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2024-07-12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精选8篇)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1

润丰物流园区调查报告

润丰物流园区简介

河北润丰物流有限公司园区位于石家庄建设南大街和南二环东路交叉口,西与京广铁路和107国道毗邻,东紧靠308国道,距京深高速公路石家庄出、入口处仅有10分钟的路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河北润丰物流有限公司隶属河北润丰集团,成立于2005年5月1日,是在兼并石家庄市等级面粉厂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园区现占地108亩,另外还有110亩地处于继续扩建阶段,是园区业主自筹资金租用场地,利用原车间厂房,仓库进行改建,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市政府、市发改委、工商局、市运管处、管辖范围的裕华区政府、工商、公安等方方面面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物流园区现已初具规模,内部有两个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大型停车场,可以同时停放车辆200余辆,日进出车辆350余辆,周转货物2000吨,物流园区客户已达二百多家,现已有全国各地的货运专线,内部管理已逐步走向正规化,市场化,科学化,是集仓储、货运、配送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物流仓储中心。目前公司的目标是更好的优化资源配置,扩大规模,依托京、津、冀建立环渤海物流信息网,力争使公司成为安全、和谐、文明的物流园区。

调查情况

润丰物流园区是润丰集团下的市场部,他所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2

一、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概况

德方专家把物流园区 (Logistik Park, 简称LP) 和货运中心 (Guterverkehrszentren, 简称GVZ) 看作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物流园区的服务对象是某一行业或企业, 具有专业性和特定性;而货运中心服务的客户是所有的企业, 具有通用性和社会性。按照我们的思维习惯, 也为了表述的方便, 本文把这两个概念统称为物流园区。

(一)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历程

德国是物流发展最好的欧洲国家, 在物流园区建设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德国的物流园区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建立, 到现在全德已有33个物流园区。

1984年, 德国第一个物流园区——不莱梅物流园区建立。1992年, 当时的联邦铁道部和过去东德铁路局合作, 提出了物流园区建设的总体规划。1993年,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 (D G G) (即德国物流园区协会) 在不莱梅成立。1994年, 德国邮政在园区内建立了邮件处理中心, 随后铁路公司也在园区内设立了货运中心。2001年, DGG参与制定了联邦政府交通部对物流园区建设的一些相应法规。2002年, 物流园区的规划并入德国交通网络规划。

(二) 德国物流园区发展模式

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经营上,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州、市政府扶持建设, 组建发展公司企业化管理, 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德国现有33个物流园区中, 有11个物流园区的公铁联运中转站是德国联邦铁路投资修建的, 政府资助最高可达80%。

州及地方市政府主导前期规划论证及基础设施建设。由当地政府出面, 组织企业、协会与开发商等, 共同开展需求调研及可行性分析。政府与土地拥有者进行谈判, 先期投资购买土地, 完成“熟地”建设, 每平方米前期费用约为120欧元 (含30~40欧元的地价) ;然后, 按照每平方米80欧元的价格卖给物流企业;垫付的价差, 政府通过以后的税收收回。

(三) 德国物流园区功能定位

德国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是根据物流需求来确定的。物流需求主要来自当地居民消费需求、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三个方面。从德国发现的规律来看, 为满足居民消费的物流需求, 一般50万人口应该有1个物流园区;生产需求和中转需求数据, 可分别从当地生产企业和港口等处取得。如不莱梅50万人口设1个物流园区, 占地1.7平方公里;柏林350万人口, 设3个物流园区。德国许多物流园区的面积都超过200公顷。

德国物流园区选址, 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转运方便;二是交通便利;三是经济合理;四是生态环保。

(四) 德国物流园区管理体制

由入驻企业共同组建非盈利的发展公司 (类似于协会组织) , 负责物流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发展公司运转所需费用, 政府负担25%, 其余部分由入驻企业分担。

德国货运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对德国货运中心提供服务。其目标是将货运中心在地方和区域等级产生的积极影响转变至国家及欧洲等级。主要服务领域有:促进货运中心之间的多式联运, 组织货运中心的业务合作;制定货运中心的服务标准, 主持货运中心的考核评价;承接全国与国际研究和咨询项目, 推动货运中心可持续发展;参与欧洲货运中心协会的工作, 扩展欧洲及全世界物流平台。

(五) 德国物流园区的绿色环保措施

运输方面的节能环保措施。运营车辆必须符合环保要求, 使用节能环保设备, 政府给予补贴;对驾驶员进行节能驾驶培训, 经过培训可以节油10~20%, 节约成本的一半奖励司机;运用信息化手段, 优化运输组织, 对不同物流企业的货物重新组合, 增加满载, 减少空驶;对多种运输方式合理分工, 超过3 0 0公里运距, 就要考虑铁路或水运;采用甩挂运输, 用四个拖车就可以完成100多个集装箱的移动工作;大量使用带支架的桥式集装箱, 移动时收起支架拖走, 到位后放下支架可当临时仓库, 减少了多次搬倒;在公路集装箱运输中, 大量使用中置轴挂车列车, 一台拖车可同时牵引两个集装箱或两个汽车商品车挂车, 运输效率成倍提高, 碳排放量显著减少。

物流园区的节能环保措施。建设物流园区必须按照1∶1的比例, 在园区外购买绿地, 园区内还要留出25~30%的绿地。绿地不仅是景观, 而且充当吸纳雨水的作用, 使雨水能够渗入地下。利用仓库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 所发电力进入统一电网。我们在奥格斯堡一家物流企业了解到, 企业入网电价高于用电价格。这家企业100万欧元的发电设备, 利用发电和用电价差, 大约10年可收回投资。

德国的环保要求越来越严格。到2020年, 在保证物流量直线上升的同时, 温室气体排放要比1990年降低40%, 高于欧盟设定的指标。目前, 德国的大货车普遍适用欧Ⅳ排放标准, 开始研究是否采用欧Ⅴ、欧Ⅵ标准。有8个实验区正在研究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 为汽车充电。园区的规划建设, 执行噪声控制标准, 并注重风景视觉效果。

(六) 德国物流园区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贡献

物流园区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近年来, 物流业是德国增长最快的产业, 增速超过了G D P的增长, 排在汽车产业、医药健康产业之后, 超过机械制造业位列第三。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和高效运行的物流园区, 带动了海运业特别是集装箱运量的增长。物流业不仅增加了当地税收, 减轻了政府负担, 而且帮助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优化物流系统, 降低物流成本, 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协同效应。

物流园区对社会的贡献。有资料显示, 不少于1200家企业在物流园区设立了办事机构, 提供了40000多个就业岗位。

二、德国物流园区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虽然中德两国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自然环境、资源秉赋、经济体制不尽相同, 物流发展模式也有很大区别, 但德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经验, 给我们多方面的启示。

(一) 物流园区的设立要以需求为基础

物流是生产性服务业。物流园区一定要以需求为基础, 以产业为依托。我们参观的勒沃库森化工物流园区占地11平方公里, 70多家公司的100个生产车间及研发机构分布在三个厂区, 来自50多个国家的450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我们在另外一个城市, 还参观了一家与工业园区配套的物流园区。上世纪90年代初期规划80公顷土地, 到现在只开发出24公顷, 主人指给我们看的还是白纸上的蓝图和绿色的田野。这家园区独家ONLY

进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是缺乏足够的有效物流需求量。通过对比分析, 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 物流需求的规模、结构、特点, 是物流园区设立的重要基础和首要条件。离开了对物流需求的分析和把握, 就失去了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中国是这样, 德国是这样, 其他国家也是这样。

(二) 物流园区的运作应贯彻供应链管理理念

德国专家把物流园区看作是供应链的中心环节。通过园区, 实现海港与内陆的连接, 远程运输与城市配送的连接, 生产企业上下游之间的连接, 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的连接, 直至生产者与最终消费者的连接。大企业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把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物流公司, 物流园区因此成为物流外包的良好载体。由于无缝连接的硬件设施和高效可控的信息系统, 使得精益化物流成为可能, 大大提高了供应链运行的效率。

(三) 物流园区应是多式联运的枢纽

多式联运是德国物流园区的显著特点, 每个园区至少有两种运输方式连接。我们参观的科隆物流园区, 内河、铁路和公路三种运输方式构成了多式联运体系。一部大型吊车, 横跨三条线路, 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换装。

近年来, 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线路建设突飞猛进。但相应的节点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节点与线路不配套, 各类节点不连接, 多种运输方式无法实现有效衔接。

(四)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大有作为

物流业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行业, 物流园区在绿色环保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物流园区的多式联运功能, 优化了交通布局, 可以把公路运输转移到铁路或者航运, 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德国经验, 从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入手, 推动我国绿色物流体系建设。

(五) 物流园区的管理须体现合作协同精神

物流园区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合作协同的精神。奥格斯堡物流园区的占地, 分属三个行政区域管辖, 由三家政府出面组成一个委员会, 统筹协调规划和建设问题。这在我们看来, 这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德国的行业协会在与各有关方面的协调、协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组织行业培训、会议研讨、代表企业与联邦铁路部门沟通, 参加联邦以至于欧洲协会的活动。

(六) 政府应明确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发展中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统筹布局。二是规划设计。三是投资赞助。四是营造环境。政府不干预企业的经营活动, 企业按照市场的需要, 依法经营, 照章纳税。

三、对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12年前, 在深圳出现了第一家叫做“物流基地”的基础设施。进入新世纪以来, 我国物流园区 (基地) 得到较快发展。特别是2009年国务院发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把物流园区列入九大工程之一, 各地掀起了新一轮规划建设物流园区的热潮。但总体来看, 我国物流园区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促进我国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参照德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做法与经验, 我们提出以下关于我国物流园区发展的建议。

(一) 从转变发展方式的角度支持物流园区发展

我们要充分认识物流园区的基础性和公益性。物流园区和供电、供水、供气及公交系统一样, 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业创造的价值, 主要体现在产业链的整体优化, 对其他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上。物流条件也是投资环境的有机构成, 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物流业高效有序运作, 同时也会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

物流业的发展, 有利于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我们要按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要求, 构建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园区通过产业的空间集聚, 资源的有效整合, 业务的流程优化, 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减轻能源和环境的压力, 是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枢纽性设施。

建议采取多种措施, 支持物流园区发展。中央政府层面, 应抓紧制定物流园区发展专项规划, 尽快确定全国物流园区的基本布局。地方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把物流园区纳入经济发展战略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政府应该像投资其他基础设施那样, 支持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产生的自身效益比较低, 不宜笼统地按照亩均投资、亩均税收等标准设置准入门槛。由于这些项目投资大、回报慢, 不宜收取过高的土地费用, 并要拓宽物流园区建设的投融资渠道。

(二) 研究制定我国物流园区设立的标准和条件

当前, 各地建设物流园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再加上我国土地资源紧缺, 增值预期强烈, 各类企业积极要求参与建设, 物流园区规划占地规模迅速膨胀。如控制不好, 有可能出现盲目投资和圈占土地的问题。

我们建议, 应在做好现有仓储类物流设施 (物流园区、配送中心、货运场站、各种仓库等) 情况调查的基础上, 抓紧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物流园区设立标准和条件。要明确多么大的需求量, 设立多么大的物流园区;要设置居民消费、生产配套和中转物流量的核算标准;要有多种运输方式衔接配套的硬性规定;要有节能环保的具体要求;把这些标准和条件, 作为规划布局, 批准立项的依据。

(三) 务实构建我国物流园区的考核评价体系

我们建议, 借鉴德国的做法, 结合我国物流园区的发展特征, 综合考虑区域经济发展、减少城市交通压力、优化城市布局、促进资源整合、减少环境污染等各项指标, 建立社会化的物流园区评价体系和方法。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深入开展物流园区综合评价工作, 从行业自律层面强化对物流园区的管理, 引导物流园区健康发展。

(四) 积极推进我国绿色物流园区建设

在绿色物流方面, 我们与德国相比差距较大。全面推进, 困难较大, 但有几项工作可以先做起来。如, 选用节能环保车辆, 加大对企业更换车辆的补贴力度, 限期淘汰老旧汽车;开展驾驶员节油培训, 拿出节约部分奖励驾驶员;加强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优化运输组织, 减少空驶浪费;制定桥式集装箱行业标准, 积极推广甩挂运输;允许中置轴挂车列车在高速公路行驶, 提高货车运行效率;研究提出仓库屋顶太阳能发电进入统一电网的可行性, 制定优惠政策, 促使企业自发地生产和使用清洁能源;探讨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交易碳减排量, 而获得节能减排收入及政府补贴;加强物流园区和企业的绿色物流检查与评价, 运用政策杠杆, 调动企业节能环保的积极性;随着铁路建设进度加快, 客货分线快速推进, 铁路运能紧张问题得以缓解, 要抓紧研究多种运输方式协调分流的问题;扩大铁路和水路运量, 发挥公路集疏运与城市配送的功能;加强联运转运设施的规划建设、信息系统的对接和管理体制的协调, 促进多式联运发展。

(五) 加强地区和部门间物流园区的合作与协调

我们建议, 中央政府层面, 应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牵头, 吸收相关部门参加, 制定有关的规划与政策, 加强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指导、协调和宏观管理。各级各类物流园区应实行分级、分类管理, 重要节点城市的物流园区应该纳入全国统一规划。地方政府要服从于全国统一规划, 指定专业职能部门分管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相关工作。要加强物流园区规划、立项及专项资金投入的后评价工作, 对于改变土地用途, 挪用专项资金的, 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六) 与德国有关方面建立物流园区联系机制

板桥工业园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3

集聚区基本情况

一、板桥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板桥物流园区位于连云区板桥工业园内,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依托板桥工业园,板桥物流园区正在建设一批服务于工业生产的现代服务业物流企业,主要包括几大项目:宝旺钢材、环港物流、广连宏昌物流、中外运物流、万邦物流产业园,总投资近50亿元。宝旺钢材市场一期已建成,正在加快二期及配套设施建设;环港物流,主营铜制品物流,已完成增资并购手续,外资到账500万美元;广连宏昌物流主营集装箱配件加工及物流,已签约、注册,2980万美元到位,取得环评批复,正在进行前期工程施工;中外运物流主营集装箱修理、零配件制造、拆装箱及仓储业务,目前名称已核准,可研和项目成本预算已完成,正在向总部申请投资资金,完成项目预选址;万邦产业园主营码头矿石物流,年吞吐量2700万吨,目前完成公司注册、堆场项目核准和环评审批,地块拆迁结束,堆场和码头作业区土地摘牌,勘探单位进场勘探。皮带输送廊道于去年5月份开工建设。

二、发展优势

优越的区位和交通优势。物流园区处于港口、工业带和城市边缘,有利于货物的进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区内

物流园区除享受国家关于江苏沿海大开发相关政策,还同时享受国家级开发区优惠政策。连云区政府制定了《关于促进连云经济开发区加快发展的办法》,在税收返还、贷款扶持等方面采取特殊的优惠政策。同时搭建资金平台。通过市场运作形式,组建了云港股份等融资平台,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撑;搭建人才平台。未来拟成立物流协会,以促进行业的交流、沟通与协作;搭建信息平台,建立了开发区网站,无偿为区内企业提供信息服务;搭建服务平台,连云开发区管委会实施项目建设三线一办和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的“保姆式服务”。

四、园区发展规划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4

一、物流园区发展现状

(一)物流园区发展总体概况

目前,开发区物流园区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全区共有过亿元物流园区4个,但都处于规划或建设阶段,分别为投资1.32亿元,占地0.22平方公里的方圆再生金属国际物流园区、投资1.2亿元,占地0.2平方公里的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直通场站、投资35亿元,占地2.6平方公里的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和投资1.73亿元,占地0.5平方公里的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东营保税物流中心

(二)物流园区的特点及建设情况

规划及建设中的物流园区都是在传统物流的基础上,引入高科技手段,即运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联网,并对物流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使物流速度加快,准确率提高,库存减少,成本降低的现代物流园区。各物流园区特点及建设情况如下:

方圆再生金属国际物流园区是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型有色金属材料及加工园区,园区主要以国际物流管理贸易、再生金属资源拆解为主,以金属再生技术、产品的研发为辅,形成特色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对于促进山东,乃至中国北方地区废杂金属的回收利用、国际仓储融资功能的应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包括海关监管直通场站、物流管理交易中心和拆解区等。通过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使货物输送实现自动化、场内交易信息化和市场管理智能化。使园区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成为能够进行网络商务的新型交易中

心。预计2011年完成信息系统建设,包括市场内部网络建设、公共显示系统和中心机房等,同时开发主要应用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再生金属及下游企业数据库、产品数据库、循环经济技术和指标数据库等。目前该项目发展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成;正在进行土建等基础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

山东天圆铜业有限公司直通场站是青岛海关批复的在东营开发区建立的直通式监管场站项目,能够大大缩短通关时间,提高通关速度,将目前报检、报验通关时间由15天缩短为3天。并且减少通关费用和货物损失,避免在港掏箱检验,每箱能够节约1000元左右费用,目前在运营模式还是监管模式上属于国内比较先进的水平。场站主要包括综合服务办公楼30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141900平方米、海关监管仓8100平方米、建设场区道路及地面硬化5000平方米,绿化2000平方米,并配套研制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GPS/GSM车辆监控高度系统。目前该项目可研报告已经完成,青岛海关批复文件已经下发,所需土地已公示招排挂。

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包括为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和新能源装备三个制造基地服务的钢材物流市场;引进知名品牌产业区域服务中心或原材料服务中心的区域性配送中心;引进第三方仓储服务机构,促进企业剥离辅助业务,提高核心竞争力、节省企业成本,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的标准仓储库;提高货物流通速度,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的集装箱场站;提供产品分包或深加工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简单加工车间;以及引进邮政、银行、中介、技术服务等机构,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枢纽楼。目前已与北京交通大学进行对接,编制可研报

告。

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东营保税物流中心是由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经营,多家企业进入并从事保税仓储物流业务的海关集中监管场所。可以存入物流中心的货物包括:国内出口货物、转口货物和国际中转货物、外商暂存货物、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供应国际航行船舶和航空器的物料、维修用零部件、供维修外国产品所进口寄售的零配件、未办结海关手续的一般贸易进口货物、经海关批准的其他未办结海关手续的货物。物流中心包括保税仓库、保税堆场和综合服务配套区等,并配套使用中国外运山东有限公司拥有的一整套设计先进、管理科学、操作快捷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及与政府主管部门、业务合作伙伴建立的网络数据传输通道,能够与系统内企业实现了在同一操作平台上运营,能够提供迅捷准确的业务信息和物流信息服务解决方案。目前该项目有关材料已通过青岛海关转交海关总署,等待审批。

(三)保障措施

1、编制开发区物流港发展规划。根据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物流发展现状和未来需求评估,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写开发区物流港发展规划。

2、整合提升现有物流资源。以规划为指导,有选择地吸纳搬迁东营市部分物流、商贸企业进入,鼓励区内工业企业主辅分离,逐步实现区域内物流资源的整合、集聚、提升。

3、强化招商引资。根据规划确定的发展导向,高水平策划、包装对外招商项目,开展有针对性地大型招商引资活动,扩大影响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提高物流水平,实现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的大开发、大建设。

4、拓展投资渠道。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载体、以政策为引导,加大投入;争取市级资金支持;扩大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金、民营企业及外资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提升物流基础设施条件。

5、出台相关政策。近期准备出台鼓励区外物流企业进驻的政策和鼓励区内工业企业主辅分离的扶持办法,加大对物流产业的政策扶持,促进开发区物流产业加快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是物流园区发展存在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项目建成后招商工作进展能否按计划顺利进行,经营面积能否得到及早有效的利用并产生效益;二是物流管理人员不足。主要表现在项目管理单位缺乏管理经验,建成运营后可能会因为缺少专业管理人员,造成管理效率低下,给物流园区经营带来的风险;三是资金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建设资金能否及时落实和到位。项目建成后,运营效益如何,能否如期收回投资等;四是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尚不完善。目前,开发区物流园区发展刚刚起步,各种配套的扶持政策尚不完善。

在未来3—5年内,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导入物联网概念,将黄河三角洲国际物流港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技术先进、功能强大,黄河三角洲最大、辐射环渤海地区的物流集散中心。将方圆再生金属国际物流园区打造成为以再生金属商品为载体,以国际海运、直通场站、交通干线、国际仓储服务为依托,辐射整个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专业化、多功能现代国际

物流园区。

三、物流园区发展的整体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省级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以制造业、商贸流通业等行业需求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物流园区和物流发展平台建设为重点,整合物流资源,培育物流市场,壮大现代物流企业,提高物流产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水平,降低社会物流成本,逐步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二)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现代物流发展规划要与开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步推进,与开发区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开发区产业结构和布局相配套,服从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服务。

2、企业主体原则。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的建设和经营要落实到企业,政府重在政策引导、财税扶持和措施推动。

3、信息化带动原则。物流企业、工商企业建设好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系统,与社会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连接,做到内部互联、外部互通,以信息化带动物流业实现现代化。

4、市场导向原则。按市场需求确定发展重点,推进资源重组,实现布局优化、集约发展。

5、标准化原则。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提高物流业的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和信息技术的标准化水平,实现物流业的健

康发展。

(三)发展目标

立足黄河三角洲,面向晋冀和环渤海地区,构建海陆空相结合的物流运输网,着力推进物流园区建设,加快培育物流骨干企业,大幅度提高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到2015年,基本形成以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市场主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有较大幅度增加。

四、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物流园区发展的主要任务主要为:一是加速传统物流与信息化结合,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包括统一的商品信息和物流节点信息,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物流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还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二是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和一些欧美国家为了促进国际物流的发展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国际上公认和通用的物流标准。

五、对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在土地、税收及融资和信贷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一是降低物流企业的土地开发费用。应对物流园区企业在土地出让价格、配套设施费用上给予支持和适当优惠。二是减轻物流企业的税费负担。有效解决物流企业现实存在的重复纳税的问题。三是实施积极的投融资政策。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运作的现代物流龙头企业,可以实行财政贷款担保,支持企业优先取得贷款,并积极推荐上市融资。制定鼓励、引导多元化市场主体投资物流产业的政策,以拓宽现

代物流产业发展的资金来源。

(二)完善相关规定及经营治理体制。制订相关法规和规则,制约行业保护、地区封锁和其他有碍公平竞争的行为,健全物流市场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积极扶持和引导物流园区的良性发展。加强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运用良好的市场调节机制,达到整合各种物流资源的目的。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5

作为一名河北经贸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通过对于物流课程的三年学习,我掌握了很多专业知识,作为一名西部大开发省份出外就读的学生,我迫切的希望用我的专业知识回报我的家乡,回报我我出生的那片关中土地,所以,在亲戚的帮助下,我对家乡宝鸡的“宝鸡陈仓物流园区”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希望在回到家乡后能到这里工作,发挥我的一技之长,为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一、调研报告

(一)、调研对象

本调研的主要调查对象是陕西省宝鸡陈仓物流园区建设及其周边环境,并且了解陕西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二)调研方法

调研的主要方法是访问调查法,对物流园区的工作人员进行访问。

(三)调研内容

1、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1)园区周边经济地理建设情况

(2)园区物流设施建设

2、物流园区发展方向

3、物流园区未来发展规划

4、发展优势

5、发展不足

二、宝鸡陈仓物流园区调研

(一)、引言

宝鸡古称陈仓、雍城,典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发源地,嘉陵江源,中国钛谷,誉称“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社火之乡、周秦文明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是关中——天水经济区副中心城市陕西省第二大城市。宝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点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是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和三线建设时期重点建设的工业中心之一,宝鸡还是中国创新型试点城市、先进制造业基地、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西部唯一的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国家首批技术创新城市和知识产权示范市。作为陕西省重点建设市,宝鸡借优越的沟通东西的地理优势以及关天经济区的发展契机。

(二)物流园区概况介绍

2009年上半年,随着《国家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的颁布实施,宝鸡物流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和园区管委会积极跟进,着手编制宝鸡物流业总体规划和陈仓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将规划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公路物流中心、铁路物流中心和空导。

1、物流园区建设情况

(1)园区周边经济地理建设情况

园区拟定于宝鸡市东郊陈仓区虢镇城西,东起宝鸡磷肥厂,西至水莲寨,南临西宝高速公路,北靠宝虢路,与宝鸡市高新区两区隔河相连。陇海、宝成、宝中铁路交汇于此,加上亚欧大陆桥的全线开通,使宝鸡东西贯通,南北纵深,与各大铁路网相连。公路则形成东连西安、西达兰州、北至银川、南接成都的四条干线,川陕公路、310国道、宝平公路、西宝高速公路以及西宝南线和北线公路网覆盖全境,形成了纵横交错的110多条支线公路网,日交通圈半径达1000多公里,在地缘上有着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物流战略优势。

(2)园区物流设施建设

宝鸡市陈仓物流园区是陕西省政府确定的全省三大物流园区之一。园区是一个以会展中心为核心,集商务会展、商品交易、物流配送、仓储加工、信息处理、财务结算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一期规划占地113.33公里,总投资约15亿元,设有商务会展、管理服务、商品交易、仓储配送、包装加工五大功能区。园区一期工程建成后,可容纳入区服务性企业60余家,物流企业390余家,一般经营商户3900余家,常住人口2.6万余人,流动人口万人,年交易额可达到26亿元以上。

物流园区按产业和功能分为五个功能区:

1、会展管理区。包括信息处理中心、会展中心和物流大厦等项目。

2、交易中心区。包括轻工交易中心(汽贸、医药中心)和农产品交易中心(粮油、果蔬、中药材中心)。

3、仓储配送区。包括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

4、生产资料配送区。包括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

5、生活服务区。包括娱乐休闲广场和物流公寓。五个功能区以陈仓大道为轴线,以物流会展管理服务区为中心,沿陈仓大道两边摆布。

2、物流园区发展方向

宝鸡陈仓现代物流园区是一个以商贸为主的综合性物流园区,园区主要以轻工产品批发贸易为主,生产资料配送服务为辅,兼有商业会展功能。园区集“交易、配送、会展、仓储、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六位一体,集聚众多批发商和物流企业,成为社会化物流资源的提供者和工业供应链的集成商。

到2015年,陕西省将围绕打造全国重要物流中心,加快建设“三大平台、五大体系、七大园区”。将重金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咸阳空港物流园区、宝鸡陈仓物流园区、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园区、汉中褒河物流园区、渭南潼关物流港、安康综合物流园七大物流园区。

3、物流园区未来发展规划

园区依托宝鸡交通枢纽的区位优势和西部工业重镇的产业优势,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为重点,以公铁联运为主要方式,突出发展工业物流和商贸物流,带动农业物流、城市配送和口岸物流的全面发展。园区管委会坚持团结,高效,务实,创新的工作理念,计划利用5至10年时间, 将园区建设成为集商务会展、商品交易、物流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型物流园区和“立足宝鸡、辐射西部、联结全国、走向世界”的区域性物流基地。

(三)物流园区发展优势与不足

1、发展优势

(1)区位交通优势

园区所在地宝鸡市位于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地区通往西南,西北的咽喉要道,是欧亚大陆桥上的第三个大十字交通枢纽城市.陇海,宝成,宝中铁路及连霍高速,宝天高速,宝汉高速,宝平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形成铁路,公路双十字对外交通框架.市内国道,省道及县级公路四通八达,一日交通圈覆盖人口可达3000多万人,是国家二级交通口岸,交通畅通便捷,在关中-天水经济区中,宝鸡处于陕甘两省结合部,东临西咸,西接天水,是一个重要的核心支点和副中心城市.在经济区带状结构中,处在西部大开发第一阶梯的位置,是经济区构建布局的最佳地理位置,随着西宝高速公路拓宽改道以及宝鸡凤翔支线机场等重大交通项目的实施,园区交通区位交通优势更加凸显。、(2)投资环境优势

宝鸡市政府着力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和最佳投资环境,荣获了全国第四届中华环境优秀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并先后荣获了全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全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重点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为了加快陈仓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宝鸡市政府从规费减免、税收征管、土地出让、财政扶持、环境保障等五个方面制定了《园区投资优惠政策》,并设立了宝鸡市陈仓物流园区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服务管理。园区管委会积极为入园企业代办企业注册、项目立项、工程建设、项目运营等行政审批业务,并长期跟踪服务。

(3)产业集群优势

宝鸡是“一五”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重点布局的工业要地,现已形成重型汽车及零部件,石油装备,电子仪器仪表,机床工具,有色金属,烟酒食品,新型建材,生物医药等支柱产业和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目前,宝鸡市拥有六个中国名牌,六个中国驰名商标,四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西凤酒业,中铁宝桥,宝鸡钛业等企业获得中国名牌企业和国家免检产品企业荣誉称号,陕汽集团,东岭集团,法士特公司进入全国500强,宝石机械,宝石钢管,秦川机床三户企业进入全国制造企业500强,宝鸡制造的100多个产品已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随着宝鸡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加工,能源化工,烟酒食品,新型建材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宝鸡的物流需求逐步增加,产业优势将进一步提升。

2、发展不足

(1)地理位置宝鸡位于西部大开发区域,地理优势不及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区,无法进行海运及河运运输,主要只能进行铁路运输以及公路运输。对于外向出口到西欧,北美等地区的产业的企业吸引力不足。

(2)人才缺乏 大量的物流专业人才聚集在东部沿海的经济发展高速的城市,港口性城市。陕西地处西部,城市建设发展建设不及东部,工资薪酬水平较低,无法吸引以及留住人才。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6

与此同时,伴随国内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危化品“多式联运”、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集聚化、联盟化、一体化智慧物流建设也迎来发展良机,为促进我国危化品物流安全提升、效率提升、成本降低打开了新思路。

化工园区“集群化”势头渐盛

“十二五”期间,化工园区成为我国石化行业发展的亮点之一。尤其自国家发改委2014年发布《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后,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化工园区成为化工项目建设与搬迁改造的主战场。

工信部编制的《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高风险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工作方案》提出,2020年城镇人口密集区内高风险危化品生产企业原则上全部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到2025年前搬迁改造项目全部进入安全环保设施齐全的园区。据悉,目前各相关方已就方案内容达成共识,正在上报国务院。

工信部已将危化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项目列入专项建设基金支持方向,并于2015年下半年筛选了三批238个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总投资2750亿元。

据中国石化联合会园区委统计,截至2015年底,全国重点化工园区和以石化、化工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园区达到502家,其中国家级47家、省级262家、地市级193家。产值超千亿的超大型园区有8家、产值500亿—1000亿元的大型园区有35家,100亿—500亿元的园区有129家。全国化工园区内规模以上石油和化工企业约为1.5万家,企业入园率达到约51%。

“在原料产品项目一体化、物流信息传输一体化、公用工程环保一体化、安全消防应急一体化、管理服务金融一体化发展理念的引导下,当前化工园区显示出了集群化的发展优势,是今后我国石化工业的一个战略发展方向。”中国石化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寿生日前在“2016中国化工园区与产业发展论坛”上说。

中国石化联合会编制的《石化行业“十三五”发展指南》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形成10个左右年产值超千亿元的世界级化工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被公认为“史上最严”的新环保法已于2015年1月1月起施行。在环保部环境规划院董战峰博士看来,新环保法将促进化工行业加快洗牌,化工园区将加速向减量、循环、再生、低碳和生态工业园区转变,同时加快向环境管理转型。

2015年底,工信部印发了《关于促进化工园区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从科学布局、加强项目管理、强化安全管理、强化绿色发展、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完善配套服务、加强组织管理等方面对化工园区规范发展提出了要求。记者获悉,工信部将与中国石化联合会一起建立化工园区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对化工园区规范化水平进行评价。

智慧物流协同发展

我国已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危化品生产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5000余种常用化工原料产销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异地运输。而大宗化学品中有80%是危化品,对仓储和运输要求极为苛刻,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石化化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由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三大石化化工物流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危化品运输企业达上万户,运输车辆30多万辆,从业人员80多万人。我国每年仅通过公路运输的危化品就有2—3亿吨,占年货运总量的30%。同时,85%以上的外贸化工品通过水路运输。危险化学品运输因此被戏称为“流动炸药库”。

石化产业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使得我国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大型化成为新常态。专家指出,随着化工企业“进园入区”,化工园区数量激增,园区将成为危化品储运、交易的重要载体,大量企业在化工园区内集中连片,更容易引发事故的“多米诺”效应。

伴随国内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危化品“多式联运”、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集聚化、联盟化、一体化智慧物流建设迎来发展良机。

在业内专家看来,石化物流园区和石化产业园区可紧密配合,协同发展。“石化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可为石化物流的发展提供便捷条件。借助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实施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全面提升物流和园区发展水平和安全管理水平。而石化物流配套建设的码头、港口也可以为其后方建设大型石化园区提供支撑、为发展助力。”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魏乃新说。

也正因此,近年来,国内石化产业基地和港口纷纷兴建石化物流园区。其中,浙江巨化集团就在衢州市政府的支持下,利用其投资建设的衢州工业新城物流园区,试水了“互联网+危化品运输全过程管理”。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7

2010年,我在局党委领导下,紧紧围绕局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按照自己的分工职责,团结和带领分管处室的同志一道,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尽职尽责,兢兢业业,较好地完成了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各项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思想建设、业务工作、勤政廉政等方

面的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政治思想建设方面

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政治上、思想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学习新知识、新文化,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领导水平,在实际工作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坚持民主集中制、自觉维护班子团结,认真贯彻执行党委集体决议,不搞口是心非、拨弄事非,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光明磊落,团结和带领同志们一道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帮助解决基层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开拓进取,知难而上,为党的事业、经济建设尽心竭力,努力工作。

二、业务工作方面

1、物流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截至目前,物流园区建设开局良好,在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已有香江物流、澳柯玛物流、保税中心、国家粮库、图书配送中心等多个物流项目入住,投资额达70亿多元,园区范围内已基本布满。航空港物流园区已有多家国际货代公司入驻。7000平方米的货运停机坪已建成。11个物流中心所依托的商品交易市场都在不断的进行升级改造,逐步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配送中心发展迅速。丹尼斯物流中心为丹尼斯河南省内各地卖场及全日鲜便利超市提供商品的存储、配送服务,可同时满足30家大卖场、200家便利店之需求,配送距离半径可达300公里范围。库内设9米高六层重型立体货架1622组,配备标准托盘位9732个,标准商品存储量可达400000件。思达配送中心位于新郑市龙湖镇,毗邻107国道,占地面积50亩,仓储面积24572平方米,其中标准库20500平方米,低温库4000平方米。标准库全部采用高位货架自动化叉车作业,车配送能力30亿元,可同时为500家超市提供配货服务,配送额5.74亿元。

2、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备。的交通枢纽地位造就了规模庞大、设施先进的运输集散配套设施。北铁路编组站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列车编组站。具有为冷藏车加冰补盐、机械保温车加油补水、鲜活车上水等保障能力,编组管理全部实现了计算机控制和电气化作业。铁路东站是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年货运周转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这里还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境内最大的集装箱货场。共拥有铁路一类、二类口岸各1个,航空一类口岸和公路二类口岸各1个,货运在可联检封关直达国外。还拥有规模庞大的仓储建筑设施500多万平方米,数十条专用铁路线,以及国内外驻郑仓储物流企业1000多家。完备的物流集散设施为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3、物流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在落实规划建设的同时,我市重点物流企业也在迅速成长,4a级综合物流企业7家,3a级综合物流企业2家,2a级综合物流企业1家。同时,大量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开始关注,深基地、浙江传化、新加坡太古公司先后到考察,商谈投资兴建物流园区,开展物流业务。青岛澳柯玛、北京林德国际化运代理公司,中外运敦豪、联邦快递补、联合包裹、tnt等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先后在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英国mk航空公司、约旦皇家航空公司、乌干达das货运航空公司、阿联酋联合航空公司等国外航空公司现已成功开通至中东、北非、德国、法国等国际货运航线,铁路口岸成功开通了至青岛、连云港的货运专列。我市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信息港“四位一体”的物流体系日臻完善。

4、组织编制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根据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关于高起点、高标准做好国际物流中心规划工作的指示精神,我们采用国际招标的形式,委托罗兰&8226;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科尔尼(上海)企业咨询有限公司开展《国际物流中心战略暨规划布局》咨询服务,为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进行战略定位研究和编制发展规划。

润丰物流园区调研报告 篇8

2009年国务院颁布《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规划中把济南市列为21个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之一, 这对于促进济南市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极大的指导和推动作用。济南市以完善城市物流服务功能为核心, 紧密结合省会城市经济圈和城市发展及产业发展布局优势, 大力加快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 以促进区域物流经济的快速发展, 使现代物流业发展成为重要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

2012年1月~4月, 笔者通过实地走访济南市佳怡物流、北部、西部、东部三大物流园区, 对园区的规划建设和实际运作进行了充分调研, 以北部盖家沟物流区为例, 该园区位于济青高速公路零点立交周边地区, 总体面积约190公顷。该园区以商业配送功能为主, 以大型商业、连锁超市和消费品生产企业为服务对象, 形成集仓储、配送、商贸、展示、信息、交易、加工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1 调研方法

1.1 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对象为济南市佳怡物流, 北部、西部、东部三大物流园区, 济南顺鑫快运中心职员100名。

1.2 资料搜集方法

本次调研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搜集资料,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190份, 回收率95.00%。

1.3 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由小组成员收回并核实后进行编码, 然后输入计算机利用EXCEL以及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统计对象包括济南市物流需求量, 货运周转量, 物流园区的规模, 物流需求预测等。

2 济南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实证分析

近年来, 济南市依托于便捷的交通区位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优势, 物流业发展速速, 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 济南市国民生产总值为3910.8亿元, 物流货物总额达10063亿元, 货运总量达到27416万吨, 货运周转量为1728亿吨公里。[1]

2011年12月, 济南市出台《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加快物流园区 (中心) 规划建设, 依托物流园区 (中心) , 特别是济南国际机场和出口加工区等物流节点, 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和中转、分拨物流, 努力构筑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都市圈物流一体化网络和以济南、青岛为主骨架的山东区域物流网络系统, 推动区域物流和区域经济发展。”

济南市综合考虑货物流向、产业布局、经济区域、物流需求和现状物流分布状况,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 重点建设三大物流园区 (盖家沟、担山屯、郭店) , 六个特色专业物流中心, 若干物流站和县域物流节点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 构筑形成物流园区。

济南市北部盖家沟物流园区实证分析。该园区的规划设计分南、北、西三区, 建设面积约190公顷。园区规划建设依托于北部盖家沟物流基地、济南市铁路局泺口物流中心和济南市零点物流港, 整合周边物流资源, 发挥优势, 完善综合服务功能, 全力打造具有产业集聚功能和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的综合型现代物流园区。[1]

3 城市物流园区的概念、特征和形成机理

在2006年修订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18354) 中, 将物流园区定义为:“为了实现物流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共同化, 或者出于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在城市周边等各区域, 集中建设的物流设施群与众多物流业者在地域上的物理集结地”。我国第一个物流园区是始建于1998年12月的深圳平湖物流基地, 第一次提出“建设物流事业基础的一个特定区域”的概念, 其特征是具有综合集约性、独立专业性、公共公益性。

城市物流园区, 是服务于城市商务贸易与城市经济运作的物流园区。主要特征表现为:⑴多模式运输手段的集合。⑵多角度城市需求的选择。⑶多状态作业方式的集约。⑷多体系服务手段的配套。⑸多方面运行系统的协调, 指挥、管理和信息中心功能。作为城市物流功能区, 园区包括仓储中心、流通加工中心、配送中心、管理控制中心以及与城市物流生产运作相适应的物流基础设施。作为经济功能区, 其主要作用是进行满足城市居民消费、促进商品流通、企业就近生产、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企业生产经营和物流运作活动。园区在提供诸如物流系统规划设计, 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 为各物流企业服务的基本服务的同时, 增加包装、加工、代理等服务以及宏观层面上物流园区整体所提供的相应服务功能, 站在供应链协调的角度, 充分的进行资源整合, 从而发挥增值服务功能。

在流通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 物流企业的激烈市场竞争引致的物流节点集聚使物流园区的形成成为必要, 以产业集聚为特征的经济贸易集中化趋势使物流园区的形成成为可能, 政府通过有关政策规划等手段对物流节点系统结构调整的宏观调控与引导加速了物流园区的形成过程。

4 物流需求预测

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之前, 合理预测物流需求是非常必要的。物流需求包括直接需求量和潜在需求量。直接物流需求量包括一般消费者的物流服务需求量、工业企业、连锁商业以及区域间货物中转运输的需求量的需求量;物流潜在需求量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 主要指经济社会以及物流服务环境的发展对物流需求的拉动量。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园区规划物流需求分析预测, 地区物流总量=吸纳的物流量+本地物流生成量+物流输出量。[2]

指数平滑法在同类预测中被认为是最精确的, 可用于园区物流需求预测分析, 规划面积分析等, 当预测根据发生根本性变化时还可以进行自我调整。

参数定义:t, 本期的时间;At, 第t期的需求值;Ft, 第t期的预测值;Ft+1, 对第t+1期的预测值。一般指数平滑法的表达式:Ft+1=αAt+ (1-α) Ft (其中, α是指数平滑系数, 0<α<1) 。

物流园区的物流量由商品储运周转量计算得出, 同时受到区域人口密度的直接影响, 还与该城市区域的商贸业发达程度相关。物流园区的规模面积也是通过预测城市物流需求进行换算, 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参数法。计算公式如下:S=αβQε/365。[2]

式中, S表示所求物流园区的面积 (万平方米) ;α表示适站系数, (α一般为60%~80%) ;β为分配系数, 表示单个物流园所处理的物流量占城市所有物流园处理物流量的比例, (一个城市所有物流园区的分配系数之和等于1) ;Q为城市物流需求量 (通常用社会货运总量代替, 单位:万吨) ;ε为单位生产能力用地参数 (平方米/吨) 。

5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设计

物流信息作为物流的七大功能要素之一, 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作业效率、改善用户服务质量、促进物流系统的整体化运作方面起着关键作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规划设计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现状和园区未来的发展战略。基于供应链的物流园区信息平台设计的基本思想是将园区内各物流企业、分销商、客户、物流平台、物流作业信息等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的信息服务看作一个整体, 链上所有节点企业相互协调合作, 对整个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流进行整合管理,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利用网上交易和电子商务的手段, 真正实现商流、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结合。

供应链信息平台设计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园区内各物流企业和储运站、仓库等物流设施, 发挥物流及相关产业数据交换的枢纽作用, 通过合理规划, 将物流作业管理子系统、电子商务与客户服务系统、物流园区管理控制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快速反应和有效客户反应, 利用信息技术园区内部业务流程充分整合, 从而使城市物流园区向着规模经济经营、网络化运作的方向发展, 大大提高园区物流运作效率, 发挥区域流通经济的带动作用。

6 园区内各方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利益分配问题分析

21世纪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供应链将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供应商、分销商、零售商、客户有机联系起来, 并通过信息管理系统使之成为一个包含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在内的闭合的有机功能网络。将供应链的思想运用到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中, 以园区平台为载体, 以信息管理系统为纽带, 构建物流企业、分销商、客户为主导的多级利益分配模式, 在最优的利益共享机制下, 实现园区经营效益的最大化。

城市物流园区可以通过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和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 将园区内各物流企业、分销商、客户集合到一起, 共同形成一条利益相关的供应链。可以将整个物流园区的运作当做一个整体看待, 从整体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和考虑供应链各方各自的利益问题, 这样更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 加强物流范围的分工合作, 为园区发展带来长远的战略利益, 实现全局优化。

摘要:城市物流园区的合理规划对于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意义重大。城市物流园区通过完善的物流基础服务设施, 吸引众多物流企业入驻, 形成规模效益, 降低了物流成本。本文以济南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为例, 从城市物流园区形成机理, 物流需求的预测,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信息平台设计以及园区内各方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利益分配问题几个方面作出分析, 为我国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提出借鉴意义。

关键词: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物流需求预测

参考文献

[1]济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济南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通知文件, 2011 (12) .

[2]彭志忠, 井颖著.物流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1.

[3]韩增林, 李亚军, 王利.城市物流园区及配送中心布局规划研究——以大连市物流园区建设规划为例[J].地理科学, 2003 (05) .

[4]尹清忠.济南市物流业发展空间布局规划研究[D].山东大学, 2008.

上一篇:红孩儿的杰作教师教学反思下一篇:单位婚假请假条申请书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