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2024-05-27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共10篇)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篇1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2006年以来,区民政局在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中,以围绕关注民生为主线,牢牢抓住与时俱进,创新机制,真抓实干,实现民政事业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通过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着力解决民政自身难以解决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重“从四个方面突出、四方面提升”,确保民政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一是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提升行政水平。我局加强与各级党委、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突出政府的行政主导作用,把民政工作列入各级重要议事日程,为民政工作创造宽松环境。在宣传贯彻实施新的婚姻登记条例中,各有关方面强化大局意识,积极给予配合支持,形成上下联动、相互协调、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今年1-9月份全区婚姻登记4500多对,比去年同期增加15%。

二是突出经费投入,不断提升发展后劲。我局通过争取县、镇各有关部门支持,按照自治区第九次代会的要求,把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用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安排好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社会福利和抚恤补助所需的资金,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的生活,从原来每人每月生活30元提高到100

1元;筹集专款1.5万元,帮助农村35名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

三是突出关注民生,不断提升为民办事成效。我局通过开展“走百村、访千户”活动,组织民政干部深入困难多、矛盾多的地方,体察群众困难,切实帮助解决困难群众最关注的、最盼望的、最不满意的、最急需办理的事情。2006年以来我局发放全区城乡大病医疗救助金30多万元,救助100多人次,发放救灾救济专款200多万元,发放城镇、农村低保金400多万元,新建了15个五保村。

四是突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为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实、能力强、群众满意的民政队伍,我局积极与各乡镇党委、政府和联系,重点配足配强乡镇级民政干部。目前,乡镇级民政干部平均达到2.5人。结合开展转变干部作风、加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活动,我局加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政治理论、社会政策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培训,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民政干部职工开展群众工作、处理民政事务、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

2007年10月18日2

民政信息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篇2

近年来,我市各级民政系统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和市委政府关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要求,加强领导,立足实际,把信息化建设工作作为改善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紧抓好,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发展。

一、全市民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情况

我市民政信息化工作总体来说起步比较早,2005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民政工作大局,以实现“数字民政”和“便民工程”为目标,不断强化民政信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加强领导,确保信息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局党组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建立了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狠抓落实,机关科室密切配合、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机制和工作格局。为了加强对我市低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确保以低保信息化为重点的民生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我们成立了低保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分管财务和低保的副局长任副组长,财务、低保、办公室有关人员为组成人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我市低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以及对旗县区民政部门低保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指导督查工作。

二是从强化干部职工意识着手,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有关信息化建设的各类文件精神,深入学习计算机应用、电子政务知识,通过思想教育和引导,使广大干部职工逐步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行实施电子政务,是依法行政、高效行政的基本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三是按照自治区民政厅及市委、政府关于推进民生信息系统建设和电子政务建设的有关要求,结合全市民政部门的具体实际,制定印发了《****市民政信息网络建设实施意见》,对全市民政部门民生信息系统建设和电子政务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等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民政系统的信息化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

(二)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夯实信息化建设工作基础。一是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市局机关发挥了先导带头作用,自2006年以来,先后投入40多万元更新了局机关各科室和8个直属单位计算机,搭建了机关局域网,接入政府电子政务网,为推进民政电子政务建设奠定了基础。全市*个旗县区民政局的计算机拥有率和使用率也均达到100%。各地区先后与民政部搭建了卫星视频会议系统。

二是积极开发网络资源。为适应信息化建设需求,市民政局在办公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于2006年6月份创办开通了***民政信息网,填补了我市民政部门没有网络信息平台的空白,也成为了全区地级市民政部门第一家建立网站的单位。2011年,按照自治区民政厅的统一安排,市民政局及

12个旗县区民政局重新建了门户网站,加入全国民政网站群,网站功能更加注重便民公开、便民办事、便民服务,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服务效率,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二、存在的问题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市民政系统整体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信息化应用的总体水平和层次还不够高,与民政厅的要求要有很大差距,与先进地区相比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市民政部门的信息化建设步伐不统一。按照厅里的要求,全区要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联网。市局于2006年建成局域网,接入巴彦淖尔市电子政务平台,具备了与民政厅联网的条件。*个各旗县区民政局由于信息化建设基础差、底子薄,建设进度不尽如人意,再加上个别旗县区办公设施落后需要搬迁等原因,各地民政局到现在还没有按要求建成局域网。

二是各地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不够。主要终端设备包括机房建设距离民生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

三是市局、各旗县区民政局普遍缺乏计算机专业人才,工作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大多处于初级状态。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自治区民政厅《关于转发加快推进民生信息系统建设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民生信息系统组织实施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要求,我们将充分利用自治区、盟市、旗县三

级电子政务网,建成一个覆盖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的视频会议系统;建成民政网站集群;完成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建设,实现民政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为城乡居民提供完善、快捷、优质的服务。

一是依托三级政府电子政务平台,构建全市民政系统信息化网络体系。加大对各旗县区的督促力度,确保资金投入,尽快组建局域网,接入地方电子政务网,尽快实现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民政部门联网。

二是加快推进民政部部署的卫星视频会议系统建设。要在政务外网的架构下,尽快建起视频会议系统,贯通市、旗县区两级政务网络。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篇3

加强班子自身建设推动财政工作科学发展

一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一化三基地”和“十项重点工程”建设,坚持以“建一流班子、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锐意改革,勇于进取,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升党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干事创业能力,有力地推动了财政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使全区财政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10年1-9月,全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000万元,全口径国地税收入完成14882万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比去年同期增收3043万元和4147万元。

一、以提高素质为根本,着力加强执行力建设

为了适应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需要,顺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对干部的素质的高标准、高要求。我局领导班子始终把学习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在努力提高领导干部素质和科学决策水平的同时,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理财能力和管财水平。一是丰富内容“强素质”。在抓好集中学习、自主学习,促进干部树立学习终身化理念的同时,不断拓展学习内容。组织全局干部认真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熟悉新技能,努力提高党员干部驾驭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为增强学习内容的针对性,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从工作需要出发,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工作态度,全面推动经济、法律、财税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自觉地运用党的思想路线、方针政策指导财政工作实践,认真领会公共财政和稳健财政政策的内涵,提高全局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二是灵活方法“提能力”。我们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同时,注重创新学习方法,通过定期举办专题报告会,努力增强党员干部驾驭工作的本领。通过组织研讨会,提高党员干部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AB”顶岗,轮岗培训,提高党员干部“一专多能”的能力;通过带着问题去学习,向实践和身边的优秀人物学习,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先进、赶超先进、正当先进的意识。三是学以致用“求实效”。在学习效果上,注重见真章、求实效,组织党员干部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实践,在实践中提高。班子成员每年都选取1-2个财政工作的重点难点作为调研课题,积极寻求和探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并认真加以解决。组织党员干部撰写高质量的调研文章,有多篇在省市业务刊物上发表。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学习和提高,党员干部具备了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较宽的科学文化知识,较强的业务工作能力,为财政改革和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我区的财源建设、财政收入等工作也因此始终走在全市前列,农业开发、文明创建、综合治理和廉政建设等工作多次受到省、市、区的表彰。

二、以创先争优为核心,扎实推进党员队伍建设

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我们以“增收节支,服务科学发展,精细理财,惠及民生百姓”为主题,从完善制度建设入手,抓班子、带队伍、建机制,全力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创先争优意识。一是注重团结“抓班子”。局党委班子把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专题民主生活会作为提高领导班子建设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促使班子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激励、相互提高。积极拓展干部交心谈心活动。班子成员之间经常交心通气,加强了团结和认识。所有班子成员都能够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形成班子成员之间,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相助,感情上相融、利益上大度的良好风气。切实做到了在职责上分,在思想上合,在工作上分,在目标上合,从而进一步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强化民主“带队伍”。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党委会、局长办公会、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财政预决算和大额资金支出等重大事项,必须提交党委会或局长办公会集体研究决定,绝不搞个人说了算。班子成员能够找准位置,把握大局;分管人员敢于负责,各司其职;全体干部之间都能够开诚布公,以诚相待,做到不越位、不空位、不推诿扯皮,切实树立起“三个意识”和“三个观念”,既“民主意识、全局意识和廉政意识”,“集体领导观念、纪律观念和创业观念”。三是围绕工作“定制度”。坚持制度管财。根据财政工作的特点,建立健全了财务工作管理、审批制度等一系列科学合理、相互制约、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促使各财政干部能够自重、自警、自省、自律,推进了机关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立了目标管理机制,通过层层签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的良好氛围,调动了机关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健全了六项工作机制,即:民主决策机制、权力制衡机制。多方协调机制、干部教育机制、制度保证机制、检查督办机制,使财政管理在规范化、法制化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以求真务实为主线,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篇4

经费投入情况汇报

(本溪满族自治县财政局)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是实践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上,我们根据省、市政府要求,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地方财力困难的情况下调整预算、积极筹措资金的同时建立投入机制,不断提高农村社区建设投入水平,为促进全县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坚实资金保障。

自我县2008年到2010年三年以来县本级财政对98个行政村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村级公益事业建设资金总投入达964万元。其中:三年分别投入336万元、333万元、295万元。

1、农村社区办公用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在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我们下大力气开展对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三年以来共投入资金745万元,其中,300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维修,以保证社区服务各项工作正常运转,极大的改善了我县各村社区办公条件,为农村广大农民群众服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2、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方面:加大文化设施建设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传播先进文化的载体。本着立足实际、量力而行的原则,县财政主要加大文化设施硬件建设所需资金的投入力度。三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19万元,在村部新配置了一批文体活动设施,极大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农村公路、道路建设、自来水改建、有线电视安装、由有线到数字电视的转变、综合活动室装备等方面有了全面突破。

为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工作目标,前几年县财政经济受世界金融风暴的影响,在财力吃紧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采取挤、折的办法,确保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加大对农村投入,为全县广大农民群众早日过上城市居民生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民政局保障扶贫工作情况汇报 篇5

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方案》)精神,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切实解决我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问题,我县拟定了《XX县强化社会保障服务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扶贫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一、基本情况

(一)完善了最低生活保障帮扶

1.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逐步提高低保补助标准,不断扩大低保覆盖面,对家庭没有劳动能力符合农村低保的农村生活困难户,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给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扶持,并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施保”,切实做到“应保尽保”。

2.农村五保供养覆盖到位。逐步提高五保补助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农村三无人员,根据《XX县农村五保供养实施细则》,全部纳入五保供养。加强社会敬老院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逐步完善养老机构基础设施,确保对农村五保等贫困人口实行托底保障。

(二)开展了养老保险帮扶 倾斜养老保险政策。为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二女结扎夫妇代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

(三)完善了医疗保障帮扶

1.推进贫困村卫生所规范化建设,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使贫困对象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2.农村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贫困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交部分由政府出资缴纳。3.农村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在县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可报费用不设起付线,直接按比例补偿。

4.农村二女结扎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其个人缴费部分由县人口和计生委代缴。

5.农村低保户、五保户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新农合大病保险起付线可较一般参合对象下降50﹪。

6.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对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重点对象,实行医疗救助全覆盖。将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特殊困难群众纳入救助范围,逐步提高救助水平。做好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的衔接。推进医疗救助“一站式”网上即时结算服务,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贫困患者医疗费用同步结算。对尿毒症、重性精神病、“儿童两病”、“妇女两癌”等8种重大疾病实施免费救治,对耐多药肺结核、肺癌等15种重大疾病实施大病救助,减少因病致贫返贫的发生。

(四)健全了临时救助帮扶

1.积极推进“救急难”试点工作。坚持“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促公平”的原则,在“救急难”试点中积极探索建立“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运行机制,依托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统一开设“社会救助受理窗口”,开通了12349救助热线,使突遇不测、因病因灾陷入生存困境的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

2.健全临时救助制度。修订完善《XX县城乡低保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实施方案》,落实县临时救助配套资金。统筹和整合社会各类救助资源,引导社会力量加大扶持救助力度,更好地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五)加强了灾害应急救助帮扶

争取上级救灾资金,积极开展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自然灾害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等灾害应急救助,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的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因灾返贫现象发生。

(六)开展了慈善救助帮扶

1.加大福利彩票发行力度,积极开展“中福在线”和中国福利彩票“苏区·荣光”即开型彩票的发行活动。增设电脑福利彩票投注站,所募集的公益金县留存部分主要用于扶贫济困,对扶贫对象给予专项资助,帮助解决其生产生活问题。

2.大力开展慈善救助活动。对困难群众积极开展慈善救助,争取中华儿慈会到我县开展“光明行动”,切实帮助贫困家庭解决生活、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困难。争取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对农村流浪乞讨人员、残疾人、孤儿等人群实施帮扶救助。

(七)积极探索开展社会扶贫帮扶

1.引导社会组织开展扶贫。探索建立社会组织帮扶贫困村工作机制,引导各级社会组织积极在贫困村开展慈善公益活动。

2.开展人才智力扶贫活动。引导有关社会工作机构重点为贫困村留守儿童、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等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引导志愿者积极开展帮困济困、就业指导、产业发展等服务活动。

培育发展本地化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随着我县五保对象失能、半失能患者的增多,给敬老院管理带来新问题,特别是缺乏专业用房及护理设施和人员。二是随着大病医疗救助的深入宣传和“救急难”工作的全面铺开,临时救助资金和大病医疗救助资金尤其显得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手机报和宣传车、宣传栏等,进一步加大《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宣传力度,使之人人皆知。

2.进一步完善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设。紧扣“一个协调机制、一套工作制度、一个核对机构、一个核对平台”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核对机制建设。

3.筹集资金兴建县社会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养护大楼。针对县社会敬老院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实际困难,兴建一栋养护大楼,并争取在我县开展失能半失能老人护理服务试点。

民政局干部集中宣传活动情况汇报 篇6

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学习宣传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法规,我局根据《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做好干部工作宣传事宜通知》(九委组[2016]8号)文件的要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学习教育宣传活动,在全局上下形成了领导干部自觉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良好氛围。现将学习宣传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明确学习内容

在活动月期间,重点学习了2014年新修订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干部选拔任用监督和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公务员法》及配套政策,《公务员职务与级别管理规定》、《综合管理类公务员非领导职务设置管理办法》、《公务员职务任免与职务升降规定(试行)》等政策法规,突出学习领会了文件精神,切实提高了全局干部职工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政策法规的知晓率。

二、丰富活动载体

一是悬挂了“治庸提能、治懒正气、治散聚力、治浮定神、治拖增效”为内容的横幅。二是组织专题学习。我局利用集中学习时间,集中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了干部工作政策法规的相关内容。

三、确保活动效果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篇7

各位领导、各位评议代表:

首先,我代表局党委和全体干部职工,对大家一贯关心、支持我局行风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年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大力加强行风建设、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认真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树立了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在去年的民主评议行风活动中,市民政局被评为全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今年以来,广大干部职工致力于巩固和扩大行风建设的效果,树民政新风,让群众满意,出实招、求实效,认真做好组织领导、综合协调、政务公开、为民服务、优化环境等文章,进一步提高了行风建设水平,促进了民政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一、做好三级联动文章,建立抓行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行风建设是一项系统、持久的工程,需要长抓不懈。工作中,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督查,建立市、区、乡镇(街道)三级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保证了行风建设常抓常新和持续深入发展。

(一)加强领导,做到行风建设层层有人抓、有人管。市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纪委书记任副组长,有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行风建设领导小组,并在局办公室设立行风建设办公室,负责对具体工作的安排、调度、检查。各区、局属各单位和各乡镇民政办公室也都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责任单位具体抓的工作网络,做到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确保了行风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和健康有序地进行。

(二)明确职责,形成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年初,局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具体研究行风建设工作,进一步明确了抓行风建设的“三个原则”:按照“一级对一级负责”原则,规范完善了行风建设目标责任制,层层签定行风建设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具体分工,把责任落实人;按照“管行业必须管行风”的原则,将行风建设与业务工作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实现行风建设与民政业务的良性互动。

(三)强化督查,推动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4月底,市局成立行风建设督查小组,对局机关9个科室和局属9个单位进行了行风检查,先后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表310份、走访服务对象40余人次,召开座谈会6次。5月份,邀请部分离退休老同志到局属各单位进行视察,征求到各类意见和建议20条,并按照单位职责及时进行反馈、制定整改措施、认真进行纠正。6月份,两区民政局采取听汇报、征求意见、查阅档案等方式对各科室和各乡镇(街道)民政办的行风建设进行督查,群众满意率都在95%以上。同时向社会各界公布行风监督电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建立起动态督查机制,防止和杜绝了行业不正之风。

二、做好三个结合文章,形成抓行风建设的整体合力

创新抓行风建设方式,改变过去就行风抓行风的办法,将行风建设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党风廉政建设和争创文明单位、文明机关、文明标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靠活动抓行风、以行风促活动”的良好局面,是我们今年抓行风建设的重要方法。

(一)把行风建设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全体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行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高干部职工的素质,增强为民服务的能力。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把行风建设与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三个阶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不误、双促进”。在学习培训阶段,努力做到学习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四落实”,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逐步提高,对行风建设的认识也进一步增强;在民主评议阶段,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征求到涉及行风方面的意见和建议8条;在整改提高阶段,局党委坚持把行风方面的问题作为整改重点,明确责任人,制定整改方案,限时进行整改,纠正和防止了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提高了全系统的行风建设水平。

(二)把行风建设与党风廉政建设结合起来,努力树立勤政廉洁的良好形象。针对少数部门存在的个别消极腐败现象,我们切实加强了廉政建设。通过学习“一心为民的基层干部模范周国知”、“党和人民的优秀干部郑培民”的先进事迹和各级党委政府关于廉洁勤政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形成了艰苦奋斗、克己奉公的优良作风;局党委与各单位分别签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单位都针对工作中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制定具体措施,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通过上半年的检查情况来看,无论是救灾粮款的发放、抚恤定补经费的使用,还是其他专项资金的管理,全部做到了专款专用,急款急用,没有出现任何违反纪律规定、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三)把行风建设与争创文明机关、文明科室、文明标兵活动结合起来,切实发挥表率作用。今年8月份,市委办公室出台《市直文明机关、文明科室、文明标兵评选管理办法(试行)》后,我们立即把该项工作的列入行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要求每名干部职工都按照文明标兵的7项要求,转变观念、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人人争当文明标兵。同时明确纪委书记为市局争创文明机关的第一责任人、各科室负责人为争创文明科室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争先创优的积极性,改善了服务环境,促进了工作开展,发挥了表率作用。

三、做好政务公开文章,努力建设阳光民政

今年以来,我们针对民政工作与群众联系最为密切,而且政策性、法规性都很强的特点,以深化政务公开为突破口,不断规范行政行为,提高行政效率,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实现了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树形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满意。

(一)深化政务公开。按照“全面真实、及时便民”的原则,以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为重点,规范公开内容、创新公开方式、突出公开重点,进一步增强了工作的透明度。一是规范公开内容。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的意见》,对市、区两级民政机关、各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以及各局属单位的公开内容、公开形式、公开时间做了具体规定;转发了民政部《关于民政基层单位民主评议行风实施办法》;按照市纠风办的要求,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办事程序、政策规定、收费标准、服务时限等在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政府在线》栏目上进行公开,并积极接受群众的咨询,截止目前,共接受群众咨询邮件8封,均在一个工作日内回复完毕,受到群众的好评。二是创新公开方式。将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的基层单位作为民政部门行风建设的窗口单位,设立办事窗口,将有关的政策规定、办事程序、服务项目、收费标准等进行公开。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将统一组织的集中捐款、捐物情况分2期在《莱芜日报》上进行公布,接受社会监督。积极参与“行风热线”直播节目,为群众解决热点、焦点问题40余件,当场答复不了的,也均在10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和解决,有效的为群众解决了难题。三是突出公开重点。公开过程中,注重突出重点,特别是一些群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如城市低保的有关政策、城镇退役士兵安置政策、婚姻登记和殡葬收费标准等全面公开,保证了热点、焦点工作的公平、公正。在今年的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中,实行“安置政策、安置计划、考试考核成绩、安置结果”四公开,大大增强了工作透明度,充分体现了安置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保障了退伍军人的合法权益,今年全市共接收安置城镇退役士兵394人,按考试考核成绩,公开自选工作岗位,其中196人选择了工作岗位,198人选择了自谋职业,社会各界反映非常好。

(二)严格依法行政。近年来,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在转变工作职能,加强制度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加大了对民间组织的监督检查力度,联合教育、财政、公安等部门开展执法大检查,共查处非法民间组织12个,纠正民间组织违法行为30余起。与税务部门加强了对福利企业的年检,全市共有51家福利企业审查为合格,较好地促进了福利企业的快速发展。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和卫生局共同制定出台《弃婴收养管理办法》,规范收养登记程序,明确弃婴的合法监护人和送养人,保障弃婴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办理收养登记121例,登记合格率达到100%。认真贯彻《婚姻登记条例》,着力提高登记水平,截止目前共办理婚姻登记5555对,登记合格率达到100%。加大殡葬管理和执法检查力度,开展殡葬执法宣传周活动,对6个重点乡镇、100多个村庄进行殡葬宣传和执法检查,有效地遏止了乱建、乱埋、乱葬等问题的发生,火化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三)提高办事效率。民政工作处于为民服务的`最前沿,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反映到为民服务的水平。为此,我们以维护政令畅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在坚决办、立即办、想法办上下功夫。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狠抓工作落实的意见》,明确了局党委决策落实的办理时限、责任单位及考核办法,树立起雷厉风行、立说立行的工作作风,做到该办的事坚决办。二是各窗口单位以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为目标,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办事规程,提高工作效率,做到能办的事立即办。今年设在行政服务中心的民政窗口共办理审批项目27件,将办事人所需准备的材料由10份减少到5份,并均在两个工作日内审批完毕;婚姻登记、殡葬服务等单位设立服务窗口,使群众进一个门就能办理完所有的手续,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在农村经济协会审批过程中,我们做到由坐等审批转变为上门服务,由先审批再成立转变为先培育再审批,由死守规定转变为从实际出发的“三个转变”,进一步放宽了对农村经济协会的注册资金、会员数量、办公场所等要求,对达不到登记条件的还实行“备案制”,做到难办的事想法办。

四、做好为民服务文章,注重行风建设的实际效果

加强行风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发挥职能作用,增强为民服务本领、提高为民服务水平、扩大为民服务成果。今年以来,广大干部职工始终把“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作为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不懈地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一)坚持以民为本,做好为民解困工作。为进一步做好社会救助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多方协调,以市政府文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从根本上解决了困难群众最需要、最关心的问题,从明年开始,全市将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以财政供养为主的新型农村五保供养机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也由现在的156元提高到180元,救助水平逐步提高。今年1―10月份,共保障城市困难居民7.4万人次,发放保障金453万元;救助特困群众5500人次,发放救助金90多万元,困难群众的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加大了劝募力度,共接受各类捐款269.1万元。成立了莱芜市慈善总会,对100名特困高考新生每人发放1500元助学金,通过北美华侨联合会对20名一年级特困学生,每人每年资助1200元助学金,较好地保障了贫困学生受的权利。

(二)落实优抚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优抚对象是人民的功臣,为切实保障他们的生活,制定出台了《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及时足额兑现提高后及补发的抚恤补助金发放到优抚对象手中,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得到较好落实,全市共为优抚对象发放抚恤补助资金1500万元。并结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为在乡“三老”优抚对象建立起医疗补助、医疗减免、住院费按比例报销、大病救助“四位一体”的优抚医疗保障制度,有效缓解了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的问。

(三)充分发扬民主,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保证广大群众的基本民主政治权利,在第八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我们与组织部门密切配合,切实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选举,整个换届选举工作圆满顺利,选民的参选率达到92.6%,“两委”成员交叉兼职和书记主任一人兼比例分别达到83.2%和90.5%,均比省里要求高出10个以上百分点,换届后减少村干部816名,减轻农民负担250多万元。5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在进行视察和审议后,给予高度评价。在完成换届选举的基础上,指导基层修订完善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等制度,在全市基本建立起运作程序规范、工作协调有序的村民自治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了村级组织的规范化建设水平。5月份,市人大常委会在进行视察和审议后,给予高度评价。

(四)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民政服务工作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民政服务设施建设的水平。针对民政基础设施投入少、基础差、档次低的实际,在先后投资1800万元建设建设市老年公寓和军休干部活动中心的基础上,今年投资500万元建设的市社会福利院即将投入使用,投资400万元的市流浪儿童救助管理中心已经开工建设。通过不断加大改造和建设力度,努力从根本上改变我市民政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提升社会福利事业的档次和水平,为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五)擦亮文明窗口,局属各单位的服务水平逐步提高。莱芜战役纪念馆为扩大爱国教育基地的作用,大力推行“六个一”服务,叫响了红色旅游品牌,对部队官兵、中小学生和老年人等免收门票,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殡仪馆、蟠龙山公墓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素质工程”,严格执行五项服务承诺,全身心地为丧主服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市光荣院通过开展“比孝心、献爱心”服务活动,为老人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救助管理站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较好地发挥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截止目前,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317名。福彩中心加大销售力度,为福利事业发展筹集了更多的福利基金。优抚医院、军干所、军供站等单位通过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全方位地为优抚对象、军休老干部和部队官兵搞好服务,有效地巩固了军地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五、做好促进发展文章,全力提升服务水平

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环境是莱芜发展生命线的决议》,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和部署,更是民政部门的工作重点和重要工作内容。今年以来,广大干部职工按照“围绕经济抓服务、搞好服务促经济”的思路,积极参与、支持、服务于经济建设,努力优化发展环境,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积极参与经济发展,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局党委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重点工作来抓,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广泛联系招商资源,积极捕捉招商信息,落实奖惩措施,全员参与招商。截止目前共招商项目13个,完成招商引资任务3130万元,占全年任务的163.9%。

(二)全力支持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发挥协会的龙头带头作用,把千家万户的农民组织起来,齐头并进闯市场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内容。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优先发展优势行业、降低准入门槛、主动上门服务等多种措施,积极探索推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和“支部+协会”模式,较好的促进了农村经济协会的发展,截止目前全市发展农村经济协会163个,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莱芜汶源姜蒜协会组织农产品加工出口,实现利税800万元,带动了周边近万亩姜蒜基地发展,带动了农民增收。

(三)致力服务经济发展,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社区是城市管理的最基本单元,是优化发展环境、搞好服务的第一窗口。针对老村居遗留问题较多、情况比较复杂、矛盾比较突出,影响城市发展环境的实际,在积极推进“城中村”集体资产改制、科学合理划分社区范围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社区组织、大力开展了“城中村”综合改造,努力拓展社区服务,搭建起城市管理平台,优化了城市发展环境。

各位领导、各位评议代表,尽管我们在行风建设和优化经济环境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些不足,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希望借这次民主评议行风活动,给予批评和指正,多提宝贵意见,以便于更好的完善我们的行风工作,提高民主评议效果。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根据这次民主评议结果,进一步强化措施,明确责任,努力改进,不断提高民政工作为民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的能力,努力开创民政工作的新局面。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篇8

情况汇报

尊敬的龚县长:

自“法治纳雍创建”启动以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法治纳雍创建办”的精心指导下,“法治惠民服务工程”创建全面扎实开展工作,现将工作完成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完成情况

“法治惠民服务工程”共包括22大项指标114小项考核指标内容。启动114项,完成110项并进入常态化管理。自开展法治创建工作以来,法治惠民共打造亮点工程10个,其中去年报市里验收有8个:“五个原则”抓命案防控(公安局)、“七包责任”护民生(水东镇)、“一卡直通”惠民服务机制(民政局)、”九支队伍“助推法治建设(雍熙街道)、法治文化“五一村”(勺窝镇)、打造省级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县(民政局)、法治社区创建(居仁街道)、枪杆岩”红色文化“法治广场(化作乡);今年申报的有两个:纳雍县创新落实“两制度”和“四措施”——全力推进农民工工资支付(人社局)、“三关爱”“四精准”为留守儿童保驾护航(乐治镇)。

二、未完成情况

5月份抽调来负责收集整理法治惠民服务工程专项组的资料,经对此项工程的分类细致整理,发现未完成4项考核指标内容,其中正在草拟《政府向社会组织转移职能和购买法律服务制度》未正式行文;加强失地农民服务管理方面:推广“补偿金入股、村委领导办实体、按期分红、滚动发展”模式和不断加强就业岗位,加大劳务输出还处于探索阶段未真正开展;建立完善“诉讼分离导入”制度,创设访前法律工作室,设置疏导分流联系机制处于探索阶段未建立机制。还有很多指标内容,各单位报送的台帐都说已完成,但就是没有印证资料,如:建立完善社会组织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等机制制度 ;完善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决策、依法办事、责任追究等工作制度等等。

四、工作存在问题

至目前,我县“法治惠民服务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工作中也凸显了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多数任单位法治创建意识淡薄。有的对法治创建工作开展至今还不知道本单位是做什么,导致无法具体掌握其具体工作完成情况和资料收集及相关资料报送上无法及时完成;二是部门协作能力需进一步加强,有的单位“各人自扫门前雪”,导致创建工作与预定目标出现脱节和拖延目标任务情况;如:加强失地农民服务管理方面,人社局和扶贫办就没有对接好没有落实;三是有很多牵头单位没有牵好头,没有及时把涉及内容分配到各责任单位并收集相关资料;很多单位多次催促没有回音,如:组织部、维稳办、政府办等等,我分别通过QQ群、单独发信息、打电话通知,都没有报送,牵头单位说责任单位不报他们也无法,责任单位说他们经常换人或者是这个不是他们单位负责等,导致到目前无法收集所需印证资料。四是法治工作群里各成员单位没有按要求每天上班必须看群里的通知,及时处理与自己相关的内容并作出反馈,特别是我们各专项组发出的通知根本没有人响应。五是涉及责任单位50多个,办公地点主要在主城区,现办公地离主城区较远,要到原单位给领导汇报工作情况、到各责任单位收集资料不方面,很少有单位送资料过来。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对法治创建工作加大指导力度,争取以培训会的形式多交流,多指导,确保各单位各部门之间形成合力,集中力量破解法治创建当中的各种难题;

二是将对照任务分解表当中的22项大指标,114项小指标进行自纠自查,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常态化管理,对还没启动及解决的工作,要认真研究具体工作措施和具体方案,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出台具体考核办法,对工作中不履职的单位,不负责的部门,不及时报送资料的单位,严厉追究其责任。确保我县法治惠民工程以优异的成绩迎接验收。

港北区民政局作风建设基本情况汇报 篇9

近年来,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履行职责,做好民生服务保障工作,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党风廉政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责任目标考核均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和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1年我县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公共地名服务示范县”,下面,我将近年来民政工作情况向市局领导作一汇报。

一、基本情况

局机关设有9个股室(办公室、综合管理股、救灾救济股、基层政权股、区划地名股、安置股、优抚股、低保股、计划财务股),下辖8个二级单位(县社会福利院、光荣院、县殡葬管理所、县熊家山公墓管理处、县城乡低保中心、县社会福利有奖募捐办公室、县社会福利中心、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个代管副局级单位(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全系统共有干部职工187人,其中:局领导班子成员4人,干部职工183人(含退休人员)。

二、工作情况

1、救灾救济扎实有效。近年来,我县遭受了严重的冰冻雪 1 灾旱灾、洪灾、龙卷风,给工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面对严重的自然灾害,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覆行职责,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深入灾区,走访慰问受灾群众,认真核实灾情,及时下拨救灾款(物),帮助灾民恢复生产,解决生活困难,共下拨救灾救济款1627.1万元,救助灾民、贫困户、特困户2.1万户8万余人次。较好地解决了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了灾区稳定。

2、城乡低保保障有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精神,对全县城乡下岗职工、特困群众全部实施了最低生活保障,截至目前为止,全县已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4709人,其中城镇7765人,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农村低保16944人,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困难居民、农村特困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对全县患重大疾病的困难群众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救助特困群众2442人次,发放救助金354.31万元。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云梦、维护城乡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3、五保供养兑现及时。农村五保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农村五保供养条例》,五保供养采取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主法,供养标准不断提高,由2008年的年供养800元提高到2100元(集中供养年人2100元,分散供养1600元),实行社会化发放,保障了五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

4、双拥活动坚持经常。每年春节、“八一”期间,县委、县政府走访慰问驻云部队,县直各部门开展行业拥军、大力支持驻军部队建设,促进了军政军民之间的团结,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同时开展了多形式的国防教育和双拥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双拥意识,近年来慰问部队及给军烈属赠送慰问品、慰问金计180余万元。救济重点优抚对象692人次,发放救助金30万元。

5、优抚政策全面落实。近年来共下拨优抚事业费4320余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各项抚恤补助经费得到了全面落实;对农村义务兵家庭实行普遍优待,发放优待金1000余万元。同时,狠抓了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的解决,为89名烈属、老复员军人解决了生活困难,为65名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了住房困难,为3824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了医疗保险,解决了治病难问题,有力地支持了人民军队建设,为巩固国防作出了新贡献。

6、安置工作渠道拓宽。城镇退伍军人安置采取“按系统分配任务包干安置”和“边接收边安置”以及自谋职业的办法,使458名城镇退伍军人得到妥善安置,确保了涉军稳定。

7、基层政权不断加强。2011年圆满完成全县270个村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在全县广泛开展了以村务公开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建立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提高了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减少和杜绝了农村的腐败现象的 3 发生,推动了源头治腐工作的开展,进一步加强了村民自治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8、殡葬改革力度加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2011年联合县财政局制订出台了“免除全县城乡低保对象等特殊困难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规定”,并按规定对特殊困难对象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实行了减免,减免人数达132人,减免费用39600元。同时加大对违规土葬查处力度,近年来,依法查处违规土葬185起,开棺就地火化遗体85具,打击“二次棺葬”165起,保证了殡葬改革工作的顺利进行。

9、婚姻管理依法登记。婚姻登记严格执法,规范管理,按规收费,文明服务,提升了婚姻服务管理水平。2010年投入50多万元建立了民政服务大厅,为婚姻当事人提供快捷服务,使婚姻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全县结婚登记率、档案完好率、合格率均达100%。2010年被民政部授予婚姻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

10、民间组织依法管理。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对全县民间组织及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完成了全县19家民办非企业单位复查登记和55个社会团体组织重新登记工作,同时加强了对民间组织的管理,指导民营组织发展经济,促进了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维护了城市的政治稳定。

三、存在问题

一是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仍存在有群众办事门难进,脸难看的现象。

二是殡葬改革需进一步加大力度。“以罚代化”现象在个别乡镇仍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民政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

三是农村低保透明度不够高。反映在个别镇和社区存在有关系保、人情保的现象。

四是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公示不到位。没有切实按规定的程序发放,影响了救灾款物发放的公开、公平、公正。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在下步的工作中认真整改,切实加以纠正。

四、2012年工作打算

1、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民政工作会议精神,局已于2月份召开全县民政工作会议,对2012年市局下达我县的工作任务进行了部署,并将工作目标、责任目标细化分解到各乡镇民政办、机关各股室、各二级单位。

2、加强城乡新型社区建设。争取县委、县政府出台社区建设指导性文件,按照市局要求,依照“1+X”模式,拟定在城关黄湖、曙光两个城区社区和胡金店镇三赵村、盛砦村两农村社区进行城乡新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3、扎实开展城乡低保“公开公示年”活动。按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安排,局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负 5 责城乡低保公开公示的检查、督办、落实工作,确保“公开公示年”活动取得实效,让人民群众满意。

4、认真开展“示范社区”创建工作。今年拟定把城关太平社区作为创建单位,确保达到全省减灾示范区标准,力争达到全国示范创建标准。

5、加快社会福利项目建设。按照市局要求,加快完成社会福利中心配套工建设,争取在11月份投入使用,发挥好的社会效益。

民政十一五完成情况汇报 篇10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及省市县各项政策和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整体推动,促进了民政各项工作的不断进步。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完成灾后农房重建任务

完成灾后农房重建41977户,为特困户建房2000户,共发放补助资金7.8029亿元。

完成农房维修加固261226户,发放补助资金3.75亿元。

(二)、城乡救助体系初步建立。救灾救济。五年来坚持“政府主导、分级管理、社会互助、生产自救”的救灾工作方针,全面落实《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全县先后遭受了干旱、洪涝、泥石流、冰雪、地震等自然灾害,累计造成404.8万人(次)受灾,121.44万人次成灾,无家可归26800人次。造成农作物成灾159.36万亩,绝收38.91万余亩,农业直接经济损失47.218亿元,因灾倒塌居民住房165203间,有692680间民房受损成危房。一遇灾情发生,我局迅速组织机关干部深入灾区查灾、救灾,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五年下拨自然灾害救济款2700万元,发放大米600万公斤,救济灾民和特困户12万户,解决了42万人次灾民和特困户的生活困难问题。并下拨灾后重建资金7.6029亿元,帮助 1

41977户灾民重建房屋22万间。下拨灾后临时生活救助和后续生活救助7814.088万元,解决了181789人次的临时生活困难。增强了灾民抗灾自救发展生产的信心,保证了灾区社会稳定。尤其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来,民政部门广大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奋起抗灾、迎难而上、团结拼搏、紧急动员、主动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查灾核灾、安置受灾群众、分发救灾物资、处理遇难者遗体、保障“三孤”人员基本生活、组织和接收社会捐赠以及灾后重建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此,县民政局被评为全国民政系统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及多人受到民政部、省、市民政厅局的嘉奖。五保供养工作。对10617名五保人员的供养标准由2006年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五年共支付五保经费5533.864万元。投入资金1.26亿元,新修建了49所乡镇敬老院,改扩建6所敬老院。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中江县社会救助福利院新建工程,让老人集中安度晚年。医疗救助。从2004年起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五年来对符合条件的9263人次发放了医疗救助金3150万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巩固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成果。五年有7005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有农村养老保险基金1000万余元,已有850人年领取养老金45万余元。逐步建立健全了城乡低保制度。现有12565户18536人城镇居民享受低保。从2005年月保障标准每人150元提高到现在的200元,月人均补差从57元提高到现在的143元。五年累计发放城镇低保金10857.6万元。现有35544户53328人享受农村低保。从2005年年保障标准每人625元提高到现在的800元,月人均补差10

元提高到现在的58元,五年来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0328.73万元。慈善工作。自2007年慈善会成立以来,共接受捐赠款549.2万元、衣裤5.5226万余件、棉被9177床,下拨和转赠捐赠款387.2万元,发放衣被5.5226余件。为339名孤儿发放救助金120万元。为120名贫困大学生发放慈善助学金48.8万元。为40名“三孤”及贫困学生解决了生活和上学困难,发放补助金20万元。为38名儿童免费做了唇腭裂手术。为困难群众解决医疗救助和生活困难13000人次,发放救助金160万元。实施“西部贫困家庭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为11名疝气儿童做了疝气手术。

(三)、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区建设水平提高。城镇社区建设。2008年调整城区了社区居委会规模,由原来的77个居委会调整为71个社区居委会。加强了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全县已有社区服务专兼职人员256人,志愿者人数1280人。完成了第七届城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认真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开展居务公开、民主评议,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2007年投入100万余元对全县47个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进行了维修,并购置了办公设备设施,2009年投入2904万元对38个社区居委会进行了灾后重建,巩固了社区服务中心71个,便民利民服务网点223个。村民自治建设。完成了第六、七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协调有关部门,对新当选的村委会主要领导在县党校进行了培训。完成了10个乡镇230个村的村民自治示范活动。完善

了45个乡镇政务公开和760个村务公开制度,统一了职责和公开内容,公开面达到100%。

(四)、优抚安置双拥创建成效显著。坚持重大节日慰问制度,全面开展双拥创建活动,2005年起,县财政每年投入经费2万元,完成了永久性双拥标志牌和具体申报业务工作,经检查验收,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双拥模范县”称号。五年来向驻军和优抚对象赠送慰问金100万余元、慰问信35万多份,兑现7500余名军属优待金和立功奖励金1000万余元,完成了6800余名参战涉核摸底调查、核实、公示、上报工作。落实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为4300余名“三属”、伤残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以及参战涉核带病回乡人员,发放抚恤补助经费5700万余元,并由信用联社直发到优抚对象手中;下拨优抚补助经费1100万元,为108户重点特困优抚对象建房7055间;为2315名重点优抚对象减免医疗费120万元。五年共接收退役士兵、转业士官742人,省市条块管理部门安置43人,动员699人自谋职业、发放安置补偿费1800万余元。认真做好军队离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34名军休干部的待遇都能按规定得到很好地落实。

(五)、社会事务管理得到加强。社会团体管理。五年来新成立了80个社团、33个民办非企业单位,对72个民间组织进行了年检并监督管理,使他们依法开展活动。勘界管理工作。完成了与周边8个县(市、区)接壤的8条边界线 的联合检查和界桩的维护;整理了32卷套成果资料上报省、市勘界办及8个周边县(市、区)勘界办,2004年被评为省勘界先进集体。行政区划地名管理。认真落实省政府《关于实施地名公共服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的要求,清理了街、路、巷名称,制作更换门牌43856块、村牌265块。新命名372条街巷名称,收集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地名数据6000余条,为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发展经济提供了准确标准地名。依法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五年共办理结婚登记54147对,离婚登记7242对。经过严格抽查合格率达100%。收养登记。五年共办理收养子女登记证312人。殡葬管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对殡葬法规的大力宣传,成立了殡葬管理所。每年组织乡镇62人参加执法考试,为考试合格的颁布发了执法证书,严格殡葬执法,五年共火化遗体10029具。投入240.03万元对火化间、吊唁厅、丧葬用品经营部、骨灰寄存室、火化炉、无烟拣灰炉、公墓停车场、殡葬服务部、丧家休息大厅、办公用房等进行了改造新建。每年清明节期间对重点墓区进行督促检查,推进了文明祭祀活动。2010年,根据灾后重建规划,投入1731万元对殡仪馆进行重建,目前正在建设中。救助管理。五年共接待求助人员2694人,其中未成年儿童932人,外出打工503人,痴、呆、傻、残疾、精神病人316名,老人338人,乞讨人员605人。投入近40万元改建救助管理站办公楼和求助人员专用房2540平方米,彻底改变了无救助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的问题。

(六)、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福利彩票发行量逐年上升,五年来累计发行福利彩票1000万元。筹集福利基金400万元,有力的支持了残疾人事业。为60岁以上老人办理省老年优待证24282个。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慰问联欢活动,组织了文娱体育等健身活动,为90岁以上老人发放敬老462.0836万元。

(七)、民政为民科学规范化服务活动深入开展 按照县委、政府要求,结合全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等,及时学习研究,认真安排部署,使活动得以深入开展,使各项工作切合实际,符合民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目标责任,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从未出现违反党的原则和财经纪律的问题和现象。在县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了“民政窗口”,方便了群众办事,树立了民政部门对外形象。

二、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民政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离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民政工作也面临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加强学习,统一思想,准确把握新时期民政工作的发展方向和服务要求,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增强加快民政事业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二是城乡救助体系初

步建立,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医疗救助标准偏低。三是民政办公经费不足,办公设施落后,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低,不适应目前民政工作量大、任务重的实际。对于存在的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和克服。

上一篇: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竖式计算题下一篇:山东大学国际教育项目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