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精选8篇)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 篇1
沾化瑜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会议记录
时 间:2014年5月25日
地 点:二楼会议室 召集人:王宗强 主持人:尚立涛 会议议题:职业病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参加人:领导小组成员和车间副主任(见签到表)
记录人:白雪 会议内容:
一.总经理尚立涛说: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对近期开展职业病分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对下月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行安排;现在请各部门将职业病风险分析情况都讲一讲。
二.刘增光说:我们车间现在正在开展全员分析识别职业病风险源,但是员工接触企业时间短,基本不知道现在岗位有哪些职业危害,我车间近期组织各专题会,想请安环部王宗强给讲解一下,给我们培训一下,这样方便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孙波说:通过学习,我们部门在采购劳保用品和生产设备时必须要采购负荷国家或行业标准的物品,这样才能保障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
四.宋玉军说:我们设备部门对噪声危害大的设备进行了控制,修复了化验室通风扇。对现场的报警仪进行了维护和安装了防雨罩。
五.段其敏说:我部门组织新员工进行了岗前体检,并计划安排食堂 1 从6月份熬绿豆汤给员工喝,有效进行防暑降温。并准备安排在岗员工进行在岗期间的职业健康体检。
六.杨春龙说:我们部门对罐区和装卸区域职业病危害进行了识别,对排查出的小隐患进行了整改,如取样口滴料现象,我给安装双阀门进行了有效控制。
七.王国华:我们车间排查发现,空调缺少氟利昂,需要经营部联系充装。安环部给锅炉操作时配发了一氧化碳报警仪(便携式),这样杜绝了一氧化碳泄露造成的危害。
八.王宗强说:职业病危害识别与分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各主管要亲自带队进行排查识别。在检查中发现个别员工还是不能正确和及时佩带防护用品,特别是在装卸危险品无聊时,一定要戴好防毒口罩。电焊工在焊接时要佩戴防尘口罩,以免电焊尘进入肺,造成肺尘病。马上进入6月份,我计划购买风油精、清凉油等防暑降温品发给员工使用。
九.李际伟说:我作为职业病健康管理的负责人,现在要求给位加强对员工的职业病方面的安全教育,积极都参与到职业病风险识别和隐患治理中来,这样其实是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号好;只有我们员工身体不受伤害,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总经理尚立涛总结说:
一是通过观看职业健康等相关职业病视频,简直是触目惊心,令人发省。我们要深刻认识到“责任不落实是安全生产的最大隐患”,各单位应组织员工全面反思和改进安全生产工作,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尤其是对存在的不佩戴防护用品和习惯性违章的查处和整改,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严格执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确保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目标的顺利实现。二是公司危化品管理存在漏洞,各级管理者安全意识淡漠。加氢车间和制氢防爆区域,燃气探头工作状态不清楚,报警参数不清,各主管工作原理不掌握,静电释放柱接地不规范,易燃气体浓度超标未有相关安全管理规程,操作人员和管理者无知无畏,安全意识淡漠。六月份开始各部门重点加强危化品的检查和监督工作。
三是马上进入六月份,天气开始高温,苯加氢车间生产任务较重,部分新员工的上岗,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较大压力。设备部要认真安排组织检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点设备进行全面维护维修,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各部门要做好新员工的车间层面及班组层面安全职业健康教育工作,有针对性地加强岗位安全培训,使新员工初步树立起“安全第一,防治结合”安全意识,能够安全上岗,是新员工素质符合岗位要求,各单位做好培训记录、考核及建档工作,安环部对新员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进行检查考核。
四是职业病管理制度已经发布实施,各单位要按照文件精神要求,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并根据各部门实际情况,7月底前完成对本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险因素的辨识工作,要以班组、岗位为单元,认真组织,将各班组、岗位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进行统计、汇总、筛选,并针对存在的较大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此项工作于8月底完成。
五是要结合上级文件和相关标准的要求,依据法定职业病,辨识各作业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
六是对从事存在职业危害因素岗位作业的人员进行统计,按要求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职业健康培训,并按要求对岗位存在的危害进行告知;
七是要重点检查个人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的领用和使用情况,确保防护用品发放到个人并能正确规范使用;
八是完善存在职业危害的场所告知规范,做好监督检查工作。九是要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要主动深入现场,指导和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排查现场存在的职业病隐患及三违行为,安环部要按制 度进行考核。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 篇2
(一) 进一步加强教育干部队伍建设。
按照省委组织部要求, 继续深入推进我厅干部人事制度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优化我厅干部队伍结构, 可采取竞争性选拔、选调等方式遴选一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充实到我厅工作。
(二) 探索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
按照领导干部任期制和考核工作“一个意见、三个办法”的要求, 研究制定《厅管处级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暂行办法》。
(三) 进一步规范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
研究制定《直属单位 (学校) 人事管理办法》, 规范招录调配干部员工、学校教职工的资格条件和程序步骤, 完善对中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进一步提高直属单位 (学校) 干部人事管理工作水平。
二、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一) 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确保预算按时支出。
按照省财政厅的部署, 进一步完善厅机关及高等学校、直属单位的预算编审程序, 完善并推广“人员经费+生均公用经费+专项经费”为主的预算管理模式, 健全预算执行通报制度, 增强预算约束。
(二) 加强项目管理, 确保八大教育工程顺利实施。
2011年, 重点组织和配合实施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建设工程、教育扶贫移民工程、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建设工程、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八大教育工程。
(三) 健全学生资助体系, 保障受助学生权益。
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 落实省属高校国家助学贷款贴息和风险补偿金。完善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学生资助体系, 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 规范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发放管理, 加强检查与监督, 真正把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三、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
(一) 抓好“两个重点”。
一是积极推进“多媒体进教室”建设。在2012年前实现学校每个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具有网络条件的学校以宽带方式接入互联网, 农村中小学60%的班级配备交互式多媒体教室。二是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化建设。按照《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标准》, 2011年, 力争全省20%的义务教育学校教学设备配备达标。
(二) 创新“两个模式”。
一是创新“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模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远程教育工程的应用成果, 探索建立卫星IP资源有效利用的长效机制, 真正把IP资源有效利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为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二是创新远程教育“班班通”模式。分村小、中心校 (含完小) 、初中制定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建设标准及规划方案, 2011年, 力争全省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覆盖率由8%上升到25%。
四、强力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 力争校舍安全工程打好“翻身仗”
(一)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
一是市县教育局要对2009年、2010年的项目开展“回头看”工作, 狠抓项目的开工和竣工, 切实把滞后的项目抓起来, 制定出具体的项目进展时间表;二是市县教育局要根据中央、省和市县下年建设资金额度及校安工程规划, 做好年度建设项目计划并于3月中旬前将计划报省校安办备案;三是市县教育局要争取财政安排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经费, 提前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务必确保项目建设资金下达后2个月内启动项目土建工程建设。四是推行项目集中联合审批的方式, 加快项目审批速度, 缩短工程前期准备工作。
(二) 加强项目和资金管理。
各地要结合实际, 在做好布局调整的前提下, 建立详细的工程项目库, 加强项目管理。要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支付和使用资金, 及时拨付工程资金, 不得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 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要切实执行校舍安全工程收费减免政策, 节约建设成本,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严格执行倒排工期制。所有校安工程项目都要由业主、施工单位、监理部门共同制定项目建设倒排工期表, 放置在工地醒目位置, 接受有关部门和社会的监督检查。
(三) 抢抓校安工程“黄金工期”。
记录成长 呵护健康 篇3
一、电子成长档案
电子成长档案可通过文字、评价表、照片、视频等,全方位收集幼儿日常的活动信息,记录幼儿的成长过程,与家长共享,是家园互动的新平台,也可为孩子留下珍贵的童年记忆。
老师可通过ipad、手机上的APP软件,在活动中采集孩子的视频、照片、声音等信息,上传到成长档案中。同样,家长也可以把孩子家庭生活与外出活动的信息上传到成长档案,在云端统一保存。这样一来,孩子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内容全面、连贯完整的成长档案。
成长档案能够全面评价幼儿的成长情况,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只有明确目标,同时在真实情境中观察幼儿,大量收集数据,解析每个幼儿的真实表现,才能通过分析,了解孩子个性,制订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案,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通过对幼儿成长档案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园长和教师可以有效评价教育活动,监控教学质量,调整课程实施方案,更好地开展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家长则能客观全面地了解自己孩子的情况,更好地与教师互动,提高对幼儿园工作的满意度。
二、健康测评
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必须为幼儿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宜的锻炼。应努力为幼儿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亲情和关爱,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做好这一切工作的基础,是对幼儿体质发展和身心健康情况有准确客观的了解。“成长故事”中的“幼儿体质测评”,能准确监测和记录幼儿的身高、体重、头围、胸围等方面数据,是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保健工作水平的有力保障。
清晨,当孩子迎着朝阳,迈着欢快的步伐,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来到幼儿园时,老师和保健医生会对孩子进行细心的晨检和体质测评。当孩子站到自动体质测评仪上时,测评仪就能准确测出幼儿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这些数据能被实时保存到云端,家长通过手机客户端可以随时查看,从而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幼儿身体的异常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体感指标测评
活动室中,老师正在引导孩子做平衡木体感测评。当孩子的脚踏上设置于平衡木上的开关,设备会提示“测试开始,加油”;如果中间跌落了,语音会提示“啊喔,请再来一次”;结束时,语音会提示“测试结束,你真棒”……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 篇4
授课人
授课时间 2011年1月5日 授课地点 天籁娱乐城 参训人员
授课内容及基本情况
1、有关消防法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
2、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
3、场所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4、报火警、扑救起初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5、本场所的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等;
6、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内容、操作程序。授课记录
灭火器使用方法
一、灭火器使用方法: 1.拔去保险销。
2.手握灭火器橡胶喷嘴,对向火焰根部。3.将灭火器上部手柄压下,灭火剂喷出。4.灭火时,灭火器要保持直立,不宜水平或颠倒使用。
二、使用灭火器注意事项
在操作灭火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携带灭火器奔跑时,酸碱灭火器和化学泡沫灭火器不能横置,要保持其竖直以免提前混合发生化学反应;
2、有些灭火器在灭火操作时,要保持竖直不能横置,否则驱动气体短路泄漏,不能将灭火剂喷出。这类灭火器有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空气泡沫灭火器、清水灭火器等;
3、扑救容器内的可燃液体火灾时,要注意不能直接对着液面喷射,以防止可燃液体飞溅,造成火势扩大,增加扑救难度;
4、扑救室外火灾时,应站在上风方向;
5、使用清水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时,不能直接灭带电设备火灾,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应先断电再灭火,以防止触电;
6、灭A类火时,随着火势减小,操作者可走到近处灭火,此时可不采用密集射流而改用喷洒,将手指放在喷嘴的端部就可实现。若为深位火灾,应将阴燃或炽热燃烧部分彻底浇湿,必要时,将燃烧物踢散或拨开,使水流入其内部;
7、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1301灭火器时,要注意防止对操作者产生冻伤危害,不得直接用手握灭火器的金属部位。消防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一、严禁占用疏散通道,疏散通道上严禁摆放货架等物品。
二、严禁在安全出口或者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门等影响疏散的障碍物。
三、严禁在营业、生产、工作等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或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四、对应急照明灯具、疏散指示标志按要求定期进行测试检查,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
五、对发现的问题要进行当场整改,整改确有困难的,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落实有效整改措施,限期改正,确保安全疏散设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火灾发生地附近工作人员在保证个人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义务就近使用消防设施、器材展开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尽力控制火灾的蔓延,保持同消控中心或值班室的联系,等待相关人员的到来。
2、灭火行动组接到值班室的联络电话后应立即携带所配备的灭火设施赶赴火场,了解事故的详细情况,在事故发生区域同事的协助下有计划的展开灭火自救工作,同时迅速关闭该防火分区的防火隔离设施。
3、灭火行动组应有供应水及其它所需灭火剂的专门人员,火灾发生后按照平时训练迅速启动消防水泵、铺好消防水带、准备其它装备,并组织现场群众供水、灭火,确保灭火所需。
4、当接到撤离的命令后,灭火行动小组应协助疏散小组进行人员的疏散,并一起撤离出火灾现场。
5、消防部队赶到火场后,灭火行动组应配合消防队进行供水、灭火。
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
发生火灾时的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发生火灾时,我们要沉着、冷静,不要因害怕而慌了手脚。火灾发生时,要做好自我保护,紧急疏散和自救逃生,下面十点常识要切记:
一、自救逃生时,我们要熟悉周围的环境,记清楚方位,明确自己要逃生的路线,不要紧张、激动,要迅速撤离火场。
二、紧急疏散时要保证通道不堵塞,出口不封闭,大门不上锁,确保逃生路线畅通。
三、紧急疏散时要听从指挥,不要拥挤,相互照应,保证有秩序的尽快撤离。
四、当发生意外时,要大声的呼喊他人,不要拖延时间,以便及时得救,也不要贪恋财物。
五、要学会自我保护,尽量保持低姿势匍匐前进,用湿毛巾捂住嘴鼻,防止吸入有害气体。
六、要保持镇定,就地取材,用窗帘、床单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七、逃生时要直奔通道,不要进入电梯,防止被关在电梯内。
八、当烟火封住逃生的道路时,要关紧门窗,用湿毛巾塞住门窗缝隙,防止烟雾侵入房间。
九、当身上的衣物着火时,不要惊慌乱跑,就地打滚,将火苗压灭。
十、当没有办法逃生时,要及时向外呼喊求救,以便迅速的逃离困境 灭火和应急疏散的内容、操作程序 一、一旦发生火灾,应由管理处组织员工利用管理处内的消防设备进行扑救,做到不失时机地扑灭初期火灾,才能避免发生重大的人身经济损失,所以发生火灾时必须立足与自防自救,作为公司的领导要认识到自防自救的重要性,如果违背这一规律,一味等待消防队来扑救,而不迅速组织公司员工及时扑救,其后果不堪设想。
二、灭火应急原则 在组织指挥灭火自救的工作中,应坚持以保证大多数人的安全为前提,在5-7分钟内及时堵住火势向上蔓延,消除火势对人员疏散的威胁,打通疏散通道,保护着火层以上的人员疏散到安全区。
三、灭火应急规程
1、报警通报 1.1、正确的报警通报程序
一旦接到火警,消防控制中心(安全值班中心)应立即派人或通知有关人员前往现场,查看是否为火灾,确认起火时,马上通知管理处主任、公司领导、公安消防队,并通知管理处的义务消防员到火灾现场进行灭火救人工作。1.2、正确的通报方法 1.2.1、首先通过电话通知管理处主任和公司领导,同时通知总值班,并打119火警电话报警、1.2.2、向住户通报时的次序是:着火层---着火层以上各层---有可能蔓延的着火层以下的楼层,通报时闲利用广播,室内电话来说明疏散路线,稳定住户情绪,防止出现混乱现象,然后发出警铃。
2、灭火 2.1、确定火场情况 要做到“三查二看”:一查火场是否有人被困,二查燃烧什么物质,三查从哪里到火场最近;一看烟火定风向、定火势、定性质,二看环境定重点、定人力、定路线。2.2、确定灭火策略
2.2.1、室内火灾,内攻近战。2.2.2、楼房火灾,分层截击。2.2.3、下层火灾,上层设防。2.2.4 人力分配上要做到:灭火救人要同时进行,灭火部分要把主力用于直接灭火上,同时以小部分力量用于可能蔓延或可能造成更大灾害的方面。2.3、灭火的基本方法 2.3.1、冷却灭火法 2.3.2、隔离灭火法 2.3.3、抑制灭火法 2.3.4、窒息灭火法 2.4、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2.4.1、组织义务消防队,按消防组织的分工任务,进行灭火活动。
2.4.2、启动消防水泵,满足着火层以上各层的消防用水量,铺设水带做好灭火准备。2.4.3、关闭防火分区的防火门。
2.4.4、组织义务消防队使用固定装置和灭火器灭火。
a、喷射水流,应把水流喷射到火焰根部,即把水流喷射到燃烧物体上,在看不见火焰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射水,要根据火场燃烧情况,及时变换射流。
b、喷射泡沫,若是罐内液体火灾,扑救时要朝罐内一侧的罐壁上喷泡沫,要使泡沫顺壁内自动流淌到液面上覆盖火焰,不要用泡沫直接直击燃烧的液面,若是地面疏散液体火灾,从近处、左右两侧同时喷射,逐步向火场深处推进。
c、喷射干粉、1211,对准燃烧物体火焰的根部平行喷射,如果燃烧区火焰面积较大,可将干粉、1211停在距火源5米距离的上风或侧上风的位置,操纵干粉、1211枪向左右两侧稍微平行摆动,使灭火剂完全覆盖燃烧区,向有遮蔽物的燃烧物体喷射干
粉、1211、应居高临下,否则不易扑灭。2.4.5、断电 a、切断电源,当电气设备着火并引燃附近可燃物时,应尽快扑灭,此时关闭总开关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 篇5
这次全市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刚才,徐建华市长作了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农村教育在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跟上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步伐中的重大意义,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目标与任务,强调了要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农村教育的高度重视,很有指导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贯彻到今后的工作中去。现在,我就我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工作情况和如何贯彻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及《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加快我市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讲几点意见。
一、全国、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去年9月19日至20日,xx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主题是贯彻《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的战略意义,加快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人才和智力基础。xx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xx副总理回良玉主持了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作了工作报告。这次会议和《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及13个配套文件,提出了加快农村教育和改革的一系列举措,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都很强。
一是明确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位置,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对广大农村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没有农村全面“普九”,没有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就很难实现全面小康。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农村教育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将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改革,促进农村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更好地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二是明确了加快农村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在巩固“两基”成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促进农村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三是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这次会议提出,要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加大投入,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一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共同责任。二要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安全、保运作”制度。三要高度重视和认真解决当前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如设立专项经费补足实行“一费制”地区中小学公用经费缺口,逐步将农村中小学“普九”欠债转移到县、乡政府。
四是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要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责任制。地方各级政府一把手要对本地区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负总责。建立和完善对县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形成政府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12月25日,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主题是贯彻《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充分认识发展农村教育在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加快我省农村教育的发展,构建农村教育综合体系,全面提高我省教育的整体水平,更好地适应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省长黄华华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副省长宋海作了《加快农村教育发展和改革,全面提高我省农村教育的整体水平》的报告。
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一是明确了发展农村教育在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民素质,是促进我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省委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实施四大战略,增创五大优势,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二是明确了我省农村教育发展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巩固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到~年,全省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完善的农村教育综合体系,为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三是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建立和完善还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机制,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一要巩固和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二要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高中阶段发展的资金;三要建立和完善城市帮扶农村教育的制度;四要建立和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的资助制度,促进我省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五要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四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努力开创农村教育工作新局面。办好农村教育,是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职责。要建立对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的督导评估机制,并将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和进行表彰奖励或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
二、我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工作回顾
1996年,我市“两基”通过国家和省的验收,标志着我市教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切实有效地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市教育正处在历史上的最好时期。具体表现在:
(一)义务教育不断巩固和提高。
1996年全市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我们通过改造薄弱学校,建设规范化学校以及中小学布局调整等等措施,使“普九”成果不断得到巩固和提高。目前,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7%,辍学率1%;初中阶段入学率97.9%,辍学率2%;15周岁小学教育完成率99.2%,17周岁初等教育完成率97.7%,三残儿童入学率达93.7%,各项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的要求。
(二)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
近几年,在大力抓好巩固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我市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每万人口高中阶段在校生为264人,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我市高中普及率从五年前的66%发展到现在的72.4%,在校普通高中生五年来净增1.4万人,年平均增长达12%。职业教育发展迅速,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有48所,在校学生有46824人,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数的49.7%,实现了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由于我市职业教育成绩显著,在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韶关市政府介绍了发展职业教育的经验,得到了省政府的肯定。去年12月16日,还召开了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到2010年我市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并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另外,我市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龙头,促进了普通高中教育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目前已有广东北江中学等9所普通高中积极准备申报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
(三)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1998年至今,全市普教经费总投入48.98亿元,基本建设投入3.45 亿元,新增校舍47.64万平方米,新增固定资产3.21亿元;积极实施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改薄工程,全市已累计投入改薄资金2.53亿元,撤并中小学校(含教学点)341所,完成改造薄弱学校542所,占薄弱学校数(718所)的75.4%,校园、校貌、教学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02年启动的老区农村小学改造已完成160所。第三批山区老区小学改造已经开始,我市经省、市老促会核定,列入计划改造的学校有72所。市准备对35所老区教学点进行补助,每个学校给10万元,要求县配套5万元,力争今年改造完。
目前,全市已有省一级学校17所,市一级学校71所,县一级学校117所,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6所,优质高中(省、市一级学校)在校生总数占全市在校生比例达65.47%,大大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3.37%)。市直非省市重点学校近几年投入7000万元改造校舍,完善了设备设施,其设备与省市重点学校相差无几,减轻了择校的压力及群众负担,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韶关学院各项建设迅猛发展,校舍面积达51万平方米,比5年前增加了2.6倍;现有5个二级学院21个教学系,50余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5年内增长了1.2倍,目前达1.2万人的规模。随着韶州师范学校、韶关卫生学校的并入和英东生物工程学院的落成,韶关学院的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
(四)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五年来,我市普通高考累计报考人数65049人,录取总人数41467人,平均录取率63.7%,超过全省平均录取率。上省第三批以上录取人数稳居全省6-8位,单科“状元”共7人,填补了1998年以前的空白。~年有10个科目超过全省平均分,上第三批以上录取分数线人数占考生总数的83.1%;全市中小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达80%以上,“三好”学生率达16%以上,违法率在万分之零点八以下,犯罪率为0;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每年有近千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计算机竞赛成绩一直处于全省前列,团体总分连续6年获全省第一名,北江中学获七连冠。全市中小学校体育锻炼达标率为98.5%,优秀率为25.4%,达到省定先进指标。参加全省中~会,一次第6名、一次第7名,两次均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年北江中学代表我市参加全省传统项目学校田径运动会,再次获“体育道德风尚奖”,并获中学甲组团体总分第一名。
(五)社会力量办学得到了健康发展。
现在,全市共有民办教育机构214个,其中,民办幼儿园169所,民办中小学6所,民办职中10所,自学考试辅导机构6个,非学历培训机构23个,在校生2万3千多人,教职工2626人,校舍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社会力量办学得到了快速健康发展,现已成为我市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支不可缺少的力量,为我市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农村教育整体上还比较薄弱,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一是农村义务教育巩固提高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与城市和珠江三角洲农村地区相比有较大的差距,教育投入、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都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农村孩子继续上学的需求;三是农村教育投入明显不足。目前,我市农村教育欠债较多,硬件和软件的配备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电脑、语音设备离上级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仍有245所老区山区农村学校亟待改造;四是农村办学体制改革的步伐迈得不大,办学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使农村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受到局限,影响了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因此,大力发展我市农村教育,使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全面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我市跟上全省率先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我们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进一步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市的决策上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落实,促进我市农村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四、我市农村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农村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xx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以及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有关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深化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努力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形成具有韶关特色的教育体系,促进我市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目标和任务是:全面巩固和提高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幼儿教育。到~年,全市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努力争取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基本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农村各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教育综合体系,为我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奠定基础。
五、把握机遇,深化改革,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积极推进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根据省的要求,我市农村教育总体目标是:到~年,农村地区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并合格毕业,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净入学率达到98%,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小学和初中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9.5%和98.5%以上。
2、调整中小学布局,促进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实现农村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撤销规模过小、布局分散、设备设施不足、不能满足现代学校教育教学要求的学校,建设规范化和示范性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按照国家颁发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试行)》建设每所小学、初中,并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心小学,努力创办等级学校。到~年,基本完成农村破旧中小学的改造和重建任务,消灭危房校舍和破旧校舍(包括生活用房),学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实现校舍楼房化,校园布局合理,实验室和功能室齐全,设施完善,设备齐全,班额合适(每班不超过54人),达到安全、卫生及绿化美化标准,寄宿学生有良好的寄宿条件,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质量都能达到较高水平。农村地区小学、初中等级学校学位,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
3、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发展农村教育,关键是要巩固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当前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进一步落实各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共同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必须依法切实履行对农村教育的责任,特别是要切实担负起对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责任,认真落实中央提出的今后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教育的措施,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并予以保障;要将中小学布局调整所需的校舍扩建、农村破旧校舍的改建以及解决大班制所需新建扩建学校的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并制定和落实中小学校舍建设的各项收费减免政策。同时,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必须发挥乡(镇)政府和村级组织的作用,特别是要继续发挥乡(镇)政府在防流控流中的作用,将责任层层落实到学校和个人。要继续调动乡(镇)、村办学的积极性,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二是进一步规范农村中小学“保工资、保运转、保安全” 制度。进一步落实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县长负责制,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按省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教职工数,按编制数配备教职工。凡进入编制的教职工,县(市、区)财政必须通过银行开设的个人工资帐户按时统一发放工资。凡拖欠教师工资的,追究县长的责任。
严格推行教育收费“一费制”,积极完善有关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保证中小学学杂费全部用于学校正常运作。财政部门在坚持对中小学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同时,必须按规定将上缴财政专户的中小学书杂费在收到财政专户银行进帐单后10个工作日内全部足额返拨给原学校,用于学校的公用事业,不得截流、挪用,不得用于发放教职工工资和偿还教育欠债。审计、监察部门要对中小学学杂费是否归位予以检查、审计和监督,对违反有关规定的,要严肃处理。
加强和完善县级政府对农村中小学的管理。乡(镇)人民政府不再设立专门教育管理机构,中小学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管理,面上小学的教育教学业务由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中心小学管理。乡(镇)有关教育工作由乡(镇)长直接负责。~年建立县(市、区)教育局和乡(镇)中心小学两级教育财务结算中心,负责中小学财务结算,帮助中小学理财,充分发挥书杂费的使用效益,同时要做好中小学财务监管工作。
(二)加快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
近几年,在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巩固提高的前提下,群众要求接受高中阶段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另外,我省高等教育正在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以高中阶段教育的大发展为基础。因此,我市的高中阶段教育要实现“两个适应”,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二要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1、发展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一要扩大规模,为农村学生提供更多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提高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年,我市农村地区(不含县城)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80%以上。2010年,全市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二要改善农村高中阶段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增加优质学位,让农村学生接受到良好的教育。高中阶段学校原则上要集中在县城或中心镇举办,每个县(市)要建设一所省一级或国家示范性普通高中和1所省重点以上职业技术学校,其他高中按市一级学校的标准进行建设。到~年,高中阶段优质学位要达到85%以上。
2、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资金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按照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划,我市坚持以示范性普通高中建设为龙头,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实现高中教学规模的扩张和质量的提高,到~年争取创建8-10所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重点办好7-8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落实这个发展目标,需要新建、扩建许多学校,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增加校舍,添置设备,吸纳师资。因此,必须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多渠道筹集高中阶段发展的资金。
一是加大高中阶段教育的政府投入。省安排了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的优质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专项经费,我们要积极争取。同时,各地也要设立高中阶段学校建设专项经费支持示范性高中阶段学校建设。除了对新建、扩建、改建高中阶段学校直接给予经费支持外,政府还应提供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用地,减免有关费用。
二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高中教育。认真贯彻《民办教育促进法》,积极探索“国有民办”、“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多种办学形式,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鼓励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形成公办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民办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要纳入当地招生计划,招生政策与公办学校一视同仁。
三是建立高中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吸纳社会资金。各地可成立教育资产管理投资公司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优质普通高中建设。老校、名校应充分运用自身的无形资产进行发展。公办学校用非财政资金投入建设的新建学校和用非财政资金扩建的学校所提供的学位,均可按民办学校运行机制进行试验,参照社会力量办学的管理办法,按办学成本收费。
(三)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1、农村职业学校要面向二三产业,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办学,努力使学生毕业后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升学有门路、终身教育有基础,因此,必须不断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加强实际操作训练,让受教育者掌握一至两门技术。到~年,每个县(市)要重点建设好一所有一定规模的示范性骨干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每个乡镇要办好一所能发挥骨干示范作用、能常年开展培训活动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中心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争取建设成省级示范校。全市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保持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技工学校)由目前的46所调整为40所左右,校均规模达到1500人左右,重点建设6-7所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所规模2000人以上的省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6个中等职业教育实训中心、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0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
2、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和高级技工教育。到~年,全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3所左右,在校生规模达到1万人左右,建设一个国家级或省级重点职业技术学院、1-2个示范性专业和实训基地,建设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3-4所,在校生1万人左右。
3、广泛开展各级各类职业培训。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和职工教育培训,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到~年,农村成人教育网络要更加完善,乡镇成人中心校要全部达到《广东省乡镇成人中心校评估方案》中规定的合格标准要求,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中心校要达到5所左右;成人文化艺术学校要基本建立并能经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广泛开展农村应届初中毕业生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青壮年实用技术培训,并建立初中毕业生九年义务教育毕业证和实用技术培训证“双证”齐发制度,使农村劳动力普遍掌握一门以上实用科学技术。
进一步推动职业院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类职业院校要落实“双证书”制度,积极组织在校学生参加技能等级考核,使学生获得国家颁发的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要制定和建立达到规定要求的职业院校毕业生不再另行参加技能等级考试,直接申领相应技能等级证书制度。
4、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快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和加强鉴定质量管理,规范职业技能鉴定站(所)的建设,实行职业鉴定站(所)许可证制度,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
(四)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我市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网络到镇、信息进村”的山区信息化发展目标和山区信息化“服务三农,推动两化”和包括“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行动计划”在内的“八大行动计划”的要求,加快实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力争到~年,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和有条件的完全小学从四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加快基础教育专网建设,~年底实现同全省中小学基础教育专网相连,全面实现“校校通”。
(五)积极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今年,我市所有小学、初中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新课程,全部普通高中也将开始新课程实验。这是我市基础教育实现内涵发展,提高综合水平的重要契机,各地一定要积极参与,认真实施。农村中小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农村生产和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要继续做好新课程改革教师培训的各项工作;各中小学必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开足开好教育部规定的各门课程,积极参与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要改革教学方法,善于抓素质教育的典型并及时总结推广;要进一步加强教学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身的发展。
(六)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一是抓紧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编制、财政和教育部门要按《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试行)》的要求,于今年3月底前尽快完成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核定工作,以后每年核定一次。各地要结合我市农村中小学区域广、生源分散、教学点较多的实际,保证教师编制的基本需求。坚决清理并归还被占用的教职工编制,对各类在编不在岗人员要限期与学校脱离关系。新进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录用。原教师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要逐步予以分流,对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和严重失职人员,要坚决清除出教师队伍。
二是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各地要结合编制的核定,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以实行聘用(聘任)制和岗位管理为重点,加快用人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结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积极稳妥地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健全中小学校校长聘任制;二是进一步改进中小学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三是全面推行教职工岗位聘任制;四是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五是改进和完善中小学分配制度,建立与聘任相适应的激励机制。
三是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培训工作,构建农村教师终身教育体系。坚持“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指导思想,实施“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开展以新课程、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的新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加大对信息技术、英语等学科师资培养和培训工作的力度,进一步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培训。
四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吸引具有教师资格的人员到农村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任教,稳定农村、山区教师队伍。一要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教职工的社会地位,解决教职工的实际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教育承担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积极争取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各种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社会地位。同时,要创造条件,力所能及地为教职工办一些实事。二要大力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改善办学条件,缩小校级间的差距,解决教师不愿到艰苦地方工作的问题。三要切实执行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结合新一轮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教师聘任制度,逐步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机制,有计划地开展城镇支援农村、强校支援弱校的工作,鼓励和组织城市、城镇、强校的教师到农村和薄弱学校任教,实现教师交流定期化和制度化,解决教师流动机制不活的问题。四要积极推进依法治教,全面强化师德师风教育,解决教职工的工作作风问题。
发展农村教育,核心是加强领导。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执政为民的高度,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对农村教育工作的领导。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划和实施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尤其要保障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一把手要对本地区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负总责。财政、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各司其职,分工合作,形成齐抓共管的有效工作机制。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 篇6
县教体局:
我校十分重视传达贯彻落实全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3月5日下午两点,学校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传达了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就开学后如何贯彻落实好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3月6日下午4点,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专题传达了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会后,一是通过刷写标语、办板报、校园广播、校园网等多种渠道和途径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二是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去。现将几点具体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一、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学校本学期以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强化学校精细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八查三清一量化”教学常规管理机制、“一监督两自主三落实”学生管理机制、“三查两演练两协议两报告”学校安全管理机制;扎实推行现代班级管理机制,实行班干部轮流担任和班会学生主持制度,激发班级管理活力;深入推进高效课堂,继续推行20+40课堂教学模式,全面落实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点拨拓展、巩固提升等课堂教学环节,努力使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二、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县职专招生任务完成。学校高度重视并努力配合县职专在我校的招生工作,首先对九年级学生摸清底子,确定人数;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校园网、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让学生及家长了解、明白去职专就读的意义和优越性,彻底解除了他们对子女到职专读书的偏 见;第三,通过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学生谈心,学校领导召开部分学生家长座谈会等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学生和家长体会感受学校、老师对他们的关爱,高高兴兴的送孩子到职专读书。本学期开学以来,我校给职专输送22名学生,实现了职专在我校招生的历史性突破。
三、强化校园安全管理,全面落实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始终把校园安全工作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全面贯彻落实《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岗位安全工作实施办法(试行)》,3月5-6日,学校总务、政教两处组织人力,对校舍、食堂及食品卫生、用水用电、校园及周边环境以及有毒、易燃、易爆等物品的安全隐患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并对隐患进行了逐一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严密部署安全教育工作,严格落实“六到位”。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各项政策要求,努力做到早安排,早部署确保学生一开学就能吃上安全、放心的营养餐,同时加强食品和资金安全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四、加快校园美化工程进度,确保市高效课堂观摩会如期举行。目前,建设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现在正紧锣密鼓地完善附属设施及绿化工程。
五、狠抓落实,依法执教。全县教育体育工作会议精神是本学期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纲领,我校将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具体工作环节中。
专此汇报。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 篇7
一、从“数学”与“教育”到“数学教育”
梁贯成,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国际数学及科学趋势研究香港区研究员, 2013年度费兰登塔尔奖获得者, 2002—2003年度福布莱特奖获得者, 研究范围有数学教学及学习、数学教育比较研究、文化对数学学习的影响等。
在此次华人数学教育大会中, 梁贯成教授主要谈的是有关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问题, 他认为我们华人对理论特别不感兴趣, 比较重视实际、实用, 在数学架构的理论方面做得并不够。因此, 梁教授主要从三个方面, 即建立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性、国际数学教育理论建设的历程与华人在数学教育理论的建设过程中可以做的事情展开阐述。
数学教育到底是“道”还是“术”, 这是梁教授给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接着, 他从日本的柔道与空手道讲起, 认为这些运动背后存在一个哲学与理论, 并说华人在很多国际教育的比较中做得很好, 如TIMSS、PISA, 但这到底是“道”还是“术”, 在其背后是不是存在一个理论支撑, 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他认为如果数学教育并不附属于某一大的教育理论, 而是一个学术领域的话, 要想实现领域化, 就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论, 对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描述及对这个关系背后提出的原理给予解释, 说明变数之间的关系, 解释变数关系背后的原因。
同时, 梁教授认为理论可以分为描述性理论和指导性理论, 但不管是哪种理论, 描述与解释是必须的, 不可以让理论仅仅有指导性而没有说明其背后的原因, 且理论常常是和实践相联系的。他认为在讲理论时要看重理论的两个方面, 一是它“真不真”, 二是理论“真”又如何, 认为理论有正确性与适切性的问题, 同时指出华人比较重视理论的适切性, 这可能和实用主义有关。然而, 梁教授认为, 我们在做研究时不但要看理论的实用性, 还要看真理是什么, 要对真理有所追求。
如何看待数学教育理论建设的历程, 梁教授认为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 在古希腊时期就存在一些教育学理论, 但数学教育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 不但要进行教育研究, 而且也要想如何将数学做得更好。然而, 数学教育作为一个学术领域, 则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学习心理学的发展, 最先是关于课程、教材与教法的研究, 研究课程怎么教, 是教师教学的问题, 抑或是学生、数学或者社会的问题。当时数学教育背后的哲学主要是实证主义, 这是它的理论基础。发展到20世纪末, 数学教育慢慢演变到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 并从社会文化的理论框架而不单单从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去分析数学问题。教学不单单是要看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 而且它总是在某一个环境中进行的, 建构知识总是在某一情况、社会中进行的。此外, 他还引用他人的观点指出数学是文化的产品, 数学学习也是文化的产品, 不能孤立起来, 所以数学会受到整个文化的影响。因此, 他认为, 数学教育不单单要考虑心理学、数学与人的环境, 还要考虑整体, 考虑教育圈以外的情况, 不管是数学, 还是数学教育, 这些都是社会的产物, 是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产物, 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这对数学教育方法的研究有很大的影响。
如何看待华人学者在数学教育理论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 梁教授指出, 由于我们对理论的不重视, 在理论建设方面有较大的限制, 在一些国际性的大会中很少看到华人的参与。数学教育作为一种学术能力,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 并在20世纪60、70年代得到发展, 但由于中国当时的历史与社会因素的影响, 我们与外界的接触比较少, 交流与沟通有限, 当时的海外华人并没有成熟起来。此外, 他认为语言也是影响华人学者在数学教育理论建设中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理论的建立需要沟通与发表, 需要朋辈间的评判。
现在中国真正地富起来了, 形成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对国际的影响也在加强, 数学教育的水平也逐渐提高, 世界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度也在逐渐提升, 这在整个华人数学教育的建设中很重要, 在华人数学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梁教授指出, 在数学教育的理论建设中, 我们要想它发展成为成熟的学科, 要有一定的分工, 在分工的基础上重视合作, 去粗取精。最后, 他希望在老、中、青三代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华人学者在理论建设领域作出卓越的贡献。
二、教育、数学与数学教育
史宁中, 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 教育部应用统计重点实验室主任, 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修订组组长, 国家《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组组长, 教育部中学教师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 曾任东北师范大学校长, 主要研究方向是数理统计。
史宁中教授主要基于教育与数学的视角来谈数学教育。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对此史教授认为教育是生存的需要, 是一种本能, 是主动性的行为。因此, 他指出, 我们在做教育研究时一定要回归教育本质, 即教育首先是为了人的生存需要, 然后才是为了社会的安定与国家的团结, 它的目的是为了人更好地生存, 所以我们应当把保持、放大孩子学习和创造的天性作为教育的原则。此外, 他认为教育是知识的传授与教育的体验, 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的传递, 所以根据信息的承载工具与形式的不同, 可以分为经验的教育 (过程的教育) 、知识的教育 (结果的教育) 和智慧的教育, 其中智慧的教育表现在解题、做实验、游戏的过程中, 通过过程的教育清楚有些事情必须要有本人的参与, 仅仅依靠教师的“教”是学不会的。因此, 他指出, 教育应该以知识为本发展到以人的发展为本, 或者走向智慧的教育。基于此, 他提出了“尊重”的理念, 指出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与人性、尊重学生的兴趣与个性发展, 提倡在未来应实施智慧的教育, 要让学生在过程中感悟教育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想事与学会做事。
同时, 史教授又指出在修订数学课程标准时要将传统的“双基”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变成“四基”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 认为一件事情走向异化, 走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就会走向反面。“双基”强调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 但后来逐渐地简化为基础知识靠记忆、基本技能靠训练, 使教育变成一种机械的教育。他认为知识需要摸索与积累, 所以提出了基本活动经验, 认为教师要帮助孩子积累自己的思维与做事的经验, 而且指出数学学习应该建立在数学可能提供的数学思维, 即基本思想上。
何谓数学素养?史教授认为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将学科的直觉或者学科直观作为培养目标, 其实数学结果在本质上是看出来的, 而不是证出来的, 需要悟。他记得康德曾经说过, 任何知识都是从直觉开始的, 然后进入概念, 最后以理念结束。因此, 史教授指出, 我们在学习数学时, 要感悟数学的基本思想, 这是数学产生与发展所依赖的思想, 包括抽象、推理与模型, 这也导致了学过数学的人与没有学过数学的人在思维上的本质差异。接着, 他对数学抽象、数学推理与数学模型给予详细的介绍, 指出数学抽象就是把数学要研究的对象抽象出数量、图形, 特别是数量、图形之间的关系;数学推理是指从一个命题判断 (可供判断的语句) 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 有逻辑的推理是指命题内涵之间具有某种传递性;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的语言讲述现实世界的故事, 不仅仅是数学, 还包括现实世界中的那些将要讲述的东西, 通过模型搭建数学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史教授认为数学本质的应用其实是一种模型的应用, 要从数学和现实这两个出发点进行研究, 从数学的角度汲取创造数学的灵感, 促进数学自身的发展。
此外, 史教授还指出当前数学领域出现的一些现象, 如严重的对象符号化、推理形式化、逻辑论证公理化, 认为数学教育不能这样, 要发挥数学教育的功能, 将科学形态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可接受的教育形态的数学知识, 让符号化的概念在教学中体现为现实、形式化的证明在教学中是直观体现的、推理体系的公理在教学中体现为归纳。
最后, 他认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最核心内容应是落实课程标准, 把握“四基”教学, 通过演绎、推理与归纳将单向的思维训练改为双向思维的培养,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体现“基础性”的同时强调“选择性”, 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个性发展, 并相信在未来的10年这个目标有可能会实现。
三、数学教育走一回
林福来, 台湾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2011年荣获台湾科学委员会“终生成就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数学教育。
林福来教授主要采用说故事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有关数学教育的学术故事。他用一个数学式子) , 其中Pi代主要讲述在哪个期间自身在反省着的哪些故事。此次大会中, 林教授主要讲述关于“台生” (典型的台湾中学生) 与“英伦” (典型的英国中学生) 的数学故事, 从而启动台湾第一代数学教育实证研究的前导篇章, 即加者与乘降者。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台湾“科学委员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科学教育发展处, 它所做的一个实证研究得到学界、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的参与与大力推动, 而且在课程设计、教学、师资培育、研究方法上代代传承, 为数学留下了鲜明的数学教育的印象。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英伦”与“台生”都是国中八年级的学生, 林教授对他们如何解答“比例问题”进行了调查, 考查他们面对4人份、6人份、8人份的情况时会怎么做, 结果发现:“英伦”会说4人份、8人份的情况就是将其折半, 6人份的话, 就是在4人份的基础上再折半, 得到2人份, 4人份加上2人份就是6人份, 从而避开所有的分数, 也不会使用乘法与除法;“台生”则是采用除以8再乘以6得到6人份。在观察他们处理“K字问题” (图中K的形状一样、大小不同) 时, 他们的表现却是一样的, 将其看作是等差数据进行处理, 其他的类似行为一直被持续。林教授也指出, 在对“英伦”进行访谈时, “英伦”说他用的是折半法, 当问到他是不是除以2, 他说不是, 说没有做除以2的动作;那是乘以1/2吗, “英伦”说也不是, 就是折半;对6人份, “英伦”认为就是8人份折半得到4人份, 4人份折半得到2人份, 4人份加上2人份就是6人份, 和乘除法都没有关系, 主要采用折半法、折半叠加法和加减法。由于“英伦”处理“比例问题”的策略一致使用折半法、加减法及加法策略, 故称之为“加者”。“台生”对这个问题主要采用的方法是乘以1/2, 除以2;除以8, 乘以6;乘以6/8, 到加法策略, 也会使用乘法策略解较简易的比例问题, 在遇到等差型问题时又降回加法策略, 故称之为“乘降者”。
对于上述的调查与访谈情况, 林教授引发了进一步的思考, 为什么“台生”在碰到难一些的问题时会降回加法策略呢?为此, 他做了一个有关“K字题”的访谈, 并对不同的题目进行变型, 发现“台生”在处理“比例推理”问题时的策略是看到整数倍的用乘法, 看不到的用加法策略。同时, 林教授指出, 在20世纪80年代, 社会上比较盛行的是巴西的街头数学、菜市场法, 当时英国有关数学教育的白皮书就鼓励采用折半叠加的方法, 但台湾地区并不鼓励菜市场法, 独尊形式演算。因此, 他认为之所以他们会出现不同的做法, 主要是教育文化差异的影响, “英伦”拥有双数学系统, 不但会采用学童法, 也会形式演算, 但如何实现双系统的科学、顺利地过渡, 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台生”则聚焦于单一的形式演算, 有时会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有因为缺乏数学感的学习氛围而被淘汰的可能。如果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台生”与“英伦”的数学教育, 林教授认为我们可以看到:“英伦”的个人主义较浓, 会独立思考, 会使用学童法, 其想法也会和教师给高分的想法南辕北辙;而“台生”的顺从主义就会较强, 比较听教师与家长的话, 采用形式演算的方法, 使得自己的想法与教师给高分的方法一致性高达60%。
那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林教授对“加者与乘降者”的学术故事做了总结, 认为数学可以了解层次模式的社会性议题, 了解层次模式的普适性, 一定要建立自己的模型进行数学教育研究, 要了解学生的行为会因为社会差异与地域差异而不同。最后, 他点出;其实, 造就不老传奇故事的经验就是悟。
四、从国际视野看数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问题与趋势
范良火, 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终身教授, 一直从事数学教育研究, 著有《华人如何学习数学》、《教师的教学知识发展研究》等。
范良火教授主要从国际视野来谈数学课程发展与改革的问题和趋势, 他认为数学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话题, 会受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及数学自身发展需求的影响, 再加上TIMSS与PISA测试结果的作用, 各个国家和地区, 如越南、加拿大、马来西亚、芬兰等的政府产生了强大而直接地进行数学课程改革的压力与动力。因此, 范教授结合这些地区的TIMSS与PISA公布的学生成绩, 比较英国、荷兰、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等国的最新数学课程发展和改革的实践及出现和遇到的主要争论与问题, 并联系中国的情况提出个人对学校数学课程发展和改革有关问题的认识。
1.英国
范教授指出, 根据TIMSS的比较结果, 英国2011年四年级学生的排名是第9, 八年级学生的排名是第10, 在西欧国家中处于中等位置;2012年, 其PISA的排名是第26位。根据调查得知, 英国最新的数学课程是2010年新政府上台后进行检讨并开始引进与实施的, 在2013年2月公布了咨询大纲, 这可能是为了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和教学的专业自由度, 也可能是想让国家课程为所有的学校提供一个基准, 为所有的年轻人提供自信和成功地接受不同阶段教育所需要的知识, 并照顾到特殊资质学生的需要。英国实施新的数学课程也应该和TIMSS有关系, 是为了确保国家课程能与国际上表现最好的国家和地区的最成功的课程相比有优势, 能反映出国家已有的关于儿童如何学习和应用知识的集体智慧。此外, 英国实施新课程标准也是为了对学生成绩设立严格的要求, 使家长能理解他们的孩子在校整个学习阶段应学什么, 考虑儿童需要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基于这些可能的新课程引进与实施的原因, 范教授发现英国的数学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变化, 如政府对小学数学课程有了更高的标准, 明确地要求学生要会对分数进行四则运算, 这一改变与新加坡、我国香港等地的要求相一致;到9岁时, 他们要知道到12×12的乘法表, 这与美国Massachusetts州的要求一致;到7岁时, 学生应该知道到20为止的Number bonds, 如9+9=18等。而且, 他还指出, 英国的新课程改革对低年级学生的要求比较高, 5岁的儿童 (小学一年级) 要学会简单的分数, 如1/2和1/4, 学生到9岁时要学会12×12的乘法表。同时, 范教授又指出, ATM (英国数学教师协会) 认为这对各个年级的要求太高, 与学生的年龄段发展不符合, 形式化的东西太早;过于依赖练习作为主要教学方法, 培养不出数学熟练者;过多地注意过时的算术纸笔方法方面的发展技能, 会影响学生在数学概念和能力方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他认为英国的国家数学课程需要继续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怎样通过新的数学内容的运用和应用来同时发展学生数学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荷兰
范教授指出荷兰四年级学生2011年TIMSS的排名位居第12位, 其最新的数学课程在2013、2014学年开始实施, 并在专业团体中进行了广泛的咨询,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学数学课程的时间减少, 每周2~3学时, 而且数学教师短缺。他认为荷兰当地的课程改革措施全部都是新的, 16~18岁的中学生在毕业前都要参加独立的算术考试, 考试成绩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 明确要重视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走中间道路, 但国家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作用及应该怎样教学存在不同的观点, 主要集中在算术考试、现实数学教育、各阶段教育的作用、低阶段教育、图形计算器等层面, 希望在今后的5年时间中荷兰的数学课程会更重视基本知识和技能, 并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循环过程, 没有终点。
3.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2011年四年级学生的TIMSS成绩排名是第38位。范教授指出, 该国家最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是从2013年开始的, 当时主要针对一、四、七、十年级, 在2014年开始会针对二、五、八、十一年级的数学课程进行改革, 预计2015年会对三、六、九、十二年级的数学课程进行改革。
为什么印度尼西亚会进行数学课程的改革, 范教授指出, 根据当地教育部的说法, 国家的TIMSS与PISA成绩很低, 学生不应该只“知”而不会“做”和“用”, 所以当地的数学课程时数虽然没有改变, 但减少了部分内容, 使得算术内容更受重视, 并将ICT (信息通讯技术) 结合到各科目中, 包括数学。但同时, 范教授认为虽然此次课程改革表现出上述的特点, 但几乎所有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认为他们之前实施的课程都OK, 认为这次改革改得太快、太急, 且全国统考有失教育公平等, 不明确未来课程的发展方向在哪。
4.加拿大
加拿大的TIMSS成绩在西方国家还是比较好的, 但其PISA2012的成绩排名是第13位。关于加拿大数学课程改革, 范教授指出, 国家现行的课程完全不教“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 认为算法对学生学习数学有害, 但家长等一些团体认为需要教一些基本方法, 所以在未来, “四则运算”的基本方法可能会重新放入到新的数学课程中。
最后, 范教授认为加强基础和发展理解是这些国家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注焦点, 总体上有加强基础的趋势, 但同时也指出, 国家的数学课程改革要避免片面化与极端化, 要客观全面地对待任何一种数学教育理论或学说, 我国在数学课程改革中借鉴国外经验时不应简单地照搬, 要批判性地借鉴。
五、香港地区数学教育研究:成果、亮点、挑战与反思
黄毅英, 香港中文大学课程与教学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任教育本科课程学科主任及数学教育硕士课程总监, 研究范围非常广泛, 包括数学态度、课程学习环境、数学观、数学价值、数学教师宗教观、活动课程及儒家文化圈学习现象等。
黄教授开篇就说香港是个很小的地方, 但在文化的密集性上会超出任何一个城市, 不同的人群都曾在香港活动过。接着他将学习涉及的内容给予简略介绍, 认为学习这一“麻雀”虽小, 但五脏俱全, 指出学习包括智性过程, 如问题解决策略及模式、开放题的运用、概念地图、数学理解与误解、合作学习;包括情感因素, 如态度、自信心、数字焦虑、投入动机、学习习惯、家庭背景、强化作用、课堂环境;包括信念, 如师生的数学观和数学学习观、教师对有效数学学习的观感;包括经历空间, 如现况研究、引入变异拓阔经历空间;包括不同群体的教与学, 如学习差异、资优与学习困难、男女差异、少数族裔与新移民、幼儿数学;包括教学研究, 如通达学习、变式课程、个别课题的教学、引入数学史、游戏与实物动手、小班教学;包括信息技术, 如计算机教学、电子家课、CAS (计算机代数系统) 及DG (互动几何) 、ICT环境中的问题解决、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包括课程, 如课程的评析、跨地域研究 (TIMSS、PISA、LPS) 、城乡比较、课程历史脉络等。
同时, 他认为香港地区的数学教研已初备规模, 由“放洋取得博士学位”到“本土博士”再到培养其他地区的博士, 在国际学术界上也受到认可, 但仍须进行各种教学实验的有效性研究, 如行动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 (转变) 研究、不同群体学习方式的研究, 从而在评估中促进学习。
此外, 黄教授认为香港地区基本上摆脱了“数学教育=教育学+数学例子”的模式, 在概念与方法上有外借与输出, 形成了独立的数学教育学理, 并且在治学态度上提倡学术的严谨性与论文的评审制度, 言必有据, 成为香港地区数学教育的亮点。与此同时, 黄教授指出香港依旧存在下列一些情况, 如重宏观理论轻学科、忘失发现研究的乐趣等, 这不利于跨校合作, 并将《碧岩录》中黄檗的“不道无禅, 只是无师”变成了“不到无研, 只是无时”来说明现时所看到的都是十年八年前的研究结果。
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篇8
3月13日,2009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会议召开。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组长张少农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政府副省长、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副组长辛维光主持会议。省老教办主任、贵州老年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赵强通报了2008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并作会议总结。
张少农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省老年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并就做好今年全省老年教育工作提出了意见。他强调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发展老年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研究探索老年教育工作规律,把老年教育这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做好老年教育工作,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切实解决突出问题,推进老年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省委宣传部、省委老干部局、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事厅、省教育廳、省民政厅等13个省老年教育工作领导协调小组成员单位的负责人,各市(州、地)党委分管老年教育工作的负责人,各市(州、地)老年大学(老教办)校长(主任),省军区、省直机关、高校、省属企业老年大学负责人,贵州老年大学各处室负责人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
【健康教育会议记录范文】推荐阅读:
初中健康教育记录08-16
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督导记录11-06
局健康教育活动记录表09-15
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记录12-03
年社区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记录08-16
黑板报健康教育知识宣传记录08-31
健康教育宣传栏记录表10-10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育方案记录10-28
大班健康教育活动计划范文08-26
红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记录表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