别人没有他不行,便高高在上,赖着不走。
5.害怕
也有些宣教士害怕各样的危险和代价而退出工场。
6.孤单
在工场上久了,即使有同工,也会觉孤单。很多宣教士因孤单而灰心,而退出工场。﹝提后4:16﹞
7.懒惰与贪财
在工场上无人监督,很容易懒惰,有人甚至贪财。
结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有大危险,宣教给人伟大的印象,也同样有大危险,所以不少人有不好的动机﹝腓1:5﹞。
sotaonline.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