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2024-05-24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精选5篇)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篇1

奉节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建县示范小学自查报告为了追求领先、追求超前、追求卓越、追求品牌,我校在近几年来加大力度,加强学校的硬、软件建设工作,深化教育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独特办学风格的路子。根据《奉节县示范小学评估标准》,我校在全面总结办学以来的经验基础上,逐条对照,认真地自查自评,认为我校已具备奉节县示范小学的条件,符合要求。现将自查自评结果报告如下,敬请审查。

一、学校概况我校创建于1914年,20xx年5月从奉节旧县城整体移民搬迁到新县城少陵路,占地16000平方米,是奉节县唯一的一所县直属重点小学。是原万县地区重点实验小学、中央教科所小学自辅实验学校、重庆市教育科研基地校。学校教学设施完善,配有校园立体广播系统,三个大型计算机房,阶梯教室、图书室、阅览室、运动场等一应俱全,每间教室均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用光纤接入INTERNET,教育教学设施在全校堪称一流。学校现有55个小学班、6个学前班、4780多名学生、157名教职工,是奉节县规模最大的小学,学生人数最多的学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重庆市特级教师1名,国家级骨干教师1名,重庆市级骨干教师4名,中学高级教师1名,小学高级教师52名。硕士研究生1名,大学本科12名,大学专科118名,逐步形成了“专、本、研”结构的教育教学高水平的科研型教师队伍。近年来,学校以移民迁校为重点,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立足于提高教师素质和学生素质,着眼于优化教育环境、优化教育过程、优化教育结构,依靠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特色立校,努力创建一流办学水平的示范小学。现在学校办学条件良好,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教师队伍勤奋进取,素质教育有声有色。先后获得重庆市文明学校、重庆市文明礼仪示范学校、重庆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重庆市科技活动先进学校、重庆市巾帼文明示范岗、重庆市“三八”红旗先进集体、重庆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重庆市中小学德育示范学校、重庆市绿色学校、重庆市十佳红旗大队、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全国红旗大队等光荣称号,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学校自查自评情况汇报我校自20xx年9月,申报创建奉节县示范小学工作以来,成立了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常务副组长、教科室、教务处、后勤处、大队部主要成员为组员的示范小学创建领导小组,开展广泛的宣传,发动全体师生员工,积极投入创示范学校活动。现对照《奉节县示范小学评估操作标准》的六个方面39项指标,38项达标,1项基本达标,现将自查自评结果汇报如下:

(一)领导班子团结务实我校校长李圣保同志是一位务实廉洁的好校长,至——年调入我校工作以来,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机,他办学理念先进,明确提出“科研兴校、特色立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理念,以“实施素质教育、打造品牌学校、创造优质教育、争创重庆市示范小学”为目标,亲自参与研究————课题,大胆创新、锐意进取,一切为学校所想,一切为学校所做。还经常深入课堂,听评教师的课,检查教师教案,为年轻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提出中肯的建议,带领广大教职工在全校营造出一片融洽和谐、乐于奉献、争先创优、积极向上、与时俱进的新气象。学校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符合《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熟悉各自分管工作的规章、制度,学历、职称达标,班子团结协作、廉洁奉公,服务意识强。分管教育教学的副校长王富国同志工作踏实认真,带领教师参加————课题,并长年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认真听好、评好每一节课,大大的促进我校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队伍素质精良要建设一所好的示范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关键在于建设一支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把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立足当前,放眼未来,用培结合,红专并重。一是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我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师职道德规范》为主要学习内容,以每周例会、定期举行的讲座及节假日举行的各种活动为载体,借党员先进性教育之东风,发挥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师的服务意识。通过大量细致的思想政治教育,近几年来,我校无教师违反师德的现象,更没有体罚学生、强迫学生接受服务等情况发生。二是注重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我校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0,小学高级教师占60。学校经常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技能,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项教育教学能力竞赛,从20xx年至今,先后有——人次在全国获奖,——人次获市奖,——人次获县级奖,培养出10多名市县级骨干教师和一大批校级骨干教师。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篇2

经过21年的发展, 如今的成武二中旧貌换新颜:鲜花盛开, 绿树成荫, 高楼林立, 设施一流。学校不仅拥有高标准的餐厅、图书馆、电教中心、学术报告厅、艺术教育中心、塑胶田径运动场、理化生及通用技术实验室等, 还在全部教室内安装了全市一流的多媒体电子白板教学设备, 整个校园实现了无线上网和视频监控的全覆盖, 2003年6月成武二中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成武二中现有教学班96个, 在校生5500人, 教职工546人, 其中特级教师2人, 全国和省优秀教师8人, 省市教学能手、骨干教师78人, 获市级以上荣誉教师136人, 硕士硏究生教师24人。

李洪学简介 李洪学 (1964-) , 男, 汉族, 高级教师, 省优秀校长, 重视文化对学校发展的引领。

成武二中以“创和谐校园、办示范学校、出一流成绩、育全面人才”为目标, 坚持走“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之路, 在文化引领、全员育人、因材施教、高效课堂、校本培训、养成教育、艺体教育和科普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多次受到省市县表彰, 2011年11月山东省督学傅收桂主任代表省规范化学校复评检査组这样评价成武二中:“对成武二中整体感觉很好, 进校门后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校园文化层次高, 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艺术性和特色性, 学校切切实实做到了用环境育人。成武二中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师生面貌, 与周边环境反差特别大, 进入成武二中就好像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

天道酬勤, 春华秋实。自建校以来, 成武二中先后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德育创新基地学校”“全国文明交通示范学校” “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集体” “省文明单位”“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省电化教学示范学校” “省平安校园示范学校”“省地震科普示范学校”“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标兵单位”“市四德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先进集体”等一百多项国家级省市级荣誉, 教育教学质量连续15年稳居菏泽市同类中学之首, 并多次超过多家一中, 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其中被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邮电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名牌大学录取的学生就达200多人。自2007年至2013年, 成武二中连续七年评为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单位, 先后六次在全市高中教育教学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创教育技术示范校汇报材料(新) 篇3

——创建四川省中小学教育技术示范校汇报材料

实现教育教学手段现代化,提高教学质量是当今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校坚持走现代教育信息化发展之路,形成信息化教学办学特色,按照“设备先进、软件配套、运用普遍、优化教学”的思路,在学校原有教育技术设施设备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硬件、软件建设,朝着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的目标,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构建主体性教育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全方位实施素质教育,近几年来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德阳市岷山路小学直属于德阳市教育局领导,是德阳市实施素质教育的窗口学校。岷山路小学是一所全新的学校,校区建设总投资近4000万元,先进的教学设施、完善的教学场馆、优美的校园环境和精锐的师资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学校现有50余个教学班,2540名学生;在岗教职工150余人。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学校逐步开展了以“培养小学生古诗文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快乐教育”等为主的课题研究,以课程改革为特色的学校教育整体改革。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已成为教育科研的沃土,师生发展的乐园,社会信赖的品牌。近几年来,学校把 1

创建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提高课堂效率,提升学校办学品味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举措。

我们的学校朝气蓬勃,充满生机。在这里,学校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幸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出了可喜的成绩,获得了“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中央教科所、市教科所科研基地学校”、“全国少先队红旗大队”、“四川省培养青少年良好行为习惯实践基地学校”、“四川省车辆模型先进单位”、“德阳市校风示范校”、“德阳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优秀级学校”、“德阳市基础课程改革实验推广先进集体”、“德阳市科技示范校”、‚德阳市园林学校‛等光荣称号。

学校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作为当代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抢占这个“制高点”,可以促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更新,促进教师素质的提升。所以,在市教育局、电教馆以及技装处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先后投入400余万元,为83个班装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教师人手一台电脑,开通了100兆宽带,实现了班班通,实现了校园网、办公教学、网络机房和互联网的互通,建立了校园网络,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全校干部教师形成广泛共识,教师、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近三年来,在市、区电教馆领导的关怀指导下,我校积极推 2

广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建设,2012年,达到所有班级装备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设备。广泛开展师资培训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题研究,承办市、县级各类教学研究活动,使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在我校由普及、应用阶段上升到了探索与创新阶段,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下面我们将从组织机构、设施建设、师资培训、特色管理等几个方面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优化组织机构建设,促进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科学化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落实人员,形成网络,这是推进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专门成立了‚创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工作领导小组,龚华校长担任组长,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决策工作;郭恒霞、涂年顺、李玉琪、尹刚、高鹏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组织协调及经费保障等工作;其他组员由学校教导处、总务处、大队部、教研组和各班班主任老师担任,具体组织落实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任务。学校信息技术部门全面负责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所有工作。学校教科室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研究工作。各级组织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了:“主管领导——教导处、教科室——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小组——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网络。

(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抓好制度建设是适应现代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径。近几年来,我校在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中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有效整理的基础上,生成各种规章制度。如与校园网络管理有关的《网络中心维护管理制度》,与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有关的《计算机室管理制度》《办公室计算机使用管理制度》,与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相关制度,如《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等。一些制度还正在建设与不断完善之中。通过制度建设与应用,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工作井井有条,大大提高了设备使用率,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三)意识超前,规划远景

在教育技术现代化发展中,我校领导班子立足现实,明确目标,对我校未来三年教育技术现代化及综合发展工作进行了科学规划。学校未来三年工作规划中,重点工作是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及软件投入,全面建设数字化校园,实现教育管理电子化;继续营建一支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又精又专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教学网络化,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在现代教育技术教研工作方面,我校根据市电教馆的课题研究方向,结合学校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的实际,于2011年开展了省级课题《小学网络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 》。2012年秋,全体教师

会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和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道路稳步前行。

二、加快软、硬件建设,改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环境

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与信息技术相关的软、硬件设施的建设。近年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在财政、发改等市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以‚设施高标准、建设高速度、应用高水平‛为基本原则,加快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步伐。

几年来,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投入方面总投资近400余万元,共购置学生电脑400余台,教师电脑(含手提电脑)200余台,互动式多媒体电子白板82套,建成学生微机室3个,多媒体演播室1个,多功能厅2个多媒体会议室3个。

2007年--2008年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投资近50万元,配备了3个能同时进行教学的学生微机室,保证了学生上课一人一台计算机。同时,投资近10万元为学校所有学校教师配置了教师电子备课室。2012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投资近38万元为学校每位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实现了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投资280余万元,购置电子白板(班级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82套,实现了‚班班通‛;投资14万余元对学生微机室进行了标准化装修改造;投入6万元购置了两套移动式电子白板,极大方便了教学的应用;学校还

筹措资金建立了覆盖校园各个角落的校园网站,极大方便了教师教育资源的查找、收集和利用,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加强资源建设,充分应用信息化课程资源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不断运用的直接结果是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越来越丰富,种类越来越多。近三年来,我校在加强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全面推进创建工作做了以下打算:(1)建网。学校建有自己独立的校园网,并配置服务器,保证了网速和扩容空间,保证了每个教师用机、学校管理用机、学生机房、电子备课室之间都有效链接,实现多媒体班班通,资源共享。(2)建站。学校开发了自己独立的校园网站,通过校园网站传达上级政策、发布学校信息、展示学生作品、交流教师研究成果、进行校际交流与对外宣传。(3)建库。学校重视教学资源积累。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将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将更上台阶,力争把我校打造成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

四、加强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特色管理让数字化教育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

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环境的逐步改善,如何充分运用、适度开发并充实新的教育资源,为教与学服务,推动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让数字化教育特色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我校从

实际出发,依托自身基础,全面规划数字化建设,突出学校教育特色管理,促进了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和办学效益的提高。

(一)提升一个理念——学校办学要有高的起点和新的发展目标。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学校环境的逐步改善,如何提升学校品位,树立新的发展目标,摆在了领导班子的面前。学校领导班子着手谋划学校发展蓝图,理清工作思路,在‚让教师品味幸福人生 让学生享受快乐童年‛办学理念下,确定了岷山路小学‚建数字化校园,创信息化学习型特色学校‛的全新办学目标。明确‚着眼一个‘新’字,注重一个‘实’字,把握一个‘活’字和强调一个‘整’字‛的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思想。着眼一个‚新‛字,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中,大胆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前沿的设计理念,依托网络环境促进教学新模式和管理新方法的生成和发展;注重一个‚实‛字,就是在开展创建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中操作不能空,按照确定的学校发展目标,把创建工作做实做细,力求把新的理念、方法和措施落实到课堂,落实到每个管理的环节;把握一个‚活‛字,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突出课改特点,使教学有生气,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强调一个‚整‛字,就是整合网络资源和多维教学目标,整体设计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提升整体教学效果。有了明确的指导思想并在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过程中具体贯彻与落实,确保了创建工作的有序和扎实开展。

(二)抓住一个关键——打造学校数字化教育特色建设中的教师团队。

让学校数字化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队伍。学校认为,教师队伍的素质是开展数字化教学与打造信息化学习型学校特色的先决条件,也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注重信息技术应用的同时,我们立足本校开展教师队伍的校本培训。具体措施:第一,发挥名优教师和市区骨干教师的作用,由他们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引路与探究。第二,对全体教师进行多形式分层培训。多次派教师参加电子白板培训或请省市教育技术专家来校进行专题讲座。第三,在教学实践提高应用水平。学校要求各位教师结合任教学科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如教学课件的制作怎样有效地体现教学目标,如何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作用和优势,如何在传统教学基本功基础上进行数字化环境下的延伸等。在这良好的学校氛围中,教师得到了快速成长。近几年我校教师有2人在全国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中获一等奖,37人次在省市级现代教育技术比赛中获一、二、三 等奖。关于教育技术的论文获奖达36余篇。同时我校有5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省市中小学生电脑制作竞赛中获奖。

(三)赢在一个执行——切实提高信息化学习型学校管理中的数字化含量。

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师范学校,管理手段的数字化是重要的特征标志。首先,建立了学校校园网站,形成校园数字化的管理平台。内容涵盖了学校概况、师资队伍、教育教学、科研信息、家校互联等各个方面。学校行政可及时了解有关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管理。其次,学校成立四大中心并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管理工作。具体措施:①加强与社会的沟通,通过设立校长信箱,及时了解师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对学校发展与管理的意见;②各中心工作的管理实行办公电子化、无纸化。在系统管理、收发文管理、学籍管理、档案管理、教师管理、课程管理、教育教学评价、科研信息、资料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行数字化操作。如教师业务学习网络化、集体备课电子化、专题研讨交互化等。③学校实现了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互联,不仅在教育管理,而且在固定资产、后勤服务、财务管理和教学设备管理上实现了数字化的管理。信息技术在学校管理中应用,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更为规范,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突出一个重点——整合网络资源,建立新型的混合式学习的平台。

第一,加快校园网建设步伐。2012年学校50余个教学班都拥有了多媒体教学平台,还兴建了包括3个计算机教

室、一个电子阅览室,23个功能室与办公室形成的局域网络。信息高速公路深入到学校的每个角落,达到了‚室室通‛,‚班班通‛。学校能够进行网络多媒体教学实时转播、教学资源点播,学生学习情况跟踪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触角已深入到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各个领域,学校数字化的学习氛围、工作氛围已在全校形成。

第二,开发和利用专题学习网站,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我校全部教师与学生在四川省数字云平台注册,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另外我校于今年9月承担了中国教育学会的十二五国家课题‚新课标形势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的研究任务,为中国教育学会提供详实的研究与实践数据。我校有2500余名学生在该网站—‚一起作业网‛注册学习,学生在个人的学习空间里完成作业,与老师交流,与同学互动。教师和学生们深刻地体会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便捷与魅力。

风劲帆满图新志,砥砺奋进正当时。我校的创现代教育示范校工作在上级行政部门的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求真务实的学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初见成效。但我们还将不断地探索和追求。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加强研究,彰显特色;加强宣传,扩大影响都将是我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创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它将继续酿造师生的幸福,促进学校的发展,铸就岷小的辉煌。

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篇4

一、学校介绍

我校占地面积15990平方米,生均面积为12.8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9585平方米,生均面积为7.72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2979m2,生均绿化面积2.40m2,现有29个教学班,1242 名学生,有教职员工68人,专任教师66人。

我校始建于1912年,在97年的办学里程中名人辈出,有徐勉先生——温州和平解放的功臣、农工党浙江常务副主席;有担任过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的吴三多(吴特)将军;有中国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兵器科学与技术的学科带头人——徐宗昌将军;有国家航天导弹专家的徐大新;有中央中宣部理论局巡视员、副局长黄忠平等等,从这些校友身上我们发展了一种共同的精神——“善待人,诚做事”,这就是碧莲中心小学的校训。

在各级人民政府、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教职工近三年的艰苦创业,辛勤工作,学校获得跨越式发展,办学理念逐渐成熟,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内部管理日趋规范,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引下,坚持“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让教师品味精彩的人生”的办学理念,遵循“善待人,诚做事”的校训,树立了“学之勤奋、人之文明、德之养成”的校风,积极倡导“我努力、我成功、我幸福”的学风,通过温州市示范性小学的创建逐步形成了学校办学近、中、远期的办学目标。

经历三年艰难的创业,学校的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获得: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先进单位、温州市雏鹰红旗大队、永嘉县文明单位、永嘉县小学发展性等级评估一类学校、永嘉县教育规范管理合格学校、永嘉县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达标学校等近20来项荣誉。

二、办校特色

三年来,学校立足实际,引领学校特色教育幸福成长,倾力打造校内的特色教育平台,挖掘一批不同类型的、能够展现不同学生不同潜能的特色教育。

1、利用乡土资源,开发凸现乡土韵味的校本课程。

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我们努力发掘碧莲的资源, 开发了符合学生兴趣、需求、促进学生发展的课程——《话说碧莲》,校本课程分“我们的学校”、“家乡的杨梅”、“碧莲早香柚”、“稻田养鱼”、“碧莲发夹厂”、“缸窑制陶”、“永嘉郡祠”七个主题。校本课程结合土色土香的山区资源,做足“土”字文章,让各科的教师尽情地挥洒教育的艺术,以自己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演绎校本课程《话说碧莲》,我们还组织全校教师开展校本课程教案评比,收到良好的效果。

2、结合区域资源,开展楠溪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它的开展不能与当地的社会环境相脱离。积极开展学校以三到六年级分“碧莲早香柚”、“稻田养鱼”、“碧莲发夹厂”、“缸窑制陶”等四个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不仅了解和重新认识了家乡,还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如三年级段开展了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围绕“碧莲早香柚”这一主题展开。学生每两周去碧莲早香柚标准化示范园,认真地向果农了解有关早香柚的相关知识。在果农的介绍下,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早香柚的树形,花形等外部特征,还了解到了现季节正值早香柚异花授粉结束期。

3、利用心理咨询阵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我校地处农村,大部分学生为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针对学校留守儿童多的现状,学校充分利用校心理咨询室和班主任这两个心理咨询阵地,积极开展符合“留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化解心理压力,引导学生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徐赛白等教师的《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及对策--以五位青年教师的心理叙事为例》获县级课题结题获奖并被立项为省课题进行研究。

4、立足制高点,实施农村教育手段现代化。

教育技术现代化涉及方方面面,是个系统工程,我校作为农村中心小学,着重围绕“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设施现代化”、“教育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展开工作。2007年,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浙江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温州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首批创建学校。

5、营造书香校,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为营造“书香校园”的读书爱书氛围、构建“德馨满园,书香满园”的人文环境,我们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创建了古诗文吟诵考级社团和小荷文学社团,利用学校图书阅览室,校园的文化长廊、走廊书吧,班级书屋三级读书网络引领学生诵读古诗文,使校园充满浓浓的书香之气,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工作回顾

1、管理方面:实施愿景管理

通过三年市示范学校的创建,我们在“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对师生实行了愿景激励管理,形成学校办学的利益共同体,按照现有的政策法规和教育发展形势,结合学校的实际,用学校共同的愿景去带动教师个人的愿景,通过师生个人的愿景达成从而实现学校的愿景,愿景以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如,一位将要退休的老教师

2、德育方面

⑴开展以“善待人,诚做事”为核心的德育渗透

“诚善”蕴含了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既有古典的“儒家”风范,又有新时代的校园气息,学校以“善待人,诚做事”为校训,学校以‘诚善’为教育德育特色。在继承传统道德教育的基础上,融入经典文化。把“诚善”传统道德教育同学校文化建设有机结合,逐步形成学校特色文化。把“诚善”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诚善”同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培养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幸福人。

⑵开展“幸福少年在行动”的德育激励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我们应该明白,成功只是手段,学生的幸福才是目的。幸福对学生健康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一个有幸福感的学生,她的身心会很健康,对世界、社会、人生、事业、他人等各种问题的看法会比较正确,为人处事比较合理。一个人有了幸福,成功是迟早的事,我们要的就是这种教育理念。学校大队部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碧小幸福少年”评比活动。具体做法是我们学校统一设立星级:一星少年至五星少年、阳光少年、幸福少年。满4分为一星少年,满12分为二星少年,满20分为三星少年,满28分为四星少年,满36分为五星少年,满48分为阳光少年,连续两年或满三年被评为阳光少年的可以升级为幸福少年。评比活动贯穿学生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给他们设立了短期与长期的双项目标,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3、教学方面

开展碧小教学质量监控过程性评估,使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质量等方面得到控制,使每班后20%—30%的学生的教学质量在平时就得到加强,参加评估对象是碧莲镇中心小学的每一名在校生,学生在学校六年期间必须参加所有12次的过关测试;各年级段各学科具体评估细则由各备课组根据新课标要求自主商定,并交于学校质量监控过程性评价领导小组审阅方可实施。我们将过关测试分为三个等级:“达标、基本达标、待达标”。并且对“待达标”和“基本达标”的学生进行跟踪测试,并要求科任教师在一个月之内必须加强对“待达标”和“基本达标”的学生进行辅导,使其达到“达标”或“基本达标”,学校质量监控过程性评价领导小组在一个月后的规定时间内重新派评估人员对“待达标”和“基本达标”的学生进行测试。

4、教科研方面

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三年来教师专业素质稳步提高。特别是2009年三位老师参加县优质课评比获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两人,三等奖一人;2009年三位教师被评为县骨干教师。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我校三年来坚持不懈开展“专家一对一活动”和“名师一对一活动”,给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

专家一对一活动——为了使教研活动真正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为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服务,我校改变以往 “一人上课,大家评课”的单一教研模式,每学期聘请县里的各学科专家与我校各备课组进行“一对一”结对活动,定期为教师做辅导讲座,并下班蹲点指导,共同探讨教育教学策略。

名师一对一活动——为了培育我校名师,我们采取了“教师上课、名师评课”的“一对一”指导模式。我校每学期聘请永外实小等学校的市、县级名师一对一听取我校骨干教师的随堂课,课后他们相互进行交流探讨,我校名师知道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缺点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有效促进了个人专业成长。

5、基建工作

加强硬件建设力度,改善办学环境,近三年来,学校为了创建市示范学校,共计投入近1100多万元完善校舍及教学硬软件建设。2006年投资360万元,建造一号教学楼3287㎡,2006年下半年投资50多万元建造了学校围墙,添置小平台7套,添置学生课300套;2007年投资近240万元建成学校学生宿舍楼、可以容纳450人用餐的师生食堂,2008年下半年投资310万元建造200米环形塑胶远动场、校园绿化景观等等;2008年7月,学校投资近124多万元更换了教师办公室的办公桌、教师办公电脑、1000副学生课桌椅,新增一个37座学生电脑室、一批教育教学仪器设备等;2009年上半年共投入经费20万元改造卫生室、心理咨询室、校史室、大队部、文化长廊、校园走廊书吧等,学校将在2009年暑假投资近40万元对教工宿舍进行全面维修,不断改善住校教师的生活质量。

四、指标说明及存在的问题

回顾近三年的工作,我校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关心下,全体师生艰苦创业,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水平日益提高,办学成绩明显突出,但学校的发展前进还面临着诸多的制约因素和困扰。我们认真对照市义务教育示范学校的评估细则,进行逐条自评,28项B级指标中,26项达标,B1、B26两项基本达标,没有不达标项目。

为此,在今后的办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现实,针对所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1、由于我校处在永嘉小楠溪核心位置及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较快,得到了社会、家长的认可,近几年茗岙乡、山坑乡等非施教区儿童要求将子女送进我校就读。我校共有29个教学班,学生数为1242人,平均每班人数42.83人,个别班额超出45人,此项只能基本达标。今后学校将努力控制班额,逐步实现小班化教学。

2、我校地处山区,这几年学校的师资素质虽然得到明显提高,但由于年轻骨干教师流动过于频繁,所以学校的市级以上教学骨干和县级以上学科名师缺乏,但教师队伍中只有县级骨干教师5人,市级骨干教师以上教学荣誉获得者没有,此项只能基本达标。

3、校园东南两面临溪,特别是南面的楠溪江支流由于上游的金溪电站发电放水时间不定,溪水时大时小,溪边又没有保护栏,学校的安全管理难度很大,我校每天安排一名值日老师蹬点管理。

创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根据教育局的安排部署,我校认真对照《湖南省义务教育合格学校验收标准》的要求,积极地对各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摸底和完善准备。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教育局的具体指导下,全校师生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们认为已经具备了省合格学校的条件。下面就我校创建省合格学校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策源乡学校位于炎陵南麓,东接“红区”井冈山,西邻“绿区”桃源洞,这里有风景优美的梨树洲和湖南省第一高峰---神农峰。这里是第一任湖南省特委书记周里、第一任酃县县委书记刘寅生的故乡。学校依山傍水,环境优雅,是一所九年一贯寄宿制学校,全县首批集中办学学校之一。校园面积为10492平方米,生均20.8平方米,校舍面积7519平方米,生均14.9平方米,现有15个教学班,学生总人数为504人,教职工46人,在编在岗教师38人,中学高级教师3人,本科教师有16人,专科教师2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专任教师30人。2003年学校被评为县首批“文明学校”称号,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县前列,2011年初中毕业会考人平总分排在全市169所中学的第21名。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布局合理,拥有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科学实验室、电脑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美术活动室、音乐活动室、劳技室、体卫健康教育活动室、团队活动室、校园广播站,教学仪器价值42万余元,藏书近1.7万册,生均32本以上,图书室定期为师生开放;各项设施都积极为教育教学服务。

二、创建工作

(一).政府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

自学校申报合格校建设以来,政府投入及学校自筹资金184.5万余元改善办学条件。其中2010年小学部教学楼改造(36万)、学生宿舍楼改造和室外供电改造(27.4万)、新建厕所16.6万元,总投入80万元;2011年中学部教学楼改造41.5万元、学校实验楼改造4.9万元、建设运动场30万元,厨房改造0.8万,新添置物理、化学、生物、科学、数学、地理等仪器达12.6万元,为电脑室配置电脑及语音设备13.2万余元,新添音、体、美器材8.5万元,合计投入111.5万元。

目前学校又启动了教师周转房项目(56万元),原教师住房改造工程(22万余元)。

明年将拟报建塑胶跑道(32万元)、新建中心幼儿园(110万元)。通过改善办学条件,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成为策源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二)、学校全体师生努力完成合格校建设,走学校内涵发展的道路.学校一直秉承“以德立身,以学立业;为学生一生负责、为教师成长搭台、为学校发展添彩”的理念,以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为学校发展的主力军,深化内部管理,推行素质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1、加强领导,扎实推进合格校建设。

在创建过程中,成立了以策源乡乡长黄明辉为组长,主管教育的副乡长张立峰和策源乡学校钟文亮为副组长创建领导小组。层层召开了创建工作专题会,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校长亲自挂帅,班子成员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协作。召开了全体教职工动员会、行政专题研究会、社会各界代表参加的专题议教会、工作小组碰头会、工作布置会。乡党委政府领导多次来校指导学校建设,县教育局领导亲自住校指导,把创建工作落到了实处。

2、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把创建工作与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结合起来。规范办学行为,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全面发展,均衡编班,无设快慢班的行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严格按新课程标准开课设节,不挤占、不挪用活动课时间。学籍管理规范,校均班额为34人,学生异动手续齐全。学校强化了管理,实行了校长责任制和教师聘任制,建立健全了学校的各项工作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在德育工作中,学校坚持正面教育,每月有一个德育主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主题团队活动落实德育教学工作。教研教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学校申报省级课题1个,教师教学论文获省、市、县级奖,学校教学质量一直名列县前列。

3、加强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意识,做到以制度管人。各部门和各处室都有明确的岗位责任和责任人,建立教职工人事管理制度,健全教职工业务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制度,成立以财务人员为核心的预算编制管理小组。规范、完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文体器材、生活卫生设施、安全设施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并由专人负责。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加强校园治安巡逻,节假日安排专人值班护校。学校近十多年来未发生大的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现象,安全事故和违法犯罪率为零,确保了校园平安,一方平安。

4、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形成一支思想坚定,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学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将师德师风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每期对教职工进行师德考评,考评结果作为评优晋级的重要依据之一。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思想大解放”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今年我校开展了“我的教育理想”、“我的职业幸福感”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活动,学校与每位教职工签订《炎陵县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并张榜在校门口公示。我校教师始终恪守着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几年来,学校教职工违纪犯罪率为零。涌现出一批市“市百优教师”、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扎根山区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陶冶师生情操,以无声胜有声。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按照“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的思路,布置了论语三字经等经典诗句文化长廊,倡导做人和学习,设置了学生行为规范、师德师风建设、策源红色名人等文化专栏,用这些陶冶师生,每学年还有大型全校性的综合文体活动。如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元旦文艺汇演或专题演讲赛和主题征文比赛,极大地活跃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丰富了校园文化氛围。

三、学校亮点、特色

1、德育序列化

学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培育“现代文明中国人”为最终目标,安排德育序列化。(1)推广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守礼如仪的内在气质和谦谦君子的精神风貌;(2)围绕文明、诚信、尊重、责任、感恩和自信六大德育主题,着力提升学生的行为意识和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情感;(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自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以书香校园、读书活动为载体,以文化熏陶,让学生腹有诗书气,能知书明理。为每一同学打下深深的烙印,让学生终身受益。最终实现具有策源特色的德育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和谐成长和可持续发展。

2、真抓实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策源教育人始终坚持一条信念“教研教改没有新的、只有真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全县前列,2010年全县排位第六名,2011年全县排位第四名,位居全市169所学校第21位。优异的成绩得益于策源教育人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利益于不断学习。(1)与长沙名校牵手,学校分批安排教师到麓山国际和青园小学跟班封闭学习。(2)组织教师到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学习课堂改革模式,实现高效课堂。(3)“师徒结队” 互助为形式的校园“青蓝工程”,建设一支高素质、温馨、和谐的教师队伍。(4)结合书香校园读书系列活动,每期要求教师读四本教育专业书并组织相关业务考试。(5)学校每期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课件制作比赛、演讲比赛、“三笔一画”等比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

3、学生能力培养

学校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按照炎陵县教育“七项工程”要求,促进学生特长发展,学校成立合唱团、舞蹈队、体育队、书法、剪纸、绘画、英语角、科技等兴趣小组。抓实每周一歌、每天锻炼1小时,坚持每天30分钟练习写字、每天30分钟读经典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书法展台、校园广播、体育艺术科技节等渠道张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健康成长。2011年我校蓝珍珍同学在全县才艺大赛获一等奖,曾敏、张林芳、卢艳琴、李敏获科技节小发明小制作大赛一等奖,黄姝君在趣味运动会中获花样跳绳一等奖。

4、食堂就餐让学生吃饱、吃好

我校食堂管理经营的指导思想就是“保本经营,让学生吃饱、吃好”。后勤组用父母之心来想事,带着师生感情来做事,食堂管理员精心设计学生菜谱,荤素搭配,学生自主取饭,多轮打菜,形成具有策源特色“自助餐式模式”,教师与学生同食一样的饭菜,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为了改善学生的营养状况,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我校自2010年以来对全校全体小学生实行了“蛋奶工程”。即在校小学生每天免费享受一个鸡蛋一袋豆奶。

四、努力的方向

1、以教师发展为本,以人文美育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工作为核心,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三种能力的培养(即,教学设计能力、课堂驾驭能力、总结反思能力),把教师队伍建设成为一支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

2、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在教学管理、质量监测、教学评价、校本师训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实现教与学的最优化,实现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

3、以“与经典同行,铺就人生底色;以名著为伴,塑造美好心灵。”为思路,挖掘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富有艺术气息的书香校园,让教师们在书香中自我发展,让孩子们在书香中不断成长。

上一篇:关干读书的名人名言下一篇:神曲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