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诗风筝教学设计

2024-06-14

儿童诗风筝教学设计(共9篇)

儿童诗风筝教学设计 篇1

鲁迅的《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是回忆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的一篇散文, 文章意蕴丰富而深刻, 有作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对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忘却怨恨的深沉感慨。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 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在发展独立思维的重要阶段, 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 能够充分地感受到文章表现出的亲情美。但因认知水平的限制, 阅读作品往往停留在表面, 仅仅被故事所吸引, 很难关注语言背后深刻的意蕴。所以, 我在这节课中创设情境, 采用质疑问难、合作、探究的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把握主旨、品味语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 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浓浓的亲情。

2.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能力目标

1.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进行探究性学习。

2.学习作者善于剖析自己、勇于自省的可贵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情操与美德。

教学重点

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教具准备

投影仪、实物风筝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提出问题,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人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在温馨和美中有亲情, 在误解和冲突中也有亲情。今天学习的《风筝》, 就是鲁迅回忆小时候自己和弟弟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文章, 一起来感受课文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板书课题并出示目标。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听配乐录音。感知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作品的情感和美感。

1. 这篇散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

2. 你读了这篇散文有哪些感受?

三、合作探究

1. 作者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2. 作者为什么把对往事的回忆放在故乡春光明媚的画面里展开?

3. 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 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

4. 找出文章生动描写小兄弟对风筝入迷的情态的语句, 请分析一下这些描写流露出作者什么感情?

5. 用自己的话描述“风筝事件”, 在对我的描写中, 流露了什么感情?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继续研讨问题, 联系语境探究疑难, 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浓浓的手足情, 感悟到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必改的精神。那么, 我们从中还能感悟到什么?本节课我们继续研读课文。

二、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 (5—12段) , 对课文内容交流探究。

1.看到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作者为什么说是“不幸”?

2.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 具体指什么?

3.我懂得了游戏的意义后, 心情沉重, 总想补过, 这说明什么?

4.待到小兄弟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5.为什么说“悲哀”是无可把握的?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 “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除形容天气外, 有没有别的含义?

三、体验拓展

1.阅读《满天的风筝》, 试与课文比较, 说说它们所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2.文中说“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 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你小时候也做过许多游戏, 玩过不少玩具吧?请你选一个最难忘的说给同学们听听。

四、课堂小结

《风筝》这篇散文, 用充满诗意的笔调, 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 形象地叙写了同胞兄弟之间的浓浓亲情, 再现了鲁迅严于自责和反省的品格与情怀。让我们沉浸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 让我们深深地感受童心的浪漫, 自由的可贵。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 经常反省自己的行为, 让自己的感情更真挚、美好。综

鲁迅《风筝》中的儿童教育观 篇2

一、理解儿童心理

文中这样描写放风筝的环境:“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照应,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简直是一幅生机勃发、春意盎然的图画。最妙的是,“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把天上风筝和地上孩子融为一体,风筝于空中翻飞、翩舞,孩子于地上追逐、跳跃,故曰“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作者内心“物我交融”的愉悦和美好与对儿童游戏的理解和欣赏溢于字间。接着,笔调一转,对体弱多病、活泼可爱、“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的形象,白描式简笔勾勒,流露出深深同情和理解:“十岁内外”,“多病,瘦得不堪”,因“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得跳跃”。可以想象,如果拥有自己的风筝,弟弟会是多么地开心!可惜,那时那地,“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我”为什么不能理解弟弟心理?父亲死后,受封建礼教之“长兄如父”的深刻影响,“我”自觉践行起监督、管教弟弟的权力来。又因为“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他”,“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所以,就自以为是,全然不管“我以为”之谬,不管弟弟“最喜欢风筝”,坚决禁放。可见,不能理解儿童,是成人自我为中心,高高在上,不能平等对待儿童的缘故。以成人为中心,往往无视儿童心理,认为无需理解儿童;或者忽视儿童心理,不重视理解儿童,这为文中“我”的偏见所证明。而成人都由孩子长成,总是“忘却自己曾为孩子的情形”,“将他们看作一个蠢才,什么都不放在眼里”(《看图识字》)。鲁迅曾回忆自己七岁时要去看五猖会的情景:“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父亲却要求背书,“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结果从清晨一直背到太阳升得很高(《五猖会》)。鉴于此经历,鲁迅绝不肯让海婴再尝他所受的一切(许广平《鲁迅先生与海婴》)。对于“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鲁迅说:“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起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可见鲁迅是很理解孩子的。

二、尊重儿童天性

不能理解就不能尊重。“最喜欢风筝”的小兄弟因“买不起,我又不许放”,只能偷做。故乡的风筝时节,天上放的是淡墨色的蟹风筝或嫩蓝色的蜈蚣风筝,“还有寂寞的瓦片风筝,没有风轮,又放得很低,伶仃地显出憔悴可怜模样”。可是弟弟做的却是蝴蝶风筝,用枯竹作翅骨,用小风轮作眼睛,用红纸条装饰,表现出儿童富于想象、创造的天性。对此,“我”不仅没有褒奖和鼓励,而且在弟弟“将要完工”之时,“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这简单的一“折”一“掷”一“踏”,就将弟弟“苦心孤诣”的杰作毁坏,多么地粗暴!然后“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全然不顾他此时此刻内心是多么痛苦!“我”如此“傲然”,是因为“我”是成人,“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再者,有“长兄为父”的“尚方宝剑”,岂是弱小幼童敢甚或能与之对抗的?这简直就是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精神虐杀”!而小小弟弟,只能眼睁睁看着爱物被糟蹋,只能逆来顺受、忍受欺凌、忍受痛苦,别无他法!做风筝是童心、童趣、童性的真性情,毁风筝则是冷酷、是伤害、是摧残,是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对童心的无情压抑和刻意毁灭。从“我”的粗暴上,分明可见心理烙着虐杀儿童天性的封建教育思想印记。既然“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对于“最正当的行为”的无端干涉,对于“儿童的天使”的粗暴践踏,不是对儿童天性的极大不尊又是什么?在此,作者分明表达了对粗暴阻止儿童游戏行为的批判,表达了对于儿童游戏的天性应予以真诚尊重的“意思”。

过去,“中国是大人用的玩具多:姨太太,鸦片枪,麻雀牌,科学灵乩,金刚法令,还有别的,忙个不了”(《玩具》),可偏偏“为小不尊”——因为孩子小,就不尊重其游戏的天性。时至今日,“大人们”是不是该想想怎样尊重儿童?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提出“幼者本位”,用时尚话说即“以儿童为本”。的确,儿童应该保有童心,儿童应该保持童性,童心童性理应在符合儿童年龄特点、个性特点的自由生活中充分展现。以儿童为本,就会最大限度避免对儿童天性的失尊,即使有失,也会及时纠正。“我”对自己扼杀弟弟天性的错误一直设法补过以求弟弟宽恕,虽然弟弟早已忘怀,但“我”却终日心重如铅,如此自责,不正体现了作者对人、尤其是对儿童的正当行为和权利应真诚尊重的思想吗?

三、呵护儿童身心

不理解不尊重,后果必是伤害。小兄弟“多病,瘦得不堪”,呵护他、强他身体的最佳方法莫过于鼓励甚至陪同放风筝,因为放风筝是他的“最爱”,可是“我”没有。小兄弟私做风筝被发现,他窘迫不堪:“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这岂但只是因为胆小,更是其精神病态的外显。他偷做风筝,自以为非,被兄长发现才诚惶诚恐。“我”踏坏他“苦心孤诣”做的“即将完工”的风筝,他没有哭泣,没有怨恨,没有抗争,一个追求美与创造的幼小心灵痛苦无告,只是“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多么地让人可怜,可怜得让人心疼!这被践踏的岂止是一只风筝,更是一颗本应受到呵护的稚嫩的心!“绝望”貌似对小兄弟表情神态的轻轻点染,外化的却是“莫大于心死”的至重伤害。这种伤害不仅极大,而且极远。中年后,当认识到对弟弟精神虐杀错误,“我”想到一个自以为“可行的”补过方法,“去讨他的宽恕”,他却惊异地笑着说:“有过这样的事么?”“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这回轮到“我”彻底“绝望”了——断绝了所有的希望,让“我”求恕而不得。“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着,堕着”。对于“精神虐杀”竟然“全然忘却,毫无怨恨”,这是多么可怕的忘却,多么骇人的麻木!但谁能否认,这麻木非当初“精神虐杀”所为?谁能否认,这不是对“施教者”(施虐者)精神的惩罚与教育方式的嘲弄?全然忘却,便没有痛苦,没有改变的要求,没有历史革新与进步;忘却,意味着“精神虐杀”将循环往复。这对全社会无疑都是永远的悲剧,令鲁迅感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施以狮虎式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式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论“赵难”与“逃难”》)。可时至今日,不能不说“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喏喏,才算一个好孩子”(《从孩子的照相说起》),“自以为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决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上海的儿童》)。鲁迅几十年前的这些话,对于应当造就身心俱健的强者之教育,仍有现实意义。

儿童诗风筝教学设计 篇3

今天晴空万里,我们对着镜子梳妆打扮一番,就兴冲冲地向学校走去。刚进学校,我不禁大吃一惊,整个学校焕然一新。

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边走边嬉笑着说话.旁边走过的老师也个个笑容满面.远处有两个同学分别拿着长笛和琵琶正在往教学楼里走去.高高的教学上有数面迎风飘扬的彩旗.鼓号队的同学们也精神十足地打着鼓,吹着号,指挥人也威风凛凛.一阵微风吹来,大树在翩翩起舞,小花不住地向我们点头,天空中几只小鸟叽叽喳喳着,仿佛在唱一曲优美的歌儿。

这时广播里通知全校师生到大操场集合.我们七手八脚地搬着椅子,急匆匆地走到操场.第一个节目由三,四年级的同学为大家表演合唱塌雪寻梅铃儿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响叮当!共度好时光.接下来表演了劳动最光荣和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悠扬的歌声,优美的舞姿,夺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舞蹈队的同学,为大家表演花裙子更是精彩动人.他们的服装美丽迷人,令人眼花缭乱,她们活泼可爱的舞姿,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脚上挂着的小铃铛,发出叮铃铃的响声。

《风筝》教学设计 篇4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难点很多,亦可从不同角度理解,正适宜进行研究性学习。本课教学紧扣前后20年来作者对同一件事的不同态度,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提出疑问,谈出自己的想法。

教材分析:

《风筝》一文是鲁迅写于1925年1月24日,后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本文是鲁迅诸多优秀回忆性散文中的一篇。写了他童年时,因为风筝与弟弟发生了一次无法补过的误解和冲突,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愧疚。笔触细腻,情感凄婉,适合于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本文所体现出来的亲情带有很深的时代烙印,要通过社会背景的探究加以把握。作者严厉的自责精神充满字里行间,这更是文章的动人之处。

教学对象分析:

《风筝》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缺乏必要的知识准备。所以受经历与知识积累水平所限,对这篇通过矛盾与冲突展现亲情的文章要达到深层理解必然有一定难度。另外,还考虑到刚进初中的学生对难学课文学习注意力容易分散,产生学习疲劳,且按学习能力、感悟能力区分又有几个不同的层次,所以教师必须做到兼顾全体,合理设置教学目标,灵活安排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过程和方法:品味文章语言,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方式体会作者的感情,感知人物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教学重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难点:品味文章语言,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方法:资料搜集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PPT课件

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诵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课时计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秋高气爽,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约上亲朋好友一同去放风筝,尽情的玩耍、嬉笑,看别人放风筝时,我们同样会受到这种愉悦气氛的感染,依然会觉得快乐。(出示照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作者看到别人放风筝,他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 一起走进鲁迅的散文《风筝》。(出示课题)

二、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鲁迅先生的《风筝》这首散文诗,写于1925年1月24日,这一天恰逢旧历年正月初一。文章回忆的是兄弟之间的一件往事,无论是当年管错了,还是一旦醒悟,心情沉重,总想补过,为补过不及而心情更加沉重,都洋溢着浓浓的同胞手足之情。

2、走进作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5月,首次用笔名鲁迅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代表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中篇小说《阿Q正传》;还有其他杂文集等。

三.整体感知:

1.请你来将这句话大声朗读: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的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成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

这是第几段的内容呢?(生答:第五段)

恩,很好,老师今天将以这段的这句话为切入点,将课文分成两部分进行讲解探讨,即二十年的事件分析与二十年后作者的自我反省。那么二十年前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让作者这么难以忘怀呢?同学们快速浏览第三、四自然段。思考:

(1)请简要概括这究竟是件什么事?

参考:我不让(阻止)小兄弟放风筝/我践踏小兄弟的风筝。

(2)小兄弟对待风筝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参考:最喜欢。

(3)我是如何对待小兄弟喜欢风筝的呢? 参考:嫌恶,认为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

(4)有此种种行为和观念的描述,在你眼中“我”和小兄弟分别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参考:小兄弟:天真活泼,聪明,动手能力强。我是一个对兄弟十分爱护并且要求十分严格的兄长,同时也是受旧观念旧思想影响和毒害的人。

2.而我在当时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这个缺点,直到二十年后才开始深刻的反省。快速浏览5-11自然段,思考:

(1)他是怎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

参考:他是偶尔看到一本关于讲述儿童的书,明白了“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2)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作者的心情变得怎样?

参考:沉重

(3)其实作者也试图补救自己的过错,作者是如何补救的,结果怎样?

参考:措施1: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

措施2: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我可是毫不怪你呵。” 结果:都失败,心情继续沉重。(4)祈求宽恕的心继续沉沦在悲哀和沉重中,因为儿时“对于精神的虐杀”注定已经无法弥补。请问作者所说关于“精神的虐杀”究竟指什么?

3.二十年后,作者每每想起“精神虐杀”的一幕,心情就难以平静。就变得悲哀和沉重。这不,在这“肃杀的严冬”里他又看到了北京的风筝,忆起了“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里那个关于风筝的故事,心情又变得“惊异和悲哀”。如果这一切都能重来,那该有多好呀!但历史不能改写,只能引以为鉴。鲁迅先生的自省精神无疑是值得称赞的。那么我们呢,是不是也应该跟鲁迅先生学习,认真反省一下自己呢?(教师提示:可围绕“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小兄弟做风筝的行为以及“我”的做法等展开)

四.课堂练习设计

阅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

1.请找出奠定课文感情基调的词语是____________。2.请仔细体会第二自然段中写景的妙处及其作用。

五.课后作业设计

心灵对话 :哥哥(弟弟),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

(续写这段话,2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我”

弟弟

“我”

弟弟

风筝

懊悔

遗忘

《风筝》教学设计 篇5

何若倩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体会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理感受。

2.教会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填空白等方法,理解语言文字的学习方法。3.引导学生积累表示心情的词语。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体会出孩子们围绕风筝产生的不同心情变化。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文中人物动作、心里活动等描写,体会出孩子们围绕风筝产生的不同心情变化。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1、出示谜语,学生猜谜。

2、揭示题目,齐读。

3、看风筝图。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轻声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汇报,板书:做、放、找)

2、课文的哪些段落是写做风筝?哪些段落写放风筝?哪些段落写找风筝?

三、细读理解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学文章,感受做风筝的快乐。

过渡:同学们,对于文中的小伙伴而言,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和放风筝。下面让我们就先来感受他们做风筝时是怎样快乐吧!

请同学赶快读读文章的相关段落,用直线画出孩子们做风筝时快乐的句子。

试着读一读,看你能读出那种快乐吗?(学生自读文本)

2、交流感受

⑴ 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① 师:孩子们是怎样做风筝的?(精心)

② 师:还会怎样地做呢?(认真、用心、仔细)③ 理解“憧憬”是什么意思?

※假如你就是这些做风筝的孩子中的一员,你们这样精心的扎着风筝,连每一个接口处都缠得那么仔细,贴得那么结实,你们在想什么?

※你们精心地画了这么多色彩,你们在想什么?

④ 噢,原来你们心中充满了这么多向往和希望啊!(出示“憧憬”的意思)

⑤ 带着这你的感受读读这句话。过渡:你还从哪句话感受到我们做风筝是快乐的?

⑵ 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① 师:小朋友,“快活”是什么意思?(快乐、高兴)② 师:你理解得真好!是的,我们依然快乐,我们依然高兴。③ 师:能不能不改变句子的意思,给“依然”换个词语吗?(仍然、仍旧、依旧)(出示句子补充近义词)

④ 师追问:风筝做好了,却什么也不像了,为什么还依然快活? ⑤ 用上“虽然„„但是„„”这组关联词语,把这两层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⑥ 师:虽然做出来的风筝什么也不像,但是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请问“幸福鸟”是指什么呢?为什么加了引号? ⑦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我们心中的这些美好憧憬和希望,再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感受我们做风筝的快活。

⑧ 师:你能用上一两个词来说说你此时的心情吗?(板书:快活)

3、小结:是呀,我们的梦想、希望以及所有的祝福都寄托在这只风筝上,我们的心会随着它一起飞上辽阔的蓝天吧!

4、过渡:孩子们,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去放风筝吧!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感受:在放风筝的过程中,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用波浪线画一画。学生自学,汇报交流:

⑴ 放风筝的过程(出示句子,先复习放风筝的动作)

A、我们是怎样放风筝的?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B、四人一组演一演我们放风筝的过程。

要求:2人做动作,2人朗读课文。表演的人把放的动作做准确,读书的人把动作读清楚,比一比哪个组配合最默契? C、小组排练。D、汇报心情。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到我们快乐的心情?

⑵ 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出示句子)①理解“翩翩飞舞”

师:羽毛飘在空中什么样?(轻、薄)

师:还可以用“翩翩飞舞”这个词形容什么东西?(雪花、树叶)(出示填空、积累)

师:在这篇课文中是谁在翩翩飞舞着?(风筝)那是什么样子呀?带着你的想象读读这一句。

②理解“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

师:你们怎样地喊叫?怎样地奔跑?为什么那么用力地跑?

③师:同学们快看,风筝飞上蓝天了!

※风筝越飞越高,你想喊什么?你会怎样喊?你能用上“我____地喊:“___________”这种方式表达吗? 预设:我大声地喊:“它飞上天了!”

我高兴地喊:“看,我的风筝多漂亮!” 我兴奋地喊:“我们终于成功了!”

我担心的喊:“我的风筝千万别掉下来。”

④师:是呀!就连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你听了别人的赞美有什么感受?(板书:高兴)

⑤师: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这段文字,读出你们的快乐和自豪。

2、说话练习

师:其实,我们的 “幸福鸟”飞起来了,我们的_____也飞起来了。(出示,请学生补充——快乐、高兴、兴奋、希望)

(三)学习4—8自然段

1、过渡语:(出示句子)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始终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尽情地奔跑着。风筝也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可就在这时候,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停顿)快!把风筝拉住,你拉到了吗?(提问)出示:倏地便没了踪影。(说明风筝消失得非常快,转眼间就没有了踪影)

我们的风筝飞走了,此时此刻,你还快活吗?又是什么样的心情?谁能用书上的词语来形容一下?

(汇报板书:大惊失色、千呼万唤)

⑴理解“大惊失色”

师:是什么把我们的脸惊得都变了颜色?所以我们对着天空——千呼万唤。

⑵理解“千呼万唤”

师:同学们快来看一看,你发现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了吗?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千万”的四字词语?(千军万马、千山万水、千辛万苦)

师:在这些词语中“千、万”都表示程度深的意思。那么在这里,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对着天空喊什么呢?

师:带着这种感受赶快读读这部分文字。(指名读书)⑶师:但是风筝是听不到我们的呼喊的,为了一只风筝,我们都哭了。出示句子,让学生齐读:

为了一只我们亲手制作的风筝,我们大声地哭了。

为了一只曾经带给我们快乐和希望的风筝,我们心痛地哭了。

为了一只曾经让我们骄傲和自豪的风筝,我们伤心地哭了。(4)师:就是这样一只风筝,我们找了半个下午都没有找到,此时此刻你是什么心情?(板书:垂头丧气)

师:正当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时,忽然发现远处的水磨坊还没有找过,此时,你是什么心情?会怎样地说:

我会()地说:“那儿找过了吗?”(板书:满怀希望)(5)理解两个“幸福鸟”不同的引号的用法

出示:“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四、拓展升华

同学们,故事没有结束。让我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幸福鸟真的被你找到了,你什么心情?

如果没有找到,你又会是什么心情?会做什么?

五、结束语

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不管这件事情的结果如何,我们都会快乐。即使这只风筝没有找到,我们也会重新做一只新风筝,重新放飞我们的快乐和希望。这也正是风筝带给我们童年最大的快乐。

《风筝》教学内容述评 篇6

纵观这42个课例, 有的老师把目光集中于文本中的语句, 通过梳理文意帮助学生理解主题;有的老师把文章当成例文, 着眼于相关的读写知识和方法;有的老师则把它当成了解鲁迅的通道或者窗口, 指向于感受体验鲁迅精神;还有的则把文章当成了开展学习活动的引子, 或引起话题, 或展开活动。

一、教学内容的展开主要落实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类, 教学内容重在梳理文意, 理解文章中难懂的语句, 理解文章的主题。

这一类教学案例很多, 占案例总数的一半以上。大多数老师的教学从梳理文章内容入手, 首先通过整体感知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使学生明确《风筝》这篇散文讲的是鲁迅小时候与小兄弟之间发生的有关亲情的故事。作者小时候不让喜欢风筝的弟弟玩风筝, 认为那是没出息, 当后来发现弟弟偷做风筝时又粗暴地毁坏了风筝。当作者长大后, 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 终于认识到自己小时的错误, 就想尽办法弥补, 可是却发现弟弟早已忘记那件事, 作者也就没有可能再求得弟弟的原谅了, 于是“我的心只得沉重着”。通过这样的梳理, 可以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接着一起探究问题, 如:“1.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的虐杀的一幕’具体指什么内容?2.看到‘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为什么‘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3.‘然而我的惩罚终于到了’, 这里面的‘我的惩罚’具体指什么?4.‘我’讨弟弟的宽恕, 弟弟全然忘却了, 为什么‘我’的心情反而‘只得沉重着’?”等与理解文章主题相关的重点语句。

有的案例中问题由教师直接提出, 如荣百凤老师的《〈风筝〉教学设计》、朱以鸿老师的《扣点引线, 步步推进———〈风筝〉教学设计》;有的则由学生讨论交流生成, 如杨增华老师的《〈风筝〉教学设计》、刘艳老师的《一次开放与!!封闭的冲撞———〈风筝〉课堂教学!实录及评点》等。形式虽然不同, !但异途同归, 都指向于对文章本!!身的理解。

第二类, 通过课文的学习, 掌握象征、圈点勾画、对比、环境描写等读写方法。

这类案例不多, 但各具特色。比如陈洁老师的《理解“风筝”的象征意义》, 先是以“花语游戏——移情于物”导入, 把抽象的概念“象征”具体化, 接着解读古今诗文中出现的“月亮”的象征含义、解读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物象”的象征意义, 通过例证让学生明白事物与其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 再通过运用“少年时, 风筝是……”的句式说一说“风筝”在“我”的回忆中的象征意义, 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创作一首小诗, 最后阅读运用“象征”手法的篇章或者语段, 强化学生对“象征”的理解。整个教学过程中, 从了解概念入手, 通过具体实例明白事物与象征意义之间的联系, 再回到课文中发现文章中的象征意义, 并学习运用象征手法创作小诗, 最后扩展阅读运用象征手法的文本, 把《风筝》当做了学习“象征”的例文, 指向明确, 活动充分。

刘燕春老师则将学习重点放在了“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先通过引领学生分析“我”与“弟弟”的不同态度、认识对比及作用;接着让学生寻找文章中其余段落中的对比手法, 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往事的温和与现实的寒威”之间的对比, 实现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最后让同学们尝试思考“文章是如何运用对比的手法来架构全文的”来完成对本文中对比手法的学习。

王晓星、马皓老师的教学设计《体验通过写作———〈风筝〉与〈我的兄弟〉》, 则通过比较《风筝》和《我的兄弟》两文的异同, 总结出扩写的方法:“环境描写、对于主要事件的详细叙述、细节描写、事情前因后果的引述、各种修辞的运用”等方法, 让同学们先“说一个自己生活中发生的感人或者有趣的小故事”, 再运用前面总结出来的方法进行扩写。把《风筝》当成了一个范例来学习写作。

这些老师, 都选取文本的一个角度加以充分的利用, 在确定好其教学价值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 进行了有效的学习。

第三类老师, 将学习《风筝》, 当成感受和理解鲁迅精神的一个文本。这些老师认为学习鲁迅的作品, 不只是学习相应的阅读或写作技能, 更应该是为学生打开一个认识鲁迅、了解鲁迅的窗口。

比如在于博老师的教学设计方案《体验鲁迅的“民族魂”》中, 提供了王晓明著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 了解鲁迅的成长经历;师生共同阅读《一件小事》, 结合张梦阳对鲁迅的评价, 让同学们理解鲁迅的“自我批判、自我反省”的精神, 并布置课后作业, 写一则“关于鲁迅自省精神”的短文, 以加深对鲁迅自省精神的印象。

张贤臣老师也同样把课堂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从品味语言入手, 训练他们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意的能力, 从而帮助他们感受作者深邃的思想, 触摸活着的鲁迅”。

第四类老师, 把《风筝》一文, 当成了开展活动或展开讨论话题的引子。比如, 曾宣伟老师在他的教学设计方案中, 要求大家“言说每个人的‘风筝故事’”:教师先“讲一件‘有悔意的童年往事’”, 并请同学们讨论交流自己准备好的类似的故事;再朗读课文, 讨论《风筝》这则故事的主题和现实意义, 并按要求写一则“悔”的故事。

而徐中华老师的课堂上, 从询问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入手, 让学生谈谈对“补课、作业的看法”, 鲁迅也“借《风筝》来表达他对‘作业、补课问题’的回答”,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淡化了对于话题的讨论, 将学生的视线拉到了感知、鉴赏文本上, 但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提问:“鲁迅弟弟的童年被无知的哥哥虐杀了, 你们呢, 你们的童年在哪里”又将同学们的注意由文本转向了话题。

由于不同的教师对于《风筝》文本本身的理解不同, 同时对于这篇文章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认识不一, 造成此课的教学内容存在不小的差异。通过上文相对系统全面的对《风筝》一文的教学内容加以梳理, 希望对中学教师在此课教学内容的确定上有所裨益。

二、评议

1.《风筝》为什么难懂难教?

中学校园里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 二怕写作文, 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的文章被公认为语言晦涩, 意蕴丰富, 难懂难教。那么, 具体到《风筝》一文, 又为什么难懂难教呢?

很多老师在陈述《风筝》难懂的理由时, 只提及《风筝》是鲁迅先生的文章, 这恐怕是受了上述观念的影响。比如, 何祎老师说“这是一篇鲁迅先生的文章, 要深入理解文意不是件易事”;郑山河老师提到“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到鲁迅的文章, 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白书娟老师也同样认为“这篇课文是鲁迅先生的作品, 学生上初中后第一次接触, 学习难度较大, 课文难点较多”;冉德泰老师也提到“由于本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 不了解作者的写作风格, 而且文章中疑难的问题较多, 所以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也有老师更为具体地指出了本文难懂的原因, 比如裘玉萍老师指出《风筝》“语言的晦涩, 让初一的学生感到理解的困难”;高颂民老师则认为“因为内容的深刻和主题的多元, 给文本解读带来了困难, 更为学生的解读带来困难”。

当然其主题的丰富性和多元性, 确实造成了解读方面的困难。通过中国知网的搜索, 可以搜到几十篇讨论《风筝》主题的文章, 见解各异, 论述也都有一定的理据。而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选择教学内容, 把握文章的定位则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面对的难题, 这也是《风筝》难教的主要原因。有老师追问教材编写者“《风筝》内涵丰富深刻, 学生真的难以进入文本。老师应在课堂上解读到什么程度呢?”;还有的老师经历反复思考后, 依然无法确定如果再上《风筝》, “是否能真的将亲情抛开, 大谈文中我’的角色变化呢?还是根据初一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 削足适履, 做一番文本的浅化处理呢?如若两者都不对, 那《风筝》一文究竟该如何定位呢?”也有的老师在教学实践中把《风筝》当成例文来教, 对自己的这种做法是否合适却心存疑虑, 觉得“对于这篇具有多角度、多层面内涵的文本而言, 又似乎厚度不够。”

尽管很多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但由于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文本内容、教师素质、学生学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同一篇文章的核心教学价值的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 针对《风筝》一文, 如何确定教学内容, 依然需要反复思考、实践、调整。

2.“小弟弟”真的忘却了吗?

在教学过程中, 对于文中的小弟弟是否忘却, 同学们的看法出现了分歧, 有的同学认为:

生1:我觉得弟弟“全然忘却”是假话, 他是故意这样说的。他故意让哥哥觉得他以前的做法并没有给自己留下心灵的伤痕, 目的就是怕哥哥现在还在为这件事纠结, 说忘记是善意的谎言, 表现的还是对哥哥的爱。

生2:我不同意这种看法, 我认为弟弟是真的全然忘却了。也许在风筝事件上, 弟弟自始至终都认为哥哥这样做是正确的, 他也明白哥哥这样做是希望自己有出息, 哥哥管教自己是应该的。因此, 他对这件事不会记得很牢, 忘却是自然的, 这同样也表现了弟弟对哥哥的爱, 是对爱的理解!

老师的看法也出现了分歧。有的老师认为小弟弟忘记了, 在提问的时候直接问大家:“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却那件事, ‘我’的心为什么依然沉重?对弟弟的‘全然忘却’, 我究竟持怎样的态度?”有的老师则认为小弟弟并没有忘记:“看来, 小兄弟关于风筝一事所说的‘有过这样的事吗’是说谎, 他说谎的原因用作者的思想来理解是因为这件事小兄弟不仅没有忘记, 而且是深深地记得, 之所以说忘记是因为在他心中依然不能原谅哥哥对他的伤害。”

《风筝》教学设计 篇7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训练阅读能力,能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章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结合自己的人生经验,在阅读中,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训练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说话能力。

2、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思路

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因此对于文章的主题,可以从多角度去

审视。本课计划从封建教育的角度去理解,从自我解剖的角度去理解。

现代语文教育特别需要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也特别需要注意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独创性的理解。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

么教师也要从文本中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

所以本课由一首风筝诗导入,检查旧知,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提出疑问,从众多疑问中选出本课研究的重点:此文是如何表达出一种深沉的悲哀感情的?然后从

人事景物的角度进行解读,再进行心理测试,对学生进行完善人格教育。小结时要归纳出描写人物的方法,感受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艺术风格,未尾进行说话训练,把听说读

写结合起来,最后在抒情的音乐声中结束新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掌握词语的情况。

2、联系全文谈谈读后的感受。

三、研读课文,走进悲剧事件

学生讨论,明确本课学习方向。

1、态度对比,奠定悲剧背景

曾经发生的那么粗暴的事一-一哥哥撕毁弟弟的风筝,这是一种偶然的行为吗?为什么?

出示第三段的内容:

但我是向来不爱放风筝的,不但不爱,并且嫌恶它,因为我以为这是没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艺。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时大概十岁内外罢,多病,瘦得不堪,然而

最喜欢风筝,自己买不起,我又不许放,他只得张着小嘴,呆看着空中出神,有时竟至于小半日。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他高兴

得跳跃。他的这些,在我看来都是笑柄,可鄙的。

2、激烈冲突,酿成悲剧事件

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第四段。考虑一下,如何把这些内容表演出来?同学们可以联系第三段的内容,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出示第四段: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日不很看见他了,但记得曾见他在后园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果然就在尘封的什物

堆中发现了他。他向着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惊惶地站了起来,失了色瑟缩着。大方凳旁靠着一个蝴蝶风筝的竹骨,还没有糊上纸,凳上是一对做眼睛用的小风轮,正用

红纸条装饰着,将要完工了。我在破获秘密的满足中,又很愤怒他的瞒了我的眼睛,这样苦心孤诣地来偷做没出息孩子的玩艺。我即刻伸手折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

掷在地下,踏扁了。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我当然得到完全的胜利,于是傲然走出,留他绝望地站在小屋里。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有留心。

3、读书偶得,感受悔悟自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哥哥的傲然持续了多久?当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有什么反应和感受呢?

4、弥补前非,倍增悲哀难过,体会忏悔心情

5、心育培养

同学们朗读最后一段,想一想,“我”是否想过要摆脱这种悲哀的境地呢?结果如何?

四、分析景物,感受悲剧氛围

1、文章的末尾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文章中还有哪些段落描写了景物?

3、文章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五、品评人事景,多角度理解课文主题

1、请同学们试用一句话说说哥哥或弟弟的形象。

2、作为局外人,你有什么话想向哥哥或弟弟说吗?能给他们提点意见或给点忠告吗?

六、创新思维,心理培育,提高能力

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现在的情况,设想一下二十年后你可能会为成长岁月中的什么事情而后悔、自责?(提示:可以从与同学的关系、与父母的关系、对待学习、对待体育

锻炼等角度考虑)

七、总结全文

今天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了景物描写的作用,并且从人、事、景物的角度感受了课文的悲哀气氛,解读了这个由封建教育导致的悲剧,同时也深

刻地感受了鲁迅先生勇于自我解剖的高尚人格。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受到启示。

在这篇散文里鲁迅先生不仅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儿童的毒害,也为我们吹奏了一曲人情美的温馨之歌。愿同学们都能拥有自由、快乐的天地。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关

于“风筝”的诗吧,尽情感受一下在春光明媚的季节里放飞风筝的乐趣!

八、板书设计

设计亮点

《风筝》一课内涵丰富。为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本课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设计了一个表演的环节,

一个心理测试的环节,并且适当地使用了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专家点评

《风筝》这篇文章思想深刻,对主题的理解应是多向的。教者主要从“悲哀”的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主题。上课时从情感角度切入,把握了情感基调,从而带动对全篇的深

韩《风筝》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12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词语和句子,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4.引导学生摘抄喜欢的句子。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重点词句,体会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过程中伙伴们的心情变化。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心情变化写具体的。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请思路,悟读一、二自然段,学习生字。

一、唤起情感,引入课题 1.阅读“资料袋”中的文字。

2.交流自己手机到的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图片和放风筝的情景资料。

3.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同桌互读,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2.指名读,纠正读错的字音。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板书。做风筝 放风筝 心情 找风筝

4.作者在描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情景时,重点写了伙伴们心情的起伏变化。自由读课文,看看他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时候心情是怎样变化的。

读后汇报,教师归纳板书:快活、兴奋、着急、难过

三、学习第二段。

1.做风筝的快乐在哪里呢?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看看从哪些词句感受到他们的快活。

2.汇报。(小黑板上标注重点词语)精心 憧憬和希望 依然快活 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精心”是什么意思?

“憧憬”是什么意思?(师:查字典是理解词语的一个重要方法)文中的孩子们“憧憬”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憧憬吗?(联系生活体验也有助于理解词语意思。)

“依然”是什么意思?(师:理解词语还可以联系上下文。)3.为什么我们精心做着风筝,把它叫着“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引读:“我们精心做着„„写在上面”。

1、因为风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最大的快乐,所以我们„„

2、因为风筝给我们的童年带来最大的快乐,所以我们„„

3、因为风筝给我们的梦想带来最大的快乐,所以我们„„ 4.现在大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把他们的憧憬和希望读出来。自由练习。指名读。评议。齐读。

四、学习生字,练习书写。1.自学生字,交流学法。(1)出示生字,指名读,组词。(2)观察要求会写的字,交流写字经验。(3)练习书写生字。2.抄写词语表中本课的词语。

五、作业

继续练读课文,重点读你特别喜欢的部分,明天交流。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重点词句,体会感悟“我们”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一、复习。

1.读生字词语,重点指导读好“磨坊”。

2.指出在写字作业中写错的地方。重点:命、丧。

二、学习“放风筝”部分

师:几根细苇,几张纸,带着几许幸福的憧憬,我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做了一只满载希望的风筝。风筝做好了,这时你最想做什么呢?那几个小伙伴在放风筝时有哪些快乐呢?请同学们用上一节课的方法自学3、4自然段“放风筝”部分。1.自学提示:

(1)找出描写心情的句子;(2)抓住关键词语进行感悟;(3)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心情。2.学生自学 3.学生汇报 相机出示句子:

(1)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着,我们快活地喊着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奔跑。心情怎样?(板书:快活)朗读指导: A.快乐的读

B.指导: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抓住

这两个词再来快乐地读一读。(快活地喊叫、拼命地奔跑)C.他们拼命地奔跑,快活地喊叫,你觉得他们会在喊叫些什么呢?谁能配上表情动作来喊一喊?(学生表演读)D.师:让我们一起来快活地喊一喊吧!

(引读: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 生交流)(全体起立)学生自由呼喊,快乐的呼喊

E.师:真开心呀,你觉得此时飞起来的仅仅只是风筝吗?随着风筝一起飞起来的还有什么?

填空: 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____也飞起来了(心、希望、快乐、梦想„„ „„)

是啊,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心,我们的希望,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幸福也都飞起来了,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那么高!”

听了这话,你有什么想法?(高兴、自豪、得意 板书:自豪)(2)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

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最能反映出“我们”当时快活的心情?(从„„到„„还是„„)

同学们,你们的心飞到天上了吗?你们的希望飞到天上了吗?你们的快乐飞到天上了吗?你们的梦想飞到天上了吗? 让我们带着感情把这句话读一读吧!

4.提示:从图上也能看出他们的快乐吗?(表情、动作)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吗?(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等)

5.再读第三自然段,看看课文中哪两个词语描写了风筝刚刚起飞和已经飞到空中时优美的样子,找到后多读几遍。

(1)一人用手托着,另一人用手牵这会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一声发“放”那线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学习(凌空飞起)A凌:读音 B意思 C轮读、评价、指导(2)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着,我们快活地喊着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奔跑。

学习(翩翩起舞)翩:读音 从字形上理解意思

6.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快乐地、自豪地读好第三段和第四段的前两句话。

三、学习“找风筝”部分

1.师范读引入: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了一阵风,,线嘣的一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课文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写风筝消失得很快?(“倏”)联系文中的内容说说它的意思 小朋友的心情会有什么变化呢?请赶快自己读一读4-5自然段。找出描写我们心情变化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2.学生自学。3.学生汇报 相机出示句子。

句子1.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心情变得怎样了?(板书:着急)哪里体现出来了?

大惊失色:形容非常吃惊、脸色都变了。师评:是啊,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受了!

千呼万唤:一次次,一声声地呼唤

(帮助理解“千呼万唤”)此时,他们又会呼唤什么呢?你来呼一呼,唤一唤。具体操作:

一生呼唤后,师评:你这是千呼万唤吗?这是“一呼两唤”!谁再来“千呼万唤”?生唤。(次数增多了。)有进步!可是此时,呼唤的只是你一个人吗?不。是所有的小伙伴。那让我们一齐来唤一唤吧。同学们,大家千呼万唤,想唤回什么呢?(风筝、快乐、自豪)句子2.我们都哭了,我在田野里找了半个下午也不见踪影。心情又是怎样的?(板书:伤心)

句子3: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理解“垂头丧气”:失望了,觉得再也找不到了,没有希望了!哪些地方让你感到他们真的是垂头丧气?什么情况下你会垂头丧气?

(2)用垂头丧气造句。

4.拓展:不过是一只很普通的风筝,然而却让小伙伴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垂头丧气。你认为他们有希望找到“幸福鸟”吗?(让学生大胆想象,能说多少说多少 找到了,幸福鸟就在水磨房旁边 没找到)

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说说你的理解 出示句子: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 ‘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 “幸福鸟”„„ “那”儿指什么地方?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动,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里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师:那么我们充满希望(板书:充满希望)地来读读——(引读—— 一抬头„„)

指导读,读出充满希望的语气

5.师:你们仅仅在找一只风筝吗?还在寻找什么呢?

(不仅仅只是为了寻找一只风筝,我们是在寻找幸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幸福和憧憬,只要我们寻找下去,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我们的“幸福鸟”。)

四、布置作业: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续写 : 板书设计:

风筝

浅谈初中语文《风筝》的教学反思 篇9

1. 教学思路清晰

一开始, 让学生谈自己放飞风筝的自由与快乐, 引出课文兄弟俩对风筝的不同态度, 由此矛盾而上演了一场“精神虐杀事件”。最后讨论体会封建教育思想和伦理道德才是导致这场“精神虐杀”真正的罪魁祸首。

2.教学方法得当

我紧紧抓住“精神虐杀”, 重点研读三、四自然段。如第三自然段中通过圈点、朗读, 突出“出神、惊呼、高兴得跳跃”, 让学生体会弟弟对风筝的酷爱以及表现弟弟天真活泼的形象。第四自然段以动作、神态等描写著称。教学时采用的是学生表演“我”毁风筝的片断, 其他学生很受启发。评点时, 大多数学生都能指出表演学生的不到位之处。通过朗读、表演, 学生充分领略了“我”的毫不顾忌、无情践踏风筝的粗暴行径。

对于教学中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 思维的碰撞, 这样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在讨论“‘我’还不是‘罪魁祸首’?那导致这场‘精神虐杀’悲剧的幕后真正‘凶手’是谁呢?”这个问题时, 我出示了鲁迅的生活背景以及写作的年代, 大大帮助了学生对此问题的理解, 降低了这个难题的难度。学生各抒己见, 有的从家庭背景出发述说, 有的从不平等的长幼关系阐述, 大部分同学认识到了这是封建教育思想导致的落后观念所致。即使他们说得不完整、欠深入, 但我还是一一予以了肯定。

通过教学我找出了自己教学的优势。

1. 导入的问题设计得比较巧妙:

“你见过风筝吗?见过什么样的风筝?你玩过风筝吗?你们放风筝时心情怎样?你们放的风筝是买来的还是自己做的?”这些问题正好与课文中的内容相关联, 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 注重让学生自读自悟。

在学生读了两遍课文之后, 让学生说说课文都写了什么, 学生大都能说出来课文写了孩子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 紧接着老师范读课文, 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孩子们在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 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孩子们的心情, 还把文中的相关语句找了出来。

3. 注重课堂小练笔。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写道:“童年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我抓住这句话, 引导学生进行仿写:“……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当时,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如:“夏天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游泳、打水仗。”“冬天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堆雪人、打雪仗。”“春天的时候, 我们这些女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编花环、戴花环。”“课余的时候, 我们这些孩子, 最大的快乐就是投沙包、干编号。”等多种说法, 真让我眼花缭乱。

然而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学生读书的时候, 教师最好同他们一起读;在朗读的指导上体现得不够, 指导朗读太少;重点地方, 还是应该精讲;仿写的指导上, 缺少完整的一套思路, 如从季节、从方位、从一天的时间段等, 给学生一个具体的方法。还有毁风筝事件中的“抓”“掷”“踏”等动作描写以及“傲然”“绝望”的神态描写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再让学生表演, 一定会比粗读立即表演的效果好。

2.这堂课是以“精神虐杀”来挖掘文章主题思想的, 但上课过程中, 针对学生的阐述过多分析了人物性格以及讲了文章选材的事情, 使整堂课有“散”架之感。

由此可见, 围绕一个主题, 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让学生读透, 打开思维, 并展开充分的讨论, 教师适时点拨, 这样的课堂才算是合格的语文课堂。

从总体上说, 通过对《风筝》的教学, 我获得了以下启示。

1.以自身对文本的生命化感悟, 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

我始终以为, 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 必得有高品味的语感, 并以自己的语感来唤醒学生沉睡的审美感觉和悟性。一位语文教师光有言语之爱还是不够的, 他还必须具备较强的言语感悟力和言语感染力。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言语奥秘的探索者、解密者、创造者, 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语文教师理应凭着自己对语言的独特的感受, 带领学生走进语言的精微隐秘的深处, 指点学生发现并欣赏琳琅满目的语言世界, 进而将自己的言语睿智传递给他们, 唤醒他们沉睡的言语感觉, 点染他们的言语悟性和灵性, 使他们逐渐获得言语领悟能力和创造能力。正如潘新和教授说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言语感觉和言语智慧的传递, 是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 唤醒鸿蒙未启的学生的言语灵性和悟性。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和感染力的教师, 是无法敲开学生的言语心智法门的。”

2.以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生为指归, 让学生在建构精神家园的同时, 发展言语能力

语文教师不仅承担着教会学生知识, 而且承担着帮助学生建构精神家园的重任。因为一个人毕其一生, 除了建构物质家园, 还要建构精神家园。人之所以成其为人, 就在于他有精神上的追求, 有向善的良知, 向美的情怀, 向真的思想, 有超乎于现实功利之上的道德、理想、信念, 有对人自身的精神抚慰、终极关怀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们为此不避辛劳、殚精竭虑, 目的就是要为自己建造一个精神生活的寓所, 唯有精神的家, 才是人类真正的归宿。因此, 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引领者, 我们要重视学生精神家园的建设。这种建设, 不是架空地喊口号, 而是要借助于言语活动进行。因为人类的一切精神财富, 人类的思想与情感、智慧与问明、知识与能力, 都要借助语言得以表达与承传。

上一篇:老兵欢送词下一篇:如何提高个人魅力与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