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学方法

2024-07-21

儿童教学方法(共8篇)

儿童教学方法 篇1

◆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石牌镇中心学校 李竹平

研究表明,儿童诗的创作自19世纪以来,主要有两个立场,即歌咏儿童的立场和抒发儿童心声的立场。无论从哪个立场出发,儿童诗作家的创作都可以概括为“表达儿童”,而这种立足于儿童这一主体的表达,正好契合了儿童心理和言语发展的需要,暗合了儿童自身情感表达的需要,进而以发现、唤醒、分享、启发等方式促成了“儿童的表达”。因此,儿童诗是真正的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儿童本位”的童诗教学也就成为了必然的诉求。那么,如何构建“儿童本位”的儿童诗教学呢?

一、研读儿童诗,破解儿童诗“表达儿童”的密码

对文本进行科学、适切的教学解读,是教师引领学生在课堂上与文本展开有效对话的基础。不同的文本具有不同的特质,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与文本特性紧密相关的具体读写目标当中。而同一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当中,无论是习得阅读策略还是领悟表达方法,都具有共性的一面。儿童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它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隐含着怎样的秘密呢?破解儿童诗的言语密码,一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1.儿童的意象。

儿童诗是“表达儿童”的,所以要求诗歌中蕴含的情感必须从儿童心灵深处抒发出来,逼真地传达出孩子们那种美好的感情、善良的愿望、有趣的情致,以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儿童诗以形象来表达情感,但儿童诗有别于儿歌,儿歌的形象直接而具体,儿童诗的形象表现为一种“意境”,“象”中寓“意”,是为“意象”。

儿童诗的意象是儿童能够直觉的、心领神会的艺术形象,它或托物言情,或借景抒情,主观思想十分鲜明。如《我想》:“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带着一串花苞,/牵着万缕阳光,/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这里的“小手”“花苞”富于抒情主人公主观的感受和想象力,“悠呀,悠——/悠出声声——春的歌唱”明显表现的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再如《植物妈妈有办法》,“植物妈妈有办法”,这样的题目就是一个令儿童浮想联翩的意象的载体。“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看似平白如话的诗句,却不着痕迹地内蕴了丰富的情感信息和广阔的意象空间。“孩子——妈妈”,这样的关联最易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四海为家”,是心跳,是期待,是探寻二是呀,“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的孩子要离开妈妈,它们靠的什么办法呢?试想,哪颗童心不会被这样的问题所吸引?这绝对不是对枯燥的知识产生的兴趣,而是自然、真切的情感的追寻,是一种物我两忘的美好境界的沉浸。2.儿童的独白。

什么是儿童的独白?维果茨基说:“书面言语和内部言语代表独白,而大多数情况下口头语言则代表对话。”他还说:“比较而言,独白是一种复杂的结构,可以从容不迫地、有意识地进行语言的精心组织。”简单地讲,儿童诗的独白,强调的是儿童诗语言的沉思性、含蓄性,是一种意蕴丰厚的、儿童言语思维的“言外之意”,需要读者“沉吟体悟”。如“柳树跟孩子们玩耍了,/玩着玩着,/小朋友们,长高了„„”(《柳树醒了》)这首诗语言活泼,看似浅白,但诗句中蕴含的情趣需要顿悟或静静品味,才能深得个中滋味。读者,尤其是儿童,需要调动内在的言语结构以及对生活的诗性敏悟,才能领会其间蕴含的意趣再如《心》:“妈妈是大人,/个头比我大。/可是,/妈妈的心好小,/因为妈妈说,/满心都是小小的我。/我是个娃娃,/个头还很小。/但是小小的我,/心很大很大。/因为我的心里,/装了妈妈也不会满。”——整首诗完全是儿童的诗性独白,诗人将儿童诗性的灵感用朴素而细腻的语言形象化,让人读后或会心一笑,或静静回味。与儿歌进行比较,儿童诗“独白”的特点就更清晰了。

3.儿童的修辞。

“情欲信,辞欲巧”,诗歌是离不开修辞的。儿童诗当然也离不开修辞。与成人诗的修辞不同,儿童诗运用的是与儿童形象思维密切相关的修辞方式,如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夸张等,还有“图画”(通过将诗句形象化地排列,以强化想象和感受)。之所以将儿童诗中常用的修辞称为“儿童的修辞”,因为这些修辞都是想象力的产物,是儿童言语思维世界的本真形态。如《一株紫丁香》:“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叉甜。”“星星困得眨眼”是儿童的拟人修辞;“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是儿童的直觉想象中的通感。再如《磨刀石》:“月亮把夜天/当成一块/蓝幽幽的/磨刀石/磨亮了镰刀/她就要去收割/像麦粒一样成熟的/满天的星星了”——“夜天”像“蓝幽幽的磨刀石”,“月亮”像“镰刀”,而“星星”就像成熟的麦粒,正是这形象的、儿童眼中的自自然然的比喻,让这首诗独具一格,韵味无穷 4.儿童的发现。

儿童的发现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儿童诗作者对儿童生命、儿童世界的发现;一是指儿童以其特有的生命方式对世界的发现,表现为率真的童趣。这两种发现都是儿童诗参与儿童精神世界构建的必然诉求。如《游戏》:“‘小弟弟,我们来游戏,/姐姐当老师,/你当学生。’/‘姐姐,那么,小妹妹呢?’/‘小妹妹太小了,/她什么也不会做一/我看——/让她当校长算了。”’校长什么也不会做,这完全属于儿童的“发现”,它不符合事实,却充满了童趣。再如《篱笆那边》:“篱笆那边,/有草莓一棵,/我知道,如果我愿,/我可以爬过。/草莓,真甜!/可是,脏了围裙,/上帝一定要骂我!/哦,亲爱的,我猜,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诗人从儿童的角度去思考,去发现,世界就如同那“真甜”的草莓,孩子忍不住去摘二问题在于,大人们总是以各种理由阻止孩子“犯错”。而诗人从孩子的立场出发,更敏锐地发现:“如果他也是个孩子/他也会爬过去,如果他能爬过!”这样,儿童眼光的立场,使诗歌的象征意义充满了儿童化的情趣和韵昧。

一、立足“儿童本位”,构建儿童诗教学新模式

(一)让学生经历自我发现之旅

儿童诗教学,也就是童诗教育,是语文或者说文学对生命的启蒙教育。而这种教育的实现,必须也只能依靠儿童自己的方式,即儿童的自我发现去实现。

把学生带入儿童诗的世界,总是从阅读、感悟、欣赏开始的。让学生以言语生命的体验方式走进儿童诗的世界,教师一定要避免理性的解读与讲解。我们很容易发现,每一首优秀的儿童诗中都有真实的儿童存在,这是儿童诗的特性决定的。儿童诗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以儿童的心灵去感受,运用儿童的语言(诗的语言)对儿童生活进行形象抒写和表现。如《四季》:“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诗中的雪人不就是顽皮的儿童自己的形象吗?诗人写下这样的诗句时,看到的是自己的童年;儿童诵读这样的诗句时,发现了自己就在诗中。学生阅读这样的儿童诗,只有经历一个完整地自我发现之旅,才能真正人情入境,还原并融人诗歌意象之中,实现言语生命的自我构建。

让学生经历自我发现之旅,就是要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属于自己的儿童诗阅读过程,教师不能先人为主或过度介入。学生打开一首儿童诗,一句一句地用心读下来,于诗歌形式当中,会自然而然地发现优美的节奏和韵味;于诗歌形象当中,往往会不知不觉地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所以,和学生一起走进儿童诗的意境,教师只需在学生读到兴味盎然时,迎着学生的兴致聊聊学生的发现和感受。例如,教学儿童诗《我想》,先让学生自由地读,自主地思,当学生读到情不自禁或心领神会之时,教师再引导他们谈一谈:反反复复,用心用情地读着这首儿童诗,你现在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感受是什么?(二)用“儿童的表达”促进儿童的表达

儿童诗中“儿童的表达”指的就是上文所讲到的“儿童的意象”“儿童的独白”“儿童的修辞”“儿童的发现”等,是符合儿童心性,指向儿童心灵,契合儿童言语生命形态的表达。所以,利用儿童诗的这种特性来促进儿童表达能力的提升,是儿童诗教学的应然选择。对应儿童诗“表达儿童”的“密码”,在儿童诗教学中促进儿童的表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1.“意象”融通,以情激思。

金波的《如果我是一片雪花》这样写道:“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会飘到什么地方去呢?/飘到小河里,/变成一滴水,/和小鱼虾游戏。∥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飘到广场上,/去堆胖雪人,/望着你笑眯眯。∥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飘落在妈妈的脸上,/亲亲她,亲亲她,/然后就快乐地融化。”简单的引导、对话,学生便能从诗歌意象中明白雪花的快乐和善良,感受到这世界中生命的奇妙。学生读懂了“雪花”形象,情感便产生了共鸣,对“象外之意”的领悟便自然转化为“意内之象”,相似意象的表达与塑造也就水到渠成:“如果你是一片雪花,你会做哪些美妙的事情呢?”果然,学生的“创作”让人拍手称快:“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会飘落到小草身旁,/跟种子一起做游戏,/让干枯的小草不再寂寞。∥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愿飘落到白杨树的枝干上,/等待绿叶,/开心地冒出来。∥如果我是一片雪花,/我愿落到爸爸的肩上,/亲亲他,亲亲他,/然后再温暖地融化”。2.感受意蕴,以智启思。

“诗言志,歌咏言。”对于成年作者来说,儿童诗是沉思的结晶,而对于儿童来说,儿童诗就是儿童诗性智慧的自然流露。儿童诗的“独白”实质上是一种意蕴丰厚的、儿童言语思维的“言外之意”,充满了顿悟式的儿童智慧。例如,“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街头》)这样的表达,正是儿童自然状态下的言语思维,正如儿童会这样描述挂着露珠的花朵:“花儿开心得笑出了眼泪。”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儿童诗中的这种“独白”,唤醒学生的诗性思维,鼓励学生智性地表达。

学生诵读金子美玲的《心》后,充分感受了“大”与“小”的独特意蕴,很自然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太阳/是最胆小的,/看见比自己小的星星、月亮,/就一溜姻儿地跑了,/还要拉着我们,/一起逃回家”。儿童的这种“独白”需要的往往不是学习,而是唤醒与激发,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儿童诗中感悟其言语思维的智慧,从而受到启发,释放自己心中的“诗”。

3.品味修辞,放飞想象一

没有修辞,便没有诗歌;没有儿童的修辞,便没有儿童诗。修辞不是理性的产物,而是想象的结晶。对于儿童而言,修辞是其认识世界和言语思维的一种本真方式,阅读真正的儿童诗,品味诗中的修辞,需要的是童真和敏感,儿童诗教学要呵护这份童真,珍视这种敏感,从而保证儿童敢于、善于、乐于运用属于自己的修辞方式来表达,来创作。

儿童诗中,像“星星困得眨眼”这样的拟人修辞,“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这样的自觉想象中的通感比比皆是。再看朱邦彦的《稻田》:“稻田/这本书/风好爱翻/太阳好爱读∥风翻来翻去/太阳一读再读/一直读到—/熟”.这里有拟人,还有双关,想象力之丰富,修辞运用之巧妙,都是儿童心所向往、心领神会的表达之美。引导儿童品味儿童诗的修辞,其实就是唤醒自己的想象和言语直觉,他们的创作便自然展现出修辞之美,想象之趣:“蓝天妈妈心情古怪。/有时晴,/带着太阳从早逛到晚、/有时阴,/把白云骂得脸色发青。/有时雨,/把太阳关家里做作业,/自己却还哭个不停”。4.展示自我,抒写真情。

儿童诗是属于儿童的,因为其中隐含着“发现儿童”和儿童自我发现的秘密,能够直抵儿童的心灵,引起儿童情感和认知上的共鸣。儿童诗教学中用“儿童的表达”来促进儿童的表达,仅仅从形式的角度人手是不够的,根本的还是要触动儿童的情感世界,让儿童用一颗本真的心来感受世界,用纯净的眼来发现世界,然后才能用诗来表达,来倾诉。

“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巨人,/高高坐在枕头山岗上,/静静俯视我的平原和峡谷,/还有整个床上的大陆。”(斯蒂文森《床上的大陆》)读着这样的诗句,想象着这样的情景,有哪个儿童不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不正是他们曾经或者正在拥有的游戏吗?所以,抓住时机,鼓励儿童也用自己的眼光来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的诗句便从儿童的笔尖流淌出来:“太阳/是个小宝宝/因为/他每天起床/都要公鸡/一遍叉一遍地喊/哈哈/就像我一样”、或者让儿童写写自己的诗意生活,这样的儿童诗自然是在表达儿童的诗意存在:“爷爷的爱,/是准时的接送;/奶奶的爱,/是喷香的鸡腿;/爸爸的爱,/是严厉地检查作业;/妈妈的爱,/是重复的叮咛;∥我的爱,/就是让他们都高兴”。或者引导儿童诗意地表达童真童趣的沉思:“你越飞越高,/越飞越远,/不听线妈妈的劝告。/啪——/线断了。/是不是太调皮了,/才闪了腰?”

“教育者应该利用年幼的孩子们在生活中的这一‘诗的阶段’。不要忘记,在这个阶段,诗歌作用于儿童的思考和感情,成为强有力的一种教育的手段。毋庸赘言,诗歌能帮助孩子感知周围的世界,有效地促进孩子语言的形成。”丘科夫斯基的这段话充分说明丫儿童诗教学之于儿童的教育和言语学习的重要性。儿童本位的儿童诗教学,无论是赏读还是仿写、创作,教师眼中、心中都要有真实的、活生生的儿童,要运用儿童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把儿童诗“还给”儿童。

儿童教学方法 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 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然而, 在当前的幼儿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普遍问题, 如幼儿文学的老师大多由学中文专业的教师担任教学工作, 他们缺乏对幼儿心理特性、年龄特征、审美特征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再如仅仅把文学活动看成语言领域的一项内容, 活动形式单一, 只注重表达与机械记忆, 而对文学作品内在价值把握不够。因此, 结合自己对《幼儿文学》的教学经验, 对该课程的认识和教学方法做以下反思。

一、学前儿童文学与幼儿教师

学前儿童接受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幼儿教师的引导和推动。幼儿教师在学前儿童和文学作品之间架起一座重要的桥梁。幼儿教师在阅读和教授学前问题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不仅能更好地了解学前儿童, 还会提高自身素质, 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精神世界。

要做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 必须要了解儿童。苏霍林斯基曾说过, 不了解学生, 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 不了解他的思想、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 就谈不上教育。二学前儿童文学是贴近学前儿童现实生活的文学, 它能反应学前儿童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幼儿教师在阅读和教授学前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 可以借此走入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 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 受到那种天真无邪的情感的感染, 从而为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中适合儿童文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一) 正确处理好教材, 对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选取与整合

我校《幼儿文学》课程一直采用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李莹、肖育林两位老师主编的《学前儿童文学》“十二五”规划教材, 按照教学计划周学时4节, 总课时为64学时。教学中, 我从实际出发, 把握大局, 认真分析处理教材, 对教材中关于幼儿文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这些略显枯燥、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的知识让学生做一般了解, 而把重点放在幼儿文学作品鉴赏创作和教学能力模拟实践活动上, 努力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同时, 利用网络资源, 选取一些课外儿童文学案例进行授课, 做到把握知识重点, 注重实例, 与阅读鉴赏紧密配合, 让学生多思考, 多练习, 将知识转化为技能,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例如在幼儿儿歌教学中, 我让学生选择最有特色的儿歌学习写简评。再如我让学生将写同一题材不同作者的作品进行对比找出异同, 这样既有针对性, 又能进行比较分析, 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 根据实际进行角色扮演, 让学生走入作品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授为主, 新课程改革之后, 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儿童文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想象能力的训练。例如, 在诗歌教学中, 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诵;在童话故事教学中, 加强学生的表演合作能力, 要求学生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在幼儿图画故事教学中, 尽量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幼儿喜剧教学中, 预先把角色分配给学生, 让他们熟悉角色台词, 在课堂上进行示范表演。通过开展这类教学活动, 我们尽量放开手脚, 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去尽情地游戏, 在动作中体验, 理解作品, 使课堂生动、有趣、气氛活跃、边表现积极。

(三) 实践教学法——幼儿模拟教学活动

幼教专业学生最终要走上讲台, 到教学一线去工作。因此, 在《幼儿文学》教学目标中鲜明提出培养学生具有组织幼儿文学教学活动能力的任务。另外, 从幼教专业学生心理需求来看, 学生有一种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给学生一个舞台, 他们就会演出十分精彩。因此, 在每章教学内容结束后, 我都会选用一篇经典教学案例进行示范教学展示, 并布置课后作业。例如, 在儿歌单元, 我的课后实践活动就是: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老师, 如何带领大班孩子学习这首知识童谣《地球圆圆》, 让学生分工合作完成教学方案设计, 道具和PPT的制作, 最后由一名学生进行讲课。

(四) 注重学生情感的培养

一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 幼儿期所阅读的文学作品对其情感有很大的启蒙引导作用。学前儿童文学作品蕴含着非常深刻的做人道理和共同的社会生活准则, 也饱含着大量健康的审美内容, 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儿童文学是爱的文学。作为即将从事幼教工作的学生, 培养他们的爱心、童心就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 老师可以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把爱的种子播撒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让学生体会到爱和温暖。只有这样的教育, 才能引导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风险的精神, 学会关心别人。

参考文献

[1]李莹.学前儿童文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3.

儿童本位,让儿童诗教学更高效 篇3

[关键词]儿童本位 儿童诗 高效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26

儿童诗以其清纯的情感、丰富的想象、明快的节奏颂扬了生活之美、自然之美、童心之美,深受儿童的喜爱。儿童诗是儿童认识世界、丰富情感、发展想象、实现自我、学习语言的典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儿童诗教学,绝不能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是要从儿童的视角,用最贴近儿童的方式引领他们与诗歌对话,与大千世界对话,让他们在赏读品味儿童诗的过程中,感受儿童诗的语言魅力。

一、用诗歌教学唤醒想象

诗歌教学应该是学生感知、感悟诗词美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流获得文本思想和言语智慧的过程。要想让学生“悠然心会,妙处说与君听”,需要教师不断地唤醒学生的情感。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秋天》的第二小节时,朱惠慧老师在学生充分读诗,理解、想象诗歌情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作者笔下的秋风吗?说说喜欢的理由。”并让学生分享自己打滚或者奔跑的经历,然后再与学生聊当时他们的感受。这样设计,丰富了诗歌的形象,唤醒了孩子的诗心,激发了他们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诗歌教学和阅读教学一样,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唤醒学生的创造潜能,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生哲理的感悟,并以此来润泽他们的心灵,提升他们的精神境界。

二、让诗歌教学充满童趣

儿童诗教学是对生命的启蒙教育,应该从儿童的实际需要出发,以儿童的视角,用最贴近儿童生活的方式引领儿童的心灵与诗歌、自然、生活对话。这种对话洋溢着生命的活力,滋养儿童的精神世界。

朱惠慧老师在教学《秋天》时,紧扣一个“嚷”字创设情境:“现在我们就是果园里的一只只苹果、一串串葡萄,秋风在你的身边奔跑,在你的脚底下打滚儿。此时,你会情不自禁地嚷起来。请你也来嚷一嚷……”“秋天果园里的水果可多啦,可爱的小柿子在哪里?你也来嚷一嚷!”“还有橘子、梨子,咧着嘴笑的石榴……都来嚷一嚷!”这样入情入境的体验,以儿童的视角去还原诗歌的意境和情趣,使诗歌教学课堂产生独特的魅力。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就进入了儿童诗所营造的广阔而迷人的想象空间,领会了诗歌所传达的情趣和作者对秋天的情意。

三、让诗歌教学贴近生活

儿童诗的读者是儿童,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启发孩子体会诗歌中的童趣。因此,教师要赋予诗歌丰富的生活意义,引领学生走进诗歌,获得更多的生活感悟。朱老师在教学“桂子”“羊肠小道”“肥膘”“葡萄”“红缨”“柔韧”这一组词语时,在学生正确认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质疑:“说说哪个词语自己还不理解。”有一个学生说不知道“红缨”一词是什么意思。朱老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说说“红缨”指的是玉米的哪个部分;并出示了一幅成熟的玉米图片,让学生在图上指一指,帮助学生在词语学习中认识事物。然后,朱老师还出示了戴在将军战马头上的红缨以及带有红缨帽子的图片,并且借助字典,让学生明白将军战马头上的红缨是荣耀的象征;让学生再联系诗歌中的语句,体会此时玉米举着红缨的高兴和自豪。

诗中有关玉米的描写只是作者笔下众多的秋天景物之一,但“玉米举着红缨乐了,忘掉一个夏天的烦恼”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形象,有力地渲染出秋天的喜悦。这种联系生活的词语教学,让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阅读诗歌的愉悦幸福。

三、让诗歌教学远离功利

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不学诗,无以言。”诗词之美,在于感悟,在于阅读,在于传承。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如何更好地传播传统文化,领略诗词之美呢?教材中编入不少的儿童诗,主要是为了进行初步的语言训练,激发孩子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可是,有的教师在教学时,做深入细致地分析讲解,以理解为目的,忽视儿童的学习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对儿童诗产生了高不可攀的畏惧感,继而谈诗色变,渐渐失去了学习儿童诗的兴趣。于丹说过:“要唤起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是每天强迫孩子必须学多少。”因此,诗歌的教学要做到远离功利。

在儿童诗的课堂上,如果教师心中不仅有课堂,而且还有诗,还有儿童,那么诗句就会从儿童的心灵深处自然流淌出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儿童诗,感受儿童诗的魅力,引导他们在快乐中阅读,在阅读中成长。

儿童素描学习和教学方法 篇4

由于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很多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素描。但是用专业化的素描教学方法去教年龄较小的孩子,难度很大。如何去开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素描教学,我们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儿童学习素描只一个劲儿地画几何体和静物,什么透视啦、色调啦,弄得学生头晕眼花,无所适从。学生表面上在画画,其实内心十分抵触,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他们所喜欢的,课堂气氛不佳,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我寻找出一套可行的素描教学方法:

1.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并不喜欢被成人的东西束缚,总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有的孩子并不是画不好素描,而是未到“火候”,老是把握不住直线弧线的画法,这是与他们的发育尚未健全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追求所画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度,既不合情理,更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接受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3.我们要学会运用易接受的素描技法来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其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运用素描的基本要素构成画面,使复杂的形态几何化、简单化,并通过观察、思考来提炼生活情节,多关心周围的事物,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画出一张题材内容有意义的创作式的素描。这样一来,就会使儿童产生表现的欲望,画出对生活的体验。

4.把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简单化。概括为:(1)点、线、面的安排;(2)空间感、立体感、色调的烘托处理;(3)简单的透视理解、构图的方法;(4)带趣味性主题情景的表现。

二、启发手段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想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为学素描就是画石膏几何体和静物,只要画出对象的结构、比例、明暗和空间关系就行了。还有的教师只让他们按教材中所谓“标准范画”来画,以至学生画出来的素描“千人一面”,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素描基本功,对自己画奸素描失去了信心。我鼓励他说:其实,你画得并不差,你能否换个思路和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画素描未必一定要画几何体,你可以把素描的形象加以联想,如圆球联想为猫的脑袋、圆柱体联想为弹簧„„在启发之下学生绘画的兴致大发:“原来素描也可以这样来画,太好玩啦!”

对儿童进行想像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想像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2.培养儿童的想像力,有助于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想像力的培养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那些想入非非、荒诞的、歪曲现实的空想会对儿童的精神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鼓励画面的多样性。

综合所述,在儿童开始学画素描的阶段,有其特殊的规律。只要依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是会画好素描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富有想像力和表现力的佳作。

儿童学素描可以为以后画其他种类的画打下基础,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二维三维四维,孩子还有独立想象能力.素描是用最简单的工具,表现事物的最基本形态的一种绘画方法。任何一种笔,像铅笔、钢笔、毛笔、彩笔、圆珠笔等,都能在一张普通的白纸上画出精美的素描作品。素描最常用的笔是铅笔,因为铅笔容易修改和具有比较丰富的黑白层次。

素描有写生和想象两种绘画形式。10岁以前的儿童素描练习重点,应该放在想象绘画方面。想象绘画的随意性和趣味性更加符合孩子儿童期的身体发育条件。训练的方法是:在家长的提示下,儿童将自己最感兴趣的事或物尽可能详细地表现在画纸上。一开始,儿童的表现会比较困难,这时,可以通过反复的客观观察和查阅有关资料,儿童会逐渐掌握对一种事物的表现方法。临摹画册上的图画资料,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儿童可以在前人的研究成果面前,更快、更多的学到造型的方法和经验。

儿童学习素描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简笔画训练。在这一阶段中,儿童使用简单的直线、折线、弧线和简单的方形、圆形、三角形和各种形状的点组成物体。随着技术的不断熟练,训练由单个物体向多个物体发展,由只表现物体的形状向表现物体的细部发展。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是:熟悉绘画工具的性能;练习手、臂的操作动作;认识物体的基本形态。

第二阶段是故事画训练。儿童在掌握了单个物体的表现以后,要学习有内容、有情节、多物体、多物种组合的表现方法。这一阶段儿童不光要进一步学习物体的造型,还要学习表现物与物之间形式上的前后、大小、平衡、形状等对比关系和内容上的情节、动作、背景、道具的故事性表现。儿童画创作即属于这一阶段的学习内容。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20是:造型手段丰富和富有个性;画面组织合理、内容表达清晰;作品形式完整、美观。

第三阶段是写生画训练。写生画是直接对照实物的一种作画方法。它的要求是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写生画强调对物体的结构转折和空间距离的表现,它有一整套完整的训练方法,但这套方法不适宜10岁以下的儿童操作,因此,作为儿童画的写生画法,基本上是以写生画的速写技法为学习对象。

儿童如何学素描

(2010-08-22 16:42:01)转载▼ 标签: 分类: 专业成长

杂谈

由于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很多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学习素描。但是用专业化的素描教学方法去教年龄较小的孩子,难度很大。如何去开展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素描教学,就成了我们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对自己的素描实验班(8~13岁)进行了新的教学尝试,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特点。

以前的儿童学习素描只一个劲儿地画几何体和静物,什么透视啦、色调啦,弄得学生头晕眼花,无所适从。学生表面上在画画,其实内心十分抵触,在他们眼里,这不是他们所喜欢的,课堂气氛不佳,教学效果总是不理想。然而,孩子毕竟是孩子,儿童画是不能与成人画相提并论的。教儿童学素描与教成人的专业素描有着本质的不同。成人学素描是以提高技法为目的,强调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以准确的形体来表现物体的真实感。而儿童学素描则应是以提高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为主要目的,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心中的感受,画面效果可能是古怪离奇,但却是奇趣横生的。

经过不断地学习和探讨,我寻找出一套可行的素描教学方法:

1.我们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儿童喜欢想象和幻想,他们并不喜欢被成人的东西束缚,总希望表达自己的想法。

2.我们要了解儿童的生理特点。有的孩子并不是画不好素描,而是未到“火候”,老是把握不住直线弧线的画法,这是与他们的发育尚未健全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过分追求所画对象的形体结构、比例透视的准确度,既不合情理,更不符合儿童的生理发展规律。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充分考虑儿童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接受能力,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3.我们要学会运用易接受的素描技法来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其目的是让孩子学会运用素描的基本要素构成画面,使复杂的形态几何化、简单化,并通过观察、思考来提炼生活情节,多关心周围的事物,关心自己的生活环境,画出一张题材内容有意义的创作式的素描。这样一来,就会使儿童产生表现的欲望,画出对生活的体验。

在素描实验班的教学中,我第一次引入激发儿童想像力的新课题:素描的情景创作画“战争与和平”。我尝试抛开原来复杂的素描教学体系,只要求孩子理解素描的基本特征和技法,不以形的准确与否为主要标准,而是充分激发孩子的想像力,让他们在运用素描语言的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构思新奇、个性强烈、有思想内涵的作品。如:有个孩子运用素描的技法画了一张复杂的画面,其中的主角--地球,头戴钢盔在保护自己的脑袋,免受自然和战争灾害的伤害。孩子能从关心人类生存的角度去表达自己对战争的厌恶和追求和平的理想,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目的就达到了。

4.把素描造型的基本要素简单化。概括为:(1)点、线、面的安排;(2)空间感、立体感、色调的烘托处理;(3)简单的透视理解、构图的方法;(4)带趣味性主题情景的表现。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儿童学素描的心理、生理特点,不要灌输给孩子过多的美术知识,要充分考虑他们的接受能力。

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现象及解决办法。

在素描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忽视想像力在教学中的作用,以为学素描就是画石膏几何体和静物,只要画出对象的结构、比例、明暗和空间关系就行了。还有的教师只让他们按教材中所谓“标准范画”来画,以至学生画出来的素描“千人一面”,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

记得有一次,一个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素描基本功,对自己画奸素描失去了信心。我鼓励他说:其实,你画得并不差,你能否换个思路和角度来表现自己的想法?画素描未必一定要画几何体,你可以把素描的形象加以联想,如圆球联想为猫的脑袋、圆柱体联想为弹簧„„在启发之下学生绘画的兴致大发:“原来素描也可以这样来画,太好玩啦!”

对儿童进行想像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1.想像力是人类创造活动的必要条件,没有想像力就没有创造力;2.培养儿童的想像力,有助于儿童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当然,想像力的培养也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如果不及时给予引导,那些想入非非、荒诞的、歪曲现实的空想会对儿童的精神产生不良的后果。

三、利用素描的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画面的多样性。

教师应鼓励孩子尝试多种多样的表现手法,并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去画,千万不要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主张“一题多画”、“一题多变‘的独创性思维能力。梁皓明同学也画了战争的题材,他却与众不同地想出把坦克的炮管打个结,以示坦克不再用于战争了,构思多神奇呀!?

综上所述,在儿童开始学画素描的阶段,有其特殊的规律。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要依照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设计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孩子们是会画好素描的,在他们的作品中,不乏富有想像力和表现力的佳作。

儿童素描教案一

(2010-08-27 16:47:19)转载▼ 标签: 分类: 专业成长

杂谈 素描教案

教学目标:通过素描几何形体、石膏像、静物的练习,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的物体进行描绘,目的在于提高造型能力,表现能力,在具备了基本形体塑造技巧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如写生训练,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提高艺术修养,为将来人物头像打下良好基础。课程内容提要:

(1)素描几何形体(2)素描静物(3)素描石膏像的结构表现(4)素描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 重点、难点分析: 形体塑造,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和固有色、质感、光线、空间的结合。重点:形体的塑造。

难点:固有色、形体塑造、质感的结合。

原则和方法:为了很好的执行教学大纲的要求,实现素描的教学目的,根据艺

术教育的规律,拟定如下教学程序:

素描的训练遵循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的原则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与理论知识的讲授相结合。了解学生的基础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确定训练的内容和难异程度。在提高学生绘画表现力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概括的手法和归纳组织的能力,为了让学生明白时间长短与所表现内容的关系,最好是长期和短期作业相结合。第一章:素描几何形体、素描石膏像

教学目的:通过几何形体和石膏人物模型的写生训练,使学生对构成立体形象的最基本的因素有所了解,掌握人物的形体结构、比例关系。并在写生训练中掌握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透视关系、明暗变化规律和基本的造型方法。为今后真人写生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认识基本形体的结构特点,以及对人的特征的认识表现。

教学难点:

1、掌握基本形体的造型方法。

2、人物和重心问题、动势和比例关系。教学场所:

1、专业画室

2、教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几何模型、石膏人物模型

教学内容提要:

1、几何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结构的表现方法

3、线的表现方法

4、全因素的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整体感在素描写生中的作用。

第二章:素描静物

教学目的:在几何形体写生的基础上,对各种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质感、不同难度 的物体进行描绘,注重质感的表现,提高造型能力,在具备了形体塑造的基础上,对素描的其他造型因素进行研究,从而逐步完善素描的造型技巧。

教学重点:形体的塑造,固有色、质感、空间、光线相结合。教学难点:

1、形体空间感、体积感

2、形体结构与明暗、质感的结合 教学场所: 画室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写生实践 教学用具:静物

教学内容提要:

1、静物结构的分析和理解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的结合3、形体的结构表现方法

4、形体的全因素表现方法 复习思考题:静物写生训练在绘画中的作用

讨论练习:

1、结构的产生

2、形体结构、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

3、通过对表现因素的分析、讨论结构与光线的关系

4、结构素描与全因素素描的关系 评价标准

单个几何形体的结构素描

儿童素描教案续

(2010-08-27 17:00:17)转载▼ 标签: 分类: 专业成长

杂谈 构图 2 透视原理掌握及准确度 3 形体结构、解剖结构空间结构理解表现的能力 多个几何形体的全因素表现1 画面构图完整 2 形的准确程度 3 黑白灰关系明确 静物的结构表现1 构图完整 2 透视合理 3 形体结构、空间结构清晰

静物的全因素表现1 画面构图、形的准许确度 2 光的原理的把握 3 质感及明度变化的掌握 4 线条及虚实的把握关系

石膏像的结构表现1 画面构图完整 2 形像生动 3 解剖结构准确 4 表现手法(线条、明暗、虚实)石膏像的明暗表现 1 画面构图完整 2 黑白灰关系明确 3 光影原理的掌握

石膏像的全因素表现1 画面构图、形的准确度2 光影原理的掌握3 明度变化掌握 4 不同材质感的表达 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基本的作画步骤,构图知识,美术术语的基本含义 重点、难点、及措施:重点理解构图知识和美术术语的含义 教 具:几何石膏、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举生活中的生动图片。

二、素描的含义;

1、用单色的点、线、面的结合表现物体的形体,色调明暗层次等造型因素的绘画。

2、写生素描从内容上分为静物,动物,风景,人像及人体素描等。

3、工具可分为铅笔、炭笔、钢笔、毛笔、水墨、粉笔。

4、作画时间可分为长期素描,速写,默写。

5、从绘画传统的角度分为;中国传统的素描(白描)、西方写实传统的素描。

三、素描的表现语言

1、线条、色调。对于初学者,首先学会用线条表现形象,即学会用线条打准轮廓及把握比例,透视关系等。

2、初学者注意表现形体的明暗和色调的深浅。

四、素描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

1、感觉能力

2、知识(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

3、技巧:勤,练。

五、观察能力:在动笔作画之前,应该用足够的时间观察,研究,分析形象的特征。要坚持多看,多分析,不断深化认识和理解的程度,如观察表现。

1、首先分出两大明暗体系。

2、用比较的方法分出两大体系中不同色调的变化。

3、在比较不同的色调时,要时刻注意形体结构的变化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形面,在色调的处理上,有些地方要细腻柔和,有些地方要简练,概括。

六、素描的要求:

1、物图得当。

2、造型准确。

3、质感空间感强。黑白的关系,近实远虚,近大远小。

七、素描考试指导:构图定整。结构明确。层次分明,刻画深入,总体感强,注意形象(局部)。

八、静物写生:

1、构图,上下左右均衡。

2、切点定形。

3、形体分析。

4、铺大调子。

5、深入刻画(整体-局部-整体的素描原则)。

6、整体调查。A、形体比例处理。B、形体色调表现。C、形体背景有空间感。D、物体质感。

九、教师从总体上进行总结,让学生有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

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学方法 篇5

自闭症儿童家庭教学方法

自闭症儿童在家可以做一些训练方法以便孩子学习新的事物,东方启音专业治疗师推荐家长运用行为分解训练法,具体如下:

一、做出正确反应

1.当孩子做对了你给的任务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奖励,强化这个行为; 2.孩子能力逐渐提高时,要增加孩子的等待时间,即做完多个任务后,再给奖励;

3.若孩子一开始不能等待,就及时奖励,但是要慢慢增加孩子的等待时间。

二、进行有序教学

教孩子学习摇铃时,要先给孩子提示“这样做”并模仿摇铃,然后看孩子的反应,若孩子能跟着摇铃,就奖励代币板,若孩子没有反应,就手把手辅助摇铃后再重复上一个步骤,看孩子的反应。

三、纠正教学程序

当孩子做错时,停止并将物品拿走,过一会儿再重新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好,并进行语言提示,提供充分的语言辅助,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行为。当孩子做对后,及时表扬并鼓励孩子。

四、无错误学习

将要学习的物品和干扰物(该干扰物不是近期要学的目标,也不是孩子特别感兴趣的)放在一起,发出指令后,看孩子的反应,若孩子无反应,或是做的不对,将物品撤走。之后再按原来的位置摆放,并重新发指令,发完指令后,手把手辅助孩子。当孩子完成后,再发一次指令,等待孩子自己完成。该过程注意一

轻松与世界对话

定要进行数据化的记录,若孩子做正确了,填写“+”,若孩子做错了,但是在老师的辅助下做正确了,填写“o/”(/画在o里),若孩子连续做对3次,即可换下一个需要学习的物品。

五、强化教学程序

当孩子做对了,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可以是实物奖励或代币奖励,注意实物奖励一定要是孩子的东西。

本文系东方启音言语治疗中心独家撰写,未经授权,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趣味儿童声乐教学 篇6

作者:张红利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声乐是音乐艺术中最容易为儿童喜爱、接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对声乐发声方法的了解和科学训练,便能使每一个孩子都拥有百灵鸟一样美妙动听的歌喉。但是声乐学习的过程中又是枯燥的、艰难的,怎样能使孩子在学习声乐既轻松愉快又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是众多声乐教师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教师们要追求的理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引起和维持注意的重要因素,对感兴趣的事物,人们总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使活动过程或认识过程不是一种负担。因此,兴趣是学习的巨大动力,是孩子主动进行学习的精神力量。爱因斯坦的“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是一句至理名言,又为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指明了方向——运用趣味教学法进行教学。儿童生活中趣味性因素很多,天地间许多事物在我们看来司空见惯,但在孩子眼里会出现一大堆问号。那就要求我们会用孩子的眼光观察他们的趣味世界。充分调动和发挥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才能激发那种发自内心演唱的冲动,达到情真意切。

一、气息训练

气息是歌唱的动力,好比太阳能热水器,没有太阳,水就无法变热。优美动听的声音都是由准确的气息支持而产生的。唐代段安节在《乐府杂录》中说:“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气息是歌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气息就没有一切。这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难点。

儿童的嗓音、身体都处在发育期,很娇嫩。容易出现塌胸、端肩、气僵的毛病。对于儿童在学习正确的吸气方法时,切不可对孩子说:“通过鼻嘴同时吸气,经过喉管到胸腔的底部,使两边的肋骨张开,横膈膜下降,腰的两侧鼓起来……”这样的语言,孩子根本无法理解运用。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生理特点,设计一些充满趣味的教学方法,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玩“吹气球”游戏,轻松掌握正确的吸气方法。

教师先将手放在正确的吸气位置上,说:“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红色的气球(穿着红色的上衣),和大家一起玩,你们带了一个什么颜色的气球来呀?”孩子们回答:“白的、花的、黄的、蓝的……”“好,现在我们一起玩吹气球游戏,老师先做,你们在一起做,看谁的气球鼓得又大又圆……”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啦,争先恐后的吹起“气球”来,一个个彩色的小气球鼓了起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吸气方法。

2、“举重”比赛,最有效的保持气息练习。

在气息训练中,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设计和家长一起玩举重比赛,能最有效的练习保持气息。到了晚上睡觉时躺在床上,把稍厚一点的书摆在肚脐眼以上的部位,通过吸气把书举起来,孩子和家长比赛,看谁举重的时间长、次数多。家长在比赛的过程中,要适当注意方法。偶尔可以输给孩子,调动孩子练习的积极性,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切不可超过孩子太多,让孩子对自己失去信心,从而失去比赛的意义。

3、“闻香辨花”游戏。获得深气息的最佳途径。

找几种不同的花,让孩子闭上眼睛,拿一支放在他面前,让它闻十秒钟,辨别是什么花。而孩子通过“闻”,已经自然获得了深气息。反复游戏,加强训练效果。

教学方法的趣味化和游戏化,不仅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快乐,而且会使他们对声乐发生浓厚的兴趣,使“要他唱”变为“他要唱”,进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在训练时。教师要正确的、直观的示范,同时应注意加强指导,以免学生出现呼吸僵硬、憋气等不良现象。

二、表情的训练

孩子养成有表情演唱的好习惯,是至关重要的。在训练中对儿童说,脸部放松,眼睛有神,笑肌抬起,才是最佳的唱歌状态,但孩子往往做不到。通过游戏、表扬、鼓励的方式,会使孩子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

1、玩“小猫洗脸”游戏,洗出灿烂笑容。

教师扮演魔术师,把孩子变成可爱的小猫,把猫爪伸出来,把手搓热,开始用“热水”洗脸,直到把小猫的脸洗出笑容。这时孩子笑肌高抬,正是唱歌时的状态。

2、采用表扬鼓励的方式,保持“笑脸”状态。

让孩子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保持这种快乐的状态,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要常常发现孩子的微小优点,多表扬鼓励孩子,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歌唱,始终面带微笑,保持唱歌状态。

3、用“小蜜蜂飞”的游戏,训练眼神。

梅艳芳老先生,为了训练眼神,常年用放鸽子的方法进行练习,收到很好的效果,终成一代大师。可见练习眼神的重要性。

孩子的眼神在歌唱时,容易走神,忽高忽低,也不容易集中,在训练中可结合气息,玩“小蜜蜂飞”的游戏来练习。

先把“小气球”鼓起来,把眉心当作气球口,让小蜜蜂站在口上,“小气球”一放气,小蜜蜂被吹了出去,让孩子用眼神看着小蜜蜂飞的方向,来练习眼神,争取看得越远越好。

教师要把教学同孩子的生活、玩耍融为一体,结合孩子生活中熟悉的事情和词语,作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都投入到练习中去,从而保持积极的歌唱状态。

三、母音的训练

怎样在声乐教学中进行科学的声音训练呢?让儿童从小养成合理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就会使他们的声音变得更美妙、更动听。教师要选定母音的训练作为突破口,但母音的训练,是极其枯燥的,是孩子们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最不愿意认真练习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要轻易搬出音乐专业术语,而要通过创设情境,具体生动的示范和讲解:如用优美动听的声音,形象生动的表演,丰富多彩的语言,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热情,让他们对母音练习感兴趣,使孩子在生理上,感觉不疲劳、不紧张;精神上也相对放松,思想集中、思维活跃,真正体现“快乐中学习”。

1、小蜜蜂歌唱:“m”

教师要抓住孩子喜欢小动物的特征,邀请小蜜蜂来和我们一起演唱,小蜜蜂怎么唱歌?孩子们马上听琴模仿小蜜蜂“m”的唱了起来。

2、小猪宝宝歌唱:“lu”

教师继续引导:小猪宝宝听到这里这么热闹,也高兴的唱了起来,我们和他一起唱,“lu”……还会有谁来唱歌呀?有的说青蛙“gua”,有的说小鸡“ji”……

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啦,枯燥的母音训练变成了一场有趣的“小动物演唱会”。在教学中,教师尽力寻找各种合适的契机,引导孩子展开丰富的联想,从而揭开朦胧的面纱,用各种简单的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播种在孩子心里,让优美的童声在音乐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儿童版画教学初探 篇7

关键词:儿童版画,教学,绘画来源

一、生活的感知

学生有效地观察自然、生活中的事物, 使他们在版画创作中视觉感官得到发展, 感知能力获得提高。

(1) 在学生版画创作中, 教师引导学生将各种书刊上的可视形象, 包括儿童、成人的绘画、雕塑、摄影等, 用儿童画、简笔画等多种形式进行临摹提炼, 为创作打基础。学生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事物, 用心灵去体会, 用笔来创作。如以迎奥运为契机, 鼓励学生对体育活动进行系列化创作, 创作出了《商城运动潮》系列作品。

(2) 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形象繁杂的自然景物写生下来, 加以筛选, 使其主题 (学生要表达的画意) 鲜明、形象生动, 更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我布置版画兴趣小组的学生课后在义乌景点旅游时带上速写本, 及时记录下观察到的优美景色。在版画活动时加以整理, 成为很好的创作素材。学生创作出了以“我心中的义乌”为主题的版画系列作品如《佛堂老街》《义乌八塔》等。

二、记忆的拓展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记忆能力的培养, 能使他们对日常生活所看到的和听到的事物或现象同画面有机地结合, 适时进行启发, 由一种现象进行艺术的再创作, 使他们的版画创作题材更加丰富。在版画创作中, 教师有意地给学生布置了记忆画的创作, 这样能使他们回忆生活中对自己印象最深的事, 能够描绘出不同题材的画来。

如《打针》是二年级的一名学生创作出来的, 他把记忆中的印象深刻的打针的情景画了出来, 把自己的痛苦的表情用夸张的方法表现, 整张画情节生动, 极富童真童趣。记忆的拓展, 使学生的敏感性及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使他们创作的版画作品更加有灵魂。

三、想象的延伸

想象, 是指在改造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的新形象, 想象是记忆的延续。在学生创作之前, 教师列出很多学生熟悉的生活题材题目, 如“校园中秋晚会”“放学了”“我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等, 让学生在自己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 用画笔画出来。此举并不是让学生重复生活和记忆中的内容, 而是为了启迪他们在创作中的想象与感知。

在学生版画创作期间, 教师有意识地加入一些师生共同进行的游戏, 能引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例如:教师设计了一个题为“面包公主历危记”的五分钟“连画”主题, 学生先构思, 由第一个学生利用五分钟的时间完成第一张画, 要求用线简练, 主题突出, 然后第二个学生根据第一幅画面加以意会和想象, 完成第二张, 第三个学生完成第三张……依此类推, 直至整幅画完成、组合成一幅场面、情景俱佳的连环画。在此过程中, 学生对同学的作品作出评价, 选取他人作品中优秀的部分, 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版画草图的构思, 对于发展孩子的形象记忆、联想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分有益, 使学生的版画题材更加丰富、新颖。

四、个性的表现

个性指的是个体特有的特质模式及行为倾向的统一体。美术的创造鼓励个性的发展。学生在版画创作中多样的画面创造就是学生个性的体现。

(1) 同一个绘画题材, 要有不同的创造, 在不同的比较与构思中, 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 然后再进行细加工创作成版画。衡量一幅好的儿童版画的标准应是:构图大胆, 天真、雅拙, 画面想象丰富、生动, 富有个性, 刀法运用合理, 黑白关系处理得当。

如《打针》这个题材有两个学生同时进行创作。其中一个学生采用纸拼贴的形式表现, 重点对人物的正面表情进行夸张表现, 整张画充满稚拙美。另外一名同学还添加了环境进行烘托, 把小孩因怕打针而向妈妈怀里躲藏的细节表现得栩栩如生, 整张画透现出童趣和韵律美。

(2) 经常引导学生欣赏优秀的儿童画作品, 在欣赏中让学生懂得一个相同的绘画题材, 通过再创作会出现不同的艺术效果, 以此来调动学生创作的积极性。教师要经常把世界上好的版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让学生领略到优秀作品独特的风格、突出的个性。画面的构思、构图以及刻制方法都离不开再创造, 这些对学生个性的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培养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如果将学生的美智潜能比作一口井, 那我们这些美育工作者就是挖井人, 我们要不断去挖掘, 最终让学生所具备的潜能像井水一样喷涌而出!

参考文献

[1]李永永.版画探索[M].澳门:中华出版社, 2005.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方法研究 篇8

摘 要:现在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迈进了新时代。儿童的美术艺术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美术教育不仅有利于丰富和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审美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但现阶段农村儿童美术教育教学在农村认同度并不高,由于人们一些观念意识陈旧的原因,造成了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滞后的状态,导致一些落后的农村地区美术教育发展不平衡。

关键词:农村;儿童美术;教学方法

0 导言

发展美术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要提高全民的审美素质。发展农村美术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国内美术教育的最薄弱环节就是农村的美术教育,容易被人遗忘、忽视。农村美术有教学方法陈旧、师资不足、教学观念落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学设施不完备等等问题。本文重点从游戏学习法、玩做学习法、心画学习法、创设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创设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等方面进行深入论述,以期对丰富农村美术教学体系及方法有一定的认识。

1 农村儿童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1.1 农村美术教育功能定位解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农村美术教育功能的准确定位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美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还可以激发其对美术的爱好与追求,更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全的性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以要加快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落实并进一步明确农村美术教育功能定位。使“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成为农村美术教育大的发展方向,从而确实巩固农村美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

1.2 农村美术师资队伍问题分析

农村美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是素质教育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人才不足、专业教师培训困难、国家师资分配不全面等等的问题。从事美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大多数不是专业人士,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师队伍的思想和整体的发展。要想在农村美术建设方面有所提高。首先,要给美术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的机会,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1]其次,确定美术教师在岗位上的指定作用,定期对美术教师进行固定的考察和审核。

1.3 农村美术未来教育发展预测

现在农村美术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形势使美术教育不再使用传统教学评估体制,而进行科学的教学监督;使人们逐渐转变价值观念,端正对待美术教育的态度;使农村美术教师专业队伍逐渐得到重视,创新美术教育教学思路,提高农村美术教育素质。只有立足实际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农村的美术教育发展之路。

2 美术教育对农村儿童成长作用分析

2.1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

现在儿童早期的智力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恰好儿童美术活动本身就是智慧和创新的代名词,孩子每天都要接触很多新鲜事物,但他们并不是每件事都能牢记在心,所以就需要用绘画来激发儿童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记忆等各方面的能力。绘画主要就是要通过视觉形象来进行视觉形象思维,要对绘画的对象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如它的形状、结构、色彩等等,而且要进一步了解事物之间内在和外在的联系,了解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在绘画过程中使智力得到开发又可以使儿童具备合作创新的精神。

2.2 儿童美术教育对儿童思想品德方面的影响

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需要良好的教师和积极的学习氛围去培养的。其中学习美术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更有助于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并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教师应当认识到美术教学不仅仅从属于德育,它自己也有着自身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美术艺术能激发儿童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不仅能丰富儿童的文化生活,还能培养欣赏美的情操。只有懂得去创造美的人,才会格外珍惜创造美的劳动和事物,也会尊重别人的劳动并懂得怎么去爱,进而爱人类的一切劳动成果。

2.3 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实用价值

在不断革新的新时代社会中,实践技能和使用价值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其中美术实践能力所带来的快乐使儿童能更加积极地学习,从而拥有正能量的人生观。美术方面的知识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就拿衣着打扮来说,一个优秀的设计一定会给人以美观大方的感觉。相反,就算用高级衣料、金丝银线,描龙绣凤去点缀一个拙劣的设计,还是会使人感到俗不可耐。即便我们不是专业的设计师,也应该了解掌握一些相应的美术知识和技能,这样就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作用,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3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策略

3.1 有效引导思考,激活发散思维

学好美术最重要的就是想象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丰富的图形、颜色、形象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绘画的乐趣和奥秘,也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潜能,从而激活他们的想象思维、发散思维,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影响深远。勤练多练美术基础的同时还要具有发散型的创造思维,并结合儿童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儿童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2]让小朋友们在这样的氛围下进行审美创作并在不经意间体会到美术创作的主动性,让儿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提炼生活素材,提升感知生活能力

少儿美术教育是让学生接触生活、感受生活的良好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精心挑选,提炼生活中的各种素材。例如,穿衣服、洗漱、给家人做礼物、身边的动植物、花草等等,通过对这些素材具体形象的描绘,让孩子们深刻地认知生活,再融入他们天马行空的想象,从而使这些普普通通的生活素材成为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我们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与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3.3 综合运用教学手段,让美术课堂生动有趣

少儿的美术学习应該以轻松愉快为主。在课堂上应尽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与手段,如多媒体的运用、情境的创设、游戏的贯穿、材质的变化,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美术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兴趣。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绘画,在绘画中感受快乐。

3.4 培养儿童的合作意识,帮助其适应社会

现在的儿童最需要培养合作意识和能力。要精心设置合作学习情景和内容,让孩子们自由地完成。将儿童美术学习与合作学习这种创新性的学习方式联系起来,通过合作绘画、想象、游戏等学习形式来促进儿童之间相互协作、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摆脱孤独、自私、任性的性格弱点。

4 农村儿童美术特长教学方法

4.1 游戏学习法

游戏学习法在美术学习方面的运用是最广泛的,游戏的自我表现方式可逐渐形成视觉和造型的设計理念。游戏中具有韵律的活动可发展为舞蹈和音乐,客观地来说游戏是把建设性活动发展为手工艺的活动。而这些方面是可以融为一体的,即是人格与艺术创造的和谐发展。在笔者的美术教学中,主要从感觉和思想上利用游戏学习培养儿童的造型、绘画、手工能力,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3]所以,游戏在这个方面就恰恰成为了艺术活动的引导线,儿童通过游戏来学习绘画便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2 玩做学习法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认为“学习兴趣是推动儿童学习的内驱力,学习这一活动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尽兴‘玩数学。”即有了兴致,就会激发求知欲,形成积极的心理。而学习都是相通的,在美术绘画中我们也可以做到“玩”。玩做顾名思义就是边玩边做,它能使学生的个性在美术创作中得以充分展现,个性可以体现出学生的绘画风格和特点,这点使得玩做学习法引起广泛的重视,在玩做中既可以锻炼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并逐步将其发展成儿童的心理活动,也能不断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去完成他们展现自我、超越自我的愿望。

4.3 心画学习法

心画学习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逐渐推出的一种新式学习法。名家作画往往是在静逸的心境和环境中去完成一幅优秀的作品,因为静逸的环境使人的思维扩张,毫无掩饰地去表现出心中的图式,可以让学生在安静的环境中完成自己的绘画创作。心画的首要前提就是营造静逸的氛围,老师通过播放优雅的音乐,让学生闭目静思片刻,脑中浮现出所想的画面,将心中所想,脑中所看到的画面展示到画纸上就是心画学习法的精髓。

4.4 创造艺术气氛,完善交流环境

从儿童有交流意识的时候开始,就会渐渐地运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个人想法。而美术便成了这个阶段的儿童最易表达自己感情和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就像平时我们教学时经常看到一些儿童在一起绘画时不断大声地表达自己的意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校教育的影响,孩子这样的表达方式会逐渐消失,而我们作为教育的传播者应主动维护孩子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学习中学会交流,使儿童的思想得到启发,情绪得到升华。

4.5 创造校园氛围,增强艺术感染

要有效利用学校教育的大氛围,渐渐影响儿童的艺术创作这个小氛围。学校可以定期地开展儿童画展让学生的创作体验得到展示。较大规模的现场命题创作作品也可以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学校通过这些多姿多彩的活动来让学生们充分展现出自己对美术绘画的理解,表达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之情。

5 结语

根据本文,我们了解到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并没有真正发现农村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大课堂,它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如果我们能够将其充分发掘出来,将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其次结合新课程特点不断努力创新,大胆尝试开展农村特色美术化教学,逐渐走出一条具有农村特色美术教育的新道路。

参考文献:

[1] 诸葛蔓.幼儿美术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N].山西青年报,2015-8-3(5).

[2] 宗宏岗.小学美术教育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对“个性化”教学的实施[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0):2.

上一篇:2022年6月工作总结七月工作计划下一篇:7招投标与合同价款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