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5-01-05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3篇)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1

《风筝》教学设计

巨鹿县育红小学 刘红芳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里做风筝、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并引出秋天童年趣事的话题,为语文园地里的口语交际训练“秋天里的快乐”作一些铺垫。

2.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们”快乐和伤心的心情写具体的。

3.积累课文中生动的词语。

【学习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起伏变化,并找出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难点是在引导理解孩子们的心情变化的同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孩子们的心情的变化写具体的。

【教学过程】

一、古诗导入

师:孩子们,大家看,这是什么?(边说边播放有风筝的课件)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就是风筝。(板书:风筝)

师:风筝有悠久的历史,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就写过有关风筝的诗篇,一起欣赏一下吧。说不定你早会背了。

(课件展示)古诗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好像没有风筝两个字嘛!

引导学生说出纸鸢就是风筝的意思。

师:谈谈你们对风筝的认识好吗?(相机提示:知道我国著名的风筝之都在哪吗?风筝有多久的历史?)。(对课外知识丰富的同学及时表扬。)

师:刚才我们见识了古人眼中的放风筝情景,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这篇《风筝》,走进他们的风筝世界。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个人读

请你认真读课文,待会我们一起来谈谈感受。

遇到不认识的字查查字典,问问老师或同学,把课文读通顺,看看课文到底写了什么。

行间巡视,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写下学生难理解的词语。

憧憬、倏等(相机指导)

师:畅所欲言吧,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甚至是对词语的理解,疑问都行。

过渡:对于每篇课文,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大家应该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看法,我们请几位同学读一读课文,这个幸运的机会会降临到谁的头上呢?竖起耳朵听听,老师随时点到你的名字噢!

(二)分自然段读

认真思考:

这篇课文围绕风筝主要讲了什么?

抽生读。出示课件:(课文围绕风筝主要讲了什么?)

指名学生读自然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教师相机指导。

(讲作者与小伙伴一起做风筝、放风筝的事情)

师:从哪里找到的答案?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齐声读第一自然段

师:体会这个自然段的作用

这句话概括了全篇课文,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因为我们发现,它还可以领起下文,看来作者接下去写什么事情呢?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做风筝、放风筝)

根据老师的提示,你可以分出段落吗?

(质疑?后面的找风筝应该独立分一段吗?)

三、再读课文

(一)默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我们在做风筝与放风筝过程中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把你能够体会到心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出示有要求的课件)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精读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师:谁来说说我们在做风筝的时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读一读你找到的心情的句子。

相机出示句子:我们精心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我们——做着,心里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师:你能结合句子,换一个词形容吗?(认真、专心、仔细等等)

师:他们那么认真地、专心地、仔细地做成了一个怎样的风筝?

学生思考回答。

师:对于什么都不像的“幸福鸟”为什么还要把名字写在上面呢?(因为充满了憧憬和希望)风儿吹起的时候,“幸福鸟”带着他们的名字飞上了高空,他们是一种怎样的希望呢?

看着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由地翱翔的时候,我们多希望我们也能够飞上蓝天,这种自由这种快乐是多么幸福。

2.齐读体会

师:带着翱翔的心情我们站起来读一读吧。

(三)精读第三自然段

1.精读句子:风筝越飞越高,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

师:刚才我们大家都精心制做了心爱的风筝,一起来放飞一下吧。如何放?

学生继续汇报。

放风筝中又有怎样的心情?

相机指导词语。“翩翩起舞”

师:风筝虽然不像什么样子,却像蝴蝶一样翩翩起舞起来,多么美妙。读一读,来感受风筝的飘逸。

2.句子展示与拓展

师:村子人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他们会是一种怎样的表情与心情呢?

补充句子。

村里看见了,地说:“放得这么高。”

(高兴、兴奋、惊奇、羡慕等等)老师在朗读中相机指导出来。

你们用自己体会的心情去读一读。村里人羡慕什么呢?就是因为放得高吗?

(出示诗句让学生再次体会:“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羡慕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心情,拥有童年的天真与快乐,怎能不羡慕?)板书:快乐

学生反馈,指导朗读。

(四)第四自然段的学习

1.过渡:放风筝多让人开心快乐啊,可是小作者与他的小伙伴们的心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呢?(着急、伤心)学生反馈读

2.你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板书:大惊失色

相机指导了解字面含义。吃惊都变了脸色。

师:是啊,充满快乐与梦想的风筝飞掉了,多么着急,又是从哪个词里体会到了着急呢?

板书:千呼万唤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个词语,“千”和“万”的意思是一样的。“呼”与“唤”的意思一样,合起的意思是——(喊了很多遍)

你会怎么喊怎么读呢?

课件出示: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指导朗读。评价。你觉得他读得如何?

3.句子精读

不过是一只普通的风筝,然而却让小伙伴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足以看出他们对风筝的喜爱。心情又如何变化呢?

课件出示: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师:我们都哭了,为的是怎样的一只风筝呢?

他们在找什么呢?为什么不再做一只风筝呢?

板书:快乐、童趣、天真、梦想等

师:这只让我们牵肠挂肚的风筝有没有找到呢?

4.出示句子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师:你们认为他们找到没有?有没有认为他们永远都找不到他们的风筝了。不管有没有找到风筝,但相信他们已经找到了指板书:快乐、童趣、天真、梦想等。

四、识字教学

板书:

风筝

做风筝

放风筝

找风筝 梦想

快活

希望

大惊失色 千呼万唤

教学反思:

本文叙述层次清晰,依照做风筝、放风筝和找风筝的顺序把事件的过程交代得一清二楚。细致的心理描写是这篇课文的另一突出特色,孩子们心情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自然变化的。文章的结尾是开放型的,意味深长,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让学生说说图画的画面。再提出问题,课文按什么顺序描写的,分别写了什么?先初读阅读课文,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再读课文,续段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做风筝时孩子们充满憧憬。放风筝时高兴、快乐的心情。寻找风筝时孩子们伤心,难过,但孩子们充满希望继续寻找他们的幸福鸟。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己多读课文,初读,再读,精读。抓住重点词语去理解,让他们合作探究,体会课文的内容。教学的效果较好。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2

1. 教学思路清晰

一开始, 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 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 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2.教学方法得当

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 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 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 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是学生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 其他学生很受启发。评点时, 大多数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通过朗读、表演, 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对于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 思维的碰撞, 这样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 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 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 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 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 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即使他们说得不完整、欠深入, 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通过教学我找出了自己教学的优势。

1. 导入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巧妙:

“你见过风筝吗?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玩过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心情怎样?你们放的风筝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这些问题正好与课文中的内容相关联, 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 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 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 学生大都能说出来课文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紧接着老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 还把文中的相关语句找了出来。

3. 注重课堂小练笔。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道:“童年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我抓住这句话,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当时,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如:“夏天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游泳、打水仗。”“冬天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堆雪人、打雪仗。”“春天的时候, 我们这些女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编花环、戴花环。”“课余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投沙包、干编号。”等多种说法, 真让我眼花缭乱。

然而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读书的时候, 教师最好同他们一起读;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得不够, 指导朗读太少;重点地方, 还是应该精讲;仿写的指导上, 缺少完整的一套思路, 如从季节、从方位、从一天的时间段等,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还有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 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2.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 但上课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 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由此可见, 围绕一个主题, 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读透, 打开思维, 并展开充分的讨论, 教师适时点拨, 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合格的语文课堂。

从总体上说, 通过对《风筝》的教学, 我获得了以下启示。

1.以自身对文本的生命化感悟, 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

我始终以为,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 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位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 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语感染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 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 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 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 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 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 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 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 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 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 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2.以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为指归, 让学生在建构精神家园的同时, 发展言语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知识, 而且承担着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家园的重任。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 除了建构物质家园, 还要建构精神家园。人之所以成其为人, 就在于他有精神上的追求, 有向善的良知, 向美的情怀, 向真的思想, 有超乎于现实功利之上的道德、理想、信念, 有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终极关怀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为此不避辛劳、殚精竭虑, 目的就是要为自己建造一个精神生活的寓所, 唯有精神的家, 才是人类真正的归宿。因此, 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我们要重视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这种建设, 不是架空地喊口号, 而是要借助于言语活动进行。因为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 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智慧与问明、知识与能力, 都要借助语言得以表达与承传。

《风筝》教学实录及课后反思 篇3

一、案例描述

师:请同学解释词语,惊异:惊奇和诧异;悲哀:伤心。(让同学到黑板上写)

师:请同学读一、二两节,说说“我”为什么惊异?(同位同学可讨论)

生(1):故乡的风筝时节,是在温暖的春二月,而北京却是肃杀的严冬。“惊异”的是北京在冬天就有人放风筝了。

生(2):故乡的风筝时节,杨柳发芽,山桃吐蕾,而北京是“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惊异”的是北京在这样的季节就放起风筝了。

生(3):我认为应当把前两个同学说的答案放在一起就更好了。

师:很好。读下面的课文,说说“我”悲哀的原因。

生(4):想起小时候对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而悲哀。

师:原因是什么呢?

生(5):“我”因无法补过而感到“悲哀”。

生(6):“我”因得不到弟弟的原谅而感到“悲哀”。

生(7):我认为弟弟有点麻木,哥哥明明做错了,却不去反抗。可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对的。因此为弟弟感到“悲哀”。文中“我可是毫不怪你啊”,“有过这样的事吗?”便是证明。(掌声)

师:你们的发言都很精彩。特别是第四个同学的发言更是精彩。他的发言让我想起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说中国有两类人:一类是做稳了奴隶的人,一类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人。看来弟弟属于(学生齐声说)“做稳了奴隶的”那一类。

师:看看“惊异”和“悲哀”这两个词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生(2):引起下文。

师:请同学们读三四两节思考,“精神虐杀”的一幕指的是什么?

生(8):“我”糟蹋了弟弟苦心孤诣偷做的一只风筝。你看: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那不可一世、恼怒成凶的样子,实在可憎。

生(9):完全不顾弟弟的反映,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屋里。“我”是凭力气、兄长的优势在欺负小弟弟,瞧“我”那份蛮横劲,令人讨厌。

师:作者在爷爷,父亲死后,家道中落,遍尝人间的世杰炎凉。母亲在家徒四壁的情况下,继续让他们兄弟读书,希望衰败的家能够中兴。“我”本身深受封建社会教育的影响,也希望小弟弟能够认真读书,“我”认为玩风筝,那是没出息孩子的玩艺。

生(9):经老师您一说,我倒是能理解哥哥一点了。哥哥是恨铁不成钢啊。

生(8):可以给弟弟讲清楚道理嘛,不能那么粗暴、狠毒。毕竟是自己的亲弟弟呀。

生(10):哥哥根本没有看弟弟的表情,更没有考虑弟弟的感受,第四节“小弟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害怕得脸都变颜色了,而且在发抖。哥哥如果看看弟弟的惊吓之状,也许就不会那么粗鲁的毁坏弟弟的风筝了。

生(3):第三节有“我是不喜欢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那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哥哥当时也不大,能够理解,只是稍微过分点。

生(11):七八两节也有交代,等我知道错了,是想补过的,只是晚了,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没办法。去讨弟弟的宽恕,弟弟却说“有过这样的事吗?”弟弟全然忘却了。

生(12):小弟弟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小弟弟对风筝的喜欢达到了如此痴迷的地步。一个“最”字及弟弟看风筝时的痴呆神态、动作足以说明。弟弟又小。又多病,而且又瘦得不堪。又是自己动手做的风筝,弟弟是一个多么令人同情怜爱聪明的儿童。那么残暴地毁坏了弟弟苦心孤诣做的风筝。毫无疑问就是一种精神的虐杀。与虐待而致人死亡没什么两样。对弟弟是多么大的打击。比肉体的打击重多了。也可能毁坏了弟弟的聪明才智。最后留弟弟一人绝望地站在屋里。即使弟弟能原谅哥哥,哥哥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要是我,我是不能原谅自己的。无法补过,又因弟弟麻木的全然忘却,得不到原谅,那哥哥的心情只能沉重着,别无它法。这就是一种惩罚,一种精神的惩罚。与其这样,还不如躲到哪儿藏起来,也许心情会好一点。(掌声响起)

师:同学们的掌声是对你精彩发言的肯定,说得有理有据,令人叹服。

师:最好躲到哪儿去呢?

生(13):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师:讨论讨论,为什么?

生(14):也许是看不到风筝,看不到春天。才能忘却对小弟弟精神虐杀的一幕,摆脱悲哀吧。

生(1):不是也许,哥哥就是不想看到风筝,看到春天,只有这样,才能忘却精神虐杀的一幕,摆脱悲哀罢了。

师:那为什么悲哀又无可把握呢?

生(15):是哥哥没想到的。

师:哥哥没想到什么,能说得详细点吗?

生(6):想补过,错过了时间。如果弟弟真的原谅了,自己的心情也许能好受一些,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知,这是何等的悲哀啊。是哥哥没有想到的,因此无可把握。

生(17):(前一同学刚坐下,一生急忙站起)哥哥当年不知道错误,而现在知道了,为自己的错误而后悔痛恨。哥哥永远无法补过,而感到心头悲凉。因此,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师:看来,哥哥自己的良心受到了谴责,精神上也得到了惩罚。

师:如果不是自己的亲弟弟,哥哥良心还会受到了谴责,精神上还会受到了惩罚吗?(请讨论、思考后再回答)

生(4):不会的。躲还来不及呢。

生(18):同样会的。我妈妈让我读过鲁迅先生写的《一件小事》,我还知道鲁迅先生也是个伟大的人物,所以一定会的。(掌声)

师:同学送给你的掌声,证明你说得正确。同时也说明鲁迅先生确实是个伟大的人物。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到这里已下课五分钟了。课前虽然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在不知不觉中度过五十分钟,是我没想到的。我为同学的踊跃表现和精彩发言而感动。课上的精彩之处,有的地方是我有意预设的。有的地方是生成的。如:说说悲哀原因的时候。(5)(6)两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到了,第(7)个同学的发言我预设了,但我没想到学生能说出来,而且语言又是那样的准确和深刻。特别是理解“精神虐杀”的一幕时,第(12)个同学的发言,是后来生成的,很是精彩。同学们给他的掌声就是证明。还有临结束课文时,第(17)个同学的发言使我想提问的不需再提问了,他轻而易举的就给解决了。更让在座的听课老师吃惊的是:这是在普通班上的课。我上该课时,主题定位很单一,就是“我”不幸偶尔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才知道游戏是儿童的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虐杀的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说到底。就是“我”自己受到一次精神的惩罚。良心受到谴责。最后一个问题,是我课前没有预设的,也是后来生成的。第(18)个同学的发言也很精彩。同学送给他掌声说明:一是他读了别人没有读过的书。二是他说出了和大多数同学不一致的答案。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学习两声部轮唱。

2、借助图谱、指挥,保持两声部的和谐。

3、培养专注的学习态度。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1、幼儿已会演唱歌曲。

2、两声部轮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

1、幼儿看图谱或指挥演唱。

2、幼儿边唱边表演。

(二)学习二声部轮唱

1、欣赏范唱,初步感受二声部轮唱的形式。

2、出示第二声部图卡,引导幼儿摆放在图谱相应位置。

3、师生、生生合作用二声部形式演唱。

﹙三﹚全体幼儿用轮唱的方式合唱表演。

教学反思

活动在幼儿学会歌曲的基础上旨在让幼儿学习用二声部轮唱的形式进行合唱表演。活动的重点环节我请了配班老师来帮忙用二声部轮唱的方式给幼儿范唱,让幼儿去发现唱法的不同,并了解这样的演唱方式叫轮唱,在活动中用简单的语句渗透概念,然后再学唱二声部轮唱。在这里,我用到了图卡,请幼儿将粉红色的二声部图卡放在与一声部相对应的地方,不仅是加强了师幼互动,而且也能真正让幼儿自己去理解感知二声部该从哪开始唱。

在正式练唱时,教师是由简到难层层加大难度的,先是让幼儿演唱第一声部,教师演唱第二声部,再进行交换来让幼儿练唱第二声部,而在练唱时教师的指挥也起着不小的作用,为下面幼儿分声部演唱打下基础。之后教师提升难度,先让 幼儿看图谱、看指挥进行轮唱,再是不看图谱看指挥来演唱,经过几遍不同形式的练习,幼儿已经掌握了二声部轮唱的技能,也就达成了活动的目标预设及解决了重点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感受到了教师进行的充分的准备活动,不同颜色的图卡是为了区分声部而特意摆放的,让我真正了解到细心准备的重要性。

《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活动中周老师充分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请一名幼儿做指挥时就很尊重幼儿,让他自己选择要用指挥棒还是单用手指挥,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帮助幼儿完成指挥。在最后一环节模拟合唱表演时,我提问还能和谁合作来演唱时,根据幼儿的回答,我请幼儿与客人老师来合作演唱,由小朋友唱第一声部,客人老师唱第二声部,不仅好玩,而且利用了身边的资源,更是对孩子的很好的应答。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放风筝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2、掌握安全放风筝儿歌,能说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规则。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风筝的安全规则。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风筝一个,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

师:这是什么?小朋友喜欢放风筝吗?知道在放风筝时要注意哪些吗?

2、请幼儿讨论并回答

教师先提出问题,启发幼儿讨论,之后教师小结。

(1)师:放风筝要选择什么样的场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拥挤的地方可以 吗?上空有很多电线的场地可以吗?坑坑洼洼的场地或者山上可以吗?

(2)小结:放风筝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比较安全,比如广场或者公园的草地。

(3)师:放风筝时跑得快会发生什么危险?风筝绳很细,如果使劲握住或被缠住会有什么危险?如果在有高压电线的场地放风筝会有什么危险?

(4)小结:放风筝要慢慢跑,留神脚下,不能光顾着看风筝,否则容易被石头或草丛绊倒或踩到坑洼的地方扭伤脚。风筝绳很细,会割伤皮肤,要小心。不要在高压电线附近放风筝,如果风筝缠绕到电线上,可能会使人触电。

3、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1)师:刚才小朋友们把放风筝要注意的问题都找了出来,谁能把这些注意事项完整地讲出来呢?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放风筝的安全儿歌

① 师:有一首儿歌把放风筝要注意的事项都编了进去。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②教师完整朗诵儿歌

③师:儿歌先讲了什么安全注意事项,后讲了什么?

④集体学习朗诵儿歌

4、总结

师:小朋友学习了放风筝要注意的安全规则,我们一起来回顾。

它们是:要选择开阔平坦,没有树木、路灯和电线等障碍物的场地;要慢慢跑,留神脚下;注意不要被风筝绳割到手;要远离高压线。小朋友在放风筝地时候一定要遵守这些安全规则!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喜欢的活动——放风筝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幼儿感兴趣的放风筝活动引入谈话,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观看小朋友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而发生事故的情景,从而体会到放风筝时因为不注意安全或放风筝的地点不对所带来的后果。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风筝的来历,了解风筝的多种造型和点。

2.尝试制作简单的风筝,并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

1.收集各种各种各样的风筝实物和图片,布置“风筝展”。

2.《潍坊风筝节》教师教学资源。

3.风筝骨架一副,面纸一张,尾纸2张,棉线一根(见幼儿活动资源包),未装饰风筝1个。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主题。

1.教师出示风筝实图,让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风筝,了解风筝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今天,老师请大家一起参观风筝展,你们开心吗? ”

2.教师提出要求:仔细观察,会把风筝的秘密找出来!引导幼儿从造型、图案、色彩等方面展开讨论,发现风筝的不同特点。

教师提问:

(1)“你看到的是些什么风筝呀?他们是用什么做的? ”

(2)风筝上画着什么图案?这些图案有什么他点?为什么要把风筝做成左右对称?(风筝左右对称这样能使风筝两翼保持平衡,不会掉下来。)

(3)风筝的色彩看上去怎么样?为什么风筝用鲜艳、漂亮的色彩?引导幼儿发现鲜艳的风筝即使飞的很高也能看得到。

二、引导幼儿讨论风筝的简单构造,激发幼儿制作风筝的愿望。

教师提问:“风筝后面有个硬硬的是什么呀?”(介绍骨架、风筝面),“我们放风筝是手里牵着的是什么呀?”(介绍线和飘带)“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个有骨架的风筝呀? ”

三、幼儿设计图案,并尝试制作简单的风筝。

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喜欢的风筝样式,提醒幼儿注意图案的对称。完成后教师指导幼儿粘贴风筝的“尾巴”,系好长线绳。

四、作品展示,欣赏交流。

1.同伴之间相互介绍,交流制作经验。

2.把自己的风筝展示给客人老师看,向客人老师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操场上去放风筝,比比谁的风筝飞得更高。

教学反思: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小班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还不成熟,教师在今后设计的活动中,可以从平面开始逐步过渡到立体,随着孩子手部动作的不断协调发展来增加操作材料的难度。

说说《风筝》的教学 篇7

《风筝》叙写了作者的一件往事及其带给自己的一段思想感情的经历。作者小时候向来不爱放风筝,并且不准自己的小兄弟放,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时隔20年,在作者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的道理之后,这件事突然出现在作者的记忆中,以至渴望得到补救,却已经无济于事,只是平添了心头的沉重,而且此后每忆及此,就感到一种“无可把握的悲哀”。

这是对《风筝》的故事内容的比较全面细致的概括,表现出的是一种最普遍最实用的概括格式与角度。

概括,还可以变换语言表达的方式,如多引用一些课文内容:

幼时的鲁迅不喜欢放风筝,并认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他管束着弟弟,不但不准他放,而且将他偷偷做的风筝给当面踏毁了。多年以后,当鲁迅从一本外国书上知道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先前那“精神的虐杀”的一幕,便在眼前展开,心像铅块一样,“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然而弟弟对此事的“忘却”,更让他的心“只得沉重着”。

下面这样的概括,还可以让故事的味道更浓一些:

有一次,放学回家后他不知道弟弟到哪里去了,后来看见他在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里糊风筝,他觉得这是件没出息的事,就把弟弟的风筝撕毁了。很多年后他觉得这样做对不起弟弟,曾对弟弟提起这件事。他弟弟说有这件事吗?我都记不得了。后来鲁迅先生就说,他不记得这件事使我更不好受。

概括可以更加简洁,更加简单一些:

小时候鲁迅不许弟弟放风筝,不准他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于是他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

还可以注意突出作品的情感因素:

《风筝》笼罩着深沉的悲哀,小时候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后来懂了新道理,觉悟到这是精神的虐杀而心情沉重,想求补过,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无可补过,因而心情依然沉重,悲哀之至。

如果追求角度,还可以变化对“作者”二字的表述:

《风筝》叙述了20年前向来不爱放风筝的“我”不仅不让小兄弟放风筝,有一次还粗暴地毁掉了小兄弟苦心孤诣做好的风筝。可是,当人到中年的“我”忽然醒悟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之后,心头便无法卸下自己曾经对小兄弟“精神虐杀”的那一幕。“我”的一颗铅块似的沉重的心,总想找到一种补过的办法,却都无济于事,于是愈加内疚而悲哀。

这里也是对课文内容的全面概括。但概括时不说“作者”不说“鲁迅”,特地用“我”来表示《风筝》中叙说故事的人物,这就带有一点概括小说的味道,就赋予了《风筝》更宽广更普遍的意义。

再看下面的概括。

《风筝》的故事情节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幼小时候不许弟弟放风筝,并当面毁坏弟弟偷做的风筝。这时的弟弟是“绝望”的,我“得到完全的胜利”。二是“我”中年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试图通过“补过”的方式去讨得弟弟的“宽恕”。这时的弟弟是“全然忘却”的,而“我的心只得沉重着”。

这里的概括突出了“故事情节”,于是就带有更加鲜明的语文性、文学性。

《风筝》将“我”的惊异、悔恨、补过、悲哀,全都围绕于一个中心:以封建陈腐思想扼杀儿童自由、活泼的精神是错误的。作品深情地揭示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这一科学道理。主题明确,思想深刻,情意真切,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则是用中规中矩的语言对《风筝》的主题进行了概括。

作者思想的深邃、选材的精巧、结构的别致,加上语言运用的高超的艺术功力,使《风筝》这篇作品不仅具有深沉的思想力量,而且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是对《风筝》的极简洁的整体评价。

《风筝》是一篇用充满诗意的笔调、形象地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贵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的优美散文,它吹奏出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风筝》的艺术魅力是无法抗拒的,它把任何一名读者,不管年龄大小,都能带入童年童心之中,令你同作品中的小兄弟一同难过,一同希望。作品也使你同那位兄长一同感到惭愧、悲伤,令你的心也那样“很重很重地堕下去”。

以上的两则,则是对《风筝》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评价概说。

用这样一篇小小的短文专门谈《风筝》的概括,内涵有两个方面:

一是,教师对课文的研读,做细一点,做深一点,做的角度丰富一点,于教学一定是有利的。

二是,这样的事情,其实也是可以让学生来做的。如果让学生来做而又避免难度,避免枯燥,那就是教学艺术的提升了。

下面说说《风筝》的教学设想。

对于《风筝》的教学,刘真福老师告诫过我们:专家们提示的几种文本解读,是源于专家对鲁迅的全面了解,并有恃于自己较高的鉴赏力,这是其他人尤其是中学生不可企及的。

陈钟梁先生在谈到这篇课文的教学时也提到:教学这一课时,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把文本读通读懂了,我们的任务就已经是非常艰难了。

所以,面对七年级的学生进行的此课的教学,我们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适度”二字。

就日常教学而言。此课的教学为两个课时。

我的教学设想就按两个课时来做。

课时一,主要安排三次学习活动,以完成文意把握和知识积累的任务。

进行背景文字材料的铺垫。

朗读:同学们听读课文,跟读课文,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对课文的重点片段第4段以及第8、9、10、11段进行体味式的朗读。

认识:多角度认识课文。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就自己的阅读初感对《风筝》一文进行自由评价,教师则在教学对话中既小结同学们的看法又加深同学们的认识。如,这是一篇内容的时间跨度达二十多年的文章,这是一件由三个小故事构成的文章,这是一篇以“风筝”为线索的文章,这是一篇叙事抒情的文章,这是一篇反复使用了“惊异”“悲哀”“沉重”“肃杀”等词语的文章,这是一篇运用了多种方法写沉重的心情的文章,这是一篇表现无尽的悔意的文章……

梳理:理清课文的脉络,落实课文中的生字和难词。如下面的若干难词是一定要落实的:伶仃(孤独没有依靠),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诀别(分别),嫌恶(厌恶),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瑟缩(身体因寒冷,受惊而蜷缩或兼抖动),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虐杀(虐待人而致死),宽恕(宽容饶恕)。

课时二,大致上也安排三次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

活动一:以“一只小小的风筝”为话题说话,再次深入地理懈课文内容,感受课文的情感倾向。同学们可以这样说:一只小小的风筝,几十年来牵扯着“我”的心;一只小小的风筝,串起了课文中深沉的故事,一只小小的风筝,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精神的虐杀”,一只小小的风筝,让我得到了“不幸的惩罚”……在此项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保持与学生的流畅而准确的对话。

活动二:以“描写的表现力,语言的表现力”为品读要求,组织学生品析研读课文的第3段和第4段,品析作者描写、表现人物的高妙手法,欣赏课文中语言的表现力。这是本节课学习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人们对这篇课文进行赏析时涉及内容最多的地方。教师要精致地做好活动的小结,告诉同学们,作者写“弟弟”,主要突现了动作描写和外貌神情描写,作者写“我”,主要突现了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不论是写“弟弟”还是“我”,寥寥几笔,往往就能让人物神情毕肖。

风筝教学设计及反思 篇8

活动目标:

1、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鼓励幼儿通过大胆想象。

2、学习用对称的方法尝试表现出不同形状的风筝,体验成功的快乐。

3、培养幼儿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情感。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5、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一段风的音乐、幼儿绘画用品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导入活动。

(事先布置好风筝展览)。小朋友,今天邱老师带你们去看一个风筝展览回,看的时候要仔细看,它们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等一下邱老师要请你们说。

二、让幼儿在欣赏美的基础上,讲述美。

小朋友,刚才看了风筝展览会,请你们说说这些美不美?美在什么地方?(幼儿讲述)。

教师小结:这些风筝多美呀!有xx风筝,形状有各种各样的,而且图案和颜色都很漂亮。美丽的风筝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多快乐呀!

三、进一步让幼儿表现美,激发创作的欲望。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变成一只美丽的风筝啊?假如让你们变成一只美丽的风筝,长上两只翅膀,你想变成一只什么风筝呢?

(放音乐)噢,邱老师也想变成一只风筝,在天空中飞翔,多快乐呀!小朋友,我们一起变成一只漂亮的风筝到天空上去玩玩,好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听音乐做飘的动作。)

四、交代要求,幼儿做画,教师指导。

小朋友,现在你们把刚才你变的这只美丽的风筝画下来,然后给它穿上漂亮的衣服。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风筝。

五、讲评作品,活动结束。

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请几名幼儿讲讲哪只风筝最美?美在什么地方?

教学反思:

在“美丽的风筝”这个活动中,我主要是让幼儿能在欣赏风筝的基础上,感知风筝图案的对称美;能利用对称的方法来装饰风筝。这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对称装饰上,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完成的很好,已达到预期的效果。

大班上学期美术教案《美丽的风筝》含反思这篇文章共2261字。

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柳树》》:大班教案《柳树》适用于大班的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学画柳树,让幼儿感受水墨画带来的乐趣,运用中锋、侧锋画出柳树的树干、柳条、柳叶,线条均匀,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柳树》教案吧。

《风筝》教学反思(范文) 篇9

赫章县城关第一小学 林艳

《风筝》写的是小伙伴们一起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经历,从中体会“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变化,感悟童真童趣。在教学时紧扣孩子们在做、放、找风筝时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句朗读,在读中体会感情,在体会中再来读出自己的感受。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依托文本,不断交往对话的过程。如何把握这一个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下面就《风筝》一课谈谈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发掘: 《风筝》一课,最明显的看似矛盾之处就是写第二段放风筝时,“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我们依然快活,还把它叫做幸福鸟。”“不是什么也不像吗?为什么快活?而且将他叫做幸福鸟呢?”不解决这个问题,全文的理解感悟就不可能深刻。在教学该段时,我进行了这样的设计:指名学生读该段,其他学生说说作风筝时的心情怎么样?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说说读了这些句子你理解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共同讨论解决。学生就根据自己情况说了把风筝叫幸福鸟的原因是什么,不同的学生原因也不一样。这样一来,不仅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拓展了幸福鸟的丰富内涵,一个人的憧憬、幸福变成了所有人的憧憬、幸福;然后再等着我们去发现。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小伙伴们放风筝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是怎样学会放风筝的,以及放风筝时的快乐?教学时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让学生学会怎样放风筝,哪些词语让我们感受到风筝被放上天了?在把风筝放上天时,自己是的心情又是如何的?其他人又是怎样评价的?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让学生多读几遍,看村里人是带着什么语气和神态说的?学生比赛读出村里人带着惊奇和羡慕来夸赞他们。孩子们拥有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拥有着快乐,怎能不令人羡慕呢?你就是放风筝的小伙伴,你听到这样的赞扬,会是怎样的心情?学生的答案是多样的,有的激动、有的兴奋、有的自豪、有的幸福......同时再让学生把自己对幸福鸟的祝愿喊出来:幸福鸟!幸福鸟!世界上最伟大的幸福鸟!幸福鸟,飞吧!带着我们的梦想飞吧!幸福鸟!幸福鸟!我们爱你!这样一来,放风筝的快活不言而喻。

风筝飞上了天,孩子们的心也跟着飞上了天,突然,当自己正在高高飞着的风筝线断了,飞了,你的心情怎样呢?抓住关键词语“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来体会孩子们当风筝找不见时着急、伤心难过的心情,适时提问:你着急什么?你在呼唤什么?我们都哭了,为了一支怎样的风筝?引导孩子们去体会、说话,将感情推向高潮。

《折扣》教学及反思 篇10

教学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内容第97页。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和百分数的意义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率改写成分数、百分数并能正确地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对百分数内涵的理解。

2.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

3.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折率”的含义。

2.应用“折率”,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引入,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商场吗?你知道人们一般喜欢到什么样的商场购物吗?商业要追求利润,而利润主要是从销售的商品中获得。如今许多商场都采取了一些促销手段,你见过哪些促销手段?

(出示教科书第97页含促销广告的主题图)

师:你看到了什么信息?你想到了什么?这里的电器打九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就是现在价钱是原价的百分之九十。)

师:其他商品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

二、 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1.理解折率。

(说明:折扣问题中的折数可以转化成百分率,我们可以把折数称为折率。)

(1)回答下面各题。

①师:如果打五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

②师:一件商品如果按原价的75%出售,你知道打了几折吗?你是怎样想的?

(2)填表。

(3)集体讨论。

①同样价格的商品,打一折便宜,还是打九折便宜?你是怎样想的?(打一折便宜)

②小明的父亲要买一部手机,发现同品牌、同型号的一款手机甲商场打九折出售,乙商场打八五折出售,哪个商场售价便宜?你是怎样想的?(无法判断,因没有告诉这款手机的原价。)

③一个普通铅笔盒和一台电视都打八折出售,它们有什么异同点?(降价幅度相同,降价的钱数不同。)

2.自主探究。

(1)出示教科书第97页例4(1)。

①要求:自主解答。

②课堂反馈。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生:打八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原价是单位“1”,单位“1”已知,要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元,就是求180的8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80×80%=144元。

师: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少花了多少元?

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2)出示教科书第97页例4(2)。

①要求:自主解答。

试着用线段图说明对应关系。

②课堂反馈。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生:打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原价是单位“1”,单位“1”已知,要求便宜了多少元,就是求原价的(1-90%)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160×(1-90%)=16元。

师: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吗?

3.比较原价、现价、折率,你发现了什么?

生:原价是单位“1”,用原价×折率=实际售价。原价×(1-折率)=降低了多少元。

三、 巩固练习,夯实认知

1.教科书第97页“做一做”。

2.逆向解题。

小明家要买一辆小汽车,小明的父亲发现一款车打九六折出售,可以少花2400元。请你算一算这款车现价多少元?

师:你认为这道题与前面的题的主要相同点、不同点是什么?

生:单位“1”都是原价,这道题的单位“1”未知,条件给出的是单位“1”的(1-96%)是2400,也就是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所以要先用除法(或方程)求出单位“1”是多少。

四、 拓展提高,解决问题

1.综合应用。

原价每袋2元的某种牛奶,正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袋降价15%,乙商店“买四送一”,丙商店每袋打八八折出售。小明要买5袋牛奶,从哪个商店买便宜?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尝试解答。

甲商店:甲商店每袋降价15%,现价是原价的85%;乙商店:乙商店“买四送一”,也就是用原来4袋的钱,现在就可以买5袋,那么4÷5=80%,也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0%;丙商店:丙商店每袋打八八折出售,也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8%;因为:88%>85%>80%,所以买5袋牛奶从乙商店买最便宜。

师:还可怎样想?

2.请你策划。

一套服装进价50元,标价300元,想获得40元利润。请你想一想这套服装会做怎样的广告?

学生课堂交流(略)。

五、 课堂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 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101页第1~3小题。

教学反思:

“折扣”是新课标六年级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百分数”内容中的一节知识。折扣也叫折率,它要求用百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生活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让学生理解折率,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学生正确解决折扣问题的基础,设计教学环节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围绕教学目标我首先通过课前调查促销方法,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让学生明白“商品打八五折就是按原价的85%出售”这一关键知识点。接着引导学生沟通折数与分率、百分率之间的联系,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新知进行铺垫,使学生能顺利地建构新的知识。之后我向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第一,同样价格的商品,打一折便宜,还是打九折便宜?你是怎样想的?第二,小明的父亲要买一部手机,发现同品牌、同型号的一款手机甲商场打九折出售,乙商场打八五折出售,哪个商场售价便宜?你是怎样想的?第三,一个普通铅笔盒和一台电视都打八折出售,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这几个问题之间较好地顺承了学生的认知,沟通了折率与原价(单仿“1”)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具备了自主解答的认识基础后,我适时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凭借知识与技能的迁移,解决第97页例4的问题。使学生明白:原价是单位“1”,用原价×折率=实际售价。原价×(1-折率)=降低了多少元。为了拓展学生的知识,我又提出了如下问题:“原价每袋2元的某种牛奶,正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店每袋降价15%,乙商店 ‘买四送一,丙商店每袋打八八折出售。小明要买5袋牛奶,从哪个商店买便宜?”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一致认为:因为88%>85%>80%,所以买5袋牛奶从乙商店买最便宜。培养了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我注重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强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好的数学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教学中我适时地结合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不断地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很好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如在发现问题环节,在学生掌握发现折数与百分比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分层提出了“原价相同折率不同、原价不同折率也不同、原价不同折率相同”等一系列问题,使学生不断地理解折率表示的是现价与原价的关系这一核心内容。

2.注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情景的设计贴近生活,把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感受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丰富学生的解题策略。如拓展提高环节,习题的设计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多种促销方式、不同的解决方案,体会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为学生创设了展示智慧、发挥潜能的空间。

风筝教学反思 篇11

《风筝》写了“我”童年时候和小伙伴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写了我们“放风筝”的快乐与“找风筝”的伤心,表现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我在教学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注重朗读指导,感悟心情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朗读的指导,用学生的读,表现文中小朋友心情的不断变化,让学生体会孩子们“放风筝”的快乐与“找风筝”的伤心。当孩子朗读有进步,让其他孩子给他鼓掌。

二、利用课文空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能够主动表达。如在体会放风筝的内容时,我抓住了一句话:“他们拼命奔跑,拼命地喊叫”进行语言训练你觉得他们会喊叫些什么?谁能配上表情动作一起来喊一喊?并让学生结合插图自由地想像,使孩子们的表达欲望大增,参与表达的小手林立。

三、学练结合,引导学生习作。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篇12

从这学期开始,我在上语文课的时候,总是非常注重对作者及课文中有名人物的剖析、拓展。上《风筝》这一课时,我也毫不例外地介绍起作者贾平凹来:“贾平凹,陕西丹凤人,生于1952年2月21日,毕业于西北大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浮躁》……”我的话还没有说完,我们班的A同学就叫了起来,“老师,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贾平凹,而是鲁迅。”“你为什么说是鲁迅?”“因为我昨天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上面写着《风筝》是鲁迅写的。”我明白了,原来他是把两篇同名的文章搞错了。我笑了笑,用询问的目光看了看其他学生。这时刘国正说:“这篇文章的作者明明就是贾平凹啊,你看,课文下面不是写着吗?‘本文作者贾平凹,选作课文时有改动。’”话音刚落,A同学就挠了挠后脑勺笑了,因为他知道自己实在是太粗心了,此《风筝》非彼《风筝》也。我赶紧抓住机会说:“其实,有很多文人写过《风筝》,贾平凹和鲁迅就是其中的两位。我们的A同学虽然粗心,但是他有一个很好的习惯,那就是在预习的时候,能自觉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了不起。我们也要向他学习,但是千万别粗心,好吗?”听了我的话,A同学又腼腆地笑了。

风筝,飞吧,飞吧!

《理想的风筝》教学片段赏析 篇13

【教学片段一】

师:这种写法在这篇文章中多次出现,谁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生: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不想跟别人说的事情,但是刘老师将自己的腿疾讲得十分轻松。有身体残疾的人常有自卑心理,但刘老师没有。所以作者对刘老师十分尊敬,心中也有一种酸涩的感情。

师:说得非常好!那我们就围绕这一段来谈,你们还有补充吗?

生:“老师笑着说”,让我感觉到刘老师对腿疾轻描淡写,并不在意。老师热爱生活,没有因为有腿疾就气馁了。

师:嗯,一个“笑”字把刘老师的乐观、热爱生活全部表达出来了。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老师感觉和他人没有什么两样,这种乐观让人敬佩。(出示课件)在这部分句子中,有三个词语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变化,你们发现了没有?

生:是从“一片笑声”到“酸涩”,然后到对刘老师的尊敬,我感觉这些同学是很懂事的。

师:是的,其实我已经听明白了,老师讲了一个这样幽默风趣的故事,把学生都逗笑了。可是笑完之后,看到刘老师少了一条腿,学生们又非常难受。可以看出学生对老师非常热爱,在这里就有一个字把这种情感精确地表达出来了。

生:我觉得是“泛”字。一开始学生还沉浸在故事的幽默中,可一回想到老师,那种感觉就从心里慢慢升腾。

师:不错,你把这个字的精妙体会出来了。

【赏析】教什么?源于马老师对文本解读的独特视角,让学生“睹物思人”,一下就将学生带入到了文本言语的深处,触发了对话刘老师的阅读期待。怎么教?抓住写法,策动全篇。“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开了一个“教”的好头,让整篇文章教学有了一个抓手和切入点,口子很小,很实在,很有效。对于“泛”“笑”“酸涩”等词语的品味,在感受其表达效果的同时,也在品味着刘老师的人生哲学——刘老师顽强的生命和执著的追求。

【教学片段二】

师:同学们,一篇文章总有那么一个词语能够让我们洞察到这篇文章的中心,我们把这个词语叫做“文眼”。读了这篇文章,你们觉得这篇文章的文眼应该是哪个词语呢?

生:我觉得是“顽强”。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虽然有许多的不顺心、磕磕碰碰,但刘老师都坚持了下来,顽强地与不幸的命运抗争。

师:好,你说“顽强”是文眼,但是我觉得“顽强”这个词,还不能够把刘老师的精神完整地表达出来。那么,这个文眼究竟是什么呢?这个文眼啊,它是一种意象,它一时可能说不清楚,却能包含很多很多。

生:我觉得是“理想”。因为老师的内心一直想像那只风筝一样飞得很高,这就是他的理想。

师:“理想”的确是这篇文章的文眼。你们仔细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就会对这个词语理解得更深。好,开始。(生快速默读)

师:读了最后两个自然段,你们对文眼“理想”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生:刘老师的理想就是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成才,就像他把风筝送上天。

生:那些风筝在苏叔阳的心中,就代表着刘老师的优良品格和热爱生活的精神,他带给了作者动力,指引着作者前行。

师:(出示有关作者苏叔阳的资料:一个为中国文学奉献了7部话剧剧本,6部电影剧本,25篇小说,300余首诗歌,200余篇散文的当代作家苏叔阳,历经沧桑,几经挫折。然而,人生对他的考验并未停止。1994年,苏叔阳做了肾癌手术,切除了左肾。2001年又做了肺癌手术,切除了一叶左肺。他两次闯过“鬼门关”,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止他的文学创作。他在《苏叔阳文选》的序中说:“不管我多么衰弱,只要生命的烛火还在烧着,我就会走,哪怕是爬行,也还在这路上挣扎。”)读了这段文字,你们对“理想”又有怎样的理解呢?

生:苏叔阳和刘老师一样坚强。

师:苏叔阳更不容易,但因为有了刘老师给他播下的“理想”的种子和对他启蒙的人格教育,才让苏叔阳走得这么远。

生:苏叔阳拥有和他老师一样的毅力,就是这种毅力,支撑他在艰苦的生活路上一步一步“前行”。

师:的确是这样。我想苏叔阳能走到今天,和刘老师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作者苏叔阳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真的非常用心。

【赏析】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找到了文眼,就是“理想”。而说说对文眼“理想”的理解,又将整堂课的教学复归到文章的题目上,回到文本的原点,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回到了整体,几个来回的反复,其实也是“言”与“意”的转换。基于文本的拓展,关于作家苏叔阳资料的呈现,强烈地冲击着学生,他们心中的“意”已经达到“呼之欲出”的境地,而此时让学生说出心中的“意”,自然水到渠成,掷地有声,入木三分。

【教学片段三】

师:我相信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一定会想起一个人,可能是我们的老师,也可能是我们的爷爷奶奶等等。或许他们有一方面也会深深地对我们有所启发,是不是?想不想像苏叔阳这样,把他们写出来?写文章,构思很重要,灵感是最重要的。那我们就来学学苏叔阳,来思考对你印象深刻的人,请阅读下面表格,再简要写写你们的一些构想。

师:那下面谁愿意把这种美好的感受来同大家一同分享呢?

生:【A】写狗尾巴草,想起了爷爷;【B】写自己的外公;【C】写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

师:谢谢你们,把你们内心最感动人的一些场景来与我们分享。我想,你们构思的这篇文章可以珍藏起来,当你们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可以拿出来读一读。这会给你们很多力量的。

【赏析】读了苏叔阳的这篇文章,学生自然想起了一个人——也许是老师,也许是爷爷,也许是外公……马老师“借势”图表,引导学生像苏叔阳一样,用文字写下来。这种“原始冲动”通过教师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唤醒并产生共鸣,继而产生新的冲动。新的冲动是什么?那就是学生阅读后能继续使用文字、绘画或者用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文字来表达。马老师很好地将教材中文字与插图利用起来,给学生树立了写好整篇文章的概念,由仿到创,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实现了言语表达的夯实。

上一篇:式与方程(第1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下一篇:小猫的小学生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