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读书感想(共12篇)
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读书感想 篇1
与孩子一起成长
-------亲子读书体会
孩子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从简单的绘本图书到现在的注意读物,我们的读书口号是“在读书中快乐成长”。我希望我的孩子用她善良可爱的童心在书中品味这个世界,教会他们识别善与恶,教会他们去行善,去痛恨邪恶。让他们从书中学会欣赏,学会真,善,美;从书中体会到博爱。
借着学校开展“亲子读书活动”的契机,我为孩子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经老师推荐和个人整理,选择了可读书目。
通过一段时间的读书,现将几点体会及经验与大家分享一下:
对每个孩子来说,书本丰富了他们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无尽的想象。我们作为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正确引领孩子去阅读,让他们发现阅读是一种有趣的、愉快的经历。激发他们读书的欲望,以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这是我们做家长的责任。就算工作再忙,也要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共同来读书,在充满亲情的氛围中,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沉醉于书的世界里,享受读书带给我们的快乐!书,使我们家长由对孩子教育的无知变为略知一二,使我们自己的事业起飞,使我们与孩子有共同的话题。在一个充满积极向上,乐于学习,与书为伴的家庭环境中,孩子是快乐,健康、自立、博学的。
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耐心的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或者也可以不急着回答,反而提一些问题要他回答,启发他主动思考,引导他说出自己的想法,要允许孩子有不同的意见,哪怕他的想法是粗浅的,偏颇的,也不要粗暴而简单的否定,有许多事情,本来就没有绝对的答案。
一起读书还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家长和孩子共同经历着书藉带来的喜怒哀乐,同样的心情让家长和孩子贴的更近,彼此间没有隔阂,象朋友那样亲密无间无话不谈,可以零距离感受到孩子心理和思想的变化,以便于及时调整方式方法,更好的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家庭环境。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做家长的考验,我们应督促孩子每天朗读一篇文章,让孩子有意识的识记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词语。在读书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时做家长应尽量正确的回答孩子的疑问,遇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要翻阅其它书,一定要正确对待回答孩子疑问,要帮助孩子提高一下思维空间,第一次接触的词语要重复的阅读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记忆才会更深刻。
通过陪孩子读书,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么,让孩子懂得了什么是自尊,什么是爱心。在今年“三八”节的时候,女儿亲了亲我,趴在我的耳朵旁对我说:“妈妈,今天是你的节日,祝愿您节日快乐”我当时真的好感动,这除了要感谢学校老师的耐心教导,我觉得是有益的书籍让孩子知书达理、懂得了感恩。
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在朗朗的诵读声中和孩子一起成长吧!
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读书感想 篇2
根据我的观察和了解, 眼下不少家长关爱孩子已进入以下两个误区:
一、过度保护, 剥夺了孩子的权利
现在许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子女, 年轻的父母和隔代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把全部的爱倾注到孩子身上, 若掌上明珠、怀中太宝, 托着怕掉了, 含着怕化了, 不知该怎么办才好。他们对孩子一百个不放心, 常常忧心忡忡, 如履薄冰。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 许多家长对孩子采取了过度保护的措施。我们从有关资料中看到以下种种令人心忧的情景:
(1) 一位母亲每次带孩子出门, 除了给孩子装备新衣美食外, 还随身带着风速仪、温度计, 以防不测。
(2) 某校组织学生在校园拔草, 家长们见状心疼地蜂拥而上, 热心代替孩子们劳动, 而孩子们在树荫下吃雪糕乘凉。
(3) 一所不足500名学生的小学, 早晨上课前半小时, 竟有250多人用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等多种交通工具送子女上学, 几乎堵塞了学校门前的交通。
(4) 某小学组织学生负重10斤野营, 到目的地后, 竟发现近80%的学生背包被家长做了手脚, 行李包内装的是海绵, 校方哭笑不得。
此外, 普遍的情况是, 在家中劳碌的父母就像蜜蜂一样, 供着小小的“蜂王”——孩子, 他们甘愿自己做牛马, 也不让自己的孩子动手。他们替孩子洗脸、穿衣, 为他们削铅笔、整理书包, 陪他们做作业, 有的甚至干脆代孩子完成家庭作业……诸如此类, 不一而足。
上述种种现象中, 只要我们作一下理性的分析, 不难看出, 家长为孩子做太多事情的同时, 也剥夺了孩子自己尝试的权利。从实质上看家长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就是用看不见的绳索, 捆住了孩子的手脚, 扼杀了他们内心渴望自主独立的幼芽, 在客观世界和子女之间人为地设下一道可怕的厚墙, 大大缩小了孩子的世界。一旦他们脱离了父母的羽翼来到了大千世界, 就会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很快萎缩、凋谢, 他们怎么去经受世间的风雨呢?
二、过度要求, 给孩子头上套“紧箍咒”
据有关资料表明:中国家庭用在孩子身上的花费大大超过了成人, 孩子成为家庭的主要消费者。家长一般都省吃俭用, 为了孩子的前途, 却不惜一掷千金, 钢琴、电子琴、计算机等贵重物品“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长们盼望孩子成才的心理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禀赋、兴趣、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因素, 一味地要求孩子达到目标:上学必须是好学校, 考试必须全班第一, 科科98分以上。同时, 还必须具有弹琴、绘画等特长, 必须年年当上“三好生”……为了达到这样的要求, 家长们定下条条“清规戒律”, 严格限制孩子的活动自由, 如若孩子满足不了家长们的愿望, 家长们就火冒三丈, 奚落、训斥、威胁、恐吓、甚至体罚。
父母的期望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如果把期望强调得过分, 化成种种苛刻的要求, 使幼小的孩子承受来自父母过重的压力和过分的要求, 无时无刻不处在高度紧张的精神状态中。多数孩子肯定满足不了家长的要求, 比如第一名, 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是一种挫伤, 是一种折磨, 是一种负担, 是一种阻碍。一句话, 这是人为地过分地给孩子套“紧箍咒”。
综上所述, 溺爱是盲目的、不清醒的爱。娇生惯养的孩子其实是最不幸的。他们从小就认为父母给他们的一切是天经地义的, 所以, 他们不可能体会到父母的爱, 也不能形成任何回报思想, 他们既不习惯于付出体力劳动, 也不愿付出脑力劳动。久而久之, 他们不仅会形成任性、消极依赖、没有耐心、缺乏责任感等性格缺陷, 而且在灵魂深处, 劳动创造世界的观点将逐步被不劳而获的寄生虫思想所取代, 从而成为体力、脑力的双料懒汉, 最终成为对家庭、对社会毫无用处的人。
与孩子一起享受亲子阅读 篇3
亲子阅读让父母与孩子更贴近
亲子阅读,又称为亲子共读,是时下广为流传、深受教育专家所推崇的优质亲子互动方式之一。特别是绘本,更是亲子阅读的不二选择。亲子阅读不仅能开发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加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孩子眼里,能与父母相依相拥共读一本好书,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
程琳是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她的女儿蓬蓬今年4岁,能说会道,还能自己给绘本做标注。自蓬蓬11个多月大时爱上阅读以来,亲子阅读便成了这对母女每天雷打不动的“保留节目”。程琳笑着调侃:“不是我要给自己挑上这个甜蜜的负担,而是‘小书虫实在‘不可一日无书,每天晚饭后,她都会迫不及待地喊我去‘陪读。”
从《噼里啪啦》到《不一样的卡梅拉》,从《我的第一本》到《露露的成长故事》,从《威利的世界》到《我要大蜥蜴》,蓬蓬在妈妈怀里贪婪地吸收着每一个故事,时而一脸专注,时而咯咯直乐,时而为可怜的小主人公叹息。读到一些感人的情节,比如小狗亲了妈妈的脸,小姑娘也会忘情地爬到妈妈跟前,抱着妈妈亲。
“陪读”过程中,程琳不但收获了亲子的快乐,还重拾了童年的幸福。她说,自己生长在农村,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小时候几乎没有看过绘本之类的儿童读物。长大开始求学后,她也没怎么翻过学生读物。以至于蓬蓬出生前,她对于儿童读物的认知一片空白。然而,令她意外的是,随着亲子阅读的深入,她这个30多岁的大人竟也同孩子一样,不可自拔地爱上了绘本。她说:“每当看到绘本画面上那温馨的母子互动场景,我作为妈妈的幸福感和责任感都会被唤醒;每当看到绘本上那一个个充满童趣的卡通形象,我都会忍不住重温自己儿时的童真,仿佛回到了孩童时;每当看到绘本上那些看似浅显却充满哲理的故事,我都会不由得感慨,原来,优秀的绘本传达的思想是可以超越年龄界限的。”每每此时,程琳仿佛与女儿一起来到了童话世界里,远离了尘世的喧嚣与烦恼,满心满眼只有幸福和甜蜜。
亲子阅读让孩子的心走得更远
有父母陪伴阅读的童年,是快乐的。亲子阅读是阅读的回归本质,它不以教育为目的,不在于教孩子认多少字、懂得多少道理,真正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此爱上阅读,获得受用一生的最浪漫、广袤的想象力与爱的感悟。
亲子阅读不仅能让孩子体验精彩的故事、增加对文字的感受、激发求知欲、获取正能量,同时,还是一个很好的正能量制造过程。因为在亲子阅读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一般都是依偎着,父母亲切的声音和温暖的怀抱会让孩子深深地体会到他们的爱,从而产生幸福感觉。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觉得很幸福,即使以后在人生中遇到挫折和失败,也一定会坚强面对,因为他知道永远有人爱他,他的心中也会永远充满爱。爱是最神奇的力量,有了它,没有什么不可能。
张桃桃是一名心理医生,她常常会抱着新发现的绘本和儿子翼翼一起分享:“哇,又是一本神奇又美好的书,我们一起读读吧!”每每这时,翼翼就会开心地拍起小手,脸上满是期待。最近,母子俩爱上了日本漫画家中川千寻的《小人儿帮手》系列书。翻开书页,许多可爱的小人儿映入眼帘,翼翼十分好奇:“他们要去哪儿,他们有什么本领?”常常是一个故事可以读上好几遍,翼翼也不觉得厌倦。张桃桃会耐心地满足他的要求,和儿子一遍又一遍地探寻答案。她说:“每个孩子都是了不起的‘阅读家,他们小小的内心世界装着大大的梦想,需要父母去发现,去引导。”
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有效方法
父母是关键因素 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生活环境不同于从前,电视、网络,诱惑随处可见。如何让孩子静下心来,走进书的世界,确实很考验父母的智慧和耐心。正如奥维尔·普瑞斯特科在《给孩子读书的父亲》中说的:“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上阅读,通常都必须有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这里的“有个人”主要是指父母。
2013年12月底,美国一位爱阅读的可爱爸爸带着两个女儿来到书店,为自己和孩子买了8本书作为新年礼物。这位可爱的爸爸就是美国总统奥巴马,与他有关的教育话题几乎都少不了阅读这一元素。在美国大选演讲时,奥巴马曾讲述自己从小就很爱看绘本故事,并且受益匪浅。所以,他一直都是亲子阅读的忠实粉丝。即便担任总统一职,他还是会保证和两个女儿分享好书,经常为女儿朗读故事。在这位崇尚教育的超级爸爸看来,让孩子爱上阅读,父母的影响很关键,每天朗读15分钟就是他所提倡的家庭亲子秘诀。
阅读前精心选书 选择一本好书,就是选择一个精彩的世界,为孩子带去真正符合年龄的精神食粮,保证孩子的阅读在愉快中进行,并且迸发奇妙的育儿成效。
要选充满童趣的书。有很多书构图连贯、一气呵成,让孩子打心底里喜欢。比如,安东尼·布朗的《我爸爸》、《我妈妈》,扉页是用睡衣的布料做成的,而且每一页都有这件睡衣的画面,感觉亲切自然;而在绘本《大卫,不可以》中,调皮的大卫少了两颗门牙,大嘴巴,小光头,可爱的形象同样会引起孩子的喜爱。
要选孩子感兴趣的书。有些父母认为孩子懵懵懂懂,就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孩子。这种做法并不正确。大人和孩子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比如翼翼喜欢的《小人儿帮手》,许多大人在拿到书时往往感到莫名其妙,全书的文字加起来不过100来字,甚至很多页没有文字。然而,孩子就是喜欢,小人儿的世界仿佛就是孩子身边的世界,虽然微观但样样俱全,所有的细节都吸引着孩子。
要选与孩子生活有关的书。有些书很有趣,符合孩子的生活经历和个性特点。比如,女孩可以选择《莎娜》系列,书中的关键元素是毛线,暖暖的,很有女性特质;而男生则可以选择《霸王龙》系列和《交通工具》系列,体现男孩子调皮、霸气的一面。另外,对于害羞、胆怯的孩子,可以建议他们阅读一些勇敢、励志的书籍,比如《胆小鬼威利》,通过猴子威利战胜自我的故事,向孩子传达勇敢、自信等积极的情感。
阅读时悉心互动 对于亲子阅读,有些父母认为就是照本宣科;有些父母则一脸困惑,因为不管怎么努力,孩子就是提不起兴趣。一些小技巧会让你对于阅读有全新的认识。
要创设适宜的阅读环境。这里主要指物质环境,即读物要适宜、阅读区域要相对安静。此外,还应格外注意采光,应在光线明亮、直射的区域,这样有利于孩子视神经的正常发育。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也可以让孩子依偎在自己身旁,选择合适的坐姿,将图画书平铺在桌子上,离自己和孩子都不要太远也不要太近,太远会看不清其中的细节,太近则看不清整个画面。
要让孩子在愉悦氛围中阅读。如果没有睡好觉,或者饿着肚子,孩子肯定不会静下心来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所以,亲子阅读的时间选择也需要切合孩子的心情。比如,饭后半小时或者临睡前,往往是让孩子感到最愉快、最轻松的时刻,而且临睡前也是孩子记忆细胞尤为活跃的时刻。在这个时刻通过有效的亲子阅读,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活跃孩子的思维。
不错过书中每一个细节。“绘本之父”松居直盛赞绘本是“文×图”的最佳典范,每一本优秀的绘本都藏着许多值得玩味的细节,蕴含着作者独具匠心的创意。阅读时,应慢慢地打开图画书,从封面、扉页、环衬到封底,多角度、立体地来阅读,并带着感情讲解画面。画面旁边的文字仅供参考,不要让孩子认字,也不要指着字“点读”;否则,会把孩子欣赏图片的目光夺走。千万要记住,图画书不是认字书。如果把图画书当成认字书让孩子读,孩子会丧失阅读的兴趣。
伴孩子一起成长读书心得-精选 篇4
伴孩子一起成长读书心得篇1
我喜欢读书,我的女儿也喜欢读书,可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才对孩子的发展、身心健康有益,一直是我的困惑。现代物质文明的发展,电视、网络对孩子的诱惑,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的儿童读物,虽然孩子喜欢读,可我觉着很多书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并不太好,甚至是有害的;而对孩子有教育意义的书,孩子又不喜欢。学校开展亲子共读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课外阅读,调动孩子和家长阅读好书的积极性。
为了孩子的暑假过得更加充实,我和孩子共同到书店选书,选书由孩子作主,这极大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买到孩子喜欢的书,孩子爱不释手。我与孩子商定每天写完作业阅读30分钟,孩子有兴趣可多读一些。在孩子的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孩子只是看热闹,看里边的小故事,显然对语文知识能力的培养及教育没起到多大作用。于是开始抽空和孩子一起读书,但是由于工作忙,要全都与孩子一起读是很难做到的,于是我和孩子比赛,谁有时间谁看,看谁看得快,谁看完一部分都要给对方讲讲看了哪些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我和孩子互相讨论、交流,提高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时间的时候,我会给孩子读一段,让孩子享受倾听的快乐,然后共同讨论书中的故事、人物、语言,让孩子养成了读书,讨论,思考的习惯。以前孩子读书是读书,懒得做笔记,我和孩子共同读书以来,我们一起边读书边把看到的好词好句画下来,注重引导孩子记录好词好句,让孩子逐步养成了用心读书的习惯,而不是光看故事情节,一段时间坚持下来,孩子基本能做到边读边找好词好句,读书也用心多了,这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与孩子一起共读不仅是分享快乐,同时也要分享困惑。孩子不懂的地方我会谈谈自己的理解,或和孩子一起查资料,家长和孩子都在阅读中增长了知识,训练了思维能力。如今,我们的亲子共读是从被动读书慢慢转变为主动读书,亲子共读正在成为我们一家人的良好习惯,以后我们会不断改进方式方法,进一步激发孩子读书、思考的习惯,使孩子与书为友,与书为伴,在读书中健康快乐地成长。
伴孩子一起成长读书心得篇2
孩子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养育他们不像养活一株草,一盆花那样简单,呵护、陪伴、指引、欣赏......无论哪一样都不可或缺。
此从有了女儿,我就不失时机地阅读各种育儿经典,希望可爱的女儿能快乐的成长并且有一个幸福的童年。
上学期,从幼儿园买回一本《陪孩子一起成长》的书,我如饥似渴的读了一遍,很多生动活泼的案例提出了各种简单实用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我真正的用心品读,收获了很多理性的教育观念。其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一文引起了我心灵的共鸣。
人们常说:“书籍是人最安静、最永恒的朋友,也是人最容易接近、最智慧、最耐心的老师。”
作为老师的我深知幼儿读书的益处,因此从女儿牙牙学语开始,我就有意识的和女儿一起看图读故事、一起享受在温馨、快乐、充满爱的故事中。直到现在,每晚读书是我们的必修课,语气故作夸张的爸爸、讲述娓娓动听的妈妈,都让女儿陶醉在美丽动听的故事情节中,常常被快乐、明朗的故事情节所吸引。为了晚上能多读几篇故事,女儿会主动承担一些责任;为了能多听几个故事,女儿宁愿答应一人独立睡觉等条件。开始是妈妈读给她听,听熟悉了自己会读给小玩具朋友听,而且是以幼儿园老师的身份。现在女儿对认字有了强烈的欲望,读书时,自己用小手划着指,指哪里我读到哪里,在享受故事情节的过程中也认识了字。阅读变成了女儿睡觉前不可缺少的一件事,也成了女儿生活的一部分,女儿房间一只小小的书架上放满了各种精美的幼儿读物,充满了书香气息。
很小的时候,女儿只知道享受故事带来的乐趣,而不懂保护书,《东方宝宝》、《幼儿画报》《故事大王》《睡前故事》等精美的书经常女儿我弄得支离破碎、皮肉分离。
现在女儿懂得爱惜书了,读过的书基本上完好无损,从上幼儿园托班开始就成功地讲《小兔咕噜噜采蘑菇》、《三只小猪》、《小蛋壳托儿所》、《小壁虎解尾巴》等故事参加比赛,这都让女儿很有成就感,但女儿最喜欢的是《豌豆花儿》的故事,第一次听《豌豆花儿》,女儿很投入,走进了豌豆花儿的对话情景中,当听到豌豆花儿为了实现想有四个宝宝的愿望,竟然不怕干枯、凋零、变成黑色的粉末悄无声息的落入泥土时,女儿竟然趴在枕头上擦拭者同情的眼泪并哽咽着说:“妈妈,豌豆花儿太可怜了”,我劝她说:“别伤心,豌豆花儿很伟大”,“什么叫伟大?”女儿疑惑的望着我,“所有的妈妈都很爱自己的宝宝”我说。从那天起,女儿就喜欢上了《豌豆花儿》的故事,豌豆花儿的美丽、伟大、豆茎豆叶的无私都深深的吸引着她,美丽动听的故事引领着女儿成长,再大点,女儿就自己能认字读书了,我想象着她自己亲自读故事的美好......虽然我们不是最佳最好最棒的父母,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去实现孩子这些小小的愿望,陪孩子一起成长,无论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
伴孩子一起成长读书心得篇3
在学校召开亲子共读活动以来,我与儿子一起阅读《小布头奇遇记》和《怪城奇遇记》,读到高兴时,看到儿子哈哈的大笑,听着儿子“接着读!接着读!”的催促声,心里感到很满足,仔细想一想,与儿子一起阅读,真的体会很多。
平时总是发现儿子学的太慢,如此简单的东西却总是理解不了,自己急的不得了,后来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的样子,才发现儿子也真不容易,理解比什么都重要,暗暗的告诉自己要学会换位思考,至少在陪儿子阅读的我要有耐心,用儿子的思维体会儿子的生活,这也是一种收获吧。
与儿子一起阅读,通过一些小故事,让他知道什么是对错,让他知道一些简单的社会准则,从小就树立积极向上健康全面的的生活学习世界观。与儿子一起阅读,不仅儿子高兴,我自己也感到很快乐,虽然生活很累,工作很忙,但是拿着书给儿子讲故事的时候,就会不知不觉放松起来,感觉很温馨。
在阅读时,有时读错了他给我指出来,有时他也能给我讲一些他听到的小故事,问一些我回答不了的问题,才发现他比我小时厉害得多,发现互动学习的效果真的不错,学得轻松,掌握得也快,有点儿羡慕他,要是我们小时候也这样该多好。
与孩子一起成长 篇5
这是我和宝妈第一次写关于孩子成长的感想,回想三年多来的点点滴滴,感触颇多:有欢乐、有泪水、有收获、有遗憾…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愧疚和歉意。因为工作关系, 我们错过了太多孩子成长的美好画面,孩子的成长基本上是在奶奶的关爱下经历的。只是到了今年10月份,和孩子的相处才算基本固定下来。在看到很多宝爸、宝妈详细分享自己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我和宝妈感触颇深。和他们相比我们做的非常不足:孩子什么时候会爬,会走,会说话,都记不起具体的时间了,没有做过任何的育儿准备,没有看过育儿书,没有听过育儿讲堂,没有自己的育儿方法,我们对孩子的培养基本就是“散养”,但是宝宝的成长和进步一直是我们的骄傲。
宝宝给我带来的惊喜非常多:喜欢唱歌、喜欢背诵古诗词、喜欢模仿、记忆力强,还经常说一些“大人的话”。来到南京后,在幼儿园崔老师、齐老师、包老师的培养下,见识明显提高、自立能力的得到了显着增强,思维方式也是越来越活跃。现在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现在已经是大孩子了”。对于孩子的教育,谈不上什么经验,更多的是积累起来的教训。
1. 不要给孩子撒谎:作为爸爸妈妈来讲,我们经常犯的错误就是当孩子要干一件我们不同意的事情时,我们经常会用一个小谎言去欺骗他,让他不去这样做,老人更是容易犯这样的错误。但是这样做是非常不好的,在和公司老总谈到孩子时,老总说了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今天我们骗孩子,未来孩子也会骗我们”。一开始我们也没有太在意,但是宝宝会完全当真,如果长此以往宝宝对家长的信任就没有了。有一次,宝妈带他去逛超市,他看中了一款汽车,于是跑过去拿起汽车要我买,宝妈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能买,因为家里的汽车玩具太多了,他苦苦哀求我,宝妈说:“妈妈没带钱,我们的钱不够买”,宝宝听懂了我的话,很无奈的对我说:“那爸爸有钱,让爸爸买吧”。我为了不让他买汽车。于是说:“是的,爸爸有钱,爸爸可以买”。他又说:“好的,让爸爸买,那妈妈可以陪我看5分钟吗”?这个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过了有两个星期我出差回到家,宝宝一大早刚睡醒,只看他揉着眼睛对我说:“爸爸我的宝马汽车买了吗”?当时我很奇怪,然后编了另一个谎言说“爸爸忘了,过会就给你买”。后来我才知道事情原委。所以我们不能用谎言来欺骗孩子,孩子的天真会被大人的谎言同化。现在出去玩,都会提前给孩子做好约定,比如:提前告诉孩子:“爸爸今天就给你买一样东西”,等到他要买玩具的时候,让他自己选,并且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2. 让孩子学会坚强:现在孩子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对孩子一般都非常娇惯,甚至溺爱。尤其当孩子摔跤时,中西方家长更是表现出大不同。我们很多家长都会立马把孩子抱起来,然后除了问有没有摔着之外,更是用手或用脚去打绊倒孩子的台阶或者桌椅,替孩子出气。在看了西方在这方面的教育方式之后,在这方面我和宝妈经常做的就是首先鼓励他坚强,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问他“知道为什么摔倒吗”?我们帮他分析原因,尤其是是自己的原因,最后告诉他以后的注意事项,避免再次发生。
3. 让孩子有正确的是非观:老人经常说三岁看老,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孩子未来面对这样一个“失去信仰、容易失去自我的世界”,最后失去正确的是非观。着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说:“做正确的事情比把事情做正确更重要”。所以现在教育孩子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告诉孩子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情是错的,当然重要的并不是告诉他哪些事情不能做,而是应该告诉他应该做哪些事情。通过此把是非观从小印在孩子的脑子里。
当然,在教育孩子方面更多的还是反思,近期我和宝妈发现批评责怪孩子太多,几乎天天都会有。无怪乎因为孩子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做事。孩子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想想其实也很很正常,关键是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如何引导,我和宝妈也做好了约定,不准再随意责怪孩子,更多的要“沟通、教育”。不知道其他宝妈宝妈有没有这方面的烦恼或者有没有好的方法?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篇6
2007年9月18日,全国著名家教专家徐国静老师给南京首届新父母学校的父母们进行了一场《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讲座。讲座结束后,众多的家长带着家教方面的疑问围着徐老师久久不愿离去。对此现象,一位在场的教育专家由衷的感叹:现在许多行业都要求有上岗证,惟独做父母的不需要。每个成年人都有生孩子的权力,但又有多少父母是懂得教育孩子的呢?
㈠你会做父母吗?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位母亲满脸忧虑地告诉徐老师,现在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我们作为父母也面临着各种压力。当我们心情不好的时候,如果看到孩子在学习上又不上进,难免要唠叨。正因为如此,她上初二的女儿与父母的距离越来越远。以至于现在他们的女儿已经拒绝和父母沟通。女儿每天放学回家就关上自己的房门,房门上永远写着闲人免进的大字。作为母亲她很痛苦但又束手无策。在旁的另一位母亲痛苦的根源在于,她发现儿子经常撒谎,有几次儿子的谎言被她当场戳穿。没想到从此她和儿子就好像陌路。儿子不和她沟通,而她也总觉得儿子在撒谎。这位母亲对于和儿子相处感到束手无策。而另一位女儿已经是大学生的父亲所讲述的苦恼更让徐老师感到父母教育的重要。这位父亲说,他的女儿成绩很好,为了让女儿能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夫妻俩从孩子上初中后就不在家看电视,每天家里都保持相当的安静。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这本来是高兴的事,但现在他们夫妻俩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原来,他女儿上了大学后,住进了8个人一个房间的宿舍,由于女儿不能容忍宿舍里的吵闹,现在已经换了三个宿舍了,仍然无法与同宿舍的同学相处。现在,女儿已经有了抑郁症的迹象,甚至不想再读大学了。
面对父母们的种种困惑,徐国静老师坦言,教育孩子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她根据自己切身体会送给父母们六个字:发现、播种与交流。
首先要学会发现。发现孩子,发现自己。面对自己的孩子,许多家长都有恐惧心理。恐惧孩子学习不好,恐惧自己的孩子交友不当,恐惧自己的孩子不跟父母说真话。因为恐惧和紧张,在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往中建立了一个错误的机制。在学习上,父母一般采取诱惑、恫吓和过分保护的策略,在孩子的交友上,父母们又采取堵塞跟踪、威胁看管的方式。这样的结果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心灵的距离越来越远。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一搬不能接受。特别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本身就很叛逆。徐老师奉劝父母们要学会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感情。
其次要学会播种。播种爱的种子。徐老师说,现在的父母给予了孩子过度的关心和保护,致使很多孩子除了学习之外什么也不会,更别说去关心别人和帮助别人。由此造成很多孩子心理缺陷。其实,父母仅仅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不够的。要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爱的种子。这是对孩子一生都受益无穷的礼物。一个有爱心的人就会有责任感,就能够面对挫折,就会有好奇心和同情心,懂得理解别人,懂得充满自信的生活。
第三要学会和孩子交流。父母学会与孩子沟通的前提是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读懂孩子这本书。父母与孩子之间良好的沟通也是教会孩子将来如何与这个社会融合的重要途径。徐老师呼吁为人父母们: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目前比较落后的孩子,如果你的孩子正在遭遇失败,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学会拥抱孩子,抚摩孩子和注视孩子,让自己的孩子感觉到父母以他为骄傲。因为孩子的心不出问题,孩子的成长就不会有问题。
㈡如何做合格的父母
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一辈子的,家庭教育的力量是无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父母是一门大学问,根据心理学家对20多个国家的十万名8至14岁孩子的调查和教子有方家庭的经验,在孩子教育方法上应注意掌握以下几点:
1.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要总以为孩子小,太多事情做不好,当遇到困难时,可以提示孩子动动脑筋想一想,也可鼓励他们实践,通过锻炼使孩子获得自信,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虽然没有多少文化知识,无法传授孩子知识和技能,但他们却从小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让孩子终身受益。
2.设置一些小小障碍,放手让孩子去解决,培养孩子独立做事、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类父母一定是很有智慧的。他们深知能力的培养对孩子将来的生活一定会有所帮助。
3.经常给予鼓励和帮助,有进步应肯定,遇挫折时,要疏导,帮他分析道理,找出问题所在。
4.锻炼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平衡能力,锻炼孩子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的坚强意志和性格。家长在家中要营造宽松的氛围,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使孩子形成宽容、忍耐、客观平和的心态。
5.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素质,鼓励孩子与人交往,不应以“妨碍学业”,不让他去交往,更不要把孩子的同伴粗暴地赶走。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交,学会综合运用语言表达、书信通讯、运动旅游等途径,并培养诚信意识、现代意识和国际意识。
㈢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徐国静老师说,如果家庭教育仅限于如何培养儿童,而忽略真正需要提高的是父母素质,那么这样的家庭教育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父母素质不高,怎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又怎能培养出身心健康的下一代呢?为人父母者往往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孩子越大,就越不了解他她。是呀,孩子小的时候,你处处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指挥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并不曾真正体会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渐渐长大,你将会和孩子越走越远,代沟也随之产生,从而难以把正确的思想和经验传递给孩子,导致教育的失败。但如果父母从一开始就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那么,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也慢慢地读懂了孩子这本书,走进了孩子的心灵世界。这时,你距离成功的父母也就越来越近了。
徐老师忠告父母们:在孩子小时候如果你不把他当成人,当孩子长大了之后他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做父母是非常复杂的工程。没有拥有教育知识的时候,最好不要去做父母。因为,没有成功的家庭教育就没有成功的学校教育。当孩子进入学校的时候,他的身上已经留下了父母的烙印。父母的言传身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培养孩子,要多和孩子在一起,因为亲情的抚慰与关怀有助于孩子的成长;留心不要在无意中谩骂了孩子,孩子的潜能是否得到发展,需要的是鼓励,鼓励中的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替孩子作太多的决定,父母是孩子学习的辅导者而不是替代者,让孩子学会快乐生活。
父母的职责是帮助他们的孩子明白必须对自己负起责任。而要做到这些,父母的素质起决定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的第一步,应是父母教育;家庭教育的重心,应是父母教育;并且需要真正提高父母素质。父母教育是家庭教育成败的关键。
㈣在教育孩子中父母应避免做的事
1.孩子在场不要吵架,任何时候都不要对孩子说慌,父母之间要相互谦让,相互谅解。
2.父母与孩子之间要保持平等关系,孩子的朋友来家做客时不要表示不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要尽量全面答复。在孩子的朋友面前,不要讲孩子过错。
3.不要过分地强调孩子的缺点;对孩子的爱要稳定,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或打骂。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讲他人的坏话。不可在孩子面前泄露别人的隐私。不可说孩子无法理解之事。不可谈论使孩子忧虑而又无能为力的话题,否则会变成孩子沉重的精神负担。
㈤在教育孩子中父母应该做的事
1.你会每个月至少带孩子去一次书店看书吗?从小就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孩子终生受益。
2.你会给孩子订一种以上适合孩子阅读的报刊吗?很多家长经常给孩子买衣服、买玩具,但极少会给孩子订阅报刊杂志。
3.你会培养孩子关心天下的广阔胸怀吗?你会买一个地球仪、一张世界地图、一张中国地图放在家里吗?每当新闻报道到哪个地方,你会和孩子把哪个地方找出来吗?让孩子足不出户就可以“行”万里路,天天播放新闻,孩子就“阅”尽天下了。
4.你会让孩子做家务吗?孩子首先是人,即使孩子将来成为伟人,现在能把饭菜做出来就饿不了他。什么东西都要学习才会的,不给孩子机会锻炼他怎么会?
5.你会在孩子睡觉前跟他聊聊天吗?父母在孩子睡觉前和他们聊聊天,这个时候是父母和孩子最佳的沟通时间,然后道声晚安。
㈥国外父母如何教孩子自立
在发达国家的家庭里父母普遍都重视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
在美国,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父母从孩子小时候就让他们认识劳动的价值让孩子自己动手修理、装配摩托车,到外边参加劳动。即使是富家子弟,也要自谋生路。美国的中学生有句口号:“要花钱自己挣!”
在瑞士,父母从小就着力培养孩了自食其力的精神。譬如,十六七岁的姑娘,从初中一毕业就去一家有教养的人家当一年左右的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学。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锻炼劳动能力,寻求独立谋生之道;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学习语言。因为瑞士有讲德语的地区,也有讲法语的地区,所以一个语言地区的姑娘通常到另外一个语言地区的人家当佣人。其中也有相当多的人还要到英国学习英语,办法同样是边当佣人边学习语言。掌握了三门语言后,就去办事处、银行或商店就职。长期依靠父母过寄生生活的人,被认为是没有出息或可耻的。
在日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自强精神。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一个小背包。要问为什么?父母说:“这是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上学以后,许多学生都要在课余时间,在外边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照顾老人做家庭教师等挣自己的学费。
㈦培养孩子主动学习十法
1.孩子每天上学前,告诉他放学回家后将一天所学的内容讲出来;
2.每天让孩子在书桌前坐10分钟;
3.将孩子学习每科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
4.在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开始前的半小时或1小时定为孩子的学习时间;
5.给孩子制定的学习目标放在“量”而不是“时间”上;
6.让孩子彻底放松地玩;
7.当孩子的注意力不在学习上时,最好不要强迫孩子学习;
8.开始学习前,让孩子整理一下书桌;
9.饭前和饭后一小时不要让孩子学习;
10.孩子学习过程中休息时,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而且最好让孩子离开书桌。
成功家教让孩子健康成长
孩子的问题总能引起家长和社会的格外关注。昨日,由本报和郑州一中联合举办的“成功的家庭教育艺术”公益讲座在省人民会堂获得了极大成功。
讲座于9时开始,一直持续到13时10分,能容纳数千人的会场座无虚席,秩序井然,掌声不断。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教授岳晓东和上海教委心理健康主管、复旦大学教授、瑞士兰德学院客座教授张志刚,分别运用多媒体演示,讲了“21世纪孩子的10个„学会‟”和“成功家教的艺术”。
㈠教孩子十个学会
在全国20多个城市做过讲座、担任全国9所大学客座教授的岳晓东博士,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重点讲了21世纪孩子的10个“学会”。
岳晓东说,现代社会,父母给孩子最大最好的礼物莫过于给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就要教会孩子十个“学会”:
一要学会吃苦,现在不懂得苦,将来就不懂得甜,教育孩子逆境中自强;二要学会创造,其实孩子并不缺乏创造力,而是缺乏对创造力的赏识,学会创造就是学会成功;三是学会爱父母,知道父母恩;四是学会爱护心理健康,既能接受表扬也能受委屈,这同爱护身体同等重要;五是学会欣赏他人,欣赏自己而不欣赏他人是自恋,欣赏他人而不欣赏自己是自卑,既欣赏自己又欣赏他人就是自信;六是学会自我批评,自我批评不是自我否定,而是自我激励;七是学会自学,此乃独立之本;八是学会自我设计,不断地认识自我,突破自我;九是学会幽默,幽默是创造力的突出表现,也是减轻生活烦恼的良药;十是学会自理生活。
㈡五句话说与家长
张志刚教授在讲授成功家教的艺术时,送给父母五句话:
第一句话:对孩子永远要鼓励多于责备。注意孩子的“自我感”非常重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自我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第二句话: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太急,有平和的心态,才能想出并使用最合适的家教方法,也才能影响并培养孩子的健康性格;
第三句话:多给孩子一点耐心,多听孩子说。现在孩子对家长没有话说,是因为家长没给孩子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没能“同感”自己的孩子;
第四句话:不要小看对孩子的品格教育,进再好的学校也不是目的,成功就业和终身幸福才是目的,注意培养孩子的品格,包括青春期的教育;
第五句话: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安静,有读书氛围,并要做好孩子考试前后应有的关怀。
㈢关注孩子心理健康
“我的儿子今年7岁,很内向,男孩不跟他玩,他爱和女孩玩,怎样扭转这种情况?”“我的孩子迷恋上了游戏,讨厌学习,我怎样才能说服他?““我是学播音的,就因为第一学期老师总批评我,现在一看见话筒就害怕,怎么办?”昨日上午的讲座结束后,意犹未尽的市民昨天下午又来到商城饭店,和专家面对面交流。
张志刚教授告诉记者,他曾在许多城市讲学,郑州的家长如此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真的很少见。他说,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的作用固然重要,孩子自身的调整也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上海的大中小学教师都要进行心理辅导培训,并有专人搞心理咨询,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岳晓东博士说,和国外相比,国内的心理教育差距很大,意识很差,首先就表现在学生本身。国外的小学生遇到问题时,会很自然地想到去做心理咨询,而我们就没有。要做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写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7
读了徐秀莉老师的《与孩子一起成长》一书之后,使我认识到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如何把孩子培养成才,父母的一言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书中提到“赏识教育”对孩子应该多鼓励少批评,而批评呢更要注意方法得当。女儿写作业,考试非常大意经常出错,我总是批评多于鼓励。现在想想: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压力,对学习没有兴趣。适当的给予鼓励,能让孩子找回自信。徐老师提到“孩子的学习首先要自愿,有兴趣,才有动力。”家长总是盲目的要求孩子学这个,学那个,一到周末时间家长孩子忙的不可开交,却从不问孩子,想不想学,有没有兴趣。看来作为家长首先要经过孩子的同意,然后往孩子的兴趣方面发展,孩子有兴趣,自然学的好。
我觉得书中的每一篇小文章,每一个小故事,每一句教育感悟,让我非常受启发。也感觉到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很多不到之处,今后能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孩子,使孩子能够茁壮成长。
与孩子一起读书心得体会 篇8
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我们做家长的考验,我们应督促孩子每天朗读一篇文章,让孩子有意识的识记文章中好的句子和词语。在读书中遇到问题提出疑问时,做为家长应尽量正确的回答孩子疑问,遇到回答不出来的问题时一定要翻阅其它书,一定要正确对待回答孩子之疑问,要帮助孩子提高思维空间、想象空间,第一次接触的词语要重复的阅读和深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样记忆才会更深刻。
怎样让孩子在读书中获得丰富知识呢?我认为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对写作有一定帮助,要在写作中用上平时读书中学到的好的词语,只有多读、多看、多用脑子去想,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其次,提高孩子的读书兴趣,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经常带孩子去书店购买一定的书籍,经常和孩子谈话,在谈话中发觉孩子的优点和缺点,为了让孩子对读书感兴趣,可以多给孩子提供做家务,做小实验的机会,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不要让孩子感到生活的枯燥无味,挑选一些内容丰富的书籍让孩子阅读,引导他们怎样去理解书中的内容,只有理解了书中的内容,才能让孩子大胆去写作,用这种读写结合的方式去提高孩子独立写作的能力。
只有通过亲子阅读,才能让我这个做家长的更加了解自己孩子想的是什么,让孩子懂得了只有辛勤的付出,才能有丰厚的收获,真正体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真正含义,使孩子更加喜欢读书和爱护书了。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读后感 篇9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课堂》的记者采访中国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的一篇访谈录,孙老师回答了几个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孙老师的回答中有一段话使我感觉非常及时。那就是当记者问孙老师: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方法很多,哪些比较重要呢?孙老师回答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
孙老师所提出的四点方法使我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回想起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忽略了太多,特别是尊重孩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做为母亲我也付出了很多,但也给孩子制造了许多压力,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因为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早出晚归,根本就顾不上和孩子交流了。孩子算是很乖的了,他没有跟我提要求,学习也算过得去,也没有淘气,但是他经常会和我说起学校发《父母课堂》了,老师要求写读后感。我也知道这本杂志很好,于是也抽空读一下,可是由于每天要面对很多杂事,很多文章我也是一看而过,更不用说写出读后感了。直到前个阶段,工作不太忙了,我有点时间陪孩子了,他的一些习惯让我有点无法适应,但却不知如何改变。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大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孩子需要的不是唠叨而是具体的帮助。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和孩子做深入的交流,更不用说具体的帮助了,所以造成现在我想尊重他的想法,但却不知他在想什么。
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读书感想 篇10
每一位父母都深爱自己孩子,并心甘情愿的付出。但是,每一位父母经历和方式都不尽相同,成功的的经验要持之以恒的不懈坚持,更要精益求精的深入总结,并举一反三地全面借鉴,失败的教训要引以为戒,防微杜渐和标本兼治。科学有效地开展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学),家庭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
但是,若想实现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科学有序、快乐健康的成长,却并非易事。帮助孩子科学有效地养成好的品质和习惯,也是一个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过程。结合我十年期间与儿子共同学习成长的经历,我感觉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父母要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积极向上、以身作则,为孩子启动榜样作用:
一、针对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的自身特点、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应该具备的能力,父母首先要提前虚心学习,并针对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进入正确的轨道。父母要甘于做好孩子垫脚石,父母的素质对孩子影响巨大。
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养成擅思考、勤参与、多动手和常总结的生活和学习的好习惯,并勇于实践、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过度包办、代劳和溺爱孩子的父母其实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权利。
三、不要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超过孩子年龄段应该掌握的知识,家庭教育不仅要科学有效、系统有序,更要形成良性的循环。
任何知识在初次学习的时候对孩子的触动和促进最大,假如孩子都提前学习,不仅减弱了孩子的这种认知能力的培养深度,还会导致孩子厌学的不良习惯。
四、父母要学会和孩子一起去面对荣辱成败和艰难困苦,战胜挫折和困难更快的成长,减少指责和批评,多些鼓励和引导。父母和孩子一起养成积极文明的言谈举止。培养孩子养成敢于担当的好品质,也能获得更多学习机会。
五、很多好吃好喝好玩的礼物和生活品,或者一些特殊的自由和权限都可以针对他们的具体良好表现,以奖励的方式发给孩子。让好孩子多体验下付出就有收获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促进孩子形成好的习惯,并坚持不懈地去提高。
六、孩子在不同事情第一次出问题时,要积极主动及时分析改正,防微杜渐,防患未然。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成为孩子最信赖的良师益友。在父母身体力行的潜移默化中,父母与孩子一起快乐的成长,让美好快乐的童年充实着每一位孩子的憧憬。
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读书感想 篇11
在生命的长河中,每一天我们都是在成长。孩子并不是上苍赐予父母的礼物,父母并不是孩子的所有者,可以随意地主宰孩子的一切;每个孩子而是上苍安排给各自父母在漫漫人生路上的同伴,一起细细品味点点滴滴生活的欢笑与泪水、付出与收获、成功与挫折,相互依赖与支撑,同时给予对方安全、信心以及生活的勇气。
十月怀胎,呱呱坠地,51cm的身高,3600g的体重,是一个新世界的伊始。柔嫩的肌肤、无邪的眼神、天真的笑语,还有那让人难以抗拒的童趣,带给家庭无尽的欢乐与幸福,同时带给父母的还有本能的责任、无数的不眠之夜、以及那不停歇的牵挂。
造物主虽然为每一个人赋予了一颗心,父母在孕育生命的同时,还自然而然、本能地用一颗心衍生出多个心,用心地耕耘未来,伴随着孩子一起成长。
首先是爱心。舔犊之情,人皆有之。父母对孩子的爱心,应该是动物的本能,无需熬述。有意识去爱当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有能力去爱以及会正确的爱,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并不是每一个父母都能够做得到的。比如,孩子想吃面条,父母只会熬粥显然是不够的。现实上,很多人也是在为人父母之后,努力修炼了爱的能力,就鲜有“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扰了。另一个关键是要学会正确的爱。比如,溺爱虽说也是一种爱,但却可能会误导孩子一生,就不是一种正确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多少类似的剧情在上演?天下又有多少父母正以爱的名义,却又是毫无知觉地摧残着孩子的幸福?
其次是耐心。特别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最最需要的是耐心,最难得的也还是耐心。面对多彩而又繁杂的大千世界,丰富而又缥缈的人情世故,广博而又奇妙的文化知识,对于一个成年人而言,也并不是都能够明白其间的道理与奥妙的,虽然很多熟视无睹,甚至是麻木了。但是,对于一个初生而又懵懂的孩子而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奇特与有意思,随时随地都是在努力地学习,饥渴地摄取各类知识。有时问的问题是极其简单的,有时问的问题或许是无聊的,有时问的问题还是一遍又一遍是重复的,为人父母的耐心就是不厌其烦,不急不躁,心平气和地为孩子一次又一次释疑解惑。
再次是细心。特别是在孩子的生活护理方面,更需要为人父母的细心。孩子身体还没有发育成熟、心智还不健全、习惯还有待培养、是非观念不清晰、好坏判断还模糊,有时还不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还控制不好自己的行为,需要父母悉心、细心全面地照顾。比如:饮食方面,需要多餐,幼儿阶段还需要特别的进行细致加工;卫生方面,需要勤洗澡、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换洗衣物;
睡觉方面,在孩子翻动时,要及时让孩子上厕所,在孩子踢被子后,防止着凉,要时不时地为孩子盖好被褥;安全方面,更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出现的状况,提前做好预防,防止孩子受到意外的伤害,在细节上考虑更要周全些。
再次是恒心。生活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日子组成的,每一日子都是生活的一个小片断。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孩子不是一天长大的。做父母的不能今天有爱心、明天有耐心、后天有细心,还美其名说变着花样过生活,其实,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是真哟。事实上,我孩子一晃都快4岁了,慢慢开始喜欢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而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每天却慢慢变少了,并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孩子和父母相处的时间进一步却反相地将会越来越少了!上小学后,孩子将会更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上中学后,孩子或许还会有叛逆期;上大学后,孩子可能一年只能回来几次;大学毕业后,要是在远方工作,可能几年只能回来一次;当孩子有了孩子之后,做父母的或许只能接接电话、看看照片了。所以,其实恒心原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孩子能呆在父母身边的日子是多么的难得与宝贵,为人父的我现在非常珍惜与享受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
最后需要一点狠心。特别是在培养、训练孩子品格与意志方面,非常有必要需要有一点狠心。父母缺乏狠心、无原则的妥协,对于孩子而言不亚于慢性毒品的危害。如果说孩子的啼哭是不舒服的表现的话,孩子的哭闹声对于父母来说就是一种纠结的折磨与煎熬,为人父母的都特别不愿意听到孩子的哭闹声,但是,在孩子无理取闹时,在有品行不端表现时,在意志薄弱之时,做父母的必须要有狠心,帮助孩子克服不足,塑造优良品质。毕竟,漫漫人生路,还得靠孩子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人生路上的坎坷,还得孩子自己去跨越。做父母的也都没有办法替孩子承担所有的苦与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孩子赚足亿万家财,不如狠点心来塑造孩子的优良品质,更受用一生,在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终究会明白父母的苦心的。
为人父母的我经常给孩子说“孩子可以不听父母的话,但是不能不讲道理”。因为懂道理远比听话更重要,况且任何人的话都不可能百分之百是对的,并且,过于听话的孩子由于太迷信权威,就会泯灭孩子难得的创新思维。
努力让孩子保持住纯真的童心、奇妙的好奇心,长大后成为一个善良、勤奋、勇敢、敢于承担责任的男子汉,是我的企盼,也是我的努力方向。
为人父母的我要努力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是孩子的幸福,更是父母的幸福,还会收获双份的开心,何乐而不为?但我也深知要真正实现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真的不太容易。
记录孩子成长的亲子日记 篇12
儿子认真地书写得到我的表扬,女儿说:经过我的认真练习,今天就画~地球防卫队。我好奇地问:地球防卫队是什么?我怎么不知道啊?儿子争着说:你当然不知道了爸,是动画片《蜡笔小新》里面的人物。女儿说:一会我画完给你介绍。
“爸爸,过来看看,这就是地球防卫队”女儿喊到,儿子说:还真像,可以啊李韵淇,我一看,原来是一幅四人动画片人物,各有特点,还真不错,我说:女儿真厉害啊!这样的人物都可以画出来,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咱们拍一下发到群里如何?女儿立马阻止说:不行不行,说不定群里有的同学比我画的更好呢?我要继续锻炼。我说:也行,练到自己满意在拍照。
她又认真地涂起颜色来,看着那聚精会神的样子我非常高兴。
【与孩子一起成长--亲子读书感想】推荐阅读:
伴孩子一起成长读书心得体会06-11
与孩子一起成长散文09-09
与孩子一起快乐成长12-25
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心得体会10-13
和孩子一起阅读感想08-28
陪孩子一起成长05-15
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07-21
和孩子一起成长感悟10-19
我和孩子一起读书07-02
陪孩子一起读书心得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