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收账款

2024-10-03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收账款(共3篇)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收账款 篇1

案例介绍——收入循环(客户分散)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收账款

一、会计记录概况

A公司应收账款期初余额13,218,862.71元,期末余额16,321,129.35元。具体数据见底稿(索引A7-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

(二)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

(三)确定应收账款的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

(四)确定应收账款的计价是否正确;

(五)确定应收账款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执行“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总账数、报表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程序

1、从客户的电脑上直接下载“应收账款”1-12月最末级的科目余额表(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 提示:

审计人员尽可能自行下载数据,避免客户在下载资料后,删除部分发生额。

2、分析明细账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 提示:

大额的贷方余额,必须查验相关合同和凭证,确认是预收账款,方可重分类调整。可能是公司利润、销售指标完成较好,财务未将已销售的货物发票入账,故收到回款,形成应收账款期末贷方余额,审计人员应依据发票、运(送)货单的回执,确认调整为收入。

3、复核加计,与报表数、总账和明细账核对相符。

(二)执行“对应收账款进行分析性复核”程序

1、将借方发生额除以1.17与销售收入进行核对,查找差异原因; 提示:

差异原因:

1、与其他业务收入有关;

2、公司现金收付的销售款项未通过应收帐款核算,可以下载银行、现金账,通过对方科目“应收帐款“的排序、归集;

3、公司红冲项目以反方向的借贷处理。

2、按先进先出法测算本年收回期初的应收账款金额,计算占期初金额的比例;

3、确定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金额;利用上年底稿,确定2年以上的帐龄应收账款金额;

4、分析测算收回本年的应收账款金额,计算占本年销售额的比例。提示:

分析计算时,注意负数金额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作个别修正。

(三)执行“查验应收账款帐龄分析是否正确”程序

1、向公司索取应收帐款帐龄的明细表;

2、与分析性复核过程中确定的一年以上帐龄的户名及金额进行核对,同时结合上年底稿进一步对一年以上的应收账款的帐龄分析复核;

3、找出差异原因。提示:

分析性复核是按先进先出法测试的,公司可能按实际的应收款项情况提供。在查验的基础上,确认公司的帐龄分析。

(四)执行“了解今年的收入循环流程以及应收帐款的内控制度,与去年比较有无变化;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符合性测试”程序

1、向公司有关人员了解今年的收入循环流程以及应收帐款的内控制度,与去年比较有无变化; 提示:

从相关部门获取公司的收入循环流程图,或在了解的基础上画出流程图,请客户确认。

2、按公司的内控流程,对信用管理进行符合性调查; 提示:

从相关部门获取信用管理的内容,依据相关条款,抽取适当(包括逾期和未逾期)的样本量进行符合性测试并作记彔和取证。

3、按公司的营销人员的绩效奖励机制,对营销人员的奖励进行符合性测试; 提示:

从相关部门获取营销人员绩效奖励的考核办法,依据相关条款,依据考核结果,抽取适当(包括完成与未完成)的样本量进行符合性测试并作记彔和取证。

4、按公司的收入确认原则,对收入进行符合性测试。 提示:

(1)应收账款审计应当与主营业务收入审计相结合,所以在检查应收账款明细发生额、抽查原始凭证时,应当充分关注收入的真实性,所以,替代程序可以从销售合同、销售发票、销售会计记彔等查起。必要时与销售人员、仓库管理人员进行核实,如合同约定由销售方负责发货的,应检查委托运输部门代办运输的托运单、提货单及垫付费用的原始单据;如由销售方送货致购货方的,应检查发货单、送货回单等;如由购货方自行提货,还应检查提货人提供的证件、装卸费单证、准许放行单证等原始凭据,以此确认销售业务和应收账款的真实性、正确性。

(2)抽查原始凭证时,审计人员应当关注:

a.发票金额内容与记账凭证是否一致;

b.发票金额是否已正确计入应收账款;

c.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与合同是否相符;

d.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仓库发货单(送货单)以及客户回执是否相符;

e.发票品名、规格和数量和运费发票、托运凭据等外部凭据是否相符。提示:

仓库发货单(送货单)必须是经收货方签字的回执,未有签收的无效。

(五)执行“选取账龄长、金额大的债权进行函证”程序

编制“应收账款函询结果汇总比较和期后回款情况表”。 提示:

关注是否符合信用管理的期限。

(六)执行“未回函的,可再次复询,如不复询可采用替代审计程序进行检查”程序

结合公司回款情况较好、函证金额占总金额低的特点,在分析性复核的基础上,通过执行期后回款测试的替代程序。 提示:

关注大额应收账款的回款和询证回函情况。

(七)执行“抽查明细帐发生额,检查原始凭证与账面记录是否相符,检查资金流入来源是否正常,检查有无不属于商品、劳务等结算业务的债权,如有,应作出记录或作必要调整”程序

1、借方发生额的查验与收入的符合性测试一并实施;

2、贷方发生额的查验通过实质性的凭证抽查实施,关注汇款人与明细记录一致。 提示:

如果回款人和明细记载不一致,可能涉嫌虚假交易或债务重组。

(八)执行“对异常项目及关联方欠款,即使回函相符,仍应取证并审核相关交易合同,判断交易的合法性、真实性”程序

1、在众多客户中查找关联方,编制“关联方应收帐款分析性复核”;

(1)分析关联方期末余额占总体的比例;

(2)分析关联方本期借方发生额占总体的比例;

(3)分析关联方本期贷方发生额的回款情况及占总体的比例。

2、对关联方销售实施收入符合性测试; 提示:

对关联方销售真实性的查验尤为重要,需特别关注货物是否真实发出,是否存在季末、年末突击销售,或超常的大额销售。

3、对关联方的销售单价是否公允进行测试。

提示:

客户为了做销售规模和利润,可能通过不公允的关联交易进行收入或利润的操纵。

(九)执行“分析明细帐余额,对于出现贷方余额的项目,应查明原因,必要时作重分类调整”程序

1、对“应收帐款分析性复核表”按期末余额排序;

2、对贷方余额较大的客户,要查验原始凭证,确认是“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作重分类调整。提示:

需关注是否客户可能已发货未开票,如是应调整“主营业务收入”。

四、根据上述会计记录及审计思路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介绍-应收账款 篇2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案例—财务费用

一、会计记录概况

被审计单位TR公司本年度财务费用发生数(未审数)16,270,659.28元,具体数据详见“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索引I8-1-1)。

二、审计目标

(一)确定财务费用的记录是否完整;

(二)确定财务费用的计算是否正确;

(三)确定财务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三、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介绍及相关提示

(一)获取或编制财务费用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与总帐、报表发生额及明细帐合计数是否相符

审计人员根据TR公司财务费用明细帐的记录,编制了“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索引I8-1-1)。经“三相符”核对一致,未发现问题。

提示:明细项目一般分为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技改贴息收入、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汇兑损益、手续费等。

(二)将本年度财务费用与上年度的财务费用及本年度各个月份的财务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

1、审计人员将本年“财务费用明细项目分月发生额汇总表”与去年进行了分析性比较,形

成了书面记录(索引I8-1),执行这一审计程序的目的在于发现财务费用的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确定审计工作重点。

2、一般来说,利息支出(包括票据贴现支出、资金占用费)发生额会占到财务费用的大部

分,应作为审计的重点。提示:

如被审计单位发生了拆借资金的利息收入、技改贷款的贴息收入等业务,相对较显异常,也容易发生问题,亦应作为审计的重点,并按会计准则、制度处理。

(三)审查利息支出明细帐,复核借款利息支出应计数

审计人员编制了“长期、短期借款利息检查情况表”(可参阅短期借款审计底稿,索引F1-1),将应计利息支出数与关联科目“预提费用-利息”进行核对,与“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及关联的往来科目进行核对(索引I8-1-1)。

TR公司设立资金结算中心与下属子公司、分公司结算借款与利息支出的做法,是否属 于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可以免征营业税?审计人员将此作为重点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必要的取证,形成了相应的审计底稿(索引I8-2)。提示:

案例介绍——财务费用

1、切忌对利息支出的查证采取抽查少量原始凭证的方法进行,而不进行总体发生金额的分析性程序,以确认总体的合理性。

2、如被审计单位年末借款余额不大,且核算利息支出归属期均自上年年末结息日至本年年末结息日,可不预提本年最后10天的应计利息。

3、根据规定,企业集团或集团内的核心企业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从财务公司取得的用于归还金融机构的利息不征收营业税;财务公司承担此项统借统还委托贷款业务,从贷款企业收取贷款利息不代扣代缴营业税。以上所称企业集团委托企业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代理统借统还业务,是指企业集团从金融机构取得统借统还贷款后,由集团所属财务公司与企业集团或集团内下属企业签订统借统还贷款合同并分拨借款,按支付给金融机构的借款利率向企业集团或集团内下属企业收取用于归还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再转付企业集团,由企业集团统一归还金融机构的业务。企业集团不应产生利息收益。

审计此事项的重点是取证公司关于进行代理统借统还贷款业务给税收主管机关的报告,取证税收主管机关准予免征营业税的批复。同时,审计人员应核对关联公司结算时使用的贷款利息结算单,检查是否存在结算利率超过银行贷款合同约定利率的情况。

(四)审查利息收入明细帐,复核借款利息收入应计数

本案例中,TR公司利息收入金额很大,审计人员按月度存款余额、存款利率对应计利息收入进行了总体性的分析复核(索引I8-3)。

提示:对大额的利息收入,应结合定期存款的查证,抽查相应的原始计息单。

(五)复核应收票据贴现息的计算与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审计人员编制了“已贴现应收票据检查情况表(索引I8-4-1)”,并查验了大额的应收票据贴现记账凭证(索引I8-4)。提示:

1、若贴现支出发生比较频繁,可考虑与应收票据的贴现记录进行核对。

2、大额的贴现支出,尽可能逐笔进行查证,如属商业承兑汇票贴现的,检查是否作为质押借款处理,获取相应贴现合同,必要时作调整。

(六)对财务费用实施截止日测试,检查有无跨期入帐的现象

审计人员抽查了会计报表截止日前后10天的账面记录和记账凭证,检查是否存在重大的跨期收支问题,与“短期借款”项目底稿中的“借款应预提利息复核明细表”、“预提费用-利息”年末余额进行核对,未发现异常。(可参阅“短期借款”、“预提费用”审计底稿)

(七)审查汇兑损益明细帐,检查汇兑损益计算方法是否正确,核对所用汇率是否正确(索引I8-5)

提示:应检查汇兑损益发生额是否与外汇收支配比。

审计工作底稿编制个案(新版) 篇3

2011-11-18

总体框架:

1.总论

2.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3.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4.生产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5.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6.货币资金和特殊项目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7.综合类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1.总论

1.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业务时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获取审计证据:

1)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的时日是否存在;

2)资产、负债在某一特定时日是否归属被审计单位;

3)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4)是否有未入账的资产、负债或其他交易事项;

5)资产、负债的计价是否恰当;

6)收入与费用是否归属当期,并相互配比;

7)会计记录是否正确;

8)会计报表项目的分类反映是否恰当,并前后一致。

2.判断审计证据可靠性的判断原则:

1)来源于外部的审计证据(如第三方的确认函)比内部产生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2)对于内部审计证据,在相关的会计和内部控制系统有效情况下会更可靠

3)注册会计师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被审计单位那里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4)以文件形式或书面表达的审计证据比口头证据更可靠

5)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互相印证时,审计证据更具有说服力。在这种情况

下,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得比从个别考虑审计证据更好的可信度。反之,东从一个来源获得的审计证据与从另一来源获得的证据不一致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追加相应审计程序来进一步取证,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支持审计结论或意见。

3.审计说明和审计结论是构成了审计工作底稿的核心内容。

4.审计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决定)审计工作底稿的质量→(决定)审计业务的质量

5.审计工作底稿内容的真实性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1)注册会计师在编制审计工作底稿时,不能有虚假陈述;

2)注册会计师对于搜集的审计证据和取得的各种审计资料,必须加以审核以确保其真

实性;

3)注册会计师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应当围绕审计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情况来进行;

4)注册会计师记录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应当包括与形成和发表审计意见有关的所有

重要事项及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6.决定审计工作底稿简繁程度的基本因素:

1)审计约定事项的性质、目的和要求;

2)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3)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规模及审计约定事项的复杂程度,这一因素需要注册会计师作出

判断;

4)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记录是否真实、完整、清晰;

5)是否有必要对业务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特别指导、监督和检查;

6)审计意见的类型。

7.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常见误区:

1)简单地抄写会计账的误区;

2)没有问题的项目不做记录的误区;

3)对他人提供或代为编制的底稿不予审计的误区;

4)取得或编制审计工作底稿越多越好的误区;

5)对特殊问题和事项不追加审计程序的误区

6)外勤作业后才填制底稿、实施项目经理符合的误区。

8.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技巧分析

1)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性,使其既与会计报表相关又与审计报告相关;

2)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使用技能,实现其形式和实质的协调统一;

3)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编制的科学性,使其勾稽关系明确,能够相互印证。

9.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审计工作底稿必须真实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与会计报表相关;

2)审计工作底稿必须能够支持审计意见,与审计报告相关。

10.为提高审计工作底稿的相关性,注册会计师必须把握以下两点:

1)必须围绕审计目标实施审计程序,并把审计实施的全部过程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

中。

2)审计证据的获取必须能够支持审计意见。

11.在审计实务中,审计工作底稿的勾稽关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同一会计科目的不同层次审计工作底稿的勾稽关系;

2)相关会计报表项目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勾稽关系;

3)各会计报表项目审计工作底稿与试算平衡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第二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收账款

应交税金

其他应付款

利润表: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费用

其他业务利润

1.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三表:

1)销售与收款循环控制测试程序表

2)销售与收款循环调查问卷

3)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销售管理与收款管理)

2.销售与收款循环调查问卷的目的:为了验证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销售管理和收款

管理的相关规定设计的有效性。

3.审计人员围绕以下测试目的进行询问,以对销售与收款循环进行初步评价:

1)在接受客户订货单前客户的信用和付款条件均需经过批准;

2)及时鉴别呆账并做核销;

3)已发出的产品或已提供的劳务均已向客户开具发票;

4)

5)

6)

7)发票数据正确; 收入已确认、及时地记入有关账户; 所记录的收入是有效的经济业务; 客户的退货和给客户的折让均已经过核准,并已正确、及时地记入有关账户;

8)各项税金正确计提、及时入账、并按时缴纳税款。

4.销售与收款循环符合性测试表的目的:验证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中销售管理和收款

管理的相关规定执行的有效性。

5.销售与收款符合性测试表—销售管理的控制表:

1)测试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由会计凭证抽样测试,一种是由仓库出库记录抽样进行

测试。

2)审计人员登记相关内容之后,应根据凭证的销售方式审验验证以下事项:

a)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制度规定的收入确认条件;

b)被审计单位产品保管、仓库的出库和发货是否按内部控制制度要求办理;

c)被审计单位销售部门通知仓库出库和发货是否按销售合同的规定办理;

d)被审计单位的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或委托代销商品是否双方签订合同,如无合同,授权批准人员的权限是否份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

e)销售退回和销售折让的授权批准人员的权限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规定;

f)销售价格如与被审计单位统一定价形式不符时,授权批准人员的权限是否与内

部控制制度的规定相符。

3)审计人员抽取样本的数量应根据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由项目

经理确定,必要时,追加测试的样本数量。

6.销售与收款符合性测试表—收款管理的控制表

1)收款管理测试范围应以被审计单位“银行存款”为主。由审计人员根据被审计单位

内部控制制度的可信赖程度确定其样本量。

2)验证被审计单位在收款循环中(含销售业务的收款)是否以如实入账,收款的控制

及授权批准权限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度制度相关规定

3)在测试中应注意关注被审计单位涉及收款的经济事项与生产是否有关。如发现有与

生产经营业务无关事项,应结合会计报表项目数额确认审验,并考虑以适当方式与管理当局沟通和披露。

7.应收票据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1)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对期末持有的应收票据的实物盘点,含息票据的账务处理及应

收票据转让或贴现等对会计报表的影响,并把审计过程及其专业判断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

上一篇:实验室内部审核教材下一篇:幼儿园小班音乐公开课教案活动《小手爬》及教学反思