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景物的作文

2024-06-15

与景物的作文(通用12篇)

与景物的作文 篇1

关于山的作文:游花果山

今天,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我随爸爸准备去闻名中外的连云港花果山游玩。

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准备起自己的东西,带着那份喜悦的心情我们出发了。车子的宽阔的高速公路上行驶着,我欣赏着窗外路边的风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经过四个小时的行程,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花果山。一到那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广场上的109只石狮在欢迎宾客呢!再往前走就看到那“胖嘟嘟”的桃子挂在树上,还有几只小猴在跟我们打招呼! 时不时地“拍”着小手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这时,我就拿出早已准备的香蕉,这下可好,好几只猴子都一下子围了过来!都争先恐后地抢香蕉,小猴们特调皮,一边吃着香蕉一边给我们表演节目!

接着,我们来到了游客们最向往的水帘洞。看着这高耸入云的水帘洞,我的一颗心都悬起来了。在“西游记”中,它可是那些猴儿们嬉闹的地方,听爸爸说:“水帘洞是一个天然的洞穴,洞里还有一口方形小井,这井并不怎么大,但是常年有水,也被称为”灵泉“。

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花果山。

关于花的作文:美丽的蝴蝶花

我家对面的门前有一大丛漂亮的花,它们在阳光下竞相开放,五颜六色。但蝴蝶花在这些花中脱颖而出,宛如一颗钻石在花丛中闪耀着他的光芒。

蝴蝶花是一种由主干分离出枝叶后开出的花朵。蝴蝶花是因为长得像蝴蝶而得名。一般在七到八月开放,九月凋谢,也有少数生命力强的可以开到十月。蝴蝶花的主干呈深绿色,分枝为淡绿色。花朵下有一鼓鼓的小囊。里面有许多细小的小籽。

蝴蝶花的花瓣大多为橘红色,一共有六朵,没三朵的形状是一样的,其中三朵较大的上面颜色分布不一样,顶端是统一的淡橘黄色,末端上有一些点点的红色。较小的三朵花瓣为淡橘黄色在周围,红点则在中间。花瓣不仅在颜色分布、形状大小和蝴蝶翅膀很像,而且用手摸上去的感觉也极为相像。蝴蝶花没有浓烈的香味,而是淡淡的幽香,让人心旷神怡。

蝴蝶花的时间观念也极强。它们每天傍晚时会收拢,接着花瓣卷成一条毛毛虫的样子。次日清晨,便“破茧成蝶”,张开花瓣,从一条“毛毛虫”蜕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

美丽的蝴蝶花!你像一只五彩斑斓的蝴蝶在我心中飞舞!

关于花的作文:丁香,春夏的使者

天空,已不似早春时那般湛蓝,可能是因为被浓云覆盖,失去了应有的美丽,只能隐约看到些云的轮廓,太阳也逐渐醒来,散发出并不火辣也不温暖的阳光,但仍使人不敢直视。在这春夏换季的时刻,它们的使者——丁香花,正在悄然绽放。

丁香,并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却可以散发出极为浓郁的香气。使人闻香寻访。丁香不大,一簇簇紫色的花束,每一朵都带着自己的香气。丁香的花瓣是白色的,带着一点淡紫,下面的花茎则光滑的像一匹丝绸,白中带粉的茎托着淡紫色的花,中间还有黄色的小花蕊。一阵风吹过,它轻盈起舞,婀娜多姿,香气更加清幽,隔着很远都能闻到。

丁香,很多人把它当作寒漠、凄清、惆怅的象征,那篇《雨巷》中的姑娘,她的忧愁,她的凄婉迷茫使我终于体会到了丁香的思绪。不妨想象,一个丁香一般的姑娘漫步在巷中,雨点并没有消除一点哀伤,反使之更加地哀怨、彷徨。

学校花园中也是有丁香的,只不过被玉兰遮了去,只能看到一些,但那香气却一直飞到了操场上,飞到了大道上,让考试引起的烦躁缓缓消失。

紫色的丁香,春夏的使者,正穿着盛装迎接夏天的到来。

初一:晴天

关于荷花的作文:荷花赞

我喜欢秋天桂花飘香,冬天腊梅点点照雪开,春天满园桃红柳绿,但我更喜欢夏天满湖荷花婷婷玉立。

夏天的荷花啊!你给人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你那绿波翻滚的荷叶就像漂亮小女孩撑着千万把绿色的`小雨伞,雨滴露珠在你怀抱中像珍珠般的滚动,那含苞欲放的荷花像文房四宝中的白色笔毛,伸在绿色的荷叶中,有那已开白色的、红色的、和水红色的荷花,还有黄丝、绿籽掺合在满塘荷叶中,并且发出一阵阵芳香,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荷花呀!你满身都是宝。你看!那莲子是美味可口的营养品,花和叶都是中药,能治病救人;水中的莲藕可以磨粉,又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你为人们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你生活要求不高,能在污泥中生长,却一尘不染,洁白无霞。

荷花呀!怪不得人们赞扬你的美丽。因为你把美丽留给人间,把芳香留给大地,把自身献给人们净化环境。大家学习你出淤泥而不染,清清白白做一个专门利人,毫不利己高尚品德的人。你默默无闻的一生给人们留下了实实在在无私的奉献。

荷花呀!你真是春夏秋冬万花丛中的娇娇者。

关于花的作文:梅花

腊梅花会在刺骨的寒风里,在寒冷的暴雪中飘出一股清香,这些白色或红色的小花傲立于寒风中,似乎并没有将风雪放在眼里。

腊梅花开于早春,别的花还没开,它们已经盛开着,花朵是那样纯洁,也许只有冰清玉洁这个词才配的上它吧!这让人想起了墨梅这首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它的清香使人难忘,在很远就能闻到,它即使凋落,香气也依然存在。“零落尘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果然一点都不错。被誉为“东风第一枝”的梅花是不畏风雪的,他在狂风暴雪中开的极其旺盛,生命力非常旺盛。可以想象一下:在北风呼呼作响,行人行走困难时,当雪花冰珠夹杂着打在脸上生疼时,傲骨的梅花却在与风雪作斗争。这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然而在春天,百花齐放时,它却愿意收起自己冰清玉洁的美丽花朵,甘愿衬托别的花朵。这就是腊梅花,在风雪中顽强抗击,却在百花齐放时去衬托别的花,这真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啊!

我们要学习梅花,做个洁身自傲的人,要学习它为别人奉献,不与其它花争春的高尚品质。

与景物的作文 篇2

一、景物描写的手段和方法

学生作文最突出的缺憾是生活气息不足, 即缺乏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生活独到的感受, 这一点在学生写景的片段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忽略了这一点, 写出来的作文缺少生活性、没有现实意义。有的学生甚至不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 往往是为了使文章文词优美, 随心所欲、风花雪月地乱写, 甚至把网络上一些含义模棱两可的词汇也搬出来, 使景物描写成了与全文主题无关的多余文字。

人们常说:作品来源于生活, 这其中也包括了“作文源于生活”。当然, 限于学生的局限性, 还不可能完全到社会生活中去, 但是可以走进大自然, 去观察景物, 去描写景物, 进而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觉、体会写景并不是孤立的, 它常常同写人、叙事、抒情结合在一起, 用以创设环境气氛, 烘托人物性格, 推动情节发展, 也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思考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次问题。

景物描写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 在作文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经过实践, 笔者认为, “移步换景”是指导学生景物描写的理想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抽象、描写和思考等步骤来实现。

笔者去过雁荡山, 那里有一处景观就叫“移步换景”。在大龙湫景区有一座耸立的岩峰, 峰顶一道似裂非裂的纵纹, 状如直立的鳄鱼, 从入口处开始这座巨岩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 随脚步移动变幻。先是如鳄鱼, 高高地昂起头, 我想应该叫“鳄鱼拜月”, 而别人说叫“朝天鳄鱼”, 神形极为酷似。然后巨石顶端一道裂隙从上贯下, 尤如巨斧劈开, 形成两片, 一片较粗, 一片较细, 如剪刀双刃, 称为“剪刀峰”。再向前行抬头仰望, 却又形如啄木鸟, 正伸出巨嘴, 啄咬树木。再一会儿又变成熊的形状, 正憨态可掬地昂首向上爬行。及至走过后回望, 剪刀不见了, 变成了一根擎天石柱, 再过一会儿擎天一柱又变成了“海上风帆”等等, 每走几步, 景色就大不相同, 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描述类似的景象, 首先要用心观察, 抓住景物特征去描写。让学生懂得观察景物顺序, 抓住景物特征, 知道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态, 一切景物都以不同的特征客观存在着。一般情况下, 景物的特征可包括景物客观存在形式状态、景物的静态与动态;各景物之间相互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关系, 包括它们的长短、大小、高矮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依赖关系等等。

其次要充分利用想象和联想, 即对所观察到的景物进行形象和抽象的思考, 把它与直观形态和被抽象后的形态在头脑中反映出来。一般来说, 很多景物是“三分形象, 七分想象”, 我们关键是引导学生在把握三分形象的基础上抽象出那七分形象来, 因此要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 把观察到的景物巧妙地进行取舍, 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

第三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 把观察到的景象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出来。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 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文学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运用比喻, 生动鲜明;运用比拟, 形象逼真;运用排比, 气势贯通;运用对偶, 整齐优美;运用设问, 发人深思;运用对比, 形象分明。只要运用恰当, 景物描写就会非常精彩。最后根据文章整体的需要可以引申一些感性语言, 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在景物描写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 在思考中提高。

第一, 通过对景物的观察, 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实地去观察景物会激发学生的兴趣, 更会增加学生观察思考的自主性。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景物, 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 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使景物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 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 要启发他们观察主要的现象与环节, 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 展开创造性想象, 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训练, 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第二、通过观察和联想,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景物观察的结果可以是直观感觉也可以是思考联想。前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 后者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观察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可按时间顺序观察, 也可按方位顺序观察, 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观察顺序, 通过仔细观察, 抓住景物特点。也可以通过形态、颜色、动态、静态等方面掌握景物的特点。在观察景物时, 引导他们头脑中带着“抓特点”的意识, 边观察边思考, 看看景物之间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仔细观察, 多中取异、平中见奇, 在每一处方位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再引导学生根据景物上提供的内容展开形象的联想, 用发散的思维去联想, 按着“三分形象, 七分想象”的原则, 在时空上进行幻想, 再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时候, 就可能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画面。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就会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 学生有词可写便轻易地把“死图”写成“活文”。当看到学生一篇篇想象合理、内容生动的作文时, 不能不感叹培养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 通过观察和思考,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思考, 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 激励学生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通过观察和思考, 引导学生立体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锻炼学生写作尽可能找出多种方案的能力, 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同样一个作文命题, 因思考的角度不同, 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一样, 古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爱思考、善质疑是求异思维的主要特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之后, 多答案、多结论的情景就会出现。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探讨, 培养学生勇于求索的精神, 鼓励学生敢想、敢思考、敢下笔, 敢于提出与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第四, 通过景物描写, 开发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移步换景对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和时空的变化, 景观在人们眼中的映像也不尽相同, 所谓人走景移, 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会是另一番景象, 一个全新的画面。对于移步换景, 笔者有两种思考, 一方面是随着脚步的移动, 可观赏的风景也各不相同, 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风格迥异的景象;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风景, 由于视角的变化, 也会让你感受到一个景观的不同侧面景象也是不相同的, 让你感受到事物变化的多样性。

三、结语

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脚印也都是一道风景, 怎样欣赏这道风景, 角度的不同, 思维方式的不同, 认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把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勤于观察和思考,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自然可以实现妙笔生花。

摘要:让学生的思维习惯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勤于观察和思考, 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 有目的地进行练习, 就能提高他们的写作兴趣与能力, 进而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提高。

景物描写与思维能力的提高 篇3

【关键词】景物描写;思维能力;观察 ;思考;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7.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和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内容极其丰富,在听、说、读、写四个基本层面中,写最能考查学生语文基本功,也是学生语文素养的汇集和体现。然而,由于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不当,学生缺少对社会的观察和实践,以致大多数学生害怕或写不出高质量的作文,常常面对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笔。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主要是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到大自然中去,从实践中去感悟去体会,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把观察的习惯转变成一种思维方式,并逐渐渗透到写作当中。这样学生就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在培养学生观察的同时,激发了学生写作的乐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一、景物描写的手段和方法

学生作文最突出的缺憾是生活气息不足,即缺乏对生活的留心观察和对生活独到的感受,这一点在学生写景的片段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忽略了这一点,写出来的作文缺少生活性、没有现实意义。有的学生甚至不明白景物描写的作用,往往是为了使文章文词优美,随心所欲、风花雪月地乱写,甚至把网络上一些含义模棱两可的词汇也搬出来,使景物描写成了与全文主题无关的多余文字。

人们常说:作品来源于生活,这其中也包括了“作文源于生活”。当然,限于学生的局限性,还不可能完全到社会生活中去,但是可以走进大自然,去观察景物,去描写景物,进而引导学生从景物描写中感觉、体会写景并不是孤立的,它常常同写人、叙事、抒情结合在一起,用以创设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也可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思考一些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深层次问题。

景物描写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在作文时由于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采用的方法也不同。经过实践,笔者认为,“移步换景”是指导学生景物描写的理想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观察、抽象、描写和思考等步骤来实现。

笔者去过雁荡山,那里有一处景观就叫“移步换景”。在大龙湫景区有一座耸立的岩峰,峰顶一道似裂非裂的纵纹,状如直立的鳄鱼,从入口处开始这座巨岩从不同方位、不同视角,随脚步移动变幻。先是如鳄鱼,高高地昂起头,我想应该叫“鳄鱼拜月”,而别人说叫“朝天鳄鱼”,神形极为酷似。然后巨石顶端一道裂隙从上贯下,尤如巨斧劈开,形成两片,一片较粗,一片较细,如剪刀双刃,称为“剪刀峰”。再向前行抬头仰望,却又形如啄木鸟,正伸出巨嘴,啄咬树木。再一会儿又变成熊的形状,正憨态可掬地昂首向上爬行。及至走过后回望,剪刀不见了,变成了一根擎天石柱,再过一会儿擎天一柱又变成了“海上风帆”等等,每走几步,景色就大不相同,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描述类似的景象,首先要用心观察,抓住景物特征去描写。让学生懂得观察景物顺序,抓住景物特征,知道大自然的景物千姿百态,一切景物都以不同的特征客观存在着。一般情况下,景物的特征可包括景物客观存在形式状态、景物的静态与动态;各景物之间相互所占空间位置的大小关系,包括它们的长短、大小、高矮以及与周边环境的依赖关系等等。

其次要充分利用想象和联想,即对所观察到的景物进行形象和抽象的思考,把它与直观形态和被抽象后的形态在头脑中反映出来。一般来说,很多景物是“三分形象,七分想象”,我们关键是引导学生在把握三分形象的基础上抽象出那七分形象来,因此要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与联想能力,把观察到的景物巧妙地进行取舍,注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结合。

第三是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把观察到的景象多角度、有层次地描写出来。灵活巧妙地运用修辞手法,能够增强语言的形象性、文学性、表现力和感染力。善用修辞是使作文语言“有文采”的重要手段:运用比喻,生动鲜明;运用比拟,形象逼真;运用排比,气势贯通;运用对偶,整齐优美;运用设问,发人深思;运用对比,形象分明。只要运用恰当,景物描写就会非常精彩。最后根据文章整体的需要可以引申一些感性语言,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在景物描写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

第一,通过对景物的观察,开发学生思维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地去观察景物会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会增加学生观察思考的自主性。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景物,获得有关的表象和情节的依据,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使景物活起来;另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事物,告诉他们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要启发他们观察主要的现象与环节,根据观察对象的特点,展开创造性想象,具体合理地想象出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内容。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得到训练,创造性思维才能得到培养。

第二、通过观察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对景物观察的结果可以是直观感觉也可以是思考联想。前者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后者可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观察时要注意按一定的顺序,可按时间顺序观察,也可按方位顺序观察,如从上到下、由远及近、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等。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观察顺序,通过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点。也可以通过形态、颜色、动态、静态等方面掌握景物的特点。在观察景物时,引导他们头脑中带着“抓特点”的意识,边观察边思考,看看景物之间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仔细观察,多中取异、平中见奇,在每一处方位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景物来写。再引导学生根据景物上提供的内容展开形象的联想,用发散的思维去联想,按着“三分形象,七分想象”的原则,在时空上进行幻想,再把幻想和现实结合起来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一个神奇的画面。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这样的画面就会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学生有词可写便轻易地把“死图”写成“活文”。当看到学生一篇篇想象合理、内容生动的作文时,不能不感叹培养抽象思维的重要性。

第三,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在观察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思考,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上,激励学生求异思维和集中思维。通过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立体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锻炼学生写作尽可能找出多种方案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求异性。同样一个作文命题,因思考的角度不同,写出来的文章就不一样,古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就是这个道理。爱思考、善质疑是求异思维的主要特征。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之后,多答案、多结论的情景就会出现。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探讨,培养学生勇于求索的精神,鼓励学生敢想、敢思考、敢下笔,敢于提出与人不同的观点和结论。

第四,通过景物描写,开发学生换位思考的能力。移步换景对着观察角度的不同和时空的变化,景观在人们眼中的映像也不尽相同,所谓人走景移,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会是另一番景象,一个全新的画面。对于移步换景,笔者有两种思考,一方面是随着脚步的移动,可观赏的风景也各不相同,展现在你眼前的是风格迥异的景象;另一方面即使是同一风景,由于视角的变化,也会让你感受到一个景观的不同侧面景象也是不相同的,让你感受到事物变化的多样性。

三、结语

学生成长过程的每一个脚印也都是一道风景,怎样欣赏这道风景,角度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认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把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融入到作文教学当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勤于观察和思考,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有目的地进行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自然可以实现妙笔生花。

身边的景物作文 篇4

那时候,只想着远方,却忘了抬头看看屋顶的天空,忘了嗅一嗅小草的清香,忘了捧一抔泥土来细细观赏。

直到有一天,在街道游荡,无意间发现了一株长相奇特的草,羞涩地躲在墙角,使我驻足观望。好奇心的驱动使我走了过去,迎面扑来的是一股清香,那是小草的味道!

从那次开始,我便对身边的事物产生了兴趣:既然都是在同一个地球,既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都是花草,这里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于是一有空我便会去公园走走,听听鸟儿歌唱的声音,看看树叶凋零的情景,或是躺在草地上抬头看看深海一般颜色的天空。啊!这不是我一直向往着的远方么?

其实最美的风景就在我们身边,你也许正在经历着,也可能正在错过着。当某一天你热爱上某些事物并发现它时,你会大叫:“这片树叶居然是星形的!这只虫子怎么是彩色的?!”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事物,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世界!

春天的景物作文 篇5

有一次,贺知章在公园里散步,远远就看见一些正在开放的小花,花瓣在摇摇摆摆,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一样,小草也随着微风向我们点头,就像在向我们问好,尤其是那柳树,像是在翩翩起舞,被二月的“剪刀”把那嫩叶裁剪得细长。

我喜欢春天的柳树。

秋天的景物作文 篇6

秋天的天空格外的湛蓝,一群大雁开始往南飞,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一”字,飞呀,飞呀,飞向温暖的南方。

花园里,有五颜六色的菊花,有十里飘香的桂花,还有像一串串鞭炮似的一串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菊花,菊花的颜色可多啦!红的像火,黄的是金,白的如雪,绿的如玉,粉的好像一片片云霞,真是五彩缤纷,让人看的眼花缭乱。

果园里,我看见各种各样的水果,有又大又红的苹果,有一串串诱人的葡萄,还有一树的水蜜桃……其中,我最喜欢水蜜桃,它上红下白,形状像一颗倒着的心形,味道酸酸甜甜的,让人吃了一口还想再吃!

景物描写方法的探寻 篇7

一、有角度,分层次。

任何一处的景物都不能一眼尽览,总需要多角度地审视,才能给人留下总的印象。我们要把景物完整地再现出来,就需要多角度来描绘。

1.把整体分解开来描写。这种方法如同剪贴画,由一块一块的部分拼凑成一个整体,让读者领略其全貌。对于春光来说,我们都领略过美,但我们却不知怎样用语言来表现这个似实实在在但又很抽象的精灵。朱自清的 《春》 就用分解法来描写,分解成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及人的图画,然后组合成整个春的景象。

2.超越时空的描写。许多景物的特色与全貌,并不是作者一时一地能完全掌握的。比如四时的变化,方圆几十里的地貌状况等,但要想反映它们的特色,就需要超越时空来描写了。 比如欧阳修的 《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这样,读者不仅了解了一时的景色,而且四季佳景,晦明变化都能一一观赏到。

3.恰当的顺序。我们观看景物一般是从外到内,由大到小,由远及近的。我们描写景物,目的就是让读者和我们一样欣赏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在写景时,我们应考虑到并尊重观赏者的习惯,按照这样的顺序去描写。

二、突出特征,工笔细描。

人们对西湖、玄武湖和昆明湖都流连忘返,究其原因就是它们各有自己的个性。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景物的独特的个性与风采了。姚鼐 《登泰山记》 有一段关于日出的描写: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同样描写日出景象,现代作家刘白羽却是描写从飞机上见到的日出景象:你乍看上去,黑夜还似乎强大无边,可是一转眼,清冷的晨曦变为磁蓝色的光芒。原来江海上簇拥出一堆堆墨蓝色云霞。一个奇迹就在这时诞生了。突然间从墨蓝色云霞里矗起一道细细的抛物线,这线红得透亮,闪着金光,如同沸腾的溶液一下抛溅上去,然后像一支火箭一直向上冲,然后在几条墨蓝色云霞的隙缝里闪出几个更红更亮的小片……再一看几个小片冲破云霞,密接起来,溶合起来,飞跃而出,原来太阳出来了,它晶光耀眼,火一般鲜红,火一般强烈,不知不觉,原有的暗影都被它照明了。这是触目惊心的壮观景象。同是描写日出,不同的环境之下,不同的人描写也不同,这就需要作者细心观察,突出景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特征,才能使描写的景象不同于别人,而给人一个崭新的世界了。

三、化静为动,引起共鸣。

平常我们看到的景物大多是静态的景物,如果把它们原样不变地搬到作品中,就不会给人太大的美感了,给人的只是一种死一般的沉寂和令人窒息的气氛。这就需要有动态描写。如梁朝吴均的 《与朱元思书》 中“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样就把景物写活了。朱自清 《春》 中也有,如“花散在草丛里,象眼睛,象星星,还眨呀眨的”,“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多么生动的情景啊!

当然,有时也要创造一个宁静氛围,一个寂寂无声的环境那又怎么能把景物写成动的呢?如朱自清 《荷塘月色》 中关于树的描写:“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棱棱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象是画在荷叶上”,这凝固得像是铁柱一样的树木,又是为了创造宁静气氛的需要了。

四、以景写情,寓情于景。

与景物的作文 篇8

罗伯特·詹姆斯·沃勒(1939年——至今),美国著名作家,摄影家、音乐家,代表文学作品有《廊桥遗梦》、《梦系廊桥》、《高原上的探戈》、《曼舞雪松湾》等,其中前三部被合称为“廊桥三部曲”,受到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好评。在进行写作活动的过程中,罗伯特·詹姆斯·沃勒擅长于将对于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刻画同时融入文学作品中,在构建典型的氛围和环境的同时塑造典型人物,以此突出人物角色和作品内容,表达思想感情。小说《曼舞雪松湾》是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又一部力作,作者凭借自己特有的文学语言和写作风格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关于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在其作品中作者将景物描写和人物刻画相结合,更加加强了艺术效果,突出了作品的文学价值。

一、小说《曼舞雪松湾》中的景物描写

在文学作品的创作活动中,通常景物描写是作品中最不可或缺的部分。景物描写包括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将环境中的风景、物体进行描写,作者在文学作品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显示人物角色所处的背景环境,并且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营造氛围,从侧面对于人物角色的内心活动、情绪思想等进行表现、表达。在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曼舞雪松湾》中,作者在叙述故事情节的同时,不时的插入对于印度南部的异域风情进行描写,闷热的天气、拥挤的人群、“黑色的山峦”、潺潺的流水等等,这使《曼舞雪松湾》很像是一部游记体小说,在主人公充满浪漫色彩的旅途中与心爱的人邂逅,于是放下了世俗对于爱情、情爱的束缚,两个人开始了缠绵的爱情故事,也就是说,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在作品中对于景物的描写为故事设定了一个合情合理的背景。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28期2013年第4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同时,在小说《曼舞雪松湾》中,作者又常常运用对于景物的描写来侧面烘托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例如,“马杜赖西部乡村的早晨甜美、纯净,在热浪和灰尘上升之前,印度总是给人这种感觉”,作者通过“甜美”、“纯净”以及“热浪”、“灰尘”来表现女主人公杰莉内心的矛盾,纠结和挣扎,毕竟她是有妇之夫,和男主人公之间的一见钟情对于丈夫、世俗都是无法接受的,然而对于“甜美”景物和爱情的渴望,又使主人公觉得“也许明天就不会这么甜美纯净了”,所以“管他呢,继续前进吧”。由此可见,景物描写不仅可以对人物角色的活动环境有所交代,还可以表现人物内心想法,更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二、小说《曼舞雪松湾》中的人物形象刻画

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小说作品中,作者对于人物形象的刻画描写是最为常见一种表现手法。在文学作品写作活动中,作者往往运用对于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作品内容,以不同人物角色来激励、感动或是刺激读者,使读者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对于作品内容感同身受。人物形象的刻画通常包括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又可分为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在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小说《曼舞雪松湾》中,作者对于男女主人公及其他人物的描写包含了人物描写的这六个方面,其中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为主要的描写方式,其次是心理描写和肖像描写。小说《曼舞雪松湾》中,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通过对话的形式来表现男女主角的热情、可爱,同时又通过其对于爱情的态度,行为举止来表现其人性方面的自私和贪恋,由此可见,在文学作品中作者对于人物性格、人性的描写和塑造是通过对人物言行举止的刻画来表现出来的。又例如,在小说《曼舞雪松湾》中,作者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并没有运用大量的词汇对于男女主人公的外貌进行过多的描绘,读者却依旧可以从双方对于彼此的感情来感受,仿佛可以通过另一方的痴迷表现而看到一张漂亮的脸,或是一个甜美的微笑等等。也就是说,人物描写并不仅仅注重于表现人物角色外在的特点,比如相貌,而是更注意表现人物角色在性格、人性方面所拥有的某一特点,也只有这样的人物形象刻画才能够使典型环境中的人物角色更加具有典型性,使作品更加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综上所述,罗伯特·詹姆斯·沃勒运用其特有的文学语言和写作风格,通过景物描写和人物形象刻画的结合,成功的在小说《曼舞雪松湾》中塑造了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讲述了一段扣人心弦的关于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于此同时也表现出了人性在感情面前所表现出的自私、贪婪等特点。可以说,罗伯特·詹姆斯·沃勒及其文学作品为美国文学的创作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启示。

三湖的景物作文 篇9

三湖连江在嘉鱼县,站在我家门口,就可以看到三湖连江的一部分。湖面非常大,没有风的时候,湖面平静得像一面镜子,有一点微风的时候,则泛起层层波纹。三湖连江广场紧挨着沿湖大道,沿湖大道两边都栽满了银杏树,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沿着沿湖大道旁的台阶走,就到了沙滩浴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湖边的一排柳树,无数柳条垂着像小姑娘的头上扎满了小辫子。接着就看见广场的中心有一座艺术雕像——牛,它全身黑色,有我的个头那么高,它做出奔跑的姿态耸立在那,一看到它那劲头,就给我们一种力量无穷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来了精神,混身是劲。牛的周围还有许多空地,每到晚上,就有许多人在那里跳舞健身。场面可热闹啦!

沿着广场的台阶往下走,就到了沙滩,沙滩上有很多人,有的在太阳下晒太阳,有的在陪小孩子在玩沙子,还有的在打排球,还有的在沙滩上奔跑。看着那一张张笑脸,我想此刻他们一定沉浸在沙滩给他们带来的快乐中。抬头向前看,就看见了水,水中间有一座小岛,像一只乌龟躺在那里,水里有许多船只,经常有人坐船在湖中游玩,爸爸租了一艘船,我们划到那岛附近,岛上长着茂密的树木,倒映在水中间,把水都衬绿了。我们把船开到正中间,我环视着四周,分不清到底是山环抱着水还是水环绕着山呢。我仿佛来到了画中一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啊!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 篇10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1

我的家乡在楠杆,在那里有一棵古老的楠木树,生长在楼房村的一条小河边。据目前史料考证,大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它的叶子四季常青,枝叶茂密。绿叶发亮,看上去给人新鲜感。他给人们带来了氧气,所以每当人们在它下面歇息的时候,都觉得呼吸顺畅。

据当前考证,它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楠木。说它古老,是因为它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说它最大,是因为它的主干粗大,需要八个标准的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围它的主干一圈。

它又是一棵怪树,在它的枝杈中间还长着一棵棕树,那棕树长得非常茂盛。所以我说它是一棵怪树。

前不久我在贵州电视台上看见了它的画面,现在将它划为国家保护树种。不允许任何人毁坏它,我们当地的政府部门还在它四周修建了围墙,有专业人员看管它。它成了笼中之物了!

我每次回家都要去看看它,在它身体下面呼吸新鲜的空气,还可以在它身下遮风避雨呢!我很崇敬它,我叫它是树木中地老寿星,我看它是永远都不老的。它在这三千多年当中,它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无人知晓。

有人说它是我们楠杆的风水树,它的生长繁茂代表了我们楠杆发展,由毛草房到木房再砖房,坑坑洼洼的马路到现在的沥青公路,这可以说是一大进步,我觉得这种说法有一点点道理但很不科学,有迷信的因数。

我个人觉得它是我们生存的榜样,它经历无数困难和磨练才有今天的伟大。在一定程度是鼓励我们人类顽强的生存意志。

我要放声大喊你是世界上伟大的,最古老的树种。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2

我的家乡是良村,它是一个美丽的村子。家乡盛产甘蔗,几乎家家都种。家乡的甘蔗皮薄、味甜、爽口。

春天,甘蔗下种了,我爷爷把甘蔗剁成一节一节的,埋在土壤里,再给它施上点肥。等那绵绵春雨下过,甘蔗便从大地钻出一个个小小的芽儿。那芽儿经过雨水的滋润,好像洗了个澡,显得生机盎然。

炎热的夏季悄悄地到来,甘蔗在爷爷的精心培育下,它一下子长高了。爷爷开始顶着火辣辣的太阳给它分行,分行后的甘蔗便整整齐齐的,像一排排整齐的队伍。每枝甘蔗笔直地挺立在田野上,远远望去像一个个站岗的哨兵。没过几天,甘蔗长到一米多高了,甘蔗叶子的颜色也越来越绿,一阵微风吹过,叶子发出“沙沙”的响声,像在唱一首动人的歌。

落叶飘飘,百花凋零。正是这金秋时节,甘蔗成熟了。田野的甘蔗地连成一大片,郁郁葱葱。看着长高长粗的甘蔗,爷爷乐开了花。爷爷慈祥地抚摸着我的头,轻轻地说:“科科,收获的时候,爷爷把最大的甘蔗给你吃。”

不觉到了冬天,爷爷不顾寒冷,开始砍收种下的甘蔗,把一根根甘蔗捆扎好,抬上三轮车送回家。到家后,爷爷又在家的后园挖了一个大坑,把一捆捆甘蔗放进去,然后用土把甘蔗埋藏起来。爷爷说:“这样甘蔗可多贮藏几天,只要藏得好,甘蔗不会烂掉,到春节可以拿出来待客。在暖洋洋的阳光下,甘蔗吃起来特别有味。”

小朋友,要是你不信,就到我家来做客,又甜又脆的甘蔗准让你吃个够。咬一口,嚼一嚼,甜滋滋的甘蔗汁让你一直甜到心里头。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3

不知道是因为它的花好看,还是因为马兰头好吃,我对这花有着深深的感情。

记得小时侯,我们家刚搬到桂花园小区时,我们的小区后面还是一片山冈,山冈的那边是大片大片的田野,田野中间镶嵌着一个小池塘。每当春的脚步轻轻走近,爸爸妈妈就会带着我和姐姐到山冈上放风筝,到田埂上挖野菜,有时还会在池塘里摸螺蛳。也就是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山冈上、田埂上、池塘边,到处都开满了马兰花。它们在春风里微笑着,摇曳着,非常可爱。我会忍不住摘下这一朵朵紫色的小花,插在妈妈的头发上,别在自己衣服上的扣眼儿里,嵌在姐姐的辫子中,这时,仿佛我们也变成紫色的了。

自从我上学以后,闲暇的时间就越来越少了,爸爸妈妈的工作忙,我的学习也很紧张。我们大概有三四个春天没有去那片充满春意的地方了。终于有一天,我和姐姐忙里偷闲,想去看一看那久别了的山冈、田野、池塘……我心里想着:那里一定又是一片摇曳的浅紫色吧。我和姐姐满怀着希望,穿过小巷,寻找山冈。可是,山冈不见了,田野不见了,小池塘也不见了,再也找不到那些紫色的马兰花的影子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宽阔的马路、热闹繁华的街市。街上商店一个挨着一个,街市的.尽头,有一个路标,上面写着“重阳路”。眼前的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十分惊讶和感叹。

这时候,夜幕已渐渐降临,道路两旁华灯四起,琳琅满目的商店门头上的霓虹灯闪烁着,此起彼伏。我突然觉得这五彩缤纷的霓虹灯不就是昔日那一朵朵马兰花吗?

是啊,我和姐姐都会心地笑了。这马兰花开得是多么鲜艳,多么灿烂啊!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4

我的家乡虽然不是什么旅游胜地,但是在我心中,它依然是最美丽的。

冬天离我们远去,迎接我们的是春天,在这个季节里,万物开始复苏,原本光秃秃的树枝上开始长出几片新叶,大地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一年中最热的季节随之而来,那就是夏天,到了夏天,人们把厚厚的棉袄换成了短袖,枝繁叶茂的大树屹立在道路的两旁,而这些大树也成了人们最好的乘凉工具,你看树荫下正三五一群的或在聊天、或在下棋,而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树下追逐着嬉笑打闹。

秋天来了,原本那些枝繁叶茂守卫村庄的大树是满树金黄,在一阵阵瑟瑟的秋风中,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了,而在这时满地都是金灿灿的树叶,好像大地是用金砖铺成似的,走在上面,仿佛就像在仙境里一般,我感觉此时此刻我的家乡比大城市的公园还要美,因为只有自然风光才是最美的。

一年的最后一个季节来了——冬季。这个季节的到来,让我们这些乡下的孩子兴奋的连觉都睡不好,你有可能想不到吧,在这个最寒冷的季节,却是我们最活跃的季节,我们会去田野里打雪仗、堆雪人、挖雪洞、拉雪橇等,玩的开心极了,我们的笑声常常在空旷的田野里被传的很远很远。

我的家乡资源也很丰富,尤其是我们那里的大米,非常好吃,远近闻名。这就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美丽的家乡。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5

我的家乡在莒县棋山镇长宁村,那是一个美丽而又静寂的小山村。

家乡的早晨总是云雾缭绕,从山顶往下看,乡村的每一栋房屋,每一株花草,每一棵树木,都在淡淡的云雾中若隐若现,人走在其中仿佛畅游在仙境一般。在山头,只有山顶是清晰的,山腰和山脚都被云雾所弥漫,雾依旧在时时飘动,使山上的颜色也不断变化:一时白,一时绿,也有时是一种说不清的颜色,令人捉摸不透。乡村的雾并不同城市的雾,城市的雾有一股令人刺鼻的气味,而乡村的雾却有一股泥土和花草的清香芬芳,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

当夕阳亲吻着西山的时候,已经时至下午,在远处的山边露出了灿烂的红霞,碧蓝的蓝天衬托着鲜艳的红霞,使落霞更加的漂亮和鲜艳。这时,火烧云来了,她是那么的红那么的漂亮,是人总是对她赞叹不已,驻足痴望。就在这又红又漂亮的火烧云和落霞中,夕阳,悄悄地落下了山头。

夕阳落山后,天色也逐渐的黯淡了下来,月亮已经露出了半边,不时的繁星在天空中闪闪发亮。夜,悄悄的来了。

夜晚的乡村是最迷人的景色,有月亮时,晴朗的夜空中总是有一轮皎洁而有明亮的月亮,感觉比城市里的又大又圆。没有月亮的夜晚,天上闪烁的繁星变成了夜空中的主角,每一颗似乎都是最亮的,他们都那么清晰,他们就像一颗颗黄色的宝石,镶嵌在这浩瀚无比的夜空。在夜空中还有一条条银白色而有奇妙无比的银河。这些装饰物把夜空装点的无比美丽,十分漂亮。

美丽的家乡,你是那么的美,总是让我流连忘返,如痴如醉。让我不停地歌颂你、赞扬你,赞扬你那美丽其妙的风景,歌颂你那勤劳朴实的人民。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6

我的家乡是进贤,它坐落在江西南昌的东部,是一个江南鱼米之乡。我的家乡的有数不尽的美景,十分独特。下面我就为大家描述一二吧!

水上公园是进贤的一大亮点。走过马颈桥,里面就是公园了。一进公园无数的只蝴蝶欢迎着我们,花儿都在朝我们微笑,这里有许多老人在锻炼身体,还有许多小孩在玩运动器械。走到石子小道上抬头望,我们能看见许多茂盛的参天大树为我们无私奉献,热天遮阴,冷天挡风。地上是用鹅卵石铺的,可以在无形中为人体按摩。走过石子小路,就来到了湖边小桥。从桥上往下看,湖里的水清澈见底,小鱼游来游去,自由地嬉戏打闹。湖中央还有座浮在水面上的莲花亭,它就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姑娘在翩翩起舞。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

另一大亮点就是人民广场。到了晚上,这是的风景异常光彩。广场中央喷出灯照的彩色喷泉,周围亮起了一根根彩灯,随时变着颜色。照得整个广场就像一个隆重的,流光溢彩的舞台。这里时常有些人来跳舞,她们随着悦耳的歌曲,跳起了优美的舞姿,使这里的过路人不禁为她们喝彩!

我爱我这美丽的家乡!我的家乡会被人们装扮得更加美丽!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7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

记得小时侯,哥哥经常带我到河边去玩儿。那时的我天真幼稚,指着哗哗的流水好奇地问哥哥:“这么多的水往哪儿流啊?”哥哥总是笑着对我说:“向东,流入大海。”从此,我的心里一直想着这条小河,一有空就到河边来。

春天到了,我看到河边的冰雪开始融化,岸边垂柳的枝条上吐出了嫩芽。慢慢地,那粉红色的桃花也探出了枝头。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在清澈的水面上自由飞翔。有时侯,我和小伙伴也来参加这迎春盛会,在铺满新绿的河滩上唱歌游戏。

夏天到了,两岸的景色更美了,河堤上绿树成荫。我常常到小河边玩水,直到黄昏送走一天的酷热。

秋天到了,河里的鱼虾肥了,岸边的苹果熟了。我总爱去看果园,高兴了,就跑到河里去捉鱼摸虾,有时一个下午能捞十几斤虾。河水映照着我的笑脸,秋风奏起丰收的乐章。

冬天的小河也不寂莫。迎着满天飞舞的雪花,我和小伙伴们又结伙拿着冰车到河面滑冰,可热闹了。

我爱家乡的小河,我爱她源源不断的流水;我爱她两岸秀丽的景色;更爱她用涓涓细流滋润了岸边的田野,给人们带来无数丰收的欢乐。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8

提起杭州,大家一定会想起西湖。西湖位于杭州最繁华的地段。

西湖周围长满了柳树,一棵棵柳树仿佛一位位在河边嬉戏的少女,她们弯下腰,把自己的长发垂入西湖,与小鱼们嬉戏。柳树之间的长椅坐满了游人,他们正惬意地欣赏西湖的美景。西湖里的水是那样绿,从空中看去,就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绿宝石,绿宝石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金光。西湖里的水是那样清,清得能看到在水中嬉戏的小虾和小鱼儿们,你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啊!夏天一到,西湖里就多了几处荷花池,荷花池里,荷叶一个挨着一个簇拥在一起,变成了一张碧绿的大地毯,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地毯的缝隙之中冒出来,有的躲在荷叶下面,就像一个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穿着粉白相间的舞裙,正准备去参加舞会,有的把腰板挺得直直的,像一位位威严的士兵。

西湖里最著名的景点就属三潭印月了,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叫三潭,是因为它是由三个石塔组成,石塔的内部是空心的,石塔中间位置是一个球体,在球面四周排列着五个圆洞,每逢月圆之夜,人们会将塔中点燃灯光,再将每个洞口糊上一层薄纸,洞形印入湖面,就会在湖面上呈现出15个圆月亮,加上真的圆月亮就有16个月亮的倒影了,如果只看水中的倒影,还真分不出来真月亮和假月亮呢!

这就是西湖,这就是我的家乡的西湖。

介绍家乡景物的作文9

我的家乡非常的美,那里群山环绕,空气清新,使人陶醉!春天山上的树木都绽开了嫩芽,碧绿碧绿的,好看极了,如同一个个小精灵刚刚穿上了一件绿色的衣服一样.夏天的树木已经长大了,变得非常强壮,夏天很热的时候,它就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着,为人民遮挡太阳的强烈照射.秋天它们换上了一件橘色的衣裳,树叶有时落下来就像是一只只美丽的蝴蝶在空中偏偏起舞.冬天又冷了起来,它们换上了一件雪白的大棉袄.我家的池塘边都种满了柳树,一阵微风拂过.它们翩翩起舞,还甩着它们的小辫子.水里有成群结队的小鱼,它们在小草之间来回游动,最可爱的是他们调皮淘气的吐着一个个小泡泡,真是太可爱了!

我家的花坛更是美了,花坛里五颜六色的花争奇斗艳!里面有仙人掌,桂花,迎春花,菊花......等等,都美丽极了!春天来临,有些花开的姹紫嫣红,像一个个花仙子在跳舞一般!真是太美了!

尽管我的家乡不是最美的,可能有很美的地方,不知道那里是什么样的,会很美吗?但是在我的心目中我的家乡是最美的,是任何人都无法想像的,如果你们觉得我的家乡美的话就请你到我们这来游玩好吗?我一定会让你们大饱眼福,让你一次看个够!

景物的鉴赏 篇11

一、景物“意境”型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②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③这段描写的景物或环境有什么特点?

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忠于原诗,抓住主要景物,联想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③简要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这首诗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常见意境术语:雄浑壮丽,幽清明净,沉郁孤愁,和谐静谧,开阔苍凉,高远辽阔等。

二、景物“技巧”型

景物描写的技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修辞类:比喻、比拟、夸张、借代,主要作用为生动形象;排比、反复、反问,主要作用为加强气势;对比,作用为突出强调;设问,作用为设置悬念,引起注意;对偶(叠词),作用为对仗工整,音节和谐;等等。

②表现手法类:渲染、铺垫、烘托、衬托、反写、联想、想象和象征等。

③多种结合:动静结合、多种感官结合、虚实结合、空间结合(上下结合、远近结合、点面结合等,这样使景物有层次感)、正面侧面结合。

④大处着墨,工笔细描。如果景物描写起笔是从宏大的景物开始的,如,从天、山这样的景物,这就叫大处着墨。如果对细微处细致刻画,这就叫工笔细描。

⑤景物的色彩。写景物一般都要涉及到色彩,鉴赏时要对此作出点评。

提问方式:①这首诗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或表达技巧或运用何种修辞?②这段景物描写有什么特点或技巧?从表达效果方面进行赏析。

答题步骤:

①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②结合作品分析。③分析选用这种或几种技巧的好处和作用。④这种技巧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

例2,鹧鸪天(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问题:本诗在写景状物上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请就其中一点加以赏析。

①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及近,再由上而下地写景。

②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

③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具体分析略。)

例3,作者是如何描写月下荷塘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①按照总分的顺序,先总写荷塘,再分写荷叶、荷花、荷香、荷波和流水,采用定点观察、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的顺序,先静态后动态,形、味、色、声俱全。

②运用叠音词。

③运用比喻、通感、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景物“作用”型

包括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其作用是: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提供人物生活的场所;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③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④展开、推动情节发展,点化人物命运;⑤深化主旨(深化小说主题);⑥暗示社会环境(反映时代特征、社会特征);⑦象征和暗示(暗示人物命运的转折)。

环境类鉴赏题目的答题思路:

①环境本身(交代……时间,交代……背景,营造……氛围,渲染……气氛)-→②情节(推动,暗示,铺垫)-→③人物(烘托,映衬)-→④主题(表达,寄托,暗示,揭示)。

例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在整首诗中起到何种作用?(柳永《雨霖铃》)

①暗示出离别的主旨,并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

②渲染了悲凉沉郁的气氛,奠定了凄凉的感情基调,为下文表达离别忧伤之情作铺垫。

例5,请指出小说《晚秋》(埃·格林)开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①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

②运用反衬、拟人的手法,突出了主人公瓦萨卡沮丧、自卑的心境。

③引出下文,为后文写主人公瓦萨卡的处境艰难做铺垫。

④点明主人公心情烦闷,与后文心情“轻松,如释重负”形成对照,突出人物的心理变化。

与景物的作文 篇12

屠格涅夫是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艺术大师”和“现实主义作家”。他也是第一个享誉全球的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的创作多以中篇和长篇小说为主。《猎人笔记》是他早期创作的一部现实主义著作,该书由25篇随笔组成,以农奴制度日益瓦解为历史背景,主要描写猎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该作品在揭露农奴主的残暴以及农奴的悲惨生活的同时,把俄罗斯的大自然风光、农民的风俗习惯、农民的善良淳朴呈现了出来。《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别林斯基评价该作品:“从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

该书采用见闻录的形式,语言优美,体裁多样,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典范。其中作者采取多种表现手法来描写自然的美丽景色,列夫•托尔斯泰则盛赞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认为这是他最擅长的写作风格。朱红琼在《大自然在屠格涅夫散文诗中的两副面孔》一文中指出,在《猎人笔记》中,屠格涅夫运用其擅长的风景描写将俄罗斯中部纯朴自然,宏伟中兼有诗意的旖旎风光描绘地淋漓尽致。本文试图从拟人、比喻、通感这几种描写手法来分析屠格涅夫在《猎人笔记》一书中寓情于景、寓景于情的奥秘,揭示屠格涅夫笔下的大自然的秘密。

一、拟人

拟人作为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就是把物或某种抽象概念拟作人,使它们具有人的特点。拟人的作用就是把事物人物化、形象化、生动化。在《猎人笔记》中,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目的在于使抽象的物体具体化,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景物的特点更加突出。何群在《大自然的颂诗—谈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自然景物描写》一文中提到,屠格涅夫善于运用拟人化的手法使自然事物具有人的特征,将死板的自然景物人化,使艺术形象的生动性得到了提升。”例如,在随笔《幽会》中作者这样写道:“有时四周一切忽然又都微微发青:鲜艳的色彩刹那间消失了……于是树林里悄悄地、狡猾地撒下细雨来,发出潇潇的声响。白桦树上的叶子虽然已经显著地苍白了些,但几乎还是全部绿色的。”他把林中的细雨描绘成淘气的孩子,悄悄地、狡猾地发出潇潇的声响。这段话把细雨描写成孩子般静静地,却时不时的发出点声音,使其获得人的属性,使读者倍感亲切,容易受到感染。拟人的描写手法可以通过形容词、动词或名词表现出来。如,在《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中有这样一段对自然的描写:“一刻钟过去,太阳落山,但树林里还很明亮,空气明净而清彻,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嫩草像绿宝石一般发出悦目的光彩,……树林里越来越暗。树木融合成黑压压的大团块;蓝色的天空中羞怯地出现了最初的星星。鸟儿全部睡着了。只有红尾鸟和小啄木鸟还懒洋洋地发出口哨似的叫声……”屠格涅夫把森林描写得如画卷般令人神往,画卷中的主人公叶尔莫莱更是如鸟儿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在该句中分别用“羞怯地”、“懒洋洋地”等形容词形容日落前的小星星和小鸟们,描述出了天刚刚变黑,星星渐渐在天空中闪亮,傍晚鸟儿慵懒中带有活泼地在树上叫着的景象。这样的描写不枯燥无味,形象地描写出鸟儿的特点。

在上述几篇随笔中把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挥洒得淋漓尽致,以景入情。作者借此来烘托这些农奴的勇敢、善良、可爱的人物形象并与那些依赖农奴制贵族官僚的懦弱、丑恶、可憎形成鲜明的对比,贵族官僚与大自然是无缘的,其中虽夹杂着作者的一些主观看法,但他把底层的劳动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大自然的热爱描绘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

二、比喻

比喻作为一种常用的修辞方法,即用甲事物来描写或说明乙事物。该修辞方法可以使描写对象的形象由抽象变具体,由死板变生动,甚至可能使听觉视觉相互转化。我们通过大量阅读屠格涅夫的风景描写可以发现,比喻手法随处可见。例如,《白净草原》中,蓝天上的白云“好象许多岛屿,散布在无边的泛滥的河流中,周围环绕着纯青色的,极其清澈的支流”,太白星“像有人小心地擎着走的蜡烛一般悄悄地闪烁着”,凹地底下矗立着的几块很大的白石头在夜里看起来“仿佛是爬到这地方来开秘密会议的”。在这里作者把太白星比喻成擎着走的蜡烛,把石头看作人在秘密开会。屠格涅夫把原本是相对静止的枯燥的蓝天中的白云比喻成周围充满清澈河流的岛屿,将太百星比喻成在移动着的蜡烛,这使两者都增添了一层活泼的气息和诗意的美。又如,我们以《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中以对云彩的描写为例:“……在明澄澄的天空中,微微地漂浮着高高的稀疏的云朵,像春天的最后的雪那么发乳白色,像卸下的风帆那么扁平而细长。它们像棉花一般蓬松而轻柔的花边,慢慢地、但又显著地在每一瞬间发生变化:这些云正在融化,它们没有落下阴影来。”这段话把云彩比喻成“雪”、“风帆”、“棉花”,屠格涅夫一般把本体比作现实存在的事物,十分准确地描写了云彩在瞬间发生的变化,在多个物体中衬托出云彩的纯洁、美好,而且喻体更贴近生活实际,使读者容易理解。在《里郭甫》中,把池塘在太阳底下泛出的光芒形容象钢铁一般。屠格涅夫细心观察自然,把乡间的美好细致地表达出来,读者们可以通过作者笔下的文字来领略这自然风光的特殊情韵。在猎人眼里,美丽的大自然与他们的内心世界的感受相互交融,浑然一体。

三、通感

通感又叫“移觉”,即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将视觉,嗅觉,听觉等感觉相互转化,使客观事物的形象更为生动活泼。例如,在《白净草原》中作者这样写道:“突然,远处传来一声冗长的、嘹亮的,象呻吟一般的声音。这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夜声,声音往往发生在万籁俱寂的时候,升起来,停留在空中,慢慢地散布开去,终于仿佛静息了。倾听起来,好象一点声音也没有,然而还是响着。似乎有人在天边延续不断地叫喊,而另一个仿佛在树林里用尖细利耳的笑声来回答他,接着,一阵微弱的吐丝声在河面上掠过。”这段文字从敏感的听觉过渡到视觉、知觉,随之三者融合在一起。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动。把草原之夜渲染得更加恐怖、神秘,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做铺垫。在深夜里农家孩子围坐在簧火旁一起听着各式各样的鬼怪故事。两只狗的狂吠声使得孩子们害怕不已、惶恐不安,只有面孔苍白的巴夫路霞,策马跟着狗奔去。在这样的白净草原的夜景下烘托出他的敏锐、从容镇定、勇敢和坚强的性格。再如,在《树林和草原》中有这样一段自然描写:“麦穗轻轻地打你的脸,矢车菊绊住你的脚,四周有鸽鹑叫着,马儿跑着懒洋洋的大步子。树林到了。阴暗而寂静。体态匀称的白杨树高高地在你上面簌袄作响;白桦树的下垂的长枝微微颤动,一裸强大的根树象战士一般站在一裸优稚的菩提树旁边。……知更鸟的金嗓子欢愉地发出天真烂漫的絮絮叨叨声,这声音同铃兰的香气很调和。”这段话的第一句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整体的视觉景象,第二句则将关注点从整体景象上转移到具体的簌簌作响的声音上来,这是由视觉转向了听觉,而在最后一句中,将鸟叫声与铃兰香相融合,既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又调动了读者的嗅觉,使读者沉浸在整幅画面的灵动之中。这段文字把视觉、听觉、嗅觉紧紧的联系起来,通过这些感官的结合,使这些景象描写地更立体、更生动。

著名法国作家都德说“我读《猎人笔记》感到深深地陶醉……一个庸才只凭着一双眼睛来描写,而且满足于画面。可屠格涅夫还有的是嗅觉和耳朵。他所有的感觉的大门,都敞开着,每一种感觉与其它感觉相沟通,他能感受到树木芬芳,流水潺潺,天空晴朗;他不计得失地把自己的全部献给了他这音乐般和谐的感情。”由此可见,通感能突破语言的局限,灵活地将抽象事物具体地传递给读者,增强了文采,使得文字具有了画面感。通感这种修辞手法的使用从感官中体验景物的色、香、味、光、声,去描写大自然及具体的事物和细节。屠格涅夫借大自然抒发自己的情感,这些景物的描写手法使得读者感觉如同身临其境般自在安逸,也侧面烘托出自然景物的和谐、静谧,感受到大自然所具有的无限生命力,激发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对大自然的赞美时,其实也融进了作者对农奴的赞美,对不人道的农奴制社会的批判。

结语

在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对农奴的描写无外乎是不知反抗,逆来顺受,凄惨受辱,世世代代都无法摆脱农奴的命运。作家们对下层贫苦的人们虽满怀同情,但是却无法表现出农奴生活真实的画面。因为这些作家处于一种居高临下之中,无法切身体会或是无法将自己的眼界放置于农奴身边。在《猎人笔记》中则不然,屠格涅夫以多种表现手法描绘出不少令人喜爱的农奴形象。对一帧帧秀丽的风景画的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与可爱可敬的农民进行赞美。这些农民年复一年地处于大自然之中,无时无刻不能感到大自然的雄伟壮丽,他们热爱大自然,久而久之,大自然也将他们塑造成了简单朴实,坚强有力,深沉宽厚的形象。作者借着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把这些农民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屠格涅夫的创作没有充溢着激越的情绪,没有对腐朽的农奴制做当面抨击,但这些文字时刻地让读者感到农奴制的腐朽,对农民的伤害。这种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的力量是显而易见的。

摘要:《猎人笔记》一书是以大自然的美景来衬托农民的的淳朴善良,以此手法来抨击批判农奴制给农民带来的伤害。屠格涅夫笔下的自然是浑天而成的,是富有诗意的。本文通过运用拟人、比喻、通感这三种修辞手法来揭示大自然的旖旎风光与可爱可敬的人们。

关键词:猎人笔记,自然景物,修辞手法

参考文献

[1]蓝泰凯.略论《白净草原》的艺术风格[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02.第25页.

[2]何群.在大自然的颂诗——谈屠格涅夫《猎人笔记》的自然景物描写[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8,01.第119-121页.

[3]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4]屠格涅夫,白净草原.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94-104页.

[5]屠格涅夫.美人梅奇河的卡西央.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126页.

[6]屠格涅夫.树林和草原.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第416页.

[7]屠格涅夫.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4.第16页.

[8]屠格涅夫.幽会.屠格涅夫,丰子恺译,猎人笔记[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94.第281页.

上一篇:电视剧《人大主任》观后感下一篇:重头抓好安全生产努力创建平安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