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的教案

2024-06-09

回声的教案(通用11篇)

回声的教案 篇1

《 友谊的回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下,发现大自然的奥秘——充满幻想与乐趣的回声。

2、聆听和表演歌曲《友谊的回声》,在倾听和实践的过程中,理解和表现歌曲,并体会自主学习的快乐。

3、在优美的情境和游戏中,学会“f”,“p”强弱记号,并能自如地运用到歌曲中去。

教学重点:

1、感受美妙的回声及理解友谊的回声。

2、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出强弱感觉。

3、掌握前半拍休止OX XX | 教学难点:

1、认识并掌握力度记号“f”,“p”,了解“ff”,“pp”。

2、唱准切分节奏X X X |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师:今天徐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讲解故事内容:森林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那儿有一只小白兔,他的名字叫“淘淘”,一天,淘淘带着篮子高高兴兴地去山上才蘑菇,课不一会就跟小熊玩了起来,弄得满身脏兮兮的,后来淘淘推到了小熊,逃到了山顶上,他对着湖水照了照自己的脸,大喊:“丑八怪。”“丑八怪。”“丑八怪。。”淘淘觉得很奇怪,难道大山上还有人在骂他?他很害怕,于是赶紧跑回家哭着对妈妈说有人在骂他,还骂了好几句呢。妈妈安慰着淘淘,并答应陪他上山,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2、师:让我们一起去大山里看看这奇怪的事情。(播放动画片《回声》片段)

3、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大山里神秘的声音是什么吗?(生:回声)

为什么会有回声呢?(大山的反射)

回声有神秘特点呢?(引导:我们向着大山喊得声音是怎么样的?——强,而回声呢?——弱)

二、感受“回声”

1、师:跟着老师一起去大山里体会一下回声的乐趣吧!(出示大山的图片)

2、师:看到了美丽的大山,我不由自主地叫了出来“噢”,大山了回应了我——(引导学生喊出“噢”)回声应该怎么样的啊?(引导学生轻轻地喊)

3、师:在音乐中有专门的符号来表示音的强弱,你知道是什么吗?(出示幻灯片:强——f,弱——p)老师还给他们各自加了个朋友。(ff,极强,pp,极弱)让我们再来试一试。(师做发生源,学生做回声)

4、师:如果是你,看到这么美丽的风景会怎么样呢?(个别学生做发生源,其余学生做回声)

5、师:在这个世界上,人的声音是最美丽而复杂的,他能将大自然中很多的声音表现出来,比如刚才同学们美妙的回声。那我们能为回声加音高吗?来,让我们一起试一试。(师弹琴范唱,生唱回声)

pp

pp

1 6 0 | 1 6 0 | 7 5 0 | 7 5 0 | 噢,噢。

噢,噢。这里前面的那个“噢”应该唱的——(强),后面那个——(弱)

6、师、再来唱一唱(第一遍生唱回声,第二遍师唱回声,第三遍分组唱)

7、师:真是美妙的回声啊!仿佛

在跟大山对话一样,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友谊的回声》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歌曲)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你有没有听出来是几拍子的?(2拍子)

2、(复听歌曲)师:让我们跟着音乐打起节拍(师带领学生打2拍子节奏)

3、师:这么好听的旋律,它唱的是什么呀?能不能有节奏地念一念歌词。下面我念一句,你们跟着念下一句。(在念歌词的同时解决:节奏难点X X X |,OX XX |,反复记号)

4、师:多么动听的歌词啊,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轻轻地唱一唱。(放歌曲)

5、师:下面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发现错误及时指正)

(第一遍第一段初步学习,速度放慢,要求节奏准确,第二段速度稍微加快,讲解不同的那一句,第2遍提醒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6、(完整演唱)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么快就把歌曲学会了,甜蜜的回声,可爱的回声,里面饱含着浓浓的友谊之情。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表达这份赞美之情吧!(师生接龙唱)

7、学生自主选择接龙唱。

8、师:山谷的回声仿佛还在歌唱,请同学们跟着伴奏,再来有感情地唱一唱。

四、延伸拓展,情感升华

1、师:前面老师给大家讲的故事才到一半,兔妈妈带淘淘去了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

2、看动画片片段

3、这是——(引导学生说出“友谊的回声”)友谊的回声真是美啊,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大山和淘淘来一次亲密对话。

4、师:是啊,友谊无处不在,而且就像兔妈妈说的——(引导学生说出: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好)

5、师:请你说一说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朋友之间友谊的存在。(学生相互交流)

6、师:让我们用最优美的声音再次来表现“友谊的回声”。

五、总结

师:友谊是一朵鲜花,只有在双方的浇灌下才能越开越美,愿友谊的回声永远飘荡在我们周围。记住——只要你对别人好,别人也会同样对你好。同学们,让我们挥起友谊之手和各位老师说再见吧!(播放歌曲伴奏,学生在音乐声中走出教室)

回声的教案 篇2

为保证通信质量, 回声对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的干扰必须消除。目前定点DSP算法普遍存在精确度不高、运算量过大等问题。针对最小衰耗与算法精度, 抽头数及步长等相关的特点, 文中结合高性能DSP芯片, 充分利用其专用于自适应滤波的高效软件指令, 提高算法精度、保证实时性能、缩小软件规模、降低硬件要求。

图1所示为两用户通过中心局的典型连接。

图1中, 重点标明路径延迟量D和损耗量A。为降低中心局和话机间的线路成本, 线路采用二芯线, 中心局内为四芯线, 利用混合线圈进行二四线转换。由于线路的低成本, 沿线应有相对较复杂的信号放大设备。由于混合线圈和电话线路间的阻抗不匹配, 从一端发送的信号部分返回并破坏信号, 产生回声形成干扰。语音通信回声尚能忍受, 而数据通信回声的结果则是严重的, 应采用回声消除器解决该问题。回声消除器实际上是一个自适应滤波器, 自动调整系数, 可表示为一个二端网络, 如图2所示。

根据ITU-T G165规定:Rin表示接收输入端, Rout表示接收输出端, Sin表示发送输入端, Sout表示发送输出端。

1 回声消除器模型及算法

1.1 回声消除器模型

如前所述, 回声消除器可表示为电话线和混合线圈间的一个二端网络。混合线圈可由一个FIR滤波器外加一个6~11分贝的衰耗来表示。

如图3所示, 回声消除器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回声估计器。LMS算法象所有其他的自适应算法一样, 在特定条件下会发散而不收敛, 如当有纯音信号加在Rin端时, LMS算法就可能发散。为避免这种情形, 权值更新必须得到控制, 为此, 其他功能模块也需参与控制对权值系数的更新。

典型的回声消除器 (EEC) 包含不同的功能模块。语音译码器用于检测沿线传输的语音信号 (如在拨号阶段) 。译码器输出连接至控制单元, 该单元用于控制权值的更新、保持或清零。回声估计器是一个自适应FIR滤波器, 用于预测回声轨迹。该单元还采用了一个非线性处理器, 用于降低根据预测回声抵消后的残留回声量。如果残留回声超过规定的临界值, 该功能模块可以有效阻断全部或部分信号, 插入由噪声发生器产生的良性噪音。

1.2 回声消除器算法

回声估计器算法简述如下, 每次接收到线路上的样值, 即执行下列步骤并计算出相应结果:

1) 预测的近端信号通过FIR卷积公式计算:

yn=xn*ht (n) (1)

其中, h (n) =[h1 (n) , h2 (n) , …, hN (n) ]为权值矢量, xn=[xn, xn-1, …, xn-N]为输入样值。

2) 远端信号能量计算:

σx2 (n) = (1-α) *σn-12+α*xn2 (2)

式中:1-α为遗忘因子。

3) 近端返回信号和预测值间的误差计算:

en=vn-yn (3)

4) 权值根据下式更新为:

h (n+1) =ξ*h (n) + (σx2 (n) ) -1*β*en*xn (4)

其中:常数值ξ为泄漏因子, 设为 (1-2-26) ;常数值β=2*u/L (u为收敛因子, L为FIR抽头长度) , 对于128抽头 (16 ms回声轨迹) 而言, 设为2-9。

泄漏因子ξ作用于每一权值, 由于其对权系数值只有很小的影响, 因此很难衡量泄漏因子ξ的实际效果。

从理论角度看, 如果选择浮点运算, E[e2 (n) ]1值可以趋近0。由于自适应滤波器选择的是定点DSP运算, e (n) 的功率不能低于用16比特位所能表示的最小值, 约-90 dB左右, 亦即采用理想的LMS算法, 残留回声的功率也不会低于-90 dB。实际上LMS进行了大量加法和乘法运算, 降低了算法的精确性。衰减的最小值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算术运算的精确度、 抽头数 (回声轨迹) 、步长等。实际的结果是, 算法并没有达到函数的绝对最小值, 而是略高于它。

用来描述回声消除器 (EEC) 特性的参量有2个。第1个参量为回声衰耗 (ERL) , 定义如下:

ERL=10log10 (E[Rin2]/E[Sin2])

它表示混合线圈的衰减。另一个是回声衰耗增益, 定义如下:

ERLE=10log10 (E[Sin2]/E[Sout2])

若将前述所有参数 (σx2, β, en) 考虑在内, 利用回声消除器的数学模型, 通过有限计算可以得到ERLE的最大值。假设:β=2-9;ERL≈9 dB;卷积运算为16 bit;权值更新为16 bit。对于线性输入及不同长度的回声轨迹, ERLE的最大值如表1所示。

2 模拟环境下的结果

运行程序采用2组不同的输入得到结果。首先为13比特位线性输入, 用来测试和验证理论计算得出的ERLE值;其次, 将相同的信号通过PCM压扩器得到数值。

远端和近端信号都是通过与电话线具有相同带宽的窄带滤波器滤波的高斯白噪声信号, 远端功率约为-20 dB, 而近端功率约低9 dB。

表2是在回声轨迹为16 ms和32 ms时运用模拟器得到的数值。

可见, 由于压扩器非线性量化引入的噪声, 使用PCM输入得到的值低于线性输入得到的值。另外, 采用256抽头, 由于因为权值几乎为零所引入的噪声, 会损失一些分贝. 混合线圈的脉冲响应 (16 ms) 见图4, 图5为重建的混合线圈脉冲响应。

收敛时Rout的功率 (见图6) 和ERLE (见图7) 如下。采用128抽头的FIR, 经2 000个样值 (约25 ms) 后即达到收敛。

3 TMS32OC54X实现

回声消除器实现程序包含以下3部分:

a) 向量表:标明向量;

b) A律压扩器:完成8 bit A律压缩数据与13 bit线性样值间的双向转换;

c) 回声消除器:利用LMS指令实现自适应滤波。

另外还包含链接命令文件和模拟配置文件。

3.1 LMS指令

TMS320 (L) C54x系列芯片具有强大的指令集, 特别适合于电信类应用。其中, 最小均方指令能非常迅速地实现自适应算法, 仅在一个机器周期内DSP芯片即能完成以下计算:

y (n) = (x (n-k) ) ak (n) ) ak (n+1) =ak (n) +2βe (n-1) e (n-1) x (n-k) (5)

式中:‖表示并行处理;n为样值号。权值用上一步计算出的误差e (n-1) 更新, 不同于通常用实际误差e (n) 来更新的LMS算法。

在模拟器上运行的EEC程序很容易修改以适应各种类型的硬件目标, 程序的核心即为LMS指令, 可以在一个机器周期内完成一步卷积运算并更新一个权值, 其实现见下列一小段代码:

3.2 泄漏的实现

泄漏计算见下式:

h (n+1) =ξh (n) + (σx2 (n) ) -1βenxn

该公式从最小值沿梯度方向移动一步, 在运行过程中逐步改善性能。ξ值为1-2-26, 不能由16位字长表示, 解决的方法是每N个样值实现一次 (128抽头, N=8) 。上述工作的实现见下列一小段代码:

3.3 系统性能及要求

在CCS集成环境下运行代码进行软件模拟和硬件仿真, 运行单语音信道EEC所需MIPS和数据程序空间见表3。

4 结束语

本文对回声消除器模型进行了分析, 对算法进行了详细讨论。利用TMS320 (L) C54x系列芯片强大的指令系统实现了单语音信道EEC并给出了系统性能及要求。所需的MIPS和对内存的要求已降至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JOHN 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M].McGrawHill, 2005.

[2]HUGHES P, COOK J.Adaptive filter-a review of techniques[J].B.T.Technol, 1992, 10 (1) .

[3]PEAKE G.A-law compander routines for LEAD[M].TexasInstruments, 2006.

[4]张雄伟.DSP芯片的原理与开发应用[M].4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8.

回声书店:回声是一种理解的幻觉 篇3

回声书店是韩琳琳于2011年创办的,在大连15库(1929年建造的港口仓库,曾是“东亚第一库”,2006年改造成复合型创意区)。更早前,在2008年时,琳琳跟人开过一个小书吧,叫“艾书吧”。

琳琳是生物化学专业毕业的海归、家族企业的经理人,总忍不住要提一下,为的是与书店经营人的身份拉开一些想象。对,她应该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你一走入回声书店就了然。

三十平米的空间,并不会有人觉得书多。但对于独立书店来说,“全部”不是意义的全部,“独特”才是。所有的书,都是经过琳琳和几个朋友的讨论才进入回声书店。如此,你与某一本书的相遇,若是触发了你对某一领域的兴趣,与某一个作家的交集,要庆幸回声书店营造了这样一个神奇的场域。这或许就是阅读的回声,是独立书店的意义。

回声书店还有一个“换书架”,你可以用自己的书来换取书架上的书。的确会被人偷窃,或者用奇怪的过刊、英语课本来替换,甚至被拿去厕所当厕纸,可是它依然存在着。至少,对书店经营者来说,看到隔壁屋的装修工人常来换书架找书看,书店又多了一个继续存在的理由。

回声书店越来越有名,也有开分店的好机会,但琳琳想要的是“退成长”,希望把回声书店做得更完美,在精神上更富足,琳琳希望回声书店成为参与当地文化场所的形塑,所以几年间,在小小的回声书店,举办了英国当代文坛名家珍妮特·温特森读者见面会、“时代记录者”周浩系列作品放映会、方言写作与文体实验&读酒会、赵松沙龙——我的城市和我的写作、台湾民歌四十年——最北的纪念、蛋生鸡音乐节……其中不少活动放在了后来孵化的回声图书馆和蛋生空间。一时之间,把去回声书店的瘾头勾得直痒痒。

书香:开书店的想法是什么时候有的?

琳琳:“最近不开心的,每天早上车上那一个小时都很难熬。不知道想什么好,现在好了,想一个小时书店的名字。每天能想两个小时,真好啊。不过还没想好,大家给点儿建议吧。”这段豆瓣文字表明,是2007年的夏天。那时候我还在公司里上班,做贸易,做得很痛苦,就开始幻想开个书店,仅仅是这个念头就能让自己开心一点。

书香:现在想起来,当初开书店的想法成熟吗?

琳琳:完全不成熟,但完全是我当时希望的样子。第一个书店开了一年半就关门了,到2011年才开了现在的回声书店,但是最初开书店的经历跟青春一样又疼又难忘。现在的回声书店也是我现在希望的样子,对我来说是同样珍贵的,但是不一样的。我并不觉得自己现在的想法更成熟了,我还是不太会平衡利害,但一直是尽全力让书店不仅是存在,还要有发展,要有声音。

书香:目前书店的经营状况怎么样?

琳琳:健康!虽然我们店内的咖啡和酒水的销售额更高,但是书籍销售在同等规模的书店中也算不错的。

书香:看到网上的评论,回声书店的书都很文艺很小众。回声书店主要是什么书,你怎么来把控书的部分?

琳琳:我并不理解为什么回声书店里的书会让一些人认为是“小众”的,我觉得这些作者都不会去分析去圈定自己的读者,反倒是很多大众畅销书的作者会去研究读者的喜好,写一些在此时此地才会鼓动人心的作品,而我们这里的“小众”书才是最终会留下痕迹的吧。

回声有三四个兼职的选书人,爱好各有不同,我们会定期开会讨论,交流选书的想法。读者的建议也很重要。

书香:回声书店的环境相比传统的书店,是蛮奢侈的。会不会担心它成为一个景点,而不是一个卖书的地方?

琳琳:现在好多书店即使不在海边也像是景点了,担心不过来的,只能专心做自己本分的工作。变成景点的实际难题是这种人流增长总是伴随着租金增长,到书店承担不起的时候就得搬家,不一定在海边。

书香:做书店,对你来说,是一件擅长的事情,还是说兴趣在支撑?

琳琳:兴趣很重要,但是只有兴趣支撑肯定是不足的。回声书店让我发现了自己愿意努力做点什么,这点精气神一直没有消散,那这件事可能的确就是我应该做的。

书香:后来同声图书馆、蛋生空间的出现,是因为自己想去做跟书店不一样的空间?还是说书店无法容纳你的兴趣了?

琳琳:我可能只是在寻找一种横向发展的可能性。虽然我的确是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人,但是书店还是容纳得下的,甚至我自己的书房就足够了。所以做回声图书馆和蛋生空间也是因为身边的人,回声的伙伴们都成长得很快,需要更多的空间施展,这个压力比运营压力更大,是好的压力。

书香:大连的文艺气息浓吗?回声书店、图书馆、蛋生空间,这几年应该都成为了地标,甚至在改变大连的文艺气息。

琳琳:我每天都在这几个地方里转,就觉得大连的文艺气息还挺浓的哈。实际上最近几年大连真的多了好几个独立书店,也都做得各有特点,文化活动也渐渐多了一点,但是“浓”是难的,毕竟缺少创作者,缺少艺术院校。这几年里我们邀请作者来大连做沙龙活动,基本都是直接跟本人联系,通过出版社做的很少,因为出版社都很了解每个地区的图书销售情况,东北是很惨淡的一但是作者们更了解独立书店的作用,也更愿意付出时间精力来支持,都是很容易沟通的。

书香:开书店这些年,有什么样的故事吗?你是什么样的老板,愿意与客人互动,还是冷静回避的那一种?

琳琳:故事太多了,欢迎关注我断断续续的专栏“林林总总”。

我觉得我好像是挺贱的老板,别人愿意跟我互动的时候我可能就提前回避了,别人不愿意跟我互动的时候我又想逗他们……

书香:为什么叫做回声?

琳琳:我自己给出过好多种解释,随机的。这次足——回声是一种理解的幻觉。

《回声》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4

一、引入新课,预习成果交流。

1、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科普文章,一个有趣的故事《回声》。齐读课题。

2、谁来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

怪不得课题就叫《回声》呢!再一起读课题——回声。

3、同桌同学互相考读叶片生字和通道生字。

4、写字比赛。好吧,按照惯例,现在就进入写字比赛环节,打开《词林》,每个字描一个,写一个。本次比赛的评委是吕思睿,冯禹韬和蒋翌楠,下次的评委将是这次比赛中进步最大的同学。做最好的自己,加油!

二、研读一、二、三段,玩回声,创回声。

1、寒冷的冬天,有点不舒服啊,让我们跟着青蛙妈妈和小青蛙一起,到夏天的郊外去看风景吧?出示句子: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

谁来读?(2生)我们一起读。

2、你们读得真美,瞧,青蛙妈妈和小青蛙都被你们吸引过来了。(出示课件)就在这桥洞底下,小青蛙发现了回声这个有趣的现象。有意思,我们一起跟着青蛙玩玩回声好吗?赶快打开书自由读读二段。请用横线画出小青蛙的话,用波浪线画出另一青蛙的话。

3、谁来学学青蛙叫?出示卡片:呱。学着青蛙高兴地叫一叫,出示:呱呱呱,指名读,青蛙高兴的时候叫声变化可多了,他还会怎么叫?

4、这变化多端的叫声回到句子中叫一叫。出示句子:

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

引读,指名读

4、我们一起来,青蛙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高兴得叫起来——呱呱呱,多好看哪!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

5、咦,多有意思呀!我们也来学着叫一叫吧。你来当桥洞里的小青蛙,我来当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师生演。发现了什么?一字不差,语气声音都一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6、我也来当小青蛙!谁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生师演。(3人)大家都当小青蛙,一生来当看不见的小青蛙。

7、小朋友,假如你就是桥洞里的这只小青蛙,听到有人学你说话,你心里想—

于是,你奇怪地问——你是谁呀?你在哪儿?你惊讶地问——你好奇地问——你有趣地问——我们一起奇怪地问——

谁知,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8、这时,出示句子

小青蛙奇怪极了,他问妈妈:“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指名读(2人),哩也是要认的字,出示卡片,指名读,注意轻声。

哩在句子的末尾有什么用呢?听老师读两句话,1、他在学我说话。2、他在学我说话哩。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哩在句子的末尾可以帮助我们加强语气。像这样的字还有哪些!出示:

吧吗啊吧呢哪呀呗

我们一起奇怪地读读这句话——引读。

以下内容视时间而定。

11、在妈妈的帮助下,小青蛙知道这看不见的小青蛙就是回声。后来,出示句子:

小青蛙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地叫个不停。桥洞里立刻响起一片呱呱的回声。小青蛙欢快地说:“多好玩啊!”

引读,小青蛙在桥洞呱呱地叫个不停,他还会欢快地怎么说呢?

老师当小青蛙,你们当回声,我们再来玩玩回声好吗?桥洞里立刻想起一片呱呱的回声。

回声教案 篇5

《回声》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是以爱科学为专题编排的。有生动形象的科学童话,有图文并茂的科学连环画,介绍了气象、航天、动植物以及农业科技等丰富的科学知识,同类的专题,在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下册也有编排,如“发现身边的科学”等,本组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担负着深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兴趣的任务。

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学情分析】

童话是孩子们最爱读的,本课采用童话的形式介绍了回声的知识,使之变得生动有趣。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上,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他们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运用图片或多媒体手段,揭开回声的奥秘。只要让学生读懂声波和水波一样,碰到障碍物就会返回来产生回声就行了,不要细讲科学知识。【学习目标】

1.利用形声字规律、句中识字、自主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呱、哩、圈、纹、碰、返”6个生字,会写“圆、围、洞、影”等8个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合作读、分角色读等方式,读出小青蛙欢快、奇怪,青蛙妈妈亲切耐心的语气。

3.通过观察插图、观看视频等方法初步了解什么是回声、回声的特点和回声产生的原因。

4.通过朗读体会回声的奥秘,能够从生活中发现回声现象,通过出示回音壁,激发学生探索更多科学奥秘的兴趣。【学习重难点】

重点:多种方法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能分角色读好青蛙和回声以及和妈妈的对话。

难点:读懂青蛙妈妈的话,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有关回声的视频。学生准备:预习,生活中了解回声。[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播放几种声音,辨别

2、板书课题《回声》

回声教案111 篇6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会写“倒影”两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1、2、3、6段,体会小青蛙心情的变化。

3.通过读、说、演等方式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使语言和思维同步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在朗读中感悟小青蛙心情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看到小朋友们精神抖擞,老师也特别开心。送给同学们一幅图。你能听到什么声音?(板书“声”)

2.预设:大公鸡(喔喔喔、咯咯咯)小鸟(叽叽喳喳)是呀,同学们能用象声词来描摹它们的声音。看到同学们这么可爱,有一只小青蛙也蹦蹦跳跳地来凑热闹了。你听,它在向我们讲述它发现“回声”的故事呢!(补充板书“31.回声”)

3.你们听到过回声么?说说,你在哪儿听到的。(桥洞下,大山里,特别大的房间里)

师补充:善于观察和发现,一定能在生活中学习到更多知识。是的,在很多比较空旷的地方都有可能听到回声。

4.今天,我们就跟着小青蛙的脚步,一起去学习“回声”。再读课题。(读出有趣)

二、初读课文

(一)根据要求自读课文

这个故事可有趣了,请小朋友们翻开语文书第148 页,去读读这个故事吧。在读故事前,先听老师说读书要求:把音读准,把话读通顺,不认识的生字圈一圈,可以借助文下的小树叶认读生字。遇到难读的地方,咱们就多读几遍。最后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出示“自学提示”)

(二)检查生字词语

1.把书放在一边,看,生字宝宝们手拉手已经出现在了大屏幕上,谁来读一读。(指名读,正音,齐读)

2.去掉拼音小帽,还能读准么?自己读一读。谁来当小老师。(小老师声音响亮,字正腔圆,非常棒)

3.小朋友们,一块石头丢进河里,就会荡起(一圈圈波纹)读的这么好,波纹在朝我们笑呢(课件出示波纹)

4.“返回”这个词特别有意思,返的意思就是(回),返和回的意思相近的,就是“回来”。

5.还知道什么纹?皱纹、指纹(老师在桌子上一按,就有了指纹,警察就用指纹破案呢!)、斑纹(哪种动物身上有斑纹?)花纹

6.词语音形意都学习了后,你能帮助小青蛙跳过河给我们讲故事吗?(小火车检查一小组)

(三)指名分段读课文

1.小青蛙过河成功,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有趣的故事吧。小朋友们,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6)

2.谁先来读第一自然段。(指导,范读,齐读)请你推荐一位小朋友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细听,读到哪,眼睛就跟到哪儿,等会儿做评委。并想一想,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3.学生读第二自然段,请同学评价。

4.第三段,评价的小朋友读。(哩是轻声)学生学着读。

5.请听得特别认真的小朋友读第四段。

6.第五段比较长,谁有信心读好。

7.最后一段,齐读。

三、精读“发现回声部分”。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读倒影,写倒影,说倒影

1.故事读完了,主要讲了谁在谁的帮助下发现了()?在哪儿发现的?(板书:桥洞)小青蛙究竟是怎样发现的?(叫)接下来我们细细地读课文。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美丽的地方,谁来读读这段话。

2.这美丽的地方有什么?(桥和它的倒影)

3.课件看图(看,这美丽的桥洞和它的倒影连起来,就像一个大月亮),然后指名朗读,读出美感来。齐读。

4.这里有个词,叫“倒影”,课件出示两个生字。这两个字都是我们今天要写的生字,倒,什么结构?左中右结构,写的时候要紧凑一些。影字,左右结构,这个字比较难写,看老师写。倒影是美丽的风景,所以左边是个景色的景,右边有三撇,看看怎么写才漂亮。

一、二撇短一些,第三撇长一些,三撇要写在一条直线上,这三撇表示的是光线,有光线一照,就有影子了。

5.轻轻拿起笔,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中找到“倒影”这两个字,端端正正地描一遍,写一遍。

提醒:写字的时候注意做到“三个一”。我看XXX的姿势非常标准。

6.投影学生的字,点评。再看看自己写的字,觉得写得漂亮的,就在旁边打一颗五角星。

7.再读“倒影”,仔细看,水里还有什么东西的倒影?水里有___.。(指名说。)是呀,这条河太清澈了,所以有这么多倒影。

8.一起来,美美地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发现回声

发现回声,用读来体会惊奇和疑问的语气,感受回声的趣。(课间操)加入动作玩回声。

第一句话:呱呱呱,多好看哪!

1.咱们接着往下读,师读旁白,生接读:呱呱呱,多好看哪!

谁能学着小青蛙的样子,高兴地夸一夸。指名读。(师随机点评:有点高兴了,都高兴地眉开眼笑了)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一起来夸一夸

2.这时,不知哪儿有一只小青蛙,也在叫“呱呱呱,多好看哪!” 第二句话:你是谁,你在哪儿?

1.小青蛙听了,感到非常(奇怪),于是,小青蛙问:“你是谁,你在哪儿?”谁来学着小青蛙的样子好奇地问一问。练读这句话,读出好奇。(评价:有点好奇,你就是那只好奇的小青蛙)

2.没想到,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也在问:你是谁,你在哪儿?

小青蛙认为这里还有一只它看不见的小青蛙跟它玩呢,所以它呀是又高兴又好奇。小青蛙们,再一起来问一问。

3.这会儿,老师成了桥洞里看不见的小青蛙,我会学你们说话呢,谁来

读读。师生合读“你是谁,你在哪儿?”

4.老师学得像吗?你们想不想做哪只看不见的小青蛙。老师说的时候,语调有变化,让学生跟着变化。

5.好玩么。同桌二人玩一玩吧。

6.全体起立,加上动作,师生和说回声。

第三句话: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

1.小青蛙听见桥洞里总有人和他说的一样,他觉得(奇怪极了)。板书:奇怪极了

2.奇怪极了,就是(很奇怪),也可以说是(非常奇怪),还有呢(十分奇怪)。奇怪极了的近义词朋友还挺多。

3.如果你是小青蛙,你会怎么想?(是呀,好一只会思考,爱动脑经的小青蛙)

4.谁能学学小青蛙的样子很奇怪地问问妈妈?指名读句子: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采用指名读,齐读等方法)

5.小青蛙在桥洞里问妈妈时,会发生什么有趣的现象?还是会传来“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他在学我说话哩!”。同桌采用回声的方法读第三段的那句话:桥洞里藏着一只小青蛙吧,它在学我说话哩!男生做桥洞里的小青蛙,女同学做看不见的小青蛙,一起来演一演。

6.小朋友,你们说,桥洞里真的藏着一只小青蛙吗?那其实是(回声)

(三)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小青蛙一开始不知道,后来经过妈妈解释后,它知道了回声的奥秘,它又游回桥洞里,齐读最后一段。

2.小青蛙知道了回声的奥秘,再回到桥洞里,它可能会说些什么?(多好玩啊。多有趣呀。有看不见的小青蛙跟我玩了„„)小青蛙说的时候,还会传来什么?回声。其他小朋友当回声。

3.小朋友,这小青蛙听到桥洞里那一片片有趣的回声,可高兴了。在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小结:

小朋友,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了小青蛙发现了(回声),那回声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板书设计】

31.回声

桥洞叫

倒影

胰腺回声增强与糖尿病的关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5例, 其中男性21例, 女性14例, 年龄40-55岁, 平均47.4岁。随机抽取上述时间段胰腺回声正常者36例为对照组, 其中男性20例, 女性16例, 两组年龄、性别、家族史无统计学意义。

1.2诊断标准世界卫生组织 (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或空腹血浆葡萄糖 (FPG) 水平≥7.0mmol/L (126mg/dl) 或⑶OGTT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中, 2h血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 对于无糖尿病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者, 必须在另一天复查核实而确定诊断。

1.3方法定期随访每隔3~6月查空腹血糖一次, 随访中发现空腹血糖异常者作糖耐量实验, 随访结束血糖正常者均作糖耐量实验检查。

1.4统计学方法率的χ2检验

2 结果

2组糖尿病发病率结果比较详见表1。胰腺回声增强组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 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超过4千万, 居世界第2位, 糖尿病已成为发达国家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 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本组探讨了胰腺回声增强与糖尿病的关系, 有助于早期发现此类患者血糖升高, 以早期改善生活方式从而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胰腺回声增强是由于过多的脂肪浸润于胰实质而引起的胰腺慢性炎症, 胰腺组织内广泛纤维化, 腺泡和胰腺组织萎缩、消失, 间质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作为胰腺超声检查中经常遇到的一种现象, 已引起医务工作人员的关注。以前文献普遍认为胰腺回声增强常见于老年人胰腺改变、慢性胰腺炎后、及肥胖患者, 但由于影响因素太多, 临床医生认知程度不够, 在超声诊断中很少直接诊断胰腺脂肪浸润, 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做出脂肪肝的诊断, 为什么不能提出脂肪胰的诊断呢,

本组通过定期随访胰腺回声增强患者的血糖情况, 结果显示胰腺回声增强者糖尿病发生率11.4%, 与对照组糖尿病发生率2.77%相比较也明显升高, 与1995~1996年调查成人糖尿病患病率3.21%相比较明显升高, 因此胰腺应考虑把胰腺回声增强病人作为糖尿病高危人群。同时因胰腺回声增强病人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 临床一线医务工作者一定要对胰腺回声增强病人加强随访, 定期检测血糖, 加强宣传教育, 改善生活方式, 控制主食量, 饮食以低盐、低脂肪、高纤维、正常蛋白和富含维生素的食品为主, 经常参力体育运动, 以达到消耗多余热量、强身健体的目的, 定期测量体重, 防止肥胖。如果发现体重增加, 应及时调整饮食, 适当提高活动量, 戒烟限酒, 劳逸结合, 不宜过度劳累, 早期发现糖尿病患者, 以早期阻断和纠正代谢紊乱, 从而防治近期和远期并发症。

由于本组研究病例数相对偏少, 不能保证结论的准确性, 希临床大样本研究进一步明确胰腺回声增强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系。

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回声增强与糖尿病发病率的关系。方法 随访35例胰腺回声增强病人10~12a, 以观察糖尿病发病情况。结果 35例随访患者中糖尿病发病率明显高于胰腺回声正常者 (P<0.05) 。结论 胰腺回声增强患者应作为糖尿病高危人群, 定期作血糖检查。

关键词:胰腺,回声增强,糖尿病,发病率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5.

[2]夏稻子.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8.

平凡生活的回声 篇8

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和高鹏约在了北京后山艺术空间见面。作为北京MOMA后山音乐艺术节的一部分,2013年1月31日,这里举行了《摇滚肖像+——高鹏摄影作品展》。虽然多数照片之前已在杂志中发表过,但高鹏还是对它们进行了精心的调整。他似乎特意挑选了一部分更贴近生活的作品,在舞台之下,窦唯、张楚、郑钧、朱哲琴、小河、张玮玮和周云蓬变得愈加生动起来。

高鹏当天的模样和我想象中的“摇滚摄影师”形象多少有些出入,没有摇滚音乐那种张扬的气场,看上去更像个IT从业人员。2003年,从河北师大平面设计专业毕业的高鹏来到北京,父亲拿出一万块钱让他自己去闯世界。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台电脑和一部相机。因为喜欢看音乐演出,而且每次去都要拍照,慢慢也就积累了不少和摇滚乐有关的照片。那时候还没有什么社交网站,高鹏就把照片发在一些摇滚论坛里面。渐渐地,他的作品就在这个圈子里流传开来。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并拍摄摇滚题材的?

高鹏:在我上学的时候,有位教油画的老师特别喜欢摇滚乐,也经常组织同学去他家里看摇滚乐队的MV。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平克·弗洛伊德乐队的MV《墙》,觉得这东西真不一般。到了北京之后,我进了《北京青年周刊》做摄影记者,有了更多机会去现场拍摄一些音乐演出。2003年前后,各种音乐节开始兴起,像迷笛音乐节啊,摩登天空音乐节啊,每年很热闹的,去采访的时候,自己的情绪也被音乐节气氛感染得很高涨。那段时间积累了不少照片。

还记得第一个拍摄的摇滚音乐人吗?

高鹏:我拍的照片主要分两类,一类是演出的拍摄,还有就是单纯的人像。演出的话,最早拍摄的是小河、张玮玮。当时,他们还没有单飞,两人组了一个叫“美好药店”的乐队,演出的票价也不贵,所以经常去。

第一个拍摄的人物肖像是何勇。在2004年末,何勇做了一个纪念当年红磡体育馆《摇滚中国乐势力》十周年的演出。那次演出,供稿摄影师的照相机出了问题。我是作为观众去的,当时听得挺带劲儿,就爬上身边的一个大箱子,站在上面拍。视角高一点,效果也就好一点。结果我的照片就被何勇他们要了去。没多久,在媒体上刊登出来的照片就是我拍的。也正是在那个时候,我认识了一批这样喜欢拍摇滚题材的摄影记者。

回想一下,在拍过的演出中,有没有让你非常难忘的场景?

高鹏:2003年的迷笛音乐节到现在都让我很难忘。那时候,音乐节的气氛没有现在这种纯商业化的味道,还是相当随意的,根本没有现在这种挡在台上与台下之间的铁栏杆。那会儿经常是台下的观众扒着舞台的边儿一下子就翻上去了,我还看到过裸奔一圈的。2003年的迷笛很有1969年美国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感觉。我记得那天下着雨,观众就穿着袜子在泥坑里面蹦。有一个镜头印象特别深刻:下完雨,会场中有一棵树的树枝上挂着两只袜子,上面全是泥,还有人拿笔在上面写着“摇滚”俩字儿,特别逗。

很多人都觉得摇滚摄影师是一个所谓“圈内人”的工作,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高鹏:也不是吧,这样说的话谁一开始不是圈外人呢?如果说我沾了一点什么光,就是早几年拍这个的人比较少。那个时候,要是拍了一张张楚的照片,会有好几家报社找你要。

其实也没有特别明显的圈里圈外的区别。玩音乐的人都比较感性,和对方接触过一两次也就熟悉了。我比较熟悉的音乐人有张玮玮和郭龙,完全是因为看他们的演出看得太多了,每回点个头,打个招呼,再加上采访几次,就混熟了。还有在国内做民谣的音乐人,小河、张玮玮、周云蓬他们早年的时候都比较艰辛,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比较早采访过他们的人,印象就会深一些。

起步阶段的音乐人或许对较早关注他们的记者有患难之交的感觉。

高鹏:对。2004年左右去采访周云蓬时,他在香山租平房住,大冬天的也没暖气,一个盲人还得自己出门打水、烧水然后泡方便面吃。有一回演出到夜里,他回了香山找不着路,大晚上的也不舍得打车,只好在路边睡了一晚。第二天才找人问路回到了家。那时候很多地下音乐人的状态就是这样,当时他第一张唱片《沉默如谜的呼吸》签给了摩登天空,大概拿到手的也就几千块钱。

但从第二张唱片《中国孩子》发行后,有些文化类周刊的记者就开始频繁地关注他。北京的文化类记者还是比较喜欢听音乐的,会关注好东西,不会一股脑儿追八卦。之后,这些报道带动了更主流的媒体也来报道,慢慢地年轻人也开始听民谣类的唱片,听的人越来越多,演出的身价就会高一些了。这可能也是媒体能带给这些音乐人的一些东西。

你比较喜欢在什么样的场合拍摄摇滚音乐人?演出现场还是生活中?

高鹏:我觉得拍摄他们在幕后或者生活中的状态更有意思一些。一直觉得很可惜没有真的在“树村”住过,也没体会过当时的那种氛围。当然,有时候拍人物肖像也可以摆拍,和对方一起设计姿势,也挺好玩的。我甚至可能会画一画草图,和音乐人讨论,拍摄时怎么能玩得疯一些。

你拍摄过很多比较大牌的摇滚音乐人,接触起来是怎样的感受?

高鹏:大部分摇滚音乐人可能都算不上主流明星,但普遍比较有个性。采访的时候,他们可能更愿意由着自己的性子。记得第一次拍郑钧是在酒吧,大晚上的他戴个墨镜戴个帽子,我问你能把墨镜摘了吗,他不愿意,非得戴着墨镜拍。所以第一次几乎就算失败了,第二次我有了准备先跟他聊音乐,天南海北,文化艺术一通侃。他发现这个记者还是懂点音乐的,也能聊得来,才流露出配合的意思。于是才有了那张他将卡片扔得漫天都是的照片。

有一次,我在录音棚给张楚拍照片,正好那里有块镜子,我就想拍一张类似他的专辑《孤独的人是可耻的》封面的照片,但是被他拒绝了。他说他不想回到那时候的状态里,可能他在做这张专辑的时候,状态是非常孤独吧。所以,现在发表出来的那张照片比较中规中矩。

你所理解的摇滚乐是什么?

高鹏:可能大多数人觉得摇滚乐是一种叛逆、和大多数人区别开来、释放自己的音乐,但我觉得最基本的一条它得是好的原创音乐。你看在欧美社会里面,个体本身就挺自由的,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发展空间。摇滚在那样的社会里很受欢迎,可能就是因为它有创意,有内涵,有艺术感。我比较喜欢平克·弗洛伊德乐队,包括他们的音乐、封面设计以及电影。我会偏爱这样的摇滚乐,而不仅仅是愤怒和叛逆的情绪。

对现在供职于《北京商报》的高鹏来说,音乐题材只是他日常摄影工作的一部分。他的生活并非波澜壮阔,他所拍摄的也多是音乐人的平凡生活。但是从他的话语中听得出,他对于音乐的爱好是炽热而真切的。而真正的热爱,自然就会带来精彩的作品。

高鹏用他对影像和音乐旋律的精妙理解创造出了能够跨越视觉与听觉感官鸿沟的有趣照片。再一次穿过挂满音乐人照片的走廊,我感到在一幅幅作品映入眼帘的瞬间,似乎也隐隐约约流淌出了画中人所谱就的旋律。

因为真正有声的作品并不说话,说话的是它在你心中激起的回声。

回声的教案 篇9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和带有这些生字的新词。

2、学会重点词句,并想象句子的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什么是回声和形成回声的原因。

4、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回声和回声形成的原因。

教具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激趣:

1.板书课题: 21 回声

2.“回”是什么

3.激疑:回声是什么声音?在哪儿能听到回声?

4.导入: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讲科学道理的童话。

二、自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要求:①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②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检查生字读音,读生字卡。

3、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三、深入学习课文第一段。

1、齐读课文,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2、出示多媒体画面。这就是书上所说的那座石桥,哪位同学能指着图说一说,什么像大月亮?(激光灯指图说)

3、谁能用“好像”说一句话。

4、你们觉得这里的景色怎么样?(优美)谁能用赞美的语气读?

四、深入学习课文第2、3自然段。

就在这儿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什么事呢?

1、学生自由读2、3自然段,思考以上问题。

(小青蛙发现另一只青蛙学它说话。)

2、快速阅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青蛙学它说什么话?把它们说的话划

下来。

3、分角色朗读青蛙的话。

4、评析:青蛙说的两次话语气一样吗?你怎么知道的?(标点:问号、感

叹号等)

5、应该怎么读?谁来读?(第一次是高兴的语气,第二次是奇怪的语气。)

这时候,小青蛙心里会怎么想?(谁来学我?它在哪里)

所以课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奇怪极了)

板书:奇怪

6、于是,它就去问妈妈,谁来读,读出奇怪的语气

7、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我们也跟着妈妈一起去看一看。

五、学习第四段。

1、齐读。青蛙妈妈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写青蛙妈妈动作的词。

老师先找一个,“跳”到岸上的“跳”(动作演示)大家再找,还有哪些?

2、这两个动作与什么有关?你怎么知道的?(“捡”“扔”,提手旁,与手有

关)

3、老师念这一句,生动作演示捡石子的动作。

4、看多媒体课件,观察河水发生了什么变化。

①你刚才看到什么?书上是怎么写的?(全班齐读)

师板书:水波 ) ) ) ) 河岸

②学习“荡”

什么结构?与什么有关?(原指积水的洼地,风吹来,水草漂漾,什么样的

景象呢?动作演示:一起一伏的摇动)

③齐读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两句话,,边读边用动作动作演示水波荡回来的情

景。

④学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青蛙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六、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小声读第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画图,练说。

出示自学要求:①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话讲了什么?

②画出回声原理图。

③说说回声是怎么产生的。

2、实物投影仪出示学生画的图,让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画,是根据青蛙妈

妈说的哪一句话画的?

让学生板书:声波 ) ) ) ) 石壁

返回

3、出示句子:声音的波纹碰到石壁,也要返回来。

“返”什么旁?与什么有关?什么意思?

4、谁边做动作边读这一句话。

5、为什么青蛙妈妈不直接告诉小青蛙回声是怎样产生的,而是先说水波呢?

6、小青蛙听到的声音其实是----回声。(学生齐答)

7、全班同学小声读青蛙妈妈的话,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青

蛙是怎样听到回声的。(同桌练说)

8、小青蛙明白了这个道理,非常高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这个“高兴”

和第二段的“高兴”意思一样吗?

板书:明白

9、指名读小青蛙的话,读出兴奋、欣喜的感情。

10.分角色朗读第五自然段。

六、习最后一段,这一段又告诉我们什么呢?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又讲了什么?

2、小青蛙的心情怎样?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欢快)

3、用高兴的语气读这一段。

4、一个扮演小青蛙,全班读回声。

七、小结。

1、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

2、填空:回声就是_______碰到_______返回来的自然现象。

3、还有哪些地方也能产生回声?播放多媒体课件

小结:同学们只要多看、多听、多实践,就一定会比青蛙聪明。

板书: 碰 遇

水波 ) ) ) )河岸 声波 ) ) )障碍物

荡回来 返回来

《回声》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篇10

一、概述

《回声》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版块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看科学。这篇科学童话,借小青蛙遇到的“问题”和青蛙妈妈的讲解向学生展示了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回声。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本文是激发学生从小热爱科学,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极好教材,也是对学生进行词句训练,朗读训练的重要凭借。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欢快、奇怪、亲切的语气。读懂课文.初步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了解回声形成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祖国语言的优美,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课文语言浅显,情节生动,引人入胜,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教学中应从文章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本课的教育对象是小学三年下学期学生,大多数学生对回声的了解只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甚至有的同学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因此,在课前教师应鼓励学生到大自然中去体会,丰富学生的感知。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联系生活经验,有意识地结合课程资源,揭开回声的奥秘。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回声》是一篇知识童话,不仅要让学生读懂课文,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要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这节课,我把这几个方面有机地整合起来,从指导读书、观察实验所提供的形象,以及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的语言实践、练习说话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知、运用语言文字,与此同时,让学生获得有关“回声”的自然常识,还受到情感的熏陶,使整堂课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征。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课是在多媒体教室实施的。

长春版教材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

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科学童话《回声》。板书课题:回声。

2、师:老师为大家带来一幅图,想看看吗?(出示图片桥的倒影)师: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3、师:这么美的景色就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打开书读一读

预设:找出比喻句,课文中把什么比做大月亮?

4、指导朗读(指读、范读、齐读)

二、研读感悟

1、师:小青蛙跟着妈妈游到桥洞底下了,他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可高兴了,他是怎么做的?

预设:小青蛙“呱呱呱”地叫起来,这时,它听到什么?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回答,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2、启发学生读出小青蛙欢快和奇怪的语气。

3、谁想来表演这只小青蛙?谁想来表演那只看不见的小青蛙?咱们一起来看看,看不见的小青蛙是怎样学小青蛙说话的。学生评价

4、师:青蛙为什么奇怪?它是怎样问妈妈的?

预设:理解“奇怪”“极了”“奇怪极了”词语的意思。抓住词语理解小青蛙的心情。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小青蛙奇怪的语气和青蛙妈妈的语气。

三、朗读感悟,理解“回声”。

师:青蛙妈妈又是怎么做的呢?认真读读课文,找到课文的.话来回答。(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学习课文第4、5自然段。

【抓住文本的主要内容,突出重点部分教学】

(一)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填空:青蛙妈妈(捡)起一颗石子,(扔)进河里,河水被(激)起一圈圈的波纹。波纹(碰)到河岸,又一圈圈地(荡)回来。

3.做实验演示:在装水的玻容器投入石子,学生观察水波的变化。做动作理解:荡。

4.用上动词“带、跳、捡、扔、激、碰、荡”说话。

【充分利用文本,加强对动词的理解、积累和运用,通过看图说话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青蛙妈妈做这个实验和回声有什么关系呢?她是怎么说的呢,读一读青蛙妈妈的话,然后和同桌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2.预设:为什么青蛙妈妈说他们像?

3.做练习(出示妈妈的话)

师:谁来说一说它们哪像?青蛙妈妈的话该怎么读呢?引导读好、读懂青蛙妈妈的话。(读出耐心、亲切语气)自己读——范读——指名读

4、师:青蛙妈妈讲的话大家读明白了吗?(学生交流)

5、师: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经历吗?

【通过朗读,讲解练习,初步了解回声这种自然现象,提高了学生阅读理解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6、师:回声的话该怎么读,知道了吗?(“回声”的朗读声音延长”)请每个同学再去读读第2小节,画出写回声的话,然后读一读。

进行角色朗读小青蛙和回声的话。指名朗读、男女朗读、小组朗读。

【创设童话朗读情景,让每个学生演演小青蛙和“回声”,激发了学生朗读兴趣,使课堂充满情趣】

7、过渡:小朋友读得真好。我们通过读课文知道了这只看不见的小青蛙是——(学生齐答)“回声”。小青蛙呢,听了妈妈的话也明白了。她是怎么表现的呢?

(1)读好第5小节小青蛙的话。(出示句子: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说:“妈妈,我明白了,这就是回声吧?”)“蹦”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跳”)“小青蛙高兴得一蹦老高”换个意思还可以怎么说呢?(一跳老高、一蹦三尺高、手舞足蹈……)读出小青蛙高兴的语气。

【词语的积累靠教师的有意识指导和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渗透】

(2)创设情景。小青蛙明白了这是回声,又游回桥洞里,呱呱呱地叫个不停。每个同学来做一做回声好吗?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总结

长于时间的回声 篇11

当时的文学环境如一片荒漠,我们的参照系统除了中国传统的古典诗词、朦胧诗和官刊上所发的“主流诗歌”,另外,幸运的话,还可以零星看到为数不多的外国诗歌——也都是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旧译本。那个年代的“经典”大多指一些名诗人的代表作。现在看来,也许不能轻率到把一部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印记的“名篇”称为经典作品,因为时间才仅仅过去了三十年,这些作品不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不再进入后来诗学者们的视线。

而我们作为初学写诗的人,囿于时代的局限性,毫无疑问在视野的宽度和广度上大打折扣,远不如现在初学写作者的起点高,今天当他们如数家珍地谈论起古今中外的文学大师时,我总是由衷地为他们庆幸。

追溯人类文学艺术的源头,我们认识了荷马、维吉尔、但丁、杜甫、莎士比亚、托尔斯泰……当我们手捧着《伊利亚特》《奥赛罗》《埃涅阿斯纪》《圣经》《诗经》《神曲》《哈姆雷特》《百年孤独》等时,这些在时间的长河中得以留存的作品,无疑成为了文学的经典。

艾略特有一篇著名的论述文章叫《什么是经典作品》,在这篇长达万字的文章中,他指出:“我已经提及的经典作品的那些品质——心智的成熟、习俗的成熟、语言的成熟以及共同文体的完善——在十八世纪英国文学中表现得最充分,就诗而论,则在蒲柏的诗作中表现得最充分。”艾略特更是对维吉尔推崇有加,认为他是一个清楚地明白自己要做什么的作家。

除了艾略特的“成熟说”之外,对经典的定义各个时代也多有涉及,比如卡尔维诺在他《为什么要读经典作品》中,提出“重读的作品”和“正读的作品”,无疑,“重读的作品”属于经典之列。当然还有更多的定义,囊括起来,大约有几点不可否认:具有实质上的独创性,换句话说,就是指那些能够开启世纪之先的作家和作品,《神曲》只能是由但丁完成,《百年孤独》由马尔克斯开创了魔幻现实主义先河,维吉尔的《农事诗》奠定了古罗马诗歌的抒情基底,可以说,没有作者的源头性写作,无法构成经典并具有超越时空的当代意义。古往今来,任何一部经典作品都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有的作者在世时并没有得到相应的荣耀,默默沉寂了几个世纪后,才被世人相继发现、认可,列为经典作家。 无论是古罗马《诗集》、古埃及的《亡灵歌》,还是文艺复兴时期但丁、彼特拉克的诗歌,蒙田的散文、拉伯雷的小说、莎士比亚的戏剧都带着各自时代的信息,后人通过他们的作品了解当时的历史人文背景。经典作品具有复杂性和丰富性的艺术水准,也就是说,作品的艺术技巧和呈现的主题,能够涉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参与文化传统的建构,演绎出语言和文字在不同时代的言说方式; 同时,经典作品又是能经得起反复阅读,经得起任何文学阶段的检验,经得起绝大多数人认可与相传的作品。

具体到我们中国当代诗歌,我以为说经典还为时过早,只能说某某诗人的代表作或者某篇作品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要作品,但如果放置在世界诗歌范畴来谈论,欧美国家无论在思想性还是在艺术手法上早已有所尝试,而从情感、情绪的指涉层面来看,中国古典诗词似乎早已染指。新诗自白话体以来,大面积受到西诗影响,最终难逃其窠臼。这样,我们今天的写作还有什么意义?如何又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经典”?

因此,好学的诗人意识到了这一点,面对网络诗歌同质化严重的现象,不再从网络读周围诗人朋友的作品,而是无限地接近古今中外的大师们,试图研究他们的精神资源及创作养分,这无疑是一条捷径。

当代的中国诗歌发展迅猛,更多的诗人意识到了东西方诗歌资源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容,于是我们也常看到一些文章的传统之争、当代性之争等观点,但是,无论是迷信以欧洲主义为中心,还是奉中国文化传统为圭臬,诗歌最终都得倾听来自时间的回声,经典的诗歌也必将超越种族、国度、信仰、意识形态等等这类后天生成的因素,而成为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一盏盏明灯。

上一篇:招商引资汇报会下一篇:办公耗材卖家注意:新规范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