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1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叶县遵化店镇中学
牛爱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能在老师指导和与他人合作中完成简单的实验探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分享。(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的难点和重点:
本课题的难点是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重点是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三、教学方法:
情境激学、联系推理、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同学们,在开始我们今天学习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播放:茅台酒的故事
引发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能闻到酒的香味呢? 【板书】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播放视频:糖、盐的碾碎,花的香味
生活当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事情,比如说,我们能闻到花的香味,水杯里的水会慢慢变少等等,这些问题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大胆提出猜想: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板书】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二)启发诱导 学习新知 1.分子的性质
分子和原子是肉眼看不到的微小粒子,那么他们到底有多小,都有什么性质呢? 播放视频:水分子的自述。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找到一个水分子的质量。
提问:一个水分子的质量是多少,一滴水里有多少水分子呢? 【板书】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三)科学探究 引发兴趣
提问;小小的一滴水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水分子,这些分子还能自由的运动吗?请同学们和老师一同来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演示实验1;
1.观察酚酞颜色,浓氨水颜色并闻气味。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浓氨水,然后滴加酚酞,观察颜色变化。
3.将几朵白色的用滤纸剪成的小花贴在烧杯内壁上,然后打开浓氨水的瓶塞,把烧杯罩在浓氨水上,静置,观察现象。现象:白色的小花变成红色。播放视频:氨分子运动扩散。
提问:小花为什么变成红色呢?这说明分子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 【板书】2分子在不断地做运动。
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可以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我们能闻到花香是什么原因?开头故事当中提到了摔烂了酒瓶为什么会满室飘香?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问题情境:湿衣服为什么在阳光下比在背阴的地方干的快?物质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演示实验2:
把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两个烧杯放在桌子,在两个烧杯中投入少量的品红。不要搅动烧杯中的水,观察烧杯中品红的扩散过程。
结论:温度升高,分子能量增大,分子无规则运动速度加快。
过渡:数学上1+1=2,但是在化学上却有1+1≠2的情形,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实验探究: 学生实验探究1:取一支试管管,分别将水(已经染成红色)和酒精大约各一半倒入试管中,做上标记,堵住一端,来回倒转几次,让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再竖直试管观察现象。
现象:混合后体积变小 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
【板书】分子之间有间隔。
提问:构成物质的分子间间隔会发生改变吗? 学生活动探究2:
每组两个同学各拿一个注射器,一个吸入20毫升空气,一个吸入20毫升水,用手指顶住针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投影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分子间隔的微观示意图:
学生实验、讨论、交流得出结论:气体分子间隔>液体分子间隔>固体分子间隔 思考: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你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过渡:我们了解了分子的特征,下面我们来认识几种分子的模型。投影:氧分子、水分子、氢分子的模型。
讲述:科学家发现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能不能再分了呢?同学们先来看这两个反应 1.水的蒸发
2.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下面我们从微观的角度来看看这两个反应到底有什么不同? 播放:水蒸发和水电解的Flash动画 讨论:请你来谈谈这两个反应有什么不同?
水能灭火,氢气能燃烧,氧气能支持燃烧,说明不同物质的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当水分子变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时候,水的化学性质还能保持吗? 【板书】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多媒体展示】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微观变化过程。
讨论:在氧化汞分解生成汞和氧气的过程中最小的粒子是什么?它们是怎样变成新物质的分子的?在此变化中是否存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 【板书】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四)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
反馈与练习: 1.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
(2)香水、酒精为什么要密封保存?
(3)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
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
3.已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分子运动的速率越慢,如图所示为检测气体扩散速度的实验,浓盐酸挥发出的HCl与浓氨水挥发出的NH3,两种气体相遇时形成白烟,即生成氯化铵晶体,白烟的位置大约在______处。
4、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保持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五)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说一说:学完本课题,你有哪些收获?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学会了从微观的角度看物质,未知的世界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我们去探索。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 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等微粒构成的。二 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在不断的做运动。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四、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视频故事提出问题,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既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体现知识源于现实的道理。
2、科学探究 引发兴趣: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讨论、合作交流,充分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自主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学习意识。
3、学以致用 联系实际:通过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来增强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类似的问题带进课堂,知道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联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4、交流讨论 归纳小结
通过学生角色转化,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通过练习及课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2
关键词:实验探究教学 足够的思维空间 创新思维能力 学习化学的兴趣 持久兴趣
“分子和原子”是新课标教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二的内容。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学生思维由显性进入抽象的起始,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重要作用。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要达此目的,如果没有科学的教学方法,就难以获取预期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经过反复实践认为,如果在分子和原子的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可取得明显的实效。
1.“分子和原子”内容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习化学的兴趣。
由于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的开始,一些观点和结论难以理解,因此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便成了学好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在认识分子、原子的基础上探究分子基本性质的实验中,我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实验探究法、联系实际法、图形学习法。同时教师在实验中注意以下指导:(1)重视探索性实验的选择和设计;(2)在实验之初,要向学生提示观察角度;(3)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现象完整而准确地叙述;(4)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其本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反思、表达和交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并在探究过程中发现长处和不足,互帮互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化学的信心,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采用实验探究教学进行教学时,首先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都应充分考虑如何让所有学生都能动手动脑,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其次是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要体现出层次性,要面对全体学生,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2.实验探究教学的优点,既可促使学生形成对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又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通过实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条理化、系统化,也能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进一步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知道,分子具有如下性质: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的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所谓“实验探究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发下,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充当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角色,通过自己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实验,去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其基本结构为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实验结论——进行应用。这一实验教学具有下述三个优点:有利于充分发挥实验探究教学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学生不再是一味听教师讲、看教师做,而是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自己来确定时间的分配,进行方案设计并进行实验操作,对实验的事实加以分析并做出结论。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就能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实验兴趣是认知兴趣中重要的一种。只有当学生通过亲自探究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规律时所形成的兴趣,才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实验探究教学却能给学生提供主动探求知识的宽松环境,让他们在成功地设计和实验操作的愉悦情绪下,潜力得到充分发挥,思维更加活跃。在对未知领域的探索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验操作和验证,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索,从中就会迸发出更多的智慧和灵感。如果坚持不断地加以训练,就十分有益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实验探究教学的效果,通过参与实验探究教学的锻炼,实验操作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学生能够自己带着问题,目的明确地去做实验,大大地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我们认为,在“分子和原子”内容教学中实验探究教学,是寓科学方法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的体现。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促进了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同步发展。
就“分子和原子”内容的教学而言,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以上训练过程中,学生不仅通过知识的内化,很好地理解了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及其反应规律,应用和创新阶段。通过实验,学生对分子和原子的认识已较为深刻了。通过这一训练途径,进一步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可让学生设计方案,然后进行实验。实践证明,实验探究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总之,在“分子和原子”内容教学中采用实验探究教学,不仅可激励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主动地去获取知识,而且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智力潜能和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完全符合九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这里,教师既教给了学生有关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还使他们学会了如何动手动脑,如何搜集并加工信息,在吸收和消化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因此,我们认为,在“分子和原子”内容的教学中进行实验探究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2.《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和下册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篇3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初中化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第一节课,也是最难理解的一节课。今天第一节课顺利讲解了分子与原子的概念及化学变化的实质,感觉效果较好,特记录如下: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传统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好处,但是有的时候很多老师往往局限于多媒体而忽视清晰条理板书所带来的效果。分子与原子很多老师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感觉效果不错。课之前,我也做了非常好的课件,但是上课前,我准备还是不用课件讲了,因为这样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我们的学生上课时走神的较多。完全集中精力去听课是这节课成功的关键,我用板书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把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讲解的淋漓尽致,同时我也把以后要用的C60分子模型在这里分析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学生也听得非常入神,能够完全配合老师的讲解内容,从多个侧面让学生去感觉、去体会、去认知、去学习“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明白“分子、原子、物质间的关系: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通过画出来的分子和原子能够很好的分析了物质化学变化的实质,这样一总结,学生完全掌握和理解了,整体效果很好!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五篇】
分子和原子教学反思 篇4
在验证分子之间有间隔时,用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学生做完演示实验后,我没有像以前上课时直接问“为什么混合后体积小于两者体积之和?”,而是故意很严肃地说:“刚才做实验时谁偷着喝酒了?”他们当然没喝,也就不会承认了,这是我再说:“谁能做一回福尔摩斯,把这个案子给破了?”这样就引起了全部学生的注意,教学效果明显比以前好,而且对这个实验印象深刻。另外,我并没有做类似“小米和黄豆混合”的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因为根据以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做完等体积的酒精与水混合的实验后,学生虽然看不见分子,但也能够理解分子之间有间隔这个性质,也会用这个例子来说明分子的这条性质;反而是做了上述那样的实验后,给学生造成误导。因为他们对亲眼看见的事实印象深刻,在举分子之间有间隔的例子时,一部分学生就把它当做正确答案。
在比较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类物质的分子间间隔时,我又补充了“比一比谁的力气大”(注射器实验),学生很容易就接受了。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教学设计 篇5
前郭县重新中学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和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质疑并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2、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分子的概念的建立
2、分子的基本特征
三、教学难点
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讲解法
五、教学程序设计
提问:
1、电解水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2、什么叫做物理变化?什么叫做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导入:设疑
为什么敞口容器中的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越高减少得越快?为什么香水在室内会扩散? 引入新课:
板书:课题2 分子和原子
通过图3-
6、3-7 认识分子和原子是真实存在的。进而以水分子的质量和一滴水中的分子数目让学生直观感到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指出这是分子的基本特征之一。
演示实验: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实验结论
演示实验:氨分子的扩散(使滴入酚酞的白色小花变红)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分析和想象 得出: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接着运用实例让学生认识到分子间是由间隔的。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用分子的观点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没有变化;由
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的分子起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指出:这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引导学生认识分子的概念:
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有什么感想、感悟或问题?
练习:课后习题和配套练习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分子的特征
2、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
3、分子间有间隔
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原子学习指导 篇6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二、正确理解知识
三、了解中考考查的特点
1.考查对分子、原子有关知识的正确理解
【例1】 (2007年上海)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保持不变
分析: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三种:分子、原子、离子;不论是分子还是原子,都是在不停地运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且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在化学变化的前后均保持不变,显然C的说法是错误的.应选C.
点评:解答该类问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分子、原子的概念,熟练掌握分子、原子的性质.
2.考查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2】 (1)(2007年威海)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你认为下列变化的事实或现象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2)(2007年厦门)小明在家做蔗糖溶于水的实验时,观察到如下图现象.溶解后,液面低于原水平线的微观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对于(1),由于夏天温度高,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架在高处的电线夏季变得比冬季长,但原子没有变,原子的体积没有发生变化;远处之所以能闻到酒的气味,就是由于酒精分子不断运动产生的;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结构决定的,正是由于氧气和一氧化碳的分子不同,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一氧化碳和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水通电后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事实说明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对于(2),由于分子间有间隔,所以蔗糖溶于水后的体积小于蔗糖刚放入水中时蔗糖和水的体积之和.
答案:(1)A.(2)分子间有间隔,蔗糖分子进入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使总体积减少.
点评:把我们熟悉的现象或事实与微观世界联系起来,学会用化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是新课改最重要的理念之一,是“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最好体现,理所当然也就成了新中考考查的主角,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让知识活起来,要从化学的视角观察、思考、分析周围身边发生的物和事.
3.考查对新信息的接受和处理能力
【例3】 (2007年辽宁)通过学习,我们应该会从微观的角度看世界.请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用分子的观点回答问题.
材料一:1滴水里大约有17万亿亿个水分子.
材料二:在加压的情况下,25m3的石油气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
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说明分子另一条性质的一个实例:________________.
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提供的信息将分子的性质很清晰地展现出来(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描述,但描述的意义要一致):分子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明确了上述两条性质,回答出任何一个不同于这两个性质的分子性质均符合要求.
答案: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或分子很小;或分子体积很小;或分子质量很小等);分子之间有间隔:闻到远处花的香味(或海水中的水分子与自来水中的水分子性质相同;或二氧化碳分子与二氧化硫分子性质不同)
点评:试题呈现信息,考查观察、概括、归纳、总结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运用微粒的性质分析与实际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化学内涵是这类试题的共同特征,中考中上述能力的考查几乎达到了100%,这就再一次提醒我们在复习时要注意对知识的归纳、整理、总
结以及这些能力的培养,要注意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事物,用化学的思维和思想方法去分析周围的事物及其变化,而这也是课标所要求的和化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4.考查读图、识图、析图的能力
【例4】 (2007年山东)化学课上老师表演了一个小魔术——“无中生有”:相同条件下,向 A、B两个体积相同的集气瓶中分别充满无色的硫化氢(H2S)气体和二氧化硫气体.如右下图所示,抽走毛玻璃片,瓶口对紧,颠倒几次,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一会儿,观察到两瓶内壁附着淡黄色固体颗粒.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用“”表示氢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硫原子,上述反应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根据该反应,你能获得哪些信息?_______________(写出其中一个即可).
(2)如果这两个瓶子是质地较软的塑料瓶,我们将会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已知:相同条件下,相等体积的气体所含的分子数目相等.反应完毕,瓶中剩余的气体为___________,处理该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分析:本题是一道蕴涵情感教育理念的理化学科综合题,试题首先用示意图的形式展示了化学变化过程的微观本质,要求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挖掘出隐含的有关化学规律,并将其归纳总结出来,在此基础上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理化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试题中渗透了环保教育——生产、生活和实验中要注意解决有可能对环境的污染.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对示意图的观察,能认识到该反应的微观变化本质以及宏观表现.由示意图知,从宏观上来说,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磺和水,这也就使得反应后气体的体积减少,气压变小,如果这个反应是在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进行,就会看到瓶子变瘪.从微观的角度来看,能得到许多信息和结论: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个数没有增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每1个二氧化硫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每1个硫化氢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氢原子构成的;等等.由示意图还可发现:每2个硫化氢分子恰好与1个二氧化硫分子反应,所以当二氧化硫和硫化氢按照相同分子个数混合反应,二氧化硫有剩余,而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散逸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需要对它进行处理,可利用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将其吸收除去.
答案:(1)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2)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后,生成固态硫和液态水,使瓶内压强小于瓶外大气压,所以塑料瓶变瘪了.(3)SO2;向瓶内倒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点评: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宏观现象,或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的本质,是重要的化学思想方法,也是中考考查的重点之一,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要学会从宏观现象中发现微观本质以及由微观的本质推出宏观现象的能力.学科内综合和学科间综合也一直是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要求能灵活运用学科知识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本题是体现上述几点的最好例证之一.
5.考查用实验探究微观世界的能力
【例5】 (2007年三明)在A、B两个均盛有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分别滴入酚酞溶液3滴;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氨水呈碱性).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右上图).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A________,烧杯B____________.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
分析: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中的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到烧杯A,并溶解于水中,使水显碱性,碱使酚酞试液变红,但由于大烧杯罩住,使得氨分子无法进入到大烧杯外的小烧杯B中,所以B中的无色酚酞试液仍然是无色的.
答案: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溶液仍为无色;烧杯C中的氨分子运动到烧杯A中.
课题2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案例 篇7
四川省武胜县普兴学校 唐伶俐
一、教学设计思路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的粒子,在此之前只有一些微观现象的感性认识,没有任何理性的认识。我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科书上的例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如演示实验、改进实验、补充实验、设计三维动画等。我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激趣──质疑──驱动──反馈四步程序教学法。
教学程序:创设问题情景,激趣──提出问题,质疑──引导探究,驱动──引导分析。形成想象──巩固深化,反馈交流。
学习程序:明确问题,产生疑问──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分析现象,透析本质──借助三维动画,形成想象表象──根据想象,形成概念──理解概念,迁移运用,表达交流。
二、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真实存在,了解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2.能力目标:学习运用日常生活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式,用课本理论来解释日常现象。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
3. 情感目标: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教育和辩证地看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
分子、原子概念的建立及对分子行为微观想象的形成。教学难点
建立微观粒子想象表象,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教学方法
问题导思、实验探究、多媒体教学。仪器药品
酒精、浓氨水、量筒、水、品红、酚酞试液、胶头滴管、洒过香水的绢花、大小烧杯等。
【导入部分】
一、分子的真实存在。
【激趣】请同学们分组实验,滴一滴医用酒精在纸上、手上或衣服上,并注意观察现象。
【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过渡】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回答:酒精挥发了。
【展示】一束洒了香水的绢花
【提问】你们闻到了什么气味?它能够看见吗? 回答:闻到了花的香味,但看不见这种物质。引导学生探究。
【科学家的设想】: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组成的.【课件展示】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的笨分子图像、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观看放映。
【小结】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板书: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提问】我们能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看到分子吗?那怎样才能看到分子呢? 【讲解】用肉眼或普通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与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与地球相比。分子虽然很小但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课件展示】:分子的自述
【板书】“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请思考】在1体积石子中加入1体积沙子,会不会得到两体积的两者混合物? 回答:混合时有些沙子进人到石子的空隙里去了,所以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两体积之和。
【活动探究1】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所得体积是否等于200mL 【分组实验】:学生利用桌上仪器分组进行实验探究,注意观察现象并记录。通过实验发现:酒精与水混合后体积会变小,学生分组讨论。【板书】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过渡】从酒精挥发,闻到花香我们猜想分子是在运动的,但这并不能让我们信服,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一下分子的运动。
【提供资料】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氨气极易溶解于水,氨水可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引导探究】 【课件演示】
操作:
1、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在加入酚酞试液。【提问】有什么现象?
操作:
2、在试管中加入浓氨水,再加入酚酞试液。
【提问】有什么现象?不直接滴加浓氨水,你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吗?
操作:
3、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 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过一段时间后,有什么现象? 【结论】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请学生分组交流后回答。【投影】知识拓展 【总结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分子和原子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 2.初步了解分子都在不停的运动 3.认识到一切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引导法、实验探究法。通过演示实验引发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性质,进而初步对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展开学习
2.指导归纳法。通过对实验的思考,归纳整理生活中的现象,学会观察和思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3.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理论联系实际,将生活中的现象和化学理论联系起来,建立原子分子的基本印象。2.学习分子的基本性质
难点:从宏观现象观察微粒运动,建立建立分子、原子的概念
教学用具
多媒体演示;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见闻: 1)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 2)打开香水就闻到香味? 3)湿衣服晒干,水跑到什么地方去了? 设问,然后引入正课
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同步加做加热水中品红)[过渡] 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用于解释以上现象。那么,他们的论断是否正确呢? 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
6、3-7 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二,[提问]分子有何特点呢?(阅读)分子很小 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活动与探究]做氨水的扩散实验
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A杯中的溶液很快变红了?而B杯中的溶液过很久才变红呢? 小结: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提问]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运动速率怎样?能否举例子
电脑:①1000ml酒精与100ml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混合后体积不为200ml呢?②一碗黄豆与一碗绿豆混合是否等于两碗?
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 思考题:
用分子的观点分析: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
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 三,作业与练习
板书第一课时
一、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性质
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三、分子的概念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9
摘要:借助文献和互联网资料,对共价键的自由旋转作出了界定。分析了1,3-丁二烯和联苯等几种共轭分子的碳碳单键旋转及原子共面问题,认为单键能否旋转与分子的旋转能垒及温度等外界条件有关。常温下,1,3-丁二烯分子中的原子不是都在同一平面上;联苯在固态时,分子中的2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而在液态或气态时,两个苯环间出现了0°~45°之间的扭转二面角,分子中只有1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关键词:共轭分子;原子共面;1,3-丁二烯;联苯;单键旋转
文章编号:1005–6629(2016)4–009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1,3-丁二烯、苯乙烯、联苯等共轭分子中的原子是否都在同一平面上?笔者通过网上检索和与同行交流发现,大家对此有很大的分歧,比如对于1,3-丁二烯,一种观点认为,因C-C单键能够自由旋转,所以分子中的10个原子“不一定共平面”、“可以共平面”、“有可能共平面”;另一种观点则与之相反,认为分子内形成π,π-共轭,C-C单键不能自由旋转,所以分子中的10个原子“一定共平面”。相关试题在中学教辅和试卷中时常出现,引起了许多争议和困惑。我们在此借助于相关的文献和互联网资料,就单键旋转和原子共面问题做些分析探讨,以解决大家的分歧,客观地认识和科学地表述共轭分子中的原子共面问题。
2 共价键自由旋转的界定
乙烷分子因C-C单键的旋转产生无数种构象,交叉式和重叠式是这些构象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重叠式的位能最高,最不稳定,交叉式的位能最低最稳定,二者的能量差(能垒)约为12kJ·mol-1。一个交叉式通过单键的旋转变到另一个交叉式时,必须经过重叠式,分子必须取得12kJ·mol-1以上的能量,以越过能垒。因此即使在乙烷这样的简单分子中,单键的旋转也不是完全自由的[1]。一般情况下,乙烷分子是重叠式、交叉式以及介乎它们二者之间的许多种构象的平衡混合物[2],各种构象所占的比率与温度有关,如20℃时,交叉式与重叠式的分子个数的比例如图1所示,当温度接近绝对零度,只有最稳定的构象存在[3]。如果单键的旋转是完全自由的,则各种构象出现的机会相等,它们所占的份额应与温度无关[4]。
但是,在常温下,乙烷分子的热运动就能越过能垒,使各种构象迅速互变,某一构象停留的时间很短(<10-6s),因此不能把某一构象“分离”出来[5],在25℃下,这种转变在10-11s内就发生一次[6]。
分子中各种构象互变所需能垒的大小可以用量子化学的方法计算出来,也可以用各种物理方法测量出来。不同的分子,能垒大小不同。有的分子能垒较小,在常温下,不需借助任何外部能量,只需分子的热运动就能越过,使单键旋转,各种构象迅速互变,此时单键的旋转,可以称为“自由旋转”,如乙烷分子的C-C单键旋转。有些分子能垒较大,在常温下分子的热运动提供的能量无法越过能垒,就称相应的共价键“不能自由旋转”,如反-2-丁烯要转变为顺-2-丁烯必须越过约(259±5)kJ·mol-1的能垒,室温下分子的热运动提供的能量达不到这个值,所以二者在室温下不能互变,可以用各种物理方法将二者分开[7],说明C=C双键是不能自由旋转的。
3 对原子共面问题的浅析
3.1 1,3-丁二烯
3.1.1 原子共面是形成共轭体系的必要条件
1,3-丁二烯分子中,只有当四个碳原子处在一个平面时,p轨道之间才能有充分的交盖,键的离域现象才显著。如果这四个碳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共轭效应减弱,甚至不显著[8]。这说明原子共面是形成共轭体系的条件,即1,3-丁二烯分子中的原子,可以共面而形成共轭体系,也可以不共面不形成共轭体系。原子能不能共面,应取决于温度等外界条件,低温有利于形成共轭体系,高温则会破坏共轭体系。
3.1.2 常温下1,3-丁二烯分子中的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
1,3-丁二烯有两种较稳定的构象,如图2。两个双键各在C-2—C-3单键的两边称为反式,两个双键都在C-2—C-3单键的同一边称为顺式。
顺式位能比反式位能高10.5~13.0kJ·mol-1,由顺式转变为反式所需的活化能约26.8~29.2kJ·mol-1,在室温下分子的热运动就能提供这样多的能量,因此,它们迅速互变,形成动态平衡[9]。顺式和反式的互变、碳碳单键的自由旋转产生了无数种“原子不在同一平面”的构象,因此,常温下,1,3-丁二烯中有顺式、反式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各种构象存在,分子中的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当然,在这些构象中,只有顺式和反式形成共轭效应使位能降低,所占比例较大,而其他构象的共轭效应减弱或被破坏,位能较高,所占比例较小。与乙烷相似,可以推知,1,3-丁二烯的各种构象所占的比率也与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反式所占比例越大,温度低于其熔点-108.9℃,固态1,3-丁二烯,应该全部以位能最低的反式存在,此时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
3.2 联苯
联苯分子中,如果两个苯环共面,则形成一个大的共轭体系有利于分子的位能降低,但此时两个苯环的四个邻位H原子之间的斥力达到最大,即分子产生最大的张力,如图3。
联苯的熔点是70.5℃,当温度低于熔点时,平面型的联苯分子有利于紧密堆积形成晶体,分子间作用力大于四个H原子之间的斥力,所以在联苯晶体中,两个苯环共平面,如图3;而在溶液和气相中,两个苯环之间约成45°夹角[10],如图4。
许海老师对联苯类共轭分子构型与电子结构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理论研究,结果也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与温度下,联苯的构象表现为多样性。气态联苯分子的两个苯环间形成了约44°的扭转二面角,这是氢原子的空间位阻效应与苯环的共轭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固态晶体中,联苯分子形成了近平面的构型,这样更有利于分子的紧密堆积。在溶液中,随着溶剂的种类和温度的不同,联苯的扭转角会出现0°~45°之间的变化,而熔融态的联苯则表现为32±4°的扭转二面角[11]。
由此可见,常温下,联苯呈固态,连接两个苯环的C-C单键不能自由旋转,分子中的22个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升高温度使联苯融化或气化,两个苯环间出现了0°~45°之间的扭转二面角,此时分子中只有14个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3.3 苯乙烯
因条件所限,笔者无法测量和计算出苯乙烯分子的旋转能垒,文献资料和互联网中也查找不到相应数据,因此不能确定苯乙烯分子的C-C单键能否自由旋转。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较低温度下,比如低于其熔点-33℃,乙烯基与苯环之间能形成共轭体系,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如图5;而温度升高,苯环会以C-C单键为轴发生如图5所示的旋转,共轭体系受到破坏,分子中的原子就不能在同一平面上了。所以,在没有指明C-C单键能否自由旋转时,可以认为苯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有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所有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6个”。
“苯乙烯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少有几个”?中学教辅和试卷中也常涉及这个问题。有机共轭分子共平面问题一般是指π键、大π键等所处的平面,应该是具有化学意义的平面。苯乙烯分子中苯环如按图5所示以C-C单键为轴旋转一定角度后,苯环上C原子和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还在同一平面上,即苯环平面上共有12个原子;而乙烯基平面上共有8个原子(乙烯基的5个原子、连接乙烯基的C原子、乙烯基对位上的C及这个C上的H原子)。所以,苯乙烯分子中,苯环平面上的原子最少有12个,乙烯基平面上的原子至少有8个。中学相关试题或教辅材料论及类似问题时应有严格定义和正确的前提,否则就会跑偏,像“苯乙烯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少有几个”这样的问题,就容易使人陷入“任意3个原子就能组成一个平面”之类的、没有实际化学意义的数学游戏中,误导了学生。
4 结论
单键能否旋转与分子的旋转能垒以及温度等外界条件有关,在常温下,不需借助任何外部能量,只需分子的热运动就能使单键旋转,称为“自由旋转”。1,3-丁二烯分子的碳碳单键能够自由旋转,分子中的10个原子不一定都在同一平面上;联苯分子的碳碳单键不能自由旋转,固态时所有原子共面,液态和气态时两个苯环平面间有一个扭转二面角,分子中的22个原子只有14个共面;苯乙烯分子中,在同一平面上的原子最多有16个,在苯环平面上的原子最少有12个,在乙烯基平面上的原子最少有8个。
不指明单键旋转的条件而用单键旋转的思想处理原子共面问题是不科学的,得出的结论也会与客观事实相悖,因此命题者在命制原子共面问题的试题时,一定要注意原子共面的正确前提,注意试题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同时还要考虑到中学教学内容的实际。
参考文献:
[1][4][6][9]胡宏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上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2,23,155.
[2][8]天津大学有机化学教研室等.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有机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389,52.
[3][5]南京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教研室.高等学校试用教材·有机化学(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8:358.
[7][10]胡宏纹.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有机化学(下册)(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26,520.
分子和原子说课稿 篇10
(一)地位和作用
本章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教材第一节首先让学生从身边的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通过想象进入微观世界,建立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基本观念。但根据微粒的一般性质,只能解释物质的一些物理性质,却不能解释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本节内容将一般的微粒具体化为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原子、离子,通过实验现象的微观图示,说明在化学反应中,旧分子破坏和新分子生成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
3、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的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通过与他人合作的形式,对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能用规范的化学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
3、通过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解释,学会科学联系的方法,通过对分子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学会辨证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1、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两章的学习中,通过观察和探究身边的一些常见物质,认识了它们所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产生了对化学的好奇心和进一步的探究欲望。有的同学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物质具有不同性质的原因是什么?”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提问,也是本章内容的切入点。也正是这些疑问,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本节内容是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点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但是,本节内容抽象,处理不当容易形成教与学的难点。对一些微观概念,学生往往较难理解,如分子、原子等。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分析身边的一些现象和简单的实验入手去认识,避免发生学生学习兴趣和成绩的分化。同时,在引导学生从宏观走向微观世界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注意让学生运用物质的结构初步去解释一些简单的化学现象。
教法分析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图片演示法
学法指导
学生在教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下,利用给出的各种材料,通过提取信息、讨论交流等多种形式,领悟科学的探究方法。
学法指导有利于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交流—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物质变化的宏观表象,建立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我特制了一套图片。通过这套图片,学生可以认识水分子、氢分子、氧分子的构成,进而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还可以通过这套图片学生自己演示水通电分解的.微观过程,进一步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分子发生改变,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的事实。通过图片演示活动,不仅能使学生深刻理解了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并从微观角度认识了物质的变化,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干燥的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难点的目的。
拓展视野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11
第三单元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的能力。【知识要点】
本课题首先从日常生活中简单的物质变化,道出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然后再从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引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让我们了解物质的微观世界,知道物质是由微小粒子——分子、原子构成,并理解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同时,本课题知识也能帮助我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不同变化之间的本质区别。【课题重点】
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主要区别。2.分子、原子的概念及主要区别。
3.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质的变化。[要点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说明:判断某一变化是物理或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所谓新物质并非名称上与原物质不同,而是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讨论:化学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能否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你能举例说明吗?
不能。如电灯通电发光、发热但无新物质生成,应是物理变化。[要点2] 分子
1.构成物质的微小粒子:分子(如水)、原子等。
说明:我们身边的物质有的是由分子构成。如氧气(O2)、水(H2O)、二氧化碳(CO2)、氧化汞(HgO)等。也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Fe)、铜(Cu)、银(Ag)等。2.分子的性质
①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分子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气态物质分子间隔最大 ③分子在不停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④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分子的内部结构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成更小粒子——原子,可见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4.分子的概念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讨论: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物理变化时,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了变化,变成更小的粒子——原子。[要点3]原子 1.原子的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粒子。2.化学变化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开形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物质),这就是化学变化的实质。
讨论:有人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一定大于原子。
不对。不同的分子和原子无法比较它们的大小。
说明:原子和分子虽然都是很小的粒子,肉眼看不到它,但它确实存在于物质的内部,现代科技(如飞秒化学)不仅能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动原子。
注意:物质不同,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有的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构成;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如铁由铁原子构成;今后我们还将学习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学苑新报
讨论:从分子的角度看,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请予以说明? 思考: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试分析在氢气与氯气的反应、水的分解等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推断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还是原子?
在上述这些化学变化中,分子发生变化,变成了原子,而原子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可推出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发生变化的是分子。【教学策略】
1.联系学生生活经验,认识水的自然蒸发。教师演示:品红扩散,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水会逐渐减少?为什么温度升高,水会减少得快?品红为什么能扩散?联系实际再举例说明分子不断运动且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的事实。
2.两张图示苯分子、硅原子,说明先进的观察仪器已经可以看到分子、原子层面的粒子,同时说明粒子质量小、体积小的事实。
3.“1+1”是否一定等于2的家庭小实验,事先布置预习并在课上检查预做情况,对结果“1+1<2”说明了什么进行分析。
4.活动探究:建议彩色银幕实验,并安排讨论。讨论题如下:A杯酚酞变红,说明什么?(说明氨分子不断运动,扩散到空气中并进入A杯酚酞试液)。
5.让学生归纳粒子的基本属性: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性质相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再讨论举证。(结合课题后习题3、4、5进行)
6.分子、原子概念要淡化,但理解不能含糊,利用习题2的化学反应,可通过分子原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本质来强化。也可组织学生先阅读课文后分组讨论、交流发言。
讨论:①分子观点解释:水蒸发与水分解的不同所在?②分子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测评】
1.1994年印度博帕杰毒气泄漏,很多人中毒.它说明了()
A.分子可再分 B.分子在不停运动 C.分子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2.100 mL酒精和100 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 mL,说明了()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 B.分子很小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一定间隔 3.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离子 D.氧气 4.在电解水这一变化中,没有变化的粒子是()
A.水分子 B.水原子 C.氢、氧两种原子 D.以上都不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又由原子构成
D.同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而不同种原子不能结合成分子 6.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 B.水通电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C.镁条燃烧 D.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7.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三种变化有着本质区别的是()
A.木板制成桌椅 B.纸张被撕碎 C.冰雪被融化 D.石蜡燃烧 8.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的事实是()A.水结成冰 B.水分蒸发 C.水被电解 D.水汽化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12
关键词:有机物分子;反应机理;高中化学;积极性
有机物内容的相关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非常重要,如果教学方式不合理,那么就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在学习有机物分子这一章节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三个方面的知识,第一,有机反应的机理;第二,有机物结构的性质;第三,有机物分子机构。只有掌握了这三点,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后面的知识,从而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本文中,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种方法:教师向学生展示有机物分子模型,并且讲解该模型的空间结构。另外教师还要将具体反应的例子在黑板上写出来,对重点部分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注出来。此外还要深入地讲解有机反应机理和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第二种方法:摒弃只有黑板、粉笔的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讲解。教师要先准备好关于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视频或者动画,采用这样的形式进行模拟,这样就能生动形象地将有机反应机理和结构、性质等知识展示出来。
第三种方法,先给学生讲解原子结构的知识,然后再给每一位学生分发一盒有机物分子球棍模型的组装器材。在这个过程中,要使每一个学生按照C、H、O的成键原理,自己动手动脑,对有机物分子空间模型进行组装。最后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地模拟有机反应的机理。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真正了解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上完课之后,再让学生做一些例题,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下面说说对上面几种授课方式进行的分析:
首先是第一种上课方式,这种方式很单一,教师仅仅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解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理论知识,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不但效率很低,而且很难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此外,从课后学生所完成的例题来看,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并不是很深,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点。
其次是第二种上课方式,相比于第一种上课方式,第二种方式稍微活泼一些,而且课堂内容也丰富了很多。因为第二种方法采用了多媒体动画视频的方式,这样就会使得有机反应机理的知识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有机物分子结构的知识比较抽象和复杂,所以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是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和理解的。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只停留在观看动画视频的有趣层次上,所以知识掌握的仍然不够,有可能课后便忘记了这些知识。
最后是第三种上课方式,相比于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第三种方式不但有比较好的氛围,能够带动学生,而且还能使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互相交流。学生根据过去学过的知识,自己动手、动脑对有机物分子结构模型进行组装,并且模拟反应机理。这样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之前的知识,又能够使学生对后面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相比于第一种和第二种教学方式,第三种教学方式的效果更好。
通过上面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单纯的讲解理论知识,效果差于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因此,第三種处理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1.学生会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提高积极性
教师让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对有机物结构模型进行组装,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动手动脑才能完成整个过程。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完成任务后,会产生喜悦感和成就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非常有利的。
2.巩固学生的知识
组装有机物结构模型的时候,学生更深地理解了C、H、O原子结构知识以及成键原则,这样也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机物空间结构和性质区别的知识。举个例子,当学生能够根据过去学的知识对甲烷的分子球棍模型进行组装,那么学生就理解了空间结构的知识,同时也了解了甲烷的空间结构。在对乙醇的分子球棍模型进行组装之后,学生会对甲醚和乙醇进行比较,明白如何对这两者进行区分。
3.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反应机理
在学生相互合作的过程中,基本区分了有机反应的类型,比如乙醇和乙酸之间的酯化反应,以及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当学生认识了酯化反应、水解反应之后,就更好地掌握了原理。另外教师还让学生模拟乙烯和水加成反应和乙醇消去反应,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反应机理的差别。通过以上对几种教学方式的讲述,笔者有所体会:
1.让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作用
无论是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还是球棍模型试验,都只是一种为教学服务的手段。只有好好地利用了它,充分挖掘它的内涵,才能使它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创设合理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构建知识体系。
2.使学生产生兴趣
教师在设计学习方式的时候,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生动、活泼的授课方式,更好地鼓舞学生,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管是哪一种教学方式,只要是能达到效果的教学方式,就是值得推广和使用的。
3.提倡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那么学生便很难理解抽象而复杂的知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进行思考,动手动脑,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完成这些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收获了学习的方法,而且还理解了原本抽象而复杂的理论知识,掌握了重点和难点。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很多学生都存在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点、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改进教学方式,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突破重点和难点,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志兵.有机物分子结构推断的有效策略[J].新高考:理化生,2012(12):30-32.
[2]魏宏斌.有机物分子结构与光催化氧化反应活性的关系[J].上海环境科学,1998,17(11):43-45,49.
(作者单位 陕西省榆林市榆林中学)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13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教学目标1、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3)通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来探索微观世界,认识分子和原子(2)通过对宏观现象的讨论,把对微观世界的探索引向深入,引导学生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比较两种变化,进一步从化学变化中认识分子与原子的特征,形成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2)・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从宏观现象微观粒子的运动,形成分子和原子的概念难点:抽象思维的.培养教学准备1、 准备品红和氨的扩散实验的仪器2、 准备酒精和水的混合实验课时安排: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问激趣创设情境把一瓶香水带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打开瓶塞1、 同学们为什么会闻到香味?2、 糖放入水中为什么不见了?3、 衣柜中樟脑片为什么会不见了?学生思考、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入手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设问激趣,导入新课实验3―2:品红的扩散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能扩散呢?学生实验;观察现象;思考讨论。在学生亲身体验中激发思维及探究欲过渡在很久以前许多学者就对上述这些问题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了物质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设想小结: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构成的。小实验:请同学们用手对着脸轻轻扇动,感受一下分子对脸撞击的感觉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形成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是真实存在的吗?展示图片:教材P48图3-6、3-7看图想象分子的存在让学生了解现代高科技,并借助图像进入微观世界。肉眼看不见的分子有何特点?1、 花香能闻到,但却看不到。2、 能看到整块的糖,却看不到溶解后的糖思考、讨论,并归纳总结锻炼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的能力。实验探究 对比分析 了解性质分子很小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做氨水在空气中的扩散实验请同学们猜想:为什么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针对你的猜想,请设计实验方案,证实你的猜想。小结1、 氨水中氨分子不断扩散进入了酚酞溶液中,使酚酞溶液变成了红色。该实验 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的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按实验要求观察现象:B杯中的溶液变红了。学生猜测,讨论把实验步骤略作改变,让学生体验实验 探究的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实验:酒精与水的混合思考:为什么1+1≠2一碗黄豆与一碗小米混合是否等于两碗?小结:分子之间有间隔观察现象:1+1≠2思考、讨论、猜想练习巩固分析归纳用分子的观点分析:1、 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2、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易凉干?3、物质为何有三态变化?讨论、分析、交流分子的性质:分子很小;分子不停地运动;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 篇14
分子和原子
河南开封第十七中学 孙保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分子和原子》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子、原子概念,是在学习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及混合物、纯净物的基础上,由宏观世界转向微观世界的开端,通过学习可以使学生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对以后学习化学方程式、认识化学反应的实质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生活、实验探究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实验所得信息进行加工。(3)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学生对微观世界好奇心和求知欲,从探究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实验的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
理解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四)教学难点
1、建立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
2、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重、难点突破
1、通过数学计算,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大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高科技图片,展示微观世界;
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探究的机会。
4、从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从而与课本理论相结合。
5、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策略
以实例引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探究和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图片,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同时并用,在头脑中形成微观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观粒子的存在。首先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水蒸发、品红在水中扩散等现象提出问题,通过趣味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确立“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观点;接着通过学生思考、分析以及活动与探究,得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分子间是有间隔的”等结论。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探索物质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通过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完成对分子特征的认识。
四、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试管、注射器、量筒、胶头滴管、玻璃棒等。药品:浓氨水、酒精、蒸馏水、酚酞、冰糖等。
其他教学用具:沾有棉花团的“小树”、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播放动画:
1、放学回家,刚走进家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2、敞口容器中的水逐渐减少; 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
(二)趣味实验、激发兴趣
[投影]盛开的桃花图片及古诗
设问:在这硕果累累的秋天,我们能否在课堂上让“桃花”盛开呢?
演示实验:沾有棉花团的“桃树”,棉花团上滴有酚酞,在“树”下放半小烧杯浓氨水,观察现象。
播放动画:氨分子从氨水中向空气扩散的微观示意过程
(三)科学手段、证实存在
[投影]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
(四)思考交流、引出特征
[投影]想一想:水也是由分子构成的,为什么水能看得见,而水分子看不见呢? [投影]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 × 10-26 kg 一滴水中约有1.67 × 1021个水分子
总结出分子的第一个特征: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五)引导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 课本第48页活动与探究内容。学生实验探究,观察、记录现象。播放实验的演示过程。
总结出分子的第二个特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六)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投影]:议一议:
1、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的香味?
2、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和通风处比在阴凉、背风处易于晾干? [flash动画] 微观展示不同温度下水分子运动速率不同
(七)继续探究、培养能力
[投影]活动与探究:
A组实验: 50 mL水与5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B组实验:一定体积水中加入糖块,观察糖块溶解前后液体体积变化情况。C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D组实验:取一支注射器,吸入20mL水,用手指顶住针筒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学生分组相互合作进行探究、认真观察、记录,讨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结果、讨论、交流。总结出分子的第三点特征:分子间是有间隔的。[投影]固体、液体、气体物质分子间隔微观示意图
(八)学以致用、联系实际
[投影]想一想: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
1、物质的三态变化。
2、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3、糖块放在水中,会逐渐消失,水有了甜味。
(九)总结评价、形成体系
[投影]说一说: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十)练习巩固、提高能力
[投影]做一做:
一、课本52页:3(2)(3)(4)(6)
二、联想与体验:假如你是水中的一个小分子,你的生活会怎样? 让同学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水分子的“生活”。试一试:家庭小实验
将50mL黄豆和50mL小米混合,体积等于100mL吗?
六、板书设计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一)一、分子的存在
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征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分子和原子》的教学反思05-25
1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08-26
原子和分子教案08-29
初中化学教案《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与反思05-28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说课08-22
分子和原子优质课教案10-13
原子分子离子符号写法练习05-28
原子物理学教学06-26
原子经济08-06
原子荧光方法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