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

2024-10-04

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精选6篇)

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 篇1

浅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党校法律专业毕业论文 XXX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治国方略的确立,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在治国方略的探索上走向成熟,同时,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思想,也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治国经验的深刻而全面的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治国,从它的基本含义来看,指的是通过国家与社会的合作,引导公民有序、有控、有规范地进行各种活动,以便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治国既需要强制,又需要协调;既要加强法律建设,又要加强道德建设,前者的功能主要是法治,后者的功能主要是德治,二者结合越紧,就越能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一. 以德治国思想是对传统德治思想的批判吸收

以德治国思想是21世纪之初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的,是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结合当代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趋势,重新认识中国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重新评价西方伦理道德思想,批判吸收传统德治思想中在今天仍然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内容,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建立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新型的思想道德体系。

(1)批判吸收中国传统德治思想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5千年的文化积淀,其中关于人的道德修养的智慧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要丰富和全面。道德历来就是人们修身养性,完善自我乃至治国安邦的重要工具。传统道德观念固然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但数千年来,它们又的确充当了维系整个中华民族精神纽带的作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德治传统,从原始社会一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传统的德治思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完善的伦理道德体系,为我国传统治国实践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懂得用道德来调节人们的关系。4千多年前,禹以其高尚的德行为后世治国者树立了榜样。《史记》中写道:“禹为人敏而克勤;其德不违,其亲可仁,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出,伟伟穆穆,为纪为纲。”‘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其品德高尚最好的证明。《左传》记载周代人对禹由衷赞美的话说:“美哉禹公,明德远矣!”

公元前11世纪周公旦提出了‘敬德保民’思想。他的‘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说明周公十分重视道德在治国中的作用。三国时期,曹操写诗赞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道出了道德在治国中的重大社会价值。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关于德治的争鸣促进了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发展。孔子尊崇尧、舜、禹、周公等人物,倡导‘为政以德’的治国思想。对于德治,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说,执政者治理国家只有施行德政、德治,才会有威信,才会得到百姓的拥护和归顺。孔子还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孔子看来,刑、政只能起镇压的作用,德、礼则可以笼络人心。孔子的这一认识,揭示出了德治的独特作用。

孟子也主张对百姓要重视道德教化,力主施行仁政。孟子曰“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又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在孟子看来,道德所带来的社会政治功能,是直接用政治手段所达不到的,揭示出德治的社会价值是任何其他东西无法比拟的。

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继承了前代的德治思想,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如何‘为政以德’的统治谋略,并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其道德观念。唐朝史官吴兢编著的《贞观政要》中记载了李世民励精图治,纳谏任贤,轻徭薄赋,改革吏治,促进了唐朝生产力的发展,成就了空前繁荣的‘贞观之治’。

我国传统德治思想是中国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不乏合理的成分,也包含着许多应该抛弃的东西,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既不是对我国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的完全搬用,也不是与我国古代儒家德治思想绝然对立、毫不相干的,而是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批判地吸收儒家德治思想在今天有积极现实意义的内容。

今天我国讲以德治国,讲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是无产阶级道德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反映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规范,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新型道德,而不是反映和代表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不是儒家宣扬的那一套‘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我国今天所提倡的德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德治,指的是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培植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样的德治,不同于历史上的德治。

我国历史上传统德治思想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在君权神授体制下,标榜德治其实是对君主个人及整个官僚阶层的道德尊崇。德治思想中所主张的‘以民为本’其实并未赋予民以平等的地位和权利。传统德治思想对君主道德行为的尊崇,对庶民的道德教化,极容易使人产生‘君临天下’的看法,最后形成积淀深厚的封建皇权意识、人治思想,而正是这种意识和思想阻碍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建立。就此而言,传统德治思想是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相冲突的。

社会主义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宪法赋予的,人民是治国的主体,中国共产党根据人民的授权执政,代表人民治国。今天,我们讲以德治国,就必须对传统德治思想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如,民本、公正廉洁、教育与惩罚相结合、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等实行批判吸收,对其中的一些糟粕加以剔除、抛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江泽民对儒家德治思想采取了扬弃的态度,是批判的吸收,革命的改造,而胡锦涛则在此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出了“八荣八耻”新时期衡量道德标准的尺子: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儒家德治思想主张道德至上,认为法是治标的,道德治国才是治本的,德治高于法治。儒家过分夸大了道德的作用,事实上,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是单纯以道德治国的,而几乎都是法治与德治并用。江泽民讲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虽是并提,但侧重点不同,依法治国中的法不只是手段,也是目的,即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德治国中的德,具有手段的价值和作用。道德以法律为后盾,没有法律保障的道德,是软弱无力的。因此,我们党讲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的,脱离依法治国讲以德治国是行不通的。

(2)批判吸收西方先进伦理道德思想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应该从我国优秀传统经验中吸收有用成分,也应该批判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精华。我国现在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就要求我们应以广博的胸怀批判吸收西方的先进伦理道德思想,丰富社会主义新型思想道德体系。

西方伦理道德思想,主要是指自古希腊、古罗马以来的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随着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构建起来的西方资产阶级伦理道德思想。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内容十分纷杂,其中突出的有三个方面:

第一,主张个性的伦理价值观。主张个性是资本主义道德思想的基础,是当代西方世界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它发源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主张用人性否定神性,用理性代替神启,用人权对抗神权,提倡个性解放和思想自由,颂扬现世生活的幸福和个人的人生价值。它认为一切政治性价值和经济性价值都必须立足于个人,在经济生活中表现为强调个人经济行为自由,反对政府的过分干预。

第二,功利主义的价值导向。功利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对中世纪宗教禁欲主义道德的否定。功利主义价值观认为利益是道德的基础,以功利作为评价道德善恶的依据,认为人都有趋乐避苦的本性,如果一种行为带来的快乐成分占优势,它就是道德的善的行为;如果一种行为带来的完全是快乐而没有痛苦,就是最大幸福。一个良好的社会应顺应人们的功利主义追求,通过立法和道德,以促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第三,正义公平的道德观念。正义公平的道德观念起源于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所倡导的理智、正义、节制、勇敢的道义观,在近代表现为资产阶级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公平正义的道德观念主张社会正义的原则有两条:公民平等自由的原则;补差原则。认为如果能实现上述两条原则,社会和经济生活就实现了正义公平。

总的来说,西方伦理道德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根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它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相配合,促进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思潮,包括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的文化包括伦理道德产生较大影响。对此,我们应批判吸收西方先进伦理道德思想,对其中的一些合理成分,实行批判吸收,对其中的一些糟粕加以剔除、抛弃。

总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继承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也需要正确对待传统德治思想,批判吸收其合理成分,剔除其腐朽的东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以德治国不是人治,也不会削弱依法治国

江泽民在21世纪之初提出以德治国,决不意味着从理论上退回到人治,也决不会削弱依法治国。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与古代的人治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的,是在依法治国基础上提出的治国方略。

人治形成于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在我国历史上,法治、德治、人治作为治国模式,都曾经出现和适用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主张德治。他们认为,国家主要应由具有高尚道德的圣君和贤人通过道德来治理和调节社会关系,指引人的行为。主要寄希望于依靠一个贤明的君主来实现圣人之治,儒家强调德治而轻视法治的作用。战国时期形成的法家,主张法治。他们认为,国家主要应由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者通过强制性法律规范和制度来治理和调节社会关系,指引人的行为。主要寄希望于依靠一整套普遍得到遵守的法来治理国家,法家强调法治而轻视德治的作用。但在历史上,无论是儒家的德治,还是法家的法治,都摆脱不了君主的一人之治,都必然导致人治的结果,其本质都是人治。人治的本质,就是人大于法、权大于法、言大于法,就是社会的管理者不受法律的约束,凌驾于法律之上,而且以个人的意志和好恶随意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规,立法、执法不讲程序。社会主义制度不允许这种现象出现,中国历史上的人治既与社会主义法治相对立,也与社会主义德治相对立。

中国历史上,儒家之所以在春秋时期提出德治思想,是由于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现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想通过一些改良的办法和道德感化的手段来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他们既看到了统治者和劳动人民之间的根本对立,又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劳动人民反抗力量的巨大,所以提出了一套调和阶级矛盾的比较细致和有所让步的统治方法。儒家德治思想过分夸大道德的作用,过分夸大君主的个人作用,把君主的个人意志置于劳动人民之上,劳动人民只能附首听从这种特殊人物道德力量的支配。到了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天下趋合,这种特定的历史环境,决定了富国强兵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也成为法家法治思想的最直接目的,所以,法家特别强调法的威严。但是,法家法治思想中,虽然也有‘法不阿贵’的原则,但却从未谈过君主的行为要受法律的约束,对君主而言,法律只是治国的工具而不是约束自己的规范。中国历史上有法,也有法制,但一直又是法制不健全的国家,因为那些法都有着鲜明的阶级性,法律是对下不对上的,君主的意志就是圣旨,就是法律。不但君主不受法律约束,而且还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特权。法都是用来对付老百姓的,对于统治者来说往往是无法无天,权力就是法,‘朕即国家’就是最典型的说明。因此,在我国古代社会,德治、法治往往变成人治,即君主家天下的一人之治,出现人治代替德治、法治的状况。在整个中国古代社会中,压根就不存在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起来的近代意义上的法制制度,实行的却是君主一人家天下之治的封建专制制度,这就决定了君主无论采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国家,都只能是人治的不同手段而已。儒家的德治固然不是在法制的范围内来施行的,法家的法治也不是在法制的范围内来施行的,因此,中国历史上无论是主张法治或者德治,都只能导向人治。

今天强调以德治国,不意味着退回到传统人治模式中去,也根本退不回去,因为社会基本制度完全不同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决定了今天的以德治国不会由于社会制度的原因而打上人治的标记。今天讲的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的德治,是在法律制度范围内的德治,是与法治相辅相成的德治,而不是超越甚至凌驾于法律制度之上的德治。所以今天的德治不是人治,也不会导向人治,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真正的德治。

今天的以德治国与中国古代的人治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与社会主义法治不可分割的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手段,讲的是以社会主义道德来治理我们的国家,是反映和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道德,而不是反映和代表着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道德,因而同中国古代的人治严格区别开来。今天的以德治国是与依法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在坚持依法治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法制国家的同时,坚持以德治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思想道德文明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而且是以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

今天提出以德治国,决不意味着削弱依法治国。从法律与道德的属性看,它们都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规范,虽然分属于不同的范畴,但是具有相同的共性和不同的个性。二者的功能是互补的,二者的基本方向是一致的,它们不仅具有相对独立、相对并列的互补作用,还具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互通关系,因此能相互促进,相互辅助,在规范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无论是强调法治还是德治,前提都是在法制社会的基础之上,法律和道德都是在法制社会的范围内调整社会关系的具体方式。我们实施的德治,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重视道德教育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德治。法治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在法治不到的地方,就需要德治来调节。如果全民素质低下,违法犯罪现象就会大量出现,社会治理成本也将大幅度提高,甚至会出现法不责众的局面;如果领导者和执法者没有好的道德素质,再好的法律也起不到好的作用。只有通过有效地运用法律和道德两种手段,领导者和执法者的道德素质、责任感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道德水平提高了,守法的意识增强了,社会主义法治才能搞好。重视法治不是排斥德治,重视德治也不是排斥法治,而是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使法治和德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形成合力来治理国家、管理社会。

强调以德治国,从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相互关系的角度看,本身就是对法律规范的一种强化,是通过加强道德建设特别是加强道德教化的功能,巩固法律的道德基础,以道德的正当性保证法律的正当性,尤其是保证立法和执法的正当性。必须排除的一个错误观念是,不应该认为谈依法治国就只能谈法律而不能谈道德,似乎一谈道德就是对法治的否定和对依法治国方略的破坏。实际上,法治本身也包含着道德教化的内容,例如,在我国,对违法犯罪分子,既要依据法律进行制裁,也要本着人道主义的精神教育感化他们,使他们悔过自新,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不能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对立起来,如果在依法治国的同时没有以德治国的位置,那么,要想真正达到依法治国的目的,也是十分困难的。

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提出的,因此,它不但不是对依法治国的削弱或否定,而且是对依法治国的进一步肯定和强有力的支持,是加强法治建设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是要更好地和法治一起发挥功能,治理好国家。以德治国是坚持依法治国的重要措施,道德建设加强了,人们的道德觉悟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守法意识就加强了,我国社会守法的基础就更加牢固了,因此,实施以德治国,丝毫不会损害依法治国的实施。在大力强调依法治国的同时,充分估量到道德对于调整社会关系的不可缺少的作用,强调以德治国,强调有效地运用法律和道德两种手段,是治国理论大大前进了一步。

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

纵览各国历史,许多国家在治国时,都会采用法律和道德这两种治理国家的基本手段,但是总体来说,大多数国家没有很好地真正做到两者相得益彰的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在科学总结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从我国历史发展看,法律和道德都是治国的手段,统治者不会单纯依靠法律或道德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历史上,很多思想家都主张法律与道德并用,只不过在侧重上有所不同,如‘德主刑辅’、‘内儒外法,霸王道杂之’等。在我国历史上既出现过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典范——开元盛世,也出现过单纯用德治不讲法治而很快被吞并的鲁国和齐国,以及只讲法治却忽略德治从而也导致亡国的秦朝。

儒家治国主张‘德主刑辅’,但在中国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这一主张并未得到真正施行。战国时代,在秦朝统一中国直至秦朝灭亡这段时间里,大行其道而又大获成功的是法家的法治思想。以商鞅、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用严刑峻法的治世之策,帮助秦国变法强兵,使秦国由弱到强,最终吞并六国,完成统一霸业。在这个过程中,秦始皇把法家思想推到极至,试图用严刑峻法、用暴政来巩固家天下万世不衰,结果却是民不聊生、众叛亲离,落得只经二世就灭亡的可悲下场。从秦国统一中国到秦王朝迅速覆灭、汉王朝兴起以至强盛的过程中,以陆贾、贾谊特别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家,帮助西汉王朝总结了秦朝重法轻德由盛到衰以至灭亡的历史教训,体会了民心向背,水亦载舟、水亦覆舟的王朝更迭的历史规律,最终促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这不等于说封建统治者不重视法治,恰恰相反,他们从来没有放松过用法律维系一姓家天下的封建统治。在我国历史上,自战国时期法从礼中独立出来后,历朝历代都有法,并且成为了历代王朝实施统治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古代,从秦朝开始,就形成了非常系统的封建成文法,《秦律》、《唐律》、《宋律》、《明律》都是高度完备的成文法。当然,封建统治者更加重视德治,并以这种统治强化人治,再辅以法治,施行‘内儒外法’的霸王之术。

中国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唐朝,统治者提出了一整套关于如何‘为政以德’的统治谋略,并以法律的形式强制推行其道德观念。统治者一方面搞‘贞观修礼’,制定了一套封建的道德体系,以‘正家’、‘定天下’;一方面又制定法律,形成了我国历史上最严密、最系统的封建法典——《唐律》,‘制礼以崇敬,立刑以明威’,促进了社会的繁荣发展,出现了像‘开元盛世’这样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是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典范。所以,我国传统治国方略基本上采取的是德治与法治兼治,内儒外法的霸王之术。

中华民族的数千年文明史告诉我们,治理国家时,只有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才能赢得民心,保持社会稳定,国家安宁。历史告诉我们,那些治理国家时只用德治或只用法治的王朝,都走向了衰落灭亡。法治可以让人身服,德治则可以让人心服。高明的政治,总是把两者相结合,使宽猛刚柔配合得恰到好处,从而达到社会治理的目的。秦代以后出现的太平盛世,包括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的‘开元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等等,在治国方面无不显示着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作用和价值。

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历史上也并非都是实施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治国方略的,统治阶级往往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需要,或者重视法治,或者重视德治,由此产生了各种社会负面影响。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其发展初期,重法轻德,宣扬法律至上,强调‘法不容情’,后来却导致西方社会人情观念淡薄,社会缺乏亲和力,各种社会弊病层出不穷。如今道德的缺乏已经造成西方普遍的精神危机,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构成严峻的挑战。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人类需要寻找和重建“精神家园”。

现在,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在强调法治,视法律为治国的最高原则,同时也纷纷讲求道德的作用。当今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不仅用法律规范市场秩序,而且重视用道德调节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他们在法治与德治的结合上,有许多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借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重视由政府来推行道德建设。大体上有两种做法,一是由国家制定统一方案、政策和设置专门结构,统一进行德育管理,日本、法国、新加坡等国家采取这一方法;二是由国家制定政策,仅仅规定德育的目标。至于具体的道德教育工作,则由相关机构、部门根据对象与工作性质,自由实施,不作强行规定。美国、加拿大、北欧一些国家采取这一方法。还有一些国家采取道德立法,把一些道德准则和要求用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使道德规范能够在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下对人们的行为起到更好的调节作用。

世界各国中,治理国家讲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最典型的是新加坡,新加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很大程度得益于法治和德治的结合。新加坡倡导儒家思想治国,同时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其中,将很多道德性要求纳入法律规范,如新加坡法律规定,随地吐痰一次,罚款70新元;上公共厕所忘记冲马桶,初犯罚款150新元,再犯罚款500新元,这相当于普通工人月工资的三分之一;等等。这表明,在新加坡,法律与道德既相互渗透,相互配合发挥作用,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使人们的日常行为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得益于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经验。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科学总结,但在本质和内容上不同于过去的模式。社会主义中国实施的是以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二者相结合的治国方略,不同于我国古代的‘德主刑辅’,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初期的‘重法轻德’。社会主义国家的法律和道德改变了过去少数人的法律与道德居于支配地位的历史,实行的是多数人的法律与道德居于支配地位。社会主义依法治国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代替了古代社会的‘刑不上大夫’的特权,罪行法定原则抛弃了古代法治的弊端,使治者与被治者都受法律的管辖和约束,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制度。社会主义以德治国把治者与被治者合二为一,强调的是用社会主义的道德治国,是强调培养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道德传统的基础上,又体现时代特征、融传统美德与现代美德为一体的现代道德,是建立在全体人民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基础上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社会主义中国实施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既可以保证我国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也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进行。

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 篇2

( 一) 研究背景

2014 年10 月20 日,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京召开, 大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的决定》, 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本文对依法治国相关内容做了初步探讨。

( 二) 依法治国的概念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 即阐述什么是依法治国与明确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首先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就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 其次, 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 这就是: 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加强宪法实施;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保证公正司法, 提高司法公信力;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2)

( 三) 依法治国的发展历程

我党历次四中全会一般都把焦点放在党风建设与经济发展之中, 而此次四中全会主题落脚于依法治国, 尚属首次, 但笔者觉得这并不唐突。建国60 年来, 我党从未停止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探索。从新中国成立以后到党的八大顺利召开, 这一时期, 以毛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就提出了摧毁旧法制、创建新法制的口号, 并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五四宪法; 接下来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四大,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结合当时我国国情, 吸取国内外治国的经验教训, 确定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十六字方针: “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在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治国方略上, 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针; 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第四代领导集体, 把科学发展观融入执政治国当中, 极大地推进了“依法治国”、“依法执政”理念的发展; 今天, 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新的领导集体更注重“依法治国”的实际实施, 而这次四中全会有关依法治国决定所蕴含的法治思想令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 持续的强有力的依法反腐力度则充分体现了我党“依法治国”“加强法治”的决心。

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人民幸福、长治久安, 必须依靠法律治国; 一个政党要长期执政, 保持昂仰的意志、纯洁的肌体、向上的精神, 必须依靠法律治党。除此没有捷径和它途。就以反腐败来说, 新中国刚成立时以人代法, 反腐败靠权威; 改革开放之后是以经济代法, 能逮住老鼠就是好猫。法律在一些人们的眼中比不过权力、地位和金钱。因此就出现了大量以人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执法犯法、以钱买法的严重现象。 (3) 这是因为第一, 我国的相关法律体系还不够完善, 社会关系复杂多变, 法律应该根据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 及时更新, 跟上时代的步伐。第二, 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据统计, 去年在执法为民教育检查活动中, 政法机关查了自2001 年以来办理的各类案件186918 件, 发现有问题案件6510 件 ( 现已全部纠正) 。近期新发生的涉法上访案件就有103 件。由此可见, 执法不公往往导致涉法越级上访。第三是滥用强制、留置措施, 搞刑讯逼供。个别的执法、司法不作为、滥作为, 随意处置涉案款物, 甚至失职渎职、玩忽职守。第四, 当今时代, 虽然人们的法律意识已经有所提高, 懂的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但距离全民守法的理想化状态还存在差距, 有些人的规则意识缺乏, 例如, 不遵守交通规则的状况时有发生, 消费者被不法商家侵权的案例也不少见。

三、全民推进依法治国的相关建议

俗话说: “奉法者强则国强, 奉法者弱则国弱”, 在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 我国处在经济转轨, 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在各种社会矛盾与危机多发和突变的情况下, 必须更好的发挥法治的引领与规范作用。结合大会报告的内容, 笔者认为想要开创社会主义法治新局面, 建设好心目中和谐的法治社会, 就必须认真贯彻全会决定的精神, 从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四个方面抓起。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科学立法是首要前提。立法制度的完善要做到“一点两结合”, “一点”是指任何法律的制定都不得与我国根本大法宪法相违背, 本次四中全会指出“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第一条就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宪法作为法律体系的“心脏”, 只有其真正健康的发挥作用, 才能为各项基本法律“血管”注入新鲜“血液”, 确保法律体系畅通运转, 而十八届四中全会后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 明确将12 月4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体现了我国对宪法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宪法逐步从幕后走到台前。 (4) “两结合”是指做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广大人民的联系。科学立法就意味着要到群众中去, 听取民意, 开门立法, 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这样产生的法律才不会“中看不中用”。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严格执法是手段。再好的法律只有实施才能体现它的价值, 而在实施过程中, 执法人员要秉公执法, 严肃执法,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 严格遵循法律程序, 不搞特殊化, 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公平的法治社会, 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幸福生活。培根说: “一次不公平的判决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犹烈, 举动是脏水流, 而不公的判决是破坏水源”。司法是正义的源泉, 如果在司法的过程中肆意妄为, 违背公平公正, 还有什么正义可言, 整个国家的法制建设也无从谈起。其次摒弃“司法神秘主义”, 利用好多元的司法公开载体向群众展现何为高效司法、权威司法, 公平司法, 让公平正义深入民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民守法是基础。全民守法是依法治国的基础, 只有懂法、知法, 才能守法、尊法, 我国作为世界上的人口大国, 只有人民自觉地守法, 敬畏法律, 依法治国才能真正实现。

透过本次四中全会, 使笔者更加明白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 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依法治国, 才能实现国富民强的伟大复兴, 才能完成当代每个人心中的中国梦。

注释

1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 2014.10.

2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 2014.10.

3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新华网, 2014.10.

浅论依法治国的主体及核心 篇3

关键词:依法治国;主题;核心;法治建设

一、依法治国的主体

依法治国是一个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搞清依法治国的主体,是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依法治国过程的首要环节。依法治国的主体可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依法治国的权力主体——全国人民。这是最高、最终、最根本的依法治国主体。我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离开了人民,依法治国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主体,因而也就不可能获得成功。

第二个层次是依法治国的领导主体——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优秀代表,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带领全体人民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乃是实现依法治国方针的关键。

第三个层次是依法治国的操作主体。主要包括七种国家机构,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这七种国家机构分别具有不同职能,共同完成着依法台国的历史使命。其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依法治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以及应当由其行使的依法治国的其他职权。

依法治国的上述主体不是互相孤立,而是互相联系的。第二、三个层次的主体都必须服从第一层次的主体——全国人民,如果违背了全国人民的意志,也主不不可能发挥出依法台国的功能;同时,作为依法台国的最高、最终的主体——全体人民,又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机构才能集中效地发挥依法治国的主体作用,行使依法治国的权力,其中,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乃是保障全体人民依法台国的关键,而各种国家机构乃是保障全体人民行使依法治国权力的根本手段和工具。

二、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经

首先,从法与经济的关系而言,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法治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经济活动的基础之上并随经济活动的发展而发展的。经济活动包括两方面内容;其一人们改造自然的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终基础,其二是人们改造自身关系的活动,即改造生产关系的活动,这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直接基础。但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孤立的进行的,而是需要上层建筑的各种因素为其提供条件和保障,而法则是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最直接的保证,法的最根本的社会价值正在于保护社会经济关系的结构及其变化,以推动社会生产务的不断发展。

其次,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中心任务而言,依法治国的核心也是依法以法治经。我国目前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落后的生产力同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由此决定这一阶段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而为了实现这一任务,我们党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事实说明,党的基本路线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命一、发展线,我们必须像邓小平同志所说的那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而要从根本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的贯彻和实施,就必须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的保障。事实说明,只有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作为一种法的意识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思想和根本目的,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时,我们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得到彻底贯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才能实现。

其三、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来说,依法台国的核心亦是依法消费品依法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这段时间内,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大部分时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计划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人治经济,生产目的、过程、结果的分配都由领导者的意志和对情况的认识来决定,而政个不分则是计划经济体制在目前的残余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逐渐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说是法治经济,它只有法律的保障下才能建立起来,也只有法律保障下才能不断获得巩固和发展,因此,依法治国必须突出依法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巩固和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其目的——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

最后,从依法治经与依法治政、依法治文等关系上说,依法治国的核心亦是依法治经。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政治、法律、道德、艺术、教育等等则属于上层建筑,它们都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其他方面。改革开放来的实践证明,经济治理不好,生产便难以发展,政治难以稳定,文教卫生事业民难以发展,法治本身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依法治经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三、法不仅是工具,也是目的

法是政治与经济的工具,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法除了作为政治与经济的工具以外,同时也是政治与经济、甚至法自身的目的。

首先,法是经济的目的。从根本上说,潮由经济决定,并为经济服务的。然而,经济并不是社会唯一组成部分,经济的发展也不是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在社会个大系统中,它的各个部分(包括经济和法)都是相互作用、互为目的的。在社会发展尚离不开法的时候,法也是經济的目的,经济则是建立和完善法的手段,在我这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发展经济更不能离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目标。

其次,法也是政治的目的。由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因而法是实现经济目的的工具必然演化为法是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然而在这一前提下,也应看到法与政治关系的另一方面,即在社会发展还离不开法的时候,法也是政治的目的,而政治则是实现法的工具。

参考文献:

[1]刘爱国,刘俊祥.论中国特色的依法治国体系建设.《江汉论坛》

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 篇4

翻唱其实是歌坛中一种普遍而又正常的现象,几乎任何歌手、歌星及歌唱家都有过翻唱的经历,包括著名歌手刀郎,其他如潭咏麟曾翻唱《披着羊皮的狼》,成龙曾翻唱《男儿当自强》等。每个歌手都有权去翻唱各种好歌好曲,去用自己歌声演绎歌曲的精华和神髓。翻唱其实是一种比原唱更高的挑战,更能代表歌手的实力,因为它是一种歌唱水平直接的对比,本身原唱已先入为主,要想超越,必须要具备更加出色的歌唱水平和能力,否则,就是一种简单重复,所以,这需要歌手实力和自信作后盾,卓玛出版的几张专辑,显示了卓玛强大的实力、自信及歌唱艺术魅力,在几乎所有的翻唱歌曲中,卓玛都比原唱唱的更好、更加出色,每首歌都唱出了与原唱不一样的感觉,降央卓玛的翻唱不是一种简单的重复,而是用独一无二的天簌之音重新演绎了歌曲的精华和神髓,是给人们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给人们一种崭新的意境,卓玛的歌声具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能把原来不好听的歌曲变得优美动人。

降央卓玛是真正的歌唱家,歌唱家与普通歌手或歌星之间是不同的。歌手歌星更多的是通过公司包装和宣传,他们的歌也许昙花一现,但歌唱家是用歌唱艺术的魅力去演绎歌曲,她们的歌将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甚至是永恒的。

罗大佑是位非常优秀的作曲家,他创作的很多歌曲都曾成为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象东方之珠,滚滚红尘等,他的歌曲原唱都是他本人,但由于嗓音条件不足,限制了很多歌曲的发挥,客观讲他的演唱水平确实非常一般,实际很多歌曲都是其他歌手翻唱唱响的,最后很多听众都不知道歌曲是他创作的。大家可亲自去听听罗大佑唱的歌曲,会有深刻体会,会意识到若以罗大佑自己去唱,很多歌曲将无法成为经典。所以,好歌要配好的歌声、好的演唱者,才能充分演绎出歌曲的神髓,这本身也是对歌曲和作者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歌迷听众的最大贡献。若一味地只强调原唱,其实是一种极其狭隘而偏面的观念,因为这也许会让很多好歌好曲失去魅力,而被人忽略。经典歌曲需要最好的歌唱家去演唱,才会变得永恒,才能释放歌曲的精华和神髓。卓玛的翻唱是为人间留下更美妙的歌声。经典歌曲经过卓玛演唱,将变的更加经典,更加有魅力。我们期待卓玛去翻唱更多的好歌好曲,为人间留下更多更精彩的乐章。

歌曲《天边有我》是卓玛亲自创作的,这首歌是个意境比较积极的歌曲,比较适合于正规场合或部队里为战士们演唱,这个歌曲创作的还是非常不错,反映了卓玛所具有扎实的歌曲创作功底和潜力,卓玛还年轻,相信随着经验的积累,一定会创作出更优秀的歌曲。

创作优秀或经典歌曲需要靠灵感,灵感来源于实践和积累,灵感其实是经验的升华和提炼,灵感也是情到最深处所碰出的火花。刀郎在刚出道前几年,也曾创作过一些歌曲,但都不怎样,不动听不感人,后来他去新疆进行采风研究,充分吸收了新疆民乐的优点,从而创作出了优美动人的歌曲。好的歌曲,我想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个是意境,一个是情感,这里的情感是泛指,包括大爱,爱祖国、爱党、爱人民都是大爱,爱草原的辽阔也属于大爱,而男女之间的情爱也许可称为小爱,但这种爱却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东西,也是最能打动普通听众心灵的。所以,在创作歌曲时,若能充分表达这些深情厚爱,把这种感觉通过曲子独特的音符和节奏最大限度地充分体现出现来,能引起听者强烈的共鸣,那么这样的歌曲才是最动人的。表达男女之间情爱的歌曲虽然动人,也许只能称为通俗歌曲,在艺术殿堂里甚至不能登大雅之堂,却最能为普通听众和老百姓所接受和传唱。另一种是充分体现意境,这样的歌曲是更高层次的创作和运用,它能把歌曲作为工具武器,去激励和激发人们的斗志和精神力量,是体现歌曲真正艺术魅力的,例如,我们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所表达的意境是深远的和积极的,能激起人们内心的巨大精神力量,所以这是一首充分体现意境的优秀代表歌曲。

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 篇5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遏制利润 调节利润

【内容摘要】

会计是企业的商业语言,会计准则的变革必将对我国企业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其既有正向的、还有负向的、甚至还有不确定影响方向的。笔者主要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遏制和调节利润这两方面影响进行分析,谈谈对新会计准则的认识。

2月15日国家财政部正式发布了新会计准则体系,并于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1经问世,就受到了理论界、实务界各方的广泛关注。新会计准则在理念、体系等方面,实现了与国际惯例趋同。新准则的出台,对企业财务利润将有何影响呢?利润永远是企业的生命线,新会计准则对利润的影响必将起到“牵1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下面,笔者从利润的角度来说明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1.新会计准则将遏制企业利润操纵

新会计准则充分考虑了中国特殊的经济环境和会计环境,修订了若干业务核算准则,其中重要的内容是:较多地压缩了会计估计和会计政策的选择项目、限定了企业利润调节的空间范围,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将显著提高,对会计操纵行为的约束力将明显增强,进1步规范和控制企业对利润的人为操纵,具体体现在:

1、关于存货计价的处理

存货发出计价,取消“后进先出法”。从理论上讲,企业从后进先出法转向其他方法,如先进先出法时,会造成企业毛利的波动。中国经济环境中确实存在通货膨胀的因素,后进先出法的取消,对先前采用此法的上市公司利润有正向作用,但这种正向作用的大小则会受到中国通货膨胀程度的影响。这1核算办法的变动,将使企业利用变更存货计价方法来调节当期利润水平的惯用手段不能再被使用,使所有企业的当期存货消耗费用,反映的是实际历史成本,而没有人为调节因素。便于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分析和比较,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

2、关于资产减值的处理

新准则规定:“资产减值损失已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内不得转回。”而此前的会计准则允许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为上市公司提供了操纵利润的空间。科龙电器由亏损15亿元到实现盈利1亿元的神话,其中充分利用转回资产减值准备是主要手段。从短期的角度看,既然该准则是在20起开始施行,那么很多已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打算在未来年份将其冲回来提高利润的上市公司,很可能会赶在新准则实施之前,即在冲回计划计提的减值准备,从而大幅度提升利润。

3、关于企业合并的处理

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以账面价值作为会计处理的基础,放弃使用公允价值,以避免利润操纵。目前中国企业的合并大部分是同1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对价形式上是按双方确认的公允价值确认,而实质上并非是双方都认可的价值,尽管公允价值是要经过中介机构评估确认,但是人为操纵因素过多地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因此,相当1些上市公司通过合并重组1夜暴富,甩掉亏损帽子的事例屡见不鲜。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合并对价按资产账面价值进行会计处理,这是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谨慎地使用公允价值,规范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企业利润的可信度。

4、关于合并报表的处理

扩大了合并报表范围,凡是母公司所能控制的子公司都要纳入合并报表范围,而不以股权比例作为衡量标准。新准则所依据的基本合并理论从侧重母公司理论转为侧重实体理论。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更关注实质性控制,而不1定考虑股权比例。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只要是持续经营的,也应纳入合并范围。这1规则的变革,阻断了1些企业利用分离若干子公司,缩小持股比例,将经营状况不好的业务从合并范围中剔除,从而粉饰企业集团整体业绩的惯用伎俩。

2.新会计准则也可能成为企业调节利润的工具

新会计准则更多地体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具有较大的积极意义。但新的会计准则在鼓励企业发展的同时,也有可能带来强烈的负面效应,即操纵利润现象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1、关于债务重组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由于债权人让步,债务人获得的利益将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利润表,而原来是计入资本公积;同时引入公允价值,以实物抵债,将以公允价值计量。在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可能因为债务豁免产生巨额利润。因此,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很可能会在公司出现亏损或面临“ST”的情况下,出于维持公司业绩或保住“壳资源”的考虑,通过债务重组为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负债较大可能发生债务重组的公司利润有大幅提升的`可能性。

2、关于无形资产的处理

新《无形资产》准则将企业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区别对待,允许开发费用资本化。这将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影响较大,将会极大地改善他们的经营成果,资产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有利于增强它们在市场的竞争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形资产研发业务复杂、风险大,将很难明确划分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因此,公司如何划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也就决定了研发支出费用化和资本化的分界点,从而达到了操纵业绩,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

3、关于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处理

新《借款费用》准则中扩大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资产范围。新准则规定,如果相关资产的购建或生产占用了专项借款之外的1般借款,被占用的1般借款的利息支出允许计入资产。根据该准则,公司有可能操纵利润。例如,企业如欲提升业绩,需要扩大利息资本化范围,则可以采用1定手段使专项借款之外的1般借款利息支出符合计入资产的要求,另1方面将已完工的固定资产长期作为在建工程核算,这样既延长了利息支出计入资产的时间,又减少了折旧的计提,从而达到操纵利润的目的。

4、关于公允价值重估资产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提出,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情况下,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模式下将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的变动确认为损益,而不再计提折旧或进行摊消,这意味着地产公司在调节利润上可以对这两种模式进行选择。近几年房地产市场高速膨胀,并且业内也预计涨势将来会有个渐进攀升的过程,由此上市公司1旦采用公允价值法来计量其早些年购入的投资性房产,必将大大提高其净资产和当期净利润,意味着上市公司中的投资性地产溢价将在账面上充分体现巨额利润。

5、关于非货币性交换的处理

新会计准则规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如果满足条件,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过去非货币交易产生的收益,只能计入资本公积金,新会计准则实施后可直接计入当期收益,进入企业利润表。高价卖家当,是上市公司包装利润最常见的手法。例如,上市公司的1块资产(或股权)账面值1000万元,却以万元或更高的价格出售,通过非货币交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做”利润。据有关机构以上市公司非货币性交易340亿元的规模测算,上市公司20因新准则而增加的收益约为75亿元。

总之,通过对以上部分准则的分析可以看到,这次会计准则的改革对于企业利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正向的、还有负向的、甚至还有不确定影响方向的。新会计准则的出台给企业带来了挑战和机遇,1方面会计准则的技术难度系数加大,另1方面是会计自由裁量权加大。我们希望看到通过1系列来自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督体系的压力,使新会计准则更体现公允,会计信息更加有用和准确,以减少企业治理层对利润的操纵,让每个企业都实现财务健康!

【参考文献】:

1)《企业会计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制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浅论依法治国毕业论文 篇6

法治政府是按照法治的原则运作的政府, 政府的一切权力来源、政府的运行和政府的行为都应当受法律的规范和制约。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应是建设一个关系明确、制度合法、法令畅通、决策科学、矛盾化解、监督加强、观念提升的政府。其要求包括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二、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取得的成就

一是依法行政的意识有所增强, 依法行政的能力有所提高。为什么讲意识有所增强呢?因为我们跟15年前相比, 今天的无论领导干部, 还是普通的公务员, 我们确实有了依法行政的观念和意识, 做任何重大事情, 我们都会问一问, 法律上能否站住脚, 违不违法, 初步的意识有了, 甚至我们很多地方搞地方政府管理创新, 规定所有的重大决策都要法制办会签, 都要提出审查意见, 甚至在湖南有些地方搞了党委的决策也要听法制办的意见, 为什么?为的是从法律上把好关, 不要出问题, 这就是依法行政的意识。从一个只讲服从领导的命令, 服从领导的指挥, 到还开始讲法律, 讲法治, 这个意识的转变是非常的不容易。但是这里所说的意识有所提高, 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意识, 所有人的意识都提高了, 特别是部分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意识亟待提高。

第二个成就就是制度建设的成就, 依法行政提出以来, 制定了很多重要的法律, 发布了很多重要的纲要、决策, 而且在一些领域取得了突破, 比如说制定了行政许可法, 规范的行政审批行为, 制定了行政强制法, 规范了行政强制行为, 实施了自由裁量权的约束, 很多地方搞了自由裁量权基准, 搞了执法责任制, 清理了政府的权力清单, 集中进行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中央单位、国务院已经砍了许多行政审批事项, 或下放给地方政府, 我们做了很多这方面的努力, 甚至2008年, 国务院专门发布了一个决定《关于加强市县依法行政的决定》, 对市县基层行政机关提出了依法行政更为具体的要求。尤其是2008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这个条例的实施, 是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取得的最重要的突破, 因为这的确发挥了很好的监督作用, 信息公开条例对社会, 对老百姓, 对政府官员产生的影响非常的大, 因为它赋予了老百姓一项重要的权力, 知情权, 老百姓可以随时向政府申请信息公开要求, 这对政府官员监督的力度是其他任何监督手段所不可取代的, 而且它越来越方便, 越来越及时, 越来越快捷, 影响力越来越大。

总的来说, 在重点领域依法行政取得了突破, 像问责制度, 信息公开制度, 审批制度, 执法责任制, 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等等, 但是很多领域、部门依法行政的制度依据还是有欠缺的, 因此我们说在制度不断健全, 重点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的同时, 还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基础, 还必须加强立法, 加强科学民主决策, 这样才能让这些部门以后的依法行政工作开展的更为顺利, 底气更足。

三、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面临的挑战

一是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增多, 这个对政府依法行政提出了更新的挑战, 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导致两极分化, 收入差距拉大, 必然会导致区域经济失衡, 导致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所以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直接带来的就是社会矛盾的增多, 这给政府造成很大的压力, 就是政府在处理传统的各类经济, 社会管理事务的同时, 必须面临处理社会新矛盾的压力, 处理不好这些矛盾, 那主要领导干部就有可能被问责你处理不好这些矛盾, 这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甚至还威胁到地方政府的公信力, 威胁到政权的稳定, 所以现在中央把社会矛盾的处理, 特别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提到很高的程度, 因为它影响到国家的长治久安, 影响到我们执政的基础, 所以要高度重视社会矛盾的处理, 要有效的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 从源头上化解, 这都是政府的主要任务。

第二个挑战来自于社会价值观多元、多变、多样。因为社会价值观的多变、多样、多元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老百姓的维权热情日益高涨, 权利意识明显增强, 过去我们说老百姓都是逆来顺受, 忍气吞声, 能忍就忍, 一般会很少去选择对抗政府, 很少去选择极端的手段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老百姓权利意识增强了, 特别是赋予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监督权, 强调要增强公民意识教育, 所以老百姓这方面的意识的的确确明显增强, 公民意识觉醒之后带来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现象就是社会矛盾的增多, 尤其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以来, 我们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案件大量的增加。心理失衡导致这种社会矛盾, 极端事件的发生越来越多, 那这是我们政府必须面对的, 公民意识觉醒了, 政府必须去应对。同样, 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增多了, 极端事件频发, 政府也要去面对, 无论是政策上、执法上还是在处理突发事件上, 都要去有效的面对, 否则的话就很难适应这种变化。

第三个挑战是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 现代新兴媒体的快速发展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增多, 实际上, 也为政府依法行政带来了更大的、更尖锐的挑战, 尤其是互联网, 它的这种便捷、迅捷的程度和交互的这种特点注定了它的影响力还会进一步扩大。这对政府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监督, 确实有很大的影响。

摘要: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 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 是我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多年来, 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推进依法行政, 建设法治政府。目前, 我国各级政府的行政权力已逐步纳入法治化轨道, 法治政府的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 但是法治政府建设依然面临新的挑战。

关键词:依法行政,法治政府,挑战

参考文献

[1]王振民.展望法治政府[J].瞭望, 2009.10.

[2]付建邦, 周群, 李莉.加强依法行政的对策思考[J].行政与法, 2006.06.

上一篇:音乐绿毛虫教案下一篇:张庙小学公用经费使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