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句教案(通用8篇)
比较句教案 篇1
比较句教案
总结格式
1、拿出英语课本和语文课本 这两本书哪本厚? 英语课本厚。
这时候我们还可以说:“英语课本比语文课本厚。”(板书)
2、拿出两支笔(绿色和黑色)这两支笔哪支粗? 绿色的笔粗
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绿色的笔比黑色的笔粗。(板书)
3、总结格式:A + 比 + B + adj(板书)操练
1、展示ppt,西瓜和苹果 西瓜便宜还是苹果便宜? 苹果便宜。
我们用“比”字句怎么说? 苹果比西瓜便宜。那么西瓜和苹果那个贵? 西瓜比苹果贵。那苹果大还是西瓜大?
引导学生自己说:西瓜比苹果大。那苹果和西瓜相比,哪个小? 引导学生自己说:苹果比西瓜小。过渡:
1、展示ppt(摩托车和自行车)摩托车和自行车哪个便宜? 提问学生—自行车比摩托车便宜 我们还可以怎么说? 提问学生-摩托车比自行车贵
对,摩托车比自行车贵,我们还可以说,自行车没有摩托车贵。(板书)
2、老师的头发长吗?黄叶笛的头发长吗? 老师的头发比黄叶笛的长。黄叶笛的头发比老师的短。用“没有”怎么说? 黄叶笛的头发没有老师的长。(板书)总结格式:A + 比 + B + adj B + 没有 + A + adj 操练:姚明高还是小贝高? 姚明比小贝高 小贝没有姚明高。看图说话
下面我们来比一下尾巴,猫的尾巴比鱼的怎么样? 猫的尾巴比鱼长。
鱼的尾巴没有猫的怎么样? 鱼的尾巴没有猫长。提问学生
孔雀的尾巴比猫漂亮。/猫的尾巴没有孔雀漂亮。天天比Cindy高。/Cindy没有天天高。Cindy比Angela瘦。/Angela没有Cindy瘦。出租车比自行车快。/自行车没有出租车快。
比较句教案 篇2
在赵本山和宋丹丹合演的小品《钟点工》中, 赵本山在向宋丹丹介绍另一位老太太时说:“她呀, 长得比你还丑!”当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时, 急忙改口道:“我是说你比她丑, 喔, 不不, 她没你丑。”惹得宋丹丹扮演的老太太很不高兴。本小品中出现了三个比较句——“比”字句, “比…还”句, “没有 (没) ”句。为了本文写作的需要, 我们把“她长得比你还丑”改为“你长得比她还丑”这样, 三个比较句“你长得比她还丑”, “你比她丑”, “她没有你丑”的意义就非常相近, 都是你的容貌不如她 (或就你和她的容貌而言, 她好看, 你难看) , 但它们之间究竟有没有区别呢?
语言中的一些个体存在着共性, 但能成为个体便有它们单独存在的理由, 汉语中的“比”字句, “比…还”句, “没有 (没) ”句就是这样的例子。它们都是对前后的比较项进行比较的。如:
张三的年龄比李四的年龄大。
张三的年龄比李四的年龄还大。
李四的年龄没有 (没) 张三的年龄大。
上面这三个句子表达了同一个客观事实, 即:张三的年龄>李四的年龄。为了区分这三种句型的细微差别, 本文试图从主观性的角度来区分。
以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张贤亮、池莉、刘心武、刘震云等的文学作品为材料, 共检索到149个“比”字句, 79个“比…还”句, 111个“没有 (没) ”句。
1 语言包括客观层次和主观层次。
“主观性是语言在表达时体现出来的说话者对客观事实的某种认知特征。”人们在说话时, 会不自觉地表明自己对事件的立场态度和感情, 这会在话语中留下一些印记, 我们试图找出“比”字句、“比…还”句、“没有 (没) ”句的这些印记, 找出它们之间主观性程度的差别。
我们考察检索到的例句, 发现三个比较句之间隐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比较项、句末语气词与标点符号、语境的不同, 从而推出“比…还”句所表现的主观性高, “比”字句次之, “没有 (没) ”句主观性低而客观性高。
2 比较项主观性的比较
这里比较项是指比较时作为参考点的比较项。这些比较项中, 有的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或者是上下文中已经提到的某种事物, 这种比较项的客观性高;而有的比较项是说话者想法看法或某一说法, 这种则体现了说话者强烈的主观思想。如:
(1) 江玫忽然很希望自己是一个手执拂尘的仙女, 用拂尘一指, 城门马上便开——自己这样想想, 又觉得好笑, 还是等肖素他们交涉, 肖素比仙女有用得多。 (宗璞:《红豆》)
(2) 陈奂生想到这里, 听见自己的必扑扑跳得比打钟还响, 合上眼皮, 流出晶莹的泪珠, 在眼角膛里停留片刻, 便一条线挂下来了。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3) 陆掌珠说:“凭你和苏素梅那么玩笑似的闹闹, 你自然是不懂的。我没有你们潇洒。我为什么愿意与他一同死而不愿意离?因为我非常, 非常爱他。” (池莉:《绿水长流》)
例 (1) 中作为参考点的比较项是“仙女”, 仙女的神通广大, 无所不能是众所周知的, 因此“仙女有用”的主观程度高, 而肖素比仙女有用得多, 体现出说话人的主观想法。例 (2) 中, 陈奂生觉得自己心跳的声音很响, 在表示“响”这一范畴上, “打钟”是一个标准很高的量, 陈奂生为了说明自己的心跳声响, 竟用打钟来比较, 所以表达了陈奂生强烈的主观想法。例 (3) 是陆掌珠用她和丈夫的感情与弟弟陆武桥、苏素梅夫妇的感情进行比较, 此句前面是陆武桥用他自己的例子试图来说服姐姐, 但是陆掌珠拿自己的情况来和弟弟的情况比较, 表示自己做不到抛弃丈夫, 这是对两个前后文已出现的两个客观事实进行对比。
我们根据作为参考点的比较项的主观性程度高低的不同, 可以统计得出表1:
表1的数据说明“比”字句、“比…还”句的比较后项属B类的百分比较“没有 (没) ”句多了十几倍, 从使用频率上看, “比”字句, “比…还”句表达主观情感比“没有 (没) ”句多, 因此主观程度高。
3 句末语气词与标点符号的使用
我们知道, 汉语的句末语气词像“啊, 呀”是表示说话人的态度或情感的, 而一些标点符号也是说话人情感的外显形式, 如说话人表达疑问的语气用“?”, 表示感叹的语气用“!”。它们是说话人主观态度的自然流露, 给我们研究词与句的主观性提供了线索。我们统计得到“比”字句、“比…还”句和“没有 (没) ”句的句末语气词及标点的使用情况如表2:
“比”字句出现的语气词:呢、吗、呀、哩、吧。“比…还”句出现的语气词:吗 (么) 、呢、哟。“没有 (没) ”句出现的语气词:呢、嘛、呵、吧。
表2数据说明, “比”字句、“比…还”句使用句末语气词和叹号这两种手段的频率比“没有 (没) ”句高, 这说明“比”字句、“比…还”句表达主观情感的频率比“没有 (没) ”句频率高。如:
(4) 她缓缓地, 微笑着说, …刹那间, 她好像成了张思远的大姐姐, 她好像在安慰一个没有放起自己制作的风筝因而哭哭啼啼的小弟弟, 其实, 她比老张要小好几岁呢! (王蒙:《蝴蝶》)
(5) “你怎么比我妈还唠叨?其实我老妈最担心的就是你…” (殷慧芬)
(6) 婆婆哭着:“我老了, 也有些糊涂了。这事全靠你了。虽说你只是个媳妇, 可比我儿子还强!” (王安忆:《流逝》)
上述例句中, 用句末语气词“呢”表示情感, 或者用叹号表达情感, 如果将“?”改成“。”或将语气词去掉, 句子的语气就会减弱很多, 让人感觉不足以表达说话人的主观情感。而“没有 (没) ”句中的语气词去掉, 语气没有很大的变化。如:
(7) “马锐, 我真得好好培养一下你的审美观了, 我记得你过去没有这么俗呵。” (王朔:《我是你爸爸》)
4 结论
综合以上分析, “比”字句、“比…还”句、“没有 (没) ”句虽然都可以用在比较句中, 但是它们表达的主观性程度有所不同, “比…还”句的主观性强, “没有 (没) ”句主观性弱, “比”字句介于二者之间。
摘要:比较句“比”字句、“比…还”句、“没有 (没) ”句是汉语中比较重要的句型, 意义非常相近。本文试从主观性的角度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区别。我们发现“比…还”句、“比”字句、“没有 (没) ”句的主观程度依次降低。
关键词:比较句,主观程度,差异
参考文献
[1]范晓.汉语的句子类型[M].北京:书海出版社.
[2]许国萍.“比”字句研究综述[J].汉语学习, 1996, 6..
[3]殷志平.“X比Y还W”的两种功能[J].中国语文, 1995, 2.
拉祜语“比较句”类型分析 篇3
关键词:拉祜语 比较句
拉祜语是拉祜族使用的语言,是云南省境内的一种少数民族语言,主体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他们自称为λ≌53ξυ11。目前语言学界一致认为,拉祜语属于汉藏语系彝语分支,无本民族文字,有拉祜纳和拉祜西两大方言区,但以拉祜纳为基础方言。
比较句是汉藏语的一种独立句型,汉藏语比较句的研究,是汉藏语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本文的语料均取自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新村社区解放二队拉祜纳方言为例,以下简称“拉祜语”。
一、拉祜语“比较句”的分类
(一)拉祜语“比较句”的极比句句式
比较句,就是表示比较关系且由相关的比较参项(comparative parameter)构成一定格式的句子。①“比较关系”是从语义上说的,指两个或多个比较对象在程度或性状等方面有异或同的关系。而“比较参项”指的是构成比较的主体、基准、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
极比句是比较句的基本类型之一。这一类拉祜语“极较句”是以δ□α53(太)为语法标记,引出比较主体,表达“最”的极比义。此类“极比句”以“比较主体+比较结果+δ□α53(太)”为基本结构。例如:
Ο31 ε33 λα31 τσα35 ωε33 δΟ11 δ□α53.妈妈煮的茶最好喝啦!
妈妈 茶 煮 的 喝 好 最
主体 结果 标记
从以上三个例子可以总结出,拉祜语的极比句往往具有着非常明显的标记词δ□α53,且其固定句式为: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词(δ□α53)。极比句的比较主体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人称代词。“δ□α53”是表比较的最高级,通常是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事物之间的比较。
(二)拉祜语“比较句”的平比句句式
平比是指比较主体和比较客体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或相近的尺度。这一类拉祜语“平比句”是以κэα33συ53(一样)为语法标记,引出比较结果,表达“一样”或“相同”平比义的句式。例如:
ZΟ53 λ}33 νυο53 κэα33συ53 πэυ54.她和你一样白。
她 和 你 一样 白
拉祜语的平比句与极比句相似,使用相对不灵活,通常套用标记词κэα33συ53表示同一程度性质的比较,比较主体可以是人或物。同时,在拉祜语平比句的比较结果中,比较结果可以是形容词,但这类形容词多是表示事物的性質,形状和状态,或是数量形容词。例如:
ZΟ53 ωε33 πηω53 μΕ54 λΕ33 Ο31 ε33 κэα33συ53 ⊥Ο33.她的脸和妈妈的一样圆。
她 的 脸 和 妈妈 一样 圆
主体 基准 标记 结果
拉祜语平比句的基本句式是“比较主体+λ}33(连词)+比较基准+κэα33συ53(一样或相同)+比较结果”,这个句式可以表示实比,也可以表示虚比。二者的语义范畴越接近,句子的语义越趋向于实比;二者的语义范畴越远,句子的语义越倾向于虚比。
(三)拉祜语“比较句”的差比句句式
拉祜语的差比句用法比较灵活,但主要是以κΕ35(更,比)为标记词的用法较多。拉祜语差比句的比较标记一般是助词,没有实在的意义,通常附加在比较基准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的后面,属从属标注②,对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进行限定。例如:
ZΟ53 νυο53 κΕ35 νΕ31.他比你矮。
他 你 更 矮
拉祜语差比句有两种基本格式:(1)比较主体A+比较基准B+比较标记κΕ35+比较结果W(形容词/动词性结构)(2)比较主体A+比较基准B+比较标记κΕ35+比较结果W(形容词/动词)+表数量意义词语。例如:
τσηι33 τα53 ωε33 μΟ53 ξΟ53 ζΕ31 ωε33 μΟ53 υ53 ωε33 κΕ35 θηα54.这家商店比别家贵。
这里 的 商店 的 东西 别的 更 贵
拉祜语差比句(1)式重在通过比较说明A比B具有什么属性W。其主要作用是描写,而不是比较。拉祜语差比句(2)式重在通过比较说明A比B所具有的属性W的量度——多少。例如:
τσηι33 τα53 κηαι33 ξυι35 οα11 u53 ιηα53 κΞ35 μα53.这次开会的人比上次的多。
这次 开会 人 上次 更 多
从上述两个例子里我们可以得出,在拉祜语中,差比句可分为正差比和反差比两大类,用于表示不在同一比较线上的差值。
二、结语
拉祜语属于汉藏语系彝语支,基本语序同汉语不同,属于SOV式。拉祜语“比较句”中的“差比句”的基本要素为比较基准、比较主体、比较标记和比较结果。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研究和查阅文献得出拉祜语“比较句”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口语交际而存在着的特殊句式。在具体使用时,拉祜族往往会根据不同的语境选用不同类型的比较句句式,或者多种句式相互套用,增强语气和表达效果,以达到交际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
[2]李云兵.中国南方民族语言语序类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壮语比较句的结构类型 篇4
关键词:壮语 比较句 结构
《马氏文通》:“凡色相之丽于体也,至不齐也,同一静字,以所肖者浅深不能一律,而律其不一,所谓比也。象静为比有三:曰平比,曰差比,曰极比。”①马建忠第一次提出了“比较”的概念,将其分为三类,并对这三类逐一加以分析、解释。本文沿用马氏的分类,将壮语比较句分为等比句、差比句、极比句三种类型,进而对其进行分析、阐释。
一、等比句
等比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之间,在程度、数量或性状等方面存在异同,并且由相关的比较参项构成的有一定格式的句子,最终目的是区别异同。壮语等比句的结构类型分为四种。
(一)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1)gonj bit de doengz gonj duh gou.枝 笔 他 同 枝 的 我(他的笔跟我的完全一样。)
(2)aen ranz de lumj aen ranz neix.个 屋 那 像 个 屋 这
(那个屋子跟这个屋子一样。)
此结构类型的等比句是壮语中特有的,句中没有谓词,直接用比较词作谓语,一般在两种比较对象完全相同(即大小、高低、宽窄、厚薄等各个方面皆相同)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种比较格式,而比较词只能用“doengz”“lumj”等。如上述例句中的比较项分别是“bit de(他的笔)”和“bit gou(我的笔)”“aen ranz de(那个屋子)”和“aen ranz neix(这个屋子)”,比较词分别是“doengz”“lumj”。
(二)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3)duz mou neix hung ha vaiz.头 猪 这 大 如 牛
(这头猪跟牛一样大。)
(4)duz gaeq neix biz lumj duz gaeq de.只 鸡 这 肥 如 只 鸡 那
(这只鸡和那只鸡一样肥。)
此种类型的等比句是壮语中最常见的,也是运用范围最广的,其特点是比较结果先于比较基准。如上述例句中的比较主体分别是“duz mou neix(这只猪)”“duz gaeq de(那只鸡)”,比较标记“lumj”“doengz”引入比较基准“vaiz(牛)”“duz gaeq neix(那只鸡)”,比较结果“hung(大)”“biz(肥)”相对于比较基准的位置是靠前的。上述例句中比较主体和比较基准是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比较的,整个句子表现出来的是静态的相同比较。此外,壮语中常在句末加“lo”或“gvaq”,以表示动态的相同比较。所谓动态的相同比较是先确定比较基准,继而以比较基准为参照点,把比较主体逐渐向着这一参照点移动,最终两者重合并达到相同的水平。例如:
(5)duz gaeq neix biz lumj duz gaeq de lo/gvaq.只 鸡 这 肥 如 只 鸡 那 了/过
(这只鸡和那只鸡一样肥了。)
“lo”对应汉语中的“了”,为完成状态标记。“gvaq”含“完成”义,也可表示完成状态,两者用在等比句中皆表示动态的相同比较。如例(5)中,以比较基准“那只鸡”的重量为标准,比较主体“这只鸡”先前并不具有与比较主体相同的重量,后来经过一段时间的变化,才和后者达到相同水平。动态的相同比较的过程,实际上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起点是比较主体本身所具有的属性的水平,而终点则是比较基准所具有的水平,超出这个终点,就变成差比句了。
(三)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结果+比较标记
(6)go faex neix caeuq go faex de sang doxlumj.棵 树 这 和 棵 树 那 高 相似
(这棵树和那棵树一样高。)
②mou hau caeuq mou ndaem biz doxha.猪 白 和 猪 黑 肥 相似
(白猪和黑猪一样肥。)
此类型等比句的特点是以连词“caeuq”连接两个比较对象,比较标记则位于比较结果之后,与汉语的“和„„一样”相对应。如例(6)中两个比较对象为“这棵树”和“那棵树”,分别位于连词“caeuq”的两侧,而比较标记“doxlumj”则位于比较结果“高”的后面。同样,此类型的等比句也可在句末加“lo”或“gvaq”表示动态的相同比较,上文已有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四)比较主体+比较基准+比较标记+比较结果
他 和 你 一样 高
(他和你一样高。)
(9)ngoenzneix caeuq ngoenzneix ityiengh nit.今天 和 昨天 一样 冷
(今天和昨天一样冷。)
韦茂繁指出,这是一种借自于汉语比较标记的语法格式②,语序与汉语“和„„一样”完全一致。此种格式进入壮语等比句,是语言接触的结果,但相对来讲,此种等比类型的运用范围比较有限。
二、差比句
差比句指同一个事物的不同方面,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着某种联系的事物之间,在程度、数量或性状等方面存在差比,并且由相关的比较参项构成的有一定格式的句子,最终目的是表现差别。壮语差比句结构类型可分为五种,即:
(一)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基准
壮语此类型缺少语法标记,比较结果由形容词充当,依靠语序表达差比含义,也叫意会型差比句。例如:
(10)gou laux/oiq de sam bi.我 老/嫩 他 三 年
(我比他大(小)三岁。)
“laux/oiq”是形容词,在句中作谓语,专用于年龄差距间的比较,充当差比句的比较结果。壮语中此结构类型中除了形容词外,亲属称谓词“beix/nuengx”也可以放在同样的位置上充当比较结果。例如:
我 大/小 他 两 月
(我比他大(小)两个月。)
(二)比较主体+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这种类型的差比句主要是“gvaq(过)”型差比句。例如:
(12)saenzcingz bengz gvaq gim.人情 贵 过 金
(人情贵过金。)
(13)dungxcaiz ak gvaq doih.才能 强 过 伙伴
(才华赛过人。)
上述壮语“gvaq”型差比句中形容词“bengz”“daeuz”和“ak”充当比较句的谓语,也是差比句的比较结果。壮语中还有一种特殊的“gvaq”型差比句,这种差比句中的谓语是由动词来充当的,它所进行的是一种行为能力的比较。例如:
我 跑 过 你
(我跑得比你快。)
(15)de rap gvaq daxmeh de.他 挑 过 母亲 他
(他挑的比他母亲挑的重。)
例(14)中比较的是奔跑的能力,句子的谓语由动词“buet”充当。而例(15)中比较的是挑担的能力,句子的谓语由动词“rap”充当。这种“gvaq”型差比句是壮语中特有的,泰语中没有。
(三)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基准+比较结果
此种类型不仅比较标记借自于汉语的“比”,语序也和汉语“比”字句一致。
壮家 生活 比 蜂蜜 甜
(壮家生活比蜜甜)
(17)lauxdaih beij lauxngeih saeqsim.老大 比 老二 细心
(老大比老二细心。)
(四)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结果+比较基准
你 多 瘦 我(你比我瘦。)
(19)haeuxsan lai bengz haeuxgok.白米 多 贵 谷子
(白米的价钱比谷子贵。)
(五)比较主体+比较标记+比较结果+比较标记+比较基准
这种类型也是壮语差比句的一大特点,句中表“超过”义的“lai”和表“多于”义的“gvaq”同时存在,属于双标记差比句。例如:
(20)ma lai biz gvaq meuz.狗 多 肥 过 猫
(狗比猫肥。)
(21)yiuh mbin lai sang gvaq roegenq mbin.鹞鹰 飞 多 高 过 燕 飞
(鹞鹰飞得比燕子高。)
三、极比句
所谓极比句,即某一事物与同类事物相比,在数量、程度等方面达到最高值。极比句通常有限定比较的范围,在句中由表示处所或范围的介词短语或名词性词组来充当。比较标记是极比句中必不可少的,壮语极比句中以程度副词“最(ceiq)”为比较标记。
(一)比较范围+比较主体+比较点+比较标记+比较结果
全 班 他 打 扑克 最 猛烈(全班算他最会打扑克。)
家 黄 咱们 就 算 你 辈 最 高(咱们黄家就数你辈分最高。)
在特定的上下文中,比较范围和比较点可以隐含。例如:(24)faenj duhheu ceiq nyangq.米粉 绿豆 最 韧(绿豆粉丝最韧。)
(25)huq siu neix ceiq siu.货 销 这 最 销(这种货最畅销。)
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教案 篇5
授课时间:
授课人:
教学的目标:
1、掌握主动句、被动句和“把”字句相关知识。
2、探析解题的基式本规律及其方法。
3、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
探析解题的基本规律及其方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定义
以主动者为陈述对象的句子,叫主动句;以被动者为陈述对象的句子,叫被动句。用“把”字将动词支配的对象放在动词前的句子,为“把”字句(实属主动句)
二、将主动句变为被动句适用于两种情况.1.强调意念上的“受事者”(动词涉及的对象),而主动者不需要或不愿或无从说出; 例如:许多屋顶被冰雹打烂。许多物资被洪水冲走。(分别强调“许多屋顶”和“许多物资”)
2、保持主语的一致,使句子表意更清晰,使句式更整齐。
例如:战争开始的时候,他的父亲死在前线,后来德寇又杀死了他的母亲;他的祖母和妹妹是饿死的。
第一个分句主语是“他的父亲”,第二个分句主语是“德寇”,第三个分句主语是“祖母和妹妹”。将第二个分句改成被动句(他的母亲被德冠杀死了),让“他的母亲”作主语,全句的主语就一致了。
三、其余类型
被动句:讲师范可同的一生被毒品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受事主语)把字句:毒品把讲师范可同的一生毁掉了。
(强调重点是动词谓语)否定句:毒品不是没有毁掉讲师范可同的一生。(强调事实的存在)不同句式,表达的内容基本相同,可表达效果有差异。孰优孰劣,要看需要和语言环境。
四、习题讲解:
“我们打败了大连队。”变换句式为:
1.主动句:我们把大连队打败了。2.被动句.大连队被我们打败了。3.反问句:难道我们不是把大连队打败了吗? 将它们填入下列句子,看该用哪种句式好。
(1)_____,要取代我们去参加超霸杯的希望破灭了。(2)大连队从八一队招来了两个边锋,满以为能夺冠,但是,_____,获得了优胜杯。(3)_______难道我们不是手捧着金杯吗?弱者不一定不能胜强者。
缩句教案 篇6
同学们,缩写句子就是把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去掉其修饰、限制和补充说明的成分,保留主要成分,但不改变句子的主要意思,是小学高年级考试的常见题型。
一、缩句的目的
缩写句子的训练,可以让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句子的基本结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句子的主要意思,阅读时,遇到长句子能理解清楚,平时能够说完整的话,作文时能写完整句。这就是我们练习缩句的目的。
二、缩句的基本原则
在缩句练习中,要注意以下三条原则: 一是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二是不改变原句的结构;
三是缩写后仍然是完整的句子。
三、缩写句子方法
1、抓住主干来缩简
只要抓住句子的主干“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这是每个完整句子都具备的),就可迅速地缩写句子。如“明明坐在沙发上吃苹果。”这句话就是讲谁在做什么,“谁”指的是“明明”,“做什么”------“吃苹果”。因此,这句话可以缩写为“明明吃苹果”。又如“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这句话就是讲“什么”——“铁球”,“怎么样?”——“落下来”。因此,这句话就可以缩写为“铁球落下来。”
2、“的”前修饰都删去。如“美丽的蝴蝶飞走了。”中“美丽的”是用来修饰“蝴蝶”的,因此“美丽的”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蝴蝶飞走了。”
3、“地”前限制要删去。
如“人们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中,“都忍不住惊讶地”是用来限制“呼喊起来”的,它要删去。这句话就缩写为“人们呼喊起来。”
4、“得”后补充说明也删去 如“海力布着急地没办法。”中“没办法”是对“着急”的程度进行补充说明的,它也要删去。这句话缩写为“海力布着急。”
5、数量词语照样删 如“罗丹塑了一座女像。”中“一座”这个表示数量的词语可删去。这句话缩写为“罗丹塑了女像。”
6、删掉“在„„中(里、下)”表示特定的条件和环境的词组
例如: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我们取得了进步。应缩短成:我们取得了进步。这句话中,“在学习雷锋的活动中”是用来强调在怎样的条件下“我们”才取得进步,可以删掉。
7、句子中的“不、无、没有”等否定词,缩句时要保留,否则有可能颠倒句子的原意。如:我在屋里没有找到那个装书的包。应该缩成:我没有找到包。我不相信他那种骗人的鬼话。应缩写成:我不相信鬼话。如果把“没有”或“不”去掉,就变成“我找到包”“我相信鬼话”,和原句的意思大相径庭,就大错特错了。
8、句子中谓语后面的“着、了、过”和宾语后面的“啊、吗、呀、呢”等语气词要保留如果去掉这些词语可能会改变句子的句式、结构或语气、情感。如:大家一起登上了举世闻名的长城。应缩写成:大家登上了长城。昨天晚上下的这场大雨真是一场及时雨啊!应缩写成:这场大雨真是及时雨啊!这样缩句才能使原句和缩写后的句子在情感和语气等方面保持一致。
9、并列的主语或宾语要保留。如“王强和李红都是学校这学期的三好学生”要缩成“王强和李红是三好学生”,而不能去掉任何一个人。
四、缩句的注意事项:
1.缩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如:“我的伯父是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只能缩成“我的伯父是鲁迅先生”,而不能缩成“伯父是鲁迅先生”,那样就鲁迅成了所有人的“伯父”了。同样,“我班先进学生经常主动热情地帮助后进学生”。如果缩成“学生帮助学生”则意思模糊,不知所云,所以只能缩成“先进学生帮助后进学生”。保留“先进”和“后进”两个附加成分,意思才清楚明确了。
2、是不改变句子的语气。如:感叹句、祈使句、疑问句的语气不能改变。如:“他想在这里安安稳稳地睡上半天吗?”应缩成“他想睡吗?”
3.固定词语、短语和专用名词一般不要缩减。这样的句子缩写的时候还有一定的争议,看情况而定。如“五星红旗”可以保留愿意,最多可以缩写成“红旗”,而不能再缩写成“旗”。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笔者认为缩成“中国共产党是救星”最好,宽泛点说,也可以缩成“共产党是救星”,但不要缩成“党是救星”。再如:“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最好缩成“五星红旗飘扬”,而缩成“红旗飘扬。”或“旗飘扬”则容易引起歧义。
五、小结
总之,缩句时要把握好以下几点原则,在做缩句练习时你就不会出错了。
1、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
2、找主谓宾,保持句子完整。
3、“的地”前面的都不要,“得”后面的不要。
4、主语不一定是“人”,不改变句子原意。
5、留住句子中的“着”、“了”“过”。你能把下面的句子缩写正确吗?
英汉被动句的比较与翻译 篇7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很大区别体现在: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英语重抽象而汉语重具体,英语重物称而汉语重人称,英语重替换而汉语重重复,英语重静态而汉语重动态,英语重后饰而汉语重前饰,英语重时体而汉语轻时体,更重要的是英语重被动而汉语重主动。这些特点都体现在语言表达上,因此在作英汉互译时,应加以注重。当译为英语时应注重语意表达的客观性和合理性,而译为汉语时应更注重主观性和人的感受、经历等感情。如果能够理解这些深层次的含义,我们就可以找到很多英汉被动句互译的方法,从而更好的学习两种语言。
1 英语被动句的句型及用法
在英语句子中,动词的语态是通过句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来体现的。英语的语态分为两种情况,即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主动语态的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发出者即施事者,而被动语态的主语是谓语动词动作的承受者即受事者。本文笔者主要讨论的是被动语态。
1.1 英语被动语态的形式
被动语态是由“助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形式”构成的。助动词(be)需随人称、时态和语气的变化而改变。(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般绝大多数的时态都有被动语态的形式,除了将来进行时和完成进行时,有必要时可用完成时态和一般时态代替。)例如:
(1)The house was fired by the robber.
房子被抢劫犯点着了。
(2)After the tsunami,more than 100 people were killed.
飓风过后,死了一百多人。
1.2 英语被动语态的用法
1.2.1 谓语动词的动作施事者不明或没有必要说明时
(3)Those books are written for children.
这些书是为孩子们写的。
(4)The injured students were sent to the hospital.
受伤的孩子被人送到了医院。
1.2.2 谓语动词的动作的承受者为句子表述的中心,或动作的承受者和施动者都很重要时
(5)This poem is written by a kid.
这首诗是一个孩子写的。
(6)The vase is broken by Tom’s brother.
这个花瓶是被汤姆的弟弟打破的。
1.2.3 谓语动词的动作的承受者为文章表述的主体,且为使语意连贯或表述简练时
(7)He went to the US and was warmly welcomed.
他去了趟美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8)The president went to the country,but he was accepted a cool reception.
总统到了该国,但遭到了冷遇。
1.3 英语被动语态的基本句型
1.3.1 主语+be+动词过去分词
(9)Dumplings were eaten on New Year Eve.
除夕晚上吃饺子。
(10)The meeting was arranged in the evening.
会议被安排到了晚上。
1.3.2 主语+be+动词过去分词+by+宾语
(11)I was sent an email by my pen-friend yesterday.
我昨天收到我笔友的一封电子邮件。
(12)A book was given by my teacher.
我的老师给了一本书。
1.3.3 主语+be+动词过去分词+主语补足语
(13)Thomas was elected our president.
托马斯被选为总统。
(14)He was selected our monitor.
他被选为班长。
1.3.4 主语+情态动词+be+动词过去分词
(15)The homework should be finished before tomorrow.
作业必须在明天前完成。
(16)He must be punished by the club.
他一定被俱乐部处罚。
1.3.5 主语+be+被动的短语动词
(17)He was looked after by the nurse carefully.
他被护士细心的照顾。
(18)My daughter is taken care of by my parents.
我的女儿由我父母来照看。
1.3.6 形式主语it+be+动词过去分词+主语从句
(19)It is said that it’ll snow tomorrow.
据说明天会下雪。
(20)It is reported that the earthquake killed at least 200 people.
据报道地震死了至少200人。
1.3.7 主语+be+动词过去分词+to do
(21)He is said to run fastest in his class.
据说他是他们班跑的最快的。
(22)She is believed to be a good teacher.
相信她是个好老师。
2 汉语被动句的句型及用法
在汉语中,被动句的使用并不是特别的多,因为汉语偏重于主观情感的喧嚣,注重说话人的主观感情,而被动句多用于比较客观事物的描述上,而现代汉语中用的比较多的表示被动句形式的词“被”更是侧重于表示不好事情的发生或是难以预料事情的描述,所以被动句出现的频率并不多,但有人做过调查,随着英语等外来语的传入和广泛使用,汉语中的被动句就逐渐多了起来,当然还有另外一个推手就是网络。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被动句的使用都有了显著的增加,从最早的文章句子不足5%到现在的20%甚至30%,所以有的人认为汉语被一定程度上的欧化了。
2.1 汉语被动句的用法
汉语的被动表达法一般分为意念上的被动句和结构上的被动句。意念上的被动句主要指的是没有形式上的被动标志词,主要是通过主语和谓语的语义关系来体现。结构上的被动句指的是有形式上的被动标志词,如古汉语中“于、为、见”,而现代汉语中比较多的会使用“让、叫、给、被、受、挨”等。如:
(23)打铃了,下课了。
(24)论文还没写完?
(25)早饭还没吃了。
(26)小明今天又挨打了。
(27)玻璃杯让他打破了。
(28)书给撕了。
很明显例(23)、例(24)和例(25)就属于意念上的被动句,而例(26)、例(27)和例(28)属于结构上的被动句。在此,笔者以现代汉语中使用最多,最为常见的“被”为例来讨论汉语被动句的句型。
2.2 汉语被动句的基本句型
当“被”字是介词时,“被”后引出施事者;当“被”是助动词时,“被”后可直接跟动词。基本格式如下:
2.2.1 被+动词
(29)菜都被吃了。
(30)他被捕了。
2.2.2 被+施动者+动词
(31)笔记本被小明借走了。
(32)昨天洗车,我被人收了50块钱。
2.2.3 被+动词+补语
(33)他的脸被打破了。
(34)车上太挤了,人被挤得站不住了。
2.2.4 被+施动者+动词+补语
(35)他被我骂的狗血喷头。
(36)他被女朋友骗得身无分文。
2.2.5 被+施动者+动词+宾语
(37)被棍子打到脸。
(38)被雪覆盖了大地。
2.2.6 被+施动者+所+动词
(39)他被小王所骗。
(40)他被他们的父子之情所感动。
3 英语被动句的汉语翻译方法
由于语意、表达特点等方面原因,英语在表达上比较喜欢运用被动语态的形式,所以英语的被动句远多于汉语中的被动句。因此我们在英译汉时要特别注意原文和译文的表达习惯,同时也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我们在作英译汉时有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3.1 英语的被动语态译为汉语的被动句
3.1.1 结构被动句
(41)He was killed by two masked men.
他被两个蒙面人杀了。
(42)The mental problem of kids are often ignored by their parents.
孩子们的心理问题经常被他们的父母所忽视。
3.1.2 意念被动句
(43)Her questions about the training was discussed in the annual conference yesterday afternoon.
她提出的关于培训的问题在昨天下午的年会中得到了讨论。
(44)Those who perform well will be praised.
那些表现好的人会受到奖励。
3.2 英语的被动语态译为汉语的主动句
3.2.1 译为汉语主动句
(45)Mary was offered a promotion and a salary raise by the company.
公司给玛丽升了职并加了薪。
(46)Only a small part of the universe has been explored by human.
人类只对很少一部分宇宙进行了探索。
3.2.2 译为汉语“是”字句
(47)This poem is written for his girl friend.
这首诗是给他女朋友写的。
(48)The fiction was translated to the kids.
这本小说是翻译给小朋友们看的。
3.3 英语的被动语态译为汉语的无主句
3.3.1 译为无主句
(49)Mistakes must be corrected when they are discovered.
错误一经发现必须改正。
(50)The unpleasant noise must be stopped immediately.
必须立刻停止令人不悦的噪音。
3.3.2 特殊句式“it+is+动词过去完成式+that+句子”的翻译
(51)It is said that he killed his wife.
据说他杀了他的妻子。
(52)It is reported that teachers’salary will be raised.
据报道老师将会涨工资。
4 汉语被动句的英语翻译方法
由于被动句在汉语中的表达习惯,多为对不好或不愿发生事物的描述,或是未预料到事物的描述,所以被动句在汉语中的运用并不常见,比较常见的汉语表达被动意思的方式是运用宾语在前的描述方式,如“饭吃了”,“作业写完了”,“车修好了”等等,这样的句子看起来并不像是被动句,至少没有明显表示被动形式的词语。总的来说,汉语的被动句可以分为两种:结构被动和意念被动,即有明显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和无明显被动标志词的被动句。但无论是哪一种结构,翻译成英语时都基本上会采用翻译成英语被动语态结构的方式,甚至是一些汉语中主动句,有时也会根据语意的需要翻译成英语的被动语态。
4.1 结构被动句的翻译
汉语结构式的被动主要通过一些词或词组来表现,如:“被、受、给、让、叫、挨、为......所、加以”等,我们可以直接把这些带有被动意味的词或词语翻译成英语的被动语态。
(53)奥巴马被选为美国总统。
Obama was elected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54)水杯让那个孩子打破了,他肯定要受罚。
The cup was broken by that child,and he must be punished.
当然也有些句子,虽然汉语是结构上的被动形式,但在翻译时英语会用主动形式。
(55)他被觉得自己被她骗的像个傻子一样。
He thought he felt like a fool by her lie.
(56)天太冷了,水管都被冻住了。
The pipes froze because of the cold weather.
4.2 意念被动句的翻译
汉语中,有些句子看起来很像是主动句,因为它没有明显的被动标志词,但实际上仍然是被动的意思,在翻译的时候会把逻辑的宾语变成主语来翻译。
(57)新的校园年底就会建成。
The new campus will be completed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58)与会人员入场凭证。
Participants are requested to show their licenses so as to enter the conference.
4.3 一些主动句的翻译
这种情况多出现在强调宾语或为了语意表述的一致时才会采用。
(59)中美已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Friendly relationship has been established for a long tim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60)全体演职人员再一次返回台上,观众们给予热烈的鼓掌,以表示演出的成功。
All the staff and actors returned to the stage,and were warmly applauded by the audience for the success of the performance.
4.4 一些习惯用语的翻译
一些汉语中的习惯用语,由于表述上的方便,也会翻译成英语的被动语态,有时还会运用特殊的被动形式来表示,即“it+be+形容词/动词过去完成式+that+句子”。
(61)众所周知,地球围绕太阳转。
As is known to everybody,the earth goes round the sun.
(62)据说这是他的最后一篇作品。
It is said that this is his last article in his whole life.
总之,根据上述分析,被动句无论是在作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时,都要注意被动句在英语和汉语中的差异,除了该句的语言需要以外还要注意整体文章的语意表达,掌握其语言规律和特点以及在翻译实践中的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根据译文所在国语言的说话习惯和特点,既灵活多样而又尊重自然的语言规律翻译原文,这样才能得到理想的译文。
当然无论是英语被动句还是汉语被动句的翻译远远不止以上所谈的这些方面。在英汉被动句互译时,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做到忠实原文、语意准确、形式连贯、行文流畅。
参考文献
[1]王志平,史心,李其云.现代汉英被动句比较[J].内江科技,2006(3):90,101.
[2]许晓晶.英汉被动句比较[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142-143.
[3]谢佳宾.浅析英汉被动语态的互译方法[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5):137-139.
[4]王芳,吕娟.浅析英语被动句的汉译[J].咸宁学院学报,2007(4):107-108,117.
[5]杜淑珍.英语被动句及其汉译策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2):186-188.
[6]赵宏.浅析英汉“被”字句语义特征[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3):63-64.
[7]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4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7):98-100.
教案-动作句(草稿) 篇8
(一)教学目标:
1、积累动作性词语
2、学会写连贯性动作,而不只是概括性、笼统性的动作
3、准确选用动词
4、不重复使用动词
5、把人物写活,把特定人物写像
提醒:
动作最忌笼统。
这就是动词——
表示肢体动作的动词
头部:点头、摇头、低头、抬头、甩头、扭头 腰部:扭动、弯腰、扭腰、伸腰
手臂和手:甩胳膊、抡胳膊、曲臂、伸臂、上举、握拳、抱拳、掰腕子、击打、握、提、拎、挎、扛、搬、抱、撑、擦、插、捶、掏、捧、取、拿、抖、搓、掀、撩、捏、揉、掐、压、解、端、戳、指指点点、支起、腿部、脚:跨步、迈步、抬腿、下蹲、伸腿、踏步、踩、踢腿 积累:课下注意积累动词。
表演相反动作:
全神贯注地看书、懒散地看书;大惑不解、恍然大悟。
动作描写要诀
2、细致动作:小东拿书翻书看书
小东伸出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一夹,夹住书的右上角,把书拎了过来。她左手掌托住书,左手的大拇指扣住封面;右手拇指在上,其他四指在下,底下的手指轻轻一拱,拇指在书的边缘轻轻一撇,书页“哗哗”地滑动着,又渐渐慢了下来,慢镜头似的,一张、一张地晃过去。到某一页,右手拇指往里一挑,一按,左手拇指熟练地卡在中间。她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字数:162个)
跳高架前只剩下赵钱孙同学一人了。这时横杆已升到了1.47米,比去年的乙组跳高纪录高出一厘米。比赛的哨声响了,只见李鹤同学向前飞奔而去,在离横杆不到半米的地方,他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了横杆,打破了校运动会的纪录。
跳高架前只剩下赵钱孙同学一人了。这时横杆已升到了1.47米,比去年的乙组跳高纪录高出一厘米。(准备:)比赛的哨声响了,赵钱孙原地蹦跳了几下,习惯性地压压左腿,再压压右腿,直起腰,深呼一口气,(助跑:)这才迈出轻快有力的步伐,向跳高架冲去。(起跳:)当快接近跳高架时,一个急转身,双脚一蹬,两个动作几乎同时完成。(翻越:)观众还来不及眨一下眼睛,她的头部肩部就已越过横杆,(落地:)再一挺胸、收腹、翘腰。“成功了!”破了校纪录,四周一片掌声,震得跳高架上的横杆似乎也在跳跃。
我们脱下衣服,走到水里,就开始游泳。吃力了,休息一会儿,再游,过了一个小时我们就回家了。
终于下水了,这可不像在岸上,我两腿发软,身体好像飘来飘去。我急忙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两腿夹住爸爸的腰部。口里直喊着“我要回家”。爸爸说:“别害怕,一步一步地学,总是能学会的。”过了一会儿,我才壮着胆,两脚稍微向后伸了一下,觉得没事,接着两脚再用力一前一后地伸了几下,好像后半身浮了起来。反反复复,终于学会了用脚游水。
动作描写要诀:大胆分解动作/快动作变成慢动作。细致观察,大胆分解。
练习:老师随机表演动作姿势,让同学观察练笔。动作描写欣赏——划出动词
她停止了哭声,满脸泪蹲下来,搂着我,把头埋在我的前胸擦来擦去,用我的夹袄和软软的背心,擦干了她的泪,然后她仰起头来看看我笑了,我伸出手去调顺她的揉乱的刘海儿,不由地说„„
林海音《城南旧事》
我掀开水缸的盖子,一勺勺地往脸盆里舀水。林海音《城南旧事》
她把红花朵捣烂了,要我伸出手来,又从头上拿下一根卡子,挑起那烂玩意儿,堆在我的指甲上,一个个堆了后,叫我张着手不要碰掉,她说等它们干了,我的手指甲就变红了,像她的一样,她伸出手来给我看。
林海音《城南旧事》
秀贞的脸微微的红涨,抬起我的手,看我染的指甲干了没有,她轻轻地吹着我的指甲,眼皮垂下来,睫毛像一排小帘子,她问我„„
林海音《城南旧事》
我也觉得浑身没有力气了,随着妈妈拖我到小床来。她给我脱了湿的鞋,换了干的衣服,把我安置在床上躺下来,裹在软绵绵的被里,我的确很舒服,不由得闭上眼睛就睡着了。
林海音《城南旧事》
油麻地的屠夫丁四见秃鹤眼馋地看他肉案上的肉,就用刀切下足有二斤重的一块,用刀尖戳了一个洞,穿了一截草绳,然后高高地举在秃鹤眼前:“让我摸一下你的头,这块肉就归你。”
曹文轩《草房子》
一只长着光亮的翠绿翅膀的小虫,越过栏杆,飞到走廊上来。虫子的头上,长着一块美丽的透明的薄壳,像小姑娘披上了蝉翼般纱巾。这虫子纤细而温柔,透过薄壳还可以看见它红珠子似的小眼睛。入春以来,这种虫子很多,常常撞进铁窗,陪伴着常年呼吸不到自由空气的人们。
又飞来一只,它们并排在一起,故意在人面前骄傲地爬着。
“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一只。当他去捉第二只时,它张开翠绿的翅膀飞走了。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刘思扬摸摸口袋,摸出一只偶然带来的、被特务没收了火柴的空火柴盒,丢出铁窗,送给小萝卜头。小萝卜头打开火柴盒,把虫子放了进去。他正在关上盒子的时候,突然瞥见那只虫子,在盒子里不安地爬动。啊,它失去了自由。小萝卜头若有所思地停住了手。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
“飞吧,你飞吧!”
虫子终于轻轻扇动翅膀,飞起来,缓缓飞出栏杆,一会儿就看不见了。《红岩》
说时迟,那时快。那个摔倒在地上的运动员,手一撑,脚一踮,猛地爬了起来。左脚尖顶住起跑线,膝盖一弯,稳稳地蹲着。两手就像两根木柱插在地上,整个身体微微前倾,那架势,就像一只起飞的雄鹰。
类似动作对比:
·战士们都笑着,用两个指头捏起一小片来,细细地端详着,轻轻地闻着,慢慢地咬着,不住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小妹妹抓起一块西瓜就往嘴里塞,吮着、嚼着、咽着,两腮鼓得像两个乒乓球,鼻子和下巴都沾满了瓜汁。
用修饰语和限定语:
·老栓也向那边看,却只见一群人的后背,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
·车厢里的人一下像炸了锅似的,乱哄哄地如同马蜂窝从树上落到地上。
关门的时候,突然发觉屋檐上一只胖胖的白猫盯着我看。我回敬地盯着它看了一会儿,它并不害羞,眼睛一眨不眨地瞪着我。我向前走,一边走一边望着它;它并不起身,只是缓缓地转着肥嘟嘟的脑袋,眼睛却一直不离开我。我迈大步向前走了——既然我长得这么帅,有个把儿小动物喜欢我是可以理解的。(贾老师教学习作)
我把咖啡盒子平放在桌子上,用手沿着锯齿状的虚线使劲向下按,随着“啪啪啪啪”的声音,硬纸壳陷下去。我把这层纸壳掀开,一排卡布奇诺咖啡包整齐地排列着。又有咖啡喝啦!开心难以言表。(贾老师教学习作)
我用手掌支着下巴,中指在鼻尖上快节奏地点着,眼睛盯着屏幕。光标一直在闪,可我却想不出写些什么。(贾老师教学习作)
练笔备选:
·个性化动作,如老师的动作、交警的动作、列车员的动作、医生的动作、某个同班同学的动作。
作业:(任选一个)
1、爸爸或妈妈做饭的动作
2、爸爸或妈妈早上出门的动作
3、老师或某同学早上进教室的动作
4、小狗向你跑来的动作 动作表现个性/特点
“要不——摔跤。”
“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了。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qiān)架似地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地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个人走马灯似地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么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徐光耀《小兵张嘎》)
他把爆竹放到地上,身子离得老远,伸长胳膊,一点儿一点儿地往前凑。他手打着哆嗦,还没等点着爆竹芯,吓得扭头就跑。
(要求同学表演)
老头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
“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
练习1:
猪八戒到河边喝水vs秀才或唐僧跑到河边喝水。妈妈穿线的动作vs奶奶穿线的动作。
练习2(任选其一):写五句动作句
老年人:奶奶或爷爷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
低年级学生:低年级学生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比如走出校门时,走进校门时)我们班的“一根筋”的动作。我们班的“书呆子”的动作。我们班的“小机灵”的动作。我们班的“xxx”的动作。
你们外教老师有什么习惯性的动作? 你写动作,让老师来表演。
动作表现情绪情感心理态度
她(跳绳)跳得很轻松,我心里很急:这次我输定了。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出来开门的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诸葛亮翻了一个身,又朝里睡着了。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同诸葛亮见面。(刘备的工作动作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的尊重。)
练习1(二选一):
老师这次真的生气了,她/他(请写表示动作的句子,并加上适当的修饰词)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考砸了,我心里有些忐忑(或不安、难过等),(请写表示动作的句子,并加上适当的修饰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
写一连串动作,体现你对某某(比如某同学、某亲戚)的某种感情(比如喜欢、感激、厌烦)。提示:
1、你要写谁?
2、你要写你的或你们的什么动作?
3、动作分几个步骤,分别是什么?
4、找一下你之前积累的动作词吧!看看哪些用得上。
动物动作
它走起路来慢条斯理,仔细掂量着每一步。落步之前,它总要先把脚掌往上抬抬,再合上掌蹼,就像收起张开的扇面一样;然后摆一小会儿这个姿势,再不慌不忙地把脚掌放到地上。通过车辙零乱而泥泞的路时,它也那么有办法,身上的任何一根细翎都不沾上一点污泥。就是狗在身后追赶,这只鹅也决不举步奔跑。它总是高傲的、一动不动地挺着长长的脖子,好像头上顶着一罐水。
当白鹅在浅水滩里挺直身子、扇动起两只长长的有力的翅膀时,水面上便泛起层层涟漪,岸边的芦苇也会沙沙作响。
这只白鹅在整片河湾里最引人注目。它过得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青草茂密的河岸属于它,水边最洁净的沙滩也属于它。
可是最糟糕的是,白鹅把我下了鱼饵的一片水面,也划为自己的地盘。我们为这片水面打了好长时间官司,它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有时它率领一伙公鹅横成一排,直奔鱼竿,而且还要赖在那里;有时它们在河对岸洗澡,大声叫唤,拍打翅膀,互相嬉戏。要不,它就与邻近的鹅群来上一场厮打,弄得满河里漂浮着撕咬下来的乱羽。如果赶上这么一场用以耀武扬威的乱子,你就甭想有鱼咬钩了。(选自《白公鹅》)
·用3句话写一组小猫咪(或任何你喜欢的小动物)的连贯动作。提示:猴子怎样荡秋千?小狗怎样向你跑来?小鸭子怎样游水?等等。
修改
作业(任选其一)
1、爸爸妈妈吃同一种水果的不同动作。
2、同学甲和同学乙收拾书包动作的不同。
3、小猫和小狗走路的不同
写动作的要诀:先细致地观察,再大胆地分解
动作句N 展示好词好句——呈现本节课的课本例子——知识与方法——练习与修改——作业
备选: 钢丝穿气球
(要写的是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
动作描写九式(选学内容)
一、顺承连接式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
二、前后呼应式
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20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了。
主席站在飞机舱口,用坚定的目光望着送行的人群,用宽大的手掌握住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慢慢举起,举起,然后用力一挥,停在空中„„
三、前后对照式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放在我手里,见他满手是泥,原来他便用这手走来的。
庙里又增加了好几个老头子,青壮年也有被家里老人逼到庙里去的。庙里又定出轮班跪香制,参加开渠的人,凡和龙王有点感情的,在上下工时候也绕到庙里磕个头。
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挖土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土渠开得快,给人们增加了信心;石头崩得响,压倒了庙里的钟鼓。
四、心理感受式
我简直诧异得要爆炸了,这样残酷无情的诬蔑!„„我简直弄得神经错乱,不知所措。我只好把那一天混过去,根本就没有采取任何步骤。
从去年她娘家被清算起,就感到风暴要来,就感到大厦将倾的危机。她常常想法设计要躲过这突如其来的浪潮。她不相信世界将会永远这样下去。
五、并列式
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
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街着敌人的半块耳朵。
六、客观显露式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冬衣。
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它从我们的脚下扑了过来,响雷般地怒吼着,一阵阵地将满含着血腥的浪花泼溅在我们的身上。
七、分合式
方志敏同志思索着,苦恼着„„他辗转翻覆,昼夜不能安睡:必须给密信和文稿找个可靠的着落。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八、比喻式
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
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制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九、拟人式
我是滔滔长江中的水,从高高的青藏高原上滑下来,勇敢地冲去,裁断高山,穿过沟谷,一直向前奔去,永不回头。前面有高山,我就用头猛烈的撞去,大山害怕了,裂开缝,于是我勇猛地冲过去。
海自己醒了,喘着气,转侧着,打着呵欠,伸着懒腰,抹着眼睛。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比较句教案】推荐阅读:
作比较说明方法教案10-17
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教案10-22
角的比较与运算教案10-07
数学-比较粗细的教案设计10-13
《比较线段的长短》教案 探究版06-02
小学数学教案对应与比较09-03
《间接比较》的优秀教案设计09-23
幼儿园大班比较轻重教案反思05-27
《一剪梅》《声声慢》比较阅读教案08-26
比较两种萝卜小班科学教案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